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代中国求亡图存之路

近代中国求亡图存之路

近代中国求亡图存之路
近代中国求亡图存之路

近代中国求亡图存之路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面临国破家亡,亡国灭种之际,帝国主义国家的隆隆炮声,使得中国的一些有志之士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察觉到了清王朝的统治以面领着严重危机。随着阶级矛盾的日趋尖锐以及西方列强的加剧侵略,他们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愿望出发,开始抨击朝政,主张改革,开始抛弃妄自尊大的陈腐观念,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以及向西方学习的必要,开始关注世界大势,关心时局,探求强国御敌之道,想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浪潮。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主要学习以西方“船坚利炮”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此为“器物”方面的学习。

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以失败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失败带了了巨大的冲击,是国内的部分有识之士认识到华夏有诸多“不如夷”之处,于是提出了“制夷”的口号。被誉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名实践者。在禁烟的同时,林则徐研究各国情况,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报刊作为资料,这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人打开了眼界。魏源则是第一个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口号的中国人,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指出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就是“制夷”,强调武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林则徐、魏源等先驱者在鸦片战争中亲眼目睹了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力,当时迈出这一步,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人的胆识的,不仅仅在于他们使得国人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牢笼,打开了透视西方的文化窗口,开启了探索外界之风,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了当时的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把挽救清政府统治的危机与学习西方结合起来,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奠定了可贵的基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运动,企图用绝对平均主义方案改造社会,政局岌岌可危。l9世纪60年代,为对付西方列强的联合进攻,肩负着抵御外侮、挽回权力,作为太平天国的对立物,一场由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应运而生。向西方学习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从过去单纯学习西方的军事、工业和科学技术转入了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他们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不仅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且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此为变革社会上层建筑形态的学习,即制度的学习。

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布北洋舰队的夭折,同时也宣布了洋务运动这一学习西方军事和科技等行为主张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到了国民的屈辱感,使得人们认识到只学习西方表面的“器物”是远远不足的,最根本的是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这时的维新思想并没有上升到系统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他们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这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变法维新,他们企图通过政治改良道路救亡图存。虽然后来的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告失败,但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产生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在阶级基础形成、社会条件和思想条件同时具备的形势下,爆发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辛亥革命,他们主张以“三民主义”为核心思想,以达到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而武昌起义则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使得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展开激烈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虽然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第三阶段,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并最终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此为思想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领域层面的学习,即“文化思想”的学习。

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的思想文化以极大的打击,但他在人民群众中散播了民主的种子,让人们认识到走“器物”和“制度”皆不可行,同时由于“一站”发动,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再加上袁世凯的复辟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愤慨,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为首,接受过西方先进教育的一群人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它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人将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探索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道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而历史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和理论武器,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且,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把中国革命引向了最后的胜利。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例如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向警予、周恩来等在对西方传入的思潮进行分析对比、激烈论战和与中国实践经历进行比较后,坚定地放弃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放弃了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在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的历程中,从器物到制度,最后再到思想,中国人进行了一次次的尝试,也遭受了一次次的失败,最后终于认识到中国的富强之路需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应将落脚点转向东方而不是一味盲目的学习西方,自此中国踏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真正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的道路。

专题:反侵略求民主

一;【复习策略】 (1)复习本专题,注意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深化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程;二是围绕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展开的追求民族、国家富强的探索历程。 (2) 复习中国近代各阶级的抗争与探索时,注意梳理各阶级各阶层抗争与探索的主要活动、特点等,深刻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梳理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3) 复习本专题时,应注意渗透社会现实热点。注意近代中华民族独立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内在联系。 二:知识框架: 三:主体探究 探究点一:近代前期民主革命运动的特点 ?(1)革命具有广泛性。 ?(2)普遍向西方探求真理。 ?(3)革命具有层次性。 ?(4)革命具有继承性。 ?(5)取得一定成果,但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探二:近代重大抗争与探索 一: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表现:颁布了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这两个纲领内容:影响 二: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美国三权分立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次转变,使近代前期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达到顶峰。注意辛亥革命背景,临时约法内容影响,辛亥革命影响 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 重点要求掌握五四运动的主旋律及其重要表现:影响: 信息快递 1/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对这两场革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都因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失败 2/近代前期(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逐步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B.政治上日益半殖民地化,经济上日益半封建化 C.列强经济侵略向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 D.封建秩序日益解体,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资本主义化 3/“共和”“民主”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根据对这两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1905—1913年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探究点三: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趋势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义革命转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领导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 材料一: 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 1914年,中国陆军45万多人;1918年则为85万多人;1919年为137万多人。每年有大量的平民死于军阀之间的混战 请分析一战期间北洋军阀政府的内外统治情况。 材料二: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达1.4亿元;新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76家。这些数字都大大超过了民国前的水平。 辛亥革命前,中国工人有50~60万人;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达200万人,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则增至1200万人。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分析一战期间我国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的变化。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导路”

38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夷夏观念”

