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语》中的伦理思想与道德修养

《论语》中的伦理思想与道德修养

《论语》中的伦理思想与道德修养
《论语》中的伦理思想与道德修养

《论语》中的伦理思想与道德修养

摘要《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本书也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他所确立的政治、家庭、公共伦理等伦理纲常,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的生活规范。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所包含的伦理思想有些已不适用现代的中国,因此我们要对这本书辨证的学习,与时俱进的运用这些伦理纲常。

关键词伦理思想道德修养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在汉朝就已成为专门的学科,有专人传授,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长期为伦理教化服务。

在中国,最早有意识研究社会伦理道德现象的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周代。周灭商之后,为了降服商朝所统治的遗民诸国,保护周朝的政权,尤其是纣王因为失德而亡国的教训更是直接激发了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政治家、思想家对社会道德生活的自觉意识,并制定了周礼,提出以“孝”为核心的一套宗法道德规范,用以调节宗族内部的人伦关系。同时,还发明了具有道德意义的“德“字。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周人所建立的有孝有德的伦理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诞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正处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阶级斗争异常激烈,在如何治理国

家的问题上,更加显示了道德在阶级斗争中的特殊功能,从而推动了人们对道德的研究。孔子思想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其中,孔子的言行录《论语》作为中国第一本伦理学著作也就这样出现了。

一、《论语》中所含的伦理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本书也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这部书所涉及的领域及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但伦理道德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中占了很大比重。他所确立的政治、家庭、、公共伦理等伦理纲常,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的生活规范。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一些思想可能有了历史局限性,但总的看来,大多数主张是符合自然人性和社会规律的。许多精华部分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学习。概括说来,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关于个人和个人之间关系的伦理思想。

中国人向来喜欢和谐的社会生活。个人对社会而言犹如细胞对身体的作用,只有每个细胞之间达到了和谐的状态,身体才会健康。因此只要人和人之间能和平相处,也就不愁整个社会秩序的不安稳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和每个人接触,和每个人都熟识,因此这里我们讲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伦理思想主要指个人与朋友之间的伦理思想。

《论语》开篇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宋代朱熹

对这就话曾作出评价,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前两句是说学习和交友的事情,后面一句就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思想,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包容,宽容。体现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人是群居的动物,没有朋友的生活是不正常的生活,和朋友在一起畅所欲言的聊天和争论就是一种幸福的生活。虽然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知识水平不同,但这不应该是人们之间成为朋友的障碍。所谓和而不同就是人们处理朋友之间矛盾的最佳原则。

在现代的社会,人才辈出,各个行业的竞争力都日趋激烈。所谓千里马多,伯乐少,不是每个人的才能都能被发现,继而被提拔重用的。不被重用的时候,心里可能会郁闷,会纠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而现在的人们功利心比较强,为了利益会不惜出卖朋友、国家。而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是需要每个人对国家忠诚和热爱的。所以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有才有德的君子做人、做事,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升官发财,而是为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君子应以宽恕的心态来对待别人,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的时候,希望被了解,却不责怪别人的不了解。这都暗含了孔子思想的基调。做个有仁爱的人。总之,只有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秩序才能有个好基础。整个社会大厦才能稳固。

(二)关于协调个人和家庭关系的伦理。

张东荪指出:“中国的社会组织是一个大家庭而套着多层的无数

的小家庭。可以说是一个‘家庭的层系’(a hierarchical system of families),所谓君就是一个国之父,臣就是国君之子。在这样层系组织之社会中,没有‘个人’观念。所有的人,不是父,即是子。不是君,就是臣。不是夫,就是妇。不是兄,就是弟。中国的五伦就是中国的社会组织;离了五伦别无组织,把个人编入这样层系组织中,使其居于一定之地位,而深以那个地位所应尽的责任。”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家庭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家庭是国家的基本单位,就是这样千百万个小家庭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孔子的思想中也是非常重视家庭的伦理关系。

孔子的学生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意思是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物,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的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劳动人民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孝悌和社会的安定有直接联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思想主张就由此出发,认为孝悌就是仁的根本,主张以孝治天下。人人都做到了仁爱和孝悌,那么就不会有人反抗社会,国家就安定和谐而不会出现混乱的局面了。那么在孔子眼中,什么算是孝悌呢?我们可以从下面几句话中体会一下。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

