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

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

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
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

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

引言

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要求,紧抓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大历史机遇,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向“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迈进的新阶段。尤其是新东城成立之后,迫切需要按照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部署,科学确定新东城发展定位,制定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推动新东城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经区委、区政府决定,特编制《北京市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

本规划明确了未来20年东城区的发展定位、目标和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问题,是未来20年指导东城区科学发展,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范围为东城区行政辖区,总面积为41.84平方公里。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关于大力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等。

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30年。

第一部分回顾与审视:站在历史新起点

一、良好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东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的认识,逐步明确区域发展思路,深入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和“天坛文化圈”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效显著,人文魅力更加彰显。探索形成“四个百分之百”保护经验和“保护风貌、改善民生、疏散人口、发展产业”四位一体的保护模式,完成了孔庙、国子监、钟鼓楼、普度寺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前门大街、南锣鼓巷、玉河、南池子等区域修缮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出台了《关于保护和振兴老字号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手工艺)之乡”称号。开展了“皇城文化旅游节”、“前门历史文化节”、“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北京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等特色文化活动,使古都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服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功能区建设积极推进。2005-2009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2.35亿元;人均GDP达1.9万美元,位列全市第二。产业服务化特征明显,第三产业比重达到95.3%,是全市三产比重唯一超过90%的城区。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南中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成功举办了“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商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区”称号。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全国领先,荣获“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等称号;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被评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成为首批“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不断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打造了“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明城墙文化体育节”等一批特色活动;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达到28277元,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实现“无社会救助盲点”目标。

城市管理逐步完善,城市品质显著提升。首创“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模式”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模式”,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各部门各尽其责、协调配合的城市管理格局,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中国最佳管理城市奖”和“中国和谐管理城市奖”等荣誉,成为我国华北地区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国际花园城市”的城市(区)。城市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打造出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北二环城市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等一批环境建设精品工程,获得“国家卫生区”称号,城市环境品质和形象显著提升。

二、独特的优势条件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东城区作为中心城区,是首都功能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是国家和北京市行政、事业机构的主要集中地,集中体现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功能。辖区内拥有全国重要铁路枢纽北京站和全市重要的综合换乘枢纽东直门交通枢纽;南部毗邻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北京南站;已建成的地铁1、2、5、13号线、机场线和即将建成的6、7、8、14号线贯穿东城或有节点相连。

丰厚的多元文化资源。东城区有着丰富的以皇家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全市历史文化遗存、胡同四合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密集的地区。旧城仅有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天坛均坐落在东城,从永定门到钟鼓楼7.8公里的传统中轴线“文脉”纵贯南北。拥有历史文化街区18.5片,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65处,挂牌保护院落413处,国家级及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54项。区域融合了皇室、佛教、儒家、国学、会馆等传统文化,荟萃了奥运文化、演艺博览文化、出版文化、商业文化、体育文化等近现代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东城区未来发展最独特、最突出的优势。

较强的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东城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均在全市位于前列,是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试点区和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地区。创建了学区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数字化社会救助体系、三级“信访代理”工作机制、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等一批特色服务与管理模式。率先提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和城市综合执法模式。优质的社会公共服务、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高效的城市管理以及良好的政府服务,为区域全面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肩负的时代使命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不断上升。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北京顺应我国国情国力变化和国际地位提高的客观要求,在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之后,提出建设充分体现人文、科技、绿色特征的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在此背景下,区划调整后的新东城,在北京及国家发展中肩负着新的重要使命:

一是要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大力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东城区作为首都文化资源最为集中的城区,承担着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的重大责任,未来应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第一任务,保护好北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展现首都文化魅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东城区成为北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重要依托。

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探索适应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发展的有效模式。东城区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大都市中心城区,未来应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探索一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力提升区域的集约发展水平,推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全国乃至全球类似城区发挥示范作用。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功能建设,提升区域综合服务水平。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将更加注重功能建设,不断增强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东城区要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四个服务”职能,坚持高端化发展方向,集聚各类高端要素,以高端要素强化高端功能,显著提升区域国际影响力。

四是要坚持低碳、绿色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东城区要积极顺应全球低碳化发展趋势,按照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走低碳型经济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低碳城区建设,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人民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内容。东城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发展,显著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努力建设有东城特色的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四、面临的困难挑战

未来东城区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发展环境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

区域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文化资源为代表的区域资源优势尚未形成具有东城特色且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主导品牌形象,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旧城整体风貌保护与民生改善任务仍十分艰巨,面临着体制机制相对滞后、人口疏散难度加大等难题。风貌保护、民生改善、人口疏散和产业发展等相互促进的有效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创新。

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要求。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公众对于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愿望越发强烈,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创新。

区域均衡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区域发展相对不均衡,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还不完善,难以很好地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环境亟待改善,发展活力有待提升。

空间资源约束与可持续发展矛盾凸显。土地资源有限,人口过度聚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空间约束;土地利用结构还不尽合理,土地利用率和集约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部分定位与谋划:描绘未来新蓝图

一、发展定位

东城区总体发展定位是: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

立足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五个之都”的要求,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加快“人文东城”建设,不断提升“首都文化”国际影响力,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彰显首都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首都文化中心区;成为体现北京“世界城市”最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成为代表北京“世界城市”公共服务发展先进水平的重要窗口;成为能够体现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综合经济实力强劲的重要窗口;成为北京“世界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综合发展的集中代表和窗口城区。主要承担以下6项职能:——首都政务服务重要承载区。切实为中央和北京市党政军领导机关创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把做好“四个服务”与促进区域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首都政治中心功能及国际国内交往功能。

——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第一任务,使东城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古都风貌的集中展示区;积极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模式,破解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难题,在北京、全国乃至全球类似区域发展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区。统筹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打造皇家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核心品牌,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国际化水平,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形象鲜明、特色突出、服务优质的国际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

——国际知名商业中心。坚持以文兴商、商旅结合,大力集聚国际、国内顶级商业品牌,不断提升“老字号”等本土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将东城区建设成为民族与国际融合、古老商业文明与现代时尚魅力交相辉映的国际一流商业中心,成为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

——北京高端服务业重要集聚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金融、商务服务、体育等高端服务业,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知名机构、要素交易市场、高端人才等高端要素聚集,成为北京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宜居宜业文明城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创造公平公正、平安和谐、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质、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文明城区。

二、发展目标

按照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总体部署,“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分三步走:

到2015年,在北京率先全面实现现代化,构建起“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基本框架,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名区”。到2020年左右,基本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国际城市中心城区。到2030年左右,具有鲜明特色的“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基本建成,成为“文化软实力强劲、服务经济发达、公共服务优质、城市运行高效、人居环境和谐”的国际化、现代化中心城区。

文化软实力强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区”,享有与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等世界级文化中心同等重要的地位。历史文化名城得到整体全面保护,人文魅力充分彰显,发展活力显著提升;塑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明素质显著提升。

服务经济发达。文化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商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对区域发展支撑作用更加强劲;低碳服务、中医药产业、体育产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万美元。

公共服务优质。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公共安全等社会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与“世界城市窗口区”相适应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服务优质和管理高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格局。

城市运行高效。“智能城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市运行人性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水、电、气、热等生命线运行平稳,城市交通安全顺畅,城市环境优美舒适,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人居环境和谐。区域人口规模适度,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不断向更高水准、更高品质迈进,到203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万元;“低碳城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总体战略

未来20年,大力实施“两新四化”发展战略:打造文化新引擎,拓展发展新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发展高端化、公共服务优质化、城市运行智能化、区域发展均衡化。

——打造文化新引擎。进一步强化“文化强区”理念,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全方位探索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以体现文化价值、激发文化活力为核心,加快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确

立“文化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化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服务支撑能力、对市民素质的提升作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显著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拓展发展新空间。坚持旧城内有机更新与旧城外集约利用相结合,大力优化地上空间格局,积极推动旧城内“保护风貌、改善民生、疏散人口、发展产业”四位一体发展;加强旧城外空间资源整合和用地功能置换;积极拓展地下发展空间,构建系统化、现代化的地下空间体系,促进城市部分功能由地上转入地下;大力发展总部、交易、电子商务等具有空间张力的高端产业,拓展虚拟空间;通过人口疏散以及行政办公、公共服务等功能疏解,积极寻求与其他区县协同发展。

