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为什么东北平原沼泽广布

为什么东北平原沼泽广布

为什么东北平原沼泽广布

为什么东北平原上沼泽广布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河流易泛滥;纬度较高,温度较低,蒸发较弱;冻土:冻土层阻滞地表水下渗;底层常年冻土层:阻滞地表水下渗

表层季节冻土层:夏季融化、土壤泥泞

地形地势:平原地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湖相粘土沉积减弱地表水下渗;水文、水系:水系发达,河曲发育;易发生凌汛;

植被:草甸和水生植被繁茂,对沼泽形成有利。

芦苇沼泽湿地的功能与效益分析

芦苇沼泽湿地的功能与效益分析 作者:- 来源:湿地中国点击量:114 更新时间:$updatetime$ --------------------------------------------------------------------------------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全面,生产力高的生态系统,它是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面积广大,类型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主要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湿地、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湿地面积6594万hm2,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位于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面积约2594万hm2,包括沼泽1197万hm2,天然湖泊910万hm2,潮间带滩涂217万hm2,浅海水域270万hm2;人工湿地4000万hm2,包括水库面积200万hm2,稻田3800万hm2。 芦苇湿地是重要的自然湿地,在调蓄洪水、防洪排涝、净化污水,提供食物、美化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围垦和城市建设使湿地面积遭到严重破坏,泥沙淤积也使湿地面积日益缩小等等,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湿地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因此,对湿地的资源保护和治理刻不容缓,而且对湿地的保护与利用,要认真的研究,要有科学的保护和恢复重建措施,使湿地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造纸原料基地 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原料,纤维含量高达44%左右,仅次于棉麻,与木材相比,是理想的造纸原料。在我国的造纸行业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全国17个省、区、市中,有芦苇湿地面积136.7万ha,长苇面积约45.9万ha,年产芦苇245万吨。其中芦苇主要产区湖南、辽宁、新疆、湖北、黑龙江、江苏、内蒙、吉林等地芦苇生产量约70%用于造纸。 盘锦芦苇湿地是全国湿地资源保存最好,产量最高,连片生长,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芦苇基地,总面积8万ha,目前芦苇生产量50万吨,主要供应辽宁省金城造纸厂、营口造纸厂和山东部分造纸厂的芦苇原料,同时也供给河北等省区芦苇深加工产业,出口创汇,因此,每年可创产值2亿多元,获利润约5000多万元。 芦苇是一种可集约经营较好的非木材纤维原料,发展芦苇造纸一直受到造纸行业的重视和期待,今后,加强芦苇基地建设,科学育苇,提高质量,改造苇田,提高单产量是充分利用芦苇资源的重要举措。 2 维持生物多样性 芦苇湿地具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物资源主要有芦苇、香蒲、碱蓬等,其中芦苇资源是响誉国内外。盘锦芦苇湿地是世界第二大苇田,集中连片生长,面积大,产量高,是生物资源保存最好的芦苇湿地,举目望去,浩瀚无痕,辽阔高远,蔚为壮观。翅碱蓬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潮间带植物,它们相近连片,到秋季嫣红似火,被人们形象地喻为“红地毯”。 芦苇湿地内沟渠相连,鱼类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有鱼类45种,如鲤鱼、鲫鱼、链鱼、梭鱼等中华绒螯蟹是盘锦特产,产量居全国首位,独具特色,享誉海内外。盘锦芦苇湿地形成了“水中养鱼,水上养禽,水底养蟹”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由于芦苇湿地内的多种生物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同样在水中生长有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各种鱼类、虾、蟹等动物和微生物,为鸟类、鱼类提供了丰富和良好的生存空间,对物种的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认识实习报告

