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应用翻译学appl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应用翻译学appl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应用翻译学appl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应用翻译学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主要研究如何把普通译学和特殊译学的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批评、翻译工具书的编纂和机器翻译等,从微观上对翻译的目的、功能、标准、程序和方法等问题,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说明,以使普通译学理论和特殊译学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检验。

认知翻译法

认知翻译法读书笔记 陈友勋著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一)什么是翻译? 翻译就是特定认知体验在两种语言文化之中的移植和再现。 (二)模糊的意义 翻译的本质是意义的传达。而然意义概念的界定本身就非常模糊,正是因为意义的虚无飘渺,难以琢磨,从没有任何一个译文敢于宣称自己达到了完美境界。同样的原文,即使前人的译文已经是公认的成功典范,后人也会继续进行翻译,这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上更是屡见不鲜。 (三)意义的符号学解释 语言意义: 1.指称意义(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 如father(父亲),table(桌子) 2.言内意义(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 体现在语音(如押韵,格律,重读等),词汇(谐音双关,一语双叙),句法(排 比,倒装等),篇章(句式的变化,段落的安排和衔接,粘连等) 3.语用意义(是语言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包括表征意义(话语中发讯人的身份、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以及在交往中 的态度)、表达意义(语言符号表达说话人的感情)、社交意义(语言符号在交 际过程中建立或保持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功能)、祈使意义(指发讯人企图改变 收讯人的行为或心态的意向)和联想意义(附加在指陈意上的意义,是语言符 号唤起收讯人对其他事物的联想) 图一至图二反映了由符号的定义(Peirce符号三角)推论出翻译中的三个语言意义 (四)神经认识语言学:激活扩散模式&认识意义的动静观 符号的转换本身是静态的,而认识是大脑神经网络通过激活扩散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既有静态又有动态。 举例:《二六七号牢房》开头的那句话:“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

这个,我很熟悉。” 这句话的静态意义就是“我”很清楚牢房门窗之间的距离是七步。但这句话的动态意 义却是读者看到这句话后大脑中浮现出来的一个人从门走到窗,又转身从窗走到门,来回数着步数在窗门之间走动的场景。这个动态意义已经在读者头脑中生动的模拟 了“我”在监狱中的苦闷彷徨。这里,实际上它比单纯的静态意义更重要。因为这个 动态意义才真正揭示了作者的写作用意和创作苦心。可以类比鲁迅在小说《秋夜》中的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 树。” (五)认知翻译法的理论支撑 翻译的实质就体现在“原文——意义——译文”这一转换过程当中。 翻译就是特定认知体验在两种语言文化之中的移植和再现。 (六)翻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翻译活动是“求同”和“存异”的妥协和平衡。认知体验的共性是构成翻译中可译性的 根本保证;而语言文化的个性是导致不可译性的直接原因。 一些谐音双关词等本身虽不可译,但其作用机制却是可以被人认识并再现于其他语 言之中的。从理论上来说,即便原文、译文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再大,也不过是初 始输入的语言符号刺激不一样,但译者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操纵语符的输入形式,从而保证最终在读者大脑中达到和原文一致的激活效果。 (七)翻译与对比语言学 为翻译而进行的语言对比必须在英汉语言之间形成差异的最底层展开,即在语言基 本模式的基础上展开,这样找出二者基本的差别,做出本质的解释,才能真正起到“以 比促译”且“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英汉语言共性 事实上,英汉语言中的表达,往往都是基本模式的嵌套和变形。 如:她买了一本讲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修养的书。 ——拆分开其实是: 1.她买了一本书She bought a book. 2.书里讲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修养The book tells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cultivate their abilities. 因此合并后: She bought a book which tells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cultivate their abilities. (九)形合与意合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所谓的“合”就是“组合”,是语言符号由“散”到“集” 的组织手段。 汉语意合的表现在内容上是一个“悟”字,在形式上是一个“省”字。 英语形合的表现在内容上是一个“理”字,在形式上是一个“添”字。 例:张三打算进城买驴推磨做豆腐挣钱娶媳妇。 这句话体现了汉语在形式上“能省则省”的特点,而英语的形合结构很强调梳理清楚 各句子成分的彼此关系,重视交代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意思。在形式上,英语在采 取嵌套模式组句时往往是“能添则添”,而添加的这些词汇,很多都只是表明句子内 部各成分间的逻辑关系,本身没有实在的意义。常见的是加上了冠词、介词、连词、 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等。如上例翻译如下: Zhang San decided to go to the market to buy a donkey, which would help him make bean curd by turning the mill, so as to make enough money to get a wife.

