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教学大纲)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

首席专家杨春贵

主要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俊峰王宏波边立新孙熙国杨信礼

张曙光陈曙光欧阳康庞元正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大纲》编写说明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高等学校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选修课程,主要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方法,培养硕士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

本教学大纲突出方法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两个特点,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指导意义,特别是着力阐述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问题意识,贴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力求增强教学的思想性、针对性、实效性。

本课程为1学分,18学时。

目录

导论 (1)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 (1)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 (2)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4)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5)

(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5)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 (8)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8)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0)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 (10)

(二)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11)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

体系 (12)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14)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14)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15)

(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16)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17)

(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7)

(二)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18)

(三)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19)

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20)

(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20)

(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22)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23)

第二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25)

一、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25)

(一)生产力系统 (26)

(二)生产关系系统 (27)

(三)上层建筑系统 (28)

(四)人口系统 (29)

(五)自然环境系统 (30)

二、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

(一)社会有机体 (31)

(二)经济社会形态 (32)

(三)技术社会形态 (33)

三、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 (34)

(一)整体性原则 (34)

(二)结构性原则 (35)

(三)层次性原则 (36)

(四)开放性原则 (37)

第三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39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 (39)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39)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 (40)

(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 (41)

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42)

(一)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 (42)

(二)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42)

(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43)

(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 (43)

三、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44)

(一)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 (44)

(二)阶级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 (45)

(三)阶层矛盾与阶层分析方法 (46)

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48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48)

(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48)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49)

(三)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50)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 (51)

(一)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51)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 (52)

(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 (53)

三、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 (54)

(一)历史主义的方法 (54)

(二)科学预见的方法 (55)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56)

第五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58

一、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58)

(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58)

(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59)

(三)人的生存状态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尺度 (60)

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1)

(一)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 (61)

(二)社会共同体具有不同的,陛质 (62)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的社会共同体 (63)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63)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作用 (64)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第六章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

一、真理与价值……………………………………

(一)社会现象的两重性:事实与价值 (66)

(二)揭示客观真理是社会认知的任务…………

(三)确定合理的价值向度是社会评价的任务 (68)

(四)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

要求 (69)

二、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 (70)

(一)社会认知的特点 (70)

(二)经验观察与事实描述………………………

(三)社会认知的概括与综合 (71)

三、社会评价及其标准 (72)

(一)社会进步的评价 (72)

(二)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 (73)

(三)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 (73)

第七章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 (76)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76)

(一)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历史” (76)

(二)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76)

(三)“世界历史”的两重性 (78)

二、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 (79)

(一)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79)

(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80)

(三)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 (82)

三、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83)

(一)以世界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 (83)

(二)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84)

(三)正确理解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84)

(四)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85)

后记.......................................... (87)

导论

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水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使得人们很难对社会历史作出全面的、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人们正确解释社会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伟大变革。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认识的方式和达到的水平是很不相同的。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及其方法论的历史演变、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以及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对于我们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

神话传说是原始社会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形式。那时的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不久,认识能力很低,主要是借助于原始思维对社会进行认识,其认识成果通过集体表象得以表达,以神话传说等方式流传。

语言文字符号的发明和运用使生产技能与生活经验得以保持、提升和传播。人们逐步产生了政治、伦理、军事、经济、史学、教育、文艺、美学等有关社会的思想,但在早期,它们与数学、天文、地理、水文、农耕、畜牧等有关自然的思想混合在一起,尚未分化为独立的学问。

在中世纪的欧洲,神学占据统治地位,信仰成为理性的前提,“天启真理”至高无上,领悟上帝的旨意成为社会认识的主导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类智慧与人的自主意识。

资本主义的发展呼唤着理性的觉醒。文艺复兴引发了思想解放运动,要求人们以理性对抗神性,以人权取代神权。启蒙运动进一步彰显了理性的作用,弘扬社会批判精神,为资本主义和近代工业社会开辟了发展道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成为启蒙运动重要的思想成果和学科

代表。

近代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自然科学的实证性认识方法扩展到人文社会领域,实证性理论与方法主导了社会认识和社会科学研究,科学主义成为社会认识的一种重要思潮。对于人的情感、意志、欲望和个性等的关注,则引发了社会

认识中的人本主义认识方式。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

社会科学是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在当代学科体系中占有自然科学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寻自然规律为目标,以实证性研究方法为手段,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诸多学科,在人类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人文科学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逐渐形成,它以广泛的人文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等为主干学科,目的在于帮助人类理解和把握自身。

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在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当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深度分化中高度综合,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学科体系,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对其加以划

分。当前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包含哲学、文学、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涵盖了数十个一级