——产业发展高端化。大力发展文化创意、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体育等知识含量高、附加价值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高端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研发、设计、交易等高端环节,加快高端要素聚集,显著提升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

——公共服务优质化。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的“标准化”、“社会化”、“信息化”建设,建立惠及全民、优质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城市运行智能化。树立“智慧城市”理念,不断完善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智能楼宇、智能交通、智能社会服务管理、智能城市管理、智能生活等建设,显著提升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城区”。

——区域发展均衡化。统筹兼顾,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加强重点产业功能区及各类产业资源联动发展;显著改善旧城生活工作环境质量,提升旧城发展活力,提高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第三部分任务与路径:实现发展新跨越

一、核心力再造——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快文化经济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融合世界文化精髓,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显著提高文化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使文化成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

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第一任务,按照“整体保护,全面保护”要求,坚持“四个百分之百”原则,采取“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多元突破、品质提升”发展思路,加强旧城整体风貌保护,加快人口疏散、居民住房改善及综合环境整治,积极引入适宜旧城发展的高端产业,显著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形成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科学发展的格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区,成为“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最富魅力的区域。

加强旧城整体风貌保护。坚持整体保护原则,延续旧城平缓开阔、轴线突出、东西对称、标志点缀、水系穿插的传统空间形态。重点保护传统中轴线区域的历史空间形态和传统风貌特征,恢复中轴线上标志性建筑,加强钟鼓楼、皇城、前门、天坛、永定门等节点的保护,集中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保护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和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城廓;恢复玉河、前三门护城河等水系,创建滨水生态化景观;以故宫、皇城、传统中轴线为中心,综合考虑文物及建设控制地带、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的空间控制要求以及城市节点、特色街道和特色街区的城市设计要求,组织编制分区域建筑高度、体量、形态及色彩控制规划,保护旧城平缓开阔的传统空间尺度和形态特征。

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按照“有利于保护传统风貌、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部完成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改造,完成对现存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四合院的保护和修缮,保护特有的“胡同-四合院”居住形态与空间特征,对不符

合传统风貌保护要求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加以整治、改建或拆除。综合考虑区域文化资源特色、现有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分类引导。皇城、东交民巷等历史文化街区,未来以强化首都政务、文化功能为主,按照“做好四个服务、构建和谐宜居街区”

的高标准要求,优化区域人居环境,为北京市及国家政务办公创造良好环境,适度发展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等产业。钟鼓楼、雍和宫-国子监、北锣鼓巷、南锣鼓巷、前门等历史文化街区,未来应积极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潜力,植入适于保护区发展的特色产业,并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区域人口疏散、基础设施完善以及居住环境改善。张自忠路北、东四三条至八条、东四南等历史文化街区,未来以居住功能为主,在加强居住环境整治的基础上,采取“散点式开发、多路径发展”的模式,促进文物保护单位、挂牌四合院等的利用。

推进文保单位及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普查、升级和保护,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分类保护,完成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修缮工作;加大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建设控制地带的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对地下文物的勘探、鉴定和保护工作。积极鼓励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逐步实现向社会开放,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挖掘利用,打造若干特色文化传播、展示、交流中心,积极拓展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功能。制定和完善挂牌保护院落的评定标准、保护措施及管理规定,完成有文化价值和利用价值的挂牌保护院落的保护修缮;支持和引导产权单位、私房主以及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四合院的开发利用,发展特色商业、文化创意、商务办公等产业。

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力度,重点保护戏剧、音乐、字画、中医针灸、服饰、庙会、老字号、传统手工艺、传统地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集中展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适合产业化运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组织文化研究机构、市场营销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传承开发,形成新的传承活力。推动老字号企业商业化、品牌化发展,增强老字号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市场化运作能力。

(二)加快文化经济融合发展

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挖掘文化价值为核心,创新文化资源利用方式,加快文化经济融合发展,促进特色文化与旅游、创意设计、商业商务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壮大文化经济规模,将文化经济打造成为东城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加强一批特色文化产业街区建设。以“彰显特色文化、聚集特色产业、实现特色化发展”为目标,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街区,使之成为东城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挖掘国子监、孔庙等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建设国学文化交流中心,吸引一批国学文化展示、国学教育培训、国学创意设计等企业和机构聚集,打造国子监国学文化产业特色街区;推动钟鼓楼时间文化广场建设,积极发展时间文化展示以及融合时间文化要素的创意设计、民俗体验等产业,打造时间文化产业特色街区;加快南锣鼓巷业态优化提升,形成集创意设计、文化演艺、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休闲街区;充分挖掘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的建筑文化、商贾文化、梨园文化、会馆文化等传统历史文化,打造集中展示老北京居住、饮食、娱乐于一体的民俗文化展示区;以新太仓东部、雍和宫南部、中医科学院等为核心,共同打造中医药产业发展区,发展中医药文化展示交流、研发服务、养生保健、中介服务等产业;以“大隆福”理念,整合区域资源,构筑高端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品创作与交易中心;实施南新仓北延南扩,建设高端文化休闲街区。

培育壮大文化要素市场。进一步提升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建设中国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打造集文化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文化产权交易于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业、文化团体、文化市场中

介机构等之间的关系,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促进文化市场的有序发展。加快区属国有文化生产经营单位改革,发挥区属国有文化单位的引导作用,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推动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利用。推动设立各种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繁荣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文化机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高端人才聚集,提升文化要素的国际化配置能力。

促进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国学、国医、国粹等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主题旅游活动,做大做强“皇城文化国际旅游节”品牌,以旅游推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发展质量。推动文化与商业融合发展,打造“王府井国际品牌节”、“前门历史文化节”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文化活动,开发一批具有东城文化元素的特色旅游商品,形成“以文兴商、以商养文”的发展格局。积极促进文化与创意设计、商务服务、中医药、体育、教育培训等其他领域融合发展,打造“国学文化节”、“戏剧文化节”、“中医药文化节”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发展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增强文化经济发展活力。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打破“区属”范畴,深度挖掘、整合区域内各类文化资源,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国家、市、区三级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深度共享共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构建“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企业市场化供给”的公共文化供给模式,针对不同群体差异化地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一批特色性公共文化活动,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性。

(四)提高全体市民文明素质

坚持以文化人,充分利用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市民的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文明引导行动,倡导人们养成文明生活理念,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二、高端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高端化、低碳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以文化经济为特色、以总部经济为支撑的经济高端发展格局,做强文化创意产业和商业服务业两大优势产业,做优旅游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四大支柱产业,做大中医药产业、低碳服务业和体育产业三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总部、创意设计、交易等高端环节提升,不断壮大东城经济规模,显著提升产业集约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一)做强两大优势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整合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资源利用途径,以发展文化艺术、文化版权、文化传媒为重点,聚集关联资源,壮大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增强东城在北京乃至全国文化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东城区最具活力、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力争到2030年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18%。大力发展以文化演艺、工艺美术、艺术品交易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产业,聚集和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品牌剧目、文化演艺运作机构、艺术大师等,努力将东城区建设成为中外文化演艺荟萃之地、国际工艺美术中心和世界级艺术品交易中心。依托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壮大版权交易规模,加快版权评估、版权投融资、版权代理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聚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版权交易和服务中心。推动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升级拓展,围绕出版产业上下游环节,逐步形成创意设计、出版、发行、运营、技术支持、衍生产品等融合发展的“大出版”格局;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数字新媒体产业,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传媒产业集群。

商业服务业。以王府井商业发展带为核心,促进王府井大街、崇雍大街(银街)、金宝街、祈年大街、崇外大街等联动发展,培育和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商业业态升级,大力引进国际高端品牌,重点发展商业综合体、旗舰店、品牌店、商业连锁、高档会所等业态;积极培育本土民族品牌,保护和提升老字号品牌价值,扶持大型民族企业集团发展,使民族商业成为东城区商业的金名片和重要支撑;组织策划一批商业文化活动,促进商业与文化创意、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社区便民服务体系,推进服务方式的现代化、网络化、规范化,努力形成“高端商业发达、特色商业彰显、社区商业便利、市场环境优化”的商业发展格局。

