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宋润州大市碑刻考略

北宋润州大市碑刻考略

北宋润州大市碑刻考略
北宋润州大市碑刻考略

_明史_标点勘误_陈洁

《明史》标点勘误 陈洁 ---------------------------------------------------------------------------------------摘要: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对殿本《明史》考疑正谬,标点句读,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其中也出现某些标点的错误,不尽合文意,造成误导。本文就标点问题略作辨正,使之更准确的表达原文意思。 关键词:《明史》;标点;讹误;考证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17(2013)02-0051-05 --------------------------------------------------------------------------------------- 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对武英殿刊本(简称殿本)《明史》考疑正谬,标点句读,为人们学习和研究明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智者千虑,亦有所失。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点校本在标点方面出现某些错误,不尽合文意。在此略作辨正,以期更准确的表达原文意思。 1、卷126《沐英》(3757页):“获其长阿昌失纳” “阿昌失纳”,四字前有专名号,盖视其为一人。《明太祖实录》①卷一二二第六页上洪武十二年二月丙寅条、《昭代典则》卷八洪武十二年二月条②、雷礼《皇明大政纪》卷三洪武十二年二月条③记载:“获碛石州叛逃土官阿昌、七站土官失纳等。”陈建《皇明通纪法传全录》卷七洪武十二年正月作:“斩碛石州叛逃土官阿昌、七站土官失纳等。”④可见,此为两人,阿昌后应加顿号。 2、卷131《薛显》(3843页):“略平定西,取太原” 此处视为略取定西。《明太祖实录》卷三六上第六页下洪武元年十一月乙卯条作:“大将军徐达……遣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将铁骑三千略平定州”,第七页上十一月戊午条作:“大将军徐达等师度固关,至平定州,……获太原侦骑十五人,乃分兵扼榆次。”黄金《皇明开国功臣录》卷十《薛显》作:“遂与傅友德将铁骑三千,略平定州。十 ①《明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校勘本。 ②《昭代典则》,《续修四库全书》,第351册第207页。 ③《皇明大政纪》,《续修四库全书》,第353册第396页。 ④《皇明通纪法传全录》,《续修四库全书》,第357册第 127页。 收稿日期:2012-09-10 作者简介:陈洁(1984-),女,山东东营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史。 二月从取太原。”⑤此多种记载均作略取平定州。按,平定州属太原府,见本书卷四一《地理志》。定西属陕西巩昌府,见本书卷四二《地理志》。此处当为平定州,“平定”前应加专名号,“西”字下之逗号当移于“西”字上。 3、卷132《曹震》(3867页):“给以重庆、綦江市马之引” 本书“重庆”之下,“綦江”之上有顿号,视作并列关系。按,本书卷四三《地理志》记载,綦江属重庆府。《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二第四页上洪武二十五年十一月丙戌云:“今商人于云南 建昌、乌撒诸处输粟给以川盐,数支不敷。乞令以重庆府綦江县买马官盐八千一百余引给之。”綦江乃重庆府之属县,顿号宜删。 4、卷133《胡大海》(3878页):“太祖以宁、越重地,召大海使守之” 本书“宁”与“越”字之间有顿号,盖视为两地。《明太祖实录》卷六第七页上戊戌年(至正十八年)十二月丙戌记载:“改婺州路为宁越府”。卷七第四页下己亥年(至正十九年)五月辛亥记载:“召胡大海于绍兴,大海既至,上谕之曰:‘宁越为浙东重地,必得其人守之,吾将归建康,以尔为才,故特命尔守其衢、处、绍兴,进取之宜,悉以付尔。’”卷八第一页下庚子年(至正二十年)正月乙卯记载“以宁越府为金华府”。可见,宁越为一地名,中间顿号应删。 5、卷134《宁正》(3905页):“傅友德自真定略平定州” “定州”前有专名号,视定州为一地名。《明太祖实录》卷三五第五页下洪武元年十月癸巳条作: ⑤《皇明开国功臣录》,《明代传记丛刊》第23册,第643 页,明文书局印行。 2013年3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Mar. 2013第2期Journal of Ancient Books Collation and Studies No. 2 ·51·

探讨家谱中元代时期的数字人名

探究家谱中元代时期的数字人名 在翻阅家谱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所有家谱在宋末到明初(主要集中在元代)这段时期的老祖宗的名字几乎都是数字名字: 江西九江庐山区杨家大屋《王杨氏支谱》:省四、念四郎、念五郎、念六郎、念七郎、念十郎、念三郎、念八、念九、千五、千四、千十、千十一、千十六、千九五、万五、万六郎、万七郎、再二郎、再四郎、云一、仲一、仲二、楠二、胡百、小一、百一、百七、宗一秀、宗四秀、福一秀、福二秀、尚二、尚八、贵大、贵二、贵三…… 同样为元末的始迁祖,江西九江县分水岭杨家大屋始祖兄弟名字是:保一、保二、保三、保四、保五;安徽潜山县的《王杨支谱》始迁祖兄弟名字也是:祖一、祖二、祖三、祖四、祖五…… 《三沙王氏宗谱》之中沙阳湖礼嘉桥周陈支:第一世(行四四)、第二世(行五十五)、第三世(行九十一)、第四世(行百十五)、第五世(行细二)…… 《新安琅琊王氏宗谱》思经公支派:第四世(伯五)、第五世(千十三)、第六世(就二)、第八世(祥二)、第九世(奇二)、第十世(万四)、十一世(代三)、十二世(兴四)、十三世(隆一)、十四世(次

