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测量规范大全

测量规范大全

测量规范大全
测量规范大全

测量规范大全

1、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 6962--86

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 7930--87

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 7931--87

4、海图图式 GB 12317--90

5、航海图编绘规范 GB 12318--90

6、中国航海图图式 GB 12319--90

7、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 GB 12320--90

8、海道测量规范 GB 12327--90

9、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 12340--90

10、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 12341--90

11、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 GB 12342--90

12、1:25000 1: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 GB 12343--90

13、1:100000 地形图编绘规范 GB 12344--90

14、地理格网 GB 12409--90

15、远程光电测距规范 GB 12526--90

1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2897--91

1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2898--91

18、近景摄影测量规范 GB/T 12979--91

19、坐标展点仪 GB/T 13605--92

20、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92

21、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T 13977--92

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GB/T 13989--92

23、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T 13990--92

24、立体坐标量测仪 GB/T 13991--92

25、工程摄影测量规范 GB 50167--92

26、地形图用色 GB 14051--93

27、短程光电测距仪 GB/T 14267--93

2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修测规范 GB/T 14268--93

29、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修订) GB/T 5791--93

30、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93

31、影象地图制印规范 GB/T 14510--93

32、地图印刷规范 GB/T 14511--93

33、1:10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 GB/T 14512--93

3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4804--93

35、测绘基本术语 GB/T 14911--94

3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 GB 14912--94

37、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 GB/T 14950--94

38、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GB/T 15314--94

39、地图印刷光学密度量测规范 GB/T 15638--1995

40、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修订) GB/T 7929--1995

41、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5660--1995

42、1:5000 !: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T 15661--1995

43、1:2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 GB15944--1995

44、电子海图技术规范 GB 15702--1995

4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GB 15967--1995

46、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 15968--1995

47、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 GB/T 16176--1996

48、比长基线测量规范 GB/T 16789--1997

49、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GB/T 16818--1997

50、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 GB/T 16819--1997

51、地图学术语 GB/T 16820--1997

52、地理点位置的纬度、经度和高程的标准表示法 (编码所) GB/T 16831--1997

53、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GB/T 17157--1997

54、摄影测量数字测图记录格式 GB/T 17158--1997

55、大地测量术语 GB/T 17159--1997

56、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 17160--1997

57、数字地形图产品模式 GB/T 17278--1998

58、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 GB/T 17796—1999

59、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 GB/T 17797—1999

60、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7798—1999

61、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

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 GB/T 17941.1—2000

6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GB/T 17942—2000

63、大地天文测量规范 GB/T 17943—2000

64、加密重力测量规范 GB/T 17944—2000

65、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 GB/T 17986.1 —2000

66、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 GB/T 17986.2 —2000

6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1

68、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 GB/T 18315—2001

6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 GB/T 18316—2001

70、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GB/T 18317—2001

71、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 GB/T 18578—2001

测量规范标准[详]

测量培训 一、平面控制测量 (一)、一般规定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分为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级。 (二)、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2.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2.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2.1中相应等级规定的0.7倍。 2.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 导线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要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两个已知方向。 (2)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 (3)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段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网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测量工作内容汇总

施工前的准备 一、设计院移交控制点 1、与设计院移交控制点,需记录清楚控制点的位置,控制点周围的建筑、路面上的桩号等都可作为记录信息。 2、埋设控制点要选择空旷、通视好的地方,要远离高压线、信号发射塔等影响信号接收的建筑,埋设控制点应用混凝土浇筑,中心埋设上带“十字”的钢筋或带有“十字”的不锈钢螺栓。 3、设计院移交的控制点毕竟不可能符合施工的要求,因此需要按照上边的做法铺设利于施工的控制点。 二、导线测量 定义:导线就是将选定的控制点组成连续折线,折线的转折点就是所选定的控制点,称为导线点。测量所有折线的长度(即导线边边长)和转折角(左角或右角),然后根据导线起点的已知坐标和方位角,即可求出个导线点的坐标。导线可分为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1、闭合导线: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开始,经过若干点,最后又回到这个已知点上,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 2、附合导线:从一个高级控制点开始,经过若干点,最后附合到另一高级控制点上。 3、支导线:从一控制点开始,最后既不符合到另一控制点,也不闭合到原控制点上。 武深高速嘉通段导线测量时,用的附合导线:

1、附合导线平差的一般步骤: ① 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 ②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③ 按新的角值,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④ 坐标增量闭合差得计算与调整。 ⑤ 根据坐标增量计算坐标。 1) 坐标算法 如图: ① 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如图1-1所示,已知直线AB 起点A 的坐标为(x A ,y A ),AB 边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分别为D AB 和αAB ,需计算直线终点B 的坐标。 ② 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 AB 、Δy AB 表示。由图1-1可看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x y x A x B y A y B ?y AB ?x AB αAB A B O 图1-1坐标增量计算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1.工程名称及任务。 2.测区概况简述。 3.已有资料的来源及分析、利用论证。 4.坐标系统的选择及处理方法的论证,起始数据的配置和处理。 5.水平控制网布设方案阐述,其中包括: (1)首级网的等级和布网方式,以及本次控制网在精度和密度方面对日后布设加密网的保证。 (2)控制网(点)精度估算的简要过程及结果。 (3)从经济上、技术上、精度上对两个以上布网方案进行对比论证,从中确定一个最优方案。 (4)填写精度统计表。 6.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内容主要包括: (1)工程执行的规范及施测细则。 (2)觇标及标石图并注明规格,材料及埋设方法(绘出示意图)。 (3)仪器的选择及检验项目要求。 (4)观测方法及各项限差(参阅规范或教材,不能杜撰)。 (5)概算内容和平差方法。 7.工作量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表(自行估计)。 8.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名称、型号和标称精度)、材料及经费预算。 9.工程项目完成后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目录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1.2地理状况 二.作业依据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利用 3.1平面控制资料 3.2高程控制资料 3.3其他资料 四.平面控制测量 4.1E级GPS测量 4.2三级导线测量 五.高程控制测量 5.1四等水准测量 5.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六.一级导线、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平差计算6.1观测数据的检查 6.2平差计算 七.提交成果资料 7.1技术总结 7.2控制点成果表的制作 7.3控制网图的制作要求

八.图根控制测量 8.1图根导线 8.2图根高程测量 8.3平差计算 8.4提交资料 九.附图、附表、附件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通过对长沙县水渡河及其周边地区实现控制测量,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及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及外业操作能力。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东经113°,北纬28°向涉及周围13km左右。 施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14km2。 1.2地理状况 测区位于长沙县水渡河区,交通便利。东至水渡河大桥、筒灰村、望新村、孙家坡、长沙人民政府一线,南到开元路、国防科大,西沿洪山路一线,北止水渡河。 测区为经济开发区,农田。构成了以经济开发去为主的城市建筑物,以星沙大道、开元路、洪山路、潇湘西路、湘龙路及附属街坊的建筑区,西北边的成片 农田,该区地势平坦,便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测区东南部建筑密度较大,对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有一定的影响。

2017工程测量基础(96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规定,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以()地形图为基础,按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 A.1:1000000 B.1:500000 C.1:100000 D.1:10000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2.坐标方位角是以()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D.子午线方向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3.同精度水准测量观测,各路线观测高差的权与测站数成()。 A.正比 B.无关系 C.不确定 D.反比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4.地形测图时,图根水准测量起算点的精度不应低于()的精度。 A.等外水准点 B.一级导线点 C.四等水准点 D.三等水准点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5.丈量某长方形的长为a=20±0.004m,宽为b=15±0.003m,则它们的丈量精度()。 A.相同 B.不同 C.不能进行比较 D.以上都不对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6.一、二等水准路线跨越江、河,当视线长度大于()M时,应根据视线长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选用规范的相应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 A.50 B.100 C.150 D.200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下列测量方法中,最适合测绘建筑物立面图的是()。

A.三角高程测量 B.地面激光扫描 C.精密水准测量 D.GPS—RTK测量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8.为满足测量成果的一测多用,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工程测量应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 A.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 B.独立 C.国家统一3度带高斯正形投影 D.抵偿投影面的3度带高斯正形投影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9.在各种工程的施工中,把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的工作称为()。 A.测定 B.施工放样 C.监测 D.变形观测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10.水准测量中,消除i角误差影响的主要措施是()。 A.测站数为偶数 B.视线高出地面,三丝能读数 C.增加观测次数

