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马惠琴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丁老师的这节课在设计上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单位“1”的含义、进而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用十二个字来浓缩①理念新②做中学③练习精④开放多。

理念新。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惯性,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大胆而科学地对教材重新组织,设计了较为开放的问题,提供了必需的学习材料,解放了学生探索的时空。通过学生小组操作活动,引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的情况,从而为抽象单位“1”做好了准备。

做中学。学习数学实质上就是“做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1/4,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现代思想。

练习精。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做到了“百里挑一、以一当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特别是相关的变式练习,对学生分数意义的建构起到了催化作用。

开放多。本节课多次设计了开放性问题及环节,如:1、你们能不能利用桌上的材料表示1/4?2、选择桌上的材料表示2/3,然后组内交流。3、组织学生利用三角形图探究它的1 /□。4、组织学生探讨□/□的意义。5、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等等。其中,你们能不能利用桌上的材料表示1/4?这一环节是教材中的开放习题,教师加以了运用。其他环节是教师自己开放的开放性习题和问题。本节课设计的这些开放性练习题,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得以扩展,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展示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

分数的意义 慧芬 教学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单位“1”的意义,分数的 意义,并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利用广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渠道,了解分数产生 的背景。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 悦。 教学重、难点: 1、单位“1”概念的抽象和分数意义的归纳。 2、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数,并板书(数)。 问:这是一节什么课呀?数学课数学课肯定跟数有关,这节课就来研究数。 2、1 问: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数,它的本领可大了,你想知道是几吗? (1 板书)1可以表示几?(板书:一个苹果等) 这还不算什么神奇,实际上你不管说多大的数量,我啊都可以用

“1”表示,信不信?我们来试一试。(板书:56人 47个等) 3、单位“1”,及与1的区别。 (1)这个神奇的“1”与平常的1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是啊,它不仅表示单个的物体,还表示56人 47个等等的 多个物体,象这样的多个物体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 (3)那你觉得单位“1”还可以表示哪些? 4、折纸 这纸也可以用“1”表示。对折,21表示什么?再对折,4 1。 (过渡:除了这两个分数外,你还知道哪些分数?) 二、 展开 (一) 单位“1”的教学 1、展示图。问:你能画一幅简单的图表示你喜欢的分数吗?或在老师的提供的5个图中任选一幅图表示出你喜欢的一个分数? 2、学生操作,师巡视。 3、同桌互说。问:你是怎么表示的? 4、汇报交流。问:你是怎么表示的?再问:把什么看作单位“1”? 说明(谁)占(谁)的几分之几?(板书) 5、完整单位“1” 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称单个物体,也可看作单位“1”。现在你知道单位“1”可以指哪些?一个计量单位除1分米外,还可以是哪些?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材解读

《分数的意义》教材解读 燎原路小学李艳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重点,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学习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用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习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分数的学习,学生是有困难的,就拿“把3米长的丝带平均分成5份,每份长()米,每份占全长的()”。这道题,六年级的学生也易做错,有什么办法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呢?我们曾经做了一个调查,做这道题,五年级的学生的正确率是60%,六年级的学生正确率是70%,为什么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分数和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对分数的认识没有明显的提高呢?原因就在于分数的意义是多准多元的。分数的意义具有多重表示性。 为了能加强学生明确认识分数意义的深刻认识,对分数的理解有所突破,我们不仅关注了“比”,更是关注到了“数”。“比”指的是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关系”既包括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把12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4份的四分之一,“数”指的是以有理数形式出现的分数——此时的“分数”表示的是计算或度量的结果。如把12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是3个圆,我们也可以说这3个?是这12个?的1∕4。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课标中所说的创新意识,其目标不是味地给孩子灌输知识,把技能的熟练作为噍一追求,而是让学生够能在解决问题中从新角度思考,用新方式解题;面对新情境下的问题会变通,能联系;与此同时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习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节课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有圆形、有三角形,有五角星等图形,让学生充分感知,形成表象,开始是让学生分1个物体、4个、8个、12个、36个,到分100个时,学生感觉到麻烦,而且慢,于是老师提示有没有更快的办法表示100个圆的四分之一呢,孩子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案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 案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淮阳县刘振屯乡辛井小学吴林 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 有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教具准备:橙子一个,水果刀一把,一盒粉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个橙子,指名要分给班里的两个同学,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么 分? (引导学生意识到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 2、教师演示不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可不可以,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要 平均分。 3、提出问题:(1)每个人能分到整数个橙子吗?(不能) (2)每个人分到多少?1/2 (个) (3)引导学生认识到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都是用分数表示的。

