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卫生学简答题汇总

环境卫生学简答题汇总

环境卫生学简答题汇总
环境卫生学简答题汇总

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人对环境的适应性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环境与健康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 研制、创建和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 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简述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卫生工作的区别和联系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卫生工作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又有所区别。环境卫生工作能丰富环境卫生学的内容,是环境卫生学理论的具体体现;而环境卫生学源于环境卫生工作实践,但又高于实践,对环境卫生的工作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污染影响范围大,人口多,对象广泛2长期性可长时间作用于人群,甚至终生3多样性有特异性、非特异性损害,有局部的、全身的,有急性、慢性的,有近期、远期的4复杂性各种因素的联合作用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复杂性通过多种环境介质(水、空气、食物等)多种渠道进入人体;人群反应个体差异大,包括老、幼、病、弱甚至胎儿及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敏感人群;人群常处于低水平、长时间暴露状况,探索敏感而特异的反应指标较难;环境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发生转化、降解或形成新的污染物。污染物联合作用,产生不同的危害作用。大气污染来源、种类及其存在形式(一)天然来源(二)人为来源:1工业企业:燃料燃烧、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2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3交通运输4由其他环境介质转入:地面尘土、意外事件飞扬、火葬场、垃圾焚烧炉、烟花爆竹种类: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按存在形态分1气态污染物:气体蒸汽2颗粒性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Dp≤100um 可吸入颗粒物Dp≤10um细颗粒物Dp≤2.5um超细颗粒物Dp≤0.1 um按形成过程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室外污染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室内外共存同类污染物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吸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对室内空气的污染空调引起的室内空气的污染

试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直接危害:1急性危害(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增高,使周围人群吸入大量污染物所造成的危害)2慢性危害(大气污染物低浓度、长期、反复作用于机体造成的危害)3致癌作用4心血管疾病

间接危害:1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2产生温室效应3臭氧层空洞4酸雨5大气棕色云团

6其他

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几级?各级的基本要求和适用范围是什么?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上述第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上述第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如何进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大气污染的调查:污染源的调查(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线源污染)污染状况的监测(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人群健康调查(确定调查现场、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观察指标、资料统计)

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有哪些?1污染源的排放情况:排出量,排出高度,与污染源的距离2气象条件:风和湍流、气温、气压、气湿、降水、雨雪3地形条件:山地和谷地、城市热岛、海滨与陆地

.影响颗粒物生物学作用的因素颗粒物的粒径、颗粒物的成分:有机和无机两大类、呼吸道对颗粒物的清除作用、其他

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及防治措施。

向水体排放营养元素后,使水中植物和微生物大量生长,通过有氧代谢而消耗水中DO,水质恶化。控制磷、氮的排放,及时清除水藻类。

制定水环境质量标准时应考虑哪些方面原则:1) 防止通过地表水传播疾病;2) 防止通过地表水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3) 保证地表水感官性状良好;4) 保证地表水自净过程能正常进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流行病学研究

水俣病的病因及主要临床表现病因:水体汞污染是重要原因。鱼贝等水生生物体内甲基汞富集百万倍、高端生物体内含量高,对人的危害增大临床表现:1慢性甲基汞中毒:肢端感觉麻木、向心性视野缩小、共济运动失调、语言和听力障碍2先天性水俣病:咀嚼、运动、言语和智力发育障碍等。

什么是水体自净?水体自净作用以哪种作用为主定义:在理、化、生作用下,水体污染物逐渐清除、恢复到原来状态物理自净:稀释、吸附和沉降化学自净:中和、氧化还原生物自净:有机物降解、病原体死灭,生物过程通过微生物酶的作用,是水体自净的主要途径水质指标中哪些是代表有机物含量的指标?试比较大小。1三氮:NH3 NO2 NO3 水体受含氮有机物或粪便污染后,经微生物有氧代谢,依氧化程度不同的产物。三者含量的不同和变化可提示污染新近或陈旧的状况:NH3高NO3低新近污染,NH3低NO3高陈旧性污染2生化需氧量与化学耗氧量一样,也是一项表观总体指标,只是测试条件不同,其结果的意义也不同。COD反映能被KMnO4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总量,BOD反映能被微生物有氧代谢的有机物总量。

监测断面分为哪几种?分别设置在排污口的何处?各断面污染物浓度由大到小的次序如何?对照断面、污染源的上游。污染断面、污染源的下游。自净断面、设在污染断面下游一定距离。浓度:污染断面>自净断面>对照断面