人工湿地认识实习报告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号:20110110020326 学生姓名:杨竟喜指导教师:鲁秀国 摘要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关键词:有机转化;污泥;微生物; 第一章实习目的 1 .1了解人工湿地的作用,基本原理,知晓其处理范围,优缺点。对湿地进行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不再局限于湿地只是池塘。湿地可以包括江河、湖泊、稻田、沼泽水田、水库、运河、盐田等。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第二章我校人工湿地概况 2 .1我校人工湿地一处位于南区田径场边与体育学院旁侧,一处位于孔目湖公园靠洪都大桥边。两处湿地均以处理流入孔目湖的污水为主,目前只用于研究作用。所以处理污水的量不够大。 第三章人工湿地分类 3 .1表面流湿地与地表漫流土地处理系统非常相似,不同的是: 1)在表面流湿地系统中,四周筑有一定高度的围墙,维持一定的水层厚度(一般为 10~30cm)。 2)湿地中种植挺水型植物(如芦苇等)。 向湿地表面布水,水流在湿地表面呈推流式前进,在流动过程中,与土壤、植物及植物根部的生物膜接触,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反应,污水得到净化,并在终端流出。 3.2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 人工湿地的核心技术是潜流式湿地。一般由两级湿地串联,处理单元并联组成。湿地中根据处理污染物的不同而填有不同介质,种植不同种类的净化植物。水通过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途径共同完成系统的净化,对BOD、COD、TSS、TP、TN、藻类、石油类等有显著的去除效率;此外该工艺独有的流态和结构形成的良好的硝化与反硝化功能区对TN、TP、石油类的去除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方式。 1)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在垂直潜流系统中,污水由表面纵向流至床底,在纵向流的过程中污水依次经过不同的专利介质层,达到净化的目的。垂直流潜流式湿地具有完整的布水系统和集水系统,其优点是占地面积较其它形式湿地小,处理效率高,整个系统可以完全

三江湿地欲哭无泪

三江湿地欲哭无泪 黑龙江省现有天然湿地面积40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大小兴安岭等地区;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62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区8处,是我国拥有国际重要湿地最多的省份之一。 曾经的动植物天堂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平原和完达山以南的沼泽化冲积、湖积平原形成的。这里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面积为156万多公顷,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从高等植物到低等植物有1200多种。其中乔灌树种有100余种,苔藓植物有260多种,蜜源植物和较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近300种,蕨类植物31种,种子植物700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植物15种,主要有红松、兴凯松、野生大豆、黄檗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鸟类270多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如丹顶鹤、白鹤、白尾海雕、东方白鹳等50多种。有野生鱼类87种,其中最为名贵的有施氏鲟、达氏鳇、大马哈鱼等鱼种。国家重点保护兽类14种,主要有东北虎、紫貂、马鹿、黑熊、棕熊等。在20世纪50年代,这里人烟稀少,荒原茫茫,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一片水丰林美、鸟鸣鱼跃的原始景象。 变样的“北大荒” 三江平原经历了多次的大开发。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人民解放军10万转业官兵进入三江平原,开始举世闻名的北大荒垦荒大开发,12年间毁坏湿地1000多万亩。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54万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农场落户,掀起土地开发的高潮。此间耕地面积迅速扩大,三江平原湿地再次遭到破坏。9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再造一个“北大荒”,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大量引进国外先进农机具,加快了开垦效率,致使三江平原湿地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湿地覆盖率由原来的49%降至13.6%。由于过度的排水开垦、捕猎,三江平原原有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多种动物已无影无踪。开发前的三江平原并无沙化问题,而现在每到春播季节沙尘弥漫,60%以上的耕地遭受沙化的危害。水土流失严重,如在1998年的特大洪水中,由于地表植被破坏严重造成大片耕地被冲刷得千沟万壑。

