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必修二前两章基础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前两章基础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前两章基础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前两章基础知识总结

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

必修2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一些符号:亲本:“P”杂交:“×”父本:“♂”母本:“♀”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

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6.分离定律: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

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用于人工杂交实验,结

果既可靠又易分析。

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③、花大,便于人工传粉。

2、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方法: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运用了科学的分析方法:数学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设计了科学的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 F1: 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F2:DD Dd dd

3 : 1 1 :2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

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黄圆×绿皱 P:YYRR×yyrr

↓ ↓

F1:黄圆 F1: YyRr

↓自交↓自交

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F2:Y--R-- yyR-- Y--rr yyrr

9 :3 : 3 : 1 9 : 3 : 3 :1

在F2 代中:

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

9种基因型: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1/16

半纯半杂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2/16

完全杂合子 YyRr 共1种×4/16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

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数量比例是:1︰1︰1︰1。受精

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9种:YYRR、YYRr、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性状表现有4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

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分比是9︰3︰3︰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同

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四.对自由组合的验证——测交

YyRr × yyrr

↓↓

配子YR Yr yR yr

1: 1 : 1 : 1

你的爸爸妈妈正在为你们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

坚信一句话.没有人会让你输.除非你不想赢!

五.

孟德尔遗传规律再发现 1909年丹麦约翰逊遗传因子→基因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

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2条染色体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

(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

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

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

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

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想想十年以后你想要过的生活.,现在要多努力.,以后就有多幸福.。现实点说;你在读书就是在为以后挣钱.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 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

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受精作用: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

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

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

2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若为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极)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答案:减Ⅱ前期 减Ⅰ前期 减Ⅱ前期 减Ⅱ末期 有丝后期 减Ⅱ后期 减Ⅱ后期 减Ⅰ后期

有丝前期 减Ⅱ中期 减Ⅰ后期 减Ⅱ中期 减Ⅰ前期 减Ⅱ后期 减Ⅰ中期 有丝中期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不 同 点

母细胞类型 体细胞(受精卵)

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1次

2次

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位置 排列在赤道板上 第一次分裂:排在赤道板两侧;第二次分裂:排在赤道板上。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 后期

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行为 无联会、四分体,无同

源染色体分离,无染色

单体的交叉互换 有联会、四分体,有同源染色体

分离,有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有无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 无 有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 不变 减半

子细胞类型数量 2个体细胞

4个精子或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相 同 点 染色体都复制1次;出现纺锤体

意 义

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

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

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

数目的恒定性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假说:1、假说核心:基因由染色体携带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才坚持几天就要放弃了吗?看别人的成绩眼红了吗?在这样下去你就真的无药可救了.一天又过了吧.你今天完成了什么.? 加油。

2、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3、原因证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①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③、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④、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

一、基因在染色体体上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第三节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一.人类红绿色盲症(道尔顿症)伴X隐形遗传伴X隐性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交叉遗传(男→X b→女→X b→男)

隔代遗传(1.3代患病,2代正常)④女患父必患,母患子必患。类型:果蝇白眼,血友病

特注:

色盲男孩:后代中色盲的男孩

男孩色盲:男孩中找色盲

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特点: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②:代代遗传,连续遗传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

三.伴Y染色体遗传

特点:①:全是男性患者②:父传子,子传孙类型:外耳道多毛症

四、遗传病类型的鉴别

1、先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①、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②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

2、再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

①、已知隐性遗传:父正女病——常、隐性遗传母病儿正——常、隐性遗传

②、已知显性遗传:父病女正——常、显性遗传母正儿病——常、显性遗传

3、不能确定的判断:

①代代之间具有连续性——可能为显性遗传②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各占1/2——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③、患者有明显性别差异: i、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

ii、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

iii、男性全患病,女性全不患病——可能为伴Y遗传

1.遗传系谱图判定口诀

父子相传为伴Y;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

父子都病为伴性,父子有正非伴X;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都病为伴性,母女有正非伴X。

2.系谱图的特殊判定

若世代连续遗传,一般为显性,反之为隐性;

若男女患病率相差很大,一般为伴性遗传,反之为常染色体

撑不住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声“我好累”。但不要对自己说“我不行”

.当我们尽全力努力时,我们人生会发生怎样的奇迹呢?