试述废水处理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1物理处理一般用于污水的一级处理。其方法有机械阻留、除油池、沉淀池和膜处理技术等。2化学处理利用化学反应去除废水中溶解物或胶体物质3物理化学处理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对污水净化处理。常用吸附、萃取、离子交换、电渗析等技术4生物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且无害的物质,该法可分为需氧和厌氧两类。废水的三级处理1. 一级处理去除漂浮物和大部分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调节废水pH值,以减轻废水的腐化程度和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2. 二级处理为化学、生物处理,能去除废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使废水得到进一步净化3. 三级处理是废水的高级处理措施,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制定的原则1流行病学安全——细菌学指标符合标准要求,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流行2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不能引起急慢性中毒,不能产生远期危害,不能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3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人们乐于饮用,不影响人们生活4经济技术上可行——选择指标、确定标准限量时,要经济、技术合理。

造成二次供水污染的原因(1)贮水箱(池)设计不当,形成死水,致使杂质沉淀,微生物繁殖,细菌学质量下降(2)水箱、管道壁的腐蚀、结垢、沉积对水质污染(3)防腐涂料等不符合要求,防腐衬里、涂料溶出、脱落,致使某些元素含量升高,水质恶化(4)上下管道配置不合理;管网系统渗漏,水质受到外来物质二次污染(5)卫生管理不善,水箱无定期清洗消毒制度、无盖等(6)基础设施和设计安装不合理,如上下管道配置不合理,上水管设在污水管下面,并与污水管交叉或并行;溢水管与污水管直接连接,缺乏必要的防倒灌措施

集中式给水水源选择的原则1水量充足应能满足城镇或居民点的设计总用水量,并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的发展2水质良好水源水质经水厂处理后能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总α放射性限值为0.1Bq/L,总β放射性限值为1.0Bq/L 3便于防护目的是保证水源水水质不受污染4技术经济上合理

氯化消毒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次氯酸体积小,电荷中性,易于穿过细胞壁;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和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主要是磷酸葡萄糖脱

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从而使细菌死亡。病毒缺乏一系列代谢酶,对氯的抵抗力较细菌强,氯较易破坏-SH键,而较难使蛋白质变性

影响氯化消毒的因素①pH值HOCl H+ + OCl- ②水温③水的浑浊度④加氯量和接触时间⑤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氯化消毒法的优缺点:优点:消毒效果可靠;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具有剩余消毒剂,并易于监测;成本低。缺点:原水有机物含量高时,会产生大量氯化副产物,特别在用预氯法或折点氯化法时;水中酚含量超标时,会产生氯酚溴;氯气有毒,需防止漏出和事故。

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1接收报告时应向报告者了解的情况2准备工作3现场调查4采取干预措施,控制事故发展5总结报告

土壤的污染来源生活污染:垃圾工业和交通污染:污水灌溉、酸雨和降尘、汽车排气农业污染:过量施用农药、化肥灾害污染源(放射性污染)

土壤污染的方式水型污染气型污染固体废弃物型污染

土壤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1间接性土壤——作物——人土壤——地下水(地面水)——人2复杂性3长期性

痛痛病”的病因及主要临床表现因长期食用“镉米”,饮用含镉的水所致的慢性镉中毒

主要症状是骨质疏松,全身疼痛,四肢弯曲变形,脊柱受压也缩短变形;全身多发性骨折,行动困难,最后可因全身极度衰弱和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镉还可使动物和人的染色体发生畸变。镉的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主要致前列腺癌)。I类人类致癌物发病初期腰、背、膝关节疼痛,随后遍及全身。疼痛的性质为刺痛,活动时加剧,休息时缓解。由于髋关节活动障碍,步态摇摆。数年后骨骺变形,身长缩短,可比健康时缩短约20~30厘米,骨骼严重畸形。骨脆易折,甚至轻微活动或咳嗽都能引起多发性病理骨折。

生物性污染的危害1、人——土壤——人2011德国毒黄瓜事件出血性大肠杆菌细菌、病毒性疾病;肠道寄生虫病2动物——土壤——人钩体病;炭疽病3土壤——人破伤风;肉毒中毒。

制订土壤卫生标准的原则不影响人体健康不影响土壤自净

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应用(1)垃圾的压缩、粉碎和分选(2)垃圾的卫生填埋场址选择有防渗漏的衬底设排气管设排水管(3)垃圾的焚烧(4)白色垃圾治理(5)垃圾回收利用。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堆肥、资源返还。

粪便无害化处理(1)粪尿混合发酵: 厌氧、密闭,厌氧分产生大量氨,渗入卵壳,杀死寄生虫卵,血吸虫卵最敏感。粪便腐化后是良好的肥料(2)堆肥:粪便、有机垃圾、作物杆叶等案一定比例堆积,微生物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高温,病原体死亡,形成大量腐殖质。高温堆肥需两周,低温厌氧堆肥1个月以上。卫生标准(3)沼气发酵:人畜粪便、垃圾、杂草、污水等放在密闭发酵池内,厌氧菌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甲烷气(沼气)。发酵过程杀死病原菌,获得沼气(可作能源)和良好肥料。

