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缅甸高等教育现状研究

缅甸高等教育现状研究

缅甸高等教育现状研究
缅甸高等教育现状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13068690.html,

缅甸高等教育现状研究

作者:陈德洲

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06期

【摘要】云南处在中国“一路一带”大战略的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肩负着中国面向东南半岛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任。由于与缅甸有着天然的人文地理关系,云南高等教育走向缅甸就是理所当然的。对缅甸高等教育的现状研究及对其国际化的影响也就非常必要。这对于云南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缅甸;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研究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且自然

条件非常优越的国家,拥有国土面积6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100万人(2014年)。[1]由于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1885年—1948年),其高等教育的历史也比较悠久,曾经还是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的楷模。但是近现代以来,缅甸由于是军人政府的独裁统治,国内地方武装斗争频繁,政局不稳,社会政治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落后,现代高等教育也相应地落后。

1 缅甸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1.1 高等教育管理制度

缅甸的高等教育实行部属制。目前缅甸一共有高校161所,分别由卫生部(15所)、科

技部(61所)、国防部(5所)、文化部(2所)、林业部(1所)、农业部(1所)、畜牧部(1所)、企业部(5所)、公务员部(1所)、宗教事务部(1所)、边境事务部(2所)和运输部(2所)共13个部门管理,以教育部为主(64所)。教育部又分10部门,其中有两个特殊的部门管理高等教育—位于曼德勒的北面高等教育司和位于仰光的南缅高等教育司。有关学术与行政政策相关的事项,则是分别由大学中央委员会(the Universities' Central Council)和大学学术委员会(the Council of University Academic Bodies)负责,前者主要掌管高等教育政策的规划并协调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事项,后者则是负责高等教育的学术规范与学术研究的分工。

缅甸高校的课程都由它所属的管理部门来设置,这些课程的设置往往太注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而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重要的领域或专业则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如新闻研究、社会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在缅甸高校中国防、林业和农业类高校的师资水平最好,获得的资金也比其它大学充裕。

目前缅甸高校全为公立。现今缅甸还没有一所私立高校。只有一所叫做神学研究学院(Myanmar Institute of Theology)注册为一所培训学校。近期缅甸当局正在考虑批准建立可以授予学位的私立大学的建立,以方便外国的高校来缅甸建立分支机构及进行一些基本的高校基础设施援助投资。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规模急剧扩大。首先,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在校研究生只有19.8万人,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总数已经达到了81.99万人。其中,16.5万多博士生,65万多硕士生。今年,大概又招收了31万左右,减去今年已经毕业的20万,现在,我们在校的研究生,应该是90万出头。再加上20万的在读硕士、博士在职研究生,这样,我国现有研究生的总数大概是110万人左右。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是美国,他们大约有210万左右的研究生。 第二块,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教育而言,到去年年底,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98年的1020所增长到了1731所。前些日子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是1778所。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数量增长得非常快,由1998年的340.7万人增长到去年年底的1333.5万人,今年计划招生475万人,但实际上要大大地突破,可能达到了550万人左右。这样,减去今年毕业338万的本专科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生大概有1500万人左右。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中,有773.8万是本科生,595.7万是专科生,在校本科生多于专科生,但是在专科

招生方面,也就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去年,我们招收447万学生,其中210万是本科生,237万是专科生。但是,由于本科学制长于专科,所以目前还是本科生多于专科生。 第三大块是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有505所,目前在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里就读的本专科生大概是419万人。实际上,在这505所高校里就读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大多数是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学院就读,其人数大概是300万人左右。 第四大块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产生缘于国家大规模扩招以后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扩招后,国家对教育的拨款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跟上扩招的幅度,甚至在有些地方扩招了多少,生均经费就相应地减少了多少。为了弥补扩招以后经费不足的问题,首先从浙江、江苏等省开始,一些本科院校创办了民营机制的独立学院。所谓的机制在当时就一条:高收费!大概每位学生13000元到18000元之间,这样,除独立学院能够独立运转以外,相当一些部分补充了母校的运转。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部分办学经费的不足。现在教育部也承认了这个现实,并且加以规范。要求独立学院不仅有一块牌子,而且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校舍、独立的教学设施、相对独立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队伍、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总的一点就是独立颁发文凭,不许再用母校的文凭。 从某种意义上说,尤其对民办院校来说,干了一二十年,最后才熬成一个本科院校,但是,独立学院从它一成立就是本科院校,具有了竞

