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温度对植物生长地影响

温度对植物生长地影响

温度对植物生长地影响

实用标准文案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是种子发芽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生长的条件,就如同在自然界一样,温度是告诉植物是否到了该发芽该生长开花以及结果的重要信号。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都要求有一定的温度条件,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此温度范围的两端是最低和最高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或高于最高温度都会引起植物体死亡。最低与最高温度之间有一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植物生长繁殖得最好。而且,温度间接影响植物生长素的分布,生长素的运输是需要耗能的,能量是由有氧呼吸而来的,有氧呼吸过程中有酶的参与,酶易受温度的影响。

所以设施农业中温度对植物的影响至关重要。

园艺设施温度环境调节与控制方法有哪些?

自动温室内可以用湿帘风机降温、打开天窗降温;用可管道加热。

日光温室和拱棚可以打开通风口降温,用保温覆盖物增温。

精彩文档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气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摘要:概述各种气象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研究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具体分析光、温度、水分及空气对园林植物的影响,探寻其实践应用方法。 关键词:气象园林植物光照温度水分空气 一、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很多,而气象对园林植物就有深远的影响,大到植物带的分布小到植物的生长发育。气象学包括各种气象因素,而对于园林植物来说,气象对其影响有很多方面,如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气象这个大环境,植物的分布、色彩大小等等都离不开它。而最普遍的影响因素莫过于光、温度、水分和空气。故气象与园林植物的关系就是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而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就是四大气象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二、气象因子的具体影响 (一)光照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植物生长离不开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各种植物都要求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随时间和空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所以光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居重要地位,为此我们应该具体分析: 1)光谱对植物的影响 不同波长的光照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叶绿素合成及形态形成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太阳辐射光谱不能全被植物吸收。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的辐射能称为生理辐射,主要指红橙光、蓝紫光和紫外线。 ①红橙光被叶绿素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活性最大,蓝紫光的同化效率仅为红橙光的14%。红橙光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加速长日照植物的生长发育,延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促进种子萌发; ②蓝紫光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加速短日照植物的发育,延迟长日照植物的发育。紫外线有利于维生素C的合成。 ③在紫外线辐射下,许多微生物死亡,能大大减少植物病虫害的传播。紫外线也能抑制植物茎的伸长,引起向光敏感性和促进花青素的形成。 在诱导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等方面,不同波长的光,其作用也不同。如蓝紫光抑制植物的伸长,使植物形成矮小的形态;而红光有利于植物的伸长,如用红光偏多的白炽灯照射植物,可引起植物生长过盛的现象。青蓝紫光还能引起植物的向光敏感性,并促进花青素等植物色素的形成。紫外线能抑制植物体内某些生长素的形成,以至于植物的白天生长速度常不及夜间。 生长期内生长素受侧方光线的影响,在迎光一面生长素少于背光面,造成背光面生长速度快于迎光面,产生所谓植物向光运动。 2)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园林植物对光强的要求,通常通过补偿点和

温度与园林植物

第二节温度与园林植物 一、三基点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最低温、最适温和最高温称酶活性的“三基点”温度。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也服从“三基点”温度。 最低温:在该温度以上酶才开始表现活性,并在一定范围内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 最适温:该温度时酶活性最高。 最高温:达到该温度时酶失去活性。 一般原产低纬度地区的植物,生长温度的三基点温度高,耐热性好,抗寒性差;反之。两者之间有过渡。 作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在最适温度下,作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作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维持生命。如果温度继续升高或降低,就会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直至死亡。 三基点温度之外,还可以确定使植物受害或致死的最高与最低温度指标,称为五个基本点温度。作物生命活动的各个过程都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通常维持作物生命的温度范围大致在一10℃到50℃之间,而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温度,约为5℃到40℃,农作物发育要求的温度则又在生长温度范围之内,通常为20~30℃。在发育温度范围外,作物发育将停止,但生长仍可维持;当温度不断降低,达到一定程度后,不但作物生长停止,而且生命活动亦受到阻碍,受低温危害,甚至受冻致死,大多数作物生命活动的最高温度为40~50℃之间。 0℃:土壤解冻或冻结的标志 5℃:喜凉植物开始生长的标志。 10℃:喜温植物开始播种或停止生长的标志。 15℃:大于15℃期间为喜温植物的活跃生长期。 20℃:热带植物开始生长的标志。 不同作物或不同品种的不同生育时期,三基点温度是不同的。作物生长发育时期的不同生理过程,如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时等的三基点温度也不同。光合作用的最低温度为0~5℃,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温度为40~50℃;而呼吸作用分别为一10℃,36~40℃与50℃。有人研究,马铃薯在20℃时光合作用达最大值,而呼吸作用只有最大值的12%;温度升到48℃时,呼吸率达最大值,而光合率却下降为0。 虽然作物生命活动的三基点温度受作物种类、生育时期、生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变化,但各种作物生命活动的三基点温度仍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都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数值,而有一定的变化范围。 (2)无论是生存、生长还是发育,其最适温度基本上是同一个变幅范围。(3)各种作物的最低温度不同,其温度的最低点之间差异很大,耐寒作物可以忍受一10~一20℃以下的低温,而喜温作物甚至不能安全度过0℃左右的温度,

