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大分析法1

七大分析法1

直方图

直方图(Histogram),又称柱状图、质量分布图

目录

[隐藏]

? 1 直方图法的涵义

? 2 直方图的优缺点

? 3 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 4 使用直方图来观察和分析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

? 5 相关链接

直方图法的涵义

在质量管理中,如何预测并监控产品质量状况?如何对质量波动进行分析?直方图就是一目了然地把这些问题图表化处理的工具。它通过对收集到的貌似无序的数据进行处理,来反映产品质量的分布情况,判断和预测产品质量及不合格率。

直方图又称质量分布图,是一种几何形图表,它是根据从生产过程中收集来的质量数据分布情况,画成以组距为底边、以频数为高度的一系列连接起来的直方型矩形图,如下图所示。

作直方图的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图的形状,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预测生产过程的质量。具体来说,作直方图的目的有:

①显示数据的波动状态,判断一批已加工完毕的产品;

②直观地传达有关过程情况的信息,例如验证工序的稳定性;

③为计算工序能力搜集有关数据。

④决定在何处集中力量进行改进;

⑤观察数据真伪,用以制定规格界限;

直方图的优缺点

直方图的优点:任何情况都能使用直方图。

直方图的不足:会有信息丢失。

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①集中和记录数据,求出其最大值和最小值。数据的数量应在100个以上,在数量不多的情况下,至少也应在50个以上。

②将数据分成若干组,并做好记号。分组的数量在6-20之间较为适宜。

③计算组距的宽度。用组数去除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求出组距的宽度。

④计算各组的界限位。各组的界限位可以从第一组开始依次计算,第一组的下界为最小值减去组距的一半,第一组的上界为其下界值加上组距。第二组的下界限位为第一组的上界限值,第二组的下界限值加上组距,就是第二组的上界限位,依此类推。

⑤统计各组数据出现频数,作频数分布表。

⑥作直方图。以组距为底长,以频数为高,作各组的矩形图。

使用直方图来观察和分析生产过程的质量状况

作直方图是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产品质量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在正常状态。因此在画出直方图后要进一步对它进行观察和分析。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如果所得到的直方图不是标准形状,或者虽是标准形状,但其分布范围不合理,就要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通过直方图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异常。对直方图有些参差不齐不必太注意,主要应着眼于图形的整个形状。常见的直方图分布图形大体上有六种,如下图所示。

①理想的图形;

②多是因为测量和读数有问题或是数据分组不当所引起的;

③多是因加工习惯造成的;

④多是加工条件的变动造成的;

⑤多是两种不同生产条件的数据混在一起造成的;

⑥多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某种缓慢的倾向起作用所至。

(2)运用直方图勘量生产的质量状况。将直方图与公差范围相比较,看直方图是否都落在公差要求的范围之内,可以提高生产的质量状况。这种对比大体上存在六种情况,如下图所示。

①理想的情况;

②经济性不好,需降低加工精度;

③需要采取措施适当缩小分布;

④过分偏离公差中心,可能造成废品;

⑤完全不留余地,容易出现废品,应采取措施调整

⑥已经产生废品,应停产检查。

排列图

排列图(Pareto Diagram,帕累托图)

目录

[隐藏]

? 1 什么是排列图法

? 2 排列图的作用

? 3 排列图的使用

? 4 排列图的制作步骤

? 5 排列图的案例分析[1]

? 6 相关链接

?7 参考文献

什么是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又称主次因素分析法、帕累托(Pareto)图法,它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表方法。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1848---1923)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发现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后被称“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劳伦兹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描绘了柏拉图法则,被称为“劳伦兹曲线”。

1930年美国品管泰斗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到品质管理上。

20世纪60年代,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在推行自己发明的QCC品管圈时使用了排列图法,从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

排列图是根据“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原理而制做的。也就是将影响产品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按其对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用直方图形顺序排列,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其结构是由两个纵坐标和一个横坐标,若干个直方形和一条折线构成。左侧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频数(出现次数或金额等),右侧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累计频率(如百分比表示),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影响大小顺序排列,直方形高度表示相应的因素的影响程度(即出现频率为多少),折线表示累计频率(也称帕累托曲线)。通常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占0%~80%为A类因素,也就是主要因素;80%~90%为B类因素,是次要因素;90%~100%为C类因素,即一般因素。由于A类因素占存在问题的80%,此类因素解决了,质量问题大部分就得到了解决。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举个例子。某酒杯制造厂对某日生产中出现的120个次品进行统计,做出排列图,如下图所示:

排列图表明:酒杯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划痕和气泡,一旦这些问题得到纠正,大部分质量问题即可消除。

排列图的作用

1、作为降低不良依据。

2、决定改善的攻击目标。

3、确认改善效果。

4、用于发现现场的重要问题点

5、用于整理报表或记录。

6、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

排列图的使用

排列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的项目从大到小的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适用于计数值统计,帮助我们抓住关键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又称ABC图。

排列图应用要点:

1、排列图要留存,把改善前与改善后的排列图排在一起,可以评估出改善后果。

2、分析排列图只要抓住前面的2-3项就可以。

3、排列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太少,5-9项较合适。

4、作成的排列图如果发现各项目分配的比例差不多时,排列图失去意义,与排列图法则不符。

5、排列图是管理手段而非目的,如果数据项目已经很清楚者,则无需再浪费时间制作排列图。

6、其他项目如果大于前面几项,则必须分析加以层别,检讨其中是否有原因。

7、排列图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从获得情报显示问题重点而采取对策,但如果第一项依靠现有条件很难解决,或即使解决花费很大,得不偿失,可以避开第一项,从第二项入手。

排列图的制作步骤

1、收集数据。

2、把分类好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序,并计算累计百分比

3、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

4、绘制柱状图。

5、绘制累计曲线。

6、记入必要事项

7、分析排列图。

排列图的案例分析[1]

运用排列图法分析2004-2006年某驻军医院出院者疾病构成情况,以了解本院保障体系部队内主要病种、多发病种和正在危害官兵身体健康的潜在疾病,探讨医院疾病监控重点,以提高驻军官兵的健康水平。

1.资料来源和方法

资料来源:我院统计室2004-2006年年报。2004年出院共计299人次,其中治愈182人次、好转96人次、未愈21人次、死亡0人次。2005年出院共计318人次,其中治愈185人次、好转110人次,未愈23人次、死亡0人次。2006年出院共计34,人次,治愈1,8人次,好转124人次、未愈27人次、死亡0人次。为便于比较,一并计算在内。运用管理学上的排列图分析法进行分析。

2.排列图的绘制

按ICD-10。疾病编码和疾病统计码分类,将2006年各疾病类别的出院人数降序排列,并计算构成比和累计构成比(见下表:2006年出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因素类型);将2004-2006年三年各疾病类别的出院人数构成比和累计构成比进行比较(见下表:2004-2006年出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因素类型)。

疾病类别为横坐标,2006年出院人数为纵坐标、累计构成比为次纵作出帕累托曲线(见下图)。

3.2006年出院病人疾病构成排列图分析

1)运动系统疾病占第1位

其中腰椎间盘突出3例,占该系统疾病30%;腰肌劳损32例,占该系统疾病29.10%;各类骨折多例,占该系统疾病23.63%;肌键损伤1{)例,占该系统疾病9.10%;其他肌肉骨骼系统疾病9例,占该系统疾病8.17%。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以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各类骨折最为常见,也是驻港部队发病率较高的病种。

2)消化系统疾病占第2位

消化系统炎症37例占该系统疾病36.36%;各型阑尾炎27例,占该系统疾病26.73%;胃肠功能紊乱12例,占该系统疾病11.88%;消化系统溃疡、出血7例,占该系统疾病6.93%;肝、胆疾病6例,占该系统疾病5.95%;其他消化系统疾病12例,占该系统疾病11.88%。消化系统疾病以消化系炎症、各型阑尾炎、胃肠功能紊乱最为普遍。

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占第3位

包皮过长35例,占该系统疾病37.23%;精索静脉曲张15例,占该系统疾病15.95%;各类肾脏疾病15例,占该系统疾病15..95%;各类泌尿系感染10例,占该系统疾病10.63%;各类泌尿系结石10例,占该系统疾病10.63写;其他泌尿系统疾病9例,占该系统疾病9.57%。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以包皮过长、精索静脉曲张、各类肾病最为常见。

4)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并居第4位

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5例,占该系统疾病62.50%;皮下囊肿2例,占该系统疾病25.00%;烫伤1例,占该系统疾病12.50%。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以皮肤感染最为常见;上呼吸道感染6例,占该系统疾病75.00%;肺炎2例,占该系统疾病25.00%。呼吸系统疾病以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较普遍。

5)损伤及中毒引发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并列第5位

损伤、中毒引发疾病中,各种损伤6例,占该病种85.71%,药物中毒1例,占该病种14.29%;神经系统疾病7例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4例,占该系统疾病57.14%;神经损伤2例,占该系统疾病28.57%;面神经炎1例,占该系统疾病14.29%。神经系统疾病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常见。