高等教育研究文稿格式要求

《高等教育研究》文稿格式要求 首页格式: 标题 ——小三,宋体,加粗 (副标题——四号,仿宋GB2312,加粗) 作者姓名——多个作者之间用空格隔开,5号楷体 摘要:5号楷体 关键词:5号楷体 说明: 1、标题: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作者:多个作者之间用空格隔开。 3、摘要:能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内容,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不发空洞的评语,不进行自我评价。200字左右。 4、关键词:3-7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 5、基金项目:课题来源(如: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潭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课题名称》(编号:)(没有编号的不写编号)。字体采用5号宋体。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简介在同一“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中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结束。字体采用5号宋体。 基金项目:如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姓名(出生年—),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正文格式: 正文:小4号宋体。 一、(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 1. (二级标题,字体字号同正文:小4号宋体) (1)(三级标题,字体字号同正文:小4号宋体) (2) 2. (1) (2) 说明: 1、全部注释都采用脚注;注释采用计算机编号,编号格式为①、②、③、④、⑤等;每一页单独编号;字体采用5号宋体。 2、注释的格式如下: (1)专著类型:[序号] 作者名.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 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类型:[序号] 作者名. 文章题名[J]. 期刊名, 年, 期: 起止页码. (3)论文集类型:[序号] 析出文献作者名.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类型:[序号] 作者名. 文章题名[N].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 (5)学位论文类型:[序号] 作者名.文章题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6)专利类型:[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 专利号, 发布日期. (7)电子文献类型:[序号] 作者名. 电子文献题名[EB/OL]. 电子文献的出处http://…,日期. (8)译著类型:[序号] [国别] 作者名. 书名[M]. 译者.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 起止页码. (9)外文参考文献类型:[序号] 作者名. 文章题名(斜体) [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单位, 出版年. 起止页码.

浅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浅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摘要:“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的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关键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现状问题。 正文 著名学者薛涌在他的著作《谁的大学》中这样说到:“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走的其实就是中国职业足球过去10年所走过的路:地方政府和企业向足球大输血,以为钱可以换来水平。结果把队员养得肥肥的,其收入动辄上百万。”并且预言:“不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20年后会成为笑柄,而且那时的中国高等教育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危机。在最坏的情况下,中国大学的经营可能如同近10年来已经声名狼藉的中国职业足球,只追求投入,不注重产出,教育成本飞涨而教育水平下降。” 虽然说薛涌的言辞可能过于激烈,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弊端渐现。年轻人才缺乏、经费不足、人文教育匮乏、开放性不够、评审制度不健全、行政管理官本位等各种弊病长期腐蚀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此外中国高等教育协会秘书长张晋峰2004年8月1日召开的中美职业教育高级论坛讲话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近五年发展迅速,但在投资、师资、理念等五方面仍存在问题。 张晋峰介绍,在一九九八年到二00三年的五年中,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大学本科及专科在校生人数由三百四十一万增长为一千一百余万,在校研究生及在职攻读硕士、博士人数增至八十万,其中研究生人数增长了约四十五万。 同时,张晋峰还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在五方面尚存不足。其一、当前中国高

