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大学语文教案

最新大学语文教案

最新大学语文教案
最新大学语文教案

教学过程:

(一)作者生平

柳永(约987—约106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早年就喜填词,又精通音律,熟悉民间乐曲。但为人放荡不羁,常与歌伎往来,为她他创制新词,因而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歧视,屡试不中。

据载:柳永应试时,宋仁宗因他曾写过《鹤冲天》词,内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因而落第。从此枊永自称“奉旨填词枊三变”,纵游娼馆酒楼间,“无复检约”。

直到中年以后,改名为永,世称“枊屯田”,“枊郎中”。

他的词通俗易懂,接近口语,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枊词”,足见枊词深受当时市发的欢迎。

(二)预习要求

枊永写伤别之情,层层深入,尽情铺叙主要表现在A直接抒情;B捕捉物候变化借景点染。要求:

1、划出直接抒情的句子,领会其感情;

2、划出借景点染的句子,联系旧知领会其艺术效果。

明确:

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

时茫茫江浸月。----《琵琶行》)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借景点染: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联系“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加深理解,此句渲染了冷落凄清的感情气氛。)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点明人物对前途莫测的担忧,加深了离别的沉重心情。)

杨枊岸、晓风残月。(枊---留谐音,常被作为离别相赠之物,用在此处点明相思。晓风清凉更增添羁旅冷落,一个“残”字既是实写,也是悲伤心境的投影。可联系“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和“一尊还酹江月”等诗句。)

(三)朗读欣赏

方法:默读、朗读、范读。

评析:学生参考注释,逐句评析,教师点拨。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离别时)起首三句写环境。离别的季节、地点、时间、天气、秋景、暮景,俱是悲景;听觉形象、视觉形象,都隐透离情。景中见情,绘出凄凉环境,定下全词基调。

“都门帐饮无绪……”由景及人,写出情人河边话别场面。“无绪”表其心中悲苦,“催发”言其时间紧迫,“执手”状其难舍难分,“凝噎”见其离情郁结。几句话形象地写出离别时之苦。

“念”字告诉读者下面所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今后行程遥远,云水苍茫,难期再会。把眼前之悲,引向未来之苦。

下阙: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美凄楚情景(离别后)

“伤离别”为全词之眼,点明主旨,统摄全篇。“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中,而且层层加码,创造出新意。(江淹《别赋》)

酒醒后的心境如何?“一切景语皆情语”。难留的离情;

别后的寒心;今后难圆之意。这几句堪称一绝,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讨论作结:

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以时间顺序,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

缠绵悱恻,情景交融,正是枊词特色。试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比较朗读,体会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

(五)关于宋词

词产生于唐代,兴盛于宋代。词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诗歌。又称为“长短句”。

词在形式上有如下特点:

1、每一首词都有词牌名。如:沁园春、如梦令、念奴娇等。

2、句式有长有短,参差不齐。

因每首歌的字句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3、结构一般分为上下阙或者上下片。也有三阙的,较少。

4、平仄有严格规定。

5、讲究押韵,它的格律要比诗更严格。

晚唐五代,出现了词的专家与专集,如温庭筠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词人,《花间集》收有他的词66首。《花间集》是最早的一部词选集。

(六)布置练习

课后练习(一)、(二)

背诵这首词。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测试题一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题(每题5分, 共60分)

一、单选题

1、《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领导”所对应的经营结果评分项是(D )。

A、财务结果

B、资源结果

C、顾客与市场的结果

D、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结果

2、以下那一条不属于高层领导营造的经营环境的内容:( D )B

A、创新

B、工作环境

C、学习

D、授权

3、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可看作(B )结果的测量指标。

A、市场

B、财务

C、战略

D、领导

4、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战略层次:( D )

A、总体战略B、经营战略C、职能战略D、战术策略

5、下面哪一个不属于组织的公共责任:( C )

A、环境保护B、能源消耗C、诚信承诺D、产品安全

6、在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时,如果组织的产品和服务是通过中间商交付给顾客的,则:(D )。

A、只需要向中间商调查

B、只需要调查最终用户

C、向中间商和最终用户同样调查

D、分别向中间商和最终用户调查

7、对于一般组织而言,顾客投诉管理过程属于:(D )。

A、一般过程

B、支持过程

C、特殊过程

D、价值创造过程

8、顾客关系管理过程,一般不包括:(C )。

A、业务洽谈

B、技术交流

C、内部顾客满意度调查

D、顾客满意调查

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规定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C )的评价。

A、产品质量

B、环境质量

C、管理成熟度

D、安全质量

二、多选题

1、资源、结果三角由(ABC )三要素组成。

A、资源

B、经营结果

C、过程管理

D、顾客与市场

2、组织的资源包含人力资源、财务、设备与设施、(ACD )等方面的绩效。

A、技术

B、合作伙伴

C、信息

D、相关方关系

3、组织的相关方包括:(ABCD )等。

A、供应商

B、合作伙伴

C、社会

D、顾客

第二部分:企业领导选做A组,其他人员选做B组 A组(每题4分, 共40分):

