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1、旅游景区的基本特征:

⑴旅游景区特征的第一层面(景区必备):

①吸引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来访,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经营;

②为顾客提供活得轻松愉快经历的机会和消遣方式,使他们度过闲暇时间;

③尽量发挥其潜在能力;

④按景区的特点进行管理,使顾客满足;

⑤按游客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水准的设施和服务;

⑥收取或不收取门票费。

⑵旅游景区特征的第二层面(管理角度):

①旅游景区具有开展旅游活动的特定内容;

②旅游景区具有明确的地域空间范围;

③旅游景区具有满足游客需求的综合性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

④旅游景区具有专门的经营管理机构。

⑶旅游景区特征的第三层面:

①综合统一性;

②多层利益平衡性;

③目标多重性;

④特有时效性。

2、旅游景区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

①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

②传播地区旅游形象,提高区域知名度;

③旅游景区的消费时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3、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历程:

①优先发展入境旅游,旅游景区在事业接待功能中起步(1954-1978);

②改革开放以后,国内旅游起步,旅游景区从事业接待型向经济经营型转变(1979-1999);

③以1999年黄金周的事实和出境旅游的兴起为契机,旅游景区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1999-至今)。

4、我国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现状

①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管理,政府主导的功能被弱化;

②旅游景区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现象普遍;

③景区秩序混乱,服务意识弱,游客安全感不足;

④资源破坏,环境恶化;

⑤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⑥旅游景区产品质次不高,特色性不强。

5、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健体强身、求知等的旅游需求,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并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的地域空间。

6、旅游景区管理:是对旅游景区的人、财、物、信息等多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旅游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并推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7、旅游产品的类型

⑴依据旅游产品的分类

①广义的景区产品:它由景观(吸引物)、设施和服务三类要素构成。

②狭义的景区产品:它仅指旅游景观(吸引物),不包括设施和服务。

⑵依据景区产品的功能分类

①陈列式:是景区产品的基础层次,以自然资源风光与人文历史以及为主要内容;

②表演式:是景区产品的提高层次,以民俗风情与游乐为主要内容;

③参与式:是景区产品的发展层次,以亲身体验与游戏娱乐为主要内容。

⑶依据旅游产品的性质分类

①观光产品;

②度假产品;

③专项产品。

8、旅游景区产品的特点

⑴旅游产品的特点:

①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产品;

②具有消费上的关联性和多样性;

⑵景区产品自身的特殊性:

①不可检验性;

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③不可储存性;

④不可移动性;

⑤季节性;

⑥脆弱性;

⑦共享性。

⑶景区产品的实质是一种体验和经验

具体来说,影响游客体验产品的因素有:

①产品的有形成分:包括游乐项目设施、商店、餐厅和景区的整洁等;

②提供服务的要素:如员工的仪容仪表、服务态度等;

③顾客因素:顾客期望、行为和态度等;

④一些不可控因素:如某一特定时间内使用景点的游客构成、交通状况和天气状况。

⑷景区产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①景区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有学者称之为公共产品,并且由于它的唯一性,还把它定义为超公共产品;

②景区产品的排他性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不是景区所具有的内在属性;

③景区的非竞争性是指一部分人消费某一物品时不会影响到另一部分的消费利益,不会减少整个消费利益。

9、旅游景区的产品构成

①旅游景区吸引物——核心产品;

②旅游景区的活动项目——有形产品;③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扩展产品。

10、旅游景区产品:从狭义上讲,景区产品是一种单向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总和。从广义上讲,它是多种单项旅游产品的组合,旅游产品所包含的4As——旅游资源(Attraction),交通运输设施和服务(Access),住宿、餐饮、娱乐、零售等旅游生活设施和相应服务(Amenities),辅助设施(Ancillary Service)11、旅游产品体系:主要是指品牌产品、重要产品和配套产品之间以及这些产品之间是否形成稳定的、更具有吸引力的结构。

12、旅游景区的服务管理主要包括:接待、导游和商业服务三个方面。

13、接待服务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票务服务、入门接待服务和投诉受理服务。

14、旅游景区解说服务的结构

⑴向导式解说服务:以具有能动性的专门人员向旅游者进行主动的、动态的信息传导为主要

表达方式,向导式解说服务一般由景区的讲解员完成。其对讲解员的要求是:

①硬件要求;

②个人条件;

③知识素养;

④个人修养;

⑤业务能力。

⑵自导式解说服务:是由书面材料、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语音等无生命设施、设备向游客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按其内容可分为:①介绍:如景区概况、历史沿革、特征、主要构成等;

②警示:如各种警示牌、高压电、危险地带标志;

③引导:如游览路线、景点、商店、厕所、停车场等;

④公共信息:如天气预报、航班、交通情况、住宿、演出活动等,一般设在相对集中的地方;

⑤说明:主要是用于景区旅游资源或某一活动项目的说明和解释。

⑶电子导游:是一种利用数码语音技术制作的自助式服务设备,可以让游客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通过自行操作控制选择聆听景物或展品的介绍。无线智能电子导游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电子导游形式。

15、旅游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16、旅游生态容量:又称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一个旅游点或旅游景区环境不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其环境空间所能接纳的旅游者数量。

17、旅游感知容量:旅游旅游心里容量。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该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的最大值。

18、旅游最大容量:指最大的旅游承受能力(或称为极限容量),是以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安全最低限为标准确定的最大旅游接待量。

19、旅游景区项目设计的目的:

①为了给那些将构想变为有形现实的人提供指导,如建筑施工方,园艺师等;

②保证资源的最优化的配置和合理使用,不仅包括景区内部的资源,也包括人力,财力等辅助资源;

③将抽象的景区理念转变为吸引游客的有形事物或活动;

④设计直观展示项目的建成效果,这在规划许可和说服潜在投资者方面将发挥有力的说服作用。

20旅游项目的设计内容:

①起名定位:明确项目的性质、风格、主题和功能。这是基础。

②创意产品:旅游项目是一个综合的产品体系,个体产品可以是节庆活动,也可以是游乐设施等,这是重点所在。

③空间安排:就其地理位置和占地面积,在设计中要确定项目的具体地理区位,各建筑物的位置、距离,开放空间布局和大小等内容。

④管理方略:在项目设计时需要通过科学的进行项目管理、工程管理、日常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等,以致能更好的更新项目的吸引力元素,与景区长期保持发展契合。

21、旅游项目设计原则:

①独特差异性;

②市场适应性;

③持续发展性;

④真实体验性。

22、景区旅游项目设计的一般程序:

