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1《犯罪心理学》练习题 部分答案

2011《犯罪心理学》练习题 部分答案

2011《犯罪心理学》练习题 部分答案
2011《犯罪心理学》练习题 部分答案

《犯罪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狭义的犯罪心理学是运用研究犯罪主体的的一门科学。

2.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学科。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于的综合性学科。

3.犯罪心理学所研究的犯罪人包括、、、。

4.犯罪学家在年出版的《犯罪心理学》一书被视为现代犯罪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5.关于人性与犯罪心理,的代表人物孟子认为犯罪心理不是人生来就具有的,荀子的主张人生而就具有贪财、重色等本性

二、选择题

1.关于犯罪心理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狭义的犯罪心理学只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

B.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

C.犯罪心理学只把犯罪人作为研究对象

D.犯罪心理学像其他心理学分支一样可以进行模拟现场实验研究

2.关于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A.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

B.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犯罪行为具有外显性

C.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都具有独立性√

D.犯罪行为的性质由犯罪心理状况而定

3.关于犯罪心理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或然性学科√

B.犯罪心理学只研究犯罪人的心理

C.犯罪心理学的创始者是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

D.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

E.现代犯罪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

4.犯罪心理学是()

A.纯自然科学B.纯社会科学C.或然性学科D.纯理论科学

5.关于犯罪心理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创始者是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

B.格罗斯在1879年出版的《犯罪心理学》一书是现代犯罪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C.犯罪心理学是偏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D.犯罪心理学是或然性学科√

E.“犯罪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590年

6.关于社会经济与犯罪心理的关系,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观点的是()

A.孔子B.孟子C.管仲√D.告子

7.把人性分为上品、中品、下品的是()

A.董仲舒B.韩愈√C.管仲D.荀况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题

()1.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或然性学科。

()2.现代犯罪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奥地利犯罪学家格罗斯在1879年出版了《犯罪心理

学》一书。

()3.犯罪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一样可以进行行为模拟实验研究。

()4.告子认为人生下来无所谓好坏。

四、简答题

1.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2.为什么说“要剖析犯罪心理,必须先了解犯罪行为”?

3.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困难性有哪些?

第二章犯罪心理结构

一、填空题

1.犯罪心理结构由结构、结构、结构三个子系统和处于弥散状态的组成。

2.组成犯罪心理结构的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和、

3.犯罪心理结构的特殊模式包括、、。

4.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结构越稳固,其犯罪行为的发生越具有和,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变就。

二、选择题

1.犯罪心理结构的调节结构的组成要素不包括

...()

A.反社会意识√B.错误的法律意识

C.不成熟的自我意识D.扭曲的道德意识

2.不属于

...犯罪心理结构的特征结构的组成要素的是()

A.不良兴趣√B.特定的气质C.不良的行为习惯D.消极的性格3.某人各方面都表现很好,只因讲义气、“够朋友”犯了包庇罪。此人的犯罪心理结构属于()

A.过失型犯罪心理结构B.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

C.稳固的犯罪心理结构D.不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

4.惯犯、累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属于()

A.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B.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

C.稳固的犯罪心理结构√D.过失犯罪心理结构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题

()1.所有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结构中都有潜意识因素。

()2.在犯罪心理结构中,支配和推动着犯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是动力结构。()3.犯罪动机产生是潜在形态的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标志。

()4.犯罪行为发生之后,惯犯、累犯的犯罪心理结构仅有所“衰减”。

()5.虽然犯罪心理结构深藏于犯罪人的头脑中,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可以测量的。()6.犯罪行为发生的速度与犯罪心理结构的稳固性无关。

四、简答题

1.简析犯罪人与守法公民在心理上的区别。

2.简述犯罪心理的形态变化。

第三章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一、填空题

1.国外个体犯罪原因学说中的心理学的原因论有、、等。

2.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等。

3.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情境因素包括、、、等。

4.犯罪综合动因论的特点是、、、。

二、选择题

1.下列国外个体犯罪原因学说中,属于社会学的原因论的是()A.权欲性说B.标签理论√C.模仿论D.低能说

2.学习理论的犯罪原因理论有()

A.权欲性说B.条件反射论√C.塔尔德的模仿论√

D.副文化群论E.萨瑟兰的不同接触论√

3.关于生理因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它对犯罪心理的形成起决定作用√B.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无关√

C.它不包括神经类型因素√D.异常的生物学因素属于生理因素

E.它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没有必然联系,只是使犯罪心理带上个体的特定色彩4.“老年阶段的犯罪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说的是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A.主体因素√B.生理因素√C.心理因素D.社会因素E.情境因素5.“因为有一个百万富翁的父亲而成为被绑架的对象”说的是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

A.家庭因素B.机遇因素C.侵害对象因素√D.现场条件因素

6.犯罪综合动因论的特点(要点)是()

A.个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

B.独特性、分层性、结构性、固定性

C.整体性、层次性、固定性、结构性

D.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动态性√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题

()1.多元性的原因论是从多种因素角度来分析产生犯罪的原因,因此它们能对犯罪原因做出全面而准确的说明。

()2.不良行为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有关,因为不良行为往往是犯罪的前奏。

()3.犯罪综合动因论是用辩证唯物论的系统观点科学地阐明个体犯罪原因的理论。四、简答题

1.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自然环境因素有哪些?自然环境因素与犯罪心理形成有怎样的关系?

