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案1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案

教案1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案

教案1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案
教案1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案

第一单元科学地认识事物

课题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意识的能动作用

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用:(1)分析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2)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用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看待意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层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们的各种创造性活动,深刻领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难点: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

【课堂展开】

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提问:从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角度看,意识是什么?

学生回答: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内容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教师提问:从这三个角度你可以看出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

学生回答:物质决定意识。

教师总结:对。那么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吗?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什么?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探究互动

二、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课堂互动一] 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纸折出自己会的东西。

思考:为什么不同学生折的东西不一样?你们折纸的过程是什么?是不是先有自己想要折的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折?这说明了什么?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如嫦娥二号的发射、折纸的过程),这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因此,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建筑之前,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建筑物的主观构造,形成了计划、草图等,造出各种各样的房子,他们的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选择性的活动。而最灵巧的蜜蜂筑巢表面上似乎有某种预定的目的、计划,但实质上它们的操作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它们的蜂房永远是一种样子。

思考:(1)折纸,我们创造了自然界没有的东西,说明了什么?—意识活动

具有主动创造性

(2)不同学生折的东西不一样,这么说明了什么?—自觉选择性

(2)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所以,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课堂探究二]

月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起点。"中国探月计划"二期工程“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已经成为现实。"嫦娥二号"搭载着七种仪器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在月球上进行多项科学探测, 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认识月球和进行科学研究。"中国探月计划"的三期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

科学家们能够提出"中国探月计划",说明了意识活动有什么特点?

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又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即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我们认识了世界后,我们的意识是否就完成任务了呢?)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过渡:人能够通过生产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比如折纸、建筑师等),可以生产出新的产品,可以变废为宝,可以模仿人脑制造出电脑。动物能吗?为什么?)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②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错误的意识指导实践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

[课堂探究三]

月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起点。"中国探月计划"一期工程绕月飞行由计划变为现实,"嫦娥奔月"梦想成真。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请你从意识的作用角度说说"嫦娥奔月"是如何由梦想变为现实的吗?

(通过引入课题情境的再利用,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结论,并能结合实际说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方法。)

[课堂探究四] 秀才赶考

两个秀才进京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一支出殡的队伍,看见了一口棺材。其中一个心想:完了,碰到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他走进考场,脑海中仍挥不去那黑乎乎的棺材。结果文思枯竭,结果名落孙山。另一个虽然也看到了棺材,但心里却想,棺材不就是有官有财吗?好兆头。于是,他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身边的感动——我与成鑫面对面)

正确、高昂的意识——————--激励向上

错误、萎靡的意识——————-- 阻碍倒退

(好了,讲到这里我们已经讲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请同学们尝试归纳一下。)

归纳总结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那么,这一原理对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重点内容。)

[生生互动,规划人生]

现阶段(今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思考:(1)做这件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我具备做这件事的条件吗?

(2)父母的期望呢?你能否达到父母对你的期望?

(3)如何才能使父母的期望与你的愿望及你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一致,从而实现你的愿望?

(展示PPT)从前,有个牧师劝穷人信教。他问一个穷人:“你死后愿升天堂,还是愿下地狱?”穷人回答说:“唉,看吧!哪边的玉米面便宜,就到哪边去吧!”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学生思考后,总结出正确的工作方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涵。

其内涵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之后,让学生谈理解,稍加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初步理解即可,不作深入理解。

(2)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①地区是针对什么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

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从本地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客观情况的政策,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②如果你是这个地区的负责人,你会根据什么来制定你所管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

①根据该地风景秀丽、四季如春的实际,发展旅游事业。

②根据该地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

③根据风景秀丽,但资源贫乏、基础产业薄弱,发展绿色经济产业。

④根据该地地处边陲,发展边境贸易。

③该材料是如何体现物质和意识关系的?

