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苍南县钱库镇城镇总体规划

苍南县钱库镇城镇总体规划

苍南县钱库镇城镇总体规划
苍南县钱库镇城镇总体规划

苍南县钱库镇城镇总体规划(2008~2025年)

目录

一、规划总则 (1)

二、镇域规划 (1)

三、城镇发展目标、性质与规模 (6)

四、城镇总体布局 (7)

五、规划建设用地布局 (8)

六、综合交通规划 (9)

七、城镇风貌景观规划 (11)

八、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 (12)

九、市政设施规划 (13)

十、综合防灾规划 (15)

十一、近期建设规划 (15)

十二、规划实施措施 (16)

附表一:钱库镇现状用地平衡表 (17)

附表二:钱库镇规划近、远期用地平衡表 (18)

第一条为促进钱库镇城镇建设有序、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结合钱库镇实际制定本规划。(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

第二条规划期限:

1、近期:2008-2015年,并增加2010年的发展目标;

2、远期:2016-2025年,并增加2020年的发展目标;

第三条规划范围

1、镇域规划范围

镇域规划范围即钱库镇的行政管辖范围,包括4个居住社区和40个行政村,面积22平方公里。

2、城镇总体规划范围

城镇总体规划范围指具体进行城市用地布局及远景用地控制的区域,包括远景控制用地及部分水域、农田等。本次城镇总体规划范围约6.2平方公里。

第四条镇村发展战略

1、集约化发展战略

引导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区集中发展,扩大城镇规模,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提高城镇在区域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引导分散布局的自然村向中心村转移,提高人口集聚度及经济活动效率,提高设施的共享性。

2、一体化发展战略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使农民和市民平等享有同样的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生态化发展战略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城乡建设规模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避免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侵占生态空间;减少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镇域空间管制体系和制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五条镇村发展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建设,推动镇域社会经济进步,规划期内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造城市与农村、社会与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

1、以新型城市化为途径,构筑县域中心强镇

进一步加快城镇人口与产业集聚,通过大力发展以箱包、印刷等支柱产业使钱库成为温州南翼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箱包市场、小商品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建设和商业步行街等商业设施的建设,重振“商业重埠”雄风;通过“三河六岸”滨水空间改造,重塑“温州威尼斯”魅力水乡风貌,全面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构筑片区中心强镇。

2、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建设和谐发展的生态化城镇

进一步优化镇村和产业布局,强化对水源、土地、山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构建土地集约利用、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化城镇。

镇域产业发展以工业发展为主,加快产业升级;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贸等第三产业;实现第一产业的生态化和高效化。整合镇域空间资源,对各项产业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调整。

1、第一产业

围绕产业化经营农业,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加强“十大农业工程”的建设,以特色农业培育为核心,优化农业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品牌农业,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第一产业主要发展方向为:加大水稻、蔬菜园区、特色果园、木材的培育以及产业基地建设力度。

第一产业主要分布于镇区外围农用地以及镇域南部的山林地。

2、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发展应以加大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倡导清洁生产为核心,具体发展思路如下:以箱包产业为主导,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带动印刷、造纸、塑料制品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培育产业集群;以宇宙集团为龙头,带动相关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纺织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巩固现有加工优势环节,提升前向产品设计、后向印染后整体等价值链高端环节;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以及市场机遇,培育一些新兴产业,以促进钱库产业的升级。

镇域第二产业的空间布局主要集中在镇区西侧钱库大道两侧的工业园区以及龙金大道两侧的工业园区内。规划加快钱库现状工业园区的标准化建设,逐步迁出镇区混杂在居住用地中的工业企业,近期在镇区东北工业居住混合用地内适当保留家庭手工作坊,远期对镇区及镇域内各村的工业企业进行空间整合,发挥集聚优势,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3、第三产业

进一步明确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切实提高三产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快构建服务业大镇的步伐,规划期内着力发挥镇区的集聚效应,大力发展箱包市场、现代物流、商贸服务、房地产、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其中:箱包市场主要集中在镇北环城北路北侧以及镇东龙金大道北侧;商贸、金融、餐饮等服务业主要位于城镇中心区一带;物流业则分布于龙金大道南侧。此外,在加强镇区第三产业辐射力和扩大区域影响范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镇村多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第七条城市化水平预测

2015年,镇域总人口7.8万人,城镇人口4.8万人,城镇化水平62%;

2025年,镇域总人口8万人,城镇人口6万人,城镇化水平72%;

第八条村镇体系规划

1、镇村等级规模职能结构规划

镇村结构体系为县域重点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结构。

镇村等级职能结构规划表

2、农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1)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类型引导

1)重点发展村庄

规划设置垟东、项东、前吴3个中心村,扩大人口规模,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小学、幼儿园、敬老院、邮所、卫生室、文化站等设施。

2)引导发展村庄

引导村庄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城镇化进程,提高生活质量,规划期内村庄人口逐步减少。

3)建议搬迁村庄

这类村庄本身规模偏小,位置较偏,不利于基础设施共享和镇域集约化布局,建议搬迁。

4)规划建成区内村庄

位于远期规划建成区以内的村庄,将进行撤村建居,成为城镇居民。

(2)农村居民点建设规模引导

1)农村居民点规模

中心村考虑到基层服务设施配套的经济性及现状基础,人口发展规模控制在1500-1800人;基层村人口发展规模不小于500人;对于小于500人的农村居民点原则上进行撤并。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从集约用地角度出发,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确定为60m2/人,中心村为80 m2/人。至2025年,农村人口为2.05万人,控制建设用地为132.6万平方米。

村庄布局规划一览表

1、镇域社会设施规划 (1)教育设施规划 1)发展目标

规划期内,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入学率达到85%以上,省标准化学校占85%以上;幼儿入园率达到85%以上。 2)规模预测

按幼儿园千人指标35人/千人,小学85人/千人,初中50人/千人,高中45人/

千人,测算学生规模。 镇域中学、小学、幼儿园学生规模预测

3)规划布局

现有教育设施规模已基本能满足规划期内需要,通过完善布局,提高设施质量,达到提高教育水平。 教育设施布局一览表

(2)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根据《浙江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至2025年,全镇卫生技术人员达到每千人7人,床位数千人指标为4张,同时考虑为周边乡镇服务的余地。

2)规划布局

改造扩建现有医疗设施,达到远期目标。镇区县三院迁址扩建,达到300—400床位,占地面积3公顷左右。中心村设卫生所,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基层村设卫生室,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3)文化体育设施规划

1)发展目标

逐步改善全镇文化体育设施水平,形成较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体系。

2)规划布局

镇区布置文化活动中心,结合新的行政中心布局,设置小型图书馆、影剧院、文化馆及青少年活动室。布置一个运动场,一个50平方米以上的体育活动室,每个社区设置健身点。

中心村:布置文化站、容纳图书阅览及其他文化活动。布置体育活动室。

基层村:设置体育健身点,结合宗祠开展文化活动。

(4)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1)发展目标

构建能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福利服务需要的社会福利机构网络。

2)规划布局

镇区统一建设镇级敬老院,床位数按3床/百老人的指标设置,老年活动中心依托镇文化中心设置。中心村安排老年公寓,床位数不少于80床。

2、镇域交通设施规划

加强钱库镇与周边乡镇、区域主要城市的交通联系,根据县域总体规划,镇域未来有三条高等级公路,一条城市干道通过。分别为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南环快速路、龙金大道快速路和龙宜大道城市干道。

现有汽车客货运站迁至城镇外围,在龙金大道沿线分别布置一处汽车客运站和一处货运站。

3、镇域工程设施规划

(1)给排水

1)给水工程规划

镇域各村用水量预测表

出于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以及提高农村供水安全可靠性方面考虑,今后钱库镇域农村也将全部供给自来水,不再取用深井水,整个镇域实行供水一体化。镇域各村近期0.57万吨/日,远期0.5万吨/日的用水量,由钱库自来水厂统一解决。

2)排水工程规划

钱库镇域内离镇区较近的村庄污水可排入镇区的污水收集系统,较远的村庄规划自行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污水达标后排放。规划近期钱库自建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远期是否排入舥艚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需进一步比较确定。

各村雨水根据情况布置管渠排河。

(2)电力电信

镇域电力负荷及用电量预测

(1)电网调度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城镇配电网实现自动化。在城镇一户一表的基础上,建立城镇用户的集抄系统。

(2)钱库110kV变电所,适时改造和增容。安排和预留110kV变电所1座,容量按3×5万KVA考虑。

(3)镇域,电力线路以架空型式布置和按排。

2)电信工程规划

镇域电信规模预测

(1)推进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的建设,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促进和加快钱库地方经济信息化进程。

(2)推进光通信技术的应用。城区内普遍实现光纤到大楼,光纤到路边,部分实现光纤到用户。

(3)镇域,光缆应通达较发达的行政村。

以合理配置、集约使用空间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为原则,协调各部门、各专业规划的空间要素,整合空间管制范围,明确空间管制内容,将钱库镇域空间划分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3大类,明确划定“红线”(城乡建设用地范围)、“蓝线”(水系保护范围)、“绿线”(绿地保护范围)、“紫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黄线”(基础设施用地保护范围),并采取不同的综合管制措施。

1、适宜建设区

适宜建设区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为城镇现状建成区、规划保留的基层村和规划中心村现状建设用地。

控制要点:鼓励进行原地改造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须符合规划要求。应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尤其应提高产业园区、农村居民点的土地集约利用率。鼓励本区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开发和改造活动。保护原有的风貌和环境,严禁随意拆建。