第四章犯罪心理机制

一、填空题

1.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在多数情况下是的。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常因犯罪得逞即犯罪目的的实现,而使犯罪动机。

2.渐变型犯罪行为发生模式的特点是:、、、。

3.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理论有、、和。

二、选择题

1.犯罪心理机制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

A.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和规律√B.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

C.犯罪行为发生的特点D.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

E.犯罪行为发生的模式√

2.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总是具有一致性

B.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总是不一致

C.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常因犯罪目的的实现而使犯罪动机强化√

D.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都与犯罪人的需要无关

3.不属于犯罪行为发生的特殊模式的是()

A.朦胧型B.变态型C.习惯型D.机遇型√

4.关于防御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犯罪人所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B.通过否认被害人而使其犯罪正当化是合理化作用的表现√

C.某些暴力犯罪者利用投射作用使其攻击行为合理化√

D.通过冒充进行诈骗运用的是反向作用

E.某些强奸犯罪人利用投射作用认为其强奸行为是两厢情愿的(这是合理化作用的“否认损害”的表现。如果说“被害人想要同自己发生关系”才是投射作用)

5.犯罪人认为因被害人存在着过错和责任而对其实施攻击行为是正当的,他所使用的防御机制是()

A.合理化作用√B.投射作用C.认同作用D.转移作用

6.预谋型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的特点不包括

...()

A.犯罪动机强烈、明确、具体

B.情境因素在犯罪行为发生中的作用小

C.从犯罪心理形成到犯罪行为发生有比较清晰的阶段

D.犯罪行为属于应答性的行为√

7.下列属于非预谋型犯罪行为的是()

A.防卫反应√B.应激反应√C.习惯性行为√

D.变态反应√E.避险反应√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题

()1.犯罪心理机制只研究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和规律。

()2.在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内外化机制中,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是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

()3.犯罪人使用防御机制是为了能安心实施违法行为。

()4.只要有了犯罪人,犯罪行为就必然发生。

()5.在预谋型犯罪行为发生中,情境因素的作用大。

四、简答题

1.高官的腐败犯罪属于犯罪行为发生模式中的哪一类?此类型犯罪有何特点?渐变型2.某人由于贪生怕死不去履行抗洪抢险职责临阵脱逃而导致犯罪。请问:这属于犯罪行为发生模式中的哪种类型?此类型有何特点?突变型

3.某人夜晚在一个偏僻昏暗处恰巧遇到一位单身漂亮女子,遂起意产生强奸犯罪。请问:这属于犯罪行为发生模式中的哪种类型?此类型有何特点?机遇型

第五章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

一、填空题

1.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主要是指犯罪主体在已经形成的犯罪心理的基础上,在犯罪实施过程中和犯罪后,所经历的变化、变化和的变化。

2.是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条件;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结果是。

3.犯罪动机发展变化的主要形式有:动机的、动机的、动机的、动机的。

4.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阶段分为:阶段,阶段和阶段。

1.下列哪种情况可对犯罪人的犯罪心理起强化作用()

A.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得到他人赞许√

B.犯罪行为成功实施后使犯罪人的需要得以满足√

C.他人的犯罪行为受到周围人的认可√

D.同伙的严重犯罪行为只受到轻微处罚√

E.被害人对其犯罪采取容忍的态度√

2.下列哪种情况可对犯罪人的犯罪心理起减弱作用()

A.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受到适度惩罚√

B.犯罪行为成功实施后使犯罪人的需要得以满足

C.他人的犯罪行为受到周围人的认可

D.同伙的严重犯罪行为受到轻微处罚

3.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

...犯罪动机的强化()

A.某盗窃犯的盗窃目标不断升级

B.某犯罪人停止对被害人的伤害√

C.某犯罪人行凶不成而实施严重的爆炸犯罪

D.某犯罪人在入室盗窃后又实施了强奸杀人犯罪

4.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类型有()

A.假象型√B.动摇型√C.渐进型√D.暂时型√E.醒悟型√

5.犯罪人在犯罪前采取的自我辩解的方式不包括

...()

A.合理化B.比拟C.投射D.曲解√

6.犯罪人在犯罪后的行为表现(试探和反常行为)主要有()A.突然变得老实、守纪律√B.一反常态地积极工作√

C.躲在家里不敢出门D.对案件的侦破很关心√

E.打探有关案件侦破的消息√

7.犯罪人既想通过实施盗窃获得钱财来购买高档生活用品,又怕犯罪被抓有牢狱之灾,此时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冲突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题

()1.犯罪人由初犯变为惯犯,意味着其犯罪心理结构已经被不断强化。

()2.犯罪人看到他人的犯罪行为受到表扬,因而向他人学习遂产生犯罪行为,这是外部强化的结果。

()3.犯罪心理结构弱化就是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表现。

()4.初犯在犯罪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慌不忙。

四、简答题

1.某人刑满释放后,有家不能回,亲戚朋友也对其退避三舍,找工作到处碰壁,甚至连一个稳定的住所也没有。在其最困难的时候以前的同伙收留了他,而且邀其一起共同实施了多起抢劫、强奸、杀人等犯罪行为。请分析:该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哪些因素促使其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第六章犯罪类型理论

一、填空题

1.犯罪类型包括类型和类型,犯罪心理学采用标准划分犯罪类型。

2.多元统一犯罪类型理论是以对犯罪人和犯罪行为进行统一分类,并统一对所划分的犯罪类型进行、和分析。

1.划分犯罪类型的困难有()

A.心理学本身的困难√B.犯罪科学不成熟

C.法律标准的局限性√D.类型间的重叠交叉√

E.犯罪人的复杂性

2.以智力为标准划分的犯罪类型是()

A.常态心理犯罪B.诈骗型犯罪

C.愚昧型犯罪√D.贪污受贿型犯罪

3.以犯罪人的某种特征为标准划分的犯罪类型有()

A.女性犯罪√B.暴力犯罪C.老年人犯罪√

D.惯常犯罪√E.预谋型犯罪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题

()1.犯罪类型并非孤立静止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2.犯罪类型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3.多元统一犯罪类型理论从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将复杂多样的犯罪作了分类。()4.按照心理状态标准将犯罪分为故意心理犯罪和常态心理犯罪。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要对犯罪进行类型划分?