(二)做优四大支柱产业

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以特色文化为灵魂,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品牌塑造为核心,以旅游产品开发为抓手,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策划一批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开发一批文化旅游主题项目,形成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以国际高端商务旅游市场为目标,大力发展会议旅游、奖励旅游等形式的商务旅游,加强国际旅游交流合作,构筑文化、商贸、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大旅游”格局,努力把东城区建设成为文化氛围浓厚、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服务优质、配套设施完善的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金融业。稳步推进传统金融发展,重点吸引私募基金、风险投资、信托、担保等新型金融企业或机构聚集,加快期货、产权等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以绿色金融和文化金融为核心的产业金融,积极培育消费金融,进一步提升在北京金融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东城区设立区域性总部或营销、结算、运营等职能型总部以及投资性公司;着力推动会议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咨询调查、广告、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业,形成功能完善、服务规范、与国际接轨的商务服务体系。

信息服务业。巩固发展电信业,大力发展移动增值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影视、电子商务等领域业务;围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积极培育发展信息安全、系统集成、网络服务、监测服务等新型业态,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

(三)做大三大新兴产业

中医药产业。以中医药文化品牌塑造和高端中医药产业资源汇聚为切入点,重点发展中医药研发服务、中医药展示交易、中医药保健养生及中医药中介服务等领域,大力吸引一批国际知名的中医药企业总部、中医药研发机构、中医服务机构和中医药交易中心,聚集一批中医药养生会所、中医药教育培训、中医药知识产权交易、中医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等机构或企业,促进中医药产业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全面提升东城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低碳服务业。大力发展碳金融,积极培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服务体系,推动企业碳管理咨询服务、CDM咨询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发展;加快节能环保监测诊断服务、节能环保咨询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环保服务企业和机构聚集;加强与区内大型能源央企的战略合作,推动建立低碳产业园、低碳产业融资平台、低碳产品认证中心、低碳城市技术研发中心等,不断壮大低碳服务业规模。

体育产业。以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为龙头,整合区域体育产业资源,大力引进体育企业总部,着力推进体育品牌赛事组织与策划、高科技含量的体育产品研发与展示、专业化的体育中介、高附加值的运动休闲等领域发展;推动建立中国体育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体育产业投融资平台,形成有利于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要素市场,着力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

三、幸福感倍增——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国家及北京市社会领域各项改革与发展要求,构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区域资源综合利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高水平”的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服务优质、多元参与、管理高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格局,显著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优质均等发展水平,建设有东城特色的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一)实现人口均衡发展

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建立人口发展与调控长效机制,积极调控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素质全面提升,逐步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有效控制常住人口规模。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通过与郊区县建立疏散人口安置合作机制、以行政办公和公共服务等城市功能疏解引导人口外迁等途径加快旧城人口疏散力度;通过拆除私搭乱建建筑、加强对腾退四合院的功能引导、推动产业高端化升级等降低旧城流动人口规模;严格控制高密度住宅项目建设,防止出现因二次改造带来的大量居住人口涌入;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区级、部门、街道、社区、企业等多主体、多层次、跨部门的人口调控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公安、流管、人口计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多部门合作,建立健全可量化、可评估、可监测的人口动态管理预警机制。力争到2030年,全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65万人左右,旧城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40万人左右。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倡导“健康生育”理念,开展科学婚孕检,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就业人口结构优化;营造育才、聚才、用才、留才的良好环境,吸引高素质人口进入;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全面提升区域就业人口职业技能素质;建立健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口健康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引导流动人口有序流动,调控流动人口过快增长;建立流动人口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实施流动人口契约式、社区化管理,实现流动人口的及时动态管理;做好流动人口的就业服务、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工作,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统一管理、统一服务。

(二)打造国际化教育强区

坚持“教育优先、全面育人”的发展理念,着眼于“促进每个社会成员的终身发展”,构建惠及全民、功能完善、优质资源丰富且布局合理的现代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形成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充足发展的新局面,充分满足群众对公平教育、个性化教育和优质教育的需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教育强区,使东城教育成为“首都文化中心区”的重要内涵、“世界城市窗口区”的鲜明亮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的典型示范。

提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面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动态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创新小学、初中优质资源共享制度,推进学校标准化和特色学校建设,促进学生全面个性成长。创新办学模式,实现高中多元特色发展,健全拔尖人才和特色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校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拓展校外教育资源,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充满活力、校内外融通的科技、人文、体育教育体系。实现幼儿园与小学、小学与中学、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衔接,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积极支持民族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充分重视特殊教育。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推动教育国际化。

建立开放便捷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以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为重点的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更新继续教育理念,积极发展成人教

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到203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以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95%以上。加强学习型街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学校、学区(社区)学习基地和中心为载体,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休闲教育,全面提升居民素质。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文化休闲教育相融通的机制,全日制与业余学习互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开放便捷的终身教育体系。

建设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考核、监督、评价机制。创新名师、名校长培养机制,采取多种途径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重点打造一批在北京市、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教育家”式的名校长、名师。关注教师、教育管理人员身心健康,大力开展教师、教育管理人员跨校交流、境内外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育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

(三)建设高品质健康城区

推行“健康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健康管理社区,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引导居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质。到2030年,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创业者向往、居住者舒心、大众身心健康的国际化高品质健康城区。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区属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区属综合医院转型发展。科学规划、均衡布局基层医疗卫生设施,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实现社区健康管理全覆盖。到2030年,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4岁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健全“反应迅速、行动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立统一高效的疾病防控和医疗救治体系。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改革,构筑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适应群众医疗需求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和特色鲜明、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探索中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师承机制,提升中医服务队伍整体素质。

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强基层文体设施标准化建设和改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完善设施共享机制,推动社会单位内部设施对社会开放。全面建设“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街道有品牌、社区有特色、楼院有亮点”的目标,积极开展参与率较高、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全民健身活动,创建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区。培育和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到2030年,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达到50人。建立健全专业化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网络,定期公布市民体质状况,不断提高中小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力争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四)构筑科技服务体系

按照“科技北京”建设要求,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建设智能东城,显著提升科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科普工作机制,提高市民科学素养。

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利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项政策,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各类社会主体瞄准行业和领域高端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市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力度,加大知识产权培训、保护与宣传力度,强化知识产权对经济生活的促进与保护作用。

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紧跟科技发展前沿技术,加强高新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加强物联网、移动技术等先进技术在电子

政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能社区等领域的应用,显著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营造世界一流的数字城市环境。推动新能源、节能技术、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科普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科普联席会议制度、科普志愿者参与长效机制、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等,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科普活动,建立覆盖全面的科普服务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推广宣传活动,构建以大型活动为主、专题活动为辅、社区经常性活动为基础的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科普活动新格局。

(五)构建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

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的思想,把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完善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到2030年,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的广覆盖、多层次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人民生活得到全面保障和改善。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以经济发展拉动就业增长的新机制,广泛开发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下沉就业服务重心至社区平台,建立健全失业人员登记、免费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失业预警等就业服务制度。加强创业指导和政策扶持,优化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环境,积极引导创业者进入文化创意、高端商业等领域;创新专家、志愿团队、社会组织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和服务,争创“创业型城区”。积极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开展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建立健全劳动关系预警监测和基层劳动关系调节机制,构筑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到2030年,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充分就业城区。

建立广覆盖社会保险体系。落实北京市相关政策,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实现保障人群全覆盖。推进公费医疗向医疗保险并轨,建立统一的退休人员社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鼓励和支持商业医疗和职工互助医疗保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不断扩大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引入社会监督、交叉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模式,强化对社保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全过程的监督。

提高养老服务保障能力。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探索推行“异地养老”、“以房养老”、“虚拟养老院”等现代养老模式,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敬老优待等多层面、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按照北京市“9064”养老服务要求,多途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控制”的思路,重点加强护养型、普通型养老机构建设。到2030年,百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不低于4张。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构建“政府支持、社会组织运作、实体服务”机制和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和规范化建设。