六)、十五世(大四)…… 除了《王氏宗谱》有数字人名外,其他姓氏也有数字人名,如江苏省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二年刘世祺所编的《洞庭刘氏族谱》:刘伯亭生3子:刘金、刘石、刘丝。刘丝考中宣和年间(1119--1125年)进士,官任仆射。靖康二年(1127年),刘丝奉父随宋高宗南渡,迁居太湖之滨的洞庭东山岱心湾立业,后裔世代居此,形成洞庭刘氏。刘金、刘石则仍居汴梁。刘丝娶夫人周氏,生3子:刘巨丞、刘巨相、刘巨卿。其中,二子刘巨相生子刘昂,刘昂迁居常州县。刘巨卿生2子:刘吉、刘泰。刘吉生2子:刘谷、刘足。刘谷生2子:刘台、刘各。刘台生子刘承事,刘承事生子刘三九,刘三九生3子:刘十三、刘十四、刘十七。刘十四生的儿子叫刘四十一。刘四十一生2子:刘七四、刘七六。刘七四官任佥判,生2子:刘元一、刘子三。刘元一生5子:刘贵一、刘贵三、刘贵四、刘贵五、刘贵七。刘贵一生子刘仁一,刘仁一生子刘谦一,刘谦一生子刘忠一秀。刘谦一的从兄弟刘敬一秀长子刘升,字伯昂,生子刘旭。刘旭生子刘瑶,刘瑶生子刘秉文,刘秉文生子刘禄…… 再如朱元璋家谱:朱五一娶妻刘氏,在盱眙生了朱重一、重二、重三;朱五四呢,娶了陈氏,在盱眙生了朱重四和一个女儿。到了钟离以后,朱五一的家里又添了一个朱重五。朱五四又在灵璧生了朱重六,在虹县又生了朱重七和一个女儿,迁到了钟离东乡之后,又生了

泉州泉港肖厝(萧氏考原)

衍派源流 蕭氏考原 蕭,古之小國其地即今江蘇蕭縣。自左莊十二年(公元前六八七)叔大心得國,至左宣十二年為楚所滅,享國凡八十一年。 叔大心者,為宋蕭邑大夫,微子十一世孫,春秋初葉,以曹師平南宮長萬之亂有功,宋桓公以蕭邑封之列為附庸。 蕭氏,殷之遺民也。左傳稱殷民六氏:即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蕭為六氏之一。周滅殷後,防其再叛,徙殷民於曹,使六族之長,各自率其族緃,以法則周公而就魯之命。子孫乃以國為姓。然今蕭氏之主幹,則皆叔大心之苗裔。唯世系分明,則自漢相蕭何始,今蕭氏尊何為一世,為最謹慎之論證也。 漢蕭何傳至七世,蕭望之為宣帝時名臣。晉初,何二十世孫蕭整為淮陰令,渡江居於武進東城。開齊梁房‘齊有國二十三年,梁有國五十五年,後梁侷促於江陵,亦延祚三十三年,約一世紀為南朝之皇族。入唐,宰相輩出,子孫蕃衍,齊梁房乃蔚為蕭氏之第一大流派。 東晉之世,何二十二世孫蕭卓為洮陽令,女為宋高祖劉裕之繼母,子孫為皇舅房,宋、齊、梁及唐亦多顯宦,為蕭氏之第二大流派。 終遼之世,帝族曰耶律氏慕漢高祖而儼稱劉氏,后族唯乙拔里氏比蕭相國遂為蕭氏。此外族歸化者,為蕭氏之第三大流派。 简体字 萧氏考原 萧,古代的小国的土地就是现在江苏萧县。从左庄十二年(公元前六八七)叔大心得到国家,到左宣十二年被楚国消灭,在位共八十一年。 叔大心的人,为宋国萧城邑大夫,微子十一世孙,春秋初年叶,以曹老师平南宫长万的叛乱有功,宋桓公把萧封邑的列为附庸。 萧氏,殷的遗民啊。《左传》中说殷民六家:就是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萧为六家的一。周灭商后,防止它再次发生,迁殷的百姓在曹,使六族的首领,各自率领他的族人众,以效法周公而到鲁国的命令。子孙就以国为姓。但是现在萧氏的主干,就全叔大心的后裔。只有世系分明,那么从汉朝丞相萧何开始,如今萧氏尊重为什么一世,最为谨慎的论证的方法。 汉朝萧何传达到第七代,萧望之为宣帝时名臣。晋初,为什么二十世孙为淮阴令萧整,渡过长江在武进县东城。开齐梁房‘齐国二十三年,梁有国家五十五年,后来梁局促在江陵,也延续三十三年,约一个世纪为南朝的皇族。进入唐,宰相们出来,子孙繁衍,齐梁房是蔚为萧氏的第一大流股。 东晋的时代,为什么二十代孙萧董卓为洮阳令,女为宋高祖刘裕的继母,子孙为皇舅房,宋、齐、梁、唐也多显宦,为萧氏的第二大演变。

天一阁教案

A读教材,知晓书楼常识,激发疑惑 一,导入,交待学习目标 同学们好,今天要敲一敲南国书城天一阁的门,谁有兴趣?你有兴趣,你也有兴趣?你对这堂课有没有期待?你想怎么上?老师这一节课这样安排的,你们也听听,第一部分,我们读教材,知晓天一阁的一些常识。第二部分,我们看视频,我们看看天一阁范氏后人那些个藏书故事。第三部分,我们画画天一阁的标志,做个书签,啊,沾点书香气。我这样安排,同学们觉得如何? 二、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天一常识,并质疑 既然,大家对我的安排都表示认可,那么现在开始,我们的天一阁之旅吧,出示幻灯片“天一阁在这里——宁波市海曙区路弄号” 1、学生自主学习 六人小组围坐, 读书要求: 1、默读教材,看一看,教材共几页?分为哪几个部分? 2、读书,包括边边角角,有哪些些感兴趣的知识,请你把它划下来,记一记。 3、还有哪些不明白?或者希望了解更多的,请你打个问号,写个疑问。你比书本了解得更多的,关于天一阁的知识,你也可以记一记,等一下交流。 时间约 2、交流学习收获 1、师问:教材分为哪几部分? 2、刚才同学们都学习得津津有味,现在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你的兴趣点和你的疑惑的地 方。然后选出讲得最好的一个代表来发言,针对其中一块内容来谈谈收获以及疑惑。 3、学生交流刘 4、小组派代表发言选三个组,教师的评价主要针对发言是否针对一块内容,是否有条 理地将课文的常识讲解清楚,是否有自己的思考和疑惑。 天一阁藏书楼的地位,范钦创建天一阁 天一阁藏书楼“久而不散”的原因,禁牌,建筑的防火结构天一阁命名的内涵“天一生水,地六”这是一个重点,补充一张图片,“宝书楼”的格局,一段文字。 天一阁与历代名人的故事。 疑惑:天一阁有哪些防火的有利结构?天一阁有哪些禁牌?女子不能登楼? 发言的小组由组长分发徽章 3、教师梳理疑惑,补充小故事,主抓第二块“久而不散” 为了保护藏书,使之“久而不散”,范钦以及后人做出了近乎苛刻不近人情的禁令。烟酒不得登楼,那是第一条,最起码的。女子不得登楼,因为说女子经常在厨房,身上有烟火气,不得登楼,这真是憋屈死了。传说钱秀云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才女,她做梦都想登上天一阁,为了能一睹天一阁藏书,于是就托人做媒,嫁进范家,心想,但凡你有怎样的禁令,只要进了这一家,成了范家的媳妇,还会没有看到书的机会。她如愿嫁进范家,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范家人为保护藏书,禁令如军令,天一阁简直固若金汤,禁牌上写了,女子不能登楼就是不能登楼,最终,这位美丽才女终因不能与思慕已久的藏书相见,郁郁而终。 由此,至少可以看出一点,范家后人对藏书楼的的禁令的执行是多么的严格,也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播州杨氏土官时期文化简说