2.犯罪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七章不同动机类型的犯罪

一、填空题

1.物欲型犯罪的心理特征包括、、、、、、等。

2.强奸犯罪具有和的双重性质。

二、选择题

1.扒窃犯的行为特征有()

A.钻挤√B.紧贴C.试探√D.乱窜√E.尾随√

2.易受骗者所具有的心理包括(全选)

A.急功近利心理B.盲目轻信心理C.投机钻营心理

D.趋炎附势心理E.易受暗示心理

3.被称为毒品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特征包括()

A.成瘾性√B.抑制性C.依赖性√D.兴奋性E.违法性√4.在情绪型犯罪的产生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是()

A.错误认识B.自制力差√C.消极情绪√

D.畸变的需要E.法律意识薄弱

5.关于信仰型动机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反社会的信仰引起的犯罪√

B.这类犯罪数量不多但社会危害十分严重√

C.它专指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D.它包括封建迷信犯罪√

E.它不包括邪教犯罪

6.具有残暴性(或凶残性)的行为特征的犯罪有()

A.抢劫犯罪√B.强奸犯罪√C.情绪型犯罪√

D.暴力犯罪√E.智能犯罪

7.集合型动机犯罪的心理特征有()

A.反社会性加重√B.犯罪体验的综合性√C.动机斗争的简单化

D.意志的两极性E.反社会个性进一步发展√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题

()1.性欲型犯罪就是强奸犯罪。

()2.信仰型犯罪的产生与犯罪人具有负面的认知倾向性有关。

()3.邪教犯罪人会因“良心发现”而中止犯罪。

()4.集合型动机犯罪中所实施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有一定联系的。

四、简答题

1.某人为了能购买更多的高档消费品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请问:这是何种动机类型的犯罪?此类犯罪的心理特征有哪些?物欲型犯罪

2.小A是个很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对共产党的领导极为不满,对西方的“民主”、“自由”非常向往,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当然也为了钱财,小A 与某反华机构建立联系,不仅为他们提供国家机密资料而且在他们的授意下实施多种反华活动。请问:小A的犯罪属于何种动机类型的犯罪?小A的犯罪动机源自哪些需要?信仰型犯罪

3.某人拦路抢劫得逞后,见被害人年轻貌美,进而又实施了强奸犯罪。请问:这属于哪种动机类型的犯罪?此类犯罪的心理特征有哪些?集合型犯罪

4.简述药物滥用与犯罪行为可能存在的关系。

第八章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

一、填空题

1.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是,是相对而言的犯罪人类型。

2.常习累犯既具有,又具有。

二、选择题

1.关于初犯的心理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技能熟练B.犯罪过程中恐惧心理占优势√

C.犯罪动机斗争激烈√D.犯罪前侥幸心理突出√

E.犯罪心理存在良性转化和恶性发展的两重性√

2.累犯的特殊经验包括()

A.作案的经验√B.参加诉讼的经验√C.反侦查经验

D.被监禁的经验√E.重返社会的经验√

3.惯犯与累犯相同的心理特征是()

A.犯罪动机斗争激烈B.犯罪技能多方向性发展

C.强烈的反社会意识√D.意志具有两极性√

E.形成了顽固的犯罪定型

4.职业犯不同于惯犯之处包括()

A.表面上有正当的职业√

B.有服刑经历

C.以财产犯罪为主,同时兼有其他形式的犯罪√

D.从属于某一犯罪集团√

E.以犯罪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题

()1.初犯就是偶犯。

()2.惯犯犯罪时会出现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

()3.惯犯与累犯一样具有监禁体验。

()4.所谓职业犯是指把犯罪当作职业的犯罪人。

四、简答题

1.小C一贯表现不错,却因一念之差“见财起意”而产生盗窃犯罪行为。请问:从犯罪经历角度来看,此人属于哪类犯罪人?小C的犯罪心理结构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有哪些?初犯,双向发展

2.某人自少年时期就有小偷小摸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偷盗行为不仅逐步升级,而且还成为其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请问:从犯罪经历角度来看,此人属于哪类犯罪人?此类犯罪人的犯罪行为特征是什么?惯犯

第九章不同行为方式的犯罪

一、填空题

1.现代智能犯罪是在现代条件下,行为人借助,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2.暴力犯罪中所说的强暴的力量包括,也包括。

3.根据侵害对象可将暴力犯罪分为和。

二、选择题

1.关于智能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人体器官盗窃与制造生化武器都属于智能犯罪√

B.智能犯罪人的动机冲突不明显√

C.智能犯罪人缺乏道德感√

D.智能犯罪人智力水平高但法律意识薄弱√

E.智能犯罪的犯罪手段具有多样性、技能性、欺骗性等特点√

2.关于不同行为方式的犯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包括智能犯罪和暴力犯罪两大类√B.其犯罪主体是中老年人

C.智能犯罪就是计算机犯罪D.暴力犯罪人的意志具有两极性3.关于智能犯罪,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属于智能犯罪

B.智能犯罪人大多具有内向、孤僻的性格

C.智能犯罪人的自制力差√

D.智能犯罪行为具有手段多样性的特点

4.关于暴力犯罪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思维方式简单B.多具有典型的负向性格

C.自制力较差D.一般犯罪动机强度不大√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题

()1.智能犯罪行为的隐蔽性非常突出。

()2.暴力犯罪大多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

四、简答题

1.智能犯罪人所具有的哪些心理特点与其犯罪的发生密切相关?

2.暴力犯罪人容易实施暴力的心理根源有哪些?

第十章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

一、填空题

1.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特征包括、、、、、、等。

2.与老年人犯罪相关的因素主要有障碍、障碍和障碍。

二、选择题

1.未成年犯罪人的犯罪动机特点主要表现为()

A.其产生具有情景性√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强烈的情绪性√D.动机内容的多样性√

E.无意识动机比较显著√

2.下列不属于

...未成年犯罪人心理特点的是()

A.性格不成熟B.情绪稳定√C.意志的两极性D.智力偏低3.下列属于老年犯罪人心理特征的是()

A.意志薄弱√B.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

C.认识错误√D.犯罪动机往往比较复杂

E.性格敏感多疑√

4.下列哪类人的犯罪行为大多具有非暴力性()

A.未成年男性B.未成年女性√C.老年男性√

D.老年女性√E.中年男性

5.女性犯罪的行为特征包括()

A.冲动性√B.从属性√C.情绪性D.暴力性E.欺骗性√三、判断正误并改错题

()1.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有相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2.老年人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复杂。

()3.老年犯罪与女性犯罪是按照相同的标准划分的犯罪类型。

四、简答题

1.简述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2.老年人容易实施哪些类型的犯罪?为什么?

