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唐代谏议制度下谏官的生存状态

论唐代谏议制度下谏官的生存状态

论唐代谏议制度下谏官的生存状态
论唐代谏议制度下谏官的生存状态

论唐代谏议制度下谏官的生存状态

摘要:手握生杀予夺之权的帝王即便再贤明也会有自满自大自负的毛病。所谓伴君如伴虎。围绕在他身边的谏官们实属不易。本文,将通过对中国谏议制度发展史的简单梳理以及唐代谏官的活动,分析在唐代这样一个谏议制度成熟起来的良好环境中谏官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唐代,谏议制度,谏官,生存状态

和众多制度的源起一样,先秦时期是中国谏议制度的发轫期。殷商以前,这个时候谏议状况只能从后人的零散记载中窥得几分。殷商以后,出现了以进谏为主的官职。例如,《周礼.地官》里面就记载,西周设有“司谏”一职。到春秋战国,各国渐渐开设诸多名目的谏官。如“大谏”、“御史”和“郎官”等,但都不是专门的职务。秦汉时期谏议制度的一大进步在于,出现了专门衙署和专职谏官。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引人瞩目的变化在于门下省的设置。要知道,谏议大夫、给事中和散骑常侍等谏官都属于其下属职位。历史晃晃悠悠,终于到了唐朝,这个辉煌的朝代,方方面面都是后代中国人骄傲的榜样,在谏议制度上也做的相对完备。在这一时期,职官设置日趋完备,谏官的职权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唐代沿袭隋朝设三省六部制。其中隶属门下省的有给事中、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补阙、左拾遗、起居郎。隶属中书省的有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而且从理论上讲,唐代的君王都非常重视谏议制度,把劝谏与纳谏当作为政之本。没有什么比君王的重视更为关键了。因为无论劝谏还是纳谏,君王都是这其中的关键性人物。一个重谏的君王起码不会是个十足的昏君。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越到后来,谏议制度越走向衰乃至于亡。在明朝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的时代,就几乎算是名存实亡了。对皇帝的监察已经微乎其微。反倒是皇帝们们重点加强了对大臣的监察。明代的东厂,根本就是特务机构。所以综观中国整个历史,我们发现唐代无疑是谏议制度达到成熟并真正发挥积极作用的时代。民主这个词,是西方传进来的,不是中国本土产物。如果要在中国历史中找到一个相对民主的朝代,那么大唐必当仁不让了。就是在这样一个相对开明的时代。我们的谏官们会有怎样的境遇呢。这就是本篇论文想要详细讨论的问题。

一、谏议风气盛行之下的隐忧

由隋入唐,改朝换代,唐朝的君主面临的是一个百废待兴,亟待发展的时期。唐太宗深知应以史为鉴,吸取隋亡的教训,道“周、隋之际,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良足深戒”。这种居安思危的政治意识使得他非常重视与臣下的关系。无论官职高低,只要有治国高略就定会委以重任。如果不是有这样开明宽松的政治氛围,魏征何以成为名臣。太宗云虽然自己以武功取天下,但还得要以文德绥天下。他旗下网罗十八学士,在儒学、文学、音乐、吏治等各个方面都颇有所长。最主要的是,他们都能直言犯谏,有谏臣风范,即便是像虞世南这样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之士也不例外。再加上,在儒家文化中一早就有“文死谏”的传统。因而贞观时期,谏官们意气风发,表现出积极的参政精神,谏诤活动呈现出相当活跃的状态。

除了统治者的需要和儒家文化的影响,道家对谏议风气的盛行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道家的政治道德是一种否定性的建构,他们既否定既定的政治形态和伦理道德,亦否定自己所能规定和描述的政治形态与伦理道德,他们的政治理想中有一种绝对的平等与自由,他们的政治伦理建构着一种绝对的正义与公平,然而连他们自己也未能建构起一种能承载这种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的政治形态。绝对的理想性,增加了他们对现实的否定力度,而绝对的否定性,又强化了他们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神奇的政治道德所发挥的效能,铸就了中国政治史上富有批判精神和叛逆色彩的谏议意识。唐代道隐与政治的关系有三层。一是全松散式的,像司马承祯那样完全不受朝廷官爵和俸禄;二是半紧密式的。这种以朝散大夫的授受为代表,可不

予朝会;三紧密式的,有些人不仅被授予谏官之职,还认真履行了谏官的之责,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谏官。这三层关系满足了道隐者养身与济世相结合的政治需求,也实现了朝廷劝俗与任贤的治国需要,使宗教与政治调理到最为合理的状态。因而,在唐代,有道士身份的人不在道观,有山人之名者可以官至宰相。凡此种种都使得谏诤风气在那个时代盛行。

谏官直言的对象是皇帝和大臣。谏官的特殊职责意味着他不是一般普通的官员。他的价值实现在与皇帝和大臣的冲突之中。因而唐代谏议制度专门提出了宰相和皇帝回避制,也就是说谏官有独立的谏诤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代的史官好多都是谏官出身,因而谏诤意识尤为强烈。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想要让他有所畏惧,恐怕只有“直史”。春秋时赵盾桃园强谏,终难逃董狐直笔。如果说贞观政治是唐人心中的理想,那么《贞观政要》则是再现这个理想的一段真实历史。吴兢以谏官的政治责任感,史官的历史使命感,浓缩了贞观政治的精华,达到了汉儒所期待的“以著述当谏书”的政治效果,真无愧为“唐之董狐”。唐代的直史精神作为谏官行为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的确拥有了超越君权的权力。记载皇帝日常生活的起居注,皇帝无权过问,更无权更改。可是就是有一些皇帝对史官笔下自己的形象非常好奇,因此常常和史官发生冲突。首先打破这一制度的就是唐太宗。唐太宗的固执开“贞观以来,累朝实录有经重新撰”的先河,也使得皇帝回避制未能完全贯彻,影响了史官规谏的效果。

