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泉州博物馆导游词

泉州博物馆导游词

泉州博物馆导游词

【篇一:泉州概况导游词】

泉州概况导游词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依山面海,北承省会福州,南接厦门特区,东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陆地面积1101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1360平方千米,人口658万。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

优秀旅游城市,古代“丝绸之路”起点,也是全国著名侨乡,台湾汉

族同胞的主要聚集地,目前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泉

州籍华侨华人达600多万人,港澳同胞68万多人,长期以来,

泉州的广大海外乡亲和台胞爱国爱乡,为我市的各项建设事业作出

了重大贡献。

泉州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东晋时期,由于北方连年战乱,大量中原晋人南迁入境,开始

了泉州的大规模开发,泉州现有人口大部分属中原晋人后裔,泉州

的母亲河遂被称为“晋江”。泉州建市最早是在公元718年,是一

座千年古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泉州的建置

不断演变,目前隶属福建省,下辖4区3市5县,其中汉族占人口

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

普通话。

泉州的气候也非常适合居住,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

温18-20℃,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有一首诗道:“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道出了泉州气候温暖宜人的特点。

泉州的得名还有一个典故,据说是因为城北的清源山上有一孔甘泉(俗称虎乳泉),因此山称泉山,州称泉州。另外,泉州古时还有很多

别称,例如:因古城形似鲤鱼,故称“鲤城”;又因四季常温,得名“温陵”;五代时,此地曾环城遍植刺桐树,遂称“刺桐城”。泉州的“刺桐港”从唐代到元朝,一直是中国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是古代“海

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这些优雅的别称,随着泉州海外交通的发达而声蜚海外,时至今日这些名称仍然为大

家所熟悉。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积淀深厚,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这点在清源山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包

括世界各大宗教,如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印

度教、摩尼教等,形成了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特点。此外,泉州作

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拥有各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七百多处,其中国家级20处。其中级负盛名的有:中国

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净寺,世界唯一的摩尼佛像雕刻,中国最大

的老君石雕坐像,千年古刹开元寺及东西塔、民族英雄郑成功史迹,中国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以及将惠东风俗、海滨风光、石雕艺术

融为一体的崇武古城等等。因此而享有“地下文物看西安,地上文物

看泉州”的美誉。并且保留着以南戏、南音、南少林、南建筑为代表

的文化遗产和梨园戏、高

甲戏、提线木偶等全国特色剧种。说起提线木偶,在08年的欧云辉

开幕式上表演的提线木偶节目正式我们福建籍提线木偶大师的精彩

演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和中国南音已

列为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来到泉州就不得不提一下这边的名产,其中惠安石雕、德化陶瓷、

安溪铁观音为泉州三宝,鲤城木偶头、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等土

特名产,闻名遐迩,是馈赠亲朋挚友的上乘礼品,远销海内外。

泉州被列为闽南厦漳泉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福建

省首位,是中国民营最发达的地区,素有中国民营之都美誉。泉州

人民立足实际,奋力打造特色经济,促使泉港“石化基地”、丰泽“中

国树脂工艺之乡”、晋江“中国鞋都”、石狮“中国服装名城”、南安

“中国建材之乡”、惠安“中国石雕之乡”、德化“工艺陶瓷之乡”、永

春“芦柑之乡”、安溪“乌龙茶之乡”等特色经济的形成并驰名海内外,全市所有县(市)均跻身全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行列。2003年,县域经济取得新进展,晋江、石狮、惠安和南安四

县(市)再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市)。

泉州以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和秀出东南的自然

风光,交相辉映,使泉州成为一个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旅游胜地,吸

引着来自海内外的游客。

【篇二: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海外交通史为专题的博物馆。1959年创建,新馆于1991年建成。它的外型象一艘扬帆起航的大

海船,内设有“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泉州

民俗文化陈列馆”和“中国古代船模馆”等四个展馆。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我们将从大量的珍贵文物和模型中去

了解古代泉州、了解古代刺桐港的兴衰。泉州,古称“刺桐”,作为

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占有

重要的历史地位。

而私商贸易迅速崛起。大批移民流向海外,泉州因此成了一个著名

的侨乡。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古代泉州府的版图。古代泉州府的管辖范围包括

德化、永春、安溪、晋江、石狮、惠安、南安,以及解放后划归厦

门的同安和现属台湾的金门岛。古刺桐港素有“三湾十二港”之称。“三湾”所指的是: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在每个港湾中各有四