高考复习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强化训练试题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强化训练 一.单选题 读“三江平原”示意图,分析完成1—4题 1、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三江”是指:() A、黑龙江、松花江、嫩江 B、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 C、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D、松花江、嫩江、牡丹江 2、在三江平原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是:() A、黑土 B、黑钙土 C、黄土 D、水稻土 3、三江平原的沼泽作为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其形成按地域分布规律属于:()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4、我国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沼泽地的土壤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偏低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5~7题。5.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森林面积减少②环境污染③城镇建设④兴修水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D.②③ 6.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频率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A.②③B.②④ C.①②D.①④ 7.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 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A.②④B.①④ C.②③D.③④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介绍及特点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等特点。 人工湿地常见问题 ①人工湿地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原水若不进行处理直接进入人工湿地,非常容易造成人工湿地堵塞、瘫痪,不仅起不到水处理的作用,反而变成一个大污水池; ②潜流人工湿地存在供养不足的缺陷,限制了脱氮效果,且占地面积很大,所以需要占地面积较小、脱氮效果较好的前处理工艺。 清泉公司推荐解决方案 ①污水进入人工湿地前增加前处理。推荐采用清泉公司的专利产品——无堵塞曝气生物滤池,该工艺作为人工湿地的前处理工艺,起到好氧、截留作用,可充分发挥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短、出水水质好、运行成本低、无异味的优点。 ②优化配水系统和配水方式。推荐采用清泉公司专利产品——多功能滤管为单元的配水系统,采用底部进水的上向流配水方式,即水从湿地底面呈推流式上升。此设计布水孔在底部,不易滋生藻类,可解决人工湿地易堵塞的问题。另外,此设计还可适合寒冷地区的人工湿地,从底部进水可以防止布水管冻结和爆破。 ③增加气水冲洗功能,预留气洗接口,一旦人工湿地堵塞,即通过气洗解决堵塞问题,借鉴沉淀池排泥方式排出脏物。 用于景观水标准的市政及生活污水处理推荐工艺: 进水→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人工湿地→景观水体 工艺特点 该工艺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相结合,曝气生物滤池效率高、出水好、无异味,快速削减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结合绿化实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再辅以园林景观设计,将中水处理融入景观设计中,将污水变为可回用的中水。人工湿地系统具有建造成本低、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同时如果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还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具有占地面积较大的缺点。 适用范围 经过此工艺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适用于对占地面积没有限制的景观用水区附近的生活污水的处理,处理后的水可作为景观回用水。

人工湿地技术操作说明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使用操作说明

目录 一、人工湿地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人工湿地的基本构造 (1) 三、人工湿地基质的作用 (2) 四、人工湿地的分类 (2) 六、人工湿地的植物选型与种植 (3) 6.1人工湿地植物种类选择 (3) 6.2人工湿地植物的种植方法 (5) 七、人工湿地的运行影响因素及去除机理 (6) 7.1温度、溶解氧和P H值的影响 (6) 7.2悬浮物固体去除机理 (7) 7.3有机物的去除机理 (7) 八、进水水质要求 (7) 九、人工湿地的运行与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系统的启动 (8) 9.2人工湿地植物的维护 (8) 9.3人工湿地基质的维护 (9)

一、人工湿地原理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植物的作用。 二、人工湿地的基本构造 人工湿地由五部分组成: ①具有各种透水性的特殊基质,如砂、砾石等; ②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的植物,如美人蕉、风车草、芦苇等; ③水体(在基质表面下或上流动的水); ④无脊椎动物或脊椎动物; ⑤好氧和厌氧微生物菌种; 三、人工湿地的基质作用 人工湿地中的基质又称填料、滤料,基质在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长介质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潜流人工湿地以SS、COD 和BOD为去除目标时,根据水力停留时间、占地面积和出水水质等限制因素,可以选用特殊填料为基质。 四、人工湿地分类 人工湿地的核心技术是潜流式湿地。一般由两级湿地串联,处理单元并联组成。湿地中根据处理污染物的不同而填有不同介质,种植不同种类的净化植物。水通过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途径共同完成系统的净化,对BOD、COD、TSS、TP、TN、藻类、石油类等有显著的去除效率;此外该工艺独有的流态和结构形成的良好的硝化与反硝化功能区对TN、TP、石油类的去除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内部构造系统、活性酶体介质系统、植物的培植与搭配系统、布水与集水系统、防堵塞技术、冬季运行技术。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3公开课教案-《三江平原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三江平原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上网查阅、阅读书籍等途径了解中国粮仓---北大仓 2、应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3、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简析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及发展措施(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整体性思维分析大规模开发湿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培养学生的辩证的看待地理事物和人类活动 【教学重点】 1.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从大规模开发到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及其发展措施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湿地】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潜水覆盖的的土地。包括滩涂、沼泽、河流、湖泊、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资料一:湿地 三江平原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大荒”。三江平原地形平坦,沼泽广布,人口稀少。与我国广大农耕地区相比,三江平原开发历史较晚,到1949年只有40万公顷耕地(1公顷=0.01平方千米)。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三江平原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且降水多,冬季寒冷漫长;河网密布,地势低平,土质粘重且有冻土,地下水位高;夏秋季节,排水不畅。在多重因素的综

