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忧黄河 治黄河

忧黄河 治黄河

忧黄河   治黄河
忧黄河   治黄河

黄河的治理

一、教材分析

本部分教材主要围绕对黄河的整体评价、黄河各河段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方案的研讨而展开。其中,黄河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是重点,尤其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问题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包括对下游的影响)。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爱国主义教育因素,使学生能够从图文中获得相关地理信息,并培养其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地形及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并且对我国的母亲——黄河已有所了解,所以,本节课先请学生回顾黄河的概况及黄河所做的贡献。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逻辑思维能力已快速发展,因此,这节课巧设悬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成因,并首先建立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从学习材料的选取上要层现较多地体现直观形象性,如图片、图表、视频等。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和地形区、注入海洋、长度、主要

支流和上中下流的分界点。

2.知道黄河现存的主要忧患及其治理办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

2.能解释黄河各河段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基本的治理方案,从

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

黄河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尤其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问题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

五、教学难点

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探究黄河各河段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黄河景观”的同时,教师与感情的导入: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在她孕育的这片沃土上,崛起了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伟大民族。从此,无数的传奇和风流在黄河的歌吟中写就;从此,多少个文明与繁华在中原的怀抱中诞生。所以,我们都亲切地叫她“母亲”!大家说:这位伟大的母亲是谁啊?然而,昔日年轻美丽的母亲现在已经老了,她把她的所有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她的儿女,却被儿女们无情的索取伤害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看着母亲蹒跚的脚步,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同学们,咱们一起努力,帮帮我们可怜的母亲好吗?

这节课,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拯救妈妈!

讲授新课:

这节课,我们分三部分进行。(展示课件)介绍:第一部分:黄河之忧;第二部分:解决之道;第三部分:我们的行动。

首先进入第一部分,黄河之忧。

师引导启发: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及以前学过的知识,再结合课本和同学们的相互讨论,咱们一起来分析黄河都有哪些忧患。

学生阅读课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首先,让老师来抛砖引玉。展示“黄河输沙量曲线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问:从曲线图上,同学们观察出了黄河中游的泥沙含量和上游相比,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和上游相比,中游泥沙明显增多了)

师追问:为什么到了中游泥沙含量会突然增加这么多?流经了什么地形区?(黄土高原)

继续追问:黄土高原的特征?(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灾难正一步一步向他们靠近,仍然不停的开垦荒地,使得6000年前森林覆盖率达到69%的黄土高原现在只剩下6%的森林!这些自然原因,再加上人为原因,使得黄河成为:

“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展示资料)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其中90%来自黄土高原)。现在人们称黄河是“一碗水,半碗沙”。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师引导:针对这一忧患,各位聪明的同学们,让我们开动脑筋,为中游的人们排忧解难。

(学生踊跃发言)。(植树种草,修建梯田等)

(承转):我们班的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为中游的人们解决了难题了。下边,黄河其他河段的人们还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如果你生活在那里,你会遇到什么样的忧患呢?请同学们继续开动脑筋。

(这一部分重在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回答的内容顺序和内容可能和准备的课件不一致,所以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学生如果提出“地上河”(悬河)这一忧患,教师马上接上讲解。

师问:什么叫做地上河?它是怎么形成的,你能给我们画画图解释一下吗?(学生画图讲解)(教师鼓励)

师问:从这位同学的完整讲解中我们可以看出,地上河主要发生在哪个河段?(下游)

师:对,“地上河”也称悬河,是黄河下游特有的自然景观。它的存在,时刻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这不,在下游地区就形成了一首有关“地上河“的歌谣。下面,请我们来做一做小演员,一起来表演一下。

(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配合。)(鼓励学生表演得很出色)。

到底这个“地上河“长什么样子呢?大家要不要看看?

播放地上河视频。

承转: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的视频中有着这么一句话:要说悬河可真够悬的,向黄河这样一条大河悬在空中,如果疏于防范,一旦决口,滔天洪水向北将演到天津,向南则波及秦淮。

同学们,这句话告诉我们:由于下游的地上河,下游地区还将出现什么样的灾难?(决口,洪水)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下游的洪水是怎么发生的。(视频)

画面中,我们看到狰狞的黄河水咆哮而下,淹没了不知多少村庄,多少农田。在黄河下游地区,这样的洪水太多太多了。

(展示1938年黄河花园口洪水)大家看看,多少的人民啊,因为这可恶的洪水,都逃亡在外,没有了家的温暖。

讲解:在这个悲剧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其实,这一次大决口是人为的,是有人故意把它炸开的。这个人就是蒋介石。当时,他为了挡住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军,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惜炸开黄河堤坝,试图让洪水来挡住日军。然而最后,炸死掉1000多个日本人,赢得了3个月的抗战时间,但是却伤害到沿岸居民1000万,当地农民死亡80万!虽然这个悲剧的背后有一定的人为原因,但是,它确实也告诉我们,黄河一旦决口,后果将不堪设想!