播州杨氏土官时期文化简说 播州杨氏土官时期文化简说 船夫 对于文化的态度,以往的国人常常以非常极端的态度,要么将之捧得很高很高,要么把它踩在脚下;不是以一种冷静的态度,像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那样对待之。公元1600年以前,遵义这片土地叫播州,播州在公元875——1600年是播州杨氏土司的羁縻州、土知州,在此期间,土司与播州民众创造的极其丰富灿烂的文化。平播战争结束了播州土司在黔北这片土地的统治,毁灭了这片土地725年时间的灿烂辉煌的文化,有的物质文化变为荒草蔓生的废墟,有的精神文化一火烧光灰飞烟灭,播州一时之间成为空前的空白。但是,由于其文化深厚广博,毁灭性的破坏也没有完全根绝,到处还残留着它们的残垣断碣洁光片羽,留给后人无限的回溯想象。 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留下被人们看中的、比较丰富的是形下

的物质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地面的大都因为人世沧桑而七零八落,只有深埋地下的保护得相对完整。主要有城堡文化、墓葬文化、庄园文化、传说文化等。与物质层面的文化相比,播州形上精神的文化相对寂寥,而且被人们大大地忽略,主要有文艺文化、家族文化、宗教文化、传统文化等。一个地区、国家、民族的文化,其高度、品质、意义和价值主要是以其精神理念衡量的,播州精神层面的文化不可忽视。特别是被误读得很深的人物颠仙,是一个值得播土遵义、值得神州中华铭记的人物。他与大儒王阳明、播州土司杨斌同一时代,那时王阳明在乌江以南的阳明洞心悟至道至理,颠仙在乌江以北娄山支脉紫霞山博览儒释道,并将三家融会贯通,最后实现精神的超越,心悟至道善理,被称为“有道士也”,把中华文化推到了崇高的境界。 播州土司城堡文化首屈一指,当时最大的城堡应该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过去叫穆家川现在叫湘江河的附近遵义老城一带。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没有一点残迹。倒是离遵义市城区约30公里的汇川区高坪镇白沙村海龙屯,虽然经过了400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屹立在万山丛中,成为亚洲中世纪保留最完整的军事城堡,198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天一阁藏明史稿略考

天一阁藏《明史稿》略考 2011-08-18 16:07:21 万明解扬 [英文标题]A Textual Research of Mingshi Gao Perserved at Tianyi Ge [中文摘要]将天一阁藏《明史稿》与著录为万斯同撰清钞本以及《明史》修撰中产生的其他卷本比对后,初步认定,天一阁藏《明史稿》中墨、朱笔所改内容,符合万斯同信赖《明实录》并倾心焦竑《献征录》的史学思想,该稿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反映出万斯同编纂《明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成果:一是他亲笔誊改的手稿;二是经他编纂的初稿。前者由万斯同本人誊录与删改,属于手稿的性质;后者是《明史》形成过程中分撰稿的综合编纂稿,部分卷首标明“明史卷”若干,“列传”若干,以改定初稿的面貌出现。重要的是,两者具有共同的一点,即万斯同的史料选择、取舍、分合、排列状况,均清晰可见。因此,天一阁藏《明史稿》便具有清修《明史》重要底本的性质,拥有其他卷本《明史》所不具备的独特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天一阁/万斯同/《明史稿》/史学思想/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解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后。 宁波天一阁庋藏的明史稿(以下简称“阁藏本《明史稿》”),共12册,

兼含稿本与钞本,有墨、朱笔删改及名家的钤章、题跋。该稿早年曾引得著名学者登阁观览,留下了多种推论与识断意见,但始终以善本深藏,未广为人知,更未能为学人所研用。 本文旨在略述该稿存在形态,在与著录为万斯同撰《明史稿》以及《明史》修撰中产生的其他版本略做比对后,撮述所见《明史稿》的修撰思想,并分析该稿作者及其在清廷开馆修史过程中的地位。鉴于更多的识见,有待今后整理与研讨时进一步展开,本文的粗浅不成熟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天一阁藏《明史稿》的来历与已有研究 长期以来,这12册阁藏本《明史稿》,以其珍藏罕见和被推测为万斯同手稿,引得多位前贤从其钤章、字体、墨色及部分传文等方面,进行了考证和识断。1931年,河南周氏携其称为万斯同所著《明史稿》至南京,由沙孟海居间,售与宁波人朱鼎煦。①这是对后来收入天一阁的12册《明史稿》首次出现情形的记录。同年,柳诒徵撰《明史稿校录》,认为此稿“信为康熙中明史馆纂修诸公手笔,不敢遽断为万先生书”。其判断是基于该稿签题和小印均可伪作,稿中被视为季野长子的题文,也因未署名而不可坐实;其中1册徐潮的具名(第7册),更令柳诒徵坚信:“纵使朱批出万手,其墨笔原稿,必系史馆他人之作,非万氏所为也。”②也在当年,冯梦颛引述陈训慈见告之语,认为“中州某所献《明史稿》,……绝非万氏原本也。”③。 1934年,吴泽为阁藏本《明史稿》撰写题记,从字体的角度,肯定该稿是万斯同手迹:“泽复以先生当年与人手札再三细校,字字结撰又不爽,累黍审为真迹无疑。”李晋华作于1936年的题记提到所见阁藏本《明史稿》8册,“墨

