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港

上海港

上海港
上海港

上海港

?上海港位于中国海岸线(coastline)的中心、长江入海处(estuary),面对太平洋,以我国最大的经济、科学、技术中心——上海市为依托,通过铁路、公路(highway)、海运(ocean carriage)、内河(waterway)(inland river)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transportation networks)。全国有20多个省的物资(goods and materials)在这里中转(transit shipment

),对外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年货物吞吐量(handling capacity)达4亿吨以上,占全国15个主要沿海港口总吞吐量的35%,国际集装箱(container)吞吐量占沿海港口的33%。

?上海港为适应现代化(modernize)运输的要求,加快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berth)的建设和业务发展,码头上配备了桥吊(bridge cran

?travelling bridge

?),场地上配备(allocate

?)了各类大型专业机械。生产作业(handling technology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装卸(load and unload )handling technology

工艺并应用电脑管理。

The Port of Shanghai

Located in the middle China’s coastline and at the Changjiang (Yangtzi) River’s

outlet to the East China Sea, the Port of Shanghai faces the Pacific Ocean at the front and is supported by the city of Shanghai –the country’s largest econom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enter. Access to various parts of the country is provided by rail, highway and inland navigation, which enable the Port to transship the commodities from 20 Chinese provinces. Internationally, the Port has so far established trading and shipping relations with over 400 ports in more than 160 countries and regions. Its annual cargo handling has reached 400 million tons, accounting for 35% of total via

15 China’s major ports. Its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handling capacity accounts for 33%

of that of China’s ports along the coast.

To accomplish the modern shipping need, the Port of Shanghai is quicke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berths. The

operation adopts advanced handling methods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with

container cranes at quayside and other heavy-duty machinery in the yard

上海港港口介绍

上海港港口介绍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另外,上海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 自然条件 崇明岛 气象(1)风况:历年最大风速为17.0米/秒。 (2)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0亳米。 (3)雾况:历年平均雾日为25.5天。 (4)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5.3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7.3摄氏度,最低气温—10.3摄氏度。 水文:(1)历年最高潮位+5.89米,最低潮位—0.28米,平均高潮位+3.33米,平均低潮位0.94米。 (2)流速、流向:东风沙附近最大涨潮流速为2.87米/秒,最大落潮流速1.68米秒。 (3)含沙量:涨潮最大含沙量0.664公斤/立方米,落潮最大含沙量0.664公斤/立方米。 外高桥 气象:(1)风况:实测最大二分钟平均风速为25.0米/秒。 (2)降雨:历年平均日降雨量,中雨29.1天,大雨9.2天。 (3)雾况:历年平均为28天。 (4)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1摄氏度,最低气温—9.4摄氏度,平均气温15.7摄氏度。 水文:(1)(以吴淞基面为准,下同)平均高潮位+3.27米,平均低潮位+0.9米 (2)流速、流向:潮流属不规则半日浅海分潮流。水域内往复流极为典型,实测最大潮2.05米/秒,涨潮流速1.89米秒。 (3)含沙量:大汛涨潮最大含沙量1.426公斤/立方米,落潮最大含沙量1.053公斤/立方米。 (4)波况:实测最大波高3.20米,风向。风速25米系台风浪。 南汇咀: 气象

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与建议

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港口的快速发展,海铁联运在运输成本、运行安全、节省能源、减少污染等诸多方面凸显出的巨大优势,已使其成为优化集装箱运输结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文中阐述了上海港集装箱产业中海铁联运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海铁联运业务拓展的相关因素,认为应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上海港海铁联运的跨越式的发展,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 一、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历程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起步于上世纪90 年代,但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进展缓慢。1996 年,首次开行了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上海至南京的国际集装箱“五定班列”,为上海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首开先河。1997年,上海至成都的集装箱" 五定"班列开通,全程2,380Km,运行时间96h,首开上海远距离内地全程中转的先河。 几年之后,上海至内陆的海铁联运节点已经有合肥、蚌埠、西安、重庆、南京、温州、宁波、南昌、昆明等。 1999年,上海港务局与上海铁路局分别成立了军工路港站和杨浦港 站,推行港口——铁路一门式服务,将铁路受理站前移到港区,降低口岸使费,从而缩短运作周期。

