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章土地经济学

第1章土地经济学

第1章土地经济学
第1章土地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导读

1.本章内容

土地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土地、人地关系及其经济问题的。作为绪论,首先要对土地整体的综合性概念与特性功能进行阐释和论述,对人地关系的土地经济问题做出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发展及现代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体系加以探讨。

2.学习要点

(1)从经济学角度认识土地的概念,内涵和特性功能。

(2)掌握主要土地经济问题、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

3.课外阅读书目

(1)[美]伊利, 莫尔豪斯著. 滕维藻译.土地经济学原理. 北京: 商印书馆,1982

(2)[美]雷利·巴洛维著. 谷树忠译. 土地资源经济学一—不动产经济学.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89

(3)周诚.土地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毕宝德. 土地经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第一节土地的综合概念与特性功能

一、土地的概念与内涵

土地的概念,主要取决于人们和学科对土地的认知。一般有狭义、广义的解释。理性而言,土地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元复合系统,只能逐步地认识其实质内涵,因而是一个动态概念。土地整体作为一个复合系统,其实质内涵一般可分为以下4个层次:

1. 第一个层次,土地作为自然物质,是大自然提供的,先于生命系统(生物和人类)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要素。

(1)地是地球的表层,地球的存在距今已有约46亿年,土地包括陆地和水面,与土壤、光、热、水、气不可分。土地既是自然因素(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的综合体,又是自然物的一个垂直系统。

(2)土地有狭义、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土地指的是平面土地(含陆面、水面);广义的土地指立体土地(含土地的内层、底层,分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土地内涵因素如此丰富,就为发展农业、林业、渔业、工矿业和第三产业用地,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基础。

(3)中外学者有关土地基础层次概念的经典论述

管仲(我国周代):“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苑也”;

配第(William Petty, 1623—1687):“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李嘉图(D. Ricardo, 1772—1823):“人非土地不能生存”;

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

伊利(R. T. Ely):“土地是万物的基础”。

2. 第二个层次,土地是劳动对象、人工生态环境和最基本自然资源。

(1)为自然物的土地是逐渐由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生态环境要素转化为人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日益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自然资源宝库,而成为一切生产资源和生产资料的源泉和依托;并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的土地转变为人工自然资源和人工生

态环境要素,而成为自然经济综合体,使土地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有了价值(劳动价值)。

(2)马克思的“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的二元构成理论。

马克思指出,作为自然状态的土地是“土地物质”;而已利用土地由于附加了人类的劳动成为“土地资本”,并使“土地物质”与“土地资本”融为一体。这样就使“一块已耕土地与一块具有同样自然性质的未耕土地相比,有较大的价值”。而且,作为纯粹自然资源的土地一旦被国家社会和个人占有,而成为排他性的财产时,土地所有权(或产权)就具有了经济和法制的意义,使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和特性功能。所以,土地资源(“土地物质”)与土地资产(“不动产”)融为一体,应是土地经济学基础概念的出发点,从而为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基础。

(3)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

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是指土地是生产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而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来源,它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土地资源又是土地物质对人类社会需要的不可替代性决定的,因而是永恒的第一位的,它是土地成为资产的基础。

土地资产(land assets or real estate property)则是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占用土地作为其财产的权利。土地资产由于其取得是按成本计价的,即在取得土地时须从实际成本支付货币计价,故在现代产权条件下土地资产应是资本物的体现,土地资源和资产所有权及其使用权的转移应该是有偿的,并应在经济核算上把土地作为资金占用来反映,这应是合理有效利用土地、保护国家财源,促使企业改善经营和发展经济的必要途径。

土地是自然经济综合体”

马歇尔(A. Marshall, 1842—1924)对土地的著名定义:“土地是指自然为辅助人类而自由给予的陆、水、空气和光热等各种物质与能力”(By land is meant the material and the forces which nature gives freely for man's aid, in land and water, in air and light and heat)。

伊利(R. Ely)提出“土地是万物的基础”(under all, the land),并在其土地经济学著作中把土地作为商品和经济要素,从自然、经济、社会和法律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视土地为自然(nature)、空间(space)、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消费财货(consumption goods)、位置(situation)、财产(property)和资本(capital)的多种涵义。

3. 第三个层次,“国土”,又称“领土”、“国土资源”。

(1)全地球而言,“国土”目前还没有公认一致的法定涵义。

(2)吴传钧院士对国土的定义:“国土是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及其上面的领空。它包括了地表的土壤、砂石和流水,地下的岩石圈,地上的生物圈和大气圈,还包括经人类劳动而建设的一些永久性建筑物,它基本上是自然综合体加上人工的产物。”

(3)管好用好国土资源应是土地经济学不容忽视的研究任务。

4. 第四个层次,纵观以上三个层次的土地整体,可以认为是整体的土地综合概念和内涵。

土地整体的定义在国际上有称之为“自然经济综合体”的,也有被定义为具有“自然、经济和人文、社会的综合特性的基本功能”的。

二、土地的综合特性与功能

(一)土地的综合特性。

土地的基本特性主要分为以下各点:

1.土地的自然特性(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d)。具有经济意义的土地自然特性主要包括:

(1)土地的原始性(originality)。土地原为自然界所赋予,在人类出现以前早已存在,是万物生存的基地和生育的源泉,并成为一切存在和发展的原素和原动力。这一特性是其他任何资源无法替代的。

(2)土地面积自然总量的绝对有限性(absolute limitedness of natural land)。自然赋予的土地物质总量是给定和有限的,不能再生。不因时代更替、经济技术进步而变化,也不因需求和价格变化而变动。

(3)土地的不可搬动性(immobility of land)。土地的位置是固定的,不可再生,不因时代更替和技术进步而变化,也不因需求和价格变化而变动。

(4)土地质量的差异性(gradations in quality of land)。土地质量包括土地的理化性状、地理位置和生产能力等,常因土地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条件的不同而有明显的等级差异,而成为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各类土地等级及其价值的客观依据。

(5)土地的耐用性和生产潜力的无限性(the durability of land, and unlimitedness of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land)。地力虽因技术而变化,但地势、气候和土壤结构不易改变,土地利用得当能反复利用,则其生产潜力是无限的。

(6)土地利用的生态整体性、多宜性、多用性(ecological integrity, multiple adequateness and usefulness)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具有多宜性和多用性,依据这些特性,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规划管理,以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和综合效益。

