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风康复的意义

中风康复的意义

中风康复的意义
中风康复的意义

中风康复的意义

中风后别忘康复治疗

脑中风是导致长期残疾的首要病因。中风病人常见功能障碍为偏瘫、失语、认知、意识障碍等,如果卧床时间太长,则会出现关节挛缩、畸形、肩痛、肩关节脱位、足下垂、废用性肌萎缩等并发症,有的病人不经过正规运动训练,由自己家人盲目锻炼,造成误用综合征,上肢是挎篮状态,下肢呈划圈步态,造成终身残疾。

目前国内对脑中风的康复治疗,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及经济上的问题等,存在着许多障碍。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慢,康复作为一种理念,也没有被临床医生所接受,很多患者的早期康复时机被贻误。有的医院考虑经济效益,不愿在康复医疗上投入,目前,在我国设立康复病房的综合医院寥寥无几。同时康复治疗与神经内科治疗存在着严重脱节,有的病人在内科治疗数月后转到康复门诊治疗,而此时大多数病人已产生了严重的废用综合症,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疼痛、骨质疏松、足下垂、足内翻等,些时治疗费时费力,有的甚至不可能纠正。还有一些患者在观念上也存在误区,不愿花费几千元用于系统康复治疗,最终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其实这些病人病情稳定后,如能及时系统的进行康复治疗,帮助他们进行运动功能、语言功能等正规的训练,他们大多数还是有可能避免残疾的。脑卒中康复最早时间为脑出血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一周,脑血栓发病后第二天,神经体征不再继续发展,康复即可介入,一般而言,康复介入越早效果越好,越省精力、时间和经费,康复的最佳时期是在病后三个月以内。

早期康复介入――预防残疾的关键

有些人认为,中风病人住进医院,吃上药、输入液体就尤事大吉了,其实正是这种错误认知,导致了许多病人的残疾,严重影响了日后的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切忌盲目

中风患者,切忌犯两个错误,留下终身遗憾,其一,一味长期卧床静养,导致肌肉和神经的继发改变,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给康复带来困难,这在康复医学上称为“废用综合征”。其二,提倡早期康复训练,并非随意乱练,必须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训练,否则将引起“误用综合征”。比方说,中风病人脑操作后,常常上肢屈肌张力高,甚至处于痉挛状态(手指、手脘向内屈曲,不能伸直),但有些病人由于不懂康复知识,本应锻练手臂的伸展功能,却使用一种练握力的橡胶圈练习手的握力,用各种方法练习拉力,结果是强化了屈肌力量,越练手指和手节越伸不直,长时间锻练的后果是加重了手和臂的病态姿势和功能障碍,纠正起来很费时间甚至留下终身残疾。

中风病人康复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切忌急于求成,无论病情多重,只要有毅力,早期康复,坚持科学训练,都会有程度不等的收获。

中风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中风不但是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由于中风后病变区域的神经功能受到影响,如恢复不彻底,则遗留下偏瘫等后遗症,因而也是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中风的这一特点常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社会与家庭负担。美国有人统计,每年为中

风幸存的病人要支付近2000亿美元并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料显示:中风病人有1/4会死亡,生存下来的3/4靠他人而生存,仅有小部分能完全恢复返回社会。较高的致残率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生存者的低质量生活能力,造成本身的巨大心理压力。因此,中风对病人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危害。

中风的先兆有哪些?

不同类型的中风有不同的先兆,这些先兆预示着中风即将到来。当先兆发生时能够尽快识别,

及时治疗,可以阻止疾病发生或减轻疾病的程度。

在众多的先兆中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头昏、头痛、头晕:如果这些症状与以往不同,或程度加重、由短暂性变为持续性,则提示有脑部血供障碍的表现,应及时就诊;2.肢体活动不灵活:手持物能力减退,下肢走路时感到无力、步子迈不开等;3.说话吐字不清、舌头僵硬;4.突然不明原因的跌倒或昏倒5.短暂性的意识丧失、记忆力减退、智力障碍;6.肢体或唇舌麻木:说明脑部的供血不足影响了感觉功能;7.突然出现一过性的视物模糊、眼前发黑、失明等;8.剧烈频繁的恶心、呕吐、顽固性呃逆;9.全身性肢体软弱、乏力;10.鼻出血、眼底出血,特别是伴有高血压时;11.一侧肢体疼痛或自发性不自主抽动。

中风的先兆持续时间短,往往在数秒钟或数分钟内恢复正常,有时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似,如果这些症状反复发作或变为持续性时,则可发展成中风。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突然发病,没有任何先兆。

中风的常见病因的哪些?

中风同其他疾病一样,也是包括不同病因的疾病、临床综合征的总称。不同类型的中风具有不同的病因,但是在引起中风的病因中,也有常见的一些病因和促发因素。

血管壁的病变是中风最主要的病因,其原因有高血压所致的脑部小动脉硬化、脑部大和中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的先天发育异常和遗传性疾病(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以及各级血管的发育不全、狭窄、扩张等)、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动静脉炎、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血管壁病变(如血液病、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心脏如风湿性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心房纤颤等,引起的心内栓子脱落也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病因。促发中风发生的因素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血液成分的异常,如高血压或低血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或纤溶系统功能障碍等。

除上述的病因外,中风还有许多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中风家族史、吸烟、酗酒、口服避孕药、肥胖等。

了解了中风的病因、诱发因素及危险因素,就可以对中风进行预防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家中发现中风病人的正确处理方法是什么?

中风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尤其是脑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病更快。早期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和以后后遗症的轻重,所以,学会在家中正确处理中风突发事件非常必要。

许多病人是在吃饭、穿衣、打牌、上厕所、做家务时突然出现说话不清、口角歪斜、半身不遂、突然倒地,甚至神志不清的,此时,家属千万不要惊慌,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1.迅速将病人平卧,嘱病人不要用力,保持安静,尽量不要震动头部,使头部略抬高20度-30度;2.如有义齿(假牙)者,应迅速取出义齿,以防意外吞入食管或进入气管阻塞呼吸道;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等分泌物,如有呕吐者,应使病人的头部偏向一侧,略向后仰,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4.如果有高血压时,可以给予降压药物作临时处理(不能降得太低),如病人合并心前区疼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5.如病人突然呼吸或心跳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采用口对口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6.转送病人搬动时,不要使头部晃动,这样无形中可能会加重病情,可以把病人放在门板上,或牢度较强的被褥上,提起四角将病人搬运到担架上。

在做以上处理的同时,应尽快用电话联系呼叫救护车,把病人尽早送往就近的医院就诊,使病人及时得到治疗。

什么是康复?