学科和二级学科。它们与工学、理学、医学、农学和军事学等

道构成了当前我国的学科门类体系。

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思想指导。人文

与构建,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与规范,提升社会的自我认识能力,使人类文明发展行进在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标志着人们在认识社会和提升自我认识方面的进步。社会科学研究以其超前性和预见功能,引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一词在中国古代是规矩、规则的意思。《墨子·天志》篇把以“规”度量圆形之法称作圆法,把以“矩’’度量方形之法称作方法。“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就是从这里来的。在西方,“方法”一词源于希腊文,由“KoTpKoT门”(沿着)和“OSLK”(道路)两个词组成,意思是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今天我们所说的方法,就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活动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在科学的探索活动中,研究方法为人们提供规范、原则、程序等,最终影响甚至决定着主体对客体把握的广度、深度和正确程度。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

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科学观和技术观。依据理论体系的不同层次而分出不同层次的方法论,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差异,是由它们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同一性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可以而且应当学习借鉴自

然科学的某些方法;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差别性则要求社会科学必须具有适合于社会现象的独特研究方法。

当代科学在深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呈现

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批判继承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积极成果,克服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依据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而变革创新,开启了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尽管在社会认识史上有其一定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狭小的生产规模限

制了人们的眼界,特别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历史,使

得它们在总体上不可能给社会历史以真正科学的说明。即使自然

观上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也难以避免陷入历

史唯心主义。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吸收了人类几千年思想文化中的积极成果,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发展趋势,科学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样,唯心主义就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中被驱逐出去了。如同达尔文发现自然界发展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观的这种深刻变革,为人们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深刻批判了唯心主义对于社会历史的主观臆断,认为人们对社会认识的视野应该“从天国回到人间”,聚焦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社会认识的出发点应当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的生产与生活构成了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由此而产生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交往方式,产生了市民社会、国家关系和意识形态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u

马克思深刻分析了旧唯物主义者为什么在对自然的认识中尚

能坚持唯物主义,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却陷入唯心主义。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他

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②全部社会生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

西,都应当也能够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

理的解决。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

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列宁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认为它是社会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

成果”③,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④,它使“过去在历史观和政

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

的科学理论所代替”⑤。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

③《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④《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

版,第163页。

⑤《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涉及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可以为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基本原则和合理途径,从而有利于人们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从事社会历史问题研究,进而正确分析、选择和运用各种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①也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②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t-Ye的基本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认识和理解人①《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页。类历史,以理论体系不断的自我更新和研究方法不断的自我改洪,科学揭示社会历史在运动和发展过程中“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反对任何一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第二,主体性原则。从人自身的求真、求善、求美等内在要求出发,全面认识和评价社会历史客体,并在观念中能动地创造和建构起社会历史发展的未来理想图景,在真理认识、功能评价和审美追求的统一中把握人在社会认识中的自觉能动性,特别要着力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导,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把对社会的研究纳入自然一社会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赋予社会认识活动

以宏观的历史背景;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现实的、活

动着的个人作为出发点,去把握社会的总体运动和结构;把各种

分散、零碎的社会现象看做社会总体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各

种社会要素的有序联系中揭示社会有机体的内在组织结构,特别

要着力揭示生产方式在社会系统演变中的决定作用,坚持历史唯

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坚持具体地看问题,反对抽象地看问题。分析任何一个社

会问题,都要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社会现象应当从其内在性质、空间范围和时间特性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考察研究,作出定性、定量和定时的分析与判断,从与其他事物的各种联系中获得对于特定社会事件的具体了解和掌握。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要着力分析各阶级之间具体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对立。揭示阶级社会的特殊矛盾结构和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探寻不同阶级、阶层在经济上的不同地位,用以解释他们在社会政治权力和思想文化上的差异和对立。

第五,发展性原则。在社会的相对稳定中揭示社会的运动与变化,在社会的运动和变化中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在社会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交互作用中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因与条件,全方位勾画社会有机体的立体和动态结构。以对现实的把握为基点,去回溯社会发展的历史、展望社会发展的未来。坚持发展地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教学 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西安交通大学 “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odern Biology 课程编码:BIOL1003 学时:48(含课外学时4)学分:3分 适用对象:大学本科生 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张惟杰主编,《生命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ISBN码: 7-04-007958-5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编写组编写,《生命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ISBN码:7—04-007959-3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对社会的经济技术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科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学一样,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自然科学,并将成为下一个世纪的带头科学。世界上一些知名的大学都将生命科学列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 为本专业学生开设这门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意识到生命科学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在大学阶段更多地增添一些对生命科学的了解;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使人们教育思想的根本点发生了变化,工科专业不仅仅是工程师的摇篮,而应该是培养在一定的专业训练基础上,具有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并且具有更为积极的应付挑战的能力和更高的整体素质的人才。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在21世纪将会有更多各行各业、各个学科领域的人才,参加到与生命科学交叉的边缘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中来。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介绍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及近半个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主要发展,并使学生掌握理解这些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2

