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新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新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新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考点一荒漠化

1.荒漠化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

(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及体现

(3)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

①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

②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

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

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动力因素)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持续干旱会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

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加大;②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草场遭破坏

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

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

特别是沙区边缘

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

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

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

不仅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5.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6.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7.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①现有林地→作为防护林

②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发展林业、牧业

③已荒漠化的地方→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我国不同地区的荒漠化治理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状况,形成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的分布特点、防治措施也不相同,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分析要点如下图所示:

题组一荒漠化的形成

1.(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厘米~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

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解析(1)提取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2)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3)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题组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2015·山东文综)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2~3题。

2.“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3.“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 2.C 3.D

解析第2题,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周围

的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并逐渐向漏斗中心流动,从而导致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地带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形成了“生态裂谷”。第3题,当该地“生态裂谷”出现后,即出现了土地的荒漠化,为了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既有利于绿洲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荒漠区水资源不足,不宜发展植树造林;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而应该做好生态改善工作;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可合理开采地下水。

考点二水土流失

1.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越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地形与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与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强

2.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土壤要素被侵蚀,会进一步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下图所示:

3.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对比

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都是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典型区域,但两地在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方面又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两地水土流失原因对比

共同点:人为滥垦乱伐;不同点: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丘陵山区降水丰沛。

(2)两地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主要原因:

①南方丘陵山区人均土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②南方丘陵山区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土层覆盖的石质山地,表土一旦被冲蚀,恢复更加困难;③地处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

(3)治理措施不同:黄土高原侧重退耕还林、还草;南方丘陵山区侧重发展多种经营。

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题组一水土流失的危害

1.(2015·上海地理)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名称: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

演变过程: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

(2)不利影响: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

(3)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农田灌溉。(任答一点即可)

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第(1)题,图甲为黄土塬,顶面平坦宽阔或微有起伏。黄土堆积厚度较大,是黄土高原地区最重要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图乙为黄土梁,是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梁长一般可达上千米,几千米或几十千米。图丙是黄土峁,是呈孤立的黄土丘,浑圆状形如馒头,大多数黄土峁是由黄土梁进一步侵蚀切割形成的。从流水侵蚀作用入手分析黄土塬到黄土梁再到黄土峁的黄土地貌形成过程。第(2)题,可以通过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耕地面积、地表破碎增加耕作难度等角度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第(3)题,有利可以从对黄土地貌的改善分析,不利可以从对土质的影响分析。

题组二水土流失的治理

(2013·江苏地理)读下图,回答2~3题。

2.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A.拦沙蓄水B.发电灌溉C.防洪抗旱D.调节气候

3.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甲——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

B.乙——封坡育林育草,涵蓄径流

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答案 2.A 3.D

解析根据经纬度、海拔判断,图示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第2题,图示堤坝修建在沟谷地区,主要作用是拦沙蓄水。第3题,甲处是塬地,要平整土地;乙处是陡坡,要封坡育林育草;丙处是缓坡,可修筑梯田;丁处是沟谷,要打坝建库。

练出高分

模拟题组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强B.气温年较差大

C.土壤肥沃D.地形平坦

2.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

3.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

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答案 1.A 2.B 3.C

解析第1题,能使农作物品质优良的自然因素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等。图示区域降水稀少而光照强。第2题,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而⑤地降水量在100 mm以下,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水源。第3题,降水量在400 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可以种树,而半干旱的②③由于降水少而适宜种草。

读图甲“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及图乙“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回答4~5题。

4.据图分析()

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

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

C.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

D.阔叶林带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5.该区域()

A.地势总体南高北低

B.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是水分的差异

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D.河流治理的核心是水污染防治

答案 4.D 5.B

解析第4题,图乙显示侵蚀强度并未随人口密度的增加而持续增大;图乙给出了侵蚀强度与人口、植被的相关性,并非指侵蚀强度与其他因素无关,比如降水;由题目给出的信息无法判断区内是否出现人口大规模外迁;阔叶林带人口密度最大,说明阔叶林带自然条件更优越,比如降水更丰富,土壤更肥沃,环境人口容量更大。第5题,图甲中河流流向表明区域内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本区是传统农耕区向畜牧区的过渡地带,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过度开垦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黄河中游河流治理的核心是防治水土流失;区域

