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知识要点

2014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知识要点

2014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知识要点
2014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知识要点

2014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知识要点模块一教育基础

第一章小学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特

八、、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历史

一小学教育发展概述

小学为学龄儿童(6至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先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

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

学五种类型。

二古代的小学教育

(一)先秦时期的小学教育

蒙学教育

夏代的学校除了痒之外,还增加了

序、校。

特点:学在官府、以吏为师。

(二)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小学教育

1、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小学教育

2、隋唐时期的小学教育

3、宋元时期的小学教育

宋元时期的蒙学教育发展比较繁荣。

宋代理学家朱熹提出人性就是“理”

4、明末清初时期的小学教育

古代的教育的特点: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

三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近现代小学教育的草创时期

1878年,张焕论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的出现,拉开了我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帷幕。

清末“新政”的小学教育

废除科举制,建立近代新学制是“新政”时期教育的巨大进步。

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小

学教育

四、当代的小学教育

56年开始,用苏联的学制;66年开

始,文革期间学校全部停课;76年粉碎四人帮后,恢复学校搞实验

(6-3-3学制、5-4-2学制、九年一贯制)

(一)新中国初期十七年的小学教育

历程

(二)改革开放后的小学教育1986年4月12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义务教育法》,并于当年的7 月1日开

始在全国正式施行九年义务教育。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要点记住)

一当代教育的一般特点

1、教育结构的多样化,教育的类型、层

次、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2、

教育功能的全面化。教育的内涵逐渐扩

大,教育的政治性、文化性和生产性成为

人们关注的教育性质,3、教

育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明显。4、教

育发展的全民化、终身化和民主化。全民

教育和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最具形象力

的两大教育思潮,

二、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6-12岁

2、小学生的发展的可能性。

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二)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一方面小学教

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小学

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

用。

2、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3、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三)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

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

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

(四)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我国小学教

育的全面性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部分组成。

(五)小学教师的特点

1、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由于教育

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任务的重要性,小学

教师体现了复现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科学

性与艺术性相结合。25

首选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教

师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榜样。

2、小学教师的素质

三: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

1、九年一贯制,六三分段

2、小学阶段

以综合课程为主。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

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发展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一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国际背景

(一)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

影响

(二)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第

一次教育改革在20世纪初,改革的核心

是课程。以杜威进步主义教育为代表的现

代教育批判了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课本

中心、教师中心、

提倡活动中心、儿童中心、儿童的兴趣中

心。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内背景第一次课

程改革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开始了以

“改造旧教育体制,创建新型教育制

度” 。1950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

教学计划(草案)》,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

教学计划。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3-1957年第

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大跃进”时期

第四次课程改革是总结了“教育大革

命”的经验教训后,国家着手对中小学课

程进行的改革。

第五次课程改革开始于十年动乱结束后。

第六次课程改革开始于1981年

第七次课程改革开始于1986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规定全国

分期分批普及义务教育。

第二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一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的理念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

每个学生的发展。

(一)课程目标“全人发展

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的关系。

第一本次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

识传授的倾向,把统和整理学生的知识学

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改革目标之一。第

二国家课程标准把

“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

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等重要

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

(二)课程内容:统整学生的生活世

界和科学世界。

(三)学习方式:从被动灌输到主动

建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建构知

识”的课程理念。

(四)课程结构“从分科到综合

(五)课程评价:以评价促发展。

(六)课程管理:从集权到民主。(鼓

励老师编教材)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

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概括地说这次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建设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转变课程的功能传统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转变。使课程在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个方面。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改革传统的课程内容。首先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生活化。其次,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的改革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对课程评价的改革首先要转变评价的功能其次要改变评价方式

三、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

(一)课程结构的含义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

课程的类型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义务教育课程结构50 页普通高中课程结构

四、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标准” 的简称。

(一)课程标准的内涵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新课程标准的框架我国国家课程标准已形成一个尝试性的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前言前言部分一般包括描述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等

课程目标明确了各门学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五、新课程的教学方式*** (一)新课程

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要求

《纲要》中对教师教学过程有明确的要

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

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

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

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

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

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

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

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

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

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

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课堂

中内容的变化课程控制方式的变化课程

常规经验的变化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1、有传授式教学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转

2、学习课本知识与参加实践活动并重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功能使教学超越

时空范围提高教学效益

提高教学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下教学的基本形式现实性的虚拟

教学可能性的教学时空中的虚拟教学。

六、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

(一)课程评价概述

1、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

2、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

3、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

(二)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四

个方面

1、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主体的互动化

4、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二、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设计评价工具对反