农药污染的危害对酶系统的影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内分泌系统和生殖效应的影响致突变、致癌、致畸作用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判定条件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疾病的发生与地区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上述相关性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解释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1.具有明显的地区性2.该地区具有该病的发生条件(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适宜浓度)总摄入量 3.非病区健康人进入病区,可患病,且属危险人群4.从地方病区迁出后,病情不会加重,有的可逐渐减轻甚至痊愈。5.某些易感动物也可患某种地方病6.消除该地区的特异致病因子后,可使该地区变为健康区。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影响因素:1营养条件2生活习惯3多种元素的联合作用4地球化学丰度5环境污染

碘缺乏病:1概念:指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症,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丁病、流产、早产、死产等。2流行特征:地区分布:主要流行在山区、丘陵以及远离海洋的内陆:人群分布:一般在青春期,女性早于男性。时间趋势:采取补碘干预后,可以迅速改变碘缺陷病的流行状况。

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为地甲病,其主要病因是碘摄入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但有部分地区却是由于碘摄入过量导致,其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增生、肥大。临床表现:1甲状腺肿大。2对周围组织(如气管、食管、喉返神经、颈交感神经、上腔静脉)的压迫症状。3异位甲状腺肿(如胸骨后甲状腺肿),压迫颈内静脉或上腔静脉,造成胸壁静脉怒张或皮肤瘀点及肺不张。

地方性克汀病:是碘缺乏病的最严重表现形式,为聋哑、痴呆、瘫痪;水肿、矮小。病因:缺碘,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从而直接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发育,尤其是影响小儿骨骼和脑组织的发育。是一种呆小症。

碘缺乏病的防治原则:1全民补碘原则2长期补碘原则3每日微量补碘原则。

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又称地方性氟病。临床表现:a氟斑牙:釉面光泽度改变,即白垩型;釉面着色,即着色型;釉面缺损,即缺损型。b氟骨症:疼痛(四肢大关节持续疼痛)神经症状(肢体麻木、蚁走感、知觉减退等感觉异常)、肢体变形等。

地方性砷中毒:是由于长期自饮用水、室内煤烟、食物等环境介质中摄入过量的砷而引起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临床上以末梢神经炎、皮肤色素代谢异常、掌跖部皮肤角化、肢端缺血坏疽、皮肤癌变为主要表现,是一种伴有多系统、多脏器受损的慢性全身性疾病。防治措施:1改换水源2饮水除砷3限制高砷煤炭的开采使用4改变粮食干燥、保存、食用方式.

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1微小气候适宜2日照良好,光线充足3空气清洁4尽量控制疾病传播的机会5环境安静、整洁,生活方便;隔音性能良好、环境安静整洁6卫生设施齐全7尽量接近自然

住宅的卫生规模1居室容积:是指每个居住者所占有的居室空间容积2居室净高:是指室内地板到天花板之间的高度3居室面积:根据每人所占有的居室容积和居室净高可计算出每人应有的居住面积4居室净深:指开窗户的外墙内表面至对面墙壁内表面的距离。

住宅小气候的卫生要求要能保证大多数居民机体的温热平衡,不使体温调节机能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能有良好的温热感觉、正常的工作效率和休息睡眠。各项生理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保持小气候在时间、空间上的稳定制订小气候卫生要求以气温为主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特点来源1室外来源1)室外空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2)建筑材料3)人为带入室内4)生活用水污染5)邻居2室内来源1)燃料燃烧2)人的生理过程3)吸烟、家用化学品4)室内建筑装饰材料5)室内生物性污染6)家用电器设计和使用不当的通风系统特点1主要来自室外污染物的特点:室内浓度低于室外2室内外存在同类污染物的发生源时的特点:有可能室内高于室外3吸烟引起的污染特点污染物种类多,危害范围广,危害程度大4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的污染特点:以挥发性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多见。5人工空气调节引起的污染特点:室外污染进入,室内致病菌不易排除,造成生物性污染。

住宅区噪声对健康的影响特异性危害: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按其影响程度可分为听觉适应、听觉疲劳和听力损伤三个等级。非特异性危害:噪声对机体的其他影响。噪声作用于机体各个方面,引起听以外的反应称为听觉外效应。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的损害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内分泌系统失调影响休息和睡眠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住宅区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原因之一;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影响生殖系统;影响心血管系统;对视神经有影响。

办公场所的卫生管理办公场所主管部门的职责: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研究改善办公环境卫生质量的措施、工作人员体检、卫生知识培训等情况的检查

