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痰液培养定植菌与病原菌判断方法的探讨

痰液培养定植菌与病原菌判断方法的探讨

痰液培养定植菌与病原菌判断方法的探讨
痰液培养定植菌与病原菌判断方法的探讨

(推荐)硝化菌的培养方法

硝化菌的培养方法 硝化反应影响因素: 1、温度在生物硝化系统中,硝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在5~35℃的范围内,硝化菌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当废水温度低于15℃时,硝化速率会明显下降,当温度低于10℃时已启动的硝化系统可以勉强维持,硝化速率只有30℃时的硝化硝化速率的25%[1]。尽管温度的升高,生物活性增大,硝化速率也升高,但温度过高将使硝化菌大量死亡,实际运行中要求硝化反应温度低于38℃[2]。 2、pH值硝化菌对pH值变化非常敏感,最佳pH值是8.0~8.4,在这一最佳pH值条件下,硝化速度,硝化菌最大的比值速度可达最大值。Anthonison认为pH对硝化反应的影响只是表观现象,实际起作用是两个平衡H++NH3 = NH4+和H++NO2-= HNO2中的NH3(FA)和HNO2(FNA),pH通过这两个平衡影响FA和FNA的浓度起作用的。 3、溶解氧氧是硝化反应过程中的电子受体,反应器内溶解氧高低,必将影响硝化反应得进程。在活性污泥法系统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溶解氧应该控制在1.5~2.0mg/L内,低于0.5mg/L则硝化作用趋于停止。当前,有许多学者认为在低DO(1.5mg/L)下可出现SND现象。在DO>2.0mg/L,溶解氧浓度对硝化过程影响可不予考虑。但DO浓度不宜太高,因为溶解氧过高能够导致有机物分解过快,从而使微生物缺乏营养,活性污泥易于老化,结构松散。此外溶解氧过高,过量能耗,在经济上也是不适宜的。 4、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污泥龄)为了使硝化菌群能够在连续流反应器系统存活,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θc)N必须大于自养型硝化菌最小的世代时间(θc)minN,否则硝化菌的流失率将大于净增率,将使硝化菌从系统中流失殆尽。一般对(θc)N的取值,至少应为硝化菌最小世代时间的2倍以上,即安全系数应大于2。 5、重金属及有毒物质除了重金属外,对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的物质

痰液粘稠度

外六区危重病人的护理之 气管切开的吸痰护理 1、病区环境管理 安排患者于靠近治疗区的重症病室,专人守护,严格控制探视,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实行保护性隔离,减少交叉感染机率。为患者准备好纸笔,以便沟通。 室内温度22-24℃,湿度在60%-70%。 每日湿式清扫2-4次,病室内每日消毒液擦拭桌椅、门窗及地面1-2次,病室内空气消毒机消毒时间为:8-9时、14-15时、20-21时。 采取按需吸痰、适时吸痰的原则。适时吸痰主要指的是以下4种表现: 患者咳嗽或有呼吸窘迫症;可在床旁听到痰鸣音;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报警;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 1 吸痰前的准备工作 1.1 物品准备 1.1.1 首先要保证负压吸引装置各管道连接正确、紧密、通畅,保证有效的负压,一般成人10.64~15.96kPa,婴儿应控制在7.98~10.64kPa。 1.1.3 备好不同型号的无菌吸痰管及无菌手套。 1.2 吸痰前病人的准备 耐心的态度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吸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2.3 听诊双肺呼吸音,以判断痰液的位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轴式翻身。叩背时注意叩背的顺序应自下而上,由外向内避开关节、脊柱,手呈叩杯状。根据听诊情况及胸片情况着重扣击炎症较重的一侧,以便痰液松动,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便于吸出。 1.2.4 定时做雾化吸入2~4次/d,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加入治疗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沭舒坦。对于行机械通气的病人要人工鼻。 2 吸痰时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吸痰应遵循评估-听诊-翻身-叩背-吸痰-再次听诊-评价的顺序 2.1 由于吸痰过程中病人的氧气被部分或完全中断,所以吸痰前一定要给予高流量、高浓度氧气吸入以增加机体的氧储备。未行机械通气的病人给高流量吸氧5~10L/3min,行机械通气的病人给予80%氧气3min。 2.2 为使痰液稀释易于吸出,吸痰前先自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3~5ml,注水时应拔掉针头,在病人吸气时缓缓注入,待病人行5~10次通气后吸出,对于痰液特别粘稠不易吸出时可同法注入2%碳酸氢钠溶液2~3ml 后再行吸引。 2.3 吸痰时病人头部不可过度后仰,影响吸痰效果及气体交换。 2.4 在吸痰管的选择上,吸痰管的外径一般为气管插管内径的1/2~2/3,这样有利于气体从缝隙处进入气道。吸痰管过细,会导致插入次数增加和吸痰不尽,而过粗会阻碍气体交换和加重缺氧,对痰液粘稠者可选用较大外径的吸痰管。 2.5 吸痰管插入深度应超过气管插管外约0.5~1cm,,到达合适深度后放开负压,边旋转、边上提、边吸引,在最初的3~4cm或感觉痰液较多的地方要慢一些,随后较迅速的退出,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连续吸痰不超过3min,吸痰动作要轻柔[2]。 2.6 吸痰顺序一般为先吸气管插管,再吸口、鼻腔。 2.7 吸痰过程要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面色、口唇颜色的变化情况,若有异常立即停止吸痰,给予高流量、高浓度吸氧并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2.8 吸痰完毕,再次给予高流量(5~10L/min)、高浓度(80%)吸氧3min。 2.9 吸痰后再次听诊双肺呼吸音以评价吸痰效果。 3 吸痰后的处理工作 3.1 将吸痰管及连接管冲洗干净,将吸痰管弃于医用垃圾桶中,将连接管头端放在空筒注射器中。 3.2 及时记录痰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3.3 气管内所滴注药液、注药用的注射器、冲管用的生理盐水,每24h更换一次。吸痰车、吸引装置、各管道表面每日用500ml/L有效氯湿纱布擦拭一遍。 3.4 储液瓶内吸出液要及时倾倒,不得超过1/2满。

