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徐建顺:吟诵理论

徐建顺:吟诵理论

徐建顺:吟诵理论
徐建顺:吟诵理论

吟诵理论

第一讲什么是吟诵

一、什么是文学?

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2、语言归根到底乃是声音。

3、语音的四要素:音长、音强、音高、音质。音质又分普通音质、个人音质。每个要素都产生意义。

4、文字只记录所谓语义(普通音质),与真正的语义(语言的意义)相去有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5、创作文学、欣赏文学、学习文学、研究文学,都应以把文学还原为语音为起点。

二、什么是吟诵?

1、一个文学作品,一定是以某种声音形式进行创作的。其声音形式与意义关联甚大。文学作品的声音形式分四种:唱、吟、诵、念。不独汉语。

唱:有曲调,目的在曲。

吟:有曲调,目的在词。

诵:没有曲调,是口语的艺术化。

念:没有曲调。口语方式。

2、文学作品的意义绝不是狭义的语义(普通音质),所以,世上绝少有用念的方式创作的作品。

3、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上是唱、吟、诵的方式。昆腔以前的唱法基本失传,而中国的唱与吟的音乐特征是一致的,所以以吟法代替唱法是最接近歌诗原貌的。其余以吟、诵的方式创作的作品更毋庸论。

4、吟诵的概念历来不统一。以下是我的概念:

世界上所有语言都有唱、吟、诵、念四种形式。对汉语而言,吟诵是吟咏与诵读的合称。吟咏与诵读都是汉语传统的诵读方法,自三千余年前的先秦,代代相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诗文的创作规则来诵读的。吟咏与诵读的唯一区别就是吟咏有曲调而诵读没有曲调。(古人多言吟咏诗词,诵读文赋,吟咏与诵读以文体区别;现在我们以有无曲调而区别。)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吟诵汉诗文。日本尤其发达。

中华吟诵即中华民族对汉诗文的吟诵,并特指古代教育系统(私塾与公学)的吟与诵,即私塾调。

5、自古以来,汉诗文就是吟诵的,创作、欣赏、学习,都用吟诵,诗词文赋,都可吟诵。用什么方式创作,就应该用什么方式欣赏,因此白话诗文当朗诵,而古诗文当吟诵。

三、怎样吟诵?

1、吟诵是像唱歌一样地诵读。其依字行腔远比戏曲民歌严格。

2、近体诗词、骈文赋吟诵为一类,古体诗文赋又为一类。前者讲究格律,后者讲究文气。

3、自然发声,运气摇体,腔音唱法。

4、曲调可学可创,终以自成曲调为上。

四、吟诵是传统的学习方法

1、汉语诗文吟诵有数千年传统。

2、诗词文赋皆可吟诵。

3、吟诵是古代文人的基本技能。

4、吟诵不是表演艺术,而是自娱的,是自我情感的抒发。

5、吟诵是建立在作品细读的基础上的,是对作品的揣摩,是与作者的沟通,须反复涵咏,因此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6、吟诵是即兴的。