映学习情况的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

制订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

三、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

2、设计评价工具

3、搜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的数

据和证据

4、明确促进教师改进的要点,并制订改

进计划。

七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改革我国传统课程管

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管理实践71 页

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第一总体规划

基础教育课程第二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

策第三指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第四积极

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地方对基础教育

课程的管理第一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

订课程实施计划。

第二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第三加强课

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学校对基础教育课程

的管理第一制订课程实施方案第二重建

教学管理制度第三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

第四改进课程评价。

第三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 (一)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的

趋势

(二)从“双基”到“四基”的趋势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求知的能力、在应变中做

事的能力、共处的能力、生存和发展即

做人的能力

(三)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的趋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与实践性的趋势

(五)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79 页

(六)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

势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 年)》79 页

第三章小学校的组织和管理第一节学校管

理概述一学校管理的思想与目标学校管

理思想的演进萌芽期2、科学追求期

3、繁荣发展期

学校管理思想科学化2、人性化3、社

会化4、系统化

(三)学校管理目标二学校管理的基本原

则与方法

(一)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有效性原则

3、民主

性原则4、科学、规范性原则5、系

统、整体性原则6、责任制原则

(二)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1、行政管理

方法 2 法律、法规管理方法3、经济管

理方法4、思想教育方法5、数理统计

方法

(三)*** 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1、计

划是管理工作的起始环节2、

实行是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3、检查是管

理过程的中继环节4、总结是管理活动一

个周期的终结环节计划、实行、检查、总

结四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交叉,构成了学校管理的全过程。第二节学校的组织机构与内部机制一学校的组织机构

(一)学校组织机构的常规模式包括直线型、智能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等

矩阵型组织机构模式从两个维度设置部门一个是任务部门,一个是职能部门,这两个维度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矩阵。我国多采用

(二)学校组织结构模式的新探索

(三)学校组织结构主要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

1、校长办公室

2、教务处

3、政教处

4、总务处

5、教研室

6、年级组二、学校的内部机制

(一)学校管理机制

1、发展2 校长负责制: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是指由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党在学校的基础组织党支部班子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部分有机组成的相互联系和统一的管理制度。

(二)学校规章制度97 页第三节学校教育、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一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一)教学活动管理1、教学活动管理的任务

2、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中的诸种关系

(1)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2)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3)正确处理教书和育人的关系

(4)正确处理各门学科的关系

(5)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二)教学事务管理1、教学组织的建设2、教学研究管理

(1)、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方法)

(2)上课

(3)布置批改作业

(4)辅导

(5)检查

(6)总结

3、教学行政管理

1、编班、

2、编课表

3、编作息时间

4、编学校活动表

5、学籍管理

6、图书资料管理

7、仪器设备管理

8、教务档案管理二研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三德育工作管理德育管理的任务德育管理的原

四、体美劳工作管理

(一)体育工作管理

(二)美育工作管理

(三)劳动技术工作管理第四节教师评价

一教师考核内容教师评价是指学校和其他

教育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职务任职条

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以及工

作实绩等进行检查、衡量和审核。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

定,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

平、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四个方面二教

师绩效考核制度

(一)教师职业素养、工作过程、工作业

绩是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教师的职业素

养(具体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素

养、业务素养、身心状况等教师工作过

程: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

导、成绩测试教师工作业绩1、教师工作

的量(1)教师授课工作量(2)教师

备课工作量3、作业批改量4、学生辅

导工作量5、教师职务工作量 6 、其他

工作量7、教师出勤情况

2、教师工作的质:1、学生的进步成果

2、教师的经验成果3 、教师学术成果

4、其他成果

5、社区及家长的反映第

五节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一组织文化与学校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代表组织成员共同追求

的复杂的信仰、期望、价值观、态度和

行为模式。学校文化本身是一个文化复合

体,它主要由制度性文化、教师文化、

学生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亚文化构成。

二学校组织文化的特点、功能

(一)学校组织文化特点独特性共享性

弥漫性实践性学校组织文化功能(导向

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

能)三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一)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 1、共

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

2、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3、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和方法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建设学校

组织文化史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学校良好的

精神文化。就学校行为文化而言,要努

力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领导作

风等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应该是以人为

本、开放创新的文化第四章小学教师的专

业发展------------------------- 知

识与能力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专

业化1、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2、教

的劳动具有创造性3、教师劳动具有示范

性4、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劳动成果

具有迟效性5、教师的劳动具有集体性和

个体性。

(一)教师专业化的定义教师个体专业化

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教师

职业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

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地过程。教师个体

专业化和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了教师

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的特点:漫长性和生长性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 教师专业发

展的理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

思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第二节

教师的知识一教师知识的分类二教师知

识的一般分类:

(一)四种基本知识*** 教师的知识结构

是由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

知识和文化知识组成的。

(二)四种基本课程*** 普通教育课程学

科专业课程、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

课程三其他的教师知识分类四教师的教

育知识(一)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的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

三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地促

进受教育者的学习活动。

(二)教育的本质广义的是指凡是有目的

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

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

育”定义即学校教育。

(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教育具有

制约作用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

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制约

者人才培养的规格,制约着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社会政治通过政治机构决定教育的

领导权,制约着教育目的、教育的内容

和受教育的权利。第三:教育受到民族

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第四:

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都对教育

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有所影响,教育反过

来对社会具有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本体

功能包括培养人、传递功能和筛选功能

社会功能包含四个方面:一经济功能二

政治功能三政治文化功能四人口控制功

能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

教育是有明确目的地影响人发展的活动2、教育是由计划地全面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3、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五)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2、四个层次的教育目的第一国家教育目的第二培养目标第三课程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第四教学目标第三节教师的科研能力一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37 页模块二学生指导第一章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小学儿童生理的发展童年期是指儿童6、7 岁到11、12 岁这一时期其身心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重心已经由家庭、幼儿园转移到学校。第二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不断得发生变化,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第三儿童有意识得参加集体活动第四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一身体结构的变化二其他系统和组织的发育大脑结构的发展大脑机能的发展儿童脑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逐渐趋向平衡,觉醒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条件反射形成的时间缩短,形成后不易泛化,易巩固。2、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起来,语言刺激和抽象信号等能形成条件反射。第二节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等,知觉主要有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一)小学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一般规律感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

知觉的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空间、时间知觉的发展小学儿童感觉的发展视觉(1)视敏度的发展(2)颜色视觉的发展听觉1、纯音听觉上,小学儿童听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2、语音听觉发展非常迅速。

(三)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1、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

2、时间知觉。二、注意的特点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第一有意注意正在发展,但无意注意仍

占主要地位。第二注意集中的时间比较短

第三注意的广度小,分配能力比较差。

第四具体、直观、新鲜的事物引起儿童

的注意,

三记忆的发展小学生的主要特点是由无意

识记、机械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向有意

识记、意义识记和抽象识记发展,具体

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记忆容量的增加

成人的短时记忆力容量为7+2 个单元,7

至9岁时儿童短时记忆容量迅速发展的

时期。短时记忆容量的大型还受材料性质

的影响,识记的材料不同,记忆容量也

有所不同。7-14 岁儿童的短时记忆进展

较慢,约在9 岁以后短时记忆就不在发

展,而长时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

长。

记忆策略的形成小学儿童使用的记忆策略

主要有如下三种:167 页

1、复述策略复述是主体在记忆过程中,

对目标信息不断进行重复以便能更准确、

更牢固地记住这些信息。小学生的复述

策略发展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小学儿

童开始逐渐有效地采用复述策略第二随着

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复述的质量不断增

强,主要表现为复述方式由被动复述向

自发的有意复述转变。第三儿童使用复

述的灵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研究表明,用自发复述策略的儿童其记

忆效果优于不进行复述的儿童。

2、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指识记者在识记

过程中,根据记忆材料的不同意义,将

其组成各种类别,编入各种主题或改组

称其他形式,并根据记忆材料间的联系进

行记忆的过程。

3、精细加工策略这种策略是指儿童在两

个或多个待记忆的事物间,确立或建构

某种意义或其他联系。

(三)元记忆的发展1、元记忆知识所谓

的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

知,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

认识活动,一般来讲元记忆大致区分为

元记忆知识、元记忆自我监控和元记忆

调节。

元记忆知识主要包括主体对记忆活动的过

程、特点以及与之联系的自身

能力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2、元记忆的

自我监控和调节四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①具体形

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

思维为主要形式。具体特点如下:第一

小学儿童的思维有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

辑思维过渡,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第二小学儿童的思维的过渡存在一个明显

的“关键年龄”。

第三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

平衡性。

第四小学儿童思维形式逐渐完整。

(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1、概括能力的发展第一直观形象水平第

二形象抽象水平第三本质抽象水平

2、比较能力的发展

3、分类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思维品

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

刻性和独创性三四年级是小学儿童思维深

刻性发展的重要年龄。

小学儿童思维独创性的发展表现在解决问

题的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第三节小

学儿童言语的发展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

者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中符号

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

交流思想的行为。而言语则是人运用语

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

程,它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小学儿童的言

语高度主要分为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

部言语三大类。

一、小学儿童的口头言语口头言语是以

听和说为主的言语,主要有对话言语和

独白言语两种形式。

二、小学儿童的书面言语1、识字

2、阅读阅读主要表现在理解课文和阅读

速度上。(1)阅读理解它是小学儿童

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2)阅读速度

(3)阅读的基本方式

3、写作

(1)准备阶段(2)过渡阶段(3)