教学大纲模板【经典】

Xxx大学 《数据库及应用》教学大纲 编写单位:xxxxxxx系 执笔人:xxxxxxx系 审核人:xxxxxxx系 xxx大学xxx系 20xx年2 月

[实验要求] 本课程实验要求较高,实验内容多且相关性较强,有关实验的具体要求与内容需按实验大纲执行,本大纲中不再另行说明。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与Visual FoxPro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常量、变量、函数及表达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练掌握:常量、变量、表达式及常用函数;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的概念、基本特点和关系运算; 了解:Visual Foxpro的命令格式及文件类型。 [重点与难点]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常量、变量、函数及表达式。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一节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数据库概述 (一)三类数据模型 (二)关系数据库概述 (三)实体模型与实体联系 (四)三种基本关系运算 (五)关系完整性 二、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数据管理系统(DBMS) (二)数据应用系统(DBAS)

第二节Visual Foxpro 概述 一、Visual Foxpro概述 二、Visual Foxpro的数据元素 三、Visual Foxpro的命令格式 第三节常量、变量、函数和表达式 一、常量、变量的概念及类型 二、函数 三、表达式 [复习思考题] 1、与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有哪些优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基本功能? 3、VFP有哪几种工作方式? 第二章数据表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Visual FoxPro项目管理器;表的建立与修改;表的维护命令;索引的概念与索引的建立[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练掌握:表结构建立及修改方法;索引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建立索引的方法 掌握:对表中记录的追加、插入和删除等操作;项目管理器的建立和使用方法 了解:多工作区的概念;数据导入和数据导出 [重点与难点] 表结构的建立及修改方法;表中数据操作;索引及索引建立方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一节项目管理器 一、项目管理器的作用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1: 聊城市技师学院工匠精神教育教学大纲 总学时:10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的教学是中央精神的体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要求,是新时期技工教育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长久需要。 二、学时分配:本课程一共10个课时,分5次授课,每次2课时 三、教材:(《工匠精神读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6年。) 四、教学目的及要求 1、目的:本课程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宗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重点通过对以当代“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各条战线上普通劳动者故事的解读,培养学生自主认知、正确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理解、践行、弘扬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能工巧匠的工作容、真实生活乃至心世界;引导学生立志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工匠、杰出工匠,乃至“大国工匠”。 2、要求:本课程的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要求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学生从听课到实践,都应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在教与学的各项活动中学习工匠精神、体会工匠精神、实践工匠精神。

五、教学容:本课程的容载体《工匠精神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分为三个模块,采用“总-分-总”结构,各模块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第一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一讲,具有课程概论的意义。通过本讲,主要让学生了解工匠这一庞大社会群体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群体特征,使学生对工匠及工匠精神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 第二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二、三、四讲,从三个方面阐述工匠精神的涵构成,是课程的主体容。没有“执着专注”的品质,就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精益求精”就是将事情做到最好的追求;“创新进取”是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推动所在领域、行业相关技术技能和产品质量的水平不断提升。上述三个方面的涵要素相互联系、相互融通,共同构成工匠精神的核。 第三模块,也就是《读本》的第五讲,具有课程结论的意义。其要义是基于“知行合一”理论,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培养学生将个人的工匠之梦融于中国梦的职业理想和家国情怀。

最新教学大纲模板74432资料

《××××××》课程教学大纲(居中,黑体,小二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其中实验安排内容: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可以按章节列出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内容分块。同时,不同专业在内容选择上要有所删减。) 如:第一章×××××× [教学知识目标]: [教学能力目标]: [教学重、难点]: ……………………………… 实验内容及要求: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六、考核方案(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考核方案可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七、教学材料(黑体,四号,段前段后为0,行距1.5倍) (指课程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所需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教学材料若涉及到相关大型仪器、设备、教学软件要填写,若无可不填写。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为0,单倍行距。) 1、课程教材: 格式:编者,教材名称,出生地:出版社,时间。 例: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教研室,《计算机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参考资料: 格式:编者,教材名称,出生地:出版社,时间。 例:[1]丁杰主编,《电工学简明教程》,北京: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教学所需相关条件: 如:仿真软件。 八、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如:本大纲适用于××××××专业《××××××》专业基础课程。 或本大纲在教学过程某一方面可以再适当调整等等。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XXXXXXX(课程名称) XXXX(Course Title)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学分数: 课程总学时:学时(其中实验或实践等学时) 开课学院(部门):授课教师: 预备知识: 一、课程学习目的及要求: 说明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所应达到的要求。 二、主要章节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XXXXX (XX学时) 对本章的教学内容和重点作简要的介绍,说明本章拟达到的教学目标,并分章、节写明所需的学时数。 第一节XXXX (XX学时) 1.XXXX 2.XXXXXXX …… 第二节XXXXX (XX学时) 1.XXXX 2.XXXXXXX ……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1.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开卷□口试□口试加笔试 考查:□课堂作业□课程论文□调研报告□试验报告其他方式 2.成绩评定标准 成绩评定为:□百分制□五级记分制。 注:学位课必须采用考试方式,采用百分制。

