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卷
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

T HCl/NaOH=0.01234g/mL是指()

A. 1mLNaOH标准溶液可与0.01234克HCl完全作用

B. 0.01234mLNaOH标准溶液可与1克HCl完全作用

C. 1mLHCl标准溶液可与0.01234gNaOH完全作用

D. 0.01234mLHCl标准溶液可与1gNaOH完全作用

E.以上均非

标准溶液是()

A.不能直接配制的溶液

B.浓度已准确知道的溶液

C.浓度永远不变的溶液

D.当天配制、当天标定、当天使用的溶液

E.只能用基准物质配制的溶液

下述关于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之间关系的正确论述是()

A. 基准物质可以采用直接法配成标准溶液

B. 基准物质只能采用间接法配成标准溶液

C. 标准溶液可以用来标定基准物质准确配成的溶液

D. 基准物质配成的标准溶液稳定性差

在下列何种溶液中,高氯酸,盐酸,硫酸的强度有差异( )

A.纯水B.液氨C.乙二胺D.乙胺E.醋酸

下述各项,在水溶液中为两性物质的是( )

A.HCl B.H2SO4C. NH3·H2O D.NH4Ac E.NaOH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的那点称为()

A. 等当点

B.滴定终点

C. 理论终点

D. 化学计量点

E. 突跃点

对0.1mol/LNaOH滴定0.1mol/LHAc的正确描述是()

A.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4.3~9.7

B.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4.3~8.7

C.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5.7~8.7

D. 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为7.7~9.7

E . 计量点附近的pH 突跃范围为10.7~12.7

配制HCl 标准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

A . 采用直接法配制

B . 采用间接法配制

C . 贮存于塑料瓶中

D . 先配成饱和溶液再稀释

E . 以上均非

在不同pH 值溶液中,EDTA 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同。在何种pH 值下,EDTA 主要以Y 4-形式存在? ( )

A .pH =2

B .pH =4

C .pH =6

D .pH =8

E .pH =11

影响EDTA 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酸效应。酸效应是指( )

A .加入酸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现象

B .酸能使某些电解质溶解度增大或减小现象

C .酸能使金属离子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

D .酸能抑制金属离子水解的现象

E .酸能使配位体配位能力降低的现象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是( )

A .]][[][Y M MY

B .]][[][Y MY M

C .]][[][M MY Y

D .][]][[MY Y M

E .][]][[M Y MY

以基准K 2Cr 2O 7标定Na 2S 2O 3溶液的浓度,淀粉作指示剂,到达终点5分钟后又出现蓝色,下列情况与此无关的是( )

A .向K 2Cr 2O 7溶液中加入过量KI 后,于暗处放置2分钟

B .滴定速度太慢

C .酸度太高

D .酸度较低

E .向K 2Cr 2O 7溶液中加入的KI 未达过量程度

胆矾中硫酸铜的测定法常选用 ( )

A .酸碱滴定法

B .配位滴定法

C .沉淀滴定法

D .氧化还原滴定法

E .以上均非

I 2作滴定剂滴定Sn 2+,属于( )

A .直接碘量法

B .间接碘量法

C .置换碘量法

D .氧化碘量法

E .以上均非

银量法中三种指示剂法都不能在()溶液中进行

A.强碱性

B.强酸性

C.弱酸性

D.弱碱性

E.中性

关于硝酸银标准溶液配制的正确操作是()

A.采用直接法配制

B. 采用间接法配制

C.贮存于白色玻璃瓶中

D.贮存于白色塑料瓶中

E.先配成饱和溶液再稀释

铬酸钾指示剂法最适宜的酸度是( )

A. 强酸性

B. 中性到弱酸性

C. 中性

D. 中性到弱碱性

E. 强碱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标准,恒重是指二次称量之差不超过()。

A.±0.1mg B.±0.2mg C.±0.3mg D.±0.4mg E.±0.5mg

如果共沉淀的杂质离子与沉淀的构晶离子半径相近,电荷相同,则易形成()。

A.表面吸附B.混晶C.机械吸留D.包藏E.后沉淀

沉淀重量法测定时,对于AgCl沉淀的洗涤最好使用()