一、单选题

1、GB/T19580适用于下列哪些场合:( D )

a) 追求卓越绩效的组织自我评价; b) 质量审核; c) 质量奖的评价;d) a+c。

2、组织应根据( C )确定目标顾客群。

a) 自身的核心价值观 b) 顾客对自身产品的感知c) 自身产品的特点和服务优势 d) 顾客的忠诚度

3、组织制订战略时常用下列哪些方法:(D )

a) SWOT分析法; b) PEST分析; c) 波特五动力分析;d) 以上均可。

4、SPC常用于下列哪些场合:( C )

a) 产品研发; b) 工艺优化;c) 过程控制; d) a+b。

5、过程有效性的主要测量指标有:( D )

a) 质量、成本; b) 应变能力; c) 周期; d) 以上均是。

二、判断题

《诗经·采薇》 大学语文 教案

诗经·采薇 (一)解题(写作年代与动机)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如秦汉年间的毛亨(或毛苌-常音)的《毛诗序》说:“《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杕杜》(音地杜)以勤归也。”据此,则此诗应写于殷商末年。 而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匈奴传》则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据此,则此诗应写于西周中叶。 两家之说,虽在写作时间的判断上有所差异,但都肯定它是远征守边、保家卫国之作。根据当时的边患情况看,诗作出自西周时期较为可信。西周时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关,以及命将士出兵抗击猃狁的记载。因此可以认为,《采薇》是后世边塞诗的先导。 至于作者及其用意,《毛诗序》说是“歌《采薇》以遣”远征将士(即唱《采薇》以鼓舞官兵斗志),显然是不妥的。从全诗的述说口吻看,该诗的“诗人”应当是一个戍边归来的士卒,他以痛定思痛的心情回忆戍边中的艰苦生活。 吟诵全诗,我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朔风呼啸、大雪纷飞。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武警战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泥泞,战士又饥又渴;边关渐行渐远,乡关越来越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风格却颇似《国风》。 古人评价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国风》好色而不淫,我们从《蒹葭》中可以体会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能表现得这样含蓄,这样有分寸,是这首诗的优点。小雅怨诽而不乱,后人概括为“怨而不怒”,也是一种分寸感。孔子说,诗可以怨,就是可以通过诗来宣泄自己的怨愤,但是要有分寸,不能剑拔弩张,不能“怒”,否则就不是艺术了。我们从这篇《采薇》中可以充分体味到这一特点。 (二)译文 1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刚长出来。说回家啊说回家,转眼一年又完啦。没有老婆没有家,都是玁狁害的呀。没有空闲安定下,还是玁狁害的呀。 2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柔嫩好可爱。说回家啊说回家,心中烦忧多牵挂。 满腔愁绪像火烧, 饥渴交加苦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 谁来替我捎家书? 3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老像干柴。 说回家啊说回家, 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差遥遥无尽头, 想要休息没闲暇。 我心疼痛如针扎, 就怕日后难还家。 4 光彩艳丽什么花? 棠棣烂漫吐芳华。 什么车儿高又大? 原来将帅乘坐它。 驾起兵车要出征, 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 每月要打数仗呢。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一 一、回忆往事,激趣导入 记得我们前段时间写过一篇《童年趣事》,同学们写得妙趣横生,再现了童年的欢乐那我们再想一想,除了趣事,有没有冒险的经历 还留在我们脑海中呢?回忆一下,一分钟后将你的经历与大家分享 (学生回答时可追问父母当时的表现) 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美国,情况又会是怎样的?美国作家莫顿 &8226;亨特与我们分享了一次童年的冒险经历,也许能给大家带来 不一样的感受和思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迈开脚步,走近课文 (一)勇闯词语关 出示重点词语,找学生读并纠错 (二)速读课文 掌握了重点词语,我们再向前走一步请同学们在3分钟内快速读完全文,阅读时留意并圈点出有关环境、人物及情节的语句为下面 的“闯关”做好准备!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生速读课文 1、看谁抢得快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57年前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当时 我几岁?(8岁)