符号学翻译

1.3汉译英的方法---符号学翻译法 翻译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和艺术,需要灵活得体的技巧。对翻译学习的目的和重点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会雷同。而且,由于翻译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虽然经过国内外学者的悉心研究,至今还没有制定出一套人人都接受的翻译原则和一种人人都满意的方法。正是由于翻译的这一与众不同的特征,这门学科才如此有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致力于跨文化、跨语言交际研究的人们立足于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研究。虽然翻译涉及众多学科理论,至今没有哪一种理论能被翻译家一致确认为翻译研究的支柱理论。但无论如何,研究学习翻译总该有一个切入口。本书将以尤金·奈达提出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sociosemiotic approach)为切入口,以符号学(semiotics)的意义观为核心,以韩礼德(Halliday)所述的语言的社会符号性为根据,结合对比语言学、语用学、篇章分析学、文体学、交际学、文化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讲述汉译英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1.3.1.符号世界与符号学 世界是由符号组成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看作是各类符号系统中的一个符号。花、草、树、桌、椅、气味、颜色、机器、飞机,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符号或是符号的集合。如小汽车可以看作是一个符号。它是先进的交通工具,方便、快捷,它由许多零部件构成,这些零部件又是一个一个的符号,所以小汽车也是多种符号的集合。小汽车在社会中存在,在社会这个由复杂的符号系统交织的网络中,小汽车这一符号具备社会意义。私人小汽车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普遍,在西方国家小汽车的车主不一定是富人;而在90年代中期的中国,谁拥有小汽车,谁就一定富有。因此,小汽车在中国便与“富有”联系在一起。小汽车可漆成各种不同的颜色。但在汽车颜色符号系统中,黑色是最高贵的颜色,象征着财富和权力,黑色汽车因此受到买主的青睐,当然它也最容易成为盗贼匪徒袭击的目标。 身势语(body language)也是一种符号系统。不同的身势表达不同的意义。如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不同意,低头表示羞愧、不好意思或在具体语境中因具体人的习惯含有其它意义。握手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极其普通的行为,也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有不同的意义。它可以表示重逢的喜悦(老朋友相见时)、友情的建立(陌生人经人介绍初次相识时)、协议合同签订的结束,还可以表示谢意和告别,甚至表示与握手这一表示友谊的形式相反的意图,如主人与客人交谈后不久便与客人握手便可能是催客人早点离开,公务人员为了摆脱纠缠不清的商人或找他麻烦的业务员时特别爱用这一符号。 人类对符号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前347)和亚里土多德(公元前384前322)都写过有关符号学的论文。到了20世纪,人们对符号的研究更深入。瑞土的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在《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一书中指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因此,它可比作文字系统,……还可比作聋哑人的字母、象征性的礼仪、礼貌惯用语、军事符号等等。但它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将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普通心理学的一部分,我将称之为符号学(Semiology)。符号学将表明符号由什么构成,符号受什么规律支配。因为这门科学还不存在,谁也说不出它将是什么样子,但是它有存在的权利,它的地位已经预先确定了。语言学只不过是符号学这门总科学的一部分、;……” 索绪尔提出语言是一种“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正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这是他对语言研究的重大贡献之一。但索绪尔此后并未对符号学作进一步的研究,即使在他的这本影响深远的著作中,关于“符号学”的论述也只有三页左右。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皮尔土(Charles Peirce,1839-l914)对符号科学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他认为:“符号或表现体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因此,每一个符号化过程都体现了符号本身、符号代表的客体和解释者之间的相互关

