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经济学第11章-马工程教材答案(可编辑修改版).

西方经济学第11章-马工程教材答案(可编辑修改版).

西方经济学第11章-马工程教材答案(可编辑修改版).
西方经济学第11章-马工程教材答案(可编辑修改版).

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

2.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

答案要点: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

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要点: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而增加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这样,IS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

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答案要点: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于是,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5.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要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

7.IS曲线和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答案要点:IS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8.你认为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

答案要点:该模型具有较简洁、直观、能大致说明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优点和特征。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两条

曲线的交点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说服力。二是

模型无法反映消费需求的情况。三是该模型受限于其静态表现。四是没有表现出凯恩斯所强调的投资需求的不确定性,表现的

却是投资与利率的确定性关系。参见教材p113?115的内容。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9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 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 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 入GDP。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 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

和国际部门。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 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GDP 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3)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4)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4.何为通货膨胀?怎样描述它? 答案要点: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地上升的情况。通货膨胀的程度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的,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如果以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12章-马工程教

第十二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1.总需求曲线为何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要点:总需求会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或者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提高。这也就是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所以,总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2.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要点: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平坦,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小或几乎不变动,总需求曲线越陡直,即总需求对于价格不敏感,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的具体项目。 3.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要点: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陡直,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大也不会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越平坦,即总需求对于价格很敏感,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企业投资的重要具体项目。 4.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恢复或增长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各是什么? 答案要点:如果是以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恢复经济或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有好的项目,同时也不能因此引起利率上涨。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会产生局限性和副作用:因利率上涨而导致原本可由社会进行的投资被放弃,即产生“挤出效应”,或者 因缺乏适当的投资支出的对象,而无法达到目的。 如果以减税的财政政策恢复经济或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局限性,即,企业找不到可以盈利的投资项目,就不会因减税而增加投资,从而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 1/ 2

5.以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恢复或增长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各是什么? 答案要点:一是受限于经济中是否存在可盈利的投资项目,二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6.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要点:可以互相弥补单独使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时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避免或降低副作用。 2/ 2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通识课程教案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通识课 教案 2017年11月

导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怎样学习和对待西方经济学?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第一、二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经济学的发展与演变。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第一节明确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①西方经济学作为理论体系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微观经济学,二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重点研究家庭、企业等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旨在阐明各个微观经济主体如何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做出各种理性选择,以谋求效用或利润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总体经济活动,着眼于国民经济的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国民经济总量包括总产量(或总收入)、总就业量、物价水平等。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稀缺条件下有效配置资源和分配财富,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或既定前提,该研究对象的确定经过了长期发展过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具体分为研究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第二节明确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一般的方法论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两个方面。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从个人主义的自利和理性假设出发描述人类经济活动,阐述资源配置的机制和规律;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发展了一些研究经济问题的具体方法,特别是把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方法借用来研究经济问题,形成了研究经济问题的一些有用工具。这些方法包括演绎法、经济模型与数学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边际分析等。 第三节阐述了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二要深入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三要精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要的实践;四要正确看待

发展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马工程 高教出版社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释意 1.贸易条件 2.工业化模式 3.肤浅的金融战略 4.可持续发展 5.属性知识 6.教育的收益 7.幼稚工业论 8.绿色革命 9.发展经济学 10.吉尼系数 11.配第—克拉克法则 12.充分就业 13.深化的金融战略 14.信息问题 15.出口替代 16.配第一克拉克法则 17.可持续发展 18.诱导性技术变革 19.进口替代 20.自由贸易区 21.经济全球化 22.隐蔽失业 23.人力资本 24.创新 25.贸易条件 26.中间技术 27.可持续发展 28.资本形成