(3)故事中包括“我”在内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几个?他 们的名字是什么?和“我”关系如何? (一共有六个孩子,有名字的有2个,他们的名字是内德、杰利 后者与“我”的关系比较前者更加亲密因为杰利是“我的朋友”) 2、我要来帮忙 同学们的闯关又快又顺利,可现在有一个同学却遇到了麻烦 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本文取的小标题,可是他忘记把具体段落标上了哪位同学能来帮帮他呢? 决心爬崖() 陷入险境() 脱离险境() 脱险有感() 三、质疑激趣,再走一步 师:咱们同学还真是和这位同学英雄所见略同啊!可是,有人认 为前6自然段占篇幅太多,建议大刀阔斧地砍去,将其提炼成“费 城7月的一天,我和我的5个小伙伴一起决定爬悬崖”然后就进入 第二部分,大家看可以吗? 参考答案: 不可以原文开头的巧妙和功效是修改后的“一句话”所不具备的,理由有二:首先是“呼应内容,作好铺垫”比如,“闷热”的天气 要素的交代,不光是引发后面爬悬崖情节的要素之一——天气的异常,让人更加烦躁,也预兆着其后事态的发展其次是“引发悬念, 激发兴趣”比如,身体方面自小的孱弱及母亲训诫的内容交代,会 引起读者关于作者遭遇内容的_和好奇心一系列的问题,会如同“钩子”一样,将读者阅读的欲念牵引向后续的阅读 四、仔细思考,走近人物

大学语文教案

第一课《论语·学而篇》 教学内容: (1)识记《论语》的基本知识——熟记课文前言部分。 (2)能够准确翻译字词句。 (3)能就文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语录根据现实写作文。 第二课《老子》(节选)(1)了解老子的核心思想。 (2)谈谈“曲则全”章的内涵。(3)能就文中具有启示意义的语句写文章。 (4)背诵或熟读本文。 详细内容:

(1)了解老子的核心思想。 哲学方面:尊道有无,师法自然。 修身方面:返璞归真,虚静守柔。 治国方面:无为不争,小国寡民。(2)谈谈“曲则全”章的内涵。 老子通过讲述曲与全等六个方面的对立转化关系,宣扬了他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和以退为进的斗争策略,其中包含了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第三课《大学之道》 (1)识记《大学》的基本知识。 (2)能够准确翻译字词句。 (3)识记《大学》中的“三纲目”“八条目”。(4)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涵义。

详细内容: (3)识记《大学》中的“三纲目”“八条目”。 “三纲目”为“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条目”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涵义。 所谓“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大学》认为,人生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

第四课《采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3)分析本诗以“采薇”起兴的艺术技巧; (4)理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表达效果。 (5)熟读本诗。 教学内容: (2)了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参考“学习导读”第1—3段:)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一篇抒写士卒远征守边情景的著名诗篇。前三章都以采薇起兴,反复表达了两方面的感情:一是远离家园,久戍不归,深切思念故乡、亲人;二是战争频仍,转徙不定,生活艰苦得难以忍受。同时也揭示了造成这些痛苦的

大学语文-2-1.2《大同》教案

大同 一、教学要求 1.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孔子,《礼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内容提示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几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三、作者生平 《礼记》不是孔子的著作,而是孔子后人所作,其中引用了许多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 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 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 孔子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

大学语文(一)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 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课程名称:_大学语文(上)考试形式:闭卷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 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试题中,答题的题目为5号宋体粗体,内容为5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固定值;试题的页数尽量为偶数;答题纸与试题分开) 一、判断题(在后面的括号里标出对、错。每小题2分,共20分) 1、楚辞是继《诗经》后的一种新诗体,由西汉学者王逸编订。() 2、《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3、东汉代表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古诗十九首》。() 4、《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 5、《孟子》是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者。() 6、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文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7、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是王维、岑参。() 8、“中兴四大诗人”是指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9、“辛弃疾”以诗为词”,开创了豪放词派。() 10、李清照是中国词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女词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左传》是一部()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纪事本末体 2、善用典故的词人是() A、柳永 B、苏轼 C、张孝祥 D、辛弃疾 3、《论语》的编纂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孔子的弟子 D、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

4、“诗圣”是指() A、李白 B、杜甫 C、陆游 D、白居易 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A、七古 B、五律 C、七律 D、七绝 三、古文阅读(在加点字词的解释中选择正确的。每小题2、5分,共10分)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1、纯:A.单纯。B.真正的。() 2、施:A.实施。B.推及、延续。() 3、匮:A.完、尽。B.金贵。() 4、锡:A.赐。B.一种金属。() 四、理解与辨析(在所给出的理解中选择正确的一项。每小题5分,共20分) 1、《氓》一诗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采用了 A、比兴手法。B、烘托手法。C、侧面描写手法。() 2、墨子的《非攻》第一段从小到大列举不义的事实,从窃人财物推演到政治和军事上的杀人战争,运用的手法是 A、列举。B、类推。C、演绎。() 3、《项羽本纪》的“垓下之围”是A.写项羽在建立卓著战功过程中形成的英雄气概。B.揭示项羽英雄性格中的悲剧因素。C.揭示项羽英雄性格中的悲剧因素所导致的悲剧结果。( ) 4、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A.表现自己不随物悲喜的处世态度和旷达潇洒的情怀。B.与奸佞小人抗争的坚强决心。C.对自己所爱之人的真挚情感。( ) 五、作文(40分) 以《错位》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大学语文教案范文