个支港,由此而组成了这个著名的东海名港。在这个沙盘中所标出

的是泉州省级、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泉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

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二处,

其中大部份与泉州悠久的海洋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记载福建最早的居住者是闽越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就已“善于造舟“。从1920 年在福建连江出土的独木舟残件,能够明显地

看到有火烘烤的痕迹,这说明在当时人们已经能够用火和石斧制造

独木舟用于海事活动。由独木舟发展而来“舢写船”形状象一只栩栩

如生的水鸟,它已经具备了福船的一些特征,可以说是福船的前身。在公元后的十六个世纪里,福船以它优良的性能、先进的技术成为

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种之一。

三国孙吴时,晋人因永嘉之乱南迁。现在泉州地区的王、林、陈、黄、郑、唐、邱、何、胡等姓氏的祖先,多来自于中原。他们来到

晋江的两岸,沿江而居,开始把这条江称为“晋江”。三国吴景帝永

安三年(公元260年),由于晋江人南迁,闽南地区人口增加。吴

国设置东安县加强管理。管辖南安、晋江、同安三县,县治设在今

天的南安丰州,使丰州成为当时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0年,在丰州出土了“太康五年六月六日作”的基础和一批随葬的

陶制日用品,至今,闽南农村的一些生活用品仍保留着当时的风貌。经过两晋的发展,泉州海上活动渐渐活跃,到了南朝,泉州已经有

大船通航南洋。有记载最早来到泉州的第一个外国人是印度僧人拘

那罗陀(真谛)。他曾两次想由拉州乘大船前往梭伽修国(今马来

西亚),都因遇到风浪,而不能成功。在九日山下的延福寺里,由

他历时多年翻译了《金刚经》等经文,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份贡献。至今九日山仍存有一块“翻经石”,是传说中拘那罗陀翻译经文

所在地。

唐代是泉州港海上交通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泉州和福州分治;而到了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泉州治所从南安

迁移到了现在的泉州市区。这时,泉州户口,发展到三万五千五百

七十一户,约十几万人口。泉州经济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农业、织

造业、陶瓷业、冶炼业等在这一阶段都已经初具规模,这为泉州在

宋元时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奠定了一定基础。这时期

泉州的海外贸易交通发展十分迅速。1982年,在开元柳三娘佛塔中

所发现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经幢上刻有“海路都指挥使“的名称,这就是当时专设的管理海外贸易的官职名称。可见当时泉州的海外

