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概论》期末复习

《教育概论》期末复习

《教育概论》期末复习
《教育概论》期末复习

《教育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总结

——陈法伟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什么是教育?辨证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区别。

(一)从广义而言,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二)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三)广义教育包含了狭义教育,而狭义教育也要以广义教育为基础。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有那些?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中介(教育媒介、教育材料、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教育场地和设备。)

三、教育的发展可划分为那几个阶段?各发展阶段有哪些特点?

(一)原始教育: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场所的社会化,教育价值的实用化。

(二)古代教育: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内容上以人文学科为主。

(三)近代教育: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并重,基础文化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重。

(四)现代教育: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是社会的学习化,教育一体化,信息技术现代化(网络学习的观念、个性化教学的观念、开放互动的教学组织观念、平等参与教育的观念)。

四、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基本的阶段?各阶段出现了哪些著名的

教育家及其代表作?

(一)教育学的定义:一般认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学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研究教育学的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依据。

(二)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中国:儒学家思孟学派《札记。学记》,孔子《论语》,荀况《劝学篇》,韩愈《说》

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623年英国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1693年洛克《教育漫话》

1762年卢梭《爱弥儿》

1776年德国康德《康德论教育》

1806年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被确立。

3. 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

1)实验教育学:梅伊曼《试验教育学入门讲义》(1907)、《试验教育学纲要》(1914),

拉伊《试验教育学》(1908)

2)文化教育学: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

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利特《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

克伯屈《设计教学方法》

4)批判教育学:鲍尔《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

布瓦迪尔《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

5)制度教育学:瓦斯凯和乌里《走向制度的教育学》、《从合作班级到制度教育学》,

洛布罗《制度教育学》

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学大纲》,

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

第二章 教育的功能

一、试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指教育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教育通过培养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增长,

(二)教育通过科学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三)教育影响劳动力收入分配。

二、试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

(二)教育促进社会政治变革:1.通过教育的普及推进社会政治变革

2.通过教育传播先进的思想、宣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

治变革

(三)教育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1.传播科学真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和培养人的民主意识

2.教育的民主化是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主的教育有助于加快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三、试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文化传承功能

(二)教育的社会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三)教育的社会文化创新功能

第三章 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的目的,类型,构成,特性

(一)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质量和规格的人。(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教育目的的类型:

1.从教育目的的制定者的角度看,教育目的可以分为国家、政府或社会团体提出的教育目的以及个人提出的教育目的。

2.从教育目的是否能够落实看,可分为理想的教育目的和实际的教育目的。

3.从教育目的的表现形态看,可分为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

4.从教育目的的持有者看,可分为学生的教育目的、教师的教育目的、家长的教育目的、政府的教育目的、社区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1)根据教育目的自身实践的特点看,分为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

操作性教育目的:具有实践操作意义

前者是后者的依据,设定原则,价值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形式。

(2)从教育目的要求的特点看,分为终级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级性教育目的:具有终级结果的教育目的

发展性教育目的: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

前者是后者的根本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

(3)从被实际所重视的程度看,分为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被社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守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

(三)教育目的的构成:人才价值部分和人才素质部分。

(四)教育目的的特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二、教育目的有哪些价值取向?

(一)个人本位论

(二)社会本位论

(三)人格本位论

(四)生活本位论

(五)伦理本位论

(六)文化本位论

三、简述教育目的的意义

(一)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有的导向作用,

(二)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过程的调控作用,

(三)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作用

四、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内涵

(一)明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坚定的政治方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

五、试述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策略。

(一)全面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确立合理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深入理解全面发展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实施素质教育: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文化素质教育。

(三)制定完备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德才并重,身心统一,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一)对教育内容的开发能力,

(二)对教育内容的传导能力:口头语言传导能力,书面语言传导能力,肢体语言传导能力,(三)媒体传导能力

(四)组织管理能力

(五)自我调控能力

(六)教育研究能力

二、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一)较为广博的一般知识,

(二)较为精深的所教学科知识

(三)教育科学知识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一)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忠诚于教育事业

(二)对待学生的职业道德:热爱学生

(教师之所以热爱学生的原因: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劳动,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能焕发出巨大的内在动力,才能以诲人不惓的态度投入于教育实践;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有感情的能动主体,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从而积极接受教师额教育影响,并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教师热爱学生可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特征:社会性,普遍性,稳定性。)

(三)对待教师集体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

(教师的劳动具有集体性、教师的劳动又具有一定的个体性、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有利于教师的共同发展。)

(四)对待自己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

(教师工作具有鲜明的主体特征,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

四、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有那些?各因素所起的作用?