第十一章群体犯罪心理

一、填空题

1.犯罪群体是共同实施同一犯罪行为的或的两人以上的。

2.犯罪群体的集合效应主要表现为、、、。

二、选择题

1.犯罪心理学所划分的犯罪群体包括()全选

A.犯罪团伙B.有组织犯罪群体C.集群犯罪群体

D.一般共同犯罪群体E.聚众犯罪群体

2.关于群体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主体人数必须是两人以上√

B.群体成员在态度方面存在一致或暂时一致√

C.犯罪结果由合力导致√

D.成员间可以不存在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E.它是刑法意义上的犯罪罪名

3.群体犯罪心理的特点有()

A.融合性√B.互补性√C.倾向性√D.互动性E.强制性√4.群体犯罪心理的形成要经过四个环节,第三个环节是()

A.犯意的沟通√B.犯意的表达C.犯罪决策D.犯意的交流

5.关于犯罪团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它是因犯罪而形成的√B.其成员流动性大

C.其群体凝聚力高D.其组织结构松散

6.有组织犯罪的行为特征有()

A.犯罪计划的周密性√B.犯罪活动的控制性√

C.犯罪类型的多样性D.犯罪手段的非暴力性

E.犯罪行为方式的特定性√

7.集群行为的特点有()

A.自发性√B.突发性C.狂热性√D.暴力性E.非结构性√三、判断正误并改错题

()1.凡是两个以上的犯罪人一起实施的犯罪就是群体犯罪。

()2.群体犯罪心理是群体成员形成的适合于犯罪的群体氛围或共同的心理倾向。()3.犯罪团伙是因犯罪而形成的。

()4.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追求资源扩展的心态使传销蔓延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四、简答题

1.由于听信谣言而产生的街头哄抢行为属于群体犯罪中的哪一类?简述此类犯罪产生的基本过程?集群犯罪

2.足球场暴力事件属于群体犯罪中的哪一类?此类犯罪有哪些特点?此类犯罪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有哪些?集群犯罪;自发性、狂热性、非结构性;

第十二章过失犯罪心理

一、填空题

1.行为人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是过失犯罪,两类过失犯罪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都持态度。

2.犯罪过失是一种,是一种的心理态度。

3.疏忽大意的过失是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是的过失。

4.不良心理品质是过失犯罪行为产生的,行动动机的异常是过失犯罪行为产生的,注意存在问题是过失犯罪行为产生的。

二、选择题

1.关于过失犯罪,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过失犯罪者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否定态度

B.犯罪过失不是罪过√

C.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无认识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

2.关于过失犯罪的动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我显示的动机易于引发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B.只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动机

C.只有消极动机,无积极动机

D.一种观点认为它有行为动机而无犯罪动机√

3.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区别有()A.犯罪心理结构的内容不同√B.犯罪心理结构的形式不同√

C.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D.对危害结果的认识不同

E.犯罪心理机制不同√

4.可能导致过失犯罪产生的主体外因素是()

A.突发能见度较小的大雾天气√B.使用过于尖端的高科技工具√

C.粗心、马虎的工作态度D.他人的不良言论√

E.未经培训就上岗操作复杂机器√

5.可能造成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行为习惯是()

A.卧床抽烟√B.用危险的方法开玩笑√

C.超速开车D.工作前认真检查机器设备

E.用粗暴方式管教孩子√

6.过失犯罪人与故意犯罪人一样都存在()

A.犯罪动机B.罪过√C.刻意追求危害结果D.粗心大意的性格三、判断正误并改错题

()1.犯罪过失作为过失犯罪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与犯罪故意统称为罪过。

()2.注意存在问题是过失犯罪行为产生的决定因素。

()3.一种观点认为过失犯罪无犯罪动机,但存在行为动机。

()4.使用熟练工具不会导致过失犯罪。

四、简答题

1.造成过失犯罪产生的犯罪人自身的心理弱点有哪些?

2.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有哪些区别?

第十三章变态犯罪心理

一、填空题

1.广义的变态心理等同于“”、“”、“”;狭义的变态心理特指。

2.变态心理辨别的标准有标准、统计学标准、标准、病因、症状标准。二、选择题

1.通常所采用的辨别变态心理的标准有()

A.经验标准√B.社会适应标准√C.统计学标准√

D.病因、症状标准√E.道德伦理标准

2.变态心理犯罪者对其犯罪行为认识的类型包括()全选

A.认罪服法型B.屡教不改型C.固执己见型

D.无动于衷型E.不知所为型

3.关于人格障碍者的特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格有严重缺陷并对其缺乏自知和控制能力√

B.无辨认障碍,有控制障碍√

C.其病态症状一般到青年期才有明显表现

D.其病态症状通过医学治疗可以得到矫正

E.意识、智能良好,生活能自理√

4.关于性变态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案一般都有预谋和计划√B.作案手段残忍√

C.性变态犯罪人有自我保护能力√D.性变态者肯定要产生性犯罪

E.作案有一定的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并可能发展为系列性作案√

5.关于精神病人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动机模糊不清或离奇古怪√B.作案手段极其残忍、凶狠√

C.有自我保护能力D.其犯罪自己可以控制

E.只单独作案√

6.关于变态心理犯罪,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变态心理犯罪者都不负刑事责任

B.只有精神病人的犯罪才是变态心理犯罪

C.性变态犯罪属于变态心理犯罪√

D.人格障碍者犯罪都负刑事责任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题

()1.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之间的分界线较为模糊。

()2.人格障碍者单独犯罪的少,共同犯罪的多。

()3.精神病人的犯罪往往是典型的冲动性行为。

()4.变态心理犯罪者都要负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

1.李某,男,1982年出生于河南省上蔡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2000年考取河南某高校计算机系,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得到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随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他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是,在2002年5月12日毕业前最后一门课的考试过程中,因碍于情面将自己的试卷递给同学抄袭,结果被监考的刘老师发现,最终学校做出决定:对其试卷按零分处理。事后李某对自己的行为非常懊悔,在痛苦的折磨中,度过在学校的最后两个月。看到其他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都高兴地拿到了毕业证,而自己这个在他人眼中的优等生却只能拿结业证,李某在深深自责的同时,也渐渐对刘老师产生了仇恨。随着离校日期的邻近,仇恨的种子在李某心里开始生根发芽。李某固执地认为,是刘老师故意和自己作对,不让自己毕业。“既然你不让我好过,你也别想过好日子。”李某常常在背地里咬牙切齿地对自己说。最终他决定报复刘老师。他到某化学商店以自己是在校大学生需要做实验为由花10元钱购买了两瓶共计500毫升浓硫酸。2002年7月4日下午,李某用浓硫酸将刘老师和另外一位在办理离校手续时没有满足其非分要求的副校长严重烧伤,而且失去理智的李某还将在场的一位同学轻度烧伤。最终李某以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死刑。据李某的父亲讲,李某是独生子,家人对其过分偏爱,在日常生活中从未让他受过任何挫折,造成他心胸狭隘,性格孤僻。