38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夷夏观念” 一、“夷夏观念”的概念分析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魏淑霞在《“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充满着抗争、探寻和裂变,给中国人以前所未有的冲击,旧观念的突破、新思想的形成、社会思潮的空前活跃,在这个多变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也同样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在外来因素和内部生成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旧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不断地被打破和改变,新的观念和见解逐渐生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夷夏之辨”观念就被重新提上议程来。“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从“夷”到“洋”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则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第二,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末落的表现。第三,具有近代意义的大民族观的萌生与形成,辛亥革命期间“夷夏之辨”重新被提起,目标

直指“反满”,这是革命形势的需要。革命在完成反满之后, 会向着更深层发展,而正是在革命继续深入的过程中,民族革命、大民族精神才被唤醒,即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形成。贾小叶在《1840-1900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中 指出,19世纪中后期,夷夏观念的演变是复杂的。就下层民众而言,他们仍然依据传统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自目排外;而在上层,夷夏之辨的演变则呈现出两种趋向;一种是在文化层面发挥夷夏之辨开放的一面,主张学习西方,但在政治层面仍然强调夷夏对立,主张制夷、御侮。这种强烈的族类认同为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一种是依据夷夏之辨封闭的一面,自目排外,反对学习西方。在维新派收拾西方学理构建民族主义理论后,无论主张学习西方者,还是反侵略者,都不再在“夷夏之辨”上做文章。到 了20世纪初,革命派又重新拾起“夷夏之辨”的理论。不过,这一次,他们所针对的己经不是西方,而是满族。“夷夏之辨”一度成了他们排满革命的思想资源。二、高考命题分析1.(2017·海南高考·7)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D.洋务运动成为

正能量活动策划书

正能量活动策划书

7、第三环节:以“诠释青春正能量,诉说我的志愿梦”为主题的小演说(限时2分钟) 8、由数信青协表演节目(表演过程中由各学院代表书写青春寄语,并于活动后在小食堂门口展出) 9、主持人公布比赛环节得分及名次 10、由团委老师颁发奖状 11、主持人致闭幕词 奖项设置: 一等奖:1组 二等奖:3组 三等奖:5组 优秀奖:8组 注意事项: 1、保持场地卫生。 2、提前通知各学院青协做好准备。 前期准备:视频制作、相机、院旗、奖状、纸笔、气球、纸杯、纪念品、评委席台牌 活动预算:奖状(20元)纸杯(5元)签字笔(20元)气球(5元)奖品(150元) 总计:(200元) 数信青协 2、“青春正能量”策划书 引言 有一句话说得好:“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懈怠会使我们一步一步走向失败。大学生活不同于初中和高中,没有老师追着让你背书、交作业,同样也不会面对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的难题。但是在这样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你还能保持当年备战中考、高考时的那份对学习的激情吗?此时的你是否还在坚持每天晨读呢?此时的你是否还会每天学习12小时以上呢?此时的你有没有觉得身上的正能量正在流失? 每个学校、学院和班级上都有学霸,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了解他们,也没有多少人向他们学习,为什么我们不好好利用我们身边的资源?我们是不是就不能成为学霸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师大学霸的学习和生活,向他们学习和致敬吧! 策划方案

章舜粤《“夷夏之辨”之于近代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近代史开启之际,老大帝国愚昧颟顸,执迷于“夷夏之辨”,以“天朝上国”自居,在西方先进的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面前仍然自以为是,造成了“天朝的崩溃”。这种因过度文化自信导致的“华夏中心主义”大大地阻碍了中国向先进的西方学习,造成了落后挨打的屈辱的百年近代史。然而,这种历史叙述没有看到“夷夏之辨”在近代史上一度也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 夷夏之辨,是传统中国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之一。它将天下划为“华夏”诸邦与“夷”“戎”“蛮”“狄”等部落。它产生之初,便有依文化与血统作区分的两重含义在内。但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不再以血缘的亲疏而以文明程度的差异作为区别华夷的标准,而且逐渐被广为接受。 在历史上,中国长期以来在东亚处于文化、政治、经济领先的地位。久而久之便使得人们习惯性地将中国与“先进文化”画上等号。然而,当清王朝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丧权辱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中国是否仍是文化最为先进的国家,就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此问题面前,如果仍然不假思索地将大清即是华夏作为无须怀疑的前提,那么大清便还是文化先进之国,因此就没有必要向西方的“蛮夷”学习。即便要学习,最多也是学习器物上一些优点,即“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换言之,华夷观在此时对中国走向现代化就起到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批有识之士慢慢注意到西方列强不仅有极为发达的物质文明,在精神文明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而大清是否在文化上也领先于西方列强便值得怀疑。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在深入了解西方社会之后,便感慨道:“三代以前,独中国有教化耳……自汉以来,中国教化日益微灭;而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在他看来,中国已经沦为“夷狄”,而西方列强因为文化昌盛,俨然已有“华夏”气象。维新派的代表谭嗣同、梁启超则将民主、共和制度视为辨认夷夏的重要标准,在他们看来,在与西方世界的较量中,中国早已落后而成为夷狄了。 因此在这些“睁眼看世界”者看来,以地域定夷夏是不符合“夷夏之辨”的本义的;夷夏是可以转换的;西方的政教风俗、伦常礼义并不逊于中国,甚至胜于中国;西方俨然已是“华夏”而中国沦为“夷狄”了。而“夷狄”必须向华夏学习,亦即大清必须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文明成果。郭嵩焘从“夷夏之辨”的义理出发,指出“自西洋通商三十余年,(西方)乃似以其有道攻中国之无道,故可危矣”。从这个意义上说,“夷夏之辨”在近代史上并非完

