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1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1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1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1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1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实录

[导入]可以通过“情景创设法”,播放幻灯:韦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正是心的呼唤,爱的奉献,正是“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性的光辉点亮了一个即将消失的生命,《最后的常春藤叶》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欲知详情,请大家快速阅读,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小说情节梗概。

[教法]A通过图表的方式:着力挖掘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格,展示人们向往的人性世界的美好愿望。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拟以围绕小说写了哪些人物,“最后一片叶子”与小说人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来展开文章的讨论和讲述。

B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位欧.亨利小说的特点:第一遍:整理故事情节;第二遍:注意小说人物形象;第三遍:思考小说的思想内涵;最后,由学生通过三遍的阅读,思考小说的独特风格:“欧·亨利式的语言”: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等奇特语言艺术,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欧·亨利式的结尾”:短篇小说大师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的命运徒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学法]A做好预习:通过图书馆或上网了解欧.亨利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小说的风格,尤其可以通过他的其他短篇小说的比较阅读来加深对文章风格及其主旨的理解。

B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力求把握人物心理,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可以进行评比,推荐出朗诵好的小组进行示范性的朗诵,由老师读旁白。

C小组探究:在弄清文章的情节和人物基础上,进一步思考:1、本文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2、最后一片叶子与琼西的关系如何,为什么它可以挽救她的生命?3、贝而曼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说最后一篇叶子是他的杰作?

[探究]

A本文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欧·亨利式结尾;苏联作家“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即“卒章显志”)B叶子与琼西是怎样的关系?“最后一片叶子”为什么能

挽救琼西的生命?(她把最后一片叶子作为了自己生命的征兆,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生命将随着藤叶的飘零而流逝,而藤叶顽强依附在茎上,给人以绝处逢生的惊喜);(我真是一个怀姑娘……)

C为什么说“最后的一片叶子”是贝尔门的杰作?(想象那夜他作画的情景)(罗丹: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作一个人)(在二十五年的画布上描绘了真善美的青丹)

[拓展]A阅读:《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项链》

B讨论:对贝而曼先生的评价:1、给予了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赞美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意,看到人间真善美的人性的光辉;2、如果没有琼西生病、如果没有对叶子的关注,没有最后的偶然,也许他真得就要成为一个可怜虫了。

C读后感:

整体思路:

默读(概括)【理清故事情节】——朗读(再现情景)【分析人物形象】——疑读(探究问题)——研读(人生启迪)【思考小说内涵】

教学后记:

1、

采用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如小品表演,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产生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2、

教师课堂语言的锤炼:语文教师如何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共同进行探索和思考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3、采用课件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资料:

对白:

最后一片叶子

白:深秋的纽约,平日的繁华与喧嚣丧失殆尽,这一切都

得归功于以为冷酷的、肉眼看不见的不速之客,医生们叫他“肺炎”。这个破坏者在纽约的大街小巷明目张胆的踏着大步,一下子就击倒了十几个受害者。在华盛顿广场西边一座小屋,他的手又击倒了一位被加州的西风吹得没有血色的弱女子。琼西躺在一张油漆过的铁床上,一动也不动,凝望着荷兰式窗外对面砖房的空墙上。清晨……

苏珊:啊,琼西。

琼西:哎,苏珊你回来了。

苏珊:我回来了。

琼西:医生他走了?

苏珊:啊,医生他走了。医生他要是没有我带路的话,他恐怕、恐怕是一辈子也走不出这迷宫似的小巷子了,他走了。

琼西:12,11,10……

苏珊:琼西,琼西你在数什么呢?

琼西:6,5……

苏珊:琼西,你在数什么呢?

琼西:我在数窗外那常春藤的叶子,越来越少了,但却好数了。

苏珊:嗨,要去数那些叶子干什么呀,小心着凉了,我去把窗帘拉上,啊。

琼西:哎,别、别、请别,

苏珊:哎,好好好,我不拉,我不拉总行了吧。我、我不

拉。乖乖的躺下,别再去数那些叶子了好吗?我不拉。

琼西:还有五片叶子,不久就会一片也没有了,我难道还怕着凉吗?快去天堂的人,什么都不怕了。

苏珊:傻话,医生刚说过,他对我说你就快要好了,他说你这么年轻这么美丽,这么点小病怎么可能伤害到你?是医生这样对我说的,是医生说的呀。

琼西:苏珊,苏珊,看着我,你哭过。别否认,如果我就快痊愈了,你为什么要哭呢?我穷,可我不傻。我看过报纸,这场流感引发的肺炎已夺走很多人的生命,我、我就是下一个。

苏珊:不、不会的。

琼西:就像这叶子该落的总会落的,等那最后一片叶子落下去,我、我就要离开了。

苏珊:我说你傻你就是傻,你这么年轻这么美丽,怎么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和这一片小小的叶子联系在一起呢?我不

许你说,我再也不许你说这样的话了,我不许你说琼西。

琼西:苏珊,别怪我,我不想离开你,也不想离开这个世界,可我已经尽力了。就像这叶子,它不想掉下去,可是它却没有力量。别责备我,好吗?

苏珊:不,琼西。啊,好了好了,我们别再想那些叶子不叶子了,好吗?让我们想想那些美好的东西,让我们想想那不勒斯的海湾,想想凡高的故乡,想想巴黎的塞纳河。

琼西:哎,对对,我们约定过要一起去欧洲,去实现我们要当艺术家的理想。

苏珊:对呀对呀,为了这个理想,我们节衣缩食,我们不上餐馆、不买时装、(一起说)也不参加宴会。

琼西:对呀对呀。唉,又掉了一片,只剩下三片了,明天明天它就会掉光的,明天它一定会掉光的。

苏珊:不,我求求你了琼西,我求求你了,别在数那些叶子了。

贝尔门:苏珊,苏珊,啊苏珊。

苏珊:啊,老贝尔门。

贝尔门:我跟你说,昨天那幅画,我只卖了三美圆。

苏珊:哎,你怎么又喝酒了呀,老贝尔门?