(2)为现状建设用地之外、规划远期城乡建设用地内范围。

控制要点:

——城镇内的一切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必须遵循和服从合法规划,各项建设应依法办理一书两证,乡村建设应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不得乱占乱建。

——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鼓励按总体规划、村镇规划要求,集约开发城乡建设用地,促进人口与产业向镇区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规划期内的城镇开发建设活动不得越出该区域(基于规划弹性的考虑,在建设用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部分建设用地可在建设备用地范围内进行选择)。

——基础设施建设应强调集中紧凑。规划各期均应首先有效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框架,尽可能集中紧凑地建设,减轻基础设施投入的压力,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水平。

——社会设施按公共中心的服务范围、人口、等级水平,适应各区域的开发时序要求适时开发建设。

——绿线划定及其控制要求:按照城乡各级规划划定城乡居民点内的公园绿地、小游园、防护绿地等生态用地的范围。绿线内所有树木、绿地、绿化设施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移植、砍伐、侵占和损坏,不得改变其绿化用地的性质。各类改扩建、新建项目,不得随意越过绿线控制范围。

2、限制建设区

包括:1、建设用地预留区;2、历史街区;3、基础设施廊道;4、耕地保护区和其他农地保护区。(钱库镇域范围内无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1)建设用地预留区

主要是指规划远期建设用地之外的弹性用地,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在远期建设用地开发完毕并调整相应规划之前,应严格控制基础设施、社会设施投放量,禁止房地产项目和产业园区开发项目,以控制为主。区内不设中心村,现有村庄应控制规模。

(2)历史街区和重要历史地段(“紫线”)

用于界定政府公布的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及其它重要历史地段保护范围的控制线或各级文保单位等。应充分挖掘和保存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注重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处理好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关系。管制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有关内容执行。

(3)基础设施廊道(“黄线”)

指交通、供电等基础设施廊道。管制措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等有关内容执行。

安排基础设施廊道主要有以下几条: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南环快速路、龙宜大道、龙金大道、高压线廊道等。控制要点:规划高速公路两侧控制150米,南环快速路、龙宜大道、龙金大道两侧控制30米。

高压通道应与综合廊道、组团间隔离绿带相结合,不得随意在规划建设区内斜穿,而应顺着道路走向、综合廊道走向进行布线。控制好现有高压廊道,一般与城市建设矛盾不大的现状高压廊道予以保留,并按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控制宽度和建设要求控制;与城市建设矛盾较大的,应予以调整,改走综合廊道。控制预留的高压通道禁止其它建设活动。

高压走廊控制宽度(GB/50293-1999)

各级道路与建筑、村镇的最小控制距离

(4)耕地保护区和其它农用地保护区

主要指除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远期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及现状城镇(村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和缓丘的连续成片的农田区域。管制措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有关内容执行。

控制要点:建议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划定在已建区、适建区外,并避让限建区中的预留区以及中心城区有明确休闲功能和其它功能安排的组团间绿带用地;在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能落实的情况下,宜安排在明确控制的基础设施综合廊道外。严格保护该区域内基本农田和优质园地,不得减少用地面积。在本区域内不得建设除农业附属设施以外的任何其它建(构)筑物。本区域用地类型的变更必须符合相关法律、审批程序。

3、禁止建设区

将镇域生态敏感脆弱区主要是指自然山体、重要的河流水体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具体细分为水体保护控制区、水源涵养区和自然山体保护区。

(1)水体保护控制区(蓝线)控制要点

指区内主要水体及其一定范围的陆域地区,主要包括东大河、百花河等主要河流水体,以及较大面积的水域、湿地等其它水体,管制内容参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有关内容执行。

控制要点:严格保护现有水域,不得减少水域面积。原则上不得改变其原有的水域形态,并尽量保留生态自然岸线。在水体陆域保护范围内不得建设除防洪排涝或水利设施以外的任何其它建(构)筑物。滨水地区现状建设对水域造成污染的必须迁出或逐步改造。陆域保护范围根据河流宽度、等级进行控制,原则上40米以上宽度河流两侧各控制20~30米,40~80米宽

度的河流两侧各控制40~100米,80米以上宽度的河流两侧各控制100~150米。现状建成区范围内控制宽度可适当缩减,控制范围内可保留现状农田,也可作为滨河绿化带、村镇公共绿地等;并且应控制陆域保护范围内的现状村庄规模,并在规划中预留相应的水体保护范围。

(2)水源涵养区和自然山体为主体的生态空间控制要点

主要指镇域西南侧的自然山体空间,为镇域重要的生态空间。管制措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要求执行。

控制要点:维护生态多样性,严禁滥砍伐和破坏山林等行为;本区域严格控制建设活动。除现乡集镇之外尽量少设中心村,人口总量严格控制,引导和鼓励人口外迁至各级城镇和平原地区。

4、用地增长边界

中心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分别为近期建设用地、备用地范围和远期建设用地、备用地范围,除重大基础设施外,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25年)城镇建设项目不得超出相应边界进行建设。

第十一条城镇发展目标

在规划期内将钱库镇建设成为苍南北部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水乡古镇。

1、城乡建设目标

建立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的城乡总体布局结构;建立逐渐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的农村居民点;住区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国家标准;城镇道路系统逐步完善;建立完善的城镇绿地体系,创造展现水网平原特色和现代化小城镇风貌的城镇景观;建立较先进和完善的市政设施系统;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在保证农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工贸产业,工贸结合,推动城镇化进程。

3、社会发展目标

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增强科技和文化创新机制活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建设文明、开放交流的社会环境,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充分就业。

4、生态环境目标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珍惜和保护钱库镇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打造健康宜居的人居环境为宗旨,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景优美的现代化城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十二条城镇性质

钱库镇城镇性质为:中国箱包市场产业基地,苍南县重要的工贸城镇和具有水乡特色的文化古镇,县域江南片区中心。

城镇规模

1、人口规模

近期:至2015年,镇域总人口7.8万人,城镇化水平62%,城镇人口4.8万人;

远期:至2025年,镇域总人口8万人,城镇化水平72%,城镇人口6万人。

2、用地规模

近期:至2015年,城镇建设用地为4.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人;

远期:至2025年,城镇建设用地为5.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人。

第十三条城镇空间发展战略

1、通过鹡鸰河两岸商住用地的开发逐步建立“新水乡范式”;

2、通过市场的升级和高端产业用地的建设提升钱库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3、通过行政中心搬迁带动周边地区的开发;

4、通过三河六岸的改造重塑老城魅力。

第十四条城镇形态

整个城镇总体形成“古镇中居”、“新城东矗”、“工业西兴”、“绿脉串联”的城镇形态。

老镇区及外围绿地作为城镇最重要空间,处于规划钱库城镇的中心区位,是钱库的商业中心和景观中心。

2、“新城东矗”

镇东布局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水乡新城”,并设置全镇行政、文化设施和商贸设施,以及面向城镇居民的居住用地,形成为钱库现代化新城空间,在新城主要入口方向设置市场用地,作为城镇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3、“工业西兴”

镇西在发展钱库传统制造业基础上,大力吸纳中高端产业,形成现代化工业区块,担负起推动钱库兴旺发展的重要支柱功能。

4、“绿脉串联”

有意识地引导钱库城镇内外的自然生态环境基底(自然河道、湖荡、田野)围合、渗透于整个城镇建设空间,沿东大河、百花河、鹡鸰河三条水脉、结合绿带、游步道和公建设置形成三条绿地景观轴线,使钱库成为银带(水脉)和绿野“围合嵌缀”的生态化、园林化精美城镇。

第十五条城镇总体布局与结构

总体形成“一心一核、三轴六片”的布局结构:

1、“一核”

“商业中心+三河六岸”形成的城镇核心;

2、“一心”

“行政中心+设施中心”形成的新区中心;

3、“三轴”

沿鹡鸰河的商住发展轴,沿行政中心-设施中心的南北向发展轴,沿龙金大道的产业-市场发展轴。

4、“六片”

(1)镇西工业片区

以原有工业园区为基础向西、南拓展,形成龙金大道产业集聚区,控制原有居住工业混杂区,逐步改变其功能,引导其向工业园区发展。

(2)镇东新城居住片区

形成以行政中心、公建、绿地为中轴,两侧分布居住空间的布局结构,在组团中心设置相应服务设施。

(3)镇南居住片区

由东大河与百花河围合而成,并分布于鹡鸰河两岸的居住片区,是镇区居住用地南向拓展的重要空间,片区以江南梦园为中心设置相应公共设施,完善配套。

(4)镇北居住片区

百花河以北居住区块,围绕钱库一中布置公共设施,主要以改造提升原有设施为主。

(5)镇北箱包市场片区

在现有箱包市场基础上继续北拓,形成镇北箱包市场及产业综合区。

(6)镇南新市场片区最大限度利用龙金大道平行布置新市场用地和集散广场,展示钱库形象,两侧布置停车场解决市场停车问题,南侧布置产业、物流用地,形成大型区域综合市场。

第十六条居住用地

1.规划目标

充分利用自然河流水系,建设结构清晰、设施完善的居住空间。

规划2025年居住用地为209.74ha,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39.53%,人均35.62平方米/人。