(一)先天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次,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和阶段;第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人后天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

(二)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具体内容。(首先,人对环境的反映是有选择的;其次,人是通过主体活动来翻译环境并获得发展的;最后,人还可以改变环境。)

(三)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深刻性、很强的选择性,学校教育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专门的育人机构。)

(四)主体因素(内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个人所选择的活动的性质,个人进行活动的动力,个人进行活动的坚持性。)

五、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一)尊师爱生

(二)民主平等

(三)教学相长

六、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业务。另外,对于在其负责下的学生的教育和福利,要求教师具有个人和集体的责任感。

七、试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自我反思策略,

(二)同伴互助策略,

(三)专业引领策略

八、试述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一)发展的阶段性: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重点地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提供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发展的顺序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并遵循人的发展顺序,循序渐进地施教,不能颠三倒四,不能倒行逆施,不能拔苗助长。

(三)发展的不平衡性:教师要充分了解其发展的关键期,在人的身体、能力和品德等处于最佳的发展时期时给予学生最适宜的教育,不失时机地促进他的发展。

(四)发展的互补性: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即通过充分发展学生身心某一方面的长处,实现高水平的发展。

(五)发展的整体性:教师要全面施教,促进学生在基本素质方面和谐发展。

(六)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要了解、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九、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一) 指向目标类型: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二) 表现形式类型: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十、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人: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学生有主观能动性,学生有创造性。

(二)学生是迅速发展中的人:学生不同于成人的身心特点,学生有发展的潜在可能,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和指导。

(三)学生是完整的人

(四)学生是以制度化的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第五章课程

一、什么叫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有那些功能?课程目标有哪些不同的价值取向?

(一)课程目标涵义:广义的课程目标就是教育意图,它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打的视角,涵盖面是全层次的。可以说是涵盖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狭义的课程目标定位于教育内部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的视角,主要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的。

(二)课程目标的功能:1.标准功能,2.引导功能,3.激励功能。

(三)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1.“普遍性目标”取向,2.“行为目标”取向,

3.“生成性目标”取向,

4.“表现性目标”取向。

二、什么叫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应具备什么样的理念?

校本课程特指与国家决策课程行政体制相对应的,授权学校进行课程决策、开发的一种课程管理模式。(补充:校本课程是由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来说,它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应该具备的理念:

(一)民主决策:决策体制民主化,决策主体民主化。

(二)教师本位:教师应该参与课程决策,教师是课程设计的主体,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指导者,教师是课程评价的判定者。

(三)问题指向:目的是为了学校,研究力量在学校中,活动开展基于学校。

三、什么叫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有哪些领域?开发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方法有哪

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作为一种活动类的综合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科课程与知识类综合课程的一种补充形态。

综合实践课程的领域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综合时间活动课程开发的具体方法:制定目标、设计主题、选择活动方式。

第六章教学(上)

一、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体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个性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及其规律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活动,获得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的过程。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特性),是促进学生的智、德、体、美、综合实践活动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认识相结合的规律

(四)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相结合的规律

(五)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及其分类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教学目标描述了期望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所能够做的事情。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都应共同遵循的。

四、什么是教学及其意义?

综上所述,教学指由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即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操,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活动。

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统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五、什么是教学原则?中小学教学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指人们根据一地你的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订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过程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

中小学教学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直观性原则

(四)启发性原则

(五)循序渐进原则

(六)巩固性原则

(七)因材施教原则

六、什么是教学方法?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哪些?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二)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四)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研究性学习

(五)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第七章教学(下)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要做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课程系统、教学过程和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备课的过程就是教学设计的过程。

教学设计中的主要任务:编制教学计划、设计教学目标、处理和分析课程内容、探明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媒体

二、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有哪些功能?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教学目标描述了期望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所能够做的事情。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都应共同遵循的。

教学目标的功能:

(一)教学目标是制订教学计划的路标

(二)教学目标提供教学评价的依据

(三)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确定教学目标有哪些基本要求?行为目标的表达要素有哪些?

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一)提出的目标要明确、具体

(二)要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起点能力

(三)每一个笑只是单元对应一条教学目标,根据学科基本要求确定每一目标层次的高低

(四)使教学目标具有一定弹性

行为目标的表达要素:

(一)行为主体

(二)行为动词

(三)行为条件

(四)行为表现程度

四、什么是课的类型?选择课的类型的依据是什么?

课的类型指的是课的种类。课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依据教学任务来划分。依据一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的数量可将课分为两大类:单一课和综合课。

二是依据教学的主要方法来划分。根据一节课内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可把课划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讨论课、参观课、实习课。

五、什么是课的结构?综合课的结构有哪些组成部分?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其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它是课堂教学的内部组织形式。

综合课的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结课、布置作业。

六、什么是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

它包括讲授策略、对话策略、活动指导策略、联系生活策略。

七、分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涵义及指导策略?

(一)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向导、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是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指导策略:1.为学生提够自学问题单 2.教给学生学习策略 3.运用问题训练单

(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指导策略:1.合理分组2.明确任务3.规范操作4.加强监控5.全班交流6.及时评估(三)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

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为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只是、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

指导策略:1.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2.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3.孤立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倡导“创读”。4.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八、学习评价的含义,可分为哪些类型?及其改革。

所谓学习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学生通过教学所发生的行为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过程。学习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评价者主要是任课教师,评价方式主要是在测量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解释与价值判断。

学习评价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学习评价的改革:

(一)倡导发展性学习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

(二)倡导过程性学习评价,密切与学习过程的联系,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三)倡导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四)倡导质性评价,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元化。

(五)倡导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强调参与互动,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九、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一)个别教学:一般是指教师因人而异地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教师向学生传授只是,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

(二)班级授课制

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加强教学的计划性、组织性。

3.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三)分组教学: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一是能力分组,二是作业分组。)

