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answer

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answer

中国教育史

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其创设是一“招致贤人、“得士以治之”为目的,主要的任务是讲学、著述和育才。它是战国时期思想、学术自由发展的体现、是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缩影,也是古代教育容纳百家、思想自由的体现。

2、六艺

六艺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是孔子为栽培德才兼备、能文能武的从政君子而选择的教学内容。它是孔子对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的批判继承,虽沿袭“六艺”名称,但对所传授的学科都做了调整,充实了内容。它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观念,为道德教育服务,对人的思想教育有重要价值。

3、有教无类

“孔子的私学以“有教无类”为办学方针,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杂收弟子。在孔门三千弟子中,有少数贵族弟子,而大多数出生贫贱。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垄断的局面,把教育对象从贵族转移到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适应了当时“士”阶层的崛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同时,这一主张千百年来成为社会下层人士追求平等教育权利的思想武器,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明人伦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封建计会的教育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所谓“人伦”,是指人与人这间的相互关系。在封建社会,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这“五伦”中最基本的是“父子”和“兄弟”两伦。要求子对父孝,弟对兄悌。家庭中的“孝”和“悌”应用到社会上,便是臣对君要忠,民对官要顺。两千多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明人伦”。

5、虚壹而静

荀子认为,“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首先,心能接受与储藏来自外界的知识,这是藏;但又不能让已获得的只是成为成见,妨碍新知识的接受,这就是虚。其次,心能辨别差异,同时兼知多种事物,这是两或多;但心一旦专注于此物,就不能被为心所感的他物干扰思索,这就是壹。再次,心始终在活动着,这是能动;但是又要不让无关思考的心活动扰乱正常的思索,这是能静。心的既能藏,又总是虚;既能两----兼知众物,又能壹----潜心一物;既能开动思考,又能宁静如水,这就达到了“大清明”的状态----既在积极活动,同时又在更高水平上清醒地把握它,使思维成为广则能兼,专则能深,亦动亦静的活动过程。

5、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明其明德。人生下来,上天就赋予我们理性,但当我们在凡世间经历久了,会被物欲蒙蔽双眼,失去理性,我们就要学习恢复我们的德行。“亲民”,意思是我们不仅是自己能明明德,还要推己及人,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止于至善“,引导人们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不断进取。

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即用普遍自然法则指导修身,由外而内,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获取外部知识。致知:全面而系统地用“格物”的理论和方法学习知识,建立正确的道德人生观,规范意识思维。诚意:就是用诚信道德的心来规范意识行为。正心:“心”是指意识。“正心”就是要求用德性纠正、改造意识中不符合道德人生观的部分。修身:就是用道德修心,以道德学问为基础完善身心,并向合符“礼”的方面转换,形成道德人生观和道德处世理念。齐家:就是用德行影响、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治国:是一种以德治为主体,法治为辅助,智治为应用的一种治国模式,以德治国。平天下:德平天下,长治久安,民心归德,盛世太平。

6、豫时孙摩

《学记》在总结“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时指出:“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这被称为“大学之法”的豫、时、孙、摩,就是使教学成功的四个基本原则。

豫,就是预防性原则。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前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如果不良行为发生之后再去禁止,积习已深就难以矫正。所以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有预见性。

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抓住最佳的时机,及时施教,因势利导,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孙,是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妥善地安排教学进度。否则,“杂乱而不孙”,不按顺序教学,就会使教学陷于混乱而难以收到效果。

摩,即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7、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者从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原则。孔子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教学相长的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8、三大文教政策

董仲舒在应对汉武帝的贤良策问时,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重选举以取士。3、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可以明显地看出,所谓三大文教政策,不过是董仲舒政治思想的具体化而已。董仲舒的上述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不仅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和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做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其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三纲”是道德的基本准则,“五常”是与个体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心理、行为能力的相关概念。“三纲”与“五常”结合的纲常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附加:三纲五常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20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当然,这种思想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10、事上磨炼