利用镇区东大河和百花河两条河流的自然分隔形成4个居住小区:

n 西北居住片区:位于东大河西、百花河北。片区南侧为旧城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规划对现状进行改造,调整用地功能,加强环境整治,延用街坊式居住布局模式。片区北侧主要是新建居住用地,其中东大河沿河用地规划为移民用地和拆迁用地,用地共约45ha,以小区(组团)模式进行用地布局。本片区容纳居住人口约1.8万人,配套一所高中、一所小学、两所幼儿园、一个菜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n 东北居住片区:位于东大河东、百花河北。环城北路以南为老城区改造,以北为新建区,居住用地约54ha。本片区容纳居住人口约1.3万人,配套一所小学、两所幼儿园、一个菜市场,其它小区服务设施以商住形式设置。

n 西南居住片区:位于东大河西、百花河南。居住用地约59ha,其中商住用地约3ha,容纳居住人口约1.5万人。片区内设置一所初中、一所小学、两所幼儿园、一个菜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n 东南居住片区:位于东大河东、百花河南。新旧居住区均以街坊形式布局,用地约53ha,其中沿鹡鸰河东段主要进行滨河商住开发,用地约9ha。本片区共容纳居住人口约1.4万人,设置一所高中、一所初中、两所幼儿园、两个菜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七条公共设施用地

1.规划目标

设置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层级分明的公共设施体系,在确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的同时,提升钱库镇公共服务的影响力和区域地位。

规划2025年公共设施用地为76.6ha,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3.36%,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2.35平方米。

2.规划结构

按照镇级——小区级两级公共设施进行布局,形成“两心、一轴、多点”的公共设施布局结构。

(1)“两心”分别指老镇区结合三河六岸形成的商贸中心和城东新区的行政服务中心。

(2)“一轴”指通过商业、商住开发沿百花河和鹡鸰河东段形成的连接新旧两个中心的濒水景观商业轴。

(3)“多点”指分布于各居住片区的相对集中的公建点。

3.用地规划

(1)行政管理用地

在城东新区设置镇级行政办公用地,逐步将旧城内镇级行政机关集中布局;龙亭路两侧新建的工商所、土管所、农业银行以及已批未建的国税局在规划期内予以保留;此外在镇区西北钱库三小南侧规划一水厂办公用地。

规划期末行政管理用地3.00ha。

(2)教育机构用地

保留并适当扩建钱库高级中学、钱库第二高级中学、钱库二中、钱库二小、钱库三小,将钱库一中外迁至城东金鑫东路北,钱库一中用地给钱库一小。镇区保留、扩建现状3个幼儿园,规划新建5个幼儿园,保证各居住小区2个,服务半径300米左右。

规划期末教育机构用地39.70ha。

镇区中小学用地及规模规划一览表

(3)文体科技用地

n 文化用地:在鹡鸰河东段南侧、行政中心西规划钱王司库博物馆,用地1.30ha。在行政中心南、行政中轴线西侧规划镇级文化站、图书馆用地0.38ha,行政中心南、行政中轴线东侧规划影剧院等文化活动用地0.31ha。

n 体育用地:在行政中心东侧规划一镇级体育活动中心,占地约1.12ha,内容包括灯光球场、室内球馆和游泳馆等,为全民健身提供场所;另外在居住小区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和开敞空间设置小区级的市民健身点。

n 宗教用地:钱库镇宗教文化渊源悠久,规划保留现有宗教用地的基础上,扩建镇北兴中北路西侧的基督教堂至0.92ha;规划在钱库公园扩建中新建一基督教堂。

规划期末文体用地6.00ha。

(4)医疗保健用地

县第三人民医院迁址扩建,位于金鑫路西侧,规模达到300—400床位。保留原南江医院,改建为钱库镇妇幼保健医院;在镇南新建一中心卫生院。在居住小区设置小区级卫生服务中心,形成镇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规划期末医疗保健用地3.56ha。

(5)商业金融用地

结合老镇区原有的商业基础以及三河六岸的环境整治,布置商业金融用地,沿河设置绿地、广场以及商业步行街,形成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镇级商业中心。

以老镇区商业中心,沿百花河往西、沿鹡鸰河东段往东布置商业或商住用地,一方面结合滨水空间的改造将商业中心的繁华向外延伸,另一方面通过商业休闲轴线将老镇区的商业中心与新区的行政中心联系起来。

规划期末商业金融用地13.22ha。

(6)集贸市场用地

保留环城北路北侧箱包市场产业基地2.57ha的现状用地,远期将引导其向南部龙金大道沿线布局,新规划用地约6.30ha。对南、北两处箱包市场进行功能和布局模式的引导,城北老市场主要集中传统的加工生产,采取相对独立的个体销售方式;城南龙金大道沿线则采用现代化的市场布局模式,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并加强科研和产业服务功能。

镇区共设置5处农贸市场,每个居住片区设置1-2个,每处占地约0.4-1ha。在城北兴华路东侧安排建材等专业市场用地。

规划期末市场用地达到11.12ha。

第十八条工业仓储用地

1.规划目标

合理布局工业用地,建设紧凑布局,合理配套,方便生产,环境良好的工业区块。

规划期末工业用地为108.82ha,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20.51%,人均18.48平方米。

2.规划布局

工业用地布局呈“一区两点”结构:

n “一区”为城西工业区,依托现有基础向西、南扩展,形成镇区主要的工业集聚区。现状镇区及村庄内零散分布的工业企业,逐步迁入工业区,鼓励建造多层工业厂房和标准厂房,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促使小企业入园生产。

n “两点”分别为结合两个箱包市场布局的箱包加工企业集聚点,以利于箱包产业的分工协作以及与市场的互动。旧城区内家庭作坊式的工业企业结合旧城改造逐步搬迁至工业区标准厂房内生产,改造前应对现状居住、生产混杂区进行环境整治,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实施停产、搬迁、转型等措施,在镇区外围保留并规划一定比例的居住、生产混合用地,产业类型必须对居住环境无较大影响,并安排好停车、卫生、绿化等布局,使温州模式的生产方式在发祥地之一的钱库得以升级和延续。

贯彻依托交通、集中布局的原则,在龙金大道与钱库大道交叉口东南侧规划一货运仓储用地,占地约4.10ha。

第十九条绿地

1.规划目标

以建设水乡生态镇为目标,加快绿地建设,构建点、线、面相结合、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地系统。

规划2025年绿地面积64.15ha,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1.19%,人均10.35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5.82ha,人均5.78平方米。

2.规划布局

规划形成“一心三轴多廊”的绿地系统结构。

一心:指通过钱库公园的扩建,形成集绿化、景观、休闲为一体的城镇绿心;

三轴:指依托东大河、百花河、鹡鸰河形成的滨水绿轴,按20-50米的宽度进行控制;

多廊:指依托镇区三大河流的水系支流形成的两岸10-15米的绿化控制廊道。

第二十条对外交通

1.公路

n 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是温州市未来东部交通网络的主干线,从台州玉环跨海进入乐清南塘,经浦歧、翁垟接绕城高速东段,往南经平阳的宋埠、鳌江,规划在苍南县域经龙港、芦浦、舥艚、钱库、金乡、大渔、马站与福建的高速公路网相连。其中钱库段在镇域东部经过,并与龙金大道设互通出入口。

n 南环快速路:龙港、芦浦、舥艚段与甬台温高速公路平行同线,经龙金大道后从望里往灵溪,接104国道。

n 龙金大道:龙港至金乡,一级公路标准,城镇段在两侧设辅道,并控制交叉口数量。

n 龙宜大道:按县域总体规划预留龙宜大道建设廊道,红线宽度控制在40米,并在其两侧设置绿化带。

2.客货运站场

近期保留城西客运站,远期将客运站迁至城镇东南角、龙金大道北侧,占地约1.63ha。

在龙金大道与文鑫路交叉口东南侧结合仓储用地设置一货运站场,占地约1.46ha。

第二十一条城镇道路交通

1.规划原则

(1)以解决现状交通问题、构建畅通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统为核心,合理确定城镇道路结构和等级。

(2)根据用地布局特点和交通源的产生,合理安排静态交通设施。

(3)结合商贸重镇、水乡古镇建设目标,构筑人性化的步行系统。

2.规划目标

建立与城镇布局和土地使用相适应的、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道路系统;完善静态交通系统,加强停车场、广场等设施的建设。

规划至2025年,道路广场用地面积73.41ha,占远期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8.15%,人均16.31平方米。

3.城镇道路网规划

(1)路网结构

结合镇区主要河流走向以及现状道路网基础,规划以格网式布局为主。

城镇道路分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级别,主干路红线宽度为24-30米,次干路红线宽度为16-18米,支路红线宽度为7-12米。

(2)路网布局

规划延伸公园路、金鑫路,打通兴华路,在城西新建一条南北向主干道,在城东新建两条南北向主干道,形成以东西向的环城北路、振兴街、公园路、金鑫路、龙金大道和南北向的西城大道、钱库大道、兴中路(站中路)、兴华路(钱项路)、环城东路为主要干道的城镇道路骨架。加密商业核心区路网,并在外围形成保护壳,即由振兴街、文卫路、公园路、钱南路、兴华路形成的交通环路疏解交通,为商业中心内部创造良好的购物、游憩氛围。

结合镇区滨河绿地景观系统以及休闲娱乐空间规划,在商业中心及滨水空间形成步行系统。

规划道路一览表

4.公交规划

一是乡镇公交。指从钱库镇区通往县城及周边乡镇、村庄的中短途交通,以多班次、定时的乡镇中巴交通为主,近期利用钱库城东客运站停车,远期结合龙金大道北侧新的长途客运站的建设,在客运站内划出部分用地作乡镇公交停车之用。

