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检查

第三章中药制剂的检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属于中药制剂一般杂质检查的项目是

A.重量差异 B. 微生物限度 C. 性状 D. 炽灼残渣 E. 崩解时限

2. 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不属于一般杂质的有

A.砷盐 B. 重金属 C. 酯型生物碱 D. 灰分 E. 水分

3. 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途径较多,不属于其杂质来源途径的是

A.原料不纯 B. 包装不当 C. 服用错误 D. 产生虫蛀 E. 粉碎机器磨损

4. 杂质限量的表示方法常用

A.ppm B. 百万分之几 C. μg D. mg E. ppb

5. 中药制剂一般杂质的检查包括

A. 酸、碱、固形物、重金属、砷盐等

B. 酸、碱、浸出物、重金属、砷盐等

C. 酸、碱、氯化物、重金属、砷盐等

D. 酸、碱、挥发油、重金属、砷盐等

E. 酸、碱、土大黄苷、重金属、砷盐等

6. 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哪种试剂作显色剂

A. 硫代乙酰胺

B. 氯化钡

C. 硫化钠

D. 氯化铝

E. 硫酸钠

7. 对于重金属限量在2~5μg的供试品,《中国药典》采用的检查方法是

A.第一法 B. 第二法 C. 第三法 D. 第四法 E. 所有方法都适用

8. 在重金属检查中,标准铅液的用量一般为

A.1mL B. 2mL C. 3mL D. 4mL E. 5mL

9. 硫代乙酰胺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值是

A. 2.5

B. 2.0

C. 3.0

D. 3.5

E. 4.0

10. 中药材,中药制剂和一些有机药物重金属的检出通常需先将药品灼烧破坏,灼烧时需控制温度在A.400~500℃ B. 500~600℃ C. 600~700℃ D. 300~400℃ E. 700~800℃

11. 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取贮备液新鲜稀释配制,其目的是

A.防止硝酸铅水解

B. 防止硝酸铅氧化

C. 防止硝酸铅还原

D. 防止二氧化氮释放

E. 防止溶液腐败

12. 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

A. 氯化汞试纸

B. 溴化汞试纸

C. 氯化铅试纸

D. 溴化铅试纸

E. 碘化汞试纸

13. 砷盐检查法的干扰因素很多,许多无机物也有干扰,不会对其造成干扰的物质是

A. 硝酸

B. 盐酸

C. 碘

D. 硫化物

E. 汞

14. 在一般杂质检查中,能用于定量测定的方法是

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

B. 砷盐检查第一法

C. 重金属检查第二法

D. 砷盐检查第二法

E. 重金属检查第四法

15. 砷盐检查法中加入KI的目的是

A. 除H2S

B. 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

C. 使砷斑清晰

D. 在锌粒表面形成合金

E. 使氢气发生速度加快

16. 砷盐检查第一法(古蔡法)中,标准砷溶液(1μgAs/mL)的取用量为()

A.0.5mL B. 1.0mL C. 1.5mL D. 2.0mL E. 2.5mL

17. 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

A. 将As5+还原为As3+

B. 过滤空气

C. 除H2S

D. 抑制锑化氢的产生

E. 除AsH3

18. 在砷盐检查中,需要在导气管中塞一段醋酸铅棉花,此段棉花不宜过紧也不宜太松,一般要求是

A. 60mg棉花装管高度60~80mm

B. 60mg棉花装管高度100~120mm

C. 100mg棉花装管高度50mm

D. 150mg棉花装管高度100mm

E. 200mg棉花装管高度80mm

19. 砷盐检查法中,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

A.10~20℃ B. 20~30℃ C. 25~35℃ D. 25~40℃ E. 30~50℃

20. 砷盐检查法第二法(Ag-DDC法)中,标准砷溶液(1μgAs/mL)的取用量为

A.1mL B. 2mL C. 3mL D. 4mL E. 5mL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中国药典》检查杂质采用的方法有

A.与标准液进行对比 B. 与阴性药品对比

C. 在供试品中加入试剂,在一定条件下观察有无正反应出现

D. 与阴性药材对比

E. 供试品加试剂前后对比

2. 在《中国药典》中没有规定检查的项目,有可能是

A.含量甚微 B. 存在几率很小 C. 认识不够 D. 缺乏对照品 E. 对人体无不良影响

3. 评价中药制剂是否优良的主要标准包括

A. 中药制剂是否有效

B. 中药制剂有无副作用

C. 中药制剂中杂质的含量

D. 中药制剂的销售

E. 中药制剂的包装

4. 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途径包括

A. 中药材原料质量差别

B. 在合成药的过程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

C. 包装、运输及贮存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中药制剂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D. 生产过程中的机器磨损

E. 药物在高温灭菌过程中发生水解

5. 重金属检查中,供试液如带色,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稀焦糖液调整标准溶液颜色