这是王守仁晚年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他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因此,他改而提倡道德修养必须在“事上磨炼”。他所说“在事上磨炼”,即是结合具体事物,“体究践履,实地用功”。很显然,王守仁晚年重视“在事上磨炼”,是他“知行合一”思想在道德修养方法上的反映。

11、九品中正制

魏晋时期,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或称“九品官人法”),即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地方上有声望的人充任,将士人按“才能”评定为九等,实际上是按门第高低列等,政府按等选用。九品中正制选举全为世家大族所操纵,限制庶族地主的政治权利。

12、讲会制度

书院讲会活动产生于南宋,至明朝书院讲会制度的突出代表。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它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

13、东林书院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南。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当时为北宋理学家杨时(号龟山)长期讲学之地,后在该地建书院。因人称龟山先生故东林书院又称龟山书院。元朝至正年间,废为僧庐。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被罢黜里居的顾宪成,偕弟允成等人,为继承杨时讲学遗志,共同倡导仪捐款重建兴复。东林书院是明朝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讲会制度。同时书院也是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密切关注社会政治,将讲学活动与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无论在明朝还是在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上,东林书院都有着特殊的地位。

14、小先生制

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看来儿童是中国实现普及教育的重要力量。他提出“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体现了这一认识。“小先生制”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尤其重要的是“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匮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

15、五育并举

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在1912年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德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军国民教育

16、大职业教育主义

黄炎培于1926年提出了大职业主义的理念,强调职业教育要与社会和普通教育相沟通,就必须对普通教育进行彻底的革新,加强教育与职业,社会的紧密联系。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及其职业教育思想开创和推进了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其平民化,实用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特征,也丰富了中国的教育理论。大职业教育主义所揭示的职业教育的教育本质、社会属性以及平民意识等观点,也对当今职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17、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率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对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珍惜和认真研究汲取。

18、晓庄师范

晓庄师范是1927年春陶行知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校。这是陶行知探索的乡村师范教育新模式。晓庄师范无论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是崭新的。它确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乡村教育和乡村学校的典范。

二、简答题

1、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答:强调重视教育,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1).首创死穴,改变“雪灾官府”的局面,是百家争鸣的先驱

(2).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下移到民众

(3)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

(4)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撰《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ijiaocai,

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5)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学理论

(6)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7)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早就各类人才

(8)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

(9)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

(8)力求自我反省,实行中庸之道,

(9)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孔子总结的教育经验是中国古代、中华民族教育的不朽的遗产

2、简述孟子关于教学的教育思想。

答:1. 性善论。它是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

2.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进而达到国家的治理。

3. 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孟子设想以父子、兄弟之类血缘宗法关系去影响和制约君民、君臣之类政治社会关系,不断实现社会改良,达到长治久安,而教育则通过使人明了并实行这一切,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3、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答:教师地位:在先秦儒家诸子中,荀况是最为提倡尊师的。他把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把国家兴亡与教师联系在一起。

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子强调学生对老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认为背叛

教师,不依师法言行着,人人都应当唾弃他。

作用:教师通过施教参与治理国家。他们是礼义的化身,掌握着仁义的准则、先王的规矩。

师法是使礼义转化为每个人品质的捷径。没有师长的教导,人就会加重本性的放纵;

有师长的教导,就能积累善,改变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师法——教育有着

治理国家的作用。

条件:荀子认为,为师之道就在于:有尊严而令人起敬,德高望重,讲课有条理而不违师法,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至于简单的传习学问,是不足论的。

4、《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哪几方面?

