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个心理游戏玩转销售就业心理测试小游戏~

八个心理游戏玩转销售就业心理测试小游戏~

八个心理游戏玩转销售就业心理测试小游戏~
八个心理游戏玩转销售就业心理测试小游戏~

[转]八个心理游戏玩转销售就业心理测试小游戏

心理资讯频道2010年09月24日 18:56 心理游戏

[导读]

心理游戏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在实践中,许多学校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活动。以下是几个解决小学生自私的心理游戏。来源:《V-MARKETING 成功营销》作者:钟震玲

传统销售一向被视为一项"推""拉"游戏。

在这个披荆斩棘的艰辛过程中,销售人员必须要面对各种销售人员和客户所扮演的角色的挑战、抗拒、异议,甚至在销售后,客户还可能会对销售人员提出:都是你,是你把这么糟糕的商品卖给我了、你的价格太贵了、你们的售后网点不够多,你们保修的时间比其他厂家要短…销售似乎成了一条充满挫折感与无力感的路径。

那么销售人员怎样才能获得真正有力量的影响力呢?销售人员如何保持对客户真实购买意向的清醒认知?销售人员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客户的购买判断做出影响,并对最后的销售成果负起责任?

或许下面的心理游戏能够为销售员的营销过程带来启发。

销售中心理游戏宗旨

销售是一场因势利导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必须服务于成功销售这个目的。当销售人员发现客户在玩心理游戏时,不需要对客户指明,更不需要参与客户的游戏去证明:"我才是对的。"任何情况下,有效果比正确更重要。

对于销售而言,最重要的效果就是销售的成功。可是在很多情况下,潜意识绕过意识,它指挥着我们的惯性思维,让我们急于去证明:我是对的。抱持这种心态,销售人员很容易和客户的角色进入到情感角力的状态。

真正成功的销售并不是销售人员一味庸俗化地迎合客户。而是销售人员通过提供解决方案,让客户有独特、正向的情绪体验,并愿意一再回到这个平台上来享受。

八种典型心理游戏

一、是的…但是…,是的…可是…

情境案例:客户:"是的,我完全同意你刚才所讲的关于商品的所有优势。但是我还是认为价格太高了。"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往往在"听"但并没有真正"听到"销售人员所讲的内容,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惯性思维在进行思考。也就是说,他们处在自己思维的盲点中,执著于自己内心的某种想法。除非客户自己愿意,否则销售人员无法将自己的想法硬塞进客户的头脑认知里面。一旦客户开始和销售人员玩弄这种心理游戏时,必须引起销售人员的足够重视。这是一个"暂停"的路标,销售人员必须先处理好暂停事件背后的客户的抗拒点。

这个时候,销售人员可以直接向客户提问:"价格是你现在唯一需要处理的方面吗?是不是我们在价格方面做出让步你就会立刻购买?"或者提出交易条件:"我觉得你真的是非常精明。你所要求的价格是必须要在购买数量达到三件以上才可以特批的。"

二、都是你害的

情境案例:客户同销售人员抱怨说:"都是你害的。现在我要退货,你们的产品有问题:价格高过同类商品,质量又不好。"当客户做出这种抱怨时,他的负面情绪往往十分高涨。如果处理不当,客户可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抱怨,甚至产生对品牌的负面影响。

销售人员如何面对客户的这种心理游戏呢?很多销售人员觉得很堵心,同时很委屈:"其实这件事也不能完全怪我。

我只是销售人员,我只负责推销商品,商品的质量、售后等应该由公司的其他部门来完成。可是每次都是我们来面对客户,向他们道歉,听他们抱怨。客户还动辄威胁我们:都是你害的。言下之意就是要我来对客户负全责。"负面情绪从客户处迅速漫延到销售人员处。

其实危机、危机,危中才有机。销售人员往往忽略了客户抱怨背后所带来的新的商机。冲突往往是导向真正融合的第一步。销售人员正好可以借用这个机会调整和客户的关系,聆听平时很难听到的客户心声,他们对商品性能、质量等各方面的诉求,同时用自己良好的职业心态、专业素质、耐心服务来面对客户。

很多案例证明:越是抱怨最厉害的客户,如果他们的抱怨、投诉能得到有效处理,他们最后往往将成为品牌的高度忠诚客户。

三、挑拨离间

情境案例:客户口头表达:"我觉得你们报价还有一定空间。其实你们的竞争对手也来向我们报过价,他们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客户往往把这种心理游戏用于议价阶段。通过挑拨离间这种心理游戏作为自己的议价筹码,以期获得更优惠的价格。越是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越是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挑拨离间就越能起到效果。甚至很多商家在争取客户的过程中,往往会自动降价,以价格杠杆来争取客户的青睐。

销售人员在应对客户的挑拨离间时,对市场、竞争对手、自己的商品信息要有充分的把握,同时销售的重点在于调动客户的情绪,为客户提供难以复制的体验,以及量身订做的解决方案,而不单纯是商品本身。

四、让我逮到了

情境案例:客户听完了销售人员的讲解后说:"我刚才听你讲了很多,也讲得很好。可是我注意到你们的讲解有几个地方前后矛盾、有问题。"

在这里有两个消息:好消息是客户的确很关注销售人员的介绍与讲解;坏消息是客户在玩一个新的心理游戏:"让我逮到了"。客户会关注你的介绍中的逻辑问题、前后是否一致,这些将决定你的介绍、说服最后是否能说服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让我逮到了"这个游戏不仅仅是客户可以玩,而且销售人员也可以主动地设计这样的心理游戏。例如:在进行商品利益陈述或提供方案时,销售人员可以故意留下一些表面矛盾的漏洞。它的效果是希望能抓住客户的注意力,让客户由被动地被推销方转化为主动地参与方。

五、官兵追强盗

情境案例:客户向销售人员表达:"我们要的是商品的质量,而不是价格。价格是好商量的。"销售人员最后发现:客户真正的异议点和抗拒点还是在于价格。

我们越是强调的--尽管表面上恰好是相反的意思,其实往往越是我们真正看重的。如果客户跟你讲:"不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我不买",其实往往就是这个原因阻止了真正购买的发生。因为很多时候,客户也只是无意识地用自己后天习得的各种方式为自己争取最大化利益。所以,他们可能只是在无意识中用自己后天习得的惯性思维布置了一场"官兵追强盗"的心理游戏。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销售人员对客户真正关注的焦点不给予足够的注意,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将会影响到最后销售的成功与否。六、挑雾游戏

情境案例:客户不直接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与想法,当销售人员询问时,用"随便看看"含混地应付。

我们首先排除客户本来确实没有需求、需求不明确的这两种情况,而只是锁定在客户明白自己的需求,但是不愿意直接向销售人员说明这种情况来进行分析。它所代表的含义是:销售人员还没有与客户建立最初的连接,客户还处在防守的阶段。如果销售冒然进攻,力图向客户说明商品的特质、优势,反而可能引起客户心理上的防御和反感。

