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闻评论考试题

新闻评论考试题

新闻评论考试题
新闻评论考试题

24.撰写新闻评论结尾的种方式

精辟概括式结尾

高昂激越式结尾

余音绕梁式结尾

25.语言风格(即文采)

叙议结合议论风生

通情达理情理交融

起承转合变化有致

言之有文词达理举

26.社论、社论类型及其写作要求

社论:社论是代表报社、刊物或者通讯社编辑部,就当前国内外事件、事变或问题表明立场的指导性言论。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新闻评论中最重要的体裁。

社论(评论员文章同社论)类型:阐述型、启迪型、评价型、认辩型、礼仪和纪念型(按论

述方式和方法)

社论写作要求:选择恰当的论题;进行深入的论证;树立正确的文风

27.评论员文章: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常用的一种文体,是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作者

为编辑部评论员,体现编辑部集体的观点和倾向,一般由编辑部自行定稿。

评论员文章种主要形式: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

28.短评、短评特点及其写作要求

短评: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的评论体裁。短评在运用时有两种形式:一

是为某一事物或者问题发表的独立成篇的简单评论,二是为配合新闻报道就是论理的短小评

论。

短评特征(点):短小精悍;新颖独到;生动活泼;就实论虚

短评写作要求:依托事实深挖论点;论题具体一事一议;小处着手角度唯;长话短说落到实处

29.编者按:编者按又叫编者按语,是编者对媒体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提示、评议、

阐述或者做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郑重的场合和必要之处。编者按按内容和性质分有两种:一种是政论性编者按语(主要说明中心思想),另一种是说明性编者按语(主要概括发生原因即“为什么”)。形式上有种: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

30.编后: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记;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它附于报道之

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抒情、联想与议论性文字。

31.专栏评论及其特点

专栏评论:指在报纸相对固定、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主要是以个人名义发表的署名评论。

专栏评论的特点:

稳定性(栏目相对固定,体式相近,版面篇幅和位置稳定)

开放性(公众自由投稿,选题自由,文风开放)

时代性(关注时代变化,弘扬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需要)

公众性(公众既是受众也是作者)

32.小言论及其特点

小言论:小言论是设在新闻版或者要闻版中,短小评论专栏的新闻性强的大型化言论。

小言论特点: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形象感

.论坛评论:论坛评论指作者针对社会上某种现象、思想、倾向进行评析,着重于思想指导和

论证评析,突出解惑释疑、澄清思想、提高认识达到宣传教育目的。注:没有形式

.新闻述评、特点及写作要求

新闻述评:新闻述评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它是新闻领域中的一种边缘文体,以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为基本特点,新闻述评及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作出必要的分

析和评价,述评结合。

新闻述评特点:评书结合以评为本;述中有评评中有述;由述而评以评驭述(评论...不评

论...靠评论的立脚点)

新闻述评写作要求:选材精当立意新颖;缘事说理重在分析;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35.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标题的不同之处

标题的任务不同在书上

36.广播评论

广播评论:广播评论是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广播新闻体裁,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介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政论文体。

广播评论的特点:

“短”:短小精悍(即强调语言简洁明快,说理叙事要而不繁)

“浅”:浅显明快(即深入浅出,以浅显通俗、让人一听就懂的方式,表现深刻道理)

“软”:平易近人(选取听众关心的话题,用通俗说理,努力做到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收听的兴

趣;适当融入情感,增强事、理、情的互补和感染力)

广播评论的体裁(形式):

一类是由报刊评论沿袭而来的如本台评论(社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编前话、述

评等。它们尽管是从报刊脱胎而来,但并不是报刊评论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在写作时要考虑到广播的特点,注意篇幅的短小、议论的深入浅出和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在播音员口播时,注意声情并茂,使其更具感染力。

考:二类是更能体现广播特点和广播优势的评论样式如广播谈话、评论员(或主持人)评论、音响评论

37.“广播评论”独特体裁广播谈话及其分类

广播谈话:广播谈话是“为说而写”的评论,,它以谈话的语言、口吻以及表达方式评价事物

和分析问题,也称为“广播漫谈”或“广播杂谈”或“广播对话”