相对于皇帝回避制,宰相回避制贯彻的就比较彻底。首先,宰相之子不能任谏官;其次,谏官行使职权不必告知宰相。随着专制制度集权主义的发展,最最需要谏议和监察以及限制权力的都不再是皇帝。在后来的历史中。各朝各代的皇帝陛下都把自己的好奇心无限扩大。对臣民的监察也就越来越深入。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知道不为人知的事情太过多了,便由衷觉得脊背发凉,更加厌恶曾经一度可以超越君权的谏议制度。君非圣贤,帝王也实在是凡人。尤其中国的皇帝骨子里还是一个小农民。有了权势还不行,还要尊大。还要人民发自肺腑的膺服。表面上设置了这么一个谏议制度,臣子们可以对我提意见,事实上越到后来,这个制度越像是文饰太平的一个表面文章,一个样子罢了。皇帝们认为既然天下是我的,何以谏臣们却一个个以下犯上,久而久之。谏官何以有好下场。

二、谏官命运之我见

唐代是谏议制度最成熟的时期,也是文人的政治地位得到制度上的确认的时期。唐代的文人与以往文人不同的是,格外具有政治野心。大唐盛世的辉煌撩拨着文人敏感躁动的心。他们一个个斗志昂扬,想要趁着大好时代做出一番功业。

统治者对谏官的重视使得,一方面谏官可以参加廷议,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对皇帝的过错及时规谏,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也促使许多胸怀大志却无机会立功扬名的文人们,纷纷投身谏官的行列。这得从低级谏官开始说起。拾遗和补阙是武则天垂拱元年(685)设的谏职。虽然级别不高但是在文人心中的位置却非同一般,以至于很多人即便得到了较高的官职,却因为和谏诤无关而弃之。最著名的例子当如宰相李绅初入官场级品虽为从七品上,高于拾遗,但终因“非其好”而辞去,后就任从八品右拾遗。这表明了唐代文人对谏官一职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拾遗补缺这一清选对士大夫的吸引力。在唐代,许多文人都做过拾遗或者补阙这样的低级谏官。然而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有的像高适那样在此基础上平步青云仕途显达直至封侯。晚年的高适做到了散骑常侍。而散骑常侍在唐代基本算是一个闲职,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也多由年岁较长并有功业的大臣担任。有的则和陈子昂一般由于没有外援又未被皇帝深知而一辈子沉沦下僚,甚至被冤杀。因为劝谏的对象更多的是皇帝,如果皇帝老子不买账,自己又没有硬气的后台,那么直言犯谏往往会使得龙颜大怒,无疑是自寻死路了。在唐代,不乏拒谏的皇帝,例如武则天,在她当政之初,为了安定社会实现平稳过渡就曾经下令禁止进谏。此时的谏官如果贸然进谏,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当然,

除了这样的谏官。在唐代更悲催的则像李白那样刚刚被授予拾遗的职位不久就撒手人寰。一辈子想尽各种办法想要大展宏图,到头来还是空空。

谏官直言进谏,逆鳞而行,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难怪,许多谏臣在上书的时候都要说臣“冒死罪”云云。就连魏征这样的千古诤臣都曾说,自己这样直言敢谏,其实也还是太宗“导之使言”,如果不是这样,他魏征就是再有骨鲠精神也不敢屡逆龙鳞。中唐文宗宪宗励精图治,唐代一度出现中兴,那个时候朝廷谏诤之风又起。韩、元、白等诸臣纷纷进谏。但也都在屡遭打击之后,归于平淡。最典型的莫过于白居易。他对谏诤传统了解的非常透彻,元和三年,已经是翰林学士的白居易被授予左拾遗的职位。虽然翰林学士的职位更加重要,可是在白居易看来,左拾遗的官位实际上给了他在朝堂谏诤的理由和名分。在任左拾遗之时,白居易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自己发扬谏诤传统的决心和信念。他弹劾权贵,指斥豪右,两袖清风,正义凛然。可是在任左拾遗期满以后,他并没有循例升为补阙。虽然翰林学士也带有谏官的意味,但毕竟没有谏官的正式名分。可是白居易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至有人揣测白居易后来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多有谏诤,终招致宪宗的不满,再加上白居易指斥权贵树敌颇多,终被贬为江州司马。虽然后来官居高位,但饱尝官场尔虞我诈的白香山,终于还是又回到儒家“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的轨道上来。在他的诗文创作上,也表现出由讽喻诗向闲适诗转变的痕迹。

韩愈、柳宗元、元稹、白居易的谏臣意识和谏政活动,只是中唐政治的缩影。宪宗元和年间是唐代谏诤风气比较活跃的时期,许多文人和政治家都是以谏臣的姿态出现在政坛上的。中唐短暂的中兴之后,大唐王朝终于支撑不住,眼看呼啦啦大厦将倾。似乎每个朝代到了最后时刻,朝臣大多都噤若寒蝉。唐朝末年的黑暗阴云笼罩在人们的头上,谏官大多没有作为,或者选择不作为。到了晚唐甚至出现了杀谏官的情况。而此时大唐王朝也已经日薄西山,奄奄一息,气数将近了。

谏议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谏官以规谏君之过为职责,在古代政治制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促使一个制度的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如傅绍良所言“君权有限”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中国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权是至高无上的。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又将君权的至高无上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中国人心中,神是莫大的权威。但至高无上的权力过分地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必然会有暴政出现的可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世界历史中,中西方的学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如何约束王权的讨论。儒家思想被视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虽然儒家知识分子从未对君主制产生过怀疑,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但他绝不提倡和拥护无限君权制。儒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反对暴政,推行仁政,并尽可能从观念和行为上对君王权力有所约束。谏议制度,是对君权一定程度上的限制监督,是专制制度下的一缕微光。然而谏议制度的本质在于为专制制度服务。因而随着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这一缕微光也终将渐渐被埋没。基于这样尴尬的处境,谏官们在直言进谏的时候便不得不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即便是遇到了明君圣主,可是谁又能确切的知道这位皇帝陛下的胸怀气度能大到什么地步呢?