2.土地的经济特性(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是指视土地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经济资财,是人工自然资源,具有资源和资产二重性,即自然经济综合体。其经济特性主要是:

(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scarcity of the economic supply of land)。

(2)土地利用中土地用途和地价变动的滞缓性。

(3)农业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均有一定的合理利用的集约度。

3.土地的人文社会特性(cultural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是指土地与人类社会发生关系中所表现的特性。主要有:

(1)土地利用的社会性。随着人口和经济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和占有已不仅是个人行为,而是由于人地关系的复杂化而趋于日益社会化而需要加强法制和国家管理。

(2)针对土地自然区位的固定性和区域,采取分社区设置土地市场和产品市场,发展交通设施,缩短产地与市场距离,以利沟通社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实行土地产权交易,搞活土地流通,发育市场经济。

(3)针对土地自然条件复杂、地区分异性特性,实行土地区划与规划管理和土地用途分区管制,以保障城乡各类用地的有序利用,用得其所。

(二)土地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1. 土地作为“万物基础”的承载功能,又称支撑力或支持功能(supporting capacity function of land)。

2. 生育或生产功能(bearing or productive function of land)。

3.可耕功能(tillable function of land)。又称可耕力,是指土地利用于广义农业和种植业的特殊功能,由于广义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因而也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功能。

4.土地的其他功能和用途。主要是指当今土地利用中强化的几种功能:

(1)土地的生态功能(ecological function of land)。

(2)土地用途与功能的社会化和多元化(socialization and multiplication of land usage)。

(3)土地的资产积蓄和增值功能,也就是土地资产增殖的蓄水池功能(reservoir,s function of land property)。

美国的土地不动产的价值约占其财富的3/4;1987年日本的地价是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8倍、国民收入的5.6倍,土地资产占各类国民资产总值的1/2以上。

我国农民集体土地的资产价值至少在50万亿元以上;国有土地资产的价值量就有25万亿元之巨,占全国国有资产的7.5%。

第二节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的概念与内涵

从上节对土地综合性概念与特性功能的论述中,已知土地作为一个整体复合系统,实质是土地自然物与人类劳动的结合。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土地必须研究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中的土地问题。

一、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内涵

1.人地关系(people and land relationship) 的概念

人地关系,是泛指人与自然关系(man-nature relationship)的。人地关系的实质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关系。

2.人地关系的内涵,

人地关系具体表现为人与土地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两个基本要素或基本资源。在人地关系中,人是主体,为土地的利用与生产提供人力资源;而土地则是客体,为发展生产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这种土地利用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可称为主要的、直接的人地关系。再者,在人利用土地的生产过程中又必然发生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之为衍生的间接的人地关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地关系的两种内涵。但是这两种基本的人地关系自古迄今有着多层次、多元结构的人地系统,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的实质内涵:(1)在基本层次上,人地关系可称为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people(man)and land ratio)。这是自古迄今历代人地关系共同的最基本层次。

(2)人地关系的中间层次,是就人口与资源(广义资源)、人口与食物关系层次上而言的人地关系,认为人地关系即人力资源与土地关系、人口与食物供应的关系。亦即当今经济学家和地学家所研究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量)。

(3)当今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研究的综合层次,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土地)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关系。这种综合性的人地关系亦可称为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关系,应该是当今现代土地经济学研究的主体和核心。

二、土地问题的概念与内涵

当代土地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与内涵由其分支学科的多元化和专门化发展,已逾越了已有的综合性土地经济通论和既有的分支学科体系,而向不动产(房地产)经济领域的专题实证研究发展,因此有必要把土地经济学的“土地、人地关系”研究向“土地、人地关系、人地问题”的系列基础概念与内涵的更大领域延伸。

1.土地问题

土地问题,顾名思义是有关土地的问题,对土地经济学而言,也就是土地经济学的各

种问题(the problems of land economics)。土地之所以出现问题,是主要因人与土地结合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故土地问题的实质是指人地关系失调所产生的问题,是人地关系失调出现的经济问题。

2.土地问题的内涵

(1)可从人地关系分为两类:一是,人与土地的直接关系,即土地利用问题或土地生产问题,这是土地问题的主体。二是,人与土地的间接问题,即在土地利用和土地生产过程中所衍生的人与人的关系,可称为土地分配问题或土地制度问题、土地社会问题。

(2)土地问题的形成的基本原因

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多和相应需求增加而引起,这是最基本而普遍存在的原因。

常由于人们对土地的特性功能认识不足及利用不合理、不得当所直接造成。

与不合理的土地分配和不良的土地制度也是密切相关。

3.土地问题的分类

(1)依据人地关系,分为土地利用问题和土地制度问题;

(2)依据土地用途分主要分布地区,分为农地、市地问题及主要资源、富集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3)依据一国的土地——人地关系国情,研究其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以我国为例,重点研究的土地问题:一是耕地短缺, 、耕地总体质量差、后备耕地不足,而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仍在增长,人地比重仍在下降,对农业以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威协。二是农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问题。三是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用与管理问题。总之,必须正视关研究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土地问题,为我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途径。

第三节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定义

一、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义

1. 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来源

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来源于经济学。人类对土地经济问题的系统研究,产生了土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土地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1)人类社会实践中存在土地经济问题,要求人们去研究解决;

(2)有了经济学,人们具有了应用经济学的知识能力去研究这些问题,并取得了建立一门独立学科的成果。

2.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1)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土地经济既然是由经济学派生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应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去研究土地、人地关系和土地问题的经济方面。

(2)又因其研究对象与资源科学有着广泛的交叉,具有多因素的综合性和边缘性。因此必然要求土地经济学与其他土地科学的分支学科,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相互交叉配合,进行协同研究。这正是土地经济学不同于一般经济学和其他部门经济学之处。

(3)由于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地、人地关系和土地问题,而人与土地均系最基本生产要素,所以确切地说,土地经济学应是一门生产要素经济学。这表明,土地经济学不仅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且又是与资源经济学和土地科学多种分支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3.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是“土地、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的系列基础概念与内涵及其经济方面,并以人地关系为核心。

(2)各个历史时期的作者对其土地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则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从局部、专项到多元、综合的不断演进。

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论及资本和劳动与土地的关系时,就指出“经济学上所说的土地是指未及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象。”

马歇尔(A.Marshall)1907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则把土地定义为“土地就是自然资源综合体”。

