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95103532黑龙江省新能源领域技术路线图

201395103532黑龙江省新能源领域技术路线图

201395103532黑龙江省新能源领域技术路线图
201395103532黑龙江省新能源领域技术路线图

黑龙江省新能源领域技术路线图

研究报告

摘要:新能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缓解能源供应矛盾、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新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将新能源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黑龙江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与“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围绕新能源领域发展重点任务,课题组开展了“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新能源领域技术路线图研究工作。

关键词:新能源、技术路线图

新能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缓解能源供应矛盾、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新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将新能源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黑龙江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与“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围绕新能源领域发展重点任务,课题组开展了“十二五”时期新能源领域技术路线图研究工作。

一、范围界定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即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这些传统能源都属于常规能源,而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属于新能源。

1、风能

风能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射后,气温变化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气压的差

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风能资源决定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积小时数。风能密度是单位迎风面积可获得的风的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据估算,全世界的风能总量约1300亿千瓦,中国的风能总量约16亿千瓦。

2、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为人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形态,使社会及人类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

3、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有机物中除矿物燃料以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的能源物质均属于生物质能,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4、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能或称为水力发电,是运用水的势能和动

能转换成电能来发电的方式。水力发电,其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水容易受到污染,也容易被地形,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影响。

5、核能

核能即为原子能,因原子能是原子核裂变或聚变时释放出来的,所以通常也称为核能。核能的获得主要有两种途径,即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U—235,有一个特性,即当一个中子轰击它的原子核时,它能分裂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产生2—3个中子和β、γ等射线,并释放出约200兆电子伏特的能量。如果有一个新产生的中子,再去轰击另一个铀—235原子核,便引起新的裂变,以此类推,这样就使裂变反应不断地持续下去,这就是裂变链式反应,在链式反应中,核能就连续不断地释放出来。

6、地热能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其储量比目前人们所利用能量的总量多很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它不但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而且热量提取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地热能是可再生的。

7、氢能

在众多新能源中,氢能以其重量轻、无污染、热值高、应用面广等独特优点脱颖而出,将成为21世纪的理想能源。主要是用电解法、热化学法、光电化学法、等离子体化学法等制备氢气,用压缩、低温液化或贮氢合金吸收等方法贮存,或直接用作燃料,或制成氢燃料电池,用于发电和用作

各种机动车、飞行器燃料及家用燃料等。

本研究报告从黑龙江省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确定新能源研究内容重点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核能、氢能和燃料电池等新型能源。

二、国内外新能源领域发展概况

(一)国外发展趋势

世界能源消耗量的持续增加,使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形势日趋明显,缓解能源危机、开发新能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价格持续飙升,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成为世界能源中发展最快的领域。

到2009年,超过85个国家制定了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政策目标,较2005年增长了45个国家。很多国家的目标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通常是5%至30%,最高的达到90%。其他的目标还包括可再生能源在一次或终端能源供应中的比重(通常是10%至20%),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装机容量,可再生能源的供给总量。大多数目标的实现时间定在2020年及之后。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欧洲到2020年的目标是,可再生能源占终端能源的比重达到20%。各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制定了目标,如巴西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比重达到75%;中国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印度到2022年,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肯尼亚到2030年,地热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

1、美国

美国政府把新能源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9年2月,奥巴马正式签署了“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这个总计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将以发展新能源为核心,推动美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摆脱经济衰退的困境。美国政府计划用3年时间使美国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1倍,到2012年新能源发电量所占比例提高到10%,2025年增至25%。此外,未来10年美国政府还将投资1500亿美元建立“清洁能源研发基金”,用于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和其他清洁可替代能源项目的研发和推广,为使用此类能源的企业提供250亿—45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并增加500万个就业岗位。

IHS新兴能源研究公司于2010年7月4日发布“2010—2025年美国可再生能源使用标准(RPS)市场和实用策略”研究报告,根据这项研究,美国可再生能源使用标准(RPS)将成为美国可再生能源加快增长至为关键的推动力。美国可再生能源使用标准(RPS)将使其市场到2025年增长250%。根据这项研究,在未来3年内预计在美国供应结构中将增加总的可再生能源约70%。

自2005年以来,美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呈现出爆炸性增长,总设臵量从30GW增大到2009年底超过60GW。据IHS公司估算,美国所有各州执行RPS 政策后累计可再生能源需求量将从2010年的137terawatt—hours(TWh)增加到2025年约479TWh,到2025年增加约250%。

在美国能源法的推动下,各个州都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其中,美国加州制定的目标是总发电量的12%来自风能和地热能。纽约州将使其总发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从2006年占19%提高到2013年25%。密西根州制定2015年能源供应目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供应量将至少达10%。

图1 2009年美国新能源转能源总量比例

2、德国

作为欧洲老牌工业基地,德国正大力发展新兴能源。为了保持并扩大在新兴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德国联邦政府在2006年至2009年的“高科技战略”规划中,投入20亿欧元之后又追加了20亿欧元,用于支持和奖励企业在新兴能源领域里的创新计划。随着新兴能源产业的发展,德国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出口也呈现良好态势。仅以风能发电设备为例,2005年德国的出口收入大约60亿欧元,占全球风力发电设备交易额的一半左右。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德国为强化其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获得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通过了温室气体减排新法案,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比例从现在的14%增加到2020年的20%。大力发展新能源对德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这有利于环境保护。据测算,仅2006年德国新增加的新能源产量就可以减少1000万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德国联邦环境部和各大研究机构经过市场调研后得出,到2020年,新能源及其产业为德国经济所作出的贡献将首次超过汽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成

为德国第一大产业。其次,有利于提高能源安全。德国97%的原油依赖进口,年均进口量约1.1亿吨,此外还需进口大量的成品油,天然气进口的比例也很大。如果进口渠道出现变数,势必影响能源安全,因此加速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德国各界的共识。德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的新能源达到全部能源消耗的20%。