同学们,你们忍心看着下游的人们天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吗?让我们给他们一些好的建议。让他们也可以向我们一样安安心心的度过每一天。

(学生回答:加固大堤,疏通河道,兴修水利等)

关于断流,凌汛,上游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问题,请学生结合教材,再结合教师的指导,简单讲解。

师:众人拾柴火焰高,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人民已经行动起来了,通过各种途径的努力,黄河沿岸的忧患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好转。相信通过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七、小结:

结合幻灯片讲解。(重点强调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八、练习:

1、黄河之害主要在()河段“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2、凌汛出现在黄河的()河段。

A.上游

B.中游

C.上游和下游

3、治黄的关键在治沙,根本在于加强上游青藏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活动:展示一幅公益广告图,组织学生探讨:

同学们,你们有话对“妈妈”说吗?(学生回答)

大家关切的声音,相信我们的母亲一定会听到的。母亲渐渐康复了,有了健康的黄河水,沿岸的人们将更好的生活。说到这里,我们必须提一提也一直在我们身边默默奉献的一条大江——珠江。

探讨:2、珠江是我们曲靖人的骄傲,作为珠江源的一份子,怎么才能让我们的珠江永远清澈?

(学生畅所欲言①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②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木筷;

③节约纸张,回收废纸;④提倡买菜购物多用布袋;⑤每年种植3-5棵树;⑥参加一次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

从现在开始,开始关注一切绿色的生命,因为,保护黄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用热情、用智慧、用汗水、用坚强再创造一个无悔于祖先和后人的秀美山川!让我们与自然持续和谐相处!

九、板书设计:

黄河之忧治理之道

水土流失,泥沙含量大植树种草、修建梯田地上河(悬河)加固大堤,疏通河道决口、洪水新修水利

土地荒漠化合理放牧、保护植被凌汛爆破

断流节约用水,提高水价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泾河、渭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大汶河等三十四条。流域面积约为752 000平方千米,居住约1亿多人口。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要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山岭高原到处长满了森林,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这时在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从上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

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这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生于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呢?这同黄河流域古代适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优越地理环境紧密相关。尤其在古代,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环境条件十分重要。据考古学研究,远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很温暖的。当时的安阳人种水稻,是从阳历的三月开始,比现在大约早一个月。在一块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着人们曾猎获一头大象。因此科学家们推断,3 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日的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 另外,据古地理学研究,这一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影响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许多植物,形成本区植物种属繁多的特点。这对古人类的生活也是极为有利的。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广大的黄土地带。这种土壤质地均一,结构疏松多孔,既利于简陋农具的耕耘,又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层毛细管发达,孔隙率达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涝能力强。尤其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碳酸钙含量达8~19%,含其他矿物成分不下五十种。这些对原始的农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补充课程) 【课标解读】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基础主干知识】

2.中游做好 工作,采取 措施与 措施相结合,以 综合治理。实行 综合发展。 3.下游做好 ,继续巩固 、 河道与河口,建设滞洪区工程和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为缓解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实行 ,如 水利工程。 【能力提升】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断流,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问:“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 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 , 严重,河流的 量剧增;春季在 、 河段易形成凌汛。 (3)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 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 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中游 和下游 。 (4)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 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 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 (5)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6)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流域界线 水利枢纽黄河流域示意图 a b c d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简介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简介 人民治黄五十多年来,黄河下游先后兴建了以干支流水库、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分滞洪区为主体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同时水文、通信、信息网络及防洪组织管理等非工程措施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黄河下游防洪体系。 上拦工程有:干流的三门峡水库、伊河的陆浑水库、洛河的故县水库及干流上在建的小浪底水库。 下排工程主要是黄河两岸大堤、支流堤防和河道整治工程。 两岸分滞洪工程有:东平湖水库、北金堤滞洪区、封丘倒灌区、齐河展宽区(北展)、垦利展宽区(南展)、大功分洪区等。 非工程措施主要有∶防汛组织体系、防汛通信系统、水文测报预报系统、防汛信息采集系统、滩区分滞洪区的管理、工程抢险及防灾救灾等。 一、上拦工程 1、三门峡水库 三门峡水库坝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与山西省平陆县交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黄河流域面积68.8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91.4%。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06m(大沽高程,下同),主坝长713m,坝顶宽22.6~6.5m,坝顶高程353m。 现状条件下防洪运用水位为335.0m,相应库容近60亿m3。汛期有25个孔、洞(即12深孔+10底孔+2隧洞+1钢管)投入运用,现状启闭设备条件下连续开启或关闭一次约需8小时。 三门峡水库防洪运用原则是根据1969年“四省会议”确定的,即当上游发生特大洪水时,敞开闸门泄洪。当下游花园口站可能发生超过22000m3/s洪水时,应根据上、下游来水情况,关闭部分或全部闸门。增建的泄水孔,原则上应提前关闭。水库非汛期控制水位310m;汛期平水时按控制库水位305~300m运用,一般洪水时敞开闸门泄洪,以利于水库的排沙和降低潼关高程。 2、故县水库 故县水库位于洛河中游河南省洛宁县境内,是一座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按千年设计、万年校核标准兴建。控制流域面积5370km2,占洛河流域面积的45%,占三花间流域面积的12.9%,设计总库容11.75亿m3 。 故县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主要泄水建筑物有2个泄流底孔,1个泄流中孔,3台发电机组和5孔溢洪道。 故县水库主要配合三门峡、小浪底、陆浑等水库以减轻黄河下游洪水威胁,同时提高洛阳市防洪标准。其运用原则是: 库水位为515~535.0m(20年一遇) (大沽基面, 下同)时, 控泄1000m3/s; 当库水位高于535.0m时,敞开所有闸门泄洪; 当库水位涨至548m时, 分两种情况泄洪:当入库小于泄流能力时, 按入库流量泄洪;当入库大于泄流能力时,按泄流能力泄洪。预报花园口流量(预见期8小时)达12000m3/s且有上涨趋势时, 关闸停止泄洪。当库水位达到设计洪水位548.5米时,为了保证大坝安全,水库开闸泄洪。泄洪时以1小时为时段,控泄流量为200m3/s、400m3/s、800m3/s逐渐开启底孔。1996年确定近期7、8月份防汛限制水位为515m (大沽标高,下同), 蓄洪限制水位548m。9月份防洪限制水位为527.3m;10月份防洪限制水位为534.0m。另外,当库水位低于528.0m时,由于中孔挑流距离近,对大坝坝体安全有一定影响,故不能启用。 3、陆浑水库 陆浑水库位于伊河中游的河南嵩县,控制流域面积3492km2,占该河流域面积