一旦客户产生了负面情绪,再向客户进行销售就会适得其反。所以,挑雾游戏的关键在于销售人员的耐心、细心,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以退为进,懂得观察、聆听客户的需求,对客户进行有的放矢地号脉。

七、法庭游戏

情境案例:在这种游戏中,客户往往会引入第三方,例如自己的朋友或其他在场客户,以人多势众的法庭格局来证明"我是对的"。例如:我是对的,所以你们的商品质量就是不好;我是对的,所以你们的商品价格太高,应该下降;我是对的,所以这个商品不适合我,你也不需要再向我销售了。

一旦诉诸于法庭,弱势一些的销售人员往往会陷入自我怀疑:难道这真的是我的问题吗?进而质疑自己的商品:难道是我们的商品质量不好?我们商品的外观虽然时尚,但是好像很容易落伍;或者我们的促销手段确实不如竞品等等。一旦销售人员陷入到这种自我质疑的境地,就很容易被强势一方的客户牵着走,以出乎意料的低价格出售商品。

在应对法庭游戏时,销售人员必须学习保持强烈的自信,不为对方的形势所动。要知道"嫌货才是买货人",如果客户对商品真的没有兴趣,才不会浪费时间、精力,还要拉帮结派地跟你来讨论这些问题了。必要时,销售人员也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法庭,例如提供物证:如商品获得的奖章、奖励,以往的客户使用见证,甚至拉拢客户法庭上的其他人,为自己营造一种强势的氛围。

八、捕熊游戏

情境案例:销售人员向客户介绍:"这款商品研发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年轻时尚一族,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商品在外观、颜色、性能、价格方面都做了很大的调整。也许过去主流客户群会觉得这款商品太超前了一点,可是对于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来讲,却是刚刚好的。" 这个心理游戏是由销售人员主动发起的。捕熊游戏的关键在于:挖一个洞,让对方掉进去。销售人动赋予商品个性化的特质,例如我们的商品是专门为哪种人群设计、开发的,专门吻合他们的一些特殊需求。客户往往会根据自我的心理定位对号入座:我就是那种类型的人。然后迅速做出购买决策,采取购买行动。

©;世界经理人论坛:自创立以来,经理人论坛(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8811921.html,)致力于成为最专业的管理资讯交流平台,及为经理人用户全

方位提供最佳在线互动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心理健康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是开展团体心理活动。让你体验失去的感觉。在这种虚拟失去的过程中,你也许会大汗淋漓。天呀!这些我一样也不愿失去,原来所拥有的都值得好好珍惜! " 心理游戏为参加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了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使成员可以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心理游戏可以互相支持,集思广益,特别适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

小学生心理游戏

小学生室内心理游戏 进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探索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教育途径。 一、了解小学生——探索小学健康教育途径的基础 要想找到好的心理教育途径,就得了解两点:小学生了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只有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做到有针对性。而小学生这个特定的年龄阶段的孩子,又有他们自身的心理特征,这便是我们选择教育途径的科学依据。 1.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较高。有人调查了1782名中小学生,其中有心理问题的比例为%,有明显问题的占%。如此高的比例说明,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小学生到底有哪些心理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 (1)学习障碍。表现为:没有学习兴趣和责任感,对学习感到无能为力,有厌学情绪。 (2)交往障碍。表现为:自我封闭,不关心别

人,不合群;经常和同伴闹矛盾,喜欢以武力解决问题。 (3)自我意识障碍。表现为:自卑,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过于敏感。 2.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注意力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和感情色彩,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 二、心理游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途径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寻找一种适合他们的教育形式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率的关键。教育家克鲁普斯卡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这启发我们: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何不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同时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将之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上呢 1.游戏+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心理游戏。 虽然游戏可以让人快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有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作用。要想达到教育的目的,需要精心地设计一种游戏——心理游戏。所谓心理游戏,就是把游戏的形式和心理教育的目标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让小学生在游戏的快

8种著名的心理游戏

许宜铭《重塑心灵》一书中的八种著名的心理游戏 孩子喜欢玩游戏,只要是游戏就能让孩子一再重复,乐此不疲,其实有些心理模式的互动,也是身为大人的我们一再陷溺、反刍而不自知的,源自于小时候在真实表达自己的需要时,遭到拒绝、否定,遂发展出一套生活规则,不坦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要,而用暧昧的方式来要求,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的点券”。 累积情绪点券 点券愈多可兑换愈大的礼物,如一百点时小吵一番、五百点时大吵一架,有人积到一万点时分手、离婚,累积十万点时精神分裂,二十万点时自杀、杀人。 点券还可分成好多种颜色,红色代表愤怒的点券;黑色是悔恨、自责;褐色代表沮丧、无助、伤害;白色则是为正义、公平而付出代价;灰色代表害怕;蓝色带来罪恶感;金色代表喜悦、成长、欢乐,来自于真实的亲密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累积各色点券,每一种心理游戏都有特别的点券可兑换,心理游戏落幕时,主角总是再一次沉溺在童年的原始创伤,一再纵容自己回到原始创伤里温习,愈陷愈深,甚至回到小时与父母互动时,心灵深处的幼儿决断期感受,比如说:“我是可怜的,他们都不帮助我,没有人真的爱我。”小时候对自己的判断与感觉会内化,且日后不断在生活事件中强化。这时唯有带着觉知去审查自己的举止,与家人、朋友、爱人的关系才能跳脱心理游戏的陷阱,摆脱现世轮回。 在谈到八种著名的心理游戏之前,先介绍一下在这八种心理游戏中经常会出现的三个重要角色——“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我们将这些角色称之为卡普曼(Karpman)三角形(生命潜能所出版的《自我对话的艺术》一书中曾提及卡普曼三角形的理论)。 卡普曼在美国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在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所有的心理游戏中都有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这三个角色,而每一个人都在这三个不同的角色中不停地互换位置。其实,如果你仔细回想过去你曾读过或看过的童话故事、电影或连续剧,就会发现所有的故事几乎都有这三个角色。几乎所有的故事或连续剧里都具有同样的情节,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断地在玩这种心理游戏。