等教育整体水平离社会发展目标的差距仍较大。其二、高等教育投资不足,限制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以二00二年为例,中国高等教育所需经费二千五百亿,国家投资一千二百亿,资金缺口近一半。其三、高校教师人数、质量仍不满足要求。一方面尚缺至少三十万合格高校教师,另一方面新教师占教师总数近半、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当前中国学生和教师的比例总体超过二十比一,国际理想比例约为十四比一。其四、大批新建高校教学质量有隐忧。目前全国一千六百余所高校中,一九九八年后新建高校超过总数一半。其五、部分高校办学思想及理念与时代要求差距大。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梁慧星先生也表达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忧虑和思考,他认为: 中国高等教育的结症在应试教育,是人所共知。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应试教育不仅没有纠正,反而愈演愈烈。应试教育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二是培养的学生不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 因为应试教育,使许许多多优秀人才,被培养、造就成了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创造性的中等之才,就像工业生产线上产出的同一规格、同一型号、同一品质的物质产品。举个例子: 伴随着高考临近,各地学子紧张备考。5日上午,网络上广为传播的湖北孝感“吊瓶班”照片令人唏嘘,照片中,同学们在教室一边打吊针一边认真备考。跟帖中,类似“世界奇观,中国制造”、“范进,你后继有人了”的评论反复被顶。针对网友的批评,发布照片的同学在其微博中叫屈,表示发布这张照片只是出于好玩,并呼吁“不要扭曲我们想上大学的心”。 无数学子为大学梦秉烛夜读,现今高等教育制度却备受苛责,改革筚路蓝缕。5月3日,中国青年报以《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为题,报道了由多位知名教育界人士参与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会上诸位嘉宾的言论在微博上广为传播。其中,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北大等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截至5月6日下午,以这一观点为话题的微博数高达20万多条。“头条新闻”发表的相关微博,被转发近15000次,评论9000多条,引发舆论对高等教育现状的反思。

非洲教育研究内容分析

非洲教育研究内容分析 一、样本的选择及其分析 本文以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东非、中非、西非、南非、北非,以及非洲五十多个国家名为关键词,搜索了中国知网从最早收录时间起到2012年期间所刊登的文章,从中筛选出与教育相关的文章,摒除编译信息之后,共搜到382篇关于非洲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其中,最早的非洲教育研究论文发表于1981年《西亚非洲》第三期,篇名为《南非教育制度中的种族歧视》。分析这些文章可发现,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的非洲教育研究文章内容多为在翻译基础上的简单概括性介绍,这部分文章总数为20篇,占总数的%;发表于20世纪90年代的非洲教育研究论文有40篇,占总数的%,文章内容多为介绍非洲地区主要国家的教育改革,这部分文章主要由《比较教育研究》刊发;其余的314篇论文都发表于2000年以后,占总数的%。由此可见,非洲教育研究的兴盛是在2000年以后。在样本的分析上,本文将搜集的382篇论文中所包含的信息分解为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研究者所属的单位、研究者的合作形式、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论文所刊发期刊五个大类,并进一步依据其内部维度进行细分。然后,本文计算了上述各个分析单位出现的频次及其在总量中的比例。在进行资料统计时,笔者对预定的分析