29.发展级 30.进口替代 31.诱致性技术变革 32.联系效应 33.收入的功能分配 34.国家创新体系 35.库兹涅茨倒U曲线 二、简答 1、罗斯托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起飞”阶段,他认为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凯恩斯就业模式为什么不适合发展中国家? 3、简述赫斯曼的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 4、从经济上解说发展中国家“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原因。 5、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技术进步,必须要建立激励机制。与激励机制相配合所需要设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哪些? 6、简述发展经济学中涉及论证工业化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本理论。 7、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发展经济学家们为什么特别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 1.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有哪些? 2.怎样认识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认识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 3.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人口增长过快在哪些方面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为什么工业化未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6.简述两缺口分析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7.两缺口分析的主要内容。 8.工业化的涵义及衡量指标。 9.简述发展中国家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 10.教育成本的主要涵义是什么? 1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西方经济学第5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5章-马工程 教材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五章 1. 在短期中,垄断企业是否会亏损为什么 解答:和完全竞争企业或其他企业一样,在短期中,垄断企业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也可能会亏损。造成垄断企业在短期中可能亏损的原因也主要是两个方面:或者,在给定的规模上成本过高,或者,市场的需求过低。在这两种情况下,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垄断企业的平均成本就可能大于平均收益,从而,垄断企业即使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去进行生产,仍然会遭受亏损。 2. 试比较垄断企业与完全竞争企业的最终均衡。 解答:在长期的最终均衡中,垄断企业的长期的边际收益等于长期的边际成本、长期的平均收益大于或等于长期的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收益等于最优(规模的)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收益大于或等于最优(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 另一方面,在长期的最终均衡中,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的边际收益等于长期的边际成本、长期的平均收益等于长期的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收益等于短期平均成本,且它们都等于市场价格。 3. 谈谈你对自然垄断的看法。 解答:自然垄断产生于如下常常与规模经济有关的特殊技术:典型企业生产产品的固定成本相当之大,而可变成本从而边际成本又相当之小,结果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一直下降到充分大的产量水平上才达到最低点。这里,充分大的产量是指在可盈利价格下能够完全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生产该产品,则它们就都无法达到最低的成本。于是,为了减少成本,每个企业都将努力地增加各自的产量,并相应的降低价格。这就是所谓的“价格战”。价格战的结果,活下来的企业就成为市场的垄断者。一旦形成垄断,该垄断企业就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而根据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来重新决定自己的产量和价格。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上(微观经济)-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 1. 课程目标任务 ^ 根据微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 ①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 ②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 ③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 ④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 ⑤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⑥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 ! ⑦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2)技能目标 ①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②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 ③能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 ④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 ⑤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 ⑥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 } 2. 基本要求 本课程重在讲授微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贯彻精讲的原则,突出重点,简化推导,图文并貌,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 (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 (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 2. 供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政府价格政策及其应用; 3. 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4. 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的其他决策; 5. 企业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6. 短期成本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长期成本概念,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7. 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围绕垄断的争论; 8. 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与收入再分配政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9.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相关微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第7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第七章 1.试比较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又被称作“孤立市场”的分析方法。马歇尔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现象非常复杂,影响市场运作的因素很多,为使分析简化,应该采取“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孤立分析某种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动,待到所有的商品价格和供求问题分析完之后,再进行综合分析,便能够得出关于市场均衡的正确结论。在局部均衡分析中,某一市场上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做是它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假定不变,这些不变的价格仅仅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其结论是,该市场的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但是,局部均衡分析虽然可以揭示商品均衡价格和数量决定的一般关系,却也显得过于简单化,它不能说明市场经济体系中均衡价格和数量决定的较为复杂的情形。在市场体系中,各种商品的供给、需求及价格是相互影响的。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且也要受到其他与之有关的其他商品的供求状况及价格的影响。所以,根据局部均衡分析不能解决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决定问题。于是,在西方经济学中又出现了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2.应用埃奇沃斯盒式图解释某一点如何表示两个消费者购买的市场产品组合。 在埃奇沃斯盒式图中,每一点都代表两个消费者的市场产品的组合。从原点O1沿底部横轴向右和沿左面纵轴向上(如箭头所示)为甲所持有的产品;从原点O2沿上面横轴向左和沿右面纵轴向下(如箭头所示)为乙所持有的产品。例如,A点表示食品和布的初始分配。沿底部横轴从左向右,可以看到甲有7单位食品,沿左面纵轴向上看,又看到他有1单位布。这样,对于甲来说,A点代表他持有的7单位食品(7F)和1单位布(1C),其余的3单位食品(3F)和5单位布(5C)则为乙所持有。从图上查看乙持有产品的情况,则是沿上面的横轴向左看和沿右面的纵轴向下看,同样可以发现在A点乙持有3单位食品和5单位布。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10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西方经济学(下册)第十、十一、十二章 习题答案参考要点 (2011、7、19) 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1.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定为0? 答案要点:当计划供给与计划需求一致,计划需求与实际需求也恰好相等时,计划存货投资可以为0,计划存货投资必定为0。但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往往不会将其计划存货投资安排为0,因此,宏观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会为0。至于非 计划存货投资,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往往不为0,所以,宏观上的非计划存货投资也往往不为 0。2.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是否总是大于0 小于1? 答案要点: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因此,它至多等于1,而无论如何不能大于1;如果不消费也只能等于0,而不会小于0。平均消费倾向则在短期内有可能大于1,因为可以借贷消费(如购买耐用消费品或自己住居住的住宅);但也不会小于0,因为人们至少需要基本

