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弹力 导学案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弹力 导学案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弹力 导学案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弹力 导学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

3-2、弹力

第1课时

班级:小组:姓名:日期:

一、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3、理解形变概念,了解放大法显示微小形变.

4.能说出胡克定律的内容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微小变化的实例,初步接触“放大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以及数据的准确记录,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究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弹力的产生条件

2.弹力方向的判断 3、理解胡克定律

二、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54页到56页,完成下列填空。

2、接触力按性质可归纳为和

1、形变:叫做形变.

4、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 可以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5、弹性限度:物体在形变时如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在撤去外力后,物体不能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6、弹力:发生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按照效果来看,弹力主要表现为、、。

7、胡克定律:,其表达式为,式中K叫弹簧的,单位是,

单位的符号是,K=100N/m表示弹簧每伸长或缩短1m所产生的弹力为 N。

课内探究

(一)、探究形变和弹力

1、观察显示微小形变的实验(课本第54图3-2-4)

2、弹力:发生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讨论1:该实验在设计思想中运用了什么方法?

讨论2:1、弹力产生的条件:○1○2。

2、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假设法判断“有”“无”弹力。

4、弹力的方向怎样?(如图一所示)

结论1:通常所说的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压力的方向: 支持面指向物体;支持力的方向:支持面指向物体;

结论2:通常所说的拉力也是弹力,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子指向 。

图一

(二)、胡克定律

实验:在一个后面附有长度刻度的弹簧上面挂钩码,当钩码的数量增加时,弹簧中的弹力加大,弹簧的伸长增大,把读出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从表中的数据找出F随X变化的规律

1、胡克定律:在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伸长或缩

短)量x成

2、表达式:。

3、说明:k为劲度系数,跟弹簧丝的粗细、材料、弹簧的直径、绕法、弹簧的长度等量有关,这个量反映了弹簧的特性。K的单位是。

三、反思总结

本节重点回顾:

弹力(1)定义;(2)产生条件;(3)方向;(4)大小(胡克定律)

阅读教材(指明页面),并完成下列作业

(以填空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对课本上的定理、定律、公式或物理情景用简洁的文字或图象进行表述,以指明这节内容的重点,难点,作为指导学生完成阅读教材的目标)

知识点1(需要用板书进行强调和明确的知识点)

(内容)

【课堂练习1】

(能加深对知识点1的理解与识记的典型例题;要求80%以上的学生会做)

【课堂练习2】

(能应用知识点1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命题,要求50%以上的学生会做)

(说明:根据教材设定本节课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可配有二个小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第一个小练习难度系数必须在0.8以上,且例题只要求突出此知识点,第二个小练习可适度综合,但尽可能不超过二个知识点以上的综合)

三、归纳总结

(由学生填写本节课的知识点、解题方法或步骤等)

四、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精选或改编2-3道题,计算题控制在1道,难度呈现出梯度如1.0、0.8、0.6)

五、学习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

案例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7-1-1、功

第1课时

班级:小组:姓名:日期: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关于功的一般计算方法。

2、知道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和负功的实质,能正确判断正功和负功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7-58,并完成下列作业

任何人类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这一章我们要研究的是动能、势能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

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且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1、回顾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你对功的认识?

功:一个物体受到_ _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__ ___,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举2-3个生活中的例子):

2、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什么?

__ _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__ ___.

功国际的单位:_____,符号是__ _. 1J =

3、功的计算公式:

(1)如果力F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如下图

功的表达式: W =

(位移的大小可以用L、S或x表示)

(2)当力F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α时,如下图

功的表达式:

W=

(理解并背诵黑体字)

【说明】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F——作用在物体上的恒力

S——物体的位移

α——F、S正方向之间的夹角。

【课堂练习1】

辨认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算一算:上图中如果:F=10N,S=2m,分别计算力F所对物体所做的功:

W1= ;W2= ;W3= 。功是标量,但有正负。

4.正功和负功:(结合图7.2-4; 7.2-5; 7.2-6填空)

根据W=Fs cosα可知:

(1)当α =________时,W=0.即当力F和位移s__ ___时,力F对物体不做功.这种情况,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

(2)当___≤α<________时,W>0.即当力F跟位移s的夹角为___(锐、钝)角时,力F对物体做正功,这时力F是___(动、阻)力,所以,___(动、阻)力对物体做正功.