二是镇区公交。镇区公共交通主要以出租车、三轮车为主,通过城镇道路系统的规划梳理以及城镇交通管制的实施,解决城镇交通拥堵和路面随意停车的问题。

5.广场

广场布置与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以及滨河绿地景观系统相结合,规划共设置4个主要广场;在商业中心及沿鹡鸰河沿岸结合步行街和步道设置一些小规模硬质铺地。

规划广场一览表

6.社会停车场库规划

在城镇主要出入口、城镇中心等交通集散处安排7处停车场。

规划停车场一览表

七、城镇风貌景观规划

第二十二条定位、目标及原则

总体定位:形成传统水乡风貌与现代水乡风貌相得益彰的江南水乡城镇风貌。

规划目标:创建古朴雅致的水乡古镇,多样、精美的现代新城,生态、自然的休闲空间。

第二十三条城镇空间景观结构

城镇整体景观空间结构:形成“行政、商贸为核、水系成轴、新旧呼应、绿脉串联”的格局形式。

1、核心——指传统商贸改造区与新建行政中心区,包含作为过渡空间的绿地、广场。

2、轴线——指大港河、鹡鸰河、百花河三条以主要河流水系为脉络形成的东、南、西向绿色滨水景观廊道。

3、特色景观风貌区——指传统商业中心区、新型商业中心区、传统型生活街坊、新型生活街坊、城镇入口、公园。

4、节点——包含建筑景观节点和开放空间节点两类,其中建筑景观节点是指各特色景观区内的标志性建筑:包括行政中心、两大箱包市场、镇西医院、各类中小学建筑以及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类建筑等等;开放空间节点包含三河六岸核心空间景观节点、行政中心水岸空间景观节点、箱包市场入口空间节点、江南梦园等滨水空间景观节点。

第二十四条风貌景观规划

1、景观核心规划

规划在“三河六岸”地区形成多种用途的有机结合,利用滨水区的整治与建设提升城镇独特而和谐的空间环境特征以及网络状的空间形态特征。

扩展和连接以行政中心与传统商业中心为起点的滨水开放空间,突出滨水区域的休闲、游憩功能,鼓励步行交通。

塑造龙金大道两侧以工业功能区与市场建设区为依托的、具有现代工贸城镇特色的城镇入口。

2、景观轴线规划

南北向的大港河轴线:形成水系、生态绿廊、传统商贸及现代居住区景观相融合的景观轴线。

东西向的百花河轴线、鹡鸰河轴线:串联古镇、水乡新镇、城镇二产空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景观风貌区规划

(1)传统商业中心区:对已有的滨水商业空间,予以充分的保护适当的发展。

(2)新型商业中心区:构建新型的滨水商业空间,激发新型的业态增加新的活力。

(3)传统型生活街坊:在商业中心的传统街区中,维持中心区高密度的路网结构以及与城镇融为一体、通达开放的街坊模式。

(4)新型生活街坊:行政中心区块功能以商业和行政办公为主,同时混合了展览、体育等文化娱乐设施,提供本地区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项目。

(5)城镇入口:将景观房产、商务办公、文化休闲功能结合自然河流水系进行开发建设,形成舒适宜人和多元活力的空间环境,彰显钱库作为水乡城镇的独特风貌与景观。

4、景观节点规划

(1)行政中心:在鹡鸰河东段北侧形成行政中心,创造形式丰富、尺度宜人、功能多样的现代水乡特色空间。

(2)商业中心:在东大河、百花河、鹡鸰河三河交汇处,以振兴西街、文卫路、公园路、钱南路、兴华路5条主要道路为界,形成具备地方传统特色的商业中心。

(3)专业市场服务中心:建筑风格以现代简约为主,亦可不受城镇传统建筑形式主导,主体建筑宜增大面向城镇入口。

(4)江南梦园文化中心:文化建筑以不破坏城镇传统风貌为原则,最高不得超过12米,为中心镇区的高度控制点和形象标志。

(5)医疗服务中心:造型稳重、亲切,象征钱库良好的亲民色彩,作为镇西居住新区的地标。

5、景观界面规划

(1)滨河界面控制

“水乡新城”建筑沿河道部分最高不超过12米。高于12米的建筑安排在临河街区之后。

(2)顶(屋顶)界面

建筑群中相邻建筑的屋顶形式应考虑协调、呼应。住宅建筑一般以坡顶为主,提倡设计屋顶花园。

(3)街景控制

在环城路、振兴西街、公园路、兴华路、金鑫东路等主要街道的建筑立面、广告、小品等建造(设置)中,应充分考虑风貌协调和呼应,采取有效规划管理。

第二十五条建筑高度控制

传统区块:建筑不得超过12米。

水乡新城区块:一般居住及休闲旅游建筑不超过15米,核心区块不宜超过24米。

专业市场区块:大空间市场建筑不得超过15米,配套服务建筑不得超过30米。

滨河建筑:裙房不超过12米为宜,塔楼不超过30米。

第二十六条新区建筑风格、色彩、材料控制

1.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以体现现代江南水乡特色的典雅风格为主调;建筑尺度、体量应与水乡城镇协调,尊重原有街道尺度;建筑形式应在强调与现存建筑之间和谐对话的同时,鼓励建筑形式的个性化。

2.建筑色彩控制

城镇中心、“水乡新城”建筑总体基调以淡雅的黑、白、灰等中性色彩为主,工业新区、市场区块可选定一、二种不同的主导色调。墙体不宜大面积使用明亮耀眼或沉闷的颜色;石材和砖石块宜保持自然色彩;玻璃和金属的颜色宜选用柔和中性的色调,突出建筑的门窗、入口、节点,可用一定程度的对比色。

3.建筑材料

除标志性建筑外,一般建筑主体外墙装修材料应与毗邻建筑相协调,同时注重与自身裙房的配合关系。

公共建筑裙房建议采用稳重的石材或仿石材料;鼓励底层橱窗使用透明或浅色玻璃,使人的活动成为滨水景观的有机组成。

建筑主体不宜大面积使用镜面玻璃幕墙,以减少光污染,如使用须经规划部门审查核定。

八、旧城整治规划

第二十七条规划目标

通过旧城功能疏解、道路交通梳理、传统街巷适度保留、河流水系整治、绿化景观空间增设将钱库旧城改造成传统水乡特色明显、商业休闲繁荣的旧城商业中心。

第二十八条规划原则

1、利用河流水系建设开放绿化空间,打造滨河商业步行街区和宜人居住空间,体现水乡特色。

2、有选择地适当保留传统街巷格局,片段式展现旧城风貌,提炼老镇建筑元素,延续老镇记忆和文化。

3、完善旧城设施配套,增强旧城活力,融入现代生活。

第二十九条整治措施

1、河道整理与滨河绿地景观空间打造。适度整理三条主要河道局部形态,理顺滨水区域与城镇形态关系;因地制宜地修建硬质驳岸和自然式绿色驳岸;增加沿河块状公园、游园绿地广场空间,设置滨水平台、河滨慢跑道等市民休闲运动空间;使三河六岸真正成为钱库休闲活动中心,体现钱库水乡特色。

2、打造多样化的商业休闲空间,增强旧城活力。优化老镇区尤其是滨水功能空间,迁出旧城生产功能,适当疏解高密度、低质量的居住空间,建设三河交汇处商贸中心、鹡鸰河东段商住空间以及百花河滨水商业街坊,充分利用三河六岸景观空间打造多样化的商业休闲功能,吸引人气,增强旧城活力。

3、增加主干路网,拓宽现有街道,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增加城镇主干路网,新建多条东西、南北贯通的干路,拓宽现有街巷宽度,结合中心区人流集散中心新建多处停车场,形成主次干路网通畅、支路密集、停车方便的交通系统,并加强交通管制,增强文明交通意识。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重点完善污水管网、雨水排放和、防洪设施以及环境卫生设施,形成卫生清洁的城镇面貌。

4、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严格禁止新的工业企业进驻三河六岸沿线老镇区,控制老镇区的工业加工生产企业并在近期逐步迁出。制定工业区污水排放标准,控制工业区污水排放,并对镇区河流水系进行综合整治,使其达到Ⅳ类标准。

第三十条生态建设目标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将钱库镇建设成经济发达、环境优良、生态结构良好、整体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安全、舒适、优美的生态人居,繁荣的生态文化,以及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水乡生态城镇。

第三十一条环境保护目标

总目标:规划期内,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象逐步得以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各项环境质量指标达到或优于相应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划期末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1)水环境质量目标:规划期末,水源地的地面水质达到Ⅱ~Ⅲ类水质要求,其余部分地面水水质至少达到Ⅲ~Ⅳ类水质标准。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90%以上,处理率达到100%,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2)大气环境质量目标:规划远期,镇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和汽车尾气达标率均达到100%。

(3)声环境质量目标:规划期末,镇区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噪声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控制目标:规划远期,镇区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生活垃圾收集实行袋装化,逐步推行分类收集;垃圾清运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100%。

第三十二条规划措施

(1)水环境整治: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对污染、淤积严重的河段进行重点整治清淤,提高水质等级,在规划期内达到Ⅳ类水标准;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确保镇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收集到污水处理厂。

(2)大气环境规划措施:对大气污染源应严加控制,规划的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防护带;加强普遍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变居民燃料结构,提高气化率;加强对车辆的管理、货运车辆扬尘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要求汽车尾气都必须达到排放标准;规范作业,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

(3)环境噪声控制:加强对工业、交通、社会生活噪声的监测和治理。居住区内的工厂应逐步迁往工业区,噪声大的企业应限期治理,改革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远期应采取密闭厂房和消声装置;过境公路与城镇居民点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或设置声屏障,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加强对社会生活噪声的控制与管理,体育场馆、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建筑外墙和门窗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隔声能力。