A.母液B.水C.稀NaCl溶液D.稀HCl E.稀HNO3

二、多选题

重量分析法于高含量组分的测定相对误差一般是()

A.2‰B.0.3% C.小于0.1% D.接近1‰E.4‰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基本要求是()

A.必须有催化剂参加反应B.必须以水为溶剂C.化学反应必须定量完成D.化学反应速度快或有方法使反应速度加快E.有简便可靠的确定终点的方法

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优点是()

A.准确B.方便C.配好即可用D.不需标定E.不需基准物质

影响 EDTA配位滴定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是()

A.酸度B.湿度C.金属离子浓度D.辅助配体浓度E.稳定常数

金属指示剂必备的条件是()

A.显色配合物(MIn)应有一定的稳定性

B.显色配合物(MIn)的稳定性应小于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MY的稳定性C.显色配合物(MIn)与指示剂(In)本身的颜色应显著不同

D.指示剂的浓度要远远小于金属离子的浓度

E.指示剂对金属离子的显色应具有广泛性

三、判断题

()滴定中使用的标准溶液称为滴定剂。

()标准溶液的直接配制必须使用基准物质。

()标准溶液的直接配制,其优点是准确,因它是通过标定的。

()酸碱的强度不仅与酸碱本身授受质子的能力大小有关,而且与溶剂授受质子能力大小有关。

()在醋酸溶液中,HClO4和HCl酸性相同,所以醋酸是HClO4和HCl的拉平性溶剂。

()对于多元酸,应首先看相邻两级K a的比值是否大于104,如果大于104,则能够准确地分步滴定。

()酸碱指示剂为有机弱酸或弱碱,且其酸式和碱式结构具有不同的颜色。

()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种弱酸时,若弱酸的K a愈大,则滴定突跃范围愈大。

()通常将logC·K MY'≥6作为判断能否准确进行配位滴定的界限。

()金属离子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弱碱,它们能与许多金属离子生成与原来颜色不同的配合物。

()水硬度的测定常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四、名词解释

滴定

非水酸碱滴定法

酸效应

沉淀滴定法

五、问答题

1.作为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

2.强碱滴定强酸及强碱滴定弱酸,其滴定曲线有何区别?

3.说明水的硬度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六、解答题

1.精密称取0.2540g Na2CO3,用0.2000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问需消耗标准溶液多少毫升?

2.配制0.1mol/LNaOH溶液500mL,需称取固体NaOH多少克?

3.滴定20.00mL 0.1500mol/LNaOH溶液到计量点,问需0.0500mol/LH2SO4若干毫升?

仪器分析期末试卷E卷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教育专业《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E卷) 班级:学号:考试日期: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一定柱长条件下, 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 A: 保留值B: 扩散速度C: 分配系数D: 容量因子 2.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 A: 理论塔板数B: 容量因子C: 相对保留值D: 分配系数 3.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 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 4.在正相色谱中,若适当增大流动相极性, 则:() A:样品的k降低,t R降低B: 样品的k增加,t R增加 C: 相邻组分的α增加D: 对α基本无影响 5.在发射光谱中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取与标准光谱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 A: 铁谱B: 铜谱C: 碳谱D: 氢谱 6.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 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B: 稀土金属C: 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 D: 过渡金属 7. 严重影响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 A: 电解电流B: 扩散电流C: 极限电流D: 充电电流 8. 氢化物原子化法和冷原子原子化法可分别测定() A: 碱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B: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 C: Hg和As D: As和Hg 9.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含Cu2+、Cu(NH3)22+、Cu(NH3)42+的溶液,测得的活度为() 的活度。 A: Cu2+B: Cu(NH3)22+C: Cu(NH3)42+D: 三种离子之和 10. 若在溶液中含有下列浓度的离子,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首先在阴极上析出的是() A: 2.000mol.L-1Cu2+ (E0=0.337V) B: 1.000×10-2mol.L-1Ag+ (E0=0.799V)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发表日期:2006年3月28日 一、对本次试卷的分析 本次试卷总体上较全面的考查了本阶段所学内容,非选择题部分难度适中,选择部分个别题目稍嫌超前或偏难,学生由此感觉整份试题比较难。 二、学生成绩的分析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836人,全年级的平均分为64.46分,及格率为65%,不及格人数平均每班有20人左右,情况比预想的要差,对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打击也比较大。从各班情况来看,除个别班级外,差异不是很大,说明整个年级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虽然试卷客观上偏难,但如此多的低分表明:在化学学科方面,掉队同学有增多的趋势。 三、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除试题中偏难题外,错误最多的是一些基本符号、化学式及重要的化学用语(如同位素、电子式、离子方程式的表示等)。不少学生对这些一知半解,或平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不应有的错误。 其次是重要知识的掌握不够到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典型元素和物质(如最活泼的金属、非金属,高氯酸、氢氧化铝等)等课堂上强调的知识学生答题情况仍不是很好,示课堂听课的效率有待提高。 再次是一些基本规律的运用不够熟练、灵活,如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等不少学生不能将具体题目与之相联系。 四、阶段教学工作总结与计划 本月以来,备课组针对第五章内容较抽象、难学的特点,本着打好基础、逐步加深的宗旨展开教学,但从考试情况来看,学生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这一方面与试题有关,另一方面,反映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未能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还有待加强。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准备作好以下工作:在进行新课学习的同时继续巩固本章知识的掌握,突出真正的重点;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尤其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这一点,;尽可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并作好平时的形成性检测。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 试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内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内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内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