五、吟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

1、吟诵符合汉语的特点。

2、吟诵体现着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神。

3、吟诵是诗乐传统的典型体现。

4、吟诵是培养个性、培养创造力的教育方法。

六、吟诵的系统

1、吟诵是中国音乐体系的产物,也是中国音乐体系的特征。

2、吟诵在北方是官话系统,南方是方言系统。

3、吟诵都是文读系统。

4、吟诵的曲调系统与音乐系统相似,与当地的宗教音乐、民歌、戏曲曲艺、琴歌等音乐曲调都可能有互相影响的关系。

5、吟诵的曲调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但同一地区的比较接近。

七、吟诵的价值

1、吟诵是中国汉语古诗文的活态。

2、吟诵是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创造力和个性的重要手段。

3、吟诵可以恢复诗乐传统。

4、吟诵是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或可使当代中国人活得更

有信仰、更有价值、更有幸福感。

5、吟诵是培养道德情操的有效方法。荡涤乖戾之气,养成君子之风。

6、吟诵也是健身手段。

7、吟诵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第二讲吟诵的历史

一、古代吟诵

1、魏晋以前有歌有吟有诵,但吟法尚不明。

2、魏晋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皆用吟诵。

3、明清两朝,吟诵尤为发达,更为学习诗词文赋和八股文的方法。

4、桐城派创古文吟诵法,倡导“因声求气”,流传至今。

5、吟诵主要通过古代的教育系统(私塾和公学,前者为主)传承。

二、20世纪上半叶的吟诵

1、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私塾面临困境,吟诵首次受到打击。

2、民国建立,新学堂勃兴。私塾进一步消亡。

3、20年代西方话剧大为传播。教育界热烈讨论如何诵读的问题。

4、1920年唐文治办无锡国专,大力提倡吟诵。20年代赵元任首次研究吟诵,并录唱片。1934年、1948年唐文治两次录唱片。

5、抗日战争私塾再遭灭顶,朗诵诗盛行。此后汉语朗诵基本定型。

6、1946年北大中文系召开“吟诵与教育”研讨会,帮助台湾推行国语和国学。

三、建国以来的吟诵

1、建国以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但文革以前很多著名学者撰文提倡吟诵。

2、80年代学者聚会常有吟诵,亦有演出、研究,许多领导和学者提倡吟诵,但未能推广。

3、80年代起,陈炳铮、劳在鸣等人专力做新吟诵。

4、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华钟彦、王恩保、秦德祥、李西安等人专力搜集吟诵、研究。90年代末基本停止。

5、1995年,茆家培主编《中国古诗词吟诵曲选》出版。1997年,陈少松著《古诗词文吟诵研究》出版。此后陆续有零星论文、调研报告等。

6、2008年,常州吟诵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海外汉诗文吟诵

1、日本吟诗社众多,社员据说有数百万。有吟诵谱传世。上世纪经常来我国交流。已进入卡拉OK。韩国吟诵也在传承。两国都用转读音。

2、台湾吟诵之风盛行,吟诵此幼儿园开始进入教育体系。大学普遍有此课程。古典文化学者多会吟诵。

3、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华人吟诵之风尚在,多为闽语系统。

4、欧美国家华人吟诵传统未绝,而且向当地传播。

第三讲吟诵的现状

一、大陆吟诵的现状

1、即将失传。会吟诵的老先生大都在80岁以上,而且没有传承。

2、缺乏搜集整理。

3、全国各地都有汉诗文吟诵,包括部分少数民族。

4、民间尚有一定数量的吟诵人。这是最后的机会。

5、社会欢迎吟诵。

二、吟诵工作的设想

1、对象是全体的汉语吟诵。

2、工作主要分为搜集抢救、整理研究、传承推广三个部分。可同步进行,但是目前的重点是抢救整理。

3、普通话新吟诵与新方言吟诵并行。

4、最终目标是使吟诵回到教育体系。

三、我们做过的吟诵工作

1、搜集、整理、采录吟诵资料,目前已经有200位以上先生的100小时以上的录音,50小

时以上的录像以及大量的其他文字资料。

2、2008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吟诵学术研讨会。

3、与各地吟诵相关人士建立联络,组建学会。

4、准备向联合国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组织大学生赴全国各地搜集吟诵。

6、与相关政府部门协商交流,取得政策支持。

7、在多所大学开设吟诵课程。

8、参与“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9、开展中小学教师吟诵培训。

10、组织吟诵节、吟诵展示、交流和演出活动。

11、组织编写出版吟诵的基础材料、教材等。

党内民主探索与实践

党内民主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建国初期;党内民主;探索;实践 建国初期,在党内民主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做过深入的理论探索,党在确立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制度、健全党委制、加强党的团结和集体领导、建立党内监督制度、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将扩大党内民主看做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步骤。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是,作为执政党如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就要求党必须充分调动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就要求党在执政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在八大党章中明确规定:“党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发扬党内民主,鼓励一切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和地方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上下级之间的生动活泼的联系”。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党内民主并不是一种无序的民主,而是强调民主与集中的统一、自由与纪律的统一,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全党的团结。因此在八大党章中,就对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团结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党的集中和统一才能巩固,党的纪律才能是自觉的而不是机械的。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任何党的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任何党员和党的组织都必须受到党的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监督”。可以说,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发展党内民主的认识集中表现为既要充分发展党内