高中以家为话题的作文精选五篇

高中以家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五篇】【篇一】 时间太窄,指缝太宽,风起云落,悄然间,光阴在一处处缝隙里随风溜走,直至我再也摸不到它布满褶皱的脸庞,再也听不到那明亮的笑声。风,无影无踪地带走了很多,也把一些东西真真切切地卷进心里,就像家。很难为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许这本就是一种情感。念风起时,一拂清袖,一抹乡愁。 微风,洋槐,暗香。 我从小喜欢槐花的香味,那是乡下老屋特有的味道,说不上浓郁,却足以满足我挑剔的嗅觉。记得那时还小,常常光着小脚丫走在泥石地上。每逢春天,就习惯性地跑去角落里那棵槐树下练字。它并不高大,枝叶都很繁茂,白色的骨朵一团一团地挤着拥着,直压枝条。一阵风吹来,它们谦卑地集起花朵,向下垂落。绿叶和白花密密地斜织着,如此青翠,如此醉人。 “奶奶,我要爬树!”没等她同意,我已经环抱树干,一点点向上挪动了。只觉每向上一步,就 与花香相融一处。风吹起来,撷走压枝的串串花朵,飘落的淡淡花香直叫人浑身酥软。我顺手摘了一串槐花,先闻了闻,又用小嘴抿了抿。“奶奶!槐花好甜啊!”我惊喜地大叫,连头上的两个朝天 辫也随着风一起摇摆起来。奶奶也没抬头,继续忙她的针线活,光是咕嘟了几句:“好好好!我家 孙女会爬树了。”每当这时,我总是摇晃着树枝,和着风,唱些不成调的歌谣。在风里,歌声被越 传越远,当然,还有似槐花一样甜蜜的“咯咯”的笑声…… 家乡,在风里回味。 清风,他乡,成长。 终于,迈出了离家的第一步,过起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生活;终于,与清风明月相伴,树起 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志向。 那天下午,我独自在操场上跑步,欣喜地发现了几株长在跑道边上的蒲公英。它的种子好似绒毛,慵懒地贴在短小的茎上,清风徐来,毛绒绒的一团开始摇晃,在风中缠缠绵绵,像极了一场临行前的告别。不一会儿,它便撑起一把小伞来,慢悠悠地飘起,而后随风远去。我看着,轻轻地吹走手边的一团,给予它这不能够停留的爱。 我笑了笑,想起远在家乡的爸妈,他们好似一阵清风,送走迭走迭行的我,任我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当风轻轻吹过的时候,我回过头,总能看到坚定的支持而后更加义无反顾。在风里,父母的温暖不断磨平我的棱角,哪怕背着伤痛,也学会了安然一笑。 家乡,在风里远行。

第八讲 近代中国的改良思潮(完整版)

第八讲近代中国的改良思潮 一、改良概说 (一)改良的原因与特点简述 1.原因:政治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否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2.特点:在根本政治制度总体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制度或体制改革。 (二)影响改良结果的主观、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第一,改良者本人的政治智慧。第二,改良者的前期准备与计划是否充分。第三,改良的时机选择、路径选择、突破口选择以及对对改良的滚动式修正。第四,与体制内保守派与实权派关系的处理。 2.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思想和文化环境等方面。 (三)中国历史上的改良简述 二、近代中国改良综述 (一)背景的独特性:外来因素的综合作用。穷(除了改良,别无选择,被逼无奈。内外交困的窘境)则变。 (二)思想与理论基础的独特性:西方的社会与历史进化论的影响,也即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 (三)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改良的萌芽时期。魏源、龚自珍为代表,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口号。第二阶段,改良主张由观念层面向实践层面推进的启动期,即洋务运动时期。第三阶段,改良运动在观念层面的全盛时期,改良思想的宣传与普及;第四阶段,改良运动的践行期,即清末新政。 ( 四 ) 改良的不断深化与拓展性:即改良由经济到政治再到文化的拓展。 (五)改良领导者的独特性:改良者并不拥有正常的改良实践所需的政治集权,改良者调动的各种资源也就相对有限。 三、近代中国改良发生的背景 (一)思想背景:1.从整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来看,清末社会仍然处于一种思想与观念十分封闭的环境中。“清代风气闭塞,几达不可思议之程度”(萧公权语)2.清末考据学的衰落与经文经学的兴起。

