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路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组织设计

道路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组织设计

道路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组织设计
道路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组织设计

.

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编号:

致:(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专项方案的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

附:□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年月日审批意见(仅对超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

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 。。。。。。。。。。。。。。。。。。。。道路工程

市政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8888888888888有限公司

888888888888888888道路工程

年月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

一、侧石、平石安砌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一)侧石、平石基础填土不实

现象:基础不实和牙背回填废料、虚土不夯实或夯实达不到要求密

度,竣工交付使用后即出现变形和下沉,出现曲曲弯弯,高低不平。

原因分析:(1)未按设计要求尺寸施工路面基层。(2)未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做好侧石背部砼靠背的浇筑的工作。

危害:稍触外力,即东倒西歪和下沉,保持不住平面上的直顺度和纵断面上平整度,造成外观质量上的明显缺陷。

治理方法:(1)路牙基础应与路面基层以同样结构摊铺,同步碾压;槽底超挖应夯实。(2)安载侧石要按设计要求施工,砂浆卧底。

(二)侧石前倾后仰

现象:侧石安载成活并铺筑路面后,局部或大部有前倾后仰而多数为前倾即向路面倾,且顶面不平。

原因分析:(1)安载时只顾及侧石内侧上角的直顺度,未顾及立面垂直度和顶面水平度。(2)侧石安载后填土夯实时,下半部内外不实,当牙背上半部填土夯实时,受土压力挤压向内倾。侧石外侧不设人行道时,经车轮等外力内侧的挤撞,侧石便向外仰。

危害:侧石的内倾外仰,破坏了侧石整体直顺度,影响路容和道路的外观质量。

治理方法:(1)侧石的安载既要控制内上棱角的直顺度,以要注意立面的垂直度,顶面水平度的检查控制。(2)侧石安载调直后,侧石跟部的砼靠背浇筑不能草率从事;要按设计图纸尺寸施工。

(三)“平石”顶面不平不直

现象:“平石”是指平石埋入地面,使其顶面与路面边缘平齐,而许多情况是:

(1)平石顶面高于或低于路面边缘。(2)平石向内向外倾斜,牙身压碎或被碾轮推挤出弯。

原因分析:造成水泥混凝土平石不平不直的原因,水泥混凝土平石在碾压面层时一般是不能上碾压的,由于施工时高程控制不准,或因路边缘底层高低不平,造成油路边缘与平石出现高低差。

危害:平石的高高低低,曲曲弯弯。(1)影响道路整体的外观质量和横断面高程。(2)平石的曲弯与倾倒,易使油路边掰裂,是造成路边早期破坏的根源。

治理方法:水泥混凝土平石顶面和路边缘底层都要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在摊铺沥青混合料时,要按照压实系数,需高出平石顶面,当碾压油面时,要跟人使用热墩锤和热烙铁修整夯实边缘,使油路边与平石接平接实。

(四)侧石外露尺寸不一致

现象:(1)侧石顶面与路面边缘相对高差不一致。以设计外露高度15cm为例,在实际工程上有8—9cm的,有18—20cm的。(2)侧石顶面纵向呈波浪状。

原因分析:(1)侧石高程控制较好而忽视路面边缘高程的控制,造成路边波浪。(2)路面边缘高程控制较好,而忽视了侧石高程的控制,造成侧石顶面波浪。(3)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必然都会造成侧石与路面边缘相对高差不一致。

危害:(1)影响道路整体的外观质量。(2)顶面波浪将会影响路面横断面高程的合格率,还会造成两雨水口间路边积水。

治理方法:(1)侧石高程与路面中心高程要同时使用一个系列水准标点。严格给予控制,在施工侧石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校正调和桩的变化,并随时抽查已安载好的侧石高程。不应放一次高程桩便一劳永逸。这样可以检验和复核已放的高程桩是否准确,同时也检验操作者在使用高程桩是否正确。(2)依靠准确的侧石高程,在侧石立面上弹出路面边线高程,依据此线,应事先找补修整的一次路边底层平整度和密实度。摊铺面层时,严格按弹线控制高程。

(五)弯道、八字不圆顺

现象:主要表现在:(1)路线大半径弯道,局部不圆顺,有折点,和路口小半径八字符合圆半径的要求,出现折角,或出现多个弧度。(2)侧石高程与路面边缘相对高差悬殊,出现较切点以外明显高突,多数出现在路口小半径八字和隔离带断口圆头牙。(3)一个路口两侧八字侧石外露一侧高一侧低。

原因分析:(1)路线大半径曲线侧石安载后,宏观弯顺度未调顺,即还土固定。(2)小半径圆弧,未放出圆心,按设计半径控制弧度。(3)隔离带断口未按断口横断高程或设计所给等高线控制侧石高程。对待侧石高程随意性较强。

危害:侧石曲线不圆顺,主要影响外观质量。

治理方法:(1)路线大半径曲线,除严格依照已控制的道路中线量出侧石位置控制安载外,还要做好宏观调顺后,在回填固定。(2)小半径圆曲线要使用圆半径控制圆弧,要按路断口的纵横断面或等高线高程控制侧石高程。(3)过小半径圆弧曲线,为了防治长侧石的折角和短侧石的不稳定及勾缝的困难,应按设计圆半径预制圆弧侧石。

(六)平石不平

现象:(1)平石局部有下沉或相邻板差过大。(2)平石顶面纵向有明显波浪。(3)平石材质差,表面不平整,有掉皮、起砂、裂缝等现象。

原因分析:(1)平石基底超挖部分或因高程不够找补部分未进行夯实。(2)板差大与砌筑工艺粗糙和平石(大方砖)本身表面不平或扭曲有关。(3)平石波浪,主要是纵断面高程失控造成。(4)未按质量标准把住材料进场质量关。

危害:(1)平石纵向波浪,相邻板差、下沉,会造成雨水口之间积水:同时使路面与平石也不易接平,影响路面整体的外观质量。(2)平石多是承担路面排水的偏沟和清洁工人清扫磨耗的部位,如果材质不密实、强度低、有蜂窝、脱皮,会因渗水,冬春冻融风化等原因,造成混凝土平石松散出坑。

预防措施:(1)对平石的材质应该按其质量标准严格把住进场关。(2)要保证每块平石基底的密实度。对超挖和找补填垫或其它废槽,必须补充夯实。(3)

对平石的内侧和外侧高程,应加密点给予控制,在砌筑中应随时用水准仪检查,并最后做好高程验收。(4)对平石的卧底砂浆要注意工作度,不能太干。每块都有夯实至要求标高。留缝均匀,勾缝密实。

(七)侧石、平石材质差

现象:(1)侧石、平石混凝土强度不足,在运输过程中缺棱掉角较多。(2)侧石表面气泡多,侧石、平石有麻面,有掉皮,甚至有的出现局部或整块松散。(3)侧石薄厚不一,棱角不直,呈两头尖现象;平石表面不平,四角扭曲不在一各水平面上,造成安砌的局部相邻板差。

原因分析:(1)侧石、平石生产厂家,为了赚钱,水泥用量低或使用劣质水泥和不合格骨材(级配差、强度底、含泥量大)致使强度低,易损坏;同时因技术素质低,管理差,缺少应有的质量控制手段,达不到规定的质量指标。(2)施工单位材料采购者,不是选购质量好的,而是光顾选购价格低的。

危害:侧石、平石材质差,强度低,经不起风吹、雨淋、冰冻、车辆撞等自然和人为浸害,尚未竣工交验,即已出现损坏,影响工程外观质量和使用功能,造成返工浪费。竣工交验后,过早损坏,给养护单位增加维修负担。平石损坏造成路边积水,冬春冻融更加剧损坏,也给清洁工人的保洁工作增加了难度。

预防措施: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员应与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人员配合,负责事先选择采购厂家,对其产品的外观质量、强度、几何尺寸要严格反关,不合格的不能进场。