办公场所使用单位的职责:建立卫生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危害健康事件

公共场所的特点和卫生特征特点:人群密集,流动性大;健康与非健康人群混杂;设备和物品重复使用,;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卫生特征:1人员密集易传播疾病2人员流动性大,环境和物品容易被污染3影响健康的致病因素多、复杂、传播快4从业人员素质低,卫生知识缺乏5卫生组织难建立、制度难健全、难落实6建筑和布局难合理,卫生设施难到位。公共场所的分类1住宿与交际场所(8种):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2洗浴与美容场所(3种):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3文化娱乐场所(5种):影剧院、录像厅、游艺厅、舞厅、音乐厅4体育与游乐场所(3种):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5文化交流场所(4种):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6购物场所(2种):商店、书店7就诊与交通场所(3种):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场所的卫生研究内容公共场所卫生是研究自然的或人为的各种公共场所环境及其对滞留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健康所产生的影响,阐明其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制订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拟定改善公共场所环境应采取的卫生措施与管理监督方法,从而达到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保护和提高使用者和从业者身心健康的目的

公共场所基本卫生要求1选址、建筑设计、内部布局符合卫生要2微小气候适宜,保证有适宜的温、湿度3照明、通风良好,满足生活和活动需要4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5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健全6消毒等卫生设施完善7服务员有一定的卫生知识,健康状况良好8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齐全

公共场所卫生监管职责1.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档案、监督和检查;定期更换和发放新的“卫生许可证2研究和提出本地区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建议3.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指导或咨询4.组织卫生宣传教育及培训:5.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6.检查和处理出现的卫生问题:处罚

公共场所监管的主要内容1对公共场所现场、资料进行监督,采样检测,合格后核发卫生许可证2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技术指导3监督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指导卫生知识培训4对新、改、扩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5对公共场所发生的危害健康事故进行调查处理6对违反《条例》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7齐全的证、照手续,健全的卫生组织,完善的卫生制度8完整的卫生资料:卫生批件、监督文书、各项卫生工作记录。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①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②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③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是什么? 有哪些卫生要求?原则:(1)城市一般设:生活居住区、工业区、仓库区、对外交通区、郊区等(2)生活用地选择城市卫生条件最佳地段(3)工业区用地应在当地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河流水源的下游(4)各功能区用地应留有发展余地(5)各功能区用地应同时选择

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有哪些?①建筑容积率②人均居住面积定额③居住建筑密度④居住区人口密度

城市绿化的卫生学意义有哪些?调节和改善微小气候净化大气减弱噪声美化生活、促进心理、生理健康

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评价指标和标准来源(1)交通噪声(2)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的噪声(3)社会噪声。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等效声级作为环境噪声的评价指标。城市环境噪声的评价指标①A声级②等效声级③交通噪声指数④昼夜等效声级

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目的意义、类型、评价内容及方法有哪些?

环境质量评价是认识和研究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对环境质量优劣的定量描述。广义上的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的结构、状态、质量、功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对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协调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是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调查分析、描述、评价和预测。目的:比较各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确定环境综合整治对象提供城市环境规划与治理的依据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类型:单因素评价、综合评价、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局地评价、区域或流域、全球评价内容和方法:比较全面的城市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应包括对污染源、环境质量和环境效应三部分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案,为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规划制定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进行污染源评价?污染源评价的方法有哪些?(1)内容:一切可能引起环境发生变化的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政策、法令在内的一切活动,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

?了解所研究区域的自然、社会环境基本状况;

?污染源调查、分析、评价;

?评估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

?分析污染对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和危害程度

?运用系统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提出对区域环境质量变化、发展趋势的意见及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2)对污染源进行调查和评价是为了弄清区域环境质量的形成和变化原因,找出造成区域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

(3)对单一污染物的评价:采用污染物排放的相对含量(排放浓度)、绝对含量(排放体积和质量)、超标率、超标倍数、检出率、标准差评价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强度。

污染源综合评价:等标污染负荷、排毒系数法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一般应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如何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评价环境质量?(1)监测数据、评价标准、评价权重、环境质量分级(2)数理统计法: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出有代表性的统计值,然后对照卫生标准,做出环境质量评价。

何谓环境质量指数?环境质量指数有哪些特点?大气质量指数的基本设计思路是什么?(1)"环境质量指数"(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是将大量监测数据经统计处理后求得其代表值,以环境卫生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标准,把它们代入专门设计的计算式,换算成定量和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的无量纲数值,这种数量指标就叫"环境质量指数",也称"环境污染指数"。

(2)环境质量指数法的特点包括:①是能适应综合评价某个环境因素乃至几个环境因素的总环境质量的需要。②大量监测数据经过综合计算成几个环境质量指数后,可提纲挚领地表达环境质量,既综合概括,又简明扼要。

化妆品对健康有哪些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化妆品按作用功能可分为几类?