团体心理游戏大全

团体心理游戏大全 1、撕纸 游戏规则:请所有同学按我的口令做,大家不可以向我提问。1把纸张水平对折折叠、2把纸张垂直对折折叠、3撕下折叠过纸张的一个或多个角后继续下一个指令、4把经过多次折叠和撕角处理的纸张展开,与临近的参与者做对比,看最终展开来的纸张平面的几何形态是否相同或相似并把结果报知主持人以便统计结果来阐述问题。 点评:大家觉的很奇怪,相同或相似的怎么这么少,怎么是五花八门的啊,为什么呢,问题出在哪里了呢,首先我的指令肯定不会错吧,我们听的很清楚所以不会听错,然后我们是不折不扣的按指令执行的,但同样的前提下结果怎会不一样呢。其实问题就出在我们每个人对指令的理解上了,听到同样的指令,但每个人对同样的指令理解不一样就会出现我们看到的结果。个人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即便是思维方式绝对相同的也没有; (2)每个人社会背景不同; (3)每个人文化背景也不同; (4)每个人观念不一样; (5)每个人习惯不同。 还有其他诸多因素,所以才会产生这种指令畸变事故,引申大一点就是即便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同一个物,亦或是众所公认的真理和公理,不同的人对其的理解和评价都不会是一样的。 启示: A 与人沟通或交往时,如果能换位思考问题,能站到对方立场上想问题,则你很容易和对方达成共识; B 如果双方的感受能使彼此感同身受的话,则沟通是成功的; C 当一件事不能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的话,让事实说话吧; D最重要的启示,一个完美的团队,其灵魂应该是所有成员彼此产生的“默契”感。而默契应该是长期通力合作培养出来的。 2、数字传递 游戏前的准备,讲师:

来,各位轻松一下,各组排成一列,后面向前面的捏下肩膀,1234,2234,3234,4234停。再换个动作敲一敲,双手合掌,要专业一点啊1234,2234,3234,4234好停。向后转!手搭上去,现在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啊!好,来捏一捏,来,1234,2234,3234,4234,停;换个姿势,敲一敲1234,2234,3234,4234。好,停!转过来,看着我。 游戏规则: (1)这个游戏纪律非常严格也非常重要,我现在宣布纪律:从现在开始,每个人不可以讲话。一有人讲话,所在组游戏即告失败。等我把游戏规则说完以后会给大家讨论及提问时间。 (2)先每组选派每组一名组员出来担任监督员,监督员出列;你们的任务是监督其他小组游戏时是否违规,游戏中一旦有人违规要立即大声向我汇报,如不举报被我发现,将扣除你所在小组分数。(讲师分派监督员到非自己小组的任一组) 游戏内容: (1)我给队列最后一位同学一个数字,通过按摩中的仅有两个动作“捏”与“敲”传递给前一个人,从而传递到队列的第一个人,传递中不可发出任何声音,不可以回头,否则视为游戏失失败。观察员注意:各组数字传到哪,你必须跟到哪。各组传递结束后,举手示意,观察员3秒内递上纸如笔,答案写在观察员的纸上。观察员得到答案后站在原地不动。游戏时间3分钟。时间到后,我会宣布立即停止。注意此时仍不可讲话,我会请观察员向大家报告你们各组的答案。 (2)好,现在给4分钟给各个小组准备讨论如何传递到位。 (3)讨论时间,请各就各位,观察员带好纸笔到位。游戏开始了,请严格遵守纪律,不可以再讲话。 讲师:请各组队列最后一位上讲台来看数字,第1次数字“0”;(成功的组计5分) 等队列最后一位回位后,讲师宣布计时开始。第一次游戏结束后让大家总结没有成功的原因(代表发言),下一次游戏前给2分钟再讨论如何完成游戏。 第2次的数字是“900”。游戏结束后总结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下一次游戏前给1分钟时间讨论如何完成下一次游戏.(成功的组计8分) 第3次的数字是:0.03.(成功的组计10分) 点评: (1)“0”,不成功,说明大家考虑得还不够周全,事先没想到有0,说明计划的周密性不够; (2)“900”控制力不够。控制力,你如果发现前面的人传错了,你们小组有没有什么纠正措施。如果后面的人看到前面的人传错了,则赶紧捏一下。说明出现了紧急情况。所

八种著名的心理游戏

八种著名地心理游戏(参见许宜铭《重塑心灵》一书) 孩子喜欢玩游戏,只要是游戏就能让孩子一再重复,乐此不疲,其实有些心理模式地互动,也是身为大人地我们一再陷溺、反刍而不自知地,源自于小时候在真实表达自己地需要时,遭到拒绝、否定,遂发展出一套生活规则,不坦诚直接表达自己地情感与需要,而用暧昧地方式来要求,这个心理游戏地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地点券”. 累积情绪点券 点券愈多可兑换愈大地礼物,如一百点时小吵一番、五百点时大吵一架,有人积到一万点时分手、离婚,累积十万点时精神分裂,二十万点时自杀、杀人. 点券还可分成好多种颜色,红色代表愤怒地点券;黑色是悔恨、自责;褐色代表沮丧、无助、伤害;白色则是为正义、公平而付出代价;灰色代表害怕;蓝色带来罪恶感;金色代表喜悦、成长、欢乐,来自于真实地亲密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累积各色点券,每一种心理游戏都有特别地点券可兑换,心理游戏落幕时,主角总是再一次沉溺在童年地原始创伤,一再纵容自己回到原始创伤里温习,愈陷愈深,甚至回到小时与父母互动时,心灵深处地幼儿决断期感受,比如说:“我是可怜地,他们都不帮助我,没有人真地爱我.”小时候对自己地判断与感觉会内化,且日后不断在生活事件中强化.这时唯有带着觉知去审查自己地举止,与家人、朋友、爱人地关系才能跳脱心理游戏地陷阱,摆脱现世轮回. 在谈到八种著名地心理游戏之前,先介绍一下在这八种心理游戏中经常会出现地三个重要角色——“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我们将这些角色称之为卡普曼()三角形(生命潜能所出版地《自我对话地艺术》一书中曾提及卡普曼三角形地理论). 卡普曼在美国是一位非常著名地心理学博士,他在多年地心理研究中发现所有地心理游戏中都有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这三个角色,而每一个人都在这三个不同地角色中不停地互换位置.其实,如果你仔细回想过去你曾读过或看过地童话故事、电影或连续剧,就会发现所有地故事几乎都有这三个角色.几乎所有地故事或连续剧里都具有同样地情节,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断地在玩这种心理游戏. 跳脱游戏陷阱 在这个卡普曼三角形里面,你会不断地在这三个角色中跳来跳去,却总离不开这三个角色.除非你具备了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地能力,你才能够真正从这个不断重复上演地心理游戏中走出来. 在这八种经常玩地心理游戏中,表面上我们常常以牺牲者和拯救者这两种姿态出现,事实上却施加给别人很大地负担与压力.所以当你在进行心理游戏分析地时候,请你特别注意自己身上这个部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这样地模式,以至于你总是用牺牲者地角色来遮掩自己迫害者地行为,或是你早已变得习惯用拯救者地角色在迫害你身边地人而丝毫不自觉. 下列是八项心理游戏,值得你去察觉自己是否在玩这些游戏,怎么玩、跟谁玩,玩地过程如何、结果有什么感觉,落幕时一再重复地原;始创伤又是什么?你对这些心理游戏地觉察可与之前驱迫令、禁止令地自我剖析联结在一起,你会看到自己在舞台上一幕幕地演出熟悉地剧码. 是地……可是 第一个我们常玩地心理游戏是:“”,就是“是地……可是”.这个玩法是有人会带着无助地

