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徽州古桥

徽州古桥

徽州古桥
徽州古桥

徽州古桥

导读:小桥,流水,人家。徽州,遍地是桥——古桥。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桥的影子在我们到徽州的几次寻访中,大大小小的古桥,让人印象深刻,它们或沉稳,或精巧,或朴拙。人们说,“川河似练水如天,千年徽州皆古桥”,徽州境内天然多水,河流纵横,河面上也就有了大大小小的桥梁。在这些桥当中,有拱桥、平桥、月桥、廊桥之分,等等。对于外出谋生经营的商旅来说,险峻的地势,湍急的水流,是一大障碍,而桥,当然成了帮助人们克服障碍、渡人于难的“神杖”。当年,一个个徽商就是从这些古桥上走过,他们别妻离子,斜背着雨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了深山外的大千世界。烟雨迷蒙中,新安江上驶过一只只乌篷船,两岸不断地在变换着风景,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和石桥,后退得越来越远。而在经过了多年的商场摸爬滚打后,他们致富发达了,携带着巨额财富,回归到故里。回来后,他们总是要购田置业,建屋修桥。桥,在他们的心目中太重要了:桥,就是登云梯,就是飞腾所需的翅膀;桥,连接着梦想、财富,连接着大千世界。经过历练的他们比一般人更加意识到“通途”的重要性,也因此捐资修路搭桥之举,总会前仆后继。这样的行为,有感激回报的成分,有行善积德的意义,还有方便乡邻和后人的考虑。当然,

徽州的桥,远远不止是跟徽商这一层关系,它还有着地理、民俗、文化等多重的蕴藉。可以想象的是,当年徽州桥影柔波,竹木环合,一派桃花源景色,江南水乡的气韵,恣意泅散。练江上的三座名桥春天的新安江,美丽如画。站在岸边,我们不住地轻声而叹。歙县县城一带的新安江,被称为练江,它是富资、布射、丰乐、扬之四水交汇后形成的。练江平日里娴静如村姑,可是一遇到山洪暴发,便跟猛兽下山一样狂野,势不可挡。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往来两岸,依靠摆船渡江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就求助于桥梁了。从前所建的大多是木构桥梁,经洪水一冲击,木桥不是被冲垮,就是所铺的木板随水漂流而去。面对滔滔江水,两岸的人们无计可施。到了明代,徽州各地开始“垒石建桥,以求坚固”。练江长仅6.5公里的江面,负载了9座古桥。其中著名的要算建于明朝的太平桥、万年桥和紫阳桥了,三座桥又合称古歙三桥,如长虹卧波一样,横跨在练江之上。

古歙三桥中名气最大的太平桥,过去是婺源、祁门、黟县、休宁等县进入徽州府治歙县的必经之桥,在今天,也是要津之处,三条公路干线交会于此:往东北通向长江边的商业重埠芜湖,向东南抵达美丽的杭州,向西通到瓷都景德镇,而经由岩寺往北,就是名闻天下的黄山了。那一年,来歙县寻访隐士许宣平的李白,曾在太平桥附近喝酒赏月,他朗声吟道:“卉木划断云,高峰顶参雪。槛外一条溪,几回流

碎月。”四水交汇的这里,风光确实美好,白沙成滩,水静如练,不过那时还没有石头砌就的太平桥,要不然,李白会更加流连忘返、诗兴大发,留下更多的动人故事。太平桥是明代建造的,是安徽省境内现存的最长的石拱古桥了,它全长268米,宽7.1米,高13米,有16个桥孔。桥的中心原先有桥亭,亭内供奉有佛像,桥两边有碑记,凡是在历次石桥维修中捐款的,他们的姓名都被刻在了石碑上。解放以后,为了便于通车,就将桥亭和碑记拆除了。1969年一场洪水,冲毁了栏杆、桥面,后来桥面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用“悬挑”加筑两侧人行道,架装栅栏。在民间,石拱桥的桥孔绝大多数是单数的,为什么太平桥是双数的呢?原来,在太平桥所在的地方,曾有座木浮桥,始建于宋端平元年(1234),由徽州郡守刘炳所建造,这座名为“庆丰桥”的木浮桥,不是毁于战乱,就是被洪水所冲坏,明代弘治年间,这里建起了石拱桥。相传,发起建造这座石桥的,是位年轻丧偶的妇女,他的丈夫外出做生意时,不幸和木浮桥一起被洪水冲走了,她暗下决心,要积攒起钱财建造一座石桥,但是,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小了,在临终弥留之际,她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拿了出来,请求官府能在这里建一座稳固的石桥。她的义举和精神感动了城里的百姓,大家纷纷集资出力,终于建成了这座太平桥,又叫寡妇桥。为了反映石桥发起人生前对乡亲们“成双成对,白头偕老”的良好祝

愿,这座桥也就被建成了双数字的石拱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不幸的女人,也是通过修桥善行,来超脱苦难,求得所谓的来世有个好报应。人生如渡桥,世事如渡桥。桥,有着许多的象征意味。且不管这个感人的故事是否为真,在历史的长河中,桥的的确确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生命历程,关乎爱情、事业、理想,等等。桥的一端,也许是愁苦缠身的现实窘境,另一端,系着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可以说吧,走太平桥,过太平日子,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共同心愿。或许,这也就是桥名所寄寓的意思。练江之水缓缓地从太平桥经过,流淌了两三里路,便到了惊涛拍岸的渔梁坝,古歙三桥中的另一座石桥,高大、宽阔的紫阳桥,就横跨在渔梁坝下游。紫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末时进行了重修。紫阳桥因地处紫阳山麓而得名,这座桥还被称为“寿民桥”。桥身全长140米,八墩九孔,宽10米,高却有14米,是目前安徽境内最高的古石桥。紫阳桥一带风景优美,尤其是清晨,雾气飘逸着穿过桥洞,笼罩在古坝水埠的渔船上,好似片片白帆。紫阳桥的北端建在山崖上,崖壁陡峭,气势雄伟;桥南头,为紫阳山支脉龙井山,山上有禹王台旧址。朱熹的父亲朱松,曾在桥南这里结庐而居,朱熹从福建回来省亲,也在这里居住过。每天旭日未出时,紫气弥漫,山光朦胧,群峰默然对峙着,不远处,水声訇然。这一带,算是歙县县城边最好的地方了。明代程嘉燧

有诗赞叹说:“禹庙渔梁口,浮舟落日过。瀑声冲峻壁,经影漾层河。楼煤青山廓,律亭锦树彼。……”由于紫阳桥涵洞宽、前身高大,船只一般可以不落风帆地畅游而过。如今,站在高耸的紫阳桥上,向西北望去,但见滨江而建的古镇渔梁,屋楼瓦舍,鳞次栉比,烟树葱茏之间,尽显无限婉约意境。清乾隆年间的诗人黄仲则,有一回来歙县游玩,返回那天,正是“七夕”节,友人送他到紫阳桥上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躲在紫阳桥下避雨的他,还即兴作了一首诗,诗中写道:“天上团团,人间离别,一般徒依长桥。”歙县的万年桥,位于扬之、布射、富资三水汇合处,在从前的日子,它是通往太平,抵达省府安庆的交通要道,如今仍是往来于歙县北乡的必由之路。桥东端原来有一块石碑坊,上面就刻着“北钥云龙”、“道岸津梁”的题额,可惜毁于清乾隆年间。当年取名万年桥,大概就是希望这座桥万年巩固的意思。桥建成于明万历元年(1573),桥长150米,高10米,建有9孔。桥落成时,明代兵部左侍郎、歙县人汪道昆,曾赋诗一首:“使君遗泽五溪东,驱石桥成利涉功,地踞金汤三辅郡,天回砥柱万年同。参差石势疑乌鹊,缥缈江流见白虹。亭上至今留醉处,莲花面面似山公。”大桥全部采用大青石建成,石质优良,工艺考究,至今保存完好。美丽的廊桥当我们沿着新安江的支流富资水,走进葫芦状的歙县许村时,迎面是一座30多米长的跨溪而建的古桥,

在桥上,有遮蔽风雨的走廊。这就是许村著名的“高阳桥”。关于高阳桥,还有着一个家族血脉传承的故事,按《许氏族谱》记载,当年许姓是从河南高阳来到徽州的,为了告诫子孙,许氏村庄凡是有条件的,都要建一座这种廊桥形式的“高阳桥”。在同样为许姓村落的徽州区唐模村,也有这样的一座高阳桥;而且,在曾是徽商重要的侨寓地江苏宜兴,也有一座高阳桥,同样是廊桥。由此,大略可以看出许氏家族的良苦用心。歙县许村的高阳桥,是由宋末元初的处士许友山捐建的,一开始是石垛木桥,到了明弘治年间,改为了单墩双孔的石拱桥,以后重修时,在上面建了7间廊屋,分明间和次间,里面设置了木质的坐凳,因为时间长久的缘故,两侧的坐凳被摩挲得很光滑了;桥廊的中间顶部彩绘了云龙飞凤的图案;桥廊两端,是阶梯形的三山风封火墙。在清代,桥廊的明间南侧供奉了观音像和烧纸炉,人们既祈祷观音菩萨护佑廊桥永固,也希望能保一方平安。明间的北面墙上,开有圆形的漏窗,好让阳光能够洒进来。许村村头的这座廊桥,现在主要供行人歇息。最初,它还有着风水方面的考虑。在过去,廊桥所在的地方,属于水口,水口是一个古村落的咽喉,所以水口的地方,往往建有标志性的建筑,常见的是桥,或者是塔,辅以树、亭、堤、塘等,形成“关锁”,用来镇住象征生命、财富的水口的风气。水口桥在徽州比较常见,比如西递宏村的古桥,整个村落的布局是“山为牛头