四、教学方法手段和课外学习要求 …… 五、教材、主要参考书和资料: 教材: ×××主编(或编著):《××××××》,第×版,××××出版社,××××年出版。 参考书: ×××主编(或编著):《××××××》,第×版,××××出版社,××××年出版。 ×××主编(或编著):《××××××》,第×版,××××出版社,××××年出版。 资料: …… 撰写人:×××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

Syllabus Course Name Course Code:Course Nature:Credit: Total Class Hours:course hours(Experiment or practice class hours) School:Instructor:Prerequisites: Ⅰ.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Describe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is course in the teaching plan,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students should meet as far as knowledge, capacity and quality are concerned through this course. Ⅱ.Contents and arrangements Chapter 1XXXXX (XX class hours) Briefly describes the content and focus of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o be achieved, specifies the required class hours by chapter. Section 1XXXX (XX class hours) 1.XXXX 2.XXXXXXX …… Section 2XXXXX (XX class hours) 1.XXXX 2.XXXXXXX …… Ⅲ.Course assessment Assessment methods: Assessment criteria:

教学指导委员会申报但每门课程只能从一个途径申把`9_

附件8: 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一、申报条件 1.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本科课程要求 (1)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且在本校连续开设了3年以上。 (2)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称,且近3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2轮。课程负责人只能是1名,已经是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的不能再申报同类课程。 (3)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要求(附件3)。 (4)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且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 2.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条件详见《2010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4);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详见《2010年度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附件12)。

3.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4.国家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凡申请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国各高等学校。 5.课程申报高校要为申报课程提供建设经费,申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上网内容。 6.我司将对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对于2003至2010年的国家精品课程,我司将按年度单独进行复核(复核办法另行通知)。 二、申报限额 今年计划评审产生690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课程630门,网络教育课程60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含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的推荐限额见《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本科)》(附件1)与《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高职)》(附件5),超额推荐不予受理。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附件1: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居中,黑体四号) 课程英文名称(居中,黑体四号) 总学时: 总学分:课程性质:(宋体五号)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相关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宋体五号。) 推荐参考书:(《》,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宋体五号)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空两格,说明课程目的及教学基本要求,宋体五号)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空两格,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空两格,以“章”为单位说明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宋体五号) 四、主要教学方式 (空两格,宋体五号) 五、典型作业练习 (空两格,宋体五号) 六、课程考核方式 (空两格,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2: 课程简介模板 ××学院课程简介 课程中英文名称(如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号:(宋体五号) 课程性质:(如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宋体五号) 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 适用专业及层次:(宋体五号) 先行课程:(宋体五号) 后继课程:(宋体五号) 教材:(包括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推荐参考书:(包括参考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宋体五号) 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空两格,简要介绍课程目的,课程主要内容和课程学习要求,宋体五号) 撰写人: 审核人:

附件3: ××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模板实习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实习周数:适用学期: 学分:实习单位(地点):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二、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三、实习的安排和形式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 五、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学时:适用学期: 学分:地点: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安排 四、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2.课程设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五、成绩考核与评定 六、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主撰人: 审核人: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样式 实践环节名称: 英文名称: 设计(论文)周数:适用学期: 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过程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评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 主撰人: 审核人:

研究生教学大纲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512713 课程名称:智能控制 英文名称:Intelligent Control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先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理论。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为自动化及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总结了智能控制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了解智能控制理论发展的前沿和最新成果,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模糊控制理论基础、模糊控制系统原理及其设计方法,掌握几种典型神经网络的模型、学习算法及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应用、了解专家系统、遗传算法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了解智能控制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1、绪论 内容体系:智能控制的发展过程、智能控制的几个重要分支、智能控制的特点、研究工具及应用。 知识点:智能控制概念,特点,发展,神经控制、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的数学工具。 重点: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智能控制系统的特点。 2、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内容体系:模糊集的概念、模糊集合的运算、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关系、二值逻辑、模糊逻辑及其基本运算、模糊语言逻辑、模糊逻辑推理、模糊关系方程的解。