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一)路面平整度差

现象: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搂平、碾压后表面尚较平整,当开放交通后路面出现波浪或出现“碟子”坑、“疙瘩”坑。

原因分析:(1)底层平整度差,因为各类沥青混合料都有它一定的压实系数,摊铺后,表面搂平了,由于基底高低不平,而虚铺厚度有薄有厚,碾压后,薄处

沉降少,则较高,后处沉降多,则较低,表面平整度则差。(2)摊铺方法不当,在等厚的虚铺层中,由于摊铺时用铁高抛,或运输卸料时的冲击力将沥青混合料砸实,或人、车在虚铺混合料上乱踩乱轧,而后又搂平,致使虚实不一致,虚处则较低,实处则较高,平整度较差。(3)料底清除不干净,沥青混合料直接倾卸在底层上,粘结在底基层上的料底清除不干净,或把当天的剩料胡乱摊在底层上,充当一部分摊铺料,但它已经压实,冷凝,大大缩小了压实系数,当新料补充搂平压实后,形成局部高突、疙疙瘩瘩,不平整。

危害:(1)路面平整度是道路工程的主要使用功能。如果道路不平坦,会降低行车速度,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机件,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路面愈不平坦,车辆冲击力愈大,对道路的损坏愈严重,会大大降低道路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

治理方法:(1)首先要解决底层平整度问题,这里所指的底层是泛指。如果沥青混合料面层分三层铺,那么表面层的底层是中面层,中面层的底层是地面层,地面层的底层是道路的基层,基层的底层是道路的路基,每一层的平整度都会上一层平整度至关重要。所以要按照质量检验评定中对路面各层要求严格控制,认真检验。特别是在保证各层密实度和纵横断高程的基础上,把平整度提高标准进行控制,最后才能保证表面层的平整度的高质量。(2)面层的摊铺应使用摊铺机,并放准每幅两侧高程基准线,操作手控制好烫平板的预留高和稳定性;小面积或无条件使用摊铺机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摊铺,即采用扣锹法,不准扬锹,要锹锹重叠,扣锹时要求用锹头略向后刮一下,以使均匀一致,使用手推车和装载机运料时,应用热锹将料底砸实部分翻松后摊平,以求各处虚实一致。搂平工序,不能中踩踏未经压实的虚铺层,要倒退搂平一次成活,如再发现有不平处,可备专用长把刮板找补搂平。(3)沥青混合料应卸在铁板上,不能直接倾斜在铺筑底层上。如果要卸在底基层上,则必须设法清除干净。剩余冷料不能直接铺筑在底基层上充当一部分层厚,应加热另做它用。

(二)路拱不饱满,局部高点偏离中心线,或在路面纵向出现波浪,特别是造近侧石的偏沟部位出现路边波浪较多,使侧石外露不一致。

原因分析:主要是路面各结构层的纵横断面高程控制不力,或在两相邻控制点距离偏大,在两点之间的高程出现较大偏差,形成控制点处高于或低于两控制点之间的路面高程。

危害:(1)影响外观质量,路容不整。(2)路面波浪,造成行车颠簸,降低车速和乘车舒适感。路面波浪造成积水。

治理方法:(1)路床和路面基层都应用五点无线法检查控制纵横断面高程。(2)要控制好沥青混合料面层各层的虚铺厚度。人工摊铺要采用放平砖的方法。(3)特别应该加细控制两雨水口之间的路边高程,切勿低于下游雨水口附近高程。(三)路面接茬不平、松散、路面有轮迹

现象:(1)使用摊铺机摊铺或人工摊铺,两幅之间纵向接茬不平,出现高差,或在接茬处出现松散掉渣现象。(2)两次摊铺的横向接茬不平,有跳车。(3)油路面与侧石接茬或与其它建筑物接茬部位留有轮迹。

原因分析:(1)纵向接茬不平,一是由于两幅虚铺厚度不一致,造成高差,二是两幅之间皆属每幅边缘,油层较虚,经碾压后,不实,出现松散出沟现象。(2)不论是热或冷接的横向接茬,也是由于虚铺厚度的偏差和碾轮在铺筑端头的摊挤作业都很难接平。(3)油路面与侧石或与其它构筑物接茬部位,碾轮未巾边碾压,又未用墩锤烙铁夯实,亏油部分又未及时找补,造成边缘部位抗洼不平松散掉渣,或留下轮迹。

危害:纵向接茬不平,松散不实,经车轮冲击、雨雪浸蚀,易出坑损坏。(2)横向接茬不平,有跳车,冲击路面易损坏。(3)边缘部位不实,雨雪水易渗入,经浸泡和冬春冻融,路边会加大加深损坏面,雨雪水易渗入基层和路基,会降低其强度和稳定性。

防治措施:(1)纵横向接茬均需力求使两次摊铺虚实厚度一致,如在碾压一

遍发现不平或有涨油或亏油现象,应即刻用人工补充或修整,冷接茬仍需刨立茬,刷边油,使用热烙铁接茬烫平整后在压实。(2)对侧石根部和构筑物接茬,碾轮压不到的部位,要有专人进行找平,用热墩锤和热烙铁,夯烙密实,并同时消除轮迹。

(四)路面壅包、搓板

现象:沥青混合料面层发生拥动,有的形成壅包,其高度小则1-3cm,大则10cm左右,有的形成波浪,有的形成搓板。

原因分析:(1)沥青混合料本身含犹量过大。或因运油路程过远,油分学淀,致使局部油量过大,或在底基层上洒布的粘层油量过大,当气温升高时,粘层油泛至沥青混合料中来。上述种种都是使沥青混合料中存有较多“自由沥青”,成为混合料中的润滑剂,使拥推成油包、波浪。(2)面层和基层局部结合不好,在气温较高时,经行车作用,产生顺行车方向或弯道外侧推挤,造成壅包。(3)表面处治用层铺法施工,洒油不均,沥青量过大,或半合法施工时,摊铺时细集料中,局部油量过大。当路拱大或平整度差时,炎热季节沥青混合料会向低处积聚,形成壅包。(4)处理泛油不当,养护矿料过细,撒布不均形成壅包。(5)沥青混合料级配欠合理,细集多,嵌挤能力低,高温稳定性差;或施工时摊铺不平,压路机未按操作规程碾压,或基层不平有波浪,铺筑面层不等厚,均形成搓板。(6)土基不平整,或粉砂石灰土基层表面状不良,如偏干、起皮,在铺筑路面通车后,均引起波浪。(7)基层水稳性不好,压实不足,强度不均匀,使路面发生变形产生波浪。

危害:(1)破坏了路面的平整度,降低了路面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损伤车辆机件。(2)由于不平坦性,增加了车载的冲击力,更会加剧路面的破坏。

治理方法:(1)沥青混合料进场要做外观检查,如有含油量过大的现象,则不应摊铺,对油分沉淀部分要清除。(2)对在旧路面上加铺沥青石屑,粘层碎石灌入,应按规范规定的碎石不同厚度控制用油量。(3)沥青洒布车停车时和其它

的原因所形成的油堆油垅应清除。(4)沥青混合料应使用软化点不低于45℃的石油沥青。(5)对于路面壅包采用如下处治方法:1)属基层原因引起的,较严重的壅包,用挖补法先处理基层,然后在做面层。2)由面层引起的较严重的壅包,在气温较高时,用加热器烘烤发软后铲除,而后找补平顺,夯实后烙铁烙平。3)轻微的壅包,已趋稳定,可在高温时直接铲平。(6)对路面波浪的处理方法为:1)如基层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应挖除面层坐补强后,在补面层。2)如面层和基层中间有夹层,应截去面层,清除不稳定夹层,在将面层料掺和适当的材料,炒拌后重新铺面层。3)小面积的面层波浪,可在波谷内填补沥青混合料,找平处治。起伏较大者,铲除波峰部分进行重铺。(7)在停车站、红绿灯后、小半径弯道等停车启动行车变速的路段上,要选用热稳定性好的沥青混合料,如地面层选用中断级配,空隙大,颗粒间嵌锁能力强的沥青碎石:中面层选用粗集料的粗级配中粒式;表面层选用连续级配,石屑用量多的沥青石屑。