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其中吉阳河上架起的4座古桥好比牛脚。在祁门桃源村,有一座水口廊桥,桥内有块碑,碑上刻着这样的内容:“而斯桥伟,为千古不易之津梁矣,何其壮哉。”等等,所谓桥之千古不易,也就是说村之千古不易;而正因为桥是村落的命脉所系,所以水口桥也就要做得考究了。在歙县,类似许村这样的廊桥,还有10多座。这是歙县北岸村的廊桥,枕在棉溪河上,看上去比许村的高阳桥要大许多,它建于清代中叶,2墩3孔,长33米,高6米,砖木结构。南端门额有“乡贤星”三字,北端门额则为“廉庵旧址”字样。廊内分11间,中间原有佛龛。北端西侧第二间置一敞窗,外装“美人靠”;东侧墙上辟8个大方窗,砖砌龟纹、梅花纹等花格;西侧辟8个风洞窗,样式各异,有满月、花瓶、桂叶、葫芦等形状。在当时,这样的设计,为造成佛光效果提供了条件,因为廊西墙开设了水磨砖漏窗,东墙上又有各式各样的空窗,让外面的光线从各个方面投射到神像上了。由于桥对河两岸居民来说,是最方便的集合处,自古以来,设在桥头或桥上的“桥市”,就容易形成了,他们互通有无,交易活跃。《清明上河图》中就十分生动地描述了汴京东南郊一处热闹的桥市景象。而我们在北岸廊桥看到,桥内也摆设了不少摊点,已成为一条商业走廊。被宋代理学家朱熹誉为“江南第一村”的呈坎,除了水口的古桥外,始建于元代的环绣桥,也是一座简

单的廊桥,上面的桥廊,比较简易,相当于一个供人休息的亭子。桥两岸,店铺众多,商业气息浓厚。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唐模村看到的高阳桥,竟成了一处地方戏剧表演的舞台。属于廊桥的岩寺镇洪桥,原名“洪福桥”,明成化五年(1469)建造,四垛三洞,上置五间廊屋,设佛龛,清代及民国时期都有重修。抗战期间,该桥为新四军的哨卡所在,叶挺将军等常在桥廊与百姓促膝谈心,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关于廊桥,有几种说法,如称作风雨桥、屋桥,有的地方还称作花桥。廊桥是在桥面上盖建廊屋而形成的特殊桥梁,有木拱、平梁、石拱之分。据专家考证,中国廊桥的起源,可能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唐代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记》中,说到“登寺桥一所,连桥廊七间”;宋代遗留下的画作中,也有廊桥的风貌。当时,廊桥还成了一些文人墨客聚会游乐的场所。曾是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婺源县,也有许多廊桥,同样非常有特色。曾是电视剧《聊斋》拍摄地的思溪村,有一座“活着的廊桥”。之所以称它为活着的廊桥,是因为这里的廊桥,完全成了村民们休息、娱乐的公共场所。思溪村廊桥实质上是将亭子和桥结合起来的,不像许村的廊桥是封闭型的廊屋,称之为亭桥,或许更为恰当些。思溪桥是两孔的木构架古桥,所用的木料大部分是原木,又粗又有些年月了,桥身旁竖立着如来佛柱。廊桥连接着村南村北,村民们闲暇无事,就坐在上面聊天、

打牌、嗑瓜子,或者闭目养神,悠闲而自在。婺源县清华镇双河村的廊桥,更是别致,号称徽州最小的廊桥,长约2米,跨在双河上,连接着两户人家,所以也称之为家庭廊桥。廊桥里堆积着一些杂物,看起来破败不堪,但在来此写生的画家眼里,却是韵味悠长。被誉为徽州最美的古廊桥,就是婺源清华镇的彩虹桥了,它是婺源的一个标志性景点。唐开元二十八年,即公元740年,婺源建县时,县治就设在清华。而建在这里的彩虹桥,便于两边的商旅、居民往来通行。在古代,彩虹桥的东岸是婺源的核心地带,西去的古驿道通往浮梁、景德镇、波阳的饶州府,经此东去北上可达徽州府歙县。因此,彩虹桥是古驿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徽州古桥多采用船形桥墩,可减少水流对桥体的冲击。彩虹桥的桥墩就是船形的,朝向婺水上游的一面,像船尖,俗称“燕嘴”;向着下游的一端就很平整,显得牢固。彩虹桥全长140米,桥身宽7米,五孔六墩,桥墩都是用长短不一的条石砌成的,桥墩的间隔距离也不完全相等,据说在建造前,根据洪水主流量流经的位置,反复比对而确定的。每个桥墩上都建有一个亭子,每个亭子以及回廊,都是相对独立的,不会因为一处损坏而影响到整座桥的使用。修建彩虹桥前后花了四年时间,竣工当日,彩虹挂空,所以就叫彩虹桥了。也有人说,彩虹桥的名字是取自唐诗中的,这首唐诗写道:两岸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中所提到的“双

桥”就是指彩虹桥和其下游的“聚星桥”。据记载,唐代这里就有木桥了,南宋年间改为了石墩木梁廊桥。不知道是桥入了唐诗而更有生气,还是唐诗让桥更有美名。彩虹桥上有副嵌字联:清景明时彩画长辉唐旧邑,华装淡抹虹桥常映小西湖。清华镇和彩虹桥、小西湖的名字,都被巧妙地嵌进了上下联。桥上的楹联,通常多见刻于两边的石柱上或者是悬挂的木板上,内容多是描述桥的位置、环境、特征、气势,以及建造者的业绩等。在彩虹桥的上游不远处,有座形似笔架的五山峰,还有个名叫小西湖的景观。明嘉靖年间,徽派篆刻创始人何震,邀请自己的老师,当时的大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也是吴派著名的篆刻家文彭,到婺源清华镇游玩。两人在彩虹桥边乘上竹筏,逆流而上,看见这里碧波潋滟,风光旖旎,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此乃小西湖也!文人绣口一吐,小西湖由此而留名。彩虹桥以水为脉,以山为背景,以村落为点缀,连同游人,一起融入画中。当日在彩虹桥下,我们听着桥边水车轱辘声,迎着微风,在青山绿树的倒影中恣意扬波。四类古桥关于桥的建筑,在中国由来已久。现存的古桥不仅数量多、种类多,而且构筑精、造型美。古代桥梁主要有四大类型:梁桥、拱桥、索桥和浮桥。梁桥,也称平桥、跨空梁桥,桥面平坦,并以桥墩立于水中来承托横架的桥梁。梁桥是中国桥梁史上出现最早的桥,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桥;索桥,也称吊桥、悬索桥、

绳桥,是用竹条、藤条、铁链等为骨干拼接悬吊起来的大桥;浮桥,也称浮航、舟桥等,多是一种临时搭建的渡河设石;拱桥,是中国古代桥梁中出现较晚的一种桥型,却是发展迅速、最富有生命力,拱桥的材料有木、石、砖等,其中以石拱桥最为常见,根据河的宽度不同,拱桥的拱有单拱、双拱和多拱之分,一般来说,在多拱桥中,处于最中间的拱洞最大,两边依次缩小。建桥的风俗传统2007年底,我们来到有着“中国第一状元县”之称的休宁,其时正值严冬,天气虽然寒冷,却阻止不了我们寻访的步伐。一路奔波,连看了几座当地遗存的古桥。休宁西街的惠政桥,是为了纪念宋代知县邢钺修桥,以及他在休宁主政时施行惠政而命名的,纪念意味浓厚。而仅万安古镇,就有富来桥、轮车桥和观音桥等,也各有寓意,其中轮车桥长仅15米,玲珑别致,轮车桥所在的村子也叫轮车村。当我们走进万安古镇古城岩景区时,没走多久,一眼就瞥见了古城岩附近的古城桥。由于是枯水季节,横江水浅,古城桥下露出了一块块沙滩。桥连通的是水南村,村里矗立的几栋新式房屋,在传统的徽州民居群里显得特别扎眼。古城桥长180米,宽6.4米,11孔,桥上原有桥亭,以方便行人憩息。这座桥是明万历十年徽州知府高时倡建的,为了纪念他,这座桥又叫高公桥。高公桥在清康熙五十五年进行了重修,乾隆三十八年桥圮了,14年后,当地人捐资进行了重建。像古城桥一样由