十、信度和效度的含义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结果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教育概论考试重点

教育概论(叶澜) 一、名词解释(研究生补休课上只划了1、2、3;本科生划了1——7全部)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个体发展:是指人的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随着年龄的推移而发生不断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从生命孕育的瞬间始至跨入死亡的门槛终。 个体发展是在发展主体与周围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其实质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3、年龄特征:指个体发展的每一阶段中都存在的,区别于其他阶段的,而又是同一年龄段个体普遍具有的一般的、富有典型性的特征。 4、学制(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由各级各类学校组成。其中,级表示学校实施教育的程度高低的区别,类表示同一级学校中入学对象、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等方面的差别。 确定学校教育制度,包括确定整个学校系统的级与类,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与任务、主办单位与主管部门、入学条件与修业年限、学校间的连接关系及沟通方式等。 5、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是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的编制等,并对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全面安排。 6、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大纲):是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纲要形式作出具体规定的文件。 它的具体内容是规定学科知识的范围、深度及其结构,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技巧和需要培养的能力,教学的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或建议。 7、人性: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类特征统称为人性。人性包括自然性与社会性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在每人身上的表现则又体现出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人的自然性:是由作为生命机体的人体之需要与构成机体的器官各自具有的以及整体协调的功能决定的,它也被称为本能,即本原之能。 人的社会性:是指人出生以后,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逐级形成的各种能力与特征。 二、简答题与分析题(第8小题本科生划了,研究生补休课上没划,其他题目都是共同的重点) (注:简答题只要回答条目即可,分析或者简要分析的题目除了条目之外还要解释一两句话。因为老师划题时并没有具体区分简答与分析,所以大多数题目我都按照分析题的标准给出答案,大家在考试时根据题目要求酌情回答即可。) 1、学校教育内容与其他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中的客体比较起来,有哪些显着的特点?

教育学概论模拟卷02(答案版)

教育学概论模拟卷(2) 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环境与学习。(×) 2、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师劳动的过程、劳动的手段都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出现的。(×) 4、教案的作用仅在于为教师的上课做准备。(×) 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6、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使用逐渐由动词转向名词。(×) 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8、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 9、教师劳动具有的创造性和科学家一样。(×) 10、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1、班干部是教师的助手,因此他们是具有特权的领导者。(×) 12、蔡元培提出的包括五项内容的教育目的中,强调了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13、科学教育并不限于自然学科,人文教育也不限于人文学科。(√) 14、席勒认为美育是沟通“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的中介与桥梁。(×) 15、在西方社会斯巴达是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16、在教育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应结合各种调查方法,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17、西方很早就有“无知即无德”的说法,其理由是“行善比先知善”。(√) 18、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能推动教学活动。(√) 19、学生的个性发展仅仅指的是其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正常与和谐的发展。(×) 20、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

21、课程就是先于教学过程预先已经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 22、班级是由不同学生个体组成的群体,都是由正式群体构成。(×) 2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24、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25、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26、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27、教育文献法就是资料收集法。(×) 28、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从“做”中学,这里讲的“做”就是“动手操作”的意思。(×) 29、同行评价不太适合于形成性评价,较适用于总结性评价。(×) 30、德育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31、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教育家是克伯屈。(×) 31、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教育家是克伯屈。(×) 33、交流式评价优点是更自然、更隐秘,把评价与教学结合;通过问题的回答,揭示思维过程。(√) 34、有什么刺激,必定会产生什么反应。(×) 35、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36、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37、设计教学法是课程组织形式心理组织的典型例子。(√) 38、苏格拉底对教育的最大贡献是倡导发现法。(×)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表明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40、教研组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完整word版)《特殊教育概论》总汇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某位儿童说话时常出现倒句、破句、主语缺损等现象,使用的词汇不及同龄儿童,该儿童可能属于语言发展迟缓。 2、脑瘫儿童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让他们在普通学校普通班就读,在护理和治疗方面需要多学科合作。 3、编制出学校儿童用的第一个智力量表的学者是韦克斯勒。 4、通过讲故事、木偶剧等活动让普通儿童了解残疾儿童的障碍和感受,这是体验学习。 5、听障是否导致聋哑取决于障碍程度、障碍发生的年龄及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 6、大多数盲人能及时避开障碍物,这是因为他们具有障碍感觉。 7、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超常儿童。 8、视障学生思维的两个特点是概念不完整、不准确和思维活动发展比明眼儿童落后。 9、按智力常态分布曲线计算,智障者流行率为 2.27% ;性别上的特点是男性多于女性。 10、画人测验属于常用的筛查工具。 11、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压苗助短”,这是自然与催化并进_原则。 1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对残疾或特殊儿童发展所采取的主要对策是通过医疗清除 儿童内部固有的不利条件。 13、理疗师侧重于对脑瘫儿童进行下肢及大肌肉群的训练。 14、随班就读是引导现有学校迈向全纳性学校的一种策略 15、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是工读学校。 16、认知行为矫正法包括多种具体的技术方法,其中对学习困难学生特别有实用价值的 是自我指导和自我监督。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动力型困难学生p162