康复是指应用医学科学及其有关技术,使有功能障碍的病人的潜在能力和残存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方法和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康复的概念逐渐完善,一系列现代康复疗法也

逐渐形成,并逐步向分科化的趋势发展而渗透到各临床学科。

康复医学要求遵循三项基本原则:1.能力训练,包括运动、认知、心理、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能力训练;2.全面康复:使病人从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上进行全面的康复,让病人在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领域上全方位得到康复,提高人的生活质量;3.回归社会:让病人具有参加社会生活、履行社会职责、从事家庭劳动、具备社交、就业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康复医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什么中风病人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中风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三大特点,它的病残率为各种疾病之首。在存活病人中,70%左右有不同程度的工作能力丧失,其中的重度致残会影响工作生活。因此降低致残率在中风的治疗中也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在中风治疗中各种药物及其他疗法有时并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而康复医学却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康复治疗成了中风病人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中风病人的脑部损害包括前不见古人灶直接破坏神经细胞的核心部分、周边脑水肿部分以及对侧和周边的代偿性分流部分。随着病理过程的延长,水肿可以消退,中风病人的部分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可以减轻。这种过程是一个自然康复的过程。由于大脑有一定的可塑性,直接受损的病灶所致的神经症状也可以得到部分恢复。通过康复治疗,能促进同侧大脑半球的病变周围组织代替其执行功能,对侧大脑半球也可以起到代偿作用,同时可以加强两大脑半球之间在结构上和功能传递上的联络,帮助侧枝循环的建立,使神经功能重建。所以,随着对中风病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康复医学的进展,康复治疗成了中风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对中风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脑血管意外患者家庭成员须知

1.要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脑血管意外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使患者每天都遭遇着许多困难,这些经历极易使患者产生痛苦、焦虑、抑郁、性格怪异等情况,从而对功能恢复和家庭关系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对维持和谐的家庭关系,树立患者战胜残疾的信心尤为重要。

2.耐心倾听患者的谈话脑血管意外后,在一定时期内,几乎所有的患者都被近与外界隔绝,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停止了对外界事物的关心。尽管有时患者的话题琐碎而可笑,但在他们看来可能恰恰是最重要的,作为家庭成员,应学会耐心倾听患者的谈话,并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让其感受自身存在的意义。

3.考虑患者生活节奏的变化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生活节奏大多变慢,因此,家庭成员在照顾其生活起居或协助其功能锻炼时,应耐心,合理地安排每日活动的内容与时间,并尽量避免使用催促性语言,以保证患者在宽松的心情下生活。

4.注意患者的家居安全

脑血管意外患者因行动不便极易发生跌倒而引发骨折、脑外伤等意外情况,家庭成员必须为其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如保持室内地面干燥,通道畅通无杂物,光线充足,在适当的地方安装扶手等。

对于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其一人留在家中,并在有监督的情况下使用厨房和家用电器。

妥善放置家庭危险用品,如火柴、剪刀、刀具、有毒的杀虫剂等。

密切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积极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遵从医嘱,留意患者血压的变化,按时、定期复诊。

重视患者的主诉,当患者诉说有发作性眩晕,或有发生性视物模糊,或突发性一侧肢体麻木、

无力,或舌头发硬等脑血管意外先兆时,应立即送患者去医院就诊。

中风的综合预防法

中风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改变生活方式为基础,对高血压、血脂异常、高黏血症、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等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综合预防其实是各种预防方法总结,平时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高血压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

风的重要。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以保持血压稳定。

2.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

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tdjg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控制糖尿病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脉管炎等。

3.注意中风的先兆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

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4.保持情绪平稳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

看体育比赛转播等。人情绪安然,不会引起血压升高,可减少脑中风发生的机会。

5.防止大便秘结大便燥结,排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压也

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

6.饮水要充足要维持体内有充足的水液,使血液稀释,保持血容量。平时要养成多饮水

的习惯,特别是晚睡前、晨起时,饮1-2杯温开水。

7.坚持体育锻炼必须适当坚持体育锻炼,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

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应避免剧烈的运动或过度疲劳。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8.饮食必须清淡少食动物脂肪或含胆固醇高的食物,糖也不宜多食,可多吃豆类、水果、

蔬菜和鱼类等,尤其对血压较高、动脉硬化、血脂高者更为重要。

9.不要蹲便蹲便是,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屈曲。加上屏气排便,腹内压力增高可使血压

升高,就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若坐便,股动脉虽弯曲,但弯曲角度在90度左右,血液可与平时一样保持畅通。

10.有效控制小中风小中风往往是中风的先兆,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

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中风。

11.注意气象因素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特

别的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尤其是天气恶劣的时候。

序言

现代脑血管病康复医学的研究和发展,要求医学不仅仅是抢救和延长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力求提高其生命和生活的质量。为此,如何通过病后各种及时而又有效的康复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受损的神经功能和减免残疾,满足患者病后生存所需要的各种功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mgjf同时,如何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地进行有关脑血管病康复治疗的宣传教育,以求得全社会的共识、支持和帮助,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有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不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对有疑虑的家人也要进行必要的说明,以增强对康复治疗的理解和认识,促使患者和家人都尽快地从疾病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从思想上振奋起来,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一个温馨的康复环境,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以提高康复效果。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近代流行病说调查研究表明,一些因素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危险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可干预的,另一类是可干预的。如果能积极干预治疗一些可以干预的危险因素,则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能显著降低。因此,充分认识和理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是防治脑卒中的重要前提。

(一)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年龄与性别年龄是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

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尤其是>55岁者更加明显,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长>1倍。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30%。