官员倡导建设的古桥,在徽州还有不少,比如登临齐云山所经过的登封桥,倡修者为徽州知府古之贤,后来他远赴广东升任按察副使,为表示对他的祝贺,当地人便将桥取名为“登封桥”。历史上,徽州的桥,有官倡民建的,有官资建设的,还有民建自发建桥等多种方式。民建建桥多以募捐集资方式,或由受益者分摊费用与工役等方式进行,也有一家、一族、一村、一姓单独或者合力营建桥梁的情况。在祁门秀丽的阊江上,有一对姊妹桥,引人注目,这就是建于明代的平政桥和仁济桥,通常称为“阊江双虹”,也称“双桥夜月”,入选《中国名胜词典》,上桥名为“平政”,长78米;下桥被称为“仁济”,长79.4米。两桥各宽7米,两端各有石阶上下。两桥相距半里长,均为五孔,都是用紫砂石砌成的,造型结构相近,在清代曾多次被洪水冲坏,屡坏屡修,规制不变。“阊江双虹”中的平政桥,原为木桥,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为当时县里一干官员相继领修德。到了明嘉靖十九年(1550),知县龙烈率众改建为石拱桥,基本上奠定了遗留到今天的古桥规制。仁济桥为明嘉靖十年(1532)县主薄卢默捐俸倡建的。清乾隆十二年(1748)知县游得宜倡导重修。相传,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扬州盐商中的祁门人马曰琅、马日璐兄弟,以高超的棋艺胜了微服私访的乾隆,乾隆非但没生气,还准许他们在经营上有一些便利的特权。兄弟俩发财后,为回报故乡,就捐款整修了仁济桥。

徽州现存年份最长的桥,要算婺源李坑村的中书桥了,它建于北宋年间,一开始是木桥,在宋大观三年(1109),由村中的中书舍人李侃捐资建成了单孔的砖桥,桥长4米,宽2.5米,高3米。在婺源汪口,有一座曹公桥,该桥就是一个家族营建的典型。从唐代开始,曹氏先人曹仲泽在这里建桥,之后,经历宋元明清几代,其间,桥虽然多次被洪水所冲圮,但曹仲泽的后人曹珏、曹俊、曹鸣远等,都及时捐资,或者是动员族人出钱出力给予修复、重建。曹氏一族也因为桥而留了“名”。在旧时,建桥修桥虽然是一种自发的公益行为,但参与建桥的人们,大多还是希望通过建桥的业绩,为自己留下名声。尤其是对于那些并非是社会名望的普通人士,建桥就成了他们出名、留名的最寻常的实践行为了。过去妇女的社会地位一般不高,不过,她们中间有些人通过建桥等善举,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方圆百里人们的积极评价和承认。在徽州岩镇颍溪上,有一座名为“得济桥”的桥梁,也叫“寡妇桥”,它是南山到荫山的必经通道,桥单孔,长10米,宽3。7米,拱高3。4米,红紫石砌筑。明正德年间,当地人汪世昂不幸早逝,他的妻子胡氏年纪轻轻就守了活寡,她一如众多的徽州女人,遵守着传统的道德规范,孝顺公婆,还将平时省吃俭用留下的积蓄拿出来,建起了这样一座单孔桥,方便乡邻往来,一时为当地人所称颂。当然,这样的一座古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座贞节牌坊,

它浓缩了一个徽州女人的青春年华,以及辛酸、无奈。在岩镇,曾有一座很有名的桥,名叫“佘公桥”,位于文峰塔下,又名新桥。明嘉靖十五年(1536),当地人佘文义独资建造了这座桥,它比文峰塔早建八年,而文峰塔、佘公桥、长坦山、凤山台,被后人喻为笔、墨、纸、砚,视为岩镇水口上的名胜杰作。可惜的是,该桥毁于20世纪60年代一场特大洪水。据记载,独资建桥的佘文义,曾经贫困不已,后辛勤起家,以布衣之身游历于名卿大贾之间,而且喜欢行善事,置义田、义屋、义塾、义冢等,到了80岁时,还时不时地做些好事。由于修桥铺路被视为方便他人、普渡众生的善举,所以,古代一些宗教人士往往也参与其中。在潜口民宅“明园”中,一座秀气的石拱桥,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桥名为“荫秀桥”,边上有碑刻,单孔跨溪,为紫红砾石砌筑。这座桥是从徽州区塘贝村移建而来的,始建于明嘉靖甲寅年(1554),是当时桥对面山上尼姑庵的出家人集资修建的。

徽州古桥的名字,有不少也与宗教有关,如歙县、休宁、婺源、祁门等都有被称为“观音桥”的古桥,还有比较常见的通济桥等。在《古歙山川图》中,我们就发现歙县丰南(今为徽州区西溪南村)曲水园附近数座古桥中,就有名为通济桥的。在今天岩寺小学边上,还有一座遗存的“通济桥”。颖溪水从南山穿过上街村舍,经通济桥流入丰乐河。这里原先是一座木桥,明成化十年(1474),周知府敦促乡人建造石

桥,当地人汪用木在这里建成了一座单孔石拱桥。清康熙年间时,汪氏后裔宏佐、宏用,奉母程氏之命进行了重修。

有意思的是,在徽州区的唐模村,清初时该村的一位许姓徽商,为了让老母亲足不出户就欣赏到西湖一样的美景,就在唐模村的水口,建起了有“小西湖”之称的檀干园,檀干园最令人称绝的地方,就是内“十桥九貌”的桥群了。清澈美丽的檀干溪,自西向东将唐模村分成南北两片,架在溪流上的十座古桥,又把被分割的南北两半连成了一个整体。檀干园内的这些古桥,规模比较短小,但式样座座不同,所以有“十桥九貌”之称。称为“石头桥”的第一座桥,没有桥墩,是由三块等长的青色茶石架成的,桥南原来有一个大型的拱门,进入拱门,就算进入村庄了,过去村民们迎宾送客、送丧接嫁、耍灯舞龙,都是以这座桥为界的;称之为“戏坦桥”的,是第三座桥,桥北原有一个大广场,旧时秋后或者年边,常在这里搭台唱戏,看的人多,村民们就在桥边放置大量的桥板,防止看的人不慎落入水中;有着两个桥墩的第五座桥,名为“五福桥”,桥北有“五福庙”,五福桥与檀干园大门遥遥相对,有着五福捧寿的含义;第十座桥,因为桥身状如蜈蚣,而称之为蜈蚣桥。桥头有一颗百年的古樟树,枝繁叶茂,将古桥隐在了树下。在徽州,还有一些桥与功名利禄有关。这可视作科举制度下的产物。像歙县八都的登第桥,当初建桥时,村里人余献可兄弟,同时登第,考中

进士,为了彰显这一功名,同时激励后生,桥也就被命名为“登第桥”了。比较能反映当时行业性质的,当以歙县潜口坤沙村的簸箕桥、上丰乡蕃村的草鞋桥为代表,这两座桥的始建者分别是以簸箕、草鞋织编为生的小手工业者,他们把编织簸箕和草鞋所得来的微薄收入,用于修桥事业。此外,徽州还有一些古桥,与神话传说有着联系,歙县沙溪上村口隆堨的仙姑桥,传说是郑仙姑用石头建造的,而绩溪城西的来苏渡桥,据说是当地百姓为迎接苏轼的弟弟苏辙来此当官,而建造命名的。至于为祈求生子的求子桥、福荫后世的荫嗣桥,等等,在徽州也不难发现。这自然是传统风俗的一种表现,乡土民俗,在古桥上或多或少有着折射。名人与桥位于新安江上游,丰乐河畔的西溪南村,有一座明代石拱桥,桥两边挂满了绿色的藤蔓。当年,慕名来访的大书画家董其昌,就是从这座桥上走过的,他径直往西溪南村的“余清斋”主吴廷家走去,吴庭是富商,好书画收藏,精于鉴赏,董其昌是来欣赏吴廷的宝藏的。不仅仅是董其昌,陈继儒、杨明时、吴国逊等名流,都曾是他的座上客。新安江的上游,横江边的一个古镇万安,陶行知的外公、外婆曾住在万安的涨山铺,7到14岁时,陶行知一直在这里读书。万安的水蓝桥,同西溪南村的古桥一样,毫无雕饰,就是这样平平常常的一座石桥,曾经见证了陶行知出发的身影。17岁那年,陶行知要负笈到杭州学医,走下水蓝桥的他,回身