B. 加指示剂调整标准溶液颜色

C. 用除去重金属的供试品液配制标准溶液

D. 尽量稀释供试品液

E. 用微孔滤膜法

6. 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属于一般杂质检查的有

A. 甘草中有机氯类农药的检查

B. 刺五加浸膏中铁的检查

C. 红粉中氯化物的检查

D. 玄明粉中镁盐的检查

E. 白矾中铜盐的检查

7. 砷盐检查法中,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有

A. 反应液的酸度

B. 反应温度

C. 反应时间

D. 中药制剂的前处理

E. 锌粒大小

8. 在砷盐检查中,H2S是由于一些硫化物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后产生的,这些硫化物常常来源于

A. 氯化亚锡中

B. 锌粒中

C. KI中

D. 样品中

E. 由生成AsH3反应的副反应产生

9. 中药制剂中的砷往往是有机砷,必须事先让其转变为无机砷,常用的破坏方法有

A. Ca(OH)2破坏法

B. Br2—稀H2SO4破坏法

C. H2SO4-H2O2破坏法

D. 无水Na2CO3破坏法

E. KNO3—无水Na2CO3破坏法

10. 在干燥剂干燥法中,常用的干燥剂有

A. 变色硅胶

B. 五氧化二磷

C. 浓硫酸

D. 无水氯化钙

E. 氯化钾

三、填空题

1. 杂质限量是指,通常用或来表示。

2. 砷盐检查法中采用醋酸铅棉花的目的是。

3. 药品的干燥失重是指药品在规定条件下经干燥后所的重量。主要是指、,也包括其它。

4. 干燥失重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和。

5. 《中国药典》规定的灰分检查法主要包括和。

四、简答题

1. 中药制剂杂质来源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 干燥失重测定和水分测定有何区别?常用水分测定方法有哪些?

3. 简述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概念。

4. 为什么中药制剂的杂质只进行限量检查,一般不测定其准确含量?

5. 进行砷盐检查时,反应液中加入KI和氯化亚锡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 C

4. B

5. C

6. A

7. D

8. B

9. D 10. B 11. A

12. B 13. B 14. D 15. B 16. D 17. C 18. A 19. D 20. E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E

3.ABC

4.ACDE

5.ABCE

6.BC

7.ABCDE

8.BD 9.ABCDE 10.ABCD

三、填空题

1.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百分之几百万分之几

2. 除去H2S

3. 减失水分结晶水挥发性物质

4. 常压恒温干燥法干燥剂干燥法减压干燥法热分析法

5. 总灰分测定法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四、简答题

1.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由中药材原料中带入;二是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引入;三是贮存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中药制剂的理化性质改变而产生。

2. 干燥失重测定法除测定水分外尚包括挥发性成分,而水分测定仅仅是测定供试品中的水分。水分测定方法主要有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气相色谱法、费休氏水分测定法等。

3.中药经粉碎后加热,高温炽灼至灰化,则其细胞组织及其内含物成为灰烬而残留,由此所得灰分为总灰分。总灰分加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盐酸的灰分,即为酸不溶性灰分。

4.在不影响疗效和不发生毒副作用的原则下,对于中药制剂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允许有一定限度,在此限度内,杂质的存在不致对人体有毒害,不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因此,对中药制剂中的杂质进行限度检查即可。

5.①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②溶液中的碘离子,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形成配合物,使生成砷化氢的反应不断进行。③抑制锑化氢生成。④氯化亚锡可在锌粒表面形成锌锡齐(锌锡的合金)起去极化作用,使锌粒与盐酸作用缓和,放出氢气均匀,使产生的砷化氢气体一致,有利于砷斑的形成,增加反应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初一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 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 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我们

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 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 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 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 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妇产科护理学第六版-第三章-完-Microsoft-Office-Word-97---2003-文档-(2)

第三章病史采集与检查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 1.陈述妇产科健康史采集方法和内容。 2.陈述妇产科身体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3.说明妇产科心理-社会评估的内容。 4.根据有关资料正确确定妇产科常见的护理诊断。 5.运用所学知识对妇产科就诊女性进行护理并评价护理效果。 女性出生后经历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6个阶段,每一阶段女性生殖生理、生殖内分泌功能和心理一社会发生的变化均有可能导致异常,同时也会因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妊娠、分娩和产褥异常、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感染性疾病或生殖内分泌疾病等。每一次接诊病人,护士都要依据护理程序,认真进行护理评估、确定护理诊断、制订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做出结果评价,必要时进行随访。采集健康史与检查是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的主要依据,也是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的基本技能。 导入案例与思考: 王女士,32岁,婚后3年未孕。在家中老人的催促下,与丈夫一起来医院就诊。丈夫就诊后相关不育检查结果皆正常。妻子就诊不孕症专科。 结合本案例,你认为: 1.需要对该女性进行哪些方面的护理评估? 2.采集该女性健康史时,采集的方法和内容有哪些? 3.对该女性进行身体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4.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确定该女性的护理诊断? 5.从哪几个方面为该女性制订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采集方法: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基础,是指全面收集有关护理对象的资料,并加以整理、