伊利与莫尔豪斯1924年出版的《土地经济原理》一书中则是把土地作为“商品”、“经济要素”,从自然经济、社会和法律等方面论述土地的综合特性和经济意义,并主要从土地利用与土地政策等方面论述土地经济问题,从而为土地经济学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提供了基础。及至1940年伊利与魏尔万又出版了《土地经济学》一书,进一步强调指出“土地经济学的起点和终点全是人”。

雷利·巴洛维在1986年出版的《土地资源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土地经济学:人地关系研究”。

4.土地经济学的学科定义

(1)美国最具代表性人物对本学科的定义

土地经济学创始人伊利与他的学生和同事的定义。“土地经济学是研究因利用土地而发生的人们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社会科学”(Land economics is a social science dealing with human ships arising out of land utilization);“我们的科学的起点与终点全是人”……“土地经济学的起点即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土地经济学是研究人在利用土地,特别是人在对自然资源的关系里所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The starting point of land economics is the relation of population to land, but more specially with the relation of man to man arising out of the relations of man to natural resources)

伊利与韦克合著的《经济学基本原理》(1927年)对土地经济学的定义:“土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在理论与实用上研究人类因利用土地作为财产和收益来源和自然对人类服务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Land economics may be defined as that branch of economic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the services of nature in production and with the human relationship which arise out of the use of land as property and as a science of income)。”

罗·瑞纳《土地经济学》(1958年)的定义:“土地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应如何利用土地以生产经济财货与劳务的各种经济问题的科学。”(Land economics concerns itself with economic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man's use of land to produce economic goods and services.)。雷利·巴洛维《土地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的定义:“土地经济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关于土地的科学”(Land economics deals with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people have with others relationship respecting land.)。”[1][1]

以上援引的定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特别是伊利等最具权威,伊利与韦克的定义及雷利·巴洛维对定义的表述均极简练精湛,而1986年雷利·巴洛维出版的专著,把土地分为资源和资产两重内涵,则是划时代的学术创新。

(2)我国20世纪40年代以至近年来有代表性的定义。

张丕介的《土地经济学导论》(1944年)认为:“土地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概括言之,为人与地的关系;具体言之,则为因人类经济行为而造成的人与地、人与人、地与地的关系。”张德粹的《土地经济学》(1981年)则认为:“土地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利用土地时所应遵循的

经济原理,亦研究利用土地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并探求改善这些关系的原则和方法,它是理论兼实用的科学”,这是集大成的表述。

刘书楷的《试论土地经济学研究》(1987年)认为:“土地经济学是在理论和实践上研究如何分配和利用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研究人地关系及因利用土地作为财产和收入来源时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1993年主编的《土地经济学》全国统编教材又提出“土地是基本资源和不动产”,并依据这一概念及其内涵认为“土地经济学是把土地视为一个自然经济要素研究其综合利用与分配及其法则的综合性经济学科”。1996年以来又在论述土地经济学学科建设问题时,进一步提出“土地—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系列基础概念与内涵作为土地经济研究对象的构想。

周诚的《土地经济学》(1989年)认为:“土地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科学,以研究、阐述有关土地问题的经济规律作为自己的核心。研究有关规律的生产和发挥作用的条件,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及其方针、政策、措施的关系等”。1992年《我国土地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一文,进一步指出土地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既研究土地利用中的生产力组织问题,又研究人们围绕着土地利用而产生的生产关系及其调节问题”。

毕宝德的《土地经济学》(1991年)的定义是:“土地经济学,简言之是一门研究人与土地及土地利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科学,是经济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作者《关于土地经济科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1997年)又提出“土地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一门生产要素经济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把土地作为一项社会生产要素研究人类在利用土地中所发生的人与土地关系及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从上列作者和著作中,对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至学科定义的表述既不尽相同,又都基本上明确了“土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生产要素经济的应用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人地关系中与土地利用直接相关的生产力组织问题与土地分配相关的生产关系调节问题”。这可以认为是我们的基本结论,但仍有待进一步通过实践加以不断完善。第四节土地经济学的历史与进展

如上所述,可知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源于社会实践,欲把握其发展规律与趋向,必须把这个学科置于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考察。从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一般可依据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前资本主义社会,即古代社会。

(1)尚未进入文明社会,先是地广人稀无所谓土地问题,继之随着人口大量增加,人地矛盾突现,渐次出现了地权关系、土地利用和土地分配问题,遂引起土地问题的研究。

(2)我国早在商、周封建体制建立后,曾出现对田制改革和田制政策的研究。《尚书、禹贡篇》曾把全国农地划分为三等九级,其后历代都有各自的土地分类方法和农地区划研究,并流传“天人合一”人地关系之说,对农地利用也提出了“因时、因地制宜”、“顺天时、量地利”的用地原则等。这可谓朴素的土地经济研究。

2. 第二阶段,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学产生以后的时期。

古典经济学家对土地经济问题开始了系统的深入研究。

(1)17世纪英国重商主义学派先驱威廉·配第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著名论断;

(2)亚当·斯密、戴维特·李嘉图等对地租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

(3)19世纪中叶,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地租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土地和土地经济问题的研究上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直至20世纪20年代,土地经济学开始从经济

学中孕育而生。

3. 第三阶段,20世纪20年代前后。

(1)土地经济学的产生

美国伊利等首先提出“土地经济学”一词,相继发表了《土地经济学大纲》(1922年)、《土地经济学原理》(1924年)、《土地经济学》(1940年)等名著。1945年曾经师从伊利的雷·拉特克利夫(R U Ratchiff)出版了《城市土地经济学》。因此,世人公认伊利为土地经济学的开山鼻祖。

迨后,不仅在美国,而且德国、日本等都相继建立了土地经济学这门学科,出版了大量著作。就美国而言,,这门学科已经明显地趋向两极发展:一是“土地经济学通论”的综合性在增强,出现了雷利·巴洛维的《土地资源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同时又向部门专业化发展。现在有些大学院校除开设“土地经济学通论”外,还分别有《城市土地经济学》、农村土地经济学等专著;二是在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专业等商业院校,已涌现出一系列土地、不动产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带动了自然资源经济、环境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为后来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我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