八种著名的心理游戏

八种著名的心理游戏 有些心理游戏的互动,也是身为大人的我们一再陷溺、反刍而不自 知的。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的点券”。 孩子喜欢玩游戏,只要是游戏就能让孩子一再重复,乐此不疲,其 实有些心理模式的互动,也是身为大人的我们一再陷溺、反刍而不 自知的,源自于小时候在真实表达自己的需要时,遭到拒绝、否定,遂发展出一套生活规则,不坦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要,而用 暧昧的方式来要求,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的点券”。累积情绪点券

点券愈多可兑换愈大的礼物,如一百点时小吵一番、五百点时大吵 一架,有人积到一万点时分手、离婚,累积十万点时精神分裂,二 十万点时自杀、杀人。 点券还可分成好多种颜色,红色代表愤怒的点券;黑色是悔恨、自责;褐色代表沮丧、无助、伤害;白色则是为正义、公平而付出代价;灰色代表害怕;蓝色带来罪恶感;金色代表喜悦、成长、欢乐,来自于真实的亲密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累积各色点券,每一种心理 游戏都有特别的点券可兑换。心理游戏落幕时,主角总是再一次沉 溺在童年的原始创伤,一再纵容自己回到原始创伤里温习,愈陷愈深,甚至回到小时与父母互动时,心灵深处的幼儿决断期感受,比 如说:“我是可怜的,他们都不帮助我,没有人真的爱我。”小时候 对自己的判断与感觉会内化,且日后不断在生活事件中强化。这时 唯有带着觉知去审查自己的举止,与家人、朋友、爱人的关系才能 跳脱心理游戏的陷阱,摆脱现世轮回。 在谈到八种著名的心理游戏之前,先介绍一下在这八种心理游戏中 经常会出现的三个重要角色——“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受害者”,我们将这些角色称之为卡普曼(Karpman)三角形(生命潜能所出版 的《自我对话的艺术》一书中曾提及卡普曼三角形的理论)。

团体心理游戏大全

学校团体心理游戏大全 单元一环境适应篇第1章有缘相识 第2章寻人行动 第3章个性名片 第4章“松鼠”搬家 第5章多元排队 第6章体验放松 第7章“蜈蚣”翻身 第8章寻找归属单元二沟通交往篇第1章“变形虫 第2章我说你画 第3章“盲人”旅行 第4章最佳配图 第5章我说你剪 第6章风雨同行 第7章找“领袖” 第8章人体“拷贝”单元三竞争合作篇 第l章“啄木鸟”行动 第2章广告设计 第3章圈之魅力 第4章解开“手链” 第5章同舟共济 第6章造“房子” 第7章巧渡“小河” 第8章穿越“沼泽地” 单元四自我意识篇 第1章画“自画像” 第2章百花园 第3章音乐与意象 第4章我要 第5章留舍最爱 第6章价值拍卖 第7章背后留言 第8章目标搜索 单元五创新实践篇 第1章卖梳子 第2章遵从指导 第3章心中的塔 第4章传球夺秒 第5章比比谁高 第6章高空飞蛋 第7章畅想拼图 第8章平面魔方 单元六意志责任篇 第1章举手仪式 第2章突出重围 第3章护蛋行动 第4章手指的力量 第5章祝福花篮 第6章接受现实 第7章承担责任 第8章信任后仰 单元七学习管理篇 第1章时间分割 第2章于无声处 第3章时装秀 第4章用途无限 第5章资源共享 第6章寻找变化 第7章一分钟价值 第8章集思广益 单元八心灵成长篇 第l章走出“舒服圈” 第2章收获“糖弹” 第3章看我“走过来” 第4章规则的意义 第5章寻宝记 第6章心灵电报 第7章感恩父母 第8童命运之牌 单元一环境适应篇 适应是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以获得所需的间接满足的过程。适应能力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己的必备素质。周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必须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这种变化。“物竞天演,适者生存”,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能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情绪稳定、乐观,能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的新生,他们所遇到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适应陌生的环境。此时,他们在心理上正处于脱离父母扶持的时期,有不少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青春期发育的出现以及心理准备的不足,许多同学进入新的学校后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迷茫、困惑、痛苦等情况,出现了适应不良的表现。一些社交活动能力较差的同学甚至在入学一个月后尚不能与班里其他同学相熟。由于彼此不了解,他们在各种活动中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如果教育者不能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重视并给予正确的引导、纠正,帮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生活,这将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其高中三年的成长乃至日后的成才,甚至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可喜的是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都意识到了社会适应和生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本单元中几个团体心理游戏是针对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人际交往而设计的。“有缘相识”、“请你签名”、“个性名片”几个游戏旨在培养学生主动交往的意识,通过交换彼此的信息,有助于他们以后的人际交往;“松鼠搬家”、“蜈蚣翻身”两个游戏让学生初步体验到竞争与合作的压力与快乐;“多元排队”、“寻找归属”让学生对自己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切身的感受;“体验放松”则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松弛的坦然,学会克服交往中的紧张与羞怯。 游戏活动形式和内容都非常简单,易操作,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可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较快地融入新的集体,适应新的环境。 第1章有缘相识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主动交往的乐趣。 2.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共同爱好,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活动时间 大约需要20分钟。 三、活动道具 多种颜色的小方形纸若干,每张纸分别剪成四小块彼此能相互锲合的形状。 选择欢快的乐曲做背景音乐。 四、活动场地 室内为宜。 五、活动程序 1.在背景音乐的欢快气氛下,主持人要求每个参与者到场地中央的盘子里选取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2.根据自己所选纸片的颜色与形状,到群体中寻找能与自己图形锲合的“有缘人”。 3.找到了“有缘人”后,两人坐在一起,相互介绍自己,通过交谈找出彼此间三个以上的共同点。 4.全班交流分享。 六、注意事项 1.此游戏比较适合于一个相互陌生的群体。 2.纸片设计时可以4张相互锲合拼成一个正方形,就会出现一人同时可以与两人相锲合的情况。主持人可以要求第一个图形锲合的人为“有缘人”,也可以要求