⑴形成项目的初步构想:当景区管理方确定景区确有建设旅游项目必要时,就需要先正和人能力资源,寻找可行性方法,对景区项目建设前景进行初步的感性评估,形成粗线条的构想⑵调查景区旅游项目的相关信息;

①景区的资源现状;

②客源市场信息;

③景区外部环境;

④相似景区旅游项目的有关信息。

⑶创意设计成型阶段:

①项目概念整合;

②明确项目功能;

③赋予内涵;

④选址论证;

⑤形象设计。

⑷项目设计在完善:在项目设计的过程完成后,要从景区运营的实际出发,考虑周全,对项目进行不断修改,式设计更加完善、合理,更有效率。

⑸策划书的准写,其构件主要有:

①封面;

②徐闻;

③目录;

④内容;

⑤预算;

⑥项目进度;

⑦附录。

23、旅游项目:是具有足够吸引力、旅游者可以身临其景参与的、经过系统管理和经营的、创造价值的资源集合体。

24、特种旅游:是指具有一定的创意性,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和相关器材的辅助,采用人力运作,借助徒步、狩猎、登山、驼队、自行车、汽车等形式,去发现自然、探索自然,并最终征服自然的探险性旅游活动。

25、外延式开发新产品:

①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产品开发的八个阶段:创意产生、创意筛选、概念发展和测试、营销战略、商业分析、产品开发、市场试销和商品化;

②景区进行新产品开发时,要把握景区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条件,逐次进行;

③新产品开发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意的途径通常有:文化移植、文化嫁接、本土文化再现三种。

26、内涵式升华:

内涵式升华是对景区现有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实现产品的高级化,变出售资源为出售产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设计,边参观性为参与性。概括起来说,就是以自然资源为主要构成的旅游景区应重视自然文化的导向,深掘其科学、美学内涵、以科普教育、原始风光、生态考察为主题增加体验旅游产品;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要构成的旅游景区应以历史文化为主导,以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地域性为特色设计旅游产品。

27、体验经济:是以服务为依托(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通过感觉和记忆使消费者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留下深刻印象或丰富感受的经济类型。

28、移情体验:是指旅游者将自己内在的某种情感外射或迁移到他人或他物身上,在移情过程中体验旅游的快乐。

29、景区旅游资源管理的特征:

①综合性:旅游业具有综合型产业的特点,旅游资源管理涉及旅游、交通、文化、民族、宗教、环保、卫生、林业、经济等,因此需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规划等手段,将整体系统综合起来进行管理才能取得效果。

②区域性: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景区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

③技术性:景区的旅游资源需要利用多种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监测和分析研究,尤其是针对一些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等,并及时作出控制,确保景区内的景观资源不受到破坏。

④能动性:一些文化旅游资源,需要重点对其主体——具有民族性和能动性的人进行管理,这就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精神鼓励、企业化等方法,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是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30、景区管理的基本手段

⑴法律手段

⑵经济手段:所谓的经济手段,是指国家或主管部门,运用价格、税收、补贴、罚款等经济杠杆和价值工具,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把景区的局部利益同社会的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资源的合理和持续利用。

在税收方面,我国已开征旅游税、旅游资源税、环境资源税。

⑶规划手段:规划是旅游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旅游业发展规划包括近期发展规划(3—5年)、中期规划(5—10年)和远期规划(10—20年),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一般为10—20年)、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⑷行政手段

⑸宣传教育手段

⑹科技手段

31旅游景区资源管理的内涵:

①旅游景区资源是旅游景区赖以生存、经营和发展的基础;

②旅游景区资源不仅需要开发和利用,更需要保护和管理;

③旅游景区资源决定了景区的品质、吸引力和价值;

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景区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

3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①公平性;

②持续性;

③整体性。

33、3R是指: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34、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持旅游景资源原真性和文化完整性的前提下,使旅游景区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利益相关的需求,又能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要,保持景区资源、环境、旅游的和谐、统一发展。

35、我国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⑴对景区标准化管理理解不深,缺乏经验。对策:略

⑵经济基础薄弱,配套资金困难。对策:略

⑶景区人员素质偏低,贯彻实施不力。对策:略

⑷急于求成,盲目“贯标”。对策:略

36、旅游景区市场营销战略

⑴细分市场:目前国内外通行的方法有四种:

①地理特征细分;

②社会经济和人口学特征细分;

③心理学特征细分;

④旅游者特征细分。

⑵目标市场的确定:

①无差别市场;

②广泛市场;

③差异性目标市场;

④集中性目标市场。

⑶景区定位:含义是景区定位就是要形成差别化的吸引力内容,在预期客源的头脑里形成独树一帜的景区认同。

37、旅游景区市场营销:是旅游景区组织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并实现自身经营和发展目标,而通过旅游市场实现交换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管理活动。

38、旅游景区营销管理:是通过旅游市场分析,准确确定目标市场,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使之获得预期的旅游体验,是旅游景区产品实现交换的全过程的管理,是一种游客需求饿的管理。

39、旅游景区治理模式:是指一套有关于旅游景区的制度安排,用来支配相关主体,包括政府监督部门、景区投资者、景区管理人员、社会居民甚至后代的关系,并从该模式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或其中某一方面的效益。

练习题:

1、怎样正确看待我国旅游景区在旅游业的地位,结合景区及管理特征谈谈对现实中出现的旅游问题(如门票涨价)的看法?

答:⑴地位:

①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

②传播地区旅游形象,提高区域知名度;

③旅游景区的消费时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⑵管理特征:

①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管理,政府主导的功能被弱化;

②旅游景区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现象普遍;

③景区秩序混乱,服务意识弱,游客安全感不足;

④资源破坏,环境恶化;

⑤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⑥旅游景区产品质次不高,特色性不强。

⑶看法:自己体会!!!

2、旅游景区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哪些?

答:⑴票房服务

⑵入门接待服务

⑶游客投诉与抱怨的管理

3、票务服务管理的难点及管理对策是什么?

