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标准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标准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标准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标准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

课程编码:09030005

适用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

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学生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型:B(理论+实践)课

开发方式:自选教材

学时学分:144学时(36学时理论,108学时实践),8学分

并行课程:《VI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二、课程目标定位

(一)课程性质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与已开设的其他专业课程有着紧密联系,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对Photoshop 软件、AI软件以及计算机基础、设计基础的系统学习,能够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图像处理与制作的基本技巧,同时能让学生通过运用其所学知识与制作技巧完成专业课程的后期创意制作任务,为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装潢设计、网页设计、印刷制版等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一门综合技术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对其他课程的综合梳理与运用,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装饰设计、排版编辑、网页制作、图文印刷、动漫、游戏制作等工作的前导运用课

程,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1.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按照“借助社会力量办学,按照企业要求育人”的要求,2016年,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与碧江区经开区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与贵州山久长青智慧云科技有限公司和天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2018年与鲲鹏通讯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在2019年通过调研向川大广告传媒公司、铜仁博宇传媒公司、铜仁大自然文化传播公司、铜仁维纳斯婚纱摄影公司输送大批实习生,在实训室建设规划、课程设置、学历教育、行业培训、物联网技术应用和科研平台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为本课程提供完全模拟一线岗位环境,可充分满足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

根据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产学一体、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积极探索以企业人才标准作为课程培养目标、以真实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载体、以企业任务划分教学模块、以企业真实环境构建学习环境、将企业文化引入教学管理机制、将行业标准引入课程评价体系进而实现课程全程的校企共建。

课程设计理念:通过理论讲述使学生掌握平面创意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项目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平面制作的基本职能预测与决策、计划与组织、领导与激励、沟通与控制等的理解。

课程设计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情境+单元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对软件的使用进行现场操作讲解,以便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内容。

本课程的突出特征是理论教学与实践都有,要理论与实践必须结合。应认真组织学生上机练习,并将本节课的项目教学列出来。让学生从项目练习中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掌握实操技能。

由于本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机密结合的特点,因此要将学生作业与课内实践结合起来,通常理论课指导在先,结合项目作业操作完之后,进行专业评价。又由于本课程操作性较强,要求学生在充分利用课内时间的同时,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熟练、出色的掌握这门课程。

本课程作为实习前的重要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实习前进行项目的不断强化训练,让学生提前具备企业工作的认知和基础操作能力,能够很好的与学生的实习进行深度连接。让学生在企业能有企业文化、项目策略的沟通、团队协作精神。

2.课程目标——针对职业能力

通过对铜仁周边广告传媒类、婚纱摄影类、设计类公司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并与企业一线多名企业实践专家进行座谈,确定了与平面设计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群有:广告设计师、插画师、办公室文秘、室内设计师、数字影音后期处理员、广告传媒公司的信息处理人员。岗位职业能力包括:桌面排版技术应用、广告创意与制作能力、网页背景设计能力、logo标志设计能力、插画设计能力、数码照片艺术处理能力。

通过将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方面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工作内容转化成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一组具有相关性的工作任务组成的工作领域)的分析和基于本专业的思考,该专业需要对工作项目进行分解和细化,获得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任务),并对完成工作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形成了工作任务分析表。

如下表

三、课程目标

通过对《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学习,使学生学会平面制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基本方法和实践,项目实战经验、创新设计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理念、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思想。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专业知识目标

1.掌握平面素材的收集方法;

2.掌握平面素材的编辑与美化方法;

3.掌握平面设计的三大构成并能在作品中熟练运用;

4掌握字体设计的基本方法;

5.掌握海报设计制作方法;

6.掌握标志设计制作方法;

7.掌握宣传册设计制作方法;

8.掌握包装设计制作方法;

9.掌握书籍装帧设计方法;

10.插画的设计方法

11.平面项目的流程创作

(2)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

4.具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平面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能力

6.平面项目的整合与制作能力

7.平面产品的评价与验收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有制定平面项目方案和独立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具有获取、分析、归纳、交流和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

3.具有相关知识的自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4.具有将综合知识运用和转化的能力。

5.具有在复杂环境下灵活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

6.具有合理利用和支配资源的能力。

参照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用具体、可校验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要达到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的编写及选用

主要参考书目

(二)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

(1)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学习过的软件进行图形设计,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掌握平面设计项目的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平面设计及其文化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设计创意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成绩。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平面设计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展合作精神;

(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应用与实践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3.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矢量图形设计AI综合应用能力

本《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采用“目标驱动型”的教学途径。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在设计“目标驱动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知识、提高创新创意能力;

(4)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本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教师应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3)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矢量图形设计AI知识;

(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5.拓展学生的艺术设计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意高效学习思维

本课程技术与艺术设计有密切的联系,平面设计应用是艺术设计的现实体现。教师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平面设计过程中艺术设计的使用。教师要善于通过活动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并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做到:

(1)利用视听媒体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

(3)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计算机技术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三)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团队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组成立于2015年,通过从企业和高校引进、教师培训、企业锻炼、自身提高等途径,形成了一支执教水平高、团结协作精神好、社会责任感强、服务意识鲜明、应用先进技术的

“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专业团队共有19名教师,中级教师11人,高级教师1人,2名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13人,占专业总教师人数68%。全部本科以上学历,部分教师具备一些企业实践经验,对企业经营管理及运作比较熟悉。

2.校内实训

学校为专业发展投入400多万元,打造多工位、高标准、规范化实训机房8间,美术造型实训室2间,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能满足专业教育教学要求。

3.校外实训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与铜仁传媒有限公司、铜仁博视传媒有限公司、铜仁大自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维纳斯婚纱摄影等十多家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实现了“互利双赢、资源共享”的良好合作氛围。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资源包括矢量图形设计教材以及ps教材。本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平面设计相关知识,力争做到学为所用。因此,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

为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拓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增强矢量图形设计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音像设备等基本的和常规的教学设施。应尽可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在开发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利用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学习。另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和

网络学习资源还能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再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因此,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鼓励学生制作个人主页、班级网站、协会网站进行交流学习和资源共享。

要注意开发和利用多层次、多类型的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不能一味追求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而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更不能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学校要建立有效的课程资源管理体系。已经具备的课程资源要充分利用,要杜绝课程资源闲置的现象。要不断地对课程资源进行更新和补充。

六、考核要求

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分三个部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平时的出勤率、听课态度,完成书面作业任务的情况等,占总评价成绩的40%左右。部分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其学习态度、努力的程度以及表现出来的效果。

期末综合实训,根据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综合问题的处理,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鼓励学生参加其他类别职业资格考试。

七、教学项目设计

(一)期末作品展

(二)中小型企业项目交流

(三)专业文化墙建设

八、课程资源

(一)教材配套资源

(二)相关网站

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万门大学、淘宝课堂

我要自学网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14157596.html,/花瓣网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14157596.html,/

包图网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14157596.html,/

千图网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14157596.html,/

自媒体时代,各类自学网站。

九、课程标准审定意见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授课单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学时: 36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王娇 学分: 36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它的知识面覆盖整个专业体系(主要是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个框架性和系统性的课程,它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入门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以后的专业设计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它的后续课程主要是图形图象设计软件、工程制图,手绘表现技法、景观设计等课程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设计理念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为重点,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后继课程的学习要求,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融合各种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具备对设计的概念拓展、原理分析等来进行图解思考,从而掌握了设计程序和设计评价,为专业课程设计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面向环艺专业全体学生,注重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理解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目标。 (二)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对设定状况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

《 建筑设计基础Ⅰ》教学大纲

黑龙江东方学院 《建筑设计基础(1)》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学部建筑装饰设计教研室 课程编号: 03122011 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 学分:6 总学时 112 (理论学时 40 ;实践(实验)学时: 72 )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就是为建筑学专业开设得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建筑学设计系列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就是建筑设计入门得关键。 本课程得教学宗旨与目标就是通过系统得理论知识学习结合课程作业过程训 练,培养学生对建筑形式语言得认知、运用、表达能力与初步得建筑设计构思能力,为学习后续得建筑设计课程打基础。 二、本课程得目得任务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就是建筑设计得启蒙 教育,就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得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即“悟性——理性——创造性”过程得重要环节,更就是建筑设计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得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得目得任务就是: 1.建立正确得建筑观; 2.对建筑设计体系得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得感性认识与一般了解,对名建筑得欣赏与评价; 3.掌握建筑设计得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即建筑功能、空间、环境得概念,平立剖面得含义以及规范表达,形式美得法则等; 4.建筑表现技能得表现:建筑制图、渲染技法、模型制作、徒手表现、建筑速写等。 三、本课程与其她课程得关系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主导课程——建筑装饰设计系列课程得先修课程。本课程所讲授得内容与所进行得各方面基本功训练直接为今后得建筑

装饰设计课提供预备知识与技能。 四、本课程得基本要求 1.建筑表达部分: ·学习水彩渲染技法; ·学习模型制作方法,及通过模型推敲方案、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2.建筑形态构成部分: ·培养对建筑形体得认知与组合加工能力; ·培养对建筑空间得认知能力,学习设计、创造建筑空间得方法。包括认识不同空间类型(动、静、开敞、封闭、流动、引导……)与学习空间限定得手法(设立、下沉、升起、围合、覆盖……); ·加强对各种建筑形式要素(形状、色彩、尺度、质地、方向、位置)得直觉及相关性认识,培养用形式要素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学习建筑形式得加工方法( 附加、重复、穿插、切削、旋转、、、、)。 3.建筑美学部分: 学习美学原理,培养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将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训练贯彻于一切作业得环节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变化与统一得方法。 4.建筑设计入门部分: 初步了解建筑设计得程序与方法。 五、课程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建筑初识 (4学时) 了解重点:初步接触建筑概念,介绍与本课程相关得基本内容及工程字规范书写。 难点:学习这门课程得目得与达到何种标准。字体结构与笔画特点。 第二部分徒手线条练习 (4学时) 掌握重点:徒手线条得组织、排列、衔接、构图等表达。 难点:线条得流畅、间距得疏密、衔接得方法、黑白灰得对比关系等。 第三部分工具线条练习 (6学时) 掌握重点:学习用墨线综合表现得方法,训练构图能力,加强审美感觉。 难点:墨线线条衔接得当,图面精良。 第四部分建筑绘图练习 (10学时) 掌握