孔子说,现在所谓孝,不只是说能够奉养父母就行了。试想狗、马能够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诚心孝敬,那养活父母和饲养狗、马,怎么样去分别呢?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孝必须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是一种自觉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情感,而不仅仅止于供养上。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今天,我们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也是看到了道德的软约束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至深。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宣传自己的优良传统,正是人们心里认同了这些优良传统,就会自觉遵守国家的规章制度。让依法治国的制度更加完善。

我们强调家庭伦理关系的作用还要注意一点:正是家庭里长辈以身作则秉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孩子们也从小耳濡目染,这样我们所要大力宣传的道德行为从家庭开始做起,比在社会上宣传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家庭都做到了和谐相处,尊老爱幼,那么整个国家的秩序就会安定了。

此外孔子以家庭为礼治社会的模型,还因为家庭是容易接纳人类社会有差异及不平等的前提下而最可能达到和谐境界的人际组合。(三)关于协调个人和国家关系的伦理思想。

孔子虽然以重建社会秩序为理想,但也明白,人是社会中的最小单位,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个人,便没有社会。无数个遵纪守法的人是建立社会秩序的最佳保证。

如何协调处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是每一个人作为一国之成员所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在孔子所处的时代,统治者代表着国家的利

益,个人和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便代表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国君要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坏绕在他的周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还有:“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这篇,孔子举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的多,既能使百姓循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表明主张以道德教化来治国的原则,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就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这就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影响,也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作为国家代表的统治者,怎么做能协调好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让百姓顺从尽忠,孔子对此也有一些论述:“季康子问曰,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就是说怎么使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而能尽忠?“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这话意思是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相互勉励,社会就会安定了。这篇文章透视出,孔子主张德治,要求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这样百姓就会拥护他。这段话讲的是国王与百姓之间的关系,那么

作为国王和百姓之间的联系桥梁大臣,国王又该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呢?

《论语》中是这样说的:“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君主怎样使唤臣子,臣子怎么样来侍奉君主?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就是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使唤臣子,而臣子应该以忠来侍奉君主。孔子认为,只要做到这样,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这是孔子思想中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孔子自身就是一个对实行礼的好典范。孔子对国君很尊重。即使生病卧床,也坚持礼制。比如:有一篇就说到这个场景,原文:“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孔子有病,国君来探视,他无法起身穿朝服,就把朝服披在身上,他认为这样才能对国君尊重,不违于礼。

儒家学说在当时的年代,并非凭空创造一些守则,要人们遵守,而是将已存在民间的伦理提升到理论的层次。任何社会都需要某种思想将社会的伦理正统化,使现在的生活方式获得合理的解释。

今天,我们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政策,也是受儒家传统的影响。在现在看来,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就是:“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主要侧重于追究既往,对人们起到威慑的作用,对那些触犯了法律条文的行为给予惩罚,而道德则侧重于防患于未然、扬善抑恶,是一种软性约束力。我们国家的法治还不完善,需要借助道德的软约束力来治理国家,保证国家的稳定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大力学习《论语》中所宣

传的伦理思想,激发人民大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拥护国家统一,遵守法律。

二、论语中所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

一种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情景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由孔子说开创的儒家思想在传统中国作为价值源泉,支配中国人的思想与行动达两千多年。儒家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又引起重视的原因在于对我们稳定国家秩序,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孔子对富国强兵的兴趣并不浓厚,只对重建社会秩序锲而不舍。他不仅留下大量伦理思想,更是提出了修身养性的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一)提倡学思并重。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话是说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错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辄。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然不失其精辟之见。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但人的知识再丰富,也会有不懂的地方,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主张慎言力行。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贡问怎么做一个君子,孔子就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就是君子

的行为。意思就是说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是,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能取信于人。所谓“信”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道德修养行为。“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无輗,小车无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孔子用这个比喻,是传达出来一个“信”的重要性。“信”是儒家传统伦理是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人生在世,既要取得别人的信任,也要对人讲信用。

孔子的这些言论对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很有启发意义,不管是我们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也要讲究诚信,特别是对企业来说,诚信就是一种隐性的价值。

(三)强调见利思义。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利益和道德的关系。孔子提倡的思想是重义轻利。他认为君子的行为不在于是否有利益,在于是否符合道义、符合社会规范。因此他在义利关系上总的倾向是尚义贬利。认为做事只须问此事应不应该做,是否符合道义,而不是问此事是否有利,尤其不能考虑个人的利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把义作为是君子之德,把利作为小人之事。很少讲利,他认为追求利是有害的。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强调以义制利,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他自我表白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

孔子十分重视义的作用,希望通过行义以达其道。此外,对于人和自然之间的相处,孔子也有自己的原则。“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来钓鱼,只射飞鸟,而不射巢中的鸟。这既表明孔子的仁德之心,也表明孔子认为重义不仅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破坏自然的和谐。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大力提倡,现在每天的新闻都有报告,一些珍贵的稀有动物面临着灭绝。我们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不仅为了动物的生存,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孔子的思想从古流传至今,依旧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自然有他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虽然孔子所提倡的社会秩序模式是“德化礼治”,和我们今天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点差别,但是我们从孔子的伦理思想中虚心学习德治的方法,可以更好的为我们的法制进程做好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论语.远方出版社,2008.

