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杨东平: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为什么重要

杨东平: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为什么重要

杨东平: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为什么重要

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为什么是重要的

——杨东平在第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首先,我代表主办方,对各位嘉宾、对来自全国各地、在教育改革中做出优秀业绩的改革者和教育家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这是发自内心的祝贺,因为我们深知,教育改革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需要知行合一,而且行胜于知。陶行知是这么说的“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起而行动、改变现实是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所以,我对于第一线的改革者怀有最大的尊重和崇敬!

我们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举行这次会议的。2008年举行第一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选时,改革还不是一个“热词”,大家有很多的疑虑,人们会关注和支持这个评选吗?记得在一次高峰论坛上,易中天向我提了一个有点八卦的问题:中国教育和中国足球哪个更有希望?当时我脑子转不过来,只是想胳膊肘不能朝外,于是弱弱地说一声“可能是教育吧?”如果今天回答这一问题,我仍然会作出同样的选择,但是底气更足了。这是因为由于各位的努力,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变革现实的成效,给我们增添了改革的信心。我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所有的教育难题都是有解的,都是可以现实地解决的。

2010年举行第二届评选时,国家的《教育规划纲要》已经颁布,确立了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务、价值、蓝图。近两年来,基层的教育改革进入了活跃期。最近举行的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出了深化改革、坚持改革的动员令,相信今后的教育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里,我想特别说一下,自下而上的改革为什么是重要的。

2010年以来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围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与以往不同的机制,这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机制。国家设立了425个地方和高校的试点项目,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专门成立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分为10个小组,除了我所在的“高考改革组”负有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的任务,其余都是检查督促基层改革试点,通过基层的改革启动和推动教育创新。

当前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落实、放大和创新这一机制,形成上下结合,多方合力推进教育改革的新局面,促进教育范式的整体改变。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因地

制宜、自下而上的生长过程,在民族国家形成和工业化过程中,教育被逐渐国家化。但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减少管理层级和降低重心,焕发基层和学校的活力,即朝着地方化、社区化、生活化的方向,是没有疑义的。

为什么自下而上的改革是重要的?首先,在缺乏全民性的社会运动、缺乏大规模社会动员的背景下,将改革的重心放在基层和民间,是启动和激活改革的重要机制。我们需要特别认识公众参与的价值,这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建设的过程。

其次,这是基于对教育改革的现实性、可能性的认识。我国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省级统筹的管理体制,确定了基层政府的管理职责。如同黄梅县的何蓝田局长所说的,只要你想改,一个县教育局完全能够改变县域的教育面貌,关键是做不做的问题。地方政府直接面临各种教育问题,真正解决问题只可能在基层,而不是在北京的大楼里。在此,我想转述一位著名的改革家、原山西长治市市委书记、后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日周的名言。他说:中国社会所有的老大难问题,基层都有解决的办法,关键是做领导的能不能支持、鼓励、肯定、推广他们的经验。我深以为然。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第三,强调自下而上的改革的重要性,是基于对复杂的教育改革机理的认识。研究发现,世界范围内许多由政府强力推进的改革,往往轰轰烈烈开始,最后无疾而终。教育改革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这一事实本身具有确定性。这是因为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加拿大著名的教育政策研究专家迈克富兰谈到,在一个保守的体制中推进改革,没有人能够计算出这一复杂过程所有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而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对于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复杂系统而言,自发形成的自组织系统往往更具稳定性。这也是市场经济理论、民主主义理论重视“自发秩序”的原因。

因此,他们的研究结论是:在基层、地方、学校涌现出的众多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个人,才是推动复杂变革的真正动力。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将这种植根于大地之上、在学校和教室之中自下而上发生的变革,称为“静悄悄的革命”。相反,如果没有活跃的、丰富的基层的探索和实践,没有一大批勇于改革的学习型个人和学习型组织,从而形成改革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基础,自上而下的整体性改革就往往难以奏效。

因此,改革既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底层设计”。具有主导型的政府行为,除了为改革提供整体设计,提供价值观、方向、规划和目标,还要通过改善政府治理,简政放权,培育社会参与力量,激励自下而上的基层创新。21世纪教育研究院以第三方机构的身份来评价政府工作绩效,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创新。

我们还需要探讨今后深入教育改革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新南巡”中讲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

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

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回避问题,敢

于攻坚,解决关键问题,指示了我们深化改革的方向。

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其重要的做法是“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可见,在政府改革的视野中,简政放权是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地方

教育制度创新,在继续解决各种老大难的热点问题之外,还需要关注更为基础性的制度变革。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例如创建地方的教育改革特区,实行更多综合配套的实质性

的教育改革;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借鉴美国“特许学校”的模式,通过教育家办学焕

发公办学校的活力,形成教育质量、特色和丰富性;创新教育财政制度,建立基于预算制

的教育经费制度等等。21世纪教育研究院愿与大家共同努力,促进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创新!

最后,2012年即将结束。如果“世界末日”不来的话,我们将要进入新的一年。我想,只要我们有理想、有改革精神和行动力,世界就没有末日,中国就可能有美好的未来!预

祝各位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杨东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兼院长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编辑: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