唐朝,在中国谏议制度史上是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朝代。谏官们大展宏图的时候正是唐王朝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时候,而谏官们噤若寒蝉的时候唐王朝也气数将尽了。唐代谏官的命运走向成为了唐朝命运的晴雨表,而中国谏议制度的发展史也见证了中国历史的盛衰成败。虽然中国谏议制度在唐宋以后又逐渐走向衰落,虽然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专制集权打败了民主,占据了主导地位。可是谏议制度也在最辉煌的朝代绽放了属于自己的光辉。并且在中国历史上埋下了民主的种子。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就正在践行社会主义民主吗?

参考文献:

[1]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

[2]陈秋云.中国古代言谏文化制度研究[J].2001

[3]言谏政风与贞观谏议制度之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5

[4]马自力.谏官及其活动与中唐文学[J].文学遗产2005.6

[5]王琪.唐代谏官制度研究[J].2012

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科举制度真正确立在唐代,是在封建庶族地主经济高度发达,士族门阀势力衰落的情况下实行的。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因此,选择一种既能加强中央集权又能平衡各阶层利益的选士制度,实为唐代政治所必需的。科举制度的确立,无疑满足了大一统帝国的统治需要。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唐文宗太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了由皇帝主持,覆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唐代的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举察制影子。例如: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除了武则天主政的一段时间外,唐代的科举没有糊名的习惯。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 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唐代的宰相中,百份之八十是进士出身,可见科举的成效。但科举亦并非唐代政府招纳人材的唯一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唐朝的新科进士仅授予的官职远较后代进士低微。例如,唐朝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授从八品下官职而进士、明法两科,甲第授从九品上;乙第只能当最小的官从九品下。著名诗人王维考中状元后当的太乐丞,就是从八品下的小官。因此,唐朝的科举类似于现代的基层公务员招考。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取士的一种制度,是封建统治者为了适应当时客观形势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办法,是对魏晋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一种挑战和冲击,它为大量平民百姓进入仕途和提高政治地位提供了一个平台,故倍受青睐。唐代的科举制度处于科举制度的上升过程中。因而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唐代的科举制具有开放性,其实质性原因在于它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和时代大背景

唐代给侍法律制度研究

唐代给侍法律制度研究 一、被侍者和充侍者 (一)侍老 侍老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给侍法律制度规定,年满八十的老年人被称为侍老。笃疾者与侍老一样享受给侍待遇。唐令中多有明文为证,"老谓八十以上,疾谓笃疾,并依令合侍"。"诸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一人;九千二人;百岁,五人"。唐令中没有限制享受侍老权利的社会等级要求,说明在唐代侍老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第一等级外,上至贵族与官吏,下至贱民,对于满足年龄条件的人依律官府都可拨侍下养其老。 1.官吏侍老 古代官吏达到高龄之时同样要面临养老问题,但官吏和庶民与贱民不同,其受官员致仕制度保障。官员致化制度即官员退休制度,是官员达到一定年龄之后,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向皇帝提出辞呈告老还乡的制度,是职官退休和养老制度的重要内容。致仕官吏的养老也是养老中的一个群体,是对给侍法律制度的补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官员致仕年龄的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七十致政",意思是官员到了七十岁要将职位还给国家,回家养老。到两汉时期致仕制度初步形成,"养老与致仕密切相关,官员致仕时举行养老礼,官员致仕后在乡参与乡饮酒礼,而礼最重要的参与者即为致仕之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致仕年齡和致仕经济待遇"半禄"都曾以诏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到唐代官员到屯十岁就会申请致仕,"年七十以应致仕,若齿为未衰,亦听厘务。凡请致化五品以上奏闻,六品下由尚书省录奏"。@官员致仕的年齡限制有一定的放宽,对于

年龄未满毛十但健康状态不好的官员,也允许其提前致仕。而年龄已满七十,身体很好的官员也能够延退休,绝续处理政事。唐代给致仕官员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支持,以使其安享晚年。"诸事官年七十,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五品以下的致仕官员则只能享受四年的半禄待遇。后来唐玄宗在敕文中取消了四年的限制,使五品以下致仕官员的半禄待遇可终其余年",提高了低品级致仕官员的物质生活水平。 ...................... (二)侍丁 唐代给侍法律制度完备的最主要标志为亲待外侍之分。亲侍是与侍老有亲属关系的人。外侍与侍老无亲属关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1.亲侍 (1)亲属关系。亲侍指侍丁与侍老之间有亲属关系,包括直系血亲、期亲。侍了侍养祖父母、父母,是作为子孙应尽的职责。对于家族当中期亲的养老,其所犯罪行的具体情节可申请不同的处理办法。"死罪上请,唯听敕裁,流罪侍亲,准律合住"。犯非"十恶"的死罪者,家中有老疾无侍,且无期亲可充侍时,可以"具状上请",听后皇帝发落。犯有不属于"会赦犹流"的流罪之人,可以申请"权留养亲",以此来保证侍老得到给侍的法律权利。犯有徒刑的但仍要侍奉亲长的,在刑罚执行上也有一定的变通。 ......................... 二、侍老的权利与侍下的权义