2.家族有些研究表明,卒中具有家族倾向,家族倾向引起的其他卒中危险因素,与家族

成员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脑卒中患者家族中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病率相当高,有家族史者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高出4倍。

3.地理分布中国北方脑卒中发病高于南方,沿海地区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

4.季节和气候秋冬和冬春交替时较多,因气温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常超出健康人的

生理适应范围,已有病理改变的人群更难适应。

(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且均呈正相关关系。多数研究表明,

收缩压≥160mmHg和舒张压≥93mmHg时,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均为正常者4倍。随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50岁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0%,60岁约为30%,70岁约为40%,80岁约为55%。

2.心脏病各种心脏病通过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栓子的脱落而增加脑卒中的危险,如心

房纤颤、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心房纤颤是心脏疾病致脑梗死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房纤颤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随年齿的增加而增加,>55岁每增加10岁心房纤颤增加1倍。>65岁的患病率为5.9%。

3.糖尿病不受任何性别、年龄限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

易引起动脉硬化和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等。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约有30%的完全性

卒中患者发病前有TIA病史,约1/3的TIA患者会发生完全性卒中。TIA越频繁,缺血性卒中概率越高。

5.高血脂高血脂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的增加是动脉硬化的肯定危险因素,但对脑卒中的影响不如其对冠心病的作用更明显。

6.血液流变异常全血黏度升高和血浆黏度增加,可使脑血流量减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危险增加。

7.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以及情绪紧张和激怒等,均可

增加脑卒中发病率。

8.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脂、高粮、高盐、低钾饮食,食用含饱和脂肪酸过多的动物油等均

可增加中风的危险性。

9.肥胖可引起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动脉粥样硬化。

10.应激对频发恶性事件的强烈反应和长时间失平衡心理状态。

11.口服雌激素类避孕药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也是发生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12.A型行为A型行为的人患脑卒中要比其他性格的人多3.5倍,脑卒中患者中属A型性