广播谈话分类:

录播式直播式

口播式(漫谈式对话式)即兴式(访谈式论坛式)

漫谈式广播谈话:漫谈式广播谈话采用谈话的口吻,由播音员或主持人面对公众展开一种拟态

交流,即把听众既作为收听者又作为对话者;在叙述事实、分析议论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听众的接受(收)、理解程度和可能提出的想法和问题;在“自问自答”、“自说自话”中融入交谈和对话的因素,使听众在收听过程中产生交流感,激发参与感。

对话式广播谈话:变一人口播为两人(通常一男一女)对播,它不仅可以消除一人口播的单调感,而且通过一问一答、探讨切磋、关照呼应等方式,使谈话形成交流和互动;不仅可以活跃

评论气氛,而且可以调动听众的思维,使其置身于对话和交锋之中;通过谈话的逐层深入,听众自然而然地进入交流的情境之中,并自然而然的了解品论的主旨和意图。

38.“广播评论”独特体裁音响评论及其作用

音响评论:音响评论是兼用实况音响、背景音响和解说以及论述性语言,表达内容的广播评论形式。其中实况音响一般是指伴随人物或事物出现的音响;背景音响是指为说明主题服务于内容而搜集和运用的资料性音响。

音响作用(评论中):充当由头引出话题;提供论据佐证观点;参与议论烘托主题;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00658新闻评论写作201410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卷 (课程代码00658)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第三代电视评论以述评为主要形式,在遵循新闻评论共性原则的基础上,用有声的画面语言来论证。这种模式的形成大约在 A.1970年前后 B.1980年前后 C.1990年前后 D.2000年前后 2.作为广播评论的一种独特形式,口头评论的播讲者专指 A.评论撰稿人 B.电台播音员 C.现场嘉宾 D.电台主播 3.文前按语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 A.不署名,可拟制标题 B.署名,不拟制标题 C.署名,拟制标题 D.不署名,不拟制标题 4.使编者按语这一体裁成为编者常用的评论文体的报纸是 A.《中外纪闻》 B.《退迩贯珍》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D.《申报》 5.通常用于重要的时事评论的评论员文章是 A.本报评论员文章 B.观察家评论 C.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D.新闻述评 6.在我国,社论作为政论体裁最早发端于清朝末年我国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社会学概论》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10分) 1.帕森斯是( )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 B.社会冲突理论 C.社会交换理论 D.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2.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 )。 A.继续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3.( )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 B.符号互动理论 C:镜中我 D.印象管理理论 4.( )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处于这种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 A.关系资本 B.社会资本 C.经济资本 D.人力资本 5.社会学家( )提出了中层理论。1 A.帕森斯 B.默顿 C.韦伯 D.福柯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 A.城乡融合 B.城市贫民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二元结构 7.人们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流动,这种流动是( )。 A.代内流动 B.水平流动 C.垂直流动 D.代际流动 8.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属于( )。 A.伦理道德控制 B.强制性社会控制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评论试卷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第 2 页 共 4 页 1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中考试试题 (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专业: 年级: 考试科目:新闻评论 试题类别: A (A/B/C) 考试形式___(开、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下列各题的答案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的答案(本部分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公元前59年,古罗马执政官凯撒下令公布议事纪录,后人称之为《每日纪闻》,采用的传播形式是( ) A.口头传播 B.新闻信 C.公告牌 D.印刷新闻 2.英国最早的定期报刊是1621年出版的( ) A.《各地见闻》 B.《每周新闻》 C.《报纸》 D.《新闻报道》 3.通常认为,世界上第一张日报是1650年在莱比锡创办的( ) A.《新到新闻》 B.《每日新闻》 C.《法兰克福邮报》 D.《莱比锡新闻》 4. 依据形式上的演进,人类古代的新闻传播依次经历的发展阶段是( ) A .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 B .手写传播、口头传播、印刷传播 C .印刷传播、口头传播、手写传播 D .口头传播、印刷传播、手写传播 5.1450年前后进行印刷技术的革新从而提高了印刷质量和效率的德国人是( ) A .富格尔 B .谷登堡 C .里兹赫 D .福斯 6.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太阳报》创办于( ) A .1833年 B .1834年 C .1835年 D .1836年 7.法国大革命中,马拉创办的报纸是( ) A .《杜歇老爹报》 B .《人民之友报》 C .《法国及布拉班革命报》 D .《箴言报》 8.被人称为“黄色新闻鼻祖”的美国报人是( ) A .普利策 B .默多克 C .北岩 D .赫斯特 9.目前,《泰晤士报》的拥有者是( ) A .镜报报业公司 B .快报报业公司 C .汤姆森集团公司 D .默多克的新闻国际公司 10.1954年,世界上最早播出彩色电视的机构是( ) A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B .英国广播公司 C .德国公共广播联盟 D .苏联中央电视台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三社四边协定” 2、杰弗逊在新闻思想方面的贡献是什么? 三、论述题(30分) 结合具体的历史分析,论述近代新闻事业诞生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2020-2021华东师范大学新闻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华东师范大学新闻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华东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华东师范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华东师大新闻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传播学院下设广播电视学系、新闻学系、广告学系、出版与文化系 , 包括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5个本科专业;设有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新闻学、传播学、文学与传媒5个学术硕士点,设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新闻与传播硕士、广播电视硕士、出版硕士3个专业硕士点;设有“新闻学”、“传播学”、“文学与传媒”3个2级学科博士点,设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传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授15名,副教授23名,讲师20名,其中:紫江特聘教授1 人,终身教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上海市曙光人才支持计划1 人、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5人、入选“晨光学者计划”3人。在学术队伍配置上,一方面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另一方面还拥有一批年富力强的青年学者。

