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葛瑞汉的汉学研究

对葛瑞汉的汉学研究

对葛瑞汉的汉学研究
对葛瑞汉的汉学研究

对葛瑞汉的汉学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葛瑞汉的汉学研究历程

葛瑞汉(Angus Charles Graham, 1919-1991),世界著名汉学家,伦敦大学东方及非洲研究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教授,1919年生于威尔士拍纳思( Penarth,Wales )01932-1937年,葛瑞汉在希罗普郡的埃尔斯大学(Ellesmore College,Shropshire)学习,后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神学。1944-1945年接受日语训练,被派到马来亚、泰国等地担任日语翻译。1946年,葛瑞汉进入伦敦大学的东方及非洲研究院,开始其学术生涯。他于1949年取得文学学士学位后留校担任古汉语讲师。1953年,葛瑞汉以对二程兄弟的研究获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后来以《中国的两位哲学家—程明道和程伊川》( Two Chinese Philosophers: Ch’eng Ming-tao and Ch’eng r-ch’uan)为题出版。

自1954年起,葛瑞汉先后赴香港大学(1954-1955年)、耶鲁大学(1966-1967年)、密歇根大学(1970年)、康奈尔人文学会(1972-1973年)、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

所(1984-1986年)、台湾清华大学(1987年)、布朗大学(1988年)和夏威夷大学(1989-1990年)等大学讲学,足迹遍布欧亚。1981年成为英国(文史哲)研究院院士。在葛瑞汉近50年的学术生涯中,主要致力于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的研究,为中国哲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翻译的中国哲学典籍和诗同被奉为经典。1965年由企鹅书店(Penguin)出版的《晚唐诗集》( Poems of the Late Tang ),以及他翻译的《庄子》〔1981年以《庄子内七篇和外篇选》( Chuang-tzu The ASeven Inner Chapters and Other Wiitings加m the Book Chuang-tzu)为名由艾伦一昂温出版公司(Allen and Unwin)发行〕和《列子》The Book of , 1960由伦敦约翰默里出版社(John Murray)出版〕,均被列为至尊经典。

1989年,《论道者—古代中国的哲学辩论》( 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in ancient China)一书由敞院出版社(Open Court)出版。该书成为首部英语世界里系统的中国哲学史书,葛瑞汉以西方学者的立场出发,特别是对先秦哲学史,阐释了中国哲学从孔子到荀子的哲学思想,被公认为解析古代中国哲学的权威英文著作。葛瑞汉的汉学成果还有: 《价值观I}pJ题》(The Problem of Value, 1961); 《后期墨家的逻辑、伦理和科学》( Late》(Poems of the West

Lake, 1990); 《理性中的非理性》( Unreason within Reason )等。

二、《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

《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 Two Chinese Philosophers: Ch’eng Ming-tao andCh’eng r-ch’uan )为葛瑞汉博士论文,是葛瑞汉汉学研究的处女作,1958年由伦敦伦德·休姆夫雷出版公司(Lund Humphries)出版。该书以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哲学为切入点,以西方哲学的视角对程P}(程明道)和程颐(程伊川)的新儒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分别对程伊川哲学的理( Principle )、命(Decree )、气(Ether )、性(Nature )、心(Mind )、诚敬( Integrity Composure )、格物(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和辟佛(Criticism of Buddhism )以及程明道哲学的仁(Benevolence )、易神(The Changes Psychic )、一元论与二元论( Monism and Dualism ),善与恶(Good and Evil )、性(Ming-tao on the Nature)进行了梳理与阐释。该书主要比较中欧哲学之异同,着重突出二者之“异”;以一般大众为目标读者,分疏了二程的理学范畴体系,阐明了各自范畴的意蕴,考究了两人的相互关系以及二程前后新儒家们的思想,显示出西方人在理解中国人的观念时自身无意识的先定之见。

此前,鲜有西方学者对宋代新儒学给予关注,葛瑞汉以一名西方人的视角从宋代新儒家那里获得了中国哲学的启迪,开了西方人关注中国新儒学的先河。葛瑞汉认为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相互依存,而不是各自孤立;整中有分,而不是部分的集合,对立的双方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矛盾,认为万物是变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而非向前发展),而不是静止的;看重物之用,而不是物之质;关心相互感应,而不是因果关系”(葛瑞汉1999:17),而此书中就有许多例子证明此种观点。如程伊川哲学第五章“心(Mind )”里,葛瑞汉认为中国人所认为的“心”,在“思绪纷乱”和“实际心悸”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划分,除其能指示“身体器官心脏”外,其主要释义为“存在于心中的某种东西—能控制身体运动,是‘知’( Knowledge)中的能动者”,其以各种方式回应着外界的刺激,随着外物对内在的刺激而变化。