初三化学考试反思

初三化学考试反思 反思一 一、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理解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 2.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3.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其实是没有万全之策的。调整到一个好的做题状态,或是本着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可能只是空话;也许,在做题中不断探索,才是硬道理吧。 4.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

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5.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学反应中有关量的计算。 二、对策与办法 1.增强质量意识 试题在难、易度的设计上更加合理,各种题型的梯度明显,有利于不同层次的考生的水平得到合理评价,利于选拔。 要抓住期中调研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武汉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考试 试卷答案(B) 学号姓 名院 (系)分 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9分,答在试卷上) 1.在测定33-浓度的库仑滴定中, 滴定剂是2_。实验中, 将阴 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 其原因是防止阴极产物干扰, 在套管中应加足24_溶液, 其作用是_导电。 2.液相色谱分析法常使用的化学键合反相色谱填充柱是十 八烷基键合硅胶填充柱或(C18) ,分离原理是疏水作用,常使用极性溶剂(如水-甲 醇)流动相,分析分离难挥发弱极性类化合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在试卷上)

1. 空心阴极灯的构造 是: ( 4 ) (1) 待测元素作阴极,铂棒作阳极,内充氮气; (2) 待测元素作阳极,铂棒作阴极,内充氩气; (3)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 (4)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惰性气 体。 2 关于直流电弧,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1 ) (1) 直流电弧是一种自吸性很强、不稳定的光源; (2) 直流电弧的检出限比交流电弧差; (3) 直流电弧的电极头温度比交流电弧低; (4) 直流电弧只能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3. 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的气体,它的组成 是: (4 ) (1) 正离子和负离子; (2) 离子和电子; (3) 离子和中性原子; (4) 离子,电子和中 性原子。 4. 极谱分析中,氧波的干扰可通过向试液中(1)而得到消除。 (1). 通入氮气; (2). 通入氧气; (3). 加入硫酸钠固体;(4). 加入动物胶。 5. 在化合物(Ⅰ),(Ⅱ),(Ⅲ)和2(Ⅳ)中,羧基伸 缩振动频率大小顺序 为: ( 3 )

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分析报告

黄石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的整体结构和难度 1、试题的结构: 本次考试我们采用自主命题,从高二的范围来说应该是第三章第二节结束,但总的来说,更侧重于第一二章的内容。 知识点涵盖:反应热概念与计算;反应速率大小比较、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概念与运用;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滴定。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 本卷的阅读量大,但落脚点底。本卷有三面,共3173字,学生需要大量的阅读。我校有部分学生看到化学题就怕,看到文字多的题目更怕,不愿意阅读和分析。本卷通过考试,让学生明白:阅读量大,不代表题目难,要想得分,必须思考。高考时时间有限,思维量大,很多学生因做不完题目而失分,所以平常考试要在阅读、思维量、速度等方面加强训练,但又不能加大试卷的难度。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选择题1-16题共48分,非选择题17-20题共52分。 2、总体得分情况分析: 1、选择题1、 2、5、6、7、9、10、11、16做的较好,集中失分在 3、 4、13三题。非选择题总体做的不好,17题总分12分平均分只有3.2分;18题总