传统夷夏观的产生及其内涵

传统夷夏观的产生及其内涵 1、传统“夷夏观”的产生 “夷’’、“夏”观念由来已久,萌芽于夏朝时期,但在西周中原文化崛起之前,华夷界 限并不像后来那样泾渭分明。夏商时期,并不存在“夷夏之辨”的观念。夏朝时,夷夏实为一家,夏人本兴起于山东,先夏时期,山东半岛有着众多的方国部族,这些方国部族皆自称为“人”,即“夷”,夏人即其中之一。其后,这些“人(夷)”逐步联合成酋邦制国家,其中较为强大的方国或部族被诸人(夷)共举为酋邦联合体的首领,如夏人即是。其 首领方国的领袖即是联合体中的王,如夏王。后人便用此方国部族名作为这个方国部族统治时期的朝代名,夏王朝即是也。夏朝所属方国部族即是诸夷,所以夏王治理夏民而居于山东的东夷之地。商是西北的一个游牧民族,原来臣服于夏,强大后便与夏为敌,后来,汤在山东西部击败了夏人,但并没有在山东站住脚,便匆匆收兵回毫了,因为夏人的主力军队虽然败了,但留在山东的有夏诸夷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他们不能容忍异族异类的商人来统治自己,汤也知道仅凭自己的“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在山东这块地方根本无法和这些夏民抗衡,所以很快便收兵回到毫邑去“践天予位,代夏而朝天下’’了。商朝 建立后,把它的所属方国部族或敌对的部族一律称为“方",而在东方的夏朝遗民不服商制,仍然称自己为“人(夷)",于是商王朝便干脆把山东半岛的有夏诸夷一概称为“人方”(或作“尸方"),即夷方,并敌视之、鄙视之,自此以后,“夷"这个词才有了贬义。有 商一代,虽然商王朝和人方(尸方)明显对立,但也不存在夷夏交争的问题,因为商人一 直自称为“商”,不称为“夏”,所以“夷夏交争’’也无从谈起。 “夷夏之辨”观念的产生是从周代开始的,周人本来是夏族的同姓方国,周人的姬姓 实际上就是夏人的姒姓,也就是说“姬"和“姒"本为一姓∞,周本来也是夏王朝的重要 方国之一。夏亡后,随夏人一起迁徙到了西北的戎狄地区,后来为了对抗戎狄和谋求发展,归附了商王朝,他们把商称为“大邦”、“大国”,自称为“小邦周’’,但是他们向来以夏人的正统自居,所以他们一直自称为“夏”、“有夏”,把和周之同姓和有血缘和亲缘关系的 国家称为“诸夏"。这个时候,东夷诸部已经臣服于商人,周人灭夏之后,东夷便和周人 为敌,周武王伐灭殷商之后,首先就是征伐东夷。《史墙盘铭》云:“强圉武王,通征四方,达(挞)殷唆民,永不巩(恐)狄,恺伐尸(夷)童(东)”,杨宽云:“武王名副其实, 以‘通征四方’作为其开国方针,克商之后,首先伐东夷。"②从武王伐东夷起,周人便和东夷开始了激烈的争斗,这才是真正的“夷夏交争"的开始。此后双方互相攻伐,诸夏进而诸夷退,直到公元前567年,最后一个东夷方国莱被齐入所灭,近五百年的“夷夏之争”最终以诸夏的获胜而告终。“东夷"一词也是在西周金文中才有的,写作“东尸’’(如《小 臣趣簋》),所以,真正的“夷夏交争’’是在周代才有的,夏、商之时无之。 西周初年为维护统治而进行的政治思想建设是史无前例的。它一改夏商对诸部落、方 国的臣服政策,而把自己的宗族成员派到各地实行直接统治,把它势力所及的部落文化逐步同化到中原文化中来。例如,封到少昊之墟的伯禽,“变其俗,革其礼”①;封到营丘 的齐太公“因其俗,简其礼”②;封到殷墟的卫康叔“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封到夏 墟的唐叔“启以夏政,疆以戎索”@,都对当地部落文化进行不同程度的融汇和同化,从而“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丑类,以法则周公"@。这样,在中原地域形成了一个积 淀异常深厚的华夏文化中心。其周边地区一律被视为夷狄。因此,最初的“夷夏之争”实际上是自认为正统的周朝与非正统的周边少数族(尤其是东夷)的斗争。 2、传统“夷夏观"的内涵及其演变 周王朝之所以以正统自居,而把同为夏朝附属的其他各族视为夷狄,是因为周朝建立 后在文化上较其他各族的领先地位,而非就地域而论。孟子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歧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得志行乎中国,若合

谢梓翊学霸之路2019

谢梓翊----迈向学霸之路--学习方法 考入清华、北大五百名学生的学习方法,无外乎具备以下5大法宝: 1.都有一个错题本 2.都有一个好题本 3.新课之前一定先预习 4.先复习后做作业 5.做作业要计时(限时训练),包含娱乐时间规划表 学习的三要素:1、规范的学习行为;2、良好的学习习惯;3、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了三个要素。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 实践证明 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清华北大500名学霸,总结出的经典学习方法,快快收藏吧! 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1、计划管理;2、预习管理;3、听课管理;4、复习管理;5、作业管理;6、错题管理;7、难题管理;8考试管理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在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异界,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 之处,就要写在预习本上。 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击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会做了,就说明了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清华北大500名学霸,总结出的经典学习方法,快快收藏吧!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第四单元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 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学习目标描述 基本知识 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的思想主张;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的政治思想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的思想核心;《钦定宪法大纲》颁行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内容;“皇族内阁”的形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规定;“宋教仁遇刺案”。 过程与方法 ①阅读史料,归纳近代早期探索改革中国政治的代表性意见,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②阅读史料,归纳维新派思想主张的核心,分析其进步性,并比较维新派前后两种不同的主张,探讨在当时改革采取激进方式或渐进方式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 ③提炼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透过表象揭示其实质。 ④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