鱼骨图

鱼骨图(Cause & Effect/Fishbone Diagram)

目录

[隐藏]

? 1 鱼骨图定义

? 2 鱼骨图的三种类型

? 3 鱼骨图制作

o 3.1 分析问题原因/结构

? 4 鱼骨图绘图过程[1]

? 5 鱼骨图使用步骤

? 6 鱼骨图案例分析

?7 案例一:利用鱼骨图对某炼油厂市场营销问题的分析

?8 案例二:用鱼骨图与层次分析法结合进行企业诊断[1]

?9 相关链接

?10 参考文献

鱼骨图定义

鱼骨图又名特性因素图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展出来的,故又名石川图。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之为“因果图”。鱼骨图原本用于质量管理。

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头脑风暴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图形就叫特性要因图。因其形状如鱼骨,所以又叫鱼骨图(以下称鱼骨图),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又叫因果分析图。同时,鱼骨图也用在生产中,来形象地表示生产车间的流程。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BS):一种通过集思广益、发挥团体智慧,从各种不同角度找出问题所有原因或构成要素的会议方法。BS有四大原则:严禁批评、自由奔放、多多益善、搭便车。

鱼骨图的三种类型

鱼骨图基本结构

A、整理问题型鱼骨图(各要素与特性值间不存在原因关系,而是结构构成关系,对问题进行结构化整理)

B、原因型鱼骨图(鱼头在右,特性值通常以“为什么……”来写)

C、对策型鱼骨图(鱼头在左,特性值通常以“如何提高/改善……”来写)

鱼骨图制作

制作鱼骨图分两个步骤:分析问题原因/结构、绘制鱼骨图。

分析问题原因/结构

A、针对问题点,选择层别方法(如人机料法环测量等)。

B、按头脑风暴分别对各层别类别找出所有可能原因(因素)。

C、将找出的各要素进行归类、整理,明确其从属关系。

D、分析选取重要因素。

E、检查各要素的描述方法,确保语法简明、意思明确。

分析要点:

a、确定大要因(大骨)时,现场作业一般从“人机料法环”着手,管理类问题一般从“人事时地物”层别,应视具体情况决定;

b、大要因必须用中性词描述(不说明好坏),中、小要因必须使用价值判断(如…不良);

c、脑力激荡时,应尽可能多而全地找出所有可能原因,而不仅限于自己能完全掌控或正在执行的内容。对人的原因,宜从行动而非思想态度面着手分析;

d、中要因跟特性值、小要因跟中要因间有直接的原因-问题关系,小要因应分析至可以直接下对策;

e、如果某种原因可同时归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请以关联性最强者为准(必要时考虑三现主义:即现时到现场看现物,通过相对条件的比较,找出相关性最强的要因归类。)

f、选取重要原因时,不要超过7项,且应标识在最未端原因;

鱼骨图绘图过程[1]

鱼骨图做图过程一般由以下几步组成[2]:

1.由问题的负责人召集与问题有关的人员组成一个工作组(work group),该组成员必须对问题有一定深度的了解。

2.问题的负责人将拟找出原因的问题写在黑板或白纸右边的一个三角形的框内,并在其尾部引出一条水平直线,该线称为鱼脊。

3.工作组成员在鱼脊上画出与鱼脊成45°角的直线,并在其上标出引起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些成45°角的直线称为大骨。

4.对引起问题的原因进一步细化,画出中骨、小骨……,尽可能列出所有原因

5.对鱼骨图进行优化整理。

6.根据鱼骨图进行讨论。完整的鱼骨图如图2所示,由于鱼骨图不以数值来表示,并处理问题,而是通过整理问题与它的原因的层次来标明关系,因此,能很好的描述定性问题。鱼骨图的实施要求工作组负责人(即进行企业诊断的专家)有丰富的指导经验,整个过程负责人尽可能为工作组成员创造友好、平等、宽松的讨论环境,使每个成员的意见都能完全表达,同时保证鱼骨图正确做出,即防止工作组成员将原因、现象、对策互相混淆,并保证鱼骨图层次清晰。负责人不对问题发表任何看法,也不能对工作组成员进行任何诱导[3]。

图2 鱼骨图示例

鱼骨图使用步骤

(1)查找要解决的问题;

(2)把问题写在鱼骨的头上;

(3)召集同事共同讨论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尽可能多地找出问题;

(4)把相同的问题分组,在鱼骨上标出;