1(一)保护作用: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轻外界理化因素刺激,使人皮肤,毛发,保持健康(二)不良影响:因原料选择不当,生产环境不良→化学和微生物污染→健康损害。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使用频2①、正常组分的化学特性、浓度、所含溶剂;原料、生产环境②、含有的有害化学物、杂质和微生物;原料、生产使用环境③、外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④、外部环境因素如皮肤的敏感性和过敏体质⑤是否正确使用如使用频率3、按作用功能分为一般用化妆品和特殊用化妆品

化妆品对皮肤的影响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化妆品唑疮

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

如何评价化妆品的安全性?

①急性毒性和动物皮肤,粘膜试验②亚慢性毒性和致畸试验③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④人体激发斑贴试验和试用试验⑤致突变,致癌短期生物筛选试验

从哪些方面入手做好化妆品的卫生监督?

①化妆品生产的卫生监督②化妆品经营的卫生监督③对使用者引起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④建立健全化妆品卫生监督体系。

简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特征?

①发生时间的突然性②污染范围的不定性③负面影响的多重性④健康危害的复杂性

简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①急性刺激作用②急性中毒和死亡③外照射急性放射损伤④慢性潜在性健康危害⑤对人群心理的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

简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内容?

①紧急启动预警系统②快速执行应急响应③立即实施应急监测④及时进行泄露处⑤开展紧急医疗救助⑥切实做好应急保障⑦应急终止及后期处置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解析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A.1~1岁半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及答 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管理的内涵和性质是什么 管理就是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依靠组织内的全体成员的活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有效和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的性质有: (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具有二重性。具体具体来讲,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 2.管理的外部环境对组织有何影响 外部环境是指能够对组织绩效造成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力量,其构成要素是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一般环境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它只是以间接作用的方式影响社会某一特定的管理组织,但是这些起间接作用的变量因素将最终决定着组织的长远发展。 具体环境由资源供应者、竞争者、服务对象(顾客)、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构成。它是对某一组织的目标实现产生直接影响的要素。具体环境对每一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它同一般环境相比,对组织的影响要更为直接和具体些。 3.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研究管理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各个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阐明管理对象的活动规律,探求有效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从而达到管理系统的最大目标。从理论上来概括,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规律。 4. 什么是泰罗制

医学统计学(本科)复习习题2018

医学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面的变量中是分类变量的是 A.身高 B.体重 C.年龄 D.血型 2 下面的变量中是是数值变量的是 A.性别 B.年龄 C.血型 D.职业 3.随机事件的概率 P 为 A.P=0 B. P=1 C. P=-0.5 D. 0

2018版环境卫生学重点

环境卫生学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卫生学:就是研究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得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得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与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与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维护与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得学科。 2、☆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得环境(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得环境对人体健康得影响及人体对环境得作用产生得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得相互作用,这就是环境卫生学得基本任务。 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得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与生物圈)。 生活环境:就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得各种自然得与人工得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环境以及有关得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妆品等。 3、环境:就是指围绕人群得空间与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得各种因素得总与,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得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组成。 4、环境介质:人类赖以生存得物质环境条件,就是指自然环境中各个独自组成部分中所具有得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与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与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得所有生物体。

环境介质不会一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介质得三种物质形态可以相互转化;环境介质得运动可以携带污染物向远方扩散;环境介质还有维持自身稳定得特性 5、环境因素:就是被介质容纳与转运得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与有机得组成成分。按其属性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物理因素:小气候、噪声、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小气候就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得温度、湿度、气流与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机体得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化学因素: ▲一次污染物: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得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她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得理化性质与毒性完全不同得新得污染物。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与生物性变应原如植物花粉、真菌孢子等。 6、按环境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得情况分类: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得未受或少受人 为因素影响得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得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得空气、水、土壤,充足得阳光与适宜得小气候,秀丽得风光等。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得环境。 7、全球性环境问题: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 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

管理学原理带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B)。 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管理就是决策 2.企业要正常运转,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管理的(B)职能。 A.组织 B.协调 C.控制 3.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 C),其手段都是管理。 A.对人的合理使用 B.科学技术的高度应用C.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三.名词解释 管理——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的过程。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3管理的艺术性 2、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1.社会环境 2.政治环境 3.科学技术环境 4.经济环境 5.文化教育环境 6.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B)。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C )。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 3、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4、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B),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A.计划、决策、组织、人员配备和控制 B.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 C.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协调和控制 5、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A)。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6、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C )。 A.科研部门 B.学校 C.军队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试卷编号:卷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适用专业:科学学位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学院 (系 ):考试日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统分题分30152530100签名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 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得评阅 把每题的答案填入下表中: 123456789101112131415 A B C D B B A C C C B B C D B 1、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以指标为好。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变异系数 2、比较成人身高和儿童身高的离散趋势,宜用。 A. 标准差; B. 变异系数; C. 方差; D. 离均差平方和 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X +1.96S,所对应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A. 95% ; B. 99% ; C. 47.5%; D. 49.5% 4、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中位数适用于描述资料。 A. 最小组段无下限; B. 最大组段无上限; C. 偏态分布; D. 正态分布 5、大,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小。 A. S X; B. S; C.CV; D. Q U—Q L 6、某地 1992年随机抽取 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 ,标准差为 4g/L ,则其 95%的可信区间为。