4、引导观看课本上的插图,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测量时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 数的问题。 5、概括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 时常用分数表示。 大家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来进一步探究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教学整体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自然数1,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关于1的例子。 (2)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上讲台,让下面的学生用“1”说一说。然后教师走上前和这个学生站在一起,再让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1”来说一说。 以此推广到班里的每一组或整个班级、整个学校都能看成是一个整体,都可用“1”来表示。 (3)出示插图1 的背面,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一个圆形)展示插图1,你能说说这里的1/4 的含义吗?(教师可作适当引导:把哪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了多少份,表示了几份) 插图1 插图2 插图3 插图2、插图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深刻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由整数1引入,揭示单位“1”的意义 1.板书数字1,提示单位“1”的概念。 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 学生回答 一群羊、一箱苹果、46人组成的一个班集体……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实际意义,数学家们就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2.寻找学具中的单位“1”。 师:请大家倒出你桌上信封内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把它看作单位“1”? 3.小结:像我们刚才所说,一个苹果这样的一个物体,一张长方形纸这样的一个图形,1分米这样的一个计量单位,以及由许多同样的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用单位“1”来表示。

二、研究分数的意义 1.操作学具,得出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研究分数的意义,肯定需要分数,但老师不提供分数给大家,我们研究要用的分数需要靠大家来创造。 ⑴请大家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分数的有关知识,分一分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呢? a.每人操作一种学具,说说所得到的分数及表示的意义,在小组内交流; 要求: b.小组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只平均分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一根棉线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②有平均分8个正方形方块和12根小棒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⑷引导归纳,揭示分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呢? 生:把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便得到了分数。 师:大家刚才平均分的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纸……,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说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难点突破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难点突破 一、理解分数的意义 突破建议: 1.多角度了解与揭示分数的来源,促进学生对分数本质的理解。在小学数学里,认识分数是学习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因此,教学中要从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背景出发,帮助学生领会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数是用来表示量的。如6支笔、8个人等这些量的共同特征,可以用自然数6、8来表示。但除了上面列举的有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的量之外,还存在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来表示的量。历史上,分数正是为了比较精确地测量这类需要分割的量而引入的。另外,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分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整数集合里除法不是总能实施的矛盾。比如,2÷3在整数范围内不能计算,引入分数就能记作2 ÷3=。再引出分数概念之后,又通过分蛋糕、分月饼的实例,抽象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悟:利用分数,可以解决整数除法除不尽的矛盾。即从数学内部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分数的来源。 总之,教学通过多角度呈现分数的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为了适应客观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解分数意义的教学素材,从而为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意义提供了牢固的学习平台。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在学习活动中及时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即学生已有将一个图形、实物等平均分可以得到分数的认知基础。因此,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是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分数单位“1”的相对性与自然数“1”的确定性,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是相互矛盾的,进而导致分数的意义不为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所接受和同化。也就是说,单位“1”它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由多个物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称作单位“1”,一些物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称作单位“1”,即与单位“1”相对应的量是动态的,具有相对性。当单位“1”表示为一个物体(如一个苹果、一个圆形、一米线段)时,与学生已有经验中所确定不变的自然数“1”相一致,当单位“1”表示为多个物体(如10个苹果、23个圆形、35条1米长的线段)时,与自然数“1”就有了冲突,学生的理解也随之产生偏差。因此,本单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帮助学生重构与拓展单位“1”的含义,进而揭示分数的本质。由此,教学不妨如下展开: (1)重温旧知,导入新课 揭题:分数。板书:,对这样的分数有哪些认识?(各部分名称、产生过程等。)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案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淮阳县刘振屯乡辛井小学吴林 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 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教具准备:橙子一个,水果刀一把,一盒粉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个橙子,指名要分给班里的两个同学,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么分? (引导学生意识到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 2、教师演示不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可不可以,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平均分。 3、提出问题:(1)每个人能分到整数个橙子吗?(不能) (2)每个人分到多少?1/2 (个) (3)引导学生认识到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都是用分数表示的。 4、引导观看课本上的插图,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测量时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问 题。 5、概括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 表示。 大家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来进一步探究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教学整体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自然数1,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关于1的例子。 (2)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上讲台,让下面的学生用“1”说一说。然后教师走