到2006 年,上海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该运 营站负责将洋山深水港的铁路集装箱接入全国的铁路网。经过多年来的摸索和发展,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二、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现状海铁联运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集疏运方式,在欧美国家已经普遍应用。然而,这种世界上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在上海港确是前景美好,处境尴尬。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目标。由此可见,海铁联运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有着美好的前景。 图1 各种运输方式所占比例示意图 根据我国铁路线建设的特点来看,铁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是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 然而,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上海港海铁联运虽然从基础设施等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从其承担的作业吞吐量上来看,上海港海铁联运仍然处于起步阶段。2011 年上半年,上海港全港货物集疏运量4,4491.15 万吨,其中, 水路占76.9%,公路、铁路各占22.4%和0.1%。(见图1) 海铁联运集疏运量仅占0.1%,严重失衡的比例可以看出海铁联运在上海港的发展前景堪忧。 三、上海港海铁联运中存在的问题1 .集装箱海铁联运中的“港铁分

上海洋山港开通给江苏沿江港口群带来的机遇、挑战分析及应对策略思考

江苏沿江有800余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岸线,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行沿江开发战略,沿江经济迅速发展,港口规模持续扩大,为促进全省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优化产业布局,服务“两个率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江苏沿江港口群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而作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上海洋山港正式开港,既给江苏沿江各港口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江苏沿江港口群发展现状江苏沿江港口群由沿江8市的南京港、苏州港(包括张家港、常熟港、太仓港三个港区)、镇江港、南通港等港口组成,2005年,沿江港口群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95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582万吨,集装箱货物195.27万标箱,外贸集装箱货物99.9万吨,占长三角地区港口吞吐量的30%以上。然而,沿江港口群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港口物流以大宗散货为主,缺乏集装箱干线港。目前,江苏沿江各港口各自发展大宗散货业务,形成了一定的物流特色,如南京港拥有长江最大的原油和煤炭码头,张家港成为化工品、粮油、木材等特色物流的集散地,常熟港是全国第二大钢材进口港、华东地区最大的纸浆进口集散地,太仓港的石油化工储运初具规模,但是,各港口的主要货源仍然以大宗散货为主,缺乏以集装箱业务为主的干线港,南京港龙潭港区、苏州港太仓港区集装箱码头正在建设中,目前吞吐能力有限,如2005年南京港进口集装箱货物7.06万标箱,出口集装箱货物22万标箱,占外贸吞吐量的比重仍很小,基本上没有远洋班轮航线。大宗散货的特点是受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如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4月,进口钢材受到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进口量大幅减少,给常熟港、太仓港的钢材进口造成很大冲击。(二)外贸进出不平衡,港口功能不够协调。除南京港主要承担着长江中、上游货物的中转出口业务外,其他江苏沿江港口大多以外贸进口为主,且即使是南京港,2005年进口货物总量也超过了出口货物总量(进口632万吨,出口468.9万吨),再以苏州港的常熟港为例,2005年,常熟港外贸吞吐量484万吨,其中进口445万吨,占92%。进出不平衡使得港口功能受到严重制约,不利于相关物流产业的综合发展。(三)低水平重复建设,港口竞争态势加剧。沿江港口群分属于沿江8市,行政壁垒的存在,使得各港口各自为政,条块交错,重复建设严重,导致公共基础设施难以完全实现共建共享,影响了港口群整体功能的发挥,也造成宝贵岸线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二、洋山港开通给江苏沿江港口群带来的机遇分析洋山港的定位是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一期工程建有5个集装箱深水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220万标箱,全部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将在1800万标准箱以上。我们认为,中近期,依托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和广阔的内陆经济腹地,承接洋山港的辐射作用,承揽苏南地区乃至长江中上游地区大量货源,成为洋山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配套组合港,将为江苏沿江港口群提供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远期,有条件的港口可以鼓励开辟远洋航线。(一)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规律决定了江苏沿江港口群必须接受洋山港的辐射作用。从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规律来看,在某区域范围内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是唯一的,一旦枢纽港地位确立,就可依托其其航线覆盖面广、班次多、运输及时而吸引到更多的货源,形成积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使班轮密度越来越大,航线覆盖面越来越广,枢纽港的地位越来越稳定。而其他的港口,则因航线覆盖面小、班次少而吸引不到货源,无法发展成为枢纽港,沦为枢纽港的喂给港,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从长三角地区港口发展情况来说,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货运港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超过20%,洋山港的建成更是如虎添翼,更为重要的是,上海港已经形成发达的远洋集装箱运输网络,成为内地国际集装箱班轮发船密度最高、航线最多、覆盖面最广的枢纽港,且与周边港口相比,上海港还在金融结算、外汇监管等配套服务方面具备优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无可动摇。而长江沿线的内河港总体规模较小,配套功能不完善,太仓港区、南京龙潭集装箱港区尚处于发展阶段,集装箱货物吞吐能力不足,即使是区位优势最优越的太仓港,目前开通的也只有18条内贸航线和近洋航线,2005年集