任继愈先生曾对该书作如下评论:随着西方学者对中国思想研究的深入,他们把目光从原始的孔孟转到了宋儒,二程兄弟恰恰是宋儒新体系的奠基者。西方汉学家中,葛瑞汉的成绩较为突出。他的这部研究北宋二程的书自1958年出版以来,在欧美汉学家中迄今仍占有领先的地位,受到同行的重视。该书对二程

哲学的重要范畴,如理、气、性、命、心、物等都有较详细的剖析,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专著,该书的某些论点对中国学者也有参考价值。程氏兄弟既属于中华民族,他们创造的精神财富也属于世界人民。研究他们的思想、著作,是中国学术界的责任,也是世界学术界的责任。葛瑞汉的著作开了一个好头,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外国学者继续下去。

从此书第一版以来(1958年英国第一版,1978年英国第二次印刷,1991年美国第一版),西方对宋代新儒学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该书的权威地位为学术界所共识,一直被誉为研究中国思想必读的经典名著。程氏兄弟的哲学思想属于中华民族,更属于世界人民。葛瑞汉作为西方汉学家对中国哲学研究开启了先河,也为中国学术界对其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之效。

三、《列子》译介

1960年,葛瑞汉出版其第一版《列子》( The Book of Lieh-tzu: A Classic of the Tao )译作〔伦敦约翰默里出版社(John Murray ) },在此之前,仅有翟林奈(Lionel Giles, 1875-1958 ) 1912年出版的《列子》完整英文译本Taoist Teachings fim the Book of Lieh-Tzuo 作为道家典籍之一的《列子》,简单说来是本故事集,谚语短

文成于八章,每章均有一个独立主题:“天瑞”( Heaven’s Gift ),“黄帝”( The Yellow Emperor ),“周穆王”( King Muof Chou ),“仲尼”( Confucius ),“汤( The Quesrions of Tang ),“力命”( Endeavour andDestiny ),“杨朱”( Yang Chu ),“说符”( Explaining Conjunctions )。其为《道德经》和《庄子》之后最为重要的道家文献。相比于《道德经》的晦涩难懂,《列子》可谓迄今为止最易理解的道家经典。而对西方人来说,其也可谓了解中国道家生命哲学最好的入门书。如果说“无为”是《道德经》的中心,那“自然”则是《列子》一书的中心。儒学家可以描述他们的“道”,但道学家认为人们在不知“道”的同时,“道”相伴随行,不可言喻。正如葛瑞汉反复示例,如同游泳的人不能说明他是怎么漂浮起来的一样,道者也不能说明何为“道”。《列子》开篇述“道”不可言,与《道德经》首句“道可道,非常道”相呼应。葛瑞汉站在一个西方汉学家的立场,从比较得来的儒学和道学的差别,努力理解诊释道家的真谛,即道者必须“无知”且“无为”。西方思想家关心的根本问题是“真理是什么”,而道家思想者关心的问题是“道在哪里”。没有《道德经》的高深神秘,也没有《庄子》的朗朗上口,《列子》的力量在于其生动、鲜明、奇特、幽默的短篇故事。

葛瑞汉在翻译的同时还对其进行了自己的解释,在此之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得知葛瑞汉自身在张湛注解帮助下对道教典籍《列子》的理解。如葛瑞汉认为道家所认为的静思只是求道的一种方式,而并不是视这种状态本身为高深。如《列子》“仲尼”一章中一处描写南郭子静如土偶:“南郭子貌充心虚,耳无闻,目无见,口无言,心无知,形无惕,往将奚为?”列子认为如南郭子这种形貌充实而心灵空虚的人是没有交往的必要的,也充分说明道家追求的并不是形体上的静,而是思想深处的静,即为“道”。