(那么,我们应怎样发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呢?)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日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课堂小结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意识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课后活动:请你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就如何取得好的成绩谈谈自己的做法,并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哲学小论文。

教学反思

高二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两个框题,一是意识的本质;二是意识的作用。上课以后,我进行了静心反思,细细体味之后,我找到了一些有益的东西。现作以下总结:

1、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侧重于师生互动。本以为效果会很好,可学生在听具体知识时激情不大。下一阶段,还要更努力地充实自己,吸取其他人的教学经验,把教学搞得更好。

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少讲,多让学生讲。让学生参与到情境探究中,从参与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3)效益是课堂的生命。这既是一种意识,又是一种责任,还是一种追求。每上一节课,都要常思效益,善谋效益。

教案1 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案

第一单元科学地认识事物 课题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意识的能动作用 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用:(1)分析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2)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用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看待意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层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们的各种创造性活动,深刻领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难点: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 【课堂展开】

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提问:从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角度看,意识是什么? 学生回答: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内容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教师提问:从这三个角度你可以看出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 学生回答:物质决定意识。 教师总结:对。那么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吗?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什么?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探究互动 二、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课堂互动一] 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纸折出自己会的东西。 思考:为什么不同学生折的东西不一样?你们折纸的过程是什么?是不是先有自己想要折的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折?这说明了什么?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如嫦娥二号的发射、折纸的过程),这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因此,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建筑之前,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建筑物的主观构造,形成了计划、草图等,造出各种各样的房子,他们的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选择性的活动。而最灵巧的蜜蜂筑巢表面上似乎有某种预定的目的、计划,但实质上它们的操作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它们的蜂房永远是一种样子。 思考:(1)折纸,我们创造了自然界没有的东西,说明了什么?—意识活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主观和客观 1、主观是指人的感觉、意识、思想等, 2、客观则是指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一切客观事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和客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但主观也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它要解决的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的矛盾,从认识上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二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它要解决主观需要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一个无限的发展过程。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达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2)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如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等。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1)理论依据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2)必要性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3、怎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正确把握实际(从实际的总和、多个方面、辨证地、把握变化了实际) (3)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课堂思考:怎样理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主观与客观必须符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客观和主观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②“具体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但有同类事物的共性,还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如实反映具体事物的全面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③“历史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和客观 历史的统一。 (4)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 4、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I)中国共产党要做到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什么?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前进的道路。

高中政治教案 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

第一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 第三节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 第二框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如何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并且要具备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分析自己或身边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或拿出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由报道文章导入,发动学生联系身边的事,体会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如何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注意教会学生分析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抓住时机对学生再次进行国情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物质是第一性的,具有决定作用,深刻体会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由此,也深深体会认同我国政府今年进行宏观调控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的正确性。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布置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班级现状分析及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关于自己学习现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案),选出若干篇较为优秀的文章 2、了解今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具体困难以及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与实际效果 三、教学过程 【导入】《发胶星梦》添加“中国佐料”引同行关注 金复载:“入乡随俗”方能彰显“笑果”(报讯文章) 本报讯,“陈冠希”、“中国足球队”、“芙蓉姐姐”、“范冰冰”……不时冒出的中国本土化台词,让正在上海大剧院献演的百老汇音乐剧《发胶星梦》引得沪上观众忍俊不禁。尽管某些“中国佐料”添加得有点牵强附会,但不可否认,演出“笑果”相当显著。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主任、著名作曲家金复载教授表示:美国音乐剧台词的“入乡随俗”,正是百老汇音乐剧畅行全球的原因所在,值得国内同行学习。 【问题】百老汇音乐剧《发胶星梦》为什么要“入乡随俗”?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哲学启示? 【同学讨论发言】略 【教师总结】《发胶星梦》以1962年为背景,大量台词涉及那个年代美国娱乐圈的人和事,许多彼时当红的明星都被编剧调侃过,成为该剧的“笑果”所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理论依据和必要性 2.能够运用实事求是和一切实际出发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国情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学习,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从而更加坚定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了解我国的国情 2.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教学难点: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实际出发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2)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如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 们的计划方案等。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1)理论依据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2)必要性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3.怎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正确把握实际(从实际的总和、多个方面、辨证地、把握变化了实际)(3)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课堂思考:怎样理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主观与客观必须符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客观和主观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②“具体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不但有同类事物的共性,还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如实反映具体事物的全面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③“历史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真正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和客观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课程名称】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计划】2课时(90分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2.能力目标: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运用课本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进行思考,进行人生选择。 【教学重难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与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4.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为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讲述寒假同学聚会经历。某同学与2011年开始创业,在安海投资开办一家影楼,半年赚了10万,于是2012年扩大规模(原因:龙年结婚的人多),在水头和泉州失去有连续开了两家影楼。结果事不遂人愿,安海和水头的影楼虽没有亏损但效益不高,泉州的影楼亏损了20万。请同学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有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急于扩大规模,没有研究清楚市场;对自身能力估计不足;泉州市场大,品牌多,消费能力较高等。总的来说就是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师活动: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来得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