上海市轨道交通徐家汇枢纽_环港汇_方案设计

上海市轨道交通徐家汇枢纽“环港汇”方案设计 徐正良 马仕明 崔 勤 王卓瑛 张中杰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200011,上海∥第一作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摘 要 轨道交通1、9、11号线在徐家汇交汇形成大型换乘枢纽。在“环港汇”方案中,9号线车站设于港汇广场地下室,利用既有地下室改造而成,从而把常规在道路下建造车站而产生的管线搬迁、交通改道、深基坑施工等系列问题巧妙地转化为既有地下室改造的简单问题;11号线采用单圆盾构恭城路线位,在大宇地块设站,避免了枢纽设施对商业、交通、环境等影响。该方案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环境、规避风险、安全可靠”的设计理念,已被确定为枢纽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徐家汇站,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 TU921;U492.1 Design of X ujiahui Hinge in Shanghai R ail T ransit Xuz Zengliang,Ma Shiming,Cui Qin,Wang Zhuoying,Zhangh Zhongjie I nform ative abstract  In“Shanghai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s Planning”made in2002(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2002planning),rail transit Line1,Line9and Line11will form a big railway transfer hinge at the center of Xujiahui zone.This is the only transfer hinge with three urban rail transit lines ever built in Shanghai URT Networks. In2002planning,these three lines will meet at Xujiahui Sta2 tion which is already built for Line1.Despite the convenient trans2 fer presumed in this planning,it can not be implemented.Because Line1will be blocked by the pile foundation of skyscrapers con2 structed in the s outhern block of Xujiahui Plaza if it runs along Huashan Road.Experts considered this planning infeasible. Being the firstly built and the most prosperous sub-center of Shanghai,Xujiahui Plaza assembles a very large flux of cus2 tomers and passengers.Besides,integrated in the special struc2 ture of road network of the city proper,Xujiahui Plaza serves as an important traffic corridor which links the urban center and the southeast part of Shanghai,and attracts a large flow of all kinds of cars.To avoid influencing the traffic and business ac2 tivities on the ground,the conventional method can’t be adopt2 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Xujiahui hinge project.Although many schemes have been submitted,none of them is feasible ac2 cording to the final judgment of expert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 feasible scheme surveyed and approved by experts,which features the structure as following: the strike of Line9will be shifted from Hongqiao Road to the north with its station constructed in the basement of G anghui Plaza.Thus,the problems seen in conventional stations built under roads,such as the removal of pipelines,the change of traffic rout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pits will turn into a relatively simple problem for a basement rebuilding.At the same time,the strike of Line11will be shifted to G ongcheng Road with its station on the north side of this road, which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tation of Line9.As the authors hold,this scheme embodies the design concept of”human ori2 entation,environmental harmony,risk evasion,reliability and safety”,and avoids the influence of the hinge construction on business,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cheme are discussed in details: 1.The first basement of Grand G ateway will be trans2 formed to a hall for the concourse of the passengers from three metro lines;the second basement will be a hall for transfer,fair collection and a corridor linking the non2fare section and the ground transportation.Because of its convenient transfer,safe gathering and scattering,the capacity of this new hinge is much bigger than that in the original scheme. 2.To favor the westward extension of Xujiahui central zone and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business,the stations of Line1,Line9and Line11will be located as close to the planned business center of Xujiahui as possible.At the same time,the interface for an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and the de2 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is preserved,which prepares enforceable conditions and sufficient room for the further devel2 opment of Xujiahui sub2center. 3.All the metro station will be built away from the main streets and business areas.By adopting the mining tunnel method,th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trunk roads will largely weaken its influence over the ground traffic and business activi2 ties and consequently sav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osts must be paid for the hinge construction in general. 4.A combination of the air pavilions and the exit/en2 trances of Line9,Line11with the architectures nearby,will improve effectively the landscape of this area. 5.Because Line9and Line11intersect Line1within this zone,the shield method will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Line1. Besides,the station of Line9is built in the basement of G anghui Plaza,while the station of Line11is at the deep tunnel of the third ? 7 4 ?