分18分平均分只有3.15分;19题总分10分平均分只有3.24分;20题总分10分平均分只有2.92分. 3、各班成绩汇总分析 三、考试总结和改进措施 1、成绩分析总结: 总体来说,这次期中考试考得不理想,及格人数和高分段都较上次月考有所减少,其中原因之一是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习惯差,对所学的知识没有进行及时的复习,平时课外所花的时间少,不能深入思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对于一些题目的变换形式不能理解,因而不能正确作答,平时作业抄袭比较严重,所以一些讲过的知识也做错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低,学习比较被动,课后不肯复习并做相应练习来巩固知识,难做到对知识的联系和回顾。另外因为赶进度,第三章只上完了新课,没有时间处理习题,所以第三章的内容出错率更高。 2、改进措施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初四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种以主题形式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占总分值约75%。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综合题(第五大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

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基本情况分析 及格人数优秀人数 一班32 8 二班30 11 三班31 15 四班28 11 五班27 13 六班32 16 三、错题分析 第6题:学生对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不清。 第10题:学生对反应时间和总质量关系的图象未弄清楚。 第12题:本题的条件多了一个学生就想不全了。 第14题: 少数学生将题意看错而误选。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大 磨 中 学 郭振虎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

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值 B 峰面积 C 分离度 D 半峰宽 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A H2 B He C Ar D N2 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 浓度型检测器 B 质量型检测器 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A H2 B He C Ar D 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 沸点高低, B. 熔点高低, C. 相似相溶, 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 调整保留值之比, B. 死时间之比, C. 保留时间之比, 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 B.外标法; 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 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 D. (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温度有关; B.与柱压有关; 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 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二、填空题 1.在一定温度下, 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用气-液色谱分离同系物有机化合物, ____________先流出色谱柱,

高一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高一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一、对本次试卷的分析 本次试卷总体上较全面的考查了本阶段所学内容,非选择题部分比较容易,,选择题部分难度不大,整个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所以学生感觉比较容易 二、学生成绩的分析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815人,全年级的成绩分布如下: 90分以上 1名 80----89 32名 70----79 171名 60----69 204名 及格率为50%,情况比预想的要差,从各班情况来看,除个别班级外,差异不是很大,说明整个年级面临的问题大致相同。虽然试卷客观上比较荣翻译,但如此多的低分表明:在化学学科方面,掉队同学有增多的趋势。 三、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除试题中一道题偏难外,错误最多的是一些基本概念对不少学生对这些一知半解,或平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不应有的错误。 其次是重要知识的掌握不够到位。课堂上强调的知识学生答题情况仍不是很好,示课堂听课的效率有待提高。再次是一些基本公式的运用不够熟练、灵活,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及粒子数目几个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不清楚、等不少学生不能将具体题目与之相联系。 四、阶段教学工作总结与计划 本月以来,备课组针对第一章内容较抽象、难学的特点,一方面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慢慢加深难度的做法,从学生的成绩来看,反映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未能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还有待加强。因此,下一阶段,我们准备作好以下工作:在进行新课学习的同时继续巩固本章知识的掌握,突出真正的重点;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尤其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这一点,;尽可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并作好平时的形成性检测。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次期末试卷覆盖面广,题型新颖,共分3个大题,29道小题,突出考查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试卷还注重考查学生阅读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试卷图文并茂,文字阅读量大且信息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试卷体现了试 题的时代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试题特点 1.本次期末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 三、答卷情况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从我所教考试学生成绩进行试卷分析。从总成绩上看,提高班43人参考,80分以上的有31名,60分以上的有43名,及格率100% 。普通班总的来说成绩还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1、选择题 选择题共15道小题,每题2分,总计30分。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的能力。选择题也是得分率较低的一道题,有4人得到了满分。其中错得较多的是第5、9、14、15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40分。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得分率较高。不少学生都得到了满分,错得多的是21、24 小题。 3、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共有5道小题,满分30分。第28题得分率能较低,说明我们的学生在实验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对一些实验设计的用途,头脑中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四、改进措施 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还应加强 本次考试由于是全员参与,复习课本,因此基础知识部分比重偏大,从答卷情况上看,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 从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有:化学用语的描述、实验过程的设计、等等。特别是化学用语这部分内容,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最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在查阅试卷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所失的两分就失在化学用语上。