3、瑞典

瑞典是新能源的先驱,是世界上拥有最先进的新能源技术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瑞典政府就致力于新能源开发并取得显著成效。如使用生物燃料替代石化燃料,减少对石油的依存度,从而使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了40%之多。从1990年到2006年间,在经济增长46%的同时,瑞典温室气体排放降低了9%。这一切均来源于瑞典先进的能源、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一是抑制燃油发电和燃油取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是瑞典面临的迫切任务,其中的关键是开发和利用新的电力资源。其具体措施如下:市一级能源咨询、信息和培训服务机构及其区域性的活动可以直接服务于最终消费者。2007年在这方面的投入是1.35亿,2008至2010年之间,用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措施还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为市和地区一级提供一项3000万克朗的特别财政支持用于规划风力发电项目:加速发展风力发电,建立以瑞典能源署为中心的国家风力发电网络,作为对地方的支持,将提供有关风能的技术、信息和机会。二是实行建筑领域的能源高效化。瑞典的建筑能耗在降低50%的同时,房屋舒适度也得以提高。为此,瑞典政府确定的目标是:相对于1995年的能耗,2020年要降低20%,2050年要降低50%。三是减少汽车废气排放。发展交通,顺应气候变化是瑞典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瑞典国土广阔,不可能摆脱对汽

车的使用,所以必须减少汽车废气排放,才能降低对气候的影响。四是征收气候税。实行气候税是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瑞典政府2008年一揽子能源和气候税收的财政预算高达30亿克朗。二氧化碳税每公斤将提高6奥尔,达每公斤1.O1克朗。对消费者而言就意味着每立升汽油成本增加了0.29克朗。柴油的能源税也将增加0.20克朗,即每立升柴油成本增加0.55克朗。五是加强国际气候合作。气候问题是全球化的,需要所有国家的努力。因此,瑞典坚持以实践《东京议定书》为基础,积极探索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新途径和方法,落实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项目,为本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巨大贡献。

4、日本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开始探索替代能源,以减轻对传统能源的严重依赖。三十多年来,在政府大力扶持、企业主动跟进及全民积极参与下,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规模效应带动成本降低,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了新能源产品的市场应用和推广。据统计,2006年日本新能源供给占初级能源的2.2%,预计2010年新能源所占比例达到3%,相当于1910万桶原油。日本新能源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太阳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源、废弃物热、地热发电、天然气混合循环发电、温度差能源、冰雪热等形式。其中,以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最为普遍。

经多年发展,日本太阳能发电已得到广泛应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成本持续降低,已逐步形成完备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体系。从太阳能发电量来看,1999—2004年间,由于政府实施强制上网收购制度,日本始终保持全球首位。2005年政府取消部分支持政策后,太阳能发电增长乏力,

2007年装机容量总计192万kw,被德国赶超退居第二位。从太阳能电池产量看,2009年合计生产138.7万kw,约占全球产量的四分之一。其中,约7成出口海外,欧美是主要对象国。在全球太阳能电池企业排名中,日本共有夏普、京瓷、三洋电机、三菱电机四家企业入选前20位。这些企业是日本太阳能产业的主力军,从事技术研发时间长,其产量约占日本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一半。

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风力发电设备,截至2007年底共有风力发电站1409座,发电能力约168万kw,多半设臵在北海道、东北、九州等空旷地区。尽管日本风力发电以惊人速度发展,但产业规模较欧洲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排名第十八位。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潜在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地形复杂,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偏远山区的交通及输电线等基础设施。最近探索开发海上风力发电,取得了一定成效。日本风力设备企业技术优势明显,产品出口欧美及非洲国家。

日本新能源政策起步较早,与节能政策并行始于上世纪70年代,相继制订了《石油替代能源开发及应用促进法》(简称《代替能源法》)及《新能源利用促进特别措施法》(简称《新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及国民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责任分工,并将对新能源企业在金融及税收上的优惠措施制度化。为促进新能源产业的普及和推广,2002年日本颁布《电力企业利用新能源特别措施法》(简称RPS法),以配额的形式规定电力企业利用新能源的义务。上述三法为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崛起、技术创新及普及推广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为促进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日本自1974年起相继制订实施“阳光计划”和“新阳光计划”,对包括太阳能、风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进行重点扶

持。政府每年拨款362亿日元用于新能源技术开发,仅1997-2004年间就共向家庭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工程投入补贴1230亿日元。由于政府全力支持,社会资金也大量投入“新阳光计划”项目,使日本的太阳能产业很快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2004年6月,日本经产省公布了“新能源产业化远景构想”,提出到2030年将新能源技术扶植成商业产值达3万亿日元、创造就业31万人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此,日本政府在税制和融资等方面采取优惠措施,促进企业参与新能源开发,并支持新能源产业及产品向出口创汇方向发展。

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新技术和制度变革推动向内外需并重发展模式转变,将新能源定位为未来十年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20年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将提高至20%,带动50万亿日元的内需市场,新增140万个就业机会。为实现该目标,日本提出实施太阳能发电全球最大规模计划,2020年将太阳能发电规模扩大至当前的20倍,为此,由政府财政出资,鼓励普通家庭安装太阳能光板,发电由电力企业以普通电价的2倍采购,成本分摊至居民用电价格中,此举可使家庭在10年后获得收益。此外,今后三年为全国3.6万所学校集中安装太阳能光板。通过上述政策的推动,预计未来3—5年太阳能相关产品价格将降至一半,可有效提升日本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5、韩国

韩国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第一阶段,强调基础研究,科研机构和大学是重点资助对象。在这一阶段,科研机构的资助份额约为52%,大学为24%,企业为24%;90年代中期为第二阶段,重点是装臵的设计与制造,所以企业成为资助的重

点。在这一阶段,企业的资助份额达51%,科研机构为28%,大学为21%。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第三阶段,重点是促进商品化和产业化。

为了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代,韩国又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8—2012年)》,该计划提出了韩国在2012年成为全球第5大科技强国的政策目标,5年中,韩国将投资35万亿韩元(约合368.4亿美元)。在新能源方面,为了给下一代的新能源工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韩国将氢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风能和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列为优先领域。

此外,韩国还把生物能、太阳热能、垃圾能、地热能、水力和潮汐能等6个新能源领域列为近期有商业潜力的重点,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课题。

2008年8月,韩国颁布了“李明博政府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计划每年以10%以上的增速,提高研发领域的投资规模。同时,韩国将对7大重要领域的90项技术进行重点开发和扶植。韩国重视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研发领域的投资。2009年1月,韩国公布了《新增长动力蓝图及发展战略》,计划在2013年之前的5年时间里,在绿色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等17个未来高端领域投资97.8万亿韩元。