施工组织设计测量控制程序

一、编制依据 1、田湾核电站排水口工程投标文件 2、田湾核电站技术规格书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基线布设) 4、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 203—94(施工测量) 5、核电发《JCAL—M—0002—JHGI》号文 二、技术设计(执行《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经过对现场的勘察、工程情况和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确定基线布设采用闭合导线方法,基点为导线点。高程点以02#点高程H=8.2930m(黄海高程系)为施工高程控制点。 本工程使用测量仪器:距离测量为日本索佳SET5B全站仪,角度测量为苏州产J2经纬仪,高程测量为苏州产DSZ3水准仪和钟光DS3—DZ水准仪。 首先根据具体情况对业主提供的6个控制点 02# A=2946.0192/B=6069.0183 H=8.2930 04# A=3119.0377/B=5855.0228 H=8.3157 HX04#A=3070.3862/B=6044.9025 010# A=3393.4176/B=5322.0251 011#A=3540.5771/B=5443.4149 012# A=3576.5792/B=5580.4284进行了平面位置校核和高程校核。 实测三角形04—010—012: 测回法测∠010—04—012=31o47′25.28″(6个测回),理论值∠010

—04—012=31o47′27.54″。 全站仪测距D04—010=599.496m,理论值D04—010=599.476m。 D04—012=533.633m,理论值D04—012=533.633m。 符合规范要求。详见附件。 012:A=3576.5792 B=5580.4284 010:A=3393.4176 B=5322.0251 04:A=3119.0377 B=5855.0228 图一 复核02—04点的高程:采用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实测高差0.0235m,理论值0.0227m。符合规范要求。详见附件。 平面控制网布设如图: A=2738.1647 1 B=6136.4934 010:A=3393.4176 B=5322.0251 B=5649.612 基1 A=2738.1647 采用一级闭合导线,观测、计算和平差见附件。B=6150.0393 高程控制网布设:因业主提供的02#点(H=8.2930m,黄海高程)位

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汇总题库规范标准答案

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试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典型检测仪表控制系统:——通常泛指石油、化工、热工行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四大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的控制系统(TC 、PC 、FC 、LC )。 2.无特殊条件要求,常规工业检测仪表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基本相同,而与具体选用的仪表无关! 3.常规工业检测仪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被控对象、检测敏感元件-变送器、显示仪表、调节器、给定器和执行器等。 4.误差公理:“一切测量都具有误差,误差自始至终存在于所有的科学实验过程中”;采用何种仪表测得的值都有误差 5.绝对误差=示值-“真值”;绝对误差必须有±号、数值、单位(量纲)! 6.实际相对误差:%100(%)0??= A A γ;标称相对误差:%100(%)?? =x x γ。 7.引用误差又称作满度相对误差:%100(%)?? = FS FS S γ;最大引用误差——最大满度相对误差:%100| |(%)max max ??±= FS FS S γ 8.仪表的精度(等级)一般以a 表示,是最大引用误差去掉±号和(%)号后的数字,而且必须取相应的标准系列值;校验仪表时取偏大值,选择仪表时取偏小值;不同仪表的精度等级的系列标准值是不同的! 9.已知控制流程图

绘制控制系统结构图 10.典型检测仪表控制系统结构图如下,简单说明各个环节的名称和功能。 被控对象: 检测单元——“一次仪表”: 变送单元:非电量→电量;电量→“统一信号”

显示、记录单元——“二次仪表” 调节、控制单元——“三次仪表” 执行单元 ★安全栅 ※ 11.用测量范围为-50~15OkPa 的压力传感器测量 14OkPa 压力时 , 传感器测得值为142kPa, 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解: %1%100501502%100%40851%1001422%100%42861%100140 2%10021401420+=?--+=??==?+=??=+=?+=??=+=-=?) (引用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绝对误差:FS m x A S x A kPa γγγ 12.某测温仪表的测量范围为-100~70O ℃,校验该仪表时测得全量程内最大绝对误差为+5℃,试确定该仪表的等级精度。 解: 级 这台仪表的精度等级为”号,取标准系列值:”号、““仪表的精度等级:去掉。: 该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0.1%% 6250%100100 7005 %100max ++=?++= ??±= FS npm S γ 13.某测压仪表的测量范围为0~8MPa ,根据工艺要求,测量示值的误差不允许超过±0。05MPa ,试问应如何选择仪表的精度等级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解:

控制测量规范与要求

第一部分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第15标)控制网复测技术设计书 一、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1)、《大广高速公路蒙冀界至承德高速公路GPS控制网成果表》(设计院交给的)(2)、《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5)、《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二、平面GPS、四等水准加密方法与精度要求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平面控制测量等级规定和本项目实际情况,隧道段控制网采用GPS观测方法时,精度按四等网技术要求施测。为确保线路衔接的平顺性,加密点必须联测其相邻的GPS平面控制点。 平面加密控制网的施测精度控制按:加密GPS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小于1/70000,基线边方向中误差不大于1.7″的要求进行。 2.1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2.2 四等水准施测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见表6.3-3.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三、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计划 3.1 GPS复测组网实施

为保证线路上所有控制点成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尽量保证点位精度的均匀性,平面控制网复测采用4太GPS接收机同时作业的观测模式,以此提高GPS观测网形的图形强度。GPS 网各时段全部以边连接方式构网,形成由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3.2 采用GPS测量方法的平面复测 遵循与设计单位建网时相同的构网原则,本次GPS方法的控制网复测组网以大地四边形为基本构网图形组成带状网,采用边联式构网。实际外业测量必须遵循基线组网设计所确定的作业模式,并在接收机或控制器上配置GPS外业观测参数,参与作业的接收机所配制的参数应相同。 每天出工之前,必须检查电池容量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数据存储设备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仪器及其附件必须齐全。 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的对中精度要求为1mm。天线应利用脚架和天线安置基座直接实现队中—在开始GPS外业观测前,必须确认天线安置基座的管水准器合格,天线安置基座必须严格整平。脚架必须稳定、牢固安置。 —如天线有指北定向标志,则应借助指北针或罗盘,在开始观测和观测过程中都使接收机天线指北标志指向正北方向。 —雷雨季节架设天线时,要注意防雷击。雷雨过境时,应立即停止观测,并卸下天线。GPS测量需要遵循的操作要点有: —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时间开始同步观测。当没按计划到达点位时,应及时通知其他组,并经观测计划编制者同意后对观测时段作必要调整,观测者不得擅自更改观测计划。 —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各项连接正确,接收机设置状态和工作状态正常后,方能启动接收机开始测量。 —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天线高丈量必须按接收机使用规定,从天线相位中心标志处丈量至地面点位标志,丈量的天线高是垂直高还是斜高必须在记录手薄上清楚的表明,且无论是垂直高还是斜高,直接丈量距离的误差在前后2次丈量中必须小于等于1mm,方取两次直接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作最终距离丈量的结果。 —不同时段的观测间隔期间必须重新进行天线安置基座的整平、对中操作,并重新丈量仪高。 —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应及时将观测站名、测站号、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完整地记录在观测手薄上。同时严密注意仪器的警告信息,及时汇报和处理各种特殊情况。

测量常用规范、规程主要技术要求、规定汇总

常用规范、规程主要技术规定、要求汇总 一、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1. 城市平面控制测量 1.1 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北京坐标系或城市坐标系。 1.2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 GPS网、三角网和边角结合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说明: ⑴.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 0.7倍;

⑵.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⑶.光电测距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当 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条时,其测角精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⑷.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 1.6 三角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0d 1.7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 注:n为测站数。 ⑴.凡超出以上规定限差的结果,均应进行重测。重测应在基本测回完成后并对成果综

合分析后再进行。

⑵.2C较差或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因测回较差超限重测 时,除明显孤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最大和最小值的测回。 ⑶.零方向的2C较差或下半测回的归零差超限,该测回应重测。方向观测法一测回中, 重测方向数超过方向总数的1/3时(包括观测三个方向有一个方向重测),该测回应重测。 ⑷.采用方向观测法时,每站基本测回重测的方向测回数,不应超过全部方向测回总数 的1/3,否则整站重测。 ⑸.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应载入记簿。重测与基本测回结果不取中数,每一测回 只取一个符合限差的结果。 ⑹.因三角形闭合差、极条件、基线条件、方位角条件自由项超限而重测时,应进行认 真分析择取有关测站整站重测。 1.10 光电测距各项较差的限值 2. (a+b·D)为仪器标称精度。 2. 城市高程控制测量 2.1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沿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2.2 城市高程控制测量方法与等级: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等级依次分为二、三、四等,首级高程控制不 应低于三等水准。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测量表格