上前和这个学生站在一起,再让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1”来说一说。以此推广到班里的每一组或整个班级、整个学校都能看成是一个整体,都可用“1”来表示。 (3)出示插图1 的背面,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一个圆形) 展示插图1,你能说说这里的1/4 的含义吗?(教师可作适当引导:把哪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了多少份,表示了几份) 插图1 插图2 插图3 插图2、插图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4)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所以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时,每份不一定一样多。如:4支粉笔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盒粉笔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把这两个整体都平均分成相同的份数,那么其中的一份一样多吗? 教师说明: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5)课堂展示:你还能想出其他关于“整体”的例子吗?(鼓励学生多说一说) 2、概括分数意义。 (1)理解分数各部分的含义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分数中分数线、分母、分子的含义吗?同桌讨论一下。 以3/4为例。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3 ……分子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4 ……分母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2) 概括分数意义。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单位“1 ”)可以很少,也可以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小学数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同学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笼统、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自主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对策: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组织同学动手操作、动脑考虑,自主探索,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启迪同学考虑。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 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局部。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

交流。 同学汇报所填写的分数,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拿12根小棒自已发明一个分数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假如老师要表示6根小棒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 教学“试一试” 同学在小组内说说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和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反馈交流时,教师请同学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各图中的涂色局部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说说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滨海园区恒兴小学杨忠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分数: 师:同学们,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个数字谜,想不想猜一猜?听仔细了。“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各打一个数(板书学生的答案) 师:还认识它们吗?是什么数? 2、引入: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大家有信心学好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好,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完成例1,填上分数。 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点多媒体) (2)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吗?(点多媒体)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是其中的几份? (3)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4)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多媒体出示,板书) (5)提问:①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点多媒体) ②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③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多媒体出示) 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多媒体出示) 2、教学试一试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好,我们交流一下,我请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这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1)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作业纸上填空。 (2)好,我们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的? (3)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巩固,深化意义 1、练习六第1题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_教学设计蓝天杯一等奖作品_优质赛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材简析:《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又学习了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能结合单位“1”描述具体分数的意义。 2.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学生在用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概括分数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展台、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单位‘1’” 1.揭示单位“1” 从数学游戏《说“一”不“二”》开始,分别从“1个桃、1米长的绳子、1群牛和一群学生”四张图片出发,让学生在游戏中比较、总结,从而引出单位“1”。 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也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单位“1”。

2 . 初识单位 “1 ”之后,让学生自主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做单位“1”。 二、借助单位“1”理解、归纳“分数的意义” 1.出示: 提问:这里两幅图可以看做单位“1”吗? 学生口答。 提问:相应的若干个个单位“1”可以用几表示。 接着出示: 提问:这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数表示?这是什么数?它表示什么? 2.在比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比较:这两幅图单位“1”以及表示涂色部分分数,谈发现。并说说对这里 的 4 3 的理解。 这两幅图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涂色表示的是其中的3份,所以 用分数 4 3 表示。 小结:单位“1”不同,涂色部分都能用相同的分数表示。 3.在例题中强化分数的意义 在例1的具体图中发现具体的分数,并说相应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分数的意义》 导入: 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谈话: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猜谜游戏,好吗? 师:用以下成语各打一个数。 一分为二(1/2)百里挑一(1/100) 七上八下(7/8)十拿九稳(9/10) 同学们,真厉害。 那(1/2、1/100、7/8、9/10)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数呀?那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瞧: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口答 师:说的真好,同学们,你们发现第4副图与其他3副图有什么不同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ok。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请你来说。 生回答。 师:的确是,一个月饼它是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它是一个图形,一米是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平均分。(板书1)小结: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三、内化提升,达成共识 师:这里的1和我们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不同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看来呀,单位1可真神奇,那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呢?