答:⑴假钞问题。对于此问题,售票员因该具备一定的货币真伪的认识和技术,如果景区有条件,应该在每一个售票岗位购置功能齐全、准确的验钞机,如果收到假钞,应与游客礼貌协商,请其重新换一张,找补后请游客自己验证。

⑵优惠票之争。对于此问题,其对策是:

①应将本景区的各项优惠规定以告示的方式放在游客容易看到的地方,尽量避免优惠票之争。

②万一游客出言不逊,也不要与游客争吵,应礼貌、耐心地向游客说明门票的优惠制度,争取游客的理解。

③除了按照制度优惠以外,有时也需要灵活处理。如对于特别固执的游客可以请主管出面解释,另外还可以采取赠票但附加有关条件的做法等。

4、简述我国景区解说服务管理的重点。

答:①将景区解说服务管理纳入景区质量管理体系中,提高景区有关部门和人员对解说服务重要性的认识,解决观念问题并建立专门机构进行设计、监督和协调工作。

②研究和吸收国外同类型旅游景区成熟的解说服务经验,提高景区解说服务水平。

③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挖掘景区文化和资源价值(尤其是人文类旅游景区),以某种游客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解说服务,将我国旅游景区中厚重的内涵展现出来,避免出现“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现象。

④培养高素质的景区解说员。一是语言运用技能的培训;二是讲解技能的培训;三是心理服务技能的培训。

5、简述我国景区购物服务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意见。

答:⑴购物服务现状

①游客在景区内购物欲望较低,景区的购物收入水平偏低;

②旅游景区旅游产品雷同,缺乏景区自身特色;

③诚信服务意识差,购物“陷阱”多;

④售后服务不完善,尤其是投诉管理水平低。

⑵改进建议:

①统一购物服务管理,建立诚信购物环境;

②在行家手里找人才,在历史文化中找卖点,开发具有本景区特色的旅游商品;

③景区和当地旅游主管机构合作,建立高效率的投诉管理机制。

6、旅游饱和与超载对于环境和设施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答:①践踏与磨损;

②水体、水质污染;

③噪音污染;

④对设施的影响;

⑤其他影响。

7、旅游项目与景区发展的贴合度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说说自己对景区项目选择的一些看法。

答:主要体现在:

①资源配置关联性;

②主题理念的表达;

③市场特征的迎合;

④景区项目的布局;

⑤节约运营成本。

8、旅游本质是什么,旅游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是否是体验化?

答:⑴旅游本质,诸多学者对旅游进行界定时,都认为旅游本质就是一种经历或一种体验。

⑵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体验化趋势。

⑶是体验化的,体现在:

①从旅游的本质来看,体验是旅游的核心属性之一;

②从体验的内容来看,旅游是体验的大舞台;

③从核心理念上来看,旅游业与体验经济是紧紧在一起的。

9、在游客的体验塑造和强化方面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答:⑴创意体验主题,其特点有:

①具有诱惑力的主体必须调整人们的现实感受;

②景区的主题必须具有特色;

③景区的体验主题集空间、时间和事物于相互协调的显示整体之中;

④好的景区体验主体应该能够在景区内进行多点布局;

⑤景区体验主题必须能够符合景区本身的特色。

⑵开发旅游产品:

①外延式开发新产品;

②内涵是升华。

⑶提供体验式服务,在旅游景区,亲切、专业化、富有特色的服务是增强游客旅游体验的主要途径之一。

⑷完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

①建筑设施;

②景区内的交通系统;

③建设完善的景区解说系统;

⑸重视旅游纪念品的宣传效应,应该:

①使用个性化的设计;

②设计特殊意义的纪念品;

⑹营造城市安全的旅游环境,具体包括:

①企业层次:在各项服务中,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管理;

②政府层次:对旅游景区实行诚信水平监督,始终以维护旅游者的利益为第一要义。

10、结合景区可持续发展系统各要素,分析我国的某个著名景区。

答:主要尤其大要素:

①需求方;

②供给方;

③旅游吸引物;

④交通;

⑤服务;

⑥信息;

⑦促销。

11、选择一个较为熟悉的景区试用SWOT分析其所处的环境体系。

答:要点回答:

⑴对于旅游景区,重点从以下五点来分析优势和劣势:

①旅游景区资源条件;

②理念和政策条件;

③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

④管理体制;⑤经济基础条件。

⑵从旅游景区角度来说,机会和威胁常有以下内容:

①政治和经济环境;

②社会文化环境;

③生态环境;

④技术、市场环境。

12、简述我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中出现的表征问题。

答:①旅游景区资源的价值评估和保护开发问题;旅游景区的生命周期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②旅游景区的产权和经营权问题;

③旅游景区的融资体制问题;

④旅游景区的滞后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瓶颈”;

⑤旅游景区治理模式成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13、影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旅游景区的主体性质;

②景区治理的政策法规环境;

③旅游景区的所有权问题;

④旅游景区的治理主体;

⑤政府的因素。

a)请结合实际,谈谈优化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改革思路。

答:⑴强化政府对旅游景区的干预力度。政府可以通过以下进行干预:

①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②建筑物管理;

③提供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建设;

④投资激励;

⑤财政调控及管理。

⑵抓大放小,分级治理。

①单一旅游景区旅行费用模型的建立;

②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引入。

⑶完善投融资体制。政府的旅游投资既可以弥补旅游业投入的不足问题,还可以产生很强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⑷逐步建立良好的旅游法制体系。尽快建立我国的旅游法制体系,既可以保证我国旅游业健康平稳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自考试题 (14)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自考试题(14)

. 浙江省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课程代码:00197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总之,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是与的关系,两者一定不能产生冲突。 2.旅游业与其他的物质生产产业相比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 3.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以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为目的的旅游产品。 4.旅游资源的概查是指对旅游资源的概略性调查或调查。 5.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调查准备阶段、实地调查阶段、阶段。 6.市场分析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者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和市场环境分析。 7.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定位中,旅游区的是最根本的要素,它决定了旅游区发展的总方向。 8.旅游形象传播中的正面强化策略包括:形象和形象。 9.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内容包括项目的名称、、占地面积及其地理位置、。 10.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形象导向模式关注的焦点是旅游地的综合开发以及旅游地的整体形象 与。 11.在市场趋势分析法中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 题1分,共10分) 1.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是根据下列哪个因素进行的( ) A.资源等级 B.市场范围 C.交通条件 D.政策条件 2.旅游扶贫的概念是由下列哪个国家最早明确提出的( )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英国 3.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和人文资源是按照下列哪种分类方式进行的( ) A.按基本属性分类 B.按利用角度分类 C.按吸引力级别分类 D.其他分类 4.下列哪个是引起旅游者消费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 ) A.家庭 B.相关群体 C.文化 D.社会阶层 5.下列哪个不是决定形象定位差异的要素( ) A.主体个性 B.服务态度 C.传达方式 D.受众认知 6.下列哪个是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根本原则( ) A.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 2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与答案(一)