语用学在汉语称呼语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学在汉语称呼语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称呼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称呼语具有指称特征和语用特征。翻译称呼语应该充分考虑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等制约因素,通过一定的转换实现最大程度的“等值”效用。 关键词:称呼语;语用特征;语境;翻译 称呼语是指发话人在直接语言交际语境中用于称呼受话人的人称指示语。在各民族的日常交往中,称呼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传递给受话人的第一信息。称呼语不仅具有一般的人称指示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礼貌功能(肖旭月,2003) 。恰当的称呼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不恰当的称呼则会阻止交际的正常进行。由于发话人与受话人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和辈份的不同,以及他们之间的亲疏、情感和当时情景不同,称呼语的选择使用也会不同。因此称呼语具有表达“角色、地位、亲疏、态度、情感”等多种语用功能。 中西方一些学者大多从社会语用学的角度对称呼语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布朗( Roger Brown) 和福特(Marguerite Ford) 就美国英语中的称呼语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欧·特里普( Ervin ·Tripp ) 以他们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称呼语选择中可能的制约因素。中国语言学家的代表人赵元任先生和陈原先生从历史、文化、民族的角度研究了称呼语的意义和演变。本文通过分析英汉称呼语的类别和语用特征,探讨如何在语境制约下实现英汉称呼语的“等值”翻译。 一、称呼语的类别 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必须使用某种称呼语。汉英两种文化有各自不同的称呼特点。王得杏先生指出,与汉语中多样化的称呼形式不同的是,英美国家基本称呼形式只有两种: (1) 称谓词+ 姓; (2) 名(王得杏,1998) 。笔者认为,英语中的称呼语形式并不像王得杏先生所说的那样简单,它也应该是多样化的。英汉称呼语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一) 姓名称呼语 英语中对姓名的称呼形式是“名”(first name, FN) 和“称谓词+ 姓”(title + last name, TLN) 。例如,人们可以称“Tom Smith”为“Tom”或“Mr. Smith”。英语没有“称谓词+ 名”(title + first name) 这种称呼形式,例如上面的“Tom Smith”不能被称为“Mr. Tom”。汉语的姓名称呼语则灵活得多,可以称呼“姓+ 名”,“名”,“姓+称谓词”,“名+称谓词”,“姓名+称谓词”,还可以称呼“小/ 老+ 姓”和“姓+老”。例如,人们可以称“张大民”为“张大民”,“大民”,“张先生”,“大民先生”,“张大民先生”,“小张/老张”,“张老”。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王燕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刊名: 大众商务(下半月) 英文刊名:POPULAR BUSINESS 年,卷(期):2010(7) 参考文献(4条) 1.Sarcevic,S New Approaches to Leagal Translation 1997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1997 3.何自然语用学讲稿 2003 4.何自然Pragmatics and CE/EC translation 1992(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俊冰从语用学的视角研究翻译[期刊论文]-剑南文学2010(6) 2.秦毅.QIN Yi语用学理论之于翻译等值[期刊论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 3.容曙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期刊论文]-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z1) 4.郭光霞浅谈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9) 5.马骁骁.庞亚飞.MA Xiao-xiao.PANG Ya-fei从语用学理论探讨翻译的本质[期刊论文]-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 6.曹宏伟.CAO Hong-wei翻译中应遵循的语用学原理[期刊论文]-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18(3) 7.薛雁.戴炜华语用视野下的翻译[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 8.任丽丽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1(12) 9.赵艳丽语用学框架下的语境分析对翻译准确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3) 10.盛婧从语用学角度看等效翻译[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9900428.html,/Periodical_dzsw-tzb201007174.aspx