7、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所取第二类错误最大。 A. α =0.01; B. α=0.05; C. α =0.10; D.α=0.20 8、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结果, P<0.05 ,可认为。 A. 两样本均数不等; B. 两样本均数相等; C. 两总体均数不等; D. 两总体均数相等 9、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P≤ 0.05,可认为。 A. 各样本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B.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C. 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D.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10、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总人数的5%,这是该地该年肝炎的。 A. 年发病率; B. 年患病率; C. 患病构成比; D. 患者平均数 11、已知甲县人口较乙县年青,今欲比较两县死亡率的高低,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A.将两县的总死亡率直接比较; B.对年龄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两县总死亡率; C.将两县的总死亡率进行 t 检验后再比较; D.将两县的总死亡率进行χ2检验后再比较 12、下面哪一点不是Poisson 分布的性质。 A. λ =σ2; B. 当λ≥ 20 时,近似正态分布; C. 可加性; D. 相互影响性 13、χ2检验中理论数T 的计算式为。 A. n r (1 n c ) ; B. (1 n r ) n c; C. n r n c; D. n r n c N N N N 14、已知两组计量资料方差不齐,可用检验。 A. t 检验; B. U 检验; C. F 检验; D. 秩和检验 15、对一组既做相关分析又做回归分析的资料,有。 A. b=r ; B. t b=t r; C. b=a; D. r=1

自考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答案

自考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答案

高等教育管理学原理汇总 4月 名词解释 权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预测是经过对客观事实历史和现状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由过去和现在去推测未来,由已知去推测未知,从而揭示客观事实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工作团队由彼此相依的个人所组成的正式团体,并负责达成特定之任务目标。 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直接接触进行控制的形式。 简答题 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 ①计划是分析情况、确定达到的目标并决定为实现目标需要采取的行动; ②组织为取得最大成功而分配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资源并合并和协调员工与任务; ③领导去激励人们产生高绩效; ④控制是监督组织或工作单位的实现目标的过程并在需要时采取更正性行动。 简述计划的限定因素原理: 管理学术语,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期望的目标。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的方案。限定因素原理是决策的精髓,决策的关键就是解决抉择方案所提出的问题,即尽可能地找出和解决限定性的或策略性的因素。 简述有效授权的要求: (1)要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要能够听得进她人的意见,而且能够欣赏和接受下属所做出的不同于自己的决策。(2)要有放手的态度。在某些问题上,或许上级管理者的确比下级更高明、更有经验,但即使如此也不应越俎代庖。(3)要允许别人犯错误。谁都难免犯错误,应当把下属的错误看作是一种投资,一种人才投资。(4)要善于信任下级。授权本身就意味着对她人的信任。下属不能胜任、能力不够等不应成为不授权的理由。(5)要善于适度控制。由于管理者的责任不会随着授权而消失,因此必须确保所授出的职权确实是在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使用。必须对下属的工作绩效心中有数。 沟通的原则有哪些? ①明确的原则②完整性原则③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 论述题 试述目标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目标管理的作用: 1.强调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认为明确的目标是有效管理的基础,管理者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核目标,是实现管理任务的根本方法。 2.强调以目标体系为基础的系统管理。认为既要有组织的总体目标,也要有分解的具体目标,形成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的目标体系,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有效保证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3.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式管理。认为下属人员应参与目标的确定,以提高下属人员承担完成目标责任的主动性,以下属人员自我控制和参与的办法实现目标管理 阐述人员配备中的用人之长原理及其应用,并举例说明 1)用人之长原理,是指管理者越是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职位上,就越能使组织得到最大的收益。2)这一原理要求组织在进行人员配备时,必须根据职务的明确要求,寻找最适合的人选。即寻找相对于某个特定职务来看候选人的长处合适于这个职务的特点,而不是那些在各方面都完美无缺的人。为此,在选拔,培养管理者时,都要将重点放在发挥其长处上;同时在考评时,应对其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做到知人善任 4月 名词解释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环境卫生学重点总结