民主,发挥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同时又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实现党的团结和统一。要发展党内民主,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从此,在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上开始了创新和探索。 一、确立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制度 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一个重点就是如何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会议)制度。通过党的代表大会(会议)对党的领导进行监督,这是建国初期提倡和采取的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一种很重要 的方法。1948年9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中,毛泽东明确指出:“实行党内民主的办法,是实行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的制度。我们党内是有民主的,但是还不足或者缺乏,现在要增加,办法是用代表大会、代表会议代替干部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党对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和完善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制度始终是十分重视的。中共中央曾多次指出:“定期召开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是党内民主生活的根本制度……今后各级党的组织,必须按照党章规定,定期召开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不按期召开”,并对会议的召开频率作出了具体的规定。随后,毛泽东在全国党代表会议的讲话中再次指出,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是一种“同志间互相监督,促使党和国家事业迅速进步的好办法”。他还特别提到,“谁监督我们这些人呢?互相监督是好办法”。在如何发挥党的代表大会的监督方面,毛泽东在1956年4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

五年级下册语文经典诵读内容

五年级下册语文经典诵读内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

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重要古诗 1、《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清平乐· 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6、《偶成》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7、《登风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部编版小学语文3-四年级经典诵读书目(附美文)

小学3~4年级100篇经典诵读详文 《长歌行》汉乐府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重别周尚书》(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3.《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4.《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湖口望庐山瀑布》(唐)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6.《留别王维》(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渡浙江问舟中人》(唐)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 9.《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0.《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一种有限变形情况下高聚物本构模型

一种有限变形情况下高聚物本构模型 刘亢,翁国飞 宁波大学工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E-mail :liukang2000@https://www.wendangku.net/doc/cf10414932.html,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有限变形下的高聚物粘塑性本构模型。认为高聚物网结构节点滑移的应变率和宏观应变率是相关的,同时还假设节点的滑移并不导致能量耗散,因此可以用热力学的方法得到有限变形的本构方程。与传统的有限变形本构理论不同,本文用了一种新的途径来建立本构关系。随后用该本构模型对一种高聚物材料进行剪切变形的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关键词:本构模型,有限变形,简单剪切 中图分类号:o33; o34; o63 1. 引 言 高聚物通常被看成是一个等效的由交联组成的网状结构。在加载过程中,网结构的节点会相对其初始位置产生滑移。关于如何处理高聚物节点的滑移一直存在许多的争议。本文假设高聚物网结构节点滑移的应变率和宏观应变率是相关的,同时还假设节点的滑移并不导致能量耗散,因此可以用热力学的方法得到有限变形的本构方程。在经典的有限变形本构研究里,有限变形通常被分解成弹性和塑性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通过各自的控制方程来描述。现有的有限弹塑性的率型本构方程一般基于变形率的弹塑性和分解,但是变形率的这种分解与Lee [1]的变形梯度乘积分解并不一致。关于变形的弹塑性分解存在许多争议,至今还没有澄清。本文将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对高聚物在有限变形下的粘塑性本构关系进行研究。 2. 一种有限变形情况下高聚物本构模型 2.1 高聚物网结构节点滑移方程 由于等效网状结构的变形所导致的节点的滑移是与其无应力下的位置有关的,所以自然可以假设节点滑移变形的变形率 p D 与大变形的变形率D 是成比例关系的[2]。 ()()()P D t t D t φ= (1) 此时的比例系数φ是关于右Cauchy-Green 伸长张量 e C 的第一第二主不变量12,I I 的函数。 方程(1)的优点在于它是线性的,而且包括了一个可调整的函数,并满足了材料的不可压缩性的条件。但是(1)的不足之处是它不满足客观条件。如果考虑到有转动的情况,(1)就不能用于建立p D D 和的关系了。 为了使(1)适用于新的本构模型的计算,我们建议对(1)进行转化。这里我们可以把 变形率D 写成 110ln ln lim n n n t V V D t ++?→?=? (2) 其中 n V 为左伸长张量