小学生心理课游戏大全

小学生心理课游戏大全 游戏一:盲人三角活动前先发给每人一个眼罩,请所有伙伴戴上后,由训练员将绳索整捆任意放置于活动场地的任一位置后,开始说明规则:1.请伙伴设法找到绳索,并将之排列成一个正三角形(边长、角度相等),三角形顶端需朝向训练员指定之方向2.过程中,手不可离开绳索,确定完成时,请全体蹲下(或将绳索平放在地上)3.如果要增加挑战性,可限制执行过程中不可说话活动意义:1.在共同任务中,是如何确定自己的方向?三角形的方向如何确认?2.实际的工作经验中,你是如何协调出个人与团队目标共同的一致性?如何厘清与定位个人&团队目标?3.当三角形被放下时,是否每个人都很明确的知道自己与团队的位置、方向?或者你是存有疑问?还是没有意见,以大家的看法为主?在你的工作团队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形?4.执行或讨论的过程中有没有人对众人的意见、想法做归纳、整合?如果有,你觉得这个角色有哪些功能?通常团队中有没有人扮演这个角色?5.当伙伴的意见无人整合、共识未形成时,你的感觉是?团队有哪些状况?6.蒙眼的过程中,最让你困扰的是什么(ex:不安全感、不确定性…)?实际的生活体验是否有类似情形? 游戏二:坐地起身1.首先要大家四个人一组,围成一圈,背对背的坐在地上。(坐的意思是屁股贴地,正常来说一个坐在地上的人,是无法手不着物的站起来的)2.四人手"桥"手,然后要他们一同站起来。很容易吧?那么再试试多人一点,如六至七个人,应该还不是太难。最后再试试十四五人一同站起来,那难度就会较高了。说明:亲自试过十多人一起起身,虽然试了许多次才成功,但证明是可以成功的。这个游戏其实可以带出很多理论,如大组和细组用力方向的不同、如何合作才可成功等,非常适合团队课程。游戏三:抛球游戏1、道具:6个小皮球2、适合人数:10人以上3、时间:20分钟4、地点:户外空地5、操作规则:1)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圈,间隔稍松一些;2)教练告诉

做销售的八种人际心理游戏

八种人际间的心理游戏 传统销售一向被视为一项“推”“拉”游戏。销售人员试图说服对家--客户接受某个自己认为很“对”的观点、商品、价格…… 这个披荆斩棘的艰辛过程中,销售人员必须要面对各种销售人员和客户所扮演的角色的挑战、抗拒、异议。甚至在销售后,客户还可能会对销售人员提出:都是你,是你把这么糟糕的商品卖给我了、你的价格太贵了、你们的售后网点不够多,你们保修的时间比其他家要短……销售似乎成了一条充满挫折感与无力感的路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成功销售,前提是设身处地地知道客户在想什么。让销售人员变换角色来想想:他们在作为客户购买过程中是不是存在一些明显出人意料的“惊喜”?对方的销售人员或流程是如何创造这些“惊喜”的? 销售的过程就是销售人员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的过程。从来都不存在单纯地销售商品这种说法。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上,客户首先接触的是销售人员。往往客户在接受了销售人员这个人的前提下,才会进一步对他们所销售的商品感兴趣。 销售人员怎样才能获得真正有力量的影响力吗?销售人员如何保持对客户真实购买意向的清醒认知?销售人员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客户的购买判断做出影响,并对最后的销售成果负起责任? 销售人员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以及有能力完整地意识到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我们是如何被他人施以影响的,将帮助我们摆脱刻板的机器人般的生涯。它将支持我们从应激型走向回应型,它将在我们接受外界刺激与做出反映之间加入一个深刻的自我觉察地带,而非跟随集体无意识地玩着一出又一出的心理游戏。 什么是心理游戏?转自环球网校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8811921.html, 尽管心理沟通师们对于心理游戏的定义有着各种不同的定义。然而,在此,让我们含用心理沟通师艾柏恩(EricBerne)晚年的定义。他认为:心理游戏是两个人相处时一连串的交流与沟通,但包含着许多双重的、暧昧的讯息。它导向一些可预期的结局。所谓暧昧是指表面是一回事,内在又是另一回事,是双重的、含混的意思。所有的心理游戏都含有操纵性,有意无意的将想表达之本意隐藏起来。 请注意:当你发现你或者你身边的某个人在传递着某种不一致、多重、矛盾的信息时,那么就可能是撒下一个“饵”。如果有人吞下了这个“饵”,那么一场心理游戏就正式粉墨登场

8种心理游戏

8种心理游戏 累积情绪点券点券愈多可兑换愈大得礼物,如一百点时小吵一番,五百点时大吵一架,有人积到一万点时分手、离婚,累积十万点时精神分裂,二十万点时自杀、杀人、点券还可分成好多种颜色,红色代表愤怒得点券;黑色就是悔恨、自责;褐色代表沮丧、无助、伤害;白色则就是为正义、公平而付出代价;灰色代表害怕;蓝色带来罪恶感;金色代表喜悦、成长、欢乐,来自于真实得亲密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累积各色点券,每一种心理游戏都有特别得点券可兑换,心理游戏落幕时,主角总就是再一次沉溺在童年得原始创伤里,一再纵容自己回到原始创伤里温习,愈陷愈深,甚至回到小时与父母互动时,心灵深处得幼儿决断期感受,比如说:“我就是可怜得,她们都不帮助我,没有人真得爱我。”小时候对自己得判断与感觉会内化,且日后不断在生活事件中强化。这时惟有带着觉知去审查自己得举止,与家人、朋友、爱人得关系,才能跳脱心理游戏得陷阱,摆脱现世轮回。 在谈到八种著名得心理游戏之前,先介绍一下在这八种心理游戏中经常会出现得三个重要角色——“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我们将这些角色称之为卡普曼三角形。 卡普曼在美国就是一位非常著名得心理学博士,她在多年得心理研究中发现所有得心理游戏里都有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这三个角色,而每一个人都在这三个不同得角色中不停地互换位置。其实,如果您仔细回想过去您曾读过或瞧过得童话故事、电影或连续剧,就会发现所有得故事几乎都有这三个角色。 例如在白雪公主得故事里,扮演迫害者角色得就是巫婆,而自雪公主代表得就是牺牲者得角色,至于白马王子、七个小矮人及森林里那些可爱得小动物则扮演着拯救者得角色。又如在阿信得连续剧里,阿信扮演得就是牺牲者得角色,她婆婆扮演得就是迫害者得角色,而她 先生扮演得则就是拯救者得角色、几乎所有得故事或连续剧里都具有同样得情节,其实,那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断地在玩这种心理游戏、如果到目前为止您仍然不清楚这三种角色得差别,我再举一例,您不妨试着去觉察、分辨一下,在下面故事中这三种角色就是如何互换与轮替得——高中联考刚放榜,没有考上高中得女儿心情十分沮丧地坐在客厅里瞧吨视,这时候,爸爸