102055《包装设计》课程标准(已审核)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02055 参考学时: 60 学分: 4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2013年1月修订

一、适用专业 广告设计与制作。 二、开课时间 第 3 学期。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课程。需要全面介绍相关的概念、实践运作过程等。注重了相关专业知识的介绍,从包装设计理论和设计实际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包装设计的实用知识、设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作为一名包装设计师,必须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熟悉与商品包装设计有关的的法律法规。通过简练的理论介绍,使学生能很快拓展知识面,对包装设计理论构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学内容注重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课程设计与实际设计项目相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也安排穿插一些经典案例,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视野。 作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两大部分。课堂教学以真实案例和理论教学为主,目的是借助丰富的案例评析,通过课堂上的教师讲授、师生研讨互动和学生为主的作业练习,揭示包装设计基本理论、创意的一般原则与规律、表现方法和技巧等,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包装设计在整个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创意理念,让学生系统掌握包装设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对包装设计的基本规律、创意思维方法,以及基本创意技巧和表现原则等有较全面的把握。实践环节则本着遵循行业规律和学习规律,强调学以致用,让学生将课堂学得、研讨获得或课后习得的理论知识投入真实、具体案例的创意分析、包装设计参赛或广告行业实干中。 2、教学任务 主要针对平面设计公司的包装设计师、书藉装帧设计师及创意表现师等相关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包装设计相关的创意能力和工作要求,具备独立完成设计方案与设计作品制作的能力,实现培养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舞台灯光设计说明

舞台灯光设计说明 1、设计目标 艺术舞台照明系统的使用功能要求满足各种综合演出活动的需要,保证举行各种会议照明和文艺演出活动的电视录象的要求。 依据设计要求,按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设计目标。 2、设计原则 根据国内优秀的成功范例,并结合舞台设计实践,因此,该系统设计方案应充分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2.1 系统的先进性 ●系统大量采用具有现代水平的舞台智能化设备。 ●具有效果、亮度、色彩、速度智能化控制的灯光系统。 ●各系统之间技术密集性,构成了国内舞台配置最高水平。 2.2 系统的实用性 ●由智能化设备支持的全系统,操作非常方便。 ●系统可靠。 ●在不中断主电力供应的前提下,控制系统自动持续地诊断检查,所有操 作信息都安全地储存和保护。 ●满足多种类型的用光需要。 ●除满足表演用光以外,还能够满足电视转播和电视节目制作的特殊需要, 并且能够应付多种类型的用光需要。 2.3 系统的经济性 设计中,将运营管理及运行成本因素渗透到每一个设计环节之中,选用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系统,从而实现高效、低成本的营运目标。

3、设计指标 舞台上的照度要求:全区照度标准值(1ux)≥1200; 舞台上的照度的色温要求:3200K°; 显色指数:Ra>90 灯光线材的要求:应使用无氧铜阻燃电缆。 灯光控制操作台要求:应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应具有场景存储记忆功能。 灯具接口(插座)要求:应采用三芯带接地保护的插座。 灯光线路布局,须使用电缆桥架,不能使用圆形铁皮管。桥架要接地。与其他线路交汇时,要采用防干扰布局方法(如十字交叉等)。 灯光可控硅与配电设备,均要采用三相五线制。 可控硅须配有抗干扰措施,不得干扰其他设备。 舞台上至灯光控制室,应采用国际标准的数字接口(如:DMX—512等)。 灯光音响等控制机房,须安装防静电绝缘地板,并按照国家计算机机房标准接地处理。 4、基本光的位置与原则 4.1 面光系统设计 面光主要用于照亮舞台前部表演区,对舞台上的表演者起到正面照明的作用,配合耳光、顶光和逆光供人物造型用或使舞台上的物体呈现立体效果。面光灯设计为1道,以不同角度投射舞台前区,以保证面光投射光线、光斑、照度一致。 在舞台正面观众席上方设置1道面光桥,一道面光杆配置大功率LED灯采用(白光+琥珀光)光源,满足主席台会议及演出活动3200K色温的照明需求。 垂直投射:使舞台表演区下面获得均匀效果; 交叉投射:增强舞台中心区域及纵深亮度; 重点投射:加强局部舞台表演区域的照明。 4.2 顶光系统设计 顶光(分为会议用顶光及演出用顶光)、逆光通常在舞台吊杆中纵深每隔