类别做了适当的修正,如研究方法的类别,预定的类别中有定量分析一项,但是笔者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中还没有真正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的论文,因而取消了这一分类。最后,依据上述的统计资料和相关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其内部变化的特征,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后续发展的启示。 二、主要研究结果 非洲教育研究核心作者群体 1.研究人员所属单位 本文统计了382篇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作者的所在单位,发现非洲教育研究核心作者最为集中的单位是浙江师范大学,该校人员发表的文章数为104篇,占文章总数的%,数量远远多于其他研究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首家专门研究非洲教育问题的学术机构。2007年,该中心发展成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成为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家综合性的非洲研究院。此外,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教科所以及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等单位也有若干学者进行非洲教育研究,其所发表成果数量虽远少于浙江师范大学,但也是非洲教育研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研究者之间的合作类型以及所获资助类型 非洲教育研究作为比较教育的一个研究领域,涉及跨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未来 【摘要】步入21世纪的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归结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采取措施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加快向国际接轨,加快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关键词】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经济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 我们的党和政府深刻认识到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是宝贵资源和财富。为了带领中国人民走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党和政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了对高等教育战线的支持力度。这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迅速造就规模宏大的专门人才队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体现和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于80后的我们,深刻明白教育在我们人生旅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一生中四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用切身实践感受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通过接受教育,我们从懵懂幼稚到知书达理,从盲目无知到明辨是非,从孤身截然到拥有专业技能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观念不断深入人心,高等教育已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对比学校每年招收学生的人数数量,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近几年高校扩招很明显。经过几年的连续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党和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二十五亿元实施“质量工程”,大力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从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高等教育开始了扩招过程,发展迅速,在这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高等教育整体规模翻了两番。研究生教育由1998年19.8万人增加到2005年97.9万人,全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在校生由1998年的623万人增加到2005年2300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增加到21%。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达到了1562万人,再加上其余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构成了2300万人。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这符合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高校的扩招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信息网络的发达,使我们查询检索更加方便快捷,消息的获得更加丰富准确。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较早地在高校得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高校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并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多媒体教学、数字化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 【原文出处】中国高教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401 【原刊页号】13~15 【分类号】G4 【分类名】高等教育 【复印期号】200403 【标题】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及分析 【作者】徐辉/季诚钧 【作者简介】徐辉浙江师范大学校长; 季诚钧浙江师范大学发展与改革研究室主任,浙江金华321 004 【内容提要】对现行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作了分类与概念界定,从“定性与思辨”和“定量与实证”两个维度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使用情况作了统计,指出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定性与定量、思辨与实证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价值作了讨论。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性。 【摘要题】理论经纬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思辨定性/实证定量 【正文】 一、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分类与概念界定

高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因此,作为对高等教育现象、问题及规律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种形态。比如,哲学思辨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定性的方法、定量的方法、系统方法、数学方法等等。但对高等教育方法进行仔细辨析,我们发现,有关方法的分类尚没有一个比较清楚、统一的标准,许多方法分类也不符合“排他率”或“平行率”等逻辑关系。 当前,一些关于方法的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但其含义却不确定、指向不清晰。如“质的方法”、“行动研究”、“人种学方法”等等,新旧概念之间容易产生混淆,引起方法分类上的混乱。如有的学者把“质的方法”作为定性方法,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定性方法与“质的方法”大异其曲。另外,每一种方法的背后又蕴藏着不同的认识论、方法论,如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方法与方法论之间容易引起歧义,比如,有的人把实证的方法等同于实证主义,有的则主张实证与实证主义不尽相同。所以,要对目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必须进行方法的分类及概念厘清。 按照科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分类,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可以从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结合的维度加以划分。由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并没有公认的定义,一些学者也反对这一区分。目前理论界对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定义更多的是从哲学层面上进行的区分与界定,而在研究实践中,方法的运用要复杂得多,也具体得多。另一种对方法常见的区分是思辨方法与实证方法,这也是科学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研究范式。 本研究从研究者的研究方式与思维方式这一角度把高等教育研