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主要是指对旅游资源的美学欣赏性,历史文化性、科学性、奇特性、模 与组合状况、旅游功能、旅游环境容量的评价。 2、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速变性、季节性、配置性等特点。 3、人文旅游资源独有的特性有人为性、时代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等。 4、我国古典园林根据其所处的区域,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少数民族园 林四类。 5、根据产生的根源 ,可将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分为盲目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修复不当三种。 6、旅游资源调查应遵循双重身份原则、真实可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筛选性原则等。 7、自然旅游资源除了一般旅游资源共同的特点外,还具有天然性、地带性、季节性与时限性等独有的特性。 8、旅游资源按照增长情况可分为可再生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旅游资源、可更新旅游资源三类。 9、水体旅游资源具有审美功能、疗养功能、调节气候功能、品茗功能、娱乐功能和文化内涵等多种旅游功能。 10、根据植物的美学特征,可将植物旅游资源分为树木、草原与草甸、花卉地、野生动物栖 息地四大类。 11、根据产生的根源 ,可将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分为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种。 1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主要是指对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客源条件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条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评价。 13、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可以给人们形成雄、奇、险、幽、旷等多种形态美的感受。 14、社会风情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丰富性、历史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特点。 15、旅游资源的实用价值和基础性的主要体现是______。 16、我国的陶俑文物遗存丰富,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奇葩之一。其中秦代陶俑的代表是秦始 皇陵兵马俑。 17、我国古代建筑中级别最高、技艺最精湛的建筑类型是宫殿。 18、在我国著名的石窟中,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19、造成旅游资源破坏的因素很多,但从宏观角度可将其分为自然环境变迁造成的破坏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两大类。 20、旅游资源开发的导向模式是由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______决定的。 21、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调查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和______。 马越22:06:53 1、古代建筑的旅游功能有哪些? 古代建筑与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可满足游客的仿古心理;古代建 筑是凝固的艺术,可满足游客的求美心理;是科学技术的凝聚,可满足求奇心理;类型多样,蕴含内容丰富,满足求异心理。 2、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旅游功能有哪些?P160 3、简述水体与旅游的关系。水体是旅游景区的景观血脉;水体是重要的构景要素;水体课开 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 4、在旅游资源调查中,应重点调查哪些地方?具有旅游开发前景,有明显经济、社会、文化价 值的旅游资源单体;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表调查区旅资单体; 目前虽不具备开发前景,但从长远看可能具有开发前景的旅资单体。 5、地质地貌与旅游P30

旅游推广策划书

旅游推广策划书(一) 一、简介 武汉地处中部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为华中最大城市,是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景区众多,高校云集,各种文化汇聚融合,是武汉的鲜明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武汉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汉在古时,也常常为历代文人提及,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之所以要为武汉写旅游广告策划,不仅因为武汉历史悠久,而且它还是一个非常有潜力、正在崛起的城市,未来的旅游市场十分广阔。武汉在发展旅游,吸引旅游方面拥有的优势: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方便;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快速发展,消费市场广阔。 “十一五”期末,武汉市将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中部地区旅游集散地和文明出行的旅游客源地:接待海外游客80万人次,国内游客7400万次,旅游总收入达500亿元;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1000亿元,把武汉市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商务会展型和都市休闲型旅游城市,成为中部地区的旅游中心城市。 二、市场调查 1.市场环境调查 人口地理环境:武汉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方便,河流众多,商业繁荣,在中国经济地理圈内,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被誉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正因为如此,武汉还是个人口众多的城市,2011年末已达1000多万,加上流动人口,已经突破1600余万。 消费环境:武汉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加上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十分广阔,但是与沿海地区相比,武汉的整体消费环境还是比较低的,主要是因为工资收入低,消费“有心无力”。近几年来,高收入人群和高校旅游以及外地游客成为了旅游的主力军,拉动了武汉旅游市场的整体发展。 资源环境:武汉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有东湖、黄鹤楼等着名的景点,而且高校云集,人文资源深厚。 2.景点经营管理状况调查: 武汉地区的旅游景点在管理上比较分散,对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开发能力有限;经营上,大部分景点都是单独宣传,没有形成整体的竞争力。部分景区线路不合理,设施老旧不完善,处于“休眠”状态。而且对景区发展没有长期规划,缺少吸引游客的特色,相关保护措施不到位,急功近利。武汉是一座快速发展中的城市,或许是太看重GDP了,而忽视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对于武汉来说,要进行旅游推广,就必须改变存在的不利因素,形成一条完善的旅游服务产业链,从而推动经济的更快发展。 3.旅游产品和服务调查: 丰富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收益,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是旅游服务质量较差,行业服务意识缺乏,其次是旅游产品单一,没有特色,最后是社会风气欠佳,没有形成良好的服务氛围。在一些景区,经常发生敲诈外地游客的事件,甚至有些执法者,也是态度专横,语言粗俗,这些都大大损害了武汉的城市形象,有碍武汉旅游业的发展。 4.游客需求调查 武汉地区的旅游需求有很大的市场,一方面是因为武汉人口众多,再加上大量的流动人口和学生群体,本地需求潜力巨大,另一方,武汉是中部最大的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高校云集,因而知名度高,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每当周末和节假日,景区、公园以及高校校园人潮涌动,参观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如果有什么节日或者是“五一”和“十一”黄金周,人数更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武汉本地的需求量将会有更大的增

