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野外鉴别人工填土

野外鉴别人工填土

野外鉴别人工填土
野外鉴别人工填土

1.野外鉴别人工填土,它的颜色为(无固定颜色)

2.人工开挖土方时,两个人操作间距为(1M)

3.在盾构法施工前必须编制好(应急预案)

4.在临边堆放材料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按施工方案规定堆放)

5.基坑四周排水及集水沟应设置在(基坑范围以外)

6.出图车应有指挥引车,严禁(超载)

7.出土车轨道终端(安装限制装置)

8.顶管法施工,管子进出以(工具管头部发出信号为准)

9.重力式挡土墙的厚度与高(1:2-2:3)

10.基坑侧壁安全为(3个等级)

11.基坑监测基准点不少于(2个)

12.楼板模板及支架定性组合钢模板自重(1.10KN/M2)

13.对普通混凝土,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采用(2.4N/M2)

14.模板及支架在安装中,设置(能有效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15.剪刀撑与地面夹角(45-60度)

16.吊索的许用拉力是正常使用时的(最大拉力)

17.每个绳夹应拧紧至卡兹内绳扁(1/3)

18.手拉葫芦的提升机构是靠(齿轮转动装置)

19.轮胎式起重机的行驶和起重操作在同一室,(行走装置)为轮胎

20.拆除工程成立(组织机构),配备器材

21.挖掘机作业时,履带工作么边缘距离(1M)

22.推土机在基坑地区作业时,其垂直边坡深度一般不超过(2M)

23.振动压路机为静作压路机的(3-4倍)

24.桩按施工方法(预制桩)和灌注桩

25.塔式起重机(起升、变幅、回转、行走)

26.对小车变幅的起重机,起重力矩限制器由(起重量和幅度)控制

27.施工升降机吊笼内净高不小于(2M)

28.物料提升机吊笼两侧应设置(100CM)的安全挡板

29.对脚手架立杆计算(即按轴心压杆又按压弯杆)

30.单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一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另一端插入墙内,深度不小于180MM

31.连墙件(靠近主节点,偏离距离不大于300MM)

32.高度在24M一下的脚手架,设剪刀撑,(两端各设一道,并从底到顶连续设置,净距15M)

33.室内明敷主干线高度不小于(2.5M)

34.得了矽肺病,主要是吸入(二氧化硅粉尘)

35.临时设施,每100M2设(2个)10L灭火器

36.氧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0.1-0.2MPA)

1.挡土墙的计算内容是(A.土压力计算B倾斜稳定性C滑动稳定性D墙身强度)

2.基本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A勘察测量,场地平整方案B排水降水设计、只顾结构

体系选择和设计C土方开挖方案D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的检测方案)

3.旧扣件应检查(A裂缝变形螺栓滑动)

4.扣件式钢管应检查(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是否平直、光滑)

5.手拉葫芦不适用(起吊重型设备)

6.钢筋调直机不可用于(拉伸)

7.固定式塔机的安全装置主要有(没有防坠器)

8.施工升降机分为(SC SH SS)

9.塔机力矩限制器,允许采用(荷载向臀根方向运行吊钩下降)

10.钢丝绳可以用(当钢丝磨损或锈蚀严重,钢丝的直径减小到直径的10%)

11.影响双排脚手架的因素反应在计算中的(立杆的步距、横距立杆的纵距脚手架的连墙

件布置

12.临边防护栏杆的上杆(离地高度1-1.2 承受1000N

13.垂直运输接料平台应设置(两侧设防护栏杆平台口设活动防护栏杆平台口设安全门

14.安全防护设施应具备(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验算数据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记录安全防护

设施变更记录及签证)

15.板与墙的洞口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

16.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PE线引出位置不可以为(N线的出线端)

17.行灯电源(12.24.36V)

18.对职业病防护用品定期进行(维护检修检测)

19.不是引起火灾的火源(锯末刨花)

20.动火证(ABCDE)

21.气瓶组成(ABCDE)

1.多次使用过的诡杆,在重新组装时,每5M长度内中心线偏差和局部塑形变形不应大于20MM (对)

2.履带式起重机操作灵活,使用方便,车身能360度回转,并且可以荷载行驶,越野性越好,机动性好,可长距离转移并对道路无破坏性(错)

3.爆破不用分ABC级(错)

4.挖掘机向运土车辆装车时,司机离开驾驶室后也不得将铲斗越过驾驶室(错)

5.配电箱N端子板与金属箱体绝缘,PE端子板与金属箱体连接(对)

6.在一二三级动火区域作业,焊工必须持操作证动火作业(错)

压力表或压力计时用来测量锅炉、压力容器中介质压力的一种计量仪表(对)

1.模板结构的受弯构件,(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2.支架立杆的纵向扫地杆距离底座小于200MM,横向设置在纵向下面,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需将高处的纵向杆想低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剪刀撑开度应为4-5个立杆或5-7M,剪刀撑的斜杆与其相应的立杆或水平杆用选择扣件扣紧

4.安装支架时,必须采取防倾倒的临时固定设施,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有防坠落等的安全措施

5.当高度超过4M是,采用水平支撑和剪刀撑将相邻柱模连成一体,行程整体稳定的模板框架体系

7.扣件在使用前,必须逐个检查,使用中扣件的螺杆拧紧力矩不小于40N.M,不大于65N.M

8.力矩限制器是塔机最重要的安全装置

9.连墙件(承受拉力、压力)

1.连墙件应均匀布置且靠近主节点

2.偏离主节点不大于300MM

3.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措

施固定

10.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大于2M

11.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临时抛撑

12.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街头不宜设置在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街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个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13.作业层脚手板离开墙面120-150MM