中国最早问世的土地经济学专著是章植的《土地经济学》(1930年)。

最早由大学出版的专著,是原金陵大学农经系师生通过集体调查研究而编写出版的《中国土地利用》(中英文本)。全书共分三册,一论文集、二地图集、三统计资料,调查研究历时9载,1937年先在美国出版英文本(Land Utilization in China)。此专著堪称世界第一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重要专业文献,至今仍为美国许多大学所珍芷。

20世纪30—40年代由“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陈翰笙、钱俊瑞、薛暮桥、孙冶方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中国土地问题的深入研究,主要代表作有《现今中国的土地问题》(1933年)、《中国南方土地问题》(1936年)等。其后,又有朱剑农的《土地经济学原理》(1946年),吴文晖的《中国土地问题与对策》(1944年),张丕介的《土地经济学导论》(1944年),刘潇然的《土地经济学》上、下册(1945年)等相继问世。而在1949年以前的40年代,中国有许多著名高等院校的经济系、农经系都开设有《土地经济学》,视为高级课程,配备了较强师资力量。1932~1949年肖铮在原中央政治学校(后改为“政治大学”)设立“地政学院”和“研究所”、“地政系”主持业务,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但1949年以后至70年代,由于新中国进入了全国性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城乡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已有的土地经济学教学研究工作基本上中断了。

1949年后在台湾地区出版的土地经济学专著,则有肖铮的《平均地权本义》(1966年)、《平均地权之理论体系》(1986年),张德粹的《土地经济学》(1963—1979年),林英彦的《土地经济学通论》(1971—1991年)、《不动产估价》(1974—1993年),苏志超的《不动产估价概论》(1993年)、《地权、地税与土地政策》(1994年),唐家柯的《不动产通论》(1993年),许文昌的《土地经济学新论》(1994年)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政治大学、逢甲大学及中兴大学设有地政系或地政研究所,台湾大学等也设有土地经济专业或课程,培养了专业人才。

中国大陆土地经济学的恢复和发展。1980年11月“中国土地学会”在北京成立,并于1983年学会上提出编写《中国土地经济学》专著等;与此同时,1981年在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倡导下,成立了“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相继出版了《国土经济研究》(1982年)和《国土经济学》(1986年)。接着,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正式成立,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和集中统一管理,又相继在“中国土地学会”下筹建了“土地经济研究会”

(后改名为土地经济分会),并在不少院校设置了土地管理学院(系)及研究所、研究中心等,有力地推动了土地经济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致使在距今20年的短时期内,我国土地经济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开始进入了全面繁荣阶段,先后出版的研究成果和专著犹如雨后春笋,不胜其数。较为系统的专著就有:朱剑农的《土地肥力经济原理》(1981年)、《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概要》(1984年);周诚等的《土地经济学初编》(1986年)、《土地经济学》(1989年)、《城镇不动产市场经济问题》(1993年)、

《土地经济学研究》(续集)(2000

《土地经济研究》(1996年)、

年)等;张薰华等的《土地经济学》(1987年)、《土地市场》(1996年);刘书楷等的《土地经济学原理》(1988年)、《土地经济学》(1993年)1996—1998年)、《土地经济研究论文集》(1999年)、《土地经济学》(国地资源干部培训教材,2000年)等;李鸿昌、周治平等的《城市土地经济学》(1988年)、《城市土地经济运行》(1990年);曹振良等的《土地经济学概论》(1989年)、《房产经济学概论》(1992年);毕宝德等的《土地经济学》(1991、1993、1998、2001年)、《中国地产市场研究》(1994年);张朝尊等的《中国社会主义土地经济问题》(1991年);王万茂等的《土地生态经济学》(1992年)、《房地产经济学》(1994年);李铃的《地产管理》(1992年)、《国地资源管理概论》(1999年);徐文通的《房地产经济学》(1992年);高映珍等的《土地制度研究》(1993年)、《土地经济问题再认识》(1996年);曲福田等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理论探索》(1991年)、《中国土地制度研究》(1997年)、《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研究——土地制度改革的产权经济分析》(1997年)、《经济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2001年);张月蓉等的《土地资产收益流失与管理》(1993年);刘维新等的《中国土地租税费体系研究》(1994年);张跃庆等的《城市土地经济学》(199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研究》(1996年);张琦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土地资产管理)(1995年);董黎明等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1995年);黄贤金等的《土地政策学》(1995年)、《农地价格论》(1997年);张凤荣的《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1996年);唐忠的《农村土地制度比较研究》(1999年);钱忠好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1999年);叶剑平的《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2000年)等。

中国土地经济学,可以认为已初步建立了如下的学科体系:①土地经济学通论(含通论、概论、原理等);②部门土地经济学(含农村土地经济、城市土地经济及土地资产经济等);③不动产——房地产经济学(含房地产经济理论、房地产市场、价格、投资、金融及经营管理等;④土地生态经济学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经济学等。

第五节现代土地经济学的基本任务、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

一、现代土地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和研究目标

1.土地经济学的基本任务

(1)土地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是研究和阐明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和特定阶段的不同地域空间土地的综合特性功能的经济意义,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土地经济问题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

(2)由于所处的历史阶段、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人地关系国情、面临的现实和研究目标等不尽相同,各个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土地经济学的研究任务,还必须依据和运用土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去组织人们认真研究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这就使土地经济学既有带共性的基本任务,又具有一定个性的研究任务,二者应结合为一体,但又不是永恒不变的。务,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积极的重要作用。

二、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体系

1. 基础概念与原理部分

包括“土地、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系列基础概念及本学科的绪论;人地关系、人口理论及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土地报酬规律与土地经营原理;地租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地租;地价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地价。

2. 土地资源配置与土地利用部分

土地资源配置理论与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的分类、地域分工、区域规划和区位选择;土地持续利用概论;各类土地的持续利用与管理。

3. 土地制度部分

土地制度概论;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土地市场;土地金融及土地税。

三、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从方法学(methodology)而言,土地经济学研究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但也有本学科专用的方法。现代时期主要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系统分析法(systems approach)即综合与分析相结合法系统分析法是对系统整体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qualitative—quantitative analysis approach)。

3.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static & dynamic approach)。

4.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macro-micro analysis approach)。

5.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normative-positive approach)。