张望了一下不断挥手的父亲,独自一人迈过桥下的水埠,登上了扬帆的船只,刻苦求学的他,日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平民教育家。徽州的古桥,平淡而神奇,一座座都负载了曾经的梦想和辉煌。离万安古镇不远的休宁县,有一座以丹霞地貌闻名于世的齐云山。位于齐云山下岩前镇的横江上的登封桥,是登临齐云山的必经之处。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登封古桥,全长180米,八孔九墩,桥面平铺条石,两边立有将近1米高的栏杆。兴建之初,徽州知府古之贤,亲自来休宁督察,对工程要求极严,凡“材必中度,工必中程”。登封桥在徽州一直有比较大的名气,曾任明兵部左侍郎的歙县人汪道昆曾专门撰写一篇长长的《登封桥记》,记述了桥的建造经过。后来,登封桥又经几次修葺。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当地人采用了上等石料,历经四年完工。站在登封桥上,远眺齐云山,但见群峰林立,山披翠微,云蒸雾绕。古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就是沿登封桥这条老路攀上齐云山的。徐霞客第一次游览齐云山是明万历丙辰年(1616)正月,那时,徐霞客刚刚游罢浙江的天台和雁荡,到了徽州后,先是爬了黄山,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休宁。两年后,他又找了一个机会重游齐云山。到了1934年,郁达夫上齐云山还是走登封桥这条路。当年的4月3日,郁达夫与数日前同来的林语堂、潘光旦等四人分手后,自己同另外四人踏上了登封桥,开始攀登齐云山。在横江和

率水汇合的屯溪,古老的屯溪大桥,固若金汤,桥下河水汤汤,这也是徽州有名的一景。屯溪大桥,又叫老大桥、镇海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了。大桥为六墩七孔石拱桥,长133米,宽6米,高10米,桥孔跨度13米~15米不等,大桥旧时为进出屯溪的门户,现为通往机场、西郊和江西婺源的重要通道。屯溪大桥边有一面石壁,上面镌刻着节选的朱彝尊的《屯溪桥记》,这篇文章记述了古桥的由来。在水边的台基上,立有一块碑,上面镌刻着1934年郁达夫来屯溪时所写的一首诗:“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风流才子郁达夫白天在徽州游山玩水,夜宿于屯溪老桥下的船舱中。他大概由徽州的山水美景,想到了杜牧笔下的扬州,想到了二十四桥的明月,以及桥上教吹萧的玉人。在黟县屏山村,有着群桥耸立的景观。屏山村是著名电影演员舒绣文的故里。从黟县屏山村流过的吉阳溪是横江的另外一条支流,吉阳溪从村中流过,呈现出“S”形,村落散落在河水的两边。明代成化年间,为了方便溪流两岸住户往来,村民就在溪流上建起了八座石拱桥,俗称“长宁八桥”。屏山村水边的石阶不时传来村妇浣洗的棒槌声,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这样的情景,真是名副其实的“小桥流水人家”。依山傍水的黟县南屏村,有一座长40米的三孔石拱桥,横卧在武陵溪上,桥上有石柱、石栏,桥额为斗大楷书“万松

桥”三字石刻,据说出自桐城派文人姚鼐手笔。走过万松桥,迎面是雷祖殿、文昌阁和万松亭等建筑,再往后面就是万松林,有上百棵古木参天而立。曾属于徽州的旌德,有一座古桥,名叫新桥,在胡适的日记中出现过。胡适14岁离开绩溪上庄去上海时,曾在新桥住了一晚,胡适匆匆地在日记当中写了一句“宿新桥”,便笔尖一转,移到他处了。想必胡适当年是从上庄走到新桥的,在驿站新桥住了一晚之后,便又步行到泾县,从泾县乘船去芜湖,再转到上海。

不知当年的新桥给了胡适怎样的印象。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徽州小山村,依山面水,它坐落在徽水河畔,背靠高高的牛山。徽水河上,横跨着一座漂亮而精致的石拱桥,那就是新桥。新桥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如今,桥的两边,有着窄窄的小街,小街的两边是简朴的徽州民宅,青石板铺就的路总是干干净净的。而离桥不远处,有一个油坊,黑咕隆咚,里面一直有水碓在转动,声音绵长而幽远……对于生长在徽州的人来说,记忆里都会有一座“新桥”;而这样的“新桥”,遍布徽州各地。

徽派建筑的风水之美与徽州古村落里的风水文化

徽派建筑的风水之美与徽州古村落里的风水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2008-04-01 22:02:03 查看( 398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徽派建筑的风水之美(一)和谐美徽州多山地,高低向背异,阴晴众壑殊,风云变纪奇。其山,或峭壁千仞,耸入云霄;或迤逦起伏,绵亘不绝;其水,或飞瀑倾注,万壑争鸣;或清泉汩汩,江水悠悠。论树,或参天蔽日,绿阴成障;或点染有致,亦疏亦密;论竹,或郁郁葱葱,一望无际;或翠筱丛丛,触目成景。至于奇花异草,则随处吐芳;珍禽异兽,经常出没。它们承天地阴阳之气,循自然五行之道,共处于徽州山水之间。它们虽各有各的种属、类别、范畴(多样,不一致,不协调),但是,却又能和睦相处(统一,一致,协调)。这叫相反相成,多样统一,不一致的一致,不协调的协调,生动地体现了徽州自然景观的和谐美。明清徽州建筑布局,从总体上看,都是处于这种具有和谐美的自然环境之中的。如此徽州风水,当然形成了特有的和谐美。而这种和谐美,也是筑基于阴阳五行运转不息的轨道之上的,因为,在古代徽州人看来,阴阳调和,五行生克,为徽州建筑风水的和谐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动力。这就是徽州建筑风水的独特的自然秉赋。(二)形式美如果说徽州山水的形式美乃是属于自然美的话,那么,徽派建筑的形式美就属于艺术美了。自然的形式美与建筑艺术的形式美都讲究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但由于性质、范畴、形态上的不同而存在着种种区别。其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自然的形式美是无目的的,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是有目的的。换言之,自然的形态美含有规律而不含目的,建筑艺术的形式美则既含目的又含规律。黑格尔说:“建筑品的目的在于用艺术的方式去表现心灵所处的本身无机的外在环境。”又说:“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作为建筑外形方面的贯串一切的原则,就特别符合建筑的目的,……此外,建筑形式对于心灵性的内容还有象征的意义。”这就表明,建筑艺术形式美,不公要符合本身的需要,还要与外在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尤其是要服从人的目的(实用的,审美的)。人是建筑的主人,同时,“人是外在自然环境中的主体。”可见,建筑艺术形式美与自然美环境形式美的协调,主要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形式美的协调。徽州建筑风水的美,也表现在徽州人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形式美的协调中。 徽州古村落里的风水文化凡到过徽州山区的人,看见那隐于黛绿青山古树之间,与小桥流水相联的古村落,无不发出由衷的赞美。山水互为映衬,白墙青瓦高低错落,古树果木点缀其间,野鸟家禽交相鸣啼。村落或枕山傍水,或夹溪而筑,村子四周青山相峙,既得山泉溪水之便利,又有青山绿树为屏障。从宅院里推窗远眺,天然图画尽收眼底。天井洒落进阳光雨露,小院植置着花木假山。在这里,人类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什么造就了徽州古村落与大自然的这种依存关系呢?是风水。 我们先来看看黟县宏村的形成经过,据《宏村汪氏宗谱》记载,南宋绍熙元年,宏村汪氏始祖经过此地,见这一带背有雷岗山耸峙,四周溪流环绕,形胜较佳。于是选择雷岗之阳,筑了数椽房屋住了下来。这便是宏村形成之始。当时这一带幽谷茂林,道路蔽塞,邕溪沿雷岗山脚由西至东,村西另有羊栈河从北往南。