一、华东师范大学新闻学考研招生目录 招生院系:传播学院 招生专业:050301新闻学 研究方向:01 (全日制)新闻理论与实务 02 (全日制)新闻史研究 03 (全日制)舆情与危机传播研究 招生人数:6人 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 718作文(D) ④ 848传播学基础 二、华东师范大学考研考研参考书目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高等教育出版社《外国新闻事业史》张允若,高等教育出版社《新闻评论学》丁法章,复旦大学出版社 《当代新闻写作》尹德刚,复旦大学出版社 《当代新闻编辑学》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将这四句话赠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国家领导人是( ) A.江泽民 B.朱镕基 C.李鹏 D.李瑞环 2.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 ) A.经验性材料 B.理论性材料 C.典型性材料 D.事实性材料 3.一种标题的特征是结构简单,醒目,文字明显,让受众一目了然,这种标题是( ) A.主题 B.辅题 C.单一式标题 D.复合式标题

4.将一种事物的量用另外一种事物的量来表示,这是算帐说理中的( ) A.统计算账法 B.推演算账法 C.折合算账法 D.对比法 5.在文章的开头表明写作的动机和目的,这是评论的开头形式中的( ) A.摆出结论 B.提出问题 C.亮出靶子 D.交待意图 6.新闻评论既要以理服人,还要 ( ) A.保持纯粹客观 B.以情动人 C.坚持“零度风格” D.不带感情 7.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除了受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之外,还要受到( ) A.法律的约束 B.人情的约束 C.西方新闻观的约束 D.广告商的约束