[2]李泽厚.论语今读[m].新知三联书店,2004.

[3]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张以文.论语助读[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5]东篱子.边读边悟论语[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6]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王集权.现代伦理学通论[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孟子中的修身思想

《孟子》中的修身思想 按:《孟子》一书关于修身养性的内容对后世影响极大。与《论语》相比,《孟子》多形而上之论,风格亦与《论语》迥异。总的来说,《孟子》一书在修身养性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深度,有其不朽的价值。考虑到原书的章节结构对于理解该书修身言论之间的关系并无直接帮助,因此这里在编排时将原书的章节结构打乱,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论养心,第二类主要论养心之法,第三类为修身境界等。 (1) 〖尽心〗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 〖求放心〗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养心〗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存心〗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离娄下》) 〖操存〗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蘗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茍得其养,无物不长;茍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告子上》) (2) 〖反身而诚〗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尽心上》) 〖自求〗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尽心上》)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中所蕴含地教育思想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语录体形式地著作,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地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地一部经典著作. 《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地文章.全书篇,共章,约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地是每篇开头地几个字.它所记录地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下面就其中所蕴含地部分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以飨同仁. .有教无类 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说地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地贵贱、庶鄙等划分种类.西周时代地学校被世袭地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地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因此,当时地教育则集中在上层阶级,叫做“学在官府”,是没有平等可言地.孔子所提出地“有教无类”地内涵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从而实现教育地人人平等.这一思想地提出则打破了“学在官府”地局面,适应了“士”阶层地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地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这与我们当前所提倡地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地理念是一脉相承地,目地就是要求使受教育者地起点平等,让所有地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能成才. “有教无类”与孔子提出地“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地两个方面.二者说地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地结合,是共性与个性地统一.“因材施教”要在“有教无类”地指导下进行,“有教无类”要靠“因材施教”来落实.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可以说,他对他们地个性了如指掌,因此,才有了因人而教,扬长避短地生动地教育局面.这一思想与我们目前“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地思想一致. 这一伟大地思想和《论语?雍也第六》中提出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一致地.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此节出自《论语·雍也第六》.是孔子“因材施教”地具体体现.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提纲: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二、如何尽孝 三、再倡孝道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本文阐述了《论语》中孔子的孝道观:仁是孝的本质,礼是孝的核心,并探究其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变化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儒家学说的显着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

论语中展现个人修养的是什么

论语中展现个人修养的是什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把学习得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实践,养成习惯,不是很喜悦吗?有同道好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 的才学,我也不生气,不就是一位君子吗?” 学问是什么: 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 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 做事对,这就是学问。 学问从哪里来? 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孔子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 知己难求 孔子时代中国人口只有几百万人,在这个几百万人中,他有三千弟子,而且每一个都是国家的精英,那是一股不得了的力量。但是 孔子没有积极去求富贵,为什么呢?他看到,即使一个安定的社会, 文化教育没有完成,是不能解决其他问题的。 要解决问题是要靠思想的纯正。因此他一生宁可穷苦,从事教育。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 然有知己。任何一个人做了一辈子人,包括你的妻子、儿女、父母 在内,可不一定是你的知己,所以人能得一知己,可以死而无憾。 怨天尤人

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人能够真正做到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 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 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 生活智慧 1、做人应该愉快地生活,而不是完全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以及 官能上的刺激。 2、要获得内心的快乐,最好接受孔子的建议。自我修持,以期 早日获得孔门三乐。 3、内心的悦乐,不能靠别人。最好要求自己,而不计较别人是 否如此,自然乐在生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 本与?” 有子说:“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而会去冒犯长上的,必定是很少的。不会去冒犯长上,竟然喜好作乱的,那是不会有的。君子 专心致力于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好,仁道便由此产生。孝悌是 行仁的根本,实在十分明显。” 孝是什么 中国人谈孝字,“父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 自然爱哥哥。 我们后来讲孝道:“你该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说法有问题,天下的确有些“不是的父母”,怎么没有“不是的父母呢?”这 不是孔孟思想,是别人借用孔孟的帽子,孔家店被人打倒,这些冤 枉罪受得大了。