徽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社会构造对村落的空间构造的影响

城市建筑|学者论坛|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SCHOLARS'FORUM 徽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社会构造对村落的空间构造的影响 ■ 王 玉1 倪 琪2 ■ Wang Yu Ni Qi 作者单位:1 大连民族学院设计学院(大连 · 116600) 2 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建筑学院(大连 · 116600) 收稿日期:2011-08-23 Influence on Village Spatial Structure from Social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Village in Huizhou Area [摘 要] 本文以徽州传统民居的典型村落呈坎村为研究对象,从对村落的社会形态开始考察基于儒礼思想为主体的宗族组织制度之下的民居和村落内部空间的形成与演化的基本动因,进而分析村落在传统的社会形态之下如何对村落空间形态产生影响。[关键词] 民居 宗族 社会形态 空间形态 [Abstract] Taking the traditional residence Chengkan Village in Huizhou, a typical village commun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basic factors that in ? uence the spac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folk house and inner space of the village under Confucian patriarchal clan organization, then analyzes how the village community affects its space formation in traditional society. [Key words] Folk house, Patriarchal clan, Social formation, Space formation 导言 “一个天井+一个堂+两个房”是徽州传统民居空间构成的基本单元,基本单元的反复组合是徽州传统民居的主要空间构成方式,也是徽州传统民居空间构成的基本原理①。但是,从社会学的视点看,民居内部空间的各个部分不单纯是满足住居这一基本功能,其空间构成也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在被形成固定模式的空间中,居住者经营着每日的生活。但是,在传统的生活中,礼仪性的社交行为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赋予了同样空间不同的意义,空间的性质得到了升华。特别是徽州传统民居的营建者是以文人、官僚、商人为主的群体,他们重视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背景,而这一倾向非常明显地反映在了村落的各个方面。 文章以呈坎村的实例调查为基础,从观察日常生活空间到社交礼仪空间的转换入手,对居住者的居住空间和社会行为的对应性进行分析。一、社交空间在民居内部的构成 1.门的意义 在由两个以上的“进”构成的民居中,“进”与“进”之间一定设置一道门。门通常由中间的大门扉和两侧的小门扉构成。小门扉进入下一个“进”有两种形式—直接进入或绕大门扉而入(图1)。中央的门扉平时不使用,两侧作为前后“进”日常生活用的连续通道。当有仪式或家庭社交活动的时候,所有的门都将打开,使前后“进”形成更具整体性的空间。 由此可以认为,门作为民居空间构造要素的同时,也在从日常空间到礼仪空间转换时起到了重要的形式作用。 2.社交空间的构成 徽州传统民居的规模是基于“进”的组合多少来判断,下文介绍了以考察接待空间为目的而对不同“进”所构成的民居进行的调查。 图2是由两个“进”构成的民居。其中,A 是平时的状态,第一“进”主要是社交空间;第二“进”是主人日常的生活起居空间。B 是仪式和贵客到来 时的基本状态,这时,第一“进”成为接待空间,天井部分成为最初的问候和寒暄的地方,也称为“落 轿”的空间;第二“进”在堂的中央设置主人的座位,两侧按由左至右的顺序设置座位。“进”与“进”之间的门被摘取下来,由第一“进”的接待空间进入第二“进”,两个“进”合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大空间。通过图2中婚礼仪式时的典型布置C 和葬礼仪式时的布置D 可以看出这一改变的重要意义。 一“进”的民居空间构成中没有使空间产生量变的门,同一个空间由于使用性质的不同,空间状态也提供不同的“场景”,同时扮演日常生活和礼仪、仪式的空间角色,如图2中E 所示,这时,半开敞的天井空间有了形式上的变化,形同二“进”民居构成的第一“进”的作用和使用方法。通过观察,仪式时空间的布置与二“进”民居的方式几乎一致。 通过上述的实例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进”与“进”之间的门,是民居内部空间功能区分的界限;功能以外,前后“进”有着不同的社会含义,由于门的开合使空间的意义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行为的变化,“进”的连接程度也发生变化,可是在没有“进”与“进”之间的门的情况下,一“进”民居的天井空间的变化是有意义的。可以看出,空间构造是社会构造的反映。 二、从“祖堂”—“支祠堂”—“宗祠堂”看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构造 徽州地区的传统村落是以儒理思想为文化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同宗族共同集住体。在空间形态上,村落的祠堂、社屋、水口等是村落“族居地”的标志性建筑。特别是“堂”和“社”,是徽州传统村落社会形态中社会集团的象征,在村落的社会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在村落的空间形态中也具有空间构造之“核”的意味②。图3是现在可以掌握的祠堂和社的位置关系,仍然可以看到祠堂处于村落空间的中心位置。 构成宗族的基本条件是有着共同祖先的血缘关系。相对于国家法规的制约力,对徽州村落秩序和运营机制的影响更多的是宗族的势力。村落的运营机制是宗族运营机制的反映。 每个家庭都有祭拜先祖的功能空间—祖堂,设置于民居内部空间中重要场所和主要位置。清代以前的民居,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设置祖堂。民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 古徽州府 什么是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徽州是时间概念,即从1121年至1911年。徽州这一名称始于宋宣和三年(112 1年),方腊起义遭到镇压,改歙州为徽州。从宋置和三年(1121年)一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徽州这一名称一直没有变更,或称路或称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徽州这一名称随之也就不复存在。1949年以后设立的徽州专署或仃署,由于管辖范围不同,已不屈于徽州府这一概念。 一府六县是地域概念,即原徽州府属歙、黟、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在长达89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徽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徽州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徽州文化的现存及其原因和价值 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二省。安徽是因江北有安庆,江南有徽州,取二地之首字而称安徽。徽州,公元前222年就有歙县、黟县两个大县,明清时更为昌盛。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这三年中,我有幸参加并主持了一次全国徽学研讨会,四次国际徽学研讨会。各地、各国专家学者踊跃参加研讨,表现了高度的热情。老徽学研究者对我说:"我三十年前就加入了徽州籍了。一些教授专家,几乎一生精力倾注于徽学。一种地方文化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如此重视,足以见其存在的重要和价值。研究徽州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徽州文化的内涵 谈徽州文化,我们必要先了解一下徽州。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 "蛮夷"之地属吴、越、楚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的漫长历程。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在此后的86 6年中,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现在我们讲的徽州地域包括: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宣城地区的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尽管千百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编码规则

1

学学区,编码不得重复,见学区号说明。 4、特征码:普通入学学生,特征码为:男“1”,女“2”;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男生,特征码为“3”;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女生,特征码为“4”;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男生,特征码为“5”;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女生,特征码为“6”;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男生,特征码为“7”;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女生,特征码为“8”。 5、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的流水号不允许重复。 二、关于学区号的说明 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区(对应小学学校)顺序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一个县(区)的学区号不能重复。 3、如有新增的学校,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重复。 4、如有撤销的学校,该学区号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 5、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号进行学籍号的分配。 三、常见编码问题及说明 1、升学: (1)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学生的学籍号不变。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必须拥有学籍号才能正常注册。 2

(2)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系统不提供自动生成学籍号的功能,对于这些学生,可以根据学籍号编码规则自行编排好学籍号,然后通过Excel导入到系统中。编码规则中的7到16位要求回溯到该生小学入学所在学区的小学学校编码。 2、变动的学生: (1)对于转入的学生: 区内转入:学籍号不变 跨区转入:学籍号不变 跨省、跨国转入:学籍号根据规则重新生成,入学年份与所在年级的入学年份一致。 (2)对于休学的学生,保留该学生的学籍号,学生复学时,学籍号保持不变。 (3)对于辍学的学生,保留该学生的学籍号;如果该学生复学了,学籍号保持不变。 (4)对于借读的学生,学生的学籍号保持不变。 (5)对于跳级的学生,学籍号保持不变。 (6)对于死亡和非正常死亡的学生,学籍号保留。 (7)对于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恢复入学资格后沿用原来的学籍号。 3

徽州石雕牌坊上的装饰纹样

徽州石雕牌坊上的装饰纹样 徽州民间石雕牌坊上的装饰纹样的象征美,“中国人在进行信息、说话的交流中,常常会用到第二种语言形式,就是象征;由于象征语言的表达,蕴含着更加丰富和形象的意义,可以使得信息和语言的交流产生一种更加婉转生动的效果”。象征实际是中国传统艺术中非常普遍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本身的意思为:通过某一个普通事物的具象形象,来暗示另一种普遍存在的现实或理想意义,也可暗示另一种事物现象。象征对于徽州石雕牌坊装饰艺术研究来说是重要的部分。徽州石雕牌坊的装饰艺术中体现着徽州地域的宗教文化,渗透着封建社会下的儒家礼教、程朱理学等传统思想,包含着“祈福求祥”等传统观念。 徽州牌坊上雕刻的纹样图案,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深刻的象征意义。人们更多的将象征的装饰手法运用于徽州的节孝牌坊和功德牌坊上,一方面雕刻的鳌鱼、石雕麒麟、仙鹤等动物及花卉中各式纹样,象征着对牌坊主人的品格的歌颂和宣传教化,节孝牌坊和功德牌坊歌颂的是一种道德境界,反映出封建社会儒家的伦理思想观念,从美学上说,这是可以使观赏者激励自己而将精神境界提高,达到高尚自由的心灵教化作用。这在当时的社会中,有着共同认同的表现和表达,牌坊将当地审美意识和思想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封建儒家道德审美倾向被蕴涵于动植物形象之中的产物。还有的牌坊上雕