答:《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学习过程具体概括为学,问,思,辩,行五个前后相续的步骤。这五个步骤是个完整的过程,只有每个步骤的完整实现,才能有个人学习的进步。这五个阶段和《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不一样,它着重与求知意义上的学习过程,例举了知识获得过程中一些基本的学习环节,比较局限。但是它把学习过程视为学习,思索和行动诸多环节前后相续,缺一不可的完整过程。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基本特征。

5、《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答:(1)预防性原则(2)及时施教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4)学习观摩原则

(5)长善救失原则(6)启发诱导原则 (7)藏息相辅原则 (8)教学相长原则

6、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答:1、论士大夫必需重视教育。

首先,他继承了前辈从人性论的角度来论述教育作用的传统,认为人性分为三品,而性

的品给予教育有直接关系。

其次,他从接受教育与个人前途的利害关系出发,强调了士大夫受特殊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2、教育的目标在培养治国人才。

颜之推从士族地主的利益出发,认为玄学教育必须抛弃,传统的儒学教育也应改革,要培养的是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统治人才。这种观点,冲破了如加以培养叫抽象的君子、圣人为教育目标,以儒学教育统括一切专门教育的传统,使教育功能的发挥,不再局限于道德修养与“化民成俗”方面,而更重要的在于对各种人才的培养。

3、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德育方面,他承袭了儒家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认为树立仁义的信念是德育的重要任务,而实践仁义则是德育的最终目的。

关于“艺”的教育,颜之推主张以广博的知识为教育内容,以读书为主要教育途径。

4、论儿童教育

颜之推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尤其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当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当遵循严与慈相结合的原则。为了达到家庭教育的目的,不论是怒责还是鞭挞,只要是有效的手段都可以采用。另外,家庭教育中应当切忌偏宠,不尊子女聪慧与否,都应以同样的爱护与教育标准来看待。颜之推认为语言的学习也应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应注意规范。儿童教育内容出于言外,还应注意道德教育,它包括以孝悌为中心的人伦道德教育和立志教育两方面。道德教育应该以“风化”的方式进行。这是一种通过长辈道德行为的规范,使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立志的教育,即为生活理想的教育。

5、论学习态度和方法

颜之推认为学习主要是为了见识广博、开启心扉、修身立行,不是为了谈说、取官。在学习方法方面,颜之推提出了勤学、切磋、眼学的主张。

7、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答: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共有六条:

(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

(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

(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

(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

(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8、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案1(网上习题):

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1)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3)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

(4)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

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答案2(老师的PPT):

1、教育教学方面的特点:

第一,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第二,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

第三,入学“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

第四,教学注意讲明义理,躬行实践,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

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第五,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师生之间感情深厚

2、在组织管理上的特点:

第一,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

第二,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的安排。

第三,学规严密。

第四,经费自主。

第五,重视自己的特色。

9、什么是“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答:“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该制度开始实施于三国魏文帝曹丕执政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

晋刘毅列举了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为“三难”、“八损”

所谓“三难”: “人物难知”;“爱憎难防”; “情伪难明”。

所谓“八损”:

其一,大士族通过中正官,操纵选士,控制视图,造成“操人主之威,夺天朝之势”,严重削弱了君主的集权统治。

其二,由中正官一人主持选举,难免弊端百生。

其三,中正官不公正,往往在选人上首尾倒错。

其四,国家给予中正官以选人重任,却没有必要的监督和防弊措施。

其五,中正官所做的品评,不是偏听偏信,就是爱憎夺其平。

其六,九品中正制下,尽职尽责的官吏位于低品,无功无绩的反位居高品。

其七,中正官品评人才,以品、状两方面取人, “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品之所限”,中正官以亲疏远近为品评依据。

其八,中正对士人的品评,不陈清其善恶,以致“进者无功以表劝,退者无恶以成惩。惩劝不明,则风俗汙浊,天下人焉得不解德行而锐人事?”(摘至老师PPT)

九品中正制在实施的过程中,中正官是否“中正”是关键。初期选任中正比较慎重,多数中正对士人的品第也比较认真,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东汉以来浮华朋党之风,扭转了选士腐败的局面,国家也能选到一些有用之才。