痰标本前处理对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性分析

痰标本前处理对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13T14:22:08.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孙玉红 [导读] 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通常要取患者的痰液检验,然而受到正常菌群污染,通常情况下,痰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结果不太准确。孙玉红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471200) 【摘要】目的探讨痰标本前处理对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送检的痰标本检筛,分别对合格的和不合格的痰标本进前处理,对比两种痰标本阳性菌的分离率,同时探究预处理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合格痰标本的阳性菌分离率约为50.9%,不合格的分离率为3%。经前处理的痰标本可以提高阳性菌株的检出率,且预处理时间对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有影响。结论痰标本前处理有助于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痰标本预处理细菌学检验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200-02 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通常要取患者的痰液检验,然而受到正常菌群污染,通常情况下,痰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结果不太准确。我院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痰标本,探究痰标本前处理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取送检痰标本1000例。1000例痰标本均是患者清晨起床,清水漱口后,尽力从气管内咳出的第一口痰,收集置于无菌器皿中,送检。 1.2 送检痰标本质量鉴定:送检的痰标本采用无菌接种环进行革兰染色,之后,置于细胞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鳞状上皮细胞和白细胞总数,鳞状上皮细胞和白细胞每低倍视野下分别小于10个、大于25个,该痰标本判定为合格[1]。反之,为不合格痰标本。 1.3 痰标本接种及前处理:痰标本接种:根据《检验操作规程》,选痰标本带血丝或者脓性部分,接种血平板、万古霉素、麦康凯平板,在高温35°下培养24至48小时后观察[2],对比合格和不合格两种痰标本下细菌学检验结果。 1.4 痰标本的前处理:取合格痰标本,取等量消化液,在高温35°下孵育15min和30min后接种在血平板、万古霉素、麦康凯平板,对比合格痰标本在预处理前后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2 结果 对比合格痰标本预处理前后的细菌学检查结果对合格痰标本进行预处理,对比预处理前后可得,预处理前的阳性菌分离率为59%,而预处理后的为62%。与带血丝的痰标本相比,脓性痰标本经预处理后更容易接种,且阳性菌落数目明显增加。另外,预处理后孵育时间对苛氧菌有较大影响,如流感嗜血菌,孵育15min检出率为9%,孵育30min检出率为4%。 3 讨论 我院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咯痰法取得痰标本,其中55%(550/1000)为合格痰标本。因此,在研究痰标本预处理对细菌学检验结果前,一定要筛选合格痰标本。临床经验表明,自然咯痰收取的痰标本势必会受到正常菌群的污染,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进行细菌学检验,因此本文对痰标本进行前处理,研究痰标本前处理下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通过本文研究可发现,痰标本前处理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可以有效诊断是否存在真菌感染,随着真菌感染患者的增多,尤其是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增多,同时采用培养法和涂片法可以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②有助于判断痰标本质量。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相关标准判定痰标本质量。进行革兰染色,在细胞学显微镜下根据细菌染色性、排列和形态来判断菌种、细菌量及吞噬细胞中是否含细菌等[3]。③有效提高了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采用革兰染色还可确定感染的病原菌。本文取得的痰标本具有非均质性,且细菌分布浓度也不均匀,这种痰标本不利于致病菌培养,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向痰标本中放入等量消化液,置于35°高温,这样可以促使痰标本从胶冻的状态变为液体状态,使得痰标本涂抹时易于分开,同时可以促使胶冻痰块下致病菌长出单个菌落,最终有利于提高致病菌培养阳性[4]。 综上所述细菌学检验结果很大程度上受痰标本的影响,临床感染菌种种类、耐药性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与痰标本细菌学检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收取合格痰标本,控制痰标本质量,进行消化液预处理对临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临床上为了提高痰标本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在控制痰标本质量的同时,进行消化液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痰标本对细菌学检查结果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柯俊,陈媛,陶治洲,等.痰标本预处理对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07(13):814-815. [2] 宣瑞红,胡朝晖,王娟,等.临床标本军团菌分离方法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06):593-594. [3] 潘武宏,曾霞芳.1393例痰标本细菌培养基药敏分析[J].使用预防医学,2009,16(03):926-927. [4] Rico F,Roya Z,Jeannine H,et al.Clinical predictors for Legionella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BMC Pulm Med,2009,09(04):1-9.