贝尔门:像我这样一个天才艺术家,作品只卖三美圆,他们,他们还买画,狗屁。

苏珊:哎哎,老贝尔门,你轻点轻点好吗?琼西她刚睡着。

贝尔门:噢噢,哎,你哭过了?是谁欺负你了?

苏珊:噢,不是的,是琼西,医生说她得了很严重的肺炎。

贝尔门:肺炎?

苏珊:她恐怕是很难治愈了。

贝尔门:别哭啊,别哭啊你,别哭啊。想想办法,哪怕,

哪怕把我老贝尔门给当了,也要把琼西的病治好啊。

苏珊:可是,可是琼西她根本就不想活呀。她说,她说等窗外常春藤上的叶子都掉了,她也就要走了。她本来就柔弱瘦小的像一片叶子,她对这个世界的留恋是越来越少了。我真害怕,害怕她真的离逝飘走。

贝尔门:人怎么能和叶子相比呢?琼西,她善良有礼貌,她这么年轻那么美丽,她的画这么有灵性。肺炎?她会好的,你不要在胡思乱想了。

琼西: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了,要掉下来了……

苏珊:琼西、琼西。

贝尔门:可怜的孩子,她病得还不轻啊。

苏珊:她整天都在发烧,满脑子胡思乱想的。

琼西:噢,我等的不耐烦了,我看到最后一片叶子飘下去,飘下去了,那我也要……最后一片叶子。

苏珊:琼西,琼西。

贝尔门:最后一片叶子,可怜的琼西。噢上帝,你为什么让这么可爱的姑娘在这里生这么可怕的病呢?如果,如果我能够挣到钱的话,一定要让你们搬出这里,一定的。最后一片叶子?苏珊,来,最后一片叶子,它不会掉下去的,相信我。

旁白:夜的到临带来了呼啸的北风,滂沱大雨不断顺着荷兰式屋檐流泻下来。苏珊提心吊胆的望着窗外的常春藤陪伴

着琼西。

第二天早晨……

琼西:哎,怎么?我还活着?哎,叶子,最后一片叶子,它还在?哎,苏珊,它还在。

苏珊:哎,琼西,你怎么爬起来了?

琼西:苏珊,你来你来,你看,那片叶子,常春藤上还有一片叶子。

苏珊:对呀对呀,你看它的根部仍然是深绿色的,叶子的边缘也已经枯萎发黄了,它还在那儿,它还在那儿。

琼西:是啊,苏珊,这可是最后一片叶子。

苏珊:恩。

琼西:我原以为,它昨晚一定会掉的,我听见风声了,今天它一定会掉的,我也会死的。噢,苏珊,我是个傻姑娘,就像你昨天说的,我是在胡言乱语,我应该活下去。哎,就像这叶子,这是上帝的旨意,怎么能够轻易的死亡呢?哎,我们,我们还有诺言没有实现呢,我怎么能就此离去呢?

苏珊:对对。噢,我的上帝呀,我想,我想你已经完全好了,不是吗?

琼西:我好了?

苏珊:来,我们坐会儿。

琼西:苏珊,我想我有点饿了,而且我想梳梳头,想照照镜子。

苏珊:好啊好啊,楼下怎么了?你在上面乖乖的坐着,我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顺便给你弄点好吃的,乖乖坐着啊。

邻居1:昨晚上,不知哪个冒失鬼,上楼把颜料给打翻了。

邻居2:就是啊,能得地上都是些黄黄绿绿的颜料。

邻居3:昨天晚上,不知哪个醉汉又喝醉了酒,你瞧瞧,弄地满地都是画笔。

邻居4:邻居们,邻居们,你们知道吗?昨晚上,昨晚上……

众邻居:什么?啊?

邻居1:走,去看看去。

苏珊:琼西。

琼西:苏珊,发生了什么事啊?

苏珊:我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我么的老贝尔门,他……

琼西:他怎么了?

苏珊:他死了。

琼西:啊?怎么会这样?他怎么会死呢?他可是个好人!

苏珊:今天早上,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的衣服、鞋子全部都湿透了,浑身冰凉冰凉的。

琼西:怎么会这样?

珊:你知道他昨晚去哪儿了吗?来,来,你来看看这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风刮得这么厉害,

而它却从来没有动一动,没有摇一摇呢?这是我们的老贝尔门,他昨晚淋了一夜的雨,为了你,他它画在墙上的。是他,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时候,是他把它画在墙上的。

琼西:噢,天啊,天啊,老贝尔门,老贝尔门。

白:这个就是最后一片叶子的故事,平凡的如同老贝尔门这个人。能体会到其中震撼人心的力量的也只有那两个女孩了。苏珊和琼西它们会永远记得那个操了40年画笔都没有摸到艺术女神的衣裙的老贝尔门,会记得他那幅等待了25年的杰作。最后一片叶子融入了他的真、他的善、他的美、他的爱,那是他艺术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升华。那最后的一片叶子。

拓展阅读:

读过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人,想必还记得这句话:“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酷爱生活的女画家约翰西,患了肺炎濒临大限时,“害怕在她轻轻抓着这个世界的手越来越乏力的时候,她会真的像一片轻轻的、纤弱的叶子那样,随深秋的寒凤飘逝而去”。初读这篇小说时,少年不识愁滋味,对主人公那仿佛病态的痴语我并不以为然,而正是在人类对绿色顶礼膜拜,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电脑、绿色冰箱,绿色建筑被人们广为崇尚的今天,重读小说《最后