高二政治教案:《一切从实际出发》

高二政治教案:《一切从实际出发》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学生对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②用正反对照的方法,对概念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以加深对观念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②什么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不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懂得了这一点,就应该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第三节从容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1.主观与客观的含义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主观、客观的含义,教师归纳。) 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则是主观的东西,如理论、观点、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方案;法规条文,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如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等。 3.为什么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全课的重点、中心,包括其含义和必要性。其含义是本节基本概念之一,是理解基本观点的基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学习本课的根本目的,本课的教育中心是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宜以讲述为主,穿插一些提问和议论,讲述时要一层层地解释清楚,并把教材所提供的事例具体化。先讲主观、客观的含义,不必用规范的哲学语言表述,只要按课本具体解释即可;再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最后说明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关于为什么要从实际出发的三点要求,课本层次分明,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证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可通过楷体字的例子帮助理解。在教学中,无疑应以第三点的分析为重点。在讲解三点理由前,可启发学生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根据,讲完三点理由后,还应从反面说明不从实际出发的危害。 (1)从具体工作来看,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人们工作的对象,既是人们的认识对象,又是人们的改造对象。人们只有承认它的客观性,从它的自身状况属性与规律出发,才能真正认识它、改造它,把工作做好。我们不要去做那些确实办不到的事情,但是经过努力,克服困难能够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现实情况没有调查,那么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发言便是乱说一气。乱说一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重要途径。中国革命一开始在苏联的影响下用城市包围农村,但是它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遭到惨败!后来毛泽东同志经过仔细深入思考,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按照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取得了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切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也就是说,处理一切事情,都要从事实出发,都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都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实际行动,而不是从理论、想象出发,来决定我们的实际行动。有些贫困地区不从实际出发,而根据其他地区的“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不仅没解决贫困问题,还带来了环境问题。这就是不调查,想主意的后果。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是我们作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根本立足点。盲动主义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惨重的。张之洞在初办冶铁厂时,不考虑铁矿的酸碱性而盲目购买设备,结果造成不能使用。在选厂址时,又以个人喜好为出发点,不调查实际地形和环境。无视冶铁厂与铁矿,煤厂之间的联系,导致办厂费用和运销成本的增加,还为选厂址筑厂基多耗白银100万两。 还有一个例子: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这个故事是用来劝喻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如果盲目从事,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找到那适合于客观和主观情势的,适合现实需要的办法,更好地解决问题,改造社会。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就是指当前当时的实际情况,“求”就是求证,“是”是指通过劳动求证出研究出找到的规律。因此实现“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就必须做到: 首先,重视调查研究。只有真正地把实际情况搞清楚了,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其次,全面掌握实际情况。要力求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各方面的基本事实,重点地掌握有代表性的关系到全局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忘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书上的东西是理论,看得多了,会感到困倦。现实是活生生的,是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的幸福和快乐,最终是存在于现实之中。所以理论要联系实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现在的中国人的生存是多么地幸福,多么应该感到快乐和感恩。拿我自己来说,现在我们两口人,住着80多平米的楼房。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夏天下雨,不再担心房顶会漏雨。冬天室内的气温可以达到25度左右,非常地舒适。 现在每天都吃着大米白面,要想吃点玉米面,那是在调剂伙食,是为了健康。 现在身上和衣柜里,全是名牌的衣服,又舒适,又美观,又结实。 现在出门,近处可以骑电动,远处可以开轿车。走路上街,全是水泥路,几乎没有一点灰尘。 和小时候的农村生活相比,现在的生存简直就是天堂。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现在的生存和小时候相比,是多么地幸福快乐。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我们都应该感恩社会,感恩他人。 现在人们之间,可以互相给予一些生存条件的礼物。每次去农村,亲戚都会给拿很多蔬菜和水果。夏天玉米成熟了,可以吃香喷喷的煮玉米;杏成熟的时候,可以自己到树下去摘甜美的杏吃;李子成熟的时候,可以自己去树下吃个饱;苹果和苹果梨成熟的时候,可以在树下品尝甜美多汁的美味。 每次去农村,亲戚都会给拿上很多青菜。秋天可以给拿新收获的土豆,白菜,花生。我们每次去,也可以给亲戚买一些城里的食品,买酥饼,买西瓜,买糖果,买月饼等等。人们之间的生存条件的互相付出,已经成为自然平常的事情了。所以,在生存方面,大家都是好人,都可以互相付出。偷别人一把米,拿别人两根黄瓜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 在生存幸福之上,中国人的做人还是不理想的。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有时就会损人利己。你生气了,批评我一顿,我不高兴了,说你几句。这是因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还不发达,人们的情商还不够。所以在有不良情绪的时候,不会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调节,于是就会野蛮地去伤害别人。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预计会成为现代化强国,到那时候,中国人的做人应该会有一定的提高。对我自己而言,现在应该感受和感恩生存的幸福,然后努力提高自己的做人境界。别人可以伤害我,但是我不能去伤害别人。在我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我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调节,而不能去伤害别人,来平衡自己的心理。这不容易,但是我应该做出努力。改变社会是无法靠我一个人完成的,但是我应该努力改变自己,并且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大家的身体健康,也不是很好。但是,现在的社会,这个问题还没有突显出来。将来人们的做人科学了,做人条件发达了,大家都心情美丽了,身体健康的问题才会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学习是为了现实的应用,了解现实,改变现实,提高现实,正是学习的目的。 2017 11 3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考点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案.doc