(3)当________<α≤___时,W<0.即当力F跟位移s的夹角为___(锐、钝)角时,力F对物体做负功,这时力F是___(动、阻)力,所以,___(动、阻)力对物体做负功.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又常说成物体__ ___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

注意:功的正、负既不代表大小,也不代表方向,只表示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

【课堂练习1】

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力F作用下,沿

水平面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l,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问:(1)物体在运动中受几个力? 哪些力做了功?

(2)做功的力分别做了多少功?

三、归纳总结

四、课后作业

练习册P35当堂检测2、3、4、5题

五、学习反思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 右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O 点,长为2L m =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 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 点正下方的Q 点,OP 长为 1.2d m =,重为8N 的钩码由光滑挂钩挂在轻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则轻绳的弹力大小为( ) A .10N B .8N C .6N D .5N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几何关系得到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根据竖直方向的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详解】 设挂钩所在处为N 点,延长PN 交墙于M 点,如图所示: 同一条绳子拉力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为α,则根据几何关系可知NQ =MN ,即PM 等于绳长;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1.2sin 0.62 PO PM α= ==,则α=37°,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T cos α=mg ,解得:T =5N ,故D 正确,A 、B 、C 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 2.内壁光滑的球体半径为R ,一长度小于直径的轻杆两端固定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小球A 、B 。将轻秆置于球体内部后。最终静止在图示位置不动,球心O 与轩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过球心O 竖直向下的半径与杆的交点为M ,2 R O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B m m < B .球体内壁对A 球的支持力A A 2N m g = C .轻杆对B 球的支持力有可能小于B 球的重力 D .若增大m A ,θ角会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假设两球质量相等,则杆应处于水平位置,现A 位于B 的下方,可知m A >m B .故A 错误; B .以A 球为研究对象,A 球受到重力m A g 、球体内壁对A 球的支持力N A 、杆的压力F 。由平衡条件知,m A g 与F A 的合力与N A 等大、反向。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合成图如图。 根据三角形相似得: A A N m g OA OM = 由OA =R ,OM 2 R =,解得 N A =2m A g 故B 正确; C .以B 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如图。根据几何知识有 β>α,则在图中,一定有 F B >m B g ,即轻杆对B 球的支持力一定大于B 球的重力,故C 错误; D .若增大m A ,A 球下降,θ角会减小,故D 错误。 故选B 。

第四章相互作用高一物理导学案

高一物理导学案020(10月13日)

《第四章相互作用》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力中按同一方式命名的是() A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B 弹力、动力、阻力 C 拉力、压力、支持力 D 重力、弹力、阻力 2、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 物体的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作用点 C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 D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3、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书的重力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 B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相平衡 C 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书对桌面的压力性质属于弹力,是书的形变而产生的 4、下面有关弹力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 C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会有弹力作用 D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5、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 体之间 B 静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阻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 C 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切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 D 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 6、A、B两个相同的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现以力F推动A、B一起 向右运动,则对B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B受重力、支持力 B B受重力、支持力、A给它的弹力作用 C B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D B受的支持力是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7、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物体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现以水 平力F拉B,而两物体均保持静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和B之间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B A和B之间存在静摩擦力的作用 C B与桌面间存在静摩擦力的作用 D 若撤去外力F,则A和B之间,B与水平面间都不存在摩擦力 8、如图所示,重力为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A 2N 向左 B 2N 向右 C 6N 向左 D 8N 向右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题型复习

一.典型受力分析题目 (一).水平面上 1.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 f () A.F f<μmg B.F f=μmg C.F f>μmg D.不能确定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方向成α角的拉力F 作用,恰好作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二).斜面上 1,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倾角为α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当用水平力F推物体时,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m,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作用下匀速向上运动,已知 推力大小为F,斜面倾角为α,求:⑴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⑵斜面对物体的 支持力;⑶斜面与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A C B F α 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30θ,一个重20N 的物体在斜面上静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2)若斜面粗糙,将这个物体沿斜面上移6cm ,弹簧与物体相连,下端固定,物体仍静止于斜面上,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竖直墙面上 1.重为30N 的物体与竖直墙壁的动摩擦因数为,若用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53°的推力 F =50N 托住物体。物体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 ,∠ABC =α,AB 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 是垂直于斜面BC 的推力,现物块静止不动,则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 二.判断受力个数 1.如图,在水平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若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弹力同步练习新人教必修

弹力 同步练习 1 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垂直 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D.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 答案:C 2 当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则…………………………………………()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该物体的重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该物体发生形变 C.桌面形变产生对物体的支持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3 如图3-2-8所示,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放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α、b、c,支点P、Q在同一水平面上.α球的重心O a位于球心,b球的重心O b位于球心的正上方,C球的重心O c位于球心的正下方.三个球都处于平衡状态.支点P对α球、b球、c球的弹力分别为F a、F b、F c,则…………………………………………() 图3-2-8 A.F a=F b=F c B.F b>F a>F c C.F b<F a<F c D.F a>F b=F c 答案:A 4 如图3-2-9是某弹簧的弹力F和它的长度x的关系图象,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等于________,该弹簧的原始长度是________m.