的生活花费。 3. 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增加储蓄对于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 答案要点:首先是减少了消费需求,其次是增加的消费能否全部转变为投资很难确定。所以,增加储蓄的直接作用是减少了总需求,进而降低了均衡国民收入。 4. 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有何不足之处? 答案要点: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仅仅考虑了最直观的短期情况,忽略了消费也要有长期考虑,也忽视了不同社会收入层次对总体消费的影响,以及社会消费与居民消费、企业消费、政府消费的情况。凯恩斯的消费倾向概念强调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有一定的道理,但太笼统,局限性不小,忽视了它在不同层次中的作用。有关消费的内容可以参看教材p75-77 的内容。 5. 投资是如何决定的?怎样看待其决定因素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要点:投资决定的原则是收益大于成本,在考虑边际成本的情况下,至少要使投资的收益等于成本。影响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都是在进行实际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 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除投资所直接使用的实际成本规模和风险成本外,从融资成本角度看,主要是利率水平和还贷期限。

马工程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 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 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收入变化量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 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 边际储蓄倾向: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 棘轮效应:指消费者的消费容易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易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就是指与社会总需求或社会总支出相等的产出。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周围的消费水平决定消费者的消费,当期消费是相 对地被决定的。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创立。 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非常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降低而只能上升,或者说有价证券的价格不会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售出来换成货币,即使手中又另外新增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购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即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会持在手中,这种情况叫做“凯恩斯陷阱”,也叫“流动偏好陷阱”。 IS曲线:表示在投资与储蓄相等的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 LM曲线:表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的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使一项资本品的使用期内各个预期 收益的现值之和正好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使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引起利率的提高,从而使得私人 部门的消费与投资减少。 货币幻觉:人们不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 自动稳定器: 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对国民收入冲击和干扰的机制。 自愿失业: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而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现象。 非自愿失业:指劳动者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但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现象。 法定准备率:银行法(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存款金融银行(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中 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准备金比例。 货币政策: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金融市场信贷供给与利率, 从而影响投资和社会总需求,以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为了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 政府收支、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时所收取的利率。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