重点内容;P25-35 P70-95 P113-123 P128-136 P168-178 P193-208 P221-267 P270-282 P286-295 P297-298 P308-318 P408-415 名词解释 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 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 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 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 等。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3.次生环境: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4.一次污染物: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5.二次污染物: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典型的二次污染物, 光 化学烟雾等 6.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然环境。 9.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 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10.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逐级被吞食以满足生存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链锁关系,称 食物链。 12.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从环境中摄入浓度极低的重金属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在体内逐渐累积起 来,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 集作用。 13、生物转化:进入机体的环境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的 过程。 14、剂量-反应(效应)关系: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定性(定量)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 15、易感人群:尽管多数人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仅有生理负荷增加或出现生理性的变化,但仍有少数人产生机体功能严重失调,中毒,甚至死亡,通常把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16、高危人群: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多为高暴露人群或/和易感的人群 是制定环境卫生标准,首先应考虑的人群 17、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定义及特征:是指能持久存在环境中,并可借助大气,水,生物体等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具有以下4个重要特征:持久性、蓄积性、迁移性、高毒性。 18、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指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从而对机体或后代引起有害健康效用的一类外源性物质。代表性物质:二恶英 19.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当湖泊、水库水接纳过多含磷、氮的污水时,可使藻类等浮游生物 大量繁殖形成水体富营养化。 20.生物放大作用: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使在高位营养级生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最新全国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B )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2. “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C )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B )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C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D )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 D )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A )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B ) A.1~1岁半(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B )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 ) A.1岁半~2岁 B.1岁~1岁半 C.2岁~2岁半 D.2岁半~3岁 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A ) A.意义记忆效果好 B.机械记忆效果好(用得多) C.两者都很好 D.两者都很差 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A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管理的主体是() A.员工B.管理工作 C.组织D.管理者 2.在个人道德发展阶段中,个人已做出明确的努力,摆脱其所属团体或社会权威,确定自己的道德准则,这属于() A.前惯例阶段B.惯例阶段 C.后惯例阶段D.原则阶段 3.陈述“企业是干什么的”和“应该干什么”是指企业的() A.使命B.目标 C.政策D.程序 4.计划工作的真正起点是() A.确定目标B.估量机会 C.确定前提条件D.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企业利用过去的资料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A.外推法B.内推法 C.因果法D.直观法 6.“l+1>2”体现了系统特性中的() A.目的性B.整体性 C.开放性D.交换性 7.被后人尊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的是() A.法约尔B.韦伯 C.泰罗D.梅奥 8.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抽象出管理的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的是哪一个学派的观点()

A.社会合作学派B.经验或案例学派 C.决策学派D.权变学派 9.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组织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是() A.使命B.战略 C.政策D.程序 10.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某家电生产企业将其经营业务扩展到医药、金融、餐饮等领域,这种做法属于() A.集中多元化B.横向多元化 C.同心多元化D.混合多元化 11.“确立一种正式的、用来协调各种活动和任务的框架,以便明确人们在其中各自所扮 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这属于管理的哪项职能() A.计划B.组织 C.领导D.控制 12.下列不属于 ...战略管理特点的是() A.系统性B.长远预见性 C.对外抗争性D.不变性 13.随着市场的发展,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这些行业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高,这说明该类型行业所处环境倾向于() A.简单稳定B.复杂稳定 C.简单动态D.复杂动态 14.分清事物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强调抓主要矛盾,类同于计划工作中的() A.限定因素原理B.许诺原理 C.灵活性原理D.改变航道原理 15.某公司一直将中原地区作为其重要的销售市场,今年计划继续增加广告投入,以提 高现有产品在现有市场的占有率,这种做法属于() A.市场开发B.市场渗透 C.前向一体化D.后向一体化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1.简述标准差、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标准差S表示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描述个体变量值(x)之间的变异度大小,S越大,变量值(x)越分散;反之变量值越集中,均数的代表性越强。标准误..估计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大小,是描述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度大小,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样本均数越接近总体均数,抽样误差越小。 (2)与n的关系不同: n增大时,S趋于σ(恒定),标准误减少并趋于0(不存在抽样误差)。 (3)用途不同:标准差表示x的变异度大小、计算变异系数、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标准误等,标准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 联系:二者均为变异度指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为标准误,标准差与标准误成正比。 2.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2.选择适当的假设检验方法,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下结论 3.正态分布的特点和应用:? 特点:?1、集中性:正态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即均数所在的位置;? 2、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位于直角坐标系上方,以x=u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