2、任务分析法 3、填平补缺充实法p387 4、资源教室方案p73 5、盲相p284 盲相或叫盲态,是指视觉障碍者因早期干预不当而造成的一种外部状态,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表现:1行走时异常状态,2重复性呆板动作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何谓构音障碍?举例说明四种构音错误。 P219 2、如何理解教师的培训要适应新的要求? P22 3、举出4种矫正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29 4、举例分析智障儿童的记忆特点,并提出提高其记忆能力的建议。 P193 p213-215 5、听障学生随班就读有哪些有利之处? p254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 1.器官用进废退说和功能补偿代替说 生物体任何器官频繁地持续使用会逐渐增强这个器官,使之发达;反之则逐渐衰弱,直至最后功能消失。有发展缺陷的儿童大多是由于器官或功能的损伤或丧失所致,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器官或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可以通过早期干预进行训练,以建立或保持相应的能力,否则将逐渐丧失。生物体还有一种功能补偿或代替的现象。当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或功能失常时,可通过建立新的条件联系,调动器官残存的能力或其他器官的能力对失去的功能进行补偿或代替。 2.遗传与环境变互作用论 儿童的发展是有机体的先天禀赋能力与外在环境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一方面要承认有机体的遗传或先天的限制,另一方面要看到潜在的发展可以被不同的环境所加强或阻碍。 3.关键期理论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伦兹的研究发现,小鹅在出壳后24小时内有追随某一固定的、走动着的“东西”的行为,过了这个时刻,这种追随行为就难以形成。所以出生以后24小时内,是小鹅形成追随行为的关键期。个体某些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大多是在学龄前时期。所以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错过最佳时期,效果往往较差。 4.婴儿潜力的研究 婴儿潜力的研究婴儿传统上被认为是“无能”的,但许多儿童心理学家近30年的研究发现:婴儿具有相当“高水平”的先天禀赋能力和反应能力,早期教育与早期干预愈早进行愈好。 2、随班就读学生入学时应作哪些考虑?P32 答:1、父母或儿童监护人同意。2、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3、残余能力。4、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5、交往能力。6、社会成熟性。7、其他,如家庭经济情况等。

教育概论(叶澜)考试重点2

9、怎样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以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怎样提高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体的“发展效应”) (1)社会实践活动能否有效地影响主体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活动对发展个体提出的要求与发展个体现有发展水平的相差度。 过高与过低的活动目标都无助于个体的发展。只有高于发展个体现有水平而又是他有能力进行的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学提出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有效地推动人的发展。 (2)其次,活动对个体发展影响的程度,与活动本身的组织结构水平与重复程度相关。 首先要使活动本身的结构是清晰的;其次是依赖于一定次数的重复;还需要有意识的注意、思维的投入。这样,活动主体才能从具体活动过程中抽象出活动的程式和结构,进而内化为相应的思维结构。 (3)其三,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 人对活动的态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最低的等级是被动应答。第二个等级是自觉适应。最高等级是主动创造。主动创造是最富有发展性意义的活动,尤其是对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发展,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尽管它自然出现的机遇不多,却是十分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视和有意识地去创设的。 (4)最后,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效应还与活动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活动主体对成效的感受有关。 无论活动的结果是成功或者失败,教育工作者都应引导活动主体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待结果,激发出主体新的更高水平的需求,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正是推动人发展的重要内部动力。活动最坏的一种结果是没有结果、不了了之。在教育活动中最要防止的就是此类虎头蛇尾式的活动。 10、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 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和深刻。 第三,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也是有条件的。 首先,学校教育要为个体的发展创设良性的环境。学校教育应协调好大环境与小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取得正向的一致,最大效度地发掘、利用或创造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有利因素。 (说明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大环境:学校环境;小环境:班级环境) 其次,学校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学校不仅仅是各门学科加起来,还包括环境。) 再次,学校教育应精心设计各种有益活动促进个体的发展。 最后,学校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数学教育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20

《数学教育学概论》模拟试题20 (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正确划“√”,错误划“×”,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于2003.5颁布,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省(区)于2004年秋季实施新课程标准. 2.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框架为:必修系列 1.2. 3. 4.5;选修系列 1.2.3.4;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其中包括算法初步. 3.2000年,在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上Mogens Niss做了题为《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趋势》的大会报告. 4.维果茨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指在教学要求与学生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独自达到的水平之间有多少差距. 5.根据语言逻辑成分和视觉形象成分之间的相关,数学能力的结构形成了分析的、几何的、抽象的调和型和形象的调和型等数学气质类型. 6.当代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a美)的著作《怎样解题》一书译成16种文字,仅平装本的销售量100万册. 7.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数学选修系列4不属于普通高考范围(理工类). 8.美国数学教育家Dubinsky发展了一种数学概念学习的APOS理论为Action:活动阶段;Process:过程阶段;Object:对象阶段;Scheme:模型阶段 9.曹才翰先生(1933--1999)是我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10.张孝达先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 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分) 1.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a美)在《怎样解题》中所表述的怎样解题表的解题过程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加涅的数学理论中的数学学习的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数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数学思维的品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包括_________ _____ __三个方面. 8.现在常用的数学教学模式一般为_____ _ . 9.数学教育研究的课题一般分为三类_____ _.