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二、名词解释 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要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旅游资源:指经过开发可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 旅游规划: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 专题规划:又被称为部门规划,是在区域旅游综合规划的基本思想的指导下,针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部门而提出的专题计划,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就是由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业的社会容量、经济容量以及旅游业的生态环境容量四者共同决定的客源市场范围或接待游客数量,上限值不能超过上述四个变量中的最小值。 “门槛值”:指的是生产一定产品或提供一定服务所必须的最小的需求量。 高级旅游中心地:为较大市场范围提供旅游服务的中心吸引物。 区域的增长极: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资金、物资、能量、信息、人才会逐渐集到少数条件优越的区域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的发展。 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的某种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旅游人类学:就是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团体、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生态旅游:是指经过利用未被人类开发的自然生态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主题公园:是指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假日旅游: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外出旅游所引发的游、购、娱、食、住、行等消费活动的总称。 分目标:就是将旅游规划与开发期分成若 干个阶段,然后以总目标为方向,以基础 条件和可能的手段为依据,预测和识别发 展状态的有序性变化。 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的某 种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 础上,对旅游资源的规模、质量、等级、 开发前景及开发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可 行性研究,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和管理 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定性评价:又经验法,主要是经过评价者观 察后的印象得出结论。 定量评价:是将给评价资源的各种指标加 以量化然后根据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加以 评分的方法。 “三三六”评价法:所谓“三三六”即 “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 件”。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 值、艺术欣赏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研 究价值;三大效益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环境效益;六大条件指旅游资源的地理 位置和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域 组合条件、旅游资源的容量条件、旅游资 源的客源市场条件、旅游开发投资条件和 施工难易条件。 概查:是指对旅游资源的概略性调查或探 测性调查。 普查:是对一个旅游资源开发或远景规划 区的各种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调查。 旅游市场:指旅游共需关系的总和,也称旅 游客源市场。旅游市场调研:是指运用科学 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记录、 整理、分析和总和与旅游市场变化有关的 各种旅游消费需求以及旅游营销活动的信 息、资料,以了解现实旅游市场和潜在旅 游市场,并为旅游开发规划与经营决策者 提供客观决策依据的活动。 出游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出游 人次与其人口的比率。 重游率:是指来旅游地的旅游人次旅游人 数之比,亦及旅游者来目的地旅游次数的 算术平均值。 旅游开支率:是指旅游开支与其年均收入 之比率。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者、旅游区内部员工和 社会公众对旅游开发综合实力与服务特质 的总体评价。 网络营销:在线营销,旅游区利用互联网络 开展市场调研宣传产品或服务,实现网上 交易以及处理售后事宜。 旅游主题:是在旅游区的建设和旅游者的 旅游活动过程中被不断地展示和体现出来 的一种理念或价值观念。 旅游项目:是指借助于旅游地的旅游资源 开发出的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为吸引对 象,提供休闲消遣服务,具有持续旅游吸 引力,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 为目标的旅游吸引物。广义的是一个非常 繁杂的体系。 可行性分析:在旅游项目投资之前,对该项 目的经营及经济收益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该 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具有可行性的一系列对 相关市场的调查分析和预测活动。 微观经济效益:是指旅游企业和部门在开 发生产经营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投入与产出 的比较,旅游企业在开发和提供旅游产品 时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占用消耗与企业 所获得的经营成果的比较。 财经保障体系:就是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 采取多种措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所使用的方法一般有投资补贴、加速折旧 减免税以及规定较为优惠的贷款利率或为 旅游企业提供期限较长的政府担保贷款 等,这些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对于旅游 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三、简答题 1、旅游资源的特征?(一)美学特征。 (二)文化特征。(三)空间特征。表现 在:地域性、不可替代性、综合性、组合 性和相似性。(四)时间特征。季节性和 可变性。(五)经济特征。利用的永续性 和不可再生性。价值的不确定性。 2、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一)重点旅 游景点的建设;(二)旅游地的交通安排; (三)旅游地旅游辅助设施的建设;(四) 旅游市场的开拓。 3、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一)个性原 则;(二)市场原则;(三)效益原则; (四)保护原则;(五)综合原则。 4、旅游资源的评估需要哪些条件进行分 析?(1)自然条件;(2)可进入性条件; (3)客源市场条件(4)基础设施条件(5)

《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题及答案(汇编)

《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番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序号后面。) 1、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季节性 B、可变性 C、价值的确定性 D、地域性 答案:C 2、下列关于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的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满足需要 B、环境限制 C、公平性 D、抑制大众旅游的发展 答案:D 3、下列关于会展旅游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团规模大 B、消费档次低 C、停留时间长 D、季节性不明显 答案:B 4、根据旅游活动的性质不同,旅游资源可分为[ ]。 A、有形的旅游资源和无形的旅游资源 B、现实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旅游资源 C、观赏型、运动型、休(疗)养型、娱乐型、特殊型旅游资源 D、场所吸引物、事件吸引物、其他吸引物 答案:C 5、下列属于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的是[ ]。 A、“中国十大名胜”评选 B、层次分析法 C、“三三六”评价法 D、黄辉实“六字标准”评价法 答案:B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6、主题公园 答案: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技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介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之间的边际旅游资源,是信息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的休闲度假和旅游活动空间。 7、次生形象 答案:游客有了旅游的动机并要去旅游时,有意识地收集有关各备选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比较选择形成的形象认识。 8、旅游市场调研

开发缙云山旅游资源开发策划书

开 发 缙 云 山 旅 游 策 划 书 班级:2009级经济学2班 学号:4235 姓名:甘宗罗 时间:2011年6月13日

一、前言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纯净的大自然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人们渴望到大自然中去休闲娱乐,也有经济实力和闲暇时间,享受人生,提高生活质量。“回归大自然,享受轻松人生”将是21世纪的旅游潮流,谁占领了丰富、奇特的原始自然资源,谁就可能在旅游发展的竞争中取胜。 重庆市有十分宝贵的旅游自然资源——“缙云山”。市政府近年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一直在研究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本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重庆市的支柱产业,这是符合经济发展实际的。旅游资源得以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是本项目策划的关键。 旅游项目策划有别于其它工业项目策划,是旅游产业内部六大要素在旅游景区的综合协调,实现项目和区域功能的优化配置,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形成对旅游者具有特殊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以产生规模效应,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缙云山风景区介绍 国家风景名胜区。系华蓥山南段分支。北起合川市保合乡老岩头,向南经北碚区被嘉陵江横切形成温塘峡,再向西为九龙坡区与璧山县界山(璧山县内部分又名东山,九龙坡区内部分又名金山),南止于江津长江以南罗坝一带(在江津境内名华盖槽)。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约140公里。一般海拔500~700米,主峰缙云山海拔919米。属川东褶皱带狭长的不对称扭转背斜构造,喜马拉雅山运动定形成山。核部为三叠系石灰岩、白云岩、砂岩和泥页岩,两翼由侏罗系泥岩、砂岩组成。中段和北段为一山一岭地形,山脊常呈锯齿状;南段为"一山一槽二岭"景观,有著名的华盖槽分布其间。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发育黄壤、红棕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叶混交林,有较多的古老、珍稀以及特有种