浅析中国城乡教育的差距

浅析中国城乡教育的差距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现代社会,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目前我国的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距,成为制约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主要分析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城乡教育差距 一、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人力资本得以大幅增长。然而,城乡居民之间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教学机会享有、人口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一)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公。 目前我国教育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在教育投资体制上一般是以城市为主,重点学校为主,这些城市的重点学校获得的教育经费最高,其次是一般市县的学校。一般农村的学校最低。城市的平均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都在一般农村的3倍以上。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占总人口数不到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差距拉大,“农村学校像非洲,城市学校像欧洲。”而且,近年来学生和教师大量向城镇流动,使得农村学校生源和师资严重流失。 (二)受教育机会的差异。 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困就不会成为世袭。然而,我国城乡居民受教育的机会是很不公平的。资料显示: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儿童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从而使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1998年至2002年,我国高中到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从46.1%上升到83.5%,增加了37.4个百分点。农村普通中学的数量在逐年减少,降低了7个百分点。2002年,全国城镇人口占39.1%,农村人口占60.9%,但农村的普通中学却只占49.6%,城市中学数量首次超过农村。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中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参考范文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参考范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质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倍受关注的主题之一。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参考范文篇1试谈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但能够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推动高校更好地进步和发展。管理信息化实现的基础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高校管理改革时也必须将信息技术和管理结合在一起。笔者主要从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发,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问题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推动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好地进行。 一、给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一)欠缺持久的动力 对于现在的高校而言,做好信息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高校管理的重要任务,而做好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时间较长,并且还需要足够的支持,这也是高校做好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但是,就现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而言,其不但缺乏动力,还有很多高校甚至没有认识到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这也直接导致信息化建设的速度比较缓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下面几点:首先,有些高校现在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这也是导致当前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效果差强人意的重要原因。其次,由于相关人员管理业务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惰性,导致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动力缺失。[1]最后,对于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还存有一定的顾虑,对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态度还是观望,甚至对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弊端存在一定的焦虑心理,这也影响了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好地进行。 (二)缺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机制 想要做好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这也是管理正常进行的保证,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做好管理工作,将权责利更好地统一在一起。在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运行机制不但属于技术性工作,还属于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需要将学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协调好。[2]在实践时,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负责管理的部门往往是高校办公室,但是办公室本身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就不够完善,这也直接导致了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比较差,并且高校信息资源管理以及校园网络平台维护都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很多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这就需要相关的领导和部门管理人员做好分配和协调工作,并在这个基础上完善运行机制。 (三)管理文化会给管理信息化建设造成直接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高校的管理文化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高校管理文化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如高校的价值观念、管理理念以及规章制度等等,这些都会影响高校管理的质量和管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变化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改革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作为培养社会所需各类人才的高等学校正处于急剧而又伟大的变革之中,各国的科技教育正逐步趋向融合,世界高等教育已呈现出多元化、大众化和信息化、终身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1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在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发展,虽然各地区及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仍然出现了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所共有的变化。 1.1 高等教育多元与大众化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既有国家办学、地方办学,也有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办学,不同的办学形式并存,互相竞争,又互为补充。而且从发展现实看,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增强。在我国,教育要先行,首先要求加大教育投入规模,是我国脚的规模和速度。教育装备的技术水平,师资的待遇进一步得到提高等。再而拓宽办学渠道,把更多的社会资源引向教育领域。各国纷纷尝试设立新的高等教育机构。 1.2 高等教育终身化随着科学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和知识也在快速增长。国际权威机构调查认为,当今世界科学门类已多达两千多种,人类科学知识每3~5年增加一倍,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空前加快。终身教育强调学习的能力、自我教育、创新精神、现代意识、未来意识及教育与时代的各个领域,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总之,终身教育是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意义上的教育。而是全新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适合科技高度发展、社会高效。这意味着大学在读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就必然产生老化、过时的问题。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积极推动学习,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1.3 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首先是教学与科研全球性的一种反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在留学生教育、合作办学等方面有重大的突破。但我们更应看到在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差甚远。因此应放开眼界,面向未来,应当机立断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由高等教育进一步国际化体现在课程中的世界内容,加强学术交流、加强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跨国科研、国际合作是国际学术界的共同目标,而且还是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性质和效果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外合作办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能较快地了解、吸取并实践国际上通行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国高等教育应有选择地引进外资与“外智”,举办多种类、多形式、多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行不出国门的“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合作办学还应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走出国门,与外国同行合作办学,这有利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有助于缩小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在科技方面的差距,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了解。 1.4 高等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席卷全世界。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方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教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意见 【法规类别】院校与教职员工 【发文字号】教高会厅[2004]1号 【发布部门】教育部 【发布日期】2004.04.21 【实施日期】2004.04.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意见 (教高会厅[2004]1号2004年4月21日) 我国地方和高等学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20多年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为高等教育的决策和决策实施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服务,在推动高等教育科学的理论建设和指导实践、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大量的研究著作和论文资料,培养了一大批教育研究和管理人才。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应该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这就使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建设,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创新。