XX地区黄河湿地生态修复项目设计报告

XX县黄河湿地生态修复项目设计报告 Word文档-可编辑 XX市水利勘察设计室 二O一八年一月

目录 1编制说明 (5) 1.1工程概况 (5) 1.2投资主要指标 (5) 1.3编制依据和主要问题 (5) 1.4编制依据 (7) 1.5编制过程及结论 (8) 2项目区基本情况 (9) 2.1自然条件 (9) 2.2土地利用现状及其评价 (11) 2.3社会经济状况 (12) 3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4) 3.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14) 3.2项目建设的原则 (14) 4建设目标、任务与实施年限 (14) 4.1建设目标 (14) 4.2建设任务 (15) 4.3建设年限 (16) 5生态修复措施技术设计 (16) 5.1封禁方式 (16) 5.2生态修复措施技术设计 (16) 5.3监测方案 (23) 5.4监测表格 (26) 6年度实施计划 (35)

7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36) 7.1投资概算 (36) 7.2投资筹措方案 (39) 7.3分年度投资 (39) 8组织管理 (41) 8.1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41) 8.2组织管理措施 (41) 8.3政策保障 (42) 8.4资金管理 (42) 8.5质量管理 (42) 8.6施工组织与管理 (43) 9效益分析 (44) 9.1生态效益分析 (44) 9.2社会效益分析 (44) 9.3基础效益分析 (44) 1、附表: (1)生态修复项目区自然条件与水土流失现状表 (2)项目区行政区划与人口、劳力、耕地情况表 (3)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4)生态修复项目区农村产业结构与产值表 (5)生态修复项目措施规划表 (6)生态修复项目分年度实施计划表 (7)投资概算总表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说课稿《保卫黄河》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说课稿《保卫黄河》 导读:人类的进步总是伴随着无尽的战火和销烟,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时有面临战争的威胁,热爱祖国,保卫祖国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职责。 人类的进步总是伴随着无尽的战火和销烟,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时有面临战争的威胁,热爱祖国,保卫祖国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职责。所以,今天的音乐欣赏活动我选择了歌曲《保卫黄河》。 其目的是: 1、让幼儿在音乐欣赏中去感受歌曲雄壮、有力、气势磅礴的美。 2、让幼儿在豪迈激越的音乐中想象歌曲所表现的意境,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出来。 3、激发幼儿从小热爱祖国,反对侵略,有扞卫祖国尊严的情感。 目标1和3是本活动重点,目标2是本活动的难点。 活动前我作了以下准备: 1、课前认识黄河和观看抗日战争记录片。 2、歌曲《保卫黄河》的mtv和磁带一盘。 3、红旗、大刀、长矛、木枪等道具。 本次活动我主要用了直观教学法和情景表演法,分四个

环节来完成。 首先幼儿随《儿童团歌》的音乐踏步入场,营造本次活动的氛围,教师简单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及词作家,提出欣赏要求后,放磁带整体欣赏歌曲2遍,然后让幼儿讨论: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让幼儿初步感受歌 曲雄壮有力、气势磅礴的美。 然后进入活动的第二环节:分段欣赏,深入的理解与感受。 首先欣赏歌曲的前面部分,听听、想想、说说、让幼儿一边欣赏一边想象歌曲所表现的意境,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此环节重在让幼儿说。 然后欣赏歌曲的后面部分,听听、想想、动动、让幼儿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用动作,表情表现出来,此环节重在让幼儿动起来。 最后整体欣赏歌曲,比较歌曲前后两部分旋律有什么不同,让幼儿跟唱歌曲最后一句“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体验歌曲雄壮有力的气势,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激情与扞卫祖国尊严的决心。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放影歌曲《保卫黄河》的mtv,丰富幼儿想象,增进对歌曲的理解。 最后:自由欣赏,自由表现。