华民国约法》的主要规定,认识民国时期的宪政与清政府宪政的不同。 ⑤学会以长远的眼光观察历史,正确运用史料,从清末民初的宪政实践中发现历史的进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宪政之路,让学生认识到:有宪法比无宪法是进步,但有宪法,却未必有宪政。从君主制到君民共主制,再到民主制,是中国政体变化发展的必经的几个阶段,以此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②让学生从宋教仁为宪政流血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到仁人志士们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认识到中国民主宪政道路之艰难与曲折,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积极进取,不惜牺牲的人生态度。 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教学内容分成“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清政府怎样走宪政之路”、“民国政府如何理解宪政”、和“为宪政流血”四个部分,分别探讨清末民初时期的维新变化、预备立宪和民国时期三个阶段中国宪政的演变历程。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民国时期的宪政

王夫之夷夏之辨与民族爱国主义

第31卷第5期2010年10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Heng yang N o rmal U niv ersit y N o.5V o l.31 O ct 2010王夫之夷夏之辨与民族爱国主义 刘立夫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摘 要: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是以 夷夏之辨 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从王夫之关于夷夏问题的基本观点看,王夫之夷夏论的核心仍然是维持 道统 与 治统 的一致性,并未突破中国传统夷夏观的基本格局。王夫之作为一个传统的儒家士大夫,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始终都与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他在夷夏之辨中所流露出来的民族爱国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 家国同构 的历史局限,但其中所传达出来的爱国如家、忠于祖国的道义精神仍然具有超越时代的积极意义,是中华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王夫之;夷夏之辨;民族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0313(2010)05 0001 06 王夫之作为一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是当之无愧的。不过,在理论形态上,王夫之通过传统的 夷夏之辨 来阐发其民族主义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故有人又称之为 民族爱国主义 。由于民族主义在中国是一个近代才出现的概念,很容易引发争议。这不是说古代中国没有 民族主义 或 民族问题 ,而是说,古代中国的民族观念和民族问题的性质与现代社会大不相同。对于王夫之而言,我们可以称他为 民族主义者 ,但这样的界定首先是 古典的 ,其次才是 现代的 ,首先是 具体的 ,其次才是 抽象的 ,这其中的内在关系仍然需要梳理。我们说王夫之的民族主义是 古典 和 现代 的统一,是因为王夫之以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来阐发其民族大义,这种民族大义又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我们说王夫之的民族主义是 具体 和 抽象 的统一,是因为王夫之的民族主义乃明清易代这一特定历史背景的产物,只有将其置于这一特定的历史情景中才能获得同情的理解,从而在现代语境中提炼出其本质性的内涵。至于对王夫之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总体评价,也必须首先立足于中国古典的民族主义传统和王夫之所处的特定的时代环境,然后才能讨论其是否带有 狭隘性 、 局限性 ,是否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夷夏观与王夫之的夷夏之辨 中国传统的 民族主义 是以 夷夏之辨 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古代中国常以华夏族所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中心,对周边的民族和国家皆称 夷狄 。早在商代就有 四夷 之分。周末至春秋时期,边疆各族大规模内迁,与文化先进的中原各诸侯国杂处,文化的、心理的、族类上的巨大落差使得中原各国本能地爆发出 夷夏大防 的民族意识。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朝的统一,中国历史出现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和诸夏大认同,当时的华夏族事实上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秦帝国内部,已经不再存在夷夏之辨,而在帝国的疆域之外,则形成新的 四夷 区。秦汉时代,随着华夏一统,春秋以来的夷夏大防观念逐渐为新的民族观所取代,而这种民族观的核心就是封建大一统政治下的 天下一家 观念。在这种 天下一家 的思维方式下,又发展出两大基本的民族主义信条:一是华优夷劣论,一是华正夷偏论。前者指文化的正统,即所谓 道统 ;后者指王朝的正统,即所谓的 治 收稿日期:2010 04 30 作者简介:刘立夫(1966 ),男,湖南东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哲学、中国佛学、传统伦理研究。 1

正能量活动策划书

正能量活动策划书 篇一:正能量活动策划书 活动主题: 点亮美丽青协梦,诠释青春正能量。 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地传递青春正能量,充分展现新一代青年志愿者的良好风貌,彰显志愿者的青春活力,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更好的将青春正能量传递出去,增强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之间的沟通和互助,为今后在校园内构建一个积极向上、富有青春活力、充满正能量的人文环境铺平道路。 主办单位: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活动对象: xx师范大学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活动时间: 五月底。 活动地点: 数信学院203。 活动流程:

1、写活动策划并获得团委老师同意。 2、邀请团委老师担任评委。 3、由外联部联系各学院青协主席,并告知活动流程。 4、活动当天由数信青协干事提前到场布置。 5、活动正式开始。 6、活动结束,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活动安排: 1、参赛学院入场时,播放数信青协以往活动视频。 2、由数信青协艺术团表演开场舞。 3、主持人开场。 4、请团委老师致开幕词。 5、第一环节:由各学院青协代表以“青春正能量”为主题进行才艺表演,形式不限。 6、第二环节:猜词游戏。 7、第三环节:以“诠释青春正能量,诉说我的志愿梦”为主题的小演说(限时2分钟)。 8、由数信青协表演节目(表演过程中由各学院代表书写青春寄语,并于活动后在小食堂门口展出)。 9、主持人公布比赛环节得分及名次。 10、由团委老师颁发奖状。