合作用下,形成大面积连片的沼泽。 探究一: 自主学习:历史上为何称三江平原为“北大荒”? 合作探究:结合资料分析,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布? 【人类活动】: 资料二:试地—噬地—失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我国人口、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上世纪50年代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垦“北大荒”,并相继在三江平原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经过几十年的开垦,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达到370万公顷,成为国家现代化程度最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北大荒”变成了我国的“北大仓”。 然而,50年过去了,黑土层几乎消失了了一半,颜色也慢慢变黄。现在每年流失的黑土层达0.5至1cm,而形成1cm的表层需要400年的历史。由于水稻的大力开发,水资源浪费,污染加重,并且洪涝增多。因此,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 探究二: 自主学习:是什么原因导致“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合作探究:结合视频和资料,分析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后,对地理环境(地、气、水、土、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资料三:适地-诗地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区之一,现在国家停止了对三江平原荒地的的开发。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恢复湿地。 探究三: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国家为何要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湿地? 总结:北大荒--北大仓—北大荒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自由水面人工湿地处理系统;(2)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3)垂直水流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编辑本段] 人工合成湿地类型 地表流人工湿地

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 人工湿地的核心技术是潜流式湿地。一般由两级湿地串联,处理单元并联组成。湿地中根据处理污染物的不同而填有不同介质,种植不同种类的净化植物。水通过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途径共同完成系统的净化,对BOD、COD、TSS、TP、TN、藻类、石油类等有显著的去除效率;此外该工艺独有的流态和结构形成的良好的硝化与反硝化功能区对TN、TP、石油类的去除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内部构造系统、活性酶体介质系统、植物的培植与搭配系统、布水与集水系统、防堵塞技术、冬季运行技术。 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的形式分为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利用湿地中不同流态特点净化进水。经过潜流式湿地净化后的河水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再通过排水系统排放。

推荐:人工湿地系统适用范围

人工湿地系统适用范围 经过人工湿地系统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地面水水质标准,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深度处理的方法。特别适用于饮用水源和景观用水保护,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排入饮用水源或景观用水的湖泊、水库或河流中。因此特别适合处理饮用水源或景观用水区附近的生活污水或直接对受污染水体的水进行处理,或者为这些水体提供清洁的水源补充。北方有许多小流域河道,是该流域内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基础,该河道流经的范围相对较小并且水量不大,主要为山泉渗滤水或者冰雪溶化水,在严重干旱时期可能干枯。缺少水资源,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了很大限制,再加上缺少足够的资金与重视,许多生产、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小流域的河道中,形成黑水河道(渠、沟),完全丧失了其提供水源,改善小流域河道环境的功能,成为了加剧小流域环境恶化的新的污染源。人工湿地是一种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与沼泽地类似的湿地,它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区域污水净化的一种新型污水生态处理工艺。采用湿地改善水质并不是一个新的发明,当人们开始排放污水或废水时,湿地就开始用于净化污水,废水直接或者间接排入洼地,若当时没有湿地,污水的排放也会很快导致湿地的形成。即使今天,从单独的房屋和乡村农场排出的污水还在居住地的附近通过沟渠或地下过滤系统处理,这在排放地形成了典型的湿地。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artificial wetland ):由人为因素形成的湿地。如水田、水库、运河、盐田及鱼塘等。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目录 简介 概念 特点 人工合成湿地类型 地表流人工湿地 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

污染物去除机理 1.湿地基质的过滤吸附作用 2. 湿地植物的作用 3. 微生物的消解作用 人工湿地的优缺点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概念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特点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非常适合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自由水面人工湿地处理系统;(2)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3)垂直水流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合成湿地类型 地表流人工湿地