知识点:模糊集的概念,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逻辑推理。 重点:隶属度函数的建立,模糊逻辑推理方法。 3、模糊控制 内容体系: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原则、模糊控制器的常规设计方法、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举例、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知识点: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 重点:模糊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4、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 内容体系:神经网络原理、神经网络的模型分类、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神经网络的特征及要素、神经网络控制的研究领域。 知识点: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重点:多层神经网络结构、多层传播网络的学习算法、动态神经网络模型。 5、典型神经网络 内容体系:单神经元网络、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回归神经网络。 知识点:各种神经网络模型,各种神经网络特点和学习算法。 重点:单神经元网络、BP神经网络结构、RBF神经网络模型。 6、高级神经网络 内容体系:模糊RBF网络、P-S神经网络、小脑模型神经网络、Hopfield网络。 知识点:各种神经网络模型,各种神经网络特点和学习算法。 重点:模糊RBF网络、小脑模型神经网络、Hopfield网络的结构特点和适用条件。 7、神经网络控制 内容体系:神经网络控制的结构、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RBF网络监督控制、RBF网络自校正控制、基于RBF网络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知识点:各种神经网络控制结构、神经网络自适应和自校正控制的特点、RBF网络控制的应用。 重点:各种神经网络控制结构,神经网络控制器编程的方法。 8、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生物学实验3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学实验3课程教学大纲 Course Outline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预习讨论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哪些科学家为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理论做出了贡献。学习伴性遗传的特点,果蝇伴性遗传的规律以及卡方检测。学生分组合作,每8小时挑选一次处女蝇,完成亲本杂交,此后的每周固定时间开展子一代的观察和自交,子二代的观察。做实时记录,统计500只以上果蝇,计算并做统计学分析。 目的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对伴性遗传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独立设计果蝇杂交方案。能够独立进行处女蝇的挑选和杂交,对产生的后代进行性状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卡方检测。 实验3. 果蝇的三点测交和遗传作图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预习并讨论,在20世纪初第一张genetic map 的绘制情况,三点测交的原理,并发率和干涉等概念。设计实验进行果蝇的三点测交。重点讲述遗传作图的原理、果蝇三隐性突变体的遗传基础、野生型与突变型杂交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处女蝇的挑选技术,亲本杂交方法,子一代的性状分析和测交方法,子二代的性状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基因作图方法。学生分组合作,每8小时挑选一次处女蝇,完成亲本杂交,此后的每周固定时间开展子一代的测交,子二代的观察。做实时记录,统计1000只以上果蝇,计算和绘图,并计算并发率和干涉。 目的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对三点测交与遗传作图的原理其发现历史进行了系统地学习,独立设计果蝇杂交的实验方案。能够独立进行处女蝇的挑选并进行果蝇的杂交实验。会对产生的后代进行不同性状和性别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计算。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能够独立进行果蝇的相关实验操作。 二、细胞遗传学模块 实验4.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讨论果蝇唾腺染色体在遗传学研究上的重要作用,果蝇唾腺染色体的重要的结构特征,以及染色体的制片技术。重点通过图片讲述唾腺染色体的研究历史、形成机制、形态结构、命名和形态特征(巨大染色体、多线染色体、染色体联会、横纹特征和puff结构等)。果蝇三龄幼虫的挑选、唾液腺的分离、漂洗、低渗、染色、压片和镜检技术。学生独立操作,挑选三龄幼虫开展耐心且细致的操作,按实验步骤进行染色体制片,详细观察唾腺染色体的具体特征,完成实时记录。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镜检观察并相互分析与比较实验条件对结果产生的影响,及时记录数据和拍照,提交照片。引导学生讨论产生最佳结果的条件和原因,总结经验。 目的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和实验,掌握有效分离果蝇幼虫唾腺的技术和制作唾腺染色体标本的方法。能够解体细胞染色体联会现象,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并根据唾腺染色体上带纹的形态和排列,能够识别不同的染色体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细胞学表现,能够绘制出清晰的多线染色体图,理解遗传规律的染色体基础。 实验5. 牛蛙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和观察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讨论染色体的制备原理、Giemsa显带的原理、染色体的显带技术和带型分析原理。重点讲述染色体的制片技术、染色体显带技术和多种带型分析如G、Q、R、C、T、N带等。具体分析各种带型,展示图片、原理和相关应用。举例分析染色体特征和命名原则。学生分组,解剖实验动物如牛蛙,取出动物的大型骨骼,用生理盐水抽提骨髓细胞,进行固定、低渗、滴片处理,讨论制定方案,优化实验条件,反复练习滴片技术,对染色体进行滴片并进行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制片,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领域 大纲撰写负责人 学院主管领导(签字) 填表日期 西京学院研究生处制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模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暂不填写) 课程类型:(填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等) 考核方式:(根据培养方案填考试或考查) 学时/学分:(根据培养方案填写) 专业领域:(按实际填写) 先修课程: 二、教学目标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特性、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 1.基本内容:信号与系统概述,信号及其分类,常见的典型信号,连续信号的运算、分解,系统及其响应,系统的分类,LTI系统分析方法。 2.基本要求:了解信号与系统的概述以及LTI系统分析方法;理解连续信号的运算、分解;掌握常见的典型信号;掌握系统的分类及其响应。 3.重点、难点:

(二)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 1.基本内容:LTI 系统的数学模型与传输算子,LTI 因果系统的零状态响应,LTI 因果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卷积及其性质,LTI 因果系统的全响应以及经典解法。 2.基本要求:了解LTI 系统的数学模型与传输算子;理解LTI 因果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及零输入响应;掌握卷积及其性质。 3.重点、难点: (三)傅里叶变换 1.基本内容: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典型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质,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冲激函数和阶跃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2.基本要求:理解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掌握典型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掌握傅里叶变换原理及其性质,掌握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以及典型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重点、难点:傅里叶变换的原理及其性质。 (四)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的频域表示与分析 1.基本内容:利用系统函数)( j H 求响应,无失真传输系统,理想低通滤波器与物理可实现系统,时域采样和恢复。 2.基本要求:了解无失真传输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时域采样和恢复;理解理想低通滤波器与物理可实现系统;掌握采样定理和原信号的恢复。 3.重点、难点: (五)拉普拉斯变换 1.基本内容:常用函数的单边拉普拉斯变换以及双边拉普拉斯变换,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和定理,拉普拉斯反变换。 2.基本要求:了解常用函数的双边拉普拉斯变换;理解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与基本原理,掌握拉普拉斯反变换。

《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3060340 学时:64 学分:4 后续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可作为今后全校非生物类专业素质教育的公共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认识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及其本质特征,把握当今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前沿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生命科学在解决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后续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掌握生命的定义和生命的基本特征、人类认识和研究生命的历程及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意义。 掌握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的类别及细胞的结构;掌握生命的元素和物质组成以及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类和糖类的分子结构与功能;了解生物膜的结构、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及物质的跨膜运输;原核与真核细胞形态结构的差异。 掌握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酶的催化作用机制、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细胞癌化原因及研究进展;了解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 理解和掌握遗传学三大定律:Mendel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Morgan的基因连锁和互换定律;了解性连锁基因和伴性遗传现象、生物的性别决定和性别畸形。 掌握生物的遗传本质--基因的基本概念、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转录和翻译过程)、基因调控及人类基因组的研究;生物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理论;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掌握细胞通讯的基本原理和方式途径;神经系统、激素系统、免疫系统的信息传递及三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了解动物的学习行为和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掌握生物分类系统和生物命名的基本方法;了解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结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生殖和分类特征;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内容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掌握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具体掌握种群的概念、结构、种群增长的特征与调节;群落的定义、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内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与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概念、营养结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的重要性。 掌握生物技术的定义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了解生物材料、仿生学、生物传感器、生物能源、海洋生物工程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正确认识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所带来的诸如安全性、伦理和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三、教材和参考资料

新教学大纲模板讲课教案

附件3: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版 《×××》课程教学大纲(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英文名称: abc 课程编码:×××××××(跨学期结束的课程各学期课程的编码依次罗列,以逗号相隔)课内教学时数:××学时(跨学期结束的课程总学时用××+××+……表示),其中课堂讲授××学时,××学时,……。 学分:×学分(跨学期结束的课程用×+×+……表示) 适用专业:××××(宋体常规五号) 开课单位:××××(宋体常规五号) 撰写人:×××(宋体常规五号) 审核人:×××(宋体常规五号) 制定(或修订)时间:2017年×月(宋体常规五号) (空一行,编辑时请删除本行提示)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宋体小四号加粗) 编写内容参考提示(阅后请删除):说明本课程的性质(属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概括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提出本课程的任务;在总的培养目标下着重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宋体常规五号,首行缩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宋体小四号加粗) 编写内容参考提示(阅后请删除): 1、课程教学内容:按相当于教材中的章节目层次详细编写本课程的内容及要求,突出各章的重点、深度、广度。本段文字包括相应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是以学科的科学体系为基础,排列出本课程教学内容的主题、分题和要点,编制成本课程的教学体系。其主要部分是规定本课程教学内容、范围和份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简明反映课程的教学深度和难点。 2、按照“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四个层次明确提出各章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基本要求,同时明确指出本章的重点、难点。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趋势,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和归纳;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熟练掌握:是指学生能够依据所学的知识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绪言(宋体小四号加粗,居中设置)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撰写要求【模板】

附件3: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撰写要求 (页面:A4;页边距:上2.1cm,下1.9cm,左2.1cm 右2.1cm) 课程中文名称…………………黑体三号 课程英文名称…………… Times New Roman三号 学时(其中,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习:学时);学分 一、课程简介………………………………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内容:简要介绍课程的性质、目的以及主要讲授的内容。 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内容:说明选修该课需要先修的相关课程,或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以及适用于哪些专业。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内容:详细介绍各章讲授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内容:主要说明教学方式和课堂学习要求,比如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 五、考核办法……………………………宋体五号(加粗) 正文:宋体五号 内容:要求说明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分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考查主要指课程论文、竞赛及各类设计等其他形式的考核。无论是考试或考查,总评成绩中应适当考虑考勤、课堂表现及平时测验成绩等。成绩评定主要包括总评成绩中各类成绩所占的比例等。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宋体五号(加粗) (特别是本学科经典文献和国际前沿文献,主要是国际期刊) 正文:宋体五号 说明:涉及到实验实习的,请详细写明实验实习的学时、内容及教学方式等。 开课单位:……………宋体五号 编写人:……………宋体五号 审定人:……………宋体五号 编写日期:……………宋体五号