港口物流的现状及发展——上海港

摘要 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而物流在不仅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国家港口发展战略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正是运用AHP分析方法以及SWOT 分析方法对我国港口的物流建设进行分析,明确其优势和劣势,分析其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对上海港物流中心的建设、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上海港物流中心 AHP分析法 SWOT分析法综合竞争力

目录 摘要................................................................................................................................. I 第一章港口物流中心的形成与分类.. (1) 一、港口的定义与港口物流中心的形成 (1) 二、港口物流中心运作模式 (1) 1.2.1地主型港口物流中心 (1) 1.2.2合资型港口物流中心 (2) 1.2.3独立型港口物流中心 (2) 1.2.4联合型港口物流中心 (3) 第二章我国港口现状 (4) 一、AHP 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4) 二、上海港的SWOT分析 (6) 2.2.1优势(strengh) (6) 2 .2.2劣势(weakness) (7) 2.2.3机会(opportunity) (7) 2.2.4威胁(threat) (8) 2.2.5 上海港物流建设SWOT 战略分析 (9) 第三章改善上海港现状的措施 (10) 3.2.1 加强上海市在陆上运输上配套设施的建设 (10) 3.2.2 强化国际物流方面的政策规范和引导 (10) 3.2.3 完善上海市国际物流管理运行机制 (11) 参考文献 (12)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沪浦集安字[2009]第042号 关于下发《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车辆和人员进出港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部门: 为严格履行《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和海上保安修正案《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规则),加强港口设施保安管理工作,为贯彻落实上海世博会安全保卫群防群治工作动员部署大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设施保安规则》和上海市《关于加强船舶港口服务类经营管理的通知》要求,为整顿、理顺、规范船舶服务单位人员和车辆进出港区的管理,确保港区的安全和生产秩序的正常开展,现将《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车辆和人员进出港区管理办法》随文下发,望遵照执行。并请与各相关单位做好协调工作。(2008)沪浦集安字第050号文件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车辆和人员进出港区管理办法

(此页无正文)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二00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安全港区管理办法通知 抄送:上港集团安全监督部,外高桥各口岸单位,上海港码头管理中心,欧高路派出所,各相关船公司、船代公司及船舶服务单位打字员:褚雅静校对:陈世英

附件: 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车辆和人员进出港区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严格履行《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公约)和海上保安修正案《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 规则),加强港口设施保安管理工作,规范船舶港口服务单位进出港区的管理,确保港区的安全和生产秩序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设施保安规则》及上海市《关于加强船舶港口服务类经营管理的通知》(沪港港〈2008〉309号)要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仅适用于,为停靠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东公司)的所有船舶进行物料、食品、配件供应、船员调动、油污水接受、船舶应急修理、船舶安全(消防)检测、冷藏箱应急修理等,船舶港口服务单位及船公司集装箱服务单位的人员和车辆进出港区。 第三条:浦东公司市场部负责对所有进出入港区的船舶港口服务及船公司单位的人员和车辆经营资质进行审核、业务受理及备案工作;行政人事部负责口岸单位非生产车辆进入码头、箱区“通行证”的发放管理工作;安全保卫部负责与外单位签定“安保协议”,对进行船舶、冷藏箱应急修理过程中涉及“电、气焊”等特种作业的安全资质进行审核,并对所有进出的人员和车辆实施检查。

