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 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

心理学 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

心理学 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
心理学 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

心理学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

A.热情

B.表情

C.激情

D.心情

3.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4.情绪、情感是在人的()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A.动机

B.认识

C.个性

D.态度

5.下列情绪的性质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是很密切B.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D.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6.()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A.热情

B.应激

C.激情

D.心境

7.()状态下,有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剧烈的生物性反应,叫适应综合症。

A.心境

B.热情

C.应激

D.激情

8.“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9.“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应的情绪状况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1.绝望属于()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理智感

12.狂喜、恐惧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3.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心境

B.理智感

C.应激

D.激情

14.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15.“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抑郁

D.焦虑

16.“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A.愤怒

B.恐惧

C.应激

D.激情

17.小刚得知自己被理想的大学录取后,整个一周都很开心,这种情绪状态是()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理智感

18.“捧腹大笑、手舞足蹈”是()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20.“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A.心境状态

B.应激状态

C.激情状态

D.热情状态

21.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

D.语调表情

22.愿望不能实现或达到目的的行动受挫时引起的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

A.愤怒

B.恐惧

C.悲哀

D.痛苦

23.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这指的是情绪情感的()

A.动机功能

B.健康功能

C.调控功能

D.信号功能

2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25.荣誉感、友谊感、革命人道主义情感属于()

A.理智感

B.热爱感

C.审美感

D.道德感

26.美感属于()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激情

27.好奇心属于()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心境

28.()具有较大的肤浅性、表浅性

A.情绪

B.情感

C.感情

D.心情

29.()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A.感情

B.情感

C.情绪

D.心情

30.表现和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A.动作表情

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

D.面部表情

31.心理学家指出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

A.警觉反应阶段

B.抗拒阶段

C.衰竭阶段

D.结束阶段

32.压力与生理的应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不属于这三个阶段。

A.警觉反应阶段

B.接受阶段

C.衰竭阶段

D.抗拒阶段

33.适中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提出这一观点的理论是()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34.效率与动机的关系呈()

A.线性关系

B.成正比

C.成反比

D.倒U型曲线

35.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不变

36.()不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形式。

A.压抑

B.压制

C.投射

D.力比多

37.自我防御机制最早由()系统地加以论述。

A.精神分析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认知心理学派

D.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38.人将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致命打击主动遗忘的防御机制被称为()

A.否认

B.压抑

C.遗忘

D.幻想

39.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自我防御机制”的表述的是()

A.是“超我”的活动机制

B.是一种压抑或克制能力

C.绝大部分“防御机制”有积极意义

D.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一种能力

40.“酸葡萄心理”“甜柠檬效应”属于()防御机制。

A.压抑

B.代偿

C.升华

D.文饰

41.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难以回敬,转而踢倒身边板凳,把对妈妈的怒气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这是()防御机制。

A.压抑

B.置换

C.升华

D.投射

42.歌德痛苦时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这属于()防御机制。

A.压抑

B.置换

C.升华

D.投射

43.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

A.克服困难

B.情感过程

C.兴趣爱好

D.认知过程

44.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环节是()

A.确定行动目的

B.制定行动计划

C.作出行动决定

D.执行决定

45.在目的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46.小明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出去玩,这属于()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47.某人在商场购物时,既喜欢质量高的商品,又嫌价钱太贵。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A.趋避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双趋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48.进退维谷是一种()式的动机冲突。

A.双趋

B.双避

C.趋避

D.多重趋避

49.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是意志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50.对于胆小而易受暗示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意志。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51.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52.与意志的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盲从

B.动摇性

C.优柔寡断

D.任性

53.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优柔寡断

B.盲从

C.动摇性

D.任性

54.“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意志()品质的表现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55.“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5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缺乏意志()的表现。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57.飞机飞行出现故障,飞行员紧急准备着陆时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焦虑

58.()是幼儿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A.高兴和喜悦

B.高兴和快乐

C.喜悦和兴趣

D.快乐和兴趣

59.中班幼儿喜欢告状,这体现的幼儿情感是()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实践感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防御机制的有()

A.压抑

B.否认

C.投射

D.升华

E.文饰

2.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形式。

A.理智感

B.道德感

C.责任感

D.美感

E.荣誉感

3.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

A.心境

B.心情

C.激情

D.感情

E.应激

4.意志的品质通常有()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E.坚强性

5.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有()

A.任性

B.优柔寡断

C.动摇性

D.盲从

E.怯懦

6.属于情绪的外部表现的是()

A.轻声吟歌

B.眉开眼笑

C.坐立不安

D.心潮澎湃

E.浑身战栗

7.心境产生的原因()

A.生活中的顺境

B.个人的健康

C.环境的变化

D.生活中的逆境

E.工作的成败

8.下列有关情绪情感说法正确的是()

A.情绪情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不同方面

B.情绪代表的是情感的反映过程

C.情感代表的是情绪的内容

D.情感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E.情绪通过情感表现出来

9.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它包括()