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的关系探析

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的关系探析 一、艺术哲学、艺术史与艺术学之间的关系 艺术史是使用相关的历史文献与实证材料,对各个时期的艺术创作、艺术思潮实行分析,从而得出艺术发展大致走向的一门学科。我们对艺术史的理解会涉及到一些历史、民族、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艺术史的“事件”是艺术家生平、艺术学运动的形成、艺术技巧的进步以及与之存有相关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情况。艺术史家必须将其连接成相继的“事件”,讲述一个首尾贯穿的人类伟大的视觉经验和由此而创造的种种视觉形成的故事。艺术史从纵向方面看(按朝代划分),可分为通史和断代史。如世界艺术史、中国艺术史是通史;20世纪艺术史、原始艺术史则是断代史。艺术史从横向方面看,可分为民族艺术史、门类艺术史和专题艺术史(按文化形态划分),如中国艺术史可分为几个阶段,从先秦到西汉,从东汉到唐(贵族文化),秦汉到清(平民文化)。因为第二种划分要做的不但仅是整理各个朝代的资料,还需要对每个时期的风格特征实行归纳总结提炼,所以,第二种划分在揭示艺术问题上更容易深入,在划分上也更合理。 二、艺术哲学对艺术史的影响 因为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从夏商周至今日的艺术史总是表现出不同的面貌。艺术哲学的任务是为了从艺术史中整理出最核心的问题,上升到哲学范畴。之后,通过哲学理论来指引某个阶段的艺术史。从广义上来看,艺术史涉及到艺术品的时间、作者及当时的文化环境,却很少触及到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艺术史家是站在时空的立场上审视艺术作品,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去填满历史,协助成千上万的艺术品对号入座正是历史学家的任务,而一旦历史家们抛开表面的历史现象试图对艺术品实行剖析,就会发现除了历史这个实证性的标记外(艺术品年代、地点、艺术家),他们绝大多数缺乏对艺术品本身价值的注重。哲学家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将艺术史中存有的现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寻找艺术的真谛。唐代张彦远

湘南萧氏穆林公宗谱首卷 15 第二篇 第一章 第二节 大心公至何公世系201

第二节始姓祖叔大心至何公世系 叔大心(公元前722—前634),讳叔,字大心。一说讳大心,字叔。宋戴公白之玄孙,子衎之曾孙。为萧邑大夫。鲁庄公十二年,亦即周庄王十五年(公元前682),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后世以为萧氏受姓之祖。 《左传·庄公十二年》: 冬十月,萧叔大心及戴、武、宣、穆、庄之族以曹师伐之,杀南宫牛于师,杀子游于宋,立桓公。猛获奔卫。南宫万奔陈,以乘车辇其母,一日而至。宋人请猛获于卫,卫人欲勿与,石祁子曰:“不可。天下之恶,一也。恶于宋而保于我,保之何补?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卫人归之。亦请南宫万于陈以赂。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比及宋,手足皆见。宋人皆醢之。 晋杜预注:“叔,萧大夫名。”孙颖达疏:“卿大夫采邑之长,则谓之宰;公邑这长,则曰大夫。此则是宋萧邑大夫也。以此年有功,宋人以萧邑别封其人为附庸。二十三年经书‘萧叔朝公’,附庸例称名,故杜以叔为名。”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萧叔朝公。 晋杜预注:“无传。萧,附庸国。叔,名。就谷朝公,故不信来。凡在外朝,则礼不得具。嘉礼不野合。”孔颖达疏:“无爵而称朝,知是附庸国也。邾仪父贵之,乃书字,此无所贵,知叔为名也。《公羊传》曰:“其言朝公,何?公在外也。”文连遇于谷,就是谷朝公。谷是齐地,故不言来也。定十四年:‘搜于比蒲,邾子来会公。’比蒲,鲁地,故言来也。《谷梁传》曰:“于庙,正也;于外,非正也。是言在外行朝,则礼不得具,定十年传称‘嘉乐不野合’,知嘉礼亦不合。嘉礼,谓善礼,非五礼之嘉也。朝于五礼,属宾。” 据《春秋·宣公十二年》:“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晋杜预《集解》注:“萧,宋附庸国。十二月无戊寅,戊寅,十一月九日。”知公元前597年,萧灭于楚。 有将萧叔大心与乐大心混为一人者。今查《春秋经传集解》,鲁昭公七年有“乐大心”,杜预注:“宋大夫。”经十一年又有:“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十一年:“春,宋公母弟辰,暨仲佗石彄公子地入于萧以叛。秋,乐大心从之,大为宋患。宠向魋故也。”鲁昭公七年、十一年分别为公元前435、531年,比叔大心后了250年左右,是知乐大心是另一人。 有人考证,叔大心生于公元前722年。鲁庄公十二年平南宫长万,叔大心则为41岁;二十三年朝庄公,则52岁。故以为此说可信。 又,《新唐书》卷71〈宰相世系〉: 萧氏出自姬姓,帝喾乙庶子微子,周封为宋公,弟仲衍八世孙戴公生子衎,字乐父,裔孙太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今徐州萧县是也,子孙因以为氏。其后楚灭萧,裔孙不疑为楚相春申君上客,世居丰沛。汉有丞相酂文终侯何。 大心公至何公世系图 201

贵州土司制度的演变过程

贵州土司制度的演变过程、特点和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贵州来源 贵州一词,与夜郎竹王关系密切,元代,贵州版图逐渐形成,明永乐年间正式建省,贵州全省“皆土司”,在全国很有代表性。前人研究贵州之名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伊始唐朝建立的矩州,因水流如矩得名,又因少数民族语转成贵州,元因之得置贵州,二是由贵竹音转成贵州,三是因山得名,“贵山,府北二里,入蜀之道,一名贵人峰,贵州之名以此”。贵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地理位置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 1.8%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 贵州历史文化背景 贵州省因其境内有贵山而得名。夏之前称"赤水"。战国时期为楚国黔中地和夜郎、且兰等地。秦属黔中郡、象郡、巴郡、