【读书精华】《论语》中经典的句子及释义

【读书精华】《论语》中经典的句子及释义 01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观点不同,也就不要在一起共事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真诚,不虚伪。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论语中的修身思想

《論語》中的修身思想 按:《论语》中的修身言论,多为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显得异常平实;与《中庸》相比,很少有高深玄远之论;与《孟子》相比,则很少关于心灵的直接反省,而多论及品格德行。如果说《大学》、《中庸》都是综论性质的修身之作,那么《论语》则是随感而发式的人生箴言。由于该内容多接近日常生活,对初学者易于理解,因此我们将《论语》放在最前面。下面摘录《论语》有关修身的部分言论并按原书顺序排列。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学而第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学而第一》)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学而第一》)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学而第一》)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学而第一》)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学而第一》)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学而第一》) 子貢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学而第一》)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第二》)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第二》)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为政第二》)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二》)

最新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资料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回答者:teacher073 《论语》中的教育名言读论语,抓教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样令人赞颂的光辉业绩,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与其艳羡其业绩,不如深入《论语》当中,分析他的教学理念,探讨他的具体做法,然后运用于我们的工作中。 一、德智并重 孔子教学很注重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

一论断,认为德才兼备、温文尔雅、表里如一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 1.德育为先。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尤其重视加强道德教育。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总概念。“仁”的内涵非常广泛,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更包括爱人、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勇、敬、温、良、俭、让、诚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种美德都只是反映了仁的一个侧面,只有将它们集合、归纳、凝聚为一体,才能称得上“仁”,但是它的精神内核核心却很凝练,就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必须先做到“忠恕”和“孝悌”。孔子的德育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君子”而服务的,但它形成于德育实践过程中,基本上反映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2.智育重法。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一般来说,知识的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一个智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孔子认为除了极少数的“圣人”外,绝大多数的人要获得知识与技能必须“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论语.季氏》)。“学习”一词就来自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可见智育的首要目的是教给学习者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其次才能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这一指导思想和我们现在的某些单纯的应试教育、技能教育相比,无疑更正确、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文。 3.德智并重。孔子是历来主张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立志于“道”,执守于“礼”,遵循于“仁”,而博览、涉猎、游学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他的教学内容也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四教”,即“文、行、忠、信”。在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做学生的人,在家便要孝顺父母,出外便要敬爱尊长,做事则要谨慎而又诚实可信,能与众人友好相处而又亲近有德的人,如此躬行实践,注意道德修养的同时学习文化知识,德、智并重,但是将道德修养放在了学习的前面,而且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也确实注重德育为先,他对弟子的教育,始终贯穿着道德的主线。我们只有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真正扭转“以考试成绩定成败”的指向,将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列入升学考试之中,尤其是后者要定出相应的有权威的指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重智轻德现象。 二、教学态度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篇一: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刘文刚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 它涵盖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学习论、为政之道、道德修养论、孝悌说等等。本文在此阐述下我对论语中孝的思想的一点看法和感悟。 先看这段: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尽孝道, 首先得赡养父母, 但这远远不够, 还得尊敬他们。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孝在能赡养的前提下要尊敬父母。此为其一。 其次,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 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 始终如

一, 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 再次,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意思是说, 父母在世时, 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 如果真要出远门, 一定要讲清去处, 安顿好父母。 再次, 尽孝道不可违礼, 态度要谦和。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 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 爱天下之人, 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 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 讲究方法, 希望他们接受, 但又不可违礼。 最后, 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子曰: 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父之道, 可谓孝矣。 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 孟庄子之孝也, 其他可能也;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

《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与其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两千五百多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论语》 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将是我们应当深思的问题。 和谐社会道德修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它之所以能够至今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而不倒,正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而这个文化的主体便是由以“仁”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文化作支撑 的。两千五百多年来,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已经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教育理念、审美情趣等等,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提倡的“仁”,其中一个重要 的内涵就是要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注重严于律己。人要通过“修己”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 感、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更是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推敲、反 省和改正,以提高我们自身道德修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当今社会人们提高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在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中,缓解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心。纵观2007年内发生的大案,贪污腐败、非法集资、监守自盗、“高智商” 的计算机犯罪等等层出不穷。尽管我们只是管中窥豹,但是其中折射出的世间百态,值得我 们仔细深思和回味。人们往往忙碌于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渐渐忽视了对自身精神文化的建 设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继承与繁荣是极其不利的。 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其目的是实现“德治”。这就要求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以形成“仁”的德性。孔子曾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德 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这些与我 们社会总体道德修养现状不谋而合,直指组成这个社会的个体----人所存在的问题:人们道 德观念日渐淡薄造成世风日下。与此同时,孔子也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仁。??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以此来说明道德修养以 及自律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想又好又快地发展、可持续发展,真正落实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民 道德修养水平势在必行。 二.提高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学而》篇中首次将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作了概括表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明确指出道德修养所要达到