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有哪些

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有哪些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在唐朝,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那么它的考试内容都有什么呢?接下来就和一起来看看唐朝科举制的考试内容有哪些吧! 唐朝科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代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50多种。秀才一科,在唐初的要求极高,很少有人能通过,后来渐渐废掉了。俊士科不常举行。考试的方式有:口试,贴经(填空),墨

义(相当于口试的笔试化),策问(论文),杂文(诗赋)。 明经科的内容:9部经书,《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不仅仅是6经,另外,《孝经》、《论语》为必考。明经科的考试方式一般只是口试,贴经(填空),墨义。一般只要对经文以及注释,记忆背诵熟练,就可中试。 再看进士科。进士科原来只考策问,后来加上贴经(填空),杂文(诗赋)。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左传》。再加上贴《老子》,10个问题中能答上4个即可合格。杂文要求诗赋各一。策问要写五篇。策问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进士科一般取中很难,录取率只有1%-2%,因此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称。唐前期每科进士只取十几人,后期也只取三十几人。孟郊当时考中后,欣喜若狂,作《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遍长安花”,可见其难。 明法科,国家选取司法人才,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 唐朝的科举竞争唐代的录取比例相对偏低,据《通典;选举三》,唐代“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唐初大郡一般在3万户以上,以每户平均5口人来说,至少有15万人,换算下来,录取比例为总人口的1/50000。 到唐高宗时,录取比例开始上升,特别是在武则天当政后,录取名额大幅增多,科举已成为读书人入仕的最主要路径。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在中国封建时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两汉的荐举、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几个阶段,其中尤以科举制存在的时间最长,直至晚清才最终消亡。可以说,科举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官取士制度,而唐宋两代又是科举制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 科举制度萌芽于隋代,但当时惟有“秀才”、“进士”两科,各方面的制度既不健全,存在的时间也很短。到唐朝建立后,科举制度才获得较大的发展。唐代科举考试大致分初试和省试两部分进行,举子最终通过礼部主持的省试,便为及第或中举。当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九经、五经、三史、三传、明法及明算等等。在这些科目中,以进士科的地位最为显赫重要。进士科考试包括诗赋、策论及儒家经义,重点则在诗赋方面。进士的前三名有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别称。其它诸科考试的内容各有侧重,或以对儒经的默诵、理解为主,或以对礼法、专史和律令的掌握为主,换句话说,就是都带有一些专业技术性的特点。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制度受到极大重视,武则天曾亲自在洛阳殿策问考生,此即“殿试”的发端,但以后殿试并未形成定制。另外,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针对武士考试的“武举”制度。唐时,科举制度虽已日渐发达,其制度本身还存在许多弊端,其地位也尚未居于绝对优势。概要而言,其局限性表现在:其一,考试制度不够公平、严密。唐代省试的主考官——“知贡举”,一般较为固定,通常由礼部侍

郎等官员担任,与此同时,科考过程又允许大臣“公荐”。于是,主考官对外公开和大臣举荐考生制度的存在,便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请托现象。达官贵人既可以凭借权势替亲友向考官说情,甚至决定录用名单,而普通举子也只得奔走于考官和显宦门下,以求其推荐。因此,取士往往并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唐人便指出“今之得举者,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贿,则以交”。其二,因上述现象的存在,中举者无不视考官为恩师,而考官则视举子为弟子,又产生了彼此结成门生座主关系的问题,唐代政坛上朋党之争与此有莫大关系,如著名的牛李党争即是一例。其三,科举考试结束后,中举者只取得了入仕的资格,要坐官的话,还必须通 过吏部主持的“身、言、书、判”的考核,其间不公现象依然存在,如韩愈“三试于吏部卒无成”。最后,录取人数有限,其中进士一次最多不过二三十名,少的时候仅数人,这都反映了科举在唐代发展的局限性。 两宋时期,由于一方面统治者长期奉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另一方面,压制科举的世族门阀势力消亡,因此,科举制度获得了极大 的发展,其地位也显赫无比。史称“宋承唐制”,可以说宋代的科举在很多方面都继承了唐朝的制度,但有鉴于唐制中诸多积弊,又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宋代改革科举制度的举措相当多,最主要的有以下诸方面内容: (1)固定“殿试”制度。宋代的科举考试从程序上看,由州、省和殿试三级组成。州一级考试合格者称“贡生”,由州府保举赴京城参加礼部负责的全国性省试。而省试合格者最后必须通过皇帝主持的殿试。如前所述,唐朝仅在个别时期实行过殿试,宋太祖为了打破科举中门生

隋唐科举制度概述 摘要

隋唐科举制度概述 摘要:科举制度是隋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为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而产生的。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行政机构。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关键词:科举制度、隋唐取士、糊名考试 科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隋唐科举制度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第一,官吏选用的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政权的统一和集中。第二,选官有统一的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第三,向各地方庶族、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实现了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原则,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第四,科举似乎是最公平的,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有资格应考做官,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级实质,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唐太宗曾有感而发“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也就是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里维持1300年之久的根本原因。科举制度不仅影响了古代的考试制度,也影响了欧洲、亚洲各国的文官考试。这对当今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品德教育上尤为重大,在科举考试中是以儒家核心的,虽然它本身有极大封建性,但在品德教育上不得不说它有很大效果。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将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科举作为人才与文化的筛选器,不仅左右着当时的学校教育与教育管理,也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及完善的过程 隋朝统一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迫切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充实官吏缺乏的问题,为了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就需要有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另外,在改朝换代过程中,豪门士族的经济势力日益衰弱,庶族地主的经济力量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他们希望能参与政治,同时统治者为了集中选士权,团结广大庶族地主,解决地主内部矛盾,各阶层都希望有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来取代九品中正制,这样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 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办法,分科举人,是隋代的一大创举。隋初,围绕着选士问题,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到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七月“始建进士科”。大业三年又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一科,当为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科举之制在隋代只不过初具雏形,国运短暂也使新生的科举制度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之隋统治者多好佛老而不尚儒术,所以也不甚重视科举取士。科举在隋代虽还不居于主导地位,但它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从政治上,文化上削弱了士族豪门势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士族把持选士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明确规定了应试日期、对象、预选办法等。次年三月选举诏书指出,由于广大寒士“岩穴幽居,草莱僻陋,被褐怀珠,无因自达”,而官府又常常“举非其人,滥居班秩”,所以要求未得举荐者“亦听自举”,“洁已登朝,无嫌自进”。此诏确立了士人“自举”、“自进”的制度,规定了“怀牒自应”的自由报考办法。这标志着国家定时公开设科招考,士人凭才自由报考的科举制度臻于完备。 唐太宗执政时期,实行偃武修文的文教政策,一方面扩建校舍,振兴教育,为封建国家培养