(5)根据不同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总结出正确的原因;

(6)拿出任何一个问题,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7)针对问题的答案再问为什么?这样至少深入五个层次(连续问五个问题);

(8)当深入到第五个层次后,认为无法继续进行时,列出这些问题的原因,而后列出至少20个解决方法。

鱼骨图案例分析

案例一:利用鱼骨图对某炼油厂市场营销问题的分析

鱼骨图分析法是咨询人员进行因果分析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简捷实用,比较直观。现以某炼油厂情况作为实例,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对其市场营销问题进行解析,具体如图所示:

图中的“鱼头”表示需要解决的问题,即该炼油厂产品在市场中所占份额少。根据现场调查,可以把产生该炼油厂市场营销问题的原因,概括为5类。即人员、渠道、广告、竞争和其它。在每一类中包括若干造成这些原因的可能因素,如营销人员数量少、销售点少、缺少宣传策略、进口油广告攻势等。将5类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分别以鱼骨分布态势展开,形成鱼骨分析图。

下一步的工作是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可以根据现场调查的数据,计算出每种原因或相关因素在产生问题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以百分数表示。例如,通过计算发现,“营销人员数量少”,在产生问题过程中所占比重为35%,“广告宣传差”为18%,“小包装少”为25%,三者在产生问题过程中共占78%的比重,可以被认为是导致该炼油厂产品市场份额少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针对这三大因素提出改进方案,就可以解决整个问题的78%。该案例也反映了“20:80原则”,即根据经验规律,20%的原因往往产生80%的问题,如果由于条件限制,不能100%解决问题,只要抓住占全部原因20%,就能够取得80%解决问题的成效。

案例二:用鱼骨图与层次分析法结合进行企业诊断[1]

一、层次分析法简介

鱼骨图成功完成后,影响问题的原因一般能详尽的列出。但哪些是主要原因,哪些是次要原因,该如何确定呢?各个主要原因的重要性、优先程度应如何确定?层次分析法(AHP)做了最好的回答。

AHP的基本思路与鱼骨图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两者都是在深人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因素按不同的属性自上而下的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次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下一层因素的作用。一个鱼骨图如图1可方便的转化成层次结构模型如图3。

图3 由鱼骨图转化成层次结构模型

得出层次模型后,对每一层次的因素按规定的准则两两进行比较,建立判断矩阵,运用特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正交特征向量,得出每一层次各因素的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在一致性检验通过之后,再计算各层次因素对于所研究问题的组合权重;根据权重便可对各原因进行评分、排序和指标综合如果说鱼骨图体现了人的大脑对复杂问题的分解过程的话,AHP 则体现了求解复杂问题的分解一判断一综合的整个过程,使人们对复杂问题的判断、决策过程得以系统化、数量化[4]。AHP的具体算法请参见有关文献。

二、应用案例

某工厂产品加工精度波动经常超出容许范围,经咨询专家召集工作组讨论得鱼骨图(图4):

图4某工厂产品加工精度波动分析鱼骨图将上图转化为层次模型图(图5):

图5 某工厂产品加工精度捩动层次模型图

完成层次模型图后,工作组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将各层原因对上一层原因(或问题)的重要程度(或优先程度)进行两两比较,构造比较矩阵。本倒将原因按层次分析法计算要求将层次分为四层,分别称为A 、B 、C 、D 层。C 、D 两层根据构造比较矩阵的要求和与上层原因的关系,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赋予各层比较矩阵名字:C 1 ? C 4,D 1 ? D 9。则得各层比较阵如下

根据成对比较矩阵计算各层权向量w,最大特征根和一致性指标CI,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 D层的计算结果

K 1 2 3 4

w

0.50

00

0.3

333

0.6

817

0.

75

0.50

000

0.6

667

0.l

025

0.

25

0.2

158

λ2 2

3.0

026

2

C

I

0 0

0.0

022

C

R

0 0

0.0

013

续表1 D层的计算结果

K 5 6 7 8 9

w

0.1

220

.

8

.

8

0.8

333

.

5

0.6

483

.

2

.

2

0.1

667

.

5

0.2

297

λ

3.0

037

2 2 2 2

C

I

0.0

031

0 0 0 0

C

R

0.0

018

0 0 0 0

表2 C层的计算结果

K 1 2 3

4

w

0.1

667

0.1

429

0.3

333

0.

75

0.8

333

0.7

143

0.6

667

0.