三、桥头跳车

桥头部位系路基和桥梁的刚柔过渡,若施工质量控制不严,通车不久即会产生桥头跳车等病害。构造物的涵背回填不密实同样会引起跳车现象。

1、软基路段桥头跳车

形成原因:(1)桥头过渡段软基处理不当。(2)反开槽施工预压时间偏短。(3)台后填筑质量控制不严。

防治措施:(1)采用砼管桩处理的软基桥头段,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成桩长度和深度。(2)台背回填应采用透水性好的砂性土等,采用小型机具分层夯实,填筑层厚不得大于20cm。

2、一般路段桥头跳车

形成原因:(1)台背回填材料不合格。(2)台背回填压实度不合格。(3)台背与路基结合部未充分压实,存在虚填。(4)施工、监理人员对台背填筑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防治措施:(1)大中桥凡具备施工条件的,一定要与路基一起填筑台背和锥坡,之后再施工桥台盖梁。(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台背回填材料,使用流态粉煤灰或灰土回填的严格控制混合料的配比,加大抽检频度。(3)灰土必须异地集中拌合后再摊铺、整平、压实、不得就地拌合。灰土台背回填应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分层夯实,压实度应在96%以上。最大厚度不得超过15cm。(4)台背回填必须逐层检测压实度。(5)流态粉煤灰台背回填必须严格按照确定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执行。(6)要将路提填筑部分的松土挖除,形成台阶状后填筑台背。(7)要责任落实到人,树立标识牌,签订责任状,严格把关。

3、桥头搭板断裂

形成原因:(1)搭板砼的质量不合格。(2)搭板钢筋网保护层不足。(3)搭板下底模未用砂浆等封底,形成跑浆现象。

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搭板砼的质量。(2)搭板钢筋网要有架立筋等,确保不下沉。(3)存在跑浆问题时,底模必须用砂浆等封底,确保不跑浆。

四、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

1、钢筋成型截料前,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图纸进行计算,给制下料表,经相关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截料。

2、钢筋加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技术管理人员加强检查,监理人员加强过程抽检,监控施工过程质量,

3、不得使用塑料、石子、钢筋头等材料做垫块,庆使用高强度砂浆或混凝土垫块,垫块应做成圆弧、三爪或四爪型,并且垫块上应埋植绑丝,垫块的尺寸在使用前必须严格和图纸对应。

4、水平放置垫块每平方米不得少于6个,竖直放置垫块每平米不得不于4个。

5、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临空面都应安置垫块,并进行检测(包括空心板、箱梁芯腔内)。

五、小桥涵结构外观质量差

防治基本要求:

1、不允许采用劳务名义的整体外包,混凝土拌合和钢筋制作必须由中标单位集中生产,直接负责其质量控制与管理,施工现场必须有中标单位内部技术人员现场指挥与管理。

2、一般应采用新购置的钢模板,采用其它模板时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3、每个小桥涵结构的施工工艺均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4、为防止漏浆或安拆模板,边角尽量做成圆弧状。

5、严禁进行大面积整体涂抹修饰,确实需要进行修补的,修补面积与修补方法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且修补前需进行拍照,留存修饰前的照片。

6、按检验评定标准检查,外观质量扣减分数大于5分、色泽明显杂乱不均匀、存在严重蜂窝麻面(每面3处,每处面积在0.5平方米且深度大于5厘米)等外观缺陷的,应进行返工处理。

具体问题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工:

1、砼结构构件裂缝、裂纹

形成原因:(1)砼配合比控制不严格,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格。(2)砼振捣不严格,未按照要法语进行收浆。(3)没以及时养护。(4)基础不均匀沉降。

防治措施:(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混凝土组成设计,特别要控制使用外掺剂;主要受力构件的骨料要进行机械水洗,水洗后骨料及其然砂要库存。(2)对水泥的技术性能加大频率检验,使用安定性已到期的水泥。(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使用可以自动计量且可以逐盘打印级配数据的拌合设备,严格按规范标准控制施工级配。(4)浇筑混凝土方案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浇筑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旁站。(5)振捣工艺应程序化,杜绝随意性振捣,保证振捣均匀密实。(6)所有混凝土构件浇筑,必须严格收浆工艺。(7)拆模时间要通过试验确定,不能过早或过晚,拆模时注意不得强烈扰动混凝土构件。(8)必须严格养生工艺,不得采用塑料薄膜直接覆盖或包裹养生。要求采用透水性材料覆盖或包裹

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不小于7天。(9)做好基础处理。

2、结构物表面施工缝明显

形成原因:(1)整体浇筑不连续,下一层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凝固在浇筑上一层混凝土。

防治措施(1)应增加搅拌能力和运输能力,提高砼供应速度。(2)改善浇筑工艺,在下层混凝土的初凝前进行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

3、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

形成原因:(1)集料级配差。(2)分层太厚,混凝土浇筑时漏振、欠振。(3)模板清洁度差、隔离剂质量差。(4)模板接缝漏浆。

防治措施:(1)集料应分筛、分规格堆放,确保良好的集料级配。(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插入式震动其得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其与侧模的距离应保持5-10cm,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上层振捣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10cm。(3)表面震动器移位应覆盖全部以震实的部分。(4)控制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对于采用插入式及附着式振动器施工不宜超过30cm。

4、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形成原因:(1)模板周转次数多、表面不平整。(2)模板刚度不够面造成变形。

防治措施:(1)必须使用没有变形的新模板。(2)采用平整度好、刚度符合要求的模板。

5、混凝土表面模板缝明显

形成原因:(1)模板陈旧变形,拼装后产生间隙。(2)模板刚度不够,接缝变形。(3)部分位置隔离剂未涂刷,造成粘模。

防治措施:(1)尽量使用同一批号的水泥。(2)避免使用不同的隔离剂或易掉色的养护遮盖物。

6、混凝土表面拉杆螺丝处出现焦糊或锈蚀

形成原因:(1)临时预埋筋用电焊截除时灼伤混凝土、或截除后生锈。(2)拉杆去除后孔洞未塞填,钢筋锈蚀。

防治措施:(1)模板拉杆应使用PVC套。(2)套管应伸出模板外,以免漏浆、抽拉杆后孔洞应用素混凝土塞填。

7、混凝土表面漏浆

形成原因:(1)相邻模板拼缝不牢。(2)模板的槽嵌接不紧密造成跑模。

防治措施:(1)拼接好模板,在拼缝处设止水带。(2)模板的嵌接应紧密。

8、混凝土跑模

形成原因:(1)模板的槽嵌接不紧密。(2)模板的刚度不足而变形。(3)模板拉杆安装松懈。

防治措施:(1)模板的槽嵌接应紧密。(2)选择刚度大的模板。(3)安装好模板拉杆。

9、沉降缝不顺直、宽窄不一

形成原因:(1)沉降板固定和使用材料不当。(2)施工时倾卸混凝土过猛、冲击沉降板。

防治措施:(1)沉降板应固定妥当并使用好的材料。(2)防止砼浇注施工时倾卸砼冲击沉降缝隔板。

六、伸缩缝预留槽不规范,预埋钢筋位置不准确或漏埋

形成原因:(1)放样不准确,施工不认真。(2)未认真阅读图纸。

防治措施:(1)控制梁的预制长度,安装就位应准确。(2)漏埋钢筋应采用直筋。

七、空心板底板露筋

形成原因:(1)钢筋骨架下的砼垫块没有绑扎好,骨架落在底模上。

防治措施:(1)砼垫块应与钢筋骨架绑扎牢固,砼浇筑前注意检查。

八、现浇梁的支架垮塌

形成原因:(1)支架未进行认真的设计计算和复核。(2)加载或浇筑砼时未认真进行观测。

防治措施:(1)支架应进行设计与审查。(2)在浇注砼前必须进行加载预压,且加载过程中要加强观测。

九、桥面排水不畅造成沥青砼铺装层松散,坑槽

形成原因:(1)桥面横坡不足。(2)现浇桥面上未设水泥砼调平层,平整度差,起伏大。(3)桥面泄水孔排水不畅。

防治措施:(1)设置足够的桥面横坡。(2)现浇桥面提高施工平整度,或设置水泥砼铺装层。(3)桥面泄水孔要保证畅通,孔顶应低于水泥砼面层1.2cm。(4)在桥面较低一侧的伸缩缝现浇钢钎维砼附近设一泄水孔,防止渗水积聚。