修身古文励志名言100句

修身古文励志名言100句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修身古文励志名言100句,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浅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作者:————————————————————————————————日期:

浅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荣昌安富中学 对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有批判的部分,从中可以得到借鉴,也有继承的部分。当然,继承也不是毫无批判地硬搬和摸仿,而是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优秀的东西,加以弘扬、改造和创新,使之有用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下面对《论语》一书中的教育思想,作些粗浅分析。 一、“博文”“约礼”,德智并重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包括思想意识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前者的阶级性是明显的,后者中有的文化知识具有阶级性,有的则不具有阶级性。然而,作为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包含教育目的、培养为谁服务的人等则在本质上具有阶级性。《论语》于此有充分反映。 在《论语》中,孔子十分强调“礼”,他明确地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认为“仁”是“礼”的本质和核心。孔子不仅多次地向弟子们讲解“礼”、“仁”的涵义和要求,教导他们遵“礼”、依“仁”,还提出了对弟子们的全面要求。孔子两次谈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即君子要广泛地学习文献,并用礼节来加以约束规范,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叛道了。孔子也正是这样要求弟子的,所以颜渊说:“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使弟子们“弗畔”,这就是孔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很明显,孔子是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在“道”,执守于“礼”,遵依于“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

论语中的孝道

论语中的孝道 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3.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子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在中国古代伦理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直以来被历代文人们大加赞扬的。在孔子的思想中,孝道是组成其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天地君亲师,古老的祖训与名言,代代传承,直至今天。 古人怀着对天地对自然的敬仰,在今天,似乎已经被渐渐地忽视,由于人类的能力在不断地增强,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之心日盛,这些暂且抛开不提。君,今天看来,国,似乎更加切合实际。再往下,就是亲,此处的“亲”,自然指的就是双亲,是父母。 那么,究竟什么是孝道?古老的时代,孝道是“父为子纲”的强权,孝也是“卧冰求鲤”的感人诗篇,孝道也还是杀子救母的荒诞,那么今天呢?今天的世界,需要怎么样的孝,才是真正契合时代的孝呢? 即使圣贤如孔子,在不同的人问及孝时,给的都是不同的答案,与其说是后人所解释的,孔圣人因材施教,倒不如说是,因为孝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身就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初识世事的孩童,孝就是乖乖听话,不让父母生气; 对于开始读书的学子,孝就是好好读书,不让父母担心;

论语中的仁

论语中的“仁” 孔子的“仁”中心思想,应从圣人、仁人、君子三者的等级秩序看,“圣”包含仁而成为比“仁”高的境界,不仅因为“圣”方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已以安百姓”,而且,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尧舜也很难说已经臻达此境界——“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仁”的境界和“君子”境界尽管同样不易臻达,但却有可能通过全身心努力而实现人格转换。 《论语》的关键词“仁”出现过百余次,其意义有多重,需要细致厘定各层意味。一指“仁爱仁德”,共出现105次。又可细分为:“仁爱”如:“求仁而得仁”,“人而不仁”,“仁者安仁”;“亲爱”如:“仁民爱物”。二指“仁人、仁政、仁心仁术”,如“凡爱众,而亲仁”,“殷有三仁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知者乐,仁者寿。”可以说,“仁”的主要含义就是“爱人”,用《孟子》引孔子的话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将仁看作是孔子学说的根本和关键之所在,并从根本上显示出儒家和道家的理想人格君子风范的差异。

《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或者说“仁者先难而后获”,或者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或者说“爱人”就是“仁”。这些说法需要细加分析,从不同层面加以考察。 在我看来,孔子的“仁”的思想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其一,“仁”的精神是从主体身心出发,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 这种普遍性地爱他人的观念,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征。在《论语·颜渊》中就有三条论及此,十分重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孔子看来,“爱人”与“克己”并不矛盾,通过克制自己的过分欲念而达到中庸协调的境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的人我观念下,恪守社会礼仪并达到“爱他人”的“仁”的境界。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第一次对“仁”加以确切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句话同《论语》中孔子其它地方谈论“仁”