内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降水逐渐减少,气候由渭河平原的半湿润气候逐渐过渡到陕北的干旱气候,因此自然带分异的基础为水分。

下表列出了我国某地区不同类型土地上的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统计数据。据此回答6~7题。

土地利用或覆盖物类型年平均径流量(立方米/年) 年平均侵蚀量(吨/年)

开垦地

耕地420 30.0

草地400 3.6

林地

废弃的田地80 0.04

破坏的硬木林60 0.022

人工松林10 0.003

6.

A.耕地上的侵蚀量是人工松林地的1 000倍

B.人工松林地的径流量仅为草地的1/40

C.地表侵蚀量随植被覆盖率的提高而增加

D.地表径流量随植被覆盖率的提高而减少

7.从上表所揭示的原理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草原地区若过度放牧,地表侵蚀量会大大减少

B.山坡上若毁林毁草,会增加地表径流量,加剧水土流失

C.森林地带侵蚀量是微小的,若砍伐森林对区域环境影响会很大

D.我国幅员辽阔,耕地资源丰富,人地关系和谐

答案 6.AC7.BC

解析第6题,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耕地上的侵蚀量是人工松林地的10 000倍;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侵蚀量应该越小。第7题,山区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使地表径流量增加,流速加快,从而加大对地表的侵蚀力度,影响区域环境。

8.西辽河流域面积约为13×104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

(1)西辽河属于________(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决定了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试举例说明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

(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____________重要林业生态工程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什么?

(3)请描述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并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

(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答案(1)外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带与温带草原带的过渡地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

(2)“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3)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多;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减少。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

(4)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

解析第(1)题,根据西辽河的地理位置可作出判断。第(2)题,西辽河流域处于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带,该防护林主要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第(3)题,该地区土地类型的变化可以通过材料二图示看出,其变化原因主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第(4)题,通过上述变化可以看出该地存在破坏草地、过度开垦等人为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

高考题组

(2014·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双选)()

A.保障城镇用水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灌溉农田D.发展水产养殖

10.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双选)()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答案9.AC10.CD

解析第9题,绿洲在沙漠戈壁中,河流水量小,故在此处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一定不是开发水能资源和进行水产养殖,而是保障城镇用水与农田灌溉。第10题,该地为沙漠中的绿洲,气候干旱,且山区地形崎岖,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进而影响环境;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营造防护林网等措施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11.(2014·广东文综)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答案 D

解析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沙漠中的植被能够防风固沙,从而利于静止沙丘形成和流动沙丘转化为静止沙丘。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风速,降低风的携沙能力,促使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沉降,减少风沙流中的颗粒物含量。

(2013·重庆文综)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12~14题。

12.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

13.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14.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2.B13.D14.A

解析第12题,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形—地形起伏大,坡面水流流速快,冲刷能力强,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平坦地区,水土流失较轻。气候—主要是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强度。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轻;人类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会加剧水土流失。第13题,本题中涉及的是年产沙量,因此“流域产沙量”的测定,不可能对“每次”暴雨造成水土流失量进行测定;又因测量对象是整个流域,所以泥沙收集池应设置在流域出口处。第14题,在低山丘陵地区,地形坡度越大,坡面水流流速越快,流水冲刷能力越强,水土流失越严重,单位面积产沙量越多,即单位面积产沙量与坡度呈正相关;坡度25°以下地区,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人类活动强度大,水土流失随坡度增加急剧加重,单位面积产沙量快速增多;坡度25°以上地区,农业活动以林牧业为主,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较小,随坡度增加,单位面积产沙量变化不大,①曲线符合水土流失的一般规律。