十、预应力管道堵塞,无法穿束困难

形成原因:(1)管道在布设时被踩、砸变形。(2)管道连接不严密破损形成漏浆。(3)管道的质量不合格。

防治措施:(1)管道布设过程和浇注砼时应严禁踩砸等,严格保护措施,防止变形或破坏。(2)管道布设时应检查管的完好性,接头应采取密封措施。(3)浇注过程中可在管道内增加套管,浇注完成后及时检查和冲洗,防止有漏浆存在。(4)管道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验。(5)对操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严格操作程序。(6)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发生堵管现象,应视其严重程度分别对待,若对整体质量影响较大,则应凿除重浇。

十一、预应力张拉、压浆质量控制不严格,预应力张拉伸长量不符合要求。

形成原因:

(1)、张拉千斤顶标定不准确。

(2)、伸长值的量测方法不正确。

(3)、管道摩阻力偏大,预应力损失较多。

防治措施:

(1)、张拉设备必须按期标定。

(2)、张拉、压浆前必须向每一位施工人员详细交底。

(3)、张拉工艺(程序)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且张拉时必须有监理人员旁站。

(4)、改进伸长值的量方法,使之能正确反应钢纹线的实际延伸率,若预应力损失较大,则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5)、张拉记录必须使用规定制式表格。

(6)、预应力钢纹线穿束后应在24小时内张拉完毕。

(7)、张拉应进行力、伸长量及上拱度控制。

(8)、压浆前必须进行水泥浆检验。

(9)、压浆时必须使用压浆嘴,禁止使用木塞。

(10)、张拉时构件强度与龄期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有要求时,强度应达到100%,龄期不少于7天。

十二、梁板负弯矩齿板混凝土不密实,齿板(瞄垫板位置、角度)不准确

1、齿板混凝土模板必须使用规格的(三角型、规型或梯形)钢模板,并且模板安装要与梁板侧模连接固定,具有足够的施工稳定性。

2、梁板施工前,监理人员要对每一个齿板进行位置、角度、施工稳定性进行检查,否则不得施工。

3、负弯矩预应力螺纹管直径应大于钢丝束3到5毫米。

4、桥面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凿除齿板高出的混凝土时,必须在压浆强度达到100%后进行,并且凿除混凝土时不得影响到瞄垫板。

十三、梁板顶面密实度差,刷浆不到位

1、梁板顶面混凝土必须使用平板振捣器,当钢筋有影响时采用手持式小平板振捣器振捣。

2、必须进行收浆工艺。

3、顶面未进行刷毛处理的箱梁,必须在存梁区对顶面进行凿毛后经监理验收合格方可进行安装,严禁安装后再进行顶面处理。

十四、空心板梁、预制箱梁安装的板式橡胶支座脱空

形成原因:

(1)、梁板的预制台座不平,使用预制梁底不在一个平面上。

(2)、支座垫石的标高不正确。

(3)、梁板存放时间太久,且放置不当,造成板梁变形。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预制台座的平整度。

(2)、在吊梁之前应复测支座垫石的标高,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3)、梁板出坑后应及时吊装,存放时要注意支点的设置是否妥当,防止梁体变形。

(4)、吊装之后应逐个支座进行检查,发现有脱空现象应及时调整垫石标高。十五、支座不能正常工作或过早损坏

形成原因:

(1)、梁端和支座被杂物塞满,无法自由伸缩。

(2)、支座安装不正确。伸出的螺栓等限制了支座的活动。

(3)、滑动四氟板漏做,无法滑动。

防治措施:

(1)、架梁之后要及时清理梁端或支座附近的杂物,保证支座能正常工作。

(2)、要认真检查阅读图纸,采用正确的安装方法,确保支座的活动范围不受影响。

(3)、认真检查滑动支座的安装质量,有无漏掉滑板等。

十六、梁板安装位置不准确

(1)、安装前对梁板进行全面外观检查,有裂纹的梁板不得安装,分析确认

不影响使用且得到有效处理后方可安装。

(2)、安装方案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安装时必须有监理工程师旁站。

(3)、安装前必须对梁板及盖梁进行详细放线,标示出每片梁板的纵横向安装位置,先筒支后连续梁,在梁体上标示出临时支座位置。

(4)、安装时对每片梁均进行竖直度检查。

(5)、安装梁板必须保证边线直顺及伸缩缝宽度合适。

市政道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 路基部分 一、路基回填质量问题 1、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的回填 原因:1、路基填土中含有机物质。2、取土土源含水量过大;或备土遇雨,造成土的过湿,又不加处理直接使用。 预防措施:1、属于填土路基,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 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2、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粉,降低至 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 2、带水回填 原因:1、由于路基平整度较差、无横坡或倒坡是使雨水无法排出。 预防措施:1、如排除积水有困难,也要将淤泥清楚干净,在分层回填砂砾,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夯实。2、应提前进行路基的降水工作,排水沟里的积水要及时抽排。 3、路基横坡及平整度要符合要求,无法排出的要用人工进行排除。 二、路基压实质量问题 1、路基压实度不足 原因:1、碾压遍数不够。2、压路机质量偏小。3、松铺厚度过大。4、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5、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规定值。 预防措施:1、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及碾压遍数符合规定。2、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3、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应重叠。4、应在土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2、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

原因:1 ?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 —75cm) 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预防措施: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要求两侧需加宽0.5m填筑;2、控制碾压工艺和碾压顺序,保证机具碾压到位;3、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路基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小于行车带。 3、路基碾压出现“弹簧” 原因:1、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2、高塑性粘性土、膨胀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3、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 预防措施:1、对产生的“弹簧”应翻挖掺灰或换填后重新碾压。2、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 三、路基积水严重、翻浆 原因:1、路基表面不平整。2、路基表面未设横坡或出现反坡。3、路基底面位于过湿土或翻浆土上面。 预防措施:1、路基压实前应整平。2、路基表面应按设计设置横坡。3、清除过湿土、翻浆土。4、做好路面排水,防止雨水渗入路基内部。 四、路基开裂的问题 1、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 原因:1 ?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底存在软弱层2.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3?路基压实不均。4.半填半挖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 预防措施:1、应认真调查现场并彻底清表,及时发现路基基底暗沟、暗塘,消除软弱层;2、彻底清除沟、塘淤泥,并选用水稳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压实

道路工程高质量通病防治要求措施

第四章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措施 为有效防治本工程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通病,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的发生,同时避免施工中“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给项目及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及效益的流失,根据行业内总结的经验及本项目的工程特点编制如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一、路基 1.1 路基碾压出现“弹簧” 原因分析: ①、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 ②、高塑性粘性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③、翻晒、拌合不均匀; ④、碾压层有软弱层,且含水量过大,在上层碾压过程中,下层弹簧反射至上层; ⑤、局部填土混入冻土或过湿的淤泥、沼泽土、有机土、腐殖土以及含有草皮、 树根和生活垃圾的不良填料; ⑥、透水性好与透水性差的土壤混填,且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了透水性好的土壤, 形成了“水囊”。 防治措施: ①、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限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 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基填料; ②、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③、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和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 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④、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⑤、严禁异类土壤混淆,尤其是不能用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水囊”; ⑥、填筑上层时应开好排水沟,或采取其它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到路基50cm 以下; ⑦、填筑上层时,应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方能