大学语文教案范文 【篇一:大学语文课程教案】 第一章先秦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先秦诗歌;熟悉并背诵《蒹葭》;掌握《蒹葭》的意境的朦胧美、《湘夫人》的浪漫主义特色、《秋水》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先秦诗歌概述、《秋水》的写作特色 难点:《蒹葭》的意境的朦胧美。 教学方法及手段: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 教学学时: 4学时 第一节先秦文学概述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文学也源远流长。按照通常的 文学史分期,秦代及其以前的文学统称为先秦文学。 在文字产生之前,文学以口头创作的形式出现,并且在流传的过程 中不断地得到修改和加工,成为集体的创作。神话和歌谣就是两种 最古老的文学形式。 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 形态”(马克思语),是远古时期的人类在幻想中做出的对自然界和 社会现象具有艺术意味的描述和解释。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 先民在自然力量面前无能为力,便在想像中把一切自然力加以形象 化和人格化,按照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所以,尽管神话充满着幻想和虚构,但却深深植根在现实生活 的土壤之中,而且充满着永恒的艺术魅力。我国古代的神话是十分 丰富的,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加上儒家的排斥和曲解,被记载和流 传下来的较少,只在《山海经》、《穆天子传》、《天问》、《淮 南子》等古籍中保存了一些零星的片断,如盘古开天地、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即使是这些片断的神话,也充分反映了我 们的祖先要求改变现实的强烈的愿望、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自身的 坚定信念,集中了他们在和自然界斗争时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这些,不但成为我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最早源头,更影响到整个中华 民族精神的形成。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课,是我院面向全校各类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专业除外)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课程目的和任务: 课程开设的目的是继续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具体要求体现在: 1、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要在高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 2、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 本课程使用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八版)一书。 本教材所选课文时间上涵盖了自《诗经》、《楚辞》、先秦散文到现当代文学三千多年;就文体而言包括诗、词、曲、赋、戏剧、小说、散文等各类文体;并按文章内容分为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爱情婚姻、人物风神等十二个单元,几乎涵盖了中国文学的各种题材,这些内容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 教学时数分配: 由于各系开设本课程所需的课时数、学期数不一样,下面按学时数来分配教学内容。表一:开课一学期,每周4节课,共68个学时: 章节讲授内容课时 第一单元以民为本《民贵君轻》、《冯谖客孟尝君》、《羌村三首》、 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 第二单元心怀天下《水龙吟》 1 《北征》、《少年中国说》 4 第三单元和而不同《召公谏厉王弭谤》 1 《容忍与自由》 2 第四单元品格修养《孔子论修身》、《以修身为本》、《好学力行知耻》 2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登快阁》、《念奴娇》 4 第五单元社会人生《采薇》、《秦晋殽之战》、《燕歌行》、《婴宁》、《苦恼》10 第六单元人情世态《贫女》、《兰陵王》 2 第七单元乡思亲情《别赋》、《雨巷》 4 《听听那冷雨》、《哭小弟》 4 第八单元爱情婚姻《长恨歌》 2 《鹧鸪天》、《沈园二首》 2 第九单元人物风神《张中丞传后叙》、《左忠毅公逸事》、《纪念傅雷》 6 《徐文长传》 2

大学语文实用教程 教案1

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标 通过解读汪曾祺的《钓鱼的医生》,使学生学会欣赏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不事雕琢的情节和平淡质朴的语言),掌握刻画人物的基本方法(正面刻画、侧面烘托、叙事编排)。 二、教学重点 分析汪曾祺作品的结构和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援引一节散文选段,让大家猜猜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哪位作家的作品。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揭示正确答案:汪曾祺(《夏天》) 理由:选段的语言简约、生动、传神。既有生活语言的清新自然鲜活,又有文学语言的绘画美和音乐美。 由此,引出新的教学内容——汪曾祺《钓鱼的医生》。 (二)讲授新课 1.整体感受 汪曾祺的文章没有结构上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意旨的玄奥深奇,而是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本篇即是典型的一例。主人公王淡人所从事的工作是救死扶伤,文章写其“傻人傻事”,是对应于小河水、蓝蜻蜓这些自然纯美的更加感人的人文之美。看王淡人玩了命去救人的岸边人,每个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作者在平平常常的小事里挖掘出了平民生活中的人情美。 2.人物形象 由于作者追求一种“和谐”的美学境界,所以笔下的人物有一种自然恬淡的味道。王淡人每天做着两件事:钓鱼和看病。他钓鱼的做法很别致:“随身带着