科举制度的弊端【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制度的弊端【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改革与开放 2012年3月刊 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庞峰伟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64) 摘要: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延续至凊,历经1300年之久。唐代科举制度为唐前期的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其存在的弊端也对后世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重点考察其所带来的弊端,这对反思和完善我国当前人才选拔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分。另一方面,唐代实行科举制度,调动了文人学士的积极性,对于唐代文化的发展,尤其对唐代文学事业的繁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宋人严羽就在《沧浪诗话》写道:“试问唐朝何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能及也。”[4]可见科举制对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科举制在提高封建官僚队伍素质,营造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宣告废除。 一、科举制度的出现及发展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朝建立后,为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要求,巩固王朝统治基础,隋文帝实行了科举制度,开始用考试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官吏。隋文帝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1]这标志着隋王朝设科举的开始。应时而生的科举制度,削弱了荐举的功能,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豪门世族所垄断的用人状况,为底层知识分子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唐初并没有马上沿袭隋朝的科举制,而是为了笼络豪强势力,一度实行九品中正制。《剑桥中国隋唐史》谈到“如果认为科举考试 在唐朝初年有很大的影响,那就错了。”“那时中式的士子与唐朝 全部官吏的数目相比为数极少。”[2]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唐高祖 发现,这种选官制度分散了皇族的权力,并不利于朝廷对豪门世族 的控制。因此唐高祖很快就废止了这一制度,改而采用科举选官制。由此,科举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贡举和制举是唐代科举主要的考试科目。每年分期举行的为贡举,也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为制举,也称制科。贡举和 制举选拨人才的目的不同,其考试方式也有较大差异,其中贡举以 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贡举常设科目有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秀才、进士、俊士等科,在众多科目中,进士和明经两科最受重视。当时考试录取的名 额很少,进士科最严格,“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通典》卷十五《选举三》)。[3]武则天时 开设了武举、殿试,但殿试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固定制度。 三、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虽然唐代科举制度带来了诸多好处,但由于制度本身不健全,以及受到政局动荡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科举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 现了很多弊端。 (下转第180页)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对魏晋南北朝所实行的九品中正制的否定,是封建时代选士制度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封建统治者为适应当时客 观形势而采取的一种选拔官吏的新办法。 -178-

唐朝科举制度简论

唐朝科举制度简论 我们在上一篇中简单了解了隋朝的选官制度,我之所以不说隋朝的科举制度呢?因为在学术界对于科举制度的创制仍有分歧,,各家对科举制的定义有所不同,有说科举出自汉代,有说科举出自南北朝,也有说出自于隋文帝。但是,在祖慧与龚延明教授在其文章《科举制定义在商榷》一文中讲到:“科举制作为一种取士制度,应作如下界定:设进士、明经、制科等科目招考,取士权归中央;由朝廷定专司、专官知贡举;招考面向全国开放、不限财产、门第,原则上允许平民或官员“投碟自举”报考;地方与中央定期、定点举行二级以上考试,命题统一。”对于科举制这样的定义,很明确,科举出自于隋。而在上篇文章中,笔者即采用其说法。希望大家不需要有任何歧义。 而且,在中学教科书中,对于科举制出自于隋炀帝是毫无疑问的。但隋朝国祚较短,科举制还没得及发展隋朝就灭亡了,发展科举的任务就交给继承者李唐。唐朝国祚绵长,近三百年,对于至关重要的选官科举制度是非常重视的,那么我们接下来简单谈谈唐朝的选官制度。有不同想法,希望大家在下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在考试生源方面,与隋朝稍有不同。唐代生源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其一:中央以及地方学馆生源,当时称之为“生徒”。“生徒”要做官,必须首先经过学馆考试,称之为“解送式”,才能将名单送至中央参加中央的考试“省试”(尚书省),通过“省试”后,经过吏部的“铨选”才能正式录用做官。所以在唐朝要正式考取功名做官,条件较苛刻,选取方式较复杂,但是选出的官吏基本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有

利于唐代政治的稳定,加强其统治。 其二:为“乡贡”。即社会自荐考生,也就是在学馆之外的生源,“皆怀碟自列于州县”,也就是说这些考生可以自己去当地政府报名,通过政府的考试后,政府将名单送至中央,这些人就成为“贡士”,“贡士”与学馆的考生一起参加中央的“省试”。后面步骤就跟之前讲的一样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贡士”不是无限制的推举的,大城市三名,中等城市二名,小的城市一名。 这两类考试都必须经过筛选,每年皆举行考试,所以当时称之为“常科”,还有第三种生源,皇帝根据自己的喜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不出自上面我们讲的两种考生,而这类人比较少,所以我们叫其为“特科”,又称为“制举”。 除了生源与隋朝有些不同外,在考试资格方面,跟隋朝有点不一样之处。主要表现在对待出身于商贾之人的不同。在隋朝,文帝是多次下诏,不准出身商旅之人报考,在唐代前期,该政策继续实行。但在唐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处于四民底层的商人,也想通过科举提高其政治和社会地位,所以工商子弟中想参加考试,考取的功名的热情高涨,这也体现当时社会一种“官本位”思想。唐政府为稳定统治,扩大统治基础,在对待商人出身参加科举这方面的政策也在不断松弛。所以唐中后期出身商贾考取功名者不乏其人,为唐官僚机构增加新生势力,促进了阶级流动,稳定了唐朝统治。同时商人一般出身寒门,打了旧贵族力量。 唐朝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开放时代,社会各阶层非常活跃,各

