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第36卷第5期

2010年10月

农业装备技术

AgriculturalEquipment&Technology

V0l_36No.5

0c【.2010

为比较准确地把握江苏省设施农业的发展情

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

2010年5~6月,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组

织调研小组专门对江苏省设施农业的发展情况进行

了调查.

本次调查的重点是设施园艺.调研小组选择了

比较有代表性的设施生产基地和装备制造企业进行

了调查,同时向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及省农委的

有关设施农业专家,教授就设施农业的发展进行了

探讨.

通过调查,总的态势是:江苏发展了各种类型的

设施农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温室技术基本都

是引进技术,自主研发的较少;设施农业机械装备很

少,基本上以人力劳作为主.

1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状况

1.1设施蔬菜生产

对设施蔬菜的调查,我们选择了江苏省”设施蔬

菜第一县”徐州市铜山县为调查对象.2009年底铜

山县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了3×10hm,设施蔬菜

种植面积4.47X10hm.全县目前中小棚占比约为

65%,钢架大棚10%,日光温室25%.该县高档H光

!晰’’£i£..:婆£’’

点(可从购机补贴中挤出一点),农机具生产企业

点,机主拿一点,农机管理部门牵头,试行农机维

修刷卡制,农机维修处方制,更换大件,整车大修费

用机主拿大头,修复,修理费用政府补贴占大头,以

此扭转现在农机修理行业重换件,轻修复的状况.

3结论

3.1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农机修理行业不同于其他

修理行业,农机修理行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职能.农

总第159期

温室单栋面积0.133hm2,造价15万~l6万元,低档

土棚日光温室造价7万元.该公司的高档日光温室

规格为8.6m×100m×4.5m,墙厚达4.8m,棚内东

西北三面建有约宽0.5m的水泥走道,走道的内侧

建有水泥灌溉渠道.温室的进口宽度约1m.目前温室生产基本上是全人工作业,灌溉方法是沟灌漫灌, 病虫害防治使用传统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只是使用小型拖拉机进行耕整地(人工起垄)和卷帘机铺放温室覆盖物.

1.2灌南县的食用菌设施栽培

对食用菌设施栽培的调查,我们选择了”江苏省

食用菌产业基地县”灌南县为调查对象.该县2009 年已形成投资千万元以上工厂化食用菌企业17家. 一

些企业生产厂房外墙采用聚胺板,聚苯板,彩钢板

等保温材料建造,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较高,拌料, 装袋,接种,除尘基本都由机械完成.目前全县食用

菌产量约为60t/d,1d出2×10包菌,栽培食用菌

废料1d有70~80t需要处理.

1.3江都的蔬菜产业园

江都市的大棚基本上是钢架大棚,使用的作业

机械是江苏悦达盐城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18.4kW的小四轮拖拉机,用于耕整地和起垄作业. ..;矿’.每’

机修理行业服务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农机具能否在良好状态下运行,关系到节约原材料,节约燃油,延

长农机具的使用寿命,关系到发展低碳农业,关系到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最大效益和购机农民的收入.

3.2改革三十多年以来,农机修理行业生存的状

况,说明在市场经济中农机修理行业很难靠自身的力量购置设备,提高服务水平,行业发展要靠国家财政扶持,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农业装备技术2010.5

该机是专为大棚种植及园林管理而设计的,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转弯半径小的特点,配备不同的机

具作业时,可在普通大棚里进行犁耕和旋耕等多种作业.该市小纪高效蔬菜产业园从2004年福建超大集团落户启动建设以来,园区面积已达到800hmz, 建成了6000m的蔬菜冷藏加工中心和年供种苗0.67×104hm的育苗中心,该公司设施蔬菜生产也

仅是在耕整地方面进行机械化作业,其他方面机械化作业仍处于空白.

1.4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设施面积

根据我们到省农委了解到的数据,并结合网上

查询有关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

据,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设施农业发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低态势.在全省设施农业发展中,苏北的设施农业面积最大,是苏南和苏中两区域总量的两倍.苏北设施农业面积占比66%,苏中为16%和苏南为17%.

,苏北除

了徐州外,其余4个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除盐城市稍高一点外,基本上在3.33×10~4X10hm.苏

中3个市中南通市发展最快,是其余2个市的3倍, 扬州,泰州基本在1.33XlOhm左右.而苏南5个

市中,镇江市面积最小,其余4个市基本在1.33X 10~2×10hm.

州市达到了10X10hm,最小的镇江市仅有0.87X 10hm,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25%,2%.镇江市设施

农业面积不到徐州市的9%,两者相差高达11.34 倍.

按面积划分,全省可以划分为3个档次:第一档

次在6.67×104hm以上,仅有徐州一个市,第二档

次在3.33×10~6.67X10hm,有连云港,盐城,宿

迁,淮安,南通5个市;第三档次在3.33X10hm.以下,有苏南5个市和苏中的扬州,泰州2个市.

1.5结论

,宽体大棚,中小拱棚,

钢架大棚,竹木大棚等山东具有的设施类型江苏都有,但真正适合江苏地理,气候特点的设施却没有, 基本都是引进的技术.

,基本没有自主培

育的品种.

,既有传统的本地

栽培技术,又有从山东等引进的技术.

四轮拖拉机,病虫害防治机械以及节水灌溉设施,除此之外其他生产环节尚以人工作业为主.

了一定程度,对理论知识越来越重视,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实践,以提高种植效益.

2江苏省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发展盲目,缺乏发展的规划

江苏设施农业的发展从整体上看,缺乏科学的

发展规划,在设施类型,关键技术,栽培品种,市场定位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方向.虽然政府非常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投人大量的资

金,但所扶持对象基本局限于建设大棚,缺乏对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统筹考虑.在整个设施农业产业链中,我们只是下大力气发展了”生产”这一环节,建多少面积(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补助多少资金,而产前

的品种问题,产中的品质问题,产后的产品出路问题等没有协调发展.如果没有适宜的品种,明确的销售的市场,难免造成设施农业投资者”入不敷出”的窘境,而影响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