15.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答案(1)c d

(2)风力作用

(3)③⑤土地荒漠化

(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区域差异,因为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1)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属于季风区,暴雨发生的频率较高,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植被覆盖少、山地地形等都是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条件。(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属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的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3)根据图中各序号的位置和黄河、长江流域的范围作出选择,①工程位于西北地区,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4)④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①地的河西走廊地区位于祁连山北麓,地形较为平坦,但气候干旱,降水少。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精选3篇)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精选3篇)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 一、地理复习时存在的问题 1、复习课事无巨细,练习题也多为陈题,无新意,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复习效率不高。 2、教法单一、手段陈旧、容量小。 3、局限于教材和预设练习、拓展不够。 4、地图语言使用太少。 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复习时存在了一系列的问题,故考试时则暴露了更多的问题。 1、碰到一些新题学生束手无策。回答是五花八门。 2、容量大,学生只觉有做题时间,无更正检查时间。一方面学生基础弱,学习时没有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说明学生未受这方面的锻炼。 3、回答问题答不到点子上,并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对一些专题方面的问题掌握不牢固,缺乏练习。

三、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1、课前抽查,查找问题,找准切入点。 要增加教学的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每一节课的地理主干知识和考点内容,针对主干内容和考点内容设置情景,找准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延缓判断,留给学生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思维方法,不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交流讨论时让学生自主交流,少讲解甚至不讲解,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3、开放地理课堂。 教学内容开放,关注社会重大的科研成果,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实际生活,其次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让学生展开辩论,越激烈越好,再次,作业设置要开放,作业形式要多样,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开放和多元,充分肯定学生,关注其差异性。<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2 一、立足农村学生学习局限,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信息来源单一,网络覆盖较差,多数学生缺乏对地理的感性认识,因此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中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套课时作业(40份) 人教课标版27

课时作业(三十五)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一、选择题 2016年省级地方两会中,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广东、新疆等地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直面问题,剖析矛盾,找准症结,明确了今年乃至整个“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努力方向。下表是我国四省区主要环境问题(含某类灾害)统计资料,“●”越多表示该环境问题越严重。据此回答1~2题。 A.酸雨、寒潮、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土地荒漠化、酸雨、寒潮、水土流失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酸雨、寒潮 D.水土流失、寒潮、土地荒漠化、酸雨 2.P省区最有可能是() A.云南B.湖南 C.山西D.江苏 答案:1.D 2.C解析:第1题,首先从选项得知四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然后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规律可知,广东省的酸雨、新疆的荒漠化问题突出,四川的水土流失、酸雨问题

较严重,故D选项正确。第2题,P省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寒潮,综合选项中的各省份分析,山西省符合题意。 夕张市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开采优质煤矿,是日本煤矿、煤矿机械以及相关产业的重要基地。然而,从1963年起开始衰退。为此,夕张市试图通过观光、开设主题公园、开发蜜瓜农产品品牌等进行产业转型,可惜没有收到成效,2006年7月宣布破产。上图示意夕张市位置。据此回答3~4题。 3.夕张市自1963年开始走向衰退的原因是() A.煤炭地位下降和开采成本增加 B.军事订单减少和产业结构单一 C.新技术兴起,传统工业产品市场萎缩 D.纬度高,受低温、寒潮等灾害影响大 4.夕张市可持续发展尝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蜜瓜等农产品附加值低 B.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产业调整方向失误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初一地理教学,我发觉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它既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相联系,又与历史、思品等社会学科密切联系,是唯一一门跨文理两大科学部类的学科,地理教学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因其独特的性质,使地理教学方式多样化,几乎可以借鉴所有学科的教学模式,以下是我一学期的体验和反思。 1、结合教材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看学生学得如何。初一学生年龄在13岁左右,正值求知欲、表现欲非常旺盛的时期,在课堂上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说”的机会,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 新课标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文字表达简洁明了,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减少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加大了“活动”、“阅读”、“思考”方面的篇幅内容,使“活动”、“思考”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材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多说”学习情境,师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提高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2、讲究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根据教学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开展探究学习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研究性的学习情境,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中国地理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复习备考 中国地理 1、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 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山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 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 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 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 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 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 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里木盆地 阿山以南为河套平原 昆仑山脉以北塔里木盆地,以南青藏高原 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广丘陵 秦岭以北黄土高原,是黄河与长江分水岭 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东北平原 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以东华北平原 巫山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以西云高原 长白山以西东北平原 武夷山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 横断山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四川盆地 贺兰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宁夏平原 阿尔泰山脉中国与蒙古的界山 祁连山以北河西走廊,以南柴达木盆地 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 三、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新人教版中图版2020版地理大一轮复习试题:十二中国地理检测含答案