8.被人们称为“超重型评论员文章”的是( ) A.本报评论员文章 B.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C.观察家评论 D.社论 9.在短评写作中,对全文的长短优劣有明显制约作用和标示作用的是( ) A.短评的开头 B.短评的结构 C.短评的结尾 D.短评的篇幅 10.篇幅短小、对新闻报道和文稿依附性最强的一种新闻评论体裁是( ) A.社论 B.按语 C.短评 D.述评 11.小言论选材立论的视角务求宽些、深些和( ) A.多些 B.快些 C.远些 D.新些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00658新闻评论写作201610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卷 (课程代码00658)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写作体裁,它所属的范畴为 A.记叙文B.说明文C.议论文 D. 杂文 2.1990年1月24日,一位革命前辈,在同浙江省领导交谈时,用15个字概括了领导工作和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位革命前辈是 A.陈云 B. 彭真 C. 邓小平D.叶剑英 3.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范围,我们将其称之为 A.选题B.选材 C. 立论D.驳论 4.《不能搞“靓女外嫁”》这则新闻评论标题的功能体现在 A.昭示中心论点B.显示客观立场 C. 表明作者态度D.概括论题范围5.《手机市场急需治“水”》这则标题的修辞手法为 A.比拟B.双关 C. 借代D.比喻 6.新闻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 A.积累丰富的知识B.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 C.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7.旨在体现编辑部的主场、观点和态度,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是 A. 观察家评论 B.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C.本报评论员文章D.新闻述评 8.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马克思为《新莱茵报》写的社论《六月革命》属 A.阐述型B.启迪型C评价型D.论辩型 9.专栏小言论是所有独立的评论体裁中最为轻便而又短小的一种,其字数一般在 A.300字左右B.500字左右 C. 800字左右D.1000字左右10.开了以常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先河的是 A.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B.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C.中央电视台《今日话题》D.中央电视台《新闻透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福州大学《社会学概论》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最早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并力图将它建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他也通常被当做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A涂尔干 B斯宾塞 C孔德 D韦伯 2.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大规模流动属 于。 A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3.对一般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 是。 A道德控制 B法律控制 C宗教控制 D风俗习惯 4.下列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公司员工B同一辆车中的乘客C商店里的顾客D邻居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A王某30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B青少年犯罪已占犯罪案件的60%以上 C不少年轻人赞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当前教育水平呈整体下滑趋势 6.下列关于社会互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B只有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有可能形成社会互动 C社会互动以互动双方都能理解的信息传播为基础 D社会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7.集合行为历来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来解释这种行为的机制和过程。在这些理论中,对集合行为的性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有认为集合行为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有的则认为集合行为是理性行为。在下列几种理论中,将集合行为视为一种理性行为的理论 是。

A感染理论 B控制转让理论 C模仿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8.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社会分层特点的现象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通过民族识别,我国确认的民族有56个 C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将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D进过调查,发现某班40个同学,竟分别来自20个省份40个县市 9.下列有关参照群体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参照群体并非某一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却被他用做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B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C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D一个人的参照群体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10.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 的。 A描述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 11.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 12.下述判断中,不是非正式群体结构特点的是。 A.它是个人基础上的一种人际关系 B.它具有不固定的目标或任务 C.它具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D.它没有自己的领袖 13.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社会整台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新闻评论期末考试知识点

、通讯的分类与特点 通讯:以叙述和描写相结合为主要的表现手法,较详尽报道事件的新闻题材。 分类:、按照写作形式分为: 新闻特写、新闻侧记、新闻故事、新闻访谈(人物专访) 、按照内容分为: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主题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特点:、现实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 、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评论性。通讯一般采取夹叙夹议的手法,直接揭示事件的思想意义,并评说是非,议论色彩较浓,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流露出作者的爱憎感情。 (或者:文学性、新闻性、议论性) 、新闻特写定义及其特点 定义: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体裁。 特点:. 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 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 透视全局. 、人物专访的写作方法 注意专访的特点:针对性、代表性、适合性 写作要求:()精心选择人物 ()准确把握时机 ()合理安排观察 ()注意谈话纪要 ()控制访谈方向 、事件通讯 定义:指较详尽反映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体裁。 分类:大体上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如实反映各种突发性事件具体情节和过程的报道;第二种是揭露性的,体现舆论监督的报道;第三种是客观全面的揭示事件真相和实质的报道。 特点:具有新闻性与具体性、典型性与重要性,完整性与形象性的特点。 采写注意:()典型性强,要精心选材 ()突发性强,要闻风而动 ()思想性强,要深入挖掘 ()具体性强,要破题细问 ()政策性强,要注意分寸 ()延续性强,要跟踪追击 、风貌通讯 定义:风貌通讯是指着重描绘社会变化、时代风尚及风土人情的通讯报道。它一般是反映新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新闻评论学A》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吉林师范成人教育考试试卷 《新闻评论学》A卷 年级专业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评论拟题方式中的回环法,可以使标题中的词语( ) A.首尾呼应 B.回味无穷 C.词约意丰 D.意向鲜明 2. 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对新闻评论来说就是() A.立论 B.选题 C.论述 D.论证 3. 在中央电视台开办的评论栏目中,有一个栏目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个栏目是( ) A.《新闻纵横》 B.《现在播 报》 C.《焦点访谈》 D.《面对面》 4. 音响在录音评论中主要用于表现( ) A.论点 B.论证过程 C.论据 D.现场情景 5. 新闻评论说理论述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开门见山 B.由事入理