格的是其他性格的5倍。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又称中风、急性脑血管病。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其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均高,约10~14%患者死于急性期,抢救成功后的致残率为80%,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吞咽困难、认知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伴有精神忧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中风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康复措施,通过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可以改善和恢复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等,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部分人能恢复工作。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统计,中风患者经正规康复治疗后,第一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高达60%,在复杂活动中需要别人帮助者仅占20%,需要较多帮助者15%,完全依靠只占5%,另外在工作年龄患者中,在第一年有30%的患者可以恢复工作。脑卒中后是否进行康复治疗后果是大不相同的,康复介入时间的早晚效果也完全不同,早期康复治疗可使恢复进程加快,在缺血性脑卒中时,只要病人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是安全、可靠、有效和可行的,临床实践证明3个月内康复效果最好,1年内康复训练仍然有效,关键在于方法正确。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张巧俊 国内外临床实践均证明,康复治疗对降低卒中患者的残疾率十分重要,如果患者没有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因缺乏正确的肢体运动模式的指导,患者不仅有肢体瘫痪,重者合并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长期卧床者合并肺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常产生各种误用、废用综合症,不仅恢复时间长,而且给后期的康复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一些不正规的治疗、训练使患者学会了错误的运动模式,给正规的康复训练带来困难,不仅造成了经济浪费又错过了治疗时机,真是令人痛惜。因此,患了中风偏瘫的患者宜尽早到医院康复科,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治疗、训练。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分为卧床期、离床期和步行期3个阶段,通过综合、灵活运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可以使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到最佳效果,能显著缓解精神、言语、社会交往的障碍。这3个阶段的治疗一般都必须在医院康复科进行。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关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存在很多误区,严重的影响了患者康复效果。那么,患者及其家属应该避免哪些认识误区呢? 误区1:患者已有药物治疗,只要休息好、营养好,可以逐渐恢复,不需要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与药物治疗有根本区别。康复治疗的目的不是治愈疾病,而是想方设法恢复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也就是说,疾病后能百分之百恢复的患者,不存在康复的问题,只有病后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恢复,像脑卒中后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偏瘫,才有康复治疗的问题。康复治疗的方法不是药物和手术,而是以运动疗法为代表的各种功能恢复训练方法。正因为从治疗目的、方法上均与临床医学不同,才形成了独特的、有鲜明特色的医学专业。 误区2:寻找所谓的“灵丹妙药”,盲目跟着广告走。卒中后,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康复锻炼,进行包括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只有凭借努力训练和坚强的毅力,脑卒中患者才有可能康复,才有可能实现生活自理。任何想凭借“灵丹妙药”而康复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误区3: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就是针灸和按摩。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针灸和按摩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康复治疗更具中国特色。但是,针灸和按摩不能代替康复治疗。 误区4:家庭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越多,患者的恢复越快。其实不然,已有的证据显示,在人口多的家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差,相反,在人口较少的家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好。由于家庭成员多的原因,子女们争着尽孝心,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 康复训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老人中风偏瘫后,应当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中风后1—3个月为最佳康复期,半年后肌肉渐渐萎缩或形成偏瘫的模式化动作,再想恢复则难度大,所需时间长。步行是中风偏瘫老人独立生活的关键。应该在发生中风后一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分五个阶段循序渐进。1.坐起训练。坐位平衡是偏瘫老人最基本的训练。首先在床上帮助老人进行被动训练,扶住老人的肩、肘;踝、足等关节,缓慢有节律地反复做外,展、屈伸、旋转、上举和关节加压等动作,每天1—2遍。并鼓励老人用健侧腿伸人患侧腿下面,将患侧腿抬高,不断重复。开始坐起训练,要在床上放好靠垫,让老人缓慢坐起,由半卧位状态逐渐提高角度,延长时间。还可以在床架系上布带,让老人自己拉布带练习坐起。之后,让老人背部不依靠东西,自己扶床栏保持平衡坐位,最终达到能自己控制坐位平衡,进一步能移位、转身实现动态平衡。2.准备站立训练。老人坐在床沿上,两腿分开,两脚着地。以手撑床;在亡肢支持下,臀部缓缓离开床面。家人要做好辅助和保护动作。3.站立平衡训练。站不稳,就无法迈开腿。老人在家人帮助下双脚平行站立,脚掌完全着地,足趾不能钩地,膝关节伸直但不能过度。站立时间由开始几秒钟,逐渐延长至几分钟。切忌—串拉老人患侧上肢帮助其站立。老人能自行站立后,可进行靠墙站立、扶床站立的训练。家人两手扶持老人患侧腋下或臀部,用双膝控制好老人膝部至伸直状态,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住老人的手,直至老人能独自靠墙站立。在此基础上,再让老人扶床栏或平衡杆站立,并逐渐做到不扶物而站立。在站稳的基础上,两手扶床栏站立,身体做左右旋转和弯腰运动,左右两足交替提起,慢慢扶床横向移步等平衡训练。4.步行训练。主要目的是消除异常偏瘫步态,形成正常的步行姿态。先练习原地踏步,然后以患侧下肢和健康下肢互为重心,交替向前跨步和退步,左右侧向跨步。跨步后重心要随之转移,并保持患侧髋关节伸直位。步行训练时家人应站在老人的患侧进行保护和辅助。尽量将重心保持在中立位,避免过分将身体重心偏向健侧,反而引起患侧肌张力过高,难以形成正常步态。5.上下台阶训练。遵照健肢先上,患肢先下的原则,进行上下台阶练习。—上楼梯时用健手扶住楼梯栏杆,将身体的重心移向患侧,并使患侧髋关节保持在伸直位,然后用健足踏上台阶,患足跟进站在一个台阶上。下楼梯比上楼梯难,要在重心偏向健侧的同时,适当降低重心,用患足下台阶,待患足放平稳、重心移至患侧下肢后,将健足跟进同一台阶。在练习中,若出现头晕、胸痛、运动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面色苍白出虚汗,说明运动量过大,应立即停止练习,或者减量练习。 脑梗塞中风病人后期康复训练计划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武豫冬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武豫冬 发表时间:2018-11-24T13:09:14.9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8期作者:武豫冬张一雯王丽霞 [导读] 对综合性康复治疗在神经内科偏瘫患者临床治疗当中的效果进行探究。 武豫冬张一雯王丽霞 (云南省楚雄州大理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一科云南楚雄州 675000) 【摘要】目的:对综合性康复治疗在神经内科偏瘫患者临床治疗当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科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偏瘫患者临床资料,以患者入院时间奇偶原则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搭配综合性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60,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神经内科;综合性康复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057-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偏瘫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56.31±2.15)岁,主要病因为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以患者入院时间奇偶原则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本组患者入院经相关检查确诊,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中对于偏瘫患者的筛选[1];本次研究内容获得有关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病变者;(2)伴有其他严重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者;(3)研究期间退出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即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口服或(和)输液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综合康复治疗,内容包括:对患者展开运动康复干预,如进行坐位平衡、肢体被动活动、夹球等,以提升患者偏瘫部位活动能力,在开展康复运动期间需注意运动量的循序渐进,不可粗暴,由大关节至小关节依次展开[2]。此外需对患者加强生活能力方面的训练,包括日常琐事(吃饭、刷牙、穿衣、系纽扣等),在接受训练之余,重点对患者眼手配合能力予以协调,促进患者大脑神经的运动以及感觉功能的恢复。心理干预需落实于全程,偏瘫患者由于长时间肢体障碍,心理情绪往往表现突出,存在自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重视交流与沟通,了解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展开相应的疏导工作予以缓解。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消失,认知、神经、运动等功能基本恢复;(2)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各方面功能有所恢复;(3)无效:病情改变不明显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作为工具,患者治疗效率采用χ2检验,在进行统计学意义衡量的过程中,以P<0.05作为标准。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60,P<0.05)(表1)。 3.讨论 据我国近年来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包括急性脑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老年性疾病发生率出现逐年递增趋势,这与人们生活水平、饮食结构改变等正相关。偏瘫是一组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患者往往表现肢体功能、运动功能丧失,严重者多处于卧床状态,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此类患者除了关注其生理特点外,由于长期卧床、功能障碍均伴有程度不一的精神心理疾病,典型如“自卑、焦虑、抑郁、烦躁”等,对于疾病的转归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导致肢体运动能力进一步恶化,生活能力下降,最终对社会、家庭带来更加沉重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临床治疗强调生理与心理的结合,方可获得最大化疗效收益[3]。 综合康复治疗是基于当前医疗改革的新型治疗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改善临床患者身心功能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可见,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由此提示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偏瘫患者中确有较好效果,康复治疗期间不仅仅重视对患者的用药干预,同时结合患者临床具体情况展开相应的训练工作,实现了对人体大脑、机体功能的重组,构建新的、积极的大脑神经网络,促进脑细胞、神经功能恢复,纠正患者神经系统受损,不仅利于纠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时远期疗效而言更能达到改善患者运动能力、认知能力,最终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英兵,徐甜颖,张岩,刘颖,肖韩艳.综合性康复治疗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04):85-87+90. [2]李丽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06):75-77. [3]范琳娜.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1):19-20.