但是后来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位居朝廷的大世族所把持。他们品评士人,往往把门第家世作为唯一标准。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致使九品中正制偏离了选拔人才的方向,逐渐蜕变成门阀世族的政治工具。这样就堵塞了寒门士子的仕进之路,严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那些门阀世族子弟由于前程无忧,也不愿下苦功去学习。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的教育。而门阀世族把持选士任官大权,归根结蒂也是为皇权所不容的。统治者的权力一旦有所巩固,必然要采取措施来加强对选士权的控制。(摘至百度)

10、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答:(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的,其主要措施包括:设儒学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建立视学制度等。

(2)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统治者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起到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3)独尊儒术政策确立后,儒家学说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独尊儒术”由于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在它的指导下,封建教育在汉唐时期从建立逐步走向完备,但它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古代教育、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规格人才的培养。“独尊儒术”政策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方针,对后世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答:隋唐科举的产生:

(1)隋文帝登位之后,力图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对妨碍中央集权的旧制度进行改革,选官采用察举制。

(2)隋唐科举制度是由察举制度演化而来的,在吸取察举制度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调整改进,缍形成科举考试制度,中国考试制度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隋唐科举的影响:

(1)学校教育要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一切受科举考试的直接支配。科举对学校教育发挥着导向调控的作用,科举制度存在的一切消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

(2)科举制度影响学校的培养目标

(3)科举制度影响学校的教育内容

(4)科举制度直接影响学校的考试方法

总之,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对学校教育产生实在的导向作用,使学校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11、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答: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

①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韩愈从“存师卫道”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认为师是“传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尊师,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②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③关于教师的资格。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④关于师与生的关系。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命题,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12、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1)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宋朝不公书院的数量大为发展,遍及全国许多地方,并且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体系。最为主要的是形成了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代表的书院教育理论,明确了书院教育宗旨、教育教学原则等根本问题,标志着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2)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南宋的理学家往往以一所或几所书院作为他们讲学的场所,讲论和传播自己学说思想的重要基地,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同时,他们又邀请不同学术流派的大师到自己主讲的书院来讲学。书院又成为不同学术流派之间展开讨论争鸣,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

(3)书院官学化的倾向已经出现。所谓书院官学化,就是书院受制于政府,被纳入官学体系。这种倾向在宋朝已经明显出现,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私人将所建的书院斋舍,所购置的藏书及田产等设施,捐赠给政府,以谋得一定的官职,即所谓“以学舍入官”。另一种是州郡长官直接利用地方官府财力兴建,嗣后或由朝廷赐院额,或赐学田等,成为地方官学。13、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答:“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14、简述明代王守仁的道德教育思想。

答:一、他把“明人伦”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明人伦之外无学。

二、在道德教育和修养的方法上,他以“知行合一”思想为指导。提出四个基本主张:静处体

悟,事上磨练,省察克治,贵于改过。

15、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中,“中学”、“西学”分别指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答:“中学”也俗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具体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维护三纲五常的儒家学说。

“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具体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

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其实质是站在旧学、中学一边,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

16、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

答: 1.改革北京大学

(1)明确大学的宗旨,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因此改变学生的观念。

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之后北大明显表现出平均年龄轻,富于学术活力的特点。

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的兴趣,培养了一批国学研究人才等。

砥砺德行,在师生中提倡道德修养。成立各种兴趣爱好的研究会,培养正当兴趣。

高等教育实践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2)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促进大学学术繁荣,罗致各类学术人才。

(3)高等教育管理:

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出“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2.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扩充文理科,改变“轻学而重学术”的思想

沟通文理科,废科设系

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3自蔡元培起中国开始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

4提倡完全人格教育,是为了培养有自由意识,独立的,完整的国民.