14.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里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15.吊笼的两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00CM的安全挡板

16.安全钩是为防止吊笼到达预先设定位置,安全钩是按照在吊笼上不的最后一道安全设置

17.附墙架是为保证提升机架体的稳定性而连接在物料提升机架体立柱和建筑结构之间的构件

18.急停开关必须是非自行复位的装置

19.物料提升机稳定性取决于基础、附墙架、缆风绳和地锚

20.防坠安全器是施工升降机主要的安全装置,应采用渐进式

21.风力4级以上不得进行顶升作业

22.顶升时,必须使起重臀和平衡臀处于平衡状态,并将回转部分制动住

23.导轨架是吊笼上下运动的导轨、升降机的主体,能承受规定的各种荷载

24.钢丝绳防脱槽装置时用以防止钢丝绳在转动过程中,脱离滑轮槽而造成的钢丝绳卡死和损坏

25.风速仪自动记录风速,当超过六级风速以上自动报警。臀架根部绞点高度大于50M的塔机,应安装风速仪

26.小车运行变幅塔机的幅度限制器是用来防止运行小车超过最大或最小幅度的两个极限位置

27.动臀变幅塔机,应设置最小幅度限位器和防止臀架反弹后倾装置,对小车变幅的塔机,应设置小车行驶限位开关和终端缓冲装置

28.动臀变幅塔机,当吊钩装置顶部升至其中臀下端的最小距离为800MM,应立即停止起升运动

29.在装设附着框架和附着杆,要通过调整附着杆的距离,保证塔身的垂直度

30.施工升降机是一种是用工作笼沿导轨架做垂直运动用来运送人员和物料的机械

31.吊笼装载额定重量,悬挂或运行中发生断绳,断绳保护装置必须可靠的吧吊笼控制在导轨上,最大制动滑落距离不大于1M,并且不应对结构构件造成永久性损坏

32.脚手架技术文件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向搭设工人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3.人货两用机使用中至少3个月进行一次额定重量的坠落试验,使用满一年必须进行重新标定

34.重力出发的应每月做一次定期检查,满一年必须进行一次额定重要的坠落试验

35.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子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验收合格起30天内到建设行政部门办理机械使用登记

36.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

37.塔机的尾部与周围建筑物及其外围施工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0.6M

38.电缆埋地不小于0.7M

39.满堂脚手架距墙或其他结构物边缘距离小于0.5M,周围设栏杆

40.门架的内外两侧均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

41.安全网应固定在外杆里侧

42.持证人员在正式上岗前不少于3个月的实习操作

43.监测报告内容:

1.工程概况

2.监测项目和各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

3.采用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

4.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

5.监测结构评价

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1.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重大危险源公告制度

2.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

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3.高大模板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

4.专项方案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5.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建设工程项目组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安全

生产领导小组由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6.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保证施工作业人员能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7.工程项目部应有教育培训的记录,有培训人员和被培训人员的签字和时间

8.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合同在一年以内的,不低于50%,合同在一年以上的30%

9.生产考核合格证书有效期3年,期满前3个月申请办理延期

10.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变更姓名和所在法人单位等的,在一个月内到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11.安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应定期检查,指定的专职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12.事故发生1小时内向县级报告,不得瞒报,谎报或拖延不报,不得故破坏事故现场,毁灭

证据

13.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的责任主体

14.事故调查组60日内提交报告

15.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不得降低安全生产条件

16.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样式

17.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3年,提前3个月延期

18.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中央管理的非煤矿和危险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

的颁发

19.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责前面规定以外的

20.建设单位在申请领证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

21.生产经营单位在交大危险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符合国家标准)

22.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

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的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23.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

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生产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4.安全措施必须与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应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25.建筑物在河里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的质量

26.建筑工程竣工时,屋顶、墙面不得留有渗漏、开裂等质量缺陷,对已发生的质量缺陷,建

筑施工企业应当修复

27.停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报告

28.遇到大风天气应将付仰变幅塔机的臀杆降到安全位置并与塔身锁紧,应当卡紧夹轨钳

29.每25M2配备一个灭火器

30.30M以上的高出建筑,应设置加压水泵和消防水源管道

31.一级动火区域为禁火区域(木工作业和半成品)

32.防止弧光灼伤皮肤

33.焊工: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

34.登高焊割作业地面10M以内为危险区

35.金属容器内,电压不高于12V

36.L1,N,L2,L3,PE

37.黄,淡蓝,绿,红,绿黄

38.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39.漏电一般场所I小于等于30MA,潮湿和腐蚀小于等于15MA

40.三项基本原则:一、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三、二

级漏电保护系统

41.所谓二级漏电保护,总配电箱中必须有漏电保护器,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42.高度超24M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防护

43.它的搁支点和上端拉结点,都必须位于建筑物的结构上,不得做在施工设施上

44.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M2,高度不应超过5M

45.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式的防护门

46.下边沿至楼板或地面底于80CM的窗台等竖向的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加设1.2M的

临边护栏

47.电梯进口2层或最多10M设一道安全平网

48.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

向的1KN外力

49.凡坠落高度在2M

50.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51.凡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出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出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

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教育

52.在盾构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要有安全专项方案和措施,这是盾构设计方案中的关键。