说的真好。 师:我们刚刚写出的这些分数,都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表示其中的几份呢?接下来,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合作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合作要求: (1)小组合作时,组长要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负责记录的同学要认真填写活动表格。(2)各小组试着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并填写在表格中。 (3)活动完成后,组内的同学要互相说一说,每个分数是如何得到的? 你能结合刚才的例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叫做分数? 教师小结: 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四、学态检测,拓展训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义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85-8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的含义,并进一步掌握分子、分母的含义 2、能力目标:1、通过操作、归纳、整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等实践活动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和概括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的概念。 教学过程: 结合新课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分数——感受新知,操作探究——层次练习,应用拓展——总结回顾,升华延伸。 一.创设情境、导入分数。 1、出示课件猜谜语,引导学生回忆分数。 2、引导学生回忆:关于分数,了解哪些知识?(分子、分母、分数线) 3、分数的产生。 利用课件展示,使学生明确分数完全是为了适应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从而引出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感受新知、操作探究 (一)创造分数(把一个物体分成若干份) 1.在此阶段教学中打破教材中的束缚,引导学生利用手中学具(各种图形的纸卡、线绳、皮尺等)用任意方式(折、剪、画等)创作一个分数,并描述创作过程。 (在创作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创作时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的求异性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2.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感受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及时把不是平均分的图形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使学生明确分数是相对于一个整体来说的。(必须引导学生说出是“谁的”几分之几)。 3.选择性的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如: 此时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来说的。可能说的不规范,但是必须要能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 (二)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1.首先组织学生看课件中的一包糖、一袋饼干、一盒粉笔等实物。让学生感受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并举出例子说明。(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不要仅局限于身边的事物,还要放开眼界多举一些数目较大的例子)2.在学生对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有了感性认识后,老师演示课件,先出示6个苹果,再把这6个苹果用一个椭圆围上,再将6个苹果平均分成3分。让学生观察屏幕的变化,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3接着让学生观察这6个苹果还能怎样分。这进而对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进行了训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习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学情分析: 本节课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和“练一练”,第56 页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 整节课以“情智教学”为主线,通过学生的质疑、交流、合作、说理一步步的得出分数的意义以及单位“1”的含义。结合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单位“1”.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老师这里有一个蛋糕,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左边这一块吗? 二分之一。 那为什么是二分之一呢?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重点强调“平均分” 分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分母2表示什么意思吗?分子1呢? 2表示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情境的设计是抓住学生心理的关键,通过生活中的蛋糕,让学生回忆平均分,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简单说说以前学过的分数的意义。 教学新课 1.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内容。出示ppt(书本52页例1) 四分之三。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占其中的三份 这里的一个月饼,我们可以称它为一个物体(板书) 第二幅图。 八分之五。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占其中的5份。 这里的长方形我们可以说他是一种图形。(板书) 第三幅图 五分之三。把一米平均分成五份,表示这样的三份。 这里的一米我们说它是一个计量单位(板书) 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一个物体,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多个物体呢?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六个圆,如果现在我们把他们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 把六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他们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板书) 其实,像这样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情况有很多,比如说我们五七班所有的学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我们班所有男生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你还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现在,我们把这个整体分一分,(投影分的过程)多少? 三分之一。 它表示什么含义呢? 把六个圆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三份,涂色的占其中的一份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难点突破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难点突破 突破建议: 1.多角度了解与揭示分数的来源,促进学生对分数本质的理解。在小学数学里,认识分数是学习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因此,教学中要从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背景出发,帮助学生领会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数是用来表示量的。如6支笔、8个人等这些量的共同特征,可以用自然数6、8来表示。但除了上面列举的有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的量之外,还存在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来表示的量。历史上,分数正是为了比较精确地测量这类需要分割的量而引入的。另外,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分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整数集合里除法不是总能实施的矛盾。比如,2÷3在整数范围内不能计算,引入分数就能记作2 ÷3=。再引出分数概念之后,又通过分蛋糕、分月饼的实例,抽象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悟:利用分数,可以解决整数除法除不尽的矛盾。即从数学内部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分数的来源。 总之,教学通过多角度呈现分数的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为了适应客观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解分数意义的教学素材,从而为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意义提供了牢固的学习平台。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在学习活动中及时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即学生已有将一个图形、实物等平均分可以得到分数的认知基础。因此,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是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分数单位“1”的相对性与自然数“1”的确定性,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是相互矛盾的,进而导致分数的意义不为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所接受和同化。也就是说,单位“1”它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由多个物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称作单位“1”,一些物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称作单位“1”,即与单位“1”相对应的量是动态的,具有相对性。当单位“1”表示为一个物体(如一个苹果、一个圆形、一米线段)时,与学生已有经验中所确定不变的自然数“1”相一致,当单位“1”表示为多个物体(如10个苹果、23个圆形、35条1米长的线段)时,与自然数“1”就有了冲突,学生的理解也随之产生偏差。因此,本单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帮助学生重构与拓展单位“1”的含义,进而揭示分数的本质。 3.在练习纠错中不断积累数学经验,正确表征分数内涵。分数概念的多重意义性意味着学生必须要跟随教学进度,不断激发已有的分数学习经验,由浅入深,分步扩展,主动建构新的分数经验,不断扩充、完善对分数内涵和分数概念的认知与把握。在此基础上,要善于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分》优质课公 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材分析 通分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通分时分子、分母同乘一个适当的数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保持不变。同时,通分还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通分的意义。 2、初步掌握通分的方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情分析 通分是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内容后进行的。通分和约分一样,也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同时还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本节课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数大小比较,引出通分教学。让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观察发现规律。总结出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接着放手让学生分析2/5和1/4这两个分数特点,抓不同为相同思路;引出公分母概念讨论:用什么数作公分母?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同的同分母分数?在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通分的意义、概念和方法。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通分的方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5教学过程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预习 说一说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找出来的? 4和6 5和9 3和6 10和20 8和16 7和8 填空(并说说填写依据)