各种细菌的培养

海水中的微生物分离 (一)厌气细菌的分离和无氧装置 在水层及沉积物中都有厌气细菌生长着。要将它们分离培养需要创造缺氧环境,其方法很多,通常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方法。物理方法是将接种物置于抽气(或加充非氧气)密闭箱中,使其在缺氧下培养长出。化学吸氧法是用化学药品把培养器中的氧气吸去.造成缺氧的培养环境。生物吸氧法是利用燕麦萌发时的旺盛呼吸作用,吸收培养环境中的氧气,形成缺氧的环境条件. 1.焦性没食子酸吸氧法 利用焦性没食子酸在碱性溶液中吸收游离氧气,造成决氧的培养环境.此法较适用于小型的科学实验。每克没食子酸(淡绿色)在过量碱性溶液中能吸收100毫升空气中的氧.生成深棕色的焦性没食橙。 试验步骤 ①把样品稀释液接种于加1%葡萄糖、0.1%硫化甘醇酸钠和0.0002%美蓝的2216E 培养基中,这种培养基灭菌后应避免与大气接触。如果所接种的是淡水样品,可用葡萄糖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替代2216E 培养基。 ②吸20%氢氧化钠溶液2.5 毫升于小玻璃皿或试剂瓶的塑料盖中,将此皿放于玻璃板或搪瓷盘上。 ③加焦性没食子酸0.5 克。 ④立即将预先接种好的培养皿倒扣于小玻璃皿上。 ⑤用溶化的石腊将培养皿与玻璃板之间的缝隙封固,置于适当温度下培养至长出明显的菌落后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①可将吸氧剂改用等量的焦性没食子酸与无水碳酸钠混合物(l -2 克),不必加水,这样有利于吸水,便于形成单颗菌落。 ②必须选用适当高度的培养皿和盛吸氧剂小皿(或试剂瓶盖)以防吸氧剂同培养基接触. 2 .圆形玻璃板隔绝空气培养法 当平板培养基接种后.立即用比平皿稍小的无菌圆形玻璃板盖上,以避免培养基同空气接触。而后送入培养箱培养。在长出菌落后.除玻璃圆板周围外 , 美蓝的颜色会很快恢复,即处于还原状态.没有同氧起氧化作用,这说明培养基上的细菌处于缺氧状态,长出的菌落为厌氧细菌菌落。 3 .机械抽气法 把已接种的平板培养物立即放入干燥器中,用真空泵抽出空气,而后通入CO2以维持干燥器内外压力平衡,以利于细菌生长。在一定温度下培养至长出明显菌落,观察其形态。 4 ,生物吸氧法 将培养有发芽旺盛的燕麦小平皿放在玻璃板上,把已接种的大培养皿倒盖在上面,以石蜡密封大平皿与玻璃板间的缝隙,置一定温度下培养至长出明显的菌落 . 将其中的小玻璃皿换成培养有发芽旺盛燕麦芽的小平皿)。 5 .注意事项 厌氧菌的培养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当氧气与培养基接触期间和在培养基制备中不能产生有毒的氧化作用产物。 (2)保温和培养期间.需保持培养基排除空气的条件.

ICU常用评分表.docx

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法(CPOT 指标描述评分未观察到肌肉紧张自然、放松0面部表情表现出皱眉、眉毛放低、眼眶紧绷和提肌收缩紧张1以上所有面部变化加上眼睑轻度闭合扮鬼相2 不动(并不表示不存在疼痛)无体动0 缓慢、谨慎的运动,触碰或抚摸疼痛部位,通过运动寻 体动求关注保护性体动1拉拽管道,试图坐起来,运动肢体/ 猛烈摆动,不遵从 指挥令,攻击工作人员,试图从床上爬起来烦躁不安2肌肉紧张通过被 对被动的运动不作抵抗放松0: 动的弯曲和伸展上 对被动运动做抵抗紧张和肌肉紧张 1肢来评估 对被动运动剧烈抵抗,无法将其完成非常紧张或僵硬 2 对呼吸机的顺应无警报发生,舒适地接受机械通气耐受呼吸机或机械通气0警报自动停止咳嗽但是耐受1 (气管插管患者) 2不同步;机械通气阻断,频繁报警对抗呼吸机 或发声(拔管后的 用正常腔调讲话或不发声正常腔调讲话或不发声0 叹息,呻吟叹息,呻吟1 患者) 2喊叫,吸泣喊叫,吸泣 总分 0-8 分 洼田饮水试验( GCS评分 12 分以上适用):