一片叶子》,才感悟到,这分明是一个寓言故事,约翰西的心语,分明是谷世之言,大籁希声。

就在欧·亨利自己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上,不是就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吗?著名总统罗斯福对梅花鹿可谓情

有独钟,从这点小小的总统私人利益出发,他便下令对北利亚桑纳州一片茂密的大森林进行大规模扫荡,大批鹿的天敌----狮子、狼等食肉动物被捕杀殆尽。四千多只鹿于是生物爆炸一般,呈几何级数迅猛增长,十几万只伸特长脖子的可爱精灵们,吃光了树上的叶子,仿佛只在转眼问,著名的大森林就从地球上消失了,最后剩下的,只有凡头病鹿。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在我省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她向来就被人们称为镶嵌在我们这个植物王国皇冠上的一颗绿宝石。她的美丽,当然是绿色赋予的。可是,就在这绿宝石之上,有8家红砖厂的大烟囱,不分昼夜地喷吐着氟化物和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的浓烟,致使1262亩的天然橡胶林受害,三万零五百株橡胶树为之枯死,胶民们虽然怨气沸腾,却眼睁睁地奈何不了它,无独有偶,在同一纬度的广西某地,也上演过惊人相似的一幕,如果说那一幕还有点不同的话,就是红砖厂的废气除了使大面积胶林枯死外,还造成50多亩芒果只开花不结果,出现果荒。我们知道,天然橡胶是目前地球上极为少有的自然资源,仅生长在赤过附近,我们也知道,芒果是公认的“水

果之王”,那么何以会出现上面那样的情况呢?----因为红泥巴变成砖块,只需要几天的时间,远比橡胶芒果来钱要快!

绿色是和平和生命的象征。在很小的时候,我的心便融进了一个绿色的海洋。穿了十凡年国防绿的我,在老山战区那片阳光充足,绿色位浓的亚热带丛林中,度过了人生位美好的一段年华。就是在那样一个空气、阳光、风雨充足的天然大氧吧里,我步入了而立之年。此生最难忘的,能维系裁生命的,大概就只有那特殊的一片绿色了。而事实上,那片我魂牵梦紫的土地至今还不富裕,一些地方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发育程度不高,边民的农事,至今还离不开刀耕火种,纵火烧荒。我曾目赌过两个边民合伙买一盒火柴平分的事,开始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太穷,买不起一盒囫囵的火柴,后来才发现,在他们的生活里,四季灶膛火不断,一根火柴烧一年,大树小树变成灰。我能给他们的,就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忠告:可别把咱的林子都烧光了呀。

我的一个同事的办公桌上,摆着个木制的水杯,是什么木呢?红豆衫。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家们,从世界珍稀植物红豆杉树皮里,提出了炖度达99.9%

以上的抗癌新药紫杉醇,可没料到的是随后发生的事,竟会令这些专家们痛心疾首,老泪纵横,滇东北相当数量的红豆杉被人剥光了树皮,砍光了枝叶,连树根也被拔走。因为一个商业秘密被公开,1克紫杉醇在国际上可卖到1万美元,

那些人还相信一个神话,红豆杉做成的水杯、容忍,甚至根雕可以防癌。

在’99昆明世博会期间,谈论这样沉重的话题,或许不大会时宜。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性的十大环境问题,即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等,这其中就有9项是因绿色植被遇破坏直接导致的。楼房越益越高,生活越来越好,绿色却越来越少,越来越远,有感于此,我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烟囱长成了森林/钢筋和混凝土切断了视线/我的瞳孔里就再没有了绿色/那天空的湛蓝呢/那海水的碧绿呢/那河流的清亮呢/那空气的爽朗呢。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对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有着永远摆脱不究的依赖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断地提供植物和动物的食物,需要有足够厚度的大气层,来保护人类不受过高成过低气温,以及过量紫外线的伤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够量的水和氧气来维持生命的存在,而没有了绿色,这一切岂不成了无本之源,好比毛长在皮子上,没有了皮,毛又咋生根?

绿色锐减,吞噬绿色的,正是人类自己,是人类发展模式中那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破坏性开采。人类对绿色的无尽索取仍在威胁着生态平衡,破坏着生态的结构。据(一个保守的数字)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019万公顷森林横遭盲

目砍伐,这是5700个昆明市的面积啊。这已经造成了全球性的“温室效应”,与之相连,全世界每年有近5万个物种濒临灭绝,有近2700万公顷的农田蒙受沙漠化之灾,就连海底也日趋沙漠化,就不必再说那令我们痛心的去年在华夏大地发生长江、松嫩大灾了吧,也不必说我省的泥石流,山体滑坡了吧。如此盲目的行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改变,势必爆发可怕的生态危机,而一旦它的爆发起出了人类控制的极限,其后果不堪想象。那时,我们都会明白,最后一片落叶将带走人类的命运,也决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欣喜地看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纳入了我目的政府行为,我国已颁布了10多部环境保护法,

200多项环境标准,绿化财政,正威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天人合一”.更是我们千年的愿望,我想我们应该叫响这样一个口号:绿色就是生产力!我省的金沙江等流域,炊坑代木兮,豆之河之干兮现象也已悄然消失。你可能问我,这一切还保不住你那最后一片叶子吗,那么,我要说的是,你还是去问问我们的《国歌》里,为什么至今还要唱“中华民族到了位危险的时候”这一句吧。诚然,正像我们的抗洪收灾能取得决定性胜利所昭示的那样,我们坚信,人类的本事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但是,常言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要防患于朱然。我们怎么能够等到头上见不到日月星辰,满目酸雨纷纷,脚下洪浪滔天,汪洋恣

肆,人间无处不飞沙,等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才悔不当初呢?