社会符号学

浅谈英译汉过程中的“意义再现” 翻译的标准之一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其中功能反映的是文本的整体效果,该效果又必须通过意义的表达来实现。因此有人说,翻译即翻译意义,这句话虽欠全面,却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意义再现”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将结合所学知识,来谈谈这一点。 所谓意义相符,指的是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相符。 对指称意义的翻译 指称意义是词语、句子和篇章反映的客观世界。 人类各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有着某些共同的体验,但有时不同文化环境的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深浅程度不一,角度也不相同。因此对指称意义的翻译根据情况可以概括为三种: (一)汉语和英语的完全对应。 例如:月亮——moon,我唱了一首流行歌曲——I sang a popular song,这一种对应相对直观,所指明确,翻译的时候比较容易处理。 (二)汉语和英语的不完全对应。 如“浓咖啡”译成“black coffee”而不是“thick/powerful coffee”,“新闻照片”是“press photo”而不是“news photo”,这些词语往往是一些专有名词或专门术语,翻译的时候要谨防找到“假朋友”。还有一些在汉语中概念笼统的词语,如“干部”、“税”等,在英语中则根据具体情况有不同的说法。 这类短语的翻译要依靠平时学习和实践积累,才不至于“出洋相”。 (三)部分汉语词语在英语中形成“意义空缺”。这种情况下,翻译又可以细分为四种“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和音译意译结合法。翻译时视情况而定,比如地方文化色彩浓郁的词语宜用音译(秧歌——yangko),因文化差异的局限而采用意义功能相符的意译,等等。 举个例子,“远处有悲壮的笳声”(茅盾“黄昏”),译文为“F rom near,then far,comes the solemn,tragic sound of a flute。”原文中,“笳”即“胡笳”,是我国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为明了起见,没有音译成“Jia”或“Hu Jia”,不然的话,还得加注解说明,造成没有必要的累赘,译成“flute”不失愿意,一看即明。 对言内意义的翻译 言内意义是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和篇章成分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意义,表现在叠词、重复、双关、一语双叙、音韵等修辞上。言内意义形象生动,是原文语言的精髓,翻译的时候必须仔细推敲,尽量译出原文的妙处,给译文读者带来美的感受。 下面结合朱自清“匆匆”一文中的一段话进行简单阐述。 原文: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译文: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 yet in between, how swift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 ...Thus--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wears off in the bowl when I eat my meal, and passes away before my day-dreaming gaze as I reflect in silence. (朱纯深译) 析:这段译文中,我最喜欢的是对“又是怎样地匆匆呢?”的翻译。该句以排比加设问来带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具体描绘,译文选用swift,shift,such,rush这些词,通过短元音和摩擦音的集中重复,影射了“匆匆”之中的纷扰,可谓天衣无缝。如果用一般的“How time flies”则根本体现不了这一效果。另外,原文第二句重复三次“日子从……过去”,增强了叙述的力度,但在翻译成英语时如果都运用“pass away”则显得单调。选用同义词组flow away, wears off和pass away,从美感功能和信息功能而言,译文与原文之间取得了相似的效果。 我觉得各类修辞中最难译的是双关,就像英语中“Two ghosts walked into a bar and asked the bar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语言学研究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王 宏 军 (嘉兴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摘 要:语用学介入翻译,为翻译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本文就语用学的几个主要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加以论述。语用等效理论是一种避免翻译尴尬且力求等效的新理论模式。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是在翻译语用意义时牵涉到的两种语言的语用原则,因为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其语用原则不尽相同,它们有助于推导语用意义。而关联理论认为,译事是一种三元关系的语用等效翻译。无论在翻译中使用哪种理论,其语用含义是由语境决定的。可见,意义的决定在于使用,而使用的重要因素是语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语用翻译的探索将是无止境的。 关键词:语用学;语用翻译;语用等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语境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7)01-0063-04 引 言 Nida 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他说“翻译就 是交际”。Newmark 也曾指出“交际是翻译的职 能”。这种交际是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一种行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双向的心理过程。按语用学原理,这是作者与译者之间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译者的解码过程实际上就是翻译的过程。语言学家把语用学看作是研究语言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这就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诠释。 一、语义与翻译 人们对意义的研究有着不同视角和出发点,意 义不仅属于语言学的范畴,而且还属于逻辑的、哲学的、认知心理学的以及社会文化学的范畴。这就将意义切分为纯语言意义观和语用学意义观。对翻译理论而言,这两者都有着重要的价值。Newmark 曾说,语义学的所有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体系中的符号意义,或称规约的意 义,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的意义。语义翻译只是将 目的语的语义直接译成母语,力求在句义上的等价。人们一般认为语义翻译似乎忠实原文,它能将目的语的词义准确地译成母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使用语言的规约也各不相同,由此会产生理解和翻译上的失误。我们说“失误”而不说“错误”是因为某个词或句译出的含义与目的语的含义不同,因而只能说是母语表达不符合原作者的用意而已。 二、语用与翻译 Levins on 说:“语用学是非语义学的语义研究”。 语用翻译是译者将原作与译作在语用用意上的等价翻译,能用母语恰如其分地表达原作的用意。语用学的意义观着重语言成分的用义,即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所含的意义。语用含义是用义的表现,指一种依赖于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意义,这种推导出来的语句的含义是一种话语意义。而语用学则研究语言使用时的说话意义,也就是语言结构在语境中所表达的实际含义或非规约意义,即语用含义。如:Shall 收稿日期:2006-12-25 作者简介:王宏军(1962-  ),男,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用学。第3卷第1期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N o 11,20072007年3月 Journal of X i π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erial N o 16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英语也成为我们日常交际中的主要语言之一。但是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阻碍交流,因此翻译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但是翻译作为一种交流的环节,由于它是一门跨语言的艺术,所以需要涉及到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重组。同时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过程,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各自的语言学要素进行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交流。在实际的硬汉翻译过程中,语言学知识贯穿着翻译过程的各个部分。因此接下来本文将对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运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学;英汉翻译;运用分析;探讨研究 中英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包含着众多的语言学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讲求信、达、雅,不仅仅要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言,同时翻译过来的语言要能够和目的语言表达方式相一致。我们可以将翻译的过程看成是编码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担任着中介者的作用,翻译信息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整个工程。因此在翻译中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学要能够精通了解。 一、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1)外延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外延意义就是指语言的概念知识,是一个词语最为基本的含义,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我们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个词语最先掌握的就是其外延意义,也是其最为基本的含义。我们在平时学习英语查字典的过程中,相对应的英语词汇的相关汉语解释就是其