学习必备精品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 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 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 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 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三、精子与 卵细胞的形 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 过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 极体 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必修2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种生物的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资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第2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相关信息: 在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各是一条细长的西四,呈染色质状态,所以,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到姐妹染色单体的。 思考: 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吗 初级精母细胞两极的这两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出现了哪些特殊的行为?这对于生物的遗传有什么重要意义? 联会,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这样的话可以让产生的配子都不相同,提供更多的遗传信息,保证后代的多样性,保证后代能适应未来各种未知的变化.这个是生命长期进化适应环境的结果.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细胞质基因不一定)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与独立性,因染色体在配子形成与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练习 生物如果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就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单独发育而来的,如蜜蜂中的雄蜂等。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虽然减少一半,但仍能正常生活。该如何解释? 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百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度非同源染色体。这一组染色体,携带有控制该种生物体生长发育的版一整套基因。 注:雄蜂是孤雌生殖,可以正常繁殖后代。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这23对染色体中一般包含46个DNA分子,其中第1号~第22号是常染色体,第23条是性染色体,现在几经发现第13号,第18号,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婴儿,都表现出严重的病症,据不完全调查,现在还未发现其他常染色体多一条或多几条的婴儿,这是为什么呢? 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会严重影响生殖、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未发现其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婴儿,很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缘故。 第3节伴性遗传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分,进行大量增殖。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质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因为大多数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思考: 1. 大多实验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主要是繁殖快,试验周期短;遗传信息便与分析;另外细菌或病毒的生存条件简单便于操作,且易于控制

(完整版)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填空题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基础知识检查清单 必修一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_______, 其基本组成元素是________。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 肽键:__________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 x_________— ________x18 5 、核酸种类:______和______;基本组成元素:_________。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_。 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_________、1分子__________、1分子_________。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中,含有的碱基为__________; R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中,含有的碱基为__________;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_____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_____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_____糖。 11、脂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种) 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种) 基本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种) 最基本元素:_________ (1种) 主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种) 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 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____________。 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____,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____ 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__________模型。 17、细胞膜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和少量_______。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 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

最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i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i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了解】 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 P :高豌豆X矮豌豆P:AA X aa F 1: 咼豌豆F1: Aa F 2:咼豌豆矮豌豆F2:AA Aa aa 3 : 1 1:2 : 1 二、基因的分离现象【理解】 1、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具有:独立的颗粒状,互不融合。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遗传因子在生殖细胞中是成单存在的。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三、测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理解】 1、测交是:将F i X隐性纯合子杂交,用以测定F i遗传因子的组成。 2、孟德尔测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F i)Dd (高茎)X dd (矮茎) Dd (高茎):dd (矮茎) 1 : 1 3、判断某生物是否为纯合子的方法:植物:常用方法:测交; 最简单方法:自交。 动物:常用方法:测交; 四、基因的分离定律【理解】 1、分离定律的内容 (1 )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体细胞中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了解】 P: 黄圆X绿皱P YYRR X yyrr J F 1:黄圆F1: YyRr J F 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F2:Y_R_ Y __ rr yyR —yyrr 9 : 3:3:1 9 3 : 3 : 1 在F2代中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 、解释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理解】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R(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 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 Yr、yR、yr,数量比例是:1 :1 :1 :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F2性状表现有4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分比是9 :3 : 3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遗传学中的常用符号 2.遗传学中的概念分析

3.分析孟德尔遗传试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用正确的实验材料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的设计实验程序 4.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

于杂交)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6.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 F1: 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F2:DD Dd dd 3 : 1 1 :2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黄圆×绿皱 P:YYRR×yyrr ↓ ↓ F1:黄圆 F1: YyRr ↓自交↓自交 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F2:Y--R-- yyR-- Y--rr yyrr 9 :3 : 3 : 1 9 : 3 : 3 :1 在F2 代中: 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 9种基因型:纯合子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1/16 半纯半杂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 ×2/16 完全杂合子 YyRr 共1种×4/16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 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二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分子的变化情况 精原细 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 胞 细胞图像 染色体形态 染色体数/条444242 DNA分子数/ 个 4→888442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 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 ) (1)间期:染色体复制(实质为DNA 复制,出现姐妹染色 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2)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3)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4)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5)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 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 数都减半)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不再复制........ ) (1)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2)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暂时数加倍) (4)末期: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四个精细胞(2种)。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5、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 ★7、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1)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2)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化规律(优化设计P15) 五、受精作用的过程(课本P 25)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 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 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 配子遗传给后代。(课本P 30)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合。 (课本P 30)