图3-2-9 答案:F1/(x2-x1)N/m x1 5 放在桌面上的台灯,对桌面有压力,其受力物体是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漂浮在水面上的小木块受到水的浮力,其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 答案:桌面台灯水小木块 6 某弹簧的倔强系数k=5×103 N/m,当它伸长2.5 cm时,产生的弹力是_________,在受到100 N 的拉力作用时,它要伸长________. 答案:125 N 2 cm 7 画出图3-2-10中小球和杆所受的弹力方向图3—2—10 图3-2-10 弹力方向如下图所示: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弹力导学案

学 生 教 师 夏老师 日 期 2013/08/03 年 级 新高一 学 科 物理 时 段 16:50-18:20 学 情 分 析 新课 课 题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弹力)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1、知道形变的概念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力的拉力都是弹力,并能判定弹力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掌握胡克定律计算弹力。 学习重点 难 点 1、判断弹力的方向及计算弹力的大小 2、利用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本次课程内容 一、形变 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的改变叫做形变。 二、弹性形变 1、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在________后能够__________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性限度:如果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原来形状将__________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三、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_________,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直接_____________ (2)发生__形变(相互挤压)______________ 3、弹力的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 濠知教育暑期学科导学案ggggggggggggangganggang

(2)绳的拉力方向沿着绳指向绳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 四、胡克定律 1、弹力的大小跟________的大小有关,____________越大弹力越大。 2、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_________或_________的长度x成__________。 3、公式F=kx,其中k为劲度系数,单位是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___,x表示弹簧长度的变化量,即|原长一现长|。 【范例精析】 例1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解析:地面受到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的施力物是物体,所以应该是因为物体的形变产生了对地面的压力,故B是正确的选项。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这个弹力的施力物是地面,所以应该是地面的形变产生了对物体的弹力,故C也是正确的选项。 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C。 拓展:通过本题可以看出,弹力也是成对产生的。甲对乙挤压使乙产生形变,乙就会对甲产生弹力;同时乙对甲的弹力也使甲产生形变,甲的形变就对乙产生了弹力。一个物体的形变只能对别的物体产生弹力,不能对自己产生弹力。 正确解答 C 例2.如图3-2-1所示,一个球形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并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A、B两点是球跟墙和地面的接出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作用 B.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作用 C.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作用 D.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 解析:本题要排除二个干扰,一是地面的弹力就是B点的支持力;二是A点有没有弹力,在A点球虽然与墙壁接触但相互间没有挤压,所以在A点没有弹力。那么怎么样判断A点没有相互挤压的呢?我们可以用假设法,设想A处的墙壁撤消,球仍然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在A 处没有弹力。 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实习生姓名实习学校实习班级高一年级班 原任课教师本校指导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课时课型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背景和作用分析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人教版)物理1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初中力的相互作用、重力的大小、力的图示及示意图基础之上的。重力 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中,已提到了“只在重力作用下”。所以,本节内 容既是运动的延续,又是下一章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基本相 互作用的引入,也为学生初步建立了统一的概念。因而,本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在物理学习中 的地位可想而知。 (二)学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分析 学生在学习重力之前,初中已学习了力的相互作用、重力的大小、力的图示等相关内容,已初步 掌握了物体为什么会受到重力及力的相互作用,会区别、画力的图示、示意图。本节通过重力、基本 相互作用的学习,将进一步了解引入重心的思想和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在教学中要注意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讨、观察、猜想、实验、总结等形式,促使学生掌握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 的因素,并运用力的图示、示意图表示重力,为后面学习受力分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自 学和看、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的进程的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分析 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科学探究。因此本节重在体现知识点的引入及探究过程上,不仅要做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注意力。也要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探究过程,寻找物理规律,让学生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老师的提示,猜想并加以验证。同时,在基本相互作用方面,通过学生自学的过程,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成功的体验。教师还可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做一补充和展示相关资料,还可通过让学生查资料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最新动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 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两条途径,一方面是引入物理学史,另一条途径是通过实验探究。本节在这两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对找重心及影响重心的因素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经历思考、观察、合作、交流与讨论,才能对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进行初步设想,然后运用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探究习惯。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经历不同层次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基本相互作用方面,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史的补充和相关资料的展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 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4.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5.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6.知道重心的含义。 7.了解四种相互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8.通过“观察”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9.通过学生动手知道力的三个要素表示方法。 10.理解悬挂法确定物体重心的原理,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12.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大统一论。 ★教学重点 1.力的特性的理解 2.力的图示法和力的示意图。 3.重力和重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力的特性。 2.重心的概念和重心的理解