外延意义。外延意义通常来讲具有稳定性,只和这个词语有关。外延意义并不会因为说话者本身所处的国家、说话者身份或者是所处的环境而有所改变。例如,翻译人员在对dragon、dog、book这些词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他们的基本含义就是龙、狗以及书本,不会出现在澳大利亚是这个意思,而在中国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概念。外延意义具有明确性,不会随着国家、地域的不同就变成意外一种含义。 (2)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内涵意义就是指语言深层次的含义,是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文化背景的覆盖下,给予词语的外延意义以一定的感情色彩。也就是说一个词语的外延意义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意义,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其社交色彩。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就是说外延意义是一个词语基本的、表面的含义,而内涵意义就是指一个词语的深刻的、潜藏的意义。前文讲过,外延意义具有稳定性以及明确的指向性,而内涵意义则具有不稳定性。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需要读者自己根据其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加以体会。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会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它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会有所变革,同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不一样。同样,我们可以举例进行说明:Youarealuckydog.在这句话中,dog的外延含义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狗的意思,无论是在英语语境或者是在汉语语境中。但是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不一致,其内涵意义呈现出差别,在英语中,dog通常代表着忠诚,具有褒义,而在中国,dog则代表着不好的东西,例如狗仗人势。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源语言的内涵意义出发,将其翻译为“你真是个幸运儿”,而不是“你真是条幸运的狗”。

认知翻译学视野下的翻译批评_姚振军(1)

=5>:C5:8A 5>7B;8<@B856;<>: 15 作者简介:姚振军, 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学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摘 要:目前, 学界对“认知翻译学”的理论价值与潜力已有了较为广泛的共识,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已基本确立。本文在系统梳理王寅的认知翻译观的基础上,尝试完善玛格丽特·阿曼的认知翻译批评的五步模式,并且提出认知翻译批评是认知翻译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分支之一,翻译批评中认知机制的引入能使其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作用更加突出。 关键词:翻译学;翻译批评;认知语言学;模范读者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14)02-0015-05 1.引言 翻译研究经历了几次重要的翻译范式的转变或 “转向”: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语言学转向、始于20世纪末的文化转向、实证转向和全球化转向等。近年来翻译研究界似乎出现了“回归语言学”的部分转向, 2001年第三届欧洲翻译研究大会(EST )将“回归语言学”列为会议主题(张莹,2007)。在21世纪初,认知语言学逐步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学派,也自然对翻译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也顺应了翻译研究的“回归语言学”的大趋势,正在形成一个新的“认知转向”(孟志刚熊前莉,2012),一门新的“认知翻译研究”逐渐形成(王寅,2012)。本文在系统梳理王寅的认知翻译观的基础上,尝试完善一种认知翻译批评的五步模式,以期进一步丰富认知翻译学的研究体系。 2.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2.1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可以追溯到Bell (1991)对翻译认知心理的研究。由Danks 等(1997)编辑出版的Cognitive Processe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口笔译认知过 程》 )是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过程中认知科学与翻译研究结合道路上重要的“中转驿站”(邓志辉, 2011)。Chesterman (1998,2000)以文本为内容的认知性研究,区分了翻译研究的比较模式(源文本与译本比较)、过程模式(研究译者从接受任务、分析源文本、语码转换、译文重构、修改直至交稿的过程)和因果模式(研究译文形成的原 因、取得效果的原因乃至人类复杂翻译活动如 何得以完成)。切斯特曼(Chesterman )的这一翻译模式理论对译学研究很有意义,也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引起了不同国度译学学者的关注,并纷纷撰文对此进行讨论。2000年, Maeve Olohan 编著了Intercultural Faultline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 :Textual and Cognitive Aspects (《超越文化断裂·翻译学研 究模式1:文本与认知的译学研究》 ,2006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再版),文集集中了一些有 代表性的相关研究,从而让读者更为系统和深入地了解了切斯特曼的模式理论。正如该文集副标题所示,切斯特曼的模式理论是以文本为内容的认知性研究。文集共收录来自欧、美、澳以及其他国家与地区译学研究者的英文论文16篇,虽然所选论文角度多样,但是都以模式理论为核心,并突出了对翻译活动的认知研究。 2010年,Shreve 与Angelone 编著的《翻译与认知》的论文集,是《口笔译认知过程》的姊妹篇,文集认为,翻译的未来方向为“从认知角度研究翻译”,且在近期将会硕果累累(2010:1,12)。在该文集中,Halverson 正式提出“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与“认知翻译学者(cognitive translation scholars )”的概念,并指出必须明确地沿着认知理论向前发展翻译学(2010:353);西班牙翻译家Martin (2010:169)使用了“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ology )”这一术语,但她认为当前“认知翻译学”作为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尚属于“前 范式(Pre-paradigm )”阶段。与该术语类似的英文表达还有:cognitive translation theory 、 cog- DOI:10.13458/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9900428.html,ki.flatt.003965