独立写作阶段

三、小学儿童的内部言语书面言语对内部

言语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定作用。

第四节小学儿童情感的发展情感、情绪是

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心理过程,是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一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情绪、情感

的动力特征明显友谊感逐渐发展情绪、

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情绪、情感的深刻性

不断增强

(五)情绪、情感的稳定性日益增强二

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情绪调节是个体灵活

地对一系列情绪(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发展要求做出能力的反应,以及在需要的时候延缓反应的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趋势第一儿童情绪调节的方式随自身运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第二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随其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发展。第三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更多地利用认知策略,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情绪调节的有效性首先总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交往情境中。其次情绪调节是否有效,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即是否能有效应付情境的主观感受。最后情绪调节本身也有个适度的问题。

三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的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中,是一种高级情感。

(一)道德意识的产生第一对道德概念的掌握从表面、具体到初步的本质和概括。

第二道德判断从效果判断向动机判断过渡第三小学儿童道德观念初步形成,但不稳定。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2、想象的道德情感体验3、伦理的道德情感体验

(三)道德情感的发展趋势第一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第二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转折期。

第三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第四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第五自然的、直接的由客观事实引起的情感体验,以及具有高度概括性并带有激励作用的崇高道德观,对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节小学儿童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在所谓的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的形成。

***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又有平稳发展的时期。(一)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儿童对自己的特征、能力、态度、信念、价值观的总的认识。

(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

发展的主要成分,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

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

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约4周左

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发展。自我体

验的一个表现形式即儿童的自尊心。二

社会性认知的发展(一)小学儿童社会性

认知的发展趋势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

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

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

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在内

容上涉及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关于个

人的认知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双边关系

的认知,三是关于社团内部及社团之间

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小学儿童认知的

发展表现出如下趋势:1、从表面到内部

2、从简单到复杂

3、从呆板到灵活地思

维4、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6、从弥

漫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

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二)角色采择技能塞尔曼1980 年通过

两难故事法测查了儿童角色采择能力的发

展,认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0 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 阶段 2

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 阶段3相互性角

色采择10-12 岁阶段 4 社会和习俗系统

的角色替换12-15 岁以上

(三)对社会关系的认知1、对权威的认

知达蒙将儿童的权威概念的发展分为三

个水平:水平0(4—7)不能区分自己

的愿望与权威的要求水平1(7—9)

开始重视服从权威的道德定向

水平2(9-岁以上)认识到对权威的服

从即可以是自觉自愿的,也可以是被迫

的,并认为拥有权威的人是具有特殊经验

及领导才能的人。2、对友谊的认知三社

会性交往的发展(一)与父母的关系第

一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及内容发生了变

化;第二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

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第三儿童与

父母间的冲突减少第四父母的控制模式发

生了变化。麦克斯白提出颗儿童行为控制

模式的三阶段论:第一阶段父母控制

( 6 岁以前)大部分决定由父母作出。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 6 岁至12 岁)父

母与儿童一起协商解决一些问题。第三阶

段儿童控制(12 岁以上)儿童自己作出

更多的重要决定。(二)与同伴的关系

塞尔曼提出了儿童友谊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3—7 岁)儿童还没有形成

友谊的概念第二阶段(4---9 岁)单向帮

助阶段第三阶段(6---12 岁)双向帮助

第四阶段(9---15 岁)亲密的共享阶段

第二章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及其指导方法

第一节学习概述学习是影响和决定小学生

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学习的实质和作用*** 学习是由于经验

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第一个人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引起的

第二由于学习引起的变化有时是立即见诸

行动。

第三不能简单地认为行为的变化等同于学

习的存在。

第四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二)学习的

作用*** 1、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

的条件。

2、学习能促进成熟

3、学习能激发人脑的潜力,从而促进个

体心理的发展。

二学习的分类学习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学习

分为动物的学习、人类的学习和机器的

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

的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的过程,其目

的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各

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

质。特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

经验的过程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

导下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

性。

(二)学习水平的分类(美国心理学家

加涅)信号学习刺激-反映学习

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

学习规则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

(* 高级规则)

(三)学习的性质分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奥苏泊尔根据学习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

同,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依据所得经验的性质不同,将学习分为

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学习的结果分类

加涅提出了将学习进行分类智力技能2、

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运动技能

5、态度我国的学者将学习的结果分为三

类:一知识的学习二技能的学习三社

会规范的学习第二节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和学习指导****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一)小学儿童的