特殊教育概论——简答题

1.障碍主要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哪些领域? 身体发展:主要表现为身体发育和体格,体型的影响。感觉运动发展:感觉统合失调。 认知能力发展:影响认识的广度,速度,和深度。沟通、交往发展:缺乏比较典型的、常用的、或用有意义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与机会。 2.如何理解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的关系? 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从逻辑角度看,缺陷补偿是潜能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从因果关系看,缺陷补偿是促进潜能开发的重要手段,而潜能开发是缺陷补偿的目的;从教育活动的内容看,缺陷补偿本身就是潜能开发活动的一部分,或是一种开发的形式。 3.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角色有何特点? 由于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化。 特殊教育教师还应成为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诊断者、学生优势智能的开发者、学生差异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指导的合作者。 4.美国特殊教育立法的原则? 零拒绝,无歧视评估,免费而适当的教育,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境,程序保障,家长学生共同参与。 5.简述三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课程观 医学矫正模式的课程观,心理学发展模式的课程观,社会学生态模式课程观。 6.特殊教育学校的文化特点是什? 人文关怀——特殊教育文化的灵魂;博爱奉献——教师文化的集中表现;自强不息——学生文化的典型表征 7.列举早期3位特殊教育的先驱人物。简述其历史贡献 1770年,法国莱佩在巴黎建立了世界第一所聋校 1784年,法国阿羽依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盲学校 1837年,法国谢根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的第一所智障学校 8.特殊教育与教学有哪些主要的原则? 除一般原则外,应具有个别化原则,适调性,补偿性原则。 9.个别教育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的现有水平,年度目标,特殊教育相关服务需要及其方案改进等内容。 10.教学辅助技术包含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辅助设备:是指可以提高保持或改善障碍学生学习功能的设备。 设备服务:是指帮助障碍学生选择,获得或使用辅助设备技术的任何服务。 11.特殊学校课程设置有哪些主要原则? 特殊学校课程除应遵循普通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原则外,还必须坚持以下原则:课程的普通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课程的分化性与整合性相统一;课程的矫正性发展性与功能性相统一。 12.特殊教育专业服务有哪些内容? 医学治疗服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服务。 社会支援服务:主要提供障碍学生及其家庭的各种社会政策福利以及职业指导和社区休闲帮助等服务。

《特殊教育概论》作业答案

《特殊教育概论》作业答案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B 6.C 7.A 8. D 9. D 10. C 11. B 12. D 13. A 14. D 15. B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应遵循什么样的教学原则? 答案要点: 第一,个别化原则。 (1)教师在教教学之前,要全面系统地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2)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为每个学生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4)在评估学生的进步情况时,也要因人而异,不能用统一的尺度去评估全体学生。第二,激发兴趣原则。 (1)要创设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教学环境,克服儿童的退缩、压抑、自卑等不良心理。(2)增加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多样性。 (3)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中,使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4)要注意兴趣的个别差异。 第三,充分练习原则。 (1)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练习。 (2)要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 (3)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避免机械的重复和单纯的书面作业形式。 第四,学以致用原则。 (1)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生活,以实用为中心。 (2)教学方法和形式要灵活多样,避免和生活实际的脱节。 第五,补偿缺陷的原则。 (1)要将补偿缺陷作为主要教学任务之一,做到思想重视,措施有力。 (2)教师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

(3)缺陷的矫正和补偿是一项复杂和细致的工作,要求教师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防止急躁情绪。 2、随班就读有哪些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答案要点: 优越性:(1)普通小学招收残疾儿童,既不需建校投资,又不增加残疾儿童家庭负担,而且既挖掘了普通小学设备、师资等方面的潜力,又解决了残疾儿童入学难的问题。 (2)随班就读充分利用了普通小学已遍布我国农村的优势,将大大地促进我国残疾儿童初等教育的普及。 (3)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共同学习、活动,既有利于残疾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正常儿童助人为乐品质的形成。同时在思想品质、知识与技能方面,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不足之处:(1)同时在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内就读的残疾儿童数量少,教师较难了解掌握残疾儿童身心特点的困难。担负残疾儿童辅导工作的教师少,也使教研工作难以开展。 (2)残疾儿童升入小学高年级阶段,课程门类增多,低年级时仅一位教师承担其辅导的情况已不能适应,另外残疾儿童的职业技术教育如何进行等诸多教学中的问题需探讨与解决。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简要描述群体差异、个体间差异、个体内差异? 答案要点: 群体差异:指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例如婴儿和青年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听力残疾者和视力残疾者也是两个不同的群体。 群体差异的存在是许多学科存在、研究的基础。 个体间差异:指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的生理、心理上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即个体之间的不同。例如视力、听力的不同,智力、行为的不同等。 个体间差异和群体差异构成了许多学科尤其是特殊教育学科的基础。 个体内差异:指个体内部生理和心理诸要素之间,主要是发展的诸要素之间发展的不协调性或不平衡性。例如某个个体自身生理的发展水平大大高于心理的发展水平,音乐能力的发展大大好于数学能力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和年龄不相符等等,都是个体内差异的具体表现。个体内差异的存在,是我们必须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依据和理论基础之一。 2、世界特殊教育发展有哪些趋势? 答案要点: 一、通过立法保障残疾儿童的权益 二、早期干预越来越受重视 三、积极推行回归主流教育