1级7(优)5秒内能顺利将 30ml 水 1 次饮下,无呛咳 2级(良)5秒内能顺利将 30ml 水分 2 次饮下,无呛咳 3级(中)大于 5秒将 30ml 水 1 次饮下,但有呛咳 4级7(可)大于 5秒将 30ml 水分 2 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大于 5 秒不能将 30ml 水全部咽

皮肤评分表( Braden) 评分标准 感知:对压力 1 分(完全受限:由于意识 2 分(非常受限:对疼痛 3 分(轻微受限:对指 4 分(无损害:对指所致不舒适状水平下降或用镇静药后或有反应,但只能用呻吟或令性语言有反应,但令性语言有反应,况的反应能力体表大部分痛觉能力受限烦躁不安表示,不能用语不能总用语言表达不无感受受损)所致对疼痛刺激无反应)言表达不适或痛觉能力舒适或有 1-2 个肢体 受损) 1/2 体表面积感受疼痛或不舒适的 能力受损) 潮湿:皮肤暴露 1 分(持续潮湿:每次移动 2 分(非常潮湿:皮肤频 3 分(偶尔潮湿:皮肤 4 分(罕见潮湿:皮于潮湿中的程或翻动病人时几乎总是看繁受潮,床单至少每班更偶尔潮湿,要求额外肤通常是干的,床度到皮肤被分泌物尿液等浸换一次)更换床单大约每日一单按常规时间更湿)次)换) 活动能力:身体 1 分(卧床:被限制在床 2 分(坐椅子:步行活动 3 分(偶尔步行:白天 4 分(经常步行:室活动的程度上)严重受限,或不能步行活偶尔步行但距离非常外步行至少每日 2 动,不能耐受自身的体重段,需借助辅助设施次,室内步行至少 和/ 或必须借助椅子或轮或独立行走。大部分每 2h—次, 椅活动)时间在床上或椅子(在白天清醒期 移动能力:改变 1 分(完全不能移动:在没 2 分(非常受限:偶尔 里)间)) 能 3 分(轻微受限:尽管 4 分(不受限:可独 和控制体位的有人帮助的情况下,病人轻微改变身体或四肢的只是轻微改变身体或立进行主要的体能力完全不能改变身体或四肢位置,但不能经常改变或四肢位置,但可经常位改变,且经常随的位置)独立的改变体位)移动且独立进行)意改变) 营养:通过摄取 1 分(非常差: 1 从未吃过2 分(可能不足: 1 罕见吃 3 分(充足:大多数时 4 分(良好:1 每餐食物的方式完整一餐, 2 罕见每餐所完一餐, 2—般仅吃所供间所吃食物〉 1/2 所供均能吃完或基本吃食物〉 1/3 所供食物, 3食物的 1/2,3 蛋白质摄入食物, 2 每日所吃蛋吃完, 2 从不少吃 每天吃 2 餐或蛋白质很少仅包括每日 3 人份肉类或白质共达 4 人份, 3一餐, 3 每天通常 的食物, 4 摄取水分较少日常量, 4 偶尔吃加餐或偶尔少吃一餐,但常吃〉或 =4 人份肉 或未将汤类列入食谱作为接受较少量的流质饮食常会加餐, 4 在鼻饲类,4 不要求加餐) 日常补充, 5 禁食和 / 或一或管饲饮食)或期间能满足大 TPN 直和清流质或静脉补液 5部分营养需求)

痰液细菌培养 精品

【项目名称】痰细菌培养 【检验报告】 1.痰细菌培养时间一般为3天,在此之前明确 诊断的要及时通知医生。 2.未检出致病菌时,应报告“正常菌群”。 3.对于机会致病菌,一般仅当其数量超过正常 菌群时才可报告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 4.检出致病菌时,除报告该菌的鉴定名称外, 还需同时报告正常菌群的情况。 5.通常以报告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菌作为正 常菌群存在的指标。 【检验方法】 1.细菌培养:下呼吸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一 般须用以下几种分离培养方法。 ①.血平板:适用于分离各类细菌, 特别是β-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 菌、肺炎链球菌等。 ②.巧克力平板:于CO2环境下分离 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 ③.中国蓝/麦康凯平板分离革兰氏 阴性杆菌。 ④.沙保罗培养基用于分离念珠菌及 其他酵母菌、奴卡菌等。 2.细菌鉴定:常用的有手工微量生化管法,API 细菌鉴定板条,Vitek、mini vital等自动化 鉴定仪。 【临床意义】