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日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党的生机活力,保障党员权利的正常行使和别受侵犯,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党员享有的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必须受到尊重和爱护,党的任何一级组织、任何党员都无权剥夺。 第三条坚持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别允许任何党员享有特权。 第四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党员应当正确行使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且必须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别得侵犯其他党员的权利。 第五条对任何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都应当予以追究;情节严峻的,必须赋予党纪处分。对侵犯党员权利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应当以事实为依照,以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为准绳。 第二章党员权利 第六条党员有权参加党小组会、支部大会、党员大会以及与其担任的党内职务和代表资格相应的会议。党员因故别能到会的,应当履行请假手续。 党员有权阅读按照规定能够阅读的党内文件。 党员有权提出同意教育和培训的要求。党员同意教育和培训应当服从组织安排。 第七条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参加对于党的政策和理论咨询题的讨论,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党员有权在党报党刊上参加党的中央和地点组织组织的对于党的政策和理论咨询题的讨论。 党员在讨论党的政策和理论咨询题的过程中,应当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别得公开辟表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相违背的观点和意见。 第八条党员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的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第九条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有依照地批判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党员以书面方式提出的批判意见应当按照规定送被批判者或者有关党组织。 党员有权向党组织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的违法违纪事实;有权向所在党组织或者上级党组织提出处分有违法违纪行为党员的要求。 党员有权向所在党组织或者上级党组织提出罢免或者撤换别称职党员领导干部职务的要求。 党员在进行批判、揭发、检举以及提出处分或者罢免、撤换要求时,要按照组织原则,符合有关程序,别得随意扩散、传播,别得夸大和斜曲事实,更别得捏造事实、诬告陷害。 第十条党员有权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咨询题时按照规定参加表决。表决时能够表示赞成、别赞成或者弃权。 每个正式党员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除外)。参加选举的党员有权了解候选人事情、要求改变候选人、别选任何一具候选人和另选他人。 党员有权经过规定程序成为候选人和当选。 第十一条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者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能够为其作证和辩护。 申辩、作证和辩护必须实事求是。 第十二条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别接受见,在坚定执行的前提下,能够在党的会议上或者向党组织声明保留,同时能够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反映。党员别得公开辟表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经典诵读诗词

六年下经典诵读诗词 1《梅花》2《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宋·王安石唐·杜甫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3《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4《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岑参唐李益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6《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年级上下册语文经典诵读古诗

二年级上下册语文经典诵读古诗

二年级上下册语文经典诵读古诗 敕勒歌(北朝民歌)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敕勒川,日照香炉生紫烟, 阴山下,遥看瀑布挂前川。 天似穹庐,飞流直下三千尺, 笼盖四野。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池上(唐:白居易)夜宿山寺(唐:李白)夜雪(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危楼高百尺,已讶衾枕冷, 偷采白莲回。手可摘星辰。复见窗户明。 不解藏踪迹,不敢高声语,夜深知雪重, 浮萍一道开。恐惊天上人。时闻折竹声。 长歌行(节选:汉乐府)梅花(宋:王安石)悯农(唐:李绅)百川东到海,墙角数枝梅,锄禾日当午, 何时复西归。凌寒独自开。汗滴禾下土。 少壮不努力,遥知不是雪,谁知盘中餐, 老大徒伤悲!为有暗香来。粒粒皆辛苦。 静夜思(唐:李白)望天门山(唐:李白)二十四节气歌

床前明月光,天门中断楚江开,春雨惊春清谷天, 疑是地上霜。碧水东流至此回。夏满芒夏暑相连。 举头望明月,两岸青山相对出,秋处露秋寒霜降, 低头思故乡。孤帆一片日边来。冬雪雪冬小大寒。 青松(陈毅)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咏柳(唐:贺知章)大雪压青松,红树青山日欲斜,碧玉妆成一树高, 青松挺且直。长郊草色绿无涯。万条垂下绿丝绦。 要知松高洁,游人不管春将老,不知细叶谁裁出, 待到雪化时。来往亭前踏落花。二月春风似剪刀。 小池(宋:杨万里)绝句(唐:杜甫)小儿垂钓(唐:胡令能)泉眼无声惜细流,迟日江山丽,蓬头稚子学垂纶, 树阴照水爱晴柔。春风花草香。侧坐莓苔草映身。 小荷才露尖尖角,泥融飞燕子,路人借问遥招手, 早有蜻蜓立上头。沙暖睡鸳鸯。怕得鱼惊不应人。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雨晴(唐:王驾)草(唐:白居易) 萧萧梧叶送寒声,雨前初见花间蕊,离离原上草, 江上秋风动客情。雨后全无叶底花。一岁一枯荣。 知有儿童挑促织,蜂蝶纷纷过墙去,野火烧不尽, 夜深篱落一灯明。却疑春色在邻家。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四时田园杂兴 篱落疏疏一径深,竹外桃花三两枝,(宋:范成大)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1-2年级经典诵读书目(附美文)