第4章 温度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第4章温度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学习目标】 了解温度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温周期现象 理解土壤、空气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和调节温度的农业技术措施 掌握植物生产的基点温度、积温、有效积温、界限温度以及应用 熟练掌握温度表,土温表的使用技术 温度是植物生产环境的重要因子之一。植物在它整个生命周期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生化作用,都必须在其所处的环境具有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温度对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在常温下温度的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变化对植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植物的伤害。 每一种植物,甚至同一植物的不同发育时期要求一个最低的起始发育温度。一般来讲,在此温度以上,温度越高,植物的发育越快,同时植物完成某一发育时期,要求一定的温度积累,植物为完成某一发育阶段,需要的积温却是相对稳定。根据植物阶段发育的理论,植物的发育就是导致生殖器官形成所经理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过程。许多植物必须通过春化和光照两个阶段,才能开花结实。有些植物的种子或者植株,再起发育过程中有一段休眠时期,他们常要求一段相当时期的低温,否则不能完成发育过程。 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以小麦为例:要想达到好产量,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苗数,穗数,粒数和较大的粒重,这就和各个时期的温度息息相关。不同时期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和当地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之间的良好配好对产量的大笑也是直观重要的。温度对植物产品品质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温度的变化有重要作用,如白天温度较高时,往往有较强的光照,利于光合作用。夜间温度较低,减少呼吸消耗,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所以在温度日差较大的地区,瓜果含糖量高。另外,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因对植物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第一节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 一.温度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微观实质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度量。 2.温度的分类: 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中使用的温度常指气温,地温,水温,植物体温和夜温等五种类型(1)气温 就是空气温度,在地面气象观测上,通常指的是距离地面1.5m左右,处于通风防辐射条件下温度表读取的温度。气温在地球表面的平均分布由大气以及地表面的辐射状况,海陆下垫面的性质,大气环流的状况以及受环流制约的气团的移动等因素决定。在自由大气中,气温的变化和空气的绝热上升和下降有密切关系。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而递减。在平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缓慢增高。对流层中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的逆温层。 (2)地温 指地面温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的统称。在农业气象中常称土壤温度。前者指土壤水平暴露面的温度,后者指一定深度的土壤温度。由置于不同深度的温度表测得。 (3)水温 水体各层的温度,通常指水面温度。即水体表面的温度。海面温度代表接近海洋界面之下表面混合层中水温的状况。由于海洋面积占全球面积的71%,而且水的比热大,因此,海面水温通过海洋与大气界面的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大气的温度,对天气过程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

小实验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小实验-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听科学家说,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要经过很长 一段时间。比如,首先要育种,种子在湿润肥沃 的土壤里得到很好的滋润,然后在土壤里自己慢 慢生根发芽,再过一段时间,黄黄嫩嫩的小芽就 从土壤里钻出来了。还会长出绿叶、开花、结果。 我对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太感兴趣了,就按照 科学家所说的方法做了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首先,我选了两粒上好的蚕豆种子,又选了 一个漂亮的小花盆,把土装在花盆里,挖了两个 小坑。接着,我又耐心地把种子分别放在了每一 个小坑里再把土轻轻埋上,浇了水后,我就把它 放在室内的窗台上,心里美滋滋的,盼望着它早点 发芽。经过我细心的照料,过了两天,我发现土 壤鼓了一点,我心想一定是种子在土中发芽了, 就动手轻轻扒开看了一下,果然土壤里面长着两 个白白胖胖的豆芽。我心里高兴极了,盼望着它 们快快长大。 又过了两三天,我发现豆芽从土壤里慢慢的 钻了出来。我就细心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刚开 始的时候,我发现豆芽的颜色是黄色的,过了一天,经过太阳光的照射,豆芽变绿了。我觉得很

奇怪,就找来一本关于植物生长发育的教科书, 翻开一看,我明白了植物是在光合作用下变绿的。怪不得在土壤了是白白嫩嫩的,原来是太阳光照 不到它的原因。 通过这次实验,使我明白了,植物生长发育 的基本过程。首先植物生长必须有水,在温度、 湿度适当的情况下,经过阳光的照射和根系吸收 养料,才可以茁壮成长。植物要靠根系吸收水分 和养料,叶片要在光合作用下生长和呼吸,植物 的呼吸与动物的呼吸相反,动物是吸收氧气呼出 二氧化碳,而植物却是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这是植物的一般生长过程。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 我们去研究,我想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一定还能研 究出许多植物的不同品种,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 财富。