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 人工湿地的核心技术是潜流式湿地。一般由两级湿地串联,处理单元并联组成。湿地中根据处理污染物的不同而填有不同介质,种植不同种类的净化植物。水通过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途径共同完成系统的净化,对BOD、COD、TSS、TP、TN、藻类、石油类等有显著的去除效率;此外该工艺独有的流态和结构形成的良好的硝化与反硝化功能区对TN、TP、石油类的去除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内部构造系统、活性酶体介质系统、植物的培植与搭配系统、布水与集水系统、防堵塞技术、冬季运行技术。 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的形式分为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利用湿地中不同流态特点净化进水。经过潜流式湿地净化后的河水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再通过排水系统排放。 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 在垂直潜流系统中,污水由表面纵向流至床底,在纵向流的过程中污水依次经过不同的专利介质层,达到净化的目的。垂直流潜流式湿地具有完整的布水系统和集水系统,其优点是占地面积较其它形式湿地小,处理效率高,整个系统可以完全建在地下,地上可以建成绿地和配合景观规划使用。

湿地的定义与分类

湿地的定义与分类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国际公认的,即: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还可包括与湿地毗邻的河岸和海岸地区,以不位于湿地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海洋水体。 这个定义包括海岸地带地区的珊瑚滩和海草床、滩涂、红树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泽、沼泽森林、湖泊、盐沼及盐湖。 天然湿地 (一)海洋/海岸湿地 A---永久性浅海水域:多数情况下低潮时水位低于6m,包括海湾和海峡。 B---海草层:包括潮下藻类、海草、热带海草植物生长区。 C---珊瑚礁:珊瑚礁及其邻近水域。 D---岩石性海岸:包括近海岩石性岛屿、海边峭壁。 E---沙滩、砾石与卵石滩:包括滨海沙洲、海岬以及沙岛;沙丘及丘间沼泽。F---河口水域:河口水域和河口三角洲水域。 G---滩涂:潮间带泥滩、沙滩和海岸其他咸水沼泽。 H---盐沼:包括滨海盐沼、盐化草甸。 I---潮间带森林湿地:包括红树林沼泽和海岸淡水沼泽森林。 J---咸水、碱水泻湖:有通道与海水相连的咸水、碱水泻湖。 K---海岸淡水湖:包括淡水三角洲泻湖。 ZK(a)--海滨岩溶洞穴水系:滨海岩洞穴。 (二)内陆湿地

L---永久性内陆三角洲:内陆河流三角洲。 M---永久性的河流:包括河流及其支流、溪流、瀑布。 N---时令河:季节性、间歇性、定期性的河流、溪流、瀑布。 O---湖泊:面积大于8hm2永久性淡水湖,包括大的牛轭湖。 P---时令湖:大于8hm2的季节性、间歇性的淡水湖;包括漫滩湖泊。 Q---盐湖:永久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水湖及其浅滩。 R---内陆盐沼:永久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水沼泽与泡沼。 Sp---时令碱、咸水盐沼:季节性、间歇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性沼泽、泡沼。Ss---永久性的淡水草本沼泽、泡沼:草本沼泽及面积小于8hm2泡沼,无泥炭积累,大部分生长季节伴生浮水植物。 Tp---泛滥地:季节性、间歇性洪泛地,湿草甸和面积小于8hm2泡沼。 Ts---草本泥炭地:无林泥炭地、包括藓类泥炭地和草本泥炭地。 U---高山湿地:包括高山草甸、融雪形成的暂时性水域。 Va---苔原湿地:包括高山苔原、融雪形成的暂时性水域。 Vt---灌丛湿地:灌丛沼泽、灌丛为主的淡水沼泽,无泥炭积累。 W---淡水森林沼泽:包括淡水森林沼泽、季节泛滥森林沼泽、无泥炭积累的森林沼泽。 Xf---森林泥炭地:泥炭森林沼泽。 Xp---淡水泉及绿洲。 Y---地热湿地:温泉。 Zg---内陆岩溶洞穴水系:地下溶洞水系。 注:“漫滩”是一个宽泛的术语指一种或多种湿地类型,可能包括R、Ss、Ts、