2/5=()/10 1/3=()/9 5/6=( )/24 1/2=( )/4 3/8=( )/80 2/9=( )/45 活动2【讲授】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第93页例3“世界地图” 问题导入:你知道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 2、方法解读。 从图中可以知道: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 ),而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 ( ),要比较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就要比较分数()/( )和( )/( )的大小。 3、学生解答。 (1)如果把地球面积平均分成10份,陆地面积只占( )份,海洋面积占了( )份,也就是说,3/1 0是( )个1/10,7/10是( )个1/10,( )个1/10比( )个1/10小,由此可知( )面积比( )面积小。 (2)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3/13 ○ 4/132/7 ○ 4/75/9 ○ 2/9 3/8○ 3/115/6 ○ 5/812/17 ○ 12/19 师: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选择其中的两题(同分母、同分子类型)让学生说说理由 如3/8○ 3/11 师:观察这六组分数,你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明确以下几点: ①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分子大的分数较大 ②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分母小的分数较大 4、拓展练习 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2/5和7/5 1/3和2/3 3/7和9/7 13/50和23/50 7/15和7/20 4/9和4/25 活动3【活动】自主建构、解决问题 (1)屏幕出示,第94页例4情景图 (2)提出问题: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 (3)自己探索,解决问题 师:要比较谁的蛋白质含量高,就应该比较2/5和1/4,看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说一说,你准备怎么比较? 学生交流自己想法,可能有 ①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5=2÷5=0.4 1/4 = 1÷4=0.25所以 2/5大 ②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1/4=2/8 所以2/5大 ③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1/4=5/20, 2/5=8/20 ,所以2/5大。