植物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长和发育 ?褚建君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一、植物体 ?被子植物在营养生长时期,其植株可以区分为根、茎、叶等部分。 ?这些部分共同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活动,是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vegetative organ)。 ?被子植物营养生长到了一定阶段,便会进入生殖生长,开花结果。花、果实和种子 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reproduction organ)。 ?胚embryo ?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型(即原始体)。是种子的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 ?1、根 根(root)是植物在长期适应陆生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地下部分。 根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植株,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质营养和氮素,供植物生活所利用。 根还具有生物合成的功能,至少有十余种氨基酸以及植物碱、有机氮等有机物是在根内合成的。 此外,有些植物的根容易发生不定芽而萌发为新枝,因而具有营养繁殖的功能。 ?定根与不定根 ?定根normal root:发生于特定位置的主根与侧根。 胚根、主根(初生根primary root);侧根lateral root(次生根secondary root),一级、二级。 ?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也可产生侧根。 ? 1.1 根尖的形态与结构 ?根尖的形态结构 ? 1.2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 1.3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主根和较大的侧根在完成了初生生长之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 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这种生长过程称为次生生长(secondary growth)。 ?形成层有两种,即维管形成层(vascular cambium)和木栓形成层(phellogen或cork cambium)。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 ? 1.4 禾本科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点 ?禾本科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其根的基本结构与双子叶植物类似,也可分为表皮、 皮层和中柱三个基本部分。 ?但各部分的结构却有其特点,特别是没有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 生长。 ?水稻根的解剖结构 ? 1.5 侧根的发生 ?2、茎Stem ?上胚轴和胚芽向上发展为地上部分的茎和叶。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农作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 农作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指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农作物生长发育停止,在最适温度时,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时再升高或降低,农作物开始出现伤害甚至致死。 (白 多, 于西藏白天的高温配合较强的太阳辐射,积累的有机物质多,晚上的低温消耗的有机物质少的原因。 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其它因子得到基本满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气温和农作物生长发育速度成正相关,即气温越高,农作物生长发育越快。当活动温度累积到一定的总和时,农作物才能完成整个发育周期(或者说农作物才能开花结果),这一温度总和称为积温。 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温度值为活动温度。 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 积温表现了作物全生长期(或某一发育期)内对热量的总要求。 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期)中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2019-8-5

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称有效积温。 生物学下限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指作物有效生长的下限温度,也就是作物生长三基点的最低温度。一般情况温带作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5℃,亚热带作物为10℃,热带作物为18℃。籼稻为12℃,粳稻为10℃,油菜为4—5℃。 如计算水稻的有效温度: 早稻播后,4月8号的平均气温为16℃,其有效温度为16℃-12℃=4℃ 4月14号的平均气温为8℃,低于水稻生长下限温度,则4月14号的有效温度为0。 活动积温计算公式: Y=∑ti>B Y为活动积温,B为生物学下限温度,ti>B为高于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即活动温度。∑ 10~ 热带植物-棕榈树寒温带高寒区泰加林仙人掌蓝藻地球上各地带的植物需要的最适温度的范围是不同的。热带植物生活最适温度范围多在30~35℃;温带植物多在25~30℃,而寒带植物的最适温度一般稍高于0℃。 2019-8-5

第三章 温度与园林植物

第三章温度与园林植物 ?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 ?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 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他因子的变化 温度的生态作用 一、地球上温度的分布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的热源。大气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水陆分布。(一)地表大气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二)温度变化规律 第一节城市温度环境 一、温度及其变化规律 R=(S+S`+Ea)—[(S+S`)a+Ee] 二、城市温度条件 伦敦市最低气温热岛图 城市热岛温度剖面图 城市热岛的形成原因 广州市热岛图 (二)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因素 (三)城市热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热岛环流模式 2、夏季,热岛效应可加强城市气温酷热程度 易产生高温灾害,影响健康舒适。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影响环境质量。 3、影响取暖季节的能耗冬季,中高纬度地区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取暖季节比郊区缩短,节省取暖的能源消耗,可消减城市大气污染。 5、影响无霜期和物候期热岛效应会使春天来得早,秋季结束晚,城市无霜期延长,极端低温趋向缓和,有利于树木生长。 (四)防治热岛效应的对策 三、城市小环境温度变化 气温: 冬季,楼南侧气温最高,北侧最低,东侧与西侧居中, 夏季,楼西侧气温比南侧略高。 地温: 楼南侧冻土期比露天对照减少1倍左右,而北侧冻土期比露天对照略长 第二节温度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 一、温度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最低温、最适温和最高温称酶活性的?°三基点?±温度。植物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也服从?°三基点?±温度。一般地,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为4-36℃。 最低温:在该温度以上酶才开始表现活性,并在一定范围内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

论温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论温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是作物生存及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温度直接影响作物 生长、分布界限和产量;另一方面,温度也影响着作物的发育速度,从而影响作物生 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的长短与各发育期出现的早晚。此外,温度还影响着作物病虫 害的发生、发展。 一、植物在环境中生长的要求。 (一)三基点温度。 植物的三基点温度植物生长发育都有三个温度基本 点,即维持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生物学上限温度(最高温度),这三者合称为三基点温度。在最适温度下,植物的生命活动最强,生长发育速度最快;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下,植物停止发 育,但仍能维持生命。如果温度继续升高或降低,就会对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 影响,所以在植物温度三基点之外,还可以确定使植物受害或致死的最高与最 低温度指标,即最高致死温度和最低致死温度,合成为五基点温度。不同的植 物对三基点的温度要求不同,同一植物不同生命阶段的三基点温度也不相同, 生长发育的不同生理过程的三基点温度也不相同。 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维持生命温度一般在-10~50℃,生长温度在5~40℃,发育温度在10~35℃。