6. 比较研究与选优、优化相结合。

土地经济学名词解释

一级土地市场 二级土地市场 土地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土地——地球陆地一定高度、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 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P3 2.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具体包括土地 资源的勘察、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资源的规划与计划、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区位利用、土地规模利用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经济问题。P15 3.土地财产制度——土地财产的权属制度,具体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 土地国家管理制度的建立、演变及其实施等方面的问题。P16 4.土地资产流转——土地作为资产其权属的市场流转和随之而产生的土地收益 分配问题,具体包括土地市场的建立及其供求关系、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土地作为商品买卖而形成的价格、土地作为标的担保物形成的债务抵押关系以及国家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形式—土地税收等。P16 第二章 5.土地利用——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 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P26 6.土地利用程度——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与改造程度以及土地受人影响的变化 程度。P27 7.土地利用结构——在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或土地覆被之间在数量 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P27 8.土地开发——对未利用或利用效率较低的土地,通过工程、生物或综合的措 施,使其成为可利用的或效益更高的土地的过程。P28 9.土地保护——通过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经营,是当代人得到最大的持续效益, 并能保持土地的潜力以满足后代人的需要。P29 10.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对土地的投入与取得有效产品(或服务)之间的比 较。P37 11.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人类对土地的利用过程和结果符合生态平衡规律。 P39 12.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土地利用后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相应产生 的政治和社会影响。P43 第三章 13.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提高 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P44 14.土地利用集约度——在生产过程中,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数量。 15.土地肥力——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是土地的客观属性。P46

土地经济学 重点简答题

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由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与生产技术的提高,劳动力的转移,城市建设的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也随之发生。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有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转移;有利于农业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有利于农业的科技化投入,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与生态化农业发展,实现土地和其他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循环农业:有利于农业市场化的形成;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扮演好自己在土地流转中的角色;从而确保农民收入增加、财政增收、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及其含义 方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转让是指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承包方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其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出租是指承包方作为出租方,将自己承包期内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收取租金的行为。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应该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 土地利用规划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作用 (1)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实

土地经济学答案

1.土地的概念是就土地作为( C )而讲的。 A、矿产资源 B、生产资料 C、自然资源 D、可再生资源 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 C )为基础。 A、历史特性 B、地理特性 C、自然特性 D、使用特性 3.把土地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D )。 A、质地 B、所有权形式 C、经济用途 D、地貌特征 4.把土地分为粘土、壤土、沙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C )。A、所有权形式B、经济用途C、质地D、地貌特征 5.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B )。 A、质地 B、所有权形式 C、经济用途 D、地貌特征 6.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是由( C )作出的。 A、单位 B、个人 C、政府 D、都不是 7.下列属于狭义土地利用计划范围的是( A )。 A、政府制定的计划 B、一个农场的规划 C、一个农民的规划 D、村庄的规划 8.土地的( A )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 A、有限性 B、固定性 C、差异性 D、可再生性 9.土地经济供给的( D )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A、固定性 B、差异性 C、可再生性 D、稀缺性 10.在社会形态中,土地法权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C )。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经济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11.土地法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C )。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经济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12.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 C )。 A、土地经济制度 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 D、土地管理制度 13.土地关系的基础是( A )。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管理制度 D、土地分配制度 14.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 C )。 A、土地分配权 B、土地处置权 C、土地所有权 D、土地使用权15.迄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的社会生产方式有( C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16.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 B )。 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B、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17.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 B )。 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B、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 C、封建土地所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18.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 B )。 A、土地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占有权 D、土地处置权 19.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使用制是由( C )决定的。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 D、土地占有制度 20.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决定着土地的( D )。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21.土地所有制的反映和体现是( D )。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22.实现和巩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和手段是( A )。 A、土地管理制度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占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 23.在封建社会,占有大量土地的是( C )。 A、农民 B、手工业者 C、地主 D、商人24.就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关系而言,“两权”合一的是( C )。 A、地主 B、佃农 C、自耕农 D、农奴25.土地租赁权人为取得土地租赁权就必须向出租方缴纳( C )。 A、管理费 B、使用费 C、地租 D、以上都是 26.现实的土地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且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成果的( C )。 A、自然——历史综合体 B、自然——地理综合体 C、自然——经济综合体 D、自然——政治综合体 27.可以作为土地自然属性反映的是( A )。 A、自然特性 B、经济特性 C、历史特性 D、地理特性 28.人类在对土地的利用过程中产生了( B )。 A、自然特性 B、经济特性 C、历史特性 D、地理特性 29.在奴隶社会中占有大量土地的是( B )。 A、奴隶 B、奴隶主 C、农奴 D、商人30.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地利用土资源的是( B )。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智慧树知 到《土地经济学(黑龙江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土地经济学(黑龙江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土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 A:对 B:错 答案:对 2、土地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随人们认识的深入而变化。() A:对 B:错 答案:对 3、土地资源利用是指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 A:对 B:错 答案:对 4、土地经济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包括土地报酬递减、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A:对 B:错 答案:对 5、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供给稀缺性

D:质量差异普遍性 答案: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普遍性 6、土地的功能包括()。 A:生产(养育)功能 B:仓储功能 C:承载功能 D:景观功能 答案:生产(养育)功能,仓储功能,承载功能,景观功能 7、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为基础。 A:历史特性 B:地理特性 C:自然特性 D:使用特性 答案:自然特性 8、土地的概念中包括以下哪几部分()。 A:岩石 B:矿藏 C:土壤 D:水分 答案:岩石,矿藏,土壤,水分 第一章 1、按其最终发挥的作用来划分,土地利用的目标是()。

A:经济目标 B:生态目标 C:社会目标 D:物质产品 答案:经济目标,生态目标 2、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评价包括农田的生态效益分析、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农业生态效益分析、非农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 A:对 B:错 答案:对 3、()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 A:土地开发 B:土地利用 C:土地复垦 D:土地整理 答案:土地利用 4、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包括() A:经济问题 B:社会问题 C:生态问题 D:技术问题 答案: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技术问题

土地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1、位置的固定性 2、面积的有限性3、质量的差异性 4、功能的永久性。 土地的经济特性:1、供给的稀缺性 2、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 3、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4、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3、土地的功能:1、承载功能 2、生产功能 3、资源(非生物)功能。 4、土地财产制度:是指土地财产的权属制度,具体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以及土地国家管理制度的建立、演变及其实施方面的问题。 5、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土地利用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概论 1、土地利用: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以及价值、信息的交流和转换。 内容:1、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土地利用规划 4、土地开发 5、土地保护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内容:1、土地利用程度 2、土地利用结构 3、土地利用效率