贸易已经发展到需要由专人的管理。唐五代时,泉州节度使留从效

为适应海外贸易的发展而扩展城区,并沿城环植刺桐树。

从此,外国人亲切地称泉州为“宰桐”(zaitun)。但是,它在阿拉伯语中的含义却是油橄榄。这或许是他们睹物思情,看到了刺桐花,

想起了故乡的缘故。

宋元两朝,是泉州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泉州与汴京

(开封)、京北府(西安)、杭州、福州、长沙、庐陵、南京同称

为全国八大城市。城市户口由唐元和年间的三万多户增加到淳枯年

间的二十五万五千七百五十八户,已经拥有百万人口。为适应港口

城市的发展需要,泉州又多次扩修城墙,这里所陈列的宋代城墙,

就是南宋嘉定年间,以“胡贾簿录之资”大修的历史见证。

宋时商船外出经商,一定要持有市舶司发给的公凭。李充公凭就是

当时由宁波市舶司发出的。李充是一位泉州商人,他带领商船到日

本经商,并将公凭留在了日本。公凭中记载了纲首,也就是船长李充,并且将一艘船的甲板分成几个区域,分别记明负责各个区域船

员的姓名。另外,还详细记载了船上所载的货物。可以说它是最早

的出国签证。由于当时泉州没有设市舶司,泉州商人外出经商都绕

道宁波领取公凭,给许多经商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北宋元枯

二年(公元1087年),中央政府在泉州设置了市舶司,下设堆放货

物的市舶库和接待外宾的来远驿。便利了过往商人的贸易活动。

为了将优质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港口,泉州人架起了中国第一

座跨海石桥一洛阳桥。这座桥梁首创筏形桥基,并且采用种植牡蛎

的方法加固桥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生物学和工程学综合运用的

最成功的例子。洛阳桥建成之后,港口附近的许多地方纷纷仿照它

的造桥方法,建成了许多长度不一的跨海石桥。其中堪称中国最长

的古代跨海石桥的是安平桥,桥长2250米,俗称“五里桥”,素有

“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说。当时人们这样形容泉州的桥:闽中桥梁甲

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

古代泉州人的智慧卓越超群,早在一千多年前,他们就能够用“桐油

加钉子”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种:福船中的泉州船。1925年,泉州湾后诸港曾出士了一艘宋代古船,残长24.2米,宽9.15米,复

原之后,它的长度可以达到36米,宽11米,载重量200吨以上,

是当时泉州所造的中型的货运海船。从它的剖面模型上,我们可以

发现它有十三个水密隔仓,水密隔仓在中国的运用始于唐代,比欧

洲早了一千一百多年。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这艘船模上发现,它的

船锚采有物是木爪石碇的结构。近百年来在日本、朝鲜等地发现有

不少与泉州船相雷同的碇石,这足以证明古代泉州船的足迹。

近年来,我们在港口附近发现多艘沉船。其中1980年在法石湾发

现的一艘载重量吨左右的宋船上,有一片蔑帆的残件,属国内唯一

的一件珍贵文物。蔑帆是泉州古代海船用帆的一种类型。在南宋前,棉花种植纺织没有广泛推广之前,只有官船才用得起昂贵的丝织品

作帆。聪明的泉州人用蔑片、竹叶等天然植物原料制成蔑帆,一直

到明朝仍广泛运用。

一艘艘性能优良的泉州船驶向朝鲜、日本、驶向东南亚,甚至远渡

重洋,驶向非洲东部,驶向地中海,将精美的刺桐缎和中国瓷器带

到了世界各地。同时也载回了无数为经商、传教等不同目的而来的

海外友人。

明代,是中国及全世界航海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提起“郑和下西洋”,总能牵动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郑和率

领由两万七千多人和近两百多艘福船组成的

船队由泉州起航,浩浩荡荡驶向“西洋”,你可知其中有多少泉州人

辛勤的汗水。据史料记载,郑和船队中百分之七十五的水手来自福建,仅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在福建订造的海船,就有一百

三十多艘。郑和宝船,是船队中的指挥舰。史书记载“长四十四丈四,宽十人丈“,为福船型。复原后长约126米,宽约51米,载重量可

达七千多吨,排水量一万五千吨,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万吨轮。由于当时没有机械设备来推进它,只有充分利用风力,因而它的帆

特别多,史称“九桅十二帆”。

然而,就在郑和船队满载和平和友谊驶向世界各地传播大国礼邦的

优秀文化时,明朝政府两度宣布实行“海禁”,只允许泉州和流球通商,泉州由此成了对琉球贸易的中心港口,两地关系渐密切。明洪

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赐福建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这对当地的经济

文化发展及朝贡贸易的进行,起了很大作用。现在日本仍保留有这

三十六姓的族谱,证明了琉球和泉州的亲缘关系。

作为当时中国的一个附属国,琉球王要由明朝册封,在历代册封琉

球使一览表上,我们能看到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至清同治五

年(公元1866年)的四百多年间,共有二十五位使臣前往琉球册封。“封舟”是册封使臣所乘坐的船只,都是由朝廷下令福建承造新船或

买船改装。据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所造的一艘封舟,长15丈,宽3.16丈,有28舱,并有三层船舱,船尾还建有尾楼,安放海神妈祖,祈祷平安。

在明代,倭寇曾多次进犯我国沿海。泉州作为一个沿海大城,自然

也不可幸免。明嘉靖年间倭寇犯境的简表显示,在短短的四十四年里,倭寇进犯达十五次之多,每一次都给泉州沿海人民带来了巨大

灾难。

为了抵御倭寇进犯,泉州人铸造了大大小小的铁炮,有的重达一万

多斤。同时,泉州还涌现了一大批抗倭英雄,其中有和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的俞大猷。

由于“海禁”,刺桐的官商贸易日渐衰弱。沿海商人的贸易受到影响。为了同朝廷相抗衡,沿海许多海商纷纷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船队从事