集装箱运输业现状发展分析

集装箱运输业现状发展 分析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我国集装箱运输业现状发展分析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起步于上世纪70 年代中期, 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起步和培育阶段, 到1990 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为156 万TEU, 平均每年增长不到10 万TEU。进入上世纪90 年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国际贸易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集装箱港口进入了布局调整和快速发展阶段, 2000 年集装箱吞吐量实现2340 万TEU, 平均每年增长超过200 万TEU。 进入新世纪, 随着经济、贸易和技术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在我国经济贸易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集装箱化率提高三大动力的驱动下, 集装箱运输显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2002 年, 我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3721 万TEU, 位居世界第一。到2006 年实现9361 万TEU, 2007 年跨越一亿TEU,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22% ,高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100 万TEU。我国集装箱水路发展和港口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基本形成了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苏州、门、深圳、广州等9 大干线港为主, 相应发展沿海支线和喂给港的集装箱港口运输规划布局系统。 目前,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门类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港口集装箱运输体系。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专业化、大型化发展, 港口装卸技术和效率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形成北、东、南三大集装箱主枢纽港群,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桥梁。 北部集装箱主枢纽港群——以大连港、天津港和青岛港为主。大连港是东北地区出海门户;青岛港水深条件好,腹地货源足;天津港位于渤海湾最里端,由于地处京、津、唐经济区有利位置,货源较丰富。 东部集装箱主枢纽港群——以上海港、宁波港为主。上海港腹地优越,经济发展势头猛,已逐渐成为国际集装箱中转港之一;宁波港是我国地理位置最优良的港口之一,总长2138米的集装箱泊位可停靠第五代集装箱船,与上海和江苏港口共同形成东部集装箱主枢纽港群。 南部集装箱主枢纽港群——以香港港、深圳港和广州港为主。香港集装箱吞吐量目前已经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与香港比邻的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年攀高,大铲湾码头的建设,使深圳较为紧张的集装箱通过能力得到有效改善;随着香港、澳门两地与大陆经贸更密切联系的加强,制造业不断向中山、

上海港口现状

一、上海港物流的发展现状 上海港作为中国港口的代表和领头羊在综合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运输链中最大量货物的集散地,聚集内陆运输,水路等大量的货物;同时它又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心,汇集了大量的货源信息,技术信息和服务信息。从上海港及周边港口发展的趋势来看,进出口货物约有50%的增加值来源于其物流产业。港口周边已成为包括炼油、化工、电子、机械汽车、服装纺织、食品、家电乃至IT 等产品的制造、加工、装配的重要基地。 1、上海港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 从层次上看,上海港的直接腹地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最达的地区,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港的第一间接腹地是长江流域(不包括长江三角洲),它包括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及重庆直辖市,以及江苏、浙江的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生成的集装箱进出口大多会经上海港中转。上海港的第二间接腹地(或潜在腹地)是其他沿海省份,包括北面山东省的青岛、江苏的连云港(其腹地要大于江苏省),南面福建省的福州、厦门港的进出的远洋集装箱。腹地总人口超过4亿,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港口都无法比拟的。 2、上海港设施齐全,集装箱运输业基础较好 至2007 年,上海港拥有各类装卸机械3084 台,其中集装箱桥吊170 台,运输船舶7 艘,各类港作船舶338 艘,上海共有集装箱中转站、堆场59 个,总面积169 万平方米,能满足集装箱集散、拆并及其他增值服务的需要。上海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202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71 个,码头线总延长为91.6 公里,吞吐能力25352 万吨,集装箱专用泊位42个,码头线延长91600 米,07 年集装箱吞吐量为2615 万标准箱。上海内河港口拥有各类码头泊位2100 多个,最大设计靠泊能力为2000 吨级。 3、上海港集疏运条件优越,航运市场发达上海港已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是国内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中转货物运输最为便捷、总运输成本最低的港口。铁路有京沪、沪杭两条干线连接全国各地,公路有沪宁、沪杭两条高速公路,20 4、312、318、320 四条国道,沪嘉、萃松高速公路和城市外环公路连通全国公路网,水运有长江和大运河等内河通道。 2.上海港口物流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 1、上海港港口物流基础设施不足。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上海港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有的方面甚至还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但就上海港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而言,与发达国家港口相比仍有相 当差距。一是通海航道水深有所改善,但仍不适应大型船舶进出港口的需要。在建设洋山深水港口以前,上海港90%以上的港口泊位位于黄浦江和长江南岸,可航水域的最深水深仅有-8.5 米,按长江疏深计划,到2005 年长江航道水深也就保持在-12.5 米左右,难以满足国际航线上大型化船舶的需要。 二是上海港整体规模较小。上海港沿着长江和黄浦江分布的众多老港区曾经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但硬件设施落后,不能满足上海当前航运市场发展的需要。外高桥和洋山深水港的硬件设施虽然比较先进,但由于进出口岸货物量急剧上涨,港口整体吞吐能力仍然严重不足。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为例,上海港原有16 个集装箱专用泊位,核定年吞吐能力为290 万TUE。在洋山港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上海港年吞吐量仍超负荷达5%左右。三是港区后方堆场功能单一,上海港目前的堆场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以运输和堆存为主,在现代化仓库的管理方面的经验比较缺乏,不能全方面适应物流的开展。 2、制度建设相对落后。一是港区的自由化、国际化较差,各项管理制度和整体服务质量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港口的需求,物流管理和开发还处于较低水平。二是行业管理有待规范,行