A.语调表情

B.面部表情

C.姿态表情

D.手势表情

E.身体表情

10.情绪情感有()组成。

A.主观体验

B.认知

C.生理唤醒

D.外部表现

E.意志行为

三、填空题

1.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分为心境、和应激。

2.新教师上讲台慌乱属于情绪的。

3.一个高中生高考被录取了,他在一段时间内会体验到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

4.“怒伤肝,喜伤心”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功能。

5.情感包括理智感、和美感。

6.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征,它往往与人的思想观念紧密相连。

7.长期压力引发的应激反应过程包括警觉反应阶段、阶段和阶段。

8.具有弥散性特点的情绪状态是。

9.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程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一般任务的完成。

10.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和执行决定的阶段。

11.集中体现其他三种意志品质的是意志的品质。

12.表情动作可以分为、言语表情和动作表情。

13.“动之以情”说明了教师的重要作用。

14.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15.意志是人的的充分体现。

四、判断题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要通过情绪表达出来。()

2.具有弥散性特点的情绪状态是激情。()

3.自动化的习惯性动作不同于意志行动,但可以使一个人更好地完成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4.认知和情感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但意志可以反作用于认知和情感过程。()

5.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6.情绪唤醒水平越高,则学习和工作效率越高。()

7.“迁怒”是运用了投射的防御机制()

8.动机是由人的内部需要而产生的。()

9.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10.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还处在初步的、低水平的阶段。()

五、名词解释

1.意志

2.压力

3.道德感

4.情绪和情感

5.心境

6.应激

7.自我防御机制

8.投射

9.多重趋避冲突

10.激情

11.逆反心理

六、简答题

1.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2.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

3.简述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4.简述意志的基本特征。

5.简述意志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6.简述意志与情绪过程的关系。

7.分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8.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

七、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师怎样才能善于识别学生的情绪状况并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

3.分析动机冲突类型及在教育实践中解决学生动机冲突的办法。

八、案例分析

1.20世纪,美国北部的凯巴伯森林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间出没,狼是鹿的大敌,美国总统为保护鹿把狼消灭了,结果鹿大量死亡,最后又把狼放进森林。

请谈谈这个案例给你的启示。

2.沫沫今年三岁了,她最喜欢吃冰激凌。有一次因为天冷,妈妈没有给沫沫买冰激凌,她就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爸爸给了她一块巧克力糖,沫沫立刻又笑了起来。又有一次,她看见隔壁家的小朋友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

根据材料,试分析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及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基本策略。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本题考查情绪情感的定义。

2.B【解析】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

3.A【解析】情绪与情感以需要为中介。

4.B【解析】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

5.A【解析】情绪具有动机的功能,与动机有很大的联系。

6.C【解析】激情状况下人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易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

7.C【解析】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时,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剧烈的生理反应,叫做适应综合症。

8.C【解析】“情急生智”是在突发状态下产生的,当人们遇到这种突发情况时,快速决定,作出智慧的反应,这是应激的过程。

9.B【解析】心境具有感染性。在不同的心境状态下,同种事物被个体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色彩。

10.A【解析】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流泪,闻鸟叫而惊心,这充分表明了心境的感染性。

11.C【解析】绝望是一种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属于激情。

12.B【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13.C【解析】突发事件下的情绪状态,是应激。之所以属于应激而不属于激情是由于情绪不是爆发式的、猛烈的。

14.B【解析】突发性灾难引起的情绪一般是应激。

15.A【解析】心境是一种缓和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爆发猛烈而时间短的情绪状态。因此答案选择A。心境和激情是情绪的类型,抑郁和焦虑是神经症的类型,两者是有差异的。

16.D【解析】激情的定义是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因此选择答案D。A、B是情绪表现,

C、D是情绪状态。

17.C【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知道自己被录取后的一周内,都体验着一种开心的状态,这是心境的典型表现。

18.B【解析】心境、激情和应激三个概念在表现程度上有差异。心境较轻,激情较重,应激是高度的紧张状态,所以选B。

19.C【解析】心境具有弥散性。

20.A【解析】“心有余悸”指事后的一种程度较轻的惊恐情绪。

21.B【解析】人可以通过身体姿势表达情绪,这属于人的身段表情。

22.A【解析】愤怒是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挫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23.C【解析】调控功能是指情感对人的活动具有引发、促进和调控的作用,从而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情绪情感的功能中没有健康功能一说。

24.A【解析】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诗句表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25.D【解析】荣誉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故而属于道德感。

26.B【解析】美感是情感的一种。

27.C【解析】理智感主要包括求知欲、认知兴趣和好奇心等。

28.A【解析】此题考查了情绪的特点。

29.B【解析】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深刻性。

30.D【解析】因为面部表情最直接,也最丰富。人的情绪、情感的机体表现有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皮肤电和脑的变化及外部表情的变化,但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面部表情。

31.C【解析】本题考查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警觉反应阶段,第二阶段是抗拒阶段,第三阶段是衰竭阶段。