黄河流域地区

黄河流域地区习题总结 1、黄河发源于,自向,注入 流经:、、、、、、、、等9个省级行政区 2、上游甲中游 3、主要支流:1、2、3、 4、 附近河流5、6、 4、主要城市:A B C D E F G H I 5、主要水电站:a b c d e f g 6、周边山脉:丙丁戊己庚辛 6、母亲河:黄河是平原的主要塑造者,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 “塞上江南”:③④ 7、水文情况: 上游:河源水清,峡谷段能丰富,河套段水流缓慢,有汛。 中游:多支流,多峡谷,量大。断层构造----汾河谷地(太原)、渭河平原(西安) 下游:水流,泥沙淤积,河,无支流,有汛。 8、资源丰富: 上游:水电丰富,光照充足,灌溉农业发达,鄂尔多斯称为“羊煤土气”。西气东输经过。西电东送。 中游:煤炭多,万家寨引水补充大同,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大秦、神黄、焦日铁路,电东送。 下游:华北平原棉花、花生、冬小麦,苹果、梨、大枣。三门峡、小浪底,调水调沙治悬河。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显示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9—10题。 9.“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 10. 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11.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④在低洼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2. 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①秦腔②窑洞③评剧④吊脚楼 A. ①②B.②③C.③④ D. ①④ 下图是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B.农业引水灌溉 C.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 D.有支流汇入 14.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 A.折线① B.折线② C.折线③ D.折线④ 15.某勘测队沿一古河道自上游至下游依次进行钻探取样,钻取沉积物样品可能是() A 黏土——粉沙——砂——砾石 B 砾石——砂——粉沙——黏土 C 黏土——砂——粉沙——砾石 D 砾石——黏土——粉沙——砂 16.黄河在开封市附近E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还有() A.地下水 B.支流汇水 C.降水 D.湖泊水 17.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流量对比图,请你根据这四条河流的 水文特征,判断A、B、C、D四幅图哪条河流代表黄河()B

湿地的重要作用

湿地的重要作用 湿地是水资源的“贮存库”和“净化器”。湿地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可以有效贮存、滞留降水和地表径流,并补充地下水。我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湿地还具有强大的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功能。北京市大量的实验证明,五类恶劣水质流入湿地后,流出时被净化为三类以上水质。 湿地又是“物种基因库”。自然湿地不但是水生动物、水生植物优良的生存场所,也是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地。我国湿地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孕育着2200多种野生植物和1770多种野生动物,仅鸟类就达271种之多。自然湿地还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许多野生生物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安然生存和繁衍。 湿地也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占陆地面积不到4%的泥炭湿地就储存了5000亿吨。我国沼泽湿地碳储量达到47亿吨,仅若尔盖高原湿地就有19亿吨。 湿地还是孕育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在与湿地相互依存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湿地以其特有的美学、教育、文化、精神等功能,产生了宗教、民俗、音乐等独特文化。许多湖泊是少数民族群众的“圣湖”和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中国四大名楼都位于湿地或其周边地区,成就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 我们要知道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中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湿地环境变化或是人为干扰将直接影响鸟类的生态和种群的发展。自然保护区是人类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湿地工作人员大力宣传和实施保护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多种措施。在湿地旁边树立了警示牌,提醒大家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让大家都知道自然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力了衣食和助力,不仅是它们的朋友和伴侣,同时也是他们丰富文化观念的重要载体。还通过媒体宣传等等。为了使湿地周边的居民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及猎杀野生动物的后果,濮阳湿地自然保护区组织队员到周边的村庄进行了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宣传教育。这些工作实施以后确实起了很大作用,不但捕捉野生动物的人少了,还有很多检举非法捕捉的,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 从我对湿地的渺茫认识到到把湿地示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敢想大家和我一样,我坚信今后的湿地更美好、富饶。

黄河环境的调查报告

黄河环境的调查报告 利津县实验一校五年级2班王之恒 前言 在中国有一条母亲河——黄河,然而这条哺育了13亿中国人“天上之水”却受到了严重的环境的破坏,使这条养育我们上千年的河水断流、沙化、污染,使之成为了人民的灾难!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调查这破坏我们“母亲河”的罪魁祸首吧! 调查内容 黄河的断流。 黄河的断流是从1972年开始的,至今已有34的经历了;黄河断流不仅是年年都有,而且从1990年开始就一直不断的增加断流的天数,从最先的几天现在已经涨到了122天、226天。这长期的断流,无情的事实,宣告黄河已成为一条季节性河流。 一.是黄河水资源本来就不丰富。黄河流域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雨量不多,黄河的平均年径流量约560亿立方米,仅相当于长江的l/20,位于全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比长江、珠江、松花江都小。而且黄河径流量一年之内变化很大,枯水期黄河流域基本不下雨,不少支流都没水了,干流的径流量也小,自然容易发生断流。 二.是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90年代初统计,沿黄各地区引用的黄河水量已达到4l0亿立方米,占黄河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几乎快把黄河“掏空”了。黄河每年就这么500多亿立方米的水,禁得起这么过度利用吗? 三.是用水浪费,水资源利用率很低。由于水价不高,人们不把节约用水当回事,因此黄河流域工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用水浪费现象。比如黄河流域的许多农田,灌溉方式非常落后,大水漫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很低,大部分的水都蒸发、渗漏了。如果采用喷灌、滴灌,就能节约很多水。 黄河首曲的沙化。