团体心理游戏大全

团体心理游戏大全 一、撕纸 游戏规则:请所有同学按我的口令做,大家不可以向我提问。 1、把纸张水平对折折叠、 2、把纸张垂直对折折叠、 3、撕下折叠过纸张的一个或多个角后继续下一个指令、 4、把经过多次折叠和撕角处理的纸张展开,与临近的参与者做对比,看最终展开来的纸张平面的几何形态是否相同或相似并把结果报知主持人以便统计结果来阐述问题。 点评:大家觉的很奇怪,相同或相似的怎么这么少,怎么是五花八门的啊,为什么呢,问题出在哪里了呢,首先我的指令肯定不会错吧,我们听的很清楚所以不会听错,然后我们是不折不扣的按指令执行的,但同样的前提下结果怎会不一样呢。其实问题就出在我们每个人对指令的理解上了,听到同样的指令,但每个人对同样的指令理解不一样就会出现我们看到的结果。 个人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即便是思维方式绝对相同的也没有; (2)每个人社会背景不同; (3)每个人文化背景也不同; (4)每个人观念不一样; (5)每个人习惯不同。

还有其他诸多因素,所以才会产生这种指令畸变事故,引申大一点就是即便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同一个物,亦或是众所公认的真理和公理,不同的人对其的理解和评价都不会是一样的。 启示: A 与人沟通或交往时,如果能换位思考问题,能站到对方立场上想问题,则你很容易和对方达成共识; B 如果双方的感受能使彼此感同身受的话,则沟通是成功的; C 当一件事不能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的话,让事实说话吧; D最重要的启示,一个完美的团队,其灵魂应该是所有成员彼此产生的“默契”感。而默契应该是长期通力合作培养出来的。 二、数字传递 游戏前的准备,讲师: 来,各位轻松一下,各组排成一列,后面向前面的捏下肩膀,1234,2234,3234,4234停。再换个动作敲一敲,双手合掌,要专业一点啊1234,2234,3234,4234好停。向后转!手搭上去,现在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啊!好,来捏一捏,来,1234,2234,3234,4234,停;换个姿势,敲一敲1234,2234,3234,4234。好,停!转过来,看着我。 游戏规则: (1)这个游戏纪律非常严格也非常重要,我现在宣布纪律:从现在开始,每个人不可以讲话。一有人讲话,所在组游戏即告失败。等我把游戏规则说完以后会给大家讨论及提问时间。

小学生心理游戏集合

(2)画出理想的你 游戏目的:在这个游戏中,你选择了某种代表自己的植物,是因为这种植物有和你相同或者你所希望具备 的特质,可以投射出对自己的期望。但是,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选择相同植 物的人,选择的理由却不尽相同。你可以通过这个游戏看到真实的你、理想的你、独一无二的 你。 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 游戏准备:六七支笔及大约200张的纸 游戏方法:分给每个学生一张纸及一支笔,问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种植物,你希望是什么?并将这种植物画下来,解释你选择这种植物的理由。” 【附注: 实例摘录:有两个同学都画了向日葵。其中一个说,她喜欢那种金灿灿的感觉,因为它美丽,始终向着太阳,它能得到更多的关怀与温暖,是幸福的、快乐的。 另一个说,只因他看见了那金灿灿的向日葵,在蓝天的衬托下,美丽极了,因此被感染。但他谈到,向日葵总是跟着太阳走,显得有些被动。拿他自己来说,当别人要求自己做某件事时,虽说并不情愿,但却不好拒绝,往往原计划被打乱。 有一个同学画了四棵小草。他觉得草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们平凡而不张扬。但是,一棵小草太孤独,所以它希望自己是四棵小草,这样大家相偎依,才不孤独。还有同学画了松树。 他说松树是平凡的,但又独具个性,它坚强、刚直、平凡又不庸俗,它富于挑战、不甘寂寞、勇于攀登……】(3)写出心目中的10个自己 游戏目的:让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鼓励学生用赞美的字眼来描绘自己。 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 游戏准备:六七支笔及大约200张的纸 游戏方法:每个人在纸上用10个诸如高大、漂亮、聪明、可爱、懒惰等形容词来描绘自我。可以由其他同学帮忙补充,最后解释,为什么要用这些词来描绘自己。 【附注: 看来了解自己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东拼西凑,筛筛减减要把10个词写够是很不容易的。大家一起分享每个词中的含义和故事,就像一同重新长大,一同经历了欢笑、泪水、阳光、风雨……】 (4)在挫折中站立 游戏目的:这个游戏正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坎坷。我们正是在不断的挫折中成长、进步。人生中有许多进进退退,正如这个游戏的进化过程,很多时候,当我们付出很多努力,却不得不从头再来时, 你是否依然有勇气? 命运完全掌握在你手中,抱怨与嫉妒只会让你意志消沉,委靡不振;信心和勇气才会让你成功。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寻找、认识、完善自我的过程。每一次挫折,都能帮助我 们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和价值。 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 游戏方法:开始时,大家都处在“蛋”的状态,然后,每两人一组,进行猜拳,赢的升为“小鸡”,输的继续在蛋的状态。接着,赢了的队员再两两一组,进行猜拳,赢了的升为小鸟,输了的回到蛋

八个有助于自我剖析的心理游戏

八个有助于自我剖析的心理游戏 孩子喜欢玩游戏,只要是游戏就能让孩子一再重复,乐此不疲,其实有些心理模式的互动,也是身为大人的我们一再陷溺、反刍而不自知的,源自于小时候在真实表达自己的需要时,遭到拒绝、否定,遂发展出一套生活规则,不坦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要,而用暧昧的方式来要求,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的点券”。 累积情绪点券 点券愈多可兑换愈大的礼物,如一百点时小吵一番、五百点时大吵一架,有人积到一万点时分手、离婚,累积十万点时精神分裂,二十万点时自杀、杀人。 点券还可分成好多种颜色,红色代表愤怒的点券;黑色是悔恨、自责;褐色代表沮丧、无助、伤害;白色则是为正义、公平而付出代价;灰色代表害怕;蓝色带来罪恶感;金色代表喜悦、成长、欢乐,来自于真实的亲密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累积各色点券,每一种心理游戏都有特别的点券可兑换,心理游戏落幕时,主角总是再一次沉溺在童年的原始创伤,一再纵容自己回到原始创伤里温习,愈陷愈深,甚至回到小时与父母互动时,心灵深处的幼儿决断期感受,比如说:“我是可怜的,他们都不帮助我,没有人真的爱我。”小时候对自己的判断与感觉会化,且日后不断在生活事件中强化。这时唯有带着觉知去审查自己的举止,与家人、朋友、爱人的关系才能跳脱心理游戏的陷阱,摆脱现世轮回。 在谈到八种著名的心理游戏之前,先介绍一下在这八种心理游戏中经常会出现的三个重要角色——“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我们将这些角色称之为卡普曼(Karpman)三角形(生命潜能所出版的《自我对话的艺术》一书中曾提及卡普曼三角形的理论)。 卡普曼在美国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在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所有的心理游戏中都有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这三个角色,而每一个人都在这三个不同的角色中不停地互换位置。其实,如果你仔细回想过去妇科医院你曾读过或看过的童话故事、电影或连续剧,就会发现所有的故事几乎都有这三个角色。几乎所有的故事或连续剧里都具有同样的情节,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断地在玩这种心理游戏。 跳脱游戏陷阱 在这个卡普曼三角形里面,你会不断地在这三个角色中跳来跳去,却总离不开这三个角色。除非你具备了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你才能够真正从这个不断重复上演的心理游戏中走出来。 在这八种经常玩的心理游戏中,表面上我们常常以牺牲者和拯救者这两种姿态出现,事实上却施加给别人很大的负担与压力。所以当你在进行心理游戏分析的时候,请你特别注意自己身上这个部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这样的模式,以至于你总是用牺牲者的角色来遮掩自己迫害者的行为,或是肛肠科你早已变得习惯用拯救者的角色在迫害你身边的人而丝毫不自觉。