旅游资源整合措施

旅游资源整合的措施 1.空间层次整合 将同属于一个较高空间层次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 形成一个大资源, 建设一个大景区, 扩大规模, 提升档次, 集中力量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开发产品, 开拓市场。例如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原有分别开发的若干景区, 现在北京市已经开始将它们作为一个“大八达岭”景区做整体开发考虑, 以提升档次, 避免无序经营。 2.共生整合 将具有共生关系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协调利益关系, 调整开发行为, 限制开发力度, 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保障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例如太湖周边几个地区的旅游度假村由于共生于太湖, 保护太湖生态环境这一共同要求必将促发各地进行资源整合, 实现共同生存, 共同发展。 3.主题整合 在某一个区域内, 根据旅游资源的总体特点和市场状况, 制定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确定区域旅游的主题和形象, 借此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 使其服从或服务于区域旅游的主题, 形成鲜明的旅游形象, 打造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4. 产品整合 将某些不能形成成熟旅游产品或市场竞争力较弱的旅游资源依据某种产品开发理念整合起来, 形成新的旅游产品。改善市场形象, 提升市场竞争力。。5.线路整合 利用旅游资源在区位、交通和功能上的联系, 将分散的旅游资源组织起来, 组成旅游线路整体推出。共享客源市场, 丰富旅游内容, 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旅行社运作的可行性。 6.龙头整合 利用区域内或游线中已经开发成熟的龙头旅游资源, 发挥其带动作用, 挖掘和整合其辐射范围内的旅游资源, 一方面服务于龙头旅游资源, 完善其旅游服务功能, 另一方面借力开发, 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提升或旅游线路的充实。也可以将周边景区与龙头景区直接打包开发, 使之成为丰满、协调的整体。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旅游业构成的五部门是指旅行社、______、旅游饭店、______和旅游管理部门。 2.旅游主题是在旅游区的______和旅游者的活动过程中被不断地展示和体现出来的一种______或价值观念。 3.区域主题旅游形象的综合性表现为内容的多层次性和______的多面性。 4.专业层次上的旅游线路是指旅游经营者或旅游______向社会推销的产品。 5.每个旅游项目的建设都包括了投资前阶段、投资阶段和______阶段,每个阶段都在为最终的______做着准备。 6.市场调查按照调查的范围可分为全面市场调查和______调查两大类。 7.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社会效益评估包括对旅游目的地______条件的改善、______的改善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8.环境容量的大小,取决于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以及自然生态环境______与______污染物的能力。 9.财政保障采取的主要手段有:国家______、国家税收和国家财政______。 10.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的特点是______、综合性和科学性。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不可替代性是旅游资源的下列哪类特征的表现?() A.空间特征? B.经济特征 C.美学特征 D.时间特征 2.扶贫旅游规划的目标是( ) A.投资者经济利益最大化B.经营者经济利益最大化 C.贫困人口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D.规划者经济利益最大化 3.若SWOT评价结果是“优势+威胁”,则应遵循( ) A.保守原则?B.进攻原则 C.争取原则 D.开拓原则 4.“服务质量强化”属于下列哪种营销策略?( ) A.竞争优势战略 B.品牌支撑战略 C.产品升级战略D.营销组合战略 5.下列哪个要素不属于旅游规划与开发主题定位的三要素?()

徐州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论文 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 专业旅游管理 学生姓名周桐 班级 Z旅游133 学号 1361102323 完成日期 2016年4月

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以徐州旅游资源的种类、条件、评价以及区位交通、基础设施为依据,分析了徐州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阐述了徐州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针对徐州特有的情况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发展状况,借鉴旅游业发展较好地区成功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为徐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徐州;旅游资源;存在问题;对策与措施 徐州地处我国东部温带、亚热带交接地带,江苏省西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徐州历史悠久,古称“彭城”已有6000多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先后有 13 代楚王、5 代彭城王受封于此,拥有 2574 年的建城史,具有大量古文化遗迹。同时,徐州也是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两汉文化、红色文化和彭祖文化各具特色,自然山水、民俗风情独具韵味,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整体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很单一与低层次,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来增强徐州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徐州旅游资源分类 (一)自然风景类旅游资源 徐州拥有云龙山、九里山、香山等多个大小不同的山体资源以及云龙湖、微 山湖等多个水体资源。还包括徐州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泉山森林公园等。 (二)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 徐州历史悠久,先后有 13 代楚王、5 代彭城王受封于此,所以徐州的两汉文化发展独具特色是汉文化的龙兴之地。徐州市内有汉兵马俑、楚王陵、龟山汉 墓等历史古迹旅游资源。 (三)军事文化类旅游资源 徐州是我国东部南北要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素有“五省通衢”与“兵家必争之地”著名。历史上在徐州一带发生的战争多达 400 余起,其中较大规模的战争就有 200 多起,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晋楚彭城之战、秦末的楚汉相争以及现代的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等等。 二、徐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旅游资源种类丰富 徐州市拥有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为 6 类 42 种, 属于丰富级。在 23处一、 二级景区中, 有 15 处为人文景观,8 处为自然景观。 (二)文化特色鲜明 形成了以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为主要内容的“两汉文化”;以九里山古战场、淮海战役烈士陵园为代表的“战争文化”同时,以彭祖园、淮海食品城 饮食文化村为代表的“彭祖文化”。 (三)地域组合良好 徐州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两汉文化游览区、战争文化游览区、彭祖文化游览区及休闲度假观光区大多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地域组合良好便于游客游览。 三、徐州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东临黄海,西靠中原是东部沿海地带与中部结合地带,长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铁路、航空业发达,京沪线、陇海线在此交汇,大运河穿城而过,观音机场成为淮海经济区内唯一起降大型飞机的国家一级机场,已形成高速便捷的交通体系。 (2)资源优势突出。徐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11处、市级文物50多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单位区1