5五育教育是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德育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适应社会改革的需要及世界发展潮流。教育要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即“尚自然,展个性”,反对传统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束缚,主张使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6教育独立,教育要脱离政治,宗教,要按教育规律办好教育事业。造就具有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崇尚有尊严的多样性,有理想的包容性和健康心态的批判。素质,创新教育

17、“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改革一共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是废除读经,撤销袁世凯所颁布的教育纲要,并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

第二个是在全国各地大力倡导发展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并取得初步发展,尤其是中等教育的发展。

第三个是改革学校教育内容,推行白话文和国语;在中等教育中注重科学和实用学科的学习。第四个是改革师范教育和大学。调整全国师范大学的布局,并对其教学性质,目的,办学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18、二十世纪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二十世纪20—30年代中国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首先,设计教学法是有克伯屈创造的一种教学法,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在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道尔顿制产生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柏克赫司特女士于1920年进行的试验。它是相对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包括了三个原则——自由,合作和时间预算。文纳特卡制是比道尔顿教学法更为激进的一种个别教学方法,由美国教育试验家华虚朋创造。其特点是在学科教学上倡导个别化自学,对教师有很高要求;活动课程主要是学生的团体活动换任创造性表演;它完全打破班级教学,谋求彻底的个别化教学,且没有年级的编制。

三、论述题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论其现实意义?

答:含义:是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在他的代表作《劝学篇》中有系统的论述。“中学”也称“旧学”,包括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以及地图,但主要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维护三纲五常的儒家学说。“西学”也称“新学”,指西政、西艺、西史。“西学”只能为“中体”服务。,“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

实质:张之洞为了调和地主阶级顽固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企图挽救和巩固当时已摇摇欲坠的清朝统治。

社会现状:一、现实社会,人们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另一方面而言,人们再也舍不得花那点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古人的言论上,忽视了传统经学和文化典籍带给人类的精神享受。

二、全球化的世界,英语的强势冲击,加上中国人自身的不重视,使得国学越发不被关注。人们更愿意为物质利益学习外来文化,或者是将中国文化西化或将外来文化中化。在中国,家长们似乎更愿意看到自己牙牙学语的小孩会说英语,而不再是会背唐诗三百首。当然不排除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破某某记录而为之。相反,外国却大办孔子学院。他们痴迷于孔子的思想,沉醉于我们很久之前已经遗忘的国学。

三、但是近年来,似乎情况有些改善。于丹讲《论语》,刘心武讲《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等等被搬上了荧幕。这一类快餐文化预示着国学热的兴起。这之后,其实是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在经济浪潮中,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下,国学的浸染能让大家休息片刻,心灵得到休憩。

现实意义:中体西用就是保住中学不变的情况下,应用西方先进技术和各项合理的政治制度等。因此在“国学热“的后面,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应用。运用先进的各种传媒方式,让人们在无暇顾及书本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和国学接触。这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国学的兴起是有帮助的。尽管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是在大家生活和工作节奏如此快的情况下,有这种快餐文化作为过渡也不失为上策。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借助各类设备,让国学以及各类中国典籍得以被重视。因此,在人们重物质、轻精神的现状下,以“|西学”传播我们的国学也是维护我们自己的文化的一种手段。

2、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答:(1)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他说普通教育的目的,应该“养成健全的人格”,所谓“养

成健全的人格”,分为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主张完全人格,首在

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认为教育不仅要

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物有科学态度。公民道德教育,就

是德育。认为德育就是完足人格之本,德育内容要以自由、平等、亲爱为主,体现

了他要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愿望。美育特别被蔡元培所重视,认为美育

有特殊意义,进行美育课程可采用多种形式。

影响:他提出的德、智、体、美平均发展的教育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在教育上是

一种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五育思想影响至

为深远。

(2)改革北大的教育实践。

①抱定宗旨、改变校风。改变学生的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发展

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因北大前身是京师

大学堂,官僚习气浓重,学生入学多为升官发财,重文轻理,尤重法科。他极力改变这

种状况,改变当时不良习气,养成正当、健康的娱乐爱好,从而促进北大优良学风的形

成。教师聘任以“学诣”为主,只要有真才实学、热心教学和研究,不论资格、年龄、

思想倾向,都予聘用。由此吸引了一大批有造诣、有声誉、年富力强的著名学者。转变

学校性质——从官僚养成所到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②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

主义”是他办北大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这是由大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各派学说在北大都

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为当时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术气氛。