2.盾构进出洞都存在相应大的危险性。人机交错、立体施工的特性十分显著。整个施工作业环境处于一个整体的动态之中,蕴藏着土体盾构进出洞的不安全条件。因此,对车和监控措施必须落实到位。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 (1)碎石类土的描述 碎石类土应描述碎屑物的成分、指出碎屑是由那类岩石组成的;碎屑物的大小,其一般直径和最大直径如何,并估计其含量之百分比;碎屑物的形状,其形状可分为圆形、亚圆形或棱角形;碎屑的坚固程度。 当碎石类土有充填物时,应措述充填物的成分,并确定充填物的土类和估计其含量的百分比。如果没有充填物时,应研究其孔隙的大小,颗粒间的接触是否稳定等现象。 碎石土还应描述其密实度,密实度是反映土颗粒排列的紧密程度,越是紧密的土,其强度大,结构稳定,压缩性小:紧密度小,则工程性质就相应要差。一般碎石土的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等三种,其野外鉴别方法见表4-4。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方法表4-4

注:1.骨架颗粒系指各碎石土相应的粒径颗粒: 2.密实度按表列各项要求综合确定。 (2)砂土的描述 砂类土按其颗粒的粗细和其干湿程度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其特征见表4-5。 砂土的野外鉴别方法表4-5

砂类土应描述其粒径和含量的百分比;颗粒的主要矿物成分及有机质和包含物,当含大量有机质时,土呈黑色,含量不多时呈灰色;含多量氧化铁时,土呈红色,含少量时呈黄色或橙黄色;含SiO2、CaCO3及Al(OH)3和高岭土时,土常呈白色或浅色。 (3)粘性土的描述 粘性土的野外鉴别可按其湿润时状态、人手捏的感觉、粘着程度和能否搓条的粗细,将粘性土分为粘土、亚粘土和亚砂土(见表4-7)。 粘性土的野外鉴别方法表4-7

粘性土应描述其颜色、状态、湿度和包含物。在描述颜色时、应注意其副色,一般记录时应将副色写在前面,主色写在后面,例如“黄褐色”。表示以褐色为主,以黄色为副。粘性土的状态是指其在含有一定量的水份时,所表现出来的粘稠稀薄不同的物理状态,它说明了土的软硬程度,反映土的天然结构受破坏后,土粒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抵抗外力所引起的上粒移动的能力。土的状态可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等。野外测定土的状态时,可采用重为76g、尖端为30?的金属圆锥的下沉深度来确定,其判断标准见表4-8。 土的状态野外判定标准表4-8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遇酸剧烈反应,一般为白色,如含不同杂质,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大理岩硬度不大,容易雕刻,磨光后非常美观,常用来做工艺装饰品和建筑石材。 2.板岩由页岩和黏土变质而成。颗粒极细,矿物成分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具有明显的板状构造。板面微具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灰、黑、灰绿、紫、红等,可用做屋瓦和写字石板。 3.片麻岩多由岩浆岩变质而成。晶粒较粗,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颗粒黑白相间,呈连续条带状排列,形成片麻构造。岩性坚,但极易风化破碎。 C、(矿物) 是地壳内外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一体。大部分矿物是固体,也有的是液体(如自然汞、石油)或气

岩石野外鉴别描述

主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 一、岩浆岩类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虽然很多,但常见的只有二十几种,称为造岩矿物,而最常见的造岩矿物就更少了,主要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前四种含铁镁高,称铁镁矿物,矿物颜色较深,又称暗色矿物;后三种含硅、铝高,称硅铝矿物,含有色元素少,矿物颜色较浅,又称浅色矿物。这几种造岩矿物相对于岩浆岩分类命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的肉眼鉴定特征及方法如下: 1、橄榄石(Fe,Mg)2SiO4 它的出现往往表示岩石中SiO2的含量处于不饱和,常分布在超基性岩和部分基性岩中,与辉石或基性斜长石共生。常见的橄榄石是富含镁的,故颜色一般较浅为橄榄绿色,但少数含铁多时可适于黑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不规则粒状,常见有贝壳状断口。次生变化常见,在喷出岩中往往变成红棕色片状伊丁石,有时还保留橄榄石的外形——假象。而在侵入岩中则变成为黄绿色至黑色(由于析出细粒磁铁矿之故)致密蛇纹石,或由叶蛇纹石集合体组成橄榄石假象。它在标本上由于光线的照射而具“闪光面”,这种现象在超基性岩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2、辉石和角闪石 这两类矿物性质上很相似,故常混淆,因此在这里一起叙述。它们都是暗色柱状晶体,与橄榄石在颜色、晶形、节理和次生变化等方面不同。前者颜色一般比较深,呈柱状晶体,有两组解理(110)和

(110)发育。辉石和角闪石的一般鉴别特征可归纳成下表: 在岩浆岩中常见的普通辉石和普通角闪石,常常颜色均为深灰黑色至黑色,光泽亦很相似,这时形状和断面就比较重要,对标本要注意其断面交角,辉石近直角,而角闪石近于菱形,常常要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 辉石类除了普通辉石外,在岩浆岩中还有斜方辉石,如古铜辉石、紫苏辉石等,与普通辉石不同的是如含铁少时,颜色较浅,为淡棕色或碎片状,有些带褐黄色,随着铁含量增多而颜色变深,为暗褐色至褐黑色。另一种为少见的碱性辉石,呈针状、长柱状,两头尖呈箭头状,黑带绿色,这时注意不要把它误认为角闪石,可根据共生矿物产况来识别。 3、黑云母 通常较易鉴别,黑色至褐黑色,具有较强的珍珠光泽,黑云母有时退色,颜色变浅,呈金黄色,底面呈六边形,(001)节理极完善,常呈片状,其纵断面常成为长条状,有时易误认为角闪石;但可以用小刀挑一点到手心上,用放大镜观察,呈片状并具有弹性。这个办法可同时区别于片状的绿泥石和蛭石。次生变化后,颜色变为绿褐色、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野外鉴别心得体会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野外鉴别心得体会 体会心得 1. 心得 2. 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 3. 土的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目力鉴别 4. 一般性土的野外鉴别 5. 岩石风化程度的野外鉴别 6. 钻探编录注意事项 7. 取水样注意事项 8. 表格清晰说明补充 心得 1.标贯的锤子反弹可以判断土层的密实度,软的松散的土不会反弹,硬的岩石会。 2,.泥浆的颜色可以判断土层的类别(含砂较多者)泥浆中会有颗粒出现(例如粉质粘土与花岗岩残积土)需结合岩土芯区别。 3.钻杆的跳动可初步判断土层的类别(密实度) 4.钻杆下入土层是否有塌孔的产生,进而判断碎石土砂土的密实度。基岩会出现掉块现象。 5.钻杆同一档转动速度的快慢可判断土层的黏性,密实度,是否出现糊状。 密实度可从以下方面判断a标贯(碎石动力触探)b钻进快慢c钻杆的