韩国计划在2011年前投资9万亿韩元(约合94.75亿美元)用于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目前,韩国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制造技术上已经取得突破,效率可达11%,但成本只有硅太阳能电池的1/5。2008年底,韩国将在新安建成一座装机容量为2万千瓦的太阳热能发电站,该电站可为6000—7000户居民供电。韩国还计划2014年在西海岸建立一座世界最大的潮汐电站。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是深埋和焚烧,目前,韩国还在开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MBT)。垃圾中的可燃物经过筛选,加入填加剂,可制成固体燃料,食品垃圾可以提取气体燃料,垃圾提取的燃料可用于水

泥厂和电厂。蔚山市垃圾处理厂还安装了温室气体甲烷的回收设施,每年可减少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回收的甲烷可用作燃料。总之,韩国重视新能源的做法已经受到国际能源组织(IEA)的赞扬。

6、印度

随着经济发展,印度对能源需求日益加大。目前印度的石油消费量位居世界第六,由于本土能源资源储存和产量不足,对海外能源依存度很高,进口能源占国内总消费的比例高达70%,且继续呈上升趋势。随着能源供给压力日益增大,为确保能源安全,印度着力进行新能源的探索。

2008年4月,印度召开第11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五年计划会议,确立了新能源的基本目标、新能源激励政策、新能源管理部门、新能源技术开发政策、新能源国际合作与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印度政府采取的补贴政策,加大了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预计2008—2012年,印度可再生能源市场达到190亿美元。印度政府已计划在资金方面补贴10亿美元支持新能源体系的发展。

除此之外,印度采用多种激励制度来鼓励使用新能源发电。例如把发电量代替装机容量作为衡量指标,根据实际发电量通过可贸易税收折扣政策给予一定优惠,规定不同能源种类的不同价格等。

印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旗下设有3个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专业的金融研究中心。早在1981年,印度就设立了其他形式能源委员会。1982年,印度政府正式成立了非传统能源部,并于2006年11月更名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近些年来,印度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的带领下,在生物质能、风能、核能、太阳能、垃圾转换能源以及甘蔗渣发电等新能源领域均取得了一定进展。

2006年8月,印度计划委员会组织专家起草了一份长达182页的《能源综合政策报告》,作为印度“第十一个五年(2007—2012年)计划”制定能源发展政策的指南。其中明确了新能源的技术路线,以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最终解决自身能源安全和实现能源独立。报告指出要通过鼓励接近商业化和有明确时间进度的新能源技术开发,包括太阳能技术、生物燃料技术、核能综合利用技术、混合燃料汽车技术、高能电池技术等。报告认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印度应由国家投资和建立国家能源基金来提供资金支持。

在发展新能源过程中,印度意识到只有开展国际合作,才能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和加快新能源发展速度,于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新能源合作。2008年4月10日,印度联邦产业部宣布印度和以色列产业部合作开发可再生能源相关技术。相关合作领域涉及水资源、太空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研发。目前,印度政府所采取的新能源政策,被认为是印度保持未来能源安全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环节之一。

(二)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新能源利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沼气利用,但新能源产业在我国规模化的发展却是在近几年的时间。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但我国具备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扶持下,新能源领域成为投资热点,技术利用水平正逐步提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加快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较快,利用比较广泛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能。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居世界首位,热水器保有量一直以来都占据世界总保有量的一半以上,到2006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800万平方米,运行保有量达到9000万平方米。全国有3000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年总产值近200亿元。

我国光伏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太阳能电池生产近年来发展速度惊人,引起世界瞩目。2003年底,太阳电池的累计装机达到55MW,2005年底国内光伏电池生产139MW,生产能力400MW。2006年生产光伏电池369MW,生产能力1200MW,在世界上排在第三位。

风力发电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2009年我国除台湾地区外新增风电装机10129台,装机容量1380.32万千瓦,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到2009年,全国新增装机增长率、累计装机增长率均连续四年翻番。2009年年底我国除台湾地区外累计风电装机容量2580.5万千瓦,全球排名由2008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从2004年年末到2008年年末,我国风电能力增加了250%,达到了1.2亿千瓦,首次超过印度成为第四个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的大国。随着国内企业兆瓦风电机组产量的增加,2007年兆瓦级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占到当年新增市场的51%,2008年占到72.8%,2009年占到86.86%。兆瓦级风电机组目前已成为我国风电市场的主流产品。

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生物质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2010年,全国沼气发电量为8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150万千瓦。2010年垃圾焚烧发电装机达到50万千瓦,到2020年焚烧发电的垃圾处理量将达到总量的30%,垃圾焚烧发电总装机将达到200万千瓦以上。我国最先起

步的是生物质转化替代石油,即乙醇汽油。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共生产销售燃料乙醇165万吨,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在生物柴油方面,目前全国有7家万吨级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生物柴油年产量超过100万吨。但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面临一些瓶颈问题,包括生物质资源不足、品质不佳、收集困难、难于转化,生物质催化与转化效率低下,过程能耗和水耗高,生物转化工艺难以低成本规模化放大,以及生物能源终端产品品质不佳、产品标准欠缺等。

我国是继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和瑞典之后,世界上第七个能自主设计和建造核电站的国家,但核电的发展状况与核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2007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和装机容量的比重分别达到1.92%和1.24%,在拥有核电的国家中是最低的。2008年全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是885万千瓦和684亿千瓦/时,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1%和总发电量的2%,与世界核电水平17%相比,我国核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不断调高核电发展的目标,根据最新目标,2020年核电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将达到8%以上,照此计算,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至少可以达到7000万千瓦,相当于未来12年我国平均每年有5—6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投产。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已核准10个核电项目共28台机组,总容量为3140万千瓦,其中20台计2192万千瓦已开工建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2、产业链已初步构建,尚不完整

我国新能源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不完整或上下游产业链无法对接问题。矛盾比较突出的是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