11、主持人致闭幕词。 奖项设置: 1、一等奖:1组。 2、二等奖:3组。 3、三等奖:5组。 4、优秀奖:8组。 注意事项: 1、保持场地卫生。 2、提前通知各学院青协做好准备。 (1)前期准备:视频制作、相机、院旗、奖状、纸笔、气球、纸杯、纪念品、评委席台牌。 (2)活动预算:奖状(20元)、纸杯(5元)、签字笔(20元)、气球(5元)、奖品(150元)。 总计:200元。 篇二:正能量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青春正能量”活动是由xx师范大学学生会网络与信息联络部主办,以加强我校学风建设、探索和完善我校学风建设、新生教育体系、展示我校学生良好学习风貌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此次活动由“学霸在哪?”和“学霸之路!”两个板块构成,旨在

“夷夏之辨”之于近代中国

“夷夏之辨”之于近代中国 长期以来,这样一种历史叙述占领着我们的思想市场:中国的近代史开启之际,老大帝国愚昧颟顸,执迷于”夷夏之辨”,以”天朝上国”自居, 在西方先进的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面前仍然自以为是,造成了”天朝的崩溃”。这种因过度文化自信导致的”华夏中心主义”大大地阻碍了中国向先进的西方学习,造成了落后挨打的屈辱的百年近代史。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便是抛弃原有的以”天下”“夷夏之辨”为核心的传统天下观而融入 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现代世界体系。然而,这种历史叙述略有过于简单化之嫌,它没有看到”夷夏之辨”在近代史上一度也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 夷夏之辨,或者说华夷观,是传统中国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之一,产生于西周后期与春秋之际。它将天下划为”华夏”诸邦与”夷”“戎”“蛮”“狄”等部落。 它甫一产生,便有依文化与血统作区分的两重含义在内。但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不再以血缘的亲疏而以文明程度的差异作为区别华夷的标准,而且逐渐被广为接受。《礼记·王制》中说:”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唐初大儒孔颖达便从文化的角度予以注解,指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韩愈在《原道》中指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它表达了两个观点:首先,华和夷是可以辨别的,而辨别的标准正在于文明的程度;其次,华夷固然有别,是有界限的,但这界限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华夷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指出,”‘武 ‘的有无,不能决定。但‘文‘的有无,却可确定华与夷的区别。换句话说,

差生逆袭学霸之路学习心得范文

差生逆袭学霸之路学习心得范文写不完作业的小姑娘 有位家长告诉我,现在她的女儿已经从班上的XX几名,在上个月的月考中上升到了第X名,进步不可谓不大。我翻看了之前与她的聊天记录,才真正想起当初和她说的话。 那时她告诉我,她上初一的女儿,做作业非常成问题,一旦开始做作业就磨洋工,水果、电视、手机都必须到位,才坐在作业本前面,做一会作业看一会电视,要不就吃几块水果,遇到稍微困难的问题,就不愿意做了,厨房、卧室、厕所、客厅到处跑。同学普遍只要一个多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她经常要拖到快睡觉了,才开始赶进度。 然而,最让她头疼的,还是女儿的学习成绩,长期中等偏下。老师、亲戚、朋友,包括自己都经常能发现,女儿是分外的机灵、聪明,可却半点没用到学习上。 从她的话中我发现,她的女儿从未在学习上获得过成就感,所以对学习、做作业有抵触情绪是很正常的。于是,我建议她,从给女儿寻找成就感上着手,改变女儿的学习状态。 从提高效率开始 首先,我告诉她,最让她的女儿感到痛苦的,就是漫长的做作业的时间,老师布置的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作业,她却往往

需要两个,甚至是三个小时来做。所以,第一步,我们就要提高她做作业的效率。 而提高做作业效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作业前复习!那位家长说,为了让女儿做复习,她第一天就和女儿吵翻了,女儿坚持认为复习是没必要的,是在浪费做作业的时间。可在妈妈的强烈要求下,女儿还是乖乖地做了半个小时的复习。然而,她女儿当天做作业的效率就大幅度提高了,原来做作业经常要拖到XX 点的她,那天X点左右就完成了。 给孩子立规矩 之后的几天,这位家长又找到我,还是同样的问题,她说,我建议给孩子限定做作业时间的做法行不通。无论她如何强调做作业的时间紧迫,可女儿依然不紧不慢。 过每天都只让她玩一个小时。然后我建议她,限定女儿玩平板电脑的时间节点,比如晚上XX点,只要完成了作业,到XX点之前都是她的平板电脑时间,越早完成游戏时间越多;而且,既然给了胡萝卜,就必须要给大棒:在与老师交流、沟通后,限定女儿最佳的做作业耗时,只要超过时间就立刻将她的作业本收起来,不允许再做,然后让老师第二天去批评她。 一定要检查 在我说完之后,这位家长又提到:如果女儿为了赶时间,只