1.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病 原菌的机会相当多,对细菌学结果的正确解 释并非容易,只有区别是病原菌还是上呼吸 道的正常菌群.才能判断被检标本中是否有 病原菌存在。 2.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有αγ链球菌、微球 菌、奈瑟菌、嗜血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棒 状杆菌、拟杆菌、梭杆菌和厌氧球菌等,其 中奈瑟菌、嗜血杆菌和棒状杆菌也可以是致 病菌。 3.痰液中常见的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假单胞菌属细 菌厌氧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结核分支杆菌、放线菌、卡他莫拉菌、脑膜 炎奈瑟菌、奴卡菌、假丝酵母菌、白喉棒状 杆菌、炭疽杆菌、奋森螺旋体、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百日咳鲍特菌及其它肠杆菌科 细菌等。 4.肺炎链球菌:寄居于人的上呼吸道,一般 不致病,致病物质主要靠荚膜的侵袭作用,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寒冷刺激、感冒或 麻疹之后,可引起大叶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大叶肺炎占82.48%, 在支气管肺炎中占65.79%。此外还可引 起中耳炎、乳突炎、脑膜炎、败血症等。近 年来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 及多重 耐药株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院感细菌培养

第一部分 卫生标准 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1.1、细菌菌落总数 允许检岀值见表1 表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1.2致病性微生物 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岀沙门氏菌。 ________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2.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w 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岀。 3、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卫生标准 3.1使用中消毒剂 细菌菌落总数应w 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岀。 3.2、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 4、污物处理卫生标准 污染物品无论是回收再使用的物品,或是废弃的物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检岀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第二部分 采样方法 1、采样及检查原则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0—4C条件时,送检时间不 得超过24h。

2、空气采样方法 2.1 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2.2 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2.3 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w 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既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2.4 采样方法 用9cm 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 后送检培养。 3、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3.1 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h 内进行采样。 3.2 采样面积 被采表面v 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3.3 采样方法 用5 x 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纸1支,在规格板内横 竖往返各涂抹5 次,并随之转动棉拭纸,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纸放入装10ml 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纸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4、医护人员手采样方法 4.1 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4.2 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纸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 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纸,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纸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计算。 5、医疗用品采样方法 5.1 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5.2 采样量及采样方法 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器和注射针等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中《无菌检查法》规定执行。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 样液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v 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 cm2。 6、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 6.1 采样时间采取更换钱使用中的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 6.2 采样量及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ml 被检样液,加入9ml 稀释液中混均,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普通营养肉汤即可;对于含氯消毒剂、含典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1%硫代硫酸钠;对于 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 (w/v )吐温80和0.3%卵磷脂;对于醛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 加入0.3%甘氨酸;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 (w/v)吐温80,以中和备检样 液的残效作用。 6.3 结果分析 平板上有菌生长,证明被检样液有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在10个以下,仍可用于消毒处理(但不能用于灭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已超过100个,即不宜再用。 7、污染采样方法 7.1 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进行采样 7.2 采样量及采样方法按5.2 执行

痰标本采集(文书特制)

痰标本采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排痰情况及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分层、气味、粘稠度和有无肉眼可见的 异常物质等。 (二)操作要点。 1.自行咳痰采集法:晨痰为佳,用冷开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呼吸 道深部痰液,标本量不少于1ml,痰量少或无痰患者可采用10%盐水加 温至45℃左右雾化吸入后,将痰液咳出。 2.难于自然咳痰、不合作或人工辅助呼吸患者的痰液采集法:患者取适 当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然后将集痰器与吸引器连接,抽吸痰液 2~5ml于集痰器内。 3.气管镜采集法:协助医生在气管镜引导下,直接采集标本。 4.24h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集痰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 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日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 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正确留取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性。 2.告知患者痰标本留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告知患者避免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痰中。 (四)注意事项。 1.除24h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痰培养的标本应立即送检。 3.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液 (五)评分标准 项目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分值 评分等级 ⅠⅡⅢ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要求 5 5 3 1 评估1、查看医嘱及化验单:患者床号、姓名、痰标本 种类、留痰注意事项 完整、正确 5 5 3 1 2、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病情、诊断、治疗等评估准确 5 5 3 1