意义:为更合理的利用土地指明方向。 3、我国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土地粗放经营与过度利用并存 2、土地供不应求与浪费兼有 3、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益还有待提高。 4、土地利用的目标:1、取得物质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2、取得服务(效用),人类利用土地的目标按其最终发挥的作用又可分为:经济目标、生态目标和社会目标。 5、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1、农业优先,统筹安排用地结构。2、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更低面积相结合。3、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4、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5、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 6、贴现系数:从现在起,第n年的一单位货币量相当于现在的多少 7、复利系数:现在的一单位货币量在n年后变成现在的多少倍 8、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一套对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综合目标最有利的土地利用方案和行动路线的系列决策,是各种土地利用规划的总称。 9、土地开发:一般来讲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或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通过工程、生物或综合的措施,使其成为可利用的或效益更高的土地的过程。 10、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内容:1、土地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分析 2、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3、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 4、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5、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意义:明确规划区域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找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确定规划目标和选择规划目标的途径、措施提供依据。(网上搜)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地 2、土地的自然供给 3、土地的经济供给 4、土地需求 5、级差地租 6、绝对地租 7、地租 8、地价 9、土地利用 10、土地集约利用 11、土地的规模利用 12、土地的利用规模 13、土地利用计划 14、土地计划利用 15、可持续发展 16、土地可持续利用 17、土地人口承载力 18、土地所有制 19、土地使用制

、产权20 21、土地所有权 22、土地使用权 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二、名词辨析 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 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土地经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土地经济学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

大小《土地.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 A、功能的永久性 B、供给的稀缺性 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 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 A、土地储备制度 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 C、土地登记制度 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 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 A、气候条件 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 C、交通条件 D、社会需求 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 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 B、人均粮食占有量 C、土地的利用率 D、人均耕地占有量 )(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

最新土地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土地 2、土地的自然供给 3、土地的经济供给 4、土地需求 5、级差地租 6、绝对地租 7、地租 8、地价 9、土地利用 10、土地集约利用 11、土地的规模利用 12、土地的利用规模 13、土地利用计划 14、土地计划利用 15、可持续发展 16、土地可持续利用 17、土地人口承载力 18、土地所有制 19、土地使用制 20、产权 21、土地所有权 22、土地使用权 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二、名词辨析 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 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六、简述题 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 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 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 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 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

土地经济学教案

4-3 《土地经济学》教案 课程基本要求:了解土地的基本特性、分类及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掌握土地利用的基本理论,并用于对我国土地利用实践的分析;了解土地制度的内涵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及如何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掌握地租、地价和土地市场的基本原理,了解土地资产流转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并对我国的现状进行评价,提出改革的方向。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28学时,教学实践4学时,共32学时。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与特性 一、土地的概念 从横的角度看,有四种观点:土地即土壤;土地即陆地及水面;土地即地球的纯陆地部分,不包括陆地的水面;土地即地球表面。 从纵的角度看:“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个方面所赠与的物质和能量”——马歇尔 “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土地这个词,指的是自然的各种力量,或自然资源。……经济学上的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伊利 综上所述:土地是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且由于人类投入了大量劳动,现实的土地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二、国土的概念 国土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部疆域,即其所管辖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和,包括这一区域范围内的全部资源条件 三、土地的特性 1、自然特性: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 2、经济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第二节土地的功能与分类 一、土地的功能 承载功能;生育功能;资源(非生物)功能 派生:资产功能;景观功能 二、土地的分类 (一)按经济用途分 1、农用土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 2、非农业生产用地:厂矿用地;交通用地 3、城乡居民点用地 4、水域:河流;湖泊;水库;其他 5、特殊用地:休息用地;自然保护区;军事用地;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共分8个一级类型,46个二级类型。 8个一级类型是: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交通用地、未利用地 (三)新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一级(3个):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二级(15个):A.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 B. 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水利建设用地; C. 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 三级(71个):略 (四)国外分为10个类型: 住宅用地、工商业用地、耕地、林地、牧场和放牧地、矿业用地、娱乐用地、交通用地、服务性用地、裸露和荒芜的土地 第三节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包括四个方面:市场;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二、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土地利用中的生产力组织和土地所有、使用与管理

土地经济学复习重点

土地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 1.土地的概念 地水面。 2.土地的特性 (一)自然特性(1)位置固定性——就地利用 (2)面积有限性——节约、集约地利用 (3)质量差异性——因地制宜 (4)功能永久性——保护与循环利用 (二)经济特性 (1)供给的稀缺性(2)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3)报酬递减的可能性(4)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E SP=0 经济供给——0

土地经济学复习题有答案

土地经济学复习提纲(有答案)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5分;填空,20分;单项选择,30分;问答35分; 一、名词解释: 1、级差地租:所谓级差地租就是那些利用较好生产条件的土地(主要指质量,位置等)产生的农业超额利润。 2、土地所有权:国家或农民集体依法对归其所有的土地所享有的具有支配性和绝对性的权利。 3、土地经济供给:土地在自然供给及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土地供给量随着土地某种用途利益的提高而增加的现象。 4、土地受容力:在一定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下,投入土地的劳动与资金达到最有利的比例(最佳适合度)时,土地吸收劳动、资金的数量。 5、基准地价:对不同地域或不同级别的土地,按照商业、居住、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最高年限期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 6、土地金融:以土地作为获得信用的担保,来获得资金融通,并主要用于同土地开发利用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 7、集约边际:集约度的最高限度。 8、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由于区位条件的差异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 9、土地制度: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制约人们利用土地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而设定的行为规范。 10、土地资源: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在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11、土地市场:进行土地交易活动的场所,或指各种土地交换关系的总和。 12、耕地占用税:对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建设的单位或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13、资本化原理:把那些源源而来的收入之流转变为一个价值资金的过程就叫做资本化。 14、土地增值税:对转让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与附着物时所产生的增值额征收的税种。 二、填空: 1、在分析级差地租Ⅰ的形成时,关键要掌握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生产条件决定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 劣等地可以获得平均利润。