(4)固体废弃物处理:完善城镇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严格控制工业垃圾、生活垃圾随河沿路倾倒,逐步实施垃圾分类袋装化。进行建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强有毒有害废物的管理和处置。

第三十三条给水工程规划

1、供水量预测

镇域总用水量一览表

2、给水水源规划

钱库镇现状由苍南平原引水工程供水,水源主要取自吴家园水库和挺南水库,现引水量在12万吨/日左右,主要供江南片龙港、金乡、钱库、钱库、巴艚等镇用水。苍南平原引水工程在二期建设完成后,总供水规模将达到20万吨/日,可增加对钱库镇的原水供应量。

珊溪水利枢纽平阳、苍南引水一期工程目前正准备开始建设,该工程途经昆阳、鳌江、钱仓、萧江、龙港、芦蒲、巴曹等乡镇。一期工程设计引水流量2.2立方米/秒,供水规模为15万吨/日,工程总投资1.91亿元。该工程建设,不仅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珊溪水库优质水资源,而且可以解决平阳、苍南两县水质性缺水矛盾。由于此引水管线途经钱库镇,钱库镇也可利用此水源进行供水。

3、供水系统

根据规划,近期内钱库自来水厂扩建至2.5万吨/日,远期至3.5万吨/日。

今后钱库镇域农村也将全部由钱库自来水厂供水,不再取用深井水。

钱库自来水厂规划一览表

第三十四条排水规划

1、规划排水体制

规划钱库城镇排水体制:老城区为截流式合流制,将现状合流管通过截污干管截流。新区定为雨污分流制,在新区建设时一律布置雨污水两套管道。

2、污水量预测

城镇污水量一览表

3、污水处理

近期自建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远期排入舥艚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钱库污水处理厂可改建为污水泵站及污水预处理厂。

钱库镇域内离镇区较近的村庄污水可排入镇区污水收集系统,较远的村庄如要接入污水处理厂投资较大,如污水量不大可自行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污水达标后排放。

4、污水收集系统

钱库镇区污水管网以河道为界分成几个系统,污水自南往北收集后排入钱库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5、雨水规划

雨水经收集后根据地势就近分散排放水体。

第三十五条电力工程规划

1.电量及负荷

城镇用电量及负荷一览表

注:2020年负荷为9.1万kW左右,电量约为4.91亿kWh。

2.220kV电网

220kV珠山变电所变电容量,规划近期拟增容一台主变,容量为180MVA。

新建1座220kV钱金变,容量为3*180MVA或3*240MVA。

3.110kV电网

参照苍南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周边110kV变电所的建设和投运,将满足钱库的经济发展。规划经充分考虑,在镇域内安排110kV变电所一座以作备用,占地5000平方米,为钱库经济和电力发展留有较大余地和空间。

4.高压走廊

规划220kV高压走廊宽度30~40米,在城区宜控制在30米左右,110kV高压走廊宽度20~25米。

5.10kV中压网

中压配电网络采用环状布置开环运行。镇区10kV中压线路,可采用走地下管线,工业区块内应架空,镇区外10kV中压线路,采用架空型式。电力线路,原则上安排走道路的东南侧。

第三十六条通讯工程规划

1.发展规模

固定电话用户发展

注:1、2010年固话数为1.6万户。2020年固话数为2.8万户左右。

移动电话用户发展

2.局所及网络

(1)通信局所

固定电话用户和数据用户,话务交换及数据服务仍由现状局所提供。增设可采用模块局设置。(工业区块内拟安排模块局一处)

移动交换业务由苍南县移动交换中心提供。

(2)接入网

以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大楼(FTTB)为主建设接入网,同时,为能平稳演进到下一代(NGN)网络,在接入设备上需向支持软交换方向迈进,为接入网向NGN网络过渡提供基础。

在远期以及新建城区,逐步采用FTTx+LAN等宽带接入技术,对高端用户直接采用光纤到户。

(3)移动通信网络

以先覆盖、后容量,并兼顾边际覆盖,提高覆盖率和系统资源利用率的原则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开展语音和数据及多媒体业务,适应各类用户多层次的需求。

规划继续扩大移动网络覆盖范围,达到每个行政村均有移动网络覆盖。

第三十七条广播电视规划

1、有线电视用户发展目标

规划期内有线电视用户发展目标为:近期住宅有线电视入户率98%以上,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左右,远期住宅有线电视入户率100%以上,发展用户2.8~3万户,。

2、广电发展目标

进一步实施村村通工程,提高偏远山区广播电视覆盖水平,近期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远期实现户户通广播电视。

3、有线电视工程

有线电视主干光缆网络以环形设置。

老城区有线电视线路需逐步实现下地敷设,原则上在新建城区和旧城区改造地段应开始实施各类有线电视线路下地敷设。

发展数字电视,扩大用户覆盖范围。

1、规划原则

根据辖区位置及交通条件设置相应等级的消防设施。建立建全社会消防体系,保障消防供水安全,推进平安钱库建设。

2、消防站布局

参照标准型普通消防站辖区一般不超过7平方公里,接警5分钟到达辖区边缘的标准,布置一座标准型普通消防站,按照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城镇发展战略,县域城镇组合发展,达到设施共建共享的要求。钱库片包括钱库、芦蒲、望里、仙居、新安设两座消防站,负责整个片区的消防任务,钱库镇消防站本次规划安排在对外公路龙金大道北、变电站南侧,占地0.42ha,配备消防车辆2辆。

3、消防给水规划

消防给水以市政供水为主,其他水体为辅的消防水源结构。市政供水采用生活、消防同一的供水管网系统,消防供水为低压制,按规范每隔120米布置一个室外地上式消火栓。

4、社会消防体系

建立镇级防火安全委员会,健全城镇消防监督机构,专职、义务消防队伍结合,加强中小学消防教育,扩大社会消防宣传,提升消防科技含量。

1、防洪标准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以及钱库镇作为县域中心镇的重要地位,确定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2、排涝标准

根据县域总体规划中防洪排涝规划确定,钱库镇防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3天降雨4天排至农作物耐淹水深标准。

3、河道整治

镇域内河道水系不准随意填埋、侵占,以保证行洪排涝安全。定期对河道内冲积物进行清除,以保证有足够的水深达到防洪标准。

1、规划原则

按照《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2007年)的要求,完善抗台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确保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防御、减轻台风灾害,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钱库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规划措施

(1)编制防汛防台预案,定期组织防台知识与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抗台演练。

(2)对居民、农村住宅抗台能力进行评估,要求达到相关标准。

(3)电力、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符合抗风避洪要求,并做好管理和防范工作。

1、规划措施

(1)本区属县域东北平原地质灾害不易发生区,但广泛分布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少量低丘,仍有发生地面沉降及滑坡的可能,需做好地质量灾害监测防御工作。

(2)加强对地下水开采的管理,进行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

(3)工程建设中应重视软土地基处理,避免地面不均匀沉降。

(4)严禁开山切坡,防治滑坡发生。

城市新区规划发展探究——以信阳市羊山新区为例(DOC)

学号:20145083003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年级: 2014级 姓名:郑帅 论文题目:城市新区规划发展探究 ——以信阳市羊山新区为例指导教师:余国忠职称:教授 成绩:

2015年12月15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1.羊山新区规划建设的缘由 (2) 1.1老城的空间限制要求建设发展新区 (2) 1.2建设新区是城市发展大势所趋 (2) 2.羊山新区发展概况 (2) 2.1羊山新区简介 (2) 2.2新区区位选择 (2) 2.2.1地形因素 (3) 2.2.2行政因素 (3) 2.3新区规划理念 (3) 3. 羊山新区发展影响 (3) 3.1信阳市城市扩展模式 (3) 3.2信阳市域中心转变 (3) 3.3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4) 3.4新区对信阳市未来发展影响 (4) 4.新区存在的问题 (4) 4.1城市化速度过快 (4) 4.2新区城市化有明显的领导意识 (5) 4.2.1政府行为 (5) 4.2.2领导决策 (5) 4.3新区缺少人文关怀 (5) 5.结论与建议 (5) 5.1新区概念规划要体现战略高度 (5) 5.2新区规划应强调实际可操作性和统一性 (6) 5.3新区规划应该确定开发模式 (6) 5.4新区规划应坚持人文关怀 (6) 5.5新区规划应提倡自然生态 (6) 参考文献: (6)