综合、判断的过程。妇产科护理评估可以通过观察、会谈、对护理对象进行身体检查、心理测试等方法获得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由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常常涉及病人的隐私和与性生活有关的内容,收集资料时会使病人感到害羞和不适,甚至不愿说出真情,所以,妇产科护理的护患沟通十分重要。在护理评估的过程中,要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并通俗易懂,关心体贴和尊重病人,耐心细致地询问和进行体格检查,给病人以责任感、安全感,并给予保守秘密的承诺。在可能的情况下要避免第三者在场,这样才能收集到护理对象真实的健康史、生理、心理和社会资料。 (二)健康史采集内容 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月经史、婚育史、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8个方面。 1.一般项目询问护理对象的姓名、年龄、婚姻、籍贯、职业、民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家庭住址等,记录入院日期,观察病人的入院方式。护理对象的年龄、婚姻、信仰、职业等均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例如:孕妇年龄过小容易发生难产,35岁以上初孕妇容易在妊娠期间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力异常等;妇女的婚姻状况、性伴侣与妇科疾病有关。 2.主诉了解病人就医的主要问题、主要症状(或体征)、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和病人的应对方式。产科常见的就诊问题有停经、停经后阴道流血和(或)下腹疼痛不适、见红、产后发热伴下腹痛等。妇科常见的症状有外阴瘙痒、阴道流血、白带异常、闭经、下腹痛、下腹部包块及不孕等。也有本人无任何不适,通过妇科常见病普查或健康体检而发现疾病。主诉通常不超过20字,一般采用症状学名称,避免使用病名,如“停经×日,阴道流血×日”,或者“普查发现子宫肌瘤×日”。若非本人陈述内容,应注明陈述者与病人的关系。 3.现病史围绕主诉了解发病的时间、发病的原因及可能的诱因、病情发展经过、就医经过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询问。注意询问病人发病性质、部位、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等,还需了解病人有无伴随症状及其出现的时间、特点和演变过程,特别是与主要症状的关系。此外,详细询问病人相应的一般情况变化及心理反应,询问食欲、大小便、体重变化、活动能力、睡眠、自我感觉、角色关系、应激能力的变化;还应询问既往有无发病及诊治情况。 4.月经史询问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持续时间(如13岁初潮,月经周期

第三章 体格检查

第一节概述 一、体格检查的目的 二、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三、基本检查的方法 1、视诊为护士通过视觉了解病人全身或局部状态有无异常的检查方法,包括全身和局部视诊,以及呕吐物和排泄物的观察。 2、触诊(1)、浅部触诊 (2)、深部触诊a、深部滑行触诊b、双手触诊法 (3)、深压触诊法 (4)、反跳痛 3、叩诊(1)、叩诊方法a、间接叩诊法b、直接叩诊法 (2)、叩诊音a、清音:为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b、浊音:正常情况下产生于叩击被肺覆盖的心脏和肝脏的相对浊音区,病例情况下见于肺部炎症所致肺组织含气量减少时。 C、实音:正常情况下见于叩击无肺组织覆盖区域的心脏和肝脏,病理状态下见于大量胸水或肺实变等。 d、鼓音:正常情况下见于左前下胸部胃泡区和腹部,病理性情况下见于肺内空洞、气胸和气腹等。 e、过清音:见于肺气肿。 4、听诊 5、嗅诊常见的异常气味及临床意义有: (1)、汗液味:酸性汗味见于发热性疾病如风湿热;狐臭味见于腋臭病人;脚臭味见于脚癣合并感染者。 (2)呕吐物:酸臭味见于幽门梗阻;粪臭味见于肠梗阻。 (3)呼气味:浓烈的酒味见于酒后;刺激性大蒜味见于有机磷中毒;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氨味见于尿毒症;腥臭味见于肝性昏迷。 (4)痰液味:血腥味见于大量咳血,恶臭味提示可能为厌氧菌感染。 (5)脓液味:恶臭提示有气性坏疽或厌氧菌感染的可能。 (6)粪臭味:腐败性粪臭味多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腥臭味见于痢疾。 (7)尿液味:浓烈的氨味见于膀胱炎、尿潴留。 第二节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全身状态检查、皮肤检查和淋巴结检查。 一、全身状态检查 1、检查方法以视诊为主 2、检查内容 (1)、性别 (2)、年龄 (3)、生命征 (4)、发育与体型 (5)、营养 (6)、意识状态 (7)、面容与表情异常表现特征性面容包括急性发热面容、慢性面容、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⑷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相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