跳动d塌孔(松散类容易塌孔,反正密实的不易塌) 6.湿度的判段a地下水位b手拍是否有析水现象c用白纸吸水看是否透纸。 7.标贯锤没达到63.5+-0.5可用排水法验算 8标贯锤高度用钢尺测量 9.钻机在钻探前,必须检查是否摆稳,否则会使孔倾斜。 10.标贯的锤击速率保持在15-30击/min 11.分层做标贯,动探,层厚时标贯,动探试验一般每隔1-2m进行一次,测试深度超过 15cm时,试验间距可为2-3m 12.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层进行标贯试验时,为了避免产生流沙或塌孔现象使N值失真,孔内应采用泥浆护壁或下套管。 13.标贯锤遇到塌孔无法打到实地土层情况怎么处理? 14.标贯锤遇到坚硬的残积土等无法先预进入土层15cm时怎么处理? 一.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 1. 土的描述 1 粘土(粉质粘土):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2 砂土: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3 粉土: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

野外编录土的鉴别方法与描述

野外编录常用 一、杂填土: 杂色,松散,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粉土: (1)灰黄,很湿,稍密,含云母片,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 (2 )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三、粉砂: (1)黄色,饱和状态,中密,含云母片,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 (2)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3)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四、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灰黑色,流塑,含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韧性中,有腐味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塑状,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 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 (1):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 (2)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 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八、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九、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风化强烈,取芯呈砂土状,手捏易碎,遇水易软化,节理裂隙较发育。

十一、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取芯呈长柱状,锤击声哑、易碎,采取率92%,RQD81%。无裂隙,具水平节理,岩石等级Ⅴ类。 十二、中风化灰岩:灰~深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结构致密坚硬,裂隙发育大部分闭合,由方解石充填,岩芯多呈短柱状,长柱,少量呈碎石块状,碎粒状,土状,长度20~40cm 局部溶蚀现像严重,岩芯表面呈峰窝状,溶径5~20mm,最大 50mm.采取率 92% RQD81%. 十三、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一般情况下要分开描述)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浅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30cm 厚薄层粉土,湿,中密~密实。 十四、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 3cm。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十五、碎石土:浅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碎石含量 50%~70%棱角形,次棱角形,一般直径 20~40mm 最大粒径 120mm 成份以灰岩为主,少量为砂岩,由老黄土、新黄土,中粗砂,砾石充填。 十六、全风化粘土岩:褐灰色,黄褐色,棕红色。结构构造完全破坏岩芯呈土状,含风化碎屑,碎块,手捏易碎,遇水易分解。十七、强风化粘土岩:褐灰色,黄褐色。棕红色,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岩芯呈碎块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八、页岩:灰黄色,薄层状,手捏易散,遇水易崩解。 野外记录要点: 1) 粉质粘土:一般描述颜色,状态,夹含物。土质结构特征(均质程度或夹层,互层夹薄层)。状态:流塑、软塑、可塑、硬塑、坚硬。夹含物:铁锰质斑状黑色结核及浅绿色高岭土成份局部地区夹碎石,砂石颗粒(粒径较小,并夹腐植物)2) 粉土:描述颜色,状态(稠度公路)湿度,夹含物,土层结构。切面光泽,韧性。摇振反应。状态同粉质粘土不可搓条,湿度同粉质粘土。夹含物:腐蚀物。摇振反应:取少量粉土搓成小球在手掌中摇晃,如有水溢出表示摇振反应较高,无水则低。 3) 残积土:颜色,状态,夹含物。状态:软塑、可塑、硬塑夹含物一般为夹铁

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在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土样,必须及时用肉眼鉴别,初步确定土的名称、颜色、状态、湿度。密度、含有物、工程地质特征等,作为划分土层,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评价的依据。 1.土的鉴别和定名 土的鉴别定名是描述工作的主要内容,正确的定名可以反映土的基本性质。但是,在自然界中,土的种类很多,光有一个简单定名,还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士的真正面目。如粘土,由于沉积年代不同,有的沉积年代较老,得到了充分的固结和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沉积年代较近的粘土,其固结度与结构强度均要差些。应在其定名前冠以沉积年代或成因,如第四纪更新世(Q3)沉积的粘性土则写成“Q3粘性土”。或冠以成因类型如“冲积粘性土”等。 土是第四纪以来天然堆积的或由生物化学作用而形式的,按其成因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其特征见第一章所述。 2.土的描述 土的描述主要内容是针对影响其工程性质的,反映土的组成、结构、构造和状态的主要特征的。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的土,描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碎石类土的描述 碎石类土应描述碎屑物的成分、指出碎屑是由那类岩石组成的;碎屑物的大小,其一般直径和最大直径如何,并估计其含量之百分比;碎屑物的形状,其形状可分为圆形、亚圆形或棱角形;碎屑的坚固程度。 当碎石类土有充填物时,应措述充填物的成分,并确定充填物的土类和估计其含量的百分比。如果没有充填物时,应研究其孔隙的大小,颗粒间的接触是否稳定等现象。 碎石土还应描述其密实度,密实度是反映土颗粒排列的紧密程度,越是紧密的土,其强度大,结构稳定,压缩性小:紧密度小,则工程性质就相应要差。一般碎石土的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等三种,其野外鉴别方法见表4-4。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方法表4-4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