2016化学考试反思500字

2016化学考试反思500字 化学考试反思500字##第1篇: 这次月考是高一学生自开学后的第一次考试,在研究了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后,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出题主要以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为主旨,所以没有设立难题,偏题,怪题,实验题以书本实验为主,没有能力提升的题目,计算题无复杂计算。 二、问题反映: 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从考试题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很不牢固,很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似是而非,以为自己掌握了,其实没有,最终导致很多基础的知识点丢分较多,比如选择题1.13.15考查的是最基本的仪器的正确使用以及物质的量的计算,由于基础知识没有记熟,导致正确率不太高。 ②回答问题不规范: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明显的不够规范准确,主要针对实验题25题第二问:设计区分水层与有机溶剂层的简便方法。大部分同学都回答不规范或者表述不准确而导致失分。 ③分析问题不够透彻:在试卷中,学生考虑问题不仔细,因此对很多题目的理解不透彻。如第23题按分子数大小排列顺序,结果大部分学生分析不透彻,算错结果,理解错题意,导致丢分较多。 ④粗心大意:这是个普遍问题,在普通班尤其严重。如22题“求双原子分子的原子总数”,许多同学求分子数或者漏看“双原子”以为是单原子分子而算错结果,丢分严重。通过以上对学生的分析,我认识到,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同时针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化训练和适应性训练,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失分,最终促进学生在总复习中进一步提高。 化学考试反思500字##第2篇: 历年考生在高考中经常出现的种种“不规范”列举如下,务必牢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A.不按要求答题而失分: ①把答案写在密封线内,阅卷时无法看到答案而不给分; ②要求写元素名称而错写成元素符号,而要求写元素符号又答成元素名称; ③要求写物质名称错写成分子式; ④要求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而错写成分子式或名称; ⑤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⑥要求画离子结构示意图而错答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把相对原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的单位写成“克”; ⑧把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质量、溶解度、密度、压强等的单位漏掉; 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配平;⑩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物质的状态等。 B.书写不规范失分:每年的阅卷评分标准上都有这样几句话: ①“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 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给分; ③在做计算题时没有考虑有效数字的,按规定扣分;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命题特点 1.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本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各类试题成绩分布较为合理,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大,难度不大。填空题第13题,第14题考到环境保护的题目与生活实际联系。本次填空题第10,14题填空属于开放性试题,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领域有创新意识。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2.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难度不大,得分率较高,其中第7题学生答错较多,对现象描述概念不清,与结论混淆。填空题第13题图A有较多同学答成“分子间有间隔”,对知识点形成定性思维,第13题有较多同学把“有害气体和烟尘”具体写成“SO2、NO2、CO”等引起扣分,在填空题第20题(3)中写碳酸镁缺少提示,化学式写错较多,自然碳的化合价也写错。 通过成绩可看出,优等生成绩一般,学困生的成绩普遍较低,就班级而言,4、5、6优等生优势明显,整体上3、4班平均分有一定的优势,班级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在平均分上有7分的差距,前25名的平均分差距达到了8分。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