C.论据和论点的统一D.善于交锋 6. 文前按语在写作时应提纲挈领,简明扼要,() A.不必复述报道内容,只需直接表明看法 B.介绍报道内容,并由事入理 C.尽量把道理讲深讲透 D.可以加标题,也可以署名 7. 在我国,有广泛影响的个人评论专栏是1927年在《生活》周刊上的《小言论》专栏,此专栏的主笔是() A.鲁迅 B.胡愈之 C.邹韬奋 D.范长江 8. 短小精悍的杂文,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避免片面性,必须注意() A.内容有感而发 B.思想要深刻 C.实事求是,辩证分析D.加强形象性 9. 述评的特点之一是“由述而评,以评驭述”,述的作用是() A.提供大量材料 B.提供典型事实 C.提供点面结合的材料D.服务于评,事实受观点的统率 10. 近代著名的政治家(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舆论与舆论之仆》,很好地说明了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A.梁启超 B.王韬 C.于佑任 D.张季鸾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政论

奥鹏南开课程考试《新闻评论》19秋期末考核

()就是一篇新闻评论所要向受众阐释和论证的立场、观点、主张、见解,是一篇新闻评论的立意或主题思想。 A.论题 B.论点 C.论据 D.论证 正确答案:B 在对新闻评论论证说理的一般要求中,()就是对引述的事实作出高度的抽象、简洁的表述,既不能啰里啰嗦地叙述,更不能拉拉杂杂地评说。 A.要有理 B.要概括 C.要透辟 D.要转折 正确答案:B 列举论证实际是通过列举例子从而通过()达到论证的目的。 A.演绎法 B.对比法 C.类比法 D.归纳法 正确答案:D ()问题,是说理论证的内在逻辑、先后次序的问题,同时也是评论作者思想水平及其思路的外化形式的问题。 A.文风 B.时效性 C.结构 D.文采 正确答案:C ()是一篇新闻评论的名称、标识和符号。 A.选题 B.标题 C.主题 D.导语 正确答案:B

()专指由播报者出图像,主要以口播表达内容的评论。是同录像评论相对应的一类电视评论的总称。 A.口播评论 B.录像评论 C.电视新闻述评 D.点评式评论 E.对话式评论 正确答案:A 《人民日报》社论《回答一个问题——翻两番为什么是能够实现的》,是一篇比较典型的()的评论。 A.纵横比较法 B.对比法 C.类比法 D.比喻法 E.驳论辩证法 正确答案:A ()是一篇评论的核心与灵魂。 A.论点 B.论据 C.论证 D.论题 正确答案:A 同时兼具“时事政论”与“文学艺术”双重特性的战斗性文体是()。 A.时评性评论专栏 B.思想性评论专栏 C.文艺性评论专栏 D.经济型性评论专栏 正确答案:C 被称为“党报元帅”的新闻评论是() A.评论员文章 B.编辑部文章 C.社论 D.编者按