病史询问(问诊) 病史询问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步骤之一,科学的询问方法,系统全面地采集真实的病史资料,是提出临床正确诊断的前提和保证。 一、病史询问前的准备 1.步入病房,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并作自我介绍,如“我是×医生,在您住院诊治期间对您的诊治具体负责,有什么要求、想法可向以我说明……”等等。 2.说明病史询问的意义和目的,取得病人的合作和配合。 3.消除患者的紧张、拘束心理,态度要和蔼、诚恳,耐心,病人陈述时要专心听讲。 二、一般项目询问 1.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民族、婚姻、职业、就诊或入院日期。 2.病史的陈述人如果不是患者本人,还应询问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三、主诉 患者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及其持续时间。主诉为患者感觉最痛苦、最明显症状或(和)体征及开始出现的时间。主诉尽可能用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而不是医生对患者症状诉说后加工的诊断术语。 四、现病史 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全过程。 1.起病情况:包括发病的时间、地点、环境、起病的缓急情况、前驱症状、发病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2.病因与诱因:尽可能地了解与本次发病有关的病因,包括外伤、中毒、感染等,以及诱因包括情绪、气候、地理及生活环境、起居饮食失调等。 3.主要症状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的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重因素。 4.病情的发展和演变:包括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 5.伴随症状:在患者出现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一系列的其他症状,

这些伴随出现的症状常常是鉴别诊断的依据,或提示出现了并发症。 6.诊疗经过:患病后曾接受检查与治疗的经过,包括检查方法、时间、结果、诊断名称及治疗方法、效果、不良反应。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包括发病以来患者的精神情况、体力状态、生活习惯、食欲、睡眠、体重变化、大小便情况等。 五、既往史 既往史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药物(食物)过敏史。此外,居住及生活地区的主要传染病和地方病也应记载。 六、系统回顾:九个系统 1.呼吸系统: 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盗汗、体重减轻。 2.循环系统:心悸、气短、紫绀、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水肿、肝区胀痛、咯血、咯痰、头痛、晕厥。 3.消化系统:食欲改变,嗳气、反酸、腹胀、腹痛、腹泻、厌油、脓血便、柏油样便、恶心、呕吐、呕血、吞咽困难、皮肤瘙痒、黄染、体力及体重的改变。 4.泌尿生殖系统:水肿、排尿困难、少尿、多尿、无尿、尿频、尿急、尿痛、夜尿、血尿、酱油色尿、尿潴留、尿失禁,腰痛,外生殖器有无溃疡、性欲改变。 5. 造血系统:乏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皮肤苍白、出血点、瘀斑、血肿、肝脾及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 6. 内分泌代谢系统:烦渴、多饮、多食、多尿、怕热、畏寒、多汗、乏力、头痛、视力模糊、心悸、水肿、肌肉震颤、痉挛、性格、智力、体格、性器官发育、甲状腺、体重、皮肤、毛发的改变。 7. 运动骨骼系统:骨骼发育、骨折、关节肿痛、关节强直或变形,有无肢体肌肉麻木、疼痛、萎缩、瘫痪。 8. 神经精神系统:头痛、失眠、嗜睡、记忆力减退、意识障碍、晕厥、瘫痪、视力障碍、感觉及运动障碍、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情绪、思维、智能、自知力。 9.免疫系统:皮疹、发热、关节疼痛、肌无力、怕光、口干、眼干、粘膜多发溃疡等。

第三章 (诊断)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检查和诊断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病史采集应包括的内容。 2.掌握精神状况检查的内容。 3.熟悉面谈检查的技巧。 4.了解精神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 5.了解面谈检查的基本步骤。 6.了解各种常用于精神疾病的实验室和心理学诊断方法的适应症和检查结果分析。 7.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重视病人的心理状况并能做一些相应的检查,对常见的精神疾病能做出大致的诊断。 二、各节应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精神检查中的一般原则 1.熟悉面谈检查的技巧。 2.了解面谈检查的步骤。 第二节病史采集 1.掌握病史采集包括的内容。 2.了解病史采集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精神状况检查 1.掌握精神状况检查包括的内容。 2.掌握不合作病人精神状况的检查方法。 第四节躯体检查与特殊检查 了解各种常用于精神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的适应症和检查结果分析。

第五节精神科诊断过程 1.了解精神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 2.了解导致诊断分歧的原因及减少误诊的办法。 第六节标准化精神检查和评定量表的应用 了解各种量表的使用目的和结果分析。 第七节精神科病历书写 了解精神科病历书写的方法。 三、练习题 【多选题】 (一)A型题 1.已经完全缓解的以往精神病发作应列入 A.现病史 B.既往史 C.现病史或既往史 D.个人史 E.以上均可 2. 以往发作的精神病不完全缓解与近期症状恶化,不算两次发作或复发,全部病情应列入 A.现病史B.既往史C.个人史D.现病史或既往史E.以上均可 3.精神检查的技巧哪项不对 A. 学会观察病人的言行、表情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B. 耐心倾听病人的表述 C. 有针对性的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 D. 对有妄想的病人及时予以纠正,以免妄想进一步加重 E. 要寻找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检查性交谈的切入点 4.按到等级诊断的观点,诊断时应优先考虑 A.精神分裂症B.情感障碍C.神经症 D.脑器质性精神障碍E.人格障碍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 、 、 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 、 。 ⑶影响:天气对 、 、 、 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天气预报的内容: 卫星云图: 表示海洋、 表示陆地、白色表示 。 不同地区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 ,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 1~50 优 二级 51~100 良 三级 100~200 轻度污染 四级 200~300 中度污染 五级 >300 重度污染