对于风电产业,产业链上下不对接是制约风电产业化的主要因素。

风电产业链大致分为上游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和下游的风电建设运营产业两部分。其中风电制造产业可以细分为整机制造产业和零部件制造产业。我国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不匹配,上游生产能力和研发水平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而下游的风电建设发展速度却位居世界前列,上下游发展速度和规模明显不能衔接,我国风电产业产业化进程受到约束。

上游,我国兆瓦级以上的整机制造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部分厂商通过与国外厂商联合开发、得到国外企业生产许可证等方式具备了兆瓦级机组设备生产能力,但技术和市场尚不成熟,还未能大规模应用。同时,我国风电设备关键零部件生产环节薄弱,比较突出的是叶片、齿轮箱、主轴轴承制造,还不能满足国内整机制造能力的需求。下游,我国近年来风力发电发展迅速,国内大型发电集团、企业纷纷开发风电项目,风电设备需求持续高涨。

光伏产业包括多晶体硅原材料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和光伏系统应用等。

目前,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源头,多晶体硅原材料制造,中国基本依赖进口,国内企业技术较低,且规模比较小。我国硅锭/硅片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可以与国外生产厂商媲美,但由于多晶体硅原材料依赖进口,限制了国内硅锭/硅片生产企业的发展。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产业位居世界前列,2006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居世界第三。目前中国光伏电池封装产业,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生产工艺发展最成熟,生产设备国产化率最高,从业门槛最低,从事企业最多,且扩产最快,产量最大的一个环节。国产光伏组件绝大部分出口国外,特别是欧盟国家,但由于上游硅材料紧缺的原因,目前国内封装产能过剩,利润微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国际竞争

力相对有限,发展空间不足。2006年,中国生产的370MWp光伏电池组件中,大约仅有10MWp用于国内,其余98%均出口。我国光伏系统应用程度比较低,2006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只有85MWp,消耗的主要份额为农村电气化。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处于整个产业链中端,此部分附加值比较低,而附加值较高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却在国外。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末端发展严重不足,成为我国太阳能产业成长的制约因素。

3、平均技术水平偏低、利用成本较高,产品竞争能力弱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新能源利用起步较晚,新能源利用技术平均水平偏低。目前,我国新能源利用的大部分核心技术和设备制造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国产化程度不高,而技术和设备部分一般占新能源投资的绝对比重,导致我国新能源利用成本高,同类产出产品竞争能力弱。

目前,国内风电设备制造整体能力不高,兆瓦级以上风电设备制造技术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近期还不具备国内批量生产的能力。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太阳能系统集成技术虽然并不低于全球各国水平,但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每千瓦时发电成本约4元左右,上网电价约4—5元,上网电价是常规上网电价的8—10倍左右,尚不具备和常规发电竞争的能力。我国生物质能发电的净化处理、燃烧设备制造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国内新能源资源产业分布如下:

国内新能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的主要有风能和太阳能。

图2 中国新能源资源分布区域图

图3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实施分布图

——风能资源分布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根据全国风能资源普查最新成果统计,初步探明陆域离地10米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为43.5亿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量约为3亿千瓦,如果推算到风电机组轮毂高度,风能的技术可开发量约为6亿千瓦,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东北北部、青藏高原腹地以及沿海地区。

图4 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

图5 中国已建及部分拟建风电场分布图

——太阳能资源分布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据统计,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地区。

图6 太阳能分布区域图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文献综述

【摘要】新能源汽车由于其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受到了各国政府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美国、日本等学者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相应政策做的研究分析,同时总结了我国学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产业政策和消费者市场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文献综述消费者市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税收政策等,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专注,引发了巨大的投资浪潮,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领域也相对有限,本文通过对比总结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对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消费者市场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一、国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 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的必然选择,也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制定的战略及相关扶持政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度重视,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发展,并取得了成就。国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通常在政府引领下联合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共同展开,主要关注新能源开发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成功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研究。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理论与政策,并主要针对电池汽车和氢能源汽车。John R.Wilson和Griffin Burgh(2003)在氢能源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氢能源在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方面的作用,但是他们指出大规模利用将会面临技术、热动力损失、规模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氢能源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氢燃料汽车技术,所以美国想要进一步发展氢能源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困难。Amble(2011)较全面地研究了近年来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及政府为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形成的政策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新能源汽车须建立统一的生产、安全国际标准体系。2013年美国能源部氢燃料电池技术负责人Sunita Satyapal所说,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仍有诸多挑战,基础设施是关键,但政府目前还不打算拨款修建加氢站。 日本主要致力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其中有日本学者Max Ahman(2004)重点研究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发展中日本政府所产生影响,以及在政府支持计划中技术灵活性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日本政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所出台的一些综合政策。Yoichi Kaya(2006)实例验证了氢能及其燃料电池的能源利用率和无污染性,指出氢能源引用推广的关键是提高能源转化技术水平、提高燃料效率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HasishiIshitani(2007)在概括了日本新能源已有产业政策深入探讨了未来纯电动和燃料汽车的技术研发格局和发展方向。Masonori Mond(2007)证实了氢能源环保性能的高效性,阐述了日本氢能加气站的建设运营状况,并提出了日本下个阶段大力发展氢能和燃气电池等基础设施的建议。井志忠(2007)对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总结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因、政策扶持体系和官产学一体化的研发与应用格局。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研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后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开发布局。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本上紧随世界发展潮流,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程振彪(2010)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国际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部分,如新能源公交车。杨萍、易克传(2011)指出总体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努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doc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烟台职业学院 2013年7月

目录 一、专业信息 (1)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1) 三、毕业条件 (2) 四、职业领域及就业岗位 (2) 五、典型工作任务 (3)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3) 七、课程描述 (6) 八、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 (10) 九、考核评价 (10) 十、教学条件保障 (1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信息 1.专业代码:580420 2.学历层次及学制:专科三年 3.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对口高职毕业生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身心素质健康; (2)具有良好的适应企业或行业要求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知识要求 (1)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汽车维修单据、表格处理; (2)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汽车维修成本核算; (3)会使用外语查阅外文汽车维修资料; (4)会阅读和分析汽车电路图,并能拆画部分主要电路; (5)掌握汽车机械部件各个总成的机械原理及工作原理; (6)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电机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检修,并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3.能力要求 (1)职业能力 A.职业核心能力 ①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基于能源国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研究