学习动机动机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可分为1、是为

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二是为了屡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了集体争光而学习。三是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四是为了祖国的前途而学习、人民的利益而学习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第一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第二儿童的学习兴趣最初是不分化的。

第三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第四在整个小学时期,游戏因素在儿童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第五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小学儿童的学习态度对教师的态度2、对集体的态度3、对作业的态度4、对评分的态度小学儿童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是儿童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即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包括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

另一方面:儿童学习的智力因素,即儿童学习的能力方面使学习成为儿童的独立活动使儿童学会进行智力活动二小学儿童的学习指导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四类十二种200 页

(二)*** 小学生学习的指导学习认知过程的指导和非认知过程的指导

小学生学习认知过程的指导包括感知觉注意、思维和记忆等

感知觉(观察活动要与动手操作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将知觉过程与思维过程相结合、根据观察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注意的指导(1、1、不断明确学习目的 2 、采用生动的、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3、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学习最主要的内容)思维的指导1、善于向学生提问,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质疑精神。2、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法。3、指导学生创造思维活动4、指导学生的语言活动。

记忆的指导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系统的、有使用价值的。2、提高第一次感知知识的效果。3、以理解记忆为基础,结合机械记忆。4、正确的组织练习和复习。

小学生学习非认知过程的指导***1 、情

绪情感的指导(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活

动方式2、创造条件使学生产生愿意学习

的情绪情感3、促进学生进入学习的积极

状态。4、是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的满

足感。2、意志的指导:意志是人们自觉

地客服困难来完成预定目的任务的心理过

程。第一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

性第二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第三培养学

生学习的坚持性。小学儿童学习方法的指

导(一般掌握)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为

达到学习目的所采取的措施、手段及其

运作成语的统称。目的性、系统性、适应

性、差异性学习计划地指导预习方法

的指导听课方法的指导(认真听、注意

看、多动脑、主动练、做笔记、善归纳)

第三节小学儿童学习的个性差异及教学原

则(一般掌握内容)一小学儿童学习的个

体差异学生的基本特征(二)小学生学

习的个体差异208页1、学生气质和性

格的个别差异2、学习风格的个体差异:

当前研究较多的是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认知方式以及冲动型、沉思型认知方

式。

二、教学原则常用的教学原则主要包含科

学性与思想性一致的原则、理论联系实

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

序渐进的原则、巩固性原则和因材施教

原则等第四节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及良

好习惯的形成。

第三章小学儿童思想品德的养成第一节思

想品德与发展第二节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的基本规律与特点第三节思想品德的教

育第四章小学儿童的安全与健康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医疗保健常识第二节小学儿童

的安全防范常识第三节小学儿童的心理健

康与辅导。

模块三班级管理第一章小学班级管理概述

第一节小学班级管理一、班级管理概述

(一)班级管理的发展历史1、班级是学

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也是学

生接受教育影响,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

要环境。2、班级的构成要素:教师、学

生、环境

3、最早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

时期的著名的教育学家埃拉斯莫斯

4、捷克教育学家卡美纽斯在《大教学

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 ,奠定了班

级组织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5、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分科课程论、

教师主导论和课堂教学的原则,环节等,

构筑了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论模式。

(二)管理的含义

(三)班级管理的内涵

(四)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所谓的

班级管理就是指班主任按照教育目标的要

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方

法,组织,指导,协调各种因素,为

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及实现各种共同目标

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教育学

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和发

展所需的人才,所以,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应该按照学校管理目标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1、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班级管理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借助课程,文化规范,交往和人际关系等载体,向小学生传授社会经验,教导社会规范,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使学生从一个自然生命体成为一个社会成员。

具体来说,班级管理传递镇社会价值观。指导学生社会生活的目标,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学生的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的学习条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角色能力。2、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学生个性化方面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的发展,自尊心和成熟动机的发展。以及行为、认知、智力、兴趣、情趣等所有方面的综合发展。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俄个性发展和能力特质,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品质和风格,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特长。班级管理的歌词个性化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学生各具特色的能力素质,通过各种性质的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塑造学生的性格。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同班同学间的相互比较和评价。能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个人的独特个性。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学生第三节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第二章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管理第一节小学班级管理概述第二节班级管理中的学生第三节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第二章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管理第一节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内容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第三节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理论第三章小学班级活动的指导第一节班级活动概述第二节小学班队活动的类型与组织第三节小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第四章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与学生教育

第一节班级常规管理第二节班级文化的建设。第三节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置。

模块三班级管理

第一章小学班级管理第一节学习班级管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