2.2设施结构不合理

设施结构不合理是江苏发展设施农业产中的一

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虽然江苏的设施农业发展比较快,但江苏建设的温室都是引进的技术,没有专门适宜于江苏地区气候条件的大棚.以寿光大棚为例,苏北甚至苏中的南通市都引进了寿光大棚.寿光冬季平均气温为一1.3oC,1月气温最低,平均为一3.1oC, 所以为了保温,温室结构采用了下挖式结构,墙体最厚处近5m.而处于江苏最北端的徐州市,冬无严寒,冬季日夜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平均气温要比寿光高3℃.因此是否也采用下挖式温室结构,北面墙体也采用4.8m的厚度就值得商榷,但我们在

这方面缺乏研究.苏南,苏中,苏北气温不同,湿度相差很大,光照小时数也有差别,设施的结构肯定也会有所区别,不可能南北都一个标准建设.江苏至今还没有自主研发的,适合本地情况的成熟完善的设施, 因此要保证江苏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进行适合江苏气候条件的设施结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总第159期

平英华等:关于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2.3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无论是我们对设施农业的实地考察,还是咨询

设施农业专家,普遍反映设施农业缺乏适宜的作业机具.目前真正在生产中使用的作业机具主要有耕整地机具,植保机具,灌溉设备以及卷帘机械.耕整

地机械是微耕机或小四轮拖拉机.植保机械使用的是背负式手动喷雾机.设施农业生产者和专家都一致认为,应该尽快研发经济实用的定植机(与穴盘

育苗配套),解决种植劳动强度大和标准化生产问题,以及一些省力的操作工具,如藤蔓枝条植物的

固定捆绑工具.

应该特别注意,温室建造一定要考虑机械作业

的方便性,如目前建造的日光温室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一点,温室的进口太窄,除了小型机械能进入外, 稍大一点的机械就很难进入.而且在温室内又建有水泥走道,机械根本就无法下地作业,还需要人力把

机械抬到地里,很不方便.此外,应重视设施农业废

弃物的无害化处理问题.如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后,大量的废弃料处理过程中就存在着一定的污染问题, 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如何无害化处理就显得十分突出.

2.4栽培的连作障碍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设施农业是一种植集约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

模式,由于投入的高成本,因此设施农业生产上不可能是高附加值作物与低附加值作物轮作,农户进行设施栽培多种植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茄果类和瓜类品种,而蔬菜地连作多会产生连作障碍.由于设施覆盖材料对雨水的阻隔,导致设施内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问题逐年加重,土传病虫害日趋严重,导致产量逐年下降,明显降低了设施蔬菜的生产效益,成为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江苏在这方面研究较少,科研立项少.在设施农业生产几年后,连作障碍必将成为影响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2_5化肥农药使用不规范

很多农民在进行生产时有三个”杀手锏”,一是

遇到虫害病害就喷农药.目前在设施农业生产的病虫害防治中还是单纯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在连日晴天时虫害就多,就施洒杀虫剂;阴雨天时病菌就多,就撒施抗菌类药物.二是土地没有肥力时就施用化肥.三是为了产品的卖相好,或控制上市期,不规

范使用生长调节剂.生产中”超量施肥(化肥),过量

喷撒农药,滥用生长调节剂”的现象比较突出,虽然总第159期

生产出的产品”产量高,卖相好”,但同时也易导致土壤板结,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设施生产的规范标准亟待制定.

2.6设施农业科技支撑薄弱

设施农业科研投人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

品种培育,温室设计和制造,温室作业机械,环境控

制等环节,我省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设施农业装备研发滞后,设备比较简单, 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对品种重视不够,缺乏自主研发,多靠引进,品种少.

2-7市场开拓重视不够

正如上面叙述的,我们在鼓励扶持温室建设方

面下了很大的力气,但在设施产品的市场开拓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多数设施农业生产者规模小,设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户的市场信息不灵,生产中存在一

定的盲目性,抗风险能力很弱;设施农业专业化组

织作用相对较弱,大多数专业协会治理分散,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经营方式仍以个体农户为主,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3发展对策建议

3.1编制江苏设施农业发展规划

组织管理,科研,生产等单位组成江苏设施农业

发展规划编制团队,编制江苏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明确江苏设施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发展重点和战略步骤,以及保障措施;明确苏南,苏中,苏北设施农业重点发展的类型,主产的产品,供应的市场;明确重点科技创新环节和重大科技项目.确保江苏设施农业稳步,健康,有序地发展.

3_2政策措施

研究制定完善的设施农业发展扶持政策体系,

要制订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产业,人才,金融等优惠政策,对苏北,苏中和苏南三类地区实行分类指导, 分层次推进.要大力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向设施农业.省财政资金和市县财政资金扶持的重点要有所区别.省财政资金要着重解决事关全局性的共性问题,诸如设施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购销渠道以及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市县财政资金则应重点扶持设施的建设.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入,各有侧重的实施,构建江苏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科技支撑,示范推广,产业运行的设施农业良性发展机制.

农业装备技术20].0.5

3.3科技创新

为了确保江苏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江苏应加

大科技投人,创建创新平台,强化技术创新研究,加大科研开发力度,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 江苏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大科技创新:一是设施种植专用品种的培育;二是研发适合苏南,苏中,苏北

气候条件的温室;三是重点研发设施育苗设备,移

栽机械,微型耕整地机械;四是智能化灌溉系统的

研发,特别是根据土壤湿度精确控制灌溉量的膜

下灌溉系统的研究;五是设施生产病虫害生物防

治技术的研究,以及土壤连作障碍治理的研究.要

重视协同攻关,组建科研,创新设施农业创新联

盟,集成各方优势,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设施农业设备和技术,促进江苏设施农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所立研究不宜强调大而全, 而应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设施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和装备瓶颈问题.一些项目,如品种培育应连续资

助2~3个周期,力争每一个所立项目都有一个确

定的研究成果.

3.4建立健全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是建立健全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体系.针对

江苏发展设施农业的主导品种,加快制定无公害和绿色设施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质量,加工,包装, 运销标准,实现设施农产品生产,检测,运销的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加强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一

方面要强化生产者的自我检测,同时要定点定期检测,监控,突出抓好集中产地的瓜菜农药残留量监控,确保上市瓜菜的安全卫生.

3.5市场开拓

设施农业的生产是为市场提供商品,产品是否

能在市场上销售,是决定设施农业的生产是否能正常进行的关键.因此,构建设施产品销售链就显得十分必要.一是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在设施蔬菜集中产区,按照规划布局,建设产地批发市场.二是

要以生产,销售为纽带,以产销大户,农民经纪人为

龙头,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生产相同的产品,相同的市场的农户跨县(市)行政区域组成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扶持壮大农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增强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特别要重视对流通企业的扶持.四是要充分利用江苏的区位优势,努力扩大蔬菜,瓜果出口.