基于能源国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研究 摘要2009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面对金融危机、油价上升和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壓力,美日欧等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研究。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技术路线还不清晰,存在很多问题。为了确保新能源汽车平稳健康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研究对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基于能源国情;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前言 近年来,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世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加上世界环保组织提倡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受到了行业发展与社会上资源分配发展的重视。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巴西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的展开了研发与实践。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来看,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种类、技术成本、技术成熟度以及动力燃料的选用上,各国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制定合理的产业化发展战略以及技术发展路线,对于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向绿色环保节能型能源汽车转型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1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述 1.1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未来汽车保有量将保持进一步增长的态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汽车产业仍将会保持一种较快的增长势头,这必然导致石油对外依存度急剧上升。另外,由于汽车尾气等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也正在困扰着发展中的中国,如果不采取措施甚至会更加严重污染环境。传统能源的短缺和有限性,凸显了新能源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2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 第一,中国政府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度重视。我国政府通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初步构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多元化发展战略。2009年3月,正式了公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目标之一,就是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配合国家整体战略规划。在代用燃料汽车方面,已基本确定了因地制宜发展的方针政策。 第二,中国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拥有较好的社会基础。目前,中国轻型电动车产销量已经占到全球的90%以上,电动自行车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国内动力电

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发展

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发展 摘要:在能源危机和全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 找寻能够代替石化能源来作为动力成为了必然趋势。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及其他汽车的一些特点和分类进行了粗略的总结,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来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畅想。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力汽车发展 1、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背景 起初各个国家开始尝试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是 因为石油价格持续飙升造成能源紧缺,次要原因是石油价格与日俱增,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车、自然”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人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放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上。继而提出了新能源汽车这个概念,并且尝试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等。不过经过了几年的探索之后,人们发现这些模式都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纯电动汽车才能够满足代替石油消耗的根本目标。面对全球越来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世界上主要的汽车生产国都开始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作为保持社会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创造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全球碳排放标准的推出强化了主要国家推动纯电动汽车

产业普及的动力的欲望,由于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工业进程所带来的污染给地球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破坏,人类务必在未来三十年内尽可能的将碳排放量的指标降到合理 水平,而减低碳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很显然比赚钱来的更为迫切更为紧急。推广和普及纯电动汽车是非常有效手段而且也是降低碳排放量,减缓人与自然矛盾的重点方向。 近年来,曾支撑20世纪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以煤炭、 石油、太阳能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除了因为它们的储藏量不断减少以外,更加严重的是经过科学家仔细科研发现,这些能源在使用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作为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后,人为的导致了全球变暖,引发了人类对未来社会发展来源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世界上最早的一辆可供人们实用的电动汽车诞生于19 世纪后半叶的1873年的英国,发明者是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这比卡尔本茨(Karl Benz)和戴姆勒发明以汽油作为动 力的汽车还早了至少10年以上。戴维森发明的电动汽车是 一辆最为搭载货物的货车,只是用于日常生活运送货物需要,使用的技术是运用化学原理将锌、铁、汞合金与硫酸进行反应成为一次电池。然后再从一次电池发展成二次电池,这样看起来视乎稀松平常,并没有什么很高的技术含量,但在当

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分析_曲伟

2002年第1期(总第138期) 学 习 与 探 索Study &Exploration No .1,2002 General .No .138 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分析 曲 伟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8) 摘 要:分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总体概况,明确研究分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意义,认识黑龙江省 几大支柱产业升级变化的主要特征,研究黑龙江省产业结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利于理解对黑龙江省加 快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决策的理解和实施。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 (2002)01-0077-06 一、分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我们理解和研究分析全国的产业结构以及世界的、国际的产业结构。因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调整和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世界各国,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整个世界都有规律可寻。黑龙江省就是处于工业化的起步向中级阶段过渡。比较发达的国家已经率先进入信息化社会,那么像这些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70%,这就是一个规律。开始时是第一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工业化社会,中等发达国家第二产业占比重大。黑龙江省第二产业在2000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7.4%,第三产业占32%,这个比重要放在规律的、世界的和全国的格局上看,这样就能看出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生产力的水平,它是什么样的发展规律,实质上就是第三产业化。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占比重非常低,在进入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后,缓慢地有所提高。研究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虽然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但是包括黑龙江省的人口、面积和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基本可以算是个中等国家水平。就它的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是处在中等以下,因为国内生产总值并不考虑人口、面积等因素,像新加坡、香港、以色列、台湾等小国和地区就是例子。以色列面积是黑龙江省的1 20,人口是黑龙江省人口的1 6,但以色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000多亿美元,相当于黑龙江的3倍多。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节能技术先进,海水淡化技术世界一流。世界海水每吨淡化成本约为0.4美元,以色列可以达到每吨0.2美元。农业灌溉全部电脑控制。以色列农业资源贫乏,但却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号称欧洲的“菜篮子”,农业高水平产业化。以色列在淡水缺乏、气候干旱的情况下,森林覆被面积还在不断增加。透过一个省产业结构的分析,加上与周边地区、国家的产业结构对比,就可以很好地分析世界的产业结构。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一致的,产业结构越高级,第三产业越发达,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越高。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说像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石油输出国,不是均衡的发展,而是靠单一的石油资源富起来,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并不能代表国民生产总值,同样它的国内生产总值也不能代表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有助于正确认识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固然有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至于结构的优化与否、经济实力增长的速度,透过产业结构的分析就可以了解。比如说美国的第三产业,就是以高度发达的信息产业为主体,依靠通讯产业、旅游业、外贸流通业支撑,而且美国的第三产业渗透了其他领域,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它的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接近9万亿美元,相当于我国的8倍。分析它的产业结构,结合我们自身产业结构,可以看清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世界 收稿日期:2001-10-12 作者简介:曲伟(195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从事国企政策、国际经济问题研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学院 2013年7月