中风康复的意义

中风康复的意义 中风后别忘康复治疗 脑中风是导致长期残疾的首要病因。中风病人常见功能障碍为偏瘫、失语、认知、意识障碍等,如果卧床时间太长,则会出现关节挛缩、畸形、肩痛、肩关节脱位、足下垂、废用性肌萎缩等并发症,有的病人不经过正规运动训练,由自己家人盲目锻炼,造成误用综合征,上肢是挎篮状态,下肢呈划圈步态,造成终身残疾。 目前国内对脑中风的康复治疗,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及经济上的问题等,存在着许多障碍。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慢,康复作为一种理念,也没有被临床医生所接受,很多患者的早期康复时机被贻误。有的医院考虑经济效益,不愿在康复医疗上投入,目前,在我国设立康复病房的综合医院寥寥无几。同时康复治疗与神经内科治疗存在着严重脱节,有的病人在内科治疗数月后转到康复门诊治疗,而此时大多数病人已产生了严重的废用综合症,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疼痛、骨质疏松、足下垂、足内翻等,些时治疗费时费力,有的甚至不可能纠正。还有一些患者在观念上也存在误区,不愿花费几千元用于系统康复治疗,最终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其实这些病人病情稳定后,如能及时系统的进行康复治疗,帮助他们进行运动功能、语言功能等正规的训练,他们大多数还是有可能避免残疾的。脑卒中康复最早时间为脑出血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一周,脑血栓发病后第二天,神经体征不再继续发展,康复即可介入,一般而言,康复介入越早效果越好,越省精力、时间和经费,康复的最佳时期是在病后三个月以内。 早期康复介入――预防残疾的关键 有些人认为,中风病人住进医院,吃上药、输入液体就尤事大吉了,其实正是这种错误认知,导致了许多病人的残疾,严重影响了日后的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切忌盲目 中风患者,切忌犯两个错误,留下终身遗憾,其一,一味长期卧床静养,导致肌肉和神经的继发改变,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给康复带来困难,这在康复医学上称为“废用综合征”。其二,提倡早期康复训练,并非随意乱练,必须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训练,否则将引起“误用综合征”。比方说,中风病人脑操作后,常常上肢屈肌张力高,甚至处于痉挛状态(手指、手脘向内屈曲,不能伸直),但有些病人由于不懂康复知识,本应锻练手臂的伸展功能,却使用一种练握力的橡胶圈练习手的握力,用各种方法练习拉力,结果是强化了屈肌力量,越练手指和手节越伸不直,长时间锻练的后果是加重了手和臂的病态姿势和功能障碍,纠正起来很费时间甚至留下终身残疾。 中风病人康复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切忌急于求成,无论病情多重,只要有毅力,早期康复,坚持科学训练,都会有程度不等的收获。 中风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中风不但是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由于中风后病变区域的神经功能受到影响,如恢复不彻底,则遗留下偏瘫等后遗症,因而也是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中风的这一特点常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社会与家庭负担。美国有人统计,每年为中 风幸存的病人要支付近2000亿美元并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料显示:中风病人有1/4会死亡,生存下来的3/4靠他人而生存,仅有小部分能完全恢复返回社会。较高的致残率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生存者的低质量生活能力,造成本身的巨大心理压力。因此,中风对病人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危害。 中风的先兆有哪些? 不同类型的中风有不同的先兆,这些先兆预示着中风即将到来。当先兆发生时能够尽快识别,及时治疗,可以阻止疾病发生或减轻疾病的程度。 在众多的先兆中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头昏、头痛、头晕:如果这些症状与以往不同,

中风病人康复训练实用手册

中风病人康复训练实用手册 发布日期:2011-01-26 中风病人康复图谱(1) 病人房间的安排布置要点: 1.为了避免病人偏瘫侧感觉障碍加重,必须创造条件使偏瘫侧受到最大刺激。 2.中风病人房间所有活动应尽量安排在偏瘫侧以利于给病人刺激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中风病人康复图谱(2) 病人的偏瘫侧侧卧睡姿要点: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 3.躯干略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 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内旋 5.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手完全放上;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 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臀部伸直7.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8.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中风病人康复图谱(3) 病人的仰卧睡姿要点: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于枕头上,不要灵活能动 3.双侧肩关节:固定于枕头上 4.偏瘫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和躯干呈90度角伸直;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 5.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偏瘫侧上肢也放同一枕头上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中风病人康复图谱(4) 病人的健侧侧卧睡姿要点: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 3.躯干略为前倾 4.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 5.偏瘫侧上肢:放枕头上,和躯干呈100度角 6.偏瘫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上7.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么睡8.健侧下肢:膝关节、臀部伸直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中风病人康复图谱(5) 病人的患侧翻身要点: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病人屈膝平躺;足跟紧着床铺3.方法:一手将膝关节向下托,另一手翻转骨盆,接着就着枕头移动肩关节,使病人翻转

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方案

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方案 诊断 1、询问病史、损伤部位,出现的功能障碍。 2、对病人进行康复评定(Brunnstrom法、MAS法、MRC法、肌电图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上田敏评价法、FIM评定,平衡功能评定(定量,定性),高级脑功能评价法、Fngl-Meyer评价法等)。 3、结合辅助检查(CT、MRI)或必要时予CT、MRT复查。 治疗 一、目标 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的争取,达到生理自理,回归社会。 二、康复治疗方法 1、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①预防并发症(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及深部静脉炎等)。 ②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a、被动运动 b、体位摆放 2、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①分期目标: a、软瘫期:利用各种方法恢复或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 b、痉挛期: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c、改善期:促进选择性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地恢复,继续控制肌痉挛。 ②训练程序: a、床上训练。 b、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c、从坐到站起训练。 d、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e、步行训练(步行前准备运动,扶持步行式平等水内步行、改善步态的训 练,上下后训练、复杂步行练习) f、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肩关节和肩带的活动,肘关节活动,腕关节屈伸及 桡、尺侧偏移;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掌,释掌等,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 g、作业治疗训练 3、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①继续进行维持性康复训练,以防功能退化。 ②适时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 ③对患侧功能不可恢复或恢复很差者,应充分发挥健侧的代偿作用。 ④对家庭环境做必要和可能的改造。 ⑤应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 4、其它康复治疗: ①物理治疗:病情稳定即可开始 ②传统康复治疗 ③心理治疗