上海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管理研究(精)

上海电视大学《港口作业技术》课程总结 课程总结标题: 上海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管理研究 分校(站、点:浦东新区分校 年级、专业: 09秋物流管理 教育层次:本科 学生姓名:钱懿 学号: 0931001252801 指导老师:章涵 完成日期: 2011-11-30 上海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管理研究 一、绪论 通过本学期港口作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使我收获很大,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国际物流链上的重要一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和内在潜质,也是港口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途径和战略目标。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不断拓宽,在发展现代物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港口以复合优势实现现代物流中心的功能、港口的多重身份在国际物流中

具有战略地位、港口通过物流系统提供增值服务。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现代港口需要不断完善其物流职能,所以研究现代港口物流功能完善的策略十分必要。我了解到了有关港口物流,港口装卸设施,空港,.物流设施及作用。熟悉物流企业的基本的物流流程,熟悉企业物流的物流流程,了解企业的库存控制手法,企业的先进的物流运作经验。 二、上海港口集装箱业务基本概况 (一上海港基本介绍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上海港也是世界著名港口,2006年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三。 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另外,上海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截止至2006 年底,上海港海港港区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1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171个,码头线总长为91.6公里。按照码 头使用性质分类:公用码头泊位175个,码头线长度为24.6公里,其中生产泊位121个,码头线长度为22.2公里,年货物吞吐能力17051万吨;货主专用码头泊位965个,码头线长度为67公里,其中生产泊位495个,码头线长度为38.2公里。上海港内河港区 有码头泊位818个,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级。2006 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7 亿吨。其中,海港货物吞吐量4.7亿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地位;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67亿吨。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3亿吨,其中,外贸出口1.03亿吨,

上海港

上海港 (一)港口位置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 公里 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 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 主要枢纽港。 港口交通 ①水路: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沿海北距大连558 海里,南距香港823 海里,长江西溯重庆2399 公里。 ②公路:有沪宁、沪杭、沪青平、沪乍、嘉浏等高速公路与江苏和浙江对接,并联通全国高速公路网;有204 、312 、318 、320 等四条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 ③铁路:港区内有铁路与沪杭沪宁铁路干线相连。其中沪宁线与津浦线联结,成为中国东部纵贯南北的运输大动脉;沪杭线与浙赣、萧甬线相衔,可通达中南、西南及浙东地区。 (二)港口自然条件