私商贸易,最具代表性的是郑氏海商集团。创始人郑芝龙,在年轻

时到过日本,并在乎户与田川七左展门之女结婚,生长子郑成功。

郑氏集团将日本作为主要贸易对象,同时与荷兰等国及东南亚地区

有贸易往来。在我国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早的私商活动出现在安平港,这里可直通金门、厦门,是闽南水

陆交通枢纽之一。安平商人早在唐代就航行海外。明代,他们的贩

海活动达到鼎盛时期,足以和安徽商人相匹敌。到了明代中晚期,

私商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漳州的月港,并逐渐向厦门港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沿海的产生,为寻求生路,大批移民涌向海外,使泉州成了一个著名的侨乡。据统计现在世界各地的泉州藉华侨已

达人百多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他们的出国,

使中外民俗文化出现了一场奇特的交融。至今,我们还能够在世界

许多地方发现中国风格的“石敢当“、泉州式的“风狮爷”;也能够在

泉州发现许多有异国情调的物品,“萨兀”就是印尼华侨参加巴厘岛

宗教活动的用品。泉州的建筑风格,也受到海外的影响。例如,最

繁华的中山路两旁的骑楼,就是受东南亚风格的影响而建的。同时

随着近代华侨由东南亚向世界各地移民,类似的风格也出现在悉尼、旧金山等地方唐人街。

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总会有众多的香客从世界各地云集湄洲,拜祭

海神妈祖。妈祖,姓林名默,相传她经常拯救海上遇险的船只,为

乡亲行医看病,死后被奉为神。宋朝时,沿海各地的海民和航海者

把妈祖奉为海神。北起丹东,南至广州的重要港口都建有妈祖庙。

通过华侨,妈祖信仰传到了世界各地,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

祖庙。在这近千座妈祖庙中,大部份庙宇是由泉州分炉出去的。因

而始建于南宋庆历二年(公元1196年)的泉州天后宫,是中国八百

多座天后官中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妈祖已经不仅仅

是海上保护神,她更成了许多海外赤子思乡情节难以割舍的一部份。我们所熟悉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继承并发展了郑氏海商集团的贸

易之后以商养战。公

元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但是公元1662年,

就因病去世并安葬在台湾,公元1699年,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率部

回归祖国时,将他的遗骨带回家乡安葬。至今,我们仍然能够从水

头郑成功墓出土画像的复制品中,一睹这位民族英雄的风采。

随着明清两朝闭关锁国以及古刺桐港港口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

古刺桐港逐渐衰弱了。但是,通过这个海交史陈列馆,我们不难想

象出当年“缠头赤足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宾”的辉煌岁月。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几百年后的今天,这再度开放的城市,

将会迎来更灿烂的明天。

【篇三: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导游词】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我们将从大量的珍贵文物和模型中去

了解古代泉州、了解古代刺桐港的兴衰。泉州,古称“刺桐”,作为

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占有

重要的历史地位。

而私商贸易迅速崛起。大批移民流向海外,泉州因此成了一个著名

的侨乡。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古代泉州府的版图。古代泉州府的管辖范围包括

德化、永春、安溪、晋江、石狮、惠安、南安,以及解放后划归厦

门的同安和现属台湾的金门岛。古刺桐港素有“三湾十二港”之称。“三湾”所指的是: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在每个港湾中各有四

个支港,由此而组成了这个著名的东海名港。在这个沙盘中所标出

的是泉州省级、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泉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

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二处,

其中大部份与泉州悠久的海洋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记载福建最早的居住者是闽越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就已“善于造舟“。从1920 年在福建连江出土的独木舟残件,能够明显地

看到有火烘烤的痕迹,这说明在当时人们已经能够用火和石斧制造

独木舟用于海事活动。由独木舟发展而来“舢写船”形状象一只栩栩

如生的水鸟,它已经具备了福船的一些特征,可以说是福船的前身。在公元后的十六个世纪里,福船以它优良的性能、先进的技术成为

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种之一。

三国孙吴时,晋人因永嘉之乱南迁。现在泉州地区的王、林、陈、黄、郑、唐、邱、何、胡等姓氏的祖先,多来自于中原。他们来到

晋江的两岸,沿江而居,开始把这条江称为“晋江”。三国吴景帝永

安三年(公元260年),由于晋江人南迁,闽南地区人口增加。吴

国设置东安县加强管理。管辖南安、晋江、同安三县,县治设在今

天的南安丰州,使丰州成为当时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0年,在丰州出土了“太康五年六月六日作”的基础和一批随葬的