健全社会综合救助体系。以“大民政”理念为引领,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救灾、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经常性捐助、慈善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组织网络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的综合救助体系。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完善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配套专项救助制度,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体的救助需求。加强发展性救助,重视孤儿等困境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需求。扶持公益服务组织、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发展,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形成“政府推动、慈善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大慈善格局。

(六)创建平安和谐城区

坚持预防为主,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处理机制和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体系,打造具有东城特色的公共安全服务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矛盾化解水平,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建设平安和谐之城。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静态防控向动态防控、被动防控向主动防控的转变,有效预防和减少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增强群众安全感。完善安全生产救援体系,提高对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完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处置能力。加强避难场所建设,健全和完善区、街、居三级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加强消防、民防设施和队伍建设,构筑社会“防火墙”,提高预防灾害、抢险救援及居民防灾自救能力。

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公共安全领域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应急联动机制,向公众提供快捷、全面的紧急救助服务。完善公共安全危机处理体系,加大应急准备资金投入,加强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应急防灾知识的宣传、培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形成由消防、民防救援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等构成的“多位一体”应急救援系统。

建立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体系。构建依法、畅通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排查预警机制,构建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和社会力量调解相衔接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建立社会舆情收集反馈机制,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七)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

加强社会管理机制创新,构建东城特色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居民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建立政府、社会、公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显著提升社会管理效率和水平。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东城特色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以社区为单元,建立区、街、社区、工作网格“四级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健全“四级”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机制、社会治安综合防控服务管理机制、流动人口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公共服务多元参与机制、社会矛盾预防排查化解机制等一系列人性化、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动态化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显著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志愿者信息系统和注册登记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个人参与社会管理,到2030年,注册志愿者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25%,专业社工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5‰。构建由行业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传媒和公众监督共同构成的现代监管体系,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健全现代化社区治理模式。加快推进街道和社区边界调整,建立“规模适度、半径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全面”的新型街道和社区。以“家家参与社区自治”为目标,构建“以党委领导为核心、以公众参与为主体、以政府保障为基础”的多元化社区治理格局,建设共住、共商、共治、共进的和谐社区。加快构建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市场提供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网络,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四、承载力提升——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坚持“高效、集约、节约”发展理念和“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原则,突出区域特色文化和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和谐统一,进一步完善适应首都功能核心区特点的交通体系和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协调发展,全力打造设施完善、服务高效、舒适优美的发展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

坚持走低碳发展之路,走集约节约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以及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方式,科学引导小汽车出行,加强智能化交通管理,构建符合东城区发展定位和功能要求、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绿色低碳、高效便捷、安全舒适、运行有序的现代交通体系。

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便捷交通体系。全面完成规划路网建设,积极配合北京市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加快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大力发展和完善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系统,构建方便快捷的一体化换乘体系,逐步扩大公交服务范围。大力发展自行车、步行交通,改善步行交通环境,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为步行、自行车交通出行群体创造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加大对小汽车引导与调节力度,使机动车交通量与道路交通容量、环境容量相匹配。

建立与风貌保护相适应的旧城交通发展模式。旧城内重点发展步行、自行车交通,胡同道路设计以满足步行、自行车出行以及机动车单行需求为主;在保持传统胡同肌理的基础上,适当疏通胡同道路。积极探索符合风貌保护要求的静态交通发展模式,实行差别化的机动车停车供给策略,旧城区内只满足最基本的机动车停车需求,并通过调整收费价格实现机动车停车的供需平衡;加强旧城内地下停车设施、立体停车设施建设,逐步实现胡同地面无车化管理。

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强化政府职能,加强部门分工协作;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建设“胡同单行道微循环系统”,把有条件的胡同纳入道路交通组织系统中,提高交通可达性;提高市民现代化交通意识,大力开展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实现文明出行。

(二)完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

按照“统筹协调、适度超前、完善旧城、提升水平”的总体原则,不断完善旧城内市政基础设施,探索市政综合管廊的运用,加强新能源、新技术推广应用,切实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打造与世界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安全高效、低碳节约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完善供排水管网系统。以完善市政供水管网系统为主,改造老化供水管线。采用新技术将旧城内合流排水管道改造为雨污分流排水管道;保证高标准排水的通畅安全,满足城市主干道路的规划设计排水标准要求;对年代久远的雨污水和合流排水管道进行改造翻建,建设区域性雨污水排水出路的主干线管道。

完善能源供应体系。不断完善热力供应系统,建设“以集中城市热网供热为主,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采暖为辅,热泵等可再生能源采暖为补充”的多源互补供热体系,稳步提升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采暖比重,完成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建立并完善城市热网监控和调度管理系统。保证天然气供应稳定安全,二环内引入次高压燃气管线;继续加密和升压供气管网,形成相对完善的天然气梯级输配体系,提高居民及公服用户气化率。不断完善城市高压配电网结构,实现每个变电站至少有两个不同方向电源;按照“保可靠、消隐患、增能力、建智能”的原则改造旧城配电网;稳步推进“煤改清洁能源”工程的建设,到2030年全区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100%。

推进消防、信息、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消防队站建设,统筹解决消防水源问题;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重点信息工程,有效提高城市运行和应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将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引入基础设施运行监测管理,加快智能化水电气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地区垃圾转运站,试点垃圾气体收运系统,提高公厕、环卫工作站等环卫设施配置标准。

强化市政基础设施的维护养护。进一步加大资金、设备投入力度,加强供排水、能源供应、消防、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护;创新市政基础设施维护机制,完善市政设施日常维护与应急抢修机制,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逐步增强市政基础设施的应急抢修能力。

(三)创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按照宜居城区建设要求,巩固“国家卫生区”成果,加强城市绿化美化建设,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显著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努力创建整洁靓丽、舒适优美、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更好地满足市民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需要。

显著提升居民住房水平。全面完成老旧平房和楼房的修缮改造,加强老旧小区配套设施的改造和维护,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居住质量;按照“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居民安居乐业”的标准,在对接安置区域建设一批“宜居新社区”,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配套设施,增强对旧城疏散人口的吸引力,显著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加强垃圾分类和减量化管理,细化和规范垃圾分类标准,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运输;按照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建设适合中心城区的现代化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提高垃圾处理率和资源化率。到2030年,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100%。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无煤化”建设,结合居民住房改善工程推进清洁能源改造,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取消煤炭的终端消费。加强对施工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业油烟等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和控制,全面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强对龙潭湖、护城河等水体质量的监测监控与保护治理工作,加大对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的防治力度。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规范环境秩序,营造舒适环境。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低碳城区。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加快大型公共绿地、道路和铁路两侧绿化带以及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建设,加大立体绿化力度,逐步增加绿化面积,形成公园布局合理、道路绿荫覆盖、庭院秀美宜居的绿化景观。加强绿地和林木的养护和管理,公共绿地和道路绿地争取全部达到一级养护标准,打造更多的城市绿化精品工程。到2030年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

(四)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树立“综合管理、和谐管理、规范管理、多元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以网格化为手段、以文化为灵魂、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前提、以民生改善为根本、以综合执法为保障、以一流为标准”的城市管理“东城模式”,显著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率和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建立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城市管理部门及行业资源整合,明晰职责权限,形成部门协作、综合管理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拓展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监管职能,规范网格化管理制度和监督考评机制。按照“政府统一领导、街道牵头组织、日常全面监管、综合强力执法”的基本思路,全面推广综合执法模式,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整体效能。

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标准化、智能化。研究编制东城区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和职责,实现“依法建城、依法管城”。加强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明确不同领域的管理标准,提升城市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构建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应用物联网等技术,加强对城市运行的及时、动态、高效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实现城市地上和地下全区域、全方位的管理。

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完善城市管理社会化运作机制,引导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参与城市管理服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质量。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秩序,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各司其职,共同管理城市的良好运作机制。

五、国际化提速——全方位融入世界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与国际化战略,大力提升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包容的城市环境,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全方位融入世界,不断提升东城区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大力提升对外合作与交流水平