第西方经济学第15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1.什么是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 【参考答案】 名义汇率是两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一种货币能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数量,用e 表示。名义汇率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一种是直接标价法,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国外货币的价格,另一种是间接标价法,用国外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实际汇率是用两国(或地区)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加以调整后的汇率,用ε表示。与名义汇率相比,实际汇率更能说明一国(或地区)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如果本国产品的价格用本币表示为P ,某一国外产品的价格用外币表示为f P ,国内居民持有本国货币要购买国外商品,在国外生产商只接受外币来交换其商品的条件下,本国居民应该先用本币以名义汇率e 购买该外币,然后用该外币以f P 的价格购买国外产品,这样,一单位国外商品用本币单位数量来表示就等于f eP 。由此可见,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f P e P ε=。 2. 实际汇率与净出口关系如何表达? 【参考答案】 实际汇率的变化会影响一国的净出口。一般来说,影响进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一国的国民收入、进出口的商品相对价格、关税、进出口商品量限额等因素。 由于实际汇率是本国商品和服务相对于国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出口和进口。对于进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国外商品和服务就变得相对便宜,故进口正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对于出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本国出口商品会变得相对昂贵,从而抑制了出口,故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汇率变动。 由于净出口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从总体上来看,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用图形表示:

马工程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word精品

. 名词解释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国内生产总值和。: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收入变化量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 :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价格粘性 :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边际储蓄倾向:指消费者的消费容易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易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棘轮效应:均衡产出就是指与社会总需求或社会总支出相等的产出。均衡产出: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周围的消费水平决定消费者的消费,当期消费是相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地被决定的。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创立。或者说有价证券的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降低而只能上升,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非常低时,即使手中又另外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售出来换成货币,价格不会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即人们不管有多以免证券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新增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购买有价证券,。少货币都会持在手中,这种情况叫做“凯恩斯陷阱”,也叫“流动偏好陷阱”:表示在投资与储蓄相等的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IS曲线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表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的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LM曲线这种贴现率使一项资本品的使用期内各个预期: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资本边际效率收益的现值之和正好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指政府支出增加使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引起利率的提高,从而使得私人挤出效应 部门的消费与投资减少。 :人们不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货币幻觉: 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对国民收入冲击和干扰的机制。自动稳定器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而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现象。: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指劳动者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但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现象。 银行法(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存款金融银行(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中:法定准备率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准备金比例。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金融市场信贷供给与利率,货币政策:从而影响投资和社会总需求,以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政策。为了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财政政策:政府收支、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时所收取的利率。再贴现率: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 . 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指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普遍、持续地上升。通货膨胀:指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升。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即原材料价具体是指由于产品成本上升,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源于总供给的变化,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格上涨、工资成本上升和企业要保持一定利率水平,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重。:失业率:表达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逆向变动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曲线

马工程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国生产总值:一个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 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收入变化量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 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 边际储蓄倾向: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 棘轮效应:指消费者的消费容易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易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就是指与社会总需求或社会总支出相等的产出。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周围的消费水平决定消费者的消费,当期消费是相对地被决定的。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创立。 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非常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降低而只能上升,或者说有价证券的价格不会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售出来换成货币,即使手中又另外新增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购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即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会持在手中,这种情况叫做“凯恩斯陷阱”,也叫“流动偏好陷阱”。 IS曲线:表示在投资与储蓄相等的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 LM曲线:表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的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使一项资本品的使用期各个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正好等于该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使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引起利率的提高,从而使得私人部门的消费与投资减少。 货币幻觉:人们不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自动稳定器: 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对国民收入冲击和干扰的机制。 自愿失业: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而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现象。 非自愿失业:指劳动者愿意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但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现象。 法定准备率:银行法(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存款金融银行(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准备金比例。 货币政策: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金融市场信贷供给与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和社会总需求,以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为了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收支、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时所收取的利率。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作业资料》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集》 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得出某彩电的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中不会使其需求曲线移动的是():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 C.相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 2.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当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在未来会出现价格上涨时,则对该物品的当前需求会(): A.减少B.增加C.不变D.以上三项均有可能3.苹果汁和橙汁是替代品,如果橙汁的价格上升,将会导致(): A.苹果汁的需求量增加B.苹果汁的需求量减少 C.苹果汁的需求增加D.苹果汁的需求减少 4.鞋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在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鞋的价格上升,将会导致() 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5.彩电行业工人工资的提高,将会导致() A.彩电供给曲线左移,并使得彩电价格上升; B.彩电供给曲线右移,并使得彩电价格下降; C.彩电需求曲线左移,并使得彩电价格下降; D.彩电需求曲线右移,并使得彩电价格上升;