32.B【解析】压力与生理的应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警觉反应阶段、抗拒阶段和衰竭阶段。

33.B【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中等水平动机最有利于个体以较高的效率完成学习。

34.D【解析】本题直接考查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该理论认为效率与动机呈倒U型曲线。

35.A【解析】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越低。

36.D【解析】力比多指性本能,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术语,不属于防御机制。

37.A【解析】精神分析学派首先对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38.B【解析】压抑是指把那些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或回忆、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39.B【解析】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的活动机制,绝大多数具有消极意义,能够引发个体心理障碍,是先天的一种能力。

40.D【解析】文饰又称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要追求的目标,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题干中前者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后者是吃不到葡萄只有柠檬时,说柠檬是甜的,这都属于文饰。

41.B【解析】置换又称转移,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表达时,就转移到其他较安全的对象身上。迁怒属于置换机制。

42.C【解析】升华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43.D【解析】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人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到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时,才能提出正确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适当的方式和方法。

44.D【解析】意志行动包括准备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这两个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执行决定。

45.B【解析】根据意志行动的特点,可以把冲突分为四种类型: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双避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46.C【解析】略

47.A【解析】略

48.B【解析】进退维谷是进退两难的情况,是双避冲突

49.B【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指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能够迅速而有效地采取决定,并实现作出的决定。

50.B【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51.C【解析】略。

52.D【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

53.A【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一种善于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

54.D【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55.A【解析】略。

56.D【解析】略。

57.B【解析】飞机飞行出现故障,面临这种紧迫情况飞行员高度紧张,此时的情绪状态是应激。

58.D【解析】快乐和兴趣是幼儿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59.C【解析】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

二、多项选题

1.ABCDE【解析】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置换、文饰、投射等。

2.ABD【解析】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形式。

3.ACE【解析】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

激情和应激三种。

4.ABCD【解析】略。

5.AE【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与其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6.ABCE【解析】心潮澎湃属于情绪的内在体验。

7.ABCDE【解析】略。

8.ABCD【解析】略。

9.ABCDE【解析】略。

10.ACD【解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

二、填空题

1.激情

2.应激

3.心境

4.调节

5.道德感

6.深刻性

7.抗拒衰竭8.心境

9.中等10.采取决定阶段

11.坚韧性12.面部表情

13.感染力14.克服困难

15.主观能动性

三、判断题

1.√【解析】本题考查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2. 【解析】具有弥散性特点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3.√【解析】略。

4. 【解析】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认知。

5. 【解析】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6. 【解析】当情绪唤醒水平达到适宜状态时,工作与学习效率最高;情绪唤醒水平很低时,人就像进入睡眠状态,没有效率可言;情绪唤醒水平过高,则会干扰认知操作,情绪唤醒水平中等效率最高。

7. 【解析】“迁怒”是运用了置换的防御机制

8. 【解析】动机是由人的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相结合而产生的。

9.√【解析】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力或支持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或消极作用时,该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10.√【解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发展较差,到三年级时会得到显著的发展。但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还是初步的、低水平的。

四、名词解释

1.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

2.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技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为应激状态。

3.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和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4.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5.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

6.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7.自我防御机制就是个体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

8.投射是指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等,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断言别人是这样,以免除自责的痛苦。

9.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10.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11.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由于自身成熟而产生的独立或自重的要求与对长辈的不满、反抗情绪相矛盾的心理。

五、简答题(答案要点)

1.(1)信号功能

(2)调节功能

(3)感染功能

2.(1)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锻炼身体和培养幽默感;

(4)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举例说明)

3.(1)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2)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

(3)对异性的情感

4.(1)有自觉的行动目的;

(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受意识的能动调节支配;

(4)克服内外困难。

5.意志与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1)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过程,意志便不可能产生。

(2)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识过程,更不可能使认识过程深入和持久。

6.意志和情绪过程有密切的联系。

(1)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或支持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或消极作用时,该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2)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于理智。人们在工作或学习中面对困难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可以通过意志力加以调节和控制,从而使自己的意志行动服从于理智的要求。

7.(1)采取决定阶段

①动机的斗争。就动机斗争的形式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及多重趋避冲突。

②确定行动的目的。确定目的在意志行动中非常重要。意志的力量表现为正确地处理动机斗争,选择正确的动机,确定正确的目的。

(2)执行决定阶段

①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选择行动方法和策略是在目的确定之后由实现目的的愿望所推动的。它是一个人根据欲达目的的外部条件和内部规律,适当地设计自己行动的过程。

②克服困难,实现所作出的决定。克服困难,实现所作出的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

8.(1)意志的品质包括:

①意志的自觉性;

②意志的果断性;

③意志的自制性;

④意志的坚韧性。

(2)可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①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

②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③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意志;

④根据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⑤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

1.(1)教师只有明确了良好情绪的标准,才能正确识别和把握学生的情绪状况。良好的情绪有以下几条标准:

①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②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度强度的反应;

③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④良好的情绪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2)怎样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①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③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2.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动之以情”说明了教师感染力的重要作用。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与教育方法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有感染力的教师,可以按照预期目的去实现教学要求,使学生很好地接受和吸取课堂知识,同时也能以自己的个性(包括情感的倾向和情绪的表达方式)影响学生。

教师的感染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

(2)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

(3)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3.(1)动机冲突类型可分为四类: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

(2)①对于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即仅是个人兴趣爱好方面的动机冲突,这种动机冲突一般来说内心斗争不那么激烈,持续时间也不长,可让学生自行解决。

②对于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即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讲清道理、树立榜样、加强管理,帮助学生以高级的动机战胜低级的动机,培养他们的意志,从而使他们的行为服从于社会道德标准。

七、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1)遵循教育民主的原则,美国政府把狼消灭掉的行为,就违背了教育民主的原则,“狼”和“鹿”就像学生一样,他们是平等的,独立的和独特的,教育应当尊重他们的个别差异性,使他们共同接受高质量的大众化的平等教育,获得锻炼的机会。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美国政府应当训练鹿的竞争意识和奔跑能力,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躲避狼的捕杀。教育者也应当教育学生,使学生意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

理,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经历磨难,战胜自己,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

(3)遵循赏识教育的原则。当学生在现实学习、生活中遇到像狼这样的天敌时,教师要运用赏识教育的原则给予学生自信,使学生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克服困难,形成完整的性格,具有坚强的意志。

(4)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教育者要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身上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因素都是不同的,教育者要根据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育。

(5)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就像美国政府把狼重新请回来磨炼鹿的生存斗志一样,我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磨炼学生,使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2.趋势:

(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不断社会化。

策略:

(1)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

(2)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

(3)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高级情感;

(4)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山香教育)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山香教育)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 A.热情 B.表情 C.激情 D.心情 3.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4.情绪、情感是在人的()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A.动机 B.认识 C.个性 D.态度 5.下列情绪的性质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是很密切B.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D.情绪为

刺激所引起 6.()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A.热情 B.应激 C.激情 D.心境 7.()状态下,有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剧烈的生物性反应,叫适应综合症。 A.心境 B.热情 C.应激 D.激情 8.“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9.“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应的情绪状况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1.绝望属于()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理智感

18.“捧腹大笑、手舞足蹈”是()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20.“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A.心境状态 B.应激状态 C.激情状态 D.热情状态 21.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 D.语调表情 22.愿望不能实现或达到目的的行动受挫时引起的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 A.愤怒 B.恐惧 C.悲哀 D.痛苦 23.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这指的是情绪情感的() A.动机功能 B.健康功能 C.调控功能 D.信号功能 2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普通心理学全文阅读)第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1章普通心理学- 第六节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一单元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 间关系的反映。 首先,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 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便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 其次,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它不同于认识 过程,因为认识过程是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外界事物的。 再次,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 言语表情。面部表情是面部肌肉活动所组成的模式,它能比较精细地表现出人的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是鉴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身段表情是指身体动作上的变化,包括手势和身体的姿势;言语表情是情绪和情感在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表现。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 最后,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血管容积上 的变化。如愉快时面部微血管舒张,害怕时脸变白、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减慢等等。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为区别于认识过程,人们把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叫做感情。但是,感情这一概念比 较笼统,它难以表达这一心理现象的全部特征。为了区别出感情发生的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体验,人们采用了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实际上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一的过程和同一的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从这一点来说,情绪这一概念既 可以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所以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西方: 冯特桑代克 美国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1913—1914年发展成为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 俄国:乌申斯基于1868年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卡普杰列夫于1877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 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西方:①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不断扩大②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③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前苏联:①注重理论观点的探讨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布隆斯基、鲁宾斯坦②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③对西方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进行全面否定我国:20世纪初,出现第一本《教育实用心理学》,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著。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50年代学习和介绍苏联 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 西方:①内容日趋集中,初步形成理论体系②注重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 前苏联:①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态度发生变化,由排斥到亲近②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③注重理论方面的探讨,发展了自己的学习理论④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我国:("文革")中断 四.深化拓展时期(20C80年代以后) ①各理论派别分歧越来越小,东西方相互融合 ②更加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我国:复苏繁荣1980年,潘菽《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 1、什么是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2、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2、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3、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是什么?对学前教育有何启示?