根据以上案情分析:

(1)从犯罪动机角度分析,李某的犯罪属于哪种类型?(2分)李某犯罪行为特征有哪些?(3分)

(2)影响李某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有哪些?(5分)

(3)李某的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5分)

(1)情绪型犯罪(挫折情绪状态下的犯罪)。

行为特征:情绪性、隐蔽性(预谋性)、残暴性(凶残性)

(2)主体因素可从需要、认识、情绪、意志、法律意识、挫折耐受力差等方面分析。

(3)需要得不到满足(拿到毕业证才能找到好工作,但帮助同学作弊被抓,只能拿结业证,因而影响前程)——李某把不能拿到毕业证的责任推到找他作弊的老师身上,对老师产生仇恨,自己无法控制——产生报复刘老师的想法(即产生犯罪意向)并形成报复刘老师的动机(即产生犯罪动机)——随后作出犯罪的决定,要用浓硫酸去伤害刘老师。到化学商店以做实验为名购买浓硫酸两瓶,做好犯罪准备——在办理离校手续的现场,借老师们现场办公的机会实施犯罪行为

2.某青年高中毕业后连续三年高考落榜,后被分配到某高校当锅炉工,他对此工作不满意,满腹牢骚,工作掉以轻心,不负责任。一次烧锅炉时,既没有加水,也没打开阀门,就推上电闸,“呼呼”地烧起来,结果锅炉爆炸。他因此而被批判刑。

请分析:

(1)从心理状态角度分析,该案例属于哪种类型的犯罪?为什么(4分)

(2)根据案情分析导致该犯犯罪的主体心理因素。(4分)

(1)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因为该青年对工作没有责任心,干活太粗心,烧锅炉既不加水,也不打开阀门,就推上电闸烧水,因此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2)心理原因:①不负责任的态度;②注意不集中;③心不在焉;④粗心;⑤对工作轻视,没有养成好的职业习惯,只形成“推上电闸”一种习惯性动作。

3.山西某研究所管道修理工刘某,32岁,心地狭窄,嫉妒心强。因为他住的楼内都是些教授、讲师,他总觉得自己是个“烂工人”,很不自在。某日某副教授在楼梯上与刘某擦肩而过没有跟他打招呼,刘某就认为对方看不起他,便写一封匿名信进行谩骂;一次,他听说自己的一位朋友要调回山西大学工作,出于嫉妒心理,他向多个部门寄出8封匿名信,诬蔑这位朋友“流氓成性,盗窃成性,名声很臭”等,使这位朋友没能调成工作;他听说某中年教师可能被提升为某系党总支书记,嫉妒得寝食不安,遂又发出4封诽谤信,搅得人全家不得安宁;他得知山西大学某青年女教师与男友正在热恋中,便给双方及其单位领导写了9封诽谤双方为“大流氓”、“大破鞋”的信,致使双方发生争吵并陷入苦恼之中……总之,刘某见谁不顺眼,就将这把杀人不见血的“屠刀”插进谁的胸膛,以致最终自己触犯刑律。

根据以上案情分析:

(1)刘某的人格类型(3分)

(2)刘某的犯罪心理特征(5分)

(1)属于偏执型人格障碍;刘某在强烈嫉妒心理的作用下发出各种匿名信诽谤他人,说明其控制能力有问题而辨认能力基本完好,因此刘某应该是人格障碍者;刘某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因此属于偏执型人格障碍。

(2)犯罪心理特征:①主观固执;②敏感多疑;③心胸狭隘;④报复心强;⑤嫉妒心强烈而无法自控,攻击冲动。

公共管理学2011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2011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公共管理的特征 P4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会组织及公民为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及组织自身进行管理和优化的活动。其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性 ①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组织以其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去推进、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将公共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公共利益的重要性是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本质区别所在。 ②公共参与性。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公民社会开始逐渐成长起来,社会组织及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为了更好的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他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使得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不再是唯一的主体,而是还包括政府之外的其他公共组织、私人组织以及公民。 2、效能性 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和管理程序相比,公共管更多地将视线放在了结果的取得上,强调投

入要素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因而,公共管理提倡效能建设,在管理目标上追求包括经济、效率和效果在内的多元价值的有机统一。 3、回应性 公共管理过程可以说也是一个与社会互动的过程,这是公共部门以人为本、重视公众利益的具体体现。对政府组织而言,它不再是传统公共行政中的封闭体系,而是具有高度开放特征的开放体系。政府既要提供有效的制度平台和渠道,让公众能及时地向政府反映问题,同时政府也要对公众的需要作出反馈。 4、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公共管理非常注重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创新,这是由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一方面,由于公共管理过程中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的出现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公共组织要实现自身的优化管理,也要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手段。 5、法治性 法治在公共管理中体现为严格遵守规则的精神。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之间要实行对社会事务的合作共识,只能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如果缺少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辽宁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 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 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Ⅱ卷卷时, 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 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 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 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B 11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 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都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都降低 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不变 4.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 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

第四版管理学课后所有答案

第一章: 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第四题答案: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五题答案: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一: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1:在管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应用最广,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2:运用归纳法时应注意的几点a: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的因素,以及系统的干扰因素b:选择好典型 c:按抽样检验原理,保证样本容量d:调查问卷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二:试验法。 三演绎法一般——个别 第二章: 第一题答案: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重人——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守信——信誉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 第二题答案:查理。巴贝奇(英国)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提出了关于生产组织机构