第十二章 中国地理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完成第1~3题。 1.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 A.阴山 B.秦岭 C.天山 D.南岭 2.该山地( ) A.北侧为温带季风气候,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北侧植被冬季落叶,南侧植被四季常绿 C.南北两侧均为亚热带农作物大面积种植区 D.北侧为高原广泛分布区,南侧为平原广泛分布区 3.下列现象能反映该山脉两侧气候差异的是( ) A.北侧降雪多,南侧降雪少 B.北侧河流流量大,南侧河流流量小 C.南侧降水量小,北侧降水量大 D.南侧气温年较差大,北侧气温年较差小 (2018广东百校摸底联考)近年来,内蒙古特尼河农牧场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以造福子孙后代,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实施“绿色银行”行动,放弃以往普遍种植的防风林种杨树,大力种植沙棘,生产的沙棘果品质佳、味道好,深受消费者欢迎。自2015年以来,当地连续举办了两届沙棘采摘节,吸引众多外地游客自驾或组团前来采摘。下图示意特尼河农牧场位置。据此完成第4~6题。 4.特尼河农牧场退耕还林放弃杨树而种植沙棘,主要是因为种植沙棘( ) A.资金投入少 B.防风效果显著 C.经济价值较高 D.耐旱性更突出 5.特尼河农牧场生产的沙棘果品质佳、味道好,得益于当地独特的( ) A.地形和风力 B.气温和光照 C.降雨和土壤 D.水源和水质 6.特尼河农牧场举办沙棘采摘节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收入,提升品质 B.宣传产品,开拓市场 C.产业转型发展旅游 D.加工产品,完善服务 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1月等温线图。读图,完成第7~9题。

(完整word版)地理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终生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作为一线地理教师,我们要在结合地理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创造特色的地理课堂,每一节地理课堂都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例如关于水资源问题。这一节的教学设计,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注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注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探究真实的现实生活问题——运城市城市水荒与内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让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分析方法正确对待水资源的丰富与不足;让学生深入社区去了解人们对待水的态度及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人地协调发展)。联系生活中的地理,从实际案例分析出发,从有利和不利方面探究发现问题;走进课堂,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回归生活,处理问题。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地理实践力。充分利用数据资料,培养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传统“学业质量”,主要是对学科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教学关注学习过程,评 价关注学习结果。新的学业质量标准则重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考查运用领域知识、技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综合性品质。它不仅包括中高考所能考查的学业成就,也包括课堂提问、日常观察、小组讨论、作业、期中或期末考试所指向的学业表现,还包括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档案袋等新型测评方式下所能涵盖的学习结果。在素养导向的学习和教学观下,学习是个体在与各种情境持续的社会性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设意义的过程。教育或教学的功能就在于选择或创设合理的情境,通过适当活动以促进学习的发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渗透在这种学习过程的每个活动始终。这就需要教师随时评估和了解每个学生的认识或理解、疑虑或困惑等,根据所得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或任务。这样一来,评价就不再是教学过程结束后的事情,而是贯彻整个学习或教学过程。按照这种理解,基于核心素养的日常评价是泛指伴随着学习和教学过程,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各种评价活动。 地理学科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建立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 、不限于传统上理解的学业成绩或考试分数。2、基于核心素养的日常评价,关 注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更关注复杂、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关注对他人知识 的理解或应用,更关注学生综合运用和主动创生知识;不仅关注学生学什么,更关注如何学 习和学会学习;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自我学习,更关注学生能否进行团队合作和有效的沟通 与交流。它不仅包括中高考所能考查的学业成就,也包括课堂提问、日常观察、小组讨论、 作业、期中或期末考试所指向的学业表现,还包括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档案袋等新型测评 方式下所能涵盖的学习结果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案例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案例 地理教学反思是指地理教师以自己的地理教学活动过程等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地理教学行为、决策和由此所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分析的教学再认知过程。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案例,欢迎参考。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案例篇一近一学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这是一个老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在宜春八中的近一年的教学中,让我体验最深的就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迫切性,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改提出的重要教学理念。以下是我对初一地理教学的体验和反思: 一、要结合教的材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看学生学得如何。初一学生年龄在12、13