《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化妆与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化妆与形象设计》 二、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美容专业 1、前言 课程的性质 《化妆与形象设计》是美容美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以提高学生分析人物特点和进行人物化妆与造型的能力,并为今后从事专业领域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培养对象是有意向从事彩妆妆师、造型师、美容师、发型师、服装搭陈列师、色彩顾问、化妆品导购员、形象设计顾问等工作的学生。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造型能力—培养职业形象—通过中级证书考试,也就是说我们在培养学生上,既要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及职业形象,最后就是要学生能顺利通过中级化妆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两个教学模块:化妆基础知识、形象设计知识,建议授课2~3学期,总教学课时为576课时。 2、课程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形象设计的基本概念展史和发展方向; (2)、了解形象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 (3)、了解化妆品基础知识 (4)、学习设计理念 (5)、掌握整体搭配知识。 技能目标 (1)、能通过各种学习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2)、具备彩妆造型和发型造型的能力;

(3)、具备服装造型的能力; (4)、具备设计整体造型和修改造型的能力。 素质目标 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与顾客沟通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形象;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教材编写 (1)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应根据美容、美发专业学生在专业的知识需求,设置全面、合理、够用的课程内容,课程应加大实训的环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便增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4)教材应以学生对知识需求为本,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文字宜简明扼要,原理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增强实践应用环节,力求图文并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各个章节均要有一套简明的技能操作图解,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专著类: 1、《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受之著) 2、《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 3、《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4、《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比例——科学?哲学?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注:有志于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同学可以选读。 9、《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世界室内设计史》((美)派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拙匠随笔》(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13、《走向新建筑》((法)勒·柯布西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有助于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由来。 14、《建筑十书》(维特鲁威,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注:已知最早的建筑设计理论著作,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提出了著名的“坚固、美观、实用”的建筑三原则。 15、《安藤忠雄论建筑》((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安藤忠雄连战连败》((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7、《建筑师的20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王静、王建国、费移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8、《负建筑》((日)隈研吾,山东人民出版社) 注: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辨。 19、《普利茨克建筑大师思想精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包装设计》 课程标准(64学时)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要求而制订,用于指导《包装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 二、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 四、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核心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和具备包装结构图、包装展开图、包装效果图等设计制作能力。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包装设计与创意能力为主,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包装结构图、包装造型、包装色彩设计、包装文字设计、包装版面设计、包装效果图制作等方法,并要求学生能独立进行包装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了解包装生产的基本流程及工艺。使学生不仅具有图像处理的基本能力,还具备包装高级设计与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养成诚信、刻苦、团队合作的职业素质,成为符合包装设计师岗位需求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五、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包装设计策划方案的流程和格式 2.了解包装设计的分类、范围、作用 3.了解包装与市场、包装与消费、包装与生活、包装与文化等的关系 4.了解为什么学习包装设计 5.掌握包装设计策划方案的制作 6.掌握包装结构图的设计与制作 7.掌握包装的展开图设计与制作 8.掌握包装的版面编排设计与制作 9.掌握包装设计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

10.掌握包装色彩的设计技巧、材料的选择、容器造型设计技巧 11.掌握包装在市场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二)能力目标 1.会熟练使用Photoshop、CorelDRAW等工具及技巧 2.会对图形图像进行构图、造型、色彩设计 3.能熟悉并制作包装设计策划方案 4.能正确选择最佳的包装生产工艺 5.具备包装结构设计与制作、展开图设计与制作、效果图设计与制作、材料选择、容器造型设计、 纸盒包装手工制作等能力 6.具备包装设计与推广的能力 7.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及团队合作意识 2.具有正确、规范的绘画表现习惯 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4.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总结归纳能力 5.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能力 六、课程设计 (一)设计思路 根据广告行业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制作人员应具备熟练使用Photoshop、CorelDRAW等工具进行各种包装结构图、包装平面图、包装效果图、容器造型、色彩及文字制作、版面编排、制版、熟悉工艺流程等能力。本课程的教学以案例或仿真项目为载体。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翻转课堂的形式,以学生实践练习为主,以导师解决疑难问题为辅,利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包装设计》课程的内容结构参见以下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表。 (二)课程总体设计 课程总体设计表1:课程项目/情景表 项目/情景编 项目/情景名称项目/情景描述学时安排教学载体号 项目/情景1包装盒结构设计与 1.掌握常见纸盒包装结构设计类型及20 仿真项目

(整理)舞台灯光设计方案

第一舞台灯光设计 一、舞台灯光设计原则 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殊使用要求进行配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程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展示服务。 1. 创造完全的舞台布光自由空间,适应一切布光要求; 2. 为使该系统能够持续运行,适当加大储备和扩展空间; 3.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作为重要设计指标; 4. 高效节能冷光新型灯具被引入系统设计中; 5. DMX512数字信号网络技术被引入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舞台灯光系统工艺设计要求 1.该系统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具有综合剧场的使用功能,在短时间内可轮换多种不同剧种的灯光操作方案。 2.该系统设计可以从一种照明方案快速转换到另外一种照明方案,转换时间在2小时内完成。 3.该系统允许使用全部配置的各种类型灯具和其它补充设备。 4.该系统设计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存储容量,整个系统在不中断主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对主控台进行持续的诊断检查。