心理学 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

---------------------------------------------------------------最新资料推荐------------------------------------------------------ 心理学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 心理学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心理学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 A.热情 B.表情 C.激情 D.心情 3.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4.情绪、情感是在人的()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A.动机 B.认识 C.个性 D.态度 5.下列情绪的性质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是很密切 B.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 D.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6.()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A.热情 B.应激 C.激情 D.心境 7.()状态下,有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剧烈的生物性反应,叫适应综合症。 A.心境 B.热情 C.应激 D.激情 8.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9.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应的情绪状况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1.绝望属于()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理智感 12.狂喜、恐惧的 1 / 21

(情绪管理)第节情绪情感和意志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节情绪情感 和意志

第六节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壹单元情绪和情感概述 壹、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和主体需要之 间关系的反映。 首先,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壹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和 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便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 其次,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壹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壹种内心的体验。它不同于认识 过程,因为认识过程是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外界事物的。 再次,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 言语表情。面部表情是面部肌肉活动所组成的模式,它能比较精细地表现出人的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是鉴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身段表情是指身体动作上的变化,包括手势和身体的姿势;言语表情是情绪和情感在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表现。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 最后,情绪和情感会引起壹定的生理上的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血管容积上 的变化。如愉快时面部微血管舒张,害怕时脸变白、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减慢等等。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为区别于认识过程,人们把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叫做感情。可是,感情这壹概念比 较笼统,它难以表达这壹心理现象的全部特征。为了区别出感情发生的过程和在这壹过程中产生的体验,人们采用了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实际上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壹的过程和同壹的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壹心理现象的俩个不同的方面。 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从这壹点来说,情绪这壹概念既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核心

当代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行动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及其同事、学生、专业研究者)单独或者共同进行的以提高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反省研究。 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包括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容。 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教师、教学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第二章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的迁移或概括。顺应:个体在其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不能使新的经验同化时,便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

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最近发展区:指一定的已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与即将到达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化:指外部的东西转化为部的东西,把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维果茨基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化。 场依存性: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风格。 场独立性: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在的参照(主体感觉)的一种认知风格。 反思型:能够做出缓慢但仔细而准确反应的一种认知风格。 冲动型:能够做出快速但不准确反应的一种认知风格。 说说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他的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主用多种方式表述教学容;主理解知识建构过程;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梳理有关资料,主动进行意义的建构。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出来三个重要倾向,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医学心理学情绪和情感教案

情绪和情感的过程 一、设计思路 通过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的“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的故事来导入今天上课的主题“情绪”,进而介绍情绪的含义。再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情绪和的外部表现。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二、教学目的 1.知识层面:了解情绪的含义、知道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和功能。 2.能力层面:加深学生对情绪、情感的了解和把握,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我们的影响。 3.情感层面:引导学生明确情绪、情感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正常表现。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情绪,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20分钟 五、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学习情绪的基本知识,通过对生活中小事的分析认识到什么是情绪,切实理解情绪的含义。 六、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是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案例中切实理解情绪的功能。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景表演法。 八、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利用故事:“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丑可以治好法拉第的病? (二)讲解情绪的基本内涵 引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来让学生感受情绪的变化,并提问大家我们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来回答。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对比下雨这件事引出情绪是和自我认识相联系的,相同的事会引出不同的情绪。强调自我需要在情绪中的作用。 (三)开展教学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情绪表演:出示词语卡片(手舞足蹈、泪流满面、咬牙切齿、心