陶制日用品,至今,闽南农村的一些生活用品仍保留着当时的风貌。经过两晋的发展,泉州海上活动渐渐活跃,到了南朝,泉州已经有

大船通航南洋。有记载最早来到泉州的第一个外国人是印度僧人拘

那罗陀(真谛)。他曾两次想由拉州乘大船前往梭伽修国(今马来

西亚),都因遇到风浪,而不能成功。在九日山下的延福寺里,由

他历时多年翻译了《金刚经》等经文,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份贡献。至今九日山仍存有一块“翻经石”,是传说中拘那罗陀翻译经文

所在地。

唐代是泉州港海上交通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泉州和福州分治;而到了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泉州治所从南安

迁移到了现在的泉州市区。这时,泉州户口,发展到三万五千五百

七十一户,约十几万人口。泉州经济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农业、织

造业、陶瓷业、冶炼业等在这一阶段都已经初具规模,这为泉州在

宋元时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奠定了一定基础。这时期

泉州的海外贸易交通发展十分迅速。1982年,在开元柳三娘佛塔中

所发现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经幢上刻有“海路都指挥使“的名称,这就是当时专设的管理海外贸易的官职名称。可见当时泉州的海外

贸易已经发展到需要由专人的管理。唐五代时,泉州节度使留从效

为适应海外贸易的发展而扩展城区,并沿城环植刺桐树。从此,外

国人亲切地称泉州为“宰桐”(zaitun)。但是,它在阿拉伯语中的含义却是油橄榄。这或许是他们睹物思情,看到了刺桐花,想起了故乡的缘故。

宋元两朝,是泉州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泉州与汴京(开封)、京北府(西安)、杭州、福州、长沙、庐陵、南京同称为全国八大城市。城市户口由唐元和年间的三万多户增加到淳枯年间的二十五万五千七百五十八户,已经拥有百万人口。为适应港口城市的发展需要,泉州又多次扩修城墙,这里所陈列的宋代城墙,就是南宋嘉定年间,以“胡贾簿录之资”大修的历史见证。

宋时商船外出经商,一定要持有市舶司发给的公凭。李充公凭就是当时由宁波市舶司发出的。李充是一位泉州商人,他带领商船到日本经商,并将公凭留在了日本。公凭中记载了纲首,也就是船长李充,并且将一艘船的甲板分成几个区域,分别记明负责各个区域船员的姓名。另外,还详细记载了船上所载的货物。可以说它是最早的出国签证。由于当时泉州没有设市舶司,泉州商人外出经商都绕道宁波领取公凭,给许多经商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北宋元枯二年(公元1087年),中央政府在泉州设置了市舶司,下设堆放货物的市舶库和接待外宾的来远驿。便利了过往商人的贸易活动。

为了将优质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港口,泉州人架起了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一洛阳桥。这座桥梁首创筏形桥基,并且采用种植牡蛎的方法加固桥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生物学和工程学综合运用的最成功的例子。洛阳桥建成之后,港口附近的许多地方纷纷仿照它的造桥方法,建成了许多长度不一的跨海石桥。其中堪称中国最长的古代跨海石桥的是安平桥,桥长2250米,俗称“五里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说。当时人们这样形容泉州的桥: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

古代泉州人的智慧卓越超群,早在一千多年前,他们就能够用“桐油加钉子”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船种:福船中的泉州船。1925年,泉州湾后诸港曾出士了一艘宋代古船,残长24.2米,宽9.15米,复原之后,它的长度可以达到36米,宽11米,载重量200吨以上,是当时泉州所造的中型的货运海船。从它的剖面模型上,我们可以发现它有十三个水密隔仓,水密隔仓在中国的运用始于唐代,比欧洲早了一千一百多年。另外,我们还可以从这艘船模上发现,它的船锚采有物是木爪石碇的结构。近百年来在日本、朝鲜等地发现有不少与泉州船相雷同的碇石,这足以证明古代泉州船的足迹。