新闻评论考试题

新闻与传媒学院(网络教育) 2013 级秋季广告学(专升本)班(21人) 2013级(秋季)新闻学(专升本)班(15人) 第二学期 《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A卷 (限时120分钟闭卷) 学号:姓名:专业: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新闻评论的特性:(信息的全面性、评论的逻辑性、客观的辩证性、丰富的人文性) 2、新闻评论的声音来自于四个方面,具体包括:代表国家利益的声音、()代表个体利益的声音、() 3、社论的特点是(代表报社、通讯社或新闻社立场观点的论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透彻)是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4、论据的要求:(}真实2}准确3}充分4}典型) 5、按语的基本特征是(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补充强调)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选题选择并确定论题,即选择和确定评论所要分析、议论的对象和范围 2、编后又称编余、编辑后记、编后话等;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抒情、联想及议论性文字,目的在于补充和深化报道思想,在帮助受众理解文意的同时,增强其深度和力度 3、广播评论是广播评论的一种,是广播评论的核心。狭义上的广播评论就是指广播新闻评论。其实广播新闻评论是专门供广播使用的新闻评论,是通过广播发表的对新近的或正在变动的新闻事实的评论分析,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电台宣传的旗帜,是广播新闻宣传的灵魂。广播新闻评论的基本属性是新闻性和政治性。 4、述评是一种以夹叙夹议、边叙边评的方式,反映社会热点或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 5、特约评论员文章是由报社约请报社以外的权威人士撰写的评论员文章,署名文章是指文章作者有一定权威性和代表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评论专栏的类型 按存在周期分类临时性专栏评论、周期性专栏评论、固定性专栏评论 按作者构成分类群言式专栏评论,集体式专栏评论、个人专栏评论 按评论体裁分类专栏小言论、专栏时评、专栏随笔、论坛评论等 按评析内容分类专栏思想评论、专栏经济评论、专栏法制评论、专栏体育评论、专栏科技评论、专栏教育评论、专栏国际评论 2、简述评论选题的几种来源 答:1)从上级精神中选题:要深刻学习和领会中央文件; 要结合宣传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他们熟悉的话题。 2)从社会实践中选题:选题反映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和紧迫性; 选题阐述的道理要有正确性和指导性。 3)从新闻报道中选题:要把握好事实的准确性; 要注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

(全新整理)7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 A.广播B.报刊 C.电视D.电影 2.直接关系到新闻评论成败的关键性写作程序是() A.论述和说理B.选题和立论 C.说理和总结D.论证和结尾 3.比起新闻标题,新闻评论的标题() A.结构简单、内容抽象B.结构复杂、内容具体 C.结构复杂、内容抽象D.结构简单、内容具体 4.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论据和论述过程的结合B.论述过程和结论的结合 C.论点和论证过程的结合D.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5.不同媒介的评论均应根据() A.自己受众的特点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B.上级机关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C.广告客户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D.媒介的自身形式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6.办报刊要“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文字”,该主张是下列哪个人提出的()A.毛泽东B.邹韬奋 C.李大钊D.林放 7.新闻评论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 A.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B.坚持高质量的艺术水准放在首位 C.受众的需求时刻放在首位D.市场的需求时刻放在首位 8.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 A.省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B.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C.下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D.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1

9.短评作为一种评论体裁,在() A.报纸上最为常见B.期刊上最为常见 C.广播上最为常见D.电视上最为常见 10.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太史公曰”与今天的哪类新闻评论体裁大体类似()A.短评B.专栏评论 C.编者按语D.述评 11.具有群言型特点的新闻评论体裁是() A.社论B.评论员文章 C.编者按语D.专栏评论 12.选题和立论的前提是() A.调查研究B.占有材料 C.理论研究D.掌握政策 13.评论的“点睛之笔”往往放在() A.开头部分B.中间部分 C.结尾部分D.标题之中 14.调查研究应该() A.带着观点找例子B.带着问题调查 C.带着结论找问题D.带着框框找材料 15.短评写作应该() A.完全依托新闻报道B.完全超脱新闻报道 C.一事多议D.一事一议 16.按形式品种来分,《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属于专栏评论类型中的() A.专栏小言论B.论坛评论 C.个人专栏D.集体专栏 17.一般而言,述评的作者大多数是() A.编辑B.记者 C.政府官员D.专家 18.杂文和一般评论的不同,在于它() A.逻辑性较强B.内容驳杂 C.直抒己见D.形象性较强 2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新闻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1.广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狭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方面的各种体裁的写作)。 2.新闻写作的研究对象包括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知识。 3.新闻文体的功能有传递信息(娱乐大众)、(舆论引导),以及(传播知识)和(监督社会)。 4.新闻事业的功能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5.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信息性)、(知识性)、(可读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等。 6.新闻报道的基本写作程序有(发现)、(采集)、(制作)以及(传播)四个阶段。 7.新闻语言要求新闻记者做到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要有(时代感),而(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8.新闻导语的类型有(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以及(橱窗式导语)四种类型。 9.新闻背景的两个层面有(宏观)以及(狭义)。 10.通讯选材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围绕主题选材)以及(选材忌重复)。1.简要谈谈新闻写作有哪些重要性。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2.简要谈谈采写人物通讯因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在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该就事论事,而要“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的形神皆备,以“形”传“神”。 (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到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的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俩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关系。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 3.简要叙述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1)政治修养。 表现在俩方面:一是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二是强烈的正义感。 (2)知识修养。 新闻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所以一个记者处了拥有新闻专业教育背景之外,还要对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知识有一定的知晓,才能较好地驾驭新闻写作。 (3)思想修养。 加强自己的思维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 4.简要谈谈新闻写作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2)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评论学课程教学大纲