一个白泥小炭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就这样边钓边煮,边吃鱼边喝酒,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叫做“起水鲜”,味美无比。他看病,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什么病都看。药是自己炮制,绝对真货。有时,看着乡下来的病人实在穷困,他“鼻子一酸”,不但诊费免收,药钱也白送了。发大水时还冒着生命危险到处救人。而王淡人自己的生活却很清贫,满足于“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的日子。 作者认为“这点淡泊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淡泊无为原是中国古代士人,尤其是失意文人,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志向,也是一种审美情趣。然而,在作者笔下,这种志向、情趣,已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的人物身上。汪曾祺说:“在中国,不仅是知识分子,就是劳动人民身上也有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有些人尽管没有读过老子、庄子的书,但可能有老庄的影响。一个真正有中国色彩的人物,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能分开的。”(《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 3.语言风格 作品的语言简约、生动、传神,既有生活语言的清新自然鲜活,又有文学语言的绘画美和音乐美。 例1:描写王淡人家门前的河,不是波澜壮阔的大川,而是打水漂能打到对岸的小河,又能灌溉农田,能钓鱼,能放鸭。这样的河不正是王淡人的河么?(小河弯弯和主人公淡泊的气质相似) 例2:让人最感动的一处风景,可能是这样的:“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这细腻的美,如同一幅小小的水墨画。(动静相宜)例3:“一庭春雨,满架秋风。你好,王淡人先生!”(作者喜欢用短句,显得空灵剔透。) (三)归纳小结 作者刻画人物,无论是叙述还是对话,都是那样准确简练,往往三言两语,人物性格就出来了。“人淡如菊”,人固如其名,再用郑板桥“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来加以诗化,就让王淡人质朴的美多了几分淡泊的气质。 (四)巩固练习 阅读学文例话(一)(P19-21),概括传人的主要方法。

大学语文(一)

大学语文(一) 一、综合分析题 注意:1、附件形式提交2、抄袭不得分3、请以课文为论述依据 《陌上桑》和《行行重行行》《春江花月夜》对爱情的描绘风格极为不同,请具体分析。答:《陌上桑》中的罗敷编造出一位才貌双全、有钱有势的夫婿来,是为了蔑视并吓退那个心怀叵测的太守。这种爱情是充冲少女情怀的幻想,也颇有喜剧色彩;《行行重行行》的爱情却显得沉重、哀婉、无奈,思归相思煎熬深重并且不无对远行的丈夫不无悬念和担心;《春江花月夜》面对月夜、春江、花林的美妙抒发了委婉缠绵的离别相思之情 《张中丞传后叙》和《长恨歌》《陈情表》同为写人之作,他们的写作手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答:三文中相同的写法是写人叙事的同时抒发议论,抒发情感。三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张中丞传后叙》最大特点是议论叙事,紧密结合;《长恨歌》算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陈情表》抒情意味浓厚 以课文为例,说明李白的诗与杜甫的诗有什么同异? 李杜诗歌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两者的生活的时期的不同、生活的经历的各异,李杜诗歌在艺术特色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下面就以李白的《将进酒》与杜甫的《登高》为例,试比较两者诗歌艺术特色的差异: 一、诗歌风格的不同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中都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李白的诗歌主导风格是飘逸俊美,而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则是沉郁顿挫,这在他们的许多代表作中都有体现。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把黄河在天地之间浩荡奔流的气势与声势充分表现出来,意境开阔,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浪漫主义情怀。而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一幅惨淡的秋景画面,高天之狂飙,深谷之哀猿,惊心动魄,使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同时也反映诗人凄凉之感。 二、诗歌思想上的不同 李白与杜甫都有满腔抱负,想为国家尽一份力,但是他们在仕途中都又不得志,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伤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但两者又有不同: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忧国伤时的思想。 如在《将进酒》里,李白将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醉意使李白纵情狂欢,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一种鄙弃世俗的非凡的自信。虽壮志难酬,但李白却没有一般读书人或士大夫的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情结,认为“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有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而在《登高》里,诗人杜甫塑造了一位壮志难酬、长年飘泊、老病孤独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饱含了诗人排遣不尽的羁旅愁与孤独恨,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也表现了诗人浓厚的忧国伤时之情。 三、意象、意境组合与营造的不同 李白所创造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奔腾咆哮的黄河与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者:刘淑霞审核者:邓晓成 课程代码:LB001A/LX028A 适用专业:非中文专业 参考学时:40学时 先修课程:无 参考书目:《大学语文》,王步高,丁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版。 一、说明 大学语文是理、工、文、管各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基础课,是为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健康情感、完美人格、审美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使已经具备高中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习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现代人文意识,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准确地阅读理解一般文章、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编写原则 1.本大纲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编写。 2.内容多,课时少,突出关键和有代表性的内容,做到少而精。 (四)建议 1.鉴于语文课程的独特性,教师可根据个人擅长或学生需要灵活、适当选择、安排本大纲所列教学内容。 2.在更多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五)有关其它问题的说明 无 二、课时计划