黄河的首曲位于甘肃南部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的玛曲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要居民的纯牧业县,拥有被喻为亚洲最优质的天然草场,而它的面积也恰好是我们国家国土面积的1/960。近年来,随着玛曲草原干旱现象加剧,草场沙漠化扩大,黄河首曲地区也出现了大面积沙化现象,生态恶化的警钟已经敲响。据了解,玛曲县草地以亚高山草甸为主,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全县草场没有一点沙化,到处都是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到六七十年代,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场开始出现零星沙化。从1980年到1998年,玛曲县的沙化面积由最初的2.16万亩发展到67.18万亩,平均沙化速度达21.8%。 一.河沿岸有丰富的沙源。黄河在玛曲县境内流程为433.3公里,有不少河段的土壤主要为沙质土和沙壤质土,这为首曲地区沙化及草原沙化提供了丰富的沙源。 二.气候干旱降水减少。该县近20年来降雨量一直偏小,1967—1987年间降雨量平均为615.5毫米,1988—1997年降至530.2毫米。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80年代的0.9摄氏度上升至目前的1.1摄氏度,年均大风日数从80年代的24.0天升至目前的25.7天,全县的气候特点开始从干冷、大风向干暖型转化,受此影响,全县的干旱草场面积不断扩大。 三.草场放牧超载。玛曲县20世纪50年代有各类牲畜24万头(只),60年代为33万头(只),70年代为45万头(只),80年代达到64万头(只),1998年这个数字上升到70.53万头(只),草场已不堪重负。 四.滥挖乱采中草药。玛曲县还是虫草、贝母等重要中草药的产区,每年青海、四川及我省临夏、陇南等地的大量人口进入玛曲采挖中草药,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植被资源。五.严重的草原鼠害。同时,中华鼢鼠、高原鼠兔、草原毛虫等草原主要鼠虫害也在局部地区成灾,它们专食草的根茎叶,危害植被。鼠虫害严重的地区,许多草场逐渐演变为沙化区。目前,全县鼠虫害重度危害面积达15万公顷,占全县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8.1%。草原上隆起一个个小土包,一群群的中华鼢鼠在这些土包中穿来穿去,时而奔跑,时而钻洞。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污染。 1995年,黄河断流达121天,断流河段达700千米。专家预言,照这样发展下去,黄河变成内流河已成定局。黄河断流将产生严重的生态危机。中国西北地区的罗布泊终于在本世纪70年代干涸了。 “苦水”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基本丧失水体功能120多万市民只能饮用苦水。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及危害进行了量