人工湿地分类

人工湿地设计
1、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 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 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 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吸收养分。 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 过 滤作用, 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 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 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随着处理过程的不断进行,湿地床中的 微生物也繁殖生长, 通过对湿地床填料的定期更换及对湿地植物的收割而将新生的有机体从 系统中去除。人工湿地系统的出水质量好,可使污水资源化,实现中水回用于绿化,种植具 景观价值的湿生植物可改善生态住宅小区的景观状况。 人工湿地由五部分组成: A、具有各种透水性的基质,如土壤、砂、砾石; B、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的植物,如芦苇、美人蕉、旱伞草、菖蒲等; C、水体(在基质表面上或下流动的水); D、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和微型动物。
人工湿地组成
1

其中湿地植物在湿地系统中具有三个间接的重要作用: A、显著增加微生物的附着(植物的根、茎、叶); B、湿地植物可将大气氧传输至根部,使根在厌氧环境中生长; C、增加或稳定土壤的透水性。 一般人工湿地系统都具有如下特点: A、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 B、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 C、可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 D、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 E、可产生效益,如水产、畜产、造纸原料、建材、绿化、野生动植物栖息、娱乐和教 育。 净化主要经过以 人工湿地的污染物净化过程涉及物理、 化学和生物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下几个途径: A、过滤、截留去除颗粒物:除去含有 C、N、P 的有机及无机颗粒物和悬浮固体; B、通过湿地介质的吸附、络合和离子交换等作用去除磷和金属离子; C、通过湿地微生物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吸收降解) ,降解有机污染物,并去除 水体中的氮; D、通过植物生长吸收去除水体中的氮磷,富集金属离子。
人工湿地脱氮系统
2

我国的湿地类型

中国湿地类型 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湿地类型示意图 根据我国湿地资源的现状以及《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分类系统,我国的湿地共分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人工湿地5大类。

沼泽湿地我国现有沼泽湿地1370.03万公顷,共分为8型: 1 藓类沼泽:以藓类植物为主,盖度100%的泥炭沼泽。 2 草本沼泽:植被盖度≥30%、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沼泽。 3 沼泽化草甸:包括分布在平原地区的沼泽化草甸以及高山和高原地区具有高寒性质的沼泽化草甸、冻原池塘、融雪形成的临时水域。 4 灌丛沼泽:以灌木为主的沼泽,植被盖度≥30%。 5 森林沼泽:有明显主干、高于6米、郁闭度≥0.2的木本植物群落沼泽。 6 内陆盐沼:分布于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盐沼。由一年生和多年生盐生植物群落组成,水含盐量达0.6%以上,植物盖度≥30%。 7 地热湿地:由温泉水补给的沼泽湿地。 8 淡水泉或绿洲湿地。 我国沼泽以东北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四川若尔盖和青藏高原为多,各地河漫滩、湖滨、海滨一带也有沼泽发育,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则草本沼泽居多。 湖泊湿地我国现有湖泊湿地835.15万公顷,分为4型: 1 永久性淡水湖:常年积水的海岸带范围以外的淡水湖泊。 2 季节性淡水湖:季节性或临时性的洪泛平原湖。 3 永久性咸水湖:常年积水的咸水湖。