①气象上海港所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变化分明。全年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约16 度,年降水量约1148.8 毫米。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强风向为东北风。台风多发生在夏秋之季,风力在10 级以上的强台风平均两年一遇。市区全年平均雾日43.3 天,长江口24.2 天。多数情况下,雾的持续时间为 2 至 3 小时,对港内航运、装卸影响不大。百年来航道没有发生冰冻现象。 ②水文黄浦江系感潮河流,属非正规半日潮,一天两潮。长江口潮汐属正规半日周潮,一天两潮。平均潮差为 2 米至 2.5 米。 (三)地质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沉积平原 (一)港口水域资料 ①航道:(1)黄浦江航道 按现行航政管辖范围,自吴淞口河塘灯桩起,溯江而上至闵行发电厂上游边界止,全长67千米。在吴淞口至闸港的54.5千米航道中,吴淞口、高桥和陈家嘴几处浅段和吴泾航道段靠疏浚维持航道地宽140~250米,水深-8米(以吴淞基面为准,下同),其余水深≥-8.0米,可乘潮通过1.5万吨级船舶,其中吴淞口至龙华港段36千米可乘潮通航2.5万吨级船舶;闸港以上自然水深≤-6.5米,系小船航道。 (2)长江口航道 按现行航政管辖范围,自浏河口下游浏黑屋和崇明岛施翘河口下游施信杆的联线起,顺江而下至牛皮礁灯浮、原航路灯浮和南支灯船的联线止,全长106.5千米(至长江口灯船,全长为117.8千米),航道主槽目前走南港北槽。其间,除园园沙和北槽几处浅段靠疏浚维持航槽的宽250米、水深约7.0米左右(其余为自然航道,水深≥10.0米),吃水9.5米,相当于2.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通过。吃水>9.5米的船舶在长江口外减载后进港。 (3)杭州湾航道 现走南航道,自绿华山起,经崎岖列岛、闯牛山、滩浒山、王盘山至金山石化总厂码头,全长139千米,西自然航道,目前水深≥8.0米,乘潮通航2.5万吨级油轮。 ②锚地:上海港主要锚地共有8处,总面积1.29万平方米。8外 锚地分别是:长江口候潮锚地,绿华山避风、过驳锚地,鸭窝沙候潮锚地,大型船舶临时候潮锚地,检疫联检锚地,宝山联检、候潮锚地,宝山临时大型铁驳编、解锚地,宝钢大型铁驳锚地。 为引导外海船舶安全进入长江口,在长江口佘山(30°25′178″N/122°14′26″E)、大戢山(30°48′35″N/122°10′25″ E)建有两座大型灯塔;在南支航道,南港南槽、南港北槽航道设置了6艘灯船;在吴淞口防波堤上按等距离设置了6座灯桩。目前,全港航标设标里程约400海里,设有各种航标222座。 ③码头前沿水深:,码头前沿水深-16米,可接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靠泊作业。 ④码头岸线布置:码头岸线全长1600 米,配备 5 个集装箱深水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220 万TEU 。 (四)陆域及陆域设施资料

上海港汇广场调研报告【精】

港汇广场 撰写:金丰易居·普润地产商业部 时间:2004-4-20

目录 一、投资与经营方简介 (4) 1. 股权结构 (4) 2. 经营管理公司 (4) 二、地理位置 (5) 1. 地址 (5) 2. 交通状况 (5) 3. 区域通行公交车及地铁站点、时间 (6) 4. 周边情况 (7) 三、经营规模 (8) 1. 总营业面积 (8) 2. 内部板块的经营面积 (8) 四、建筑及配套设施情况 (9) 1. 港汇建筑外立面 (9) 2. 港汇广场出入口 (9) 3. 港汇广场停车位 (10) 4. 港汇广场总层数 (10) 5. 港汇广场各净高 (10) 6. 港汇铺面面积 (11) 7. 港汇广场电梯 (11) 8. 港汇广场中庭 (12) 五、经营业态 (13) 1. 商场整体业态分布 (13) 2. 各主题营业面积及相应比例 (13) 3. 各层建筑平面及业态布局图(见附件) 4. 各业态代表品牌 (13) 六、档次定位 (15) 七、开业与营业时间 (16) 1. 开业时间 (16)

2. 营业时间 (16) 八、人流情况 (17) 九、租售情况 (19) 1. 租金方式 (19) 2. 各业态扣率 (19) 3. 其余相关费用 (19) 4.空置率 (19) 十、营业情况 (20) 1.营业额 (20) 十一、综合分析 (21) 附件:各层建筑平面及业态布局图 (22) 完成人:黄海滨谢四宝胡定连 完成时间:2004-4-20

一、投资与经营方简介 1.股权结构 港汇广场由香港恒隆等集团投资及管理的目前上海最著名的精品销品茂(SHOPPING MALL)之一。 2.经营管理公司 港汇广场由香港恒隆集团管理