黄河口湿地介绍

这是一片生长之地…… 湿地吸进去的是水,挤出来的是土地。这里,原本是汪洋一片,是黄河,以精卫般的执着,日复一日填海造陆,终于孕育出这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葱葱绿洲——黄河三角洲。这里,是黄河母亲的入海口。在这里,黄河张开双臂拥抱大海,用自己黄色的乳汁哺育最爱的稚子,看着他一天天茁壮成长。 这里,是中国最年轻的土地,流淌不辍的黄河从上游高原携带巨量泥沙冲刷着黄河口,留下了15.3万公顷的湿地。这就是黄河口湿地——“地球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系统”,也是“国际重点保 护的13处湿地之一。 黄河口湿地分为两大片,主要是现行清水沟流路和原刁口河流路冲淤形成的新生湿地,总面积约230平方公里。这片处于黄河口的神奇土地,宛若传说中生生不息的金色息壤,平均每年向海中延伸2.2公里,年平均造陆32.4平方公里。换句话说,黄河入海口平均每天就造出1个足球场。历史上,由于黄河“善淤、善徙、善决”,造就了神奇的填海造陆功能,逐渐生成了今天黄河三角洲大部分陆地。 这是一片奇幻的土地…… 从空中俯瞰,大片新生地宛若巨幅水墨画,浑浊的河水在湛蓝的海面上呈扇面形铺展开去;交汇地带,碧波黄流,泾渭分明,如两匹美丽的锦缎缠绕在一起,呈现出裂帛般雄伟壮观的大美,让人不能不震撼于天地造 化的鬼斧神工,怦然心动的激情喷涌而出。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独特的湿地生态和动植物景观。这片“地球之肾”,不仅调节了气候,而且为众多珍稀、濒危鸟类栖息繁衍、迁徒越冬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目前,这里已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徒的“中转站”,被称为地球鸟类的“国际机场”,被誉为中国野生动物资源的“基因库”。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各种鸟类达280余种。翩翩起舞的丹顶鹤、悠然自得的大天鹅,和着苇波槐 曲,洋溢着生命的祥和、流露出生命的深意。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各种植物39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野大豆分布广泛。区内有天然芦苇3.3万公顷,天然杂草地1.8万公顷,天然柳林2000公顷,天然柽柳灌木林8100公顷,人工刺槐林5600 公顷。 在黄河入海口北端的孤岛上,生长着华北地区最大的平原人工刺槐林。近1.3万公顷的槐林,锁住了肆虐的风沙,挡住了北来的寒流,改善了黄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为黄河三角洲增添了一道新景观。槐林最美的季节是在暮春,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槐花开。放眼望去,遍树花蕾串串,雪白无暇,浓香四溢,沁人心脾;风过处,绿浪浮动,百里飘香,林涛之声响彻云天。如今,这片野趣天成的莽莽香雪海,这片物我合一的和 谐天地,已成为东营人心中的天堂。 行走在黄河三角洲上,人们会情不自禁地为“第二森林”惊叹,这就是黄河口繁盛茂密的芦苇荡。芦苇依河傍渠沿故道,一片接一片,一方连一方,一去数百里,连绵不断,铺天盖地。每年仲夏时节,齐刷刷、绿油油的芦苇枝叶相连,漫无边际。每当阵风掠过,苇荡起伏如潮,碧涛滚滚。整个苇荡就像一幅巨型五线谱,演奏出浑厚天然的圣音神韵。秋风送爽时节,也是芦苇的成熟季节。这时,整个苇荡犹如等待检阅的千军万马,阵容齐整,精神焕发。日渐饱满的苇穗由淡紫转为粉白,直到芦花盛放,到处是蓬蓬松松、白花花的一片,风乍起,吹来苇絮无数。看苇絮在碧蓝的天空下悠然飘飞,弥天盖地,真是令人目眩神迷。这就是让无数人流连 忘返的黄河一景——“芦花飞雪”。 物产丰富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水源充沛、土质肥沃的湿地生态,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产品。整体而言,黄河口湿地仍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肥沃的淤地上野草丛生,野草丛中野兔穿梭,肴兔肉就成为这一带的特色名吃。肴制好的兔肉微红带紫,不腥不膻,味道鲜美。这里还蕴藏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茵陈、益母草、葶苈子、菟丝子、芦苇、朴硝、车前子、苍耳、海龙、甘草、生地、黄芪、枸杞比比皆是,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你踏上黄河口这片神奇的湿地,所见所触的都是中草药。据医药部们的统计,该地区的中草药达292种。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自然保护区吸引了各类生物1917种,其中各种野生动物达1524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种。水生动物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鲟、达氏鲟,鸟类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丹顶鹤、白头鹤、大鸨、金雕、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等。这里保存完整的原始湿地生态系统和数以万亩的原生植被,每年吸引着100多万只涉禽在此迁徙经停烟波浩淼的天鹅湖,拥有63平方公里的广阔水面。这里四季水鸟不绝,日出时群鸟齐飞,日落时百鸟争鸣,特别是在冬季,上万只天鹅飞临此处栖息过冬,湖面上一群群洁白的天鹅,像天使信手扯下的片片白云,在碧水的衬托下格外高雅圣洁。 走进东营,走进黄河口湿地,就是走进了一片奇幻的人间仙境。 九曲黄河万里沙,这泥沙在接近海平面的地方堆积了河道,使黄河在入海口处多次改道。最近的不到200年中,在东营附近的改道就有五六次。我们再看《中国史稿地图册》,黄河在更长的时间里在下游走向变化更大,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在黄海入海,侵犯过淮河、海河的水道。因此,你必须慨叹黄河的霸气,他在平原上成为天河,居高临下,一发脾气就纵横千里。自然的力量可以改道,人的力量也可以。当年北宋抵御金兵掘了口子,蒋中正抗日时扒开了花园口,在他们看来,黄河是战略武器,带来了一段时间内的人为改道。在景区北门的地图前,我们还看到了规划入海水道,可能将来又会有人工改道。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布时间:2016-01-26 次数:208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西起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3′59"~35°05′01"东经110°21′49"~112°48′15"。主要保护对象为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珍稀濒危野生水禽。 保护区在199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河南三门峡库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孟津黄河湿地水禽省级自然保护区”、“河南洛阳吉利区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三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三门峡黄河国有林场”、“孟州市国有林场”的基础上于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68000hm2核心区面积20830hm2缓冲区面积8900hm2实验区面积38270hm2。 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旱涝频繁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长。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区内共低、高等植物有743种其中藻类植物118

种苔藓植物27种维管束植物598种。黄河两岸山坡、堤坡等陆地分布着天然草本植物、灌木以及农作物和少量人工营造的防护林、经济林等;湿地分布的植物主要为天然草本植物和农作物。区内湿地鸟类资源十分丰富南北区系成分相互渗透区内已知175种鸟类中其中天鹅是保护区的主要保护物种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就有黑鹳、白鹳、金雕、白肩雕、大鸨、白头鹤、白鹤、丹顶鹤、玉带海雕、白尾海雕10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有大天鹅、灰鹤等31种。还有中日签订的候鸟保护协定鸟类83种中澳签订的候鸟保护协定鸟类22种。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它不但具有河流湿地特征同时还具有库塘湿地和沼泽湿地的特征。保护好黄河湿地生态对大量栖息繁衍于其中的生物物种和黄河湿地特有的生态与环境、生物多样性对调节当地气候、涵养水源、防洪排涝、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以及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的保护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上一条: 下一条: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黄河的地理位置 及历史重要地位