中日近代宪政之路的异同及原因

浅析中日近代宪政之路的异同及原因 【摘要】本文分析了近代中日两国法制化大致相同的历史背景和实施宪政结果不同的原因,探讨了日本宪政之路对中国宪政建设的启示之处。要加强思想领域的对外开放;正确认识宪政的实质;大力夯实市场经济基础。以早日实现宪政与法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近代;宪政;中日比较;异同;原因 一、近代中日两国的法制化具有大致相同的历史背景 1、中日两国近代以前同属中华法系 中华法系是以中国古代法为中心,影响及于东亚各国法律制度的法律体系。受中国传统法律影响并共同组成中华法系的东亚国家主要是日本、朝鲜和越南。中日两国在近代以前均属于中华法系的主要成员,两国的法律体系基本一致。 日本由于大规模地输入唐代中国的法律文化,以唐律为范本,引进并制定了律、令、格、式成文法。日本的多数历史学家,把当时这种以律令法为基轴所形成的国家统治体制,称之为“律令制”。在公元11世纪幕府政治以前,特别是大化改新后的头两个世纪,后世谓之“律令时代”,其特点是仿效唐代中国,国家掌握土地和人民,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律令时代是日本政治统一、法制完备、经济文化走向繁荣的新时代。这一时代的开创在制度上得力于对唐代法律文化的输入。

2、都因列强入侵、主权遭到破坏而走上法制近代化之路 日本与中国大致在1840年以前均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不同形式的封建制度,但是随后均遭受了来自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化的序幕也由此被拉开。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之后,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失关税主权。两次鸦片战争,英、美、俄、法等资本主义列强逼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26个,欧美各国纷纷攫取领事裁判权,对清政府的统治也造成了危害。列强的治外法权成为各阶层民众一致要求废除的目标。 日本所面临的情况与清末状况大致相似。日本从1853年被美国舰队敲开大门,到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的l5年中,英、美、俄、法等列强迫使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25个,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在日本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享有治外法权,日本的关税不能自主,列强还享有在日本设立租界的特权等等,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明治政府上台后,迅速把修改不平等条约、收回治外法权列入重要议程。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日本各项法规的改革和建设便紧锣密鼓地拉开了序幕。可见,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治外法权也是促使日本进行法制改革的直接动因。 二、实施宪政结果不同的原因分析 1、中日统治者追求宪政的目的截然不同 1900的义和团运动以及继之的八国联军入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

孟子夷夏辨的价值意味

收稿日期:2012-09-07 作者简介:杨泽树(1968—),男,云南富源人,哲学博士,云南财经大学讲师,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孔子家语·好生》和《说苑·至公》同载“楚王遗弓”的故事。 楚恭王出游,亡乌嗥之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这个故事牵出了认同与境界的关联:楚恭王有楚人之认同,而孔子则有无论齐楚的天下人之胸怀。以天下人为视域之论,在《孟子》中亦比比皆是。独其“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所牵出的夷夏辨似乎显出与“人遗弓,人得之”不一样的思考方向。 一 “夷夏辨”是吾国思想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一条思想史、文化史的线索。从孔子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到孟子的“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从韩昌黎的《论佛骨表》到晚清经学大师王闿运之《御夷论》,再到太炎先生之《讨满洲檄》、邹容“汉种中国人之中国”及至中山先生的“驱除鞑虏”,都通联着演变衍生中的“夷夏辨”问题。从周边的某一民族到作为少数民族、外来民族、欧美西洋人乃至外来文化与异教文 化的代称,夷的所指范围在不断扩大,夷的内涵也在不断演变。其间折射出的是华夏族与周边民族乃至天下的治乱与分合的历史线索。同样地这条历史线索还贯穿在中国文化的自身演进及其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话之中。 这种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强烈距离感与不时的紧张,在中国文化史尤其思想接触史上是常有的。而冲突与紧张对于中国文化的累进,其意义实则是相反而适相成的①。而“夷夏辨”的文化线索在儒家文化背景中是和义利之辨、君子小人之辨、文野之辨、人禽之辨、正统异端之辨等纠结在一起的,并时有交叉复合之处。历史上除了出现过一些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治实体外,还出现了元清两个由蒙满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这些历史事实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汉民 族中心的心理构成并筑就了夷夏辨的社会历史背景。 文化交往的情况或许更特殊一些。佛教的西来、欧美文化的东渐,也一再地被渲染成严夷夏之防,甚至与救国保种的图强意识相勾连。在文化心态上于是也悍然列为开放与封闭的不同阵营和媚外与排外的极端对立倾向。“夷”的意指范围也被拓宽了。“夷夏之变”演变成了“夷夏之辨”并渐趋于“严夷夏之大防”的文化冲突,从一种事实观察、文化观察走向价值观察,最后变成了不同文化与不同价值乃至不同 第29卷第6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29No.62012年11月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Nov .2012 杨泽树 (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摘要:孟子的“用夏变夷”常为“严夷夏之防”者所引证。无论从上下文结构与语境,还是从具体个案与整个文本出发,都可以看出“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之论断中的夷与夏是文明意味的概念。把孟子的夷夏辨视为民族认同的经典理据,实在是一桩孟学诠释史上的冤狱。 关键词:孟子;夷夏互变;夷夏之防;儒家文化中心中图分类号:B 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 (2012)06-0038-06 孟子夷夏辨的价值意味