蜀郡和夜郎国。汉属荆州,益州。唐分属黔中、剑南、岭南等道,其中黔中道为今贵州省大部分区域,故而贵州有"黔"的简称。宋属夔州路,"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元代分属四川、湘广、云南三行中书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贵州都指挥使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始建贵州行省。清代沿用明制。全省设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大公园"。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 土司制度的建立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治理少数民族的一种政治制度,也是研究相关少数民族史和地方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它是羁縻制度(羁縻政策的实际意义是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是通过少数民族酋领来实现,封建王朝授封少数民族的酋领一个官职称号以后,只要他们对朝廷表示臣服就行了,王朝不过问其内部事务。)的继承和发展。

黄庭坚眼中之“俗”与周越的关系考辨

原载于《书法》2011年第3期 柳国良 摘要:黄庭坚曾夫子自道“予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此语涉及诸多历史问题。前人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比如山谷学草时间大致统一,师从周越一说不成问题,“抖擞”一词基本定论,唯独黄庭坚眼中的“俗”与周越的关系一直未见详尽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山谷题跋》及有关文献,认为黄庭坚眼中的“俗”并不涉及到周越的人品,仅仅是笔法概念,并以此为前提厘清黄庭坚草书与周越以及怀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黄庭坚周越俗气草书笔法 因为“趋时”之风影响,蔡襄、黄庭坚、米芾都曾不期而然的取法过周越。蔡、黄、米学过之后均染上“字法软俗,殊无古气”[①]的毛病,并且对周越书法的贬损众口一辞。按山谷自述,周越草书是其草书启蒙的主要借资,那么黄庭坚到底从周越学到了什么?周越之“俗”为什么困扰了黄庭坚二十年?周越之“俗”到底是什么? 周越在书法界的恶名首先从欧阳修开始。周越晚年在天圣、庆历间成名时,欧阳修方三十余,文献尚无二者交往的记录。但弹劾过周越劣迹的张昷之乃当时显贵,与欧公甚洽。想必欧公鄙视周越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周氏道德不符合其“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②]的标准。北宋末南宋初的刘克庄和元代的王恽记载并分析了欧阳修对周越的评价: 欧公评本朝书,惟取才翁兄弟及君谟三人,不肯屈第四指,西台且不见取,况膳部乎?[③] 欧公于本朝书,独取苏、蔡二人,非虚言也。周越辈安得窥其藩篱哉?[④] 欧公虽然没有直接攻击周越,只是在评本朝书家中排除了属于名家的周越。随后苏轼也加入到了欧公的行列,他曾作《六观堂老人草书诗》直接开始对周越的鄙夷,直呼“周越奴”[⑤],评周氏书法“险劣”[⑥]。 欧、苏二人仅仅是一个回避周越,一个偶尔提及周越。周越书法的命运只有到了黄庭坚,舆论才发生了真正的改变。也是因为山谷之论,引发了诸多争议,主要集中在三个词:抖擞、三十年、俗。 山谷所谓“予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⑦]中“抖擞”一词引起了争论,曹宝麟与陈志平经过多番搜寻该词在诗词中的涵义否定了作为笔法的理解,张传旭通过周越遗迹与山谷书风嬗变的关系从根本上否定了作为“战掣”笔法的解释[⑧]。最近梁培先通过对黄庭坚所撰佛教文章的考证,认为“抖擞”应为“头陀”的华语之说[⑨]。其实不用过多讨论,如果“抖擞”解释为“战掣”笔法,而黄庭坚终其一生也未曾摆脱“战掣”笔法(并以之自赏),况二十年乎?显然不能成立。 前述“三十余年”也涉及到周越并引起了争论,陈志平通过山谷题跋中的“三十余年”这个概念经过一番考证,认定山谷学周越草书当在二十三岁(治平四年)时,经过分析“学草”与“学

《天一阁藏书考》

《天一阁藏书考》 《天一阁藏书考》(2011-09-10 08:55:54) 转载▼标签: 转载 分类:图书收藏、藏书楼(家)、书院 原文地址:《天一阁藏书考》作者:上林游子 《天一阁藏书考》 天一阁,是我等爱书人的圣地;天一阁的藏书,更是中国藏书史上的一个奇迹,一种无庸置疑的宝藏,它的兴衰聚散,是中国私家藏书文化的荣耀,也是中国文人心头的一处伤痛。四百四十多年来,围绕着天一阁的是是非非,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悲喜剧,真可谓饱经忧患,历尽沧桑。

余生也晚,对于天一阁至今仍以仰视的姿态,不敢对她有一丝的非份之念,惟恐一不小心无意中对她产生一丁点的亵渎,那是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的。每次走进这个国保单位,总是那么战战兢兢,生怕自己的俗尘,玷污了这块圣地。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著名版本学家路工先生的引领下,第一次跨进这个“南国书城”的石阶,一种神秘而庄重,幽雅而浩大的气场几乎把我窒息,我的心几乎要蹦出胸膛,双腿发软,差点就跪拜下来。 路工先生见状,惊诧万分,问清了原委,竟然哑然失笑。翌年,待他从北京返回故乡慈溪时,说是送我一件礼物,打开一看,直让我双目放光,双手发抖,竟然是我梦寐以求的《天一阁藏书考》。 这是研究天一阁藏书史的开山之作,1932年9月由南京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印行,线装一册,是“南京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丛刊”(甲种)之一。作者陈登原(1900—1975),今慈溪市周巷镇人。他写这部书时,任金陵大学讲师兼该校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1935年任教授)。 而他写此书的起因,则是1930年他在宁波市立女子中学任教时与友人的一次寻访天一阁的经历。当然,他那时已开始对中国历代藏书史发生兴趣,并着手搜集相关史料——1932年写成《古今典籍聚散考》,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第一部史论结合的中国藏书史专著。此是后话,从略。

播州土司概述

播州土司述略 罗克彬 目录 第一章播州土司概述 第二章播州宣慰使司 第一节宣慰使杨氏 第二节同知罗氏 第三节其他属官 1、流官 2、经历 3、训导 第三章两安抚司 第一节黄平安抚司 1、正使罗氏 2、副使杨氏 第二节草塘安抚司 1、正使宋氏 2、副使犹氏 第四章六长官司 第一节播州长官司 1、正长官王氏 2、副长官李氏 第二节真州长官司 1、正长官郑氏 2、副长官骆氏 第三节容山长官司 1