略论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进步性和优越性

略论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进步性和优越性 发表时间:2018-10-12T10:28:26.1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作者:廖明莲 [导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孔乙己》两篇课文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读书人的罪恶。 甘肃省永登县第七中学730300 摘要: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的弊端为大众所诟病,但科举制度使许多有才学者通过考试而参政,保证了政府官员的素质,稳固了封建政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有着不可否认的历史进步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科举制度进步性优越性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范进中举》、《孔乙己》两篇课文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读书人的罪恶。由于分科取士入选者比例过小,致使许多人老死科场,害人不浅!但是这些弊端无法掩盖这种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优越性。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实行的一种根据“择优录取”原则选拔人才担任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自隋朝创立科举取士至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废除为止,这一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对中国社会乃至现代西方各国的社会制度均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科举考试实际上是由下而上的层层考试,有四级考试,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及格者称秀才,考试由县、府、省主持。乡试及格者称举人,参加者须是秀才,主考由朝廷委派,每三年举行一次。会试及格者称为贡生由礼部主持考试,时间为乡试的第二年二月(清乾隆以后改在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殿试考中者为进士,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 综观科举制度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其历史的进步性和优越性。 一、实施统一的考核标准,贯彻“择优录取”原则。 隋朝以前,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察举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这些制度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通过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吏向朝廷推荐他们认为是优秀的人才担任官职。在推荐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全凭推荐者的主观意志。 科举制恰好纠正了这种弊端。它用考试的方式选拔政府官员,使选拔有了统一的客观标准,使有才学者得以通过考试而参政,保证了政府官员的素质。 二、参加考核者不分门第、地位,贯彻了“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 两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被推举者均是被高级官吏认为是有声望、有才学的优秀人士。魏晋南北朝期的九品中正制,被推荐者则完全受门第、出身所制约。 以上两种选拔官员的制度,所选的范围是相当有限的:前者凭郡国长官意志决定人选,后者则完全被门阀士族大家所垄断。对于广大中小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来说,根本无参政的机会。科举制在这方面进行的重大变革,则大大地扩大了被选拔者的范围。 例如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有两种主要来源:一是各地学馆的学生,称“生徒”;二是不在学馆的考生,称“乡贡”,他们均是参加常科考试。 此外,还有些知名人士应皇帝之诏参加“制科”考试。从这些被选拔对象中可看出,科举制的选官范围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上所有的知识分子,使封建政权不断得到新生力量的补充而达到统治稳固。 三、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选拔政府官员的权力。 两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选拔官员的权力均决定于地方政府长官和高级官吏个人,基本上由地方政府控制了官吏推举权。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虽说由中央政府设在地方上的中正官负责选拔官员,权力不属地方政府。但是,凡任中正官者,均是当地的世家大族。 故此,实际上中央政府未能真正地控制官吏推举权,官吏推举权已成为世家大族发展自己权势的工具,严重地影响了中央集权政治。科举制将官吏的推举选拔权控制于中央政府,这就非常有效地防范了分裂割据势力的产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从而也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 四、将读书、考试、参政三者有机地结合,形成完整体系。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完全凭门第、出身将人分为各种品级供朝廷授官,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现象,严重地影响政府的统治机能。同时,造成中小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强烈不满,加深了社会危机。 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参政三者有机地结合,这就促使社会上形成重视文化知识、重视才学的风气。凡是想要参政的人,就必须要通过进士科的时务策和诗赋考试,这就促使士人去读书、钻研学问,有效地笼络了大批封建知识分子,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封建王朝服务。 科举制的以上特点,清楚地显示出它比察举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进步。虽说在它的发展历史中,内容上有些变化,实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这一制度的进步性和优越性,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骄傲。尤其是它的一些原则特点,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有着不可否认的重大影响。 正如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唐代科举制度特色