近年来,我们在港口附近发现多艘沉船。其中1980年在法石湾发

现的一艘载重量吨左右的宋船上,有一片蔑帆的残件,属国内唯一

的一件珍贵文物。蔑帆是泉州古代海船用帆的一种类型。在南宋前,棉花种植纺织没有广泛推广之前,只有官船才用得起昂贵的丝织品

作帆。聪明的泉州人用蔑片、竹叶等天然植物原料制成蔑帆,一直

到明朝仍广泛运用。

一艘艘性能优良的泉州船驶向朝鲜、日本、驶向东南亚,甚至远渡

重洋,驶向非洲东部,驶向地中海,将精美的刺桐缎和中国瓷器带

到了世界各地。同时也载回了无数为经商、传教等不同目的而来的

海外友人。

明代,是中国及全世界航海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提起“郑和下西洋”,总能牵动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郑和率

领由两万七千多人和近两百多艘福船组成的船队由泉州起航,浩浩

荡荡驶向“西洋”,你可知其中有多少泉州人辛勤的汗水。据史料记载,郑和船队中百分之七十五的水手来自福建,仅在永乐元年(公

元1403年),在福建订造的海船,就有一百三十多艘。郑和宝船,

是船队中的指挥舰。史书记载“长四十四丈四,宽十人丈“,为福船型。复原后长约126米,宽约51米,载重量可达七千多吨,排水量

一万五千吨,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万吨轮。由于当时没有机械

设备来推进它,只有充分利用风力,因而它的帆特别多,史称“九桅

十二帆”。

然而,就在郑和船队满载和平和友谊驶向世界各地传播大国礼邦的

优秀文化时,明朝政府两度宣布实行“海禁”,只允许泉州和流球通商,泉州由此成了对琉球贸易的中心港口,两地关系渐密切。明洪

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赐福建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这对当地的经济

文化发展及朝贡贸易的进行,起了很大作用。现在日本仍保留有这

三十六姓的族谱,证明了琉球和泉州的亲缘关系。

作为当时中国的一个附属国,琉球王要由明朝册封,在历代册封琉

球使一览表上,我们能看到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至清同治五

年(公元1866年)的四百多年间,共有二十五位使臣前往琉球册封。“封舟”是册封使臣所乘坐的船只,都是由朝廷下令福建承造新船或

买船改装。据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所造的一艘封舟,长15丈,宽3.16丈,

有28舱,并有三层船舱,船尾还建有尾楼,安放海神妈祖,祈祷平安。

在明代,倭寇曾多次进犯我国沿海。泉州作为一个沿海大城,自然

也不可幸免。明嘉靖年间倭寇犯境的简表显示,在短短的四十四年里,倭寇进犯达十五次之多,每一次都给泉州沿海人民带来了巨大

灾难。

为了抵御倭寇进犯,泉州人铸造了大大小小的铁炮,有的重达一万

多斤。同时,泉州还涌现了一大批抗倭英雄,其中有和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的俞大猷。

由于“海禁”,刺桐的官商贸易日渐衰弱。沿海商人的贸易受到影响。为了同朝廷相抗衡,沿海许多海商纷纷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船队从事

私商贸易,最具代表性的是郑氏海商集团。创始人郑芝龙,在年轻

时到过日本,并在乎户与田川七左展门之女结婚,生长子郑成功。

郑氏集团将日本作为主要贸易对象,同时与荷兰等国及东南亚地区

有贸易往来。在我国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早的私商活动出现在安平港,这里可直通金门、厦门,是闽南水

陆交通枢纽之一。安平商人早在唐代就航行海外。明代,他们的贩

海活动达到鼎盛时期,足以和安徽商人相匹敌。到了明代中晚期,

私商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漳州的月港,并逐渐向厦门港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沿海的产生,为寻求生路,大批移民涌向海外,使泉州成了一个著名的侨乡。据统计现在世界各地的泉州藉华侨已