③教授治校,民主管理。主张大学应该由真正懂学术者来管理,改变少数人说了算的现

象。因此学校成立了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评议会,每五名教授选举评议员一人。各

学门成立教授会,公举教授会主任,管理各门教学。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改变了京师

大学堂遗留下来的封建衙门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了学校的蓬勃发展。

④改革学科与教学体制。从强求一律到发展个性,从学术并举到以学理为主。针对当时

北大“重术而轻学”的现象,沟通文理科学,停办工科,扩充文理两科,奠定了基础理

论学科的发展基础;依据现代科学发展趋势,沟通文理两科,废科设系;依据发展个性

和沟通文理的思想,改年级制为选科制,按一定基础和专业要求修满规定学分,不拘年

限,即允许毕业。这些体现了蔡元培“上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为文、理科

学生相互选修课程提供了方便。1922年以后,全国其他高校中纷纷采用选科制。

影响:在蔡的领导下,北京大学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一系列开风气之先得改革有力地促

进了我国大学的开放性和平民化程度。北大的改革不仅使自身改变了面貌,也是我国高

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3)教育独立思想。①教育经费独立。政府指定款项,不能移做他用,建立独立的学校教

育会计制度。②教育行政独立。设立专管教育行政的机构,不附设于政府部门,教育总

长也不因政局变动而频繁变动。③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方针应稳定,不受政治干

扰,能自由编辑、出版、选用教科书。④教育脱离宗教独立。教育活动与政治经济关系

密切,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独立,教育只能相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有反对帝国主义侵

略的革命意义。此外,这一思想在推进收回教育主权运动,抵制殖民主义教育方面起了

积极作用。

3、阐述陶行知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与杜威理论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包括三方面:

(1)“生活即教育”即是要求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与实际生活联系,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甚至与生活相对立的弊端。

(2)社会即学校,指出扩大教育的范围,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等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达到学校与社会合一。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理论。(3)教、学、做合一,即反对传统的“教授法”,认为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可偏废的因素,“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提出“教学法”。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从做中学”并加以改造。

(4)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影响,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改造,更多地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他深知把生活从属于教育,把社会缩小进学校的理论在中国没有出路,所以他把“教育即生活”的理论翻了半个筋斗,形成了生活教育理论。他的这一理论虽有不足,但在反对封建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道路,克服旧教育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6)现实意义: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动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和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4、试比较王阳明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育思想,阐述其教育意义。

答:一、王阳明与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的比较

1、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陶行知的知行合一主要体现在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是以反对传统教育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为出发点的。旧的传统教育法是先生讲、学生听;先生教死书,学生死读书,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弊病。‘教学做合一’就是针对这种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的旧教育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王阳明认为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陶行知认为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得翻半个筋斗,变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行知行”学说。主张从做中学,注重实验方法,以求得活的知识,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获得知识和发展智能,反对传统教育过分强调对以往现成知识的灌输,

二:“知行合一”的教育意义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调,意向的道德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为现实的道德性。对于今天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道德相对滞后的社会来说,也只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道德水平的提升。王阳明很有针对性的首倡“知行合一”论,为人们的道德实践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的修养方法,即便对于今天的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陶行知先生创立的“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对于我们研究学校教育如何紧密结合四化建

设的实际有重要借鉴作用。四个现代化建设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中心,它正在引起社会生活各

个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应当研究这些变化,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渠进了解社会,并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变化,推动学生为四化而努力学习。这样学生心中

就会常常装着整个祖国,关心国际形势,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四、翻译题(略)

评分标准:

1、名词解释要求人物、时代、思想要素等全面、准确,概括性强。

2、简答要求知识要点概括全面,要点遗漏酌情扣分。

3、论述题要求在陈述知识要点后阐明自己的观点,有论点、论据。知识要点概括不全面或有偏差,以及无论点,无论据,无合理论证则酌情扣分。

5、英译汉要求准确反应中文原典,汉译英尽可能体现“信、达、雅”的一般翻译原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