野外编录 土定名、分类、鉴别、描述等 第一章粘性土 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 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 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 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 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

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 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 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 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 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 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 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 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 6、结构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 7、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土的分类和鉴定

粒组划分 00粒 组统 称 细粒粗粒巨粒 粒组 名称 黏粒粉粒砂粒细粒粗粒卵石粒漂石粒 粒组粒径d的范围/mm ≤ 0.05 0.05<d≤ 0.075 0.075<d≤ 2 砾粒60<d≤200 d>200 2<d ≤20 20<d≤ 60

巨粒土和含巨粒的土的分类 砾类土的分类 土类粒组含量土代号土名称 砾细粒含量< 5% 级配Cu≥5, Cc=1~3 GW 级配良好砾 级配不同时满 足上述要求 Gp 级配不良砾 含细粒土砾细粒含量5%~15%GF 含细粒土砾 细粒土质砾15%<细粒含 量 ≤50%细粒为黏土GC 粘土质砾细粒为黏土GM 粉土质砾 土类土代号土名称 巨粒土巨粒含量≥75%漂石粒> 50% B 漂石 漂石粒≤ 50% Cb 卵石 混合巨粒土50%<巨粒含量 <75% 漂石粒> 50% BSI 混合土漂石 漂石粒≤ 50% CbSI 混合土卵石 巨粒混合土15%≤巨粒含量 ≤50% 漂石> 卵石SIB漂石混合土 漂石≤卵石SICb卵石混合土

砂类土的分类 土类粒组含量土代号 砂细粒含量<5% 级配Cu≥5 Cc=1~3 SW 级配良好砂 级配不同时满 足上述要求 SP 级配不良砂 含细粒土 砂 细粒含量5%~15%SF 含细粒土砂 细粒土质砂15% <细粒含 量≤50% 细粒为黏土SC 黏土质砂 细粒为黏土SM 粉土质砂 细粒土的分类 土的塑性指标在塑性图中的位置 土代号土名称 塑性指数I P 液限w L I P ≥0.63(w L -20) 和I P ≥10 ≥40% CH 高液限粘土

<40% CL 低液限粘土 I P <0.63(w L -20)和I P <10 ≥40% MH 高液限粉土 <40% ML 低液限粉土 黄土,膨胀土和红黏土的分类 土的塑性指标在塑性图中的位置土代号土名称 塑性指数液限w L I P ≥0.73(w L -20) <40% CLY 低液限粘土(黄 土)

野外及土层描述

野外及土层描述

.1一般规定 H.1.1 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 H.1.2 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 2 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3 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H.1.2执行。

岩石厚度分类表表H.1.2 H.1.3 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 2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定名; 3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 5 当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宜单独分层。

H.1.4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 2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3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 4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5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 6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H.2野外描述 H.2.1 岩、土野外描述的目的是:确定岩、土名称和划分层次、厚度,鉴别

滑坡的野外鉴别

滑坡的野外鉴别 滑坡的发育过程是受其内在地质条件和各种外界因素所控制的,滑动发生后会在地表留下各种滑坡构造形迹。研究这些滑坡构造形迹的展布规律和特征,进行滑坡的野外鉴别,是研究滑坡形成机制和进行滑坡防治的基础和前提。滑坡的鉴别也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对于滑坡或易滑动的山坡缺乏正确的认识,将工程建筑物设置在易滑动地段,在施工或营运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古老滑坡的复活或产生新的滑坡。这将对工程造成极大的危害。有的工程项目因产生滑坡而被迫迁移;有的工程则因整治滑坡而增加投资,甚至延误工期。 (一)野外鉴别方法 1.地层岩性 地层岩性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地区的滑坡发生于一定的地层之中。滑坡的产生多与泥质地层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地层中容易产生滑坡的主要原因是此类地层岩性软弱。在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往往构成潜在的滑动面(带)。 在进行滑坡野外调查时应首先查明易滑坡地层在研究区内的分布组合规律。在我国易滑坡地层的主要类型有:砂页岩和泥岩互层;煤系地层;灰岩、泥灰岩、页岩互层;板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等变质岩系;各种粘土、黄土和类黄土地层;风化残积层以及各种成因的堆积层等。 根据滑坡区内地层层序和产状的异常现象可以区分滑坡体和未扰动体的界线。在滑坡区内,滑坡体在脱离未扰动体的滑移过程中,岩土体常有扰动松脱现象。滑坡体的层位和产状特征常与外围岩体不连续,局部可能出现新老地层倒置的现象。滑坡造成的地层层序和产状特征的异常往往易与断层相混淆,在野外调查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其主要区别为:滑坡改变岩体结构的范围不大,而断层改变岩体结构的范围大,一般顺走向延伸较远。滑坡体常具折扭、张裂、充泥等松动破坏迹象,而断层上盘的岩体破碎多数是由有规律的节理切割而成。滑坡塑性变形带的物质成分较杂,厚度变化大,挤碎性差,所含砾石磨光性强;而断层带的物质成分较单一,厚度较稳定,破碎较强烈,常形成断层角砾岩或断层泥。2.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条件控制了滑坡滑动面的空间位置和滑坡范围,在大的构造断裂带