初三化学试卷讲评教案 刘亚军一、学情分析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全班65人,平均分67.5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及偏下水平,基于这样的情况,立求通过试卷题目的具体分析,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更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化解困扰自己学习进步的障碍。 二、设计思想 试卷讲评课是以一种常见的课型,如果在试卷讲评课中平均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这样虽然感觉讲了很多内容,但学生的收获不大。 本节课试着采用一种新的模式进行试卷讲评,在讲评过程中注意将试题分类进行:第一类,没有或很少有差错的试题,通常不讲评或点到为止;第二类,部分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视具体情况适当讲评;第三类,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试题,这类试题往往属于迷惑性、综合性较强的考题,重点讲评。 提前发试卷给学生,要求学生先独立纠错,通过查阅课本或与同学交流、互评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够对试卷中的部分错误自行纠正。本节课重点讲评第三类试题:即绝大多数学生有差错的试题。 讲评试卷时,把每个失分率比较高的试题都归纳入知识体系中,按知识点分类讲评: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化学实验探究→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等;首先让学生回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根据这个知识点去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考卷中的错误,并当堂纠正。这样的讲评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思路:(一)讲评课前的准备工作 1、统计分析

统计每题得分率,对得分率较低的试题认真分析错误原因 2、归类分析 根据试卷的内容、特点和考试结果,将知识点归类分析 (二)讲评时重视“三要” 1、巧妙公布成绩,要重视激励 2、要借题发挥 3、要分析错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教材中所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将习题进行分类,通过复习知识点,解决试卷中的易错题,分析失分原因,讲解典型题,总结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教师给予的肯定和表扬,增强自信心,体验学有所获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简要分析 表扬最高分的同学 鼓励60分以下的同学继续努力 2、答题存在问题分析 从成绩和评卷来看,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不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忽略知识的巩固,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清;读题、审题不仔细; (2)知识不牢、理解不透彻,解题时无法再现所需知识; (3)答题不规范。解答简答题,有的层次不清,有的表达不准确等。 (4)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错误。

《仪器分析》考试试题(6)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5) 一、解释下列仪器分析术语(4’×5) 1. 色谱相对保留值 2. 生色团 3. 原子发射激发电位 4. 参比电极 5. 原子吸收谱线轮廓 二、选择题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号, 填入题干的括 号内。 2’×10) 1.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用于紫外波段的光源是 ( ) A 钨灯 B 卤钨灯 C 氘灯 D 能斯特光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透光率与浓度成直线关系B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而改变

C比色法测定FeSCN2+时,选用红色滤光片 D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3. 红外光谱法中,以压片法制备固体样品时,常采用 ( ) A BaSO 4 压片法 B KBr压片法 C K 2SO 4 压片法 D BaBr 2 压片法 4. 原子吸收光谱中光源的作用是 ( ) 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能量 B 产生紫外光 C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 产生足够强度散射光 5.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 气态原子的电离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 A 气体的压力 B 原子的原子序数 C 原子的挥发性质 D原子的电离电位 6.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 ( ) A 随试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B 随试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C与试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无关; 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 7.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性的参数是 ( ) A 保留时间 B 分配比 C 半峰宽 D 峰面积 8. 下列气体中, 不能用做气相色谱法载气的是 ( ) A 氮气 B 氢气 C 氧气 D 氦气 9. 在极谱分析中, 通常在试液中加入大量的支持电解质, 目的是消除( ) A 极谱极大 B 迁移电流 C 充电电流 D 残余电流 10.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 ) A紫外/可见光B近红外光 C微波D无线电波 三、回答下列问题(8’ ×4) 1.指出下列有机化合物可能产生的电子跃迁类型: 甲醛乙烯三乙胺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范围为必修一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通过分析该试卷,我认为这四章内容分别分配的分值为:选择题部分第一章18分,第二章10分,第三章14分,第四章8分。填空题部分:第一章12分,第二章4分,第三章10分,第四章4分。实验题12分主要以第三章内容为背景。计算题8分,分别为第三章和第二章内容的计算。 具体分析:一、选择题 第一章:选择题第1、6、11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选择题第2、21题考查离子检验和物质检验;第12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5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计算;24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 第二章:选择题第3题考查电解质及导电问题;选择题第5题考查氧化还原知识应用,17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6考查离子共存问题。 第三章:选择题第7题考查金属钠的性质;选择题第10题考查亚铁离子的检验问题;选择题第18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钠性质的比较;实验题第19题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题第20题考查铁与铁离子的计算;23题考查基于金属与酸反应后加碱的技巧计算;25题考查有关图像的计算。 第四章:选择题第8题考查次氯酸盐和二氧化硅的用途;选择题第9题考查氯水的性质;14题考查硅的性质;22题考查氯及其化合

