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耳门与外耳门千丝万缕的关系

内耳门与外耳门千丝万缕的关系

内耳门与外耳门千丝万缕的关系
内耳门与外耳门千丝万缕的关系

内耳门与外耳门是否相通

首先,外耳门位于颞骨鳞部与鼓部的交界处。鳞部位于外耳门的前上方,鼓部从前、下、后三面包绕外耳门。内耳门位于颞骨岩部后面中央部。

示外耳门示内耳门

一、外耳门至鼓膜的通道为外耳道,由外耳道进入到中耳鼓室有鼓膜阻挡。

鼓膜,位于外耳道底,向前、下、外方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度角,为椭圆形的半透明薄膜,中心向内凹陷,为鼓膜脐,是锤骨柄末端的附着处。婴儿的鼓膜近于水平位。

二、中耳,位于颞骨岩部,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鼓室有六个壁,包括前侧壁内侧壁等。

1、前侧壁又称动脉壁,上有咽鼓管的鼓室口。咽鼓管是连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由软骨部与骨部两部分所组成。它的外1/3为骨部,在鼓室前壁的偏上部是鼓室口;内2/3为软骨部,内侧端的咽鼓管口位于鼻咽部的侧壁,具体位置是在下鼻甲后端的后下方。

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前上方,通过上、下泪小管开口于泪点,为一膜性管道。从泪点到颅中窝有三条途径:

①经视神经管视神经起于眼球后极的内侧,行向后内,穿视神经管入颅中窝。视神经管口位于眶的后内部尖端的一小孔。

②眶上裂位于眶的外侧壁与上壁的交界处,向后通入颅中窝。

③眶下裂位于眶下壁和外侧壁交界处的后份,向后通入颞下窝和翼腭窝。颞下窝向上借卵圆孔和棘孔与颅中窝相通,翼腭窝向下借圆孔通颅中窝。

内耳门位于颅中窝,综上所述,在干骨标本上内外耳门可由上述三条通路路相通。

2、内侧壁又称迷路壁,分割鼓室和内耳,其上有岬、前庭窗、蜗窗、面神经管凸。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镫骨、砧骨、锤骨。蜗窗由第二鼓膜封闭,前庭窗由镫骨底封闭。

由上可知,只有在干骨标本上,鼓膜、第二鼓膜等膜性结构以及结缔组织消失,外耳门才能通过中而进入到内耳。

内耳位于颞骨岩部的骨质内,鼓室和内耳道底之间,又称迷路。

迷路由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分组成。骨迷路是颞骨岩部骨密质所围成的不规则腔隙,膜迷路套于骨迷路内,是密闭的膜性管腔或囊。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

从内耳门至内耳道底为内耳道,从内耳道到内耳门有神经、血管、淋巴三条通路:

1)神经通路

①前庭神经前庭神经传导平衡觉。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在内耳道底聚集成前庭神经节周围突穿内耳道底,分布于内耳球囊斑、椭圆囊斑和壶腹嵴中的毛细胞,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经内

耳门入脑。因此,前庭神经可连通内耳与内耳门。

②蜗神经蜗神经传导听觉。其双极神经元的胞体在蜗轴内聚集成蜗神经节(蜗螺旋神经节),其周围突分布至内耳螺旋器上的毛细胞,中枢突组成蜗神经,经内耳门入颅腔。因此,蜗神经也可连通内耳与内耳门。

③面神经面神经由一般内脏运动和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组成,两根进入内耳门合成一干,穿内耳道底进入与鼓室相邻的面神经管。面神经分支出鼓索和镫骨肌神经进入鼓室。因此,面神经可沟通内耳门与中耳鼓室。

2)血管通路

①迷路动脉迷路动脉多发自小脑前动脉或基底动脉,少数发自小脑下后动脉和椎动脉的颅内段。迷路动脉进入内耳门后分为前庭支和蜗支,前庭支分布于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蜗支共十多只,经蜗轴内的小管分布于蜗螺旋管。因此,迷路动脉可连通内耳与内耳门。

②茎乳动脉为耳后动脉的分支,茎乳动脉营养面神经,可随面神经进入到鼓室及内耳门,因此,茎乳动脉可连通内耳门与中耳。

3)淋巴通路前庭内的外淋巴向后与半规管的外淋巴相通连,向前与耳蜗前庭阶内的外淋巴相通,继经耳蜗进入鼓阶。前庭内的外淋巴通过蜗水管向蛛网膜下腔引流。蜗水管位于颞骨岩部内,其外口位于颈静脉窝的内侧,通过颅中窝与内耳门相通。

3、从声的传播角度分析,两者相通。声的传播有两者途径:

1)空气传导声波由外耳门进入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继而引起中耳内三个听小骨构成的听小骨连随之运动,将声波转换成机械振动并加以放大,经镫骨底板传至前庭窗,引起前庭阶的外淋巴波动,外淋巴波动的同时可通过前庭膜引起内淋巴波动,也可直接使基底膜振动,从而刺激螺旋器,并产生神经冲动,再经蜗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蜗神经穿内耳道底的蜗区入颅。因此,此种角度内外耳门相通。

2)骨传导外耳门处的骨振动可使耳蜗内的淋巴波动,刺激基底膜上的螺旋器产生神经兴奋,经内耳道底传入颅内,产生听觉。

因此,此种角度内外耳门相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