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求知欲、表现欲非常强,在课堂上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表现的机会,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老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在课堂上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问题、教学情境,加上新课标下的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文字表达简洁明了,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减少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增加了‘活动’、‘阅读’、‘思考’等的版块的内容,还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性图片。新课改的教材特点,也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是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可以说,学习地理学科,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我们的生活环境。上册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生活地理”的内容。由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例如,在讲地球的运动时,可以用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来导入“太阳每天从哪边升起,哪边落下?”“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白昼和黑夜”“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什么美国人总是半夜爬起来看直播”“一年有四季,什么季节影子上,什么季节白昼长”等等相关问题;在讲天气与气候时,让同学们一起探讨获取明天天气的途径有哪些,让同学们自

【高中地理】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23份) 通用

专题一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考情分析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主要组成要素,在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命题中出现频次较高,既有气温和降水的特征描述,也有成因、分布规律等知识的考查。多以等值线为切入点,结合区域图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 微专题一气温 主题1 气温变化与影响因素 [高分素养提升] [2013·课标Ⅰ,36(1)、(2),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

【审题指导】 1.从题干获取信息 (1)关注的是①冬季,冬季冷空气南下影响南方的气温。(2)同区域相比较,突出攀枝花的高温。(3)纬度低,冬季太阳高度角大。(4)注意②地形对气温的影响。2.从图像获取信息 3.审查设问信息 (1)描述天气特征而不是气候特征。 (2)规定了答题的范围与思维的角度。 [尝试自解](1) (2) 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1.陆地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温馨提示】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 3.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 [真题考向探究] 考向一气温日较差的分析 1.(2016·北京文综,7~8)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该山地()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地理新高考有效备考策略陈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地理新高考有效备考策略陈爽 摘要:随着新生考试改革的进展和地理学科核心识字概念的不断深化,四川省 地理学科考试的准备战略也需要调整。根据对一线高等学校师生的调查和采访, 分析了高考改革后地理选拔的准备战略问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育实践 指导。 关键词:新高考;学科核心素养;备考;策略 1了解现状知方向 在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中,四川省新的高考制度也在跟进。继教育规律和人才 培养之后,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个别发展为改革焦点,推进高质量教育, 是浙江高考全面改革的目标。根据《四川省深化高考报名系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新高考系统将实施候选人确定自己选择的对象。在高中生考试的7个科目中,加上化学、生物学、技术(包括一般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提问,作为大学入 学考试的对象,独立选择3个科目,有2个检查机会。满族家庭考上大学的成绩 也是可以选择的。大学和大学将根据专家分类的开发需求,对所选考试对象的应 对类型和数量进行安排,与其他选择条件、综合评价、高质量入场选择相结合。 结果学生们进行了独立的选择,加重了分散测试的负担。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西生试验宣布破产。大学入学考试改革深化后,不仅集中调查内容和评价方法, 还集中讨论和教育方法。传统的考试准备战略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日臻完善。纪 律以新的地理战略为基础,通过高考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地理方面的综合性,更好 地发展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知识、物理和精神。大学入学考试的地理研究通 过论文泄露。这篇论文的一个特点是候选人在地理上集中。本高中以几个普通高 中为对象,选择了无作为。第一排老师通过调查和面试为学生们准备了地理考试 和考试,现在对一般的方法和考试准备方法有着深刻的理解。高考地理教育的现 状与课题。 2解读变化明趋势 2.1 选考试题变化概况 在大学入学考试改革后,四川省地理考试包括:一些学术考试问题的困难相对 较低;最大的变化是对新大学试题的难易度,具有基本的地理品质功能,对方法、 基本的地理、地理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可以呈现出试题的地理优势。为了强调脊 椎的重要性,我选择了基础知识和改革,浙江大学入学地理考试论文,学生能力 测评与教学能力日立,以及有才的期中考试。…靠近地理知识和地理思考的标准 答案对这道试题的影响,即所谓的答案反映了人类与地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重点是新入学考试学院的地理问题是个人关系、尊重自然概念、生活和谐和建立 学生指南的主要方面,它将与候选人的实际和实践能力密切相关,并将研究和讨 论一般的理想主义。 2.2 选考考试标准解读 考试指示显示,除了知识评价要求外,还有对受试者能力和品质的评价要求。地理学提案主要以候选人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问素养为目的。在实现这些内容点 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感情态度和价值”的结尾。同时,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地区开发等课题,积累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地 球和地球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珍惜地球,处理好环境。这些都强调了 地理学核心识字的重要作用,强调学生需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开发: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