社会符号学与翻译

社会符号学与翻译 一、引言 将符号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巴尔胡达罗夫( 1985) 。他在《语言与翻译》一书中明确指出,语言单位同任何其他符号一样,由表达形式和意义内容组成, 意义仅是一种符号关系。巴赫金( 胡壮麟, 2001) 认为, “世界是文本、符号学或符号系统。”符号具有物质性、历史性、社会性、意识形态性、交际性和对话性。巴赫金的符号学观点进一步证实了符号学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元科学, 它与众多子符号系统均有纵聚合或横组合的联系, 如符号学与文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传播学等。符号学作为社会这一符号网络中的子符号系统, 是适用于翻译研究的( 陈宏薇, 2003) 。Nida believes," The great advantages of semiotics over other approaches to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is that it deals with all types of signs and codes, and especially with language a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x of all the systems of signs which human employ."(Nida,2001:376)“社会符号学要求对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给予同样的重视,因为无论何种性质的符号,都必须根据整体交流语境并联系所有其他与语言符号结合的符号来加以理解。”(Nida,2001:155) 符号学理论认为, 任何符号, 不管是语言符号( 如语言本身) 还是非语言符号( 如体态语、超语言符号或者副语言符号等)均具有意义。意义即关系。不同的语言标示着不同的符号系统; 翻译即是翻译意义; 意义和功能是一篇译作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唐美华,

语言学 术语翻译及术语解释讲解学习

语言学术语翻译及术 语解释

术语翻译及术语解释汇总 术语翻译 1.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语言的甄别特征) Arbitrariness(任意性),Duality(二层性/二重性), Creativity(创造性/原创性),Displacement(移位性),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播),Interchangeability(可互换性) 2. Functions of language referential 指称功能 poetic 诗学功能 emotive情感功能 conative 劝慰功能 phatic寒暄功能 metalingu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概念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textual function语篇/文本功能 Informative(信息/告知功能),Performative Function(施为功能), Emotive Function(情感功能),Phatic communion(寒暄交谈), Recreational Function(娱乐功能),3. Phonetics(语音学), Phonology(音系/音位学); Morphology(形态学), Syntax(句法学); Semantics(语义学), Pragmatics(语用学) Articulatory phonetics发音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声学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听觉语音学 Psycho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人类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 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Neurolinguistics神经语言学 4. 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描写式和规定式 Synchronic vs. diachronic共时和历时 Langue vs. parole语言和言语Competence vs. performance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 5. Vocal tract 声道(resonating cavities共鸣腔), pharynx咽腔, oral cavity口腔 and nasal cavity鼻腔. 其它的一些发音器官:lungs肺, windpipe(trachea)气管, vocal folds声带, larynx喉, epiglottis会厌,次声门, pharynx咽, uvula小舌, hard palate硬腭, soft palate软腭, alveolar ridge齿龈 6.Consonants and vowels(辅音和元音) A. Manners of articulation发音方式 B. Places of articulation发音位置 7. Stop (or plosive)爆破音 Fricative摩擦音 Approximant近似音 Lateral (approximant)边音 Affricates塞擦音, trill颤音 and tap 闪音 Bilabial双唇音 Labiodental唇齿音 Dental齿音 Alveolar齿龈音 Postal veolar后齿龈音 Retroflex卷舌音 Palatal硬腭音 Velar软腭音 Uvular小舌音, pharyngeal咽音 glottal声门音monophthong vowel: 单元音 diphthongs双元音 triphthongs三元音 Lax vowels短元音 Tensed vowels长元音 8.Coarticulation and phonetic transcription协同发音和标音 anticipatory coarticulation先期协同发音 perseverative coarticulation后滞协同发音. broad transcription宽式标音 narrow transcription严式标音 9. minimal pairs最小对立体 Phoneme音位 phonemic transcriptions音位转写 phonetic transcriptions语音转写 phones音子 allophones音位变体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互补分布