有石雕狮子。石雕狮子有着镇宅、辟邪、化煞、招财、纳福等吉祥的寓意。 象征意义的主要造型形式:谐音、喻意和符号。谐音的运用体现在图案中有:年年(鱼占)有余(鱼),因年与贴、鱼与余谐音,因此,图案中为童子抱两条首尾相连的站鱼,表示生活富裕,年年有结余;五福(蝙蝠)捧寿,五只蝙蝠合捧一个寿字;喜(喜鹊)上眉(梅)梢、事事(柿)如意等等。喻意,通常指将事物或画面表达出美好的意义。如:福寿双全,以蝙蝠喻意为福,表示希望幸福和长寿;鹤鹿同春,神话故事中称鹿为仙兽,鹤、鹿、松树组成画面,喻意富贵长寿之意。还有瑞和祥云等等。徽州石雕牌坊装饰中常用的符号有万字纹“卍”、盘长、古铜钱等纹样。万字纹象征吉祥、神圣、幸福等,一直受到古人的喜爱。盘长为中国结的形象,象征连绵不断、万事通顺,吉祥如意。古铜钱的符号通常与寿字组合,表达吉祥福寿的意义。 石雕牌坊装饰艺术的象征意义就在于形式本身的理解,这种被装饰对象的图形反映着装饰的文化象征功能和审美思想。徽州牌坊装饰艺术与其它大部分民间美术一样,都有寓意象征的特点。谐音、寓意、符号这些造型语言以其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普遍呈现在徽州牌坊雕刻中,构成了徽州牌坊装饰艺术重要部分。 牌坊建筑的意境美

徽州传统建筑的规划特征

浅析徽州传统建筑的规划特征 王梓瑞李超谢东方张梦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合肥10建筑2班) 摘要:徽州古村落的规划中,徽州人形成了以宗族礼制为理念;以风水环境为内涵;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规划思想。探寻其成因渊源,皖南古村落的规划融合了晋唐文化与自然境界、风水文化及徽商文化,体现了徽文化的深厚底蕴。 关键词:规划特征;人文思想;徽商文化 我国保存着许多风貌古朴、个性鲜明的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文化、历史、地理、美学、建筑、艺术、旅游等学术价值。近年来了自然社会因素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价值及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古村落研究。 徽州曾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歙、休宁、黟、婺源、祁门和绩溪6县,治歙县。19世纪中叶,历经1000多年形成稳固一体化的地域文化——徽州文化。徽州文化以其典型质朴的浓缩形式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今学者回眸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之际,对徽州文化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徽州古村落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数量最丰富的古村落群之一,其代表黟县西递、宏村是至今为止我国惟一的古村落型世界文化遗产。徽州古村落保存着大量的历史信息,为研究中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地理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本文从聚落地理、文化地理的角度,进行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和机理分析具有较强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一.徽州古村落的产生 成因上,村落有定居型与移民型之分。定居型村落主要指因农业出现要求定居而形成的村落,真正意义上的定居型村落很少,村落大多是移民形成的。事物发展是相对的,历史上某一地区某一时期发生大规模移民形成移民型村落,而随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移民,由于人口自然增长则可能自发地产生新的定居型村落。 先秦时期徽州处于山越时代,山越先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20世纪50年代末徽州西周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有碗、盂、钵、尊、盘、罐、鼎和陶器、釉陶器、青铜器,说明当时的农业和手工业已具有较高的水平。出土文物中的两件“钟型五柱乐器”和一只铜鼎上所绘的舞蹈图反映出当时先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精神生活。农业的出现说明先秦时期村落在徽州已经存在,这时期的村落应属于原始定居型村落。 黄山、天目山和白际山脉环绕徽州四周,山脉之间形成歙县、黟县/祁门等盆地,源于四周山脉的新安江及其支流回环全境,形成闭塞而景色秀美的自然环境,为历史上中原地区因战乱等原因形成的南迁人口提供了重要的迁徙地。据研究,徽州移民主要集中在中国历史上三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时期。南宋以后,很少有移民迁徽,位于徽州主要盆地是徽州早期的移民型村落。 迁居徽州的先民,特别是一些世家大族在徽州境内的后续迁移形成众多村落,许多至今仍有较大影响力。例如宏村的汪氏宗祠,因此,迁徽大族境内迁居是徽州古村落产生的基本形式。 二.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 徽州人最初的村落为古越人的聚居之地,属原始定居型村落。历史上中原人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专题课程考查 《论徽州文化的生成与价值》 院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4年6月18日(14:30-17:00)

一.徽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1、社会基础 徽州是一个移民社会,徽州人中大部分是中原世家大族,他们一部分是避难迁徙到徽州,还有一部分人是来徽州做官,后因社会变动或个人原因而留居徽州,这些人直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是徽州文化形成的“基因”。另外这些人从外面来,知道徽州外部的世界也很精彩,就下决心要打出去,创立新事业开辟新天地。再加上徽州山多地少,“生齿日繁,则生计日隘”,徽州人被迫离乡背井,当时就有徽谣流传:“前世不修,身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徽州人走出去主要通过做官和行商,两者都必须有文化,所以徽州文风兴盛,读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就形成了。徽商遍布各地,财势强大,形成“无徽不成镇”。科举入仕的,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仅徽州本土就出了168位进士、1 7位状元。徽州人才荟萃、名人辈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同胞翰林”、“四世一品”、“父子丞相”……佳话频传。《中国人名大辞典》共收集清以前历代名人4万人,徽州名人就有800余人。2000年初,黄山市曾评出三十位杰出徽州历史文化名人,理学家朱熹、新安医学创始人之一汪机、珠算大师程大位、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位中国人理财家王茂荫、哲学家戴震、近代著名画家黄宾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革命音乐家张曙、著名学者胡适……名列其中。就连国家主席江泽民、副主席胡锦涛,他们的祖籍也分别在徽州的旌德和绩溪。由于外出人数之多,当时有“十三在邑,十七在外”之说。徽商和徽州士人的大量外出,不仅使他们自身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将这种开放的性格和品质带回了桑梓故里,从而直接为徽州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和推动了徽州文化,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接纳和融合其他地区先进文化的传入和发展。2.经济基础 徽商是徽州文化的原动力,是徽州文化发展的“催化剂”。作为位居明清两代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徽商,拥有一种良好的传统,那就是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投入。他们虽投身茫茫商海,却贾而好儒,是名副其实的儒商。在徽州人的内心深处,“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徽商经营致富后,不仅对自己子孙的教育舍得投资,而且不忘回报乡里和社会,对家乡的文化教育尤其格外关注。为此,他们不惜斥巨资用来兴办学校和书院,鼓励读书,培养人才。如清代大盐商歙县棠樾人鲍志道一次就为该县紫阳书院膏火捐资8000两白银。在徽州,有一句谣谚,即“三代不读书,好比一窝猪”、“娇子不娇书,娇书变养猪”。徽商对徽州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关注,直接推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与发达。 3.思想基础 中原地区世家大族源源不断地举家南迁和徽州山环水绕、相对封闭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宗族的大量存在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其生存的土壤和基础,逐渐使徽州形成了聚族而居之势。徽州聚族而居的文化特征,不仅造就了徽州同姓血缘家族的凝聚力,而且由血缘而地缘,形成了浓郁的乡土观念。扶贫济困、兴文重教、勤俭持家、以众帮众,已成为徽州宗族文化以及乡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鲜明性格,为儒家伦理思想的弘扬和勤俭持家风气的维系,输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使徽州文化的发展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由朱熹所

探究徽州古建筑门楼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与建筑考察实习报告实习题目徽州古牌坊、门楼的演变

学生姓名:黄琪钶学号:201403325 班级:建学142 专业:建筑学指导教师:郝赤彪许从宝解旭东程然耿雪川日期:2016.9.4

徽州古牌坊、门楼的演变 摘要 徽州古民居建筑博大精深,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位于显眼的入口出的造型多变、雕工繁复精妙的门楼部分。门楼作为徽派建筑装饰的重点部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装饰物,而是成为了包括徽州特有的艺术、文化、审美意味、哲学思想在内的综合体,所以门楼的形成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徽州的文化、艺术的发展。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宏村等徽州古建筑村落以及书籍收集并基于徽州地区的 地域文化、艺术特征和人文思想,结合了徽州地区的习俗、经济条件、艺术特征、文化脉络和徽商的影响,对门楼的装饰特色、由简到繁的艺术风格的演变以及功能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总结。 关键词 徽州建筑;门楼;砖雕;渊源 一、序言——徽州建筑序幕 我在徽州大地实习的时候,见到一座座村落,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如果将徽州建筑比作一曲凝固的音乐,耳畔就好像听到了音乐的回声,历史的交响乐章,在思想荧光屏上浮现出来,觉得徽州建筑的宏观体系都十分契合音乐的旋律,感到徽州建筑的结构都激扬着音乐的和声。