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可记作N(μ,σ):均数μ决定正态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σ越小,曲线越陡峭;σ越大,曲线越扁平; ?5、u变换: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 应用:?1.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2.质量控制?3.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4.简述参考值范围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的区别和联系 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意义、计算公式和用途均不同。 ?1.从意义来看?95%参考值范围是指同质总体内包括95%个体值的估计范围,而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是指?95%可信度估计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 2.从计算公式看?若指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的公式是:±1.96s。?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前者用1.96,后者用α为0.05,自由度为v的t界值。 5.频数表的用途和基本步骤。 用途:(1)揭示资料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类型;(2)便于进一步计算指标和分析处理;(3)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可疑值。 基本步骤:(1)求出极差;(2)确定组段,一般设8~15个组段;(3)确定组距;组距=R/组段数,但一般取一方便计算的数字;(4)列出各个组段并确定每一组段频数。 6.非参数统计检验的适用条件。 (1)资料不符合参数统计法的应用条件(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或总体分布类型未知;(2)等级资料;(3)分布呈明显偏态又无适当的变量转换方法使之满足参数统计条件;(4)在资料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时,应首选参数法,以免降低检验效能 7.线性回归的主要用途。

【免费下载】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环境卫生学 第七版 第一章 绪论 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熟悉环境卫生工作内容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本章节的重点:环境卫生学定义;环境、环境介质、环境因素、生活环境等基本概念。▲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 ):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environment ):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3.☆环境卫生学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4.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是指自然环境重各个独自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 ):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按其属性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物理因素: ▲小气候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机体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化学因素: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 )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 )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按环境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分类: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 ):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 ):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6.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雨(4)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的稳定生态综合体。它由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7.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2)确认性研究(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8.我国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卫生标准体系。 9.环境卫生工作内容:是环境卫生学理论知识体系指导下的环境卫生实践工作,其目的是电气系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论述题及答案解析

4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答:(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指导与领导)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42.简述决策的程序。 答:(1)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2)评价备选方案。(3)选择方案。 43.简述组织工作的步骤。 答:组织工作的步骤包括六步: (1)确定组织目标。 (2)对目标进行分解,拟定派生目标。 (3)确认为实现目标所必须的各项业务工作,并加以分类。 (4)根据可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它们的最好方法来划分各种工作,由此形成部门。 (5)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由此形成职务说明书,规定该职务的职责和权限。 (6)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各部分的业务活动上下左右紧密地联系起来。 44.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 答:计划工作的步骤包括以下八点: (1)估量机会。(2)确定目标。(3)确定前提。(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5)评价各种方案。 (6)选择方案。(7)制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45.试论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五大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主管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在于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种职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 (2)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与其他职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构决定了所需主管人员的数量和种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领导工作;选拔优秀的主管人员也会促进控制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要采用开放的方法,不仅从组织内部,也通过环境把各项管理职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医学统计学试题 (2)

医学统计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A、n1+n2 B、n1+n2-1 C、n1+n2+1 D、n1+n2-2 2、标准误反映() A、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数据的离散程度 3、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纵向距离最小 4、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5、随机误差指的是() A、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 B、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6、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 A、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异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 B、检测指标在此范围,判断“正常”正确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 C、在“异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之外 D、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 7、从甲、乙两文中,查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χ2检验,甲文χ2χ20.01,1,乙文χ2χ20.05,1,可认为() A、两文结果完全相同

B、甲文结果更为可信 C、乙文结果更为可信 D、甲文说明总体的差异较大 8、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和u检验的主要差别是() A、t检验只能用于小样本资料 B、u检验要求大样本资料 C、t检验要求数据方差相同 D、u检验能用于两大样本均数比较 9、对医学计量资料成组比较,相对参数检验来说,非参数秩和检验的优点是() A、适用范围广 B、检验效能高 C、检验结果更准确 D、不易出现假阴性错误 10、两数值变量相关关系越强,表示() A、相关关系越大 B、相关系数越大 C、回归系数越大 D、相关系数检验统计量t值越大 [参考答案] 1-5:DACCD 6-10:DBBAB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偏回归系数 2、Ⅱ型错误: 3、非参数检验: 4、残差平方和/剩余平方和: 5、率的标准误: [参考答案] 1.表示其他自变量保持不变时,X j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引起的Y的变化量。 2.指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即“存伪”的错误。Ⅱ型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 3.不依赖于总体分布类型、不针对总体参数的检验方法,如假设两总体分布相 同检验统计量基于变量的秩等,这类检验方法称为非参数检验。 4.指除x对y的线性影响外,其它所有因素对y变异的影响,即在总平方和中 无法用x与y的线性关系所能解释的部分变异,用以表示考虑回归关系后,y 的随机误差。 5.指用以衡量由于抽样引起的样本率与总体率之间的误差的统计量。

环境卫生学题库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环境介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2.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 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4.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气;水;土壤 2.自然环境;生活环境 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4.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5.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二、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三、选择题 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 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 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

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 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 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A.空气、水、土壤(岩石) 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 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 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 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 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 C.环境污染治理 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E.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 B.铅、镉、汞、酚 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 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 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原生环境是指()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 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 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