小学1~2年级100篇经典诵读详文 1.《江南》汉乐府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于易水送人一绝》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6.《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7.《中秋夜》(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8.《九日》(唐)王勃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9.《山中》(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0.《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2.《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3.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15.《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 (成语、名言警句、古诗文)积累内容展示安排 ——设计者、编者张明臣

关于爱国的积累展示 ——张明臣 祖国的悠久历史、壮丽山河,都值得我们去颂扬,去捍卫。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诵读——“以身许国”起: 以身许国、忧国忧民、大公无私、碧血丹心、疾恶如仇、 大义灭亲、横眉冷对、敢怒敢言、浩气长存、精忠报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践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起: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古至今,有多少爱国志士,用生动感人的笔触写下了深挚强烈的爱国诗篇。《示儿》起: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关于“改革开放”的积累展示 ——张明臣 有这样一句格言:谁要想让人看得见,首先得自己站起来。这催人奋进的话语,正是开创新纪元伟大进军的催征鼓、进军号。“大胆尝试”起: 大胆尝试锐意进取大刀阔斧势如破竹 日新月异翻天覆地气势如虹排山倒海 有一首歌,在大地上传播,在阳光里穿梭。这首歌的名字叫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告诉我们:是党,推翻三座大山,人民才尝到翻身的喜悦,是党,领导改革开放,富裕才走进百姓生活;是党,倡导西部开发,戈壁才崛起新城座座。“九州生气恃风雷”起: 已亥杂诗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改革的步伐竟是这样日走中天般的神速,开放的成果竟是这般让人心旌摇荡,巨变与我们相依,感动与我们相伴。“中国像幽困的雄师”起: 中国像幽困的雄师, 睁开了沉睡百年的双眼。 中国, 以百年不倒的坚毅, 向世界宣告: 中国人来了! 中国像一川激流汹涌澎湃,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第27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Vol. 2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5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尹训凤1,王丽君2 (1.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 271000;2.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语法分析角度来讲,相同的语法结构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逆转换将表层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核心句结构;翻译含义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奈达;分析;转换;重组;核心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3-0034-03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拟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下角度来分析其理论独到之处。 一 一般来说,结构相同的词组、句子,其语法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奈达提出,同样的语法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名词+of+名词”这一语法结构可以对此作最好的阐释。如下例: (1)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the city of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 the lover of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 在以上各个词组中,假设字母A和B分别代表一个名词或代词,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中,Shakespeare是施事,plays是受事,用公式表示就是“B writes A”;在the city of New York中,city和New York是同位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A is B”;the members of the team中,members和team是所属关系,即“A is in the B”;在the man of ability中,“B is A’s characteristic”;在the lover of music中,lover表示的是活动,即动作,music是它的受事,因此可以理解为(he/she)loves the music, 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A to B”(X施A于B)或“B is the goal of A”(B为A的受事);在the order of obedience中,obedience表示的是活动,order是它的受事,因此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B to A”(X施B于A)或“A is the goal of B”(A为B的受事);在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中,arrival表示动作,而delegation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是“B does A”。 因此它们的结构关系如下所示: the plays of Shakespeare——Shakespeare wrote the plays. the city of New York——The city is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The members are in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The man is able. the lover of music——(He/She) loves the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People) obey the order.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The delegation arrives. ────────── 收稿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尹训凤(1976-),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外语系教师,现为天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200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34 -