七年级上册地理学科总结与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教学总结 新课程的改革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边学边教”的想法来工作,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

浙江地理新高考特点与教学方案策略

高考研究报告之二 地理“新高考”(学考选考)试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浙江地理“新高考”试题相比与老高考有较大的变化,从内容形式上看,从11加2,变成了25加2加2,题量增加更加能够扩大知识面、知识点的考核,突出体现考核地理核心素养。三次选考试题总体来说稳中有变,略有命题难度提高的倾向,但知识点都落实在考纲范围内,题量、题型、赋分等基本上稳定,具体分析如下。 一、“新高考”试题的整体特点 1.试卷的结构特点 1)内容结构:选择题25题共50分,26试题地理10分,侧重考查自然地理,27题中国地理,侧重考查人文地理。前面70分为学考要求,最后两道大题目28、29题为选考要求。其中28题为世界地理,考查的内容必然包括地球运动,29题为中国地理。 2)知识点分布: 总体来看,相对分散中又有集中。必修一集中在第二章,必修二集中在第三章,必修三集中在第一章。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都集中在考纲中的第二章。 3)四个考核要求的分布情况 (2)学考要求为d的考点统计 (2015.10)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2.自然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3.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额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2016.4)1.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人类活动的影响 2.自然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3.鲁尔区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16.10)1.亚洲地形。气候和水系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自然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总的来说,考核内容中d要求只有7个(必修一、二各2个,必修三第一章3个),针对每年的考试中都有两个至三个的d知识点考到,所以d有关的知识点必须认真准备,而自然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是每次都考到。总体来看,a的考核数量在减少,b有明显的增加,总体来说就是考核的难度有所上升。 2.地理试题的主干知识体现 试题以考查地理主干知识为主,难度适中,考查范围广,基本覆盖了必修一、二、三的所有地理主干考点。如自然地理部分,试题涉及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循环规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规律;人文地理部分,区位仍是考察的主线(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选修《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是必考的内容。区域地理部分,以区域为载体考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区域的呈现主要是以教材中出现的亚洲、欧洲、美国等为主,中国地理则有各个省份的区域轮廓。 根据统计必考的内容有, 必考的知识点: (必修一)1.地球运动-分析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2.地球表面形态 3.大气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 5.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6.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必修二)1.城市空间结构 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5.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 6.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必修三)1.认识国家 2.区域差异 3.区域联系 4.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自然灾害)(环境保护) 3. 地理图表丰富多样,凸显地理学科特色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人从事地理教育教学近12年,经历了几次的课改,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注重双方交流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本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三、启发学生“多问”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教师可作饶有风趣的讲解,并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去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四、引导学生“好动”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也就在于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只能束缚学生的行动。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实际中去

