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私塾教育及其功效

古代私塾教育及其功效


在对客家文化的研究中,对其教育的研究是重要的方向之一,客家文化的精髓是“崇文重教”“勤俭笃学”,客家教育是传承客家文化的有效途径。目前,对客家教育尤其是对赣南客家的研究注重的是官学(府学、县学)的宽泛研究,很多仅仅局限在观念形态上。客家私塾教育是客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立足客家私塾教育,着力挖掘传统客家教育的内涵,进而分析其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功效。
关键词:教育 私塾 赣南客家 历史功效

据《赣州市志》载:赣州有重视兴办教育的优良传统,汉代就有私塾,隋唐有县学,宋明两代赣州书院兴盛,是江西书院较多的城市。由此可见赣南学校教育早在两汉便奠定了基础,兴盛于隋唐之后,其中既有官方的府县学,又有民间的书院、社学和私塾,各类教育体制极其完备。据史料记载,在唐至五代十国这时期,赣南地域共产生3名科举及第的进土。但是到了两宋时期,就有292名进士及第。大大超过了与之毗邻的地区,这就是客家人继承“耕读传家”祖训的结果。

一、赣南客家私塾的种类
(一)从私塾的办学方式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义学、专馆和散馆。
1、义学
义学又称为义塾,是私塾中规模较大的学校。北宋参知政事范仲淹曾以原籍土地千亩作为义田,用以救济同族贫人,并设学校免费让同族子弟入学,此为义学之始。此后,各地知府、州官和县令纷纷效仿,从其田产中拨出些许田地作为族产,族产田所得租税除祭祀外,余款用来兴办义塾,宗祠以“祀田”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办学的开支,如师资费、办学杂支费、奖学金、贫困子弟资助费等。
2、专馆
专馆又称塾馆,是客家人一家或几户人家、一村一族或几个村单独或联合聘请塾师设立的一种私塾。推选地方头面人物作董,择定地址延师设塾,经费按人分摊,报酬面议,此多为富裕户所办,以使其子弟就塾。如村塾、族塾就是这种类型。专馆延请的塾师(又称先生)多数对程朱理学相当精通,先教学生初级基础知识,后讲授理学著作、儒家经典,学制较长,实际上是准备让童生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所。据《赣州市志》载:赣州城外以专馆较多。专馆设在宗祠内,招收族中子弟入馆就读。
3、散馆
散馆分为两类:一是生员(秀才)或其他有文化的人在家庭单独设塾,招收附近人家的子弟就读,以收学费维持生活,主要进行启蒙初级教育。这种塾师私人在家设馆教授生徒的私塾,称“家馆” 或“学馆”;对于穷苦的客家人,把孩子送到塾师处又称作“寄学”。二是富贵人家聘请塾师到家设馆,称“坐馆”,亦称“家塾”。富户或殷实人家,十分重视家中子弟教

育,在家中办起了家塾,延聘名师执教。据赣南客家地域个地方志记载在古赣南的虔州府、南安府、宁都直隶州等地散馆分布较多。
(二)从私塾教学的按程度来说又可以分为蒙馆与经馆。
蒙馆,主要对七、八岁的蒙童进行启蒙教育,也教成人。内容以读书、习字为主。教材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为主。蒙馆的分布面广,城镇、乡村都有。譬如清末瑞金县境内有蒙馆四十八所,其中在当时较有名气的有:城西的西关杨氏私塾、彭坊老段蒙馆、富桥夫嘴坑蒙馆、上段和溪蒙馆等。
经馆是私塾教育的高级阶段,多数设在城镇及郊区,专为十五岁以上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童继续学习以及准备应试科举的生员而设,塾师由造诣较深者担任,教学方法采用串讲。所以,人们又称这种私塾为“专馆”。在赣南很多县市出现了一大批有名的经馆。据《龙南县志》载:抗日战争时期,龙南城郊较有名气的私塾有廖成甫(秀才)在下围岽设立的经馆、曾荫棠(秀才)在杨坊月屋设立的经馆、康北瑜在下场坊麻墩庵设立的经馆。

二、赣南客家私塾教育的教学内容
赣南客家私塾的入学年龄无统一规定,小的七、八岁,大的十几岁。每位先生所教学生少则数人,多则二三十人。教学进度不一,学习年限无常规考试,无升留级制度。但规章制度甚严,对违犯规章制度的学生轻者罚站、罚跪,重则“打手掌”、“打屁股”,客家人相信“严师出高徒”、“板子头上出好人”等信条,对体罚学童,多不反对。
“作”是作文章。作文章首先注重锤字、炼句、布局、谋篇等基本功的训练,然后习作文章。老师出题,学生把作好的文章交给老师批改。批改有面批、非面批两种,批改后还要重新誊抄。授课时,塾师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拿书本到塾师面前侍立恭听。学生背书一、二年后,方与开讲(即讲解文意)。
私塾中蒙学教材大致分为五类。课程分五类:
第一类是综合性的,主要为掌握文字工具和一般知识的课本,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第二类是专为培养封建道德观念和在封建社会里修身处世态度的教材,如《童蒙训》、《少仪外传》、《小学诗礼》、《小儿语》、《续小儿语》等。此外,还有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特别注重所谓律己律人,处世接物的道理的教材,有些亦是在封建社会里做人做事的经验总结。
第三类是历史教材与历史故事书。这类教材在过去占有重要位置。其主要的要求是用历史或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来充实并说明封建伦常道德,同时也使儿童从幼时便记得许多典故,扩大儿童的历史知识,从此中亦可以吸

取经验并以历史人物作为榜样。如《十七史蒙求》、《叙古千文》、《史学提要》等等。

三、赣南客家私塾教育与客家的“礼”
无论是蒙馆还是经馆的塾师教学内容均注重读书、写字与认字,但学生往往死记硬背、不知所云。
赣南客家地域的农村,是个礼俗的社会,以养生和送死为核心的人生礼仪活动,实际上构成了客家农村日常生活的骨架。对于局外人来说,婚丧嫁娶、拜寿上坟、年节祭祀无非是些繁复的仪式和吃喝热闹,但处在传统农村环境中的客家人,如果离开了这种仪式,日常生活就没有了灵魂,甚至可以说生活就没有了意义。一方面,传统社会的农民离不开礼仪活动,可另一方面,在那个时代,这些礼仪活动程序之繁复,讲究之复杂,又是普通农民所无法掌握的。所以,客家地域的私塾教育除了文字和道德知识的传授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传授客家礼仪,即客家人所谓的“学应酬”,学生不仅要跟老师学习各种礼仪活动的仪式程序外,还要跟老师掺和婚丧嫁娶,现场实习主持仪式(主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