偏瘫病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偏瘫病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0-12-05 发表者:华东 (访问人次:121) 偏瘫主要由大脑病变引起,常见于脑血栓、脑出血、脑外伤、脑部肿瘤等中枢系统疾病。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脑血管疾病抢救成功率的不断提高,许多生命垂危的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保存了生命,但往往伴有各种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康复医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疾病往往引起机体的功能障碍,可疾病的临床治愈并不伴随着机体的功能恢复。如果说临床医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疾病,则康复医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功能障碍。 那什么是康复?康复是指消除或减轻由于疾病或伤残造成的躯体或精神活动障碍,并尽可能充分协调残存功能达到心理上和功能上的再社会化。以促进康复为目的的医学分支,就称之为康复医学。对于脑血管疾病的康复,主要目标是恢复其自主和照顾自己的能力。 由于大多数病人缺乏康复知识,没有进行康复或没有进行正确的康复治疗,于是大街小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患侧上肢“挎筐”、下肢“画圈”的人;有些家属急于求成,错误地过度进行被动活动,导致患者关节肿胀、脱位,韧带断裂、关节腔出血等损伤;一些医务人员不了解偏瘫病人运动模式的改变,在肌痉挛期给予不正确的针灸、按摩等治疗,结果影响了肌肌张力的正常转换过程,加重了肌痉挛,给功能的恢复制造了障碍。 实践证明,脑血管疾病的恢复阶段划分为三个不同时间:软瘫期、痉挛期、恢复期。各期治疗技术也不尽相同。 软瘫期的治疗包括:⑴体位治疗;⑵输入感觉刺激;⑶利用对称性、不对称性颈腰反射诱发肌张力产生;⑷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诱发肌张力产生;⑸牵拉、挤压关节;⑹早期深呼吸训练;⑺主动体位转移。 痉挛期的治疗目的是抑制痉挛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产生。其治疗包括:⑴早期站立; ⑵控制能力训练;⑶坐位平衡及躯干运动训练;⑷负重—步态训练;⑸应用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促分离运动及正常运动模式产生;⑹手功能作业训练。 恢复期治疗主要是训练患者达到随意和协调的正常活动。当然,还可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进行言语训练、心理训练、智力训练等治疗。 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康复患者的康复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⑴综合医院治疗期,即急性期。病后72小时即应开始早期的康复治疗。⑵康复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康复专科病房。病后28天病情稳定即可转入,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⑶社区康复期,即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后的持久、科学的锻炼。 康复治疗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偏瘫病人经过正规康复治疗后,80℅可以生活自理或大部分自理,其致残率明显降低,相当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工作。 偏瘫患者的集体康复训练初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第15卷论著作者:魏国荣程广胜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偏瘫患者主动活动意识,延长主动锻炼时间的方法。方法:把功能类似的偏瘫患者分组进行集体训练;对集体训练和对照组患者发调查表,了解两组患者如何支配治疗以外的时间。结果:接受集体训练者与未接受集体训练者在回病房后的时间支配上有明显差异(P<0.01),接受集体训练者

中风康复治疗

中风康复治疗 (1)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①预防并发症(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及深部静脉炎等)。 ②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a、按摩 b、被动运动 c、体位治疗 (2)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①分期目标: a、软瘫期:利用各种方法恢复或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 b、痉挛期: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c、改善期:促进选择性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地恢复,继续控制肌痉挛。 ②训练程序: a、床上训练。 b、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c、从坐到站起训练。 d、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e、步行训练(步行前准备运动,扶持步行式平等水内步行、改善步态的训练,上下后训练、复杂步行练习) f、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肩关节和肩带的活动,肘关节活动,腕关节屈伸及桡、尺侧偏移;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

抓掌,释掌等,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 g、作业治疗训练 (3)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①继续进行维持性康复训练,以防功能退化。 ②适时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 ③对患侧功能不可恢复或恢复很差者,应充分发挥健侧的代偿作用 ④对家庭环境做必要和可能的改造。 ⑤应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 1、早期康复(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基本目的: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缩短、关节活动度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早期康复方法: (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腿交叉侧移等。

偏瘫早期康复治疗

肩关节半脱位 关节半脱位(G H S)又称不整齐肩,偏瘫患者中很常见。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GHS可能于偏瘫患者的肩痛有关,可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预后差的标志。GHS的发生率的报道差异很大(0-80%),多在30%-50%之间。 发病机制 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考虑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以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以三角肌,尤其是以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其稳定作用的肌肉瘫痪、肌张力低下被认为是肩关节半脱位的最重要的原因。 (2)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破坏级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 (3)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 临床表现 肩关节半脱位并非偏瘫后马上出现,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才发现。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合并肩关节受限者较无半脱位者多。

查体可见: 肩部三角肌塌陷、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向下前移位,呈轻度方肩畸形。关节孟处空虚,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触到明显的凹陷,可容纳1--2横指。随着肌张力的增高与运动功能提高,上述体征可逐渐减轻甚或消失。多数患者仅在托起上肢或精神紧张、活动、用力时出现一时性的减轻、消失,在坐位放松上肢无支持下垂时仍呈明显的半脱位表现。 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转,可见关节盂向下倾斜。随着肌张力增高,可见肩胛骨后缩,内缘隆起,位于距脊柱更近的位置,尤其是下角内收,低于对侧下角。握住肩胛骨下端,充分的向外上方牵拉,可使半脱位改善。 早期被动活动肩胛骨及肩关节是可感到无明显阻力。出现痉挛后,被动运动可感到阻力增加,部分患者出现肩痛和肩关节受限,因失去了肌肉的保护,在处理时可因过度牵拉损伤臂丛神经而出现相应的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侧弯。 诊断 (1)临床方法 ①触诊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者用示指触诊患侧肩峰突起和肱骨头之间的距离,以其间可容纳的横指数表示脱位的程度。 ②人体测量学方法:用带有刻度的两脚规分别测量两侧肩峰突起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距离。 (2)放射学方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以45度角倾斜投射角拍双侧肩关节X光片,测量肱骨头中心的水平延长线与关节盂中心的水平延长线间的垂直距离,或肩峰与肱骨头间隙的距离超过14mm或两侧间隙之差大于10mm。 (3)其他:分级的Smith法及Van langenberghe法、Poppen法、测量肱骨头的下降率、肩胛骨下旋角等方法。