健康管理第三章

第三章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及特点(了解) 概念: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特点: 1.预防与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的患者 2.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重点研究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预防的有效手段和效益。 3.采取的对策既有针对个体预防疾病的干预,更重视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性措施 二、预防医学体系的主要分类(了解) 分类: 预防医学体系可分为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环境卫生科学、社会与行为科学以及卫生管理学5大学科 小结: 预防医学的特点:既关注个体也关注群体,着眼于个提及确定的群体(健康和无症状患者)三、健康的主要决定因素(熟悉) ·预防医学把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因素称为健康决定因素,即我们常说的影响健康的因素 1.个人因素:健康的婴幼儿发育状态、个人的卫生习惯、个人的能力和技能、人类生物学 特征和遗传因素 2.卫生服务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制度与政策、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教 育、就业和工作条件 4.物质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职业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交通运输产生的 有害物质

健康生态学模型 健康决定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人体进而影响健康的? 健康生态学模型强调个体和人群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以及物质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且这些因素间也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以多层面上交互作用来影响着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是总结和指导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实践的重要理论模型 小结:影响健康的因素不仅仅有自身特征,宏观的社会经济环境、物质环境等会对生活行为方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个体健康。 健康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物质环境、个人因素和卫生服务,这4者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健康生态学模型解释。 四、三级预防策略的概念(掌握) ·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称为三级预防策略 ·疾病自然史: ·一个人从健康—疾病—健康(或死亡)可以认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我们称其为健康疾病连续带 五、第一级预防的内容(掌握) ·第一季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在第一级预防中,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 ·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 1.个人的健康教育,注意合理营养和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2.有组织的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疾病;

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心内科)

病史采集(心内科): 简要病史一:男性,57岁。“突发胸痛3小时”入院。 (要求:作为住院医师,请围绕以上主要病史,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将应该询问的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的内容写在答题纸上。) 初步诊断: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答案:(一)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诱因:有无体力活动、情绪波动等。 (2)胸痛特点:胸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有无放射、缓解因素等。 (3)伴随症状:有无气促、心悸、咳嗽、咯血、黑矇、晕厥、腹痛、呕吐等。 (4)一般状况: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2、诊疗经过 (1)是否曾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心电图、全胸片、血常规、心肌酶、cTnI、D-二聚体等 (2)治疗情况,效果。 (二)相关病史 1、食物、药物过敏史。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有无烟酒及其他不良嗜好。工 作性质及环境。 3、家族中有无类似病史者。 简要病史二:男性,68岁。“反复头昏、头痛15年,加重2天”入院。 (要求:作为住院医师,请围绕以上主要病史,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将应该询问的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的内容写在答题纸上。) 初步诊断:高血压病 答案:(一)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诱因:有无情绪波动、劳累、失眠等。 (2)症状特点:头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有无视物模糊、旋转,有无恶心、呕吐等。 (3)伴随症状:有无胸闷、胸痛、心悸、气促,有无肢体活动障碍、言语障碍等。有无黑矇、晕厥。 (4)一般状况: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2、诊疗经过 (1)是否曾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血压水平、心电图、全胸片、心脏彩超、头颅CT、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等。 (2)治疗情况,效果。 (二)相关病史 1、食物、药物过敏史。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糖尿病、肾脏疾病、脑卒中史,有无烟酒及其他不 良嗜好。妊娠情况(女性)。工作性质及环境。 3、家族中有无类似病史者。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天气的概念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知道天气预报的重 要性;初步学会阅读或收看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3.了解上海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增强安全应对灾害的避险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渗透生命科学教育。 [教学重点]: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 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 [教学说明]: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学生也较为熟悉。为此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近期天气资料、与天气变化有关照片在课堂中交流信息,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讲到天气与人类的关系时援引了一些新闻图片,从实际出发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由于预备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特点以感性思维为主,所以在课堂中引用两段视频片段,一段是近期的天气预报,让学生看了以后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和过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播报天气,熟练掌握各种天气符号。另一段录象是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的宣传片花,旨在使学生认识天气灾害的严重后果,由于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设计一些防灾问题,以图解答,向学生介绍应对措施,增强学生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说说这些图片都与什么有关? 板书课题:多变的天气二.新课讲授 (一).天气及其影响什么是天气? ①天气 的概念②出示一组天气图片,说出表示的天气状况,还有哪些天气? ③举一反三:说说下列词语哪些表示天气? 电闪雷鸣四季如春冬长 夏短风和日丽天气与人类①学生交流:a.介绍最近一周来的天气 预报(表格罗列数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曲线变化图) b.介绍最近这 段时间来天气变化给校内外带来的影响(学生照相机拍下的照片) ② 出示一组天气与各行各业相关的图片,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天气影响生 产的例子. ③小结过渡:天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有时它起着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检查方法 见习要求 1.掌握病史采集,病历书写方法,神经系统检查法。 2.掌握腰椎穿剌术的方法及应用。 3.阅读神经内科专科病历3-5份。 见习学时5学时 见习地点神经内科病房和示教室 见习重点 神经系统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腰椎穿剌术。 见习内容 1.准备脑梗塞病人1例;脑出血病人1例;腰椎穿剌模型1个,腰椎穿剌包1个及相关物品。 2.内容及步骤 (1)大课内容复习(20分钟) 重点讲授重要概念、病史询问要点和体查要点、诊断要点。紧密结合大课内容,突出重点。注意询问病史的方法及技巧。观看录像:意识障碍的分类及检查方法,运动系统检查;肌力、肌张力、共济运动反射检查;深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剌激征检查;腰椎穿剌术及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剌术的体位及注意事项。 (2)进病房看病人,注意教学生看病人、做体查、做腰椎穿剌术(180分钟) 学生分组进病房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以学生实践为主,训练学生接触患者和与患者交流的能力,老师进行询问病史的启发,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体查手法,异常体征重点带教。用模型示范做腰椎穿剌术,并现场讲解适应症,禁忌症及实验室常用的化验检查。注重人文关怀。 (3)回示教室结合所看病历讨论、提问(30分钟) 报告病历摘要:以讨论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注意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请学生提出必要的辅助检查,并说明每项检查的目的,由带教老师提供相应检查项目的结果;学生归纳病人的临床特点;作出完整的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老师讲评并小结当天见习内容:以讲授为主,总结归纳本堂课学习重点,并要求完成一份病例。