填筑上层。 1.2 路基压实度不够; 原因分析: ①、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超过规定值 ②、松铺厚度过大; ③、碾压遍数不够或碾压不均匀,局部碾压; ④、压路机质量偏小; 防治措施: ①、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和碾压遍数符合规定; ②、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 ③、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应有重叠; ④、压路机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1.3 路基积水严重; 原因分析: ①、路基碾压表面不平整,表面凹凸不平; ②、路基表面修整不合格,横坡不到位或出现倒坡; 防治措施: ①、路基压实前应按要求进行平整; ②、路基表面应按要求设2%-4%的横坡。 1.4 路肩、边坡松软;边坡冲刷严重,浪窝 现象表现: 路肩松软,一经车轮碾压,即下陷出车辙。边坡呈松散状态,稍触外力,边坡土下溜;边坡受雨水严重冲刷,浪窝; 原因分析: ①、填方路基碾压不到位,使路肩和边坡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②、填方宽度不够,最后以松土贴坡; ③、松土填垫路肩,压实机具未走到边缘进行碾压; ④、路基填方属砂性土或松散粒料,所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差。 ⑤、过早的削坡而边坡防护工程未能及时跟上;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措施 1管理方面的通病 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起着绝对性的质量监督与控制作用,但是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管理并不完善,管理水平的低弱,导致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下降,虽然已有很多施工单位加强了管理制度的制定,但是由于不够科学、合理,甚至没有将其落实到实际施工管理中,使之管理意义荡然无存。公路工程中常见的管理通病主要有以下几点: 1.1赶工不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很多施工单位对工程交付日期过于重视,认为只有按时交付或者提前交付就可以促进工程发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盲目赶工并成为普遍情况,而在赶工过程中会因为施工速度过快,管理不及时,质量监管不到位,造成工程结构质量下降,甚至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存在对施工标准糊弄、将就的行为,对存在的小问题忽略,小毛病逐渐衍变成大问题,最后威胁整个公路质量。为了有效防止赶工不科学、不合理情况,则需要从追究责任方面严格抓起:明确责任,调查出是在工程施工中哪一个环节出现的赶工现象,并对其赶工原因详细调查与分析,并且对赶工所造成的质量问题追究其责任,例如: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一般都有建设单位、承包商、施工企业等多个组织结构,其各有各自所要负责的内容,若是工期提前是因为施工企业造成,那么所发生的质量问题、资金问题等应由施工企业承担,若是工期提前是由建设单位造成,那么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应由建设单位负责。

1.2指定分包与采购。很多公路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指定分包与采购的情况,很多建设单位或者相应人员为了满足个人利益需求,向承包商推销工程材料、设备、构件等物资,这些物资中常存在质量差、成本低的工程材料等,从而获得中间的利润,而承包商碍于面子,又考虑到物品便宜,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便达成协议,导致工程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受到影响,为了有效控制指定分包与采购情况的发生,应采取以下几点防治措施:一般情况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是不允许任何利益体以任何理由发生上述现象的,一旦发生必定 要给予其严肃处理;严禁建设单位及相应人员、监理人员向承包商推销工程构件、工程材料等物品;特殊材料需业主统一采购的应在招标文件中说明;合法的分包,不得以包代管,主包单位对工程质量及工程管理负总责,应明确主包单位现场施工质量负责人进行现场盯岗把关;劳务队伍不得现场独立进行施工,必须有承包人现场指挥生产。 1.3监理独立检测频率不足的现象。严禁监理在承包人的试验室内进行试验,如监理需使用承包人的部分设备进行试验,必须经总监 办批准,在总监办试验工程师现场监督下实施试验,并在试验成果上 签字方可生效。严禁承包人与监理一起进行同一项试验检查(路基路面弯沉、路面平整度、横向力系数检测等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的特殊性试验除外)。对于监理让承包人代为试验的,视情节情况,给予承包人通报批评,相关监理清除出场。 2对实体通病的分析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 何贵平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何贵平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各个地方都开始开展市政工程建设,于是我国市政道 路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就开始不断的改进,管理水平也不短的提升,但是在具体 的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经过整合分析后,我们得出结论,现阶段市 政道路施工质量的通病包括了排水系统、路基或者是路面等的问题。这些问题会 严重的影响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所以我们应该对造成市政道路施工中质量通病 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了解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对策 1市政道路的施工特点 1.1市政道路施工准备时间短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城市交通的畅通无阻,减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的负 面影响。政府投资市政道路工程,要求道路施工单位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 的施工要求,所以这对施工单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2建筑空间狭小,拆迁面积大 市政道路工程往往是在城市繁荣、拥挤的的街道进行,这些地方不仅交通堵塞,而且人流量巨大。建设单位拥有的建设空间和时间十分有限。此外,因为施 工区域人口密度大,施工单位应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制定一个相对较宽的拆迁面积。 1.3管道改造复杂 对于市政建设中的道路,有必要对地下管线进行改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经常要解决许多问题,如供热、供水、供气、通 信等。由于线路的复杂性,这对施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要保证地下线 路的安全,而且要保证地面上行人的安全。 1.4对原材料的大量投入 由于市政道路施工的工程量大,在使用相关的原材料方面往往比预期的投入 量大。所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通过合理选择材料来减少政府开支。 2质量通病分析 2.1超厚回填 超厚回填的质量通病多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路基填方或者是沟槽回填土操作过 程中出现,有时操作人员使用挖掘机械一次性的把沟槽填满,此时所填的松土难 以达到密实度的要求,最终会导致路基路面结构的沉降与塌陷,如果路基中埋有 管道,会使得管道各部位的受力不均匀,造成管道的破裂。造成该质量通病的原 因有可能是施工人员对于超厚回填的危害不够了解,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没有 做好,或者是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 2.2回填土质量不高 进行回填土施工时,填土中可能夹带有大块的硬质土、石块、砌块、砼块等,如果不及时清除,在回填后可能造成土颗粒间无法经过压实两遍的紧密,同时在 压实操作时,硬块与土层之间出现叠砌现象,为道路施工留下质量隐患。回填土 含水量超标会造成碾压时出现弹簧土现象,这主要是施工过程中遭遇降雨天气或 者地下水位较高,使得地下水渗入土层中,再或者回填土未经晾晒等操作,如果 回填土的土质粘性较大也会团聚形成弹簧土。 2.3路面裂缝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后,有时会在路面产生开裂现象,对于横向的开裂,有可能是该路面位于路基层接茬处,且该处基层已经发生了断裂情况,进而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最终修改版

第一章路基灰土层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超厚回填 1、原因分析 (1)、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对上述危害不了解或认识不足。 (2)、技术交底不清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力。 (3)、施工者有意偷工不顾后果。 2、防治措施 (1)、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 (2)、要向操作者做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超过有关规定。 (3)、严格操作要求,严格质量管理,惩戒有意偷工者。 二、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的回填 1、原因分析 (1)、路基填土中不能含有机物质,本是最基本常识,主要是施工操作者技术素质过低,管理者控制不严。 (2)、取土土源含水量过大;或备土遇雨,造成土的过湿,又不加处理直接使用。 2、防治措施 (1)、属于填土路基,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 (2)、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干石灰粉,降低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