认知语言学翻译

两种语言,两种思维:由语言操作驱动的灵活认知处理 摘要 人们通过划分周围的物体和事件为可识别的不同类别来了解它们。语言影响这个过程的程度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不同的语言使用者的行为有所不同吗?在这里,我们表明,流利的德语和英语双语根据其操作语言的语法限制自动分类运动事件。首先,正如在运动编码中的跨语言差异所预测的那样,在德语测试环境中运作的双语参与者更愿意在英语完成的基础上比双语参与者更大程度地匹配事件。第二,当双语参与者在英语中遇到语言干扰时,他们的分类行为与德语的预测一致;当双语参与者在德语中遇到语言干扰时,他们的分类与英语的预测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语言的影响是上下文绑定的和短暂的,揭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认知的可塑性。 关键词:双语,认知,认知过程,语言,心理语言学 查理是弗朗柯斯国王,自诩为罗马人的皇帝,发现讲另一种语言就是拥有另一个灵魂。有没有像人类之间能够互相区分的一种基础的东西,这种东西能够在变化的语境中进行转化?语言可以为世界有意义的划分随时提供信息依据(露西,1997;沃尔夫,1956)。例如,在面孔,颜色,事件,和人工刺激上加上特定的语言标签,那么人们就会更快地区分和学习这些概念(罗伯逊,汉利,2008;lupyan& Ward,2013)。接触不同语言的婴儿一旦能说出母语的颜色,就会颜色分类上出现差异(罗伯逊,大卫杜夫,戴维斯,&夏皮罗,2004)。这种影响已经扩展到低层次的感知(蒂埃里,Athanasopoulos,wiggett,绘制,与Kuipers,2009)。在这里,我们通过操纵操作在双语者语言和测量在一个分类任务绩效的方式,探索使用特定语言在认知加工中表现出的差异性。 在两个实验中,我们要求德国的英语学习者提供视频剪辑三合会描绘目标导向运动事件的相似性判断(例如,一个女人向一辆车走)。先前的研究表明,不同语言的人对运动事件的目标或终点有不同的看法。德国、南非语、和瑞典往往提到终点,看看终点,终点在相似性判断和青睐,而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这样一个较小的程度上(athanasopoulos&拜兰,2013;拜兰,Athanasopoulos,&工作,2013;flecken,卡罗尔,和Stutterheim,2014;Stutterheim,Andermann,卡罗尔,flecken,与schmiedtová,2012)。这些跨语言的差异是因为端点偏好语言观方面的差异,一种语法手段,表达的是一个动作,状态,或事件涉及时间的流动:英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一个事件的持续期是动词标记(例如,强制性的渐进的-ing形式的英语),和这些语言的使用者更容易查看事件正在进行,不强调端点。相比之下,德国,南非,瑞典缺乏观点,因此不把注意力转向运动进行性。相反,演讲者采用整体事件的看法,终点也包括在其中(详情见拜兰et al.,2013;冯斯塔特海姆et al.,2012)。 在我们的第一个实验中,我们得出在英语和德语语境中的德语和英语的单语和双语德语英语事件分类模式。如果不同的语言与事件分类的差异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任务中的性能将根据语言上下文而变化。在第二次实验中,我们打乱了口头介导的分类,要求不同组的双语者在第一和第二语言重复串的数字。发现只要动词一出现,单跨语言的差异在言语之间存在的干扰就会消失。然而,当双语者使用他们的母语语言的时候,其他语言仍然活跃和被充分利用,影响者与之有所关联的话语形式(abutalebi和绿,2007;Boutonnet,Athanasopoulos,&蒂埃里,2012;吴和蒂埃里,2010)。

符号学理论中的“符号”