3、向患者解释痰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采集时间及配合要点,取得合作解释到位、交 流自然 5 5 3 1 4、评估患者咳嗽、咳痰情况,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和咽部情况:如痰的颜色、量、性质、能否自行咳 出,并观察患者有无口腔黏膜溃疡、糜烂,询问患 者进食时有无咽部疼痛等不适感 评估准确 5 5 3 1 操作前1、个人准备: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罩正确 5 5 3 1 2、物品准备:①依痰标本种类和患者情况选择盛 痰容器、漱口液;②对不能自行排痰者应备吸痰装 置及物品1套;③化验单、笔 按需备齐 5 5 3 1 操作中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协助患 者取合适体位 核对完整、正 确,卧位舒适 5 5 3 1 2、指导能自行排痰患者留取痰标本: (1)常规痰标本:患者晨起未进食前用清水漱口, 在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第一口痰,盛 于痰盒内,加盖 (2)痰培养:患者晨起先用漱口液漱口后,再用 清水漱口,最后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 第一口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加盖 (3)24h痰标本:患者从晨起漱口后(7am)留 取第一口痰起至次晨(7am)漱口后第一口痰止, 将24h的全部痰液吐入广口集痰器(加一定量的清 水,记录总量时应减去清水量)内,加盖 指导正确,采 集标本合乎要 求、无污染 30 30 25 20 3、在化验单上记录采集日期、时间并签名;及时 送检 记录完整、正 确,送检及时 5 5 3 1 4、留痰后再次漱口或做口腔护理 操作正确、 熟练 5 5 3 1 5、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区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感谢患者的配合 卧位舒适,尊 重患者 5 5 3 1 操作后1、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对采用吸痰操作所用物 品,按吸痰技术操作后物品的处理方法进行分类处 理 用物处理方法 正确 5 5 3 1

大肠杆菌一般培养方法

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组成成分:牛肉膏 3g,蛋白胨 10g,Nacl 5g,琼脂 15~20g,水1000mL,~。? 具体配置步骤:? 1.称药品?按实际用量计算后,按配方称取各种药品放入大烧杯中.牛肉膏可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解后倒入大烧杯;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随后放入热水中,牛肉膏使与称量纸分离,立即取出纸片.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2.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己溶解的药品中,再加热融化,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足所失的水分.? 3. 调pH?检测培养基的pH,若pH偏酸,可滴加l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范围.若偏碱,则用lmol/L HCl进行调节.pH 的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应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4.过滤?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层纱布趁热过滤,以利培养的观察.但是供一般使用的培养基,这步可省略.? 5.分装?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分装时可用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而造成污染. 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l/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入三角瓶内以不超过其容积的一半为宜.半固体培养基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6.加棉塞?试管口和三角瓶口塞上用普通棉花(非脱脂棉)制作的棉塞.棉塞的形状,大小和松紧度要合适,四周紧贴管壁,不留缝隙,才能起到防止杂菌侵入和有利通气的作用.要使棉塞总长约3/5塞入试管口或瓶口内,以防棉塞脱落.有些微生物需要更好的通气,则可用8层纱布制成通气塞.有时也可用试管帽或塑料塞代替棉塞.? 7.包扎?加塞后,将三角瓶的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或双层报纸,以防灭菌时冷凝水沾湿棉塞.若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则应以5支或7支在一起,再于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用绳扎好.然后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痰培养分析

临床医生如何解读培养结果 严重感染及其并发症是ICU中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针对重症感染,早期充分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相关指南推荐,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应当留取培养以便鉴别致病微生物。通常,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2 ~3 天后,即可得到培养结果包括细菌鉴定和药敏。此时,临床医生应当根据培养结果,结合临床疗效,考虑对经验性抗生素进行升阶梯或降阶梯治疗,在确保抗生素疗效的同时,尽量减少细菌耐药的风险。因此,正确解读培养结果是正确实施抗生素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仅就痰培养和外周血培养结果的解读进行探讨。 1 痰培养结果的正确解读 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时,临床医生通常留取患者自行咯出的痰标本进行培养。为排除上呼吸道正常定植菌的污染,要求显微镜检每个低倍镜视野下鳞状上皮细胞<10,白细胞>25。但是,即便符合上述标准,痰培养结果对于诊断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准确性仍然非常低。因此,相关指南以及专家认为,传统意义的痰培养对于确定和(或)排除致病菌均无任何帮助,不应作为调整抗生素的参考。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而言,其下呼吸道标本可以通过吸痰管经人工气道直接留取,从而最大程度避免了上呼吸道定植细菌的污染。此时留取的标本应当称为气管(内)吸取物(endotracheaiaspirate,ETA)。严格意义上,气管内吸取物与痰标本有着本质区别。 多项临床试验表明,根据气管内吸取物培养结果诊断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0~33%. 换言之,82%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气管内吸取物培养结果阳性,其余18%的患者培养结果为阴性;在并未罹患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中,0~33%气管内吸取物培养结果为阴性,而67% ~100%培养结果为阳性。由此可见,无论患者是否罹患医院获得性肺炎,其气管内吸取物培养结果阳性的比例并无显著差异。究其原因,患者留置人工气道一旦超过4 ~5 天,其下呼吸道通常会发生细菌定植,而常规非定量培养方法并不能可靠鉴别定植细菌或致病菌。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关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各种临床诊断标准中,培养结果阳性从来不是必要条件。上述结果提示,临床医生不应当单纯根据气管内吸取物的阳性培养结果选择或调整抗生素。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下呼吸道念珠菌培养阳性。临床研究证实,对于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培养出念珠菌通常为定植菌而非致病菌。因此,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均不建议此时应用抗真菌药物。 既然培养结果阳性无助于确定致病菌,那么为何还要进行气管内吸取物的培养呢? 如前所述,气管内吸取物培养结果诊断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敏感性为82%,即培养结果为阴性者仅有18%。因此,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而言,连续3 次气管内吸取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的概率为18%>18%>18%即0.6%。这一结果提示,如果连续3 次气管内吸取物培养结果为阴性,临床医生可以较为可靠地排除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事实上,临床医生可以将上述结论进行谨慎的推广。例如,若连续多次培养未分离到革兰阳性球菌,则可以停用针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另外,如果高度怀疑患者罹患医院获得性肺炎,而连续数次培养结果均为同一种细菌,则可以判定这种细菌应当为致病菌。综上所述,对于具有人工气道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气管内吸取物培养的阳性结果并不能确定致病菌,而阴性结果有助于排除病原菌。当然,这一策略并不适用于免疫功能缺陷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患者,也不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常规培养分离的致病微生物如病毒、卡氏肺囊虫、结核分支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等。 2外周血培养结果的正确解读 相对于痰培养而言,血液中虽然不可能有细菌定植,但仍然会受到细菌污染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强调的血培养标本为外周血而非导管血。只有当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结