聪明的作家欧·亨利是以其“欧·亨利式的结尾”著称于世的,那最后一片不凋的叶子,带来的是一个危亡病人的新生。我想,我们也会创造出另一个欧·享利式的结尾,迎来人类新生的。坐以待毙,从来就不是人类的选择,人类既已觉臣,就会在危机面前积极行动起来,把握历史机遇,化压力为动力,保卫绿色,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圈。

面对现实,我们迎接挑战,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年月日课堂实录

年月日课堂实录

年月日课堂实录 平鲁实验小学:张翠枝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好,请坐! 大家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谁先说说你是在哪年哪月生的? 生:我是1995年5月9日出生的,每到5月9日就是我的生日…… 师:小刚特别纳闷,他已经12岁了,可妈妈却只给他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学了今天的知识老师相信你们会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板书课题) 师:你们说得真好!你们有生日,我们的祖国也有生日,它是哪年、哪月成立的? 生:新中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 师:说得非常好,很准确!每年10月1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那么你们的生日和祖国的生日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一年有几个月?我想知道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 我想知道平年和闰年全年各有多少天?我想知道怎样判断平年和闰年?我想知道平年和闰年的2月各是多少天? 我想知道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一个大月有多少天?一个小月有多少天?我想知道一年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师:啊!同学们想知道的还真多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年月日是怎么来的呢?请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 (出示天体运行模拟演示图) 生:观看大屏幕天体运行 师解说:(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地球自己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天。) 师:(课件出示)说一说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 师:年月日和我们形影不离,日日相伴、月月相随,那么谁能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说一说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吗? 师:谁先来用你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一年有多长。 生:我长了一岁,是过了一年。 师:你说的真好!请坐,谁再来说一说? 生:去年的5月1日我去了朔州,今年的5月1日我又准备去,正好是一年。 师:你说的很准确!谁来用你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一月有多长呢? 生:爸爸每月的1号都发工资,所以爸爸又发工资了,是过了一个月。 师:噢!你真聪明!谁再来说一说? 生:从上个月圆到这个月圆,是一个月,…… 师:你真棒!那么谁来说一说一日呢? 生:从昨天的日出,到今天的日出是一天过去了。 师:很好,谁再来说一说?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厘米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厘米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1、能熟练的运用我们学校的几何图形的教学模式。生活引入- 观察操作-总结概括=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2、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并能对学生及时地进行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从整节课可以看出 本课以生动的Flash动画课件创设了“阿福的新衣”这一情境,一下子吸引住了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在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为什么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得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结合生活实际,学生体会到:为了测量得准确和交流的方便,需要用统一的工具——尺来量。使学生在认知矛盾冲突时产生了要学习尺的迫切需求,很自然地进入到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也初步体现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应用。这种设计,将导入和新授融为一体,以知识为主线,以学生的积极情感为保证,有利于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2、设计了大量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长度观念。 对厘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支持,教师充分利用实物,组织学生活动,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如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借助1厘米的小棒感知1厘米,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用自己的方式表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1厘米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的长度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米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在测量过程中培养估测意识。 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习兴趣。估测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估测也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教学时,教师非常重视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如在估测铅笔的长度时,先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再估计一下这枝铅笔长几厘米,并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先估测,再实际测量,培养了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不足: 1、环节设计的时间的分配不太合理

《4认识时间》课堂实录王莉

《认识时间》课堂实录 实验小学王莉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页例1以及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钟面上的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四点: 兴趣点:引导学生学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直观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困惑点:直观理解1时=60分的含义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 兴奋点:借助钟面进行操作探究,认识时间 发展点:会拨指定时刻,学会珍惜时间,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用的钟面模型两个,实物钟一个,相关课件,学生每人准备学具钟面一个,方格纸50张 教学过程: 一、导趣,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关于钟表的哪些知识? 生1:我们会认、会读几时整,几时半。 生2:我们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一共有12大格。 167

生3: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半格是半小时或30分。 生4:我们还学会了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时间。 师:我们每天早上上学的时间和放学的时间是多少?你能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它们吗? 生:能。 师:请大家用学具钟面拨出每天早上的上课时刻和每天下午的放学时刻,并用两种方法表示。(全班集体订正,并指名说明根据。)师:出示第81页主题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钟面上表示的时刻是多少? 生1:图上画的是老师和同学们开始上课了。 生2:钟面上表示的时刻是8时多。 师:是8时多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时多”,多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时间》(板书)。 二、导学,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的教学 师:钟面上有哪些数? 生:123……12,12个数字。 师:这些数将钟面分成了多少大格? 生:这些数字将钟面分成了12大格。 师:相邻两个数之间有几小格? 生:相邻两个数之间有5小格。 师:你知道每个数对应的小格数吗?数字1对应几小格?数字2对应几小格?……(生口述,师用课件出示) 生1:我知道每个数对应的小格数。 生2:数字1对应着5小格,数字2对应着10小格,……数字12对应着60小格。 168

我多想去看看名师教学实录片段(部编本一年级下册)

我多想去看看名师教学实录片段(部编本一 年级下册) ◆感悟“我”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师:是啊,大山里的小朋友和同学们一样,当他听了妈妈的讲述后,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遍一遍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其实,想去看看的人除了你们和大山里的小朋友,老师也想去呀,我心中急切的情感没有语言能描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没有办法控制,我要读,我要把心中这份感受读给大家听,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师:(朗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怎么样,你们感受到了吗? 生1:我听见您的声音很大,说明您的愿望很强烈。 生2:我看见老师的眼睛似乎在发光,老师一定很激动。 生3:老师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您心里很自豪。 师:不错,大家真会观察,真会思考。谁来读一读,来表达一下自己心中的感受,我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读得好。 生1: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你读得很快,我听出了你想去看看的急切心情。 生2: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你读得声音大,我听出了你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生3: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你读得很重,我知道你想去北京看看的心情很急切,对北京的热爱更强烈。 生4: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你读得很慢,我听出了你对北京那份深沉的爱。 生5: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你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听出你对北京越来越强烈的爱,越来越想去的心情,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你们的心情,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同学们,再次拿起你们的课本,带着心中的这份感受,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一遍。 (全班齐读) 赏析: 阅读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也是如此。从“读会”到“会读”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读书的意识,本片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里,激发了学生对北京的向往,表达了他们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学生们在朗读“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句话时,或快或慢、或轻或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充满了灵性的生命体。