但是,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和研究工作的开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对高等教育研究在教育决策、管理和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缺乏正确认识,不太注重运用高等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对高教研究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有些学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任务不明确,致使研究人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些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研究条件比较差,研究人员的职称、待遇等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作用的发挥,甚至造成人才流失;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缺乏交流、合作,有些研究课题存在低水平重复、与实际脱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亟待改变。 为了使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更好地发挥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高等教育研究重要作用的认识,切实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

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现就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如下: 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清晰地显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要维持一段时间的“穷国办大教育”的局面,且这种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很难保证的。另外中国的总人口数中,我国受教育的人口较低,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更少,这已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办学方式,还是在师资水平、学生人数、高教投资、管理监控上都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远远未能适当超前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8%的较快增长率,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经济上具

备了“接收更好更高教育”的经济能力,并且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对高等教育的更迫切的需求。然而现有的高等教育的供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显得严重不足。当今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探讨并尽可能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目标极为不利。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生存与竞争问题 国高等教育发端的严重滞后,发轫后的不连续性发展历程,以及一个多世纪高等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总体实力上远低于欧美等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实力。使得我国在WTO的框架和游戏规则内,在与欧美高等教育的生存竞争中处于“历史性的弱势地位”。可以说这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整个历史阶段中,挑战最为严重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前,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从起点、过程之中,还是从结果上都是不公平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给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可预见的损失。而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也无疑加剧了有限的高等教

非洲教育研究综述及趋势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13068690.html, 非洲教育研究综述及趋势展望 作者:叶慧云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04期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政策逐步推进,国际教育合作进一步加强,我国对非洲教育研究的体系日趋成熟,研究方法多样化发展,研究方向却日渐趋同。通过分析近几年来的文献研究发现,针对非洲教育的研究的趋势逐渐从碎片化、扁平化的主题讨论向整体化、纵深化的思考分析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献分析;非洲教育;研究趋势 自2013年习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至今已过去五年之久,五年来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由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2016年8月,《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中指出:教育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之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随着中非交流合作的逐步进行,针对非洲教育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各类研究项目成立专项研究,从文献数量上看,2013年以来,有关非洲教育的研究成果逐年递增,研究方向也已从对 非洲教育现状的表面性探索逐步转化为对非洲教育发展的多元化研究。 新世纪以来,我国非洲教育研究相关论文数量呈倍数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知网收录有关以非洲教育为主题的文献共计203篇,占总数的43%,其内容涉及面逐步拓宽,针对非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中非交流合作成果、孔子学院推广等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成熟。通过分析发现,2000年之前的文章多为介绍非洲国家的教育改革情 况甚至是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翻译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概括综述;2000年至2012年,我国学者针对非洲教育的研究逐步向纵深发展,发表文献数量逐年递增,研究主题方向也呈现多元化发展,主要关注高等教育领域管理体制、质量保障、财政状况,非洲教育改革问题、中小学教育体制、语言政策、课程改革等问题,教师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中非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问题。 (一)非洲高等教育模式转型及一体化发展 在全球化知识生产与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以及隨着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的逐步实施,非洲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是依旧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需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性别观念不平等,教育设施不先进,教育监管不完善依旧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学者针对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高等教育背景环境、资源均衡、模式转变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代表性成果有《学者谈非洲高等教育转型之路》、万秀兰的《非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研究》等。

关于非洲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思考

关于非洲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的思考 院系: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班级:国贸1204 姓名:谭保渝 学号: 201221130119 时间: 2015年5月1日