5.该系统中的设备完全符合舞台背景噪声的技术要求,空场状态下,所有灯光设备开启时的噪声及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不高于NR25,测试点1M效果器材的噪声不大于30dB。 6.系统的扩展能力是该系统设计之初有意预留的,如电力硅控容量、网络容量,待日后资金充裕或新技术出现,使本系统不至于因设计不足而大面积修改或更新,达到节省资金和快速适应变化的需求。 三、舞台灯光系统设计说明 舞台灯光灯位布置的顶光、区位构成布光阵列,舞台各部位均有布光点,杜绝死区,可灵活多变地按需组合。 (1)顶光系统设计配置 顶光作用是对舞台纵深的表演空间进行必要的照明,顶光配置中采用的各种灯具,大大地提高了光的透光性,透光率比目前国产镜提高了150%,遮光叶设计美观新颖,四页设置合理,遮光效果好,可作舞台顶光布光或染色用。 A. 配置灯具分布如下: 舞台上空,共设有20道顶灯吊杆。 其中每道顶光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灯具:PD-JG150 1KW螺纹聚光灯24台(配换色器)、 PD-JG1501KW平凸聚光灯40台(配换色器)、PD-P64(配换色器)40台、PH750-26(750W)成像聚光灯64台(配换色器)和(DJD)LD1000R影视舞台柔光灯36台及彩熠2KW电脑摇头灯16台。 灯具的排列及投射方法:

场景设计课程标准.pdf

场景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场景设计课程是一门研究在平面二维空间中表现三维立体的空间技能课,注重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本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的、具有全面的动画思维绘画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整个动漫设计与制作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场景的原理、透视原理、色彩理论等,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透视关系,合理的色彩搭配,并根据历史背景、地域环境、季节等因素设计场景。为角色最大限度的提供表演的舞台,并为《故事台本或(分镜设计)》和影片整体风格的制作来做准备。以便更加明确的制定教学目标。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场景设计的先修课为:动画概论、素描、速写、透视、分镜头台本等;后续课程为:动画制作等。 课程名称 场景设计 课程编号 1303101640 5 考试/考查 考试 总学时 32 实验(实训)学时 16 总学分 2 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必修课 适用专业 动画 开课单位 文化与 艺术学院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教学,系统、科学地将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基本概念、原理及在动画专业中的应用进行整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基础,并结合专业的能力要求,将基础知识运用于专业,并举一反三,应用于将来的实际工作中。为学生在未来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动画场景设计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了解场景的色彩规律、空间透视规律、构图规律,各个国家的地域特征,植物的种类、造型。 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场景构图、空间、色彩的表现。如何通过资料素材想象并设计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场景。能够通过方案要求独立设计并绘制出场景。 素质: 具备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质量、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意识;职业道德等素质。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本课程设置是依据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动画设计实践技能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

《栏目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栏目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301792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电视节目制作授课单位:数字媒体学院 学分:5学时:80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朱晓春2014年3月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栏目包装设计》课程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应用AfterEffects、Photoshop、3DMax、Illustrator等软件,实现任务式教学。 1.1.1课程性质 《栏目包装设计》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主要通过综合性的实践模拟训练,让学生学习电视栏目包装设计制作的内容。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充分认识掌握实践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设计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对栏目包装设计人才的要求,满足就业的需要以及可利用前沿技术进行栏目包装设计。 1.1.2课程作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运用AE这个影视特效合成软件以及3DMAX三维动画制作软件等进行电视栏目包装的知识与技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电视台栏目整体包装的制作流程和方法,还能根据需要制作出形式多样、效果丰富的片花、导视及宣传片来。为学生今后能成为栏目包装设计师这个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能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各类栏目包装设计的同时促进学生设计个性的发展。 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及后续课: 《栏目包装设计》这门课程和《影视图像处理》、《影视特效合成》、《三维动画制作》等课程联系密切,如经过PS图像处理过的图像以及使用3DMAX软件制作的三维动画可以导入AE中进行特效合成,并制作出具有创意的片花、导视等。 先修课程:《影视图像处理》、《影视特效合成》 平行课程:《数字视频编辑》、《三维动画制作》 后续课程:《电视节目创作与制作》 1.2课程设计理念 《栏目包装设计》课程设计注重职业核心能力打造,基于工作过程化的课程开发设计,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采用企业真实项目与校园电视台虚拟项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以校个合作为平台,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教学与工作、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舞台灯光设计方案讲解

舞台灯光系统配置方案 设计单位: 时间:

目录 一、工程任务 (3) 1.1 用户需求介绍 (3) 1.2 设计内容 (3) 二、工程设计范围、规模及内容 (3) 2.1 设计范围 (3) 2.2 规模 (3) 2.3 内容 (4) 三、工程设计依据 (4) 四、舞台灯光设计方案 (4)

、工程任务 1.1 用户需求介绍 根据用户要求功能做如下定位:满足如综艺歌舞晚会、会议、演出、交流会、学术报告、艺术课堂等用途; 1.2 设计内容 小礼堂灯光系统改造 工程室内总面积为:600 平方米,设计有:12排观众席。舞台宽度: 18.243mm舞台深度:9.79mm 舞台高度:5.9mm 台唇高度为:0.85mm 观众席成 像为阶梯状态,直线深度为:16.39mm宽度:18.005mm控制室位于观众席的后面。 工程设计范围、规模及内容 2.1 设计范围 1 )礼堂内的区域,包括演奏台和相关控制机房等场所。 2.2 规模 国家规范: 第104 条建筑规模按观众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601 座以上。 大型1201~1600座。 中性801~1200座。 小型300~800座。 话剧、戏曲剧不宜超过1200 座。歌舞剧场不宜超过1800座。 第105 条建筑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特等的技术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甲、乙、丙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 100 年以上,乙等 50-100 年,丙等 25-50 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 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 室内环境标准应符合规范有关 章节的相应规矩。 300~800 座,乙等 50-100 年) 300~800 座,乙等 50-100 年) 300~800 座,乙等 50-100 年) 2.3 内容 舞台灯光系统。 三、 工程设计依据 舞台灯光工程系统必须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可扩展性、 升级性。 本灯光系统设计方案是依据: JGJ-57-2000/J67-2001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JGJ/T16-92《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 WH-0204-1999《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与评价》 GB7000.14-2000《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4-8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15734-1995《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四、 舞台灯光设 计方 案 根据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殊使用要求进行配 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 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展示服务。 1. 创造完全的舞台布光自由空间,适应一切布光要求; 2. 为使该系统能够持续运行,适当加大储备和扩展空间; 3.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作为重要设计指标; 小型乙等排练厅:(小型 小型乙等音乐厅:(小型 小型乙等歌剧院:(小型

舞台灯光设计方案

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殊使用要求进行配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程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展示服务。 一、舞台灯光设计原则 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殊使用要求进行配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程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展示服务。 1. 创造完全的舞台布光自由空间,适应一切布光要求; 2. 为使该系统能够持续运行,适当加大储备和扩展空间; 3.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作为重要设计指标; 4. 高效节能冷光新型灯具被引入系统设计中; 5. DMX512数字信号网络技术被引入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舞台灯光系统工艺设计要求 1.该系统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具有综合剧场的使用功能,在短时间内可轮换多种不同剧种的灯光操作方案。2.该系统设计可以从一种照明方案快速转换到另外一种照明方案,转换时间在2小时内完成。 3.该系统允许使用全部配置的各种类型灯具和其它补充设备。 4.该系统设计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存储容量,整个系统在不中断主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对主控台进行持续的诊断检查。 5.该系统中的设备完全符合舞台背景噪声的技术要求,空场状态下,所有灯光设备开启时的噪声及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不高于NR25,测试点1M效果器材的噪声不大于30dB。 6.系统的扩展能力是该系统设计之初有意预留的,如电力硅控容量、网络容量,待日后资金充裕或新技术出现,使本系统不至于因设计不足而大面积修改或更新,达到节省资金和快速适应变化的需求。 三、舞台灯光系统设计说明 舞台灯光灯位布置的顶光、区位构成布光阵列,舞台各部位均有布光点,杜绝死区,可灵活多变地按需组合。(1)顶光系统设计配置 顶光作用是对舞台纵深的表演空间进行必要的照明,顶光配置中采用的各种灯具,大大地提高了光的透光性,透光率比目前国产镜提高了150%,遮光叶设计美观新颖,四页设置合理,遮光效果好,可作舞台顶光布光或染色用。 A. 配置灯具分布如下: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产品包装材料与设计》课程标准 开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总学时:96 课程类别:职业技能专业课编写日期:2015.9 一、课程性质、特点和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平面设计方向)的职业技能限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包装设计能力,了解不断变化的经济脉搏和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具备独立应用设计理论进行包装设计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包装流程中的市场调研,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印刷流程,以及运输、销售和计算机设计制作过程有系统了解。该课程是标志设计、VI设计的延伸和应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掌握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正让学生基本掌握包装设计的三大要素及其设计思维,并对包装的材质、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能跟设计创意贴切结合。 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要求:包装展开图矢量图形的绘制与应用;包装效果图设计。 三、教学内容、目标及考核标准