惊肉跳),请学生上台做情绪表演,其他同学猜猜他表演的是什么情绪。让学生讨论下大家是通过什么猜到的学生表演的是什么情绪。引导学生分析情绪的外部表现,然后总结情绪的外部表现。 (四)进行案例分析,引发学生思考。 1.此时无声胜有声 心理学家在对英语国家人们的交往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55%的信息是靠非语言表情传递的,38%的信息是靠言语表情传递的,只有7%的信息才是靠言语传递的。特别是在言语信息不清时,表情往往具有补充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表情准确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可以通过表情去辨认对方的态度和内心世界。表情作为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被视为人机关系的纽带,很多时候我们用情绪的表露代替了语言的表达。 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分析出情绪情感的第一个功能--信号功能。 2.哪只猴子死了 两只猴子同时关在笼子里,一只被捆住,不能动;一只可以在笼子里活动。实验者每隔20秒对猴子进行一次电击,每次放电前5秒,笼里的红灯就会亮起。笼里有一个开关,每当红灯亮起,只要按动开关就可以逃出笼子。可以活动的那只猴子发现了这个开关。实验进行二十多天后,结果有一只猴子死了。 引导学生回答,最后总结学生的回答。分析正确答案,死掉的猴子是会动的那只。因为这只猴子一直处于焦虑和恐惧的负性情绪下。而焦虑会引发消化道类的疾病。 3.羊羔之死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两只同窝生的羊羔放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给它们相同的养料,相同的水分,相同的阳光....几乎什么都相同,但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就是在某只羊羔旁边拴了一只狼。没有拴狼的羊羔正常地发育起来,而旁边拴了狼的羊羔在惊恐万状中,不思饮食而死。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情绪对动物生长有着不可思议的作用。同样,对人来说,良好的情绪是健康的基础,不良的情绪是产生疾病的原因之一。 4.嫉妒的力量 医学心理学家用狗做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 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5.生气水实验。 把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分别进行采样。然后,将这些气水混合物依次放人实验基样中,进行技术性处理,结果表明: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2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2 (总分:171.00,做题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14,分数:14.00) 1.在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分期中具体运算阶段指()。 (分数:1.00) A.0?2岁 B.2?7岁 C.7?12岁√ D.12?15岁 解析: 2.不属于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的是()。 (分数:1.00) A.感知运动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前运演阶段 D.具体运演阶段 解析: 3.提出“发展性教学”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1.00) A.奥苏伯尔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乌申斯基 解析: 4.小学儿童的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分数:1.00) A.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要形式 B.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D.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解析: 5.小学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过渡中存在着 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大约在()。 (分数:1.00) A.三年级上学期 B.三年级左右 C.四年级上学期 D.四年级左右√ 解析: 6.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1.00) A.巴甫洛夫 B.列昂节夫 C.维果斯基√ D.鲁利亚 解析: 7.小张是一个多愁善感、孤僻内向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小事情,也会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他的气质类型是()。 (分数:1.00) 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黏液质 解析: 8.按照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建立自我同一性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 段是()。 (分数:1.00) A.6?12岁 B.12?18岁 C.18?25岁√ D.25?50岁 解析: 9.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 (分数:1.00) A.水平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性别差异 解析: 10.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1.00) A.可逆性 B.守恒性 C.形象性√ D.互反性 解析: 11.皮亚杰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是()。 (分数:1.00) A.图式、运算、同化、顺应 B.图式、成熟、同化、平衡 C.图式、成熟、同化、平衡 D.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山香教育)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 A.热情 B.表情 C.激情 D.心情 3.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4.情绪、情感是在人的()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A.动机 B.认识 C.个性 D.态度 5.下列情绪的性质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是很密切 B.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 D.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6.()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A.热情 B.应激 C.激情 D.心境 7.()状态下,有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剧烈的生物性反应,叫适应综合症。 A.心境 B.热情 C.应激 D.激情 8.“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9.“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应的情绪状况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1.绝望属于()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理智感 12.狂喜、恐惧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3.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心境 B.理智感 C.应激 D.激情 14.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15.“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抑郁 D.焦虑 16.“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A.愤怒 B.恐惧 C.应激 D.激情 17.小刚得知自己被理想的大学录取后,整个一周都很开心,这种情绪状态是()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理智感 18.“捧腹大笑、手舞足蹈”是()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大将军

《当代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一章★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C)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纳 ★第二章★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反思性 ★第三章★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D)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3.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C)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4.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5.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B)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第四章★ 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C) A.人类学习 B.机器学习 C.网络学习 D.动物学习 4.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B) A.态度 B.习惯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C)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第五章★ 1.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 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B.认知同化过程 C.产生顿悟的过程