(3)、提高施工操作者的技术素质,对路基填土加强管理。 三、带水回填 1、原因分析 (1)、由于地下水位高于路基,又无降水措施。 (2)、排水沟内蓄满积水,未进行抽排,使得路基上的水位无法下降。 (3)、由于路基平整度较差、无横坡或倒坡是使雨水无法排出。 2、防治措施 (1)如排除积水有困难,也要将淤泥清楚干净,在分层回填砂砾,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夯实。。 (2)、应提前进行路基的降水工作,排水沟里的积水要及时抽排。 (3)、路基横坡及平整度要符合要求,无法排出的要用人工进行排除。 四、回填冻块土和在冻槽上回填 l、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清,质量管理不严。冬施措施未加规定。 (2)、槽底或已经夯实的下层,未连续回填又不覆盖或覆盖不利,造成受冻。 2、防治措施 (1)、施工管理人员应向操作工人做好技术交底;同时要严格管理,不得违章操作。 (2)、要按规范要求,不得回填冻土。要掏挖堆存土下层不冻土回填,如堆存土全部冻结或过湿,应换土回填。 (3)、回填的路槽如受冻,应清除冻层后回填。在暂时停顿或隔夜继续回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 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分析 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主要原因是: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lO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 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二)治理措施 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分析 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二)预防措施 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三)治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二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 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是土质边坡坍塌、滑坡、雨后冲刷严重(甚至出现浪窝),石质边坡塌落、崩塌等。 一、边坡滑坡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原因分析 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 2.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3.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4.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 5.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6.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7.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8.边坡植被不良; 9.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10.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二)预防措施 1.路基设计时,充分考虑使用年限内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给路基稳定带来的影响; 2.软土处理要到位,及时发现暗沟、暗塘并妥善处治; 3.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滑坡苗头; 4.掺加稳定剂提高路基层位强度,酌情控制填土速率; 5.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有效宽度; 6.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排除,提高路基的水稳定性; 7.减轻路基滑体上部重量或采用支挡、锚拉工程维持滑体的力学平衡;同时设置导流、防护设施,减少洪水对路基的冲刷侵蚀; 8.原地面坡度大于12%的路段,应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 摘要: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民便捷出行的基础保障,对其的施工质量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当地政府将市政道路建造地更加宽敞美观有很高的期待。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布局的核心道路,起着贯穿东西南北中的枢纽作用,它所连接的不仅仅只是空间,还有一个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因此,建造高质量的市政道路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当下的情况是,大部分城市的市政道路施工前只是由政府单独决定用什么材料建造路面和修建什么样的道路,在施工进行中或结束后都或多或少暴露出了各种的质量问题。所以,想要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不仅需要施工单位着眼于施工材料的选取,也需要城市政府结合民意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和结合城市实际情况修建道路,唯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市政道路,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对策 引言 道路是一个城市交通组成的重要成分,也是人民出行的基本保证,所以建设高质量的道路应该是每一个城市在建造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在道路施工质量得提升这方面也非常重视。但是,我国市政道路还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 一、施工质量通病类型 (一)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 多年来,道路塌陷问题在大中小城市频繁出现,即便是重新修建市政道路也仅仅是填补塌陷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道路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路面结构下部出现空洞或路侧发生滑移,导致下部结构对路面和车辆的支撑力不足而产生的、道路中间或路侧边坡出现大面积坍塌,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以前,路面塌陷主要的原因多是大量的降水渗入使得路面松散沉积物空隙加大,导致道路塌陷事故频繁发生;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加快,人类活动产生的不良后果成为道路凹陷发生的重要原因[1]。例如,大面积地铁建造、过分抽取地下水等都会架空地下结构,日积月累就会使得地面所承压力大大降低。道路塌陷之所以作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的首要问题,除了其发生频率高之外,还有就是这个问题引发了许多危及人类生命的社会案例。比如,2019年12月1日上午,在广州市发生了一起道路塌陷事件—广州地铁十一号线沙河站施工区域地面塌陷,由于塌陷深度38米且导致了3名人员不幸被困。这一事件发生之后立刻引发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和人民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担忧。此外,小城市、乡镇道路虽然很少出现严重塌陷问题。在这些城市中,道路表面经常坑坑洼洼,导致人民出行不愉悦;严重者也会出现小型车辆(如电动车、自行车等)司机因没有注意到坑地而引起突然刹车导致的车辆追尾或者继续加速前进导致了翻车等等。 (二)道路硬化严重 道路硬化,即硬化道路顾名思义就是道路的路面被沥青或混凝土硬化过,车辆能够在上面平稳的行驶[2]。早期建设城市过程中为了达到平整美观的目的,市政道路在建设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泥混凝土为材料修建道路。这样的路面方便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三环辅路内环(太阳宫桥~燕莎桥)道路大修工程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 审定:日期: 审核:日期: 编制:日期: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项目经理部 2012年3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三环路是北京市区重要的环路,承担着极大的交通量,三环辅路内环(太阳宫桥-燕莎桥)道路大修工程西起太阳宫西侧,沿东南方向经三元西桥、三元桥、三元东桥,终点至燕莎桥北,内环辅路(太阳宫桥-燕莎桥),道路全长4.043km,三环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辅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三环全线为四幅路形式,本项目范围内主路两侧的辅路均单向行驶,单侧路面宽9~18m,2~4条机动车道,局部路段设置了专用非机动车道;沿线共有2座跨河桥,两座菱形立交,四座人行天桥,两处灯控路口,其中桥梁净空2.5m~4m。 道路工程包括路面结构补强、病害处理、局部人行道面砖及路缘石更换、完善无障碍设施。 排水工程是对局部检查井进行加固处理,挪移路中雨水口,消除积水点。 桥梁工程是维修西坝河桥、西坝河西桥内环辅路桥梁,维修七圣路北口天桥、西坝河路南口天桥、左家庄西街北口天桥。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3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2012年5月13日,合同工期总计60日历天。 工程总造价1369万元。 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 监理单位:北京四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施工单位: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编制依据 1、DBJ01-45-2000北京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2、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3、DBJ01-71-200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4、DBJ01-56-2001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5、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6、JTJ057-9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7、DBJ01-92-200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及监理 (《建设监理》2004年第1期) 天津市博华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聂振海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通病防治及监理 市政道路工程有许多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的特点,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监理必须予以特别的监控。 因为市政道路工程中有许多辅助性设施,如:排雨管线、排污管线、自来水管线、电力电缆、通讯电缆、路灯及其电缆、广告标牌及其电缆等等。这些辅助性设施的敷设,给路基、路面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如果这些设施设在行车道上,或穿过行车道,那末给施工带来的难度就会更大。而施工中的施工单位的疏忽,更会给道路质量带来很多隐患。针对这些特点,监理应采取不同的监理措施,予以特别的监控,以保证道路的质量。 市政道路工程中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有: 1、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中辅助设施多,所以,大多数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其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常见的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 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特别关注回填质量。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特殊措施进行回填。据我们的经验:中等井背缝隙(大于50mm宽的)可用灰泥进行充填,每层回填厚度不能大

于100mm,分层捣实。小的井背缝隙(小于50mm宽的)可用砌筑用砂浆进行充填,每层回填厚度也不能大于100mm,也要分层捣实。 为了防止施工疏忽,监理方应加强巡检。必要时采取旁站的方式进行监理。 2、过路管沟处路面出现裂缝。 市政道路工程中,有许多管道需要通过行车路,如排雨管道,过路的电力电缆、通讯电缆、自来水管道等。这些管道施工的时机,有的在路床施工前进行,这样就不存在压实度不足的问题。而有的则无法安排在路床施工前进行,或因功能需要,有的管线被安排在离路面较浅的地方(如:雨水管道沟,一般安排在离路面1米左右),需要在路床施工完成后,或道路底基层、基层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施工,这就存在着可能出现压实度不一致的问题。需要监理特别加以注意。以防止因压实度不足,产生路面裂缝的现象。 在管道底部回填施工中,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灰泥填充管道护脚处的狭小部位,然后以虚铺不大于200mm的厚度,进行人工夯实,夯实遍数不得少于5遍。管道以上,人工夯回填完两层后,进行机械夯实。并在两侧放坡,完成回填,以避免出现上下直通缝。 监理过程中也要和上面提到的一样,加强巡检。必要时采取旁站的方式进行监理。 3、人行道施工中,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易脱落。 由于盲道口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造成了此处的道板需切割、且突出出人行道路面。一旦安装质量稍微出现一些问题,极易产生道板脱落的现象。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经常产生的质量缺陷。