《工程测量学》教学实习大纲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测量学教学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通过教学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主要仪器(DS3型水准仪及DJ6型经纬仪)的性能和使用。 (2)掌握测绘地形图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掌握施工放样及渠道测量或路线测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参加中、小型水利土木或道路中线定线测量的工作能力。 在教学实习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二、实习的任务和内容 (一)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1.任务 每小组施测一幅(40×40cm)1:1000的地形图(如测1:500图,可按1:1000的精度要求测图)。 2.内容 (1)平面控制。敷设独立图根导线或小三角网,条件允许时也可由已知点开始敷设。 1)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埋桩、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导线边长或小三角基线)、定向。 3)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基线长度计算、绘制控制网略图、三角网(或导线网)平差计算、坐标计算、编制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 4)应交资料:小组应交全部外业观测记录手簿、控制点成果表、控制网平面图。个人应交控制网平差计算表和坐标计算表(若测小三角网时,还应交基线长度计算表)。 (2)高程控制。敷设四等水准路线。 1)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埋桩、标志,进行四等水准观测。 3)内业工作: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 4)应交资料:小组应交水准点位置略图与说明、观测记录手簿、水准点成果表。个人应交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表。 (3)加密控制。视测区情况、可采用视距导线,也可采用交会定点加密。 (4)碎部测量。 1)准备工作:图板准备、检校经纬仪(竖直部分及视距常数)、工具与用品准备、复

实测实量标准汇总

实测实量标准 1)、混凝土结构工程 1、截面尺寸偏差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厚度、柱尺寸的偏差。 允许偏差值要求:现浇墙、柱、梁结构尺寸允许偏差为:+4mm、-2mm。超过该允许偏差记为不合格。 测量工具:5 米钢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同一墙/柱面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 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1 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点。 2、表面平整度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允许偏差值要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4mm。超过该允许偏差记为不合格。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 个实测区。 (2)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 米时,同一面墙4 个角(顶部及根部)中任取2 个角。按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 次表面平整度。这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 (3)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 米时,除按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 次表面平整度。这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 个计算点。 3、垂直度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混凝土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允许偏差值要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mm(层高≦5m)、5mm(层高﹥5m)。超过该允许偏差记为不合格。 测量工具:2 米靠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 个实测区。 (2)当墙长度小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0m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这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 (3)当墙长度大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300mm 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 次垂直度。这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 个计算点。 (4)混凝土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 次垂直度。这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 个计算点。 4、顶板水平度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混凝土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 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混凝土顶板的平整程度。 允许偏差值要求:水平度极差值允许偏差为:5mm。超过该允许偏差记为不合格。 测量工具:塔尺3 米配合水准仪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房间混凝土顶板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 个实测区。 (2)使用水准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100mm处位置选取4 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 个测点),分别测量混凝土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选取5 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极差值:数列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3)所选测点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 个时,需增加实测数。

施工控制测量规范

2 施工控制测量 (Ⅰ)场区平面控制: 第7.2.1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地形条件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或三边网。 第7.2.2条场区的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 第7.2.3条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场地大于1K㎡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二、建筑场地小于1K㎡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三、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第7.2.4条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4的规定。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4 第7.2.5条建筑方格网的首级控制,可采用轴线法或布网法,其施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轴线法。 1轴线宜位于场地的中央,与主要建筑物平行;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

2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5″以内;3轴交点,应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 4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90°±5″以内。 二、布网法,宜增测对角线的三边网,其测量精度,不应低于本规范第 2.1.8条中四等三边网的规定。 第7.2.6条标桩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平整的设计标高确定。 第7.2.7条建筑方格网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角度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7的规定; 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7.2.7-1

《控制测量学》习题大全

绪论 控制测量学的任务及其作用 控制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平面控制网分成几类?他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控制测量学与大地测量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他们又有什么联系? 如何理解控制网有控制全局的作用? 地球的形状和测量的基准面 什么是水准面?什么是大地水准面? 测量外业所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是什么?测量成果计算的基准面是什么? 总地球椭球与参考椭球的区别何在?为什么参考椭球可能有很多个? 地面上任何一点的重力取决于什么?为什么说垂线方向主要受引力影响? 决定地面上一点位置可以有哪几种坐标系来表示?何谓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 什么叫垂线偏差?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差距? 三角测量的一般知识 布设平面控制网有哪几种传统方法?三角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分别解释平面控制网的起算数据,观测元素,推算元素的意义。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试归纳工程测量三角网计算数据是如何获得的,方法有哪几种? 分别叙述三角网、导线网、边角网的必要起算数据和观测元素是什么? 何谓独立网?何谓非独立网? 国家三角网的布设原则 国家三角网的布设原则是什么?试述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必要性。 推证平面控制点所控制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式。 各等级三角网的作用,技术规格和要求是什么? 为什么布设三角网要有统一的规格。 国家三角网的布设方案 一、二等国家三角网的布设方案是怎样的?三、四等国家三角网的布设方案又是怎样的?何谓插点法、插网法、插锁法?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说插网法用得比较广泛? 三角测量的精度估算 进行精度估算的目的是什么?它与平差中的精度评定有什么异同点? 三角形最有利形状的结论是什么?如何得来? 为什么要在三角锁的两端加测起算边和起算方位角?