4重点项目

4.1温室结构的优化和区域标准化研究

研究设计适合苏南,苏中,苏北的温室结构形

式,统一各区域内的各类温室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区域内的标准化的温室结构.

4.2设施专用品种的培育研究

研究培育抗逆性强的适合设施栽培要求的设施

栽培专用新品种.新品种应具有高产质优,低温弱光耐受性强,兼具耐热性与耐寒性,能够一年四季种植的特性.

4.3设施农业省力化小型机械装备的研究

研究开发适合不同设施类型的操作简单的小型

耕作机械,物料输送与采收机械设备;研究开发适合不同温室类型的生产用低成本膜下精准灌溉与施肥一

体化技术装备;研究开发新型的日光温室保温与

配套卷帘装备.

4.4温室环境调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研究温室周年高效生产技术与装备,如冬季保

温加温技术,通风技术,水肥控制技术,夏季生产降

温技术(遮阳网,喷淋降温等),实现温室的周年生产;研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灌溉,通风等的

配套装备,材料,小型专用数据采集和报警系统,使

农民能及时了解内部环境状况并能通过省时,省力和比较精确的方式进行环境调控.

4.5温室有机栽培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研究适用于温室生产的病虫害生物高效防治技

术与装备;研究与温室有机栽培相适应的环境因子控制技术与装备;研究以沼液为原料的有机营养液的制备技术与设备;研究以沼气为燃料的温室加温技术与装备以及以沼气燃烧后的尾气为气源的收集纯化技术与装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4.6土壤连作障碍处理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研究开发经济实用的应用声,光,电,磁,热,核

等特定的物理方式土壤消毒技术与装备,有效减少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农

产品产量.

4.7温室生产环境技术研究

研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灌溉

营养等单因子环境对设施生产的产品的适宜调控范同和增产作用机理,提出各种设施生产的品种的适宜环境因子组合参数.

总第159期

关于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第36卷第5期 2010年10月 农业装备技术 AgriculturalEquipment&Technology V0l_36No.5 0c【.2010 为比较准确地把握江苏省设施农业的发展情 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 2010年5~6月,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组 织调研小组专门对江苏省设施农业的发展情况进行 了调查. 本次调查的重点是设施园艺.调研小组选择了 比较有代表性的设施生产基地和装备制造企业进行 了调查,同时向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及省农委的 有关设施农业专家,教授就设施农业的发展进行了 探讨. 通过调查,总的态势是:江苏发展了各种类型的 设施农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温室技术基本都 是引进技术,自主研发的较少;设施农业机械装备很 少,基本上以人力劳作为主. 1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状况 1.1设施蔬菜生产 对设施蔬菜的调查,我们选择了江苏省”设施蔬 菜第一县”徐州市铜山县为调查对象.2009年底铜 山县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了3×10hm,设施蔬菜 种植面积4.47X10hm.全县目前中小棚占比约为 65%,钢架大棚10%,日光温室25%.该县高档H光 !晰’’£i£..:婆£’’ 点(可从购机补贴中挤出一点),农机具生产企业 一 点,机主拿一点,农机管理部门牵头,试行农机维 修刷卡制,农机维修处方制,更换大件,整车大修费 用机主拿大头,修复,修理费用政府补贴占大头,以 此扭转现在农机修理行业重换件,轻修复的状况. 3结论 3.1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农机修理行业不同于其他 修理行业,农机修理行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职能.农 总第159期 温室单栋面积0.133hm2,造价15万~l6万元,低档

关于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街道位于市西北,总面积26平方公里,有农田10273亩、耕地4767亩、林业用地13650亩、茶园4445亩。目前,总人口5099人,基本上都属于农业人口,农业收入在家庭经济中占很大比重,他们迫切希望农业能增效,收入能增加。 目前,农业经济主要为粮食、茶叶等传统农作物种植,辅以苗木、烟叶种植及牲畜养殖,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农业大户的生产经营上。 1、粮食种植。主要为双季水稻和小麦,其中,双季稻毛收入约2200元/亩,纯收入约1000元/亩,小麦亩产可达1000斤/亩,纯收入约600元/亩。种粮大户有:村熊旺生150亩、钱村杨有全280亩,汤村李永彬150亩。 2、茶叶种植。茶叶正常情况每年机采三季,茶农不生产干茶,只买鲜叶,产量约600斤/亩/季,鲜叶价格约元/斤,正常情况下毛收入1000元/亩,纯收入200元/亩。种茶大户有村曾浩110亩,郎能信100亩,洪义文350亩,李五四、郎能进合伙280亩。 3、烟叶种植。XX年度,共种植烟叶900多亩,纯收入可达4000元/亩。种烟大户有村李水生15亩,钱村李春水380亩,汤村徐造国60亩。 4、苗木种植。苗木种植主要是苗木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经发展到1000余亩,年产值约60万元。

5、牲畜养殖:主要是村养羊专业合作社,每年养羊170只左右,XX年养羊纯收入12万元。 1、小农意识强。此次调研,我们选择参与座谈的对象均为各村农业生产大户,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先锋队,但在实际调研座谈的过程中,他们最关注的还是眼前的利益,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思想非常严重,缺少长期谋划和创新的想法。 2、土地流转难。目前,种田大户承包政府国有水田和普通农户的散田,绝大部分签订的是只有一年期限的承包合同,这大大增加了农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今年是你种,明年就可能是别人种,所以种田大户们都不敢在承包田块上投入过多,每年都是维持现状、得过且过,土质得不到改良,产量提高难,长期规划实施难度大,从而限制了农业种植的扩大发展和提质增效。 3、劳动力素质不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青壮年弃农进城务工,留守农村发展农业的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多为老弱病残,他们的文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意识不强,在农业发展上思想相对保守,缺少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这也会增加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项目实施的难度。 4、市场风险。粮食有保护价格,烟叶是按计划种植,市场风险相对较小,但茶叶和苗木产业的市场风险就相对较高。近年来,茶叶行情不高,加上茶叶本身品质低,人工费