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之被动训练

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之被动训练 根据瘫痪患者的病情,可分别进行被动运动、按摩运动、助力主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力运种。锻炼目的:增强患者肢体肌肉力量,恢复被损伤的运动功能,心肺功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防止瘫痪肢体的畸形和挛缩。 运动强度:开始运动时,要有医护人员或家属监护,运动时最高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00次以下。在恢复后期,根据病情与体能恢复情况,运动时最高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00~120 次。 运动种类与练习次数、时间:偏瘫患者的被动运动:一般在疾病急性发作后2周内严格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疾病急性期之后不再反复,患者肢体完全瘫痪或仅有微弱动作,即可进行被动的医疗体育活动。早期的被动运动是防止严重运动障碍与肌肉萎缩的重要手段。 患者仰卧位,在医务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从大关节到小关节逐一进行上、下肢被动运动。 1.上肢被动运动: a.手指屈伸:帮助者一手握患者手背,另一手握患者手指做屈伸练习。

b.手指摇转:帮助者一手握患者手心,另一手握患者手指做摇转练习 c.上翻、下压手腕:帮助者一手握患者手腕上,另一手握患者手心,做手腕上翻、下压练习。 d.手腕摇转:帮助者握患者手腕上,另一手握患者手心,做手腕左右摇动与转动练习。 e.屈肘:帮助者一手握患者上臂,或上臂压在床上,使臂定位,另一手握患者手腕做肘部伸屈与旋转练习

f.肩部上抬、外展、内收:帮助者一手扶患者肩上(锁骨),一手握患者手腕,做肩部的上抬、外展、内收练习。 2.下肢被动运动: a.患者仰卧位,在医务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进行下肢被动运动。 b.足趾前后与旋转活动:帮助者一手握患者足背,另一手握患者足趾,做足趾前后与旋转活动。

中风瘫痪病人的家庭康复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 脑卒中患者经过医院救治幸存后,常遗留一些运动、感觉和语言等障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不可能在医院长期接受康复治疗,出院后进行家庭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重视心理疏导:这是家庭康复措施中的重要环节。脑卒中病人由于偏瘫或失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现为抑郁、悲哀、自卑等心理状态,性格也变得暴躁。家属应多给予些爱心和理解,满足其心理需求,尽力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家人说话时尽量面带微笑,柔声细语,措辞谨慎。要给病人以足够的信心和力量。 注意早期康复锻炼:许多脑脑卒中患者发病以后,自认为瘫痪就应当卧床,一切生活都由别人照顾,更不愿多锻炼。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偏瘫程度不严重,但依赖性强,早期不注意康复,到了晚期造成肢体功能严重障碍。多项临床实验证明,人体卧床静息二周,肌力会降低40%,并可随之发生骨萎缩、关节挛缩、直立性低血压和心脏贮备能力下降,还可能带来精神障碍,尤其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这种废用综合征。早期康复治疗,可减少后遗症和避免抑郁症的发生。因此,脑脑卒中康复,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患病后一周内开始,训练时应循序渐进。过去有些人过分强调卧床休息,全面制动,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指导思想,病人往往会发生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废用综合征,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因此,脑卒中病人在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稳定后,家属就可以为病人进行翻身、按摩及关节被动活动,直至主动运动恢复。接着可对病人进行坐位平衡床上动作训练。一旦病人具有坐位平衡能力,即可开始做从床上到轮椅上,从轮椅到床上的移动能力训练。再逐步过渡到步行、上肢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为日后站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意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是恢复生活能力的最好方法。它包括饮食动作、洗漱动作、更衣动作、大小便自理训练、洗澡、家务劳动及出散步等,在训练中必须有人照顾。目前,我们还没有这种康复医院,但患者出院后,若能在家中注意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在训练行走的同时,不忽视了日常生活的作业疗法,例如,家务活动(烹调、打扫卫生、照顾小孩和家庭事务的管理)、使用家中器具与装置(钥匙开锁、开关电灯、门窗、家用电器等)、交流技巧(利手书写、阅读、使用电话和录音机等)、乘坐交通工具和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等,同样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值得提醒的是,要把训练重点按排在患侧肢体。有的患者和家属在训练时,偏重锻炼健侧,忽视功能差的患侧。正确的方法是从患侧开始,这样有利患肢血液循环,防止肌肉韧带孪缩。 加强饮食康复:脑卒中患者应遵循三低二高二适的原则,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膳食。不要吃得过饱、不要多饮酒,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鲜鱼、鲜蛋、青菜等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利身体康复。同时,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原因,容易发生褥疮。此时,应给予病人高蛋白饮食,特别是维生素C和鱼肝油、葡萄糖酸锌等,以促进伤口愈合。保证足量饮水。饮水不足则体内血液粘稠度会增高。晨起空腹饮一二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管扩张,以利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减少血栓形成。 不可忽视睡眠康复:病人的房间,空气要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气冷暖转变时,应注意给病人加减衣服,防止感冒。病人睡姿宜采用侧卧位,应多采

中风偏瘫的康复流程

评估病情 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 患者处于早期 患者处于中期或后期 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入院 急性期 非急性期 (1) 精神意识状态评定:目的在于评定患者精神意识状态清醒与否。 (2) 认知功能评定:主要是运用MMSE 量 表评定患者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及障碍的类型,主要有失认症、失用症、注意力的评定。 (3) 吞咽功能评定: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定 患者是否饮水呛咳及确定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 (4) 肌张力评定:运用改良Asworth 评定量表评定患者是否有肌张力增高及增高程度 (5) 感知觉功能评定:确定患者是否有感知觉障碍,为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及预后 判断提供依据。 (6) 运动功能评定:运用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患者运动障碍程度,同时为康复训练提供指导。 (7) BR 分期:确定患者功能恢复处于几期。 (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运用改良巴氏 指数即ADL 评定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障碍程度。 (2) 平衡功能评定:Berg 平衡量表评定患 者的平衡功能,同时对临床康复也具有指导意义。 (3) 痉挛评定:使用改良Asworth 评定量表 确定患者的痉挛程度。 (4) 运动功能评定:运用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患者运动障碍程度,同时也可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5) 疼痛评定:确定患者疼痛性质及疼痛程度。 (6) 步态分析:通过步态分析确定患者的异 常步态及分析形成原因,以助临床康复矫正。 (7) 语言-言语功能评定:通过语言-言语功 能评定确定患者语言及言语功能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可判断预后。 (8) BR 分期:确定患者功能恢复处于几期。