葛瑞汉同意中国学者对《列子》成书时期的追溯,即略早于张湛对此书注疏时日( 370 ),大约在公元300年。但对“杨朱”一章与其余《列子》文风不一的说法,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因为不能寻见有力证据证明此章的享乐主义不同于其余各章秉持的观念,并不能有力说明此章不是同人所作。在其序言最后,他也坦言,翻译时也曾时常遭遇困难,遇此情况,其均依据张湛注疏所隐喻的含义进行直译(Graham 1990:xiv)。葛瑞汉也对《列子》一书的出处进行了考究,他认为《列子》的确包含许多其他书籍记载过的故事。如《列子》第二章大约一半来自《庄子》(约公元前300年),第八章约一半以上也来自公元前二、三世纪的资料。但

是一旦除去那些已知段落和故事,《列子》一书的文风及思想极其一致,所以葛瑞汉最终倾向于认为除去“杨朱”一章,《列子》一书的大多数内容出自一人之手,大概源自公元300年(Graham 1990 : 12 )。

葛瑞汉从一个全新的方向解析了这个神秘的多面性文本。在众多《列子》译本中,此版被公认为最具学术价值的译文。华兹生(Burton Watson 1925-)曾推介此书道:“葛瑞汉教授对《列子》一书的精妙思想和文学效果做到了公道详实的翻译。”

四、《论道者》

葛瑞汉1989年出版的《论道者》( 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China ),为英语世界首部系统的中国先秦哲学史专著。该书以西方学者的立场,阐释了从孔子到荀子的哲学思想。当时,葛瑞汉是与英国汉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齐名的汉学大师。他任教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是英国,也是西方最重要的汉学研究中心之一。《论道者》可谓葛瑞汉教授平生研究的总结,尤其是其对先秦哲学的研究,贡献极大。该书的主题更多关注的是哲人们想什么与他们怎样想,分别从儒家、法家、阴阳家、道家、墨家的角度出发,集中于学派间的争论。除此之外,本书也关注与西方理性极端相反的思维模式的分析,

关注《老子》的格言、阴阳宇宙论的关联性和《周易》的占笨系统等(葛瑞汉2003:1)。他将影响中国的主要思想概括为如下五种:

(1)儒家:一种批评性反应层面下的基于基本的社会契约、血缘关系和传统习俗的伦理,它以家庭为模型构造社会共同体,使君/臣与父/子以及古/今与祖先/后代相关联; (2)法家:一种具有治理规模空前与习俗多样的帝国之方法的理性统治术; (3)阴阳家:一种以社会共同体为模型构造宇宙的原始科学; (4)道家:(东汉始为佛教所修正)将个体生命直接与宇宙关联的私人哲学,它给可能瓦解社会共同体的不可同化在社会秩序内留出一个空间; (5)墨家:(通过与竞争学派的争论)一种限于实用的理性,它把基本问题置之度外(葛瑞汉2003:7)。

作为葛瑞汉成书期间经常与之探讨的好友,罗思文(Henry Rosemont, Jr.)推介此书为葛瑞汉终其一生在汉学、语言学和哲学交汇处卓越学识的顶点。李约瑟评价此书为“迄今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学派的最使人兴奋和最具洞察力的描述”(葛瑞汉2003 )。李学勤也在该书的译本序里说,《论道者》是长时间以来英语世界里出现的一本系统介绍中国哲学史的书,与以往翻译而来的中国哲学史不同,其中有许多新见解。葛瑞汉

受过西方哲学的严格训练,是哲学史家,又是哲学家,治学范围甚广,其《论道者》一书虽参考了中国文献已有的英文译本,但所有引文均由葛瑞汉重译并在书中注意关键同译法的一致性,也偶尔提供拼音声符以区别发音以避免产生混淆。此书一出,便博得国际汉学界的高度赞誉。如果说研究《庄子》、翻译《列子》使他蜚声于世,那《论道者》就将使中国读者对他在汉学上的贡献有更深入的认识。

五、结语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传统经典一直不被西方哲学界视为哲学,葛瑞汉作为著名的汉学家第一个站出来质疑这种看法,以深谙中西文化的双视角对中国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其《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对宋代新儒学的研究成果一直为学术界所推崇,成为研究中国思想的必读经典名著,亦为中国学术界对新儒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译作《列子》,无不体现出葛瑞汉对中国哲学思想最具洞察力的描述,他对《列子》一书精妙思想和文学效果公道翔实的翻译,使得其在众多《列子》译本中历久弥新,让普通读者大众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了解到这个神秘的多面性文本。如果说《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以及翻译《列子》使他声名

大噪,那《论道者》的出版推使他在汉学上的贡献达到顶点。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葛瑞汉的汉学研究对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功不可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