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优化投资环境,着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性文化创意企业、国际性金融机构等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围绕中医药、低碳、文化创意、高端体育等特色产业,定期组织或参与“国际低碳服务高峰论坛”、“国际文化品牌博览会”等大型、高层次的经贸交流活动。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中医药等高端服务贸易,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能力的企业集团。加强与国际商会组织等中介机构的合作,为区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服务。

加强社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策划和举办一批国际性文化活动,传播与推广首都文化,提升首都文化国际影响力。积极开展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资源等引进力度,鼓励支持国外非营利性组织、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参与东城区社会建设与管理,显著提升社会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水平。

(二)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发展环境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服务环境。按照国际化城市的标准,加快服务型、法治型政府建设,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城市运行规则和制度环境,推进政府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国际要素的流动营造诚信、公开、公正、透明的国际化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

营造良好涉外服务环境。完善涉外政府管理和服务体系,增加政府窗口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的多语种服务内容。引进一批涉外中介组织、国际医院、国际学校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外籍人士多层次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增设专门独立的国际服务中心,提供各类中介、咨询和直接服务项目,为外国投资者和外籍人士提供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增强国际事务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完善国际活动的服务保障体系,为中央、中央部门及北京市在区内举办的重大国际活动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保障。大力吸引国际经济组织、国际文化组织、国际体育组织、国际公益组织等国际组织落户东城,为各类国际组织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承接各种国际会议在东城举办,策划组织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会议,不断提升东城国际影响力。

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按照区域功能定位要求,制定友好城市发展计划,进一步增加友好城市数量。促进对外关系向务实合作延伸,积极加强同国际友好城市在城市管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通过互办文化年、图片展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民间友好交往,增强东城居民同友好城市居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第四部分优化与拓展:构建空间新格局

一、整体空间格局

按照“强化功能、突出重点、彰显特色、集群发展”的原则,优化整体空间布局,构筑“一轴两带五区”新空间格局,促进区域整体功能最优和整体效能最大化。“一轴”指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两带”指王府井商业发展带和东二环高端服务业发展带;“五区”指和平里商务新区、雍和文化创意集聚区、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永外现代商贸区。

图1东城区整体空间格局规划示意图

二、重点功能区建设

(一)一轴:打造文化传承发展主脉

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主要包括北京传统中轴线及其周边辐射带动区域,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主要承担彰显古都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发展文化旅游等功能。

加强中轴整体风貌保护,以故宫、天坛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推动区域文化资源整合,加强钟鼓楼、南锣鼓巷、皇城、前门、天坛周边、永定门等节点联动发展,打造纵贯南北的“文化主脉”;适当疏解部分居住、行政办公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打造古都风貌集中展示区;挖掘特色文化内涵,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特色商贸等产业,将该区域建设成为风貌彰显、特色鲜明、欣荣活跃的文化魅力中心,成为首都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集中代表和先行示范区域。

(二)两带:实现南北经济贯通联动

王府井商业发展带。以王府井商业中心区为核心,向北辐射隆福寺,向南带动祈年大街,向东联动崇雍大街(银街)和金宝街。主要承担发展高端商业、特色商业、艺术品交易、文化休闲等功能。

以“两纵(王府井大街—祈年大街、银街)两横(金宝街和长安街)”为骨架,构建“三区”商业发展格局,即以隆福寺地区为核心建设文化艺术品高端交易中心,打造文化商业区;以王府井大街为核心,联动金宝街,大力集聚国际、国内顶级商业品牌,打造高端商业中心区;以台基厂大街、祈年大街为核心,促进旅游与商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商业旅游区。显著提升“王府井国际品牌节”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放大王府井的品牌效应,着力提升“老字号”

等民族特色商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地下空间开发,促进王府井大街、祈年大街、金宝街、银街和崇外大街互动发展,实现东城区南北“商脉”地上地下连通。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优化商业发展环境,形成集高端商业、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高端品牌云集、文化特色突出的商业核心发展带。

东二环高端服务业发展带。主要包括东二环沿线、北京站和崇外地区。主要承担发展总部经济以及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低碳服务等高端服务业的功能。

以东二环、建国门内大街和崇文门外大街为轴线,以高品质楼宇为载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将该产业带打造成为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和总部商务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东二环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高端商务;完成北京站地区的改造,优化发展环境,将北京站打造成为连通南北商务发展的枢纽节点;加快崇外地区的业态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商业和商务服务业,打造商业和商务融合发展区。积极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完善餐饮、购物中心、文化娱乐场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构建一流的高端绿色商务环境,努力将该区域建设成为支撑东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五区:构筑东城经济多点支撑

和平里商务新区。位于东城区北部,地处北二环和北三环之间。主要承担商务、行政办公、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

高标准编制《和平里商务新区规划》,建立由东城区政府、驻区单位、企业共同开发的长效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居民住房改善,适度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建设一批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绿色低碳的商务楼宇,大力发展投资基金、信托、资产管理、财务管理、要素交易市场等新型金融和高端商务,积极吸引总部企业聚集,将和平里地区打造成为集商务、行政办公、生活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生态商务区。

雍和文化创意集聚区。以北二环、旧鼓楼大街、鼓楼东大街-东直门内大街、东直门北小街围合区域为主体,联动航星园、新太仓等周边区域。主要承担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中医药、娱乐休闲等功能。

依托商务楼宇、四合院等空间资源,积极推动胡同厂房改造利用,大力发展版权交易、数字内容等产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版权交易中心和北京重要的数字内容产业聚集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国学文化、中医药文化、时间文化等一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特色文化商业街,将该区域打造成为创意创智活跃、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成为东城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西起前门大街、东至新革路、北起前门东大街、南至珠市口东大街。主要承担历史文化展示、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等功能。

加强前门地区风貌保护,对文物、会馆、有价值院落进行抢救保护和功能提升,全面完成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修缮整治工程。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前门地区建筑文化、商贾文化、梨园文化、会馆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建设四合院博物馆,集中展示老北京居住、饮食、娱乐等民俗文化,大力保护、扶持、引入老字号企业,积极开展工艺品、非遗作品的设计、创作、展示、销售活动,全面展示前门历史文化,促进文化展示、创意设计、民俗旅游、特色商业、高端商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前门历史文化节”、“天街年市”等节庆活动品牌,扩大与国内外名城名街的交流,提升前门地区的国际影响力,建设成为“古都特色鲜明、商贸文化繁荣、配套服务完善”的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展示区。

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位于东城区东南部,包括天坛东路、体育馆路、光明路、东南二环路围合区域。主要承担体育休闲、旅游、生态等功能。

整合区域内体育资源,实施居民住房改善工程和老旧房屋二次改造,积极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发挥园区品牌优势和地缘优势,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体育产

品研发机构、体育赛事运营商、体育中介服务机构聚集,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电子信息、金融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两基地(体育产业总部基地、体育研发创意基地)、两中心(体育信息交流中心、体育运动休闲中心)”的空间格局,成为集总部、研发、赛事组织、信息交流、体育产权交易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端体育产业集聚区。

永外现代商贸区。位于东城区南部永定门外,地处南二环和南三环之间,与北京南站毗邻。主要承担高端商贸、商务办公、时尚设计等功能。

以永定门外大街为骨干,推动沿街产业向纵深发展,加快商贸业态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产品设计、展示、交易等高端环节,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高端商业业态,着力引进国内外企业总部、国际知名时尚设计机构、大型国际贸易企业等高端服务业企业,促进商务与商业融合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彭庄地区,打造永外现代商贸区新发展空间;结合地铁建设,整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完善区域交通、购物、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打造成为集商务办公、时尚设计、文化休闲、展示与交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商贸集聚区。

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一)构建地下空间总体格局

把地下空间作为东城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宝贵的空间资源,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前提,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以主要交通节点为发展源,以地铁网络为骨架,以重点功能区为核心,分层开发,构建“三纵、五横、六区、多点”的系统化、现代化、网络化的地下空间格局。其中“三纵”是指中轴地铁沿线、崇雍大街、东二环;“五横”是指北二环、平安大街、朝内大街、长安街、两广路;“六区”是指王府井地区、东二环地区、北京站地区、前门-崇文门地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永外现代商贸区;“多点”是指地铁站点周边区域以及雍和园、隆福寺、地坛周边等城市重要节点区域。