注:1.机动内容是指,根据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赋予授课教师发挥个人研究专长,同时结合学生接受实际可以灵活调整该次课程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2.电教欣赏是指针对一些较长较新、教材囿于篇幅和时限未能选录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电教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次数和时间安排,最多不超过2次,4学时。 3.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诗词部分,而吟诵是诗词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吟诵中把握思想、感受情感、得到审美的陶冶,基于此,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安排2 个学时的配乐诗词朗诵。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诗经》

大学语文教案

大学语文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关于课程与教材 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大学语文》是湖北省普通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它是为切实改善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文化知识、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课,将以“扩大外延,充实内涵”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体系特点、学生及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加大知识容量,注意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视野,融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技能训练为一体,以适应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为了使已具备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表达能力,改善和提高人文素质,为学好高等教育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及继续接受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并塑造高尚的人格。 课程开设的具体目的如下: 1、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提高语文水平。能够比较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够利用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提高鉴赏能力。掌握一定的文化及文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具有较高的审美品位。 4、提高写作能力。能规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掌握各类文章的文体特点,能写作规范的议论文,具有较强的书面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 《大学语文》实行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不局限于课堂讲授及教材内容,要突出检测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要尽可能采取灵活、多样、宽松的考试方式,力求检测出学生的真正水平。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有关大学语文教案优秀范文,希望你们能喜欢, 一、回忆往事,激趣导入 记得我们前段时间写过一篇《童年趣事》,同学们写得妙趣横生,再现了童年的欢乐那我们再想一想,除了趣事,有没有冒险的经历还留在我们脑海中呢?回忆一下,一分钟后将你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学生回答时可追问父母当时的表现) 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美国,情况又会是怎样的?美国作家莫顿&8226;亨特与我们分享了一次童年的冒险经历,也许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思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迈开脚步,走近课文 (一)勇闯词语关 出示重点词语,找学生读并纠错

(二)速读课文 掌握了重点词语,我们再向前走一步请同学们在3分钟内快速读完全文,阅读时留意并圈点出有关环境、人物及情节的语句为下面的“闯关”做好准备!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生速读课文 1、看谁抢得快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57年前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当时我几岁?(8岁) (3)故事中包括“我”在内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几个?他们的名字是什么?和“我”关系如何? (一共有六个孩子,有名字的有2个,他们的名字是内德、杰利后者与“我”的关系比较前者更加亲密因为杰利是“我的朋友”) 2、我要来帮忙

同学们的闯关又快又顺利,可现在有一个同学却遇到了麻烦 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本文取的小标题,可是他忘记把具体段落标上了哪位同学能来帮帮他呢? 决心爬崖( ) 陷入险境( ) 脱离险境( ) 脱险有感( ) 三、质疑激趣,再走一步 师:咱们同学还真是和这位同学英雄所见略同啊!可是,有人认为前6自然段占篇幅太多,建议大刀阔斧地砍去,将其提炼成“费城7月的一天,我和我的5个小伙伴一起决定爬悬崖”然后就进入第二部分,大家看可以吗? 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下教案

大学语文(下)教案 第一篇诗歌阅读与欣赏 Chapter 1《诗经》 《诗经》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以四言诗为主的乐歌总集,它不仅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源头,而且对我国文学和文化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第一节《诗经》的编集、应用及流传 《诗经》辑录了春秋中叶以前的诗歌305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先秦时代称“诗”或“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称为“三百篇”。 《诗经》是周王朝乐官,在王官行人采诗和公卿列士献诗基础上搜集、整理,编选而成,各篇都是合乐的。 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全书分风、雅、颂三大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共160篇。风诗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其创作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远及长江、汉水流域。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是西周时期的作品,鲁颂4篇是春秋前期鲁国的作品,商颂5篇,有人说是商代作品,多数人认为是春秋前期宋国人写的宗庙乐章。颂多是颂德之作,主要产生在王都,作者多是上层人物。 《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已广泛流传。当时士大夫常在外交场合以“断章取义”的方式“赋《诗》言志。”儒、墨等学派把它作为授徒讲习的教科书。到了汉初,出现了齐、鲁、韩、毛四家诗。齐、鲁、韩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齐诗》亡于三国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宋。《毛诗》为毛亨、毛苌所传,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后由东汉著名经师郑玄作《笺》、唐孔颖达作《正义》,历代研习者甚多,故得以流传至今。 第二节《诗经》的思想内容 《诗经》思想内容广阔,涉及婚恋、农事、征役、赞颂、怨刺、周民族的史诗等等,丰富多彩。 1、婚恋诗。《诗经》是较早较多涉足此题材的,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诗经》中的婚恋诗,无论是写男子悦爱女子,或写女子悦爱男子,或表追求、言思慕、叙幽会、寄怀念,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剧,莫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情真意挚,感人肺腑。其中写得最多的是情歌。如《周南·关雎》以河洲上雌雄和鸣的关鸠起兴,写一个男子对一个美丽姑娘的单恋,热烈而坦率。他醒着想,梦里也想,不惜以巫术和想象与自己心爱的姑娘结合。《邶风·静女》表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情人的热