各类分级标准

一、肌力的分级 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2级: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离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做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5级:肌力正常 二、机体活动能力的分度 0度: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 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 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 3度:即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三、患者自觉活动能力判断心功能 心功能I级:患有心脏病,但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 心功能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可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心功能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低于平时一般活动量时即可引起上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症状方可缓解。 心功能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四、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高血压可分为1、2、3级。 高血压1级: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高血压2级: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高血压3级: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110mmHg。 五、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量的估计 ⑴大便隐血实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大于5~10ml。 ⑵出现黑便表明出血量在50~70ml以上。 ⑶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 ⑷1 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 ⑸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 ⑹出血量超过1000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一)

痰液标本细菌学检验(一) 关键词:细胞库菌株培养中心 atcc 北京标准物质网 一、检验程序 痰及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程序见图34—1。 二、检验方法 (一)显微镜检查 1.一般细菌涂片检查挑取标本中脓性或带血部分涂片进行革兰染色镜检,描述观察到的细菌的染色性、形态及排列等特征,可发出初步报告。 2.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挑取标本干酪样或脓性部分做抗酸染色和金胺“O”荧光染色,前者用油镜,后者用荧光显微镜检查。具体操作详见第十五章分枝杆菌属检验。 3.放线菌及诺卡菌涂片检查将痰液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数次,挑取黄色颗粒(硫黄颗粒)或不透明着色斑点,置玻片上并覆以盖玻片,轻压后置高倍镜下观察。如见中央为交织的菌丝,其末端粗杆呈放线状排列时揭去盖玻片,待干后做革兰染色及抗酸染色镜检。 4.下呼吸道其他标本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直接取自下呼吸道的标本,不易受上呼吸道杂菌的污染,涂片检菌的意义较大。可取离心沉淀物进行革兰染色与抗酸染色检查。 (二)培养和鉴定 1.痰培养标本的前处理于痰标本中加入一定量无菌生理盐水,剧烈振荡5~10秒后,将沉淀于管底的脓痰小片取出,置于另一试管中,同法再处理2次,可洗去痰中的正常菌群。然后向洗涤过的痰液中加入等量pH 7. 6的1%胰酶溶液,放置35℃环境90分钟,使痰液均质化后备用。 2.培养基与培养环境 (1)血琼脂平板:适用于分离多种细菌,需氧环境,可分离β-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置于5%CO 环境培养,分离肺炎链球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根 2