阿克苏地区设施农业生产发展情况汇报3

阿克苏地区设施农业生产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农业厅李春副厅长一行: 2010年,阿克苏地区设施农业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设施农业现场经验交流会精神,针对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已由规模扩展向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方向稳步推进的实际,研究制定了新阶段“稳步发展,注重质量,开拓市场,主攻效益”的设施农业发展方针,设施农业的规模稳步扩大,产量不断增加,质量明显提高,效益逐年提升,区域布局得到优化,运销能力获得长足发展,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基地化、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为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将2010年设施农业生产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阿克苏地区设施农业取得的成效 (一)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大幅度增长 2010年阿克苏地区设施农业的栽培面积12.74万亩,比上年增长6.52%,产量 42.99万吨,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16.2%。设施农业总收入达到5.7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38%。2010年温室拱棚平均效益达到4480元/亩,与2009年相比提高了近1000元,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609亩,各类拱棚8.49万亩,超额完成年初地区下达的设施农业总面积12.5万亩的计划任务。 (二) 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设施规模已初步形成 截止到2010年全地区已建成百亩以上温室基地206个,其中500亩连片基地4个,1000亩连片基地15个。其中阿克苏市西郊形成了近万亩规模的温室生产基地;市良种场温室基地连片规模达到了3000亩以上;库车县乌恰镇沙哈古温室基地的规模也达到了1200亩;新和县卡尔塔西村一个村温

室生产基地的规模就达到了1600亩,占该村耕地面积的61.77%。 (三)设施农业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大力推广建造了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的五代及改良五代日光温室,同时科学选用温室骨架、覆盖材料,提高了温室的采光保温性能,增加了抗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二是积极推广了卷帘机、卷膜机、增温热风炉,微滴灌,电热苗床等先进的机械化装备。提升了温室机械化操作水平,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目前全地区已有卷帘机4100台,节水滴灌设备880套;三是着重抓了新建温室的建设质量和设施配套。新建温室基地基本做到每座温室都配齐棉被和卷帘机。目前阿克苏地区80%的温室生产基地,水电路与温室建设同步配套、除乌什县外,温室生产基地全部实现了输水管路进棚入户。新建温室基本做到了当年建设、当年配套、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四是狠抓了集中育苗工作。近年来,各县市高度重视集中育苗工作,从技术、资金、物质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早布署、是安排,利用专门的育苗设施,集中培育,统一供应优质适龄壮苗,较好的解决了本地农民千家万户育苗难、自育苗风险大的难题。目前,沙雅县、新和县、阿克苏市已建成了现代化的育苗中心,大力发展了工厂化穴盘育苗,优质苗率高,农户反映好,成效显著。 (四)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一是加快了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积极引进、推广、应用了抗病、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共引进5大类、130多个设施蔬菜专用品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地区蔬菜良种覆盖率已达到98%;二是普遍采用了穴盘育苗、泥炭营养块等集约化育苗方式,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三是举办各种形式蔬菜技术培训,建立蔬菜生产高效示范区,

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大力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县人大年度工作的安排,农工委在常委会副主任王三毛的带领下,近期先后深入县农办、冈上、向塘、三江等部门和乡镇,就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近年来,我县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农业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向“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经营组织发展,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1、龙头企业不断扩大。2007年全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5家,2008年达70家,2009年达94家,占全市的39.3%,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9家,市级72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117亿元,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实现税收2.1亿元,带动27.3万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2、农产品基地得到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是龙头企业联系广大农民的主要纽带。近几年,政府每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左右,扶持龙头企业在“两带”建设农产品基地,基本形成了粮食、生猪两个主导产业和家禽、特种水产、蔬菜、花卉苗木四个特色产业的格局。至2009年底,已形成2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基地25家,20棚以上的规模养殖基地35家,全县生猪饲养达181.3万头,家禽饲养达3686.6万羽,水产品起水量12.02万吨,蔬菜种植26.2万亩,产量69万吨,苗木2万亩。 3、农业服务组织健康发展。每年投入资金80万元,引导扶持农业服务组织成长,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的有序流通。至2009年底,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00多家,其中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7家,组建了生猪、蔬菜、水产、粮油等协会6家,各类中介组织30多个,培育各类农产品经纪人2000多人。 4、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培育和发展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9个,国家绿色(有机)食品品牌24个,产品168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42个,注册商标124件,拥有“汇仁”、“皇禽”2个驰名商标和“国鸿”、“昌碧”、“稻香园”、“九木堂”等9个著名商标,绿色品牌和商标数量均为全省县(区)之首。 5、“一村一品”、“一乡(镇)一品”基本形成。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挖掘各乡(镇)、村的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镇)

设施农业用地申请报告

设施农业用地申请报告 温州市泰邦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花卉苗木基地设施农用地申请报告 鹿城区七都街道: 本公司计划投资人民币500万元建设花卉苗木基地,准备在樟里村和上沙村承包土地35亩用于高档花卉苗木生产,因生产建设需要设施农用地35亩计23330平方米,其中生产设施农用地33亩计22000平方米,附属设施用地2亩计1330平方米。本公司承诺,按照农业生产项目用途使用土地,不破坏耕作层,不建永久性建筑物,对所建造建筑物的苗圃生产设施及苗圃生产配套设施用地自愿与村协商交纳复耕履约金,并在土地承包期满后予以复耕,退还所承包的土地,如未予复耕,地面建筑物及附着物由村统一处置,复耕履约金由村用于土地复耕。 特此申请,望予批准为盼! 申请人:温州市泰邦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18日 附件:花卉苗木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 温州市泰邦市政园林有限公司花卉苗木基地 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温州市泰邦市政园林有限公司花卉苗木基地 2、项目承办单位:温州市泰邦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3、项目法人代表:卢新明 4、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占地35亩的高档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一处。年供应乔木、灌木、盆栽花卉苗木共10万株(盆),辐射带动温州花卉苗木服务产业发展; (2)建设占地30亩的花卉生产大棚一座,面积19990平方米; (3)花卉展示大厅1323平方米; 以上建设项目拟定于2013年11月开工,2013年12月竣工。 5、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承担单位为温州市泰邦市政园林有限公司,公司专门从事城市市政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景观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从事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材料花卉、苗木的生产经营和花卉租凭业务。 公司有多年从事花卉苗木生产和租赁的从业经验,管理经验丰富,管理模式先进。公司下设办公室、设计工程部、财务部。现聘请有高级园艺师从事花卉的生产和管理,设计施工专业人员30人,配备了大批先进的园林工程设计、施工、