摘要:当今世界,非洲可以说是六大洲中最欠发达的地区。而事实上,非洲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世纪中后期,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需要大量的工业原料和广阔市场,它们加紧了对非洲的侵略,开始从沿海向非洲内陆浸入,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到一战前,整个非洲大陆只有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还保持独立,其余的国家和地区全部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为非洲的贫穷落后埋下伏笔。不过近几十年来,独立而团结的非洲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社会的支持和非洲国家的共同努力下,非洲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 关键词:非洲经济可持续发展一体化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非洲国家普遍进行了经济调整和改革,充分利用了国际各方力量的援助,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对非洲发展的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同时非洲各国团结意识增强, 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上的联合步伐加快。这使得非洲经济取得了持续的增长。2012年二十个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有十一个是在非洲,2013年非洲经济仍然保持着客观的增长速度,不停提醒着世界非洲的存在。但是,战后独立至今,非洲国家的人口持续增长、环境恶劣等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以及非洲国家在经济一体化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也制约着非洲整体的发展。非洲国家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落后的思想;加强非洲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合作,实现非洲经济一体化,才能实现非洲的可持续发展。 二、俯瞰非洲现状 人们常说,越是贫穷的地方生育能力越强。这话在非洲得到了应验,在非洲,妇女人均生育8个孩子。但因婴儿营养不良,早折现象很普遍,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非洲总人口的49%。而贫穷、饥饿在非洲在正常不过了,许多非洲难民营,被饥饿和疾病困扰的难民每天的“工作”便是等待国际救济组织发放的一碗粥,日复一日,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另一方面,如前文所说,非洲各国也在进行着各方面的改革,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战乱逐渐平息,政局趋于稳定 随着冷战结束, 美、苏争夺非洲的因素消失;多数非洲国家政局逐步走向稳定。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领导人懂得“没有和平与稳定, 经济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基本道理1996 年和1997 年分别举行的第32 届和33 届非统首脑会议, 都把“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作为讨论的两大主题。会议明确指出“和平与稳定是非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呼吁仍处于战乱的国家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和冲突, 实现民族和解与团结。

浅谈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

浅谈: 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 学号:20122411 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姓名:魏婷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更高的追求不再仅仅是物质生活,而是精神生活的满足。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教育现状 一.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想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立足,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培养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我国亦不例外。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清晰地显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要维持一段时间的“穷国办大教育”的局面,且这种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很难保证的。另外中国的总人口数中,我国受教育的人口较低,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更少,这已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办学方式,还是在师资水平、学生人数、高教投资、管理监控上都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远远未能适当超前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8%的较快增长率,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经济上具备了“接收更好

更高教育”的经济能力,并且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对高等教育的更迫切的需求。然而现有的高等教育的供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显得严重不足。当今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探讨并尽可能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目标极为不利。 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1.高等教育的生存与竞争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起步晚,发展慢,在早些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还没有能力支付高等教育发展的调配,除此之外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投入还不足,使得我国的教育总体实力远不如欧美等国家。也使得我国在WTO的框架和游戏规则内,在与欧美高等教育的生存竞争中处于“历史性的弱势地位”。可以说这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整个历史阶段中,挑战最为严重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2.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从起点、过程之中,还是从结果上都是不公平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盼望进入高等学府,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进入的。高等学府的门槛高,不单单是出类拔萃的成绩,还有高额的费用,这是一般家庭所支付不起的。因此,有句话广泛传播在民间,“考得起好学校,念不起好材料”。效率与公平问题正在吸引大众的眼球。如果处理不好这个问题,必然会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空前的挑战。此外,目前对公平与效率谁是主导地位还没有一个确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状况和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状况和问题 近几年来有少数学者对高等教育期刊、研究课题中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在提高个体研究水准的同时。实现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对于总结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探讨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向,在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研究是指,在构建高等教育科学体系过程中的一系列引导下,深入认识和分析总结高等教育的现象和规律,是高等教育健康稳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 1.1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 高等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一个世纪前才被系统规范。高等教育研究方法额度不断发展,使得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随着指导理论的不断进完善,高等教育受到科学方法的不断规范,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和质量也不断提高。成熟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的梳理有利于我们了解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掌握高等教育研究研究方法的现状。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分为初创时的方法贫乏期,发展时期的方法借鉴期和成熟时期的方法整合期。 1.2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构成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三方面的内容,高等教育研究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活动。可以把整个研究过程分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总结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研究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研究目标,从而确定研究问题,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准确定义研究问题;再次,仔细分析收集的相关材料,运用研究问题相关的知识,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问题分析,最后,对分析的内容进行总结,最终得到一个有意义的结论。这就是真个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构成。 2、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我们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在很多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高等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的方法之前,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把握现状是展开调查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高等教育的研究性质大多属于个体研究,合作研究和集体研究则很少,研究形式主要表现为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和实地研究非常少,而且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也比较广泛,以文献法、数模法和观察法居多,其他的研究方法则很少。但是研究方法略显单一,研