(二)推动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拓展地下空间利用方式,加快地下市政设施共同沟的建设,着力推进地铁、地下公路、步道等地下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地下静态交通设施、停车库的建设,解决城市机动车停放问题;推动以人防设施为主的防灾设施建设;促进商业空间向地下发展,与地铁车站、铁路站等交通设施相连接,建设地下商业综合体,形成地下、地上统一的商业空间;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加快地下文体设施、地下便民服务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推动一批空间立体化、功能多元化的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显著提高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水平。

第五部分实施与保障:健全规划新机制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区委领导,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建立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机制,由区发改委牵头负责规划的实施工作,将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落实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之中,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将任务分解到各政府职能部门,各部门根据具体任务制定分阶段任务和目标;加强政府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功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规划的宣传,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东城建设发展的积极性。

创新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作用。大力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政府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建立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区委区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完

善工作执行机制,完善工作责任制、工作项目限期办结制等工作机制,促进决策方案迅速转变为具体行动,提高工作实效。

做好规划衔接。重点做好本规划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30年)》等北京市各类规划的衔接;按照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组织编制好《北京市东城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北京市东城区人才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等配套规划;正确处理好本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加强衔接配合。

强化评估监督。健全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制度,定期开展规划评估工作,全面分析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加强监督力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实行重大项目信息披露制度,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根据城市空间格局优化调整方案,深入研究并适时调整东城区内部行政区划,提高街道和功能区管委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政策保障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全面落实《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大力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等北京市及国家已有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北京市及国家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居民住房条件改善、人口疏散、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项目等支持。

制定实施相关配套政策。根据规划确定的任务,优化用地结构,科学安排和严格把控土地开发和投放时序,优先满足公共服务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等用地需求。制定和完善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等重点产业的政策引导,出台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研究制定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块、使用功能、开发建设模式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三、资金保障

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加强和改善投资调控与管理,逐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政府资金监管,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社会管理等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实行全程把关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创新投融资方式。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新型投融资体制,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推动区属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做大做强国有企业;采取国际化运作模式,以项目公司制推动项目建设与发展;建立政府投融资平台,采取信托投资、银企合作、首次公开募股(IPO)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和其他各种金融资本进入,逐步形成和完善以资本为纽带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四、人才保障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建立需求导向、流程科学、形式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鼓励高端人才和海外人才为东城发展服务。加大党政人才内部竞聘、公开选拔的比例,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的市场化程度,全面推行社工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不同行业、领域、所有制和区属、区域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各支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依托首都高等院校和国内外培训机构,建立重点产业和领域的紧缺专门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调整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重点加强对金融、文化创意、中医药等方面紧缺人才的引进。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制定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设立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完善教育学习环境,

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落实人力资源市场法规制度,拓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中介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手段,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服务。

五、规划调整

本规划一经批准,在中共东城区委领导和区人大常委会监督下,由区政府组织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变更。规划实施期间,区委、区政府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时,应按照有关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附件一:指标体系

目标层指标层单位指标

类型

目标值

201520202030

经济发展人均GDP 万美元预期性 3 4.5 8 地均GDP 亿元/平方公里预期性40 55 95 万元GDP能耗(逆)吨标准煤调控性0.21 0.19 0.16 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 预期性73.5 75 78

社会进步平均受教育年限年预期性12 13 15 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预期性 4.5 6.5 10 恩格尔系数(逆)% 预期性33 31 28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预期性25 30 32 注册志愿者占总人口比例% 预期性10 18 25 信息化综合指数—预期性——95

文化繁荣市级以上文化保护单位数量个表征性———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个表征性———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预期性13 15 18 文化产权交易额亿元预期性25 ——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调控性—— 2

城市建设与

管理轨道交通密度公里/平方公里调控性—— 1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调控性 6.2 7 8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调控性达到市级标准安全指数—调控性达到市级标准

国际开放与交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个表征性———外资利用率% 预期性——20 国际组织机构个数个表征性———举办国际大型会议次数次表征性———大型国际性文化活动个表征性———年海外游客接待量万人次预期性150 220 300

附件二:名词解释

首都文化。首都文化是最代表国家意识形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不仅包括北京作为古都积淀的中华传统历史文化,还包括北京作为当今首都融合、荟萃的现代文化。首都文化体现开放、包容理念,广泛吸纳世界优秀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

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文化价值的感召力、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和政府政策的合理性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党的十七大报告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

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服务首都外事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外事工作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 首都外事人才是指在北京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涉外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中方复合型人才。外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积极推动力量。 长期以来,首都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在推动首都外事工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首都日益增长的国际交往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随着北京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活动日益增多,国际资源加速聚集,对首都外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以下简称“五个之都”)的战略任务需要,首都外事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外事人才整体布局不够合理,数量、质量有待提高,优秀拔尖人才相对匮乏,专业结构有待改善;外事人才培养、选拔渠道不够畅通,人才发展和保障机制需要健全;外事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不够系统完善;外事人才的成长环境有待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开拓创新,着力打造一支相当规模的立场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复合型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开创首都外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和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外事人才工作为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

工作室规划

克拉玛依市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规划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更多青年教师实现快速专业发展,提高我市高中数学教师教育教研水平,培养数学名师队伍,整体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根据克拉玛依市教育局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组建成立了冯祥杰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以建立高中数学教师合作研究的发展团队。 一、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 1.黄志清:克拉玛依市第二届特级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学会中学数学分会理事,克拉玛依市教科所高中数学教研员。 2.冯祥杰:自治区特级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学会中学数学分会理事,克拉玛依市第一届、第二届特级教师。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数学教师,曾获自治区第二届青年教学能手,中国教育学会数学会第二届全国优质课评比高中组一等奖。 3.王文新:克拉玛依市第二届特级教师,2009年克拉玛依市十大杰出青年,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数学教师。 4.叶天华:克拉玛依市第一届学科带头人,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高中数学教师。 5.杨红君:克拉玛依市第一届骨干教师,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高中数学教师。 6.赵战勇:克拉玛依市第一届、第二届骨干教师,克拉玛依市实验中学高中数学教师,曾获中国教育学会数学会第二届全国优质课评比初中组二等奖。 7.张琼峰:独山子第二中学教师 二、工作室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及国家教育发展规划,针对我市打造世界石油城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以我市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为指导。整合我市现有名师资源,以校为本,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边实践边研究。通过专业实践反思,专业共同体学习,专业阅读交流,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促成并培养一批有思想,有特色的高中数学学科领军人物,造就一批名师,带动更多的教师,打造一只地区一流的高中数学教、科、研一体的优秀师资队伍,创设营造更加适合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文本

2001~2015年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文本 (2001~2015) 规划文本

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 屋经管局 目录 第一章导言 (2) 第二章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总则 (5) 第三章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的目标 (6) 第四章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划 (8) 第五章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9) 第六章实施规划措施 (19) 第七章附则 (20)

第一章导言 地质灾害现状 北京地区由于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断裂构造发育,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 上千年人类经济活动产生明显的地质环境问题,并存 在着泥石流、滑坡、崩塌(滑塌)、矿山地面塌陷、 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北京地区有9个区县32乡镇受地质灾害影响较为严重,多数地区存在潜在危害,局部地区的地质灾 害已经给当地的生命财产、交通和水利设施、旅游设 施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如:北京地区的突发性地质灾 害(泥石流、矿山地面塌陷、滑坡、崩(滑)塌), 影响面积为5600平方公里,涉及7个区县、54个乡 镇、200个村庄、6000余户、20000多人、4条国道、 2条高(快)速路,3条铁路以及众多电力和水利设 施。 1、泥石流 泥石流是北京山区最严重、最具破坏性的地质灾害类型,其形成原因复杂、暴发突然、危害性极大。 北京山区泥石流以延庆县东部、怀柔区中部、密云县北部、门头沟区清水河流域及房山区大石河流域 最为集中。 北京地区的泥石流受主干断裂控制,其分布与雨量高值区相吻合,多发育在山体高大、坡陡谷深的坚 硬岩石区或软硬相间岩石区,该区末级和二级沟谷或 沟谷上游狭谷密布。 泥石流活动强度与洪水活动周期相一致,多发生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全集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