理论力学(盛冬发)课后知识题目解析ch1

第11章 动量矩定理 一、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 质点系对某固定点(或固定轴)的动量矩,等于质点系的动量对该点(或轴)的矩。 (×) 2. 质点系所受外力对某点(或轴)之矩恒为零,则质点系对该点(或轴)的动量矩不变。(√) 3. 质点系动量矩的变化与外力有关,与内力无关。 (√) 4. 质点系对某点动量矩守恒,则对过该点的任意轴也守恒。 (√) 5. 定轴转动刚体对转轴的动量矩,等于刚体对该轴的转动惯量与角加速度之积。 (×) 6. 在对所有平行于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中,以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为最大。 (×) 7. 质点系对某点的动量矩定理e 1 d ()d n O O i i t ==∑L M F 中的点 “O ”是固定点或质点系的质心。 (√) 8. 如图11.23所示,固结在转盘上的均质杆AB ,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为20A J J mr =+ 221 3 ml mr =+,式中m 为AB 杆的质量。 (×) 9. 当选质点系速度瞬心P 为矩心时,动量矩定理一定有e 1 d ()d n P P i i t ==∑L M F 的形式,而 不需附加任何条件。 (×) 10. 平面运动刚体所受外力对质心的主矩等于零,则刚体只能做平动;若所受外力的主 矢等于零,刚体只能作绕质心的转动。 (×) 图11.23 二、填空题 1. 绕定轴转动刚体对转轴的动量矩等于刚体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与角速度的乘积。 2. 质量为m ,绕z 轴转动的回旋半径为ρ,则刚体对z 轴的转动惯量为2ρm J z =。 3. 质点系的质量与质心速度的乘积称为质点系的动量。 4. 质点系的动量对某点的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只与系统所受的外力对该点的矩有关,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 一、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什么不同 徐双敏:所谓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为增进公共利益及社会协调发展,对日益多样复杂的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黄健荣: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 管理理念效率绩效 管理主体政府组织公共组织 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受外部政治干 扰 政府、企业、公民 社会互动 管理方法行政、法律方式更关注私人部门 管理方法 管理目的重执行,重程序重结果,重责任 B途径,Business Approach,企业管理的途径,认为公共管理是可以运用工商政策和企业战略的管理,公共管理的特点就是非政治化和和企业化。 P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公共政策的途径,认为公共管理应该是与公共政政策的制定密切关的管理。 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与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相比,有以下不同之处:。 1、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 2、前者并不强调公共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后者则特别重视公共组织的特殊性; 3、前者企图与公共行政合流,,后者则想要摆脱公共行政,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 4、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前者重视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强调组织设计、人事与预算等问题;后者则强调政策与政治问题; 5、前者主张采用量化析,后者则采用个案研究法。 二者的的共同点:组织外部定向(即关心公共部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 N途径的的产生:公共管理的P途径与B途径的逐渐融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途径(the new approach,N途径) 三、简述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问题。 1、政治的逆向控制。 2、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 (1)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驱力 (2)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部门 (3)出现“彼德现象”。 3、科层制组织对自由的双向制约。 (1)标准化公共产品使公民失去选择的自由; (2)限制了组织成员的自由。 四、简述“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基本内涵。 ①政府由“政治”与“行政”两种过程构成,“行政”是其中一种单独的过程; ②行政研究应当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 ③关于“行政”的科学研究可以遵循类似于物理学的普遍原则,行政研究可以由艺术转变为一门科学; ④行政将成为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运用行政科学可以增进政府管理的效率。 五、简述韦伯官僚制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论述该理论对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韦伯) ①明确分工。将组织内部的工作进行分解,按照职业专业化的标准对人员分工。同时明文规定每个人员拥有的权力和责任。 ②等级系统。将各种公职和职位按等级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体现等级体系的自上而下的指挥链。位于指挥链上的每个下级都要服从和接受上级的监督和控制,每个上级都对自身和下级的决定及行为负责。 ③人员任用。从通过正式教育培训和考试获得一定技术资格的人群中选拔员工,并根据相应的职务要求来任用。 ④管理人员专职化。设计管理人员固定薪酬制度和职务晋升制度,以此促进管理工作向职业化发展。 ⑤遵守规则与纪律。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行事。 ⑥员工之间的关系。用理性主导员工之间的关系,应避免私人情感的干扰和影响。这不仅是处理组织内部关系的准则,也是处理组织与外界关系的准则。 六、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经济行为还是政治行为,其结果都应从人类个体的角度去寻找原因。(只有个人才有目标和利益;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的行为;所有大规模的社会学现象最终都应该只考虑个人) (2)人的经济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一样的,无论处于什么位置,追求私利和个人效用的最大化都是最基本的动机。 (3)交易政治学:认为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一样,其行为的基础仍然是交换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七、简述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不考) 八、公共组织有哪些区别于私营组织的特征 公共性。 非营利性。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 绝密启用前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 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 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 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 3、管理者三层次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 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5、管理角色——角色论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6、管理技能——技能论 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合适的人员 第二章 泰罗的三大实验: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 4、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 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 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 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 超凡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 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 信息沟通 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之父。职业经理人的先驱 11、福莱特冲突论 管理理论之母 1)利益结合、 2)一方自愿退让、 3)斗争、战胜另一方 4)妥协。 12、霍桑试验 1924-1932年、梅奥 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 13、朱兰的质量观 质量是一种合用性 14、80/20的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第三章 1、管理万能论 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 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员的行为方式。 4、组织文化七维度