★教学过程 引入:生活中离不开力,毽子受力在空中跳动;门受到推力作用,打开了;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关闭了;手对开关施力,控制灯泡;手摁键盘,使得键盘形变。这节课我一起研究力,重力。 本节课,我们通过三个活动来进行学习:1.观察“视频”,思考后归纳力的定义和特点。2.通过“先练后教”理解力有图示和示意图两种表示方法。3.“知识大寻找”充分发挥课本、资料的作用,掌握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心的概念以及物体重心的位置。 一、力 1、观察“视频”,思考: 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些“视频”,大家思考这些反应了力的什么特性。 2、学生讨论,归纳 同学们相互探讨一下,谁来告诉我通过视频,你得到了力的哪些特性。 学生回答: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变 化),或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二、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决定力的作用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同学们试着将力表示出来。 学生练习,画出物体受力。 A:手对单杠的拉力50N; B:自行车轮胎受阻力20N; C:磁铁对小球引力10N; D:手拿磁铁15N;E:小球重40N 教师通过手机将学生做的情况在电脑中展示,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归纳出1、力的图示:从作用点向力的方向画一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箭头指向力的方向,有向线段长短按选定标度和力的大小来画,线段上加刻度(一般两至三

高一物理教案: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 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 体。 2.知道力是矢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在具体问题中能画出力的图示 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两种分类方法。 4.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5.知道重心的概念 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主要内容: 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物质性: 2.力的相互性: 3 ?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有两种:①直接接触②不直接接触 4.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具有矢量性。力的大小用测力计(弹簧秤)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牛)。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 素。力的三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若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则力的作用效果也将变 化。 5 ?力的作用效果 ①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共同决定的。例如用脚踢足球时,用力的大小 不同,足球飞出的远近不同;用力的方向不同,足球飞出的方向不同;击球的部位不同,球的 旋转方向不同。 二、力的图示 1?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箭头所指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这是把抽象的力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2.画力的图示的步骤 ①选定标度:画出某一长度的线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并把该线段所表示的力的 大小写在该线段的上方。所选标度要适当(力的图示上刻度不能过少,也不能多而密,要 便于作图计算),一般标度的大小应是所图示的力的1/n ,门为除 “1 ” 以外的正整数。 ②画一个方块或一个点表示受力物体,并确定力的作用点。 ③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作用方向画一线段(根据所选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 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垂直于力线段的小短线)。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和力的图示 2、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3、力能力物体发生形变 4、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产生一对力 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6、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由质量分布决定重心 质量分部均匀,由形状决定重心 7、四种基本作用 (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 二、弹力 1、性质:接触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 3、弹力产生条件

(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5、常见弹力 (1)压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2)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 (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 F=kx k 劲度系数N/m 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产生条件: 1、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 2、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Fmax 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面粗糙

2、有相对滑动 大小:f=μN N 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 N可能等于G μ动摩擦因系数没有单位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 方法:等效替代 力的合成:求与两个力或多个力效果相同的一个力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 4、合力最大值F=F1+F2 最小值F=|F1-F2| 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 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找分力的方法: 1、确定合力的作用效果 2、形变效果

第三章《相互作用》导学案

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右图中的甲、乙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甲表示力能 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图乙表示力能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__.像这样人们把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或产生 ________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 2.力的图示就是把一个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这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准确、形象地表示出来,线段的方向表示力的________,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 ________,用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 3.由于地球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________,质量为m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______. 4.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______于一点,这一点叫 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__________上. 5.目前,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C.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D.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B.只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8.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B.只有在物体的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质量分布均匀、形状对称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对称中心D.球体的重心总在球心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力的概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向上抛出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但找不到 施力物体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D.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 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D.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飞出后,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人 知识点二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 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4.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着斜面下滑,如下图所示, 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不正确的是() 知识点三重力和重心 5.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 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 7.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砖块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位置不变 知识点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力都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B.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强的 C.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再统一了 D.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 【方法技巧练】 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 9.如图所示,一个被吊着的均匀球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 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其中的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A.一直下降B.一直不变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 【达标测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B.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的施力物体是人 C.两个力都是5 N,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 B.在奥运摔跤赛场上,甲用力把乙摔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高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习题