6.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的( ) A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B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C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D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7.根据图1.1,如果市场的价格是5美元( ) A .市场达到均衡,因为生产者能够销售完他们生产的数量; B .价格会上升,因为消费者想购买的数量超过生产者愿意销售的数量 C .价格会下降,因为消费者购买的数量和生产者预期的销售数量不一样 D .生产者不能销售完他们预期的销售数量 8.根据图1.1,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是( ) A .18美元和15单位; B .5美元和15单位; C .10美元和30单位; D .5美元和35单位; 9.如果人们发现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会导致人的精神状况变差,那么会导致计算机市场( ) A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 B .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下降 P Q 图1.1 10 10 5 18 15 30 35 55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 第五章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1.如何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答: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决策是选择组织未来活动的方向与目标,计划则 是将决策选择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即组织的不同部门在未来的不同时期需要完成哪 些任务以保证组织目标的达成。 2.计划的类型有哪些?请用实例说明。 答: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计划分成不同类型。 (1)战略、战术和作业计划:根据计划对企业经营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长短的不 同,计划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战略计划是关于企业活动总体目标和战 略方案的计划。战术计划是有关组织活动具体如何运作的计划。作业计划则是给定部门或个

人的具体行动计划。具体来说,战略计划往往由高层管理人员负责,战术和作业计划往往由 中层、基层管理人员甚至是具体作业人员负责,战略计划对战术、作业计划具有指导作用, 而战术和作业计划的执行可以确保战略计划的实施。 (2)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根据计划跨越的时间间隔长短,计划可以划分为长期、 中期和短期。企业通常是将1 年及以内的计划称为短期计划,1 年以上到5 年以内的计划称 为中期计划,5 年以上的计划称为长期计划。 (3)综合、专业和项目计划:综合计划一般会涉及组织内部的许多部门和许多方面的 活动,是一种总体性的计划。专业计划则是涉及组织内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活动计划。 项目计划通常是组织针对某个特定课题所制定的计划。(实例的选取围绕计划类型的特点, 合理即可)

3.请解析目标管理的过程。 答:目标管理是通过一个过程来实现的。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目标的制定与展 开阶段、目标实施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这三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循环过程。 (1)目标制定与展开: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上下协调,制定好各级组织的目标。具 体工作包括三项:①调查研究。制定组织目标要研究组织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通过对外部影响因素的调研,了解组织在计划期内环境因素变化的可能性,把握关键因素以及 这些关键因素对组织所产生的可能影响。通过内部因素的调研,主要掌握组织过去的业绩、 发展速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劣势。在综合内外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组织使命 为指导,确定组织的整体目标。②目标展开。目标展开即把组织的总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每 一部门、岗位、个人。上一级组织的实施目标措施,往往构成下一级组织的目标,层层展开,

西方经济学第5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第五章 1. 在短期中,垄断企业是否会亏损?为什么? 解答:和完全竞争企业或其他企业一样,在短期中,垄断企业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也可能会亏损。造成垄断企业在短期中可能亏损的原因也主要是两个方面:或者,在给定的规模上成本过高,或者,市场的需求过低。在这两种情况下,在利润最大化产量上,垄断企业的平均成本就可能大于平均收益,从而,垄断企业即使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去进行生产,仍然会遭受亏损。 2. 试比较垄断企业与完全竞争企业的最终均衡。 解答:在长期的最终均衡中,垄断企业的长期的边际收益等于长期的边际成本、长期的平均收益大于或等于长期的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收益等于最优(规模的)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收益大于或等于最优(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 另一方面,在长期的最终均衡中,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的边际收益等于长期的边际成本、长期的平均收益等于长期的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收益等于短期平均成本,且它们都等于市场价格。 3. 谈谈你对自然垄断的看法。 解答:自然垄断产生于如下常常与规模经济有关的特殊技术:典型企业生产产品的固定成本相当之大,而可变成本从而边际成本又相当之小,结果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一直下降到充分大的产量水平上才达到最低点。这里,充分大的产量是指在可盈利价格下能够完全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生产该产品,则它们就都无法达到最低的成本。于是,为了减少成本,每个企业都将努力地增加各自的产量,并相应的降低价格。这就是所谓的“价格战”。价格战的结果,活下来的企业就成为市场的垄断者。一旦形成垄断,该垄断企业就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而根据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来重新决定自己的产量和价格。 4. 为什么垄断竞争企业可以对价格施加一定的影响? 解答:垄断竞争企业改变产量的行为会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尽管从