论语、诗经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观学后,时常练习,不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恼怒),不是君子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又(能从中)发现新知识,(就)可凭此做老师了。”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所得。”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 ”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的过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论语》中的教育观

《论语》中的教育观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 主要包括: “有教无类”(卫灵公15·39)、 “因材施教”、 “尊师爱生”、 “践行兼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方面。 这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据史书记载,孔子一生教育培养了三千多学生。但有名字记录流传的,大约有七十余位。其中有十位,更是孔子最赏识的优秀弟子。他们是:德行: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 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 言语: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 政事: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 文学:卜商(字子夏)、言偃(字子游)。(先进11·3)从学生们的年龄及其籍贯看,大致可以推定孔子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共吸收了三批重要的学生。 第一批是孔子30岁到45岁之间所收的早年学生,这批学生比孔子大约要年轻七八岁到十五岁之间。他们大都是在鲁国出生的青年。这批学生有: 仲由(子路,少孔子9岁)鲁人,卞之野人,尝食藜霍,负米百里之外。

颜由(季路,颜回之父)鲁人。 曾点(曾参之父)鲁人。 公冶长(孔子之侄女婿)齐人,曾坐过牢。 孟懿子(鲁国贵族)。 南宫敬叔(鲁国贵族)。 冉耕(伯牛,少孔子7岁,冉雍之叔伯辈)鲁人。 闵损(子骞、少孔子15岁)鲁人,事父母至孝。 第二批是孔子45至60岁左右,由出仕鲁国到周游列国期间所收的弟子。这批学生年龄大多少孔子三十岁左右,以鲁国和卫国年青人为主。孔子游历列国,停留最长时间是在卫国。孔子说:“鲁卫之政,兄弟也。”这一期间,孔子开始在政治上(51岁为鲁中都宰,54岁为鲁大司寇,摄行相事)和学术上都取得很大成就,颇有声望,因此得以举荐他的学生出仕于多国,诸如举荐冉求、冉雍为季氏宰,举荐子路为季氏宰及卫国大夫孔悝(kuī)为邑宰,举荐子贡代表鲁国出使齐、吴、越、晋等国。 这批学生有: 冉求(少孔子29岁)鲁人,助季氏聚敛,孔子叫学生“鸣鼓而攻之”。端木赐(子贡,少孔子31岁)卫人,利口巧辩,善于外交。 冉雍(仲弓,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 颜回(少孔子30岁)鲁人,《论语》称:“回也,屡空”,“贤哉,回也”。高柴(子羔,少孔子30岁)卫人,《史记》载:“柴也愚,长不盈五尺”。宰我(前522-458),与子贡大抵同年辈,鲁人,利口辩词,与孔子辩三年二丧。孔子斥之为“不仁”。昼寝,孔子斥之为“朽木不可雕”。 商瞿(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传《易》于瞿。

论语诗经名句默写

《论语》名句背诵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朝闻道,夕死可矣。 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1、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22、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7、道不同,不相与谋。 2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2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3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31、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 3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4、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4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及使用情况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及使用情况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

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8.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1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者而改之。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中的哪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论语》中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论语》中表示要虚心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6、成语“择善而从”的出处是什么?择其善者而从之。 17、《论语》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人不知而不愠. 18、《论语》中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 19、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

《论语》教育思想

《论语》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语录体形式的著作,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 《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它所记录的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下面就其中所蕴含的部分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以飨同仁。 1.有教无类 此节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说的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的贵贱、庶鄙等划分种类。西周时代的学校被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的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因此,当时的教育则集中在上层阶级,叫做?学在官府?,是没有平等可言的。孔子所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内涵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从而实现教育的人人平等。这一思想的提出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这与我们当前所提倡的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目的就是要求使受教育者的起点平等,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愉快生活、学习、成长,让人人都能成才。 ?有教无类?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说的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的结合,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材施教?要在?有教无类?的指导下进行,?有教无类?要靠?因材施教?来落实。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可以说,他对他们的个性了如指掌,因此,才有了因人而教,扬长避短的生动的教育局面。这一思想与我们目前?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的思想一致。 这一伟大的思想和《论语?雍也第六》中提出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是一致的。 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此节出自《论语·雍也第六》。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说的是:?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这是典型的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诠释,至今仍在沿用,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这是孔子对后人教育上的最大贡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