贵州民族大学 《新闻评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新闻评论学是一门政治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新闻学。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宣传的基本手段之一,是新闻报道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应用和写作新闻评论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声音”,它的重要地位和独特功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本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全面教授当代新闻评论写作的学与术,涵盖新闻评论学的科学原理、写作的基本程序和常用技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新闻评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熟悉新闻评论写作或制作的基本程序;掌握新闻评论各类体裁、样式的概念、特点及写作或制作的要求与方法;能够运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新闻评论作品,并为新闻评论拟制或改写标题,进行部分评论体裁(小言论、时评、编者按语、短评、杂文、主持人评论等)的写作或制作。 二、课程教学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掌握新闻评论学的基本原理、评论写作的基本程序和常用技法;能为将来从事的新闻工作提供思想理论指导,可以掌握一定的新闻评论知识,并通过各种评论形式的练笔提高实际写作能力。 三、课程考核形式和标准 考试采取“开卷”的方式进行。

课程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算,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两者合计即为课程学习成绩,60分为及格。 四、课程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新闻评论学的学科性质、基本内容和学习意义,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科性质与基本内容 一、新闻评论学二、研究对象三、学科性质四、基本内容 第二节学习意义与教学要求 一、学习意义二、教学要求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本章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有关新闻评论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评论作者总会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体现了新闻评论的( ) A.政治性B.理论性 C.针对性D.时效性 2.搞好选题立论的前提和关键是( ) A.了解政策精神B.具有丰富知识 C.提高逻辑水平D.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 3.从功能上看,以下哪一个新闻评论的标题与其它三个不.属同一类型( ) A.《赞“自报家门”》B.《岂可一走了之》 C.《早稻种了不收引出的思考》D.《不能搞“靓女外嫁”》 4.将现实生活中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在求同之中显示事物的实质和趋向的说理方法是( ) A.对比法B.比喻法 C.例证法D.类比法 5.广播评论的“短小精悍”是通过“省意”来实现的。以下关于“省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省意就是要压缩语言文字,节省篇幅 B.省意就是要精练内容,剔除无关紧要的东西 C.省意也需要在关节点上充分展开,仔细分析 D.省意的目的是做到“短而有物”、“短而易知” 6.以下不.属于新闻评论结构原则的表述是( ) A.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B.从评论写作的成熟模式出发 C.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D.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7.新闻评论结构的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 ) A.价值取向B.心理定势 C.主观立场D.思维规律 1