城市新区规划发展探究 ——以羊山新区为例 姓名:郑帅学号:20145083003 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指导教师:余国忠职称:教授 摘要:城市新区的出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新区的原有城市化程度一般较低, 但却要求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城市的新中心、并发挥城市功能和空间发展聚焦的作用。本文以羊山新区为例,通过对新区区位选择、规划理念、新区发展影响和新区面临问题等方面出发,探讨一个新区的规划与发展对原有地域的影响。以期在其中获得一些关于新区建设的思考,从而在以后的新区规划中得到若干建议。 关键词:羊山新区;城市化;城市规划;区位选择;城市扩展模式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urban new area is the inevitabl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original level of the new district is generally low, but it requires the new district to become the new center of the city in a short time, and play a role in the city function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newly developed area of Yangshan of Xinyang City as an example,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a new area on the original region by the location choice, planning concept, new development of new area and new area. In order to get some thinking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District,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planning of the new district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The newly developed area of Yangshan;Urbanization;Urban planning;Location choice;Urban expansion model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受到规模、功能和布局等的瓶颈限制。建设城市新区,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新区一般又称之为新城,是指在城市以外规划用于重新安置人口,设置住宅、产业、公共服务中心的空间单元。新区的建立将会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估研究__省略_徐州城市总体规划_2007_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总体 规划方案评估研究 ———以徐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为例 林立伟, 沈山,方雪,周子鑫(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城市规划方案评估是城市规划评估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方案评估的内涵和规划评估的类型两方面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界定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的内涵;在构建规划方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徐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方案进行定量评估。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估;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徐州 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79(2010)02-0061-05 1国内外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规划评估的研究开始较早。从1950年代开始,随着系统方法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的推进和应用经济学、政策科学的兴起,有关城市规划的评估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城市规划领域中的评估研究首先是从对规划方案及其决策的技术手段的评价开始的,这些评估研究主要是关于规划方案尤其是规划所安排的内容的合理性[1]。 1.1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的内涵 关于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的内涵研究,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国外学者丁成日等[2]应用决策理论的多属性效用分析(Multi-Attribute Utility Analysis ,MAUA )方法对城市规划中的模拟方案进行评估,最后评估出最优的规划方案,以供决策者参考选择。国内学者丁珊胭[3]认为规划方案评估是对提出的多种规划方案采用定性、定量等多种方法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保证实施方案的优化,甚至提出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替代方案的条件等。可见,上述学者的观点偏向于城市规划方案编制阶段的评估,而笔者认为,城市规划方案评估是指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综合评价模型等),科学合理、系统地对已经完成编制,并通过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然后再通过城市规划委员会[4]专家的指标量化评估。主要目的是对规划方案的规范性、科学性、经济性、合理性、地方性、艺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4]进行评估,判断规划方案的可实施价值。 1.2城市规划评估的类型 1996年,国外学者E.Talen [5]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类型:(1)规划实施之前的评价(Evaluation prior to plan implementation )(包括备选方案的评价和规划文件的分析);(2)规划实践的评价(Evaluation of planning practice )(包括对规划行为的研究、描述规划过程和规划方案的影响、政策实施分析和对规划实施结果的评价)。W.C.Baer [6]于1997年总结了5种规划方案评估的类型:规划过程动态评估(plan assessment )、规划方案分析评估(plan testing and evaluation )、规划方案评价(plan critique )、规划—————————————————— —[收稿日期]2009-12-29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09S_044Z );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一般项 目(09YLB006) [作者简介]林立伟(1984-),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沈山(1970-),男,教授,从事城乡规划与城市文化战略研究,Email:shenshan87@https://www.wendangku.net/doc/cd14550941.html, 。 第23卷 第2期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Vol.23No.22010年6月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 Jun .2010

(完整版)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目录 绪论 (2)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2) 1.1地理环境 (2) 1.2自然资源 (2) 1.3社会与经济 (3) 第2章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3) 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3) 2.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 (5) 第3章大同市发展目标、策略与规模 (5) 3.1 城市发展目标 (5) 3.2 城市发展策略 (6) 3.3 城市发展规模 (6) 第4章城市的空间布局 (7) 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7) 4.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色分析——双城双轴模式 (7) 第5章大同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10) 5.1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0) 5.2就大同市城市建设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11) 第6章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绪论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探究大同市其中的奥义。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1.1地理环境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全境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80平方千米,建成区108平方千米(2010年)。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是大雁为首的中部鸟类南迁通道。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气候干寒多风,温差较大。 1.2自然资源 水资源。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水资源量少。用水状况为:工业与生活用水占80%,农业用水占20%。虽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67.5%,但年缺水量仍为2000多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大同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同煤质量好、热能高,灰分和硫分低,是适宜发电供热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原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大同市

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597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通用范本

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xx镇位于xx西北部,全镇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东接xx,南连xx、xx街道,西邻xx、xx,北至xx,下辖1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5.39万。xx镇交通便利,距离高州城区17公里,207国道和省道283线贯穿全镇,鉴江河贯穿全境,洛湛铁路途经xx镇四个村委会。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使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长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和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XX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

福州新区总体规划公示稿

附件: 福州新区总体规划公示稿 一、规划范围 规划区:面积800km2(不含海域和滩涂),涉及马尾、仓山、长乐、福清4个县(市)区26个乡镇(街道)的部分区域。 规划控制区:面积1892km2(不含海域和滩涂),涉及马尾、仓山、长乐、福清、连江、罗源6个县(市)区64个乡镇(街道)的部分区域。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其中:近期:2015-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三、总体目标 新的国际国内发展背景下,以海峡、海丝、海洋“三海”跨越为主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路径,充分释放国家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自贸区、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五区叠加”政策效应,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区毗邻”优势,强化引擎作用,全力建设“开放新区、海湾新区、智慧新区、绿色新区”等“四个新区”,实现促进民族融合、引领区域转型、推动城市跨越的国家新区历史使命。 — 1 —

四、发展定位:“三区一门户一基地” 福州新区将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 五、发展战略:“两大两+” “大开放”战略。持续提升两岸经贸合作水平,将新区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加快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加强与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引领新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大海湾”战略。强化海港、空港特有的战略资源,重塑门户地位,打造外联世界、内接腹地的枢纽型地区。以滨海海岸带串联多个特色海湾,推进城市组团聚合;促进土地混合利用,形成用地高度紧凑集约、功能高度复合的城市空间利用格局。 “创新+”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打造东南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 “生态+”战略。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践行国家赋予的生态文明发展使命与要求,引领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潮流,建设绿色新区、生态新区,打造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城乡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 — 2 —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的分析与探讨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的分析与探讨 发表时间:2017-11-21T15:14:49.2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作者:朱豫 [导读]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山东省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管理服务办公室山东省临沂市 276624 摘要: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城市的发展,原来很多属于城市边缘地带或者郊区都面临着重新规划、开发建设的问题。城市新区的规划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如何利用原有城镇基础进行合理改造、统一规划,如何保持与本城市风格的融合、文化传承,挖掘出本城市的风貌特色,以及做好生态规划和实现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都是城市规划建设者不断思索探讨的课题。关键词:现代城市;城市新区;规划建设 一、现代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要求 1、构建具有城市功能的综合地区 对于现代城市新区来说,必须构建具有城市功能的综合地区,在这个地区之中,要包含购物、住宿以及商业等各个方面的建筑。通过构建城市新区,一方面可以拓宽城市空间,另外一方面则是能够帮助老城市缓解压力,使得城市中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城市新区在一个城市之中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经济中心,甚至还会成为政治中心。 2、处理好与老城区的关系 城市空间的扩展与新区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是新区发展的动力源,新区不可能完全脱离原有城市地域空间体系而独立存在。作为主城产业转移、空间扩展的先导地区,新区和主城之间的产业关联与空间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新区空间拓展的方向及其各功能用地的规模。新区规划应处理好与主城在产业、人口、空间等方面的区域关系,使新区的发展能够参与到城市地区功能转型的过程中,成为整个城市空间拓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新的城市功能载体。 3、处理好与周边城镇的关系 要处理好在用地功能、重大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配合的关系。在城市功能的设置上,充分发挥新区的优势,发展周边地区所欠缺的城市功能,避免过度发展邻近城镇已经有的较为成熟的功能,充分利用周边相邻城镇的设施来为自己的发展服务,以此带动整个周边地区功能结构的调整,同时也降低了新区发展的成本。 4、生态优先,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提倡“循环经济”模式 近年国家对城市防洪排涝等水利设施方面提出了“海绵城市”概念,欲通过低冲击开发模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原有机制。在建筑设计方面,越来越多的政府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必要性,鼓励规划建设部门、开发商、设计机构学习国外绿色建筑标准 二、城市新区的特点 1、城市新区是个具备城市功能的综合区域。 城市新区集居住、工业、商业于一体的新型区域,一方面,拓展了老城区在发展过程中所需对空间的要求,另方面,有效缓解了老城区的居住压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是新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可能是城市未来的行政、商业、产业中心。 2、城市新区与老城区之间的距离合理,同时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 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有助于缓解老城区的人口压力,解决新增项目发展所需的空间,这使得新区与老城区之间的距离要适中,有助于扩大新区的影响力。 3、新区建设要具有较高的环境和质量水准。 通过借鉴老城区的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新区的规划相比老城区要更加的科学,更加的趋于合理,以独特的视角、更高的层次设计出更高的环境和质量水准的具有较高品位的现代化的新城区。 三、现代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建议 1、遵循科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实现新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利用创新规划理念的优势,大力发展与城市新区发展相适应的领域,注重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充分发挥地区和资本优势。城市新区在产业园区转型的基础上要继承规划理念第一的原则,继承其优势弥补其缺陷,致力于规划理念的创新,也要汲取高新工业园区逐渐落后的经验,为城市新区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得其取得新的科技高度。在城市新区发展地域方面,需要创新思路,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向中部延伸,以起到以东部带动中西部发展的效果。此外再具体方面需要创新管理制度,针对落后思想的阻碍问题,政府应该培养相关人才,可以指配相关工作人员专门开展新区发展工作。 2、确定城市空间拓展方向 城市空间的扩大并不等于空间的良性发展,因此从区域整体出发,确立合理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对于新区能否实现有机生长十分重要。 随着新区城市功能向综合化转变,其城市开发活动也随之转变,这就对规划提出了需要对于不同功能的发展轴在空间上进行切换调整,重新确定其空间拓展方向和次序的问题。 在规划方面应有意识地调整新区临近周边地域的用地功能,发挥新区经济实力强、区位条件好等优势,在基础设施网络、交通设施网络的规划上与周边区域有机衔接,以服务新区辐射周边地区为原则,统筹安排。 3、制订合理的土地开发政策 在新区建设的前期,应研究城市规划宏观调控的预警机制,包括对城市土地开发总量容量的标准,土地开发到什么样的强度比较合理,极限的标准是什么,都应对具体情况有具体的估计。其次,还应规划出不适宜的建设或禁止建设用地,然后在可建设用地中划分远期、中期、近期和各种强度的开发用地。 积极加强城市土地储备,特别是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城乡结合部分的土地,应当结合城市规划的实施、城市建设开发时序,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2004-2008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