教育概论(叶澜)

教育概论(叶澜)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要素:要素是指构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它不包含活动中涉及到的所有因素。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 3、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 从广义教育看,教育者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等。从学校教育看,教育者主要是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专职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 教育者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组织形式,在教育活动中,他们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 4、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在广义教育中,几乎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是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的对象——学生。 在教育活动中,相对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的地位。 5、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它是教育过程中传递的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6、教育物资:是指进入教育过程的各种物质资源。根据这些物质资源在教育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它们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三类。这是教育活动中物的要素。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在学校中主要指校舍、教室、操场、实验室、校办工厂、农场等的数量与内部的设备装置。 教育媒体是教育活动中两类主体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育媒体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中其他信息的载体。 教育辅助手段是那些帮助教育者教和受教育者学的物质工具与技术手段,它与媒体的区别在于它本身并不是教育中需传递的信息的载体,而是某些信息载体传递时必须有的工具或手段。 7、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活动结果的预先规定,即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规定。 8、国家教育制度:在某国家里发挥教育职能的所有机构组成的体系称为国家教育制度。 9、学制: 10、教学计划:是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1、学科教学大纲:是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纲要形式作出具体规定的文件。 12、教学:是按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通过上课的形式进行的学校工作。

教育学概论(答案)

一、判断题 1、“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这里的教育是狭义的教育概念。(×) 2、“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3、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4、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地方官学。(√) 5、私学按其程度和所授内容可以分成经馆和小学两类。(×)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辨别自己的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2、现代教育不仅要把个体当作必要的工具塑造,更重要的是要把个体当作目的本身来加以培养。(√) 13、自治教育体现了“自由与责任”、“自由与纪律”的统一。(√) 14、清末洋务派和维新派在教育目的上均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所讲的“中学”与“西学”含义基本相同。(×) 15、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表述,“五育”说在逻辑上比“三育”、“四育”说更趋合理。(×) 16、学生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前者条件。(√) 17、教师行为的真正适应是以对学生的适应和为学生所接纳开始的。(√) 18、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19、教师的专业成熟不是独立个体的成熟,而是置身于班集体的环境中。(√) 2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环境与学习。(×) 21、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从“做”中学,这里所讲的“做”就是“动手操作”的意思。(×) 22、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 23、对于学龄前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开设活动课程是比较适合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思维能力的逐步成熟,他们就应当开始学习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了。(√) 24、学科课程是按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组织而成的课程,活动课程是按学科知识固有的内在逻辑与体系组织而成的课程。(×) 25、综合课程不可能表现为学科课程。(√) 26、“教是为了不教”的基本含义是教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让学生最终能独立地学习。(√) 27、学生结合教材采取的自学和家庭作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28、教师不在现场而学生学校进行的自习不是教学活动。(×) 2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此它不应该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30、教学过程应该受到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所制约。(√) 31、在实施自觉纪律教育中,教师应尽量多采用奖励,而避免使用处罚的方式。(×) 32、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33、“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过程”的规律,它提示教育者在实施德育中应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来进行。(×) 3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复杂性和曲折性是由于受到学生各种思想品德的不稳定性与社会各种影响的复杂性决定的。(√) 35、强调教学是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主要的途径,但并不否定其他德育途径的重要性。(√) 36、学校管理的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和反馈机构。(√) 37、教研组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38、正确的集体舆论标志着班级成员在自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39、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特殊教育概论答案

《特殊教育概论》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在美国1975年颁布的著名的94-142公法中不包括以下哪种特殊儿童( B )。 A. 特殊学习障碍 B. 自闭症 C. 言语或语言缺陷 D. 严重情绪紊乱 2、某地区一年内新发现的特殊儿童数与该地区儿童总数的比率称为特殊儿童的( A )。 A. 发生率 B. 出现率 C. 流行率 D. 检出率 3、1994年6月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明 确提出了( C )的思想。 A. “回归主流” B. “正常化” C. “全纳教育” D. “随班就读” 4、下列关于残疾儿童基本观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 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有基本的共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 B. 对残疾儿童的特殊性要具体分析 C. 先天遗传带来的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脑发育、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在残疾儿童发展 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D. 要从发展的观点看残疾,认识功能损害补偿和康复的可能性 5、我国现有四个公办的特殊教育服务机构系统,分别是教育系统、民政系统、卫生系统、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系统,其中儿童福利院属于( B )。 A. 教育系统 B. 民政系统 C. 卫生系统 D. 残联系统