部编版三年级最新基础阅读写作资料(6)

学习语文不是难事儿 一、字词练习 dā jiù tūn chī zuǐ ba cuì lǜ yǔ máo shā tǔ chuán fu jìng qiāo qiāo diào yú xǐài wán shuǎ hū hǎn yǒu qù pú shàn yīng yǔ chén shuì huī sè yú mín yà jūn xià tiān yú chuán biàn dì tǎng xià kào jìn xiāo chú gǎn shòu yǔ dī qiāo dǎ fēng q ín wēn róu yǎn zòu dǎ jī míng jiào 春天到了,高大的树木抽出了绿色的枝条,dǎng zhù()了人们的 shì xiàn()。树下是一层厚厚的落叶,十分róu ruǎn()。 2.huā tán()的边上露出一个可爱的小nǎo dai(),xiǎn de ()很有趣。

二、句子练习 1.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仿写比喻句) 2.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用划横线的词语造句) 3.宁德的夏天是最迷人的海滨小城。(修改病句) 4.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仿写句子) 我们的学校是 ,也是。 5.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仿写拟人句) 6.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 小兴安岭有许多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 7.你用心去听。你会听到大自然的声音。(用两组不同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8.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改为反问句)

从“夷夏之辨”到国际主义思想

从“夷夏之辨”到国际主义思想 (111130093 化学化工学院上官金文)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状态常常是由于民族矛盾和民族战争而引起,因此,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均对“夷夏”民族关系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根据各自所处的时代的状况与需求作出了相应的论述,由此汇成了一部源远流长的“夷夏之辨”史。本文着重从西周“封建”设“要服”、“荒服”;孔孟时代“尊王攘夷”和“夷夏观”;近代社会“体用”论争与孙中山《民族主义》等几方面入手进行讨论,这不仅对理解民族关系、形成国际主义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抑或可以说对理解和处理当代民族关系也是有所帮助。 关键词:夷夏观内涵发展民族主义 “夷夏论”自古有之。当代社会“夷夏之辨”逐渐走出古代民族沙文主义樊篱而成为一种社会观念并因此而逐渐积淀在民族文化心理之中的时候,它就成为中华民族特别是华夏—汉民族爱国主义的源泉之一。中国文明在文化史上的连续性在世界各民族中尤为罕见。这文明的连续性所展现的强大生命力,既是夷夏民族斗争与融合的结果,也是民族文化冲突相互取长补短的结果。因而也就决定了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会轻易消失,并将长期存留于历史、现实的土壤中,长期存留在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灵魂的深处。 西周“封建”对“夷夏”之别观产生的影响 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生是多元的,是以华夏——汉文化为主流的。可谓是包含着多种种族、民族文化的复合体。当中国文明肇启,各部族(民族)普遍处于游牧阶段或部分转入农业阶段时,华夏本身也正处于由游牧生活向农业生活转化阶段。这一时期,并无显著的种族、民族对立意识。各部落、民族间的斗争不具有后来的民族之争的意义。从本质上分析可以看作是生存竞争、本能的“物竞天择”的部落、部族的斗争。当一个部族或民族在征战中败北,即成为胜利者部落或部族的合并对象和被统治的部落,如传说中的炎黄二部落之争等。正在形成中的华夏族内部尚且如此,其他民族亦然。从总体上看,西周以前只有部落,部族、氏族、姓氏、图腾的观念和区别,还没有后来本质意义上的民族意识的斗争。 周朝的礼乐制度,渐渐地也都同化于华夏族,这些区域也就是西周的“外服”区域。“外服”与“瓷内”相对而言,周代的外服制是殷代外服制的继承与发展。一方面仍沿用“四服制”。即《尚书·酒浩》所说的庶邦“侯、甸、男、卫”四服,西周统治者首先将归顺来的侯、甸、男服的部落酋长封为诸侯。另一方面又改殷代“四服”为“五服”,即《尚书·康浩》所谓“侯、甸、男邦采、卫百工”的侯、甸、男、采、卫五等诸侯国。《矢令尊》铭亦有:“诸侯:侯、田(甸)、男”之语,可见采、卫与侯、甸、男有所不同,侯、甸、男三服是诸侯邦国,而采、卫或在哉内,或在边鄙;地位似较邦国为低。各封国土地之广狭,分百里、七十里、五十里三等,不满五十里的称附庸。此外,西南尚有戎狄“荒服”制。《史记·匈奴列传》云:“武王伐封而营洛邑,复居于丰部,放逐戎夷径、洛之北,以时入贡,命曰荒服。其后二百有余年,周道衰,而穆王伐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之后,荒服不至,于是周遂作《甫刑》之辟。”又有蛮夷“要服”制,《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要服者贡(岁贡)荒服者王(王事天子)”。 周代封建过程中“内外服”制的确立,对于“夷夏之分”观念的形成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哉内、外服是华夏族政治统治区域,而“荒服”、“要服”才成为较严格意义上的“化外之民”——蛮夷戎狄。实际上,“荒服”、“要服”区域内也有原来从华夏区域迁徙而去的炎黄分支,渐为夷狄同化了。因为其在周天子政令之外,华夏礼乐之熏陶较为薄弱,加之交通、自然环境、政治地缘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其民族文化传统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