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

§3-1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时:二节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金属单质的共性(物理性质),掌握钠、铝与氧气的反应,了解其他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掌握钠及其他较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化学性质的描述,达到对钠、铝二种常见金属性质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说常见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

【学习难点】相关反应式的书写。

【学习易错点】钠与水反应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铝与酸碱的反应。

第一学时

【基础知识】

一、金属的通性

1.物理性质

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像,有等。

2.化学性质金属可以与非金属、酸、盐发生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Mg与O2反应:;

⑵Zn与盐酸反应:;

⑶Al与CuSO4溶液反应:;

⑷Cu与AgNO3溶液反应:;

3.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目,容易。金属的这一特点,使得单质往往表现出,因此遇到有氧化性的物质,如氯气、硫时,能发生氧化反应。

【练习1】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

A.易失去电子的物质

B.能与酸反应的物质

C.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

D.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

二、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现象: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切去一端的外皮,可以看到钠具有色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钠先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火焰呈现,最后生成色固体。

实验结论:⑴钠的物理性质是:钠是具有色光泽的金属,硬度,可以用小刀切割,熔点。

⑵保存方法:钠保存在或中,以隔绝空气。因为常温下钠在空气中就

会发生变化,说明钠比铁、铝、镁等活泼的多。

⑶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色的固体氧化钠。方程式:;加热时,与氧气反应生成色固体过氧化钠。方程式:。

2.铝与氧气的反应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有的氧化膜,不能保护,如铁表面的铁锈;有的氧化膜,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例如铝表面的氧化层能够保护铝,构成薄膜的的熔点比铝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三、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1.金属与酸的反应:酸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金属反应生成,如Zn

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金属与水的反应

⑴钠与水的反应

2.将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里,会发生什么现象?能否置换出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例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

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解析】A 不正确,对于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当其呈现低价态金属阳离子时,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B 正确,因为金属原子只有还原性,在化合物中只显正价;C 不正确,如果金属元素没有变价,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化合价相同。如铝在AlCl3、NaAlO2、Al(OH)3…中均为+3价,若有变价的金属则在不同的化合物甚至在同一物质中化合价不同,如FeCl3、FeCl2中Fe分别为+3价和+2价,而在Fe3O4中就同时有+3价和+2价。D 不正确,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为固体,个别金属如汞则为液态。正确答案是B选项。

【例2】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g/cm-3)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cm-3)投入到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解析】⑴苯与水互不相溶,且苯在上层,水在下层;⑵钠的密度介于水与苯之间,且钠只与水反应放出H2;⑶由于钠与水反应放出的H2使钠在苯与水的界面上处反应并可能上、下跳动。答案:D

【知能检测】

1.通过你的观察和推理,判断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保存在水中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2.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A.Na B.NaCl C.NaOH D.Na2O

3.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物质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 A.NaOH B.Na2O C.Na2O2D.Na2CO3

4.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

5.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6.钠在水中浮在水面上,在煤油中沉在油层下,煤油的密度是0.8 g·cm-3,推测钠的密度(单位g·cm-3)是( )

A.大于1.0

B.小于0.8

C.介于0.8~1.0之间

D.不能确定

7.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燃烧匙中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有黄色火星四射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⑥不能燃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CuO

B.Al2O3

C.Fe2O3

D.SiO2

9.农药波尔多液可用于水果灭虫,是由石灰水和硫酸铜溶液混合而成的悬浊液。它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与该农药中的硫酸铜反应。在该反应中,对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铁发生还原反应

B.铁发生氧化反应

C.铁是还原剂

D.1mol铁参与反应转移2mol电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器皿盛放食品

B.铜的导电能力不如铝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铁比铝更易锈蚀,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

11.将钠加入到下列溶液中,既产生气体又产生沉淀的是( )

A.KCl

B.Na2SO4

C.MgCl2

D.KNO3

12.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可能有如下现象发生:①生成白色粉末②光亮的银白色表面变暗③生成白色块状固体④发生潮解变成液体这些现象的先后顺序为:,按照顺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⑵;

⑶;⑷;

⑸。

13. 如图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经过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燃。

⑴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干燥管还可以

用(装置)代替。

⑶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

§3-1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时:二节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铝的特殊性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实验,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其反应实质。达到对铝特殊性质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说出金属铝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学习难点】相关反应式的书写。