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课堂训练: 1.下列各种力的名称,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是( ) A、浮力 B、弹力 C、重力 D、拉力 E、摩擦力 F、动力 G、阻力 H、压力 I、支持力 J、分子力 2.用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两人合提一桶水,各用80N的拉力,两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45°。 3.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物体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 C.物体的形状改变时,它的重心位置很可能也随着改变。 D.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4.力是__________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_________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_____________而独立存在的。 课后作业: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C、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D、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2.下述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论作用点在什么位置产生的效果均相同。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D、力的作用效果一定会使物体运动。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4.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B.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无论是静止,还是向上或向下运动,它都受到重力。 C.重力就是静止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 D.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5.下列关于重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 D.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所以重力的方向是无法确定的。 6.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B.g=9.8N/kg表示重力是9.8N的物体的质量是1kg。 C.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比在平面上受的重力小。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题型复习

第三章题型补充 一.典型受力分析题目 (一).水平面上 1.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 f () A.F f<μmg B.F f=μmg C.F f>μmg D.不能确定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方向成α角的拉力F作用,恰好作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二).斜面上 1,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倾角为α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当用水平力F推物体时,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m,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作用下 匀速向上运动,已知推力大小为F,斜面倾角为α,求: ⑴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⑵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⑶斜面与 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 θ,一个重20N的 =30 物体在斜面上静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2)若斜面粗糙,将这个物体沿斜面上移6cm,弹簧与物体相连, 下端固定,物体仍静止于斜面上,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竖直墙面上 1.重为30N的物体与竖直墙壁的动摩擦因数为,若用斜向上与水