全国高考地理新课标2卷含答案解析(高清版)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II )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 题。 1. 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 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图l 示意日资家电组 图1 3. 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 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基础设施水平高 5. 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 6. 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7. 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主少 D.冬季风力最大 8. 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 太阳辐射减弱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图2 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 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 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 题。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一、反思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今年刚接初一地理课,很生疏,刚上课时,总怕学生掌握不住,课堂上重复一遍又一遍,可效果很不好,越怕学生掌握不住,学生越掌握不住。后来,我才发现问题出在我身上,上课的时候我不管学生听不听,总是“满堂灌”,学生有厌烦的情绪,所以效果很不理想。经过学习和反思,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的问题。"我觉得过去经常讲这节课学习或今天上第几章……,总还有点居高临下,我教你们跟我学的味。上课期间,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提问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 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经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等语气来及时赞扬鼓励。这样做,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记得有天在七(2)班上课时,卢子腾同学突然举手问:"老师,你说海拔越高,气温就会越低,可我想,喜马拉雅山的海拔那么高,应该比别的地方离太阳更近,气温怎么会低呢?"气候一章已经上完,这个学生却在几天后提出疑问,说明他上课时认真听、认真学,也认真想了,可总是解不开。在书上是肯定找不出答案的。我想了一下,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解答了这个问题,并当众表扬他爱动脑筋,敢于提问。这件事提醒了我,书本没有讲到的知识,可能有的学生会去想,也可能有的学生心存疑问,苦苦思索又觉与书本无关,就算了。我很快在别的班级上课时举出这个事例,并鼓励同学们质疑问难。 二、反思是否学会欣赏学生、赏识学生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

新高考关于地理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

新高考关于地理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 一、教学内容与进度 高一年级(2019级)三年教学计划 高二年级(2018级)两年教学计划 高三年级(2017级)一年教学计划 几点说明:

(1)高一年级(2019级)教学安排 2019级学生是第一届使用新课标、新教材的学生。因此本届学生的教学安排要体现“三年一盘棋”的意识,鉴于学校之间差异较大,故在教学安排上做如下说明: 高一阶段开设必修1、必修2两个模块。原则上上学期完成必修1,下学期完成必修2。但鉴于高一结束时需要进行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故在教学操作时可以根据本校实际,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下学期段可以预留必要的合格考试复习时间,以保证全体学生学业考试合格。 高二阶段开设选择性必修1和选择性必修2两个模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择性必修1的部分内容可能在高一阶段已经进行了拓展,故高二阶段教学进度可以做适当调整,条件较好的学校原则上可以完成选择性必修3的内容, 高三阶段上学期原则上学习选择性必修3的内容,如果选择性必修3在高二阶段已经完成的学校,可以转入复习备考阶段。上学期完成除选择性必修3以外的所有高考必考内容。下学期完成选择性必修3后转入一轮二轮备考。 (2)高二年级(2018级)教学安排 2018级学生的教学是我省第二届使用“省调整意见”教学及高考的学生,本届学生的教学进度跟着2017级学生教学进度顺延。 高二阶段原则上完成所有高考必考内容,个别条件差的学校,可以完成除环境保护以外的所有高考必考内容。乡土区域地理,即中国

地理、世界地理等内容的复习不再单独安排,根据本学校实际,可以放在上学期,也可以放在下学期。 高三阶段原则上进入高考备考,进度慢的学校可以把“环境保护”放在高三上学期或下学期,但不能影响必修及选修(限选)内容的备考。 (3)高三年级(2017级)教学安排 2017级学生是第一届进入新高考的考生,教学内容及高考命题均依据“省调整意见”。本年级上学期原则上完成除环境保护以外的全部高考内容,条件好的学校也可以完成全部高考内容,下学期进入一轮二轮备考。 二、教学策略和建议 1.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 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通读两遍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将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与要求熟记于心,坚决杜绝“跟着感觉走”的习惯性做法,同时仔细研究市教研室下发的教学进度安排,明确工作任务,通盘考虑一学年的工作,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任务要安排到每一节课,并且严格执行。 2.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搞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联系密切,学习高中系统地理,必须要联系初中区域地理,要树立高中初中地理教学一盘棋的意识。