(完整版)第西方经济学第15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第十五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1.什么是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 【参考答案】 名义汇率是两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一种货币能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数量,用e表示。名义汇率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一种是直接标价法,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国外货币的价格,另一种是间接标价法,用国外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实际汇率是用两国(或地区)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加以调整后的汇率,用表示。与名义汇率相比,实际汇率更能说明一国(或地区)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如果本国产品的价格用本币表示为P ,某一国外产品的价格用外币表示为P f ,国内居民持有本国货币要购买国外商品,在国外生产商只接受外币来交换其商品的条件下,本国居民应该先用本币以名义汇率e购买该外币,然后用该外币以P f 的价格购买国外产品,这样,一单位国外商品用本币单位数量来表示就等于eP f P 由此可见,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e P f。 P 2. 实际汇率与净出口关系如何表达? 【参考答案】 实际汇率的变化会影响一国的净出口。一般来说,影响进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一国的国民收入、进出口的商品相对价格、关税、进出口商品量限额等因素。 由于实际汇率是本国商品和服务相对于国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出口和进口。对于进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国外商品和服务就变得相对便宜,故进口正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对于出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本国出口商品会变得相对昂贵,从而抑制了出口,故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汇率变动。 由于净出口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从总体上来看,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用图形表示:

3.在固定汇率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里,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以下我们用图形具体分析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首先,分析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在资本完全流动下,BP 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当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比如增加政府支出或者减少税收,那么将引起总需求的扩大,结果导致IS 曲线向右移动,见下图。IS曲线由IS1移至 IS2 ,IS曲线向右移动使得名义汇率面临上升的压力,此时,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不变,增加本币供给,使得LM 曲线右移,即由LM1移至LM2 降低均衡汇率,直至均衡汇率降低到固定汇率水平e*。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使得小国经济的汇率水平固定在所承诺的水平上,但产出水平提高,即从Y1增加到Y2 的水平。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1.预算控制、审计控制和财务控制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点和缺点?(1)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 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 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从而使成本费用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优点: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 向,能够有效地协调组织内各方面、各环节的业务活动;用数量形式的预算标准来对照组织 活动的实际效果,有利于绩效评估工作,使绩效管理更加客观可靠。缺点:一方面,预算只 能帮助企业控制那些可以计量的特别是可以用货币单位计量的业务活动,但对那些不能计量 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活力等的改善却难以控制,而这些因素却可能对企业的成功具

有关键作用。另一方面,编制预算时通常参照上期的预算项目和标准,可能出现对本期活动 的实际需要估计不足,容易造成资源不足或浪费。再者,组织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 些变化会影响组织获取资源的成本支出或销售收入的实现,这些变化可能在编制时很难预 测,从而使预算变得不合时宜。 (2)审计控制。审计控制是指对反映组织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会计记录及财务报 表进行审核、鉴定,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公允性,从而起到控制的作用。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 审计。外部审计实际上是对组织内部虚假、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而系统的检查,有利于揭发 组织中存在的舞弊、虚假等违法、浪费或不经济行为,因此具有制约虚假、鼓励诚实的作用。 另外,由于审计是由组织外部的机构实施的,审计人员与组织管理当局不存在依附关系,也