课堂心理游戏集合

心理游戏串名字游戏)(1游戏目的:通过互相叫出对方的名字,敲碎阻碍认识的冰山。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游戏方法:大家站成一个圈,由第一个学生自我介绍“我是***然后接下来的第二个学生就顺着他的话说下去:“我是***后面的***。”第三个学生再接着说:“我是***后面的***的后面的***”,依次下去??,最后介绍的一名学生要将前面所有学生的名字复述一遍。)画出理想的你2(游戏目的:在这个游戏中,你选择了某种代表自己的植物,是因为这种植物有和你相同或者你所希望具备的特质,可以投射出对自己的期望。但是,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选择相同植物的人,选择的理由却不尽相同。你可以通过这个游戏看到真实的你、理想的你、独一无二的你。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张的纸200游戏准备:六七支笔及大约游戏方法:分给每个学生一张纸及一支笔,问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种植物,你希望是什么?并将这种植物画下来,解释你选择这种植物的理由。”【附注:实例摘录:有两个同学都画了向日葵。其中一个说,她喜欢那种金灿灿的感觉,因为它美丽,始终向着太阳,它能得到更多的关怀与温暖,是幸福的、快乐的。. 另一个说,只因他看见了那金灿灿的向日葵,在蓝天的衬托下,美丽极了,因此被感染。但他谈到,向日葵总是跟着太阳走,显得有些被动。拿他自己来说,当别人要求自己做某件事时,虽说并不情愿,但却不好拒绝,往往原计划被打乱。有一个同学画了四棵小草。他觉得草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们平凡而不张扬。但是,一棵小草太孤独,所以它希望自己是四棵小草,这样大家相偎依,才不孤独。还有同学画了松树。他说松树是平凡的,但又独具个性,它坚强、刚直、平凡又不庸俗,它富于挑战、不甘寂寞、勇于攀登……】个自己10 3)写出心目中的(游戏目的:让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鼓励学生用赞美的字眼来描绘自己。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张的纸200游戏准备:六七支笔及大约游戏方法:每个人在纸上用10个诸如高大、漂亮、聪明、可爱、懒惰等形容词来描绘自我。可以由其他同学帮忙补充,最后解释,为什么要用这些词来描绘自己。【附注:看来了解自己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东拼西凑,筛筛减减要把10个词写够是很不容易的。大家一起分享每个词中的含义和故事,就像一同重新长大,一同经历了欢笑、泪水、阳光、风雨……】在挫折中站立)(4游戏目的:这个游戏正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坎坷。我们正是在不断的挫折中成长、进步。人生中有许多进进退退,正如这个游戏的进化过程,很多时候,当我们付出很多努力,却不得不从头再来时,你是否依然有勇气?命运完全掌握在你手中,抱怨与嫉妒只会让你意志消沉,委靡不振;信心和勇气才会让你成功。.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寻找、认识、完善自我的过程。每一次挫折,都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和价值。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游戏方法:开始时,大家都处在“蛋”的状态,然后,每两人一组,进行猜拳,赢的升为“小鸡”,输的继续在蛋的状态。接着,赢了的队员再两两一组,进行猜拳,赢了的升为小鸟,输了的回到蛋的状态,和同样处在蛋状态的队员猜拳……依此类推,直到连赢五次,经历完从蛋—小鸡—小鸟—猴—人的“五步曲”,才算胜利。钱币游戏)(5游戏目的:这个游戏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灵敏性,同时也是一种团结互助的模式。只有大家配合默契,才不会出乱子,使学生交流更加融洽。人员安排:小组为单位游戏方法:每个人都代表一定的钱数。男

心理游戏生命感恩12个游戏

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适合高年级) 活动理念: 1、思考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通过对留与舍得决定,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 2、在交流分享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完成价值观的重组。 活动目标:“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留与舍的思考,是帮助学生及时地思索生命的价值,尽可能创造有意义的生命。这就是游戏的目的所在。 活动准备:一个空教室全班同学 活动过程: 1、全班学生分成若干4人小组,每人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把自己认为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五样写下来,小组内做一个交流。 2、请每个人想想,假如要从五样中划去一样,自己首先划去哪一样?划去的理由是什么?就这样依次再划去另一半…….直到最后还剩一样。小组交流划去的顺序和理由,全部分享自己作出的留与舍决定时的心理感受。 3、活动总结:大多数同学都能认真、积极配合这个游戏,认真思考写出自己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当教师要求依次划去四样的时候,大多数同学会表现出不舍,感到艰难,难以取舍。这样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最终使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了思考。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是值得珍惜的。单就因为只有一次的经历,所以有很难创造完美的生命。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的思考,可以让同学们更有意义的思考生命的价值,创造有意义的生命。

命运之牌(适合高年级) 活动理念: 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资源,感知幸福。活动目标: 让学生懂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活动准备:写有不同内容的小纸牌若干(纸牌内容附后)轻音乐。一个空教室全班同学 活动过程: 1.主持人指导语:由于受到出生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每个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同学可能对自己的家庭环境不满意,有的同学可能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也有的同学可能对目前的自己不满意…… 假定每个人能够获得第二次生命,每个人的命运可以重新选择。我手中有很多纸牌,每张牌就是命运的一种重新安排,它所包含的资料就是你新的生活资料,从现在起,你就是牌上的这个人。设想一下你处在这种情况下的命运,现在看看自己目前的处境、位置与假设的第二次人生选择的处境相比,有什么不同? 2.主持人把纸牌放在一个盒子里,让同学们随机抽取一张,不得更换。 3.全班同学交流全新的“自己”,并询问是否满意牌上的“自己”。生命只有一次,你该怎样面对已经拥有的生活? 4、活动小结: 做这个游戏的时候,有一少部分同学对自己的新选择的处境表示满意,大多数的同学对自己的新选择都不满意甚至不接纳。他们