物的性质。 二、填空题 第一章:26题考查实验仪器名称,实验基本操作,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误差分析;28题(5)考查实验装置的选择。 第二章:27题(3)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三章:27题(1)(2)28题(1)(3)考查方程式的书写,铁离子的检验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第四章:28(2)27(4)考查二氧化硅和碱的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实验题12分主要以第三章内容为背景。计算题8分,分别为第三章和第二章内容的计算。 通过分析,个人认为本试卷基本按照BEST合作体期末联考双向细目表给出的知识点出题,整套卷的总体难度较适中,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具体如下: 1、第一章内容考查分值过高。实验内容考查过多,在填空题的考查中各题都有实验的影子。 2、个别知识考查与平时的教学重点有一点偏差。如:14题的D 选项,对反应中氧化剂的分析不是平时教学重点,19题D选项中涉及的铝热反应教材还没有介绍到,应该放到金属的冶炼处考查。 3、个别题目的设问方式给学生作答带来困惑。例如28题问(4)中碳酸氢钠溶液的用途若改为问碳酸氢钠的用途会更清楚,29题问题(1)中(简述实验步骤)应该为错误的信息提示。问题(3)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卷)概况: 根据县局制定的初中化学教学计划,本次考试命题范围是九年级上册1~4单元。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时,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在考查基本实验技能时,着重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试题新颖,图文并茂,试题难度中等偏上。 本次考试为闭卷试题,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共20个小题,40分,占40℅;填空题,共6个小题,32分,占32℅;实验探究题,1个小题,18分,占18℅;计算题,1个小题,10分,占10℅; 二、学生答卷情况: 1、成绩分析: 全校参加考试共计90人,及格46人,,及格率58.7%;优秀生9人,优秀率10%。最高分95分。 2、失分情况及原因 (1)选择题:失分最多的是5、11、15、16题,第5小题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学生没有理解导致失分;第11题是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考查,学生把现象没有记准导致失分;第15小题学生对分子、原子及离子的相关知识没有掌握导致失分;第16小题学生对元素的概念是原子而不是粒子没有区分导致失分。 (2)填空题:第21题的第2、4小题,学生对化学符号的写法掌握的不够,如:3个硫酸根离子、氯化亚铁的写法;第22小题中水体污染的概念学生由于是了解内容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记忆而失分;第24小题由于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方法不能准确运用导致成为失分最多的题目;第25小题第2、3小问考查的是决定元素种类、化学性质的粒子的考查,学生由于记忆混淆而使两个都错导致失分;第26小题氧气和氮气要求用化学式书写,部分学生用名称作答而失分。 (3)实验探究题:1个题,是有关气体制取的题目。第2小题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对收集纯净氧气的装置选择错误;第4小题学生只选择了B和C中的一个,而正确的答案是双选;第6小题学生对现象的描述不准确影响了得分。第7小题个别学生将“点燃”写成“燃烧”。(4)第四大题计算题,虽然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部分学生由于不会书写硝酸铵的化学式而失分,特别是第一小题有关化合价的计算难度偏大,大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计算. 纵观上述错误,学生存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会“审题”。缺少“咬文嚼字”,甚至题目不能读全。如第16小题中的“粒子”两字,27题反应条件“点燃”写成“燃烧”。 2、基础化学用语书写有误。21题不会写氢气,氧化镁的化学式等; 3、实验现象描述不到位。如选择题的第11题,实验题的第(7)小题等。 4、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包括文字的书写、化学符号的书写、解题格式的书写[如第21题,第28题] 三、教学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让学生学会审题,在认真读题的同时用笔在关键字词下圈圈点点,学会自我提示的好习惯。做一般单选题固然可用“精确制导法”,但对较为复杂的宜用“地毯式轰炸法”结合排除法。 2、加强化学用语记忆和规范书写的训练,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 3、加强实验教学,无论是学生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老师要及时引导,力求语言规范准确,“先入为主”。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讲评教案