土地经济学复习重点

(1)地租: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它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2)级差地租: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因为这种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 地价:指土地所有者向需求者让渡土地使用权所获得的收入。 (5)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6)土地:由地球陆地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3)级差地租Ⅰ:由于土地肥力差异和土地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4)级差地租Ⅱ: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地租。 (6)垄断地租:由于土地所有者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而产生垄断,因而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地租。 (7)建筑地段地租:工商业资本家和房地产资本家为了使用土地,获得建筑场所而缴纳的地租。 (8)城镇基准地价:在城镇规划区内,在设定的土地开发程度、容积率等条件下,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的土地按商业、住宅、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估价时点法定最高出让年期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土地面积的区域平均价格。 (9)农地基准地价:在划分土地均质地域的基础上,以农用地纯收益为依据,采用对一定均质地域取样本地价数据加权平均作为农用地的基准地价。 10)标定地价:根据政府管理需要,评估的某一宗地在正常土地市场条件下,于某一估价期日的土地使用权价格。它是该类土地在该区域的标准指导价格。 土地财产制度:土地财产制度是指土地财产的权属制度,具体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以及土地国家管理体制的建立、演变及实施等方面的问题 土地资产流转:土地资产流转指土地作为资产其权属进入市场流转和随之产生的土地价值实现问题 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利用指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和使用 土地利用结构:一般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用各种利用类型土地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来表示 区位理论:关于自然物体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指导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 地域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是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土地集约利用: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资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土地经济学-答案

《土地经济学》 [单选题] 1:狭义的土地是指参考答案:C A:土壤B:陆地及其陆地上水域C:纯陆地部分D:地球表面 2:提出工业区位理论的是参考答案:B A:屠能B:韦伯C:克里斯塔勒D:勒施 3:对生产活动来说,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最佳选择的范围应在报酬变化的()阶段之内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参考答案:C 4:适用于城市及郊区土地市场发育较好的地区而不适用于农村和农用土地价格评价的方法是 A:土地批租法B:市场比较法C:预期价值法D:剩余法或假设开发法参考答案:B 5:广义的土地是指参考答案:B A:土壤B:陆地及其陆上水域C:纯陆地部分D:地球的表面 6:衡量农业土地利用程度的指标是参考答案:B A:建筑密度B:水面利用率C:容积率D:土地利用系数 7:在实际中人们应该节约使用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由于土地参考答案:B A:位置固定性B:面积有限性C:质量差异性D:功能永久性 8:耕地占用税属于参考答案:C A:所得税类B:财产税类C:行为税类D:流转税类 9:设市场的供求函数为:S:P=40+2Q,D:P=100-Q,则均衡价格为参考答案:A A:80元B:95元C:40元D:100元 10:[单选题]设市场的供求函数为:S:P=40+2Q,D:P=100-Q,则均衡价格为参考答案:A A:80元B:95元C:40元D:100元 [论述题] 1.什么是土地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二者有何区别? 答: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土地天生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它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 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供给。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土地经济学》复习资料

《土地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概念解释:土地、土地经济学。 土地:由地球陆地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经济学:研究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产流转,即土地利用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简述土地的经济特性。 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自然特性为基础的,主要有①供给的稀缺性。它是引起土地所有权垄断和经营权垄断的基本前提。由于土地供给稀缺,就可能出现地租、地价猛涨和土地投机泛滥等现象;②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因为土地利用要根据某种用途的需要,进行专项土地开发,投入很多的资金和劳动,当土地用途改变不仅会使其投资失去价值,还得为此而付出“代价”;③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对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报酬递减;④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土地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因子,互相联结在一起,所以每一区域土地的利用都会影响临近区域土地的自然生态和经济效益。 3.土地有哪些功能?说明土地的位置、质量和数量在不同生产部门中的意义和作用。 土地的功能:(1)承载功能;(2)生产功能;(3)资源(非生物)功能(4)生态功能(5)资产和财产功能 土地若处于交通方便地方,便利于工业生产中的如电子、机械制造等部门;对于远离人口集中区的土地便适宜集聚有毒、有害、有污染的行业;对于靠近人口集中区的土地则适宜发展食品加工业。 土地质量好的土地则应当首先考虑进行农业利用,农业生产中土地数量应该足够多。 第二章地租地价理论 1.概念解释:地租、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Ⅱ、绝对地租、垄断地租、建筑地段地租、城镇基准地价、农地基准地价、标定地价、交易地价。 (1)地租: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它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2)级差地租: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因为这种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 (3)级差地租Ⅰ:由于土地肥力差异和土地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4)级差地租Ⅱ: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地租。 (5)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6)垄断地租:由于土地所有者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而产生垄断,因而由