2020版高考地理新学案大一轮精练第一章第2讲地图

课时跟踪练(二)地图 一、选择题 (2019·陕西西安八校第一次联考)读某岛屿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图幅面积不变,比例尺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实际表示的面积为原来的() A.1/2B.2倍C.1/4D.4倍 2.该岛屿位于北京的() 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 解析:第1题,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若图幅面积不变,比例尺增大,则实际面积会缩小。若比例尺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实际面积变为原来的(1/2)2=(1/4)。第2题,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屿大致位于(13°30′N,144°45′E)附近,北京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北纬度数越偏北越大,东经度数越偏东越大,因此该岛屿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答案:1.C 2.A

(2019·佛山调研)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读图,完成3~4题。 3.该图的指向标是() A B C D 4.河流XO段的流向为() A.由东南流向西北B.由西南流向东北 C.由西北流向东南D.由东北流向西南 解析:第3题,25°N附近6月7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即OX 方向示意东北,OY方向示意西北,正北方向在OX、OY之间,结合选项可知,该图的指向标为C图。第4题,根据图中河流的宽窄可知,XO为河流的一段支流,水流由X流向O,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河流XO段由东北流向西南。 答案:3.C 4.D (2019·陕西教学质检)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

5.图中隧道()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长度大约为6 000 m 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6.一辆汽车由甲镇沿公路开往乙镇,北京时间12时10分司机可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的路段是() A.ⅠB.ⅡC.ⅢD.Ⅳ 解析:第5题,由图示等高线分布可知,隧道两端为山谷,隧道穿越区域为鞍部(海拔相对较低),图示公路沿河谷地区建设符合公路选址要求,穿越高大地形区选择利用最短隧道方式来缩短工程距离,提高运输效率符合隧道选址的原则,图示隧道设计合理;利用图示比例尺可以计算出隧道长度大约为4 000 m;图示隧道口为山谷,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对隧道影响较大;隧道建设应选择最短距离,不能建成“之”字形。第6题,利用图示给出的经度信息可知,北京时间12时10分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1时10分,图示地区的太阳位于南偏东方向,若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则此时车身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Ⅰ路段符合题意。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高考高中地理(课件 讲义,含地理核心素养) (3)

3波长、频率和波速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其关系.2.理解波的周期、频率与质点振动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科学思维:1.能从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2.会进行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计算.3.会处理由波的双向性和周期性引起的多解问题. 一、波长、周期和频率 1.波长λ (1)定义: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 (2)特征 ①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②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两个相邻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周期T、频率f (1)周期(频率):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叫波的周期(或频率). (2)周期T和频率f的关系:互为倒数,即f=1 T. (3)波长与周期的关系:经过一个周期T,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二、波速 1.定义: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决定因素: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是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 3.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v=λ T=λf.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位移始终相同的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振动速度始终相同的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3)波的频率由介质决定.(×) (4)根据v=λ T可知,机械波的波长越长,波速越大.(×) 2.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由该图象可知该波的振幅为________ cm,波长为________ m;若该波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0.2 s,则该波的频率f=________ Hz,波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反思 地球和地球仪是七年级学生们走进地理跨过的第一道大门。首先讲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所经历的漫长的过程。教材选取了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十分概括地表达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从猜想到实践,从不科学到科学)。显然,“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之说,比“天圆地方”之说有了很大的进步。而这种猜想的进步,又是基于人们对很多现象的观察。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站在古代人的角度,实验、观察和思考大地的形状。麦哲伦环球航行是在前人猜想的基础上的一次伟大的实践。地球的卫星照片,最有力地说明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早已被人们熟知,因而重点不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而是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中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有两层意思:一是用实际例子,并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的;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试想一下,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的结果可能相同)。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认识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古人对于地球形状艰辛的探索过程。在本节课过程当中,学生们充满了兴趣,但在对如何认识地球的形状提问时亦发现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受到了压抑,课堂上勤动脑勤动手的学生不多,大多数人仍是被动的接受,我们必须在课堂中改变这样的学习习惯,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