关于我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项目农业建设的有效载体,是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设施农业经过近几年的强力推进,目前在数量、产量、效益上都取得了明显突破。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总体目标,按照“继续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定位和建立“绿色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功能定位,重点开展以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为重点的现代农牧业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呼包鄂经济圈”食品加工业的优质原料基地、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和休闲度假的绿色生态旅游区,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规模大、产品层次高、知名品牌多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推进“塞外粮仓”到“西部厨房”的现代农牧业转型。 截至____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1万亩,其中日光温室4.7万亩,塑料大棚3.4万亩。全市100亩左右的设施农业园区已发展到63个,200~400亩的有33个,500亩左右的有9个,1000亩左右的有15个。全市参与设施农业建设的企业共32家,企业建设设施农业面积共1.56万亩,其中温室1.46万亩。 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面积627.8万亩,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5%,其中农业部认定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

积216万亩。绿色食品生产企业45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的产品116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8家,获得有机食品标志认证的产品47个。“河套番茄”、“河套向日葵”等特色产品获得了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河套牌雪花粉、河套白酒、维信羊绒制品、金川牌保健啤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二、存在问题 (一)资金短缺制约设施农业发展。一是设施农业的投入非常大,目前我市建一亩砖钢结构温室投入14万元左右,建一亩土钢结构温室投入9万元左右,对收入相对较少的农民来讲,还没有能力完全承担建设资金;二是设施农业贷款门槛较高,贷款期限短,额度小,加上不能抵押,农民联户担保能力弱,信贷风险大,因而银信部门放贷积极性不高;三是设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经费短缺,许多成熟生产技术不能推广应用,影响了设施农业效益的提高。 (二)农民对设施农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生产需要一年四季劳作,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有嫌麻烦的思想。部分农民对设施农业缺乏正确认识,参与意识不强,顾虑较多,政府推动与农民自愿差距较大,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力量薄弱。我市设施发展迅速,生产基地点多面广,技术指导服务任务繁重,缺乏设施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科技带头人,现有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难以满足设施农牧业发展需求。 市场体系不健全。各旗县尚未形成大型农产品物流园,无市场带动能力,组织化程度较低,蔬菜销售相对困难,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规

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报告范文

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查报告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市政协财农委于九月中旬组织部分委员并会同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在乔万荣副主席的带领下,先后赴靖边、榆阳、神木等县区进行了视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自然地理和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万亩,农业人均亩,常用耕地956万亩。以古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 土地广阔,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灌溉农业较为发达;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土层深厚、土质优 良,主要为早作农业区。榆林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适宜谷类、豆类、薯类等多种作物生长。20XX 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1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2元,粮食总产量132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452公斤。 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现代特色农业是相对于传统

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从过程看,是依靠科技,培育名牌,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从结果看,是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现实条件 一是榆林的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20XX年人均gdp达 到4360美元,在经济规模上已具备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二是榆林的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明显。具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土地优势、生产优势、品质优势、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态优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三是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已初见成效。 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榆林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市委、市政府站在宏观、全局、长远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矿业开发强市,特色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和建设 “两基地一中心”的发展战略,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市“三田”面积达

08年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08年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金凤区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金凤区农林牧业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金凤区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向与会人员作一简要的汇报。 一、金凤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 金凤区是银川市的行政中心,行政区划东起唐徕渠,西至包兰铁路,南接永宁县,北临贺兰县,总面积289.8平方公里,辖丰登、良田2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工业园,银川高新产业开发区在属地发展.辖区在册人口14万,农业人口5.6万人。金凤区位于银川市市辖三区中部,南北长、东西窄,南部多沙、北部多水,呈南高北低之势.区内水系发达,唐徕渠、西干渠穿境而过.现有耕地面积7万亩,其中蔬菜耕地面积2万亩。金凤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起步较早,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建设始于2000年,虽然每年建设数量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地处银川市的核心区,随着全面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施,金凤区设施农业的发展在地域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总量始终增长缓慢。近年来设施农业只能在土壤条件较差的吊庄地区沙地及沙荒上来发展,在沙地上发展设施农业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困难比较大,发展速度受到影响。截止到2007年年底,全区设施农业的总面积为1.5万亩,主要以日光温室

为主,分布在良田镇和丰登镇。其中:设施蔬菜面积为12260亩、设施园艺面积为2200亩、设施花卉面积为540亩。设施蔬菜的品种主要以番茄、茄子、黄瓜、辣椒、茭瓜、梅豆、芹菜等果类蔬菜为主,设施园艺以西瓜、甜瓜、葡萄、油桃等为主,设施花卉以盆栽花卉为主。形成了以良田镇和丰登镇离城较近的村队为中心的城郊型设施蔬菜生产优势区域,蔬菜品种繁多,种植茬口多样,蔬菜产量高、品质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和以吊庄移民地区二代温棚为中心的远郊型沙地瓜菜生产优势特色区域,小气候条件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光合产物和糖分的积累,适宜种植西瓜、甜瓜、西红柿、辣椒等瓜果蔬菜,生产的瓜果蔬菜含糖量高、品质优,已在区内远近闻名,种植规模正在逐年加大。目前现有的设施农业已经全部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34个蔬菜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 二、2008年设施农业建设情况 2008年我们将按照金凤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和区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重点,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抓手,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三强多优”特色产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在设施农业的发展

有关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书

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从总体上把握和摸清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为领导完善决策部署提供服务,我市财政局农业科走访了县(市、区)一批龙头企业、基地,对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比的7家增加了1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从的36家增加到

105家;新增投资200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275家,新建了新湘农、苏仙邦尔泰、义捷粮油、加法果业、广湘食品、玲珑王茶业、济草堂药业、生平M业、坪上菌业等有代表性的产业化工程,东江食品工业园、石盖塘食品工业园初具雏形。与此同时,休闲观光农业方兴未艾,全市投资5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庄达216家,其中由省里评定五星级休闲农庄4家、四星级休闲农庄4家。这些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通过订单、合同、合作、参股等方式,把工农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农户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收益低、抗御风险能力弱和公司生产所需原料等矛盾和问题;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提高了效益,壮大了规模,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同时有力的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提升了我市农业整体水平,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 (二)优势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区域化优势得到发挥。全市形成了以苏仙邦尔泰为龙头的油茶产业;以舜华鸭业、朗德鹅业为龙头的水禽养殖业;以裕湘面业、生平M业以及大北农、九鼎、希望饲料为龙头的粮食及饲料加工业;以东江湖渔业为龙头的淡水鱼养殖加工业,以狗脑贡、玲珑王茶为龙头的茶业;以新湘农、欢乐养殖为龙头的生猪养殖业;以万华红提、加法果业、永兴冰糖橙为龙头的果业;以海华