【学习易错点】铝与水反应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铝与酸碱的反应。

第二学时

【基础知识】

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的反应

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 ,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按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是 、 、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 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容易 ,化合价从 升为 ,表现较强的 。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①化合态:大多数 较强的金属单质;②游离态:极少数 的金属,例如:金。

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化学计量数与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H 2 + Cl 2 == 2HCl

化学计量数γ之比 1 : 1 : 2

扩大N A 倍 1×N A : 1×N A : 2×N A

物质的量之比 1mol : 1mol : 2mol

物质的质量之比 2g : 71g : 73g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 22.4L : 22.4L : 44.8L

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 1 : 1 : 2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 ,也等于 。

即γ1:γ2:γ3 = = ,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还等于 。即γ1:γ2:γ3 =n 1:n 2:n 3 =

2.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几个基本公式:

【注意】以方程式为基础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同一物质的物理量单位要相同.............

,不同物质的物理量单位可以不同,即:上下单位一致,左右单位相当。

【例1】把5.4gAl 放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反应。

计算:⑴5.4gAl 的物质的量;⑵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⑶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解:⑴Al 的摩尔质量是27g/mol 。

n(Al)=mol mol

g g Al M Al m 2.0/274.5)()(== ⑵ 2Al + 2NaOH + 2H 2O ==2NaAlO 2 + 3H 2↑ 2mol 80g 67.2L g mol g mol NaOH m 82802.0)(=?=

0.2mol m(NaOH) V(H 2)

⑶ L mol

mol L H V 72.622.02.67)(2=?=

答:5.4gAl 的物质的量为0.2mol,消耗NaOH 的质量为8g ,生成H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6.72L 。

【练习1】把10g 铜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盐酸中,得到10.08LH 2(标准状况下)。计算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例2】等质量的Fe 、Zn 、Al 、和Na ,分别投入足量盐酸中,置换出的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怎样的?

【解析】设金属质量为w g ,化合价为+n 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放出氢气的质量为x g

2 R + 2n HCl = 2 RCln + n H 2↑

2m g 2n g

xg ng wg mg 22= g m n w x ?= w g x g

因为w 是定值,所以x 的大小决定于n / m 。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

w(Fe)∶w(Zn)∶w(Al)∶w(Na)=562∶652∶273∶231 = 281∶5.321∶91∶231。

故产生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为:Al >Na >Fe >Zn 。

由此得出结论:相同质量不同化合价的金属(或各种不同金属的碳酸盐)跟酸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或体积)之比等于金属的化合价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商之比。

【练习2】Na 、Mg 、Al 的质量均为1g ,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所得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

【知能检测】

1.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原因为( )

A.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B.与氧气常温下不反应

C.铝的性质不活泼

D.铝耐酸耐碱

2.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下列铝的应用应该加以控制的是( )

A.制铝合金

B.制电线

C.银色颜料

D.易拉罐

3. 将2.3g 金属钠放入100g 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3.21004+100% B.?8.141004-+100% C.?4

1004+100% D.?1

.03.21004-+100% 4.相同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跟足量的稀H 2SO 4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 )

A.3:2

B.3:1

C.1:1

D.1:3

5.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HCl 和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3:1

D.1:3

6.Na 、Mg 、Al 各0.1mol ,分别投入到盛有100mL 0.5mol/L 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气( )

A.Na 最多

B.Mg 最多

C.Al 最多

D.一样多

7.用铝箔包裹0.1mol 金属钠,用针在铝箔上扎一些小孔,用镊子夹住,放入水中,待完全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1.12L

B.0.56L

C.大于1.12L

D.小于1.12L

8. 0.16gNaOH 恰好与20mL 的盐酸完全反应,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mol·L -1

B.0.2mol·L -1

C.0.5mol·L -1

D.1mol·L -

1

9.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盐酸,第二份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若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 )

A.1:1

B.2:3

C.3:2

D.1:6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和冷水反应 Na +2H 2O =Na ++2OH -+H 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 +2OH -=AlO 2-+H 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 +6H +=2Al 3++3H 2↑

D.铁跟稀硫酸反应:Fe +2H +=Fe 2++H 2↑

11.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CO 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mL 浓NaOH 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可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易拉罐变瘪的原因: ;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 。 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 。