在最适温度下植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生长发育的最低和最高温度下植 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能维持生命;如果温度继续上升或降低,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 危害,达到 生命最低或最高温度时,植物开始死亡。在三基点温度之外,还可以确定最高与最低致死温度,统称为5个基本温度指标。 不同作物或同一种作物的不同发育期,三基点温度是不相同的。 三基点温度是最基本的温度指标,用途很广。在确定温度的有效性、作物的种植季节 和分布区域,计算作物生产潜力等方面都必须考虑三基点。 (二)受害、致死温度 植物遇低温导致的受害或致死,称为冷害或冻害。在0℃以上的低温危害称冷害或寒害,在0℃以下的危害则为冻害。植物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危害称热害。 二、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据研究,植物的生长和产品品质,在有一定昼夜变温的 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要好。这种现象称“温周期变化”。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夜间温度低,作物呼吸消耗少即温度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温度 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作物品质的提高。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下,生长的瓜肉和肉 质直根类作物,含糖量增加,小麦千粒重及蛋白质含量均提高。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习题

任务一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一、选择题(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据统计,我国的高等植物约()种。 万万 2.目前,我国可供栽培的植物约( )种。 ~7000 ~500000 3.下列关于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发育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B.发育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生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C.生长和发育是两个截然分开的生命现象 D.生长和发育是一对相互矛盾的生命现象 4.茎的伸长过程可称为( ) A.生长 B.发育 C.分化 D.生殖生长 5.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 )为界限。 A.拔节 B.花芽分化 C.现蕾 D.开花 6. 关于植物生长大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初期生长缓慢 B.中期生长较快 C.后期生长缓慢 D.各个时期生长速度一致 7.一般植物的生长速率表现为()。 A.夏季白天快 B.冬季夜晚快 C.夏天夜晚快 D.冬季白天慢 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具有不可逆性 B.生长活跃的器官一般是白天生长的慢,夜间生长的快 C.植物体各部分生长具有相关性。 D.所有植物一般在春季和初夏生长快,盛夏时节生长慢甚至停止生长,秋季 生长速度又有加快,冬季停止生长或进入休眠 9.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10.( )促使植物生根。 A.增加水分 B.提高温度 C.增加氮肥 D.增强光照 11. 下面植物顶端优势不明显的是( )。

A.高粱 B.甘蔗 C.小麦 D.向日葵 12.果树结果出现“大小年现象”体现()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13.将柳树的枝条倒插于土中,则其形态学上端可能会()。 A.生根 B.生芽 C.生根或生芽 D.既生根又生芽 14.()是指与植物体分离了的部分具有恢复其余部分的能力。 A.极性 B.再生 C.休眠 D.衰老 15.(2013年高考题)植物组织培养利用了植物的() A.极性现象 B.再生功能 D.周期性 C.顶端优势 16 .(2011年高考题)扦插枝条时不能倒插,是因为( ) A.植物有光周期现象 B.植物有极性现象 C.植物生长有再生现象 D.植物有顶端优势现象 17.(2011年高考题)植物衰老时首先表现在( ) A.花和果实 B.叶片和果实 C.叶片和根系 D.根系和种 18.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 A.高温 B.低温 C.光照 D.水分 19.给植物的()以足够的低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 A.卷须 B.茎尖 C.叶片 D.花 20.冬性强的植物是指( ) A.适合冬季播种的植物 B.适于冬季生长的植物 C.起源在北方的植物 D.春化过程中要求温度低,且要求低温时间较长的植物 21.一般原产于北方的植物冬性强,通过春化时要求的温度_所需的时间_。() A.低--短 B.低—长 C.高—短 D.高—长 22.冬性小麦春化的温度及所需要的天数是()。 ~5℃;20~30d ~15C;20~30d ~20℃;2~15d ~5℃;30~70d 23.一般晚熟品种小麦或中晚熟品种小麦属于() A.冬性植物 B.半冬性植 C.春性植物 D.不一定

园林植物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园林植物的影响因素 植物为活的有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外界条件的综合影响,较明显者为:温度、水分、土壤、空气、人类活动等。 一、温度 随海拔升高、纬度(北半球)北移而降低; 随海拔降低、纬度(北半球)南移而升高。 南---------北:常绿----落叶 阔叶----针叶 (一)温度三基点 1、温度变化----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 (1)最低温度 (2)最适温度 (3)最高温度 2、一般植物0—35oC范围内,温度上升,生长加速, 温度下降,生长减缓 (二)温度的影响 1、温度影响植物的休眠和萌芽 2、低温使植物遭受寒害和冻害 3、高温影响植物质量 4、温度与物候的关系 5、温度与各气候带的植物景观 (1)寒温带针叶林景观 (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景观 (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5)热带季雨林、雨林景观 二、水分 1、水的作用: (1)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作用 (2)植物生存的物质条件之一