. 目录 一、专业信息 (1)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1) 三、毕业条件 (2) 四、职业领域及就业岗位 (2) 五、典型工作任务 (3)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3) 七、课程描述 (6) 八、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 (10) 九、考核评价 (10) 十、教学条件保障 (1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信息 1.专业代码:580420 2.学历层次及学制:专科三年 3.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对口高职毕业生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身心素质健康; (2)具有良好的适应企业或行业要求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知识要求 (1)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汽车维修单据、表格处理; (2)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汽车维修成本核算; (3)会使用外语查阅外文汽车维修资料; (4)会阅读和分析汽车电路图,并能拆画部分主要电路; (5)掌握汽车机械部件各个总成的机械原理及工作原理; (6)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电机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检修,并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3.能力要求 (1)职业能力 A.职业核心能力 ①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一)

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一) 摘要]黑龙江省近几年对第三产业发展逐渐重视,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不仅可以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而且可以解决老百姓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振兴黑龙江省经济的必然趋势,因此,对其进行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加速发展黑龙江省的第三产业,根据其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完善地方性法规,深化体制改革;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区分不同类型城市,改善第三产业区域不均状况;加大对高科技和人才的重视。 关键词]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宏观调控 一、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现状 黑龙江省的第三产业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主要表现在服务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所有制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有所改善,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快;黑龙江省经济总量逐年增加。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特点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定,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自身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1978年至今,黑龙江省与全国第三产业总量都在不断增加,并且全国第三产业总量的增长速度略高于黑龙江省第三产业总量的增长速度,而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直在30%左右,这同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是一致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了70%左右,如美国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4.5%。这说明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虽然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保持一致,但是其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状态。 从表2来看,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及交通运输仓储业等传统产业仍居主导地位,但增长放慢;与此相对应的是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及社会服务业、文化教育等增长较快,这一发展趋势符合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二、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存在多种问题。比如,竞争力不强:同吉林、辽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及综合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RCA指数均低于辽宁省和吉林省;区域分布不均衡,发展过于向城市集中;市场化程度低,经营方式陈旧:黑龙江省服务业除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社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外,其他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黑龙江省第三产业总量不足、产业层次低、效益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问题,又有体制问题;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可以将其分为历史及观念因素和体制因素。1.历史及观念因素 黑龙江省曾是中国计划经济较为完备的地区之一,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对于第三产业在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服务业的许多领域被当作非生产性活动领域;而一些应作为商业化经营的领域,被当作是公益型、福利型。对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政府过于看重其公益性能;对邮电、通讯、金融、广播电视等,政府过于看重其作为政府调节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功能;对医疗卫生、住宅、城市交通等,政府过于看重其社会福利的功能。观念上的落后直接导致第三产业的许多行业过于依赖政府的投入,缺乏自我发展机制。 2.体制因素 可以这样说,当前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遗留下来的,并且这些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具有一定体制优势的企业、行业和地区产生的问题。虽然体制转轨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但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体制的改变使原来适应计划经济要求建立起来的产业产生对市场经济的严重不适应,出现了许多特有现象,如“东北现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论文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nt stuation and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about new energy vehicle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和污染问题形势严峻,寻找能够代替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了重要解决问题途径。为了对新能源汽车有所了解以及认识新能源汽 车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前景,在此进行介绍,并且谈谈新能源汽车的种类等. Abstract Since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energy and pollution issues facing to find new energy to replace fossil fue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solving approach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new energy vehicles,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described here, and new energy vehicle types.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应用前景 Keywords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dvelopment of present situation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1世纪,全球能源与环境形势异常严峻,有关资料统计,到2012年和2020年,我国机动车的燃油需求量分别达到1.38亿吨和2.56亿吨,而全球石油储量能过在维持约40年,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两型社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各行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新能源汽车可以宽泛的理解为了燃用汽油和轴的传统动力汽车以外的第三排放环保汽车,对我国这个石油资源匮乏和环境压力大的国家来说,大力发展能源汽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2002—2009年中国的石油产量增长速度平缓,而石油消费量和净进口量却明显增长,见图1所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在逐年增大,自1993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一)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 (二)专业代码:5606707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方向,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现代汽车理论知

识以及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知识;具有新能源汽车维护、检测、诊断和维修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胜任汽车技术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与抗挫折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管理能力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 (7)具有一定的信息检索、资料收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8)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2.知识 (1)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汽车维修单据、表格处理; (2)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汽车维修成本核算; (3)会使用外语查阅外文汽车维修资料; (4)会阅读和分析汽车电路图,并能拆画部分主要电路;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总结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是全世界正在进行研究的热点项目,世界汽车大国如中国、日本、美国、德国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推广。在当今社会,汽车已经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内外科技实力竞争的一个关键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严峻问题的必由之路,是汽车行业技术和产业革新的必然趋势。 发展新能源汽车对解决能源和环境系统问题以及提高国家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全球汽车行业面对的共同问题。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国内汽车保有量呈递增趋势。预计2015年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202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更是将达到2亿辆以上。传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的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氮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人类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传统汽车主要采用燃油发动机,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现有的车用内燃机的动力技术的改进处于一种渐进式的状态,进展缓慢,已经不能应对环境、能源系统的挑战,汽车行业亟待一场革命性的技术变革。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带动钢铁、机械加工、电子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容易形成产业集群,是提升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一直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没有形成原始创新的技术,没有形成自己的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方面,世界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国家只有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才能在汽车工业上实现“弯道超车”,才能有机会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汽车工业上一较高下。 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种类 根据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关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后文简称《规则》),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概念。实用非常规车用燃料来作为动力源的汽车便是新能源汽车,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汽车拥有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结构也较为新颖。《规则》还指出: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出现以来,动力形式主要有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主要的研究方向。 混合动力汽车在汽车上配置了两种动力系统,一般是在传统燃料的动力系统基础上再匹配发电机、电动机等以电能为动力的系统。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电能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采用外部充电,即通过充电桩直接给汽车中的蓄电池充电。二是采用能量回收装置,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将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回收,转换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三是采用前述两种方式的组合,既可以直接给蓄电池充电,也配有能量回收装置。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一)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 (二)专业代码:5606707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方向,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现代汽车理论知识以及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知识;具有新能源汽车维护、检测、诊

断和维修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胜任汽车技术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与抗挫折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管理能力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 (7)具有一定的信息检索、资料收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8)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2.知识 (1)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汽车维修单据、表格处理; (2)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汽车维修成本核算; (3)会使用外语查阅外文汽车维修资料; (4)会阅读和分析汽车电路图,并能拆画部分主要电路; (5)掌握汽车机械部件各个总成的机械原理及工作原理;