当在黟县西递、宏村等村落探古寻幽时,见到的路亭、牌坊,好似音乐的前奏曲(序幕、开端);驻足观赏的廊桥,仿佛音乐的协奏曲(衬托);精心考察的居室,恍如音乐的主体歌(发展、过程);凝视的宗祠,像是音乐的主题歌(高潮);悠然闲步的庭院,可比作音乐的终场曲(尾声)。你的耳畔,仿佛奏响由无数砖瓦木石组合而成的交响乐。这便是建筑的音乐性,也是徽派建筑音乐性。 当然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泛指,是广义的,是针对建筑的音乐物质而言。作为徽派建筑而言,它那凝固的音乐性还别具一种特指的意义。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突出一个“徽”字。“徽”字,是它的个性特征。它那凝固的音乐性,不能离开徽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是:古雅淳朴,凝重深厚,隐僻幽邃,清淡简洁。 在宏村等古民居实习的时候,常常会在进村之前首先会看到的是牌坊——作为门楼的一种特殊的类型,它仿佛是乐章的序幕,开场时就以昂扬的声调,激越的情调,去扣动观众的心弦,给我造成强烈的印象,使得我怀着憧憬的心理,经过牌坊,跨进村口,并期待着下面的场景的到来。这是一切艺术的共同点:开头要吸引观众,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所以,牌坊以及门楼作为建筑群的入口和各个建筑门口的精彩装饰值得深入研究。 二、门楼的实用功能 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门楼?”这里的门楼不是指“古代供瞭望、射敌之用的城楼。”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为一户人家起到围护、分隔内外空间及交通疏散,并兼有采光、通风和装饰等作用之物;它还是住宅规模的标识、

中国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中国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战略___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总规划师:姬旭升 中广网11月12日21:18 古徽州文化旅游规划主题 依托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顺应市场创新需求,创建一个新概念的旅游市场板块,形成一个以黄山为窗口和枢纽、以黟县为综合基地、全面带动7+4的古徽州文化旅游体系。 古徽州文化旅游规划原则 以古徽州的概念来统一整合旅游资源实现高效保护利用,以古徽州的概念来打造一体化的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以古徽州的概念来建立统一的产品大体系并实现产业分工互补,以古徽州的概念来实现空间的有机有效分工和旅游流的科学引导,以古徽州的概念来吸引大投资商的进入并实现高水准统一管理. 徽文化的历史沿革 徽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徽文化体系 现存徽文化,是现存中华文化的袖珍缩影。徽州文化的现存,不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民俗学、教育学、建筑学、美学、医学、艺术、科技,还是从旅游、经济、贸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徽文化体系五要素 C B M E A “C”代表文化(culture) “B”代表徽商、贸易(business) “M”代表医学(medicine) “E”代表教育(education) “A”代表建筑(architecture) 徽文化内涵 徽文化的内涵,不仅体现了中国最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受到了释家、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因此,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徽州是儒家、释家、道家文化的一个厚实的沉淀区。 古徽州文化旅游的价值研究

徽州古村落布局及建筑特点分析

名字:特伦斯 学号:2008326660067 徽州古村落布局及建筑特点分析 ——以西递、宏村为例 【摘要】中国古村落建设自古重视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态意识。在徽州无论是整个村落的布局,还是单栋建筑的空间、结构,无不体现着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相地构屋的营建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古村落;风水理论;宏村、西递、建筑 1.引言 中国古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徽派民居群体的村落更是中国古村落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村落之一。徽州地区现保存着许多风貌古朴、个性鲜明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文化、历史、地理、美学、建筑、艺术、旅游等学术价值。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古村落研究。 2. 徽州古村落天人合一的布局 2.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徽州古村落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呈坎、棠樾、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皖南古村落地处古徽州,自古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在古徽州所属黟县境内,黟县是古徽州地区有名的县份,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县内群山怀抱,峰峦奇绝。北接著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南连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白岳”————齐云山。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崛起皖南群山之中,横亘于歙县、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三县两区之间。黄山古称黟山,因峰岩苍黛

而得名,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修炼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于747年敕改黟山为黄山。“巧石、奇松、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唐代大诗人李白有“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赞诗,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黄山,认为“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遂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 徽州古村落地图 2.2 独特的风水布局——以宏村为例 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论徽州士绅的文化权力与乡村自治-2019年文档资料

论徽州 绅的文化权力与乡村自治 On Cultural Power and Rural Autonomy of Huizhou Gentry TANGLixing (China Center for Study of Modern Society ,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234 , China ) : From the 16th to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rural society in Huizhou had maintained a long-time stability. Clan was an organization form of rural aotonomy , which was economically based on Huizhou merchants and led by the gentry.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of the three key elements in Huizhou society caused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gentry. The cultural power of gentry was omnipresent in the following two is intellectuals' parties and rural public's judgements and the other is the compilation of local chronicles and genealogy. The gentry also madefriends with the officials gentry were the leading power in rural aotonomy with considerable credibility. 16至 20世纪中叶,徽州乡村社会长期保持着稳定的局面。 徽州乡村社会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曾指出: 徽州特定的自 然地理环境造成了经济上的徽商、 社会上的宗族组织与文化上的 科举理学这三个富有特色的要素。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 三要素 构成良性循环系统。 明清时期,徽商数百年间执中国商界之牛耳; 徽州科举与苏州并驾齐驱, 成为全国府一级科举之最; 而徽州宗 族“千年之冢,不动一 ?g ;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 毫不紊” [1] 卷 11,《泛叶寄》, 872。本文拟从徽州社会系统 aspects : one and got involvd in lawsuits , which signifies that the

谈对徽州文化的认识

魅力徽州 我是一名来自安徽的学生,而安徽文化最有名的就是徽州文化,所以我简单介绍一下徽文化。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范畴。 徽州文化被誉为“东南邹鲁”,徽商称雄明、清两代数百年,聚集钱财,富甲一方,因而能广修楼宇,徽商“贾而好儒”,修神庙办学堂投资教育,培养做官的乡亲弟子,并且积极的参与政治,徽商们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审时度势,长期奔波于五湖四海。即使长期在外五湖四海。即使长期在外,他们也不忘家乡,积攒钱财来修建房屋,光宗耀祖,因此就有了今天的徽派建筑,徽派建筑的整体设计构思严谨,题材新颖,总体和谐,充分发挥了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徽匠独具匠心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充分体现在了徽派建筑中。 2000年,西递、宏村作为皖南古村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徽匠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建筑艺术,不仅如此,安徽的巢湖,肥东,肥西,六安等地有建筑之乡的美誉,我们要打造徽匠品牌,积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让世人了解认识徽派建筑,将徽匠精神发扬光大。 徽州文化延绵不绝,磅礴久远,自古至今,代代英才于此孕育,再次发光。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昇,为谁辛苦为谁忧;一代思想先驱朱熹“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万古流芳;先天而忧,后天而乐的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万世师表”陶行知,为平民,为农工,俯首教育,孜孜以求。天之骄子,多孕于此,中林敏秀之地,散发着万物清明之灵。徽州文化永存,徽州精神永存。 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要做一片绿叶,将根深深地插入这养我爱我的祖国。徽州精神永驻我心,它激励着我。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树立远大理想,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生活目标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没有乌斯的灯泡;我应该立志成才,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应该珍惜时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落,百年明日能几何?用徽匠精神支撑自己,为理想和事业去奋斗,将徽匠精神发扬光大,用自己的真情托起明天的太阳。 计算机系网管班王菲

描写徽州古城导游词3篇

描写徽州古城导游词3篇 下面是带来的徽州古城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徽州古城导游词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 我是小导游郑晗,我会给大家带来旅途的快乐,让您无怨无悔!准备好了吗?请随我来吧!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歙县是古徽州的州治所在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在历史上有“东南邹鲁的美誉,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和艺术之乡。 现在,我们走在古城的西门,你们看到的是保存完整的瓮城。 古城有内外城门和护城墙,两旁原有徽式的小肆,现在我们还能看出它的古色古香。 走完瓮城,出现在大家眼前的便是一座古樵楼,俗称二十四根柱。 传说古时候,有位知府,为了镇制不吉利的山势,就在徽州府堂正前方建造了这幢皇式楼阁。 为了区别于皇城城楼,特地少造了两根柱子,只竖立二十六根。 谁知被人告状说是与皇帝分庭抗礼,结果以欺君之罪受酷刑而死。 如今,这幢构造独特的古谯楼是歙县博物馆的馆址。 再往前走就是徽州府府堂,你们现在看到的也许是一些废墟。 这是歙县为保护徽州文化生态而开发的一个重要工程,就是在原来府衙地址上进行修复,恢复徽州文化古貌。

这里将会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又一个旅游亮点。 你们看!徽州府府堂的右方矗立着一座谯楼,叫阳和门,红石城墙,古朴典雅。 走过阳和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气势磅礴的许国石坊,许国石坊建于明朝,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 如此规模宏大、呈八脚结构的牌坊举世无双。 坊主许国是三朝重臣。 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受到了“加恩眷酬,回到老家歙县,建造了这座千古留名的大石坊。 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楼,否则就是犯上。 当时徽州四脚牌楼林立,许国如果只是造一座四脚牌坊,无法体现他的官重威显。 怎样才能与众不同呢?许国想了个“先斩后奏的点子,许国建这座牌坊前后共拖了七、八个月才回朝复命。 由于超假,许国久默无声,皇上迷惑,责备说:“建坊这么久,不要说是四脚,就是八脚也早就造好了。 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楼。 皇帝听了哭笑不得。 许国石坊左边是徽园,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是在歙县新建的仿古旅游城。