(3)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繁殖、种子传播的生态因子之一 (4)可形成特殊的植物景观 2、植物分类(依植物对水分变化的适应能力) (1)旱生植物:少量水分即可满足生长发育 树干矮小、树冠稀疏、根系发达、夜小而厚, 有的退化成针状,表面有角质层或生绒毛 如:仙人掌 (2)湿生植物:与(1)对立 一般根系不发达,生长发育需要大量水分抗旱能力差 如:秋海棠、酢浆草 (3)中生植物:介于(1)(2)之间 如:水淹可正常生长:旱柳、乌桕、水杉 水淹会死亡:梧桐、桃、李、木瓜、雪松(4)水生植物:植物的全部或部分必须在静水或流水中生长 如:王莲 三、光照 (一)植物对光照的要求,通过以下两点表示 (1)光补偿点 (2)光饱和点 (二)植物分类(依光照强度) (1)阳性植物:要求较强光照,不耐庇荫 (2)阴性植物:要求较弱光照 (3)中性植物(耐荫植物) 备注:耐荫是相对的,与纬度、气候、年龄、土壤密切相关 四、土壤(植物生长发育的基质) (一)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主要指土壤的机械组成 (二)土壤厚度的影响 涉及土壤水分、养分多寡及承重问题 (三)土壤酸碱度(PH) 影响矿物质养分溶解、转化、吸收 (四)植物分类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一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一、植物的生长发育二、种子的萌发与环境三、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环境四、植物的生殖生长与环境一、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生长和发育的概念生长是指植物在体积和体重上的增加,是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发育是指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质的变化过程。 (二)生长和发育的关系区别:生长是植物生命过程的量变过程;而发育是植物生命过程的质变过程。联系:在植物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的,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具有密切的“互为基础”关系。 (三)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1.概念植物的生长发育又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一般以花芽分化为界限。营养生长: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它是指植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它是指植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是植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如果营养生长过旺,就影响生殖生长,造成植物生长不协调;反之,营养生长不良也会影响生殖生长。只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植物的生长发育才能达到理想状态。 二、种子的萌发与环境 (一)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胀 2.萌动 3.发芽 (二)种子萌发的条件 1.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具有生活力的种子或具有完整而健康的胚的种子。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三、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环境 (一)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1.植物生长大周期 2.昼夜周期 3.季节周期(二)植物的衰老 1.概念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衰弱,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是生物界遍规律。 2.特征对整株植物来说,衰老首先表现在叶片和根系。 3.影响因素植物衰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如高温、干旱、缺少氮肥、短

气象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各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很多,在这里简单介绍影响园林植物的四种气象因子。 第一节光照因素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只有在光照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实;光也影响植物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特征。光照对园林植物的影响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质三个方面。 1.光照强度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园林植物对光强的要求,通常通过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来表示。光补偿点就是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碳水化合物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光照强度。在这种情况下植物不会积累干物质。当光照强度超过了补偿点的需要而增加时,光合作用强度也就随比例增加,但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则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这种现象叫光饱和现象,这时的光照强度就叫光饱和点。根据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以把园林植物分成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 有时甚至变化较大。在园林植物配置的时候常根据受光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

2.光照时间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光照时间的长短对园林植物花芽分化和开花具有显著的影响。有些植物需要在白昼较短,黑夜较长的季节开花,另一些植物则需要在白昼较长,黑夜较短的季节开花,植物开花对不同昼夜长短交换的周期性的适应,叫做光周期现象。根据园林植物对光照时间的要求不同, 植物的开花对光照时间的要求是其在分布区内长期适应一定光周期变化的结果。短日照植物都是起源于低纬度的南方,长日照植物则起源于高纬度的北方。一般短日照植物由南方向北方引种时,由于北方日照时数较长,常出现营养生长期延长,容易遭受冻害;长日照植物由北向南引种时,虽然能正常生长,但发育期延长,甚至不能开花结实。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应注意植物生长发育对光周期的需要。 3.光质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依据阳光波长的不同,可分为短波光(波长390~470nm)、极短波光(波长300~390nm)和长波光(波长640~2600nm)。一般认为短波光可促进植物的分蘖,抑制植物伸长;长波光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物的长高;极短波则促进花青素和色素的形成。高山地区及赤道附近极短波光较强,花色鲜艳,就是这个道理。此外,光的有无和强弱也影响着植物花蕾开放的时间,如半枝莲必须在强光下才能开放,日落后即闭合;昙花则在夜晚开放。 第二节温度因子 温度因子在树木的生长发育及地理分布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命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生物的每一生命活动都有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称生物学零度。 1.温度和生长的关系 常见许多南方树木北移后,受到冻害或冻死的现象;北方树种南移后,生长不良或不开花结实等现象,或因不能适应南方长期的高温而受到灼伤,严重者可致死亡。例如08年的雪灾