认识时间(二上)公开课教学设计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立足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观察、交流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知道1时=60分。掌握认几时几分的方法。 2.通过拨一拨钟面,帮助学生突破认50分、55分这类时刻的难点。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认几时几分的方法,知道1时=60分。 2.难点:通过拨一拨学会看50分、55分这类时间。 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一个实物钟、板书条、遥控鼠标、教鞭 2.学具:小闹钟(每人一个)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学什么吗? 生:认识时间。 师:是的,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认识时间,那你们知道古代的人们是如何来知道时间的呢? 抽2生说。 师:黄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有没有兴趣来了解一下? 【PPT:时间的变迁】 展示日晷、圭、刻漏、沙漏等即使工具。 师:你们瞧,古人多有智慧呀!你知道现代人是用什么来记时间的吗?(时钟、手表、电子表)。看来204的小朋友很善于观察生活。在今天的课堂中一定能学到很多关于时间的知识。 一、复习钟面,整时回顾 师:黄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上面有几个数呢?(12个数)这根又细又长的针

是什么针?(时针)又粗又短的针呢?(分针) 师: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就学习过整时了,现在黄老师来考验一下大家。【PPT:】 出示第一个钟面:8时。请学生来说说是什么时间?分针指向了哪里?时针指向哪儿?(课件出示8时的两种写法,8:00 8时) 出示第二个钟面:10时。第三个钟面:12时。同学们,这里时针和分针都在什么位置? 师:现在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么通过时针和分针来看整时的啊? 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全班齐读)。 【PPT:】 师:那如果不是整时,分针没有指向12时,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来描述时间呢?课件出示两个钟面:刚过10时,快到12时。 课件展示上课情景图: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课是几时多呢?(8时多)。看来时针没有问题,那究竟8时多多少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二、探讨新知,突破知识重难点 1.感知1时=60分 (1)认时间,看清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很重要,大家都说8时多,看来钟面看时针没问题了,关键在分针。让我们一起来看分针。 (2)【PPT:钟面】钟面上除了有大格还有小格,你们看有几个大格?(12个)1个大格有几个小格?(5个)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我们让分针动起来,现在是12时1分,继续走是?(12时2分,12时3分,12时5分)12时3分,分钟从12走过了几个小格?12时5分,分针从12到刻度1走过了几小格?(5小格)是多少分?所以刻度1可以表示几分? 师:请同学们拿出小脑钟,动手拨一拨,从12时,拨出12时1分,12时2分,12时3分,12时5分。 (3)【PPT:】继续。(12时10分)几小格?(10小格),12时15分,12时20分,12时20分。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算出来?(5分5分加)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0页,把接下来分针指的填完整,来快快动起来。

苏教版二上《认识厘米》教师实录_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上《认识厘米》教师实录_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引言:出示“量”字,黑板上这个字你认识吗?谁来读一读? 还可以怎么读,注音“liang”,量什么?板书:量长度 2.你想量什么东西的长度,愿意来说一说吗? 小朋友想要量的东西非常多,下面我们先一起来量一量每个小朋友的课桌有多长好吗? 先想一下,你打算怎样量,用什么东西量?指名回答 3、小朋友,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去量一量课桌有多长,开始吧。生量操作 4、反馈:课桌大约有多长?谁来说说你量的结果。师随机板书几种不同的结果。 5、观察结果:小朋友,观察一下,你们量的结果都一样吗? 量同样长的一张课桌,为什么你们说的数都不相同? 小结:因为量的工具不一样,每个长度的单位都不相同,所以量出来的数字都不一样。 过渡:那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测量方法,你觉得用什么东西量可能会更好一些呢?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初步操作、体验,产生悬念,造成认知冲突,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认识厘米 1.观察尺 (1)小朋友,你们有尺吗?拿出来看一看,观察一下尺上有什么? (2)生回答,师出示放大的直尺图进行讲解 a.一条一条的线,对,这些线在尺上叫刻度线。刻度线有的短,有的长,两条长刻度线之间就是一大格,(师比划)还有没有一大格了?观察一下这些大格一样长吗? [这里强调每一大格一样长,旨在为后面认识1厘米打基础。] b.有数字,有哪些数字呢?读读看。 尺上第一个数字是几?对,尺上的数字是从0开始的。 这些数都是用来表示几刻度的。0对着的这条长线段叫零刻度线,对着1的这条线段叫什么?这条呢?(指5)在你的尺上找找5刻度线、13刻度线,同桌互相看一看。 [学生往往忽略尺上的第一个数字“0”,在这里非常有必要强调零刻度线,以及认识各条刻度线,为后面用尺测量长度作铺垫。] c.尺上除了刻度线和数字,再仔细找找还有什么? 这两个字母是这样写的,(师板书)它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厘米”。(读一读) 厘米是用来表示长度的,它是一个长度单位。 2.感知1厘米 (1)那你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请小朋友用这两个手指头试着在尺上去比划一下,不会的看看前后左右的小朋友。 [学生在平时画等号中已经有了一些长度概念,在这里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2)指名回答: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生回答:0到1 是看下面的数字吗?应该看什么? 应该是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还可以从哪儿到哪儿? 你发现1厘米其实就是什么?(一大格)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课堂实录