6、世界上第一所聋人高等教育机构是由( C )于1864年在美国华盛顿建立的。 A. 莱佩 B. 海尼克 C. 加劳德特 D. 阿羽依 7、在以下症状中,( A )不属于由于染色体异常而造成的智力落后。 A. 苯丙酮尿症 B. 唐氏综合症 C. 特纳综合症 D. 脆性X染色体综合症 8、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 D )Hz之间。 A. 50-10000 B. 500-2000 C. 1000-4000 D. 16-20000 9、1879年,法国盲人( D )发明的点字盲文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最佳盲文符号,世界各国盲校均采用这种盲文进行教学。 A. 西蒙·波拉克 B. 弗兰克·霍尔 C. 夏尔·巴比埃 D. 路易·布莱尔 10、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学习障碍儿童做不同的分类,以下选项( C )是柯克的分类标准。 A. 暂时性学习障碍、能力型学习障碍、动力型学习障碍、整体型学习障碍 B. 知觉学习障碍、注意学习障碍、记忆学习障碍 C. 发展性学习障碍、学业性学习障碍 D. 一般学习障碍、特殊学习障碍 11、著名的Portage计划(波特奇计划)属于一种早期的( B )干预计划。 A. 社会 B. 家庭 C. 幼儿园/学校 D. 混合 12、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点是( D ) A. 学前康复训练和教育 B. 高等教育 C. 职业教育 D. 基础教育 13、我国已有五所国家教委直属的师范大学建立了特殊教育专业,其中( A )不在这之列。 A. 东北师范大学 B. 陕西师范大学 C. 西南师范大学 D. 华中师范大学 14、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是( D ) A. 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2017年春季现代远程教育概论作业

考生答题情况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哪个不属于常见的网络连接设备? A、调制解调器 B、网络适配器 C、路由器 D、域名服务器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5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实时直播辅导课件相关资料通常在辅导课程三天后在提供下载。 A、公告栏 B、FTP下载中心 C、卫星直播日程安排栏 D、教育中心通知栏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5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学生交费是否可以使用任意有银联标记的借记卡或者信用卡?

A、可以 B、不可以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5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在校外浏览电子图书馆页面,需要安装以下哪个软件? A、OpenVPN B、OpenManage C、OpenSSL D、OpenSUSE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5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华东理工大学何年成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A、1952 B、1960 C、1996 D、2002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5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网页时,如果在频繁更新的Web页面上看到旧的信息或者页面内容加载不正确,可以点击()按钮重新加载页面。 A、搜索 B、停止 C、刷新 D、打印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5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根据网院规定在线答疑次数占学生学习总分的: A、0% B、5% C、10% D、15%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5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方针为:网上自主学习、实时直播授课、、教师网络答疑、注重过程考核。 A、集中面授辅导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与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 )之一。()。 [A] 方法[B]目的[C]技巧[D]内容 2、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来划分的。 [A]语言材料的性质[B]语言材料的内容 [C]语体风格[D]语言技能 3、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基础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 [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 4、()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 [A] 口语训练[B]技能操练[C] 教材编写[D] 课堂教学 5、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A] 语法讲解[B]课堂教学[C] 听说训练[D] 教材编写 6、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A] 不用书本,直接听说目的语[B] 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 [C] 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D] 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 7、文化休克主要出现在对目的语文化适应过程的()。 [A] 观光期[B]挫折期[C] 逐渐适应期[D] 完全复原期 8、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 [A] 《初级汉语课本》[B] 《基础汉语课本》 [C] 《汉语教科书》[D] 《实用汉语课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 11

特殊教育概论复习整理

特殊教育概论复习整理 1.特殊儿童 广义: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能力、情绪和行为发展、身体和语言等方面,它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 狭义: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2.残疾儿童: 是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或“障碍儿童”。 3.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是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 4.美国残疾人教育法的分类:(13类) (1)学习障碍;(2)言语或语言障碍;(3)智力障碍; (4)情绪障碍;(5)多重障碍;(6)听觉障碍; (7)肢体障碍;(8)其他健康障碍;(9)视觉障碍;(10)自闭症; (11)聋---盲;(12)外伤性脑损伤;(13)发展迟缓 5.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里特性方面的差异。 个体内差异:是指同一个体内部内在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6. 特殊教育:它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特殊教育的对象包括三类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听力残疾以及视力残疾。 7.1555年前后,西班牙修道士庞塞-----最早从事特殊教育尝试。 1620年,西班牙人波内特-----第一本关于聋人个别化教育的著作。 美国的聋教育开始于加劳德特。 盲校:::1784年,法国慈善家霍维在巴黎建立了第一所盲校。 1829年,美国医生豪威建立了美国第一所盲校(现帕金斯盲校) 法国人布莱尔(霍维的学生)布莱尔盲文系统 智力障碍:::法国精神病医生伊塔德被誉为“特殊教育之父” 法国精神病医生赛甘(伊塔德学生),1839年,他创立了第一所智力障碍教育学校。1846年,他出版了《智力障碍以及其他障碍儿童的精神治疗、卫生保健和 教育》。 8.视觉:1870年,英国传教士威廉.穆瑞,初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套中文盲字系统----“康 熙盲字”,又称“瞽目通文”。 1887年,美国传教士查尔斯-米尔斯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建了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登州启喑学馆”(现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 1916年,实业家张謇在苏州南通创办了南通盲哑学校,这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特殊学校之一。 1927年,中国第一所公里盲聋教育机构是南京市盲哑学校(现南京市聋人学校和南京市盲童学校)。。设盲、哑两科。 9.生态学模式:个体是在真实、自然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发展的。 生态学的方法不仅仅应致力于改善儿童自身的学习和行为,而且要强调改善 儿童周围的环境。 家庭是儿童成长中最重要的生态环境。 10.《萨拉曼卡宣言》内容:P25 11.全纳教育:全纳教育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学校必须无条件地接收学