创新工作室方案说明

“创新工作室” 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建“某某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要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推进公司科技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实施公司科技创新战略为出发点,以提高电气员工自主创新意识和技术业务水平为工作重心。开展创建“王胜创新工作室”,总结推广工作室的成功经验,带动公司广大职工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高新技术,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创业能力,依靠技术创新,攻克难关、降低成本、扩大品种、提高质量,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引导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工作,实现个人与公司的共同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管理创新、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解决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技术发展瓶颈,促进企业科技进步。 (二)充分发挥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技术技能人才的自身优势,将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加强成员间的技术交流与协作;通过师带徒、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形式,带动行业或专业技术技能素质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企业发展所急需的各方面人才。 (三)做好工作室先进经验推广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工作,每年应向技术中心上报至少1-2项可用于推广的创新成果,包括专利、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省市级及以上级别的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含QC、合理化建议等)、科技进步奖、典型经验等。 三、组织机构 工作室组织机构见下图。

四、工作职责 创新工作室”是针对解决生产实践中电气专业方面的工作重点、难点,为公司培养电气专业方面的人才而组织起来的。工作室工作职责如下: (一)围绕工作主题开展相应课题,带领团队学习相关知识、进行技术攻关,解决公司难题。 (二)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与申报工作,发挥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 (三)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培养技术创新人才。 (四)规范团队管理,建立日常管理档案。 五、工作实施流程 工作室实施流程见下图.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来了! 2017-09-29 23:5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 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 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2.优化人口结构 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口整体素质。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 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 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加强全市落户政策统筹,建立更加规范的户籍管理体系,稳步实施常住人口积分落户制度。强化规划、土地、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作用,加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 5.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到2020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现状19.6万元/人提高到约23万元/人。 第15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第16条降低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略)第四节空间布局第17条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一、总则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 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 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

名师工作室 个人发展规划

名师个人发展规划 唐琼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非常渴望在专业上有更大的发展。最近有幸成为了张玉萍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我感觉工作又有了新的目标。为了能在名师的指导和引领下,为了能在“名师工作室”这个难得的交流平台中,切实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促进教学业务水平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使自己尽快成长,现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我将严格执行学校“名师工作室”章程,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主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反思与提升相结合的原则,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风格、精妙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科学途径和方法,渗透和辐射到工作室成员的教学中,让名师工作室真正起到培养名师基地的作用,成为人才成长的前沿阵地。 二、预期的发展目标和自我规划 (一)预期的发展目标: 以名师工作室为成长平台,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在工作室首席名师的指导和各位同行的帮助下,加快专业化成长步伐,成为具备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积极的心态的教师奠定基础,

努力使自己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二)自我规划 1、在首席名师的引领下,结合学校“主动—和谐”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学科教学,总结教育教学方法、经验,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成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示范、引领、指导、辐射作用。 2、以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等活动为主阵地,坚持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在首席名师工作室确定的课题下做好子课题——“在小学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3、以理论学习为重要方式,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做好读书笔记和教育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自觉更新教育观念,使自己的教学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4、做好帮扶引领,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带好一名研修员,开展互相听课、评课,共同备课,探讨教学方法等互帮互学的活动。 5、每学年能整理出有一定质量的成果,包括课件、课例、优秀教学设计、论文等。 ——年度计划 1、拟定名师工作室个人发展规划。 2、制定好名师工作室的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明确工作室工作计划要求,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网站建设、讲座活动和教学活动。 4、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写出实验方案,开始进行研究。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北京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得首都,就是全国得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就是世界著名古都与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得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得地位与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得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得就业与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得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得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与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与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与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得洲际航空门户与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农业人口再减118万 2003年农业人口为318万人,到2020年将下降到2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得10%左右。 ■中心城人口850万人 积极引导人口得合理分布,通过疏散中心城得产业与人口,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与小城镇集聚。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以内,新城人口约570万人,小城镇及城镇组团人口约180万人。

工作室个人发展计划书

工作室个人发展计划书 (08年3月——09年12月) 姓名胡媛媛学校曹杨第二中学 所在年级高二职称中学一级教龄 6 填写说明:从教育思想、工作态度、教学技能、学科知识、教育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其它方面分析,例如组织管理能力等,分析自身的强弱项 蓦然回首~从2002年毕业从教至今已经将近6年了。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我有幸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习了?二期课改?的先进理念~并参与了?二期课改?的实践~完成了角色的适应~成长为一名学科知识初步完善并具备一定教学技能的青年教师。 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只是由于幼时的喜爱。真正成为一名教师~才明白一名教师的责任。诚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高中时耳闻?高分低能?~到如今在各教育杂志、各新闻报刊中处处看到中外教育及学生的比较~我着实明白了?二期课改?的必要性。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必须为培育有理想、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服务。 五年来~我一直在实践中学习、在摸索中前进~在工作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对待教学~我认认真真备课~遇到疑难问题能主动向师傅和资深教师请教~及时和组内教师交流。在教学环节设计上~从最初的完整、通畅到如今的精巧、创意~对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06年应?打造青年教师?要求~我专门开设了一节古诗教学研究课《蒹葭》。在教学设计上~我着意改变古诗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局面~从学生的改写入手~自 抓住改写中出现的不同结局切入~从而带动学生对全诗的理解。此课极我

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师生对话、分生生对话多层次交流~最终达成了对诗歌的内容理解和美学鉴赏。此后析开设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小溪巴赫》、《胡同文化》等课~其教学设计也都融入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将不断地思索~不断地挑战自我~在深入研究学生、灵活处理课堂方面提升自我~加快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我深知教书即是育人~也一直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当作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目标。在几年的教学中~我主动贯彻二期课改的理念~设计了朗诵、演讲、辩论等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积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空间~根据他们的阅读现状为他们推荐经典书籍~指导他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同时~又实现了学生内在发展的要求。几年的实践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在写作、演讲、辩论等方面非常优秀的学生~如:2006届上海市文科状元常方舟~小作者群中的佼佼者陈炯光、郑萌、朱音等~演讲人才邓凯、林立等,此外~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演讲比赛、古诗文大赛中获奖的同学也不断涌现出来。 对待班主任工作~我同样兢兢业业~从关爱每个学生做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能有力的引导健康成长,并将每个个体融合为一个团结向上的整体。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06届,5,班曾连续两年分别获得?普陀区先进集体?和?上海市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所带08届,13,班也获得了?普陀区先进集体?。 在教学之余~我还把精力投注在自己感兴趣的文学社上~以文学社为载体育德育人。从进校第二年起~我就开始担任文学社的指导教师~指导文学社社员参加了各级各类的重大征文比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百年文学社被荣幸地选为创新作文核心文学社~还成为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是中华人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2016年名校长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名校长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草稿) (2015.9 —2018.8 )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实施方案》,本工作室以校长的办学实践为主线,以校长的自主研修为基础,以建立校长学习共同体、促进提升管理水平、提炼办学思想、丰富自身内涵,努力成为专家型校长为目标,以校长工作室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间的团结合作精神,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形成一支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较强的研究和管理能力、鲜明办学风格的、体现鄂托克教育特色的专家型校长,使名校长工作室成为名校长和未来学校教育领军人才的摇篮。 二、理念 合作交融发展 三、工作室目标 (一)总体目标 提升学校内涵;努力达到校长共同成长、学校共同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希望通过“名校长工作室”特定的工作氛围和条件,努力促使工作室成员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校长或优秀学校管理者,以适应教育现 代化要求的新水平。 2.提升专业理论和研究水平。每位成员都要学习国内外 先进的学校管理经验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始