不会受到管理当局的影响,所以外部审计还可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公允性。外部审计对于 组织控制过程的作用主要是间接的,由于外部的审计人员不了解组织的内部结构、生产流程 的经营特点等,在具体业务的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困难。内部审计能够督促包括会计资 料在内的各种管理信息真实、正确、合理、合法,推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适用和有效 实施,从而维护组织财产的安全,促成管理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则可能需要耗费很多,对 审计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 (3)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是指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及收益过程和结果进行衡量与校正, 以确保企业目标以及为达到此目标所制定的财务计划得以实现。具体的方法是将企业资产负 债表和收益表等报表资料上的相关项目进行比较,形成一系列比率,这些比率体现相关度量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章节题库(宏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 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从其内容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2.时间不一致性 答:时间不一致性又称“动态不一致性”,是指政府的一项未来政策,假设没有任何新的有关信息的出现,对于政府来说,在初始的制定阶段是最优选择,而在后来的执行阶段(新的信息出现)就不再是最优选择了,政府改为选择其他的最优政策的情况。例如,政府认识到,过高的税率会打击私人部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从而使税基缩小,实际征收到的税收并

不多;而较低的税率会刺激私人部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从而使税基扩大,实际征收到的税收会较多。因此,政府在今年宣布,明年将实行低税率政策。如果私人部门相信了政府的这一承诺,扩大了明年的生产活动,使其创造的财富(含税基)增加,这时,对于政府来说,再提高税率已不会影响税基的大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际税收。因此,政府放弃了曾做出的实行低税率的承诺,转而实行高税率政策,这成为政府的最优选择。 3.泰勒法则 答:泰勒法则为考虑货币政策提供了一种很有用的方法:选择目标通胀率,然后,既重视目前的通胀情况,又重视当前的失业情况,并努力达到这一目标,表述如下: 其中,πt 表示通胀率,π*表示目标通胀率,i t 表示名义利率,i *表示目标名义利率——从中期来看与目标通胀率π*相一致的名义利率,u t 表示失业率,u n 表示自然失业率。a 和b 表示正的系数,都反映出与重视通胀相比,中央银行更重视失业的程度。a 越高,中央银行应该针对通胀越多地增加利率,经济下降的幅度越大,失业率增加得越多,通胀回落到目标的速度越快;b 越大,中央银行愿意偏离目标通胀的程度越大,以使失业保持在接近自然率的水平。泰勒指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a 都应该大于1。 但是,泰勒同时指出不应该盲目地依照规则行事:许多其他的事件没有包括在这一规则中,如汇率危机,或者需要改变支出构成因而改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这些都会引起名义利率的改变。 4.货币幻觉 ()()t t t n i i a b u u ππ**=+---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下(宏观经济)-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任务 根据宏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②掌握GDP的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各种收入恒等式和失业的类型; ③掌握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总需求变动角度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和产生波 动,以及如何向均衡状态调整; ④掌握IS-LM模型,在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假定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分别达到 均衡和变动的条件,以及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和变动所需的条件,重点是利率的决定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 ⑤掌握AD-AS模型,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 给曲线涉及的基本经济效应、推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对总供求产生作用的理论分析; ⑥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周期理论; 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 ⑦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效应; ⑧掌握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掌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了 解宏观经济学对境内及增长理论进行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掌握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技能目标 ①能运用基本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进行刻画; ②理解宏观经济复合市场运行及其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本质原因和影响; ③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基础工具与方法,能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影响展开分析; ④了解主要宏观经济学派,为今后深入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重在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贯彻精讲的原则,突出重点,简化推导,图文并貌,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 (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 (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5)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评析。实事求是的分析宏观经济理论的优缺,重在学习和探讨。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GDP的内涵及其核算方法; 2.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均衡国民收入的实现条件和决定公式,乘数的推导和计算; 3.IS曲线的推导、斜率和移动,LM曲线的推导、斜率和移动,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确定; 4.总需求曲线及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类型,AD-AS模型及其应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