测量规范1

矿山测量工作 矿山测量是指矿山建设时期和生产时期全部测量工作,主要任务包括: 1、建立足够精度的矿区基本控制网及建立满足井下生产所需的测量控制系统。 (1)测绘矿区地形图及矿界。 (2)进行地上、地下各种工程的施工、竣工测量。 (3)绘制反映矿山生产现状的各种采掘工程图和各种矿山专用图。 (4)验收采掘、支护工程量和质量。 (5)开展岩层地表移动及建(构)筑物变形的观测研究。 2、矿区地表平面、高程控制测量 (1)测设四等控制网,高程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平均边长1 Km,控制面积约10 Km2 ,控制网完全覆盖采矿权范围,控制网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控制网为3°带正形投影,边长投影至矿区平均高程面1000 m,在2009年以后,确定矿区四等控制点与1980年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转换关系。 (2)矿区地表各项测量工作在四等控制网点上进行,四等控制点无法到达时,在四等控制网内采用全站仪测设5″级闭、附合导线,导线主要技术要求及规定见《有色金属生产技术规程》。

(3) 5″级导线点高程可采用三角高程,采用全站仪对向观测导线边传递;高程精度要求高时,可采用四等水准测量要求传递。 (4)矿区地表GPS静态定位测量按C级要求,执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GPS测量基本技术要求按此规范中10.3.1表7,数据处理按规范中12要求。 3、矿区矿界测量及矿区地形测绘 (1)矿区矿界具有法律的采矿权属功能,矿界测量工作、采矿权范围,按要求勘测并埋设了标志。 (2)矿区地形图基本比例尺为1:1000,更小比例尺通过软件缩小绘制。 (3)地形图图根点采用30″级闭、附合导线全站仪测设,高程采用三角高程闭、附合路线,各边均应对向观测。测图工作开始前须进行仪器、工具等各项常规检校工作。 (4)采用全站仪测量1:1000地形图地形点间距20-40米,碎部点视距最大长度< 250米。 (5)矿山测绘和编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符号、注记、整饰等测绘要求,按国家颁发的国家标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的规定执行。 4、近井点在矿区四等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精度按地表5″导线要求施测,为了满足井巷贯通测量的精度要求,多井口

最新2控制测量作业培训·汇总

2控制测量作业培 训·

控制测量作业培训(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GPS作业宝典-GPS控制测量各种规范限差整理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 73—2010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1-1 注:边长小于200米时,边长中误差≤2cm。二、三、四等网相邻点最小边长不宜小于平均边长的1/2,最长边长不宜超过平均边长的2倍。一、二级网最大边长可在平均边长的基础上放宽1倍。 异步环或附和线路边数的规定表1-2

GPS 测量各等级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表1-4 各项限差规定 σ())((22bd a +=σ采用表1-1加乘常数) 同步环闭合差限差 σω53x ≤ , σω53y ≤, σω53z ≤, σω5 3 ≤ 同步环只计算三边同步环,))((22bd a +=σ,d 按照该等级平均边长计算,ω—环闭合差, 22 2z y x ωωωω++= 异步环闭合差限差 σωn 2x ≤, σωn 2y ≤, σωn 2z ≤, σωn 32≤ n —独立环的边数,d 按照该等级平均边长计算,))((22bd a +=σ,ω—环闭合差, 222z y x ωωωω++= 重复基线限差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 ,同一基线不同时段较差应满足 σ23ds ≤(σ按照实际边长 计算) 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X V ?,Y V ?,Z V ?)绝对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σ?3V X ≤,σ?3V Y ≤,σ?3V Z ≤ ))((22bd a +=σ 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 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经过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应满足下列要求(或者进行已知点检查,已知点点位变化相对于约束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应低

于表1-1规定的上一等级控制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σ?2dV X ≤,σ?2dV Y ≤,σ?2dV Z ≤ ))((22bd a +=σ 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