2011学年第一学期区期末考试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一、执教者、时间、班级 1.执教者:杨园中学黄群仙 2.执教时间:2012.2.21(周二)下午第1节 3.执教班级:初三(2)班 二、设计思想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常见的课型,但以往在试卷讲评课中往往出现准备不足,平均用力,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第一题按部就班地讲到最后一题,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这样经过一节课下来,教师感觉讲了很多内容,但学生的收获不大。本学期化学组着手进行提高试卷讲评课有效性这一课题研究,极力创造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 课前要做以下几个准备工作:①阅卷后将非选择题中的典型性答案记录下来②下发试卷和“初三化学试卷自我分析表”,要求上交“自我分析表”后自行订正试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③对本次学生试卷的每空失分率进行分析统计,了解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并精选出本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学情分析 初三(2)班学生的平均分略高于区平均,但优良率低于区平均,最高分只有55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及偏下的水平,学生的进取心不够强烈,畏难心理较强,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遇到挫折不能正确对待,高分不高。基于这样一个因素,力求通过试卷题目的具体分析,能让学生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的不足,从而争取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化解困扰自己学习进步的障碍,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45题、50题的分析,完善对溶液相关概念的理解; (2)通过对48题(11)空的分析及拓展训练,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3)通过对51题(21)空、52题(30)空、53题(36)(37)空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实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及拓展训练,初步学会运用有效阅读的策略解题; (2)通过讨论、练习等活动,增强分析、对比、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教师给予的肯定和表扬,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体验学有所获的乐趣; (2)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增强互助合作的意识; (3)通过学习,完善化学基本观念(物质组成的元素观、化学变化的条件观及化

现代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卷B卷答案 出卷人:彭思源

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B卷 考生学号:考生姓名: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气-液色谱法,其分离原理是( B )。 A. 吸附平衡 B. 分配平衡 C. 离子交换平衡 D. 渗透平衡 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 B ) A.空心阴极灯之后B.原子化器之后 C.原子化器之前D.空心阴极灯之前 3.一含氧化合物,用红外光谱判断它是否为羰基化合物,主要依据的光谱范围是(D) A.1300~1000 cm-1 B.3000~2800cm-1 C.1650~1450cm-1 D.1850~1650 cm-1 4.下列不属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的是( B )。 A.光源 B.光路系统 C.单色器 D.样品池 5.荧光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B ) A.空心阴极灯 B.氙灯 C.氘灯 D.能斯特灯 6.AAS是下列哪种分析方法的缩写( A )。 A.气相色谱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薄层色谱法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火焰说起的作用类似一般的分光光度计中的( B )。 A.液槽和溶液 B.光源 C.检测器 D.棱镜8.石墨炉原子化法的主要缺点是( D )。 A.检测限高 B.不能测定难挥发性元素C精密度低D比火焰原子化法选择性差 9.在色谱分析中,要使两主峰完全分离,分离度应是( B )。 A.0.5 B.≥1.5 C.≤1.0 D.≥1.2 10.下列试剂中极性最小的是( A )。 A.石油醚 B.苯 C.氯仿 D.水 11.气相色谱法的缩写是( D )。 A.AAS B.UV-Vis C.HPLC D.GC 12.硅胶通常用于分离下列哪种物质( A )。 A.酸性和中性物质 B.碱性物质 C.胺类成分 D.生物碱类成分 13.在同一硅胶薄板上用不同的溶剂系统分离咖啡碱和绿原酸,结果如下,其中最好的溶剂系统是( C )。 A.氯仿-丙酮(8:2)咖啡碱Rf=0.1 绿原酸Rf=0.0 B.氯仿-丙酮-甲醇-醋酸(7:2:1.5:0.5)咖啡碱Rf=0.48 绿原酸Rf=0.05 C.正丁醇-醋酸-水(4:1:1)咖啡碱Rf=0.68 绿原酸Rf=0.42 D.丙酮-甲醇-醋酸-水(5:2:1.5:1.5)咖啡碱Rf=0.68 绿原酸Rf=0.42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气相色谱法主要是用来分离沸点低,热稳定性好的物质 B.气相色谱法的优点是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高分离效率 C.气象色谱始于分析有机物,大多数无机物及生物制品 D.气象色谱的操作形式是柱色谱 15.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B )。 A.高温 B.高效 C.流动相 D.上样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