土地经济学读书笔记

阅读了日本野口悠纪雄教授写的《土地经济学》一书,对其中一些观点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和对中国土地市场的客观认识。 一、监测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泡沫应该以监测商业地产的价格和租赁情况为主我们现在所说的土地市场往往是一个“大不论”的土地市场,因为我们并不能指出它们的分类。具体的土地市场是有其分类的,即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其他用地。这四类土地市场因为其特点的不同,它们的价格、区位、升值潜力等都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对其不加以区分,直接冠以“土地市场”这样的宏观定义,那么在现实的研究中就会出现很多与实际情况不对接的现象。检测一个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是否有问题,是否健康发展,我认为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这一地区的商业地产的价格来断定。如果商业地产的价格异乎寻常地高涨,但是它的出租市场并不乐观——造成大量的待租商铺时,政府就要考虑是否应该调整相应的政策了。我认为商业房产最能反映当前时间和区域内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原因有以下几点:1、商业地产的投资收益率在房地产领域的各类投资中是最高的,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收益率在各项固定资产投资中是最高的,所以这个领域比住宅地产领域聚集的投机性资金要多。只要是资金足够雄厚,人们在投资的时候更多地选择商业地产,相比住宅和工业,商业给人们更多的美好预期,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问题,我认为必定是先从商业房产领域初露端倪。2、商业地产的租赁情况要比其他市场的租赁情况易于了解,平时从大街上走走看看,做一些调研工作,基本情况就能掌握。知道一个房子现在的租金、现在的售价、购买时的价格、租金上涨趋势等信息,就能简单地判断这所房子是否物有所值。如果大量商铺面临着出租困境,租金相对售价来说过于便宜,这无疑是给该区域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敲了警钟——人们的投机性行为该收手了。住宅用地的统计工作未必会有商铺那么容易,并且购买住宅的人大多没有商铺购买者的强烈的投机心理和投资眼光。3、从野口教授书中的数据(15页)我们可以看到,在产生房地产泡沫的年份,比如1985—1987年间,市区商业用地的价格变动率要比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其他用地高出很多,也证实了如果大家把土地作为一项资产来购买并且对地价的将来产生了美好的预期,那么商业地产无疑最能吸引大家的关注。在本书的35页也提到了日本80年代地价高涨的发展过程,东京圈的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与上一年平均上升率相比,分别上升了21.5%和48.2%,大城市市中心、商业用地主导了地价的上升。4、野口教授对地价高涨原因的解释是这样的,首先,随着信息化、国际化、服务化等等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写字楼的需求增加了,因此市中心商业用地的地价上升了,由于提供大楼用地而卖掉了土地的人们需要购买别的土地来替代,从而波及到了住宅用地。显然,商业用地的价格高涨是地价高涨的主导因素,其他还有一些因素比如投机性需求、宽松的金融政策等等。 二、地价理论1、古典理论:以地租的现值作为地价假定现在的地价为q,现在的地租为R,利息率为i,地租增长率为g,那么土地的价格是:q=R/(i-g)我想是因为公式的原因,规定g必须小于i,但是现实生活中,地租的增长是有可能大于利息率的。不考虑地租有增长现象的话,地价就表现为:q=R/i 作者把这个公式出现的背景归因为:产生了这种理论的英国,连同所有权一起转让的土地本身的交易甚为罕见,一般的土地交易都以围绕着出租契约的交易为中心。在这里,我查到了英国的土地所有制度,英国的全部土地在法律上都归英王或国家所有,也就是说英王(国家)是唯一绝对的土地所有人,个人、企业和各种机构团体仅以某种方式持有土地。在英国,持有土地所受的条件限制总称“土地保有条件”,土地持有人所保有的有关他的土地权利的总和,就叫做他的土地产业权。粗分一下有四种土地产业权:(1)无条件继承的土地产业权;(2)限定继承的土地产业权;(3)终身保有的土地产业权;(4)限期保有的土地产业权,即租业权。英国的土地虽然在法律上属于英王(国家)所有,但完全拥有土地权益的土地持有人纯粹是该土地的永久占有者,只要他不违反土地法、土地规划或侵犯他人利益,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占有和使用土地。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的这些土地持有人也往往不严格地被称做地主。或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连同所有权一起转让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3、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 4、土地需求: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 5、级差地租: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6、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 7、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8、地价: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 9、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10、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11、土地的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12、土地的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13、土地利用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统筹安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14、土地计划利用: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计划,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 15、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危害。 16、土地可持续利用:既指满足当代人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同时也不损害当代人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它利益。 17、土地人口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投入水平下,用于农业生产的全部土地的生产潜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18、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即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对土地的占有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 19、土地使用制: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产权: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地役权 21、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可以细分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能。 22、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 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简述题

土地经济学简答题 第一章 简述土地的自然特性及其对人类土地利用的影响。P4 一、位置固定性,决定了人类只能就地利用土地。 二、面积有限性,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地利用土地。 三、质量差异性,要求人们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各类土地资源,确定土地利用的合理结构 与布局,以取得土地利用的最佳综合效益。 四、功能永久性,为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提出了客观要求与可能。 1.简述土地的经济特性及其对人类土地利用的影响。P5 一、供给的稀缺性。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一系列土地问题的产生,譬如地租、地价猛涨和土地投机泛滥。 ) 二、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要求人们在确定土地利用方向时一定要进行详细勘察,做出长期周密的土地规划,决不能朝令夕改,随意变更。 三、报酬递减的可能性,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增加投入时,必须寻找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投资的适合度,确定适当的投资强度,并不断改进技术以便提高利用效益,防止报酬递减现象的出现。 四、利用后果的社会性,要求任何国家都以社会代表的身份,对全国土地利用进行宏观的规划管理、监督和调控。 第二章 简述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措施。P31 一、制定土地法、土地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使制定的规划有法律保障。 二、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全国各类土地的利用方向、结构和改良措施,使之既能满足 农业需要,又能提供非农业场所。 三、改革完善土地使用制,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建立规范的土地使用权市场。 四、由政府直接控制农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防止耕地流失。 ; 简述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P34 一、农业优先,统筹安排用地结构。(即首先要要保证粮食等农业生产的用地。) 二、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坚持资本集约与劳动集约型相结合,又 必须保有一定面积的耕地,努力扩大耕地。) 三、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要求因地制宜、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和分工。除种植 最适宜的作物之外,同时要尽可能的各类农作物;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又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增加经济效益。) 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 五、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协调人地关系,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章 简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其阶段分析。P46-55 [

土地经济学考点总结

★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 结果,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自然特性:位置的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 经济特性: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功能:承载功能、生育功能、资源功能、生态功能、财产和资产功能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领域):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在国名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研究人与土地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土地财产制度(土地财产的权属制 度,研究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土地资产流转(土 地作为资产其权属的市场流转和随之产生的土地价值实现问题,研究的是土 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另一个侧面) 研究方法:抽象思维、系统分析、微观与宏观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 ★土地利用: 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 内容:⑴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和统计;⑵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程度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效益分析;⑶编制土地利用规划;⑷土地开发 (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⑸土地保护 基本原则:农业优先与统筹安排用地结构相结合\坚持集约利用与保持适量耕地相结合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合理开发利用与科学保护相结合影响因素:(土地能否被利用及利用效率高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行政因素\社会因素,各因素在不同时期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表现出的作用不同生产力水平较低 时,自然因素是第一因素,提高后,人类具备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较高 能力,就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土地利用的方向与方式 ★农业区位论——杜能的《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 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工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运输费用和劳动成本:原 材料系数=地方性原材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小于1,设在产品中心消费 区;大于1,设在地方性原材料产区;等于1,之间的任何一点劳动系数=劳 动成本/地域重量 ★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问题与对策: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土地利用:A城市规模大,人流物流剧增,公共设施不堪重负、工业布局、土地区位利用不合理、交通堵塞B从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调整开始, 借鉴城市布局原理,优化城市空间各项用地,特别是各功能区的组合关系。 遵循土地分区原理调整城市不同类型土地利用 中小城市:1.以土地利用的区位原理为基础,在分析土地利用区位效益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安排好各业用地;在分析研究城市各功能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 宏观角度规划好功能区的空间组合。2.充分研究各个中心城市的形成过程特 点与城市定位,并据此确定预期相适应的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3. 注重市场机子的调节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