考点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知识精讲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人们是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将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特别提醒 既要反对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认为客观规律妨碍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放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续表 从辩证法角度谈谈应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1)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错误认为“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提醒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矫正训练1][2015·保定摸 底]与一些地方整齐划一的“新农村”不同,某地依据独特的地理优势,房屋依地势而建,村外群山环绕,村内阡陌交通,村民往来耕作,一派自然古风。一村一意境,一户一禅声,火了经济,热了精神。材料表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从实际出发的前提条件 ②从实际出发是做好本地工作的基本要求③必须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A.①④B.②④ C.①②D.③④ 答案 B 解析某地结合自身特点,依据独特的地理优势,建设新农村,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正确;也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正确;从实际出发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①错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错误。 易错点二:割裂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提醒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矫正训练2][2015·邯郸质 检]近日,美国成功研制出一款在开火后能够自己改变方向的子弹,这款子弹壳上面的鳍片能根据风向和目标物体的移动来引导和调整它在空中的方向。这就意味着狙击手不必根据风向、天气、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倾斜的角度以及目标移动来作出复杂的调整,能从更远的地方射中目标。该项试验的成功说明了( ) ①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变规律②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④人可以利用规律,趋利避害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教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样一个线索来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理解正确与错误的思想意识为实践活动所带来的不同的后果,要求学生能通过事例的讲解来理解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明白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理解“为什么要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体会思维由具体逐步上升进行抽象的过程,培养其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了解“正确或错误的思想意识给实践活动所带来的不同具体结果”,提高其对比分析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们懂得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的现实性,使他们能以与时俱进的思想,来自觉地拥护支持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从而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要求】 1.懂得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2.在理解方面,能够列举实例说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3.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与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此概念是理解本节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能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前提,也是理解本书其它观点的基础,为今后其它哲学常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意义与作用。是本节的基础观点,是学生能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前提,其作为方法论直接决定学生们今后是否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联系。是理解本科基本观点的基础,为今后其它哲学常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意义与作用。是理解本节的基础观点,是学生能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前提。 【教学方法】 1.使用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利用生动的感性材料、故事,动画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感官触动,让学生自主探究,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深刻问题浅显化。 2.坚持“材料—设疑—讨论—归纳”的探究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并辅以案例的结合,通过设疑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比较、分析、释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和驳斥他人看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达到深刻领会本节知识点,并能灵活应用的目的。 3.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1.3.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课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故事:《傅铭的苦恼》 故事梗概:傅铭自小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摹仿能力和操作能力特强,但学习吃力,成绩平平,今年中考遭遇重创,普通高中已经无缘。这几天,他心里老是着急上火。他的事牵动着父母的心,也牵动着亲朋的心。爸爸想给他找个工作,到工地上打小工,一天挣个十块八块的;妈妈说孩子还小,说什么也要再上几年学。可上什么学呢?姑妈当老师,主张去读职业中专,“铭铭喜欢动手,还是学点技术好,省钱,就业门路广。”可妈妈却坚持让傅铭读普通高中,“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咱们铭铭去城里上高中!将来就是考不上大学,做爸妈的也算是尽到了心,问心无愧了!”爷爷也坚持让他上高中,理由是“人家孩子都上了高中,咱铭铭要是读职专,不是找着丢人吗?” 为了上学的事,铭铭感到很为难。请你帮他出个主意吧! 讨论:(1)傅铭该作出什么选择? (2)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选择? (3)从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讲授新课> 讨论结果:选择职业学校。 