4 季节性咸水湖:季节性或临时性积水的咸水湖。 我国的湖泊湿地分布主要划分为五大区域,即 长江及淮河中下游、黄河及海河下游和大运河沿岸的东部平原地区湖泊;蒙新高原地区湖泊;云贵高原地区湖泊;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东北平原地区与山区湖泊。 河流湿地我国现有河流湿地820.70万公顷,分为3型: 1 永久性河流:仅包括河床,同时也包括河流中面积小于100公顷的水库(塘)。 2 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 3 洪泛平原湿地:河水泛滥淹没(以多年平均洪水位为准)的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地区,包括河滩、泛滥的河谷、季节性泛滥的草地。 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少雨,河流较少,并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不同形式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效果的比较【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环境科学 不同形式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效果的比较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湿地系指不问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为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水域。 湿地能净化污水,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很强的区域之一。它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 采用湿地改善水质并非是一个新发明。当人们开始排放污水或废水时, 湿地就开始用于净化污水。废水通常直接或间接排入洼地, 若当时没有湿地, 污水的排放也会很快导致湿地的形成(Cooper and Boon. 1987) 。即使今天, 从单幢住宅和乡村农场排出的污水还在居住地很近的沟渠或地下过滤系统处理,这常在排放地形成典型的湿地。用于废水处理的这些系统很少,但在许多地区一直被作为一种普遍认同的方法。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这个词是个很新的发明,但此概念已很老,我们知道古代中国和埃及使用此法已有多年。但最早公开报道是由澳大利亚Brian Mackney 于1904 年发现的一篇文章。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最多的国家。在美国已运行和在规划或建设中的潜流式系统比自由表面流多,并且这种情况将长期持续下去,这是因为在假设潜流系统的水面保持在填料表面下,便能够消除臭味和病原体的问题,以及占地省,节约成本。在北美此类系统趋向于对人口较多的地区进行高级处理,最常使用的植物是香蒲和芦苇等。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如丹麦、德国、英国等国至少有200处人工湿地系统在运行。应用较多的是地下潜流系统,特别是在一些东欧国家。此类系统趋近1000人口规模的乡村级社区进行处理,种植有芦苇、菖蒲、香蒲等湿地植物,大多数采用砾石作为填料。此外在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一些非洲国家,人工湿地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从“七五”期间开始了人工湿地的研究。1988~1990年,在北京昌平进行了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研究。处理量为500t/d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占地2公顷,水力负荷为4.7cm/d.HRT 为4.3d,BOD负荷为59Kg BOD5/ha.d。1990年7月,国家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在深圳市郊白泥坑设计、建成了白泥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场试验工程。整个系统采用潜流式植物碎石体和兼性稳定塘组

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生态功能比较

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 Vol.8 No.2 Jun. 2012 64 现实中人们对人工湿地、自然 湿地常常认识模糊,认为无论是人 工湿地还是自然湿地,其功能都是 一样的。正是在这一糊涂认识的指 导下,不少地区出现了在自然湿地 里种庄稼、建农场、盖楼房的现象。 为了让湿地“总量不减”,人们往 往利用取土坑、采矿场、塌陷点等 废弃地改建成人工湿地,用于补充 自然湿地被占后的缺口。这一“自 然损失人工补”的做法,在某些地区 甚至被当作先进经验而被广而推之。 那么,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的 功能真的是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可概括 为:生态和环境功能(如释氧固氮、 净化污水等)、经济功能(如提供 原料、产品等)与社会功能(如提 供科教文化研究场地等),其中生 态和环境功能是湿地最大、最重要 的功能,笔者仅就生态和环境功能 谈一下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的区别。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 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 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 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 m的 海水区”。 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 生态功能比较 李松梧(山东省沂水县水土保持局,山东 沂水276400) 自然湿地,指天然存在于地 表之上的、生态性质和结构包含 水体(水深大于6 m的海水区除 外)及水陆过渡带并具有多种环境 功能的生态系统,如:天然的河 流、湖泊、沼泽以及沿海滩涂等。 自然湿地的突出特点是自然度大, 异质性强,空间结构复杂。历经数 代的利用和开发,虽然自然湿地也 具有某些人工选择的成分,但其基 质基本没有改变或者说改变不多。 这样的湿地生态系统,其自然演化 的状态比较明显,系统中的自然 过程(如湿地的自身发展、湿地 植物的演替等)较为平缓,水质 相对优良(因水的自净能力强), 土壤污染较轻,自然资源丰富,系 统内食物链长,食物网复杂,营 养结构均衡,生物多样性水平高。 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能好, 生态和环境功能强大。 人工湿地是人为设计建造的工 程化的、仅仅具有湿地某些性质与 特殊用途的工程生态系统。其水体 中常有居民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或 二者兼有,水体包含多种污染物, 如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生产 废料、残渣、副产品等,水质指标 值通常远比自然湿地低劣。另外, 人工湿地设计时通常要考虑气候条 件、植被类型以及地理条件等,也 就是说,人工湿地的选择完全是人 为的而不是自然的,而单一性的人 为选择,势必导致自然度小,异质 性差,空间结构简单,资源品种单 一,食物链短,食物网简单,营养 结构多为畸形,生物多样性水平很 低。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能很 差,生态和环境功能低。 因此,就生态和环境功能而言, 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根本不在同一 个水平上,自然湿地的生态和环境 功能强大,而人工湿地的生态和环 境功能很小,也就是说,自然湿地 比人工湿地的价值要高得多,所谓 “地球之肾”,指的就是自然湿地。 既然如此,人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再 去任意蚕食自然湿地了。让我们去 掉所有的错误认识吧,别再干“自 然损失人工补”的傻事了,像保护 我们自己的眼睛那样保护好宝贵的 自然湿地,让自然湿地的各项功能 得以充分发挥,使多彩的世界更加 绚烂。 ◎ 西安大唐芙蓉园(紫希 摄)