世界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世界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由于石油储量日趋紧缺和燃油车辆有害排放物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发展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汽车清洁代用燃料,并实现产业化,成为当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焦点。 广义上来讲,用比较清洁替的代燃料和电能为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汽车均可称为新能源汽车。按能源动力类型划分,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被统称为电动汽车,包括蓄电池电动汽车或称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一类是以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醇类、醚类、植物油等为燃料的各类代用燃料汽车。按汽车构造和启动原理方面划分,主要可分为热机型动力系统、热机——电力混合动力系统和电力型动力系统三种。 1 总体发展综述 1.1跨国公司期待新能源汽车突破 2008年是全球汽车市场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实体经济受到牵连、消费不振,导致汽车产业深陷困境。不仅美国、西欧、日本这样的成熟市场汽车销量大幅下滑,即使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等近几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市场,也深受打击。2009年初,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开幕的世界三大车展之一的北美国际汽车展上,众多跨国公司推出的新能源汽车成为车展的展示舞台,期待以此来提振行业。 在美国,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在2009年4月宣布购买1.76万辆美国三大汽车厂商制造的、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节能车辆。按照政府规划,到2015年,美国要有100万辆充电式混合动力车上路。为鼓励消费,政府规定,购买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车主可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抵扣。此外,政府还投入4亿美元支持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并设立20亿美元政府资助项目以扶持新一代电动汽车所需的电池组及其部件的研发。美国汽车厂商和一些科研机构也在采取行动,争取在新能源汽车及其电池组的研发和生产方面有所突破。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充电式混合动力车Volt计划于明年上市。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国家实验室以及电池制造业联盟设立了研发和制造中心,为充电式混合动力车提供高性能的锂电池组。汽车城底特律所在的密歇根州,正在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吸引电池厂商前来落户。4月份道氏化学、韩国LG等4家电池制造商宣布在密歇根州总额达17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相应获得了总额5.4亿美元的税收优惠。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m z m■ 技术平台科技轻济市飧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马会斌 (黑龙江省七星泡农场交通科,黑龙江黑河161435) 摘要: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渐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能源汽车 的技术发展现状,探析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以期能够为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工作者提供一些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未来方向 0刖目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是全球汽车业的先锋,而越来越多 的汽车制造商正是看准了这个市场,为抢占优势地位,不惜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金投入。目前,比较切合实际的就是发 展混合动力技术,而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就是油和电相结合 的技术。要发展混合动力就一定要把电动汽车每个方面的关 键技术解决好,只有这样才能率先抢占先机,赢得市场地位。 1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 1.1纯电动汽车 燃油发动机是当今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而燃油发动机 是以燃烧汽油或柴油来驱动汽车行驶,而这种发动机在工作 时所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是目前空气的主 要污染源。而纯电动汽车是以电池的二次动力为能量源,并 配以高性能电动机输出的动力来驱动汽车的行使,在行驶过 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的排放物,不会对空气造成任何的污染。 动力电池、充电器、电动机及其控制器是纯电动汽车动力系 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动力电池是汽车的能量源,是电动 汽车的最为关键的部件,对于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会产生重 要影响。因此,在电动车中的电机控制器和电机元件的组成 上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电动车的各项性 能,同时也包括电动车的速度和各项复杂运行的能力,相比 电动车的能量本身性能来说,这种低速的输出就会配合相关 的控制单元,能够更加凸显电动车的性能。 1.2混合动力汽车 ?昆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输出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量源 提供的,使用“汽油和电力混合”的较多,它可以通过油和电 的相互补充,以达到降低排放和减少消耗,还弥补了动力电 池能量不足的缺陷,在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目前 ?昆合动力应用比较热门的一种类型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这是一种纯电动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相结合的汽车,整车安 装配备较大容量的电池组和车载充电装置,在电池容量较高 时(同时速度在规定范围内),可以使用纯电模式行驶。 1.3燃料电池汽车 以燃料电池发电为主要能量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它的行 使是通过电机驱动的,这种电动车的各项燃料系统是电动车 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动车本身行驶中所需要的燃料都是由于 化学反应而产生的能量,将燃料通过化学反应直接转化成与 电池相同的原理,然后再转移到电池汽车上,使其能够行驶。 2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3类车 的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和应 用,具体再确定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上能够应 用到哪种车,不仅需要国家和政府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 决策,还需要根据我国各个城市以及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来进 行评估和判断。在市场应用的领域中,对于以上新能源技术 汽车的发展现状都会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笔者认为, 目前在我国最有机会发展的汽车有以下几种: 2.1混合动力电动车技术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作为目前燃油发动汽车的主力,可以 利用已经较为成熟的发动机技术,而在续驶里程上也有很 好的优势,从电机技术的发展角度来说,能够成为今后纯电 动车发展的一个核心部分,也为今后的纯电动车技术打下基 础。在混合电动车技术不断追赶的同时,关于燃料的选择上 过多的还是由使用人自己决定,在满足交通工具使用的同 时,燃油的经济性能和环保的性能上可以说比纯电动汽车更 为成熟,也是目前新能源主要推广的汽车技术。 2.2纯电动汽车技术 作为真正的绿色环保汽车的纯电动汽车,它的优势就在 于节能环保和维护保养性价比高,而它的弊端就在续驶里程 和充电时间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那些问题总会解决的,而 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推出了一些扶持政策,像补贴退 税降低车辆制造成本、采用电池置换等经营模式改善其充电 时间长的固有缺陷。 2.3有限的氢燃料汽车技术 氢虽然具有高效、清洁、资源充足等特点,但是还有很 多的技术没有达到要求,而且它的生产费用太高,在短时间 里不能达到大规模的生产。如果按照长期的发展潜力来估 算,其依靠内燃机产生动力的能源转化模式也不如氢燃料电 池汽车更加高效、环保。所以氢燃料汽车技术只能作为中短 期过渡性新能源汽车技术,且其推广使用范围非常有限。 2.4生物燃料汽车技术 和燃气汽车差不多,生物燃料汽车使用新的代用燃料可 以暂时缓解石油日渐减少的情况,但是生物燃料虽说是可再 生资源,但也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为它的生产 和使用会受到气候环境和土地资源经济性控制。 2.5太阳能汽车技术 现在,快速发展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很难成为以后汽车 驱动力的主要能源,因其有着单位面积能量密度低、能量补 充时间长等缺点,而它更大的可能是作为可插电电动汽车的 辅助能源补充方式长期存在。 3 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就是高科技的汽 车企业的竞争,众多的汽车制造商更是看准了新能源这一先 进技术,不断地突破自己,创新自己,将汽车技术的发展不 断革新,在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上重金投入,推动新能源技术 的不断发展,在新能源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必将在世界 上占有一席之地,研究专家也必定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嵇岗.发展新能源车SW OT分析和对策研究〇〇.现代商业,2015 (31). [2] 张政.厉丹彤.冯小保.黄明宇.倪红军.汪兴兴.新能源汽车的发 展现状及其展望UI.化工新型材料,2015(03). m2016年第4期 最终文件-4.indd 122016/5/23 15:12:16