教育概论

教育概论 交卷时间:2020-06-15 10:04:01 一、单选题 1. (2分) ________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A. 教学 ? B. 教育 ? C. 自学 ? D. 智育 2. (2分) “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 _________首先提出的。 ? A. 裴斯泰洛齐 ? B. 卢梭 ? C. 杜威 ? D. 赫尔巴特 3. (2分)班主任的()是班主任工作中具有战略性和策略性的部分。 ? A. 指导性工作 ? B. 决策性工作 ? C. 常规事务性工作 ? D. 协调性工作

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论述,错误的是________ ? A. 义务教育又称普及教育 ? B. 义务教育具有自愿性和免费性 ? C. 义务教育既是个人的义务,也是国家的义务。 ? D. 我国现在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 5. (2分)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________ ? A. 教育理论知识 ? B. 崇高的职业道德 ? C. 文化学科知识 ? D.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6. (2分)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________ ? A. 学科课程 ? B. 活动课程 ? C. 综合课程 ? D. 融合课程 7. (2分)_______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A. 教学 ? B. 教育 ? C. 自学 ? D. 智育

(2分) 下列关于教育的个体功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教育影响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 B. 教育发展个体的谋生技能。 ? C. 教育会阻碍个体的良性发展。 ? D. 教育增进个体的幸福感 9. (2分)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_______ ? A. 个人本位 ? B. 指导性 ? C. 现代 ? D. 社会本位 10. (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传播环境的是() ? A. 校园环境 ? B. 教室环境 ? C. 学风 ? D. 教师 11. (2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因素决定的。? A. 政治 ? B. 经济 ? C. 文化 ? D. 人口

教育学概论模拟卷04(答案版)

教育学概论模拟卷(4) 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由“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三个层面构成的。(√) 2、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进行的。(√) 4、从德育类型划分为角度来说,德育包括私德、公德和道德教育。(√) 5、墨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6、教案的作用仅在于为教师的上课做准备。(×) 7、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包含有“美育具有完善品德的功能”的含义。(√) 8、“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种教育目的的准确表达。(×) 9、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深刻阐述了儿童的心理经验与知识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 10、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前提假设都是有缺陷的。(√) 11、可验证性是指教育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应该再教育实践中可以重复验证。(√) 12、《论语》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13、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均含三个层次的道德要求,即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规则。(×) 14、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5、科学教育并不限于自然学科,人文教育也不限于人文学科。(√) 16、席勒认为美育是沟通“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的中介与桥梁。(×) 17、过了青春期之后才开始学习外语的人,总难以摆脱原来口音影响,这是过了语言关键期的缘故。(√) 18、《论语》被称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19、教育评价主要是一种用来评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质量高低的工具与手段。(√) 20、在教育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应结合各种调查方法,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21、西方很早就有“无知即无德”的说法,其理由是“行善比先知善”。(√)

远程教育导论 大作业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上半年大作业 考试科目:《远程教育导论》 一、大作业题目 (一)简答题: 50分1、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时代特征。 答:所谓的远程教育就是教育机构借助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资源而实施的超越传统学院时空限制的教育活动形式。与常规学校相比,远程教育有以下特征: 一、开放性,这是远程教育最基本的特征。远程教育是面向社会大众,对学习者来说教育的门槛被降低,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度增加,教学信息资源得以共享。 二、延伸性,这是远程教育的功能特性,远程教育把教育信息传送给四面八方的学习者,借助各种媒体技术把教育信息向外传输,实际上就是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向外拓张。 三、灵活性,远程教育一般向成人,承担了在职教育,成人教育的工作。远程教育在课程的设置,学籍的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比常规教育更灵活多样,充分适应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四、手段中介性,远程教育的各个环节,如注册报到、教学活动、作业的布置与提交,评价与信息的交流与反馈等,都离不开媒体中介作用。 五、管理型,远程教育是在一定制度下,有目标、有管理、有评价、有反馈、有调控的作用下,并不意味着随意性和盲目性,它依然以特有的方式和制度调控教育活动的运行。 2、简述学习小组对于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具有哪三个特殊功能。 答:一、可以降低个人投入和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和学习效率

二、可以扩大生源范围,提高规模效益,降低办学成本 三、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宝贵学习资源 3、简述远程教育系统中“教与学子系统”的五个子系统的功能。 答:一、教师授课系统,通过教师讲授向学生传授知识,根据教授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否能够进行进一步划分为双向和单项系统 二、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学生利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是远程教育系统区别于普通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 三、答疑系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答疑系统是远程教育系统中一重要方面。 四、作业和考试系统,负责学生作业的布置,提交,批改以及学习效果测验。在互联网基础上建立作业和考试系统,实现网上在线测试。 五、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对学生的注册、缴费、课程、成绩、学籍等进行综合管理。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是远程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基本学习观。 答:构建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者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更加强调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景性,个体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头脑并不是空的,而是由于先前的生活经验在头脑里保存着自己特有的认识图式,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外界的接触,构建新的认知图式,这种新的认知图式是创造性的,在性质上不是原有图式的延续,所以与行为学派的理论相比,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质的变化,一种主动建构过程,而不是被动刺激反应模式。 建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