25

0.1

429

λ2 3 2 2

C

I

0 0 0 0

C

R

0 0 0 0

表3 B层

用上一层原因对问题的组合权向量(B层即主原因层的组合权向量为根据成对比较矩阵计算出的权向量),计算下一层原因对问题的组合权向量,得c层各原因对问题的综合权值W(c):

W(c) = 0.0139,0.0696,0.0607.0.3034,0.0607,0.1485,0.2971,0.0230,0.0230

D层各原因对问题的综合权值W(D):

W(D) =

0.0069,0.0069,0.0232,0.0464,0.0414,0.0062,0.0131,0.2276,0.0759,0.0074,0.0394,0.0139,0.1 188,0.0297,0.1485,0.1485,0.0192.0.0038.0.0l15,0.0ll5

进行组合一致性检验:

1.C层

W B = [0,0,0,0]

= [0,0.058,0,0][0.08335,0.4248,0.4456,0.0460]T

= 0.2464

c层对问题的组合一致性比率为:

CR(C) = CR(B) + CI(C) / RI(C) = 0.0030 < 0.1

2.D层

W(C) = 0.0002

D层对问题的组合一致性比率为:

CR(D) = CR(C) + CI(D) / RI(D) = 0.0028 < 0.1

将各层中相同的原因进行归并,D层W(D)变成:

{生产能力,种类,运行,操作,成就感,津贴,奖金,经验,技能,遵守规程,合作,抗干扰性,精度,准确度,人为错误,易加工性,硬度,变

形}={0.0069,0.0069,0.0232,0.0464,0.0488,0.0062,0.0131,0.2276,0.075,0.0394,0.0139,0.1 188,0.0297,0.1485,0.1485,0.0307,0.0038.0.0115}

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操作人员的经验、仪器的抗干扰性、测量的方法(准确度、人为错误)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需要优先考虑。可见,采用鱼骨图理论与方法用土骨田与屡次分析法蛄夸进行奎生诊所和AHP能较好的分析和综合工作组成员对问题各方面的看法,易于从错综复杂的原因中找出关键原因。

三、分析与探讨

为了AHP结构图明白清晰,并与鱼骨图在逻辑上一一对应+当下一层原因受一个以上上一层原因影响时,将该原因分列在影响它的上一层原因之下,不按一般AHP结构图的从该原因引出多条线与上一层原因相连。这也是由做鱼骨图时要求尽量使各原因之间的层次清晰所要求的,这并不影响计算出的结果;另外,由于鱼骨图要求尽量使各原因之间相互独立,即使出现这种情况,数量也是很少,不会增加多少计算量。AHP计算完成后再进行归并以决定原因的重要性。

做鱼骨图的工作组成员可以在做图的过程中,通过互相讨论达到深人了解企业各个方面,获得对企业较全面和深人的认识,提高了后面的AHP对比矩阵和计算结果的可信度。

由于AHP只能从已发现的问题中找出关键问题,不能发现新问题,通过与鱼骨图相结合,能较好的克服AHP的这个缺点。同时也促进工作组成员认真对待鱼骨图做图。

对于层次内部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层次之间存在反馈作用时,采用鱼骨图反而可能会混淆工作组成员的思路,应换其它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

散布图

(重定向自散点图)

散布图(Scatter Diagram,相关图)

目录

[隐藏]

? 1 适应的管理活动

? 2 散布图的内涵

? 3 散布图的基本说明

? 4 相应的表格或其他工具

? 5 散布图在卷烟质量分析中的应用[1]

? 6 相关链接

?7 参考文献

适应的管理活动

散布图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又称相关图,用于分析两测定值之间相关关系,它有直观简便的优点。通过作散布图对数据的相关性进行直观地观察,不但可以得到定性的结论,而且可以通过观察剔除异常数据,从而提高用计算法估算相关程度的准确性。

散布图的内涵

观察相关图主要是看点的分布状态,概略地估计两因素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散布图的基本说明

通过观察相关图主要是看点的分布状态,概略地估计两因素之间有无相关关系,从而得到两个变量的基本关系,为质量控制服务。

相应的表格或其他工具

图形(a)和(b)表明X和Y之间有强的相关关系,且图形(a)表明是强正相关,即X大时,Y也显著增大;图形(b)表明是强负相关,即X增大时,Y却显著减小。图形(c)和(d)表明X和Y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图形(c)为弱正相关,即X增大时,Y也大体增大;图形(d)为弱负相关,即X增大,Y反会大致减小。图形(e)表明X和Y之间不相关,X变化对Y没有什么影响。 (f)表明X和Y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比较复杂,是曲线相关,而不是线性相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