钣金件检验规范汇总

Q/XW Q/XW JXXXXX-2012 钣金件检验规范 (征求意见稿) 2012-XX-XX 发布 2012-XX-XX实施 发布

Q/XW JXXXXX-2012 1. 目的 本标准旨在明确制造过程中对各种钣金件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及对钣金件固有缺陷记录和使用标准,为制造过程、入库的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生产的冲压件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 3. 引用标准 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效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13914-2002 冲压件尺寸公差 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 GB/T1800.3—1998 标准公差数值 GB/T1031—1995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 6583.1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GB/T 13915-92 冲压件角度公差 JB/T 8930-1999 冲压工艺质量控制规范 JB/T 4129-1999 冲压件毛刺高度 GB/T 15055-2007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 GB/T 8923-2009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GB/T 708-2006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4.术语定义 4.1 关键钣金件 对整车的结构、装配、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钣金件 将这一类钣金件作为过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去加以控制,列为关键钣金件。 4.2 固有缺陷 针对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工装及设计等原因导致的钣金件存在一些工艺上无法彻底整改的缺陷,制造过程对这些缺陷进行固化和稳定。 4.3 钣金件分类 4.3.1 根据钣金件在车身上功能尺寸等作用 分为:关键件和非关键件。

规范的测量表格

测量表格目录

测量填写说明 1、一般检测的测量数据如:坐标、高程均保留三位小数,精确到毫米,宽度可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厘米;控制测量取位按JT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2、自检/抽检意见: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精度要求或不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精度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可将抽检划去,监理单位可将自检划去。 下发表格为监理表,施工单位可将签字部分改动后使用: 监理单位:测量监理工程师签字; 施工单位:测量、复核、技术负责人签字。 注:为满足竣工资料装订线的要求,页边距应设置为:左2.5cm、右1.5cm、上 2.5cm、下1.5cm。 3、测表8、9、10、11、12为测量原始记录表,工程中所有涉及高程测量的项目测表8必附;测表9视工程具体情况选附;测表10应用于路基、路面等工程中;测表11应用于构造物工程中;测表12结合测表10、11使用,10、12或11、12两张表格结合使用为一组完整检测资料。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及其它技术规范中涉及测量检测的项目应以测量原始记录表为基础选用。 4、水准测量原始记录表即测表8,填写说明如下: 测量范围:桥号即桥梁中心桩号,台帽、盖梁、耳墙等的编号,或路基路面段落桩号; 测点或桩号:结构物如0b-1#桩、柱顶、基坑底,如有必要可附测量记录示意图。 5、测表10、11、21必须先填写全站仪的置镜点、后视点和校核点。施工放样测量记录表11如果图示位置过小,可另附图表。

6、原地面横断高程测量表、清表后横断高程测量表、清淤前横断高程测量表、清淤后横断高程测量表、零横断高程测量表、填筑材料变化高程测量表,这些表格为计量提供原始依据。零横断高程测量及填筑材料变化高程测量要单独成册,备查。以上涉及四方签认的检测项目,承包人可另行单独提供一张四方签认表,只要将签字人员改为承包人、驻地办、总监办、业主即可。 7、路基填筑高程、横坡、宽度测量记录表19在路基填筑时使用,实测高程的部位为中线处,左、右各距中线17.25m米位置处及有效碾压宽度边缘处。中桩与17.25m点高程计算横坡,边点高程计算本层单边设计宽度。以上测点位置针对标准段而言,匝道、被交道等工程视实际情况调整。 8、测表20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路基顶面交工验收用表;测表21为施工单位路基顶面交工验收专用表,监理单位仍沿用测表10。 9、测表20测点位置为距中线1.5m处,左、右各距中线9m处,左、右各距中线17.25m处;以上测点位置针对标准段而言,匝道、被交道等工程视实际情况调整。 测表20表头根据层位适当改动后用于路面结构层,工程名称处填写所检结构层名称,桩号及部位处填写段落桩号左幅或右幅,标准段测量部位为距中线1.5m 处,左、右各距中线9m处,左、右距中线16. 5m处;填写时在部位处标明距中线的距离。匝道、被交道等工程视实际情况调整。 10、由于测量表格初定稿中,承台、系梁、墩、台、柱、台身、盖梁、挡块检测表与测量原始记录表有较多重复,本次调整中予以取消。施工过程中,应使用测量原始记录表记录数据作为正式资料存档。