唐代科举制度特色 1.吏部授官: 唐代科举考试及第者,只是取得出仕资格,如欲出仕,还须经过吏部的释褐试,方得授官。吏部择人的标准有四:一为体貌端正,二为说话有条理,三为书法工整美观,四为文辞优美。 2.重进士科: 唐代对进士科出身的士人特别尊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大抵应进士科的考生,每百人取录一、二人,而应明经科的考生,则约每十人取一、二人。 3.评行与公卷: 唐代的科举考试仍保留汉代以来的誉望风气,主考官并非单凭考生的成绩而定等第,还考虑考生的知名程度,故应考前,必云集京师,竞将自己的得意作品,送呈京师的达官贵人,以邀名誉,观素学,以期即使临场失准,亦可被录取,此种做法称为「公卷制」 元朝科举制度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优待“国族”,压抑“汉人”和“南人”。人数上占很少数的蒙古、色目人与人口众多的“汉人”、“南人”录取名额相等,科举中选的机会就大不相等了。可见此种科举不平等,实际上还阻碍了科举规模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元朝规定的科举考试的科目有三。“经疑经义以观其学之底蕴,古赋诏诰章表以著其文章之华藻,复策之以经史时务以考其用世之才”。与前代相比,最重要的变化是程朱理学被正式定为考试取士的标准。按朱熹的四书训说在南宋末年已被立于官学,表明开始为政府所承认,但当时它在儒家学统各派当中远未取得独尊的正统哲学的地位。宋末科试始许用朱注,惟仅为允许采取的诸家学说之一。直到元朝颁布科举制度,程朱理学才被政府定于一尊。凡“四书”和《诗经》均须用朱注,《周易》主程、朱氏之说,《尚书》以朱熹门人蔡沈阐释为主,《春秋》用程颐私淑胡安国所传,除《礼记》尚用古注疏、《春秋》许并用三传外,其他儒家经典一以程朱理学的阐发附会为本。元朝科学制度对于理学在中国社会的推广,起了重要的作用。 元朝科举制度的作用: 明朝科举制度主要特点有: ( 一)科举与学校完全合流 明朝的学校,除了国子学、府州县学以外,还有宗学、社学、武学等等,虽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其根本目的不外乎教化民众,为科举储才。学校不是促使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场所,而成了诸多学子步人仕途的“ 养精蓄锐” 之地,成为科举考试制度的附庸。我国古代社会所特有的仕学相长的畸形发展状态到明朝时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许多读书人钻人了“ 学而优则仕” 的儒家思想的怪圈而难以自拔。 ( 二)制度完备,有一套完整的程序 明朝科举考试的程序分为四步:第一步为童试。先由府、州、县官考试,再田提学官考试,合格者方能录取; 第二步在各省会举行的称为“ 乡试” ; 第三步在京师由礼部举行的称为“ 会试” ; 第四步在殿廷举行的称为“ 殿试” 。洪武十七年,颁行科举程式,定三年大比之制,为明代科举奠定了基本规范。按照规定的时间,各府州县的学生,经考试取得乡试资格的,齐集省会参加乡试。取中之后则称为“ 举人” 。凡乡试之举人,皆可应考会试,会试取中之后称为“ 贡士” 。凡会试录取之人皆可参加殿试,经殿试取中之后,称为“ 进士” 。此外,取中的进士又分为三等,一甲榜上只有状元、榜眼、探花三名,合称三鼎甲,俱赐“ 进士及第” 称号; 二甲取若干名,俱赐“ 进士出身” 称号; 三甲亦取若干名,俱赐“ 同进士出身” 称号。明制,殿试发榜以后即进人分官任用阶段。

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单选题 3

单选题 1.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确立了黄帝族在联合体内的优势地位和黄帝个人的权威。黄帝与炎帝战争 2.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舜从此确立自己的地位。舜对“四凶”的战争 3.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下列哪一场战争标志着决定了中原霸权的归属。黄帝与蚩尤的战争 4.夏以后,(世袭制)成为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并得到了传统合法性观念的有力支持,从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夏王朝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5.商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制作和使用大量的(青铜器)。包括各种酒具、武器和礼器,制作精美。 6.西周后期已经出现了将王室与国家区分开来的政治观念,相应地,在制度上也出现了内廷与外朝的划分。(卿士寮)成为执政大臣的重要参谋和秘书机构。 7.西周宗法制是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 嫡庶之分)为基础的。 8.据文献记载,西周分封建国,往往赐予相应的爵位。《春秋》将周的诸侯分成(公侯伯子男)。 9.由于封建制和宗法制的实施,西周的任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几乎所有的官职都是在特定的贵族家族的宗主之间世袭。 10.西周的宗法制,是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嫡庶之分为基础的。实际上就是以(血亲)为纽带,构筑了政治等级关系。 11.战国时期,原来的执政正式演化为(丞相)制度。除楚国仍沿用春秋时“令尹”名称外,山东各国的执政均称“相”。其职能为“百官之长”。 12.战国时期,因各国的度量衡不统一,薪俸制度的支付单位也是不一致的。其中,楚国是以(担)为单位。 13.战国时期,主要采用(粮食)作为官员薪俸发放的形式。 14.所谓皇位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皇位继承的唯一合法依据是(血统)。 15.随着皇帝制度的确立,与皇帝有关的各种礼仪制度也逐渐制定出来。皇帝的言行有法定的名称,皇帝自称(朕)。 16.明代废除宰相的做法为清朝所继承。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作为承旨办理军国要务、任免官员、呈递章奏、起草谕旨的中枢机构。 17.汉承秦制,皇帝制度较秦健全。皇帝的名号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东汉蔡邕在《独断》中总结: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诰),史官记事曰上,等等。 18.秦朝确立皇帝制度。秦王嬴政决定兼采三皇之“皇”,及“五帝”之“帝”,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此后,(皇帝)代替三代时的“王”,成为最高政治权力拥有者的称号。 19.清朝为防止皇子争储带来的政治动荡,(雍正)皇帝决定建立秘密建储制度。 20.清朝预立太子的制度开始于(康熙)时期。 21.皇位继承制度是延续专制皇统的重要保证,也是皇帝制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制度,其核心之一是(世袭制)。 22.唐朝自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围绕皇位继承的斗争时有发生,有唐一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代意义研究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实意义研究 摘要: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官员选任制度的典范,隋唐时期产生并发展,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近、现代各国的官员选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遴选机制,科举制度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意义。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定型发展时期,本身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的全面分析,探讨其历史功用和现实意义,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健全完善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 关键词:科举制度历史功用现实意义公务员制度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 科举制度作为隋唐以后历朝历代沿用的一种官员选任制度,是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的。它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抵萌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1] 科举制度之前我国封建时期的官员选任制度各有千秋。春秋时期大都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官员完全由世族垄断。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其目的之一就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虽然朝廷要职仍由宗室贵族等担任,但是官员改成了领取实物俸禄,与此同时,随着“士”的壮大和活跃,荐举制度也逐渐成为普遍的官员选任制度。西汉时期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另外也建立了太学,也因此,一般的平民子弟可通过察举和学校获得官职,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封建时期官员选任制度的一个新的突破。魏晋时期产生了九品中正制,虽然还是沿用了汉代的察举、征辟等入仕途径,但是将门第作为做官的首要条件。南北朝以来,察举制度仍作为官员选任的基本制度,但是通过考试按照才能选官的制度被提了出来,学校的开放和自举制度的兴起,都为朝廷从一般平民中选贤任能开辟了新的道路。 隋朝建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官吏选任不再受到门第限制,各级官员统一由中央选任。在保留秀才、明经科的同时还新设立了进士科,并继续察举孝廉。进士科的设立,使得朝廷形成了通过考试纯粹按照才学选任官员的制度,也正由此,科举制度产生,并逐步成长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任官员的一种重要制度。唐代科举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之后进行了完善,但其雏形还是源于隋朝的科举制度。 综合来看,科举制度的产生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朝廷的统治需要。虽然士族的势力已经渐渐衰落,但仍在政治经济上占有特权地位,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隋唐统治者的统治。为了进一步削弱士族势力,摆脱门阀世族等的垄断地位,收回旁落于地方长官之手的选任权力,采取科举制自下而上的选拔人才供朝廷使用以加强中央集权。 二是庶族地主的政治诉求。封建王朝的更替,影响了各个势力间地位的变迁和利益的分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卷 24.礼起源于先民的习俗仪式,重在敬神。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又创作舞乐、史诗,激发人们的认同感。这一变化反映出A.儒家学派始于周公旦 B.自古以来中国社会重视“礼” C.周礼重心从神转为人 D.礼乐制度重在维护社会等级 25.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A.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 B.孟子彻底摆脱夷夏观念 C.孔子思想不利于社会发展 D.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 26.《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被斩首。由此可见 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 B.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采证 C.考古是认知历史的唯一有效途径 D.历史真相不可能真正被认知 27.南朝时期,政府推行一种“土断”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这一制度 A.标志国家户籍制度成熟 B.使得门阀士族开始走向衰退 C.使得均田制进一步推广 D.削弱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实力 28.(原创)唐代确立了严格的官吏致仕(退休)制度。官吏致仕的法定年龄为七十岁,或“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五品以上的官致仕,直接奏皇帝批准,六品以下则由尚书省奏皇帝批准。这有利于 A.官僚制度发展成熟 B.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 C.完善社会养老体系 D.形成尊老的社会观念 29.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由此可见宋代话本 A.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动摇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 C.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 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30.引起下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