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

精神科郭中孟精神科病史采集目的了解患者的主要异常表现,本次病情与既往病情的异同之处,治疗经过。 患者的生活经历,人格特征,家庭和社会关系。病史资料的可靠性。 处理家庭的疑问和顾虑,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病史提供者病史提供人可以是患者本人、患者家属、其它知情人等。我国《执业医师法》规定: “医师做诊断必须亲自诊查患者”。出于维护患者的隐私权,最大限度地维护患者的利益、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等基本伦理原则。 精神科病史采集必经遵循的几条原则除非患者病情严重到不能正确讲述病史,否则应尽可能让患者自己提供病史。对自己提供病史者,如需要向其他人了解病史,应先征得患者同意。对本人不能提供病史者,应首先向法定监护人或近亲属了解病史。如他们不了解病史(如家在外地的学生,在校发病),则可以先向有关知情人了解病史,但应将病史及了解过程随后告知法定监护人或近亲属。法定监护人按照《民法》规定的顺序依次为: 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当监护人对病情了解不够深入,需向其它知情人如患者的同学、朋友、老师、邻居、领导等了解情况。在接待患者家属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面对几位家属,可以按照不同的关系分别接待。如先接待配偶,再接到父母和子女。然后再接待其他知情人。如果先接待知情人,应先向法定监护人说明理由,征得同意。 (2)当家属因看法和立场不同而发生争执时,医师应保持中立。 (3)与知情人交谈时只谈和病情有关的内容,不可以将患者的私人情况随便播散。 (4)患者儿的家长报告病史时,应注意观察家长的情绪变化,必要时请幼儿园或学校老师予以补充,但应先向法定监护人说明理由,征得同意。三、主要步骤病史采集是做出正确诊断的重要环节。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相互联系和