1、正长官张氏 2、副长官韩氏 第四节余庆长官司 1、正长官毛氏 2、副长官杨氏 第五节白泥长官司 1、正长官杨氏 2、副长官杨氏 第六节重安长官司 1、正长官张氏 2、副长官冯氏 第七节瓮水长官司 第五章蛮夷长官司 01、长官谢氏 02、长官杨氏 03、长官何氏 04、长官程氏 05、长官赵氏 07、长官蒋氏 08、长官都氏 09、长官母氏 10、长官都氏 11、长官令氏 12、长官胡氏 13、长官孙氏 14、长官陈氏 第六章各氏夷目 第七章各姓土民 第八章新增土司 第一节安宁宣抚司 2

第二节凯里安抚司 第三节宣化长官司 第四节怀远长官司 第五节怀德长官司 第六节松坎同知 第九章播州杂识 第一节播州五十四里 第二节播州一十二路 第二节宣慰使司杨氏官庄 第三节宣慰同知罗氏田庄 第四节播州军囤 第五节播州驿铺 第六节播州八路 八十八局 九种十三姓 3

第一章播州土司概述 宋宣和中,州废,为播川县,隶南平军。淳熙迁至穆家川,即今地。端平废军,州仍旧,改为播州沿边安抚司,属夔路,隶四川制置司。元至元升为播州宣抚司,割黄平等十一长官司属焉,隶湖广行省。明玉珍增余庆州,割南平綦江等处长官司为綦江县。本朝洪武四年改为播州宣慰司,六年升宣慰使司,领长官司六,安抚司二。(景泰《寰宇通志》卷六十九、天顺《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二播州宣慰使司建置沿革) 播州在宋为安抚司,元升宣抚司,后复改为安抚司。洪武五年正月己丑,播州安抚使杨铿、同知罗琛,播州总管何婴,蛮夷总管郑瑚等归附,贡方物,纳元所授金牌、银印、铜章、宣敕。诏赐铿等绮、帛、衣、币。仍置播州安抚司,铿、琛皆仍旧职。改总管为长官司,以婴等为长官司长官。六年,改安抚司为宣慰司,杨氏升宣慰使。其后,播州宣慰司领安抚司二:曰草塘,曰黄平。长官司六:曰真州,曰播州,曰余庆,曰白泥,曰容山,曰重安。以婴等为长官。 第二章播州宣慰使司 第一节宣慰杨氏 第二节同知罗氏 罗琛 罗钦 罗宏 罗其宾 罗时丰 本年失记月日,有本司同知罗宏下家人谷云南即苟云南,因结构、岩底等寨蛮人抢夺土民罗兴富等家财事发,本司捉拿监禁。有何楫在监,教唆苟云南妄认系偏桥卫军役,又替伊写书一封寄与土民蔺澄借银打点,被罗宏家人杨卿搜出前书,具告本司行查明白,将苟云南量情责罚,发与罗宏收领。 本年五月内,有辽府失记名,孙仪宾家人孙全,央华阳县民人李遵前来本州,问杨爱收买黑铅。杨爱明知赵月升家寄放黑铅一百担系应入官之物,不合辄将前铅隐情卖与孙全,得银一百三十两入己。本月初八日,容山长官司将何清侵克钱粮等情具申四川布政司,蒙行仰宣慰司径自查追,有杨爱明知何清系是土官,例该奏请。不合故违辄便收监追并。本月日期不等,节蒙巡抚等官行催杨纲等将杨友所申贼情 4

天一阁考察报告

宁波天一阁考察报告 说起天一阁,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家乡宁波的宣传口号便是“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其中第一句便把天一阁推上宁波文化之代表。由此可见,天一阁在宁波这一文化古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学术上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阁址位于宁波城区月湖西,今天一街22号。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阁主人范钦(1505-1585年),字尧卿,号东明,嘉靖进士,曾任兵部右侍郎。生平好学,性喜藏书,为搜集图书,遍访藏书名家和各地坊肆。范钦收藏日富,又因见著名的一代藏书之所-藏书楼毁于火灾,而决心修此天一阁藏尽天下名书。范钦临终前,把家产分为两份,一份是"天一阁"及其藏书;一份是一万两银子,让两个儿子挑选。长子范大冲挑选了"天一阁"及藏书,并遵照父“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训,立有许多规矩。除了藏书丰富,天一阁在通风、防潮、防火方面也独具特色。藏书阁明为二层,实为三层,其中的暗层为藏书库,光线幽暗,阳光不能直射入室内,这点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藏书构想。楼下共分六间,以应"地六分成"之义。此外,西偏间,东偏一进,直迈墙壁,不储藏书籍,以免外面的潮气侵袭,二来透风。后列的中橱之中,又有二小柜,再西一间排列这十二个中橱,橱柜之下各放置有英石一块,以达到吸湿的作用。“天一阁”之名,出自汉郑玄《易经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制火”的意思。他又在阁前开凿一座水池,池下有暗沟与月湖相通,使池水终年不竭,万一失火,可就近汲水抢救,。清康熙四年(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光文,又在藏书楼前后,砌造假山,架桥构亭,栽花植竹,引水入池养鱼,使藏书楼颇具江南园林的特色。天一阁将藏书的功能与读书的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受到了清朝乾隆皇帝的赏识。后乾隆为珍藏其在朝时编撰的《四库全书》,令人在北京的紫禁城、颐和园,沈阳的热河避暑山庄,扬州,镇江与杭州各地兴建了文渊、文源、文溯、文津、文汇、文宗、文澜七阁,从其整体上讲,均参照了宁波天一阁的模式而统一建造的。从此天一阁享誉全国。1933年至1935年,当地一些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时,把原在尊经阁等地的历代石碑,一起移建到天一阁后院,命名为"明州碑林"。共有宋、元、明、清石碑八十余块,其中以三块"南宋旅日华侨碑"最为珍贵。它们是迄今已发现的南宋时明州港最早的文物,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华侨文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除了学术方面,天一阁也是我市AAAA级旅游名胜。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天一阁藏书楼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天一阁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中国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00年度“中国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