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文件要求,按步骤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特编制《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年)》。 1.2 近期建设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1.2.1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辖区,重点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外围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各区县城区。 1.2.2 规划时限为2003年至2007年。 1.3 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1.3.1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2 《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3 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3.4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 1.3.5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1.3.6 《天津市国土规划(2002-2030年)》(阶段成果) 1.3.7 其它全市性、系统性的专项规划 1.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1.4.1 明确近期内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1.4.2 确定天津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 1.4.3 确定天津市近期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4.4 提出天津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其他安排的意见。1.5 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1.5.1 依据十六大精神和天津市"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五大战略举措,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是集经济、社会等各项活动为一体的空间有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城市规划着重于平衡和协调城市整体与全局的关系,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对其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组成部分。 城市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和组织城市各建设项目,采取适当的城市布局结构并落实到土地上,妥善安排城市中心区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城市建设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相协调,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注意到城市景观的分布布局走势,体现出城市的特点与特色,这样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才是完美的。 (一)合肥总体规划分析 合肥居皖之中,晋江带淮,坐落在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北岸,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合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在有瑶海、庐阳、蜀山和包河四区以及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合肥周边的城镇发展战略是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和县乡经济发展,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同合肥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形成以

合肥市城镇体系,促进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主城区为中心,店埠等为次中心,主要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轴线,具有放射状、开放型的市域。 城市形态 合肥市城市主要向西南方向发 展,适当向东发展,控制向北发 展,要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 规划布局形态,合理控制老城区的 环境容量,逐步有序的开发新城 区。城市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 北、西南三个方向发展,三翼之间 形成大片绿色空间,将巢湖新鲜湿润的空气引入城市中心,并经过构筑城市外围大绿环,可降低市区的热岛效应,改进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结构因城市形态而确定为:一个市级中心和四个市级副中心的多元结构。市级中心位于老城区,为全市的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市级副中心多为分区内的行政、文化、商业服务中心,合肥市的规划将城市分为:老城区、东区、北区、西南区和新城区,老城区位于环城河内侧,规划将老城区内过密的居住人口逐步向外扩散,老城区将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旧城更新改造,增加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确保景观优美和环境质量,随着市政、文化职能的迁出,老城区将逐步转变为全市的商贸、金融中心。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应当依据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组织机关。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工作。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规划编制单位或者组织专家组承担具体评估工作。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对其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前款规定的评估的具体组织方式,由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决定。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各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本行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提出评估意见。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原则上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 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时间,并上报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 第七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了解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将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与现状情况进行对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规划评估成果上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审批机关备案。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的评估成果,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第十条规划评估成果由评估报告和附件组成。评估报告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实施的建议等。附件主要是征求和采

城市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研究探析_以南宁五象新区为例

2007年9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Sep.2007第24卷第3期 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24No.3 文章编号:1002-8743(2007)03-0084-06 城市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研究探析 以南宁五象新区为例 吴 云 刚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广西南宁530002) 摘 要:城市新区的出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新区概念规划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其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并不是很充分.该文探讨新区概念规划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及其对城市新区发展的作用;在对当前国内外城市新区概念规划发展述评的基础上,具体对南宁市五象新区概念规划进行了个案分析和探讨,以期得到若干在新区概念规划中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新区;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五象新区 中图分类号:T U984 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受到规模、功能和布局等的瓶颈限制.地方政府为了提供城市快速发展和壮大所需要的条件和功能,必然要在旧城之外另寻土地进行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城市新区一般又称之为新城,是指在城市以外规划用于重新安置人口,设置住宅、产业、公共服务中心的空间单元[1].新区的原有城市化程度一般较低,但却要求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城市的新中心、并发挥城市功能和空间发展聚焦的作用. 城市新区的兴起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等级后必然出现的产物.然而我国传统的规划编制体系在面临城市新区的出现也有许多的不适应的地方,或跟不上新区发展的快节奏.比如城市新区的出现大大增加了规划的不确定性;传统规划模式化、涉及内容过于繁杂;对新区的个性规划缺乏针对性;审批程序漫长导致规划缺乏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等,这些都催生了城市新区概念规划的出现.早在20世纪60~ 70年代,新加坡、美国和英国等就曾编制过概念规划.在中国,概念规划才刚刚开始.顾朝林认为概念规划是一种类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注重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与定位等[2]而新区概念规划的历史更为短暂,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是少之又少.新区开发前可以说是规划未涉及的处女地,而概念规划又最能激发规划的思维与创新.作为一种非法定规划,新区概念规划对城市新区的发展正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国内外城市新区概念规划研究 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如伦敦、巴黎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新城建设,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香港纷纷开始新市镇的建设.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区盛行,推动了新城市建设,广州开发区、天津开发区比较突出;20世纪90年代浦东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是新城开发的代表.近年来南京河西新区、杭州钱江新城、广州珠江新城发展很快,成为省会城市扩张的先例. 1.1 新区概念规划的内容 国内外的新区概念规划虽然在编制程序、表现手法与形式上等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但规划所指向的内容存在很多共性的方面[3],新区概念规划中一般都会涉及对新区性质和功能的定位、发展策略和模 收稿日期:2007-07-12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青0728046,0447020) 作者简介:吴云刚(1971-),男,四川宣汉县人,注册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研究.

如何进行规划方案评价

规划方案评价 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 1。规划内容是否齐全,文字、图纸成果是否规范。 2。是否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区域规划对城镇发展的站略要求。 3。城市化水平及城镇发展规模预测方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国情、省情、市情及县情。 4。城镇体系目标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5。城镇体系的规划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是否合适。 6。中心镇选取是否过多,如果不多,选取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 7。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否过高,是否出现“部分之和大于总体”的现象,即各市、镇的人口之和大于总人口。 &交通组织是否合理:如路网过疏或过密;追求环路是否必要;高速公路出口预留是否恰当;路网与城镇发展是否能有机联系;有些公路的修建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等 9。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布局是否合理:如市郊的镇或相邻很近的镇都建了水厂,造成浪费;污水处理厂是否多镇共享,位置是否恰当(有无对本区域外的下游城市造成污染)变电站位置是否恰当,服务半径是否合理;教育文体医疗设施布局是否恰当,服务半径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了制约因素:如题面文字上说该区域水资源短缺,但把城市规模却规划的很大;对地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地址灾害是否做了避让;是否考虑了防洪问题;是否有不考虑门槛制约因素而要盲目发展的问题,大型建设项目布局是否有极不合理的因素:如污染、扰民,给以后发展造成障碍;位置不对;有灾害隐患;有在丘陵或荒山选址的可能,但却过多的占用基本农田。 10。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处理是否恰当:有无“以邻为壑”的问题;有无道路不衔接的问题;是否致意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如在生态保护区内规划布置大型建设项目;海岸线的利用和分配是否合理(若该地区靠海的话),近海海域是否得到保护;其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凡是在图面上出现的都要引起警惕,看其是否受到侵害。 二、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城乡规划工作情况汇报提纲(最后稿)

周军同志 在张光峰市长视察城建及城中村改造工作 座谈会上的汇报提纲 (2011年7月23日) 尊敬的张市长,各位领导: 首先,代表局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欢迎各位领导到市规划局指导工作。对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城乡规划系统以抢抓“黄蓝”两区建设为历史责任,不辱使命,自我加压,在积极构建“两轴(博滨沾城市带和惠阳棣城市带)三带(北部环渤海发展带、中部沿黄河发展带和南部济青发展带)一中心(中心城区)”的市域空间发展大格局下,紧紧围绕塑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粮丰林茂、北国江南”两大城市品牌,突出“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城市特色,坚持“适度高容、降低密度、突出多绿”的规划管理理念,努力规划生态大气城市。一个具有“以水为脉、水绿结合、人水和谐、城水共融”的城市形态和“灵、朴、文、润”城市性格的新滨州,正日渐清晰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下面,我就目前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主城区城市规划体系日趋完善 (一)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情况。我市执行的是2011年经省政府批复(2004年修编)的新一轮《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确定城市性质:环渤海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基地,鲁北地区中心城市。城市规模:远期(2020年)人口9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公里。远景(至2050年左右):人口14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70平方公里。 目前,我们正准备按照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的定位,按扣黄蓝“两区”战略规划,结合下一步有可能的区划调整,对《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新一轮的修编。 (二)编制(修编)完成了26项专项规划。近几年来,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及滨城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先后编制了《滨州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滨州市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滨州市四环五海规划》、《滨州市“粮丰林茂、北国江南”规划》、《市城区2010-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滨州市商业网点规划》、《城市道路行道树规划》、《滨州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滨州市城区夜景照明规划》、《滨州市水系专项规划》、《滨州市城市水系绿化专项规划》、《滨州市城市燃气工程专项规划》、《滨州市城市人防工程专项规划》、《滨州市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雨水远期规划)》、《滨州市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排涝远期规划)》、《滨州市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污水远期规划)》、《滨州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滨州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公厕远期规划)》、《加油加气站规划》、《道路站牌规划》、《环卫设施(公厕)规划》、《滨州市东区城中村合村并居专项规划》、《滨州经济开发区农村建房旧房改造规划》、《滨州市民活动中心规划》、《滨州