动物学教学大纲Qi讲述

《普通动物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普通动物学 英文名称:General Zooly 课程编号:102A002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开课学期:第3学期 学时:56 学分:3.5 先修课程:《植物学》、《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植物学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开课院(系、部、室):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基本结构、系统分类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本课程从细胞、组织、器官及系统等层面介绍动物的基本结构;在个体水平上讲述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在群体水平上,讲述动物的类群以及系统发育。同时,涉及各类动物的身体结构对不同进化水平和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动物生命体的结构及各类动物的身体结构对不同进化水平和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掌握或了解动物进化的知识。 通过与本课程相配合的实验,使学生得到与动物学有关的基本实验技术训练,并验证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讲授、实验、自学和作业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在科学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重点及难点 绪论(2学时)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 一、生物多样性概念 二、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1、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法规 2、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明确保护对象和目的 3、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 4、生物多样性的移地保护

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1、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和现状 2、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 3、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具体目标 第二节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第三节动物学的概念及研究动物学的目的 一、动物学的概念 二、动物学的分支 三、学习动物学的目的及意义 第四节动物学的发展史及研究动物学的方法 一、动物学的发展史 二、究动物学的方法 第五节动物学的分类 一、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二、分类的等级 三、物种的概念 四、动物的命名 五、现行动物的分类 本章要求了解生物多样性,了解动物学的发展史、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掌握动物学的定义、性质,掌握动物的基本分类方法、分类等级,有关物种、品种和亚种的基本概念及物种命名方法;动物学的研究方法,各种方法优缺点。动物的分类方法、品种和亚种的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和物种的命名方法是重点,难点物种的概念。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2学时) 第一节细胞 一、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 1、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2、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3、细胞的机能 4、细胞周期 第二节组织 一、上皮组织 二、结缔组织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模板(格式要求)

《××》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及中英文名称:(正文不加黑,下同;课程编号见教学计划;英文名称如有可填写,如无,删除“中英文”3字) 课程类型:(按教学计划填写) 课程学时:(按教学计划填写)课程学分:(按教学计划填写)开课学期:第[ ]学期(请填阿拉伯数字) 开课学院:(承担教学单位名称) 授课教师:xx教授(副教授) 、xx教授(副教授) 授课对象及专业: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课程论文、课题设计、案例等] 二、课程简介 简要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200-400字)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说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让研究生学到什么知识、锻炼什么能力(不少于150字)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按章节扼要写出应讲授的内容,然后简要指明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以2学时为基本学时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教材、推荐书目、推荐期刊文章、学习

网站等) (一)教材(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是否自编教材(讲义);自编教材(讲义)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 (二)推荐书目 (必须列出,数量适中,其格式如下:) [序号] 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序号] [国别]作者(编著者).书名(版本).译者(若为中文版).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三)推荐期刊文章 (如需要可列出,数量适中,其格式如下:) [序号] 作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页或者年(期):页或者年,卷:页. (四)学习网站(如需要可列处,数量适中,网络刊物和学习网站需要有具体网址链接) (五)其它(如需要可列出) 教学大纲执笔人: 教学大纲审定人:

最新课程教学大纲模板(版)上课讲义

《****》课程教学大纲(黑体三号) 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四号) 二、课程性质(黑体四号) (例如:《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为全日制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学位课程。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般都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实施,是一门学生进行软件开发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NET系列课程与JAVA系列课程的基础。(宋体五号)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黑体四号) (宋体五号) 四、教学要求(黑体四号) (宋体五号) 五、课程学时安排(黑体四号)

六、主要内容(黑体四号) (含各章节/专题/模块主要内容,注明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深浅程度(掌握、理解、了解),列出各章节学习的重难点、思考题等)(宋体五号) 思考题:(五号楷体) 七、教材与参考书(黑体四号) 1、教材选用: 教材: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 (选用原因,宋体五号) 2、参考书目: [1] 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 [2] 作者,出版年份,书名(版次),出版社(宋体五号) … 八、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黑体四号) 1、考核方式:(宋体五号) 2、成绩评定方式的主要构成及比例:期末成绩(60%)+实验实训成绩(20%)+平时成绩(20%)。