《旅游开发与规划》复习题

《旅游开发与规划》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旅游规划 2、旅游线路 3、旅游环境容量 4、旅游市场细分 5、旅游开发 6、旅游项目 7、旅游市场调研 8、旅游资源 二、判断改错 1、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旅游吸引力 2、某些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加以弥补 3、旅游项目就是旅游线路 4、一条好的旅游线路,应该将尽可能多的著名的,有价值的旅游景点包含在内 5、节庆活动对于旅游形象的推广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6、旅游区功能分区可以由规划者任意决定 7、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不可移动性 8、旅游资源应按照能体现其最大经济价值的方式来开发 9、旅游环境容量上限就是旅游生态容量、旅游感知容量、旅游社会容量、旅游经济容量四者共同决定的,上限值不能超过四者的最大值 10、旅游资源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三、简答题 1、简述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内容 2、试分析旅游线路规划中如何实现旅游者满足的最大化 3、简述年龄与出游力的关系 4、简述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解决旅游饱和与超载的措施 5、旅游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6、试分析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7、职业与出游力的关系 8、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 1、试论述如何塑造雅安市旅游品牌形象? 2、结合蒙顶山景区实际,谈谈你对旅游项目设计总体原则的理解 3、阅读下列资料,谈谈你对旅游项目设计的认识: 水绕四门观光电梯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水绕四门游览区青狮寨,总投资1.02亿元人民币,由154米地下竖井和172米地上井架组成,3台双层全暴露观光车厢并列分体运行,游客乘电梯登顶仅需90秒,日最高载客量1.8万人次。该电梯拥有世界“最高的户外电梯、最高的双层观光电梯、载重最大速度最快的客运电梯”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被称为“世界第一梯”。 张家界观光电梯去年5月试营运后,将原来山壑阻隔的天子山、金鞭溪两条精品游览线路连为一体,不仅使天下第一桥,后山园、迷魂台等著名景点从幕后走向前台,还为游客提供便捷、方便的上山交通,因此受到许多旅行社及游客青睐。但是因其运行带来的部分“城市化”、“人工化”等负面效应遭到全国专家和媒体批评,于去年9月30日被主管部门“叫停”。 附件: 旅游开发与规划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旅游规划 狭义的规划是指制定或者实施某种计划的过程,广义的规划理解是指在旅游资源评价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点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划,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 2、旅游线路 旅游线路又叫旅游路线。关于旅游线路的概念,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指在旅游区内游客参观游览所经过的路线,它仅仅是一个行动的轨迹,在这种意义上,它与“浏览路线”同义;二是指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旅游部门针对旅游目标市场,凭借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遵循一定原则,专为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而设计,并用交通线把若干个旅游区、旅游城市和客源地合理贯穿起来的线路网络。在这种意义上,它与“旅游产品”同义,其内容包括旅游活动全过程中旅游者享用的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内的服务。 3、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环境容量或空间环境容量,即旅游地的物理空间所能容纳的最大

旅游景区活动策划书

《旅游景区活动策划书》正文开始>> 西沟生态村简介: 西沟生态村位于两省(河南、山西)、三县(辉县、修武、陵川)交界处的薄壁镇境内,面积2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800---15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95%,河水流径10余公里,是国家级重点生态林和太行猕猴保护区。 西沟生态村主要特征是:高山林立、奇峰怪石;峡谷万丈、壁立陡峭;泉涌溪流、瀑大潭深;古树参天、鸟语花香;野果遍坡,桃梨满园;深秋时节,红叶漫山;名贵药材,亨誉中原;自然冰雕,别有洞天。生态村内现有景点:潭头瀑布、西沟四级瀑、龙浴湖、黑龙洞、黄龙潭、龙王寨、青苔岩、小寨河、千年龟石、香炉石,还有众多奇峰待命名,这里集雄、秀、奇、幽于一体,揽山、水、林、洞于一沟。专家赞誉西沟生态---贵在原始,美在天然----。 一、项目背景分析 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虽包罗万象,但无外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我国众多的旅游胜地中,有的以自然资源突出为特色,有的以人文资源突出为特色。随着人们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改变,自然资源成了旅游中最具魅力的优势资源,并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而西沟生态村却隐藏着与世隔绝的自然资源。 (一)国家对旅游产业开发的政策形势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发展旅游产业,争取把中国发展成为旅游强国,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位居世界第7位,但与世界旅游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基本产业政策。 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中国旅游业将尽快改变政府的主导地位,变政策调节为市场调节,以加速与国际旅游市场的接轨步伐。 (二)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1.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对景区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众多旅游专家一致认为,生态、绿色、极限、人与自然、度假、文化、体育等将是未来旅游业的主题。 2.中国旅游景点的开发将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 3.旅游市场越来越呈现出细分化的特点。 (三)西沟生态村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1.成功点 (1)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景区内的水、空气、植被等未受污染和破坏) (2)近三年来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在河南省内)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西峰区旅游业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西峰区旅游局 旅游业做为一个综合型产业,因其自身的集成性和“绿色、无烟、创汇”的特点,被喻为吻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朝阳产业、无烟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发展势头。近年来,西峰区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实施开发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拓展开发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开发步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旅游环境,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西峰区旅游局基本情况 西峰区旅游局成立于1999年8月,为科级事业单位,区政府组成部门,现有职工9名,其中:科级以上领导干部4人,一般干部4名,司机1名。下设有二级部门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建设办公室,现有职工11人,其中:副科级领导干部1人。 二、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一)资源概况 辖区区现已形成的旅游景点有15个,其中人文类10个,自然风景类5个。在人文资源中,有石窟寺1个,古塔1个,古文化遗址3处,博物馆、文化馆和民俗活动点5个。重点景

观有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北石窟寺、东湖公园、华夏公刘第一庙、南小河沟、巴家咀水库、老洞仙山等。其中北石窟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自然资源独特。西峰位于甘肃东部,总面积996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境内的董志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黄土层最厚的黄土高原,自古就有“八百里秦川不抵董志原边”之说。黄土风情浓厚。 2、史前文化世界瞩目。发掘于西峰南佐仰韶文化新石器遗址,及出土的红砂尖地瓶是极其珍贵的考古发掘。 3、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西峰是周先祖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区内可上溯至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南佐、仰韶、齐家等文化遗址多达84处,馆藏文物愈万件。在这块土地上,黄帝、岐伯、不窋、公刘、西汉付介子、东汉王符、魏晋傅玄、北魏胡太后、唐代狄仁杰、宋代范仲淹、明代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留下了青史可据的人文史话。 4、民间文化积存丰富。皮影、剪纸、刺绣、陇东道情堪称“四绝”,郭沫若誉其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出现了何占鳌、祁秀梅、史呈林、王光普等民间艺术大师。民俗专家靳之林对庆阳民间艺术的传承,现在仍呈现广泛的群众性,十分惊讶并赞誉。至今仍有40多个皮影演出戏班常年活跃在民间,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全区目前从事香包、刺绣、剪纸生产的人数以千计,有20多家专业公司,从事香包等民间工艺品的生产经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复习总结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第一章 1.旅游资源概念:①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②“旅游资源”是环境中的具有突显价值的环境物质。广义——具有吸引功能的客体狭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无限化理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注:①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旅游产品的诸多特征是由旅游资源的特征所影响的。 内涵:②1)、强调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吸引功能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最为根本的特征,也是旅游资源的核心所在。 2)、强调旅游资源的作用对象——旅游者 3)、旅游资源是与旅游业直接相联系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根本目的在于谋求其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 2.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自然旅游资源是指由自然地理要素(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气候、动植物等)相互作用,长期演化而构成的有规律的典型的综合体,是可供人类旅游享用的自然景观与自然环境。自然旅游资源形成受地球圈层、地质构造、水文侵蚀、气象气候、生物等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 (1)地球的圈层结构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 (2) 自然地理要素地域组合和分异规律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形成、演变和分布 (3)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是形成自然旅游资源的本底 (4)地球水体为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构景环境和素材 (5) 气候条件是自然旅游资源区域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 (6) 地球生物的多样性赋予自然旅游资源以活力 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人文旅游资源是指古今社会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具有旅游吸引力,能为旅游业所利用,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是历史现实与文化的结晶。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不仅受历史遗存、文化地域差异、宗教、市场需求、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 (1) 深厚的历史遗存 (2)显著的地域文化差异 (3) 深刻的意识形态影响 (4)动态的市场需求 3.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性:区域独特性不可移置性群体组合性 旅游资源的时间特性:季节性时代性 旅游资源的经济特性:价值不确定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开发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增值性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观赏性启迪性 4.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或划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类别的工作过程。 旅游资源分类原则:异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原则 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1)成因。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原因与过程。 (2)属性。指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存在方式、状态等。 (3)功能。指能够满足开展旅游与休闲活动需求的作用、效能。 (4)时间。指旅游资源形成的时间不同,据此可将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旅游规划与开发