2021年大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大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顺序号:(1 ) 一、新课导入 语文课作为我们的母语贯穿于人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我们最熟悉的语言,可是大家真的学好了吗?当你的朋友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你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安慰他;当你被某篇文章感动时,你却感慨为何自己就不能表达;当外国友人问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什么意思时,你却在偷偷查看“百度百科”。因此到了大学我们仍需学习语文,这节课我们一同诵读中国国学经典,领悟传统文化精髓。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设计 (一)读一读:结合注释翻译熟读国学经典 1.《论语》(选段); 2.《孟子》(选段); 3.《道德经》(选段);

4.《庄子》(选段)。 (二)议一议:结合儒、道家等学派的思想文化,说说自己对选文的理解 1.儒家文化:“仁”是核心; 2.道家文化:辩证思维; 3.墨家文化:“兼爱”为核心; 4.法家文化:核心思想“法”、“术”、“势”; 5.兵家文化:战略与军事; 6.阴阳家文化:阴阳五行学说。 (三)看一看:观看《百家讲坛》,解读名家思想 1.于丹教授讲孔子;

2.易中天教授 ___家与道家。 (四)比一比:选读《史记·商君列传》并讨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与对我们的启示 1.分小组讨论并选一名代表阐述观点; 2.诵读选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3.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 (五)练一练:围绕P11-13的内容,写一写墨子“兼爱”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及意义。 三、教学小结 本次课按“读一读→议一议→看一看→比一比→练一练”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讲授、影视播放的教学手段,采用诵读鉴赏、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通过诵读赏析国学经典选文,理解儒、道家等学术派别的思想文化;让学生能够论述古代圣贤的哲学理论对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启示。

大学语文教案1-5课

大学语文教案1-5课 第一课伤逝 【教学目的】 1.在作品的时代背景下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 2.通过教学,让学生领会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小说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 2.小说独特的叙述视角。 3.小说抒情诗般的语言特质。 4.主人公人物形象分析。 5.作品反应的“五四”一代青年的精神追求及其困境。 6.作者对“五四”思想解放潮流的反思。 7.鲁迅独特又极富个性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自学与串讲相结合;教师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精细研究 课文的几个片段。 2.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 (一)导语 爱情,向来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而《伤逝》作为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是一篇以涓生手记为形式写成的忏悔录,讲述了一个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爱情悲剧故事。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才,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始用“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

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坟》等。 二、研习课文 (一)熟悉并整体感知课文 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 在今天看来,《伤逝》中主人公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小说运用了哪些手法?鲁迅的语言表达有何特点? 3. 小说主人公的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尽力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二)探究问题 1.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后回答以上问题,教师补充。 2. 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师生讨论。 三、重点与难点阐释 (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及其根源 1.涓生和子君生活的时代原因。 2. 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和缺陷。 3. 经济的困顿。 (二)小说表现两人爱情悲剧的意义是什么 “五四”时期,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青年的一种追求,当个性主义成为时代思潮,青年人纷纷效仿易卜绳笔下的人物,走出家庭,追求婚姻自由时,鲁迅看到个性主义的不足,提出了“娜啦走后怎样”的问题。 (三)小说采取的“手记”形式有何独特艺术表现效果 这篇小说是以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涓生的手记的形式来写的。从形式上看,是一篇关于个人爱情生活的自叙传和忏悔录。 (四)小说极具个性的语言特质 鲁迅之所以成为今日的鲁迅,除了伟大而深刻的思想性,还因为他穷毕生之力,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伟大的文学丰碑。鲁迅的语言风格是独特的,独特到别人难以模仿的程度。

大学语文课程08052《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52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人(执笔人):骆兵、江枰 审核人:龚贤 修订时间:2009年9月2日 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第一部分诗歌部分文史知识介绍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古诗发展线索,每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等文史常识 【重点难点】中国古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如何欣赏古诗。 【教学内容】 文史知识介绍