常见土的野外鉴别描述

实验一常见土类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实验内容:常见土类的野外鉴别、定名与描述 ●实验原理:钻探法在钻进过程中,必须随时做好钻孔记录。从钻机定位后由地表开钻到终孔为止,记录每一钻的深度,鉴别与描述每一钻取出的土样,进行定名,并立刻写在记录表中,作为绘制地质剖面图的原始依据。野外鉴别地基土要求快速,又无仪器设备,主要凭感觉和经验,对碎石土和砂土的鉴别方法,利用日常熟悉的食品如绿豆、小米、砂糖、玉米面的颗粒作为标准,进行对此鉴别。粘性土的野外鉴别可按其湿润时状态、人手捏的感觉、粘着程度和能否搓条的粗细等进行鉴别。 ●实验仪器与主要设备:切土刀,圆锥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 在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土样,必须及时用肉眼鉴别,初步确定土的名称、颜色、状态、湿度。密度、含有物、工程地质特征等,作为划分土层,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评价的依据。土的鉴别定名是描述工作的主要内容,正确的定名可以反映土的基本性质。土的描述主要内容是针对影响其工程性质的,反映土的组成、结构、构造和状态的主要特征的。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的土,描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细粒土的野外鉴别可按其湿润时状态、人手捏的感觉、粘着程度和能否搓条的粗细,将粘性土分为粘土、粉质黏土和粉土。 细粒土应描述其颜色、状态、湿度和包含物。在描述颜色时、应注意其副色,一般记录时应将副色写在前面,主色写在后面,例如“黄褐色”。表示以褐色为主,以黄色为副。粘性土的状态是指其在含有一定量的水份时,所表现出来的粘稠稀薄不同的物理状态,它说明了土的软硬程度,反映土的天然结构受破坏后,土粒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抵抗外力所引起的上粒移动的能力。土的状态可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等。野外测定土的状态时,可采用重为76g、尖端为30°的金属圆锥的下沉深度来确定, 2.砂类土按其颗粒的粗细和其干湿程度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砂类土应描述其粒径和含量的百分比;颗粒的主要矿物成分及有机质和包含物,当含大量有机质时,土呈黑色,含量不多时呈灰色;含多量氧化铁时,土呈红色,含少量时呈黄色或橙黄色;含SiO2、CaCO3及Al(OH)3和高岭土时,土常呈白色或浅色。 3.碎石类土应描述碎屑物的成分、指出碎屑是由那类岩石组成的;碎屑物的大小,其一般直径和最大直径如何,并估计其含量之百分比;碎屑物的形状,其形状可分为圆形、亚圆形或棱角形;碎屑的坚固程度。 当碎石类土有充填物时,应措述充填物的成分,并确定充填物的土类和估计其含量的百分比。如果没有充填物时,应研究其孔隙的大小,颗粒间的接触是否稳定等现象。 碎石土还应描述其密实度,密实度是反映土颗粒排列的紧密程度,越是紧密的土,其强度大,结构稳定,压缩性小:紧密度小,则工程性质就相应要差。一般碎石土的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等三种 (1)粘性土的描述与定名: 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塑性指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以及现场的一些心得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以及一些心得体会心得 1.心得 2.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 3.土的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目力鉴别 4.一般性土的野外鉴别 5.岩石风化程度的野外鉴别 6.钻探编录注意事项 7.取水样注意事项 8.表格清晰说明补充 心得 1.标贯的锤子反弹可以判断土层的密实度,软的松散的土不会反弹,硬的岩石会。2,.泥浆的颜色可以判断土层的类别(含砂较多者)泥浆中会有颗粒出现(例如粉质粘土与花岗岩残积土)需结合岩土芯区别。 3.钻杆的跳动可初步判断土层的类别(密实度) 4.钻杆下入土层是否有塌孔的产生,进而判断碎石土砂土的密实度。基岩会出现掉块现象。 5.钻杆同一档转动速度的快慢可判断土层的黏性,密实度,是否出现糊状。 密实度可从以下方面判断a标贯(碎石动力触探)b钻进快慢c钻杆的跳动d塌孔(松散类容易塌孔,反正密实的不易塌) 6.湿度的判段a地下水位b手拍是否有析水现象c用白纸吸水看是否透纸。 7.标贯锤没达到63.5+-0.5可用排水法验算 8标贯锤高度用钢尺测量 9.钻机在钻探前,必须检查是否摆稳,否则会使孔倾斜。 10.标贯的锤击速率保持在15-30击/min 11.分层做标贯,动探,层厚时标贯,动探试验一般每隔1-2m进行一次,测试深度超过15cm时,试验间距可为2-3m 12.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层进行标贯试验时,为了避免产生流沙或塌孔现象使N值失真,