12.把5.1g 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到过量的盐酸中,得到5.6LH 2(标准状况)。试计算: ⑴该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⑵该合金中铝和镁的物质的量之比。

学完本节知识以后,请将前面的“三维目标”再看一看,便于你对重难点及考点有所了解,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将主要内容概述一下:

九年级《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难点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铝片、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 五、教学过程环节

教师活动新课导入3分钟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你能说 出用哪些化学方法可以鉴别金和铜锌合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鉴 别呢?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金属和氧气、酸反应,回答鉴别 真假黄金的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新课教学25分钟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够发生反应,那么铁能和其 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吗?其他金属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吗? 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进行指导。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 了什么? 展示金属和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从中找出 共同点,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探究金属和化合 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束后,根据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学生讨论得出金属和化合 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金属比化合物中的金属活泼。总结出金属和盐酸、稀硫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培养学生猜 想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实验探究 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互助、合作的快乐。在交流和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 考点1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混合物分离与提纯方法与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混合物分离的主要物理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与分液等;混合物分离的主要化学方法:沉淀法等。 需要掌握各个实验的基本原理、仪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化学方法中需要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提纯及分离提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精确解读】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用方法如下表: 分离和提 纯方 法 适用范围举例 物理方法过滤法固体与液体分离蛋白质的提纯 蒸发浓缩 法 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提取食盐溶液中的NaCl 结晶、重结 晶法 混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和KNO3混合物分离蒸馏、分馏沸点不同的液体分离乙醇和乙酸,石油分离

络合法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可形成络合物分离Al2O3和ZnO 【精细剖析】 1.分离或提纯时,若需要加入试剂,试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①所选试剂一般只和杂质反应; ②操作不应引入新的杂质; ③不减,即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④易分,即欲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应容易分离 ⑤易得,试剂应尽可能容易获得,且价格低廉; 2.还必须做到以下“三必须”: ①所加除杂质的试剂必须“过量”,只有过量才能除尽欲除杂质; ②由过量试剂引入的新的杂质必须除尽; ③分离和除杂质的途径必须选择最佳方案; 3.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 ①固-固混合分离型:加热(包括灼烧、热分解和升华)、结晶(重结晶); ②固-液混合分离型:过滤、盐析、蒸发; ③液-液混合分离型:萃取、分液、蒸馏、渗析; ④气-气混合分离型:洗气,包括(I)采用液体净化剂时--用洗气瓶;(Ⅱ)采用固体净化剂 时--用干燥管或反应管; 【典例剖析】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剖析】苦卤中含有溴,在酸性条件下通入氯气,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单质,吹入空气,将溴分离出来,然后溴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HBr和硫酸,再通入氯气,生成溴,然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Na2O和Na2O2性质的探究,掌握Na2O2的重要化学性质及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初步学会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学会从同类化合物找出性质的差异性、相似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对比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与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对比教学,培养学生对比研究的思维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善于合作的科学品质,树立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Na2O2与H2O,Na2O2与CO2的反应及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同学们,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水可以用来灭火,那水可不可以用来生火呢?今天,我给大家做一个小魔术,叫“滴水生火”,大家看好了 【实验演示】滴水生火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讨论】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引入】奥妙是什么?——过氧化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钠的重要化合物。首先学习钠的氧化物 【提问】(1)钠有哪些氧化物?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以及化合价是怎样的? (3)氧化钠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书写氧化钠与水、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种钠的氧化物,接下来继续学习钠的另一种氧化物——过氧化钠 【问题引导】过氧化钠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实验3-5:探究Na2O2和水反应 操作+现象 初步结论 把水滴入少量的Na2O2中,现象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

.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 )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11 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烫伤宜找医生处理。(2)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NaHCO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3溶液淋洗,NaHCO3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然后请医生处理。)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4(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如粗盐的提纯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石油的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防止液体暴沸,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如石油的蒸馏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萃取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使漏斗内外空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用四氯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要用玻璃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混合物NaCl和KNO3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三、离子检验现象离子方程式离子所加试剂 AgCl↓Ag+=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稀Cl-AgNO3 +=BaSO4↓、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SO42-稀HCl除杂四.;但过量的试剂必须”过量”,而应是“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1.物质的量(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1023)2.摩尔(mol: 把含有6.02 ×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6.02 X1023mol-1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 . g/mol 单位:2)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5.摩尔质量(M)(1) .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或 ( n = m/M ) 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6.六、气体摩尔体积