四、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主要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主要以完成学习模块阶段性设计成果为考核依据。 2.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成绩评定由课堂表现和课程训练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堂表现占总成绩30%(包含到课率10%,学习态度10%,练习作业10%),课程训练占总成绩70%(包含模块训练30%,结课考试40%)。 五、教学资源 1、教学案例: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奖赛优秀作品赏析、日本包装设计大赛优秀作品赏析、Pentawards 国际包装设计大赛优秀作品赏析。 2、网络教学资源:中国设计网、中国包装设计网、创意在线等 3、图库: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作品集、日本包装设计图集、包装与设计杂志图集。 六、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一)教材

(完整word版)舞台灯光设计原则和工艺要求

舞台灯光设计原则和工艺要求 一、舞台灯光设计原则 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殊使用要求进 行配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程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展示服务。 1. 创造完全的舞台布光自由空间,适应一切布光要求; 2. 为使该系统能够持续运行,适当加大储备和扩展空间; 3.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作为重要设计指标; 4. 高效节能冷光新型灯具被引入系统设计中; 5. DMX512数字信号网络技术被引入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舞台灯光系统工艺设计要求 1.该系统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具有综合剧场的使用功能,在短时 间内可轮换多种不同剧种的灯光操作方案。 2.该系统设计可以从一种照明方案快速转换到另外一种照明方案,转换时间在2小时内完成。 3.该系统允许使用全部配置的各种类型灯具和其它补充设备。4.该系统设计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存储容量,整个系统在不中断主 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对主控台进行持续的诊断检查。 5.该系统中的设备完全符合舞台背景噪声的技术要求,空场状态下,所有灯光设备开启时的噪声及外界环境噪声的干扰不高于NR25,测试点1M效果器材的噪声不大于30dB。

6.系统的扩展能力是该系统设计之初有意预留的,如电力硅控容量、网络容量,待日后资金充裕或新技术出现,使本系统不至于因设计不足而大面积修改或更新,达到节省资金和快速适应变化的需求。 三、舞台灯光系统设计说明 舞台灯光灯位布置的顶光、区位构成布光阵列,舞台各部位均有布光点,北京睿利祥和提醒应杜绝死区,可灵活多变地按需组合。(1)顶光系统设计配置 顶光作用是对舞台纵深的表演空间进行必要的照明,顶光配置中采用的各种灯具,大大地提高了光的透光性,透光率比目前国产镜提高了150%,遮光叶设计美观新颖,四页设置合理,遮光效果好,可作舞台顶光布光或染色用。 A. 配置灯具分布如下: 舞台上空,共设有20道顶灯吊杆。 其中每道顶光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灯具:PD-JG150 1KW螺纹聚光灯24台(配换色器)、PD-JG1501KW平凸聚光灯40台(配换色器)、PD-P64(配换色器)40台、PH750-26(750W)成像聚光灯64台(配换色器)和(DJD)LD1000R影视舞台柔光灯36台及彩熠2KW电脑摇头灯16台。 灯具的排列及投射方法: 第一道顶光与面光相衔接照明主演区,衔接时注意人物的高度,可在第一道顶光位置作为定点光及安置特效灯光,并选择部分灯加强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165209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授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学时: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陈新 2012|12|24 学分: 4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孙永明 开设时间:第4学期系 主任及审定日期:年月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科整合课程。本课程为产 品造型设计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 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对产品包装设计与制作的 训练,掌握产品包装的调研、创意、设计、制作 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使用不同创意与表现方法 完成包装设计的能力,通过具体制作实施完成包 装设计的制作。

课程的作用:通过包装设计实训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包装设计在整个设计领域的地位与作用,能用科学的方法把复杂的包装设计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包装在空间上的量与质的可变性,按一定的包装设计和构成各要素之间的互相关系,结合现代包装设计所追求的节约和绿色的环保理念,创造出新的艺术造型空间--理想的包装设计效果。从而使学生即能扎实的掌握包装设计理论知识,又能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掌握商品包装的基本方法、设计创意和制作技术,从而适应岗位需求。实训教学以具体任务为驱动,工作项目为引领展开课程设计,结合企业生产流程设计教学情景,使课程达到以下作用。 (1)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课程教学一方面通过"讲授和练习"解决学生应知部分,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和实训"解决学生应会部分。 (2)紧跟包装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在包装材料上更多的提倡节能环保的材料和不过度包装的整体趋势下,除教材建设应跟随技术的发展外,教师要随时掌握包装设计与制作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生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350477 适用专业: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学时:96 学分:6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第一部分前言 1.课程性质与地位 《包装装潢设计》是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该专业方向最核心的专业技能之一,可以解决未来就业岗位所需要的主要而普遍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2.课程的设计思路 《包装装潢设计》课程是视传设计相关职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学生取得平面设计师资格认证的必考部分。计划通过口袋类包装设计与制作、容器类包装设计与制作、纸质包装设计与制作、系列化包装设计与制作等四个项目的训练,充分掌握包装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流程、设计要领、制作要求。并不断融入道德教育内容,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在生活学习中。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包装设计中“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等工作任务所需的基本知识; (2)认识和理解一般包装设计技能和后期印刷等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包装装潢设计的基本操作技能。具体包括: (1)能够为不同种类的商品进行包装装潢设计; (2)能够为不同种类的商品进行包装结构设计; (3)能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包装印刷基本流程和设计要求。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爱护集体、诚信做事等优良品质。 (2)能够在学习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并能灵活运用在家庭、社会及工作岗位中,能善待他人、诚心敬意、保护环境、严以律己,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1.课时分配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服装设计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2 计划学时:36 适用专业:服装表演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表演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设计女装设计、童装设计、男装设计等课程的设计技能。其功能在于让学生学会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服装造型设计、服装色彩搭配、服装面料再造和服装二次设计等基本职业能力,并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作前期准备。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等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服装设计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的造型能力、服装色彩搭配、面料再造作为课程主线,以各专门化方向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采用层层递进来展现课程内容,通过各任务单元的技法练习活动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提高设计水平,培养学生具备服装设计的基本职业能力。本课程课时为36课时。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设计练习的项目活动,使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了解服装的形式与功能等,服装的发展趋势,服装的流行特征以及人对服装的具体要求等,并结合服装市场来进行服装设计。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服装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服装面料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刻苦、认真仔细的良好素养,为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2.2具体目标 2.2.1知识目标 (1)了解服装的基础知识; (2)掌握服装款式造型、色彩、面料等基础知识。