八年级生物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第2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概述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2)分析种子的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3)说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4)说出叶芽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形态结构,并尝试画出所观察的种子的结构 2)通过尝试探究外界条件与种子萌发的关系的实验,使学生掌握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形成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观念 2)参与种子萌发与外界条件的探究,交流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影响的看法。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分析法 [学法指导]: 讨论交流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出相关问题,引入课题,并举例说明种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对学生能收集种子进行赞赏,创设问题情景: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迥异?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观察:让学生观察自己搜集到的植物种子,从种子的形状、大小、种皮的颜色方面进行观察,说明种子在形态上的多样性。 教师:尽管种子的外形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可以用菜豆、蚕豆等豆类种子作为代表,另一类可以用玉米、小麦等禾谷类种子作为代表。下面就分别研究这两类种子的结构。学习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讲授新课] 一、种子的结构 在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之前,老师要使学生了解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等),然后学生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实验,结合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自制的玉米种子结构剪贴挂图,通过观察和讨论、比较,能够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并且能够描述这两种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注: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可自制一张剪贴挂图来讲解它们的位置关系。剪贴图的制法是:照着现成的玉米种子结构的挂图,绘制一个与挂图上的胚同等大小的胚的结构图,剪下来,并把子叶与胚根、胚芽之间的连线剪开,仅让子叶与胚轴相连。再将这张图贴在原挂图的胚部,使子叶、胚芽、胚根的边缘游离,教学时用手掀开即可。)小结观察结果

关于气温对植物的影响

关于气温对植物的影响 最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初步了解到气温对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些影响。现在大致陈述一下: 就不同类植物而言,他们生长所需的最是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也不一样。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都要求有一定的温度条件,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此温度范围的两端是最低和最高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或高于最高温度都会引起植物体死亡。最

低与最高温度之间有一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植物生长繁殖得最好。 各类植物能忍受的最高温度界限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被子植物能忍受的最高温度是49.8℃,裸子植物是46.4℃。有些荒漠植物如生长在热带沙漠里的仙人掌科植物在50~60℃的环境中仍然能生存。温泉中的蓝藻能在85.2℃的水域中生活。植物能忍受的最低温度,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变化很大。热带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一般是10~15℃,温带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在5~10℃。寒带植物在0℃,甚至低于零度仍能生存。 地球上各地带的植物需要的最适温度的范围是不同的。热带植物生活最适温度范围多在30~35 ℃;温带植物多在25~30 ℃,而寒带植物的最适温度一般稍高于0 ℃。 而对于同种植物,不同的生长周期所适应的最适温度及最高最低温度也不一样。这恰好与植物生长的三个基点温度相吻合。不同植物生长的温度三基点不同。这与植物的原产地气候条件有关。原产热带或亚热带的植物,温度三基点偏高,分别为10℃、30~35℃、45℃;原产温带的植物,温度三基点偏低,分别为5℃、25~30℃、35~40℃;原产寒带的植物生长的温度三基点更低,北极的或高山上的植物可在0℃或0℃以下的温度生长,最适温度一般很少超过10℃。再则,同一植物的温度三基点还随器官和生育期而异。一般根生长的温度三基点比芽的低。例如苹果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13~26℃,最高温度为28℃。而地上部分的均高于此温度。在棉花生长的

温度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当环境温度超出了它们的适应范围,就对植物形成胁迫;温度胁迫持续一段时间,就可能对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彩版8-5)。温度胁迫包括高温胁迫、低温胁迫和剧烈变温胁迫。(一)高温胁迫 当环境温度达到植物生长的最高温度以上即对植物形成高温胁迫。高温胁迫可以引起一些植物开花和结实的异常。在自然界,高温往往与其他环境因素特别是强光照和低湿度相结合对植物产生胁迫作用。植物幼苗因土面温度过高近地面的幼茎组织被灼伤而表现立枯症状;这种病害在温度变化大的黑土、砂质土和干旱情况下发生较重。高温危害植物的机制主要是促进某些酶的活性,钝化另外一些酶的活性,从而导致植物异常的生化反应和细胞的死亡。高温还可引起蛋白质聚合和变性,细胞质膜的破坏、窒息和某些毒性物质的释放。 (二)低温胁迫 当环境温度持续低于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时即对植物形成低温胁迫,主要是冷害和冻害。冷害也称寒害,是指0℃以上的低温所致的病害。喜温植物如水稻、玉米、菜豆以及热带、亚热带的果树如柑桔、菠萝、香蕉以及盆栽和保护地栽培的植物等较易受冷害。当气温低于10℃时,就会出现冷害,其最常见的症状是变色、坏死和表面斑点等,木本植物上则出现芽枯、顶枯。早稻秧苗期遇低温寒流侵袭易发生青枯死苗。晚稻幼穗分化至扬花期遇到较长时间的低温,也会因花粉粒发育异常而影响结实。冻害是0℃以下的低温所致的病害。冻害的症状主要是幼茎或幼叶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的病斑,之后组织死亡;严重时整株植物变黑、干枯、死亡。早霜常使未木质化的植物器官受害,而晚霜常使嫩芽、新叶甚至新稍冻死。此外,土温过低往往导致幼苗根系生长不良,容易遭受根际病原物的侵染。水温过低也可以引起植物的异常,如会