体格检查复习题及答案

第二篇体格检查复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头部 名词解释: 1.方颅(Squared skull) 2.落日现象(Setting sun phenomenon) 3.Kayser—Fleischer环 4.集合反射(Convergency reflex) 5.酒渣鼻(Rosacea) 6.鼻翼扇动(Nasal ale flap) 7.麻疹粘膜斑(Koplik 斑) 8.镜面舌(Smooth tongue) 9.草莓舌(Strawberry tongue) 10.眼球震颤(Nystagmus) 填空题 11.瞳孔的检查应注意瞳孔的,,,双侧是否、,及等。 12.腮腺肿大见于、、。 13.在体表可以检查到的鼻窦为、、。 14.新生儿头围约______,到18岁可达______或以上,矢状缝和其他颅缝大多在生后____个月内骨化。 15.小颅系由______________所致,该畸形同时伴有_____________。 16.双侧眼睑闭合障碍可见于_________,单侧闭合障碍见于____________。 17.双侧眼球凹陷见于______或_______,单侧眼球下陷见于___________和。 18.影响瞳孔大小的因素很多,如有机磷中毒时瞳孔_______,氯丙嗪中毒时______,视神经萎缩时________,阿托品中毒时_________。 19. ______患者可在耳廓上触及痛性小结,系由于________所致。 20.乳突炎严重时可继发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21.中切牙切缘呈月牙形凹陷且牙间隙分离过宽,称______齿,是________的特征之一。 22.不同疾病时舌质与舌苔有不同的变化,如缺铁性贫血常见_______,猩红热时常见_______,糙皮病时出现________,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时出现_________。 23.伸舌有震颤见于__________,伸舌偏斜见于____________。 24.扁桃体Ⅰ度肿大指________________,Ⅲ度肿大指___________。 选择题 A1 型题 25.小儿囟门闭合时间多在 A.6~10个月 B.6~12个月 C.12~18个月 D.12~20个月 E.18~24个月 26.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称Kayser-Fleischer 环,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所致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与体格检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学习要求]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掌握体格检查的方法。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Kernig征 2.运动性失语 3.weber实验 4.Honer征 二、选择题 A1型题 1.用针划过患者足部外踝足背边处,出现拇趾背屈、此反射为( ) A.Babinski征 B.Oppenheim征 C.Gordon征 D.Chaddock征 E.Schaeffer征 2.膝反射的脊髓反射中枢为( ) A.T12~L1 B.L1~L3 C.L2~L4 D.L3~L5 E.S l~S2 3.下列不属于自主神经检查的是( ) A.皮肤划纹实验 B.角膜反射 C.卧立位实验 D.眼心反射 E.竖毛实验 4.闭目难立(Romberg)征阳性提示( ) A.感觉性共济失调 B.基底节病变 C.小脑性共济失调 D.额叶性共济失调

E.前庭性共济失调 5.浅感觉检查不包括( ) A.触觉 B.振动觉 C.热觉 D.痛觉 E.冷觉 A2型题 1.男,74岁,右利手,昨日晨起家人发现其不能讲出物体的名称及家人的姓名。该患者言语障碍是( ) A.感觉性失语 B.运动性失语 C.命名性失语 D.混合性失语 E.癔病性失语 2.女性,22岁,有癫痫病史,到医院就诊时显示注意力不集中,步态不稳。血液中苯妥英钠的浓度是38mg/L,患者双眼的检查最可能出现的体征为( ) A.患者左眼外展受限 B.双眼外视时有粗大眼震 C.双眼辐辏障碍 D.视乳头水肿 E.患者上视障碍 A3/A4型题 (1-2题共用题干) 男,40岁,脑MRI示右侧内囊区小片脑梗死,现在处于疾病的恢复期,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均增高,左侧肢体能抬起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左侧巴氏征阳性。 1.此时患者左侧肌力为几级( ) A.1级 B.2级 C.5级 D.4级 E.3级 2.患者的肌张力增高为哪种类型的肌张力增高( ) A.锥体系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B.小脑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C.多发性神经病时的肌张力增高 D.肌源性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E.脊髓前脚灰质炎时的肌张力增高 B1型题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失调样呼吸 B.长吸式呼吸 C.潮式呼吸 D.丛集式呼吸 E.中枢神经元性过度呼吸 1.广泛大脑半球损害可出现( ) 2.桥脑下部损害可出现( )

病史采集答案及评分标准

病史采集 题目:1 简要病史:男性,60岁,阵发性胸骨后疼痛一个月。 请按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上主述,将如何进行询问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内容写在答题纸上。 标准答案: (一)现病史的采集:共10分 1.发病诱因:同劳累的关系。(1分) 2.胸痛部位(心前区、胸骨后),疼痛性质,放射部位,每次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发作诱因及缓解因素。(3分) 3.胸痛与呼吸、咳嗽、体位的关系,与吞咽的关系。(2分) 4.伴随症状,有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及头痛、头晕。(2分) 5.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体重、饮食情况、小便情况等。(1分) 6.诊疗经过:是否就诊过,相应的辅助检查及结果,应用过何种治疗及效果。(2分) (二)相关病史:共3分 1.药物过敏史。(1分)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及吸烟、饮酒情况。(2分) (三)问诊技巧得分: 1.能围绕病情询问。(1分) 2.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自已感觉问诊思路清晰。(1分) 题目:2