2.2.2能力目标 (1)具备服装色彩设计、面料设计、款式设计能力;(2)具备服装系列整体设计能力; (3)具备服装市场调研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一、课程单元、章节: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概念和初步的认识; 2、熟悉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3、了解中外建筑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2、难点:建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进度: 讲授新课:1.建筑的基本概念1学时 2.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0.5学时 3.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0.5学时 4.中外建筑简介1学时 五、课时数: 3课时 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 教学方法:新课讲授,教学演示与板书结合。 教辅方式:课堂提问及解答 七、思考、练习题、作业: 1、思考总结中国建筑自己的特色。 2、复习学习重点,提前准备下节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具。 八、参考书: 1、《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拉索P.;LaseauPaul;邱贤丰,中国建工出版社 3、《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复泰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4、《外部空间论》,(日)卢原义信著 5、《建筑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工出版社 6、《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邹德侬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7、《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美),汤纪敏包志禹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九、教学小结、后记: 1.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即时迅速掌握操所学知识。 2.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课程内容外,及时引入课程外的实践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中认识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十、教学内容、过程(附后): (一)、讲授新课 1、介绍专业特点,学习的要求,以及该学科发展的历程。学科的形成以及与 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第一章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1)建筑及其范围 (2)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3、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4、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1)掌握设计的意义 (2)明确设计的程序 (3)培养设计意识,转换设计思维 5、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1)中国建筑发展简介,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特征(2)外国建筑发展简介 (二)、学时小结 理清章节脉络,强调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复习小结。

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平面设计专业大专学生学分:3.5 学时:70) 一、课程简介 《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包装发展趋势。掌握包装设计的表现技法和工艺方法。掌握包装设计的分类法,能从形态、材料、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了解当前包装设计的解决方案,了解包装历史、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包装设备及运输的相关知识,掌握包装功能、包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包装装潢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包装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法》等。掌握包装结构设计、容器设计、商标及品牌、帖签的设计以及包装盒的装潢设计、系列化设计、组合设计等基本规律和技能。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结合典型实例来讲述的包装理论与技术,及大量实例练习,使学生在了解诸如包装造型、容器造型、装潢设计以及印刷工序、印刷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的同时把握当前包装装潢及相关行业发展的最新方向。同时,使学生对包装流程中的市场调研、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印刷流程以及运输、销售和计算机制作过程有系统了解。使学生的作业创作和市场相结合,创作出实用、富有个性、具有审美价值的包装设计作品。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包装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了解包装的起始及历史发展(结合图片资料讲述);了解包装概念及包装概念的扩展;了解包装功能的转移。 2、包装与时代 了解包装设计的发展和所发挥的作用;了解产品包装在不同的时代所具备的不同特点(结合大量实例讲述) 3、现代包装形式特点与规律

掌握现代包装形式特点与规律。通过做造型练习来了解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外观造型、材质等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4、设计市场与工艺 了解产品包装设计的基本程序并做市场调研。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及设计定位(包括比稿、定稿、包装材料特征、印刷工序及成本核算)。掌握包装的材质及各种功能性。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包装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重点:了解产品包装的起始及历史发展;了解包装概念及包装概念的扩展;了解包装功能的转移。 难点:解释包装功能的转移是在何种条件和原因作用下所产生的。 2、包装与时代 重点:了解包装设计与时代发展变化并掌握包装时代性的特点。 难点:把包装时代性的特点与产品包装设计实践相结合。 3、现代包装形式特点与规律 重点:培养包装设计中设计表达的初步技能。 难点:如何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4、设计市场与工艺 重点:通过市场调研、理论分析、设计构思,最后完成讲评。 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五、课程的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训教学方法,重在实际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