植物与温度的关系简介

植物与温度的关系简介 1. 温度的生态意义 任何植物都是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外界环境中并受着温度变化的影响。首先,植物的生理活动、生化反应,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一般而言,温度升高,升理生化反应加快、生长发育加速;温度下降,生理生化反应变慢,生长发育迟缓。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植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长逐渐缓慢、停止,发育受阻,植物开始受害甚至死亡。其次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它因子如湿度、降水、风、水中氧的溶解度等的变化,而环境诸因子的综合作用,又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温度的变化规律 温度的时间变化可分为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夏季温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春、秋两季适中;一天中的温度昼高于夜,最低值发生在将近日出时,最高值一般在13~14时左右,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温度的空间变化主要体现在受纬度、海拔、海陆位置、地形等变化的制约上。一般纬度和海拔越低,温度越高;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温度变化的影响较为复杂。 植物属于变温类型,植物体温度通常接近气温(或土温),并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有一滞后效应。生态系统内部的温度也有时空变化。在森林生态系统内,白天和夏季的温度比空旷地面要低,夜晚和冬季相反;但昼夜及季节变化幅度较小,温度变化缓和,随垂直高度的下降,变幅也下降;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林内外温度差异越显著。 3. 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节律性变温就是指温度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两个方面。昼夜变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提高种子萌发率,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昼夜温差大则对植物的开花结实有利,并能提高产品品质。此外,昼夜变温能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在大陆性气候地区,树线分布高,是因为昼夜变温大的缘故。植物适应于温度昼夜变化称为温周期,温周期对植物的有利作用是因为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适当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光合产物消耗减少,净积累增多。

植物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大致可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物质与能力量转换、信息传递与信号转导3个方面。 2.生长发育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 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等过程。 3.植物生长物质是一些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可分为两类: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 剂。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激素 4.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脱落酸一起被称为5大类激素。近来也发 现了油菜素内酯类、茉莉酸、水杨酸、多胺类与多肽等。 5.生长素类的一些种类:吲哚-3-乙酸(IAA)、苯乙酸(PAA)、4-氯-3-吲哚乙酸(4-Cl-IAA)、 吲哚丁酸(IBA)。其中IAA是生长素类中最主要的一种植物激素。 6.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机制:化学渗透学说:①IAA以非解离型(IAA)被动的进入细胞或 以阴离子型(IAA-)主动协同进入细胞;②细胞壁因质膜H+-ATP酶活动而维持细胞壁酸性;③胞质溶胶pH呈酸性,阴离子型(IAA-)占优势;④阴离子型通过聚集于长距离运输途径细胞基部的阴离子输出载体运出细胞。其关键是建立于细胞基部的质膜上有专一的生长素输出载体。 7.细胞壁空间的生长素通过扩散或在输入载体AUX1蛋白的协助下,从细胞的顶端流入胞 质溶胶;胞质溶胶的生长素又在细胞基部质膜的输出载体PIN和PGP蛋白的协助下,输出细胞。如此反复进行,就形成了生长速度极性运输。 8.IAA的生物合成: ●色胺途径:色氨酸(Trp)→色胺(TAM)→吲哚-3-乙醛(IAld)→吲哚-3-乙酸(IAA) ●吲哚丙酮酸途径:色氨酸(Trp)→吲哚-3-丙酮酸(IPA)→吲哚-3-乙醛(IAld)→吲哚-3- 乙酸(IAA) ●吲哚乙氰途径:Trp→吲哚-3-乙醛肟→吲哚-3-乙腈(IAN) →IAA ●吲哚乙酰胺途径:Trp→吲哚-3-乙酰胺→IAA 9.IAA的生物降解: ?酶促降解:可分为脱羧降解和非脱羧降解 ?光氧化:在强光下体外的IAA在核黄素催化下可被光氧化,产物是吲哚醛等。 10.IAA的生理作用: a)促进作用:促进雌花增加,单性结实,子房壁生长,细胞分裂,维管束分化,光合 产物分配,叶片扩大,茎伸长,偏上性生长,乙烯产生,叶片脱落,形成层活性,伤口愈合,不定根形成,种子发芽,侧根形成,根瘤形成,种子和果实生长,坐果, 顶端优势。 b)抑制作用:抑制花朵脱落,侧枝生长,块根形成,叶片衰老。 11.赤霉素(现已发现有136种,最常见的是GA3)的一些种类:C20赤霉素(如:GA12,13,25,27等)