实用团体心理游戏大全

团体心理游戏 (一)解套 目的:使参与者能够认识到,在遇到看似复杂问题的时候,只要通过换位思考以及团队的合作就可以顺利的解决问题 要求:1人数控制在5~10人最佳 2要有一个比较开阔的空地 程序:1要求所有的参与者围成一个圈 2从任何一个人开始要求她他将两只手分别与不相邻的两个人 相握;然后这两个人再各自与不相邻的人握手,按此顺序继 续,直至所有人的手都与其他的人相握 3这时,所有人的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交错的套,此时要求大 家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通过移动自己的身体变换自己的位 置,来解开交错的套。 评分:再小组人数相等的情况下,以解开套时所用的时间的长短作为标准 (二)风中劲草 目的:帮助学员体会信任的建立取决于对自己团队成员的信心,相互之间的沟通时树立这种信心的基础,一旦信任完全建立,你就 会感觉到团队的工作气氛时那么的轻松·愉快 要求:1:8人一组最佳 2:要有一个比较开阔的空地 程序:1培训师让每个学员围成一个向心圈,而培训师自己站在中央作示范 2培训师双手绕在胸前,做出以下的沟通对话 培训师:“我叫。。。。。。(自己的名字),我准备好了,你们准备好了没有?” 全体团队成员回答:“准备好了” 培训师“我倒了?” 全体团队成员:“倒吧!” 3这时培训师整个身体完全倒在全队成员的手中,这时团队成 员把培训师顺时针推动两圈 4培训师做完了示范以后,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要去试一试 评分:可算扩展游戏,部参加比赛 (三)穿越雷区 目的:培养两个人的信任合作精神及默契感 要求:1两人合作 2需要若干长布条 3要有一个比较开阔的空地

程序:1先分好组,每组若干2人小组,人数相等 2在空地上划分N多雷区,每组难易程度相当 3用长布条蒙住2组中一人的眼睛,另一人指挥,通过雷区, 不能碰线,碰线者即被淘汰. 评分:在规定的时间内,走出雷区人数最多的小组获胜. (四)呼啦圈 目的:培养创新意识,通过该游戏说明如果不改变方法而仅仅是改变熟练程度及技巧对结果的改变是缓慢的,但如果有创新意识, 有创新方法,会产生对结果的改变有突飞猛进的效果. 要求:1:以12人或14人为一组. 2:每组需一个呼啦圈,2个足球. 3:空地. 程序:1:老师给每个组1个呼啦圈和2个足球,并要求全组人员都手拿着球穿过呼啦圈. 2:每个小组先练习10分钟,而后开始比赛. 评分:以最快完成的一组获胜. (五)蜈蚣翻身 目的:训练学生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让学生充分体验竞争与合作带来的压力和快乐. 要求:1参加人数,10人以上为一组. 2空地 程序:1将组分好,推荐组长,以纵队方式排好 2全组同学把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双肩上组成一条“大蜈蚣”, 开始练习一下“大蜈蚣”跑动,看看彼此是否协调 3接下来开始做“蜈蚣”翻身比赛,要求第一位组员依次从第 二,三人拉手处,第三,四拉手处。。。。。一直到队伍最后两 位的拉手处钻过去,第二位组员第三位组员。。。。。跟随前面 的组员一只钻完所有的手拉孔 评分:完成“蜈蚣”翻身用时最少的组为胜 (六)风雨同行 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接纳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在体验团队合作中的扬长避短 要求:1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2眼罩,口罩,短绳,用动的其他物品可以任意准备 程序:1按7人一组分组,在7人中规定有2个“盲人”,2个“无脚人”,2个“无手人”,一个“哑巴” 2在角色分配完成后按要求“盲人”戴上眼罩,“哑巴”戴上 口罩,“无脚人”捆绑双手 3主持人把各组带到比赛的起点,让小组成员把所有的物品搬 运倒终点 评分:以用时最少者为胜 (七)绑腿跑

你参与的8种心理游戏:累积情绪点券

你参与的心理游戏:情绪点券(上) 【导读】游戏能够让人沉迷,乐此不疲,获得的成绩或者点券成为激励人继续的动力。而有些心理游戏的互动,也是身为大人的我们一再陷溺、反刍而不自知的。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的点券”。 孩子喜欢玩游戏,只要是游戏就能让孩子一再重复,乐此不疲,其实有些心理模式的互动,也是身为大人的我们一再陷溺、反刍而不自知的,源自于小时候在真实表达自己的需要时,遭到拒绝、否定,遂发展出一套生活规则,不坦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要,而用暧昧的方式来要求,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的点券”。 累积情绪点券 心理医生说,点券愈多可兑换愈大的礼物,如一百点时小吵一番、五百点时大吵一架,有人积到一万点时分手、离婚,累积十万点时精神分裂,二十万点时自杀、杀人。 点券还可分成好多种颜色,红色代表愤怒的点券;黑色是悔恨、自责;褐色代表沮丧、无助、伤害;白色则是为正义、公平而付出代价;灰色代表害怕;蓝色带来罪恶感;金色代表喜悦、成长、欢乐,来自于真实的亲密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累积各色点券,每一种心理游戏都有特别的点券可兑换。心理游戏落幕时,主角总是再一次沉溺在童年的原始创伤,一再纵容自己回到原始创伤里温习,

愈陷愈深,甚至回到小时与父母互动时,心灵深处的幼儿决断期感受,比如说:“我是可怜的,他们都不帮助我,没有人真的爱我。”小时候对自己的判断与感觉会内化,且日后不断在生活事件中强化。这时唯有带着觉知去审查自己的举止,与家人、朋友、爱人的关系才能跳脱心理游戏的陷阱,摆脱现世轮回。 在谈到八种著名的心理游戏之前,先介绍一下在这八种心理游戏中经常会出现的三个重要角色——“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受害者”,我们将这些角色称之为卡普曼(Karpman)三角形(生命潜能所出版的《自我对话的艺术》一书中曾提及卡普曼三角形的理论)。 卡普曼在美国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在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所有的心理游戏中都有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这三个角色,而每一个人都在这三个不同的角色中不停地互换位置。其实,如果你仔细回想过去你曾读过或看过的童话故事、电影或连续剧,就会发现所有的故事几乎都有这三个角色。几乎所有的故事或连续剧里都具有同样的情节,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断地在玩这种心理游戏。 跳脱游戏陷阱 在这个卡普曼三角形里面,你会不断地在这三个角色中跳来跳去,却总离不开这三个角色。除非你具备了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你才能够真正从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