(整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地铁测量主要工作 1 总则 1.0.1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需要,统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技术要求,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和安全适用的原则,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新建和旧线改造及运营期间的工程测量。1.0.3在同一城市内的轨道交通工程控制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平面和高程系统应与所在城市平面和高程系统一致; 2工程建设前应在城市一、二等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专用平面、高程施工控制网,其与现有城市控制网重合点的坐标及高程较差,应分别不大于50mm和20mm; 3 施工前应对已建成的平面、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建设中应对其进行检测。 1.0.4城市间的轨道交通工程控制测量除应满足本规范1.0.3条中的2、3款外,还应采用统一的坐标、高程系统,当城市间坐标、高程系统不一致时应进行相应的换算。 1.0.5线路工程控制测量应采用附合导线(网)和附合高程路线的形式。特殊情况下采用支导线、支水准路线时,必须制定检核措施。 1.0.6 在隧道贯通前,联系测量、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随工程进度应至少独立进行三次,满足限差后应以各次测量的平均值指导隧道贯通。 1.0.7暗、明挖隧道和高架结构横向贯通测量中误差应为±50mm,高程贯通测量中误差应为±25mm。 1.0.8施工期间内和运营期一定时间内,应对线路结构和临近主要建筑、管线等进行变形监测,并应制定应急变形监测方案。 1.0.9竣工测量应按工程竣工验收要求进行,其工作内容和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测量规范、工程验收规范以及工程资料管理相关要求。 1.0.10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定期对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检定。作业时应避免作业环境对仪器的影响。 1.0.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工程测量规范GB-(高程控制)

工程测量规范GB-(高程控 制)

作者: 日期: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条文说明--高程控制测量 4. 1 一般规定 4. 1 . 1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仍然沿用《93规范》的等级系列。 对于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适用的精度等级,《93规范》是按四等设计的,但未明确 表述它的地位。本次修订予以确定。 本次修订初步引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概念和方法,现说明如下: 1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GPS拟合高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均有很大的进展。 2从工程测量的角度看,GPS高程测量应用的方法仍然比较单一,仅局限在拟合的方 法上,实质上是GPS平面控制测量的一个副产品。就其方法本身而言,可归纳为插值和拟合两类,但本次修订不严格区分它的数学含义,统称为“GPS拟合高程测量”。 3从统计资料看(表9),GPS拟合高程测量所达到的精度有高有低,不尽相同,本次修订将其定位在五等精度,比较适中安全。 4. 1 . 2区域高程控制测量首级网等级的确定,一般根据工程规模或控制面积、测图比例尺或用途及高程网的布设层次等因素综合考虑,本规范不作具体规定。 本次修订虽然在4. 1. 1条明确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和GPS拟合高程测量的地位,但在应用上还应注意: 1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网应由三等水准点起算(见条文4. 3. 2条注释)。 2 GPS拟合高程测量是基于区域水准测量成果,因此,其不能用于首级高程控制。 4. 1 . 3根据国测[1987]365号文规定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其高程起算点是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高程值为72. 2604m。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及相应的水准原点高程值为72. 289m,两系统相差-0. 0286m。对于一般地形测图来说可采用该差值直接换算。但对于高程控制测量,由于两种系统的差值并不是均匀的,其受施测路线所经 过地区的重力、气候、路线长度、仪器及测量误差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须进行具体联测确定 差值。 本条“高程系统”的含义不是大地测量中正常高系统、正高系统等意思。 假定高程系统宜慎用。 4. 1 . 4高程控制点数量及间距的规定,是根据历年来工程测量部门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便于使用且经济合理。 4. 2水准测量 4. 2 . 1关于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本规范水准测量采用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的精度系列与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相同。虽然这一系列对程 测量来讲并不一定恰当适宜,但从水准测量基本精度指标的协调统一出发,本规范未予变动。五等水准是因工程需要而对水准测量精度系列的补充,其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仍沿用《93 规范》的指标。 2本条所规定的附合水准路线长度,在按级布设时,其最低等级的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为3cm左右(已考虑起始数据误差影响)。 3本条中的附合或环线四等水准测量,工测部门都采用单程一次测量。实践证明是能达到规定精度的;因为四等水准与三等水准使用的仪器、视线长度、操作方法等基本相同,只 有单程和往返的区别;按此估算,四等水准单程观测是能达到规定精度指标的。 4关于山地水准测量的限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