《秒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 教材: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秒的认识》 第一部分:情境导入 师: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七号载人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举世震惊。现在,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多媒体播放神州七号成功发射的视频)。 师:让我们模仿零号指挥员,为神七发射来一次倒计时,怎么样?(重播神七发射视频,师生随画面齐述:20秒……10、9、8、7、……;点火;起飞。)师:让我们再感受一次。(打开倒计时器,师生齐数:10、9、8、7……)师:刚才我们的倒计时活动,时间不到一分钟,这么短的时间用什么时间单位来计量呢? 生(齐):用秒(计量)。 师:是的,人们计量比分短的时间,通常用秒来计时。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比分小的时间单位——秒。(课件打出课题:秒的认识)。 师:除了火箭发射用秒计时,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场合用秒计时吗?生:我知道红绿灯是用秒计时的,是倒计时。 生:我们跑步比赛的时候,(成绩)是用秒计时的。 生:我爸爸买的胶是三秒。 师:是的,这种胶粘合物体的速度相当快。 师:还有吗?(生摇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秒(课件展现情境——飞机起飞,红绿灯,学校运动会)。计“秒”,有专门的仪器,就是秒表(课件展示):这是电子秒表(课件表现电子秒表计时),这是指针式秒表(课件表现机械秒表计时)。体育课上,老师就用它们来计时。 第二部分:探究感受

师:(课件显示在线时钟)认识了秒表,这位朋友你们还认识吗?生:这是钟、闹钟。 师:钟面上有三根针,哪一根是秒针? 生:红色的那根。 生:很细、很长的那根针是秒针。 生:我觉得是走得最快的那根。 生:这个钟上面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钟面上,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 (板书:秒针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师:仔细观察秒针的走动,你发现什么了吗? (生观察了约10秒钟的时间) 生:它“咔嚓”、“咔嚓”地走的。 生:是“嗒”、“嗒”、“嗒”地走,隔的快慢差不多。 生:我看到它“嗒”一下,就向前进一格。 师:同学们观察很认真,很仔细。秒针每走动一次,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播放课件:秒针走动一小格)这就是1秒。仔细观察秒针有什么变化?生:秒针走动了1小格。 生:我听到了“咔嚓”一声。 师: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板书:走一小格是1秒)。闭上眼睛,再体会一下。(再次播放课件:秒针走动一小格)说一说,对于1秒,你有什么感受?生:一秒很短。

小学语文交流课《最后一头战象》优秀教案导学案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交流课《最后一头战象》优秀教案导 学案优秀教案 公开课《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教学准备: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

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评:不仅引导学生弄清了“战象”的意思,还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

《我多想去看看》课堂实录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綦江区陵园小学:xxx 一、复习引入,激情。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11课,一起说一说课题。 生:我多想去看看。 师:(师板书课题)再读一遍。 生:我多想去看看 师:我想到哪里去看看呢? 生:北京。 师:是啊!文中的小朋友非常想去北京看看。(贴出带五角星的词语“北京”)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想去北京就让我们坐上特快列车,沿着弯弯的小路摘下路上的星星我们就可以到达北京城了。(课件出示弯弯的小路)孩子们,火车火车开起来! 生:火车火车这里开! 师:(拿出13个星星字卡小组开火车读)好,我请坐端正的三小组的孩子读一读。 生:京!(读对了其余孩子鼓掌读三遍京京京)…… 师:非常棒,孩子!恭喜你们来到了北京城! 师:(出示课件天安门)看,孩子们,这是北京城的…… 生:天安门。

师:漂亮吗? 生:漂亮! 师:(出示课件带词语宝宝的气球)看天安门广场上有许多的气球等着我们去放飞呢!想不想放,孩子们? 生:想! 师:注意听陈老师的!第一个气球,我请一大组读。 生:多想! 师:(齐读词语)二大组、三大组、男同学、女同学、一大组、二大组、三大组、全班。 师:是啊!我们多想去看看北京城啊!有一位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想去看看北京城。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一听他的心声吧! 二、朗读课文,悟情。 师:请孩子们轻轻地打开课本102页。带着这样的读书要求读一读课文。 师:(出示课件我会读)一读,大声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画,用铅笔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三标,标出这一首小诗一共有几句话,在每句话的末尾标上序号。听明白了吗?孩子们? 生:听明白了。 师:好,开始吧!大声的朗读。 (生自由读,师巡视) 师:很多孩子都读完了。请拿出铅笔,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用横线画一画。然后标出文中一共有几句话。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及反思认识厘米_人教新课标

“认识厘米”教学实录 与反思 教材简析: “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学习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开始。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长度,但对厘米、米等“单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感知并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呢?又怎样让学生真切感受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初步的长度观念呢? 一、创设情境,引入“厘米” (……经过用回形针、蜡笔、小刀、橡皮等工具测量同一课本后得出同一物体用不同的测量单位测量,结果不一样。从而引出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测量了课本的长,为什么测量的长度不一样呢? 生:我们用了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所以结果不一样。 师:怎样测量物体才会有一个统一的结果呢?请观察你们手中的尺子。(学生自主观察、交流)现在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怎样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生2:我想知道尺子上一小格表示什么?一大格表示什么? 师: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 (播放课件:小朋友好,我是长度单位“厘米”,平时你们测量物体时,可以用上我,比如说铅笔长15厘米,课本长20厘米,课桌边长100厘米。小朋友们,初次见面,你想对刚才的介绍说点什么?) 生1:我想认识厘米这个新朋友。 生2:我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 二、参与活动,体验“1厘米” 1、认识“1厘米”。 活动一:找一找 师: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出示课件:闪动1厘米的距离) 师:直尺上闪动部分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就是从0到1的距离叫1厘米,也可写作1cm。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直尺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1厘米长,同桌相互指着说一说。 生1:从刻度1到刻度2是1cm。 生2: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cm。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直尺上每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cm。 总结并板书:直尺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或者每一大格间的长度都是1cm。 2、感受“1厘米”。 活动二:量一量 师:请拿出学具盒里棱长1cm的正方体,它宽度就是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不信,量一量看。(教师巡视并用实物投影演示)还可以怎样量?(学生测量,初识将物体的一端