公共管理学黎民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区别?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在性质上的差别集中表现在如下方面:(一)公共利益目标与 私人利益目标。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私部门管理的目标可以定位于包括管理者在内的私人利益,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者不应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活动的目标,而应以实现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休戚相关、私人活动又难以增进的公共利益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处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关系的一 个基本原则是确保公共利益的优先性,而优先性是通过公共权力或政治权威来体现的。 (三)制衡性与自主性。公共管理受较多制衡有其必然性:由于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管理组织获得了合法的垄断性,拥有合法的强制力,同时公共管理过程产生的影响也是全社会的。(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公共管理部门作为增进公共利益的立法者 与执法者,处在基本社会资源分配的中心,公共决策通常是在多元的、甚至冲突的利益与价值之间进行平衡和做出抉择。(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公共管理主要通过政府机制 来实现,私部门管理则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政府与市场是现代社会的两个最重要的资源配置和控制体系。 2.传统行政学在公共管理上存在哪些局限? 用行政学的理论与方法处理当代公共领域的管理事宜时,主要存在着以下局限:(一)理论框架局限。行政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由政治学和管理学两者构成的,行政学以政府管理作为研究内容,无法独立于政治学,而采取管理学的一般的工具取向又会抹杀公共领域特有的政治文化价值。(二)管理主体局限。政府或国家行政机构无疑是最重要的公共管理 主体,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三)管理理念与手段局限。 现代公共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从根本上突破行政学在管理理念和手段上的局限,成为公共领域管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四)管理对象与目标局限。行政管理学讲管理 对象确定为两类:一类是政府本身,包括人、体制和过程;另一类是属于政府管辖范围的 公共事务。对公共管理而言,只有兼顾内外环境的关系,特别是重视外部环境,以结果或绩效为管理目标,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3.如何理解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具体来讲,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如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代科技革命使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政府管理提出变革的要求,科技革命将导致社会治理新形态的出现。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肌醇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 食二节、砂4.公共管理学及其特点是什么?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从总体上看,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如下重要的特点:(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 概念。(2)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1)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 页脚内容1

进行光合作用 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进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 C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 页脚内容2

管理学思考题

思考题 单选题 ●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的根本目的是()。 A.确保职工个人目标的实现 B.实现管理者个人的利益和价值 C.实现组织目标 D.体现管理者个人权威 ●针对预期目标,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从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并付诸实施,这就 是管理的()职能。 A.领导 B.决策 C.计划 D.组织 ●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实现标准化 B.制定科学报酬制度 C.提高人工素质 D.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项职能的是() A.泰罗 B.韦伯 C.法约尔 D.福特 ●()做计划工作。 A.所有管理人员 B.最高管理人员C.中层管理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控制必须制订标准的同时,有的标准规定了一定的机动幅度,这体现了控制的() A. 弹性控制 B.客观控制 C. 适度控制 D.及时控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产生了科学管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 理论,美国泰罗的()就是其中之一。 A.科学管理理论 B.一般管理理论 C.行政管理理论 D.行政组织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表明,根据下属成熟度的不同,管理者应当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 对于高成熟的下属应该采取() A.高任务高关系 B.高任务低关系 C.低任务低关系 D.低任务高关系 ●奠定管理行为科学基础的是() A.泰勒的科学管理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C.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D.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上海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计划。 A.专项 B.长期 C.中期 D.短期 ●属于领导者个人的权力的是() A. 强制权 B. 奖励权 C. 专长权 D. 法定权 ●霍桑试验表明() A.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达成是有害的 B.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C.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来取缔非正式组织 D.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控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 A.寻找错误 B.衡量雇员绩效 C.确保行为依循计划发展 D.使人们失去自由 ●预算控制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控制方法。 A.过程控制 B.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前馈控制 ●某工厂一车间检修班班长安排检修工小张修电机,电机还没修好,车间主任调小张去 检修水泵。检修班长回来时见小张未完成自己交待的任务,就批评了小张,小张感到很委屈。你认为车间主任的这种指挥方式最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A.破坏了管理的指挥链原则 B.降低了高层领导的威信

高中物理运动学经典习题30道 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2014?陆丰市校级学业考试)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m/s2,下列关于该物体加速度的理解 D 9.(2015?沈阳校级模拟)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时,离地的高度为() D 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10m/s2)() 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15.(2013秋?忻府区校级期末)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 D

17.(2014秋?成都期末)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的速度为 :2 D: 2 D 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 23.(2014春?金山区校级期末)一只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m处有一小石 2

v0v0D 27.(2013?洪泽县校级模拟)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同一较低a点的时间间隔为T a,两次经 g(T a2﹣T b2)g(T a2﹣T b2)g(T a2﹣T b2)D g(T a﹣T b) 28.(2013秋?平江县校级月考)在以速度V上升的电梯内竖直向上抛出一球,电梯内观者看见小球经t秒后到 h=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教材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政府部门:以财政拨款作为经费来源,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和服务的单位 的总称。 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 (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过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它试图为公共管理学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增进公共利益的学问。 二、复习思考题 1、试比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主体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的公共部 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企业部 门和非政府组织;公共行政的主体是行政部门,特别是政府的行政机关。 (2)追求目标不同。公共行政更关注组织 内部的执行过程,而公共管理则 将视野大大拓展到组织的外部,以追求最终的好的结果为己任,并时时强调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 (3)公共管理的逐渐兴起并对公共行政有取而代之之势。政府部门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它的期望和定位,公共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公共管理学有哪些学科特征? (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科技整合的学科。 它需要综合地吸收当代各门社会 科学的合理内核,来搭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范式和分析框架。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也呈现 多样化特点。 (3)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与实践发展是相 吻合的。 (4)公共管理学从“内部取向”转向“外 部取向”。它重视战略管理、绩效 管理、责任机制和外部整合,有助于提升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竞争性。 (5)公共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开放性 学科。 (6)公共管理学提倡案例分析法。 (7)公共管理学(作为指导政府部门活动 的理论规范前所未有地)强调管 理者个人责任和对结果负责。 3、如何理解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1)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从其 管理对象来看,有相当多的事务 属于经济事务(如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食品和药品安全的管理、对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制定和管理等)。一方面,对管理这些事务的政府部门官员来说,具备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经济知识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部门还要承担管理国有企业的任务。(管理竞争性领域的公公企业是我国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公共管理的特色之一。) (2)政府管理的即使是非经济事务,仍需要采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法。(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稀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问题,当政府部门的官员都时刻提醒自己资源是有限的、并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收益-成本分析法来权衡他所要处理的众多事情时,管理的成效将要提高的多。) (3)经济学可以首先明确事务性质而后选择恰当的制度工具,从而节省管理的成本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协调矛盾、均衡利益的基础上处理好公共事务并花费尽可能少的成本。)(4)公共管理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管理过程和方式呈现市场化取向,如何把握合适的度仍需要运用经济学知识来加以回答。 4、你是怎样理解工商管理理论和政治学理论对公共管理的基础性影响的。 (1)工商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科,工商管理理论和实 践必然会对公共管理学产生影响。当公共管理学在经济学途径上诞生并强调“企业型政府”理念时,工商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当然构成公共管