一.名词解释 1.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 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相 互关联和影响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2.旅游规划:以调查评价为基础、以预测和管理为手段、以优化和 持续发展为目的,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 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 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 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战略设计 和实施的过程 3.旅游开发:一般是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 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效益, 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 4.市场范围上限:就是由旅游地的资源吸引力,社会容量,经济容 量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四者共同决定的客源市场范 围或接待游客数量,但是上限值不能超过上述四 个变量中的最小值 5.生态旅游:一是强调生态旅游是以纯天然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以 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为目的的旅游产品,另一 方面则强调生态旅游是通过对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有 效利用来实现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以提高环保的投入、 支持目的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目标 6.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 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 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地 7.一般体验性评价:是以大量旅游者或专家为主体对旅游资源进行 评价,即通过统计旅游地或旅游资源在报刊、 旅游指南、旅游书籍和网络上出现的频率或旅 游者对旅游资源的好评率,从而判断旅游资源 的质量优劣和大众知晓度 8.旅游形象: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借助旅游地的景观、环境氛围、 服务展示、公关活动、信息传递等要素在旅游者心目 中形成的综合感知形象 9.旅游的功能分区:依据旅游开发地的资源分布、土地利用、项目 设计等状况而对区域空间进行系统划分的过程, 是对旅游地经济要素的统筹安排和布置 10.环核式布局:是指旅游地空间布局以重要景观或项目为核心,

旅游规划与开发题库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一、名词解释 1、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 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4个部分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 2、旅游规划: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 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3、旅游开发:一般是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 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 二、判断题 1、旅游规划中的旅游系统是指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旅游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3、旅游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开发旅游产品。 4、具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应尽可能加以开发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 5、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可以为旅游地带来良好的“4E”效应。 三、选择题 1、旅游系统的经济结构不包括。 A.旅游需求 B.旅游通道 C.旅游供给 D.旅游市场 2、按照规划的深度要求分类不包括。 A.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B.旅游专题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3、下列旅游开发的原则错误的是。 A.注重保护原则 B.项目导向原则 C.综合效益原则 D.系统开发原则 4、旅游开发的内容不包括。 A.旅游资源的开发利 B.旅游地的交通安排 C.基础设施的建设 D.旅游市场的开拓 四、简答题 1、简述旅游规划的功能。

2、简述旅游规划的编制步骤。 五、论述题 1、论述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及各主体间利益平衡与协调的途径。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竞争力: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占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并以其为基础创造更具竞争优势 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环境,向市场提供高效用度和满意度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较高收益的能力。 2、旅游生命周期 3、旅游人类学:就是借用人类学的学理依据、知识谱系、视野、方法和手段对旅游活动进 行调查和研究。 4、虚拟现实技术:使用计算机模拟的三维环境对现场真实环境进行仿真,用户可以走进这 个环境,可以控制浏览方向,并操纵场景中的对象进行人机交互。(特性:沉浸、交互、想像) 二、判断题 1、区位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到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直到目前的产业市场 区位论的历程。 2、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就是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业的社会容量、经济容 量三者共同决定的客源市场范围,上限值不能超过三者的最大值。 3、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内涵主要是为了保证代际公平。 4、生命周期理论说明旅游地总有一天会衰竭,因此规划在实际上是无效的。 5、旅游人类学以研究旅游中的人类活动和人文现象为目的。 6、旅游体验过程中的真实性要求旅游景观必须是原来的本体。 7、旅游社会学和旅游人类学对旅游规划和开发的启迪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规 划哲学。 8、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要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三、选择题 1.以采集、存储、管理、描述和分析空间地理数据的信息系统称为。 C. Remot Sense D. Info Network

临沂市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分析

临沂市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分析姓名:房淑月班级:新闻103班学号:1020200303 摘要:临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临沂历史悠久,文化浓厚。临沂地处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临沂市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旅游颇具特色。随着临沂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颇有成果,但今后的开发与创新也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临沂旅游;红色精神;古文化;生态环境 1.调研背景 临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人民勤劳朴实,是一块充满活力的热土。自建国起至改革开放,再到如今经济大发展,临沂不单是外人眼中的老区。从一个贫困的山区到一个开放性的现代化都市,临沂的旅游资源日益增多。而今,临沂已是较有名气的批发性都市,全城有大大小小几十家批发城,以此带动了临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急剧扩大了临沂地区人口的流动性,为临沂地区带来了流动性资金及人才。综上这些条件,于有形无形间促进了临沂旅游的发展。全市形成了以《临沂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2个县区旅游发展规划和70余个项目开发建设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旅游规划体系,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和一批特色旅游精品线路。 2.调研目的 更好的更深入地了解临沂市旅游现状,对旅游资源进行统计概

括,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做好奠基。从而促进临沂地区旅游产业链条的发展,为临沂吸纳更多的资金。 3.调研内容 3.1.术语和定义 3.1.1什么是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1.2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1.3旅游资源分类 3.1.3.1 分类原则 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 3.1.3.2 分类对象 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 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3.1.3.3 分类结构 分为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3个层次。 3.2.临沂地区,旅游资源粗略统计与介绍。 3.2.1.以革命政权建设纪念地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游即红色旅游。 3.2.1.1临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