(完整)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整理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整理 月整理第一单元[基础知识]1 1.病毒不能用一般培养基培养,其原因是病毒只能营活细胞寄生生活。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真核细 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原核细 胞没有。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和核糖体,都含有遗传物质DNA。 4.细胞学说建立的突出意义是阐明了细胞 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基础知识]2 1.生物体内元素的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细胞中产生水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叶 绿体、核糖体和细胞核等。 3.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下降,正在萌发的种子中自水和结合水 的比值则上升。 4.哺乳动物的血钙过多,会出现肌无力症状,此说明无机

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 重要作用。 5.还原糖遇斐林试剂可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被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而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基础知识]3 1.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共同特点是:每种氨 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 碳原子上。 3.脱水缩合的过程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 4.氨基酸分子以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肽键,肽键连接 氨基酸分子形成肽链,肽链盘曲、折叠 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5.蛋白质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 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6.蛋白质的功能是: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 的重要物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 ◆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 ..... (1)间期:染色体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出现姐妹染色 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2)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3)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4)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5)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 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数都减半)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不再复制 .............. (1)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2)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暂时数加倍) (4)末期: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四个精细胞(2种)。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备基础知识整理

生物必备基础知识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近细胞 1、细胞是除病毒外所有生物的结构单位,是所有生物的功能单位。 ★病毒无细胞结构(非原核也非真核),代谢和繁殖在宿主(活)细胞中(不能用培养基培养)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无)→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生物、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只有基因突变。 4、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换高倍镜:①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②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③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亮☆注意:①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②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③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越小,视野范围越小 5、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第二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 大量元素:C 、H 、O 、N 、P 、 S 、K 、Ca 、Mg 等 基本元素:C 、H 、O 、N (90%) 物质基础 最基本元素:C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微量元素:Zn 、Fe 、B 、Mo 、Cu 、Mn 等(新木桶碰铁门)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水 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 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脂肪:良好的储能物质 ☆①占细胞鲜重最多元素是O ,化合物是水;占细胞干重中最多的元素是C ,化合物是蛋白质。 ②组成细胞的元素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种类相同)和差异性(含量相差很大) 自由水:①良好溶剂;②参与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等 1、细胞中的水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结合水:与其他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4.5%;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 2、无机盐 ①组成细胞内复杂的化合物。(如Mg 2+ 构成叶绿素、Fe 2+ 构成血红蛋白、I - 构成甲状腺激素等) ②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K + 维持细胞内渗透压,HCO 3-维持血浆pH,Ca 2+ 浓度过低肌肉抽搐等) 3、蛋白质 (1)合成场所:核糖体 (2)结构多样性: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3)功能多样性——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①作为结构蛋白,如构成肌肉; ②作为功能蛋白: 催化(如酶);调节(如激素);识别(如受体) 免疫(如抗体);运输(如血红蛋白) ☆计算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脱水数)= 氨基酸数-肽链数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 含有氨基数(或羧基数)= 肽链数 N 个AA 形成M 条肽链时(AA 的平均分子量为α),则此蛋白质的分子量= N×α-(N -M )×18 ; ★代谢旺盛的细胞往往蛋白质的合成也很旺盛,核仁明显,核孔多,核糖体等相关的细胞器增多。 ★鉴定:双缩脲 + 蛋白质(多肽)→紫色(反应不需加热,双缩脲试剂先加A 液再加B 液) 4、核酸 (1)合成场所:主要是细胞核或拟核 AA 的结构通式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最新2019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 或RNA 4 、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 、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 耐人寻味的曲折 7 、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 、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 、O 、N 、P、S、K、Ca 、Mg ②微量无素:Fe、Mn 、B、Zn 、Mo 、Cu ③主要元素:C、H 、O 、N 、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 、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 、(1)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 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 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 反应。 (2) 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 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 A 液,再加 B 液) NH2 1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C—COOH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 基的不同。 12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 —CO —)叫肽键。 13 、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 形成的肽键数= 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 、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 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 和一个羧基(—COOH) ,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 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 、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分必背