路面工程高质量通病及防治要求措施

1、无机结合料基层裂缝的防治 1.1原因分析 1.1.1混合料中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比例偏大;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或石粉中性指数偏大。 1.1.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 1.1.3成型温度较高,形成强度较快。 1.1.4碎石中含泥量较高。 1.1.5路基沉降尚未稳定或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1.1.6养护不及时、缺水或养护时洒水量过大。 1.1.7拌合不均匀。 1.2预防措施 1.2.1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的主要防治方法 a、改善施工用土的性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 b、掺加粗粒料,在石灰土中适量掺加砂、碎石、碎砖、煤渣及矿渣等。 c、保证拌合遍数。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避免含水量过高或过低。 d、铺筑碎石过渡层,在石灰土基层与路面间铺筑一层碎石过渡层,可有效避免裂缝。 e、分层铺筑时,在石灰土强度形成期,任其产生收缩裂缝后,再铺筑上一层,可有效减少新铺筑层的裂缝。 f、设置伸缩缝,在石灰土层中,每隔5-10m设一道缩缝。

1.2.2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的主要防治方法 a、改善施工用土的土质,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或适量掺加粉煤灰或掺砂。 b、控制压实含水量,需要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好。 c、在能保证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的水泥用量。 d、一次成型,尽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强对水泥稳定土的养护,避免水分挥发过大。养护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e、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加强拌合,避免出现粗细料离析和拌合不均匀现象。 1.3治理措施 1.3.1可采用聚合物加特种水泥压力注入法修补水泥稳定粒料的裂缝。 1.3.2加铺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网。 1.3.3破损严重的基层,应将原破损基层整幅开挖维修,不应横向局部或一个单向车道开挖,以避免板边受力产生的不利后果,最小维修长度一般为6m。维修半刚性基层所用材料也应是同类半刚性材料。 1.3.4一般情况下,石灰土被用于底基层时,根据其干缩特性,应重视初期养护,保证基层表面处于潮湿状态,防止干晒。在石灰稳定土施工结束后,要及早铺筑面层,使基层含水量不发生大的变化,以减轻干缩裂缝。 2、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防治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排水部分>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是城市市政设施得以正常使用的重要设施之一,确保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现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通病最常见的质量通病分成四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一、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一)产生原因: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二)预防措施: 1.防止测量和施工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1)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2)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3)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二、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一)产生原因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二)防治措施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防措施是:(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2)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杂砂石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3)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清除。 2.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砼松散,抗渗能力差,容量产生漏水。因此要求:(1)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2)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3)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应责令退场或经有效处理后方可使用。 3.管接口填料及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防治措施:(1)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2)抹带施工时,接口缝内要洁净,必要时应凿毛处理,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 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预防措施:(1)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清单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清单 路拌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底基层和基层 问题1:混合料不均匀 防治措施: (1)应选用合适的机具进行路拌法施工,保证有足够的翻拌深度和打碎能力,通常宜选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在没有专用拌和机械的情况下,也可用农用旋耕机与多铧犁相结合,用多铧犁将上翻松,旋耕机拌和,再用多铧犁将底部料翻起,旋耕机再拌和,如此。反复5~6遍;在翻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调整翻犁的深度,务必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 (2)土块应尽可能粉碎,最大尺寸不应超过15mm,对于超尺寸土块应予剔除。(3)对于塑性指数较大的土,应用专用机械加强粉碎,在用石灰稳定时,可采用两次拌和法,第一次加部分石灰拌和后,闷料一夜,再加人其余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 问题2: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1)以工地实际使用的材料,重新检验或修改配合比。 (2)检查工地实际配合比,检查投料、计算、计量是否有误。 (3)石灰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混合料强度不足,所以应避免局部地段石灰过多或过少,并充分拌和均匀。 问题3:压实度不足 防治措施: (1)石灰土和二灰土基层应选用12t以上的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cm以下时,可选用12~15t的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20cm时,应采用18~30t的三轮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超过上述时,应分层碾压;压实机具应轻、重配备,碾压时注意先轻后重。 (2)混合料摊铺后应在1~2天内充分碾压完毕,并保证一定的碾压次数,直至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一般需碾压6一7遍;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3)当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采取措施,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或略高,但不超过2%)时才碾压。 (4)石灰或二灰稳定土施工前,应对其下卧层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否则易引起许多不良后果。 问题4:碾压时弹簧 防治措施: (1)混合料拌和时应控制原材料的含水量,如土壤过湿应先行翻晒,并宜采用生石灰粉,以缩短晾晒时间,降低混合料的含水量;如粉煤灰过湿,应先堆高沥干,一般二、三天即可。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

路基路面施工质量通病 1、路基质量通病: (1)路基平整度差(2)出现软基 防治措施:路槽形成后要对路槽的宽度、标高进行检查,路槽的开挖除有效宽度外还应保证足够的工作面;验槽时,要对标高进行复核,出现软基后要会同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制定出软基处理方案。 2、基层质量通病 (1)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2)水稳的配比不准确;(3)施工时反复出现骨料堆积现象;(4)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5)养生工作不到位;(6)平整度差 防治措施:原材料进场前要对原材料进行材料质量的检查,不得含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大粒径石子,不得含有垃圾、杂物等。在施工时要求施工单位先做出试验段,不确定碾压遍数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抽查水泥掺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当中要有专人配合摊铺机,处理骨料堆积现象,还要不间断抽查水泥掺量和标高及平整度,水稳层在施工到一定距离后要及时对已碾压完成部分进行养生,保证强度要求。 面层施工质量通病 (1)路面平整度差、(2)路面裂缝、、(3)路面松散掉渣、(4)路面接茬不平有轮迹 防治措施:对平整度的防治首先要解决底层平整度的问题,因为每一层的平整度对上一层的平整度至关重要;要按照图纸及标准对各层严格控制,在保证压实度和纵、断面高程的基础上控制平整度。路面裂缝有两种,一时碾压当中出现的短小裂缝,一种是后期出现的裂缝。碾压当中出现的短小裂缝造成的原因是摊铺厚度不足、骨料的粒径不均匀造成,后期出现裂缝造成的原因是沥青摊铺时间过长或接缝不当,接缝处压实不到位或者是由于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陷及冻胀造成,防治裂缝产生要做到:1、严把沥青材料质量关2、严格控制碾压适度3、双层式面料上下两层的铺筑宜在当天完成4、对接缝处的碾压必须到位5、保证摊铺厚度 附属构筑物质量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1、人行道砖松动、破损、沉陷、翘曲2、侧平石松动、弯道不顺、沉陷 防治措施:人行道砖铺砌时,基层必须平整稳定,干硬性砂浆配比必须准确,灌缝应饱满,铺砌结束后应立即封闭养护。侧石施工前应对基底进行夯实,砼垫层的厚度及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侧石背后应采用砼进行支撑,在弯道铺砌时应提前将侧石打磨圆滑。 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质量通病:1、沟槽底原土不夯实平整2、管道接口做法错误、不规范3、检查井砌筑质量差4、沟槽回填土原土不合格、不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符合设计要求 防治措施1、沟槽开挖后要对沟槽底部进行夯实,保证压实度2、管道接口有两种,一种是承插口、一种是平接口;当采用承插接口时油麻应提前在沥青中浸泡以及石棉的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要保证口内石棉的密实度,完成后要对石棉进行养护,当采用平接口时首先要提前将接口处两侧凿平并浇水湿润,保证抹带的宽度及钢丝网宽度,水泥砂浆的配比要符合设计要求,完成后要及时覆盖养护。3、检查井砌筑时要检查原材质量及砂浆配比是否准确,砌筑前应提前将砖浇水湿润,不得采用干砖砌筑,保证砂浆饱满度及灰缝的厚度、宽度;砌筑完成后要对标高进行复测。4、沟槽回填土质量必须符合要求,不得含有生活建筑垃圾等杂物,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分层夯实,保证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规范要求。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质量通病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和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管理通病、施工工艺通病和实体质量通病三类。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不仅影响工程外观,还危害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二是治理难度大,易反复。 质量通病可防可治,重在预防。近年来,工程人员按照精细化施工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优化施工工艺,在工程实践中形成一系列符合工程实际、效果明显、经济合理的通病防治方法。 本措施对通用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现象、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 通用工程 1.1 混凝土工程表面蜂窝 ⑴原因分析 ①模板拼缝不严,拼装后有缝隙,密封不严产生漏浆。 ②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当。 ③振捣方法不当,振捣时间不足。 ④浇筑时间过长,部分未振捣混凝土已初凝。 ⑵防治措施 ①支模是对模板缝进行有效密封,并对模板进行加固处理。 ②配制良好品质的混合料,选用合适的水灰比。 ③分层浇筑,才用合适的振捣工具,保证足够的振捣时间。 ④对大面积混凝土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浇筑时间过长的混凝土断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1.2 混凝土工程麻面、气泡多 ⑴原因分析 ①原材料不符合要求,级配变化大。 ②浇筑高度较高时,未设置串筒,使混凝土发生离析。 ③振捣时局部漏振或过振。