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及思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巧妙引入,唤起回忆 1.教师板书1。 师:这是几?谁能用数字“1”说一句话? 生1:一个蛋糕。 生2:一盘苹果。 生3:我手中有一张正方形纸。 师:孩子们说得非常好!老师也想用数字“1”来说几句话,愿意听一听吗?(愿意)那老师说的时候请你们认真听一听,并感受一下老师说的数字“1”和你们说的区别,可以吗?10根小棒捆成一捆,46名学生组成了一个班级,许多支粉笔装成一盒。我说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1”来表示。既然数字1有如此丰富的意义,那老师就给它加上引号。(板书:“1”) 2.教师板书1/2 师:认识吗?(生齐说认识)读一读,这是一个什么数? 生:二分之一,它是分数。 师: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就需要用到分数。请回忆一下,你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像1和2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1叫分子,分数线下面的2叫分母。 生2:我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数。 师:了不起!一下子给你抓住了关键。 板书:平均分。 师:关于分数,同学们已经知道这么多了。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研究分数――分数的意义。(板书) 二.探索交流,建构分数 1..出示例1 (1)单位“1”的含义 师:观察这几幅图形,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 学生汇报。 师:想一想,这里的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含义?同桌相互说一说。 学生汇报后师小结:孩子们的表现真好,接下来请继续观察这几幅图,你能发现这几幅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吗? 学生回答后,进一步引导比较:最后一幅图与前面三幅图有什么不同? 说明:在数学中一块月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3)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60—62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分数的产生,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探究等学习活动,归纳、整理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明确分数单位。 3、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弄懂单位“1”。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具准备:三个装有不同数量小棒的盒子。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四张彩纸剪成的圆或规则的四边形、剪刀、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旧知,引入新课(2分钟) 出示:1/3 2/5 7/10 师:老师黑板出示了三个分数,记得在三年时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三个分数读出来。(生齐读)

师:同学们,除了会读,还记得哪些分数的知识? (生汇报) 师: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交流预习,明确任务(3分钟)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都爱学数学,因为数学里埋藏着好多奥秘,数学是一个藏金的宝藏。不知道你们在昨天的预习中挖出了什么宝贝?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预习情况。或说出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或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提炼板书) 师:大家真的用心预习了,找出了本课的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地学习。 三、新授: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 1.联系实际,了解分数的产生、发展 师:我们已经知道分数是由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产生的,如测量、分东西、计算等。你能举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的周围什么时候需要分数吗?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案汇编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李冲回族乡石湾小学闪电涛 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课本60~62页内容,课本63页练习十一的第1~3两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 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教具准备:橙子一个,水果刀一把,一盒粉笔,课本61页的5幅插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个橙子,指名要分给班里的两个同学,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么分? (引导学生意识到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 2、教师演示不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可不可以,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平均分。 3、提出问题:(1)每个人能分到整数个橙子吗?(不能) (2)每个人分到多少?1/2 (个) (3)你能帮助60页下插图中的两位同学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认识到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都是用分数表示的。) 4、引导观看课本60页上的插图,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测量时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 问题。 5、概括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 表示。 大家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来进一步探究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教学整体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自然数1,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关于1的例子。

(2)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上讲台,让下面的学生用“1”说一说。然后教师走上前和这个学生站在一起,再让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1”来说一说。以此推广到班里的每一组或整个班级、整个学校都能看成是一个整体,都可用“1”来表示。 (3)出示课本61页插图1 的背面,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一个圆形)展示插图1,你能说说这里的1/4 的含义吗?(教师可作适当引导:把哪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了多少份,表示了几份) 插图1 插图2 插图3 插图2、插图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4)出示插图4和插图5。 引导学生与前3幅插图形成对比,找出整体的不同之处。 (前三幅图的整体是一个物体,后两幅图是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让学生说说两幅图中1/4的含义。 提出问题:为什么都是1/4,但表示的个数却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所以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时,每份 不一定一样多。如:4支粉笔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盒粉笔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如果把这两个整体都平均分成相同的份数,那么其中的一份一样多吗? 教师说明: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5)课堂展示:你还能想出其他关于“整体”的例子吗?(鼓励学生多说一说) 2、概括分数意义。 (1)理解分数各部分的含义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分数中分数线、分母、分子的含义吗?同桌讨论一下。 以3/4为例。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3 ……分子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4 ……分母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 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出单位“1”。 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出示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基础知识。板书:分数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为新知做好铺垫。】 2.设疑:分数用在什么时候? (指名1-2名学生读,如果发现有问题及时纠正) 师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用分数来表示。 【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3.课件出示分数的起源(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探究欲望。) 【介绍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2000多年前的中国,以及后来的印度、阿拉伯人所用过的各种分数表示方法。这些多种多样的表示方法或记号,可以让学生体会分数表示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历史面目,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二)唤醒已知,探究新知 1.唤醒已知 提示:用为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并给这几幅图进行分类。 学生根据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解答 小组合作,解决分类问题。 板书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寻找生活中的分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