一、古诗发展线索:上古歌谣→诗经→离骚→陶渊明→唐诗→宋词→元曲→清诗 二、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种类的划分 三、中国古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四、如何欣赏中国古代诗歌 第一精讲篇目《蒹葭》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诗经》概况,掌握本诗主旨,了解对本诗几种不同的认识,本诗艺术表现手法及作用 【重点难点】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本诗结构特点及作用。 【教学内容】 《蒹葭》 一、介绍《诗经》概况 二、分析本诗主旨:全诗围绕伊人之美,觅求之难,赞美了“恋情之深,求索之坚”的精神 三、分析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 四、分析本诗结构特点及作用 五、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物我对比的艺术手法 六、要求背诵本诗 第二精讲篇目《东门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诗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并通过对本诗特色的欣赏和领会,归纳汉乐府诗歌叙事性的主要特色。 【重点难点】本诗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和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 《东门行》 一、介绍汉乐府诗歌的本质和来源 二、分析本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并找出体现其性格特征的典型细节 三、讨论本诗的语言特色、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可能的前因后果 四、补充汉乐府的其他作品 五、背诵本诗 第三精讲篇目《饮酒》(其五)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本诗创作背景,掌握本诗主旨,本诗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本诗名句、佳句的内蕴及其与主旨的关系,把握“见”的妙用。 【教学内容】 《饮酒》(其五) 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本诗创作背景及主旨 二、把握“心远地自偏”的内涵及其与主旨的关系 三、分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思想意蕴,把握“见”字的妙处,理解诗人蕴于其 中的情感 四、分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内蕴 五、分析本诗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六、要求背诵本诗

大学语文说一门课

《大学语文》课程说课设计-说一门课 基础部郭孔生 一、说《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重要地位 大学语文的开设,是从传承古典文学、传统文化的精粹,弥补中学语文社会实践能力教学的不足而来。而且是全校大一新生的公共基础课,它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创新性和人生哲理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因此,大学语文学科具有相当的时代性。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文化文明常识”的要求,也是为了满足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强化大学人文教育这一要求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主要内容是:用现代社会的共通文明精粹来观照大学语文。具体表现在教学某一个经典篇目的过程中,除了文字、文学、传统文化以外,也把现代文明作为考量的价值标准。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白民族国家、个人权利、文化批判、价值分析和理性态度等现代文明的核心概念。 语文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们处理好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的需要,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尤其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坚持其基础性。多年来一直呼唤人文教育的杨叔子说,人文教育具有基础性地位,科学教育只有与人文教育相通相融,才能使受教育者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浑然一体,培养出“全人”,即全面发展和主动发

展的人。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少接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很少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少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特别是缺乏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艺术和情操品格的熏陶,致使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下降。许多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可以说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高尚的道德修养,良好的文学素质,高雅的审美情趣都对他的事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语文课程在这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学生专业课学习之余,应多开设一些诸如演讲、辩论、口语与表达、文学名著欣赏、诗词欣赏、电影欣赏、中国文化等选修课和讲座,并运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学出兴趣,学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说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受升学率指挥棒的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围绕升学考试转,语文教学从小学到初、高中一直保持着“注释﹢导读”的X文讲解模式,教师绞尽脑汁,学生下足苦功,结果大多是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学生灵活驾驭知识的能力较差。到了大学,语文教学也是教师苦口婆心,学生无动于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全脱节,导致语文教学犹如戴着镣铐在小圈子里跳舞,僵化刻板,沉重压抑,缺乏活力和新鲜感。尽管教育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整个教学氛围有了极大的变化,也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几十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积重难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 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不容乐观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高中毕业生、职高

最新大学语文教案

《大学语文》教案6 1 课题:《雨霖铃》柳永 2 教师:刘咏梅(图) 3 第四大节 4 教学目的:了解词的一般特点以及婉约、豪放两派的不同风格。 5 教学重点:体会《雨霖铃》的意境美;学习这首词景中见情,以情带景,层6 层深入,尽情铺叙的写作特点。 7 8 教学过程: 10 (一)作者生平 11 柳永(约987—约106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12 人。早年就喜填词,又精通音律,熟悉民间乐曲。但为人放荡不羁,常与歌伎13 往来,为她他创制新词,因而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歧视,屡试不中。 14 据载:柳永应试时,宋仁宗因他曾写过《鹤冲天》词,内有“忍把浮名,换15 了浅斟低唱”句,因而落第。从此枊永自称“奉旨填词枊三变”,纵游娼馆酒16 楼间,“无复检约”。 17 直到中年以后,改名为永,世称“枊屯田”,“枊郎中”。 18

他的词通俗易懂,接近口语,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枊19 词”,足见枊词深受当时市发的欢迎。 20 (二)预习要求 21 枊永写伤别之情,层层深入,尽情铺叙主要表现在A直接抒情;B捕捉物候变22 化借景点染。要求: 23 1、划出直接抒情的句子,领会其感情; 24 2、划出借景点染的句子,联系旧知领会其艺术效果。 25 明确: 26 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27 月。----《琵琶行》) 28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29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0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31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2 33 2、借景点染: 34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联系“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35 瑟”句加深理解,此句渲染了冷落凄清的感情气氛。) 3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