④模板质量不高,表面不清洁。 ⑵防治措施 ①控制原材料质量,级配、含沙量等应满足要求。 ②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设置串筒或溜槽,防止离析现象。 ③振捣时要将振捣帮插入下层混凝土,并避免漏振或过振。 ④尽量使用整体钢模,并确保模板表面平整光洁,接缝平整密实。 1.3 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 ⑴原因分析 ①进场原材料质量差异大。 ②施工配合比控制不严。 ③振捣时间不足。 ④混凝土构件后期养护质量存在问题。 ⑵防治措施 ①对每批进场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保证原材料规格、质量统一。 ②认真做好现场试验,检测砂、石等原材料的含水率,对拌合设备及计量设备定期检验,控制施工配合比。 ③在浇筑过程中保证振捣时间和振捣质量。 ④加强混凝土后期养护。 1.4 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 ⑴原因分析 ①钢筋骨架绑扎不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振动使钢筋偏位。 ②模板安装不牢靠,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施工荷载等作用下,产生位移跑模现象,导致保护层成型尺寸不标准。 ③垫块质量不合格。 ④混凝土浇筑时,保护不到位,车压人踩,使受力钢筋变位、变形, ⑵防治措施 ①加强钢筋骨架绑扎,必要时应进行点焊。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总结

目录 一、编制目的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工程概况 (1) 四、组织管理措施 (1) 1、成立质量通病专项防治领导小组 (1) 2、质量通病专项防治领导小组职责 (1) 五、质量通病专项质量方案及施工措施 (2) 1、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 1.1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2) 1.2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2) 1.3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 (3) 1.4回填土沉陷 (3) 2、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3) 2.1路基施工质量通病 (3) 2.2路基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到位 (4) 2.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强度偏差 (4) 2.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表面松散起皮 (4) 2.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碾压不密实 (4) 2.6干(温)缩裂缝 (5) 2.7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偏差 (6) 2.8混合料含水量不稳定 (7) 2.9混合料离析 (7) 2.10混合料摊铺时骨料分配不均匀 (7) 2.11混合料碾压时呈现弹软现象或基层表面灰浆过厚 (8) 2.12基层平整度差 (8) 2.13混合料没能形成板体或板体强度不足 (8) 2.14 沥青混凝土横向裂缝 (9) 2.15沥青混凝土纵向裂缝 (9) 2.16沥青混凝土网状裂缝 (10) 2.17反射裂缝 (10) 2.18沥青混凝土翻浆 (10) 2.19沥青混凝土车辙 (11) 2.20 沥青混凝土壅包 (11) 2.21路面沥青砼松散掉渣 (12) 2.22沥青混凝土路面接茬不平、松散、有轮迹 (12) 2.23沥青混凝土搓板 (12) 2.24沥青混凝土凹槽 (13) 2.25沥青混凝土脱皮 (13) 2.26沥青混凝土啃边 (14) 2.27沥青混凝土光面 (14) 2.28施工接缝明显 (14) 2.29压实度不足 (15)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崇州市经六路道路建设项目 市政道路工程 质量常见问题预防措施 四川亮飞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七年五月

目录 1:-----------------------------------------------------路边积水2:-----------------------------------------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3:---------------------------------------------------管道渗漏水4:-------------------------------检查井变形、下沉,致使路面开裂5:-------------------------------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6:-------------------------------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固,容易脱落7:-----------------------------------------------------钢筋工程8:-----------------------------------------------------模板工程9:-----------------------------------------------------砼工程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大力度开展市政工程建设,伴随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工程质量的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质量通病,例如排水系统、路基与路面和辅助性设施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我施工项目部结合近几年的施工经验,现就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较常出现的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等方面做出以下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一.路边积水 1.产生原因 (一) 雨水井或管道被垃圾堵塞,导致流速减慢,路面的水不能及时排走,或者由于部分雨水井或管道被完全堵塞而造成积水。 (二) 施工疏忽和测量出错,路面及管道产生积水,甚至出现倒坡现象,以及雨水井处井盖比四周高而引起路边积水。 (三) 由于排水口设在人行道路沿石处下方,排水口十分狭小容易堵塞。 2.预防措施 (一) 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施工,管道封堵与开封都必须得做好记录并加强检查力度。 (二)讲究文明施工,严禁泥浆排入管道,防止堵物流入管中。 (三)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养护管理,消除垃圾、防止堵塞,保证雨水井和管道畅通。 (四)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 (五)必须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施工,并且必须进行检验误差,完全符合要求之后才能交付施工。

市政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市政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一、路基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一)、纵向裂缝 1、现象: 路面出现纵向裂缝,严重时裂缝变宽,裂缝向土路肩边缘伸展,裂缝处 呈现错台,形成滑裂面。土路基表观不密实。 2、形成原因: ①施工中不注意路基排水,遇雨浸泡路基,后续施工中又未能及时复压。 ②靠近管道一侧回填不密实。 3、防治措施: (1)填筑路基前,首先,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 基受水浸泡。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等细粒土,在干燥状态下(最佳含水量)结构比较强,有较 强承载能力,一旦受水浸泡,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 (2)路基旋工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严禁路改工程中滚填,一般路段压实度不得大于30cm构造物两侧(桥涵头处理)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 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两层)< (3)路基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首先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 的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路基 顶面做成2% -4 %横坡,以便于表面水及时排出。

(二)、超厚回填 1、现象: 一种是路基填方,一种是沟槽回填土,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严重者,用挖掘机一次将沟槽填平。 2、危害: 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如是道路,将造成 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如果是管道,其胸腔部位便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使胸腔部位的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小于管顶土压力和地面荷载,可能造成管体破裂。 3、原因分析: 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对上述危害质量意识不足;项目部在技术交底 方面交底不清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力;施工者有意偷工不顾后果。 4、治理措施: 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 (三)、挟带大块土回填 1、现象: 在填土中带有大块硬土、大砖块、大石块、大混凝土块。 2、危害: 填土中挟带块状物,妨碍土颗料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深陷。 3、原因分析: 不了解较大块状物掺入土中对夯实的不利影响;不愿多运弃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