人教版化学九下《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下《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学设 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白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说明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定,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差不多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初步学会运用观看、实验等方法猎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猎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适应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摸索、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味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把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欢乐。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定。 教学方法 问题情形→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教学预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问]大伙儿观看桌面上的镁条、铝片、铜片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观看]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 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丰度(含量)O、Si、Al、Fe、Ca、Na。 2 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 3 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 二、预习内容 1 在地壳中的含量最丰富的前4种元素是什么? 2 金属单质的一般物理性质包含: 3 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4 观察课本第32页图3-2图片,从实验现象分析:镁条燃烧发生了什么反应?铜树、银树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们各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学习目标 1 会运用钠和铝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发生反应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钠和铝的化学性质 二、学习过程 一、金属与O2的反应: 1 钠与O2的反应: [学生实验1]简单描述钠的物理性质 [学生实验2]钠放在玻璃燃烧匙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与加热前有何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吹气生火(细节略)。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实验探究]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思考】(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来做供氧剂,说明理由。 (2)Na2O2应怎样保存? 2 铝与O2反应 [实验探究]分别加热未打磨和已打磨的铝箔,有何现象?现象有何不同?如何解释?写出反应方程式。 [补充实验]将铝粉撒到酒精灯火焰上,可观察到铝的燃烧。 [练习1]小明家中有一只20世纪50年代初的铝锅,至今仍保存完好。该铝锅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I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第一课时)人教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学案 (南京市西善桥中学何乐群) 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2).初步掌握常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Mg Fe Zn Cu ) (3).置换反应的定义 一、课前预习 1.完成家庭小实验 学生准备:把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先用砂纸除去表面氧化膜)和黄金饰品(自 备)挂在家中(干燥的空气中)观察现象并记录到下表中。 提示:重点观察各金属表面的金属光泽是否有变化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Mg Al Fe Cu Au 2. 铝的抗腐性能良好。为什么呢? 3.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写出铁、镁、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置换反应:。 二、自主体验 活动: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 1.在一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条,加入5mL稀盐酸,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 察现象,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少量锌粒、铁丝和铜丝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 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并记录在下表中。 3.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并记录在下表中。 稀盐酸稀硫酸 情况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 情况记录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

想想四支试管控制的条件有什么异同比一比,盐酸与稀硫酸的现象一样吗? 小结与交流 1.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反应发生的剧烈程度,将以上金属按活泼性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上述探究也可以得出: ________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强,它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弱,它不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关于金属与酸溶液反应,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上表中镁、锌、铁与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比较它们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由一种________与一种_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__与另一种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置换反应。 3.通过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我学会了控制变量,即: 三、自我检测 1、我们常说的“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 A.金的熔点高 B.金的硬度大 C.金的密度大 D.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反思 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是决定因素之一。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方法不胜枚举,且各有所长,各显神通。其中,教学反思便是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出发,对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的意义、方法进行简要阐述。 一、教学反思的定义和意义 1、教学反思的定义 反思,即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行为的内化过程,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和检验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总结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2、教学反思的意义 通过反思,可以使人对一个问题能从多方面考虑、进行广泛深入地思考和选择。通过反思,能使人发现自己和他人原有认识的错误和不足,从而从旧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迅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反思是对学习过程本身的认识,包括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方法及获得结论。反思可以提高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可以拓宽思路,优化解法,完善思维过程。通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深入反思,积极探索 和改进教学实践,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1)促进教师全面思考,提升教学高度,明确教学方向 进行教学反思,教师要具体、细致地回忆在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细致、全面的认识,这就为深入全面思考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又提升了思考的理性高度,从而进 一步明确教学方向。 (2)促使教师深入学习,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教学反思中发现的问题,教师的必然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找出解决的办法。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促使教师深入持久地学习,并将自己的思考与与相关的教学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提升教师理性性认识,积累教学经验,增强发展后劲 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把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对典型事例和思考留下深刻的记忆,并逐步积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之成为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善于理性思考的教师,为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新形势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适应教育发展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在进行教学反思的时候不仅要对采取了哪些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教学行为的潜在的教学观念进行重新认识。高中化学教学的任务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此,教师也需要对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进行反思。教师的观念必须从化学教学向化学教育转变,即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深刻性的化学教学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不仅要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的贡献,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化学教学目的更明确,传授给学生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 2、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臵,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和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应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属不活泼。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让学生补做镁条、铝片、铜片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为节省时间,在做金属与酸的反应时把全班学生分为两部分,一半做