据血琼脂平板生长的菌落特征及镜检形态,得出初步结果,再按各类细菌特性做进一步鉴定。 环境培养,常用于分离嗜血杆菌和脑膜 (2)巧克力色琼脂平板:置于5%CO 2 炎奈瑟菌等有特殊营养需求的细菌。 (3)中国蓝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需氧环境培养,常用于分离肠杆菌科细菌。 (4)TTC-沙保弱培养基:需氧环境培养,用于分离白假丝酵母菌及其他酵母菌、诺卡菌、放线菌以及烟曲霉菌等。 (5)厌氧血平板:厌氧环境培养,用于培养厌氧菌。 环境培养,改良罗氏培养基、 (6)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需氧或5%~10%CO 2 米氏7H10培养基或其他合适的培养基,用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 (7)军团菌专用培养基:置于2.5%~5. 0%CO 环境培养,药用炭酵母琼 2 脂(CYE)培养基、F-G琼脂,用于培养军团菌。 3.标本的培养 (1)普通细菌培养:将处理后的痰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 环境/麦康凯平板、巧克力色琼脂平板上,分别放入普通环境和5%~10%CO 2 中,35℃培养18~24小时,观察菌落特征,并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根据菌体的形态特点做进一步鉴定。有条件或必耍时进行厌氧培养。具体操作详见第十七章厌氧性细菌检验。 (2)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将处理后的痰标本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或米氏 环境中培养。根据初步生长出菌落时间和7H10培养基,置35℃、5%~10%CO 2 是否产生色素等特点,加以判定。 (3)标本的菌落计数培养:液体标本,如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吸出液(PBAL)、气管穿刺抽吸液(TTA)、保护性标本刷洗液(PSB)标本或定量稀释均质化处理的痰标本,可做菌落计数培养。 常用的改良Gould法是一种半定量的方法,先将平皿分为A、Ⅰ、Ⅱ、Ⅲ等4个区,阻3mm接种环取一满环液化痰液(或定量采集的PBAL、TTA、PSB)接种于血琼脂平板或巧克力色琼脂平板,先在A区画线20~40条,然后在Ⅰ、Ⅱ、Ⅲ区分别画线4条。在做Ⅰ、Ⅱ、Ⅲ分区画线前,接种环均须经烧灼灭菌。接种后的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新)

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姓名刘伟 学号 专业生物科学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 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 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 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 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以螺旋式包扎起来。上端剩余纸条,折叠打结,准备灭菌。 (二)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1.液体培养基配制

痰细菌培养临床应用

摘要:世界范围内抗生素的使用比较混乱,细菌的耐药日趋严重,合理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成为必然,因此必须了解细菌类型和其药敏情况。痰细菌检查的诊断价值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为了快速而准确的获取痰的细菌情况,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本文就此进行综述,以利于获取合格的痰标本和快速而准确的细菌学证据。 自从1940年发现青霉素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开发新的药物以治疗细菌感染。尤其近20余年来,头孢菌素和新的氟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药物的出现,为临床医师应用抗生素提供了许多选择,大大地提高了感染患者的治愈率,同时也选择出了许多的耐药菌株。正是因为抗生素的多样化和临床选择抗生素的随机性,人们对于抗生素存在着滥用的情况,尤其在急诊科,存在流水作业,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个病人会选择不同的抗生素,这同时也选择了细菌,导致了细菌的耐药率的逐年上升。在欧洲,80%以上的下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大多数医生对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不加以鉴别就应用抗生素,不同的国家抗生素的选择不一样。据美国 1994-1995年30个医疗中心的统计显示:约24%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14%为中度耐药,10%为高度耐药。非典型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已高达36.4%,而在80年代仅为15%。有一374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同先前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关。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成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一大重要策略。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除了加强规范化的经验性治疗外,最重要的是明确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其药敏情况,以便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因此快速而准确的细菌培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呼吸道感染是指声门以下的呼吸道的感染。包括社会获得性和医院内获得性,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其病原菌种类繁多,院内感染者多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混合感染也较多。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通过胸片和症状体征难以鉴别感染的细菌类型,因此病原学检查非常重要。准确获取病原学证据有利于及早明确诊断,根据药敏及时地进行抗菌治疗。获取病原菌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血培养,痰涂片和痰培养及经气管吸引术采痰、纤支镜保护性毛刷及肺泡灌洗和肺活检等。血培养阳性率低,其临床应用价值有限,而经气管吸引术采痰、纤支镜保护性毛刷及肺泡灌洗和肺活检均为有创检查,一般患者难以接受,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而痰为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其病原菌的情况最能真实的反应下呼吸道的感染情况,因此痰涂片镜检和痰培养一直受到临床上的关注,且常规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对此国内外学者为快速而准确的获取病原学证据作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就此进行综述,以利于获取合格的痰标本和快速而准确的细菌学证据。 一、痰细菌培养存在的问题 细菌培养的过程包括临床痰标本的流取和试验室的接种培养及鉴定,二者均直接影响细菌培养的结果,必需同时加以改进,才能提高培养的准确性。几十年来,对于痰标本的临床价值一直存在着争议,其原因主要有:(1)、大多数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有咳嗽咳痰的症状,但咳痰量因人而异,临床上约有10-30%的患者干咳无痰或咳痰无力,通过自主咳嗽无法获取痰标本;(2)、人体口咽部寄居有大量的正常菌群,尤其是长期住院患者,口腔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多,咳出的痰液在口腔中停留易被污染,从而影响检查结果;(3)、约15-3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