达人百多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他们的出国,

使中外民俗文化出现了一场奇特的交融。至今,我们还能够在世界

许多地方发现中国风格的“石敢当“、泉州式的“风狮爷”;也能够在

泉州发现许多有异国情调的物品,“萨兀”就是印尼华侨参加巴厘岛

宗教活动的用品。泉州的建筑风格,也受到海外的影响。例如,最

繁华的中山路两旁的骑楼,就是受东南亚风格的影响而建的。同时

随着近代华侨由东南亚向世界各地移民,类似的风格也出现在悉尼、旧金山等地方唐人街。

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总会有众多的香客从世界各地云集湄洲,拜祭

海神妈祖。妈祖,姓林名默,相传她经常拯救海上遇险的船只,为

乡亲行医看病,死后被奉为神。宋朝时,沿海各地的海民和航海者

把妈祖奉为海神。北起丹东,南至广州的重要港口都建有妈祖庙。

通过华侨,妈祖信仰传到了世界各地,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

祖庙。在这近千座妈祖庙中,大部份庙宇是由泉州分炉出去的。因

而始建于南宋庆历二年(公元1196年)的泉州天后宫,是中国八百

多座天后官中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妈祖已经不仅仅

是海上保护神,她更成了许多海外赤子思乡情节难以割舍的一部份。我们所熟悉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继承并发展了郑氏海商集团的贸

易之后以商养战。公元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但是公元1662年,就因病去世并安葬在台湾,公元1699年,郑成

功的孙子郑克爽率部回归祖国时,将他的遗骨带回家乡安葬。至今,我们仍然能够从水头郑成功墓出土画像的复制品中,一睹这位民族

英雄的风采。

通航南洋.有记载最早来到泉州的第一个外国人是印度僧人拘那罗陀(真谛) .他曾两次想

由拉州乘大船前往梭伽修国(今马来西亚) ,都因遇到风浪,而不能成功.

在九日山下的延福寺里,由他历时多年翻译了《金刚经》等经文,为佛

教的传播作出了-份贡献.至今九日山仍存有一块翻经石 ,是传说中拘

那罗陀翻译经文所在地. 唐代是泉州港海上交通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景云二年(公元 711 年)泉州和福州分治;而到了开元六年(公元 718 年)

泉州治所从南安迁移到了现在的泉州市区.这时,泉州户口,发展到三

万五千五百七十一户,约十几万人口.泉州经济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农业,织造业,陶瓷业,冶炼业等在这一阶段都已经初具规模, 这为泉州在

宋元时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奠定了一定基础.这时期泉

州的海外贸易交通发展十分迅速.1982 年,在开元柳三娘佛塔中所发

现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经幢上刻有海路都指挥使的名称,这就是当

时专设的管理海外贸易的官职名称.可见当时泉州的海外贸易已经发

展到需要由专人的管理. 唐五代时,泉州节度使留从效为适应海外贸易

的发展而扩展城区,并沿城环植刺桐树.从此,外国人亲切地称泉州为

宰桐 (zaitun) .但是,它在阿拉伯语中的含义却是油橄榄.这或许是他

们睹物思情,看到了刺桐花,想起了故乡的缘故. 宋元两朝,是泉州交通

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泉州与汴京(开封) ,京北府(西安) ,杭州,

福州,长沙,庐陵,南京同称为全国八大城市.城市户口由唐元和年间的

三万多户增加到淳枯年间的二十五万五千七百五十八户,已经拥有百

万人口.为适应港口城市的发展需要,泉州又多次扩修城墙,这里所陈

列的宋代城墙, 就是南宋嘉定年间,以胡贾簿录之资大修的历史见证.

宋时商船外出经商,一定要持有市舶司发给的公凭.李充公凭就是当时

由宁波市舶司发出的.李充是一位泉州商人,他带领商船到日本经商,

并将公凭留在了日本.公凭中记载了纲首,也就是船长李充,并且将一

艘船的甲板分成几个区域,分别记明负责各个区域船员的姓名.另外,

还详细记载了船上所载的货物.可以说它是最早的出国签证.由于当时泉州没有设市舶司,泉州商人外出经商都绕道宁波领取公凭,给许多经商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北宋元枯二年(公元 1087 年) ,中央政府在泉州设置了市舶司,下设堆放货物的市舶库和接待外宾的来远驿.便利了过往商人的贸易活动. 为了将优质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港口, 泉州人架起了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一洛阳桥.这座桥梁首创筏形桥基,并且采用种植牡蛎的方法加固桥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生物学和工程学综合运用的最成功的例