设施农业工程——温室调查报告书

我国温室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 文:田世杰【8号】 摘要:温室产业作为我国设施农业产业中的主体,近年来已成为农业种植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它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蔬菜淡季供应、增加农民收入、节约能源、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安置就业、避免温室加温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稳定社会等均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本文就我国日光温室发展的过去、现状加以介绍,并提出笔者关于温室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温室;设施农业;发展 1.我国日光温室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1我国日光温室的发展历史 我国日光温室发展可以分为初创时期、大规模发展初期、全面提升与发展期和现代化发展期四个阶段。 日光温室初创时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辽宁省海城市感王镇和瓦房店市复州城镇开始利用日光温室生产冬春鲜细蔬菜,直到上世纪30年代后期传到鞍山郊区。这一时期日光温室主要是土木结构玻璃温室,山墙和后墙用土垒成或用草泥垛成,后屋面用柁和檩构成屋架,柁下用柱支撑,3m一柁,故 3m一开间;屋架上用秫秸和草泥覆盖;前屋面玻璃覆盖,晚间用纸被、草苫保温。这一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日光温室大规模发展初期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末期,这一时期首先是从辽宁省海城市感王镇和瓦房店市复州城镇的农家庭院开始的,逐渐发展到农田,此时的日光温室结构主要采用竹木结构,拱圆形或一坡立式,日光温室前屋面覆盖材料开始由玻璃改为塑料薄膜,被称为第一代普通型日光温室。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国已推广第一代普通型日光温室2万hm2左右,其中辽宁省有0.7万hm2左右。 日光温室全面提升与发展期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直到本世纪初期。这一时期大面积推广了节能型日光温室。这一时期日光温室实现了两个飞跃:一是面积上的飞跃,全国推广面积达到50万hm2。二是日光温室结构性能和配套技术上的飞跃,实现在最低气温-25°地区少加温生产喜温果菜并获得高产突破,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鲜细菜供应问题,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 日光温室现代化发展期起始于21世纪初。目前已经研制出第三代节能型日光温室,开始了日光温室环境控制自动化、蔬菜生产标准化、无害化、机械化等研究,这一时期将完成日光温室环境控制自动化,园艺作物生产机械化、规范化、无害化、标准化,产品质量优质化的技术创新研究与普及。 1.2我国日光温室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日光温室为主体的设施园艺得到快速发展。截至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课题,深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详细了解情况,并召开了不同层面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进行了多次深入分析、认真讨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xxx”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24字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XX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XX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5.69%。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

设施农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关于泸西县设施农业建设的调查 学号074040234 姓名周艳琼 院系历史与行政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老师王俊程

关于泸西县设施农业建设的调查报告 现在全国都在发展设施农业,通过设施农业建设将广大农村发展起来,提升农村技术含量,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对设施农业建设很关心,就选取了家乡所在县——泸西县,对泸西县设施农业建设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起因 科技迅猛发展,高新产业使城市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广大农村还未实现科技的普及运用。近年来,为提高农村生产力,提出并已正在进行设施农业建设。 作为家住西南的一名农村孩子,为了解家乡设施农业建设情况,我利用暑假时间对我所在县泸西县设施农业建设进行调查。通过观察家乡发展以及各方面收集材料分析,从中了解家乡设施农业建设情况,通过自己的分析,对家乡设施农业建设建言献策。 作为云南省的一个县,泸西有云南独有的喀斯特地形,多为山地,同时泸西县又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因为多山所以泸西设施农业建设不能照搬照抄平原地区的方法,因为经济困难所以泸西设施农业建设又要和同省其它县有所区别。泸西设施农业建设要针对自身情况,招商引资,利用大棚、喷灌等措施克服山地、气候因素种植高产高价农作物。 二、基本状况简介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设施农业的代表是智能化温室,现代化温室是实现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设施。完整的现代化温室由温室框架结构、温室材料、通风系统、灌溉施肥系统等组成。 泸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38万人,典型的农业县,全县山区、丘陵面积占65.3%;不良地形、地貌占了全县面积和耕地面积的大部分。泸西县主要种植烟草与小麦两季,经济作物单一,同时采用牛耕种植,机械种植很少,科技含量低。泸西人要脱贫致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是必由之路。 三、县政府设施农业建设举措分析 为了很好的把握泸西设施农业建设脉搏,我决定首先从政府设施农业建设举措方面入手。通过了解政府的设施农业建设牵引措施,对泸西现状有个基本的了解,进而再深入田间

2019年县特色农业发展调查报告

县特色农业发展调查报告 立足资源优势开拓创新实施特色农业发展战略 ——XX县特色农业发展调查报告 所谓特色农业,就是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特优新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关键之点就在于“特”,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之“魂”是唯我独存或唯我独尊。在世界上,一些比较典型的特色农业范例,如荷兰的鲜花、加拿大的小麦、美国的牛肉、日本的红富士苹果、新西兰的牛奶、哥伦比亚的香蕉、澳大利亚的羊毛、韩国的罗州梨、泰国的香米等,之所以能够世界闻名,就是因为这些国家都因地制宜地“走出了自己的路”。二是特色农业之“根”是天赋。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模仿别人,“月亮走,我也走”,就只能是“东施效颦”,落个劳民伤财的后果。三是特色农业之“本”是传统。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科技,绝对不是“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所能做得到的,而“科技兴农”靠的就是科技进步,一个技术不过关的产业是根本无法振兴的。其关键在于,要真正地形成传统,就不仅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逐步培养过程,而且一定要顺民心、合民意,即农民愿意干。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时,应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本地区所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地理环境优势、旅游资源优势