武夷新区发展规划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发展基础4 第一节区域现状4 第二节有利条件6 第三节重要意义9 第二章总体要求11 第一节指导思想11 第二节基本原则11 第三节战略定位12 第四节发展阶段与目标14 第三章城市发展15 第一节区域统筹15 第二节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16 第三节城市发展格局17 第四章基础设施19 第一节交通19 第二节给水23 第三节电力通信23 第四节垃圾污水处理25 第五章产业发展26 第一节旅游业26 第二节机械电子产业28 第三节资源深加工业29

第四节新兴产业29 第五节现代服务业31 第六章启动开发区域33 第一节基本情况33 第二节功能分工及重点34 第三节重点发展片区35 第四节先行建设项目36 第七章生态环境建设与文化保护39第一节生态建设39 第二节环境保护41 第三节历史文化保护42 第八章防灾减灾44 第一节防洪排涝44 第二节地质和地震灾害防治44 第三节人防和消防45 第九章保障措施47 第一节规划先行47 第二节项目带动48 第三节投融资政策48 第四节用地保障49 第五节实施环保政策50

前言 南平市地处闽浙赣三省结合部,闽江上游,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为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设区市,下辖一区四市五县,即延平区、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建阳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2009年户籍人口306万。南平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是:海峡西岸绿色腹地、南接北联战略通道、连片发展前锋平台。 武夷新区包括武夷山市全境和建阳市的部分区域,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涉及邵武市、建阳市、光泽县的部分乡镇。本次规划范围主要涉及武夷山市的崇安、新丰、武夷、吴屯、星村、兴田、五夫和建阳市的潭城、童游、将口、崇雒、莒口等5个街道办事处、7个乡镇,土地面积1939平方公里,2009年末总人口33.29万人。武夷新区地处闽北地理中心,自然条件优越、品牌优势突出、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较大,辐射对接闽东北、赣东南、浙西南等地区。 武夷新区规划统筹武夷山和建阳发展布局,以兴田、将口、童游三大重点开发片区为启动区,按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要求,对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进行重点规划;武夷山城区(含度假区)、建阳城区的功能布局与启动区进行有效衔接,实现整合、优化、提升。武夷新区最终目标是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附图一)

基于城市新区轨交TOD规划建设的研究分析

基于城市新区轨交TOD规划建设的研究分析 摘要:TOD公交导向发展,是实现土地利用发展与交通系统共融互通的重要途径。这种发展模式是以大容量公共交通作为支撑,通过划定站点周边适合的半径 距离范围,统筹周边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配置、城市功能组织等因素,布置与站 点产生更为密切互动的、更大价值的、适宜的土地利用发展。本文以雄安新区启 动区为背景,通过对TOD建设开发的目的、技术方法、分级分类控制以及结论进 行研究分析,为其他城市TOD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TOD;城市规划;产业发展;轨道线路;分类分级控制 一、研究背景 1.战略机遇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建设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 市群的重要一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高水 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骨干,将带动 雄安城市整体空间发展。未来的雄安新区起步区,将充分利用智能交通技术,构 建以公共交通为骨干、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的出行模式。 2.愿景及目标 推动沿线地区产业发展,构筑紧密的区域联系,共同参与全球区域间的竞争。提升区域活力,辐射地区经济发展,轨道枢纽的汇集区将成为雄安新区建设的强 大引擎。聚焦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TOD理念下的轨道交通及城市 3.研究内容与规划范围划定 规划研究范围即轨道影响区和站点核心区,主要是指以站点为核心,乘客沿 着交通线路到达站点的最佳步行路径所覆盖的范围。 根据《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轨道影响区是距离站点约500-800m,步行约15min以内可以到达站点入口,与轨道功能紧密关联的地区。站点核心区 是指距离站点约300-500m,与站点建筑和公共空间直接相连的街坊或开发地块。 研究线路包括:一条横向的规划城际铁路,一条横向的规划轨道快线廊道, 两横一纵的规划轨道普线廊道,一横一纵的远期预留轨道廊道,共计七条线路。 本次土地综合开发研究对象以七条线路沿线设置的共计15个站点为主,通过对 沿线所在区域综合分析,初步确定沿线各站点土地综合开发的机会。 二、启动区轨交TOD技术分析 1.启动区总体城市规划分析 1.1城市区块结构 以“K”形生态廊道为骨架,将启动区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集中布局 城市功能,打造核心功能带;以“0”形城市绿环串联六个社区,形成“一带一环六 社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和社区中心,鼓励片区、地块、建筑功 能复合利用,统筹公共服务、开放空间、慢行网络布局,串联创智坊、科创区、综 合生活东片区、综合生活西片区、总部商务、金融岛等六个功能片区,并通过社区 活力环串联。 1.2区块开发时序 1.21第一阶段 (1)综合生活东片区的雄安宣武医院、综合生活西片区的雄安北京市北海幼 儿园、雄安北京史家小学、雄安北京四中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18页)_New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 18页)实务答题中应注意的事项 实务考试的类型一般分为规划和管理两部分。规划部分又分为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其中总体规划包括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一般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居住区规划。这些内容应作为复习的重点。 1、认真审题,读懂题目要求。包括图面标示、图例、风玫瑰、比例 尺、地形条件、河道水流方向、符号等。 2、实务评析的基本思路。记住无论哪类题目都要考査考生对基本概 念的理解和掌握,出题者的目的不是靠偏题、怪题难为考生,“考点” 往往出在对基本概念认识的错误、没按基本内容完成、违背编制过程或不符合规划审批或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等等。因此对题目理解后, 把对应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在脑中回顾一下,这对答题是非常重要的。 3、判断考题类型。一般考题类型分为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城 市交通体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居住小区规划、管理 法规等,判断好题型后再针对相应的概念对题目分析、解答。以往除城镇体 系规划规划外,全部是必考类型。 4、答题必须全面。例如题目要求“全面评析方案”,一般要叙述考题的优

点和问题两部分。如果是“提出问题并指出解决的措施或办法”, 则首先找出问题,并记住一定针对每个问题都要说明解决方法,有的考生往往前几个问题的回答还满足要求,但到后来就忘记了提出解决措施,这样则不能得全分,因此一定要答全。 5、由于以往考试中答题原则是,答对给分,答错不扣分,因此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妨多答点,但必须保证试卷干净,条理清晰,回答准确,不要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也不要漫无边际地回答,以免造成思路混乱和浪费时间,影响成绩。 6、学会进行“考点”判断。注意不要被题目中的假象迷惑,影响对题目问题的判断。有些明显缺项往往不一定是考点,而有些题目中可能给出了许多数字,有的考生就认为应该在这些数字中找出问题,而忽视了数字背后相关联的问题。这就需要结合大量实例分析、练习, 才能灵活应对各种试题,提高对实务型试题的分析能力,提高答题质量。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 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评价摘要:本文以丽江市城市规划为例,分析评价了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所使用的规划设计,对其中有特点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丽江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 一、引言 丽江市总体规划从分析丽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机遇及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优化丽江城市性质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突出古城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调整优化现有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强化对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与现代交通系统的构建,重视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展现,强调重大基础设施的支撑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配置,确保城市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全面发展,立足丽江、着眼云南、面向全国,不断开创丽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 二、文献综述 丽江古城坐落在北半球雪山群中距赤道最近的雪山玉龙雪山脚下,东北靠象山、金虹山,西北卧于狮子山的怀抱,东南与开阔的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从城市布局看,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古城,与其他古城讲究中轴对称不同,丽江古城的街道没有中轴,不规则,更不对称,且无城墙。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在这个露天集市周围,道路向四面八方放射出去,构成了古老的街巷网络。街道大多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

境相得益彰[11]。 丽江市城市设计以强化和保留地域特征为首要目标,构建能突显古城文化的空间结构,并进一步对道路系统、水景绿化等进行改造和规划,以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保留丽江城市的地域特征,李晖等基于地域特征对城市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2] 。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天、地、人三者互相感应,融为一体。周俭等认为反映这一思想的古代“风水”理论,讲究“取势、纳气”,是对自然界的山、川、路、岗等和建筑、村落、城市的关系的考察,以及对其所包含的潜在能量的利用这同现代的城市理论强调城市建设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不谋而合。丽江组团式发展的格局,使城市周边的大部分田园村落得以保存,并将其巧妙地组织到城市内部来,成为丽江城市景观系统和公共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4]。 在城市的规划之中,城市的规划以及建筑的建设都要与当地的特色充分的结合在一起 ,杨重顺等以丽江古城的建设与规划为例,分析了丽江古镇内的建筑规划 ,并为其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伴随国内城市化与区域统筹管理的进程,当前土地集约化与城市建设间的矛盾日渐凸显,龙梅指出亟待采用现代空间规划理论来统筹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构建协调共享、综合互补的土地利用模式[17]。考虑到丽江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同在一个丽江坝范围内,本着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规划增加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容,规划范围为丽江坝区约万平方公里,规划涉及丽江城区和玉龙县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道路交通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的空间管制等内容。 杨丽辉等提出依据城市地域特征及总体发展规划要求,明确丽江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的目标与定位,协调好慢行交通与城市生态、历史、文化、旅游的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