必修2 2016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一些符号:亲本:“P”杂交:“×”父本:“♂”母本:“♀”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 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 F1: 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F2:DD Dd dd 3 : 1 1 :2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 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章走进细胞 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柳树: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菌:细胞(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注:病毒是生物,属于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创造病毒并不是创造生命。 二、高倍镜的使用 1.步骤:移至视野中央(在哪往哪移)→换高倍镜→调节光圈使视野变亮(大光圈、凹面镜)→调细 准焦螺旋 2.计算:“一”字排列,直接除以放大倍数;“布满”排列,除以放大倍数的平方。 注:①目镜越短,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②由低倍镜到高倍镜直接转动转换器,不能动粗,不能调节镜筒。 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1.本质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3.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 呼吸,在细胞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注:①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属于真核生物。 ②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统一性: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DNA。 ③病毒结构简单,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有些病毒有囊膜,含有磷脂)。 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⑤支原体是唯一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⑥细胞壁成分:原核生物---主要是肽聚糖;真菌---主要是几丁质;植物---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4.细胞学说(P10)是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5.①罗伯特.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②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活细胞 ③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④魏尔肖名言:“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一、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体现在: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差异性体现在:含量不同。 2.依据生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最基本元素:C ④基本元素:C、H、O、N 3.课本P17(不论是沙漠中仙人掌,还是其它生物都一样,只考虑鲜重与干重) 鲜重:O>C>H>N 最多的化合物:水干重:C>O>N>H 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 4.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斐林试剂+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和麦芽糖)→砖红色沉淀 条件:现配现用、等量混合、50-65℃水浴加热 (2)苏丹III染液+脂肪→橘黄色;苏丹IV染液+脂肪→红色 步骤:取材(浸泡:易于做切片)--切片制片(染色--洗浮色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观察检测脂肪不一定要用显微镜,但要观察到脂肪滴或脂肪颗粒必须用显微镜。 (4)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双缩脲) 注:①斐林试剂(甲夜: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条件:现配现用,等量混合,50-65℃水浴加热 原理:还原糖与Cu(OH)2反应。 ②双缩脲试剂(A夜: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条件: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原理:蛋白质在碱性环境(NaOH)中,蛋白质与Cu2+反应。 ③双缩脲试剂实质是与肽键发生反应,所以变性的蛋白质也会发生紫色反应。 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1.元素:CHON(S) 单位:氨基酸(20种,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2. 氨基:—NH2 羧基:—COOH 肽键:—NH—CO—氨基酸通式: 结构通式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 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3.形成过程:脱水缩合: 4.有关计算: (1)若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则肽键数= 脱水数= 氨基酸数- 肽链数=n-m,则由这m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a-(n-m)×18 (a为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为水分子量)。 (2)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m 5.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6.蛋白质的五大功能:(1)结构蛋白:如毛发;(2)催化作用:酶;(3)运载体:血红蛋白; (4)调节作用:胰岛素(5)免疫功能:抗体 注:鸡蛋煮熟: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肽键仍在,所以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鸡蛋加盐:盐析,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物理变化,可逆)。 三、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关键问题:审题,能具体则具体) 1.元素:C、H、O、N、P 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 2.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H R1 COOH NH2 C H R2 COOH H2N C + H2O H R1 CO NH2 C H R2 COOH HN C 肽键 二肽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期末必备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dd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孟德尔遗传实验运用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假说-演绎法,其一般过程是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说(假设)、归纳综合,得出结论。 2.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豌豆自花授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品种多,差异大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 (2)由单基因到多基因地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3.相关概念 (1)、显性性状及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及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及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及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及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必修2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一些符号:亲本:“P”杂交:“×”父本:“♂”母本:“♀”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 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同个字母的大小写关系)。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自交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 = 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去雄(花未成熟时)→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传粉→再套袋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出现特定的分离比要求群体数量足够大)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 F1: 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F2:DD Dd dd 3 : 1 1 :2 :1

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 2 复习知识点大 全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第1、2节 一、相对性状 等。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 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 1 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A A 的个体) 显性纯合子(如 a a 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 (关系:基因型+环境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粉)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 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附:测交:让 因: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 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 花授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 究(从简单到复杂) 说 ------- 演绎法 :假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 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 3 : 1 1 :2 :1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后代 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