理由:符合傅铭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家庭状况。 启示: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板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问并板书:什么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答:从实际出发,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按规律办事。 引入毛泽东的原话,进行解读。“‘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问并板书: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依据(原理、世界观) 师:同学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要掌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我们知道,方法论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生:世界观决定的。 师:对。那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换句话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依据是什么?请同学们注意:对于方法论来说,世界观、原理、依据是同一个东西。 第四、第五课前面讲的内容是世界观,即这个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依据。 生:一起回答。世界是……(略)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首先,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来思考。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从这个原理出发,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是要高度重视精神的力量。 一切从实际出发 决定作用 物质意识 能动反作用 重视精神的力量 其次,从现实的角度来理解。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2)是党和国家正确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 摘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的,同样的,在我们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它同样有着不可磨灭的指导作用,它要求我们,在做一切事情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在学习理论知识是要联系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和检验,不浮夸,不虚荣真真正正地从思想品德和个人能力上进行有利于将来的提高。 关键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大学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己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也是中国发展的指导性思想。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则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这其中,实事求是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可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的。它保证了我国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能够脚踏实地,解放思想,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真真正正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同样的道理,我们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中同样也离不开实事求是这一优秀的思想品质。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只有时间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主席则告诉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或者做出什么样的结论,都需要进行实践活动对其进行验证,而不能一味凭感觉。因为感觉是一种臆想,是一种主观的观念,它的存在受到意识主体的影响,很多情况下并不能非常准确地去反映事物的本质问题,而如果我们仅仅是“凭着感觉走”,则很容易偏离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形成唯心主义观念,从而不能使我们正确地进行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第一,大学生活 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的人和事,包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室友,我们的老师,以及通过其他途径认识的朋友。在于他人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具备实事求是这一优良的思想品质,不夸夸其谈,无中生有,真正做到诚实和守信。别人在我们相关问题的时候,我们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糊弄别人。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如果感觉自己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时间去做,那么就实事求是的告诉别人我做不到,这样也可以得到别人的谅解而不失信于他人。在生活中,大家平时交流的事情应该集中于学习或个人品质的提高上,而不要一味的进行物质上的攀比,因为这种行为,是一种浮夸的表现,并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对于自身的提高也没有任何有益的帮助,它只会让人变得爱不虚荣,只注重物质生活上的享受,而没有思想境界上的提高,不思进取,无法真正地认清自己,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无法真正地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大学学习 自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认真的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因为这些都是前人积累的结晶,它能够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受益颇多。然而,在认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我们一定要联系实际去验证这些知识并正确的应用他们。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标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应该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都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和应用,我们才能正确的接受和认识知识本身,能够真正的做到实事求是,所以要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来检验。实践,就是一面明亮的镜子,能够通过它看出我们自身的缺点,能够通过它查找出自身缺乏的知识。很多事情看起来是很简单的问题,但实际做起来去会发现有许多奥妙!这是因为其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的问题。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联系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