奈达

西方现代翻译研究的一大特点,是把翻译问题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试图对翻译研究这个古老的课题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式和翻译技巧。奈达(EuguneA.Nida)的理论就是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的突出代表。打破了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的标准。 他是迄今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正因为有了他,美国翻译研究领域才有了自己的“明星”,美国翻译理论也得以在二战后不断呈现后来居上的状态。 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2011年8月2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世长辞,享年96岁。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的理论就介绍到中国,并成为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奈达著作等身,他单独或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另外,还有13本专供《圣经》译者使用的参考书。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谭载喜1999,xv-xxi 第一阶段:早期带有明显美国结构主义色彩的语言学阶段或描写语言阶段(1943-1959)他的研究重点是语言的句法现象和词法现象,特

别是关于《圣经》的翻译研究,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深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者Edward Sapir, L. Bloomfield 等的影响。通过借鉴乔姆斯基转化生成语法的语言学理论,使自己的翻译理论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第二阶段:翻译科学说和翻译交际说阶段(1959-1969)这个阶段的研究成就,对于确立奈达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起了非 常关键的作用。1964年他出版了重要专著《翻译科学探索》此书的问世,可以说是奈达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对这一时期奈达的基本翻译思想加以综述,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翻译科学说: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这里所谓的科学是指可以“采用处理语言结构的科学途径、语义分析途径和信息论来处理翻译问题”(Nida et al,1969:vii)即采用一种语言学的、描写的方法来解释翻译过程。 2.翻译交际说: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Transalting means communicating.这是奈达翻译思想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也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中一个最大的特点之一。 3.动态对等翻译说:这是奈达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理论。所谓动态对等具体说来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Nida et al,1969)。 4.翻译功能说: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象。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一)奈达其人尤金?奈达(EugeneA.Nida)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尤金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其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著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著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他还参与过《圣经》的翻译工作。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奈达对翻译的定义 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 源语的信息。”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他试图运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方法。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 奈达提出了词的4种语义单位的概念,即词具有表述事物、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等功能。这4种语义单位是“核心”,语言的表层结构就是以“核心”为基础构建的,如果能将语法结构归纳到核心层次,翻译过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源语的曲解。按照4种语义单位的关系,奈达将英语句子归结为7个核心句:(1)Johnranquickly.(2)JohnhitBill.(3)JohngaveBillaball.(4)Johnisinthehouse.(5)Johnissick.(6)Johnisaboy.(7)Johnismyfather. (三)奈达翻译理论的经历阶段 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描写语言阶段、交际理论阶段和和社会符号学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1943年发表《英语句法概要》,止于1959年发表《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 第二阶段始于1959年发表的《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止于1969年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翻译科学探索》、《信息与使命》。在这10年中,奈达确立了自己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标志着其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第三阶段始于70年代,奈达通过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翻译理论创建了新的理论模式———社会符号学模式。奈达在继承原有理论有用成分的基础上,将语言看成一种符号现象,并结合所在社会环境进行解释。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强调了形式的重要性,认为形式也具有意义,指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及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的提法,是含义更加明确。 三、对奈达翻译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 奈达是一位硕果累累的翻译理论家。可以说,在两千年的西方翻译思想发展史上,奈达的研究成果之丰是名列前茅的。他的研究范围从翻译史、翻译原则、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到翻译教学和翻译的组织工作,从口译到笔译,从人工翻译到机器翻译,从语义学到人类文化学,几乎无所不包,从而丰富并拓展了西方的翻译研究领地。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他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适当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来进行交际。因此也说明,某