以及后发优势,紧随特色农业发展方向国际化、技术支撑高新化、经营模式多样化等大趋势,我县发展特色农业资源独特,潜力巨大。 XX概况 XX这座西部边陲重镇,国境线长148.07公里。东西宽69公里,南北长137公里,国土总面积5686.75平方公里。境内有国家级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天然植物园”、“绿色宝库”、“动物王国”。20**年统计上报耕地面积39067公顷,土地详查耕地面积81262.4公顷,其中水田51032.4公顷;旱地30229.7公顷。 全县20**年末农业人口55.33万人,乡村劳动人32万人,年末人均占有耕地0.07公顷,详查0.147公顷。具备充足的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力资源。全县21个乡(镇)及绝大多数村民委员会都通公路、电、程控电话,生产生活条件较好,城市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乡(镇)集市建设初具规模,电力供应充足,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提供了必要条件。 就自然条件而言,XX县地处横断山脉南端偏西,为横断山脉与德宏低山的过渡带,东部高黎贡山与西部姊妹山、狼牙山形成屏障,向西南极急降低,呈向西南开口的马蹄形。因地质构造运动与龙川江、大XX、槟榔江及其支流沿断裂带割切,使XX地形呈现为不同高度的山体和沿河分布的河谷盆地。县城海拔1638米,境内最高点为高黎贡山大脑子峰,海拔3780.2米,最低点为南部速庆江边,海拔930米,高差达2850米。 XX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分区分带交错,具有“立体气候”、“立体

清丰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1215

清丰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2010年清丰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借“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的东风,发扬“六超”精神,体现“六新”要求,强力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十二五开门红,提升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水平。下面,根据我县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我县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今年,我县新发展高效农业3.6万亩,新增面积3.08万亩。新增10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园55个,其中:新建日光温室2365座,4698亩,新建大中拱棚3733座,6840亩,新建小弓棚2.5万亩,初步形成了蔬菜、瓜果、花卉三大优势产业,多数园区已投入生产并已见到较好的效益:阳邵乡范石一村,“猪-沼-菜”模式,该园区现收入已达45万余元;瓦屋头镇汉寨外农业园,总收入50余万元;闫村农业园区,玫瑰现在售价1.75元/朵,截止目前已收入近160万元;腾村农业园区,该园区已收入近18万元;六塔乡柳村园区,已收入17万元;另外固城乡东郭村一个多月每座温室已卖黄瓜10000多元(1元/斤左右)、张庄外已开始出售黄瓜;柳格乡高赵店菜椒、纸房乡陈庄黄瓜、巩营乡理直草莓等农业园区,销售也已开始。双庙西南庄、马家、姚当已定植黄瓜可当年收益;今冬明春建设33个园区,已列入台账管理,目前已有11个建设完毕,有18个正在建设,有4个正做准备工作,广大干部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年初我县出台了“一号文件”,制定了奖补政策;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清丰县发展设施农业领导小组,把县农业、科技、电力、水利、交通、工商、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以供给侧机构改革为抓手 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融合一二三产业为抓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基地树典范,育企业强龙头,推动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显见成效。农业产业化从简单的粗加工逐步向精深加工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主导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利益联结方式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8年末,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营业收入36.93亿元;总产值40.06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加值3.09亿元;实现利润6326万元;实现上缴利税2893万元。 **县现有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共56家,其中:粮棉加工企业10家;林果加工企业30家;畜牧企业27家。现有龙头企业30家,其中***级龙头企业13家,地区级龙头企业29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明显提高,精深加工产品实现多样化,有果汁、核桃油、红酒、啤酒、香酥脆枣,年产值2亿元以上。通过“****”工程建设,

建立农产品检测机制,农产品追溯体系,农产品生产质量销售体系不断健全。截止2018年底全县确定“百十一”基地面积22.89万亩,其中:建设特色林果“百十一”基地18.81万亩(红枣7.7万亩、核桃7.79万亩、苹果3万亩,葡萄0.32万亩、榛子0.008万亩)。建设水稻“百十一”基地4.08万亩。选17个养殖企业(合作社),纳入优质牛羊肉“百十一”基地,年内产优质牛羊肉1500吨,其中羊肉700吨、牛肉800吨。组建了**县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并规范运行,目前加盟企业达21家,2018年通过联合营运公司农产品数量70268.41吨,实现销售额10669万元。2014年,**县申报创建54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创建工作,现已通过***验收。目前全县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总数达到2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1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个(**大米),有机产品11个。当前我县农产品注册商标达到173个,其中:中国著名品牌1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农业名牌产品3个。并在2015年获***级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称号。2017年获得***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县称号。2018年获得地区农业产业化优秀县称号。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32家,其中,林果业244家、畜牧业151家、种植业69家、农机服务业21家、手工裁剪业43家、农资业3家、其他服务业1家。社员11883人,注册资金总额142712.1643万元。

济源市现代设施农业模式调查报告

济源市现代设施农业模式调查报告 作者:李永平,吕杰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6年第9期 李永平吕杰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设施农业异军突起,成为农业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济源市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后,全面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逐步向主导产业拓展、向产业融合拓展、向规模化园区经营拓展。 一、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分布 从2010年开始,济源市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主线,依托四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面推进设施农业发展,步入产业融合发展阶段。设施农业逐步向主导产业拓展,向产业融合拓展,向规模化园区经营拓展。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方式,打造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生产基地。据统计,截至2015年,全市拥有温室、大棚1.6万座,设施农业面积达4.5万亩,设施农业总产值5.6亿元。济源市设施农业涉及设施蔬菜、设施花卉、设施育苗、设施农庄等产业。 (一)设施蔬菜产业。重点建设了四个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园区,提升蔬菜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北部及城郊设施蔬菜区。主要涉及克井、轵城等镇,以温室大棚反季节茄果类、瓜类 蔬菜、芹菜、食用菌为主,集生产示范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域设施6000亩。二是东部外销设施蔬菜区。以梨林镇范庄村为中心,主要涉及梨林镇和轵城镇东部,以生产茄 果类蔬菜、白菜、甘蓝为主,发展设施外销型蔬菜,区域设施面积5000亩。三是南部特色设施蔬菜区。充分利用该区域的天然地理优势,以生产瓜类、茄果类蔬菜、特色蔬菜为主,重点发 展绿色蔬菜,区域设施面积6000亩。四是西部高山越夏设施蔬菜区,以优质小辣椒、寺郎腰大葱和高山蔬菜为主,发展十字花科蔬菜,区域设施面积5000亩,重点发展工厂化生产,覆盖率达60%以上。 (二)设施花卉产业。重点建设了3个现代设施园艺花卉园区,提升花卉苗木产业品位。 一是中心都市设施花卉区。位于市区北部,主要涉及克井、北海,以全钢构温室综合花房为主,集生产示范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域设施面积3000平方米。二是东部外销花卉设施区。以玉泉街道为中心,主要涉及玉泉街道和梨林镇,以红掌、蝴蝶兰等名贵设施外销型 花卉为主,区域设施面积5000平方米。三是南部特色设施花卉区。以轵城镇为中心,以生产观赏花卉、特色花卉为主,区域设施面积5000平方米。重点发展花卉工厂化生产技术、设施花卉智能化作业技术,使智能化花卉生产覆盖率达60%以上。 (三)设施育苗产业。重点建设了四大现代设施育苗工厂,提升全市设施育苗质量。一是 西部烟草育苗工厂群。在山区四镇,重点对生态条件好、烟农种烟积极性高、轮作条件优良、 能集中规范连片村,建立11个烟草智能化育苗工厂区,建设了38个智能化育苗工厂,区域设 施面积4.6万平方米。二是东部蔬菜育苗设施区。以玉泉街道为中心,主要涉及玉泉、克井和 承留,以茄果类、特色蔬菜等育苗为主,区域设施面积6000平方米。三是西部山区蔬菜制种设施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十字花科蔬菜制种育苗,区域设施面积1.3万平方米。全市工厂化 育苗技术覆盖率达80%以上。 (四)设施农庄产业。围绕都市景区、小浪底景区、王屋山景区、猕猴景区,重点发展四 大观光休闲设施农庄,提升全市景区旅游农业品位。一是在城郊建设了都市休闲农庄区。重点 发展领养农庄、休闲庄园等旅游农业,建成了城郊设施农庄30个,设施面积6000平方米。二