英山双井堂黄氏宗谱黄庭坚家世研究的重要史料

英山《双井堂黄氏宗谱》:黄庭坚家世研究 的重要史料 ? 黄朝霞秦腊英 图书情报论坛2010年第4期(总第88期) 英山《双井堂黄氏宗谱》: 黄庭坚家世研究的重要史料 摘要史学界对黄庭坚家世的研究历来众说纷纭,英山《双井堂黄氏宗勘对其研究提供了 新的史料.在分析民国时期续修的英山《双井堂黄氏宗彳普》基础上,探讨江西分宁黄 氏之黄庭坚家系源流,提出英山《双井堂黄氏宗对黄庭坚家世研究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英山双井堂黄氏宗谱黄庭坚家世 史学界对北宋着名文学家黄庭坚家世的研究,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知晓的湖北英山《双 井堂黄氏宗谱》,对黄庭坚世系,分宁黄氏始祖, 黄庭坚属分宁黄氏第几代等的研究可提供新的史 料.英山《双井堂黄氏宗谱》为民国时期续修, 共2种,现由黄庭坚后裔所藏.是宗谱,因直接 延续黄庭坚于宋元祜二年奏请纂修分宁黄氏金字 谱,真实性,可信性和史料性极高,可谓资料来 源弥足珍贵,对于黄庭坚家世研究具有重要的史 料价值. 1民国时期续修的英山井堂黄氏宗渤 黄庭坚后裔所藏民国时期英山《双井堂黄氏 宗{普=》,共两套.一套为民国十三年续修,清贡生 黄师直主编,共12卷,木刻印刷,保存完整.该

谱收录宋元j;占二年黄庭坚督修金字谱以来的重要资料,其中收录圣谕l2条,山谷公敕命1篇,宋 代朱熹撰《宋双井黄氏宗谱序》2篇,宋代周必大《双井堂黄氏宗谱序》1篇,山谷公表1篇,资料 极为珍贵.该谱以宋明以前江西修水《双井堂黄 氏宗谱》为依据,与世系源流一脉相承,真实性, 可性度极高.另一套为民国三十二年续修,黄光 烈主编,此次续修延续民国十三年双井堂谱体例 及全部资料,并在民国十三年修续谱的基础上, 联合英山,罗田,立煌,霍山,麻城五县黄庭坚 后裔联合修纂,共56卷,木刻印刷,保存比较完 整. 民国时期两度续修《双井堂黄氏宗谱》之特 点:一是世系源流一脉相承,比较完好地保存了 自黄庭坚纂修金字谱以来的历史原貌,包括黄庭 坚祖辈,父辈,同辈及后代基本情况的完好保存. 二是以黄庭坚为始祖,即黄庭坚为此家族之分房的始祖.该谱《世系》日:"我族自庭坚祖为第一 世,日:双井黄氏,崇实也.由庭坚祖十二传至禄 二祖辈生曼字派,诸祖为我族分房之始."三是对"双井堂黄氏一世祖庭坚公以下十二世世系"有非常细致的介绍.这些对于研究黄庭坚家世及文学创作都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 2英山《双井堂黄氏宗谱》之黄庭坚家系源流 黄庭坚家族源于江西分宁黄氏,分宁今江西修 水.南唐升元已亥年(公元939年),原居婺州金 华玉板桥的黄圮,随赴任分宁县令的儿子黄瞻一同迁至分宁,之后,这一族卜居分宁双井,逐渐繁衍 为一支黄氏望族.以黄圮为始祖,黄圮三传至黄庭

浅谈天一阁消防史

浅谈天一阁消防史及其未来展望 摘要:本文结合天一阁藏书史,对这座著名藏书楼400多年的防火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结合天一阁的现状,对天一阁现代化的消防设备与手段进行了介绍,同时在文末提出了自己富有创意的大胆设想。 关键词:天一阁消防文化历史轨迹发展设想 有道是读书难,藏书更难。自古以来,火灾一直威胁着书籍的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是造成许多藏书楼被毁的罪魁祸首。著名学者钱谦益的藏书楼——绛云楼,仅因一幼女剪烛火,不料火星落入纸堆中,燃起大火,造成“楼与书俱烬”的结果。纸书怕火,一遇火即刻化为灰烬,不给藏书者留下任何弥补的可能。所以防火成了藏书家藏书的重要任务。 被誉为“人间庋阁足千古,天下藏书此一家”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61-1566),由明兵部右侍郎范钦始建,至今历经四百余年,依然屹立于浙东,成为中华藏书文化的标杆。今天,天一阁不仅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还拥有30万册的藏书,这与它有效的防火措施密不可分。400多年来,历代守阁人均视防火为首要任务,不管是最初的宝书楼、近代的北书库,还是现在的新古籍库房,一直延续着藏书防火保卫战。 一、宝书楼的防火措施 宝书楼是第一代藏书楼,又称“天一阁”。不管是建筑布局,还是建筑结构以及之后的藏书管理,天一阁无不体现着范钦当初建阁时在防火问题上的深谋远虑,可算得上是一部明代藏书楼消防设计与防火管理的教科书。 首先从阁名说起。之所以冠名“天一阁”,是范钦取《易经》郑玄注文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将藏书楼建成楼上一通间,楼下六开间的格局,与“天一”、“地六”之意相吻合,取“以水克火”之意,祈求免遭火灾。可见范钦在藏书楼的防火问题上可谓用心良苦。 其次让我们整体看一下天一阁的布局,可以发现范钦应用了很多防火技术。天一阁座落于月湖之滨,坐北朝南。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凿一水池,命名为“天一池”。范钦以水克火的方法,在楼前修筑水池储备消防水源,