一种有限变形情况下高聚物本构模型

21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 研 报 告 2008 NO.3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 1 引言 粘弹性变形是指高聚物在外力作用下的既不符合虎克定律,又不符合牛顿定律,而是介于弹性和粘性之间,应力同时依赖于应变和应变率的一种变形。许多研究者就提出过不同的模型,如一根弹簧和一个粘壶的并联模型(kelvin-Voigt模型)、串联模型(Maxwell模型)、标准固体模型以及四元件模型等等。本文对经典的粘弹性模型进行了修改。 弹塑性变形采用率无关本构关系,关于有限弹塑性变形的唯象理论,Nemant-Nasser和Nagbdi做过全面的讨论。在经典的率无关弹塑性理论中,有限变形通常分解成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分别通过各自的控制方程来描述。但同时也存在着两个问题,(1)有限变形中变形率分解成弹性、塑性两部分之和来理解,(2)率(微分)型本构方程中张量客观率(导数)的选择。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客观率,其中经典的客观率有物质共旋率、相对共旋率(Dienes,1979)、欧拉标架共旋率(Sowerby,1984)。但是至今不能证明任何一种客观应力率对于弹塑性本构关系是正确的。采用上面的几种常见客观应力率本构关系退化到弹性时,即次弹性模型,与一般的弹性理论不一致。 2 一维粘弹塑性本构模型 一维粘弹性本构模型是在标准线性固体的改进(S.G.Bardenhagen,1997),由Maxwell模型和一个线性弹簧并联组成.线弹性弹簧应力应变 关系可以写成 ,这里Es 、εs 分别是应力和应变。 线性粘壶的 变形关 系 是 ,这里 ,分别指的应力和应变率,η d 指的是粘度。本文把粘度看成一个关于应变率的函数,按照非牛顿体表示为(Bird et al,1997)。 (1) 控制方程我们可以表示成,准固体模型的应力可以写成Maxwell模型的应力σV和弹簧部分的应力σE。Max-well模型和线性弹簧的控制方程我们可 以分 别表 示成 , , 。根据上式控制 方程可以写成 一维粘塑性本构关系模型的思想就是在一维粘弹性模型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弹塑性弹簧。弹塑性弹簧是一个滑动单元,弹性模量为E,当单元应力大于滑动应 力Y时,模量为 ,这里 是非线性弹簧的应力应变关系, ,弹塑性弹簧 的本 构 关系 根据塑性流动率我们可以写成   (2) 这里是屈服面,一维模型的 控制方程为( ) (3) 3 三维粘弹塑性本构模型 取Lagrange坐标系XA与Euler坐标系x i 重合的直角坐标系,速度,变 形梯度Fij ,速度梯度Lij 和变形率张量Dij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我们分别通过体积部分和偏量部分两部 分考 虑     。 三维有限变形下的控制方 程可以 写成 ( )(S.G. Bardenhagen,1997) (4) 这里的指的是客观应力率,通过式(2) 我们可以得到三维情况下 的关系为 (5) 根据一维情况下(5)式和塑性流动率, 我们可 以 得到 (6) 这里J 2是弹塑性应力 的第 二不变量 , 是塑 性 变形率, (塑性变形是不可压缩的),是等效塑性应变率。 4 简单剪切变形计算 简单剪切变形往往作为各种理论比较的算例。它的运动方程为x 1=X 1+kX 2,x 2=X 2,x 3=X 3。式中x i 和X i (i =1,2,3)分别是即时和初始构形的直笛尔坐标。我们可以求出变形梯度 F ,变形率D ,物质旋率W ,相对旋率 ,以及对数旋率Ωlog 。(Br uh ns, 1999) 采用本文给出的本构模型和旋率取作对数旋率,计算粘弹性部分简单剪切变形时的应力响应。图1为粘弹性部分应为曲线。 5 小结与展望 本文以粘壶和线性弹簧为出发点,提出了三维有限变形下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结和塑性应变流理论,提出了各向同性材料的本构关系。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高分子材料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高分子材料的本构关系通常采用两种理论来描述,一种是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另一种是 分子网络理论。无论哪一种理论都是为了能尽可能完善的对高聚物的本构进行研究。目前已经有许多不同的高聚物本构模型,但是没有一种本构模型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因为在高聚物本构研究领域还有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Bruhns O,Xiao H,Meyers,A.,Self- consistent Elerian rate type 一种有限变形情况下高聚物本构模型 叶飞 (宁波大学 浙江宁波 315211) 摘 要:根据一维弹簧和阻尼器的组合,我们模拟了高聚物率相关性、应力松弛和徐变。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建立了三维有限变形下高聚物的本构模型。模型中,采用了粘弹性和弹塑性并联组合,在粘弹性中,本文客观应力率采用了对数共旋应力率,弹塑性分析中采用了有限变形的弹塑性变形分解,这种分析不同于变形率的弹塑性和式分解,也不同于Lee的变形梯度弹塑性乘积分解,本构关系客观性要求体现在率型本构方程得积分之中。最后,在不同在加载条件下进行了简单剪切变形计算。关键词:高聚物材料 有限变形 简单剪切变形 本构模型 粘弹塑性中图分类号:O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08)12(c)-0021-02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汉语言文学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梁林歆许明武 摘要:以国内1979至2013年共35年来发表的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学位论文等共2688篇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数量、年度统计、文献分布及所依理论等方面对国内关于奈达研究的历史概况和发展轨迹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并结合统计数据探讨其在中国的接受与融合,力图揭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奈达翻译接受 一、引言 尤金·奈达(Eugene Nida,1914~2011)是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长期供职于美国圣经公会翻译部,任执行秘书。奈达著述极丰,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在奈达所著Language and Culture(《语言与文化》)一书的封底介绍,他单独或合作出版书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张经浩,2005:59)。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产生影响最大,受重视程度最高,国内译界对其可谓“家喻户晓”,以至出现“言必称奈达”的“奈达现象”。南开大学刘士聪教授曾这样评价奈达:奈达的观点,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是奈达的名字你不可能不知道(林克难,2012:81)。然而,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和社会的接受与影响,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如何更加准确把握“奈达现象”传承流变的过程,厘清奈达翻译理论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轨迹,有必要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