黄河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重要地位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高程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于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落差2280km。黄河流域位于东经96°~119°,北纬32°~42°之间,东西长约1900km,南北宽约1100km,流域面积79.5万km(包括内流区4.2万km2),加上下游受洪水影响的范围共约91.5万km2。 地形地貌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北抵阴山,南达秦岭。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等四个地貌单元。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个阶梯。第一级阶梯是流域西部的青藏高原,位于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高程3000~5000m,有一系列的西北—东南向山脉,山顶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青海高原南沿的巴颜喀拉山绵延起伏,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祁连山脉横亘高原北缘,构成青海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黄河河源区及其支流黑河、白河流域,地势平坦,多为草原、湖泊及沼泽。 第二级阶梯大致以太行山为东界,海拔高程1000~2000m。本区内白于山以北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包括黄河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白于山以南为黄土高原、秦岭山地及太行山地。 河套平原西起宁夏下河沿,东至内蒙古托克托,长达900km,宽30~50km,海拔高程1200~900m。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发达,是宁夏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河套平原北部的阴山山脉和西部的贺兰、狼山犹如一道屏障,阻挡着阿拉善高原的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等沙漠向黄河流域腹地的侵袭。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黄河河套以南,北、东、西三面为黄河环绕,南界长城,面积约为13万km2,海拔高程1000~1400m,是一块近似方形的台状干燥剥蚀高原。高原内风沙地貌发育,北缘为库布齐沙漠,南部为毛乌素沙漠,河流稀少,盐碱湖众多。高原边缘地带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 黄土高原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鄂尔多斯高原,海拔高程1000~2000m,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地貌类形有黄土塬、梁、峁、沟

黄河湿地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及许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最为活跃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湿地还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除自然原因外,人类对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都会造成湿地某些功能的改变或丧失,使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质改变,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1-2]。目前,新乡市黄河湿地面积的减少、土壤盐碱沙化、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已成为湿地退化的主要过程[3-4]。因此,保护现有湿地、恢复退化的湿地,已经成为发挥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重要途径。为防止这些过程的进一步恶化、湿地进一步退化,现将新乡黄河湿地恢复研究概况总结如下,以期为湿地恢复提供参考。 1湿地恢复的概念 所谓湿地恢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5-6]。包括提高地下水位来养护沼泽;增强调蓄功能;迁移湿地水域中的富营养沉积物和有毒物质;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等。目前的湿地恢复实践主要集中在沼泽、湖泊、河流及滩涂湿地的恢复等方面[7]。一般在许多情况下,湿地受扰前的状态是湿林地、沼泽、滩涂或开放水体等,湿地恢复为哪一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湿地恢复管理者和计划者的选择。 在湿地恢复过程中,由于许多物种的栖息地需求和耐性不能被完全了解,因而恢复后的栖息地无法完全模拟原有特性[8]。因此,湿地恢复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全面了解受扰前湿地的环境状况、特征生物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和演替、发育特征,以更好地完成湿地的恢复和重建过程。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湿地范围逐渐萎缩 围河造田、建设用地、泥沙淤积,使区内湿地面积萎缩,削弱了湿地对洪水的调蓄和缓冲功能[9-10]。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新乡黄河湿地面积达2.478万hm2,估计目前该湿地面积不足1.5万hm2,由一个完整的通江河的大面积湿地被分割为几部分,面积明显缩小。 2.2野生动植物濒危,生物多样性降低 随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群落受到严重影响,湿地内鸟类由156种减少至130多种,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鸟类由39种减少至29种;鱼类由7目10科32种减少到25种;组成本区湿地植物有多种,水域分布主要为眼子菜科、金鱼藻科、睡莲科和浮萍科植物;沼泽地分布则以香蒲科、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多,这些植物也大量减少[11-1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人类的过度开发建设、生境的破碎、环境污染和外来种入侵。 2.3水源干枯,沙荒盐碱面积扩大 湿地的需水量是湿地为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以及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而需要的量,可以分为生态需水量和环境需水量。生态需水量是维持自身存在、发展过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需要的水量,环境需水量则侧重支持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及改善环境而需要的水量。由于新乡黄河湿地水源补给的季节性、不稳定性和地方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湿地水源问题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和丧失,最终导致沙荒盐碱地面积扩大[12-15]。 3湿地恢复的原则和目标 3.1湿地恢复的基本原则 3.1.1可行性原则。湿地恢复的可行性主要包括环境的可行性和技术的可操作性。现时的环境状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其内部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尽管可以在湿地恢复过程中人为创造一些条件,但只能在退化湿地基础上加以引导,而不是强制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恢复具有自然性和持续性[16]。不同的环境状况,花费的时间也就不同,甚至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恢复很难进行。新乡黄河湿地具有暧温带内陆平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黄河流域文化2009-05-12 20:35:02 阅读439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 阅 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炎帝和黄帝部落 最开始都居住在黄河流域 慢慢向长江流域发展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泾河、渭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大汶河等三十四条。流域面积约为752 000平方千米,居住约1亿多人口。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要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山岭高原到处长满了森林,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这时在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从上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这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生于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呢?这同黄河流域古代适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优越地理环境紧密相关。尤其在古代,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环境条件十分重要。据考古学研究,远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很温暖的。当时的安阳人种水稻,是从阳历的三月开始,比现在大约早一个月。在一块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着人们曾猎获一头大象。因此科学家们推断,3 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日 的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 另外,据古地理学研究,这一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影响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许多植物,形成本区植物种属繁多的特点。这对古人类的生活也是极为有利的。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广大的黄土地带。这种土壤质地均一,结构疏松多孔,既利于简陋农具的耕耘,又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层毛细管发达,孔隙率达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涝能力强。尤其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碳酸钙含量达8~19%,含其他矿物成分不下五十种。这些对原始的农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3 湿地玛曲生态悲歌(整理精校版)