建,仅在永乐元年(公元 1403 年) ,在福建订造的海船,就有一百三十

多艘.郑和宝船,是船队中的指挥舰.史书记载长四十四丈四,宽十人丈,为福船型.复原后长约 126 米,宽约 51 米,载重量可达七文摘:泉州博

物馆导游词)地传播大国礼邦的优秀文化时,明朝政府两度宣布实行海禁 ,只允许泉州和流球通商,泉州由此成了对琉球贸易的中心港口,两地关系渐密切.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赐福建人三十六姓移民琉球,

这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及朝贡贸易的进行,起了很大作用.现在日本仍保留有这三十六姓的族谱,证明了琉球和泉州的亲缘关系. 作为当

时中国的一个附属国,琉球王要由明朝册封,在历代册封琉球使一览表上,我们能看到明永乐二年(公元 1404 年)至清同治五年(公元 1866 年)的四百多年间,共有二十五位使臣前往琉球册封. 封舟是册封使臣所

乘坐的船只,都是由朝廷下令福建承造新船或买船改装.据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 1605 年)所

造的一艘封舟,长 15 丈,宽 3.16 丈,有 28 舱,并有三层船舱,船尾还建有尾楼, 安放海神妈祖,祈祷平安. 在明代, 倭寇曾多次进犯我国沿海. 泉州作为一个沿海大城, 自然也不可幸免. 明嘉靖年间倭寇犯境的简

表显示,在短短的四十四年里,倭寇进犯达十五次之多, 每一次都给泉

州沿海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为了抵御倭寇进犯, 泉州人铸造了大大

小小的铁炮, 有的重达一万多斤. 同时, 泉州还涌现了一大批抗倭英雄,其中有和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的俞大猷. 由于海禁 ,刺桐的官商贸易

日渐衰弱.沿海商人的贸易受到影响.为了同朝廷相抗衡,沿海许多海

商纷纷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船队从事私商贸易,最具代表性的是郑氏海商集团.创始人郑芝龙,在年轻时到过日本,并在乎户与田川七左展门

之女结婚,生长子郑成功.郑氏集团将日本作为主要贸易对象,同时与荷兰等国及东南亚地区有贸易往来.在我国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

早的私商活动出现在安平港,这里可直通金门,厦门,是闽南水陆交通枢纽之一.安平商人早在唐代就航行海外.明代,他们的贩海活动达到鼎

盛时期,足以和安徽商人相匹敌.到了明代中晚期,私商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漳州的月港,并逐渐向厦门港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沿海的产生,为寻求生路,大批移民涌向海外,使泉州成了一个著名的侨乡.据统计现在世界各地的泉州藉华侨已达人百多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他们的出国,使中外民俗文化出现了一场奇

特的交融. 至今,我们还能够在世界许多地方发现中国风格的石敢当,泉州式的风狮爷 ; 也能够在泉州发现许多有异国情调的物品, 萨兀就是印尼华侨参加巴厘岛宗教活动的用品.泉州的建筑风格,也受到海外的影响.例如,最繁华的中山路两旁的骑楼,就是受东南亚风格的影响而建的.同时随着近代华侨由东南亚向世界各地移民, 类似的风格也出现在悉尼,旧金山等地方唐人街. 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总会有众多的香客从世界各地云集湄洲,拜祭海神妈祖. 妈祖,姓林名默,相传她经常拯救海上遇险的船只,为乡亲行医看病,死后被奉为神.宋朝时,沿海各地的海民和航海者把妈祖奉为海神.北起丹东,南至广州的重要港口都建有妈祖庙.通过华侨,妈祖信仰传到了世界各地,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庙.在这近千座妈祖庙中,大部份庙宇是由泉州分炉出去的.因而始建于南宋庆历二年(公元 1196 年)的泉州天后宫,是中国八百多座天后官中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妈祖已经不仅仅是海上保护神,她更成了许多海外赤子思乡情节难以割舍的一部份. 我们所熟悉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在继承并发展了郑氏海商集团的贸易之后以商养战.公元 1661 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但是公元1662 年,就因病去世并安葬在台湾,公元 1699 年,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率部回归祖国时,将他的遗骨带回家乡安葬.至今,我们仍然能够从水头郑成功墓出土画像的复制品中,一睹这位民族英雄的风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