上海港发展战略对南京港集装箱业务的影响分析

上海港发展战略对南京港集装箱业务的影响分析 一、上海港发展战略概述 1、上海港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上海港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含两省(江苏省、浙江省)一市(上海市),大陆海岸线、岛屿海岸线分别占全国的21%和39%,南京以下长江南北岸线808公里,江河纵横交错,是我国水网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近年来开放较早,市场发育较快,经济十分繁荣的地区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输网发展,特别是水运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到1997年底,该地区共有生产性泊位900多个(其中深水泊位220多个,占全国50%以上),吞吐能力4.8亿吨,完成货物吞吐量3.9亿吨。目前,三角洲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港为中心的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以宁波港为中心的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以宁波、舟山、南京港为主的原油运输系统。港口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沿江的上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和资源开发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初步测算,该地区港口码头能力平均利用率为82%,其中上海市、浙江省港口码头的能力利用率分别达到95%和88%;江苏省港口能力利用率67%;专用码头利用率较高,达91%;货主码头中的商贸泊位能力利用率较低,为39%。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集中反映在集装箱码头能力严重不足,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目前有集装箱专用泊位23个,通过能力259万标准箱,1996年和1997年分别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4万和319万标准箱,能力利用率高达98%和124%。特别是上海港集装箱泊位能力利用率达138%,已处于超饱和状态(目前,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一般认为,在泊位能力利用率超过60%后即应考虑新建泊位),且作为未来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港缺乏停靠第三、四代集装箱船的深水泊位,难以适应船舶大型化的国际趋势。随着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市区内一些粉尘、噪声等环境污染大的码头与城市功能很不相称;集装箱化率的提高,导致杂货比例下降,老港区的部分杂货泊位面临功能调整;三角洲地区深水泊位仅占28%,已不能适应集装箱、原油、液化石油气等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运输的需要。 2、上海港发展战略的目标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是上海港发展战略的“十五”目标,是“十五”期间我国沿海港口建设的重头戏,并已经列入《十五计划纲要》。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正式批复立项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嵊泗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现已正式开工。

2004上海港汇广场球形采光顶设计

上海港汇广场球形玻璃采光顶设计 谢士涛董格林 (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装饰工程设计院,深圳518057) 摘要上海港汇广场球形玻璃采光顶直径45.6m,是目前国内较大的玻璃采光顶,投入使用4年来未发现问题。其设计与材料选用很有特点,文章对该采光顶的设计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经验。 关健词玻璃采光顶设计 1工程简介 1.1工程概况 上海港汇广场(见图1)位于上海市繁华的徐家汇商业中心,由两座超高层塔楼、一座高层公寓及裙楼组成,工程分二期建设,裙楼为一期建设工程。工程于1998年开工,于2000年竣工并投入用。 球形采光顶位于两座塔楼之间的裙楼顶部(见图2),其外观造型为半球形,球半径32m,顶部标高50m,底部标高34m,与裙楼相接圆直径45.6m。 图1 上海港汇广场全景效果图图2球形采光顶局部实景 1.2结构概况 本工程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球形采光顶部分为全钢结

根据项目总承包单位要求,采光顶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由专业的钢结构设计施工单位完成,采光顶的玻璃及其结构由幕墙公司设计施工完成。下面就玻璃采光顶的设计作介绍。 2.1分格设计 应投资方的要求,球形采光顶需拼有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紫荆花”图案,根据这一要求,结合采光顶钢结构的布置以及当时玻璃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对采光顶的玻璃进行了分格(见图5)。 图5 球形采光顶玻璃面板平面分格图图6 单元区域平面分格图 为便于采光顶玻璃的施工安装,分格时将由5圈环形工字钢梁分隔形成的区域分为5个大区,除去半径2.5米的圆心区,其余4个大区再沿半径方向划分为24等分,每一等分再进行最终的分格(见图6)。经过分格后的玻璃最大分格为1984×1402mm,最小分格为1502×1093mm。 2.2主要材料选用 玻璃:球形采光顶的球半径为32m,采用曲面玻璃不太经济,采用平面玻璃按24等分分格放样后发现相邻等分区域的夹角为165°,等分区域内径向相邻玻璃的最小夹角为174.3°,考虑到采光顶的标高较高,因此采用平面玻璃其视觉效果是可以接受的,最后确定玻璃全部采用平面玻璃,即以多边折线棱台的方 化)+12A+6mm(浮法) 在分格确定后通过电脑模拟, 40% 玻璃支承结构: 需要, 件。经计算,支承结构选用 包铝合金扣件采用铝型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