徽州民俗

徽州民俗 【徽州风水】旧时地域性信仰风尚的统称。明清时期的徽州,崇尚宗法,讲究礼仪,迷信宅基和坟茔周围的风向水流,能招致住者或墓主一家的祸福,于是引起风水说和堪舆学的盛行。名门富户竞相寻觅"龙脉真穴",一块寻常之土,一旦被定为吉地,立刻便价达白银千两,并且仅限于卖给本宗子孙。清初户科给事中歙人赵吉士为求真穴落葬父母,广求郡内外堪舆家20余人勘测,终于觅得一块宝地,其穴"风水合局不必言,合抱大木罗列于前,""用秤土法,择土之重者用事,尽开金井,土如紫粉,光润异常,登山者咸贺得地"。又歙县潭渡黄允中请地师四处搜剔,方遇真穴,鸠工启土,则色若五云,光如脂玉。在堪舆家看来,土的颜色和光润度是否真穴的重要标准之一。"吉地本自天成",但还要辅以人力的保护,如果"龙穴沙木一处受伤,则体破气散,焉能发福?"所以坟茔禁步(大体上是穿心4丈)内要添土拔草,并在四周种树护坟。 【百子会】齐云山道教活动习俗。旧时祁门县城百姓赴齐云山进香和游山,自发组织"百子会"。会名有"祁城"、"长生"、"风玄"等,俗称"祁城百子"、"长生百子"、"风玄百子"。百子会由一二百人组成,设若干个"香头"(进香的头领),

每个香头管辖十一二个人,香头的任务是收缴会费、经管帐目和联系进得游客的吃住事宜。农历九月十六日为进香日,香客手持灯笼和纸扎的香亭,绕县城一圈,然后步行上齐云山。在山上先观看各道院道士打醮、进香,后逛华街及领略齐云风光,夜宿长生楼,次日下山返城,会事结束。 【打棍求雨】求雨习俗。流行于旌德县隐龙村。相传某年大旱,两个牧童在村南梅王尖放牛,因草木枯死,牛无草吃,两人便各砍了一根柏树棍,敲打地面以消愁。随首棍打地面的劈啪声,梅王尖山顶飘起了乌云,牧童见状,敲打得更加起劲。乌云越聚越多,不一会下起了大雨,解除了旱灾。以后凡遇天旱,隐龙村便打柏棍求雨,渐渐演变成一套有动作、有节奏、有造型的打法,并伴以锣鼓伴奏,气氛热烈。全套打法分八拍,第一拍原在左转半个圈,与对打人面对面,将棍子往地面一跺,同时高喝"嘿!"第二拍至第八拍是每拍两脚同时跳一次,一人跳进,一人跳退,棍子互打一下。每拍一个姿势,八拍完毕,又从头开始,如此反复。排列长队相互跳打,称"长龙戏水";围成一个圈互打,称"单珠引龙",图案变化多样。求雨成功,隐龙村民就把求雨棍留着做耖梃,以示风调雨顺。

明代徽州进士表

明代徽州进士表 宋长琨 姓名字号年号及第年份县份乡里户籍行实出处江崇时洪武四年辛巳歙县牌头乾隆县志 胡昌龄太冲洪武十八年乙巳歙县歙城典故纪闻 程善复初洪武十八年乙巳婺源在城江南通志 程源洪武十八年乙巳婺源江南通志 任亨泰古雍洪武二十一年戊辰休宁鼓楼下明史吴伯宗传郑道同好问洪武二十四年辛未歙县长龄弘治府志郑潜传汪回学颜洪武三十年丁丑休宁万安弘治县志 唐吉祥彦祯建文二年庚辰歙县槐塘民籍弘治府志 朱元贞粹夫建文二年庚辰婺源香田民籍弘治府志 金辉士辉永乐二年甲申休宁珰溪康熙府志 汪献惟臣永乐二年甲申休宁洪方新安名族志 俞士真还白永乐二年甲申婺源汪口江南通志 汪良士时彦永乐二年甲申婺源大畈新安名族志 王士真永乐二年甲申婺源城北江南通志 汪景明永乐二年甲申黟县横冈江南通志 汪彦纯永乐二年甲申黟县南屏江南通志 胡文郁永乐二年甲申黟县潭口民籍江南通志 汪善存初永乐四年丙戌歙县潜口江南通志 汪澍汝霖永乐四年丙戌黟县黄陂江南通志 方勉懋德永乐十三年乙未歙县潜口上市民籍弘治府志 郑行简汝敬永乐十三年乙未歙县郑村民籍江南通志 张文忠季立永乐十三年乙未婺源甲道民籍江南通志 王俊得大本永乐十三年乙未黟县东珠川民籍弘治府志 胡永兴彦隆永乐十六年戊戌祁门赤桥康熙府志 谢志道士先永乐十六年戊戌休宁安岐新安名族志 王圭永乐十六年戊戌黟县丰溪江南通志 周昌文昌永乐二十二年甲辰祁门南门道光府志 叶蓁永茂宣德二年丁未歙县新州弘治府志 杨宁彦谧宣德五年庚戌歙县歙城民籍明史本传 吴宁永清宣德五年庚戌歙县莘墟民籍明史于谦传 程宪伯度宣德五年庚戌婺源城西民籍弘治府志 汪敬益谦宣德八年癸丑婺源城西民籍弘治府志 方贵文本忠正统元年丙辰歙县中塘民籍江南通志 程思温叔玉正统元年丙辰婺源种德坊民籍明史王佐传 康汝芳仲实正统元年丙辰祁门曲坞民籍康熙府志 程信彦实正统七年壬戌休宁陪郭民籍明史本传 许仕达廷佐正统十年乙丑歙县许村民籍明史曹凯传 李友闻进明正统十年乙丑祁门北隅民籍弘治府志 胡深文渊正统十年乙丑祁门城东民籍江南通志 杨宜彦理正统十三年戊辰歙县歙城民籍江南通志

徽州优秀导游词—棠樾牌坊群

徽州优秀导游词—棠樾牌坊群 徽州六县之一歙县,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徽州古城山环水绕,风景十分秀美。文物古迹十分丰富。 棠樾牌坊群位于歙城西的棠樾村,牌坊群由7座牌坊组成,以忠、孝、节、义的顺序相向排列,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都是旌表棠樾人的“忠孝节义”的。在牌坊群旁,还有男女二祠,建筑规模宏大,砖木石雕特别精致,近年已修复如旧。中国牌坊博物馆也在这里筹建。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为朝廷兴旺作出的“杰出贡献”,当朝政府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廷。 棠樾牌坊群就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建筑风格混然一体,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形同一气呵成。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恢宏华丽、气宇轩昂。到了明清两代,牌坊建筑艺术也日臻完善。建筑专家们认为:棠樾牌坊对研究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建筑艺术和徽商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极其重要价值。 第一座麻石牌坊: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50余年。牌坊四柱落墩,古朴雄伟,在挑檐下的“龙凤板”上,“圣旨”两字镶在其中,横梁正反各有浮雕雄狮一对,英武异常。据介绍,被皇帝表彰的鲍灿,一生并未做过官,因教育子孙有方,其孙又在捍卫明室江山的战斗中,屡建奇功,被皇帝“荣封三代”,特为其祖立坊。 第二座牌坊: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慈孝里”牌坊,乃皇帝亲批“御制”,其政治待遇之高,可见一斑。牌坊上铭刻的“慈孝诗”记载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鲍家一子见父将被人杀害,便求代死。而父为了鲍氏家族不断香火,要求处死自己,不殃子孙。鲍家父子上慈下孝之举感天动地,也感动了那些强盗。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听到这个故事后,欣然写下“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并拨银将“慈孝里”牌坊重新修缮。并增其旧制,刻御题对联于其上。一座牌坊两朝皇帝加封,这在我国历史上也不多见。 第三、四、五座牌坊:分别是“立节完孤”牌坊、“乐善好施”牌坊、“节劲三冬”牌坊等,一座一座都有不少感人肺腑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节劲三冬”坊是为一位继母所建。据说这位继母在夫亡之后,历尽妇道,把前妻之子重于亲生,年老之后倾其家产,为亡夫维修祖坟。这一举动感动了当地官员,打破“孔孟之道”继妻不准立坊的常规,破例为她建造了一座规模与其他相等的牌坊。尽管得此厚爱,在牌坊额上“节劲三冬”的节字上,还是留下了伏笔。把节字的草头与下面的“卩”错位雕刻其上,以示继室与原配在地位上是永远不能平等的。 歙县棠樾青石牌坊群,既不用钉,又不用铆,石与石之间巧妙结合,可历千百年不倒不败,一座一座直冲云霄,一座座精心设计和施工,一座又一座经官批御审,历代统治者用这一特殊方式来表彰那些在社会中有“贡献”的人,这足以证明历代都极为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些不仅给后人留下精神财富,也留下了文化艺术和建筑技术等许多方面的财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