脑中风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脑中风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 2、康复评定贯穿于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包括急性期、恢复早期、恢复中后期和后遗症期。 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 4、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和康复工程等。 6、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康复护理 这是偏瘫病人护理的重要环节,因为病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全身器官生理功能减退,如肢体长期不活动,肌肉逐渐萎缩。心、肺功能减退,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功能锻炼有利病体康复,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完全性偏瘫阶段 可采用按摩、推拿和被动活动,帮助病人功能锻炼。动作应该由轻到重、再轻。被动活动不要用力过度。每次全身锻炼约15-30分钟。每天数次。瘫痪肢体位置要适当,肘弯曲、腕和手指伸直、踝关节保持90℃。 部分功能恢复阶段 这一阶段要继续前一阶段的各项锻炼。同时帮助病人翻身、起坐。站立锻炼,先扶床架、椅背站立,然后徒手站立。肢体简单运动锻炼,如上肢的上瘵、外展、外旋、肘关节的伸屈活动、下肢的伸屈和足的伸屈活动。 基本恢复阶段 在站立和上肢简单活动的基础上开始练习走路,手的精细动作和语言功能恢复。步行锻炼先在扶持下左右摆动身体,两腿轮流负重,继之踏步,逐步过渡到手扶拐杖独自行走。在出现划圈步态时,应练习屈膝和提腿动作。上肢锻炼可练习拿碗、汤匙、筷,穿脱衣服以及编织、打算盘等精细活动。失语者要帮助语言功能恢复锻炼。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海带、海蜇、虾皮和虾米,适当进食鱼肉、鸡肉、蛋和奶及奶制品,以保证足够蛋白质的摄入。有高血压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一般每天5克为宜。进食有困难者要喂食或鼻饲。鼻饲前应先抽到胃液后再灌注食物,以防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 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 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

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 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俯、内庭、太冲。上肢不遂加肩榆、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每穴按摩1分钟,手法适中。2、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上肢肌肉,然后重点按揉和捏拿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每次5分钟。3、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下肢肌肉,重点捏拿和按揉髋、膝、踝关节,然后用手掌将下肢轻抚几遍,每次5分钟。4、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两手拇指腔探压背部脊柱两侧,由上至下进行,

中风偏瘫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

中风偏瘫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脑中风是中老年人易发的病症,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约有60-7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经抢救治疗后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偏瘫)最多见。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并非不治之症,除了坚持可靠药物治疗、针灸等综合措施外,缺血性脑中风康复还包括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加快恢复的速度和改善恢复的程度。 1、按摩与被动锻炼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 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在进行功能性康复锻炼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药物防治,还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大多数缺血性脑中风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中风瘫痪病人的家庭康复指导

中风瘫痪病人的家庭康复指导 一、重视心理疏导。中风病人由于偏瘫或失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现为抑郁、悲哀、 自卑等心理状态,性格也变得暴躁。家属应多给予些爱心和理解,满足其心理需求,尽力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家人说话尽量面带微笑,柔声细语,措辞谨慎。要给病人以足够的信心和力量。 二、注意早期康复锻炼。许多脑中风患者发病以后,自认为瘫痪就应当卧床,一切生活都由 别人照顾,更不愿多锻炼。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偏瘫程度不严重,但依赖性强,早期不注意康复,到了晚期造成肢体功能严重障碍。临床实验证明,人体卧床静息二周,肌力会降低40%,并可随之发生骨萎缩、关节挛缩、直立性低血压和以及贮备能力下降,还可能带来精神障碍,尤其年老患者更易发生这种废用性综合征。早期康复锻炼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因此,脑中风康复锻炼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患病后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稳定后,家属就可以为病人进行翻身、按摩及关节被动活动,直到主动运动恢复。 接着可对病人进行床上移动训练、床上动作训练、起坐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等。一旦病人具有坐位平衡能力,即可开始做从床上到轮椅上,从轮椅到床上的移动能力训练。再逐步进行步行、上肢功能锻炼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为日后站立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注意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它包括饮食动作、洗漱动作、更衣动作、大小便处理训练、洗 澡、家务劳动及散步等,在训练中必须有人照顾。例如,家务活动(烹调、打扫卫生、照顾小孩和家庭事务的管理)、使用家中器具与装置(钥匙开锁、开关电灯、门窗、家用电器等)、交流技巧(用手书写、阅读、使用电话和录音机等)、乘坐交通工具和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等,同样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值得提醒的是,要把训练重点安排在患侧肢体。有的患者和家属在训练时,偏重锻炼健侧,忽视功能差的患侧。正确的方法是从患侧开始,这样有利患肢血液循环,防止肌肉韧带挛缩。 四、加强饮食调理。中风患者应遵循“三低二高二适”的原则,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 醇、适量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膳食。不要吃得过饱、不要大量饮酒,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鲜鱼、鲜蛋、青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利身体康复。同时,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因潮湿、摩擦等原因,皮肤容易发生褥疮。此时,应给予病人高蛋白饮食,特别是维生素C和鱼肝油、葡萄糖酸镜锌等,以促进伤口愈合。要保证足量饮水。饮水不足则体内血液黏稠度会增高。晨起空腹饮水一二杯白水,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使血管扩张,以利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减少血栓形成。 五、重视睡眠。病人的房间,空气要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气冷暖转变时,应注意给 病人加减衣服,防止感冒。病人睡姿宜采用侧卧位,这样有利于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的排出,防止吸入性肺炎。侧卧时应注意患肢在上。为了避免褥疮,病人最好睡充气床、充水床等,注意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这是预防褥疮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每次翻身后轻拍病人背部,帮助排痰,但要注意翻身时尽量不要使病人的皮肤与床面摩擦。六、重视语言康复训练。对失语者,要进行口语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训练患者用喉部发音, 或用咳嗽或用嘴吹气诱导发音。随家属发音和说单词,应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所教的内容应适合病人的兴趣,尽可能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还应让病人看电视、听广播等,给予听觉和视觉的刺激。 七、注意保护关节。脑血管如果引起较严重的偏瘫,病人常常需要卧床很长一段时间,因而 会导致瘫痪肢体的关节病损,主要是由于瘫痪肢体肌无力废用性萎缩,使关节周围的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