第三章 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

第三章情绪情感与意志品质 第一节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詹姆士一兰格情绪理论 詹姆士一兰格情绪外周学说是一种关于情绪的生理机制的观点,它是美国人詹懿和丹麦人兰格在1884年和1885年不约而同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主观体验(及主观上觉得的那种心理状态)只是情绪的生理变化的原因,而情绪的生理变化才是情舞心理状态的原因。詹姆士认为,通常的说法正是把这个因果关系弄颠倒了,在情绪这件事上,心理变化不是身体变化的原因。怕是什么?怕是心理活动;跑是什么?跑是身体活动。我们一般认为人是先害怕后逃跑,詹姆士认为是先跑后怕。心理活动不是身体活动的原因。 兰格的情绪理论与詹姆士的说法基本一致,不过兰格特别强调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如心跳等,而詹姆士所说的生理变化则是全部内脏的变化再加上肌肉的收缩,如:眼睛看见老虎?耳闻虎吼,于是,老虎的形象和声音通过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这两感觉器官传到大脑皮层,使我们产生了对于老虎的认识,即知道这是老虎,又联想至虎是野兽、很厉害、可能会吃人等(詹姆士认为这时候人还没有情绪,只是认识),是由大脑皮层的外导神经通路引起肌肉的收缩(一般人见到老虎就逃跑或上树,这些都是肌肉收缩);另外,还出现心跳和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唾液分泌减少等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内导神经通路传回大脑皮层,使人产生一种主观的体验,这就是情绪。也就是说,由感觉器官到大脑皮层(如看见老虎,知道是老虎,联想到老虎可能吃人等),这只是认识,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通过内导神经再传回大脑皮层,才有了情绪的体验或情绪的意识,这就是所谓的先跑后怕的具体过程。可见,詹姆士和兰格所说的情绪的体验或情绪的意识只是一团混乱的肌肉感觉和内脏感觉。例如,詹姆士认为愤怒就是心跳的感觉、呼吸的感觉、血压的感觉以及肌肉收缩的感觉。詹姆士一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的理论也因为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而引起了一些争论。可是不可否认的是该理论推动了许多第一流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一直到现在还未弄清楚。 2.心理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 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学理论。经过20年的思考和经验积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的精湛理论。这一理论从外显和内隐的方面描述了内驱力、感情、冲突、心理和人格等现象。可被用来解释神经症和心理异常的起源和发展。从情绪的角度看,弗洛伊德把情绪放置在内驱力和无意识的框架之内的。 弗洛伊德认为情绪“是一个欲表露的源于本能的心理能量的释放过程”,这意味着他对情绪所持的理论是内驱力理论,他把情绪和动机过程联系在一起,说明这个过程中的本源的力是内驱力。他认为焦虑和忧郁是由能量压抑所引起,而能量的压抑与释放总是与内驱力的冲突联系在一起的。 弗洛伊德有时将情绪和无意识等同看待,使用了“无意识自罪感”、“无意识焦虑”等概念,认为情绪可以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但他也意识到把体验和感情视为无意识的看法不妥当,他认为焦虑的开始是对其感受到的威胁的事件进行无意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 技能是通过练习能提升的 C. 技能就是潜能 D. 技能一下子就能学会 B. 系鞋带 打电话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一、 单选题 (本题共 15 道题,每道题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 为正确 答案,每道题 1 分,共 15 分 ) 1. 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集中体现在对( )的不同解释上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过程 D. 反思过程 2.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在( )阶段会出现“集体的独白”这一现象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3. 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 并规 划、引到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 ) A. 语言智能 B. 逻辑 - 数学智能 C. 空间智能 D. 内省智能 4.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表 现出 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 A. 扇贝效应 B. 罗森塔尔效应 C. 巴纳姆效应 D. 天花板效应 5. 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主题分类( ) A. 人类学习 B. 网络学习 C. 机器学习 D. 动物学习 6. 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而完成的( ) A. 顿悟 B. 形式条件作用 C. 尝试 -错误 D. 模仿 7. 幼儿在没有家长的教导下,也会自发的学会爬行,这种现象叫做( ) A. 试误学习 B. 创造性能力 C. 潜伏学习 D. 客体永恒 8.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 实事件或真题问题上的教学称为( ) A. 支架式教学 B. 情境教学 C. 探索学习 D. 合作学习 9. 随机通达教学是由谁提出的( ) A. 斯波罗 B. 马斯洛 C. 维特罗克 D. 列昂节夫 10. 根据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当学生完成较容易的作业时, 教师应使其紧张程度 控 制在( ) A. 较高的水平 B. 较低的水 C. 非常低的水平 D. 中等水平 11. 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关系,这种学习属于( ) A. 符号学习 B. 词汇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原理学习 12. 下列对技能描述正确的是( A. 技能就是活动程序 B. 13. 下列任务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 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后,计算 3*5= ? C. 写创造性思维的论文 D. 14. 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 A. 分散学习 B. 谐音联想法 C. 画出系统结构图 D. 多种感官参与 15. 品德心理的核心成分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二、 多选题 (本题共 6 道题,每道题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为 正确答 案,每道题 2分,共 12 分) 1. 以下哪几个不属于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发展 8 阶段论( ) A. 主动感对自卑感 B. 自主对羞怯 C. 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 D. 友爱亲密对寂寞孤独

《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讨论,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有所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

《当代教育心理学》读后感#(精选.)

读《当代教育心理学》有感 第一次接触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是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当时市面上有关教育的心理学教材有很多,比如张大均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张春兴、林清山的《教育心理学》(东华书局)、张春兴、林清山的《教育心理学》(东华书局)、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等。最后,权衡再三,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主编为陈琦和刘儒德。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心理学权威教材。自从1997年第一版问世之后,于2007年再版,此次修订对教材的内容、结构、体例以及文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动。该书属于心理学基础课系列教材,并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教学需要,在每章之前设立内容提要;每章之中突出重点概念;每章之后罗列关键术语界定与思考问题等;在全书后面还罗列了参考文献。文字上力求文字简练,概念明确,举例精当,引文翔实,新增许多图片、图解和表格。本书可用作高等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院和心理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可作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学校、研究生课程班的教学材料,可作为各种教育科研人员的参考资料,还可用作各种考试(如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参考用书。时隔一年之后再看此书,其主要知识点依然历历在目,深感此书体系之科学、逻辑之严谨,语言之简练,内容之翔实。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共十六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发展概况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学生与教师心理,着重介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个体差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成长与倦怠;第三部分是一般学习心理,包括学习心理导论,行为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学习动机,这部分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第四部分是分类学习心理,涵盖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策略与品德的形成;第五部分为教学心理,有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习评定。最后是参考文献与英文文献。从总体上看,本书的逻辑体系十分明晰,最开始介绍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定义以及发展历史,让初学者了解有关这一学科最基本的知识点,很容易上手,并将教育心理学归纳为“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释‘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简洁的语言中突出了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紧接着,就“学”与“教”展开了对教学活动中学生心理以及教师心理的研究。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实际上都是介绍学习心理,只不过第三部分是从总体上对学习心理这一教育心理学从始至终的研究重点作详细介绍,包括学习的有关知识,三大理论流派的大概发