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 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 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 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 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 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 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 军已经列阵完毕。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 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宋襄公不听, 他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手是不道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阵的时候,公子目夷又建议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掩杀过去,还有希望获胜。”宋襄公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战。”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严阵以待,宋襄公这时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全线进攻。他 自己亲自驾着兵车,车上飘扬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杀向楚国的中军。一场大战下 来,宋军惨败,宋襄公精锐的中军全军覆没。宋襄公本人也在乱军中被砍伤了屁股, 亏得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回商丘。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口 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国开始沦为大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存。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引导学生得出客观实际的含义,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得出下列三个结论。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运用教材第3页中“张仲景诊病”一例,强调客观事物具有内在规律性。 运用教材第4页中“存奶请客”一例,强调违反客观规律的后果。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案例

《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案例 王琼瑛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发表看法和互相交流讨论等主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并懂得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步骤: 步骤一: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 教师将以下四个材料的内容,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用多媒体展示出来:1.同病施同药,效果却不同 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一次,有两个做小买卖的人找他看病。他们都是在路上被大雨淋了,头痛、发烧、咳嗽、鼻子不通气。张仲景给他们每人开了一 帖麻黄药。第二天早上,一个病人吃了药,出了一身汗,病已好了一大半;而 另一个人虽然也出了一身汗,病却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呢?张仲景仔细进 行了分析研究,原来两个人尽管病因、症状都差不多,但一个人看病时没有汗,另一个人正在出汗。没有汗的病人吃过药发了汗就好了;原来有汗的病人再吃 发汗药,汗就出得太多了。于是,他另换了一个药方,这个人吃药后病也很快 好了。 2.寓言故事:按图索骥 伯乐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年老后,他的儿子很想继承这项专门的技能,以免失传。他把伯乐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 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垒起的酒药饼。”他就根据这条出去“相马”结 果找到了一只癞蛤蟆,兴冲冲地回家对父亲说:“总算找到了一匹马,额头、 双眼同书上说得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像垒起的酒药饼。”伯乐听了,哭笑不得 地对儿子说:“你是找到了一匹好马,但它太会跳,你可驾驭不了啊!”。 3.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954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为外国记者举行了一场电影招待会,放映中国戏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的说明书。周总理批评这位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周总理只要工作人员在请柬上写上一句话:“请你欣赏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果然,那天外国记者都来了,放映前翻译只作了3分钟的说明,观众便看得如痴如醉,外国朋友高度赞扬这部中国戏剧片。

高二政治教案设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高二政治教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导语】教案通常又叫教学设计,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高效率的进行学习,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下是《高二政治教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教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1)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首先,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客观规律,指导行动。 其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它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举例】把木梳卖给和尚 某营销人员建议主持:”进香者心虔诚,施主慷慨,宝刹应对其有所回赠以报平安,鼓励他们做善事,你书法好,我有木梳一批,你可写上积善梳三字作为纪念品赠给香客。”主持大喜,当即买下1000把,香客得到了纪念品十分高兴。(思路宽广富于开拓,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探究】P41页A该地区是针对什么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 B如果你是这个地区的负责人,你会根据什么来制定你所管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 【提示】A根据自己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实际 B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经济发展政策。 (2)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针对自己知识、能力的现状,制定阶段奋斗目标和计划,排除干扰,抵制外界的不良影响,克服自身的懒惰、懈怠和畏难情绪,有计划地学习、训练。笨鸟先飞,脚踏实地。 (3)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又反对消极保守、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高二政治一切从实际出发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识记: 物质概念的基本含义、 宗教观念的本质、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理解: (1)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说明自然界不是神创的,也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2)从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两方面,列举实例,说明人们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3)结合基本史实,阐释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4)通过阐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概括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5)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6)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7)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8)列举实例表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9)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运用: 运用意识反作用原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用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原理分析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基本国情的关系; 联系个人成长讲述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体会。 2.能力方面 ①、学习第一节时要着重训练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基本事实的分析,能逐步抽象出"客观性"的含义;要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既要肯定自然和社会的客观性,又要承认意识在改造自然社会中的作用,即在辩证思维理解世界的客观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的能力; ②、学习第二节要着重辩证思维训练,既要承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又要看到意识形成是主观的;在看到主观性时,又要承认它仍根源于客观物质性。还有既要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也要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便学生能分清段意、框题中的层次、框、节的联系。 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的分析思路,要帮助学生领悟。?quot;为什么要从实际出发"的分析叙述要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叙述。 ⑤、通过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摘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全方面、多角度的谈谈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解。 关键字:实事求是原因怎么做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这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全方面、多角度的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生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 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去对待事物,也不是用幻想的或臆造的联系去取代事物的联系。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这是在对待事物的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由于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时间和空间之中,一切事物都是不停地发展变化的,因此,从实际出发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及其变化为转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反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坚持用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赵括的悲哀在于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从实际出发,固守和搬用书本上现有的内容,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