唐代科举制度有那些考试方法

唐代科举制度有那些考试方法?常科主要设有哪些科目?简要说明最高级别科目及相应的要求。 1唐代科举制度有哪些考试方法? (1)唐代科举制度一般来说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帖经”就是将书本上的某行贴上几字,要求应试者将贴住的字填写出来,类似现在的填空题。 “墨义”相当于现在的简答题,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回答。如果考生用笔来回答问题,就称之为“墨义”,若以口来回答就称为“口义”。 “策问”是比帖经、墨义高一层次的考试方法,大概与现代的论述题相近。 “诗赋”是为克服考生存在的多背诵经义和旧策,而乏真学实才的现象,在后来加试的一种方法。即在经义策问的基础上加试一诗一赋,当时称“帖诗”。(2)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3)唐初最高级别科目是秀才,要求:才华绝等的宣国人才,名额极少,全国1-2个,要求地方官推荐和主动报考,若是考生未达到要求,还要向推荐的地方官和参加考试的人问罪。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不敢报考,地方官也不敢推荐,整个唐代大概也就十位秀才。后到高宗时被废止。 此后,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最看重的是进士。明经考察对儒家经典的背诵记忆能力,相对比较容易。进士科“先杂文,次口试,次答第三道”。杂文即考生当场按考题内容作诗、赋各一篇。策问是指应试者当场回答主考官所出的各种方略和时务问题。 此后,殿试是科举中最高级别的考试。 学子成为贡士后,才可以进入殿试,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考状元”。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殿试的文体,开始是骈体文,皇帝殿试时就时事政治或经义史事提几个问题,应试贡士须按照骈四骊六对偶工整的句式文体作文。 2、简述唐代后期科举考试与学校教学之问的矛盾以及引起的社会问题。 (1)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和学校教育从综合素质上训练培养学生的矛盾。 (2)唐代后期科举考试与学校教学之问的矛盾突出,由于科举考试主要是从社会上一般读书人里选拔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这个名额占的比例大之后,有的读书人不到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里读书,以自学为主,一定程度上造成官学的荒芜。为了应试,按照科举考试的要求进行训练,应是情况极为严重,以至于某些及第的人,高分低能,不具备经国安邦的能力。学校本是培养人的机构。唐代中后期后,科举怎么考,学校怎么教。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学校培养人的职能淡化,成了科举的预备和附庸。 唐代以后,学校教育与科举制之间的轻重存废,总是遵循着重学校轻科举一—科举与学校

有关科举制的例题

一、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师: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人物贡献 诞生阶段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完善阶段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 ●精题精讲 例1在中国封建社会,获取秀才、举人、状元这些功名称号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辛勤耕作致富C.作战建立战功D.经商成为富商巨贾例2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朝 B.常设的主要科目有进士和明经 C.进士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D.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我夯基我达标 1.隋唐之前的选官主要凭()A.才能B.家世背景C.思想进步D.勤劳 2.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 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推荐制 D.自荐制 3.下列关于科举制度历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 B.使国家机构人员不断更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