一、什么是符号 “符号”(sign)一词渊源已久,然而它的含义却一直含混不清,甚至在经典着作家那里也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古代希腊,符号就是征兆。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把病人的“症候”看作符号,世称“符号学之父”。公元2世纪,古罗马医生、哲学家盖伦(Galen,C.)写了一本症候学的书,名为“Semiotics”,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符号学”。此后,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Augustine,A.)给了符号一个一般性的解释:“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意思是说,符号是代表某一事物的另一事物,它既是物质对象,也是心理效果。奥古斯丁的符号观,直接影响了现代符号学的两位奠基人——索绪尔和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Locke,J.)把科学分为三种,第一二两种为物理学和伦理学,而第三种,他说“可以叫做Semiotic,就是所谓符号之学。各种符号因为大部分是文字,所以这种学问,也叫做逻辑学。”洛克的符号学说,更是皮尔斯符号学思想的泉源。 古代中国虽然没有关于“符号”的明确界说,但是古代汉字“符”确实含有“符号”的意思。所谓“符瑞”,就是指吉祥的征兆;“符节”和“符契”都是作为信物的符号;“符箓”为道教的神秘符号。先秦时期公孙龙《指物论》,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符号学专论。在古籍《尚书》中,注释者说:“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不仅说明了语言是一种符号,而且指出文字是记录语言符号的书写符号。 “符号”作为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可以不加定义,但必须予以诠释。直到20世纪初年,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把语言符号解释为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时,“符号”一词才算有了比较确定的含义,人们对于“符号”的理解逐渐趋于一致。 在索绪尔看来,符号不是别的,而是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在《普通语言学教程》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一般说来,语言是一种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是一种代码。它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可用来表达语义。同时,语言又是一个用于交际的系统,可以运用不同的代码形式来指称具体的和抽象的东西,并可创造具有交际价值的信号。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译者不得不做出选择:一是放弃与语境息息相关的交际价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一是放弃与语境无关的纯语义等值而保持交际功能等值。这种选择事实上是在“逐词译”与“意译”之间做出的选择。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选择就是意义。对于译者来说,在做出选择之前,必须弄清楚翻译的目的,同时要明白哪些语言形式可以使预期的目的得以实现。在这一点上,Halliday 提出的功能语言学给我们提出了思考的切入点。 Halliday认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使用。这三个因素是:语场、语旨、语式。这三个因素是情景语境的组成部分,称为语域变体。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什么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透过动词类型、主动被动结构、过程参与者等得以体现。语旨指的是谁是交际者,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关系等,透过语气动词和副词,譬如“但愿”、“应该”、“可能”和评价词汇,譬如“可爱”、“恐怖”等予以体现。语式指的是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交际渠道和修饰方式,透过语句结构和词汇的连贯方式予以体现。语场、语旨和语式跟语言三个纯理功能相互联系:语场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语旨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而语式则是语篇功能的具体体现。语篇功能是三大功能中的核心,它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一致和相称的语篇。研究语篇必须联系其语境,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通常都是先有语境,才会有语篇。语境与语篇是互相依存的;特定的语境要求特定的语篇,特定的语篇创造了特定的语境。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要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意义,在英语中可以说" Close the door." "Close the door, please.""Please close the door." "Can you close the door?" "Will you close the door?" "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等等。这些可能被选择的形式除了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基本的概念意义外,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

2008年1月第24卷 第1 期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 Jan.,2008 Vol.24 No.1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 吴 波 (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上海 200062) 提 要: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翻译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而译者的认知活动和翻译能力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教学模式对全面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改进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8)01-0056-05 A Cogn iti ve L i n gu isti c Perspecti ve on Tran sl a ti on and its En li ghtenm en t On the D evelop m en t of Tran sl a ti on Ab iliti es WU B o Abstract:A cognitive linguistic pers pective on translati on p r ovides a ne w outl ook on 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teaching:the core of translati on teaching is t o devel op translati on abilities which are cl osely related t o the translat or’s cognitive activities.A translati on teaching mode with a cognitive linguistic pers pective will hopefully facilitate the devel opment of translati on abilities as well as the eli m inati on of p r oble m s in current translati on teaching. 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translati on abilities;translati on teaching 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王寅,2007:583)”。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认知语言学建立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翻译,相比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观和传统语言学的翻译观,它突出了主体认知活动在翻译中的表现。这是有关翻译活动的一个本质现象,却一直以来在翻译研究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相比解构主义、阐释学和文化学派的翻译观等强调译者(即解构者或阐释者)本身的视域、经验和立场等主体性因素在翻译活动中的发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提出要发挥体验和认知对主体性因素的制约作用。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一方面承认认知活动对翻译的决定作用,即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一方面又指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之一应受到其它参与翻译活动的认知主体间互动的制约,翻译时应“创而有度”,而不是“任意发挥”(王寅,2007: 581),因而它是一种追求平衡的翻译观。换言之,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承认并描述了认知活动在翻译行为中的客观存在,同时又提出译者必须尽量重现原文所表达的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它既是看待翻译活动的一种新的整合性视角,同时又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翻译活动的标准。鉴于翻译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译者,而认知语言学直接关注译者认知活动的过程,强调主体的体验性和创造性,重视认知所产生的结果,笔者认为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当前的翻译教学,将会有助于翻译研究者和教师在翻译教学相关的一些问题上有新的发现,比如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模式,翻译教材的选择和使用的标准等。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可以为翻译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理论模式和支持。 二、翻译能力:翻译课堂的具体目标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全面介入以及译者对翻译结果的影响在翻译研究中已获得广泛承认。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吴波,2006),笔者认为翻译教学的总体远景目标是培养合格的译者,而翻译课堂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能力的核心是分析原文和重建原文功能的能力。但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