高等教育资源现状的分析研究(一)

高等教育资源现状的分析研究(一) 摘要:近年来,滨海新区的高等教育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整体实力不强等诸多问题。滨海新区需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性,采取必要措施整合教育资源,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快滨海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滨海新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1]]。滨海新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同样是滨海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高起点、全方位的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格局,对滨海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充分利用、合理整合天津市教育资源,发展具有新区特点的教育,全面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高等教育特色区、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支持科技研发的重要基地,是滨海新区的所有高校共同思考的问题。 1滨海新区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现状 目前,天津市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共55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8所,独立学院10所,高等职业学校26所,分校办学点1所。到2006年,普通高校在校生达38万人,其中研究生5万人,留学生1.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2]]。依托于天津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滨海新区高等教育同样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滨海新区高校整体实力不强。在“211工程”高校中,北京有23所,上海有9所,江苏有11所,而天津只有3所3]]。2004年天津市的高校共有国家重点学科31个,而同期北京、上海、江苏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则分别达到了229个、79个、64个4]]。然而,滨海新区的高等院校发展更为滞后,其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起于上世纪90年中后期,据统计现在共有3所普通本科院校在滨海新区设置了分校。另外,滨海新区有独立学院3所,高等职业学校6所。滨海新区的高校数量少,整体实力较弱,这与滨海新区的规模和地位极不相称。(2)单学科院校发展潜力有待提高。由于历史原因,天津市不少高校是在单学科模式上发展起来的,在办学发展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例如,专业再生能力差,社会对该学科的专业人才需求有限等。近年来,随着滨海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原有的单学科院校通过合并或扩建形成了多校区大学。但是,这些院校在规模上迅速扩大的同时,也暴露出来教学资源的增长速度明显跟不上规模的增长速度等问题,造成资源管理上的困难。各高校增加了不少新专业,也使得人力、物力的投入更加紧张。 (3)校区分散带来的新问题。随着天津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滨海新区相继新建了一批高校。由于校区分散,不同校区的学科沟通与交流难度大,对跨校区学科的交叉融合极其不利,给学科建设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图书、设备等资源也难以共享。而在多校区大学,每个校区的运转都需要管理人员、后勤人员,校区间需要一定的交通、通信,这势必使学校机构增加、人员臃肿,非教学科研一线人员过多,不利于人力资源的调配和流动,给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4)滨海新区对高等教育发展重视不够。滨海新区没有将高等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这不利于把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技经济一体化布局受到束缚,新区的科技综合实力和教育水平的提升受到限制。相对于市区,新区人口受教育总体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高,人口的文化素质不高,人文气息不浓,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滨海新区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面向世界的高新科学技术创新基地和人才高地,必须借助于现有高校资源,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进而推动滨海新区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滨海新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 教育资源共享是指通过校际合作,共同使用教育资源的过程。教育资源包括从事教育事业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