人工湿地文档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2008届) 二OO八年五月二五日

摘要 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作出的,即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度带。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我国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很广,总面积在6500万公顷以上。从寒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湿地的分布。千百年来,广阔的湿地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of wetlands in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ly accepted definition of wetlands is "Convention on Wetlands," to that wetland is not asked for its natural or artificial, permanent or temporary wetlands, peat lands or waters zone , Stationary or mobile, fresh water, brackish water, salt water body, including the low ebb at the depth of not more than six meters of water. Wetlands include many types, coral reefs, shoals, mangrove forests, lakes, rivers, estuaries, marshes, reservoirs, ponds and paddy fields belonging to all wetlands. They share common features of its surface is covered with perennial or regular water or full of water, is between land and water between the over-zone. Wetlands widely distributed around the world, is rich biodiversity on the planet and higher productivity of ecosystems. Wetlands in resisting floods, regulating runoff, pollution control, regulation of climate,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t is the land of the natural water reservoirs, is the large number of wild animal and plant resources, especially rare and the breeding and wintering birds, It can provide water for human and food. Wetland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human, which is owned by the valuable resources, wetlands known as "the cradle of life", "Earth kidney" and "Birds of Paradise." China's wetlands and diverse, very broad distribution, the total area of more than 65 million hectares. From the frigid zone to the tropics, from coastal areas to inland from the mountains to the plains, wetlands have the distribu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vast wetlands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tect the people's life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people

人工湿地的分类及结构

人工湿地的分类及结构

目录 1人工湿地的定义 (1) 2 人工湿地的分类及结构 (1) 2.1按湿地植物种类 (1) 2.2按湿地功能定位和用途 (2) 2.2.1 水质处理型人工湿地 (2) 2.2.2 生境支持型人工湿地 (3) 2.2.3 景观游憩型人工湿地 (3) 2.2.4 雨洪调蓄型人工湿地 (4) 2.3按水的流动状态 (4) 2.3.1 表面流湿地 (4) 2.3.2 水平潜流湿地 (5) 2.3.3 垂直潜流湿地 (6)

人工湿地的分类及结构 1人工湿地的定义 湿地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早、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作用。《湿地公约》将其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 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两类湿地。美国湿地专家博士Hammer等将人工湿地定义为:“一个为了人类利用和利益,通过模拟自然湿地,人为设计与建造的由饱和基质、挺水与沉水植被、动物和水体组成的复合体”。具体地,人工湿地就是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地形,根据人们的需要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湿地。因此,人工湿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人工湿地是指人类为满足生产、生活、防灾、污水处理等目的人工修的湿地(如塘坝、鱼塘、水景、稻田、水库、潜流湿地等)。它以人类利益为主要目标,以社会服务为主要功能,不仅可以用于污水处理,还可以用于营造景观、恢复自然湿地等,因此可称为“功能性人工湿地”。其中,主要用于实现水质改善功能的人工湿地,可以称为水净化人工湿地。它可以分为水生植物系统(包括浮水植物系统、沉水植物系统、挺水植物系统)和湿生(耐湿)植物系统。 本文所指的人工湿地是狭义的人工湿地,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人工建造的、可控制的和人工化的湿地系统,其设计和建造是通过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优化组合来进行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对水的净化是填料、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2 人工湿地的分类及结构 2.1 按湿地植物种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人工湿地可分为不同种类。如按湿地植物种类可分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