受进行一番探究,以揭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从而为中国大量接受西方翻译理论的现象提供分析方法。 二、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据知网检索,国内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文章是郑南渡刊载于《语言学动态》1979年第2期上的《奈达》(郑南渡,1979:44)。距其代表性著作《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问世已有15年之久。但随后直至1986年以前,国内发表的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文章每年也只有两三篇,至2005年突破百篇,2012年达至374篇,创下历史之最。 笔者于2014年3月20日以“奈达”为主题并含“翻译”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以下为各个时期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的研究数量、年度统计、文献分布及所依理论。 (一)研究数量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译界对国外翻译理论的引介与吸收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变化,融合了更多的西方翻译理论与思维元素。为便于文献梳理及分析,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979到1999年头21年的平缓期(共发表论文148篇)和从2000到2013年后14年的上升期(共发表论文2540篇)。如图1所示,从论文年度发表数来看,在平缓期内,1980年出现空缺,1979至1986年每年发表的论文也只有两三篇,共计14篇,表

奈达翻译理论动态功能对等的新认识

To Equivalence and Beyond: Reflection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ugene A. Nida for Bible Translating1 Kenneth A. Cherney, Jr. It’s been said, and it may be true,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those who divide people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who don’t. Similarly,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to Bible translation—approaches that divide translations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that refuse. The parade example of the former is Jerome’s claim that a translator’s options are finally only two: “word-for-word” or “sense-for-sense.”2 Regardless of whether he intended to, Jerome set the entire conversation about Bible translating on a course from which it would not deviate for more than fifteen hundred years; and some observer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come to view Jerome’s “either/or” as an unhelpful rut from which the field has begun to extricate itself only recently and with difficulty. Another familiar dichotomy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mal correspondence” translating on one hand and “dynamic equivalence” (more properly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n which see below) on the other. The distinction arose via the work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Bible translating: Eugene Albert Nida (1914-2011). It is impossible to imag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especially Bible translating, without Nida. Not only is he the unquestioned pioneer of modern, so-called “meaning-based” translating;3 he may be more responsible than any other individual for putting Bibles in the hand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at they can read and understand. 1 This article includes material from the author’s doctoral thesis (still in progress), “Allusion as Translation Problem: Portuguese Versions of Second Isaiah as Test Case”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Drs. Christo Van der Merwe and Hendrik Bosman, promoters). 2 Jerome, “Letter to Pammachius,” in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nd ed. (NY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4), p. 23. 3 Nigel Statham, "Nida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Evolution of a Concept, Some Problems, and Some Possible Ways Forward," Bible Translator 56, no. 1 (2005), p. 3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