孔内应采用泥浆护壁或下套管。 13.标贯锤遇到塌孔无法打到实地土层情况怎么处理? 14.标贯锤遇到坚硬的残积土等无法先预进入土层15cm时怎么处理? 一.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 1.土的描述 ⑴粘土(粉质粘土):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 构等。 ⑵砂土: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⑶粉土: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 ⑷淤泥:颜色,状态,包含物,有无臭味(可初判有机质含量),结构性,有无层理等。 互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 夹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10—1/3 夹薄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且多次出现, 2.岩石的描述: 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岩石的质量指标RQD。 RQD:75mm金刚石钻头,双层岩芯管取芯,每回次大于10cm的岩芯段之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 RQD大于90好的,75—90较好,50—75较差,25—50差的,小于25极差。 二.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目力鉴别。 (1)光泽反应: 1.方法:用刀切土并抹过土面,观察其切面。 2.评价:光滑程度,粗糙程度,光泽反应。 3.一般土的情况: 粘土:光滑,有油脂光泽,颗粒越细光泽越明显, 粉质粘土:切面稍有光泽。 粉土:无光泽,粗糙。 (2)摇震反应 ⑴方法:把土搓成小球,(天然含水量接近饱和的土)放在手掌上左右摇晃,另一手震击该 手,如土球表面有水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 ⑵评价:迅速,中等,缓慢,无。 ⑶一般土情况: 粘土:无, 粉质粘土:缓慢, 粉土:中等—迅速。 ⒊韧性: ⑴方法:把土搓成约3mm的土条,(天然含水量略高于塑限) 再搓成土团二次搓条 ⑵评价:低,中,高 ⑶一般情况: 粘土:能再次搓条,指压不碎。 粉质粘土:可再揉成土团,手捏即碎裂。 粉土:不能再搓成土团后重新搓条。 4.干强度: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

土的野外鉴别和描述 在勘探过程中取得的土样,必须及时用肉眼鉴别,初步确定土的名称、颜色、状态、湿度。密度、含有物、工程地质特征等,作为划分土层,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评价的依据。 1.土的鉴别和定名 土的鉴别定名是描述工作的主要内容,正确的定名可以反映土的基本性质。但是,在自然界中,土的种类很多,光有一个简单定名,还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士的真正面目。如粘土,由于沉积年代不同,有的沉积年代较老,得到了充分的固结和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而沉积年代较近的粘土,其固结度与结构强度均要差些。应在其定名前冠以沉积年代或成因,如第四纪更新世(Q3)沉积的粘性土则写成“Q3粘性土”。或冠以成因类型如“冲积粘性土”等。 土是第四纪以来天然堆积的或由生物化学作用而形式的,按其成因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其特征见第一章所述。 2.土的描述 土的描述主要内容是针对影响其工程性质的,反映土的组成、结构、构造和状态的主要特征的。因此,对于各种不同的土,描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碎石类土的描述

碎石类土应描述碎屑物的成分、指出碎屑是由那类岩石组成的;碎屑物的大小,其一般直径和最大直径如何,并估计其含量之百分比;碎屑物的形状,其形状可分为圆形、亚圆形或棱角形;碎屑的坚固程度。 当碎石类土有充填物时,应措述充填物的成分,并确定充填物的土类和估计其含量的百分比。如果没有充填物时,应研究其孔隙的大小,颗粒间的接触是否稳定等现象。 碎石土还应描述其密实度,密实度是反映土颗粒排列的紧密程度,越是紧密的土,其强度大,结构稳定,压缩性小:紧密度小,则工程性质就相应要差。一般碎石土的密实度分为密实、中密、稍密等三种,其野外鉴别方法见表4-4。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方法表4-4

野外及土层描述

.1一般规定 H.1.1 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H.1.2 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 2 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3 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H.1.2执行。 岩石厚度分类表表H.1.2

H.1.3 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 2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定名; 3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 5 当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宜单独分层。 H.1.4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 2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3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

4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5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 6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H.2野外描述 H.2.1 岩、土野外描述的目的是:确定岩、土名称和划分层次、厚度,鉴别成分、状态、湿度、成因类型、地质时代及工程地质特征,为地基的建筑性能和土、石材以及围岩的评价取得基本的第一手资料。 H.2.2 野外编录描述应对地基土进行综合定名。综合定名,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如新近堆积砂质粉土、残坡积碎石土等; 2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综合定名,如淤泥质粘土、碎石素填土等; 3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成韵律沉积、薄层厚度大于20厘米的地基土层,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名为“夹层”,厚的土层写在前面,如粘土夹粉砂层;当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互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鉴别以及现场的一些心得精讲

现场描述及鉴别 1、岩石 掌握岩石的描述内容;掌握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及现场鉴定方法;掌握岩石风化程度分类及野外特征。 2、碎石土 掌握碎石土的描述内容及描述要求;掌握碎石土密实度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 3、砂土 掌握砂土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掌握砂土的描述内容及描述要求;掌握砂土密实度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掌握砂土湿度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 4、粉土 掌握粉土的描述内容及描述要求;掌握粉土密实度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掌握粉土湿度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 5、粘性土 掌握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的现场鉴别方法;掌握粘性土的描述内容及要求;掌握粘性土状态分类及现场鉴别方法。 第一节现场描述及鉴别的基本要求 1、描述人员应认真观察,及时、全面、准确地做好描述记录工作,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 2、当岩、土的成因类型及地质时代等难以确定时,应将直观特征详细描述,宜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调查结果综合研究分析后确定。

3、为消除对同一岩土层认识上的人为差异,在描述工作开展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召集所有描述人员对岩、土层进行示范性描述,统一描述标准。 4、勘探点的位置如有移动,应注明移动的方位、高差及距离,必要时宜画出示意图,或用仪器测量其坐标、高程,并说明移动原因。 5、描述应使用专门的记录表格,逐项用铅笔(铅笔硬度建议采用 2H,标签浸蜡时可不用铅笔)书写,字迹清晰,严禁涂抹;当需要更改时,更改内容写在旁边,被更改部分用单横线划出。 6、颜色,应在岩土的天然状态下进行描述,并应副色在前,主色在后。例如,黄褐色,以褐色为主色,带黄色;若土中含氧化铁,则土呈红色或棕色;土中含大量有机质,则土呈黑色,表明土层不良;土中含较多的碳酸钙、高岭石,则土呈白色。 7、分层厚度的划分: ①层厚大于0.5m 时,必须单独划分为一层。 ②当层厚小于0.5m,但对岩土工程评价具有特殊意义的岩土层,宜单独分层描述,如岩体中的软弱夹层、土体中极薄软弱层等。并按主要组成物质定名,如页岩夹层、断层泥夹层、淤泥夹层等。 ③对同一土层中相间成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为1/10?1/3 时,宜定名为“夹层”,厚的土层写在前面,如:粘土夹粉砂层;当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互层”,如:粘土与粉砂互层;厚度比小于1/10 的土层,且有规律的多次出现时,宜定名为“夹薄层”,如:粘土夹薄层粉砂。 ④岩层厚度的划分见表1