实验一 极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 园艺园林学院(院、系)园林专业园林111班组课 学号姓名实验日期教师评定 实验一极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一、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对植物的影响,从而了解温度对园林植物生产中存在的限制作用,以及对极端温度的预防措施。 二、仪器准备 恒温水浴锅、冰箱、电导仪、注射器、培养皿、烧杯、剪刀、镊子等。 三、实验材料 植物成熟健康叶片。 四、原理及说明 植物对高温伤害反应因物种不同而有差别。植物耐高温性的测定最好用整株植物进行,但在实际中不易进行。根据Lange的研究,认为在多数情况下,测定植物离体部分的温度抗性,与对整株植物测定没有很大差异。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植物的一部分浸在适当温度的水中经过30min,然后观察器官受伤害程度,若有50%的器官受害,表明这个温度是致伤高温。 植物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性能力。当植物受到逆境影响时,如高温、低温、干旱、盐渍或病原菌侵染后,细胞膜遭到破坏,膜透性增大,从而使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以致植物细胞浸提液的电导率增大。膜透性增大的程度与逆境胁迫强度有关,也与植物抗逆性的强弱有关。这样,比较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在相同胁迫温度下膜透性的增大程度,即可比较作物间或品种间的抗逆性强弱,因此,电导法目前已成为作物抗性栽培、育种上鉴定植物抗逆性强弱的一个方法。 可通过测定细胞渗出液的电导率来了解植物受伤害的程度。伤害程度可用下式表示: I=C-C0/C d-C0 C为样品的伤害电导率、C0为完好时的电导率,C d为完全伤害时的电导率。I值越大,表明伤害程度越严重。 五、实验步骤 1.植物耐热性测定:分别取供试植物的叶片切成1×1cm小片,每份称取0.5g样品,在烧杯中分别放入测

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实验原理 植物在遭受低温伤害后,植物原生质膜,选择性丧失,对物质的透性发生改变,使得一些盐类,或有机物从细胞中渗出,进入周围溶液中,通过电导度的测量和糖的显色反应,即可见到外界溶液中电介质和糖类的增加。 材料、仪器与试剂: 植物材料:植物叶子 仪器:电导率仪、火焰光度计、冰箱、小烧杯、钻孔器、大试管、水浴锅、移液管。 试剂:蒽酮、浓H2SO4 。 方法与步骤: 1.取植物叶片置于冰箱内,放置2、4、6小时或更长时间,取出用直径约1cm的钻孔器,钻取叶子圆片40片,用蒸馏水洗3遍,以除去切口汁液,置于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另取未经低温处理的叶片,,同样钻取40个圆片,洗涤后,置于另一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种,置于室温中让其浸泡数小时(两小时以上)。 2. 叶片浸液含糖量的测定:除上述烧杯中的叶子圆片,吸取浸出液1ml 于大试管中,加蒽酮少许及少量浓H2SO4 ,摇匀,于沸水中煮10分钟,如有糖存在,可产生绿色,绿色深浅,即表示糖分的多少。 3. 叶片浸液电导率的测定:将余下的浸出液用电导仪测量溶液

的电导度,电导度越大则溶液中的电解质含量越高。 4.将渗出液用火焰光度计测渗出液中的K+或其它离子浓度。比较含量的差别。 思考题: 1.比较经低温处理和未经低温处理的叶子,电导率、糖量及渗出液离子含量有何不同? 2. 还有那些其它方法可以测量植物遭受低温伤害的程度?有何实践意义?

呼吸速率的测定—广口瓶法 实验目的 ?呼吸速率是植物生命活动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于植物生理研究及农业生产实践等方面。测定呼吸速率的方法虽然很多,但不外乎测定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氧气的吸收量两类方法。本实验用广口瓶法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并比较小麦吸胀的种子与幼苗的呼吸速率。 实验原理 ?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碱液(一般用氢氧化钡),并悬挂植物材料,则植物材料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可为容器中氢氧化钡所吸收,然后用草酸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钡,从空白和样品二者消耗的草酸溶液之差,可计算出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其反应式如下: Ba(OH)2+CO2→BaCO3↓+H2O Ba(OH)2+H2C2O4→BaC2O4↓+2H2O 材料、仪器与试剂 ?植物材料:吸胀小麦种、芽长0.5cm左右的小麦种子 ?仪器:广口瓶装置(见图2)、台秤、酸式滴定管、滴定管架一套?试剂:1/44 mol/L草酸溶液:准确称取重结晶H2C2O4 ?2H2O 2.8651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每ml相当于1mg CO2。 ?0.05mol/L 氢氧化钡溶液:Ba(OH)2 8.6g 或Ba(OH)2 ?8H2O 15.78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如有浑浊待溶液澄清后使用。 ?酚酞指示剂:称取1g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贮于滴瓶中。 实验步骤 1.取500ml广口瓶两只,装置如图所示。瓶口加一三孔橡皮塞:一孔插入装有碱 石灰的干燥管,以吸收进入瓶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孔插入温度计;第三孔供滴定用,实验时插一小橡皮塞,塞下悬挂一尼龙纱小筐供装植物材料用。 2.空白滴定:拔出两广口瓶的小橡皮塞,向瓶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20ml,再塞进 瓶塞。充分摇动广口瓶几分钟,待瓶内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后,拔出小橡皮塞,加入三滴酚酞,把酸滴定管插入孔中用草酸溶液进行滴定至红色刚刚消失为止,记下草酸溶液用量(ml),即为空白滴定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