汽车电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团队工作计划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学院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并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与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建设项目为专业发展切入点加强专业建设,促进本团队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保质保量完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与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群双高项目的申报; 2.借助汽车检测技术、汽车营销技术专业团队新能源汽车技术技术专业团队发展,并以课堂为中心,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切实组织好教研活动,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3.扎实推进教学诊断工作。教研活动与教学诊断结合,做到每周开展教研活动1次,其中专题性教学研究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 4.建设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训室; 5.积极推动教师各种比赛工作。本学期至少组织1次“精彩课堂”活动(微课比赛、信息化手段比赛、多媒体比赛、教学方式比赛等),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开展教学内容研究、评价、考核、研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6.利用企业资源组织老师培训,学习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使每位教师都能胜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 7.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专业教师平均每人在省部级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上,力争在国家级中文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上,并申报2019年省级课题1项; 8.做好综合实习、协助学院完成顶岗实习工作;

9.加强教风学风的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 10.针对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优化并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1.协助学院完成新校区搬迁级实训室管理工作。 三、工作思路 (一)充分调研分析,做好专业发展规划 从专业现有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实习实训、科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主要服务行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需求形势,认识当前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好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智能汽车技术专业发展规划。 (二)发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纲领作用 1.引导教师课程标准意识,规范教学行为。进一步组织本专业教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研讨学习,做到人人知晓,人人规范执行。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讨,及时修正。引导教师课程标准意识,规范教学行为。 2.规范和优化课程教学。对本学期专业课程授课计划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特别是对同一课程由不同教师授课的计划要统一执行相同的授课内容,以确保各门专业课程授课计划符合课程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3.配合教务处、科研处、督导、院部完成评教评学工作,在期初、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查中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强整改和监督检查。 4、积极推动教师各种比赛工作,本学期至少组织1次“精彩课堂”活动(微课比赛、信息化手段比赛、多媒体比赛、教学方式比赛等),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开展教学内容研究、评价、考核、研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四、工作安排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状况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状况 1.总体状况 新能源汽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物理、材料、电化学、电机、控制等多种学科,需要综合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多领域技术的支持、多种部件的匹配合成,其发展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 动力电池组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和瓶颈。目前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动力电池在续航能力、成本等方面与传统汽车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只有动力电池组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发展壮大。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初步建立了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的“三纵”,电池、电机、电控的“三横”的研发布局和技术体系;初步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技术,动力电池和电机取得重要进展,部分产品基本满足示范运行要求;部分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和示范运营,正逐步向产业化推进。同时,初步形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和测

试评价能力。 图1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布局 2.技术发展路线与动态 电池 目前常用的二次可充电电池包括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相对传统的铅酸以及镍氢和镉镍电池而言,锂离子电池的历史虽然很短,但凭借其出色的性能

在通讯、IT 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近年则在新能源动力市场崭露头角。 图17:各种电池性能比较 锂离子电池是指分别用二种能可逆地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构成的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反应是一种理想的可逆反应。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化合物中脱出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同时电子的补偿电荷从外电路供给到负极,保证负极电荷平衡;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从负极脱出,经过电解质嵌入正极。 动力锂离子电池是以锂离子电池为材料的一种高能量密度电池,是专门为机动车提供动力的锂电池,具有零污染、零排放、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和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国内外动力电池发展和应用的趋势。

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的研究

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的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探析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目前最具可行性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就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路线和最终目标是纯电动汽车,有限的氢燃料汽车技术的发展前景,新能源汽车未来中短期发展的补充之一是生物燃料汽车技术,未来电动汽车能源补充的有效辅助途径是太阳能汽车技术。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未来方向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是全球汽车业的先锋,而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正是看准了这个市场,为抢占优势地位,不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金投入。目前,比较切合实际的就是发展混合动力技术,而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就是油和电相结合的技术。要发展混合动力就一定要把电动汽车每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解决好,例如:电机驱动和它的控制技术、电池技术、整车技术和能量管理技术等。 1.新能源汽车重要的技术路线 1.1 纯电动汽车 燃油发动机是当今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而燃油发动机是以燃烧汽油或柴油来驱动汽车行驶,而这种发动机在工作时所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是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源。而纯电动汽车是以电池的二次动力为能量源,并配以高性能电动机输出的动力来驱动汽车的行使,在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的排放物,不会对空气造成任何的污染。 动力电池、充电器、电动机及其控制器是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动力电池作为汽车的唯一能量源,是组成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对汽车的续航能力起到决定性影响。电动机与电机控制器组成的驱动系统提供扭矩给传动机构,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各项动力性指标,如车辆的行驶速度、加速和爬坡性能以及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同时由于电机的本身特性,可以在低速区内提供大扭矩输出,配合IGBT 控制单元,实现内燃机无法比及的机械特性。 1.2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输出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量源提供的,使用“ 汽油和电力混合”的较多,它可以通过油和电的相互补充,以达到降低排放和减少消耗,还弥补了动力电池能量不足的缺陷,在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目前混合动力应用比较热门的一种类型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是一种纯电动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相结合的汽车,整车安装配备较大容量的电池组和车载充电装置,在电池容量较高时(同时速度在规定范围内),可以使用纯电模式行驶。 1.3燃料电池汽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