管理学思考题答题思路(参考)

我们结合教材内容,给出了各章后思考题的答题思路或答题时需要运用的相关理论,供任课老师参考。实际上,管理学的许多思考题,需要老师和同学运用相关理论、结合自己的“思考”给出自己的通常不一致的回答。 绪论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企业管理研究基础上抽象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其他组织的管理是否也具有指导意义? 答: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管理实践。从广义上来说,管理实践包括对个体活动的管理和对群体活动的管理。任何个人即使在从事仅与自己相关的目标活动时,也需要在可利用的不同资源中进行选择。但管理学主要是在研究对群体活动的管理、特别是对以企业为主要载体的组织活动管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因此,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活动的管理。 管理学萌芽于对管理实践的思考。管理思考虽然历史渊源久远,但是管理思想则是伴随着工厂制度而大量涌现的。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工厂或企业的数量愈来愈多,规模愈来愈大,活动内容愈来愈复杂,专门从事管理的人因此愈来愈多,对这些人所专门从事的管理活动的思考也愈来愈丰富。正是这些思考的累积促进了管理思想的系统形成,进而推动了管理理论的发展。因此,现代管理学通常通过解剖企业经营活动来描述和抽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把企业组织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因为它是现代微观经济活动选择的普遍形式,不仅因为这种组织形式数量众多、提供着大量鲜活的研究案例,而且也是历史发展的选择。对人的活动,或者说对人在活动中的行为与关系的协调是企业以及其他有组织的群体活动管理的基本内容,因此在企业研究基础上抽象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其他类型组织的管理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现代管理学是如何产生的?这对当代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可能提供哪些启示? 工厂制度为管理思想的繁荣提供了客观的基础,系统的管理理论便是随着工厂制度的发展而逐渐萌芽的。从企业基层做起的泰勒对作业方法与时间的研究和法约尔对一般管理的研究,显示了早期管理学者与管理实践的密切关系。韦伯关于官僚组织的抽象总结则彰显了早期理论家的贡献。工业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工厂的实验启动了管理学家关于企业活动中人的因素的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展,技术进步的速度日益加快,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企业在组织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条件限制,而且要研究环境的特点和要求,要努力提高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许多研究人员就企业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经营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理论观点。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这种现象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不同学者分别从系统、决策、经验、权变等角度对企业管理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因此而逐渐成熟。 管理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根据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总结和完善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不断发展管理理论,同时也要不断发展的一般管理理论,指导我们的管理实践,促进作为管理活动载体的组织的发展。

质点运动学典型例题

质点运动学典型例题 1. 一质点做抛体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如图一所示。求: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 (1)dt dV 是否变化? (2)dt V d 是否变化? (3)法向加速度是否变 化? (4)轨道何处曲率半径最 大?其数值为多少? 解:(1)如图一,如果把dt dV 理解为切向加速度,即τa dt dV =,则由图二(a )所示,ατcos g a =,显然τa 先减小后增 大。 (2)g dt V d = (3)αsin g a n = (4)质点在任一点的曲率半径 φ ρcos 2 2g V a V n ==,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式中的速度V,夹角φ均为变量。故质点在 起点和终点处的速度最大(0V V =)。φ最 大,φcos 最小,所以在该处的曲率半径 最大。

上抛石块的位移和路程 一石块以V=4.9m/s 的初速度向上抛出,经过2S 后,石块的位移y ?________,路程S______. 解:如图一,设定石块上抛的初始点为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则其运动方程为202 1gt t V y -= 2S 内的位移为m y 8.928.92129.42-=??- ?=,负号表明所求位移的方向为竖直向下,即物体在2S 内改变了运动方向。 先求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时刻,即 00=-=gt V dt dy ,S g V t 5.08 .99.40=== 则总路程 m L L L 25.12)5.1(8.92 1)5.0(8.9212221=??+??=+= 求解某一位置的速度 质点沿x 轴正向运动,其加速度随位置变化的关系为2331x a += ,如果在x=0处,其速度为s m V /50=,那么,在x=3m 处的速度为多少? 解:因为233 1x V dx dV dt dx dx dV dt dV a +====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题: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 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第四题: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管理具有自然属性,这种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从历史上看,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服务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具有剥削性和资本的独裁性。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管理的预期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第五题: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答案: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 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题: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产生?泰罗为什么要研究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其理论是实质是什么?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 1.19世纪末期,由于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规模和资本日益扩大,企业管理职能逐渐 和职能资本分离,管理职能则委托各方面的管理人员所组成的管理机构承担,出现了专门的管理层。管理工作也成了有专门人员研究的一门学问,“科学管理理论”由此产生了。 2.泰罗认为单凭经验管理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一、关键术语 1、公共管理学6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新公共服务理论76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3、公共组织85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责公共责任。 4、事业单位108 事业单位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我国特有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实际承担者。 5、人力资源216 人力资源(human resouce,HR)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人们的总和。 6、公共预算255 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 7、政务信息存储308 政务信息存储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继加工之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是指将加工处理后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文件、图像、数据、报表、档案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 8、公共危机管理340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9、经济手段382 经济手段是公共管理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 10、公共管理监督433 公共管理监督就是指种类主体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11、效绩标准473 绩效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的是要求补评估做得怎样、完成多少的问题,也就是在各个指标上所应达到的具体的绩效要求。绩效标准不仅要包括基本标准,还要有卓越标准,这样才能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12、公共部门改革497 公共部门改革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它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13、政府职能53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