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3 湿地玛曲生态悲歌 素材汇编 1211 2045 玛曲湿地是青藏高原湿地面积较大,特征明显,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湿地之一,湿地保护区总面积37.5万公顷,保护区内泥炭储量丰富,达15.9亿立方米。再加上玛曲县境内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和沼泽湿地,构成黄河上游完整的水源体系。但由于水土流失和干旱荒漠化,黄河首曲湿地面积曾严重萎缩,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40多万公顷萎缩至上世纪末的30多万公顷。 地处三江源地区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几个县区的名字都与河流有关系。黄河从发源后的第一个大弯就是玛曲县,而玛曲就是藏语“黄河”的意思;和玛曲相邻的县区碌曲县境内有着高原神湖“尕海湖”,而碌曲这个县名就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藏语;闻名中外的拉卜楞寺所在地夏河县,县名就直接是以流经当地的大夏河而命名…… 甘南州境内,有黄河、白龙江、洮河、大夏河及其122条支流发源或流经,州内水域面积达44.75万亩。特别是黄河在甘南州内玛曲县流经433公里,径流量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184.13亿立方米的58.7%,被誉为“黄河蓄水池”和“中华水塔”,是维系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 近日记者跟随“陇原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走入这片遍布湿地、草原和森林的高原,看到这片土地因为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在这里生态修复和保护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曲湿地大面积干涸萎缩 玛曲,是藏语“黄河”的意思,黄河也在这里转了第一个大弯,因此,也被称为“黄河首曲”。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从青海省久治县门堂乡流入玛曲县木西合乡境内,环流该县七乡一镇复入青海省,流程达433公里。该县境内黄河支流众多,其中一级支流达27条之多,二、三级支流多达300余条。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充区和调蓄区,素有“高原水塔”之称号,被誉为“地球之肾”和“天然蓄水池”。 在记者采访期间,当地发生了气象站建站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雨,降雨造成5人死亡、1.2万人受灾。在这场降雨过后,记者来到了湿地面积较大的阿万仓乡,雨后的阳光把湿地照耀的异常美丽,但在平日里,许多沼泽湿地都大面积干涸。

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黄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的应用往往是城市特色的所在,我们对黄河湿地景观的规划正是将原有的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作为湿地的特色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整个规划设计在恢复、利用、保护这些景观要素的基础上,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为出发点,进一步打造新的"自然林区" 形生态景观区。 一、项目定位、设计指导思想 该项目的基本定位:"休闲、旅游、文化",本设计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自然优先原则为出发点,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使黄河景观湿地具有主题性、自然性、生态性等特点。 设计指导思想 1、整体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在保护中分阶段开发的原则; 3、恢复沙枣林区,尽可能扩大红柳林片区的原则; 4、强调生态注重湿地景观区域原始的生态功能,体现河流景观、地质地貌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做到保护与开发、整治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5、突显黄河景观湿地万亩红柳的特色景观,以独特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相结合,营造湿地景观区的深厚文化内涵。 6、突出主题,以保护自然景观、生态旅游为核心,兼有文化旅游等多功能,创造一个富有个性、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完善的景观湿地区。 二、景观规划内容 我们将黄河景观湿地定位于"生命之岛,一个自然自己自由的原生态栖息场所"。岛是一个原生态场所,拥有自成体系的生态平衡系统和生物链,拥有繁茂的自然植被和特色的地貌文化,是黄河景观湿地设计的主题。 黄河景观湿地总体布局从设计构思出发,拓展了传统天然合一的理念,挖掘地方特色,展现"岛、水、树林"的主题,以自然景色为景观湿地的主调,将原有的山体地形、水系、树林加以保护、改造、整合、通过不同的手法展现"岛、水、树林"的概念,将整个环境融入到黄河的大背景中,表达出对"岛、水、树林"的追求,设计中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岛与水的融合,创造出了富于趣味的空间;利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不同高差的观赏点和多条观景视线轴的设置,依据疏密有致的原则布置景观,使整个湿地景观的流线更富趣味。 1、功能结构 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规划提出兴建“一个黄河码头,两个滨河广场,三条景观轴,六个新区入口广场”的功能结构。

黄河大合唱赏析完整

《黄河大合唱》赏析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抗战时期的伟大史诗,以其铿锵有力的力道影响着抗日的人民,激励着中华名族的前进。如此伟大的作品,当它出现在和平安逸的今天,更能给人以一种精神上的催化、灵魂上的洗涤。 与其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振奋人心的作品,不如说它是被压迫的人民奋起反抗的动力。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听完《黄河大合唱》,每一章节,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再配上激昂的旋律与深情的朗诵,使人顿时心生敬畏,唤起了灵魂深处的斗志。下面,就分三方面对其进行我个人浅陋的赏析。 一、硝烟弥漫中的产物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其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音乐成就与独创性。这首作品的创作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庄严地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这部作品的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音乐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征性、艺术性为我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

时代精神。 二、浅谈《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8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采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的篇章特色:管弦乐队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对全曲进行了极富特点的描绘.乐队效果色彩浓郁。音乐刻画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几个主题经过发展后交织征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高潮;《黄河船夫曲》采用了劳动号子的体裁形式,展现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与暴风雨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表现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和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的优秀品质。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