遵义古称播州

遵义古称播州,自唐贞观十二年置播州始,至明万历二十八年止,共延续了961年,于公元876年设置播州宣慰使,从而开始了遵义土的司文化时期。杨氏对播州的统辖始于杨端,止于杨应龙,长达725年。虽然土司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都曾经实施过,土司文化也非遵义所独有,但由于播州一直是杨氏家族世袭统治,所以“播州”史亦是杨氏家族统治播州的历史。加之杨氏先祖杨端自中原入播,大力推行汉文化,以孔儒思想教化人民,促进了民族间的进一步融合,留下了海龙囤、杨粲墓、播州城等许多特有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迹。而今,土司文化正以其稀缺性和神秘性吸引着更多人的关注,重新审阅和挖掘这种文化的差异性、独特性,释放其蕴含的巨大吸引力,形成重要的旅游产品,是提升遵义旅游层次和吸引力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一、遵义的土司文化旅游资源 1.中国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囤。海龙囤位于遵义县太平乡龙岩山东部,又名龙岩囤,仅山后一线仄径可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杨氏先祖利用其地理,在宽约5公里的山顶上围筑土城、月城三重,建楼房、仓库、水牢于其间。囤前设铜柱、铁柱、飞龙、飞凤、朝天、万安等九关,各关之间以护墙相连,随山势绵延十余里,气势恢宏。除囤前遗址,还有囤顶朝天关、飞凤关、宋代老王宫、明代新王宫、采石场、绣花楼等遗址,囤后有环山而立的土城和月城、从高到低组成三道关口的万安关、西关、后关三座城门,此外,囤四周还有养马场、校场坝等遗址,是研究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和关隘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 2.杨粲墓。杨粲墓位于遵义市东南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系宋代白锦堡,后为播州杨氏墓地,史称冉家林,后又因杨粲墓规模宏大为境内所未见,而被时人称之为皇坟嘴。该墓建于南宋淳佑年间是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合葬的一座大型石室墓穴,墓室内遍雕文官武士、人物花卉、龙床龙椅,雕工精湛,栩栩如生,被誉为“西南古代雕刻艺术宝库”,有较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3.遵义老城。公元1176年,即南宋淳熙三年,播州第十二代世袭土司杨轸将行政中枢从穆家川南面约20华里处的白锦堡迁到穆家川后,遵义老城就开始成为了黔北的政治文化中心,至今也有830余年历史。古老的遵义城留下了许多历史的积淀,当年的标志性建筑有三街六巷九狮子,三街即梧桐街、杨柳街、朝天街;六巷为捞沙巷、狗头巷、尚家巷、何家巷、姚家巷、丁家巷。当时老城的建筑门口能摆有大石狮子就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土司衙门、庙宇,均有石狮相配,但老城玉皇观不知什么原因却独缺一只石狮子,所以有九狮子的说法。 4.杨氏墓葬群。高坪杨氏墓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高坪镇鸣庄村,距210国道0.5 公里,有小路直通墓地。高坪杨氏墓群即播州土司杨氏家族灵魂憩息之地,分别为播州土官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实用类) 陆游与江西诗派之关系精练

陆游与江西诗派之关系 学术界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陆游早年学诗于曾几,受江西诗风的影响,后来从军南郑,亲历战争生活,因而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入现实主义创作轨道。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诗人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创作实践经验的日趋丰富,诗歌风格发生某些变化是稂正常的。但是,诗风发生变化并不等于完全抛弃了原来的诗学主张。 江西诗派众多诗人是严守某种统一的诗法规范还是具有各自的创作方法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江西诗派是一个凝固的诗人群体还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群体?我认为,江西诗派自宗主黄庭坚起便倡导求新求变,如果说黄庭坚在元祜(包括之前)的诗歌作品具有瘦硬、奇崛、拗峭等特征的话,在其贬官黔等地及以后的作品,则更注重诗歌的平淡之美。黄庭坚在给他外甥、学生的书信中,不止一次强调应多读古人书,在广泛吸取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家。这种思想可以说贯穿了江西诗派的整个发展嬗变史。黄庭坚既讲法度,又推崇创新,二者并不矛盾,讲究法度并不等于死守法度,而应灵活运用。江西诗派作者吕本中深谙此理,于是提出“活法”说,进一步阐明了如何运用法度,亦即继承前人艺术规则的问题。“活法”说在南宋初年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巨大,成为诗坛上公认的艺术准则。 正是由于黄庭坚并不谨守褊狭的门户之见,所以其门人弟子都以求新求变为能事。如徐俯曾答客书云:“涪翁之妙天下,君其问诸水滨;斯道之大域中,我独知之濠上。”(《清波杂志》卷5)对他人赞美他与黄庭坚的渊源颇为不乐,显然意欲自成一家。与徐俯交游甚密的韩驹也曾受知于山谷,晚年或置之江西诗社,却说:“我自学古人。”(周必大《文忠集》卷1 9)正是由于这种追求新变、力求自成一家的倾向使得江西诗派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吕本中提出“活法”说后,“活法”之说,一时盛行于南北宋之交的诗坛上,成为促进江西诗派发展变化的重要诗学思想。除诗歌发展本身的因素外,吕本中、曾几等江西后学都经历过“靖康之变”,社会环境和诗人心态与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中期大不相同,创作方法与作品风格发生变化实属必然。 此足以证明,将江西诗派视作一个远离生活,仅仅以雕镌文字、追求形式瘦硬拗峭的诗歌流派显然并不符合实际。既然江西诗派本身也处于一个不断嬗变的进程中,曾几又是陆游的授业恩师,则陆游与变化中的江西诗派有某种契合之处便决非无端臆测。 事实上,陆游终生持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曾几对他的影响绝对不可忽视。陆游晚年为曾几奏议稿作跋,追忆说:“绍兴末,贼亮入塞,时茶山先生居会稽禹迹精舍,某自敕局罢归,略无三日不时见。见必闻忧国之言。先生时年过七十,聚族百口,未尝以为忧,忧国而已。”(《渭南文集》卷3 O)在这篇短小的跋语中,陆游对曾几奏议稿的其他内容只字不提,唯独念念不忘恩师的这份爱国忧民之情,足证曾几此种情怀对陆游的影响之大。 陆游在诗歌探索方面与江西诗派的契合,还可以从他对晚唐诗的态度窥见一二。《剑南诗稿》卷4 5《追感往事》云:“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自谓宗晚唐。欧曾不生二苏死,我欲痛哭天茫茫!”对当时崇尚晚唐诗歌的风气十分不满。而自黄庭坚以来,江西诗派对晚唐诗歌均评价甚低。凡此种种,都说明作为江西弟子的陆游与江西诗派的诗学祈向有着相当多的一致之处。 (摘自2006年第7期《文史月刊》) 6.从原文看,下列对“江西诗派”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西诗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诗歌流派,它拥有众多的诗人,并且具有各自的创作方法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B.江西诗派在整个发展嬗变史上,始终贯穿着多读古人书,在广泛吸取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家的思想。 C.江西诗派是黄庭坚创立的,徐俯、韩驹、曾几、吕本中等都是江西诗派的门人弟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