简要病史:女性,45岁,消瘦、多饮、多尿半个月。 请按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上主述,将如何进行询问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内容写在答题纸上。 标准答案: (一)现病史的采集:共10分 1.发病诱因。(1分) 2.体重下降多少饮食每日多少比平时增加多少体重与饮食的关系。(3分) 3.每日尿量多少(多尿指每日尿量多于2500ml),多尿与饮水的关系如何(2分) 4.伴随症状,有无心悸、怕热、性情改变等伴随症状。(2分) 5.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大便情况等。(1分) 6.诊疗经过:是否就诊过,相应的辅助检查及结果,应用过何种治疗及效果。(2分) (二)相关病史:共3分 1.药物过敏史及外伤手术史。(1分)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及家族。(2分) (三)问诊技巧得分: 1.能围绕病情询问。(1分) 2.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自已感觉问诊思路清晰。(1分) 题目:3 简要病史:男性,20岁,恶心、厌油腻半月,皮肤及尿色黄5天 请按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以上主述,将如何进行询问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人教新课 标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气候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三章知识结构 本章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气候和气候各要素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教材编写优势 ?1、课本第一节通过一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请入第二节的内容,比如:你会收看天气预报吗?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2、课本还通过一些阅读材料来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这是非常好的。 ?3、课本还通过一些小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总结知识,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界的气候》四节的内容,每节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材分析 制作:谢英英曾华娟 一、新课标(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组成 1、本节内容可划分为三个教学因子: ①气温与生活 ②气温的分布 ③气温的变化 二、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从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并说出其分布规律,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2、技能目标:通过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培养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本节重难点及教学方案

?1、重点:气温变化曲线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 ?2、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3、方案:主要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并结合情境拟合法、图表教学法、学习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四、本节的内部联系 这三个教学因子的内部联系是:①、②、③的内容既是独立的,同时又是有联系的。 ①强调的是气温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②强调的是气温变化; ③强调的是气温分布的微观变化。 五、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内容与层次 ?地理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很多,按照认识阶段的高低及活动内容的繁简,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1.地理的认知能力 ?2.地理推理能力 ?3.地理应用能力 ?4.地理创新的能力 六、本节的外部联系 由于教学因子可联系的外部知识十分丰富,同时外联的目的全在于提高教学知识的质量。因此,有必要明确选择教学因子外联的原则: 1.与该教学因子相关,有利于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 2.与学生知识水平相适应; 3.有利于形成教学知识体系; 4.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本节内容可联系许多天气现象和气候知识; 七、本节的思想教育作用 1、通过本节的学习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气温的变化,学会看气温分布图; 3、通过全球气候变暖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危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4、通过读图,学会叙述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降水的差异。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A.今天时有小雨 B.今天最高气温为34 ℃ C.明天晴转多云 D.海南岛长夏无冬 2.[邵阳中考]下列人类活动,哪一项与天气最适宜() ——户外运动 晾晒衣服 C.——播种小麦 高空作业 下表是2019年12月22日的天气预报,读下表完成3~4题。 3.12月22日,北京的气温日较差是() A.0 ℃B.12 ℃ C.36 ℃D.-12 ℃ 4.判断12月22日北京最高温可能出现的时间是() A.2时左右B.8时左右 C.14时左右D.20时左右

读图3-Z-5,回答5~7题。 图1 5.甲处的年平均气温为() A.5 ℃B.10 ℃ C.15 ℃D.20 ℃ 6.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A.由南向北递增B.由南向北递减 C.由南向北先减后增D.由南向北先增后减 7.影响上述气温分布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人类活动 8.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①处气温为22 ℃,仅考虑海拔因素,山峰甲处气温() 图2 A.低于18.4 ℃ B.在18.4 ℃—19 ℃之间 C.等于19 ℃ D.高于19 ℃ 9.下列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气温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弯曲 D.同纬度的不同地点气温完全相同 10.下图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图3

A.①B.② C.③D.④ 11.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③回归线附近降水都少℃沿海地区降水都多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绵阳中考]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12~13题。 图4 12.甲、乙两地中() A.冬季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B.年温差甲地小于乙地 C.甲地降水集中于夏季 D.乙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3.甲、乙两地位于() 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D.高山地区 14.下面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气候类型均为() 图5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读某城市气候资料,回答15~16题。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练习题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练习题 下列说法指天气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 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D.秋高气爽 我国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者气候的美妙诗句,下列反映气候的诗句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当北京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地区当时是( ) A.晴朗天气B.阴雨天气C.阴转晴天气D.晴转阴天气 2010年10月23日12时55分,我国的卫星云图上,福建沿海呈现出何种颜色,显示出台风“鲇鱼”已经登陆() A.绿色 B.白色 C.蓝色D.黄色 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所进行的活动相对应的是( ) A、B、C、D、 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的东风指东南风,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六级东南风的是()A、B、C、D、 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原因是() A.太阳辐射增强B.海洋影响增大 C.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 D.各地降水量减少 6.一年中陆地平均最低气温南半球出现在( ) A.七月B.一月C.八月 D.二月 7.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 8.右图是同一天内测得的三次气温数值,这一天平均气温是( ) A.10℃ B.20℃C.15℃D.45℃ 9.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C.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D.温带地区降水多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了解即可)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在图上看到地面一处是绿色,表示当地天气晴朗(卫星云图如右图) 3、(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 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 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 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到两极递减 海陆因素夏季陆地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沿海多于内陆 地形因素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 温下降0.60C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主要还要掌握课本P56活动题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 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扬州就是这种气候类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