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一半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以活泼金属钠,较活泼金属铝、铁,不活泼金属铜为代表,了解金属的主要性质,并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初步学会实验观察的方法 【道德情感目标】 1、通过对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的探究,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2、通过对金属镁、铝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难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金属钠、蒸馏水、小烧杯、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金属铝片、氢氧化钠溶液、集气瓶、稀盐酸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引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镁、铝都能与氧气反应,这种性质上的相似性是由结构的相似性决定的,这是内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板书〗 三、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1.共性 (1)跟非金属反应:2Mg+O2=2MgO 4Al+3O2=2Al2O3

〖讲述〗因为Mg、Al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它们不仅能跟单质O2反应,而且还能与其它金属单质反应(如卤素、硫等),甚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板书〗(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 〖设问并组织讨论〗 (1)回忆复述Mg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回答〗(1)Mg能跟水反应,加热反应更明显: Mg+2H2O===Mg(OH)2+H2 〖提问〗铝跟水反应吗? 〖演示实验〗Al与沸水反应 将去掉膜的Al条放在沸水中(用投影仪做此实验)。 〖观察、回答〗 (1)Al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2)结论: 2Al+6H2O===2Al(OH)3+3H2 〖提问〗初中化学课中同学们学习过CO2的有关性质,知道CO2不支持燃烧。这是一瓶CO2,瓶壁无色透明,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瓶中,观察镁条是否熄灭?有什么现象? 〖演示实验〗Mg与CO2反应 〖观察、思考、记录〗 1现象:Mg条在CO2中剧烈燃烧,放出白光和大量热,有大量白烟生成,瓶壁上有黑色固体生成。 2结论: CO2不支持燃烧是具有相对性的;Mg不仅能与游离态的O2反应,而且能与氧化物中的氧结合,表现出强还原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知识点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和三氧化硫 (一)、硫(sulphur)(俗称硫磺) 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都很低。 2、硫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Fe+S △ FeS 2Cu+S△CuS 2Na+S==Na 2 S Hg+S==HgS 与非金属反应:H2+S △ H 2 S 3C+S+2KNO 3===K 2 S+K 2 SO 3 +H 2 O ②还原性:S+O2点燃SO2 S+6HNO 3(浓) △ 2 SO 4 +6NO 2 +2H 2 O S+2H 2SO 4 (浓) △ 3SO 2 +2H 2 O ③歧化反应:3S+6NaOH===2Na2S+Na2SO3 +3H2O 3.用途:制火药、制橡胶、制高纯度硫酸、作医药 (二)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H2SO3 (亚硫酸) ②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 SO 2+ 2 NaOH == Na 2 SO 3 + H 2 O ;SO 2 + NaOH == NaHSO 3 [SO 2+ 2 NaOH == Na 2 SO 3 + H 2 O;Na 2 SO 3 + H 2 O + SO 2 == 2NaHSO 3 ]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 (2)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SO2+2H2S === 3S↓ + 2H2O (3)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S O2+B r2+2H2O=H2S O4+2H B r S O 2+C l 2 +2H 2 O=H 2 S O 4 +2H C l 2KMnO 4 + 2H 2 O+ 5SO 2 === K 2 SO 4 +2MnSO 4 + 2H 2 SO 4 2SO 2+O 2 催化剂 加热 2SO 3 2H 2O+ SO 2 +2Fe3+=== 2Fe2++SO 4 2-+4H+ (4) 漂白性: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复色(生成物不稳定) (5) 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 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钠柱、大头针、带活塞的空塑料瓶。五、教学过程 【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与交流 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 【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选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记忆方法有哪些?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 0、d 0、f 0、p3、d 5、f 7、p 6、d 10、f 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 22p 0、12Mg 3s 23p 0、20Ca 4s 23d 0;半充满状态的有: 7N 2s 22p 3、15P 3s 23p 3、24C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 22p 6 、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n 3d 104s 2、36Kr 4s 24p 6 。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 :[Ar]4s 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举例: ↑↓ ↑ ↓ ↓ ↓ ↑ ↑ ↑