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3.成为研修型校长。期望每个成员能够形成个性化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区域内学校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研究解决学校管理中的共性问题,努力实现工作室成员所在校的管理工作有亮点、有特色,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工作室学员们通过课题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理论素养,进而在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均能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4.定位成员各自的发展方向,整理自己的办学思路,凸显自身学校办学特色,使成员的办学理念更加系统化、特色化,所在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明显提高。 5.工作室将以“校长领导力与课改扎实推进力研究”为课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工作室成员带着课题在各自学校通过实践、探讨、总结和反思,以“成功案例分享”和“特色案例诊断”为主要形式,开展专题研讨,积累课题研究资料,定期在工作室发布研究信息,工作室成员相互鼓励,做好科研成果转化。 6.至少培养 1 名自治区级称号优秀教育工作者。 四、具体措施 (一)体系架构 工作室室训: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本工作室根据工作需要各位成员具体分工如下: 工作室主持人: 工作策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名师工作室成员发展规划

名师工作室成员发展规划 “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你想走得远,一群人走”。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我倍感欣喜。作为一名工作室的成员,我将严格按照工作室的章程和要求规范自己,努力践行工作室的计划和安排,积极参与工作室的各项活动,虚心和其他成员交流,主动承担起一个合格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希望自己能在名师的引领下,紧跟团队的步伐,向着名师引领的方向奔跑。鉴于此,特拟定工作室专业发展规划如下: 一、成员基本情况 石翠英1969年出生,柘城县城关镇北街小学任教,1988年8月参加工作,中小学一级教师,获得市级课题研究二等奖,商丘市文明教师,商丘市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师。 李新华1971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柘城县北街小学任教,1989年8月参加工作,中小学高级教师。获得市级课题研究二等奖,省级骨干教师、市优质课教师、市优秀教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市优秀班主任。 王桂敏1978年出生,大专学历,柘城县北街小学任教,1996年8月参加工作,中小学一级教师。获得市级课题研究二等奖,商丘市骨干教师、县优质课教师、县文明教师、县优秀班主任。 赵艳1981年出生,本科学历,柘城县北街小学任教,2000年8月参加工作,中小学一级教师。获得市级课题研究二等奖,商丘市骨干教师、县优质课教师、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县师德师风标兵。 李丹阳1983年出生,本科学历,柘城县北街小学任教,2001年8

月参加工作,中小学二级教师。获得市级课题研究一等奖,县优质课教师,县骨干教师。 二、个人现状分析(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的现状分析) 1.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成长期 (1)教育观念 我热爱教育事业,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在工作中,孜孜不倦,乐于学习,并敢于接受新鲜事物,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驱使自己在小语教学的路上锐意进取,不断前行。 (2)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八年,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基本功扎实,能够胜任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能与同伴团结协作,能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并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教学探索精神。 (3)实践技能 教学中,能做到认真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平时努力钻研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努力增强上课技能,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既注重知识的积累又关注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将“自主学习、注重积累、学做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渗透在教学活动中。 (4)科研水平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word参考模板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条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作用,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4)贯彻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原则。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护古都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展示北京的文化内涵,形成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 (5)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原则。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城市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推进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战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发展模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3条发展重要条件

2021年工作室工作计划范文

【导语】计划要有科学性、严肃性。在计划面前不断的妥协,会让人丧失信心和斗志,会形成松散的工作作风,会养成没有负责感的不良品质。所以,重视计划的人,必然是工作出色的人;必然是目标明确、有事有条理的人。让计划和治理来规范我们的工作,我们就是一道漂亮的风景,因为计划让我们知道大海的方向。本篇文章是创文优课为您整理的《20XX 年工作室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阅读。 20XX年工作室工作计划范文篇一 为充分发挥名师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支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先进教学理念、厚实专业素养、开阔国际视野,具有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工作室团队,为我们高新区、西安市、陕西省乃至全国小学数学学科建设、青年教师培养与发展做出贡献,并最终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按照《关于做好陕西省第三批中小学教学名师遴选与培养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摘自陕教〔20xx〕312号)的精神,特制定本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本工作室将围绕陕西省“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要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培养的总体目标展开工作。 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以新课标为导向,以“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创新发展,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为宗旨,以“课题研究、专家讲座、听评反思、网络互动”等活动为载体,通过一年为一个周期的工作计划的实施,发挥名师引领和辐射作用,有效地推动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及名师自我专业的再提升,力争打造一支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具有引领辐射作用的小学数学教师团队。 二、总体目标 1.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锤炼本工作室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成员的学术水平和教育素养,尽快实现在其原有程度上的提升,限度地发挥其教育教学实践的引领作用。 2.实现教育成果转化 提炼本工作室成员的教学经验,总结其教育、教学思想,力促其教育成果的形成和转化,辐射更多老师,使更多学生受益。 3.建成一套精品课程 以北师大数学教材为载体,尝试不同课型,尊重儿童视角,构建一套生本课堂精品课程,并从儿童视角出发,从“做数学、说数学、玩数学”出发,构建一系列创意思维校本教材,力争在高新区内推销和使用。 4.?负责一项省级课题

北京市中轴线城市设计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时间:2002.7-2002.11 王管总丄:土景慧 项目负责人:邓东朱子瑜 主要参加人:董珂张播范嗣斌陈振羽王宏杰 中轴线鸟瞰 一、项目背景 中轴线核心区南起规划南五环路,北至北五环路,长度约25公里,宽度约1000米。目前,传统的中轴线及其两侧的许多历史地段已被划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保护区,并随城市的扩展向南北方向延伸,北端正在规划奥林匹克公园,南部也在逐步发展之中。目前,无论是宏观上中轴线与城市整体的关系、核心范围内的功能与空间布局,还是微观上具体项目实例及重要节点的设计,还存在很多不明确、不完善之处。北京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面貌的改变使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确定空间形态等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规划构思 北京旧城曾被誉为是古代中国都城计划的无比杰作”,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北京旧城的总体布局和城市艺术也赢得了各种赞誉。项目组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城市轴线的基础上,结合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展望,得到这样的认识:中轴线是体现中国气质”的精神象征,是包含世界文化遗产和体现北京职能的轴线,它整体代表了民族精神、大国气度,古都神韵,是集中展现着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精粹的一条轴线。以此确定以中国气质之体现,传统精髓之传承”为主题,并由此来确定空间布局方案、提出详细的设计要点以及建设实施项目建议。 宏观结构

、空间布局 从城市宏观尺度上来看,北京中轴线与北京未来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和整体城市功能布局等功能因素密切相关。从北京经济和社会现状发展条件来看,中轴线宜上收下展,轴线向南部的延伸,随着与两条轴向发展带联系趋弱,最终融入两带间的绿楔之中。在这种模式下,中轴线将成为成未来北京城市的双十字” 功能与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南北中轴线与东西长安街构成的大十字”轴,是未来北京城市功能结构中至为重要的政治文化核心轴线,它控制和组织了未来北京东西南北的各大城市主要功能片区;南北7.8公里传统中轴线与东西朝阜大街构成的小十字”轴,是体现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中心轴线,它对北京名城的整体保护、古都神韵的展现具有重大意义。 模型照片 具体到中轴线,其中国气质”体现为古都风采、时代精神和国际公园三大设计主题。它们贯穿于中轴线的北段、中段和南段三个不同空间区段之中,并总体展现出中轴线的整体气质。 北京中轴线中段的主题是古都风采:永恒的民族精神的中轴线”。建议7.8 公里长的北京传统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整合梳理城市格局结构并通过发展旅游赋予其活力,充分展示古都风采”;恢复轴线结构性景物并以之为带动点组织设计积极的城市空间;以新的交通组织观念和更为宏观的分析来处理旧城的交通问题。 北京中轴线北段的主题是时代精神:现代化的首都形象的活力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北段是魅力活力的中轴线,集中代表和展现了北京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北面奥林匹克公园内堆山作为中轴线的北面收尾,以体现古老中国的传统意识;将原规划方案国家体育场的位置调整到邻近大屯路,使交通组织以及与城市的联系更为合理,也使其与公园内的山体及千年步道的关系更为密切;整治和控制北二环至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