8.以下作品中哪一篇不.是毛泽东的作品( ) A.《愚公移山》B.《呻吟的哀音》 C.《别了,司徒雷登》D.《论人民民主专政》 9.对于评论工作者来说,最根本的是要树立(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B.机动灵活善于变通的思想 C.勇于开拓创立品牌的思想D.努力进取争当先进的思想 10.“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这段论述出自( ) A.约斯特《新闻学原理》B.马克思《六月革命》 C.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D.邓拓《关于报纸的社论》 11.以下关于短评“短小精悍”的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篇幅短小,结构简约B.主题重大,立论新颖 C.内容具体,文字精练D.行文精粹,不枝不蔓 12.对报道依附性最强的评论体裁是( ) A.专栏小言论B.短评 C.编者按语D.评论员文章 13.以下关于编后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可设置标题,也不能署名 B.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C.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D.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也可以配合图片、图表、漫画等 14.论坛评论是一种群言型的署名评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思想性和( ) A.鼓动性B.形象性 C.理论性D.目的性 15.以下新闻评论专栏中属于群言型专栏的是( ) A.生活周刊《小言论》B.人民日报《今日谈》 C.新闻周刊《今日与明日》D.新民晚报《未晚谈》 16.述评《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拜金主义要不得》、《警方应当如实立案》分别属于( ) A.工作述评、思想述评、事件述评B.工作述评、事件述评、形势述评 C.事件述评、形势述评、工作述评D.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 17.述评和新闻综述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 ) A.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B.提供相关新闻事实 2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9) 学院专业级班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最系统的冲突论。它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霍曼斯 D、帕森斯 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 )。 A、奥古斯特?孔德 B、赫伯特?斯宾塞 C、埃米尔?涂尔干 D、马克思?韦伯 3.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4. 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通常将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5.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预测性功能 6. 孙本文认为社会的四大要素是:地理要素、生物要素、( )和心理要素。 A.经济要素

B.政治要素 C.文化要素 D.社会要素 7. 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一般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这是指( )。 A.户籍 B.身份 C.单位 D.契约 8.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A.预期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9.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学中称之为( )。 A. 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 大众 D.公众 10.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 )。 A.组织环境 B.经济关系 C.群体利益 D.群体凝聚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 1、社会学: 2、生活方式: 3、参照群体: 4、社区行动: 5、社会现代化:

新闻评论试题答案

一、概念题: 1、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发表的,具有 一定思想倾向的言论的总称,它是新闻实践中主要针对现实生活中恶重大事件或重要事实以及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进行评论,说理的一种新闻体裁。 2、论点:所谓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 态度。 3、论证: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4、论据:所谓论据,就是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 论据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论点是从哪里来的,或是怎样被证明的。 5、选题: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新闻讨论的对 象与范围。 6、立意:是作者对所评论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现象及问题提出自己的看 法,表达自己的意见,确定评论的主要思想,它是评论的灵魂。 二、填空: 1、新闻评论的特性:信息的全面性、评论的逻辑性、客观的辩证性、丰富的人 文性 2、新闻评论的选题类型:事件性、非事件性、周期性 3、立意的要求:立意务必正确、立意力求全面、立意追求深刻 4、论据的要求:1}真实2}准确3}充分4}典型 5、在新闻评论的事件中选择事实要做到什么:选择真实的事实、选择新鲜的事 实、选择的典型的事实 三、单选: 四、简答: 1、新闻评论按内容性质主要分为哪些类型? 答:1)立论性新闻评论:主要运用正面论述方式方法,倡导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及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新事物、新经验、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风尚的一种最重要的新闻评论。 2)驳论性新闻评论:以违背社会发展主流,阻碍社会进步的旧事物和错误思想观念为对象,以批评、反驳、揭露、抨击等为基础论述手段以帮助广大群众划清是非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倾向的能力帷幕的的新闻评论。 3)阐述性新闻评论:一种有自己的特定内容取向和论述范围的理论性新闻评论的扩展性评论。 4)解释性新闻评论:以新事物、新问题为论述对象,以客观的分析、解释、说明为主要论说手段,以帮助人们解惑,正确认识和对待有关事物为目标的一种新闻评论。 5)提示性新闻评论:着眼于提出问题、点明问题的实质和意义,指明其可能发展趋向,借以提醒人们注意并引起重视,考虑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的一种评论类型。 2、新闻评论选题的来源? 答:1)从上级精神中选题:要深刻学习和领会中央文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