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案.doc

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案 【一】 一、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1、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约15~20分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理解到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尔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于实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过程与方法: 1.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水平。 2.培养计算水平,并通过计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使用、巩固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 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讲解今天的内容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准! 请问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啊? 学生答: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 嗯,是这样的!物质就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那么这些粒子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答: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 对!它们都很小! 我们知道,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之间 按一定的数目关系实行的。但是这些微粒都太小,显然我们是不能一个一个将它们取出来实行反应吧! 那大家告诉我,在实验室里我们是怎样取用物质来实行化学反应 的啊? 学生答:天平称固体的质量,量筒量液体的体积。 嗯,虽然我们说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微利之间按一定比 例实行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是称取一定质量(g)或者量取一定体积(m L)的化学物质来实行我们需要的化学反应的。在这里我们能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doc

必修 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 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 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 NaHCO 3)中和,后用水冲擦 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 NaHCO 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或硼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 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 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 6 )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 7 )若水银温度计破裂,应在汞珠上撒上硫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 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 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1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应在底部加一些沸石或碎瓷 片。水冷凝管中进水应下进上出。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如用四氯化碳或萃取碘水里的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 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 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三、离子检验 ( 1) Cl -离子的检验: 待测溶液 +AgNO 3生成白色沉淀 +少量稀 HNO 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有 Cl - ( 2) SO 42-的检验: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8.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情况,初步了解Mg、Al、Fe、Cu、Au的活泼性; 2.通过某些金属与酸的反应,初步了解Mg、Zn、Fe、Cu的活泼性; 3.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 【学习重难点】 通过实验认识金属的活泼性;置换反应的判断。 【学习过程】 一.定向入境 1.旧知回顾 ⑴金属一般有良好的性、性、性。 ⑵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金属是;硬度最高的金属是;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⑶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强度和硬度,抗腐蚀性能。 2.情境激趣 “真金不怕火炼”的化学含义是?铁与金比呢? 3.揭题示标 二.自学建架 知识模块——(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Ⅰ.个人自学 1.阅读:P9(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建构: ⑴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 + O2—— Al + O2 —— Cu + O2—— Fe + O2 —— ⑵金属的活动性: Mg,Al Fe,Cu Au 3.即学即练 有一著名的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经历这么长的时间,该铝制艺术品不易锈蚀的重要原因() A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 铝不易氧化 C 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D 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Ⅱ.个人(小组)疑问 Ⅲ.精讲补架(一) 常见金属中锌、铝都能在常温下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知识模块——(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Ⅰ.个人自学 1.阅读:P10活动与探究部分 【学生实验】镁、锌、铁、铜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 2.建构: ⑴完成P10金属与酸反应的相关表格; ⑵通过实验比较Mg、Zn、Fe、Cu的活泼性:; ⑶置换反应定义:。 3.即学即练 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速度越快。为了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 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 ②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Zn、Fe立即把三个相同 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上。实验预测与分析: (1)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填试管编号) (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 _。 (4)步骤②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应该:________ Ⅱ.个人(小组)疑问 Ⅲ.精讲补架(二) 金属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铝与酸的反应)、置换反应。 三.达标巩固(相对原子质量:Mg—24,Zn—65,Fe—56) 1、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图A和图B装置 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他们的做法是: (1)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天平的左盘上,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节,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高一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课题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这样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完整。它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而且学好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②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②通过实验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我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设置及对今后教学的影响来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教材介绍了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水的反应,这三点化学性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今后学习酸、碱、盐的知识做了铺垫;所以,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而且在运用时需考虑一定的条件;又紧密结合学生对金属的认识、思维能力、生活经验以及这个年龄段的特征等因素,我确定本课题的难点是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构建过程为核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并与学生的认知经验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并能被学生纳入到他们的知识结构中,使他们逐步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教材的重点放在通过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达到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贯穿于整个金属化学性质探究的讨论始终,既突出了重点,又利于难点的突破。再结合使用多媒体呈现生活中金属锈蚀的图片帮助同学们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实际问题,突破难点,巩固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而本课题中金属的每一点化学性质在前面的学习中均已有所了解,特别是金属与氧气的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