听课笔记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 一、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师: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象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 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 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公开课草帽计教案最后1

《草帽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草帽计》是北师大版第八册教材“智谋”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在长征途中,贺龙同志在上有敌机的轰炸,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设下计策,迷惑敌军,不发一枪一弹,让敌军自相残杀,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这篇课文脉络清楚,对事情过程描写得生动形象。全文运用了很多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贺龙的聪明智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丰富自己的知识,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聪明才智。 学情分析: 学生们经过前四年的学习培养,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如:查阅资料,熟读课文,作批注,自学生字词。在课堂学习中,他们通过质疑,研讨,朗读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对有价值的问题能够合作交流,从中找到学习的喜悦。但有个别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和习作上稍有困难,需进行更多的指导。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必须深入文本,进入到文本的语言中去,进入到文本深处。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要注重学习过程,渗透学习方法,扎根于语言文字,从关键词中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使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像,走进文本情境,获取真实感受。通过多种阅读,解决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神机妙算。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贺龙想出的办法中体会他的聪明才智。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山场、狂轰滥炸、举世闻名、人困马乏、人仰马翻、争先恐后”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对成语的理解,体会敌人麻痹大意、丑态百出的愚蠢。 4.学习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了解贺龙实施草帽计的具体原因及过程,体会贺龙的神机妙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的过程。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贺龙、蒋介石,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教师制作课件(资料、生词、句子、段落) 一、导入新课,质疑激趣。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词语认识了吗?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行。 谁来读第二行?谁再读读第三行?咱们一起读一遍。 率领隐蔽侦察称赞 镇定自若面面相觑莫名其妙拍手称快神机妙算 得意忘形丢盔弃甲喜出望外狂轰滥炸血肉横飞 3、同学们读得不错,谁能用上我们学过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围

部编版下册语文一年级下册2.我多想去看看(课堂实录)

我多想去看看 一、谈话导入: 师:大家谁去过北京啊? 生:(举手) 师:你们都到过北京的什么地方? 生:天安门。 生:长城。 生:世界公园。 师:那些没去过北京的同学想不想去看看呢? 生:想。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北京的图片,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万里长城、故宫、天坛、天安门的风光图片) 师:北京历史悠久、风景迷人,令人向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 生:想是“心”字底。用上“心”字底是因为想一件事情要用心去想。 师:请同学们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先请小朋友听老师读课文,注意认真听清老师读得每个字音。 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请你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最后用铅笔圈画出12个生字。 师:请把圈画出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检查能不能读准确。(表扬学得好的同桌)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师:现在这些字宝宝都跳回了课文里,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出示第一句)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个字谜,这个字就藏在这个句子中,请大家猜一猜是哪个字?“一口咬掉牛尾巴”。 生:是“告”。 师:告还有个词语“告诉”,谁来读读这个词?(指名读)“诉”在这个词中要读轻声,再读这个词。(齐读) 师:谁能用“告诉”说一句话? 生:爸爸告诉我今天奶奶来接我。 生:我告诉妈妈一件事。 师:“弯弯的小路”这个“路”谁能为它找到词语朋友? 生:大路、马路、路边、小路、走路 师:“走路”的“走”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我们来齐读这个词。 师:“就能走出大山”中的“能”是“能够”的意思,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生:我能够跑50米了。 生:我能帮妈妈干活了。 师:这句话中的字宝宝大家都认识了,老师相信你们再读这句话,一定能读得更好。谁想来读读?(指名读、齐读) 师:第二句话中,也有好多生字(出示第二句)你们能读好它吗?谁想来试一试?(指名读) 师:读得真棒!这句话中有这么多字宝宝,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好办法

年月日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6-4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和制作年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重点: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难点: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自作多媒体课件和填写二月份天数的表格。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导入新课。 1、交流师: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班的课老师既激动又高兴,同学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那么让我们记下这难忘的时刻吧!(板书——年——月——日——时——分——秒) 2、导入师:老师刚才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用到了哪此时间单位 生:年、月、日、时、分、秒。 师:哪几个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 生:时、分、秒。 师:对了,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时间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较长时间的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年、月、日”(揭示课题) 二、观察、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图片师:大家一起看看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候(出示主题图,播放课件第2张到第5张。) 师:记住这些有意义的日子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时间单位 生:年、月、日。 2、认识年历卡师:那么年、月、日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47页,这里有一张2003的年历卡,醒目的大字,表示的是这张年历卡的年份。每份下面的每一小块表示的是这一年中的每一个月。每个月中,记载着这一个月的第一天。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年历卡,然后在小组内完成下面的几个问题。(课件逐一出示问题) 一年有几个月 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认识厘米》教学实录及评析(精品课)

《认识厘米》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以发展为本,营造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习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尺、长方形纸条、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爱听故事吗? 生:爱! 师:那今天梁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师:新学期到了,在蚂蚁王国里有一所蚂蚁学堂,它马上要开学

了。看!这就是蚂蚁学堂,漂亮吗?小蚂蚁们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座小桥。一天,一阵狂风吹过,把小桥的一个扶手给刮断了!这可怎么办好呀?小蚂蚁们决定重新再做一个扶手,可是扶手有多长呢? 小朋友,你们能帮小蚂蚁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才能知道扶手有多长呢? 生:用尺子量。 师:用尺子量,这确实是个好办法,那你们有尺子吗? 生:有! 【设计意图:利用《蚂蚁王国》的故事引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通过让学生帮小蚂蚁解决问题这一情节吸引学生对新知产生学习的欲望。】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观察尺 1、师:请拿出你们的尺子,认真观察尺子,仔细瞧瞧,你发现尺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与同桌分享一下。 学生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2、引导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认识数字 生1:我的尺子上有0~20的数字。 师:同学们,你们的尺子上也有数字吗? 生:有。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 《时、分、秒— 秒的认识》 教案