关于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农产品打破季节性限制实现反季节均衡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法,也是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环境的束缚,走向现代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的必由之路。其核心是采用必要的设施设备,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相应配套的技术体系做支撑,最终目标是实现较高的效益。广义的设施农业包括设施栽培和养殖,狭义的设施农业一般指设施栽培。我县设施农业(栽培)的主要类型是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 为全面掌握我县设施农业发展状况,进一步促进设施果蔬栽培产业的长足发展,县人大常委会把设施农业发展情况作为调研专题,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焦守香、吕恩成和有关委室的工作人员组成调研组,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调研组首先于5月3日—4日到山东寿光考察了该地蔬菜产业发展,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随后深入到胜营镇、东张孟乡、十里铺乡、广平镇等乡镇,通过听汇报、看现场、访农户等形式进行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又召开了有农业、水利、扶贫、开发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探讨、研究进一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有关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我县设施农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了以广平镇大马庄、胜营镇邵村为中心的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区,初具一定规模,仅大马庄最多时就有日光温室大棚300多个。后来由于市场、天气、比较效益等多方面的原因,大棚蔬菜种植业逐渐萎缩,除邵村、马宋固几个村外,其他村所剩无几。 近几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群众种植大棚果蔬的热情日益高涨,县、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全县设施农业发展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十里铺乡以发展大棚错季瓜果为抓手,通过组织农民集体到山东寿光、昌乐和永年南大堡等地学习参观,长年聘请山东技术员做指导,成立错季果蔬协会为农民筹资金、找客户、跑销售等有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该乡大棚错季瓜果种植的发展。目前,全乡现发展大棚错季果蔬面积2380亩,年产错季西瓜(哈密瓜、香瓜)1000万公斤、错季蔬菜1500万公斤,年产值近3000万元,产品主要供应京津冀高中端超市,部分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广平镇依托原来种植基地的基础优势,引进艺峰高效农业专业合作社创建了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新建16个现代化日光温室、13个大棚和加工包装车间,申报4项专利和11个绿色产品品牌,提升了设施农业的内在素质和水平。胜营镇针对部分大棚棚体落后老化的情况,协调电力部

建设现代设施农业(汇报材料)

陈户乡设施农业建设情况汇报 今年上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培育特色、能人带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立足实际,始终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狠抓不懈,进一步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全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全乡共建成日光温室192座,其中:双孢菇大棚107座。葡萄大棚64座,蔬菜大棚21座。设施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一、上半年设施农业完成情况 1、双孢菇:双孢菇是我乡近两年才发展的产业,总计将达到107座(40米标准棚)。东门村36座;陈户村32座;西门村30座;盘山村9座;截至目前,双孢菇大棚种植已全部出菇,8月份将大批量上市。 2、红提葡萄:我乡红提葡萄大棚共有64座,陈户村3座,东门村20座,西门村21座,盘山村20座,其中东门村20座,陈户村3座已挂果,长势较好,陈户村已经产生了经济效益;西门村葡萄大棚由于水质及管理不到位,苗木成活率低,计划还需4000株苗木进行补种;东门村10座今年已经全部挂果;盘山村20座大棚今年继续进行补种,计划用苗4000柱。 蔬菜:今年我乡将种植蔬菜大棚21座,其中西门村9座,东门村10座,陈户村7座,蔬菜长势较好,基本能够满足附近居民蔬菜需求。 二、建设设施农业的主要做法 1、集中整合土地,做大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

我们改变过去建大棚存在的分散建设规模小、实际种植面积小等缺点,通过土地集中起来连成片,形成规模,建成园区集中经营管理。在大棚设计上,我们在不影响温室采光、保暖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非生产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2、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运作,尽快投产达效。 在建设设施农业的过程中,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到张掖地区学习和考察,在乡政府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学到了双孢菇种植技术、红提葡萄栽培技术。针对我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采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来发展。目前投产的温室大棚既有承包给农户种植的,也有村上集体经营管理的。 三、存在的问题 1、种植规模小,销售道路狭窄。双孢菇大棚能否真正投产达效,关键在于销售。只有形成良好的销售,才能促进种植形成规模,目前的销售无论是外地客商,还是周边群众,都没有形成销售规模,所以我们必须建设一个设施齐全、高效工作的销售中心。 2、资金、技术跟不上,见效慢。今年,个别村上想建设规模较大的双孢菇大棚种植,但随之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限制了大规模的种植,葡萄和蔬菜大棚由于缺乏技术种植,苗木的死亡率较高,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容乐观。 最后,相信在县、乡党政的领导下,我乡一定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不断迎接新挑战,不断战胜新困难,不断创造新成绩,圆满完成设施农业建设的各项工作。我们坚信我乡设施农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