九、补充说明(黑体五号) (在此可做补充说明,宋体五号,可删除)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招聘与录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 《招聘与录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根据招聘工作的流程,从招聘计划、招聘准备工作、招募信息发布、甄选、录用等过程进行展开讲述该课程的核心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招聘与录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胜任企业招聘实践工作。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招聘与录用的相关理论、方法、过程与技巧,培养招聘实务工作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四、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招聘与录用》这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等。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doc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 生物圈(biosphere) 40亿年的演化行成当今绚丽多彩的生物界 第二节什么是生命 1?严紧有序的结构化学成分的同一性基木组成单位是细胞 2?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 3.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4?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进化的历史 5?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第三节生物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严紧有序的结构 生荡的结构有等级,生命依赖于结构的有序性结构水平的提高呈现出新的特征 2?生命的基础一细胞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具有进行所有生命活动能力的最低水平的结构形式3?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4?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 生物体是开放系统,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环境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生物体与环境多种相互作用交织成生态系统 5?生物信息的相互作用信息指令生物的高度有序生物学指令编码在DNA分子小 6.多样性的统一分类学统一性 7.进化是生物学的核心主题 第四节如何学 1?学习动力和兴趣 2.观察和思考 3.实验和分析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第一节构成生命的元素和分子 1?生命所需的基本元索 2.分子和化学键 分子和化合物 共价键 离子键 弱键 第二节水和无机盐 1.水的特性 水是极性分子液态水的内聚力水的高比热水的高蒸发热水的结冰和膨胀 2 ?水溶液 3.无机盐 存在状态 作用 酸雨 第三节碳和分子多样性 1?碳骨架的多样性 2.重要的基团 第四节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1?多聚物 2.多糖 单糖 双糖 多糖 3?脂类 脂肪 磷脂 类固醇 4.蛋白质 氨基酸 肽键 蛋白质构彖 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5?核酸

通识课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017

通识课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017.6.30版)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一、基本信息(必填项) 课程代码:【2119013、2119014 】 课程学分:【2学分】 面向专业:【全校各系各专业全体大一、大二年级学生】 课程性质:【通识教育必修课】 开课院系:就业办 使用教材: 主教材夏雨李道康王苇主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曹荣瑞【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黄晞建夏伯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训练教程》【M】.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9 3、张宗恩朱克勇. 《大学生创业创业训练教程》【M】.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9 课程网站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cb9658421.html, 二、课程简介(必填项) 为满足大学生在职业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与能力、创业知识与能力、就业技能等方面普遍存在的缺失或不足而产生的实际需求,根据教育部教高厅〔2007〕7号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和教育部2012年《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精神,结合我校2012年2月开始在全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实践经验,根据当前我校卓越建桥计划,着力培养学生表达沟通、自主学习、专业能力、尽责抗压、协同创新、信息应用、服务关爱、国际视野等八项能力,尤其是培养就业竞争力的要求,按照成果导向的新思路,修订编写本《教学大纲》。 本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课程从自我认识入手,引导学生科学的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等特征,并对所学专业的职业范围有所初探,第二阶段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这两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各章教学要点及学时分配(教学要点最多写至二级标题;总字数限于1500字以内。)第一讲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4课时:讲授3,讨论1)一、税务会计的涵义 (一)税务会计的涵义不同表述 (二)税务会计内涵的界定 二、税务会计的特点 三、税务会计与其他会计的关系 四、税务会计的职能 第二讲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课时:讲授1,讨论1)一、税务会计的产生 (一)税务会计产生的前提 (二)税务会计的产生过程 二、税务会计的发展 (一)西方税务会计的发展 (二)我国税务会计的发展 第三讲税务会计的理论框架(10课时:讲授6,讨论4)一、国外税务会计理论框架介绍 (一)美国税务会计理论框架 (二)日本税务会计调整理论

二、国内关于我国税务会计理论框架构想 (一)于长春关于我国税务会计理论框架构想 (二)林世怡关于我国税务会计理论框架构想 三、我国税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 (一)税务会计的目标 (二)税务会计的假设 (一)税务会计的原则 (二)税务会计的方法 (三)税务会计报告 第四讲 税务会计模式(6 课时:讲授 4,讨论 2) 一、税务会计模式的概念及意义 (一)税务会计模式的概念 (二)税务会计模式的意义 二、影响税务会计模式形成的环境因素 三、世界各国税务会计模式的种类 (一)财税分离模式——英美模式 (二)财税合一模式——法德模式 (一)混合模式——日荷模式。 四、几种税务会计模式的比较 (一)实施不同模式应具备的条件 (二)各种模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一)各国税务会计模式发展动态与评价 (二)比较的启示 五、构建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 (一) 我国的现实环境 (一)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选择 第五讲 会计准则与税务会计(6 课时:讲授 3,讨论 3) 一、会计准则与税务会计的关系 (一)会计准则的地位与作用 (二)税务会计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二、所得税会计准则 (一)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展 (二)所得税会计的性质与目标 (一)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内容 (二)中外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比较 三、增值税会计准则 (一)英国增值税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二)我国建立《增值税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三)《增值税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设计 第六讲 税务筹划理论(8 课时:讲授 3,讨论 3) 一、税务筹划的基本概念 (一)税务筹划的概念 (二)税务筹划的目标和意义 (三)税务筹划的原则和特点 各 章 教 学 要 点 及 学 时 分 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