1 时、分、秒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培养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重点难点】 1.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问题。 【教学指导】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不到几时”几种关于时刻的说法。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将为今后学习年、月、日打下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材以各种倒计时作为素材,引出一系列有关时间的问题,从而完成对时、分、秒的认识。但是由于现在的学生对新千年根本没有印象,体会也不深刻,所以不易引起学生深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创设了运动场上学生赛跑时的情境。由于这些事情发生在学生们的身边,使得学生特别感兴趣,能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入对时、分、秒的认识和学习。【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2课时: 第1课时秒的认识………………………………………1课时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重点难点】 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准备】 钟表课件、实物钟表。 【情景导入】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2页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 2.老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1秒) 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就来认识秒。

一年级语文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及点评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年级语文教案 【导读】 1、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首诗歌,全诗由三句话组成,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的美好愿望,内容生动感人。 本课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低年级阅读教学任务:“识字、学词、读通、读顺、读好课文”开展教学,创设情境,联系实际,读中感悟。 2、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首诗歌,全诗由三句话组成,押an韵。教学前,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教学中,抓住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在读中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小学生对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会有些了解。结合这一特点,教学时准备升旗仪式录像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天安门升旗的录像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心、方”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伊始,创设情境。课件依次演示:美丽的小山村,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母子对话、孩子的愿望。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内容情境中,学生在感受着山村的美,天安门广场的美,感受着升旗前的隆重和山山美好的心愿,为投入地读文做好铺垫。当学生与本文的愿望融到一起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歌;指名读,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针对教材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教学中,采取带拼音识字、去拼音识字、在具体的语境中巩固识字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学习生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识字为了更好地促进阅读。为了检查识字效果,同时为了在把课文读通的基础上读顺,组织组内同学互读、评议,教师以指名读课文的方式检查朗读效果。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无论是初读感知,还是学习汉字,变换形式学习,组内同学互读课文,都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课文读通、读顺成为可能。 3、品读感悟,熟读成诵。诗歌共三句话。品读感悟第一句时,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倾听,接着模仿读第一句。品读感悟第二句时,组织学生观看北京升旗仪式实况录像,学生在体会中练读第二句。品读感悟第三句时,让学生比较: ⑴我多想去看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知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培养学生估测时间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猜测、验证,发现1分=60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感悟和体验1秒与几秒的时间长短。 教具、学具: 钟表、秒表、题单、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 生:喜欢。 师:你们喜欢过什么节日呀? 生:教师节 生:春节 生:······ 师:你们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 生:看过。 师:现在让我们再回到晚会的现场看一看。(课件播放春晚录像) 师: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师生一起数:10、9、8······1. 师:过年好不好? 生:好! 师:过年真好!谁知道,刚才我们倒计时每数一个数用的是什么时间单位?生:秒 师:对!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那么要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 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时间单位“秒”? 生:动画片播放之前 生:跑步比赛的时候 师:(课件出示:刘翔跨栏的图片)刘翔是中国运动员的骄傲,他被称为“世界飞人”,在2006年的世界田联大奖赛上,他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尘封13年之久的世界记录,又一次夺得了世界冠军。 生:火箭发射倒计时的时候 师:(课件出示:火箭发射倒计时的图片)火箭成功发射,我国载人宇宙飞船顺利登上了太空。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谁知道,乘坐我国载人宇宙飞船第一次登上太空的人是谁呢?(杨利伟)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也要为祖国争光!生:······ 师:(课件出示:奥运会倒计时牌)它准确的告诉大家现在据奥运会开幕还有几天几时几分几秒。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迎接奥运会的到来! 师:看来呀,生活中用秒计时的地方还真不少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秒!(板书:秒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认识钟面上的秒 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桌面上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 生:钟面上跑得最快的针就是秒针。 生: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一秒。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师:谁还有别的发现? 生:秒针走一圈是60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秒针走一圈,就走了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师:说的真好!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图解教材】 【课时目标】 1.认识13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13生字,会写6个字。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片断1: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 生:去过。 生:没去过。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一首歌中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播放课件“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同时老师用优美的动作打节奏。) 师: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它又雄伟,又壮丽,有个妈妈给她的孩子讲北京的样子,她是这样说的……(播放录像片)。 片断2: 师: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61页,听听老师读,看看老师读的好不好?师范读(配音乐)。 师:你们认为我读的怎么样? 生:好。 生:棒极了。 师:你想读吗?那么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习它。借助拼音读几遍。 片断3: 师:你们想读课文吗?那么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吧。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习它。 师:在小组内把生字划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看谁记的最多。 生:小组内学习生字。 师:你以前认识哪些字?在哪里学的? 生:我以前认识“路”字,在幼儿园学的。 生:我还看见过“马路”。 生:还有姥姥家的“山路”。 生:我还认识“北京”两个字,妈妈教我的。 师:这些同学真了不起,老师敬佩你们。那么你们又记住了哪些字呢? 生:我记住了“想”,上边两个“木,目”,下边是“心”字,用“心”去想。 生:我记住了“升”,这样就“升旗”。(师生做升旗的动作) 片断4: 师:老师想如果没有拼音,你们也能认识这些字,对吗?(逐个出示)。 生:读。 师:哪里的火车开起来。 生:这里的火车开起来。 生:读卡片。 师:双轨火车开起来。 生:呜、呜、呜(两个学生站起来读)。 师:台阶台阶走下去。 生:读(带动作,蹲一下)。 师:我的朋友在哪里?(出示卡片)我的朋友在这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