第四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四章情绪、情感和意志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案例教学 3、测验法 教学时数: 本章讲授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情绪情感的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产生的是否充足人的需要的态度体验。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但是,它又不同于认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和情感常被混用,或者被看作是同义词。但在心理学中,原始的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而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相联系。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绪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但人的情绪与动物的情绪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情绪活动具有社会性。情绪表现一般不稳定,带有情境性。当某种情境性消失时,情绪立即随之减弱或消失。

而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是比较本质的东西,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是人所特有的。它同社会性的需要、人意识紧密相联,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具有社会历史性。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很紧密。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即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即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由于情感常与社会事件的内容有关,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因此,情感的发展变化也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即任何稳定的情感都是在大量的情绪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要改变一个人的情感也必须依靠情绪共鸣逐渐地达到,而不能迅速、随意地被唤起。 (三)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二、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与表达 (一)情绪的学说 像其它所有的心理过程一样,情绪和情感也是脑的机能,是客观刺激物作用于大脑皮层的结果。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是复杂的。概括地说,它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的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一般认为,大脑皮层起主导作用,皮层下部分参与情绪反应,皮层部位参与情绪体验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情绪反应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丘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的机能。皮层下各部位的机能与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大脑皮层可以抑制皮层下中枢的兴奋,可以控制皮层下中枢的活动。大脑皮层直接控制和调节着人的情绪和情感。 1、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学说 这种学说以情绪状态与生理变化之间的直接联系为基础,片面地夸大了外周性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视了中枢对情绪的作用。詹姆士和兰格的共同论点是:情绪似乎只是被那些内脏器官的变化所引起的机体感觉的总和而已。所不同的是,兰格认为全部的情绪由内脏变化所

第3章 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第3章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自我防御机制的功能是【】 A.信号功能 B.保持心理平衡 C.正面面对创伤 D.指向功能 2.“怒发冲冠”这个词语所描写的心理活动是【】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过程 3.有些残疾人通过惊人的努力而变成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变成一位说话流利的演说家。这属于【】防御机制。 A.抵消 B.移置 C.反向形成 D.过度代偿 4.“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意志缺乏【】的表现。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5.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 A.面部表情 B.姿态表情 C.言语表情 D.语调表情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2013年滨州阳信)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7.下列有关情绪的性质表达不正确的是【】

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密切 B.情绪是主观意识体验 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 D.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8.以下哪种现象是反映人的心境的情绪状态【】 A.望梅止渴 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C.人逢喜事精神爽 D.朝三暮四 9.“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功能是【】 A.信号功能 B.调控功能 C.激励功能 D.健康功能 10.事业心、荣誉感属于【】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心境 11.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济南市中)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12.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境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13.信息加工过程中记忆三个过程是指【】 A.转换、编码和存储 B.编码、储存和提取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和再现 14.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难以回敬,转而踢倒身边的板凳,把对妈妈的怒气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这是【】防御机制。

心理学 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现象,无法直接观察,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 动机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一个中介变量,在行为产生前就已存在,并以隐蔽内在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性和强度。 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并维持一定的行为强度。 2.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动机不同,有机体行为的目标也不同,这就是动机的方向性在起作用。 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会决定行为的强度,动机愈强烈,行为随之强烈。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会一直存在。有时行为看似不在了,但只要动机仍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只是以别的形式存在。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1.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刺激,人的行为动机就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内在的生理需求是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 2.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有时,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一个条件。 动机中,需要与诱因紧密相连。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随之减弱或消失。

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 A.热情 B.表情 C.激情 D.心情 3.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无端遭到攻击会感到愤怒。这说明情绪的产生是以个体的愿望或()为中介的。 A.认知 B.意志 C.思维 D.需要 4.小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情感的()。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认知活动 5.“知之深,爱之切”说明了()对情感的影响。 A.认知 B.意志 C.需要 D.个性 6.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 B.焦虑 C.悲哀 D.愤怒 7.“易感情用事”一般发生在()情绪状态下。 A.心境 B.紧张 C.激情 D.应激 8.“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9.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10.()是幼儿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A.高兴和喜悦 B.高兴和快乐 C.喜悅和兴趣 D.快乐和兴趣 11.中等程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体现了情绪的()功能。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信号功能 D.组织功能 12.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3.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心境 B.理智感 C.应激 D.激情 14.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15.“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抑郁 D.焦虑 16.“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A.愤怒 B.恐惧 C.应激 D.激情 17.小杨在月考中进步了,这段时间他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种情绪状态是()。 A.应激 B.激情 C.狂喜 D.心境 18.“捧腹大笑”、“手舞足蹈”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乐极生悲”、“破涕为笑”、“喜极而泣”等成语说明了人的情绪的两极()。 A.不可调和性B.因一定条件而相互转化C.具有社会性,可相互调节和控制D.可以找到平衡点20.“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A.心境状态 B.应激状态 C.激情状态 D.热情状态 21.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