土的野外鉴别及描述之令狐文艳创作

野外编录 令狐文艳 土定名、分类、鉴别、描述等 第一章粘性土 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 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结构及层理特征 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 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

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 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 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 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 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 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

野外常见岩石描述

斜长浅粒岩,风化色与新鲜面均为灰白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由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石榴石构成。其中斜长石(65%±)灰白色,半自形板状-他形粒状,略显定向分布,约0.5mm;石英(30%±)烟灰色,他形粒状充填,约0.5mm;黑云母少量,黑褐色片状,被绿泥石交代;石榴石少量,他形粒状,约为0.5mm,被绿泥石交代。 橄榄方解石大理岩,风化色及新鲜面均为灰白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大理岩(55%),白云岩(35%),橄榄石(10%)。 英云闪长岩,风化色为淡黄色,新鲜面为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组成,其中,斜长石近半自形板状-它形粒状,含量约为60%。石英它形粒状,含量约为25%,零散定向分布。黑云母片状,含量为约10%,局部绿泥石化。 石英闪长岩,风化色及新鲜面均为灰黑色,粗-中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矿物为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构成。其中斜长石近半自形板状-他形粒状,略显定向分布,具绢云母化,含量75%。石英他形粒状,含量15%。黑云母鳞片-叶片状,零散略显定向分布,含量10%。 闪长岩,风化色及新鲜面均为灰黑色。岩石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组成。其中斜长石(70%±),近半自形板状-它形粒状,略显定向分布,绢云母化明显;角闪石(15%±),它形柱、粒状,与黑云母、石英等混杂定向分布。黑云母(10%±),片状,主与角闪石混杂相对显条纹状定向分布;石英(5%±),石英它形粒状,零散或集合体呈似条纹状等定向分布。 板岩,风化色及新鲜面均为灰白色,变余粉晶结构,似板状构造。岩石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生物碎屑组成。其中方解石(90%±),它形粒状,杂乱分布;白云石(5%±),它形粒状;生物碎屑(5%±),主为棘皮类,零星分布。 灰黑色细砂板岩,风化色为黑色,新鲜面为灰黑色,变余粉砂状结构,似板状构造。碎屑成分为砂级碎屑(70-75% );填隙物(20-25% ),部分变质为绢云母。胶结类型属基底式。 变质粉砂质细砂岩,风化色为黄绿色,新鲜面为绿色,变余粉砂质细砂状结构,似板状—变余层理构造。碎屑成分为砂级碎屑,其中细砂(50-55),粉砂(35-40%)。填隙物(10-15%),主要为粘土,已变为绢云母、绿泥石。胶结类型属基底式。 粗粒岩屑长石砂岩,风化色为灰绿色,新鲜面为绿色,粗粒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碎屑成分为砂级碎屑,其中长石(35-40%)、石英(35-40%)、岩屑(25-30%)。填隙物(1-5%),主要为粘土,已变为绢云母、绿泥石。胶结类型属接触式。 变质粗中粒长石砂岩,风化色为砖红色,新鲜面为肉红色,变余中粗粒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碎屑成分为砂级碎屑,其中石英(50-55%),长石(40-45%)。填隙物(10-15%),主要为粘土,已变为绢云母、绿泥石。胶结类型属接触式。

野外如何用肉眼识别三大类岩石

野外如何用肉眼识别三大类岩石 在固体地球表面,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根据成因不同,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在野外,可以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如颜色、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等)、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以及粒度(指碎屑颗粒的大小)、圆度(指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球度(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等用肉眼判断是哪一类岩石。 一、岩浆岩 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内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直接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其主要识别标志有。 (一)、岩浆岩中喷出岩附近保存有明显的火山活动痕迹,如,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和柱状节理等;侵入岩常被其它岩石所包围。 (二)、岩浆岩的结构反映了岩浆结晶的特点。侵入岩中的各种矿物结晶良好,属全晶质结构,如花岗岩等;喷出岩是隐晶质或玻璃质,有的似煤渣状,用肉眼分不出其中的矿物成分。(三)、岩浆岩中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在空间排列及填充方式上有如下特点:

1、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不显示方向性,而呈均匀分布。 2、岩石无论在颜色上还是在粒度上,都是不均匀的,从整块岩石来看,显得斑斑块块,杂乱无章。 3、有熔岩流动的痕迹,例如,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 4、有由挥发成分逸散后留下的孔洞。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 5、有气孔被后来的次生矿物所充填而形成的杏仁状构造。(四)、除火山碎屑外,岩浆岩不具备层理构造,不含化石。二、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主要识别标志如下。 (一)、沉积岩的颜色、成分和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不同的岩层叠置在一起好像一部巨厚的“书”。因此,层理构造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构造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沉积岩除层理构造外,它的层面上经常保留有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它经常标志着岩层的特性,并反映沉积岩的形成环境。 1、波痕:是由风、流水和波浪作用在层面上留下的一种波状起伏痕迹。 2、泥裂:又叫龟裂,指在粘土质或砂质沉积岩表面,由于干燥收缩而形成的不规则的多边形裂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