平面成θ=53°的推力F=50N托住物体。物体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2.如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 ∠ABC=α,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 现物块静止不动,则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 二.判断受力个数 1.如图,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 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不等于0,则关于B的受 力个数可能为() 个个个个 2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O点有一个很小的光滑轻质圆环,一根轻绳AB穿过圆环,A端固定,B端悬挂一个重物。另一根轻绳一端固定在C点,另一端系在圆环上,力F作用在圆环上。圆环静止时,绳OC与绳OA水平,F与OA的夹角为45°。现改变力F,圆环位置不变,且重物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变F方向时绳AB中拉力将改变 B.当F沿逆时针旋转时,F先增大后减小 C.当F沿顺时针旋转时,绳OC中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F沿逆时转过的角度不能大于90°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重物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所以AB绳子的拉力的大小与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不变化,选项A错误; BC.对环受力分析,环受AO和BO两绳子的拉力,以及绳子CO和F的拉力;环的位置不变,则AB绳子的拉力不变,AO与BO的合力也不变,方向沿它们的角平分线,根据共点力平衡的特点可知,CO与F的合力与AO、BO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力F的方向变化时,做出F与CO上的拉力的变化如图: 由图可知,当沿逆时针族转时,F先减小后增大,绳OC的拉力减小;而当F沿顺时针旋转时,F逐渐增大,绳OC的拉力增大,选项BC错误; D.由于F与CO绳子的拉力的合力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是45°,可知F沿逆时转过的角度不能大于90°,选项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圆环,轻绳OA 的一端O 固定在此圆环的圆心,另一端A 拴一球,轻绳AB 的一端拴球,另一端固定在圆环上的B 点。最初,两绳均被拉直,夹角为θ(2 π θ> )且OA 水平。现将圆环绕圆心O 顺时针缓慢转过90°的过程中(夹角θ始终不 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OA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 .OA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 .AB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 .AB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取球为研究对象,缓慢转动过程可视为平衡状态,物体受到重力mg ,OA 绳子的拉力 OA F ,AB 绳子的拉力AB F ,这三个力合力为零,可构成如图所示的矢量三角形,由动态图 分析可知OA F 先增大后减小,AB F 一直减小到零。 故选择B 。 3.如图所示,在粗糙地面上放有一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将两相同的A 、B 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用水平力F 作用于物体B 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斜面体与物体A 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A .水平力F 变小 B .物体A 所受合力变大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背景和作用分析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人教版)物理1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初中力的相互作用、重力的大小、力的图示及示意图基础之上的。重力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中,已提到了“只在重力作用下”。所以,本节内容既是运动的延续,又是下一章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基本相互作用的引入,也为学生初步建立了统一的概念。因而,本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在物理学习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二)学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分析 学生在学习重力之前,初中已学习了力的相互作用、重力的大小、力的图示等相关内容,已初步掌握了物体为什么会受到重力及力的相互作用,会区别、画力的图示、示意图。本节通过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学习,将进一步了解引入重心的思想和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讨、观察、猜想、实验、总结等形式,促使学生掌握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并运用力的图示、示意图表示重力,为后面学习受力分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自学和看、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的进程的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分析 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科学探究。因此本节重在体现知识点的引入及探究过程上,不仅要做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注意力。也要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探究过程,寻找物理规律,让学生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老师的提示,猜想并加以验证。同时,在基本相互作用方面,通过学生自学的过程,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成功的体验。教师还可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做一补充和展示相关资料,还可通过让学生查资料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最新动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 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两条途径,一方面是引入物理学史,另一条途径是通过实验探究。本节在这两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对找重心及影响重心的因素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经历思考、观察、合作、交流与讨论,才能对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进行初步设想,然后运用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探究习惯。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经历不同层次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基本相互作用方面,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史的补充和相关资料的展示,加强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通过让学生查资料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是学生首次运用等效、统一的思想。掌握找重心的方法和影响重心的因素分析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分析 理解物体的重力为什么可以集中在重心及重力的方向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学生思考、观察、合作、交流与讨论、实验的方法,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1重力_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课前预习导读】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力的概念,能够分清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掌握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力。 (4)掌握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5)初步了解四种相互作用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3)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悬挂法”找薄板的重心。 (4)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质疑,勇于修正。 (3)认识到科学探索的艰难历程及科学研究工作的意义和其趣味性。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三、自主学习、主动落实学案 一、力和力的图示 1.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状态变化 (1)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的. (2)运动状态的变化:只要物体运动的.改变了,不管是其还是其改变了,都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2.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 3.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 4.力的矢标性: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大小可以用测量.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6.力的图示:用一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和,线段是按一定的比例(标度)画出的,它的表示力的大小. 7.力的示意图:用一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和,只表明物体在这个上受到了力,不严格表示力的大小. 思考讨论 1.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共有几种可能情况?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相互作用——力3牛顿第三定律同步检测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第三章相互作用——力3牛顿第三定律 一、选择题 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而后才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的合力为零C.弹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弹力 D.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2.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 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 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 3.如图,一小孩用水平力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未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孩对木箱的推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箱所受的重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5.跳水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一运动员站在3 m跳板上,图中F1表示人对跳板的弹力,F2表示跳板对人的弹力,则( ) A.先有F1后有F2 B.一旦人离开跳板,F2立即消失,F1依旧存在 C.因人离开跳板前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F2大于F1 D.F1和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帆船即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帆船运动是依靠自然风力作用于帆上,由人驾驶船只行驶的一项水上运动,它集竞技、娱乐、观赏和探险于一体,备受人们的喜爱,帆船加速前进时,风对帆船的推动力与水对帆船的阻力的关系是( )

力的作用是相互学案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导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通过讨论,认识到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3、在研究力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 【导学重点】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导学难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前置作业】 1、力是对的作用,有力发生时一定有两个物体,施加力的物体称做,受到力的物体称做。例如:手提水桶。手是物体,水桶是物体。 练习:(1)、“孤掌难鸣”这句成语说明了什么物理知识:。 (2)、用脚踢足球: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 2、在物理学中,通常把力的、和称为力的三要素。 【活动过程】 用手拍桌子,手为什么会感到疼痛?公路上一车失误撞上另一辆车,两车为什么都会损坏?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却向前运动,为什么? 活动一:探究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力 1.自主或合作体验:(1)用手压铅笔尖;(2)如图8-35所示,小华和小明穿着旱冰鞋静止在地面上,小华用力推小明,看到的现象。 (1)如图8-34所示,用手压铅笔尖,手的感觉是。当你用手压铅笔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手会觉得疼,是因为,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现象1:。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现象2:。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实验:如图8-36所示,你会看到。如图8-37所示,看到的现象是。 3.分析上述体验和实验的结果,归纳出这些不同情形中的共同点,然后完成下面空格: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即力的作用是的。 练习:一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列哪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电灯的重力;电灯对电线的拉力;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活动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特点 实验:水平方向把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钩在一起分别用手向相反方向拉,你看到的现象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力的方向。 用手拍桌子受力